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非遗文化建设全文(5篇)

非遗文化建设

第1篇: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异化消费;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一、异化消费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异化消费的概念

异化消费是把物质财富的无限占有、对消费的贪婪追求作为人生的全部内容和价值追求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体现[2]。它不是简单的价值观念,也不是简单的实践行为,是二者的结合,通过消费实现心理的满足。人们一旦接受了这种消费观念,就很难发生改变,很容易把这种异化消费当作毕生的追求目标,从而泥足深陷而不自知。

(二)异化消费的特征

1.人与物关系倒置。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空前发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得到空前提高。人类看似无所不能,似乎已经“征服世界”,但是往往陷入“为物所役”的境地。尽管创造出来各种各样的消费品来满足自己,但是内心的物欲却是永无止境,处于这种物欲执念的人们往往成为产品的附庸,被它们驱遣,人对物的消费本末倒置,成为“物对人的消费”。正如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佛洛姆所言:“人所创造的世界却成了人的主宰者。在它面前,人俯首帖耳。他竭尽全力地安抚它,巴结它。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了他的上帝。”[3]2.商品使用价值被淡化。在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在消费时注重的往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如何。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物质丰富的情况下,人们消费时考虑的问题发生转变,忽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转向追求其附加符号即展示价值。价值被异化,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当人们向他人展示一件价值不菲的物品时,往往最关心的并非这件物品有何实用价值,反而是它的价格或者是代表的社会地位。比如有些人专门喜好消费奢侈品,通过别人表达出对自己的赞美和羡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说在无形之中消费也就异化了。3.消费从手段变成目的。最初,消费是以购买商品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一种途径,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很多人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物质占有的一种方式,借此达到消除消费心灵上空虚感的目的。例如购物狂、“剁手党”,这些人在无休止地疯狂的购物过程中,心中并不明确自己消费究竟为何,只是沉浸在物质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当中。近些年来有这种倾向的人数日趋增多,消费出现非理性趋势。许多人表示消费时被一种不自觉的意识所驱使,不是心仪某件商品,而是要必须完成消费这件事情。4.非理性消费使人类精神层面走向异化。在消费过程中,人应该是一个头脑清晰、有判断力和认知力的个体,消费行为应该是理性的。但在异化消费中,消费从手段变成了目的,人变成了商品的奴隶,整个社会趋于病态,而病态的社会必然产生病态的人格。异化消费的最典型特征是社会上出现了“消费人”,这类人群患上了“喜新厌旧症”,普遍相信“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停地购买又不停地抛弃。如果说人们只热衷于“买买买”,没有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只能说明人们的兴趣、爱好已经被消费社会所把控,品味只会随着这个浮躁的消费社会有所降低。

二、异化消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影响

(一)扭转中国传统的生态观念

中国传统生态观念提倡俭朴消费,反对浪费与过分物欲。《老子》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即对待物质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种“奉行节约”的生活观念深入人心。古语有云:“物尽其用、天人合一。”讲究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对物质的应用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异化消费却使得人们的这一观念被扭转。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其中包括异化消费的思想,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深受其害而不自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钱袋子日益鼓起来,对物质的要求也高了起来,并且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商品逐渐成为人们展示个人身份、地位、社会阶层的象征符号,这也使得人们更具有功利性、肤浅性,都不愿意了解别人的内在,反而愿意从对方所拥有的商品来判断其地位;甚至有些人物质水平有所提高之后,也更愿意消费一些高档的商品,表明自己已经是某一阶层的人。异化消费使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被过多地赋予到了商品上,商品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标签性。而这种只注重享乐消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已再次契合大部分人的心理,潜移默化中取代了人们传统生态观念。

