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非遗文化特色全文(5篇)

非遗文化特色

第1篇: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经济价值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彰显。不论是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角度还是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来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文化产业崛起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现代价值多元,是当下文创产品设计的宝贵财富。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的深化、拓展,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勃生命力、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将是广大乡村地区守住乡村根基,加快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以手口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延续,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产生,系某一民族所特有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丰富的精神内涵及由此形成的多维度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沉淀,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的更迭,渗透着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特有的思想倾向、思维习惯及文化需求,通过艺术创造和一代代人创新、演绎得以流传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更是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成效已成为衡量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实现正向的积极的传承转化已刻不容缓。文化与创意的深度结合保持了文化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文化创意发展本质上是呈现个性需求的共性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的多元性得以展示。而文创产品则是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从多元视角切入将文化带入了不同领域,并生动、有形地呈现大众的爱好、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发设计非遗文传产品,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核,为其精神内核赋予时代性、创新性及现代生命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奠定经济基础,还能为不同地区找到可触可感的文化“新景观”,通过发展文创产业盘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原有产业升级。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足见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亟待大展手脚。

首先需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缺乏针对性的规划,非遗文传产品设计创新缺乏良好氛围,表现突出的就是非遗文传产品呈现同质化发展态势。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时间、空间、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及积极意义,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仍经久不衰的稳定性及经过历史沉淀、继承创新后的活态流变性。不同地域应深入挖掘当地独特文化语境和民风民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坚持把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真性,找到非遗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并穿越时间与空间让创意传达美好意愿,启发人们的想象空间,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应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从不脱离人本思想,也不脱离审美与功能的统一,而是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实现创意与需求的契合,用设计元素和细节找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实现形式和物质载体。以刺绣文创产品为例。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绣、湘绣、粤绣及蜀绣。苏绣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发源于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的苏州一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更迭,饱蘸浓郁的民间色彩和江南水乡生活气息,它图案秀丽、色彩清雅,可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湘绣具有极高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绣品颜色饱满持久、质感强烈,且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是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粤绣起源于唐代,既富有传统特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布局饱满、大红大绿而著称,其绣品题材最具传统特色。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蜀绣有130余种针法,表现形式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各地在推动刺绣与文化创意结合时,不仅要贯穿刺绣的原生态,更要将刺绣产品置于现代语境中,分析、提取、重构刺绣的审美因素,促进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审美底蕴与现代产业接轨,借助成熟的设计框架体系将各自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

其次是促成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创造。非遗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深层探索非遗背后文化内涵和历史性的主体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化和完整延续奠定基础。同时,面对当前多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应积极推动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开展多样化合作,整合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各自具备的生产性动力,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生成与现代元素融合,促使非遗文创产品打破时代束缚,不断完善和创新。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吸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智慧,一部分人已将其对技艺、材料、工艺的特性与表达内化为文化自觉和信仰,设计师可借助手工艺人找到与文传产品相契合的材料和表达形式,在延伸非遗文创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设计“外核+内核”双核心的文创优品。凉山彝族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设计师与非遗艺人跨界融合。当地的非遗文创产品运用时尚元素与非遗元素混搭手法重构产品视觉效果,并推出了独特的IP形象和衍生品,将彝族服饰中的经典配色和典型装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运用和功能延伸也实现了完美融合,既符合当代审美,也为当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注入了动力。

再次是尝试多路径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优秀的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文化品牌中融入观赏和体验元素,借助旅游产业打造精准的文创产品营销模式,能为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借助旅游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还能充分利用其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天然优势为非遗文创产品提供展现平台。非遗文化的市场潜力一旦被催生和发现,非遗文化就有了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更大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带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边界。因此,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拥抱现代、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2篇: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短视频平台;区域非遗;品牌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丰厚的历史财富,是历经千百年才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通常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的,不同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原因有所不同,所以具备不同的区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中国传统工艺品牌的振兴,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相关行业工作者的必要担当。以品牌的力量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需求、展现时代风采,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新期待”[1]具有实践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品牌相结合,有益于探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区域文化传播互赢共生的新路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日渐丰富。将非遗品牌化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是当下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短视频强大的社交属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遗品牌。辽宁区域具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辽宁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品牌的形式用短视频传播出去,一方面有利于塑造辽宁区域的非遗品牌;另一方面,通过辽宁区域的非遗品牌,能使人们更了解辽宁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此前人们对辽宁区域的刻板印象,重塑区域文化形象。

