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非遗文化的背景全文(5篇)

非遗文化的背景

第1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1.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设计何以使日常生活以审美化方式呈现成为可能?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揭示:首先,在艺术设计与消费文化联手,使人生活在一个经过设计的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经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曾指出:“人的审美经验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延伸和连续。”在当代在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被消解,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区分愈加模糊了,这种文化环境影响到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和生存愿景,人们对生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消费文化的兴起和设计的发展使商品以艺术化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从而使日常生活以审美化方式呈现成为可能。其次,艺术设计是人的艺术审美的体现。恩斯特.卡西尔曾指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本性,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他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宗教、神话、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艺术设计作为人的劳作的一种,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审美的,是人艺术天性的体现。最后,艺术设计与影像、网络的、非物质的世界合流组成一个梦幻的、虚拟的、非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组成了消费社会的某种核心力量,在这个世界中,实在与影像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即出现了仿真的世界和后现代文化。”在此过程中,艺术设计通过作用于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从而进入到大众生活领域,从而使日常生活超越平庸和单调,变成审美的。

2.艺术设计与符号性消费

设计连结经济,生产,消费,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它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人类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息息相关。正如如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艾托•索克萨斯所讲的那样:“设计对我而言……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到底,它是关于建立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或隐喻的生活方式。”艾托•索克萨斯所谓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消费方式,而艺术设计直接服务于消费,所以生活方式与艺术设计紧密相连。西方学者韦伯认为,特定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消费商品的特定规律,消费行为是特定身份地位的确证,他认为:“地位的社会分层对于观念和物质的产品和机会的垄断并存的,从而给消费打上了‘地位群体’的烙印,具有了象征和符号的意消费文化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文/丁冬雨在当代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艺术设计是它最主要的义。”在当代社会,生产和消费已经贯穿到生活的细枝末节,每个人都无从抵挡。正如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所说,“晚期资本主义充斥着商品,即使有人想要规避商品的大潮,也定会劳而无功”。商品不再仅仅局囿于商品的实用功能上,而是一种关系,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从而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学意义。也就是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中所谓的“炫耀性消费”,“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东西既然是富裕的证明,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了光荣的行为;相反,不能按照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品质进行消费,意味着屈服和卑贱”。对于这种消费行为,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代社会,消费已经从“功能性消费已转向了符号性消费”,消费已经从满足需要的过程转变成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独特的象征行为,实物是象征的媒介,实物与象征结合才能成为完整的消费对象,消费成了一种操纵商品实物以及人们赋予其符号意义的系统行为。在符号性消费的过程,艺术设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不同凡响的设计本身就可以使产品带上符号化的色彩,树立一种显著的符号形象。一件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一个崭新的创意、一个著名设计大师的参与都可以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更好的性能,从而具有了特殊性,从而为符号性消费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本质和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当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追求“拥有之外的意义”时,个性化的需求和地位身份的概念被凸显出来,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在这个符号化消费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彰显。

二、艺术设计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责任

第2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传承人与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但传承人却不多,传承方式也较为单一。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承人许多都是无后代子孙的中老年人,缺少直系传承对象。加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层。其次,部分地区因地域风俗原因,传承方式太过封闭。以采茶戏为主的部分茶乡,规定戏曲演唱技法只传承本村女子。传承方式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最后,传承人的基数过小,无法在整体文化圈形成有机循环。综上,在现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发展中,还需政府和各类艺术院校助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元性及传承效果。

1.2二元互动物质传承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提高整体国民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文化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基于此,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的重点,开始从国际化的西方乐器转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大鼓、箜篌等。中国传统民俗乐器的教学,能够促进以采茶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雕塑、设计等专业,也开始致力于茶具、茶桌、茶楼的设计发展。从乐器、物件设计等物品,能够促进以茶文化为主的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承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艺术教育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元素的书籍、辅助教具、器具甚至含有传统元素的场所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与文化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二元互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有序进行、优质发展。

1.3理性理解精神传承

精神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只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作为文化保护的前驱动力,必须加深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目前,各类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致力于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教学。在音乐类艺术院校中,茶戏曲和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开始作为民族曲目类别进行教学。这类融合教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以音乐性的理性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类演唱技巧。高校内茶戏曲的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关注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了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

2茶文化类艺术教育办学影响分析

2.1传承基数分析

传承基数包括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以及传承基础的构建效果。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但传承人的扩大效率过慢,无法满足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因此,各类艺术院校开始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茶艺、茶器、茶戏曲等巡回艺术演出,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力。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传承基础从元素基础上升到主题基础,甚至有以茶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园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综上,非遗文化的传承基数正在不断扩大稳固。