(二)破坏生态环境

合理的消费应该是购买商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只要商品的使用价值一直存在,商品的使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是在异化消费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却退居二线。东西用完即弃,这就导致大量一次性商品的出现,而人们出于求新求异心理,对于商品追求时尚潮流,一旦新产品上市立即购买,消费出现了盲目性和攀比性。这样一来,消费失去了原来功能,大量新商品出现之后势必产生了大量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首先是浪费自然资源,商品的原料来自于自然界,过度的商品生产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其次是大量的废弃物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异化消费加速了商品的废弃,废旧物大量产生会污染环境,甚至威胁到生态平衡。当人们在进行异化消费的时候,这种超出正常范围的消费也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加速了资源的消耗,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部分人在消费奢侈品时往往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和财力,很少关注它的使用价值,这样更是加剧了资源的浪费。而由于时尚的瞬息万变,种种被异化了的商品往往跟着时尚的潮流而被人们随意地丢弃。长此以往,人对自然界的这种掠夺欲望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4]。

(三)引发社会新问题

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物质生活方式,也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1]。全球化的到来不仅给中国人输入了西方文化和观念,也带来了异化消费模式,冲击着中国传统消费观念。中国人民自古崇尚简朴自然,在这种观念的冲击下,消费心理悄然变化,大量不需要甚至无用的东西融入平常生活。我国资源数量总量虽然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却不占优势,并且大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资源因消费被异化后更加紧张。另外,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把异化消费产生的恶果通过洋垃圾的输入转嫁给中国。大量洋垃圾都是西方废旧的衣物、产品外包装以及电子产品,涌入中国后完全是他们消费,而我们承担后果。中国自身环境问题都自顾不暇,还要承担西方国家异化消费的恶果,实属不易。虽然现在已明令禁止洋垃圾进口,但是不乏有些人铤而走险将洋垃圾偷运到国内,这无疑会对我们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解决异化消费的对策

(一)政府对消费方向的引导

1.对正确消费观念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政府应通过加强宣传,确定舆论导向来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应在主流媒体上大力宣传,让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目前许多群众的消费观念存在误区,认为吃安全无公害的有机产品即是绿色消费,对于过度消费似乎是司空见惯。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5]。政府在宣传方面应该让公众意识到过度消费不仅浪费有限的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严重破坏环境、浪费生产力。只要消费者可以客观认识到异化消费对生态的破坏,并且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异化消费。与此同时,政府要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提倡低碳出行、重复使用商品,让绿色消费在社会蔚然成风。这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宣传,在舆论上进行引导,促进公众节约意识的觉醒和树立。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倡导绿色消费。在绿色消费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多元化的政策法规,比如规定在特定温度下方可使用空调,办公室纸张打印采用双面打印,接待时减少对一次性纸杯的使用等。同时,政府应发挥自身的风向标作用,只要在绿色消费方面做到身体力行,带头倡导,必然会改善社会消费风气。同时,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督促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对于环境污染者应从经济上进行重罚,将其列入环保黑名单。同时,应该鼓励新兴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在资金上予以优惠甚至是减免,在技术上进行扶持,并且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时应该优先考虑绿色产品。

(二)企业以绿色发展为己任

1.应具有环保责任感。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社会,大家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也越来越强,企业也应该具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和环保责任感。这就需要企业在未来走向上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制定出符合长远利益的发展规划,朝环保方向发展,给消费者和全社会留下一个健康的企业形象,这样的话也更容易获市场的认可,也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形成绿色生产的氛围大力研发环保产品。应将绿色文明的理念写入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进行绿色环保生产的讨论活动等,进而形成一个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应该着眼于长远,采用先进环保技术进行生产,开展科技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发对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有重要意义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内涵应兼顾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低毒少害、易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健康安全和质量品质高等特征[6]。由于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越来越受重视,绿色环保产品在市场上将占据更大的比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可获得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应具有全局意识,在产品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研发和创新更多可持续环保型的产品。