一、区域非遗品牌概述与现状

(一)区域非遗品牌概述

区域非遗品牌是将一个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类产品或者一项产业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品牌[2]。各区域的非遗都因受到不同的环境、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具有差异性、地域性、独特性。品牌则是指消费者对某一类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而品牌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则是识别功能。建立区域非遗品牌就是运用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地域性特点,使得大众更加快速地认识、了解、识别、传播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让更多的人对该区域有新的认知。

(二)区域非遗品牌现状分析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是当下的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区域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品牌,并利用互联网下的销售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媒介传播,使优秀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品牌的形式,运用新媒介让更多的人熟知。阿里巴巴2020年的《非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非遗品牌产品在其平台的年度总成交额为680亿元,有超亿用户购买过非遗产品。非遗品牌化的成功在数据下得到了有效认证。为此,多地都开始争相打造自身具有区域独特性的非遗品牌,并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品牌。国内在打造区域非遗品牌方面有表现比较突出的省份,例如湖南省为了振兴传统工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湖南省的湘绣进行了创新,并建立了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湘”字号传统工艺知名品牌。同时也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制造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衍生品。在人文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举办的形式多样的传统工艺大展和传统工艺博览会,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和当地人参观,不仅传承和宣传了当地优秀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再如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名为“非遗竹编老李(鸿铭阁)”的用户是江西省新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洞村竹编第五代传人,正是因为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才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江西新余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其在短视频中设计了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剧情,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竹编品牌。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短视频平台这个媒介传播出去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手段之一。有些地区的非遗品牌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将非遗传承人请到直播间与观众展开文化分享,这种传播方式缩短了非遗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非遗文化与大众的互动。很多区域都在多方位地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力打造区域非遗品牌。

二、区域非遗品牌在短视频平台中传播的问题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现在,各区域都争相入驻短视频平台以线上传播其非遗品牌,虽说都能受到大众的一些关注,但有些区域的非遗品牌传播效果却不尽人意。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从非遗品牌的短视频制作到传播过程中,题材、运镜、剧情等创作元素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各区域的非遗品牌短视频都大同小异,具有视频内容互相借鉴、不够创新、没有区域非遗特色等问题。尤其是大部分的区域非遗短视频都是对相关非遗热门视频进行模仿,没有彰显出独特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比如在一个展示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短视频中,拍摄的都是各区域非遗剪纸传承人剪纸教学的内容,并未将区域非遗剪纸中独特的地域性和人文性融入其中。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造成区域非遗短视频单一化、模式化生产,从而使观众对非遗短视频产生审美疲劳。(二)互动传播效果不明显互动传播是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内容影响接收者,而接收者通过反馈意见积极参与,对传播者的内容趋势产生影响,“传与收”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很多区域非遗品牌在录制视频及介绍产品过程中都没有实现很好的互动传播。各区域非遗品牌短视频不能只局限于各区域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单方面输出非遗文化及其衍生品,同时也要和大众产生良性的互动。在短视频拍摄中,制作者可以就一些关于区域非遗的问题、品牌改进建议等与受众互动,并且及时解答大众提出的问题,针对大众提出的建议及时改进和创新,与粉丝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关系。这样才能解决互动传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不断的改进中带给大众高质量的区域非遗品牌短视频,让大众更愿意关注区域非遗品牌的动态。

(三)文化内涵不深刻

短视频平台是传播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载体,区域非遗文化作为区域非遗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将其应用于各类非遗衍生品的设计之中。但如今,在市场上众多的区域非遗品牌中,一些非遗品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创造,从而失去原本的非遗文化内涵。文化赋予品牌更加独特和突出的优势,特别是带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具有这个品牌的独特性、独一性和不可复制性[3]。当区域非遗品牌建立之时,并不单单是构建一个品牌的空壳,而是预备传播一种富有区域特色的非遗文化。再通过短视频形式讲解区域非遗品牌内的产品文化内涵,区域的非遗文化也在设计师的创新设计及短视频传播的各种演绎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在认识区域非遗品牌的同时,也了解到区域非遗文化的内在和外延。

