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

第1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非遗工艺美术师资培养图案解析教学与应用

一、图案解析目的是搜集、分类、总结非遗工艺美术的经典图案

图案是非遗工艺美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一个好的图案相当于一件作品的灵魂,过去图案的传承依靠师傅口传心授,徒弟个人才智的领会,没有科学的方法记录在案,容易散轶,如漆器剔红工艺的锦地图案,据说多达120种,今人能做的尚余30几种。还有一种情况,通过实物图案传承,一旦出售母本,可能造成此种工艺失传。图案解析就是科学的搜集、分类、总结非遗工艺美术的经典图案。当下大部分非遗传承人把精力投入到产品制作,而忽略图案资料的整理和保护这一项工作,随着非传承人的聚散,放任其自生自灭,后果将不堪设想。如非遗传承人具有图案解析的相关知识则能主动承担整理和总结的任务,在温故而知新提高自身创新创意水平。万字纹图案通常做为青铜器、木雕、漆器、料器、织物的地纹。以九宫格、四叶花为基础骨骼,在此骨骼基础上提取连的万字纹图案,展示解析整理和完成的万字纹四方连续图案案例,更有趣的是,在其中发现了仍以九宫格、四叶花为基础骨骼,在相同骨骼基础上解析,提取甚至还有更多的图案出现可能,在于发现和整理,解析其共同规律,使图案通过得到更有效的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二、图案解析是非遗工艺美术类师资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课程

图案解析的特点是运用图案学的经典方法,分析总结形成学科体系,用于教学,选拔和培养传承人才。图案解析的内容包含图案的概念、图案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器物造型、装饰构图法则。②图案的概念据雷圭元先生提出的与美和艺术有关的设计和制作方案,具有实用、适用与审美的统一,③传统图案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上,包含制图知识、建筑雕塑、室内家具、器皿造型、服饰设计、书籍装帧等。对这些方面的知识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图案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包括以下七对关系:对称与平衡,加强与减弱、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节奏与韵律、对照与调和、比例与权衡。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既要满足工艺,材质的限制,而且要美观实用,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要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进行设计和生产。器物造型,器物在用,造型考虑实用,又能反映当代的审美,在此基础上斟酌各部分的权衡与装饰,包含六个方面:器物造型与功用、器物的平面形与立面形、平面形轮廓的构造、立面形轮廓的构造、器物装饰的原则、器物造型的拟人化。器物是图案的载体,同时也具有图案的特征,好的器物造型本身就是好图案。装饰构图法则,构图是图案的组织形式。图案的构图主要有二种;平面构图、复合构图。平面构图利用九宫格,米字格等基础骨骼创造出千差万别而又格律严谨的图案,复合构图不受画幅、时空的约束,适宜表现复杂的情境,比较自由,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如国画中的界画,将平面的图按一定角度朝规定的方向做拉伸,就可以看到亭台楼阁高耸屹立,画面气势庞大,精细入微皆可淋漓尽致的表现。太阳神鸟金饰的图案的构成体现了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节奏与韵律、对照与调和、比例与权衡的美,太阳神鸟金饰的图案的构图体现了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节奏与韵律、对照与调和、比例与权衡的美,其图案为圆形构图,镂空工艺,圆的内层图案为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象征十二月,外层则是首足前后相接四只飞鸟,仿佛四只神鸟在围绕太阳飞翔,太阳是远古人类崇拜图腾,常出现金乌鸟代表太阳为图腾,太阳神鸟金饰精湛的工艺是代表了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旋转的十二芒的解析是重点,笔者在原图案的基础通过结合几何作图,最后用墨线提取出最终的设计稿。其作用是可以自由缩放和迭代,适合于现代工业加工和生产。