(三))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在社会的整体架构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自然和价值等观念的转变。1.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实现自然观念的转变。生态中心论者以人类主体价值为自身的出发点,过度强调人类的需要和利益,视“人”为万物的主宰,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7]。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人类将大自然视为一个可以予取予夺的奴隶,对大自然毫无任何悲悯心、同情心,无休止的掠夺也使得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事实上,大自然是承载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思想,要求“人们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把自然界的万物皆看作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类也是当中的一分子,而不是置身其外、凌驾一切。因此,在现代社会人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应当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对大自然的索取也不应是贪婪无止境的,必须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的节制。总而言之,我们首先要从头脑实现自然观念的转变,在生产和消费时也应该时刻秉持这份观念。2.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物质商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甚至会供过于求。在物质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之后,人们的物质欲望也得到空前的满足,这就使得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得以卷土重来。这种价值观极为肤浅片面,把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愉悦满足、价值观的判断完全建立在物质消费的基础之上,毫无其他追求可言,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无异于把人生的价值追求价值降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的价值应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人生应该有更大的追求,而不应该是将自身物质化、平庸化。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清醒明白的头脑,在消费时也应该多一点理性,寻找消费行为与理性需要的平衡点,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将自身的幸福体现在和谐消费之中,进行绿色消费。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生产力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较之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商品供过于求。厂家的重复生产不但浪费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还会利用各种媒介手段来促使人们进行无限止的消费,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实际就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着眼于长远,我们必须对于这种极不理性的生产和消费进行有必要的控制,处理好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反对过度生产下的异化消费,确保生产和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是一种不切合实际需要的盲目生产、盲目消费。因此,国家应该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各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市场也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于不合理的生产进行一个纠正和调整。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对异化消费进行抑制,完善税收制度,对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高消费进行税收调节,控制盲目高消费,逐渐将消费引向健康、理性的区间。

参考文献:

[1]李明.生态危机的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1):43-45.

[2]李桂强,李龙强.消费主义、生态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2):10-15.

第2篇: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机制;文化传承结合

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和精神理念看,其中所诠释和承载的人文化素材,实际上都是当前该文化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传递的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今天我们对其进行合理认知时,要注重以学科建设视角,来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科学的学科研究方法,深厚的理论内涵,乃至具体而清晰的研究对象等等都是当前我们有效开展该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1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

我国有着系统化的茶文化体系,正是长期发展的历史,所给予我们独特认知。就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看,其中不仅有着成熟而系统化的物质元素,同时也诠释了系统化的精神元素和价值理念。而整个茶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包容性和具体应用属性,都为当前我们具体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有益借鉴。茶文化体系所包含和诠释的元素是多样化,恰恰是进行茶文化资源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以成熟的人文内涵视角来理解茶文化体系,其不仅能够实现对茶文化体系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够展现整个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就茶文化体系的本质特征来说,其需要在具体应用环境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和价值。而从茶文化本身的综合理念看,其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都是一种成熟的人文理念,而该文化体系的包容性不仅提升了其价值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在整个时代背景下,继续呈现其具体应用价值。事实上,对于茶文化的具体应用来说,创新、优化是其核心主题,也是让茶文化价值得以提升的关键。客观上看,通过全面融入整个文化体系,从而能够有效发挥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体诠释的影响力和价值力。茶文化的综合属性,无论是文化理念,还是传递的要素都需要通过载体来展现。事实上,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决定了在今天整个文化体系依旧极具吸引力。而所有衡量其围绕茶文化认知及利用的关键,都在于究竟能否提升整个文化体系的应用力和价值力。我们认为,在当前非遗学科建设时,以茶文化元素为构建视角,其所能实现的将不仅仅是成熟的学科建设观,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该学科体系建设和思路诠释,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价值影响力。

