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传承的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全文(5篇)

非遗文化传承的

第1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与转化,迫在眉睫。在有些设计层面和领域,非遗创意多数只是转化为文化产品,这在某一程度上确实显示出了较大的文化价值和使用功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不能仅仅限于此,它是一项可以迎合信息时代潮流的数字化管理和完整性的系统化工程,它把非遗内容有效地进行转换、重构、复原,通过采用数字记录、图像采集和3D打印、网络交流、虚拟仿真等技术,构成可优化的共享数字形态,并重新加以解读和利用的一种非遗文化保护手段。该手段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辐射效应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是锦上添花。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特点

(一)便于资源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从根本上来说是扩展了其传播路径,提高了非遗对社会的影响力,让人们能更加方便且容易地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有利的产业化,融入潜在的旅游商业元素,创造出一定的收益。在利益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的专业人士会进行资源整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发挥出来,使得两者互增互长,延长产业链,由此非遗项目的产业化运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开辟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使人们高度关注起非遗。

(二)便于传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方式进行传播,能够大大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时效性强。时下,网络大数据当道,互联网用户大都会使用一些碎片时间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能让用户更加方便的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利用非遗网站交换信息数据的功能,开发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互动性,并对潜在的非遗客户需求信息加以收集,使他们能够通过相关非遗网站来检索需要的数据信息,从而拓展了非遗网络的交流平台的实用功能。体现出非遗数字化的环境有着时效性强的特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环境下能够快速传播其内在的真正含义。

(三)便于保护传承面对正在流失的非遗,有些手艺或者表演艺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寻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以前大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传播方式非常容易产生传承断层现象。其中的一些深刻含义不一定能有人学会并传承下去,但是利用数字化的管理,就可以把那些不容易传承的精神和非遗中比较生涩的内容进行长期保存,然后通过数字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对其的保护工作,将其技艺的传承过程记录下来,达到资源可以长期获取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的减轻工作任务,减少工作成本,增加工作效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一)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如今很多影视作品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天下寻宝》等等,让人们在中国历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海洋中徜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文化、关注历史、关注非遗。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浪潮下,各行各业加入数字化技术的行列,博物馆展示也无一例外。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种交互体验的推动下,数字化博物馆应用而生,这种前所未有的展示方式极大的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于参观者来说,人们去参观每一处的博物馆,一方面是为了增长见识和开阔眼界,另一方面是可以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他们在博物馆可以利用视频、动漫、交互以及图文结合的方式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大大贴合了人们对文化的兴趣爱好,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对于博物馆的管理人员来说,数字化博物馆使文物和精神“活态化”,它通过资源的提取与整合改变了博物馆的运营模式,改善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便于管理和存档。故宫博物院近几年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发数字三维建模软件,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完善珍贵文物资料数据、建立数字化团队分工等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都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典范。

(二)建立电子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资料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图书馆内资料的价值实际上是不可衡量的,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已经有很多资料遭到丢失,研究图书资料的长期保存方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时期都具有重大意义。最终在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开始建立了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所有电子产品所承载的图书信息资源。在社会的相关活动中产生和形成了电子图书馆的数字图书材料,其中的信息由图书材料模拟数字的形式表达给人们,这是种独特的图书资料表达成知识的方式。可以利用电子图书馆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具体方法如下:(1)电子图书馆内的数字图书资料,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将知识表达给了人们。它的形态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其形式是电子图片,电子视频和电子信息等格式,这种方式能良好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电子图书馆的数字图书资料是数字时代的产物,能有效的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3)数字图书资料的保存时间是远远长于纸质图书资料,更具有保护性。

(三)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都是以民俗活动,民间表演,传统文化等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这些本是难以模仿的民间风俗文化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传播开来,就会容易被一些不良商贩利用去开展一些商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和传承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有了知识产权,在不良商贩侵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时,能够让法律对其进行制裁。