三、短视频平台下构建区域非遗品牌的目标定位

(一)以地域性丰富非遗品牌

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地域性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该区域的非遗品牌。区域非遗品牌的建立是地域标志性非遗文化与精神的结合,一定会包含丰富的区域非遗特色文化。非遗品牌独特的地域性包括地域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所以在建立并丰富非遗品牌的同时,一定要保留地域特点、深入挖掘文化价值,从而体现其文化附加值。以地域性丰富区域非遗品牌,同时也以地域性区别其他区域非遗品牌。创新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及产业是构建区域非遗品牌的关键。

(二)以互动性促进有效传播

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区域非遗品牌可以通过创设趣味话题。因地制宜地创设出具有区域非遗特色的话题,利用当地群众对短视频传递出来的情感展开激烈讨论,同时让更多外地人也参与到讨论中,各抒己见,以互动性促进区域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也可以采用将各区域的非遗传承人邀请到区域非遗品牌直播间做客并和观众们互动的方式,解答大众对该区域非遗好奇的问题。同时展示一些区域非遗衍生品,从而促进直播间经济消费。这种良性的双向互动对区域非遗品牌的传播具有积极有效的影响。

(三)以趣味性提高文化体验

区域非遗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设计品牌的文化主题,运用区域非遗自身的文化特点,深化其文化内涵,提炼出非遗品牌的内在支撑,再用趣味性的表达形式从多个维度设计趣味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例如一些区域非遗品牌采用IP形象设计,再运用IP形象制作区域非遗题材的动漫作品、宣传片等,并将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传播。这些丰富多样、具有趣味性的传播手段让区域非遗品牌在短视频平台上大放异彩,对区域非遗品牌传播来说也扩大了受众范围。但要注意的是,在以趣味性提高文化体验的过程中,应避免迎合大众口味而改变自身原有的文化内涵及价值[4]。

(四)以多样性弱化刻板印象

区域非遗品牌宣传的短视频大多会出现在短视频的同城或推荐中,并被推上热门视频,短时间内会得到快速传播。运用各区域非遗品牌的多样性特点改变大众对该区域的刻板印象,无疑是一条改变人们对区域固有印象的新思路。大众对一个区域的认知通常被限于某一个或者某一类事物的特征上,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看法,认为这个区域的事物或者整体都应具有该特征,顺理成章地忽视该区域事物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可以运用短视频平台这个媒介,传播区域多样的非遗品牌,从而改变大众对该区域的刻板印象。

四、基于短视频平台的辽宁区域非遗品牌策略

(一)强化各界建立辽宁区域非遗品牌的意识

加快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化是辽宁区域非遗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辽宁区域非遗品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品牌意识则是首要条件。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关于建立区域非遗品牌的政策,呼吁各界有意识地建立辽宁区域非遗品牌。打造自己的非遗品牌短视频内容,与相关的短视频平台联合发起关于建立区域非遗品牌的活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深入挖掘自己所在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为其区域非遗品牌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与专业的短视频团队交流合作,促进高质量的区域非遗品牌短视频的生产和制作。

(二)创设优质的辽宁区域非遗品牌话题

高效地传播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的话题讨论,借助网民们激烈的讨论,使辽宁区域非遗品牌成为热点。话题活动营销是在短视频平台上,通过活动、讨论、话题,从而引起用户关注,引导用户主动制作与话题相关的视频并在平台上,从而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目前,在短视频平台上创设优质话题的形式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吸引客户、增加曝光率的重要营销方式之一。政府需要为这些区域非遗品牌创建和举办一些主题活动,或者开发互动玩法,甚至是设定一些奖励政策,如此影响力将会不断扩大。这种创设优质的辽宁区域非遗品牌话题的方式,不仅能够大大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能精准宣传区域非遗品牌。

(三)加大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宣传投放力度

在保证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宣传短视频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的情况下,以创意和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建设更加离不开品牌的包装及推广,“区域非遗品牌+短视频”的模式已经成为其传播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当下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模式,制造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区域非遗文化品牌短视频,及时向受众传播特色的区域非遗品牌动态,推进区域非遗品牌的形象建构。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投放与推广作用,探索对区域非遗品牌传播有利的一切因素,让富有特色的辽宁区域非遗品牌被更多的人熟知。通过加大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宣传的投放力度,达到树立区域非遗品牌和扩大品牌效应的目的。

五、结语

加快辽宁区域非遗品牌建设,促进辽宁区域非遗品牌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高质量传播,对于实现辽宁区域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区域非遗品牌传播可行且必要,生动的短视频承载着丰富的区域非遗文化信息。提倡构建区域非遗品牌并用短视频平台传播,不仅有力地促进区域非遗品牌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还对区域非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N].中国文化报,2017-03-27(001).