2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诸多诉求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来说,目前其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而在文化传承与保护力度日益提升的今天,我们看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设极其必要。但是该学科不同于普通的知识学科,其中所具体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的,比如该学科建设过程中,其专业内容的具体设置,以及整个学科课程机制的构建,乃至本学科内基础理论的应用等,都是目前我们在更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而对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来说,其需要注重将具体的知识内容和文化内涵等诸多元素相融合,通过创新教学机制,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机制,进而在赋予该学科活动灵魂前提下,实现整个“非遗”合理保护与有效开发的系统化融合。对于当前非遗学科建设来说,其需要注重以下问题:首先要对该学科的概念,进行具体提炼和升华,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中,其诸多新观点和看法,都不是从研究体系出发的,更多是从文化传承与保护角度出发的。其次,在非遗学科建设中,必须注重该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而研究任何一种知识和文化,都不能脱离研究对象的本质意义。对于该学科来说,其中所包含内容是多样的,除了基础化物质素材外,还有很多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我们说当前整个文化传承活动是极具竞争力的传播活动,无论是具体的文化传承理念,还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力和影响力,都在系统化的文化传承应用活动中,得以全面丰富与完善,而衡量整个文化传承与应用价值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以动态、发展的思维来理解和认知具体的科学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心态,其作为浓厚的历史沉淀,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值得我们全面传承。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看,其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和精神理念,不仅能够给与我们精神上的引导和启发,更是让我们对该学科合理构建提供支持。所以,在该学科研究过程中,需要我们结合该学科特点制定研究对策和方案,乃至为其制定良好而系统化的发展传承思维。最后,在当前该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构建清晰整个学科定位,尤其是寻找到合适的学科建设方向。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最佳方法就是搜集完善的事实依据,同时将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因此,整个学科中,要注重建设系统化的资料库,从而实现整个学科的科学性与完善性。

3茶文化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机制和实施理念

客观地看,悠久的中华文化中,始终都不缺少文化元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体包含和展现的内容是多样的,整个茶文化元素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理念内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相结合,并且融入到当前该学科机制中,其所能实现的价值,将不仅是文化理念的全面融和深度诠释,更是当前学科体系创新塑造的关键所在。总的来说,文化发展离不开有效的传承,而整个传承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不仅是文化本身价值力和影响力发挥的过程,同时更需要我们能够站在“现代化”融入的视角来对该学科建设形成清晰认知。结合当前茶文化在文化传递与应用的综合价值看,其中所诠释的内容是多样化的,这些更多都在文化理念具体应用下的结果诠释。特别是在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需要注重对整个茶文化的内涵与理念特点进行充分认知,尤其是要站在文化融入与价值发展的新视角来全面认知,对于非遗学科的具体建设来说,需要我们站在的发展融入视角,尤其是要注重寻找茶文化体系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思维,通过具体合理探寻茶文化体系中的精神思维,从而实现整个非遗学科建设的最佳效果。茶文化是什么,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也诠释了系统化的精神内涵,无论是茶文化体系的包容性,还是茶文化的引导力等等,都是当前我们科学有效应用茶文化的关键所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之所以能持久保持其竞争力和吸引力,其关键则是整个茶文化中所诠释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如何建设学科,并且实现整个学科的具体价值,这实际上值得我们系统化分析,客观地看,影响学科建设的具体因素有很多项。但是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几项: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学科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整个学科建设中,其围绕的重点是谁。其次,要注重构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任何一门学科在具体经营与建设时,想要实现和确保其科学性,就必须充分注重诠释和展现其理论体系,而理论支撑才是一种科学化的价值内涵。最后,对于整个学科建设来说,科学而完善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实际上是我们认知传统文化的重点与核心,而该学科建设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所以如何才能有效构建,并且选择合适的研究视角及理论体系,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且探究合适的研究途径。

4结语

当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传承的焦点是学科体系建设,所以,及时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并且打造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学科机制,就是当前我们完善文化传承活动的关键所在。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看,完善的文化素材,乃至精神理念,恰恰都是我们更好应用茶文化的关键所在。而从茶文化视角来具体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建设,其将在文化素材丰富与诠释的综合背景下,从而实现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平,郑克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特色非遗传承保护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247-249.

[2]何春巍.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产业化前景及发展路径探析——从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论起[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232-234.