(四)利用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必然是未来数字化技术的主流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完整和更真实的展现出来。比如民间艺术、民俗节日、民间故事、民间的体育项目、音乐和茶道等项目都可以通过实景VR进行展示,这样能够实现人与技术的交互,以非遗传承人的视角来感受,优化受众者的体验,增加用户“近距离”的体验感,让人真切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非遗爱好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如临现场的感觉,实现非遗技艺的真正传承。

(五)实施娱乐化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娱乐化策略并不是单纯的设计娱乐策略,实施娱乐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注重客户的体验感,让人们能更加容易的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娱乐化策略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利用网络进行软件的开发应用,让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这样的策略使得客户在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可以唤醒其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让人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传统绘画上加入电子影像和动画制作,就能颠覆传统的观赏角度,进而以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重新定义传统艺术,这不仅加强了观赏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在娱乐的氛围中领略到了中国非遗的精髓。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六)加强政府引导政府的引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不断流失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引导力度,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动员起全国人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过程因为表现形式的不同,记录数据的格式和方法也会不同,这导致采集的数据标准不一。这些问题会造成数据处理工作复杂,从而产生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有:(1)因为采集数据过程中的标准不同,会出现数据漏采的问题;(2)数字化的数据更新速度快,所以进行数据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成本会增加;(3)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有些不法商贩损害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顺应了当今时代的需求,在倡导各领域数字化的今天,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更加不能盲从,在大力提倡自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只有明确结合现代文化产业的特点进行不断的转换与创新,才能让人们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才能使非遗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宋利荣.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科技风,2019(36):196.

[2]李凌婧.文化产业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新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4):40-41.

[3]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02):83-87.

第2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范文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就是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只有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许多非遗文化的技术凝聚了前人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树立民族自信,加强民族凝聚力。但是,在实际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和继承工作时,还存在非遗文化与群众脱节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遗文化的传播。

一、分析非遗传承保护遇到的问题

(一)非遗工作的调查力度不够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实际进行的非遗工作普查来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由此可见,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非遗保护和宣传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这是因为在开展非遗宣传工作时,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够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被顺利地传承下去。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单一地定义它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人们的主观意愿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例如一些地方戏曲并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人们不会去对它进行研究和传承,这也就导致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被群众遗忘。

(二)对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和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够重视,也阻碍了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就政府方面来说,缺乏对非遗工作的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和政府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也不够完善,群众不能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导致非遗工作不能顺利展开。就群众方面来说,目前我国的非遗文化与群众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群众不能从主动地发现和重视非遗文化。许多人认为,能否传承非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毫无影响。并且,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导致群众对非遗文化并不感兴趣。

(三)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方式不够科学纵观我国目前非遗工作的开展,即使有些地方已经提高了对非遗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形式和方法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非遗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开展形式仍较为传统,工作内容也较为单一,并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也较为浅显,并不能结合人们现如今的生活来开展非遗的宣传工作。由于非遗文化宣传方式的长期滞后,新时代的群众并不能对非遗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导致他们对非遗文化失去了兴趣。

二、强化非遗传承与群众文化的结合的对策

(一)加强群众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认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人民群众,因此,要让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要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人民群众在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民族自豪感。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并且,通过推进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群众需要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开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非遗文化要贴合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普遍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工作时,要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流行趋势,对非遗文化的宣传方式进行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非遗宣传部门要合理地策划非遗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当下群众喜欢的流行文化,掌握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为非遗工作的宣传指明新的方向。非遗工作的宣传活动也要更加贴合大众生活,例如当地可以举办非遗文化晚会,在公开场合免费演出,让群众能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加深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喜爱。因此,非遗文化的宣传要更贴合群众,才能借助群众的力量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非遗宣传工作要摒弃传统宣传模式的缺点,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的特点,用新颖的形式让非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发扬光大。