[2]陈瑾,肖蓉,张志莲,等.基于区域品牌的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新西部,2019(36):44-47.

[3]刘畅.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分析[J].文化产业,2020(32):16-18.

第3篇: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化教育资源;文创产品

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和商业化设计的起源都来自于西方国家,产品设计专业课的教学课堂本身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交汇的前沿阵地。因此,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被动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1]。设计本身是价值观的文化载体[2]。大学生在这种价值冲突中能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定立场,及时恰当地运用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手段,使之更高效地承载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文化自信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解决r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3]。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文化教育和思政元素,让教学模式更加完善,进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立足于“文化”二字,围绕产品开发设计的特征,从产品调研与文创产品开发的概念入手,穿插优秀设计案例,并从产品创新方法、设计评估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讲述。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按模块进行设计,分为“红色文化”模块和“非遗文化”模块。

1.红色文化模块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建设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进行积极的传播与推广。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该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把专彳k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本门课程的文化背景、思政点有效联系起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基础理论及设计探讨主要包括:红色文化概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创产品等模块内容。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基因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非遗文化模块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充分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优良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行深刻的文化剖析和设计拆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度和地位,从而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产品设计和3D技术、AR、VR、AI等数字技术相结合,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在实践教学方面,从行业与专业发展的角度结合企业、行业展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对行业和文化产业有所认知,对特定元素的文化有更深入地体会和理解,进一步加强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等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

二、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文化教育特色内容

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通过丰富的案例UI??解、课外参观体验、课内分组讨论等混合式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在思想和感情上产生共鸣,将思政元素以“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方式内化T受教者的思想行为习惯之中,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1.红色文化模块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1)从政治教育价值角度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红色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红色旧址、红色建筑、红色文献、红色器物、红色革命歌丨丨丨丨等,红色资源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是鲜活的W史教M,其感fi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2)从历史印证价值角度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通过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传输给受众。3)从文明传承价值角度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需求。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红色精神。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4)文化品牌开发价值角度红色文化资源其形式多样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角度,针对不同地域,打造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在设计实践中,可以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提取文化符号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而提升文创产品的价值。文创设计作品“雨花香薰盒”(图1),采用南京雨花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建筑的形象作为设计元素,象征红色精神的传承,该产品既实用又寓意深刻。

2.非遗文化模块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1)历史文化的角度非遗文化资源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并融合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及传承性。以南京为例,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美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作品“十二生肖”书签(图2),则提取“南京剪纸”这一非遗文化元素进行衍生产品设计,旨在为现阶段非遗文化的设计提供参考。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交互方式展示非遗文化,进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2)人文资源角度依托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拓展了产品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传承与创新,面向消费需求,强调作品的个性与时代感,从而设计出具有浓郁非遗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富有情感性的文创产品。

三、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授课方法

1.模块化案例教学

将课程内容专题化、模块化,通过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而突出课程的主题,根据章节内容以及培养目标,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选取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的案例,提升红色文化与专业理论教育之间的契合度,解决课程本身过于理论化、枯燥、不易理解的难题。课堂互动式:教学通过选题定位,运用头脑风暴法、5W1H法等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2.多媒体教学

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手段,多媒体承载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建立起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文化的自信。通过视频教学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专注度,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对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进行全线上教学辅助模式。在教学辅导中,借助腾讯课堂、云班课、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

3.体验式教学

参观、考察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博物馆、非遗馆与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互动式体验,使学生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产生浓以赛促学,通过将文创设计大赛引入课程的形式,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模式,使学生能将设计构思进行转换,

四、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教学成效与成果推广

通过理论内容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政课程建设更大的意义在于评价、推广与应用。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给本门课带来了更广阔的视域,审视设计、审视文化,传达正能量。

1.教学成效

使学生深入全面的了解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不仪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还大大提升文化自信和民通过相关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运用互联网M言息技术手段,通过文创课程郁的兴趣。通过实战环节验证所学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生的人文素养。方位的了解。媒介进行线上教学,多元化辅助课堂教学。族自信。作业线上展示,进一步宣传与推广红色文化、非遗文化。通过将文创设计大赛引入课程的形式,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课程模式。创新驱动发展使学生能将设计构思进行转换,通过实战环节验证所学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A显文化育人功能。