第3篇: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馆的建设;景山非遗馆

一、非遗馆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非遗馆的建设是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力举措自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意见》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后,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各地纷纷拔地而起,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非遗馆等一流的设施、标志性的外观,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标配景观。京山作为第一批成功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县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在建的非遗馆更是进一步放大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力举措。非遗馆既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又能成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空间,容纳市民的乡愁感和对文化追求的热情。

(二)非遗馆的建设是充分展示地域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特别是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后,全国26个省(区、市)先后颁布了省级非遗条例,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各地设立非遗展示空间、展示场所、专题公共文化设施的导向。20余年间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京山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京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可喜成绩。因此,京山非遗馆是充分展示我市非遗保护成果的空间场所,是区域内非遗资源相对集中的展示场所,能进一步提高民众保护非遗的意识,增进对历史文明的理解。

(三)非遗馆的建设是地域文化符号和文化品位的核心承载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精华,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实践。人是流动和迁徙的,其所拥有的文化遗产也随之流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土和乡愁,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县域非遗馆是地方文化符号和文化品位的核心承载地,通过建设非遗馆,既能提高我市非遗资源的能见度,增强京山市民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持续感,又能大力弘扬地方文化精神。

二、县域非遗馆的建设困境

据专家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平,安徽省的市、县、乡三级非遗馆建设已经全部铺开,2020年,湖北省30%的市县也要建设非遗展示馆。“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历来是国家治理之基。县域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只有真正把县域非遗馆的建设“落地”,才能切实为非遗保护工作延伸到基层、深入到农村提供足够的土壤和养分。下面笔者以亲身参与京山非遗馆的建设工作为基础,简要谈谈县域非遗馆的建设困境。第一,缺少专门的建设规范作指导。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国家层面分别出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明确指出了建设规模、建筑标准及设计规范,这让基层工作有章可循,便于建设工作科学、高效开展。但是在非遗馆如何建设的问题上,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建设规范。目前,湖北省内的非遗馆建设还在起步发展阶段,各县市非遗项目数量、地域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不尽相同,外加缺少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建设指导,导致非遗馆整体建设进度相对缓慢。第二,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基于当前非遗馆建构的基础及展示内容,有关专家把非遗馆大致归纳为四种馆室形态,分别是以文物建筑为载体、以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旅游景区为载体、行业或单项非遗专题馆。县域非遗馆大多数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区域内的博物馆、图书馆、大型体育中心整体推进。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场馆不仅要打造成县域文化地标,还承载着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的使命。因此,县域非遗馆除了展示地区非遗资源,还需考虑如何建成具有吸引力的综合主题场馆,发挥其综合性的功能,与其他公共场馆共同形成一道旅游风景。第三,建设总体规模与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不匹配。2019年,湖南雨花非遗馆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该馆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聚集了10个世界级非遗项目,55个部级非遗项目,馆内开设了非遗产品销售区、舞台演艺区、手作体验区和传承人工作室。专家点评,该非遗馆通过社会化的策划与运营,构建起了非遗传承与传播功能兼备、本地居民文化消费与中外游客旅游消费并存的城市文化空间。据了解,县域非遗馆的建筑面积通常为1000~5000平方米,由于建筑规模有限,无法直接借鉴雨花非遗馆的设计方案,但县域非遗馆绝不是仅仅作为展示县域非遗资源的静态场馆,还需要预留后续展示活动、研学或文创的空间。如何优化非遗馆的空间布局,合理安排活态化的传承活动,打造集展、学、研、售于一体的平台,从而适应非遗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县域非遗馆建设面临的难题。第四,缺乏有效地运行管理机制。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县域非遗馆,要发挥其文化服务效能,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建、管、用的问题。非遗馆的运行不能简单照搬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的模式,它不是简单的文化活动开放空间,场馆展厅也不是以墙面陈展和橱窗为中心配套一些灯光设备的简单设施。因此,非遗馆的维护运行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作支撑,只有在规范的制度、充足的专业人员和资金下,非遗馆才能有效地发挥文化和旅游的服务功能,推进县域的非遗保护工作。