(三)利用互联网完善非遗传承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发展时代,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实际的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中,可以将非遗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当地非遗文化的官方网站。可以将非遗文化拍摄成纪录片,纪录片要着重展现非遗文化背后的民族传统,通过短片加深人们对非遗文化内涵的感悟,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非遗文化相关信息整理成数据,这对后续的非遗文化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记录作用。非遗文化宣传工作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利用互联网来提高宣传效率。例如建立官方公众号,利用人们对微信等平台的高使用率,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符合群众生活习惯的宣传方式。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既可以增加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让群众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文化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宣传和继承非遗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四)科学传播保证非遗文化真实性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传承形式,更加注重非遗文化技能的传承,往往忽略了对非遗文化内涵的传承,久而久之造成某些非物质文化的真实内容缺失,严重影响了其传承的真实性。并且,由于非遗工作人员自身对非物质文化了解不够深刻、钻研程度不够,非遗文化得不到足够的宣传。因此,政府需要完善非遗文化传承体系,针对非遗文化如何调研、如何科学地展开研究和记录工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政府要做出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非遗文化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在各地建立文化馆,通过宣传和旅游的途径来加大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政府还要引进专业的非遗文化研究人员,加强对非遗工作人员的培训,让非遗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非遗文化的研究工作还可以采取和高校联合的形式,不仅可以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力量,还可以让高校内的学生有机会接触非遗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并以此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继承前人的智慧,更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同时,要想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就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立足于社会。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形式要不断创新,要更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非遗文化宣传工作的方式要与时俱进。还要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利用科学的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钻研,要不断地完善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体系,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传承和壮大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叶凌燕.浅议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大众文艺,2014(24):3.

[2]卢慕珍.“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1):195-197.

第3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传承人与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但传承人却不多,传承方式也较为单一。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承人许多都是无后代子孙的中老年人,缺少直系传承对象。加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层。其次,部分地区因地域风俗原因,传承方式太过封闭。以采茶戏为主的部分茶乡,规定戏曲演唱技法只传承本村女子。传承方式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最后,传承人的基数过小,无法在整体文化圈形成有机循环。综上,在现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发展中,还需政府和各类艺术院校助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元性及传承效果。

1.2二元互动物质传承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提高整体国民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文化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基于此,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的重点,开始从国际化的西方乐器转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大鼓、箜篌等。中国传统民俗乐器的教学,能够促进以采茶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雕塑、设计等专业,也开始致力于茶具、茶桌、茶楼的设计发展。从乐器、物件设计等物品,能够促进以茶文化为主的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承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艺术教育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元素的书籍、辅助教具、器具甚至含有传统元素的场所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与文化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二元互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有序进行、优质发展。

1.3理性理解精神传承

精神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只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作为文化保护的前驱动力,必须加深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目前,各类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致力于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教学。在音乐类艺术院校中,茶戏曲和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开始作为民族曲目类别进行教学。这类融合教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以音乐性的理性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类演唱技巧。高校内茶戏曲的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关注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了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

2茶文化类艺术教育办学影响分析

2.1传承基数分析

传承基数包括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以及传承基础的构建效果。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但传承人的扩大效率过慢,无法满足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因此,各类艺术院校开始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茶艺、茶器、茶戏曲等巡回艺术演出,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力。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传承基础从元素基础上升到主题基础,甚至有以茶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园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综上,非遗文化的传承基数正在不断扩大稳固。

2.2资源优势分析

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资源具有高度优势,对非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首先,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在文学、音乐、设计、美术等都有涉及。其茶元素能够有机融合到各个艺术类学科当中。加之目前在国家倡导下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重视度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政策资源、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茶文化非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参考和创新平台。其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其良好的国际平台对茶非遗文化来讲有巨大的平台资源优势。国际茶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的创办,也对茶非遗文化的艺术教育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意义。综上,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具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平台优势。茶非遗文化的复兴崛起,也同样是为其他非遗文化提供了高效传承平台。

2.3遗产收集与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管理,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护好各类文献资料,才能够做到有序传承、真实传承。在艺术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对教学时的研究参考资料做到有序收集与档案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保护了许多当地原始的文献、视频等资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内容加深,渗透范围扩大,其教研资料开始建立正式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山区茶乡的原始参考文献,也通过3D建模进行修复处理。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提高了非遗的传承受众度和传承教育方式,更是对非遗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保存。但介于艺术教育机构与高校艺术专业的分布密度较小,许多三四线茶乡城市的非遗艺术教育覆盖度低。因此,全国性的遗产资料联网收集还未能普及实现。