三、图案解析有助于非遗工艺美术类师资跨领域展开应用实践

同一个图案用不同工艺和材料有不同的面貌,通过解析整理后具有普适性,从而有助于非遗工艺美术类师资在不同领域开展应用实践。勾连雷纹图案,此时的勾连雷文是附着在器形上,器物造型根据功用而设计产生了变形和透视,此时的勾连雷文图案如果只是简单临摹的方式照抄照搬,是不可能用于另一器形上的,因此图案解析的重要作用是,使个性变为共性,将变形的纹样恢复为横平竖直的母题图案。推演变形的勾连雷纹图案,勾连雷纹图案的最小单元解析图,图3-4中勾连雷纹母题图案应用为二方连续图案设计,可应用于青铜器装饰,陶瓷装饰,服饰设计,家居设计等广泛设计项目。

第2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1.传承人年龄较大,后继者青黄不接

非遗项目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传承方式,这就注定其传承不能顺利进行。据了解,江西原有36名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只剩下34名,流失的两位是婺源傩舞传承人胡振坤和瑞昌竹编传承人宋增礼。在现有的34名部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中,22名传承人已年过六旬。其中,号称“歌师”的兴国山歌传承人徐盛久已年近九旬,仍然活跃在表演一线。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在31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故17名。尽管在世传承人年龄偏大,但后继者却是青黄不接。如莲花茶灯舞是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漆石生已经63岁,而该项目的下一代传承人仍无着落。如果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在培养后继人才方面进展缓慢,将会产生断代现象。

2.传承方式单调陈旧,多数学徒有名无实

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不管是学歌、学舞、学戏,还是学乐器,都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舞台表演的检验。这就要求师徒们在传与学上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且学徒们要具备扎实的文艺功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部级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掌握并承续某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第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按照规定,传承人要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部级,还是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办学方式的传承几乎无实例。一些艺术造诣深、名气大的部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采取古老的师徒传承方式,能够带到真心学艺且文艺底子扎实的学徒。但是,有些传承人,特别是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没有资金补助和市场效益,时间和精力都不能保证,师徒关系大多仅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更无法保证学徒质量。

3.年轻人无心学艺,非遗传承前景堪忧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江西经济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文化方面,受现代文化多元化冲击,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音乐类非遗项目濒临传承无人、技艺失传的危机。据了解,赣南采茶戏是部级的非遗项目,由于观众少、市场不景气,许多县剧团撤销或改为歌舞团。同样作为部级非遗项目的婺源徽剧团,好不容易培养出一批年轻演员,但面对收入低的现实,很多演员都转行了。部级非遗项目尚且如此,省级非遗项目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据笔者了解,莲花茶灯舞动作轻盈多姿,茶歌优美动听,茶灯制作精良,服装色彩鲜艳,富有浓厚的赣西特色。但是,很多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兴趣,也没有人主动学舞。缺少年轻人参与的音乐类非遗项目,最终将消失在文化历史舞台上。

二、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出现种种问题,有政府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相关部门履职缺位的原因。据笔者调查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江西是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底子薄、财力紧,对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使用、轻投入,重短期效益、轻机制建设等问题。如有的地方把申报音乐类非遗项目当成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地方甚至把非遗项目当成向上级部门讨要经费的“摇钱树”,导致申报工作与传承保护工作形成较大反差。据了解,省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但市、县一级财政几乎没有配套资金。在传承人传承活动及生活补助方面,2012年,江西有21人获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财政补助,每人获得财政补助1万元。这些经费对于数量众多的音乐类非遗项目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对于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来说,获得财政补助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2.传承方式争论不休

对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各方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有人认为音乐类非遗项目必须坚守身口相传的传承方式,也有人认为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笔者以为,国家规定采取收徒、办学方式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其实就为“继承派”和“发展派”提供了不同的传承思路。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味强调固守传统的传承方式,把包括高校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排除在保护传承工作之外,试问非遗保护工作能够走多远?回顾中国音乐发展史,如果不是刘天华把二胡引进高校课堂,二胡能有今天的地位吗?如果不是创办了一批黄梅戏校和剧团,黄梅戏能有今天的发展吗?类似的例子不可胜数,所以“继承派”和“发展派”的争论可以休矣。诚如樊祖荫教授所言:“学校应在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间艺术和培养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有益于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各地高师院校就应大胆尝试。