2.成果评价与推广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特别是具有思政教育话题感的视频资料等。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社团、研习所的建设与运作,借助学生社团的扩散力让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果获得最大转化,提升思政教学的影响力。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将设计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学科竞赛奖项。获奖作品“悬香”香插,以南京大报恩塔为设计原型,提取塔的外形元素,做减法设计。获奖作品“撑起了的世界”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坤舆万国图》,它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当伞撑开时便能欣赏地图全貌,让人仿佛看到了全世界的风景(图3、图4)。图3文化创意衍生品“悬香”香插借助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将课程的各类成果及时整理并进行展示,将设计成果转化。通过教与研的互动,将教学心得与学生作品成果转化为国家专利和论文,进一步加强师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获得感,将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推广并扩散到更多受众群体。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本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专业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形成学科思政体系。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将课程思政内容渗透到各个章节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铁球.浅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一以家居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设计,2020(01):32-33

[2]杨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31

第4篇: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地方课程;特殊教育;美术;校本课程;非遗传承

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项目引入特殊教育教学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出发,对非遗文化进校园、入课堂进行研究,打造出适合特教的美术校本课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

一、学校层面——引入非遗课程进校园

国内外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届全体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从学龄儿童开始,就应该了解城区的有关文化信息。世界上一些文化遗产教育先进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很早就创办了供儿童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班;意大利许多大学开设了修复技术、自然科学、绘画及雕刻技术、艺术史等的相关课程;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当成熟,他们把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独立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设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所等众多文化遗产专门性研究及教学机构。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引导,完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1]学校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编印中小学文化遗产目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传统,树立热爱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项目

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要遵循与地方的政策、与学生的生理特征相适应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时要有所侧重,要彰显区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我国“非遗”项目种类多,2021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95项。漳州市阳光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针对适龄学生的特点,学校选取5项适合残疾学生的美术类项目,即素三彩、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棉花画、水仙花雕刻,打造成系列课程。由于学校的课程开发具有连续性,课程安排合理、科学,因此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被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评为“市首批非遗传承校”。

2.营建体现“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非遗展览室,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校园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定期制作相关课程的非遗文化介绍展板,定期聘请漳州艺术馆的非遗传承人、洪树德陶瓷馆以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到学校给学生授课。非遗传承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央视频、新浪网也对学校的非遗课程进行了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也都进行了学校非遗课程的深入报道。非遗文化教育环境的搭建在美术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不同门类的非遗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传统文化,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在学习中继承、创新非遗文化。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阳光微课堂,上传非遗相关课时内容,布置课后延时服务的学业内容;录制相关非遗视频上传微课堂,方便学生在课后更快捷地学习;拓展了学生视野,潜移默化地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墙,在学校楼道、观赏柱等休闲空间展示具有非遗文化元素的学生作品。学生优秀的非遗作品展示,对特教学生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学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非遗课堂形式,学生参与非遗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还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对校园的优秀做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开设非遗文化讲座,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学生讲解、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同时学习谋生的技术。非遗大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颖的理念,如木版年画传承人为学生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作品,作品图案采用木版年画,设计后可作为纹样,印在T恤、杯子、贺卡、明信片上,或制成学生用书签,还可印在学习用具、宣传海报上。学校通过开展非遗知识竞赛、网络问答、剪纸比赛、木版年画技术大赛、水仙花雕刻展等活动进行作品展示,以赛促学,充分营造学习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二、专业层面——培养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1.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特教学生能够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重要。特教学校要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象,规划人才培训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要确立地方特色非遗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教育理念,设置非遗课程考核体系。通过非遗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非遗制作专项技能。进行可视化的成果展示后,可请专业非遗传承人对教师、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专业评价,展现学习效果。