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教学的优化发展

3.1原生态下保护教学

针对非遗类艺术教育,必须在原生态下进行保护性的适当教学。首先,非遗的地点多在传统的偏远山区茶乡或县镇,当地的人与外界沟通较少,必须要在不打扰其基本生活和山区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教研资料的调查与学习。为保护山区茶乡的原生态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基地多建在离其较远的学区内。其次,为让学生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非遗产地的保存意识,教师会适当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拜访、采风等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停留时间较少,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在去年的河南高校茶乡采风活动中,学生便通过对采茶、制茶和茶农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了采茶戏的内涵。综上,在茶文化生态学下进行保护性教学,以不破坏非遗原始样貌的宗旨进行传播,才是非遗传承的正确路径。

3.2多元教学全民参与

艺术教育要具有多元化,多元教学促进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直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内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针对于艺术院系的学生。对于商学院、文学院等除艺术院系以外的学生,也要实现全面教育。一方面,在校内增加茶艺表演、茶戏曲演唱以及茶雕塑学习等多种选修课,让全校学生自行选择。在公共必修课上,也可以增加关于非遗文化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对非遗文化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跨院进行辅助学习,甚至安排其去茶乡进行调研学习。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3.3艺术教育地域覆盖

上文提到,在各大一线城市的高校内,艺术教育的成熟度较高。但三四线等山区茶乡的艺术教育机构覆盖较少,不利于形成全国性的网状教育结构。基于此,艺术教育应当因地制宜,在国家政策扶持在,在各地设立大小艺术教育试点机构。首先,在已成熟的艺术教育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并通过对现有学生的艺术评测结果进行筛选,培养大批后备艺术教师。其次,在各地设立试点非遗艺术教育基地,将教师分布在各地进行小范围教学。提高艺术教育院校的密度,增加受众扩散度,提高中小城市非遗文化的传播度。最后,通过各地的试点建立与教师教学,非遗艺术教学得以有序开展。其教学资料和教学进度,都可以通过全国非遗教育联网平台进行审核、收集与存档,促进非遗艺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综上,通过全国非遗艺术教育平台的建立完善,能够以此为例在各个地区进行复制建立,从而不断扩散非遗文化的现代影响力。

4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多元教学全民参与、增加艺术教育地域覆盖度以及提高教学的原生态性等各种措施下,茶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与非遗实现了有机融合。我国非遗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助力下,提高了传承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次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宇.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非遗保护的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11-112.

[2]孙靓.传承、融合、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探索[J].音乐时空,2015(03):128+138.

[3]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36-40.

第4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范文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以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非遗第一大国”。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首届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探讨了非遗文化与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非遗传承”作了特别诠释———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换句话说,“正规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由此将推广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传、师生传、生生传、代代传。高等院校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全新阵地。笔者以“非遗”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有1066篇。以“非遗”和“高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同样的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在学术领域,徐建锋(2014)开展了“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徐红日(2014)在《非遗高等教育传承过渡性研究》一文中,对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乔海燕(2015)开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研究”、杨燕妙(2015)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等,对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李欢(2014)、马丽华(2015)则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非遗的传承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2017)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他们以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发挥非遗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责无旁贷。过去,民间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大众化推广,有的非遗传承人面临断层。优秀的非遗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大众推广、社会知晓。高职教育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定是积极有效的补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蕴和科研优势的高职院校环境适合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遗相关的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时,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科学整合进来,进而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解读非遗文化资源必须结合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和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科学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例如,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经济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推进专业建设;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打造高职生态校园,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创建非遗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承担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一方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

四、结语

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的转化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传承非遗文化,而且有助于高职教育与企业、行业的无缝对接,打造高职生态校园。校企合作共同守护祖国的文化家园,呵护祖国的民间技艺,传承和创新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文化资源引进高职教育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让在校学生受到非遗文化的熏陶,润物细无声。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提升了青年学生对祖国优秀的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非遗的可持续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EB/OL].(2017-02-08)[2019-01-04].