三、京山非遗馆的建设实践探索

加快京山市非遗展示馆的建设,是京山“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也是政府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从立项到选址建设,经历了长达4年的时间。截至2020年9月,非遗馆的深化设计方案还处于市级领导决策阶段。从目前非遗馆的建设情况来看,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前期规划的展厅建筑面积偏小,导致主体建筑完工后,可用于布展的实际面积受到限制;二是对于现有的京山非遗资源项目挖掘、梳理不够,还仅仅停留在普查资料和申报文体上,许多原始照片、视频根本达不到陈展要求,一些重要实物的收集整理迟迟未付诸行动;三是领导决策机制不够完善,在月月督办、层层审核的情况下,新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的整体建设进度依旧缓慢。因此,针对下一步京山非遗馆建设的工作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坚持把非遗馆的建设“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贯穿始终尽管没有明确的非遗馆建设规范,但我们应坚持把非遗馆的建设“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贯穿始终。首先,树立以尊重为前提的认知体系,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包括项目的表现形式、技艺流程、实物、场所、知识体系、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当代价值等。这就需要我们组建专班对京山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并反复进行校对修改,确保展示的信息完善,并真实无误,使京山非遗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得到尊重,传统文化精神得以弘扬。其次,以生活为基础,拉近非遗与观众的距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记忆,也融入在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祖辈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都能在非遗馆找到原型,让观众体会到,这些本土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不断再创造,滋养着我们的现代生活。

(二)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全局出发,强化综合性非遗馆的导览功能京山非遗馆项目位于市温泉新区,与已建成的文体中心及在建的新图书馆、博物馆、网球国际赛事中心、多功能综合馆等项目遥相呼应。我们应把非遗馆的功能定位于地域非遗资源导览、集中展示京山非遗项目资源、呈现风土人情、兼顾组织传承活动四个方面。目前,全市共有部级非遗名录1项,湖北省非遗名录8项,15项荆门市级非遗名录及36项京山市(县级)名录。在不足1000平方米的布展空间里,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多媒体、光影艺术、电子储存等手段,强化其综合性的导览功能,呈现所有京山非遗资源,让该馆充当县域非遗的导览中枢,从而构建起整个县域内旅游景区、美丽乡村、文保单位等地的非遗传习中心、传统文化交流中心、民俗展览馆的大保护传承格局。

(三)突出非遗活态、流变、共享特点,强调群众参与和普及教育京山非遗馆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非遗活态、流变、共享的特点。按照非遗十大类的划分,我们可以尝试把一些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游艺与杂技等项目的珍贵档案和资料进行收藏、展示,利用多媒体和场景陈列等方式,让观众集中了解京山非遗资源概况。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把部级非遗项目《夏氏丹药制作技艺》设计为主展区,借助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再现技艺流程,展示我国传统中医药之美;把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设计为体验活动区,以实物、模具及传承人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让群众在互动和参与中享受非遗之乐;预留空间,为非遗创意创新产品开设交流展销区,让观众能把非遗轻松带回家,点亮市民及游客的生活,植厚文化之基。

(四)彰显地域非遗特色,打造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京山隶属于湖北省荆门市,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与相邻的安陆、应城、钟祥、天门、沙洋、随州等地,共同属于长江中游群的城市成员。因而难免存在一些共同的文化现象,比如:安陆种植和食用白花菜的生活习俗、沙洋的皮影戏、钟祥的稀米茶、随州的打锣鼓等。那么,首先我们可以在坚持非遗真实性的原则上,尽量挖掘京山的地域特色,避免同质化。其次,所展示的京山非遗资源项目,既要有整体导览,又要对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有所侧重。最后,可以策划一些重要节庆和时间节点上的主题活动,增设演唱、表演、有奖问答等环节,为观众制造惊喜,活跃气氛,做好京山文旅的推介。

(五)统筹规划,探索非遗馆建、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京山非遗展示馆还没有施工布展和对外开放,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京山非遗馆建、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前期做好统筹规划,把非遗馆的管理、运行放到与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大力争取上级相关部门和市财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切实保障非遗馆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京山市非遗馆管理办法、专项经费使用制度、传承人奖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形成有力的制度保障,发挥综合性非遗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另一方面以县域综合性的非遗馆为龙头,大力推进县、镇、乡三级非遗场馆的建设,把非遗体验、文创展示、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嵌入到景区、旅游集散中心、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富集、游客集中的地方,努力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市场运营模式,为我市的全域旅游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县域非遗馆的全面建设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到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传承实践水平的标志阶段,也是非遗在当代生活中延续、发展和振兴的“前沿阵地”。期待更多专家能亲自参与和指导县域非遗馆的建设工作,从而使县域非遗馆为所属区域的文旅事业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红.我国非遗馆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该文已作为专题报告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报告(2018)》[Z].2018.