2.2资源优势分析

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资源具有高度优势,对非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首先,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在文学、音乐、设计、美术等都有涉及。其茶元素能够有机融合到各个艺术类学科当中。加之目前在国家倡导下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重视度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政策资源、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茶文化非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参考和创新平台。其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其良好的国际平台对茶非遗文化来讲有巨大的平台资源优势。国际茶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的创办,也对茶非遗文化的艺术教育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意义。综上,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具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平台优势。茶非遗文化的复兴崛起,也同样是为其他非遗文化提供了高效传承平台。

2.3遗产收集与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管理,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护好各类文献资料,才能够做到有序传承、真实传承。在艺术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对教学时的研究参考资料做到有序收集与档案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保护了许多当地原始的文献、视频等资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内容加深,渗透范围扩大,其教研资料开始建立正式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山区茶乡的原始参考文献,也通过3D建模进行修复处理。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提高了非遗的传承受众度和传承教育方式,更是对非遗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保存。但介于艺术教育机构与高校艺术专业的分布密度较小,许多三四线茶乡城市的非遗艺术教育覆盖度低。因此,全国性的遗产资料联网收集还未能普及实现。

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教学的优化发展

3.1原生态下保护教学

针对非遗类艺术教育,必须在原生态下进行保护性的适当教学。首先,非遗的地点多在传统的偏远山区茶乡或县镇,当地的人与外界沟通较少,必须要在不打扰其基本生活和山区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教研资料的调查与学习。为保护山区茶乡的原生态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基地多建在离其较远的学区内。其次,为让学生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非遗产地的保存意识,教师会适当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拜访、采风等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停留时间较少,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在去年的河南高校茶乡采风活动中,学生便通过对采茶、制茶和茶农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了采茶戏的内涵。综上,在茶文化生态学下进行保护性教学,以不破坏非遗原始样貌的宗旨进行传播,才是非遗传承的正确路径。

3.2多元教学全民参与

艺术教育要具有多元化,多元教学促进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直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内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针对于艺术院系的学生。对于商学院、文学院等除艺术院系以外的学生,也要实现全面教育。一方面,在校内增加茶艺表演、茶戏曲演唱以及茶雕塑学习等多种选修课,让全校学生自行选择。在公共必修课上,也可以增加关于非遗文化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对非遗文化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跨院进行辅助学习,甚至安排其去茶乡进行调研学习。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3.3艺术教育地域覆盖

上文提到,在各大一线城市的高校内,艺术教育的成熟度较高。但三四线等山区茶乡的艺术教育机构覆盖较少,不利于形成全国性的网状教育结构。基于此,艺术教育应当因地制宜,在国家政策扶持在,在各地设立大小艺术教育试点机构。首先,在已成熟的艺术教育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并通过对现有学生的艺术评测结果进行筛选,培养大批后备艺术教师。其次,在各地设立试点非遗艺术教育基地,将教师分布在各地进行小范围教学。提高艺术教育院校的密度,增加受众扩散度,提高中小城市非遗文化的传播度。最后,通过各地的试点建立与教师教学,非遗艺术教学得以有序开展。其教学资料和教学进度,都可以通过全国非遗教育联网平台进行审核、收集与存档,促进非遗艺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综上,通过全国非遗艺术教育平台的建立完善,能够以此为例在各个地区进行复制建立,从而不断扩散非遗文化的现代影响力。

4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多元教学全民参与、增加艺术教育地域覆盖度以及提高教学的原生态性等各种措施下,茶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与非遗实现了有机融合。我国非遗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助力下,提高了传承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次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宇.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非遗保护的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11-112.

[2]孙靓.传承、融合、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探索[J].音乐时空,2015(03):128+138.

[3]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36-40.

第3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经济价值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彰显。不论是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角度还是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来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文化产业崛起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现代价值多元,是当下文创产品设计的宝贵财富。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的深化、拓展,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勃生命力、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将是广大乡村地区守住乡村根基,加快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以手口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延续,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产生,系某一民族所特有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丰富的精神内涵及由此形成的多维度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沉淀,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的更迭,渗透着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特有的思想倾向、思维习惯及文化需求,通过艺术创造和一代代人创新、演绎得以流传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更是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成效已成为衡量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实现正向的积极的传承转化已刻不容缓。文化与创意的深度结合保持了文化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文化创意发展本质上是呈现个性需求的共性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的多元性得以展示。而文创产品则是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从多元视角切入将文化带入了不同领域,并生动、有形地呈现大众的爱好、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发设计非遗文传产品,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核,为其精神内核赋予时代性、创新性及现代生命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奠定经济基础,还能为不同地区找到可触可感的文化“新景观”,通过发展文创产业盘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原有产业升级。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足见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亟待大展手脚。