[2]王爱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3):68-69.

[3]王春红.关于高校非遗传承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艺术科技,2016(3):58.

第5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经济价值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彰显。不论是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角度还是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来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文化产业崛起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现代价值多元,是当下文创产品设计的宝贵财富。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的深化、拓展,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勃生命力、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将是广大乡村地区守住乡村根基,加快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以手口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延续,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产生,系某一民族所特有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丰富的精神内涵及由此形成的多维度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沉淀,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的更迭,渗透着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特有的思想倾向、思维习惯及文化需求,通过艺术创造和一代代人创新、演绎得以流传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更是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成效已成为衡量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实现正向的积极的传承转化已刻不容缓。文化与创意的深度结合保持了文化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文化创意发展本质上是呈现个性需求的共性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的多元性得以展示。而文创产品则是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从多元视角切入将文化带入了不同领域,并生动、有形地呈现大众的爱好、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发设计非遗文传产品,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核,为其精神内核赋予时代性、创新性及现代生命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奠定经济基础,还能为不同地区找到可触可感的文化“新景观”,通过发展文创产业盘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原有产业升级。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足见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亟待大展手脚。

首先需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缺乏针对性的规划,非遗文传产品设计创新缺乏良好氛围,表现突出的就是非遗文传产品呈现同质化发展态势。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时间、空间、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及积极意义,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仍经久不衰的稳定性及经过历史沉淀、继承创新后的活态流变性。不同地域应深入挖掘当地独特文化语境和民风民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坚持把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真性,找到非遗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并穿越时间与空间让创意传达美好意愿,启发人们的想象空间,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应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从不脱离人本思想,也不脱离审美与功能的统一,而是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实现创意与需求的契合,用设计元素和细节找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实现形式和物质载体。以刺绣文创产品为例。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绣、湘绣、粤绣及蜀绣。苏绣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发源于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的苏州一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更迭,饱蘸浓郁的民间色彩和江南水乡生活气息,它图案秀丽、色彩清雅,可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湘绣具有极高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绣品颜色饱满持久、质感强烈,且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是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粤绣起源于唐代,既富有传统特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布局饱满、大红大绿而著称,其绣品题材最具传统特色。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蜀绣有130余种针法,表现形式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各地在推动刺绣与文化创意结合时,不仅要贯穿刺绣的原生态,更要将刺绣产品置于现代语境中,分析、提取、重构刺绣的审美因素,促进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审美底蕴与现代产业接轨,借助成熟的设计框架体系将各自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

其次是促成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创造。非遗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深层探索非遗背后文化内涵和历史性的主体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化和完整延续奠定基础。同时,面对当前多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应积极推动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开展多样化合作,整合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各自具备的生产性动力,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生成与现代元素融合,促使非遗文创产品打破时代束缚,不断完善和创新。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吸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智慧,一部分人已将其对技艺、材料、工艺的特性与表达内化为文化自觉和信仰,设计师可借助手工艺人找到与文传产品相契合的材料和表达形式,在延伸非遗文创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设计“外核+内核”双核心的文创优品。凉山彝族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设计师与非遗艺人跨界融合。当地的非遗文创产品运用时尚元素与非遗元素混搭手法重构产品视觉效果,并推出了独特的IP形象和衍生品,将彝族服饰中的经典配色和典型装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运用和功能延伸也实现了完美融合,既符合当代审美,也为当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注入了动力。

再次是尝试多路径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优秀的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文化品牌中融入观赏和体验元素,借助旅游产业打造精准的文创产品营销模式,能为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借助旅游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还能充分利用其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天然优势为非遗文创产品提供展现平台。非遗文化的市场潜力一旦被催生和发现,非遗文化就有了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更大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带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边界。因此,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拥抱现代、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