[2]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项兆伦.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N].人民日报,2018-6-6.

[4]王晨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知必会[Z].2020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上的讲话,2020-8.

[5]周怀东.浅析省级综合性博物馆非遗展馆的建设与思考——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项目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5).

第4篇: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思路

一、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征

技艺型非遗包含内容较为广泛,食品制作、传统工艺加工、工业生产方式等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生产加工方式都包含在内。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蕴含着民众对某一事物的深入理解,代表着某一种生产方式的精华,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其作为一种工艺,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准,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制作,具有独特性是难以被模仿和再生的;2.作为艺术或文化的表达形式而存在的。例如,剪纸艺术不仅是我国手工艺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还是人民日常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3.非物质文化的在传播过程中经常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并存的特征。一般情况下这些技能是通过语言教育和亲自传授等方式从前人一代代传给后人的,正是这些继承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持久化。4.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地区生产的,并且与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习惯和习俗密切相关。当离开固有的环境链,其意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化。

二、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要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有别于以具体物质为主体的展示。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是以无形的技艺技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其展示点在于一种特有过程或方法的活态性展现。通过分析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可以发现其在场景氛围、互动体验、地域符号化、过程性四个要素上具有较好的展示性,以下是其展示要素的具体体现:

(一)场所氛围要素技艺型非遗往往会与一定的生产环境相关联,因此其场所地理位置环境、建筑空间结构、生产设施、装饰设计等都可以加强游客对该技艺的整体认知。中国伞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以雨伞为主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展示与雨伞相关的文化,历史,以中国为代表的雨伞工艺和艺术。在空间氛围设计中雨伞被用作展厅入口和出口处展览空间的元素,创造了诗意的氛围。

(二)互动体验要素无论是空间上的体验、感官上的体验、情感上的体验都能够增强观者对事物的认知,技艺型非遗可以从多种感官形式出发吸引观者注意,并通过现场观看、动手参与实践和手工艺人交流等互动环节增强其对非遗的认识。

(三)地域符号要素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某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域特征,它才具有明显的文化符号。这一符号在展览中往往通过抽象纹样、语言或具象情景、舞蹈等方式展示出来,并通过不同渠道的传播使其成为地域文化的象征性元素。例如,2009年我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为古代东方建筑技术的代表,已经遍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并成为该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四)过程性要素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陈列物,它的价值更多反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这一特征决定它应该采用不同于纯静态展示的方式。例如,我们常见的出土文物或手工艺品的展览往往集中在重要成果上。重要结果之前的生产过程往往被人们忽略。显然这种重复罗列的展陈方式来展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对于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应该更着重于物质生产前和生产环节的完整过程。