2.以非遗项目为纽带促进美术课程融合建设

美术教育课程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培养特殊教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素三彩瓷为例,其制作工艺在历史发展中几近失传,但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教师通过研究,还原了素三彩瓷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素三彩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全国陶瓷展览中荣获金奖。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将素三彩引入陶瓷艺术学院,引入特殊教育,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素三彩相结合,给作品注入了活力。漂亮的素三彩瓷可作为装饰品放于各展览馆、酒店、家居,点缀生活。基于市场需要,特教学校可开设设计、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基于“非遗”项目构建的美术课程包括:素三彩,陶瓷雕塑艺术课程;木版年画,图样设计、文创作品开发与研究;漳浦剪纸,色彩构成、包装设计课程;棉花画,立体构成、成品展示;水仙花雕刻,到水仙花基地调研。作为美术非遗传承学校,要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编写美术校本教材,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设置课程。在特教教材中增加非遗知识,将美育渗透到各个环节。践行知行合一,打造基础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医教结合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为学生提供软硬件设施,在美育实施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实践,带学生走进文创园,走进非遗相关的手工坊、展览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充实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人生规划、需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与美术相关的高考或非遗文化专业,定制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必修和选修课,普及非遗文化教育。制定完善的以师带徒、师资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学科专业优势,设置相关非遗课程,推动地方美术与非遗学习的融合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非遗专业、非遗文化研究所,以培养专业人才。

三、课程层面——多元非遗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在筛选出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非遗美术课程之后,要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要在课程层面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除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完善的方案外,还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进程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可以在美术学科中对非遗相关的教学内容、平台、项目、活动形式、线上线下课程等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非遗美术课程为核心,构建非遗课程群,围绕这些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要打破课程边界限制,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创新性,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讲授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如,素三彩的陶瓷艺术遵循了作品外形古朴的特点,但在造型及颜料上有所创新;木版年画艺术在图形设计、地方特色元素设计上均有所创新;漳浦剪纸融合区域艺术特点,采用单色或套色等形式在色彩构成及纹样设计运用上有所创新;棉花画在棉花材质上进行改良创新;水仙花雕刻在雕刻工具及样式上有所创新。特教学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及具体的时间流程图,为多元非遗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好铺垫。采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课、实地观摩、课题报告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为每一个非遗文化项目建立班级群,双师授课,将文化更好地传递给特殊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美育成果进行可视化评价,在评价中悟出道理,在改革创新中进行提升。建立非遗项目工作室课程实践平台,学校与相关的普校、传承人及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建立教研联系,将非遗文化课程项目作为一个专项课题、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交流、研讨,制定美育细则。带领学生到传承人的基地研学,如:龙江颂文创馆、洪树德陶艺馆等实践基地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美术非遗课程的观摩与学习;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团队的培养,充分挖掘多元的非遗课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四、开发资源——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研究更多的是请进来,但是要转化为成果,就需要走出去。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经济价值,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外数字文化遗产建设项目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争取多方财政支持、注重沟通与协作、打造新技术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2]省、市党委和政府都高度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为培养特教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开发各种资源给予指导与帮助,以大数据为导向挖掘其新的价值。非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政府、学校在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为筛选适合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非遗文化课程耗费了很多资源,因此这些课程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成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大众的、可调取的、可视化的课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特教学生随时有机会去学习这门传统课程。特殊教育学生对全面开放的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资源云空间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校应当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组织联手,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机构的优势,增强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畏。社会要为志愿者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大众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非遗技艺传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断层。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将非遗课程引进校园,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进行保护、积累和传承,搭建数字化平台,推进“非遗”美术课程进校园、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更能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美术的教育功能,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提升、就业探索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模.国外文化遗产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16-17.

第5篇:非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

一、引言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其他民族44个,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孕育着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且集中的地区,广西在保护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广西文化旅游部门联合体育部门,科学地开发当地体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发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群众关注体育文化遗产,了解创意旅游产品,在保护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实现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带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将体育非遗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现存体育非遗项目多达150余项,集体育休闲和运动为一体,不但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还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在我国非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借鉴国内外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在广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促进体育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融合发展,形成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经济、文化价值开发出来,把资源转化成为产品。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角度,打造合适的体育旅游产品,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推向市场,是当前体育非遗保护的新思路。广西体育非遗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性特征,它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又侧面反映着广西地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特点、民俗风情、价值取向等。这些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可使旅游产品更具有民俗色彩和审美情趣。然而,作为有着丰富体育文化资源的地区,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非遗文化融入不合理的问题,造成部分天然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针对这类问题,需要抓住二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利用广西地区已有的旅游资源,对体育非遗文化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保护,并推出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地区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能够关注地区体育文化,转化体育文化价值为经济价值,形成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广西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及体育非遗保护知识,促进广西地区民众观念的转变。群众作为感受文化和文化传承的主体,要想实现体育非遗文化在地区旅游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民众的思想观念,使更多民众明确体育文化对他们生活的意义。受到当地经济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当地大多数民众对于体育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很难花费精力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再加上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特色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使得部分体育文化遗产无法发挥其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动能。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不但在思想上进行培养,还需要在经济层面,使更多群众获得实惠,增强人民的经济收入,使其成为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利益拥有者,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神层面,要扩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积极转变地区民众传统的观念,认识到构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其意义不仅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和动力,而且还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与合作,各民族在保护与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达成共识,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符合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进而提升对其的保护力度。在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双重作用下,提高体育非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潜力,并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体育旅游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三、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对策