首先需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缺乏针对性的规划,非遗文传产品设计创新缺乏良好氛围,表现突出的就是非遗文传产品呈现同质化发展态势。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时间、空间、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及积极意义,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仍经久不衰的稳定性及经过历史沉淀、继承创新后的活态流变性。不同地域应深入挖掘当地独特文化语境和民风民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坚持把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真性,找到非遗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并穿越时间与空间让创意传达美好意愿,启发人们的想象空间,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应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从不脱离人本思想,也不脱离审美与功能的统一,而是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实现创意与需求的契合,用设计元素和细节找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实现形式和物质载体。以刺绣文创产品为例。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绣、湘绣、粤绣及蜀绣。苏绣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发源于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的苏州一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更迭,饱蘸浓郁的民间色彩和江南水乡生活气息,它图案秀丽、色彩清雅,可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湘绣具有极高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绣品颜色饱满持久、质感强烈,且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是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粤绣起源于唐代,既富有传统特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布局饱满、大红大绿而著称,其绣品题材最具传统特色。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蜀绣有130余种针法,表现形式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各地在推动刺绣与文化创意结合时,不仅要贯穿刺绣的原生态,更要将刺绣产品置于现代语境中,分析、提取、重构刺绣的审美因素,促进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审美底蕴与现代产业接轨,借助成熟的设计框架体系将各自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

其次是促成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创造。非遗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深层探索非遗背后文化内涵和历史性的主体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化和完整延续奠定基础。同时,面对当前多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应积极推动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开展多样化合作,整合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各自具备的生产性动力,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生成与现代元素融合,促使非遗文创产品打破时代束缚,不断完善和创新。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吸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智慧,一部分人已将其对技艺、材料、工艺的特性与表达内化为文化自觉和信仰,设计师可借助手工艺人找到与文传产品相契合的材料和表达形式,在延伸非遗文创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设计“外核+内核”双核心的文创优品。凉山彝族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设计师与非遗艺人跨界融合。当地的非遗文创产品运用时尚元素与非遗元素混搭手法重构产品视觉效果,并推出了独特的IP形象和衍生品,将彝族服饰中的经典配色和典型装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运用和功能延伸也实现了完美融合,既符合当代审美,也为当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注入了动力。

再次是尝试多路径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优秀的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文化品牌中融入观赏和体验元素,借助旅游产业打造精准的文创产品营销模式,能为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借助旅游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还能充分利用其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天然优势为非遗文创产品提供展现平台。非遗文化的市场潜力一旦被催生和发现,非遗文化就有了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更大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带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边界。因此,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拥抱现代、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4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

一、引言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其他民族44个,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孕育着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且集中的地区,广西在保护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广西文化旅游部门联合体育部门,科学地开发当地体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发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群众关注体育文化遗产,了解创意旅游产品,在保护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实现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带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将体育非遗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现存体育非遗项目多达150余项,集体育休闲和运动为一体,不但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还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在我国非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借鉴国内外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在广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促进体育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融合发展,形成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经济、文化价值开发出来,把资源转化成为产品。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角度,打造合适的体育旅游产品,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推向市场,是当前体育非遗保护的新思路。广西体育非遗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性特征,它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又侧面反映着广西地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特点、民俗风情、价值取向等。这些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可使旅游产品更具有民俗色彩和审美情趣。然而,作为有着丰富体育文化资源的地区,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非遗文化融入不合理的问题,造成部分天然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针对这类问题,需要抓住二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利用广西地区已有的旅游资源,对体育非遗文化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保护,并推出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地区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能够关注地区体育文化,转化体育文化价值为经济价值,形成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广西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及体育非遗保护知识,促进广西地区民众观念的转变。群众作为感受文化和文化传承的主体,要想实现体育非遗文化在地区旅游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民众的思想观念,使更多民众明确体育文化对他们生活的意义。受到当地经济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当地大多数民众对于体育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很难花费精力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再加上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特色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使得部分体育文化遗产无法发挥其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动能。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不但在思想上进行培养,还需要在经济层面,使更多群众获得实惠,增强人民的经济收入,使其成为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利益拥有者,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神层面,要扩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积极转变地区民众传统的观念,认识到构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其意义不仅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和动力,而且还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与合作,各民族在保护与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达成共识,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符合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进而提升对其的保护力度。在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双重作用下,提高体育非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潜力,并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体育旅游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三、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对策