三、技艺型非遗展示空间设计思路

当前传统的以展示成果为主体的物质展示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用于以展示过程为主体的非遗展示,因此我们应该对非遗进行精准定位,找出其核心展示要素,打破传统展示思维,从非遗本身的特征出发,探索符合其要素的展示空间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了以下设计思路:在展示理念上,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了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验方式成为展示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文化体验可以理解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区域文化为主题的体验方式。作为文化底蕴尤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型产业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水平,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展示脉络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设计应更多地集中在物质成果之前的过程上。由于技艺型非遗的特征对其过程的展示需要更加系统,这需要有效地整合和梳理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工具、加工流程,并完成从非物质过程、程序到最终物质结果的全面过程展示。在这里需要通过展板、文本信息、各种辅助展览的设施以及多媒体交互技术等进行信息集成,进而展示从物质到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过程。另外,技艺过程信息化展示应与现场的氛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从整体氛围到具体展品再到详细工序的完整展示体验。在文化体验上,文化体验是展览体验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一种相对开放的体验模式。这与在展厅中用图片和文字观看展览的方式不同。它通过与更多新媒体技术融合来提升观众深层次的感官体验将物质元素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于公众视线,将原本枯燥的设计元素以趣味化的方式展现,以增加空间展现形式的体积感和质感。装置艺术的置入,装置艺术的存在可为空间带来新的生机,从而达到艺术激活空间,艺术营造空间,艺术装饰空间。在互动体验上,技艺型非物质遗产的体验主要包括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味觉体验和触觉体验。在设计中通过现场制作、道具设计和文化符号运用等,来触发观看者与展出对象之间的互动体验。为了充分激发体验者的热情,可以使用图像和交互式设备展示非遗的动态特征;或者对于有些不方便观众直接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场景复原、使用方式模拟等方法使人们可以从一个新的方式去体验人们已经熟知的非遗技艺。在环境设计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人类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结晶,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技艺型非遗的展示空间设计上应该更多的体现其生长环境,例如特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人类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种族心态和特定的生产环境等。只有恢复其存在的整个生产和生活条件,参观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含义。在展示技术上,技艺型非遗在加工技术,生产工艺,材料应用乃至其自然环境,都在传统文化和习俗中进行了概括和提炼。这种概括的“景”通过展示为观者提供正确的感知和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可能。根据展览品摆出一个场景和氛围,从场景中引起情感,激发参观者的无穷想象力,以丰富和弥补展览空间的不足,并在展厅中提供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使观众了解非遗的创作过程和具其特有的生存环境,吸引参观者对知识的关注和渴望。在场地运用上,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活文化,从展示的角度来看,在参观者面前生动地展现其变化趋势,从而使参观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展示要把技艺的展示方式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保留技艺的独特性同时根据现代的技术条件、场地空间条件进行更多样化布局和灵活性展示。

四、总结

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展示空间起着储存、选择、传播、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功能及作用,技艺型非遗展示空间设计,要充分利用非遗的特征,要理清其展示要素和观者体验的关系,打破传统的展示设计思维,从全新的目的和视角去看待非遗展示,把展示内容更加细化,针对不同类型的非遗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展示空间在非遗传播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文婷,臧以超,刘家兴.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以旧厂房改造博物馆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52):93-94.

[2]林倩.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2018.

[3]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J].文化遗产,2019,(06):21-26.

[4]陈伟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与展示[D].浙江大学,2015.

第5篇: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以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非遗第一大国”。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首届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探讨了非遗文化与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非遗传承”作了特别诠释———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换句话说,“正规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由此将推广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传、师生传、生生传、代代传。高等院校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全新阵地。笔者以“非遗”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有1066篇。以“非遗”和“高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同样的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在学术领域,徐建锋(2014)开展了“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徐红日(2014)在《非遗高等教育传承过渡性研究》一文中,对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乔海燕(2015)开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研究”、杨燕妙(2015)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等,对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李欢(2014)、马丽华(2015)则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非遗的传承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2017)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他们以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发挥非遗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责无旁贷。过去,民间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大众化推广,有的非遗传承人面临断层。优秀的非遗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大众推广、社会知晓。高职教育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定是积极有效的补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蕴和科研优势的高职院校环境适合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遗相关的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时,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科学整合进来,进而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解读非遗文化资源必须结合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和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科学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例如,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经济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推进专业建设;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打造高职生态校园,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创建非遗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承担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一方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

四、结语

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的转化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传承非遗文化,而且有助于高职教育与企业、行业的无缝对接,打造高职生态校园。校企合作共同守护祖国的文化家园,呵护祖国的民间技艺,传承和创新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文化资源引进高职教育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让在校学生受到非遗文化的熏陶,润物细无声。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提升了青年学生对祖国优秀的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非遗的可持续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EB/OL].(2017-02-08)[2019-01-04].

[2]王爱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3):68-69.

[3]王春红.关于高校非遗传承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艺术科技,201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