(一)针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域,大力开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针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域,大力开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首先应依托区域已有的良好基础,以重点核心旅游区域为开发中心,积极建立以“舞蹈、舞龙、麒麟、武术、赛会、龙舟”等分类主题的体育非遗旅游公园,集中展示出广西体育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与旅游价值。同时,还可携同周边城市共同开发体育非遗体验性旅游产品,让游客充分感受广西体育非遗文化遗产旅游的魅力。其次,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开发创意旅游资源,还应坚持走“精品”发展路线,可通过重点挖掘当地部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相关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其他地区可挖掘、利用的旅游资源项目,对精品体育非遗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辅助,“以点带面”地带动广西体育非遗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大力开发特色全民健身活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是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广西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文件和大众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广西新时期大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活动进行有效融合,再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提高其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带动全民参与其中,则更有助于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促使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二)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实行区域联动,进一步完善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顶层设计。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创意旅游资源过程中,首先,应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方针,协同政府部门组织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深度合作,统一思想。要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之前全面整体地对体育非遗文化资源进行考察评估、实施总体规划,并为体育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多的智能与技术信息支持。明确职责,准确把握创意旅游资源开发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价值与优势,并理清各部门在开发创意旅游资源中的关系和工作职责,从体制上消除部门间存在的障碍问题,为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顶层设计的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还应结合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需求,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建立配套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开发广西体育创意旅游文化资源。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该资源个性、特色、等多方面的凸显与整合,注重保留创意旅游资源特色,以便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旅游资源。此外,还可通过在广西区域间协同打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地,并搭建开放性、关联性极强的旅游资源共享网站,实施面向广西的大旅游观念,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自身行业竞争力与经济实力。最后,还应加强与广西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定期与周边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展联系,通过与周边地区经常性、稳定性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途径,组织联合促销活动等,将各自旅游线路向周边地区延伸,从而完善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

(三)打造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加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宣传与推广力度。适当开发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商业价值,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能提高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体育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首先,立足于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广西地区民族特色与现存的中华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地域民俗艺术品与乡村村落资源,将挖掘出来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融入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创意特色旅游平台中,进一步提高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其次,还可通过打造富有浓厚人文气息、较高游客参与度、价值链明显提升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有效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创意传承与利用,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意十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此外,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已打造出的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的基础上,还应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即广播、电视、电子报刊、微博、微信与网络技术等,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平台,扩大对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要为自然景观和非遗体育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的结合创造条件,积极宣传、造势,把一些优秀的原生态非遗体育文化展示出来,努力把本民族本区域体育非遗文化旅游打造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创意品牌,进一步增强对创意旅游品牌的线上、线下推广力度。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组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在该网站中设置创意旅游产品网站,开通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专题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在网站中制作播放相关的品牌视频,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密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整合,形成广西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体育非遗文化极具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在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优良的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吸引物,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又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到实处,使得旅游与遗产保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实践证明,将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特色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紧密结合,能够为广西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着相同的价值追求,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文化作用下的旅游产品更具体验性,满足更多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对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可促进更多类型产品和服务的形成,能够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广西应结合自身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强化广西的文化软实力、社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翟翠丽,周英,伍广津.“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宾阳炮龙节为个案的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03).

[2]王康锋,李荣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5).

[3]熊芮,芶燕婷,张玲瑜,易林杰,刘驿.市场经济下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探讨———基于对雅安市茶文化的调研[J].中国市场,2019(08).

[4]黄文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旅游融合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

[5]吴会蓉,燕朝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彭州桂花镇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06).

[6]古希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梧州南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J].文化用品与科技,2021(02).

[7]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