(一)针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域,大力开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针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域,大力开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首先应依托区域已有的良好基础,以重点核心旅游区域为开发中心,积极建立以“舞蹈、舞龙、麒麟、武术、赛会、龙舟”等分类主题的体育非遗旅游公园,集中展示出广西体育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与旅游价值。同时,还可携同周边城市共同开发体育非遗体验性旅游产品,让游客充分感受广西体育非遗文化遗产旅游的魅力。其次,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开发创意旅游资源,还应坚持走“精品”发展路线,可通过重点挖掘当地部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相关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其他地区可挖掘、利用的旅游资源项目,对精品体育非遗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辅助,“以点带面”地带动广西体育非遗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大力开发特色全民健身活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是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广西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文件和大众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广西新时期大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活动进行有效融合,再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提高其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带动全民参与其中,则更有助于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促使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二)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实行区域联动,进一步完善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顶层设计。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创意旅游资源过程中,首先,应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方针,协同政府部门组织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深度合作,统一思想。要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之前全面整体地对体育非遗文化资源进行考察评估、实施总体规划,并为体育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多的智能与技术信息支持。明确职责,准确把握创意旅游资源开发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价值与优势,并理清各部门在开发创意旅游资源中的关系和工作职责,从体制上消除部门间存在的障碍问题,为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顶层设计的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还应结合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需求,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建立配套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开发广西体育创意旅游文化资源。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该资源个性、特色、等多方面的凸显与整合,注重保留创意旅游资源特色,以便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旅游资源。此外,还可通过在广西区域间协同打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地,并搭建开放性、关联性极强的旅游资源共享网站,实施面向广西的大旅游观念,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自身行业竞争力与经济实力。最后,还应加强与广西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定期与周边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展联系,通过与周边地区经常性、稳定性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途径,组织联合促销活动等,将各自旅游线路向周边地区延伸,从而完善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

(三)打造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加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宣传与推广力度。适当开发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商业价值,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能提高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体育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首先,立足于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广西地区民族特色与现存的中华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地域民俗艺术品与乡村村落资源,将挖掘出来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融入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创意特色旅游平台中,进一步提高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其次,还可通过打造富有浓厚人文气息、较高游客参与度、价值链明显提升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有效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创意传承与利用,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意十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此外,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已打造出的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的基础上,还应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即广播、电视、电子报刊、微博、微信与网络技术等,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平台,扩大对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要为自然景观和非遗体育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的结合创造条件,积极宣传、造势,把一些优秀的原生态非遗体育文化展示出来,努力把本民族本区域体育非遗文化旅游打造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创意品牌,进一步增强对创意旅游品牌的线上、线下推广力度。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组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在该网站中设置创意旅游产品网站,开通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专题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在网站中制作播放相关的品牌视频,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密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整合,形成广西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体育非遗文化极具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在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优良的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吸引物,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又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到实处,使得旅游与遗产保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实践证明,将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特色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紧密结合,能够为广西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着相同的价值追求,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文化作用下的旅游产品更具体验性,满足更多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对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可促进更多类型产品和服务的形成,能够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广西应结合自身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强化广西的文化软实力、社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翟翠丽,周英,伍广津.“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宾阳炮龙节为个案的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03).

[2]王康锋,李荣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5).

[3]熊芮,芶燕婷,张玲瑜,易林杰,刘驿.市场经济下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探讨———基于对雅安市茶文化的调研[J].中国市场,2019(08).

[4]黄文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旅游融合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

[5]吴会蓉,燕朝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彭州桂花镇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06).

[6]古希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梧州南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J].文化用品与科技,2021(02).

[7]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3).

第5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高职学生就是非遗文化绝佳的传承主体。这是因为,高职学生思想非常活泼,基本都是拥有创新意识的杰出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工艺有很浓郁的学习兴趣,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机会,学生就敢自主创新[3]。另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都接受过好的专业化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会持续引导他们创新,并且收到意外惊喜。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不受利益约束,他们能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倾向于区域性非遗文化的交流学习,促进了非遗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深入中,学生发挥创新作用,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艺术类高职教育一定可以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针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研究,需要学校领导、教师们付出更多努力,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去启发学生探索意识,增强学生传承能力,争取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非遗文化交流、非遗文化保护活动,明白它的传承意义,努力奋斗为最有实力的创新主体。

参考文献:

[1]赵安.非遗视域下南通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0(17)114-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