3.有关部门履职缺位

按照规定,部级和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必须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定期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文化行政部门要监督、指导传承人的传承工作,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或者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经核实后报上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可实际上,这些规定并没有落到实处。这些年来,除了传承人自然死亡外,各地并没有取消部级和省级传承人资格的例子。据笔者调查,除了九江学院、省职业艺术学院、井冈山大学等少数高师院校在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之外,江西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工作,更不用说培养下一代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了。

三、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的对策

音乐类非遗项目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四个门类,数量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做好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对于引领、发展江西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坚持依法传承

把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据笔者了解,《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在研议、制定中,该条例出台后,各地、各部门应对照相应的法规落实职责,严格依法申报、依法保护、依法传承。特别是在拟定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保护规划,以及经费分配等方面,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力求公开公正,依法透明。

2.加强经费保障

省、市财政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按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逐年增加部级、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经费支出。当务之急,首先是把部级、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经费纳入省、市财政专项预算,积极为传承人提供养老和生活补贴,保持传承人传承、保护经费来源稳定;其次,积极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旅游收费分成、社会资金赞助等,拓宽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经费的来源渠道;再次,邀请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大型活动表演、走进高校开设讲座等,以提高传承人的劳动报酬,增强他们表演和传承的积极性。

3.完善保护机制

首先,完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落实非遗保护情况会商机制,对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职能部门应密切沟通、协调解决;其次,建立落实部级、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人资助办法,完善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监督、考核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最后,对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濒危音乐类非遗代表作灭失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创新传承模式

第3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合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底蕴深厚。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合肥市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 “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部级 “非遗” 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部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 免费向群众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5)重视硬件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木雕传习所”并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合肥市连续举办的地新春文化庙会,民俗展示活动中,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民俗民间特色文艺活动,如:庐剧专场汇演、洋蛇灯展演等以及以火笔画、铁字、泥塑、剪纸艺术为主的工艺、雕塑展示等。

第4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发展;创新;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46-01

中国传统戏剧表现形式的戏曲表演,是一种融合了对白、歌唱、舞蹈、音乐等多种表演方式的综合体,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分支湖南戏曲表演,以自己独特的唱腔、音乐、表演形式屹立于中国戏曲表演之林。湘剧、花鼓戏、祁剧、湘昆、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19个湖南地方戏剧为百花争艳的戏剧剧坛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如何在学院教学中,将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戏曲引入校园教学,传播戏曲文化,传承戏曲精髓一直是湖南艺术院校所思考和探索的。

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沉淀和积累,教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培育出了张也、雷佳、王丽达、吴军、瞿颖等一大批享有盛誉的艺术明星和演唱家,被形象的称为“湖南艺术家、明星的摇篮”。戏曲表演专业是学院最具特色的一个品牌专业,也是湖南省培养高等戏曲表演人才的最高学府。学院在传承和发展戏曲表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湘剧是湖南戏曲的一枝奇葩,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昆腔、的多声腔剧种,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于湘剧的传统教学,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的专业教学团队,秉承保护湘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宗旨,大胆探索,创新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充分利用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的教学、表演、影视资料,成功将“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讲解这一表演艺术,为湘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院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勇于当担,主动承担起传承湖南戏曲花鼓戏的重担,作为花鼓戏教学的最高学府,学院在戏曲表演专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不断提升了文化自信:戏曲表演专业200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改革试点专业;2008年立项为“湖南职业院校精品专业”;2009年戏曲表演核心课程 “湖南花鼓戏声腔”成功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成功入围部级精品课程。2012年在原有部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 “湖南花鼓戏声腔”课程又入围 “部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项目;2012年5月,学院在实验剧院举办了湖南首次花鼓戏声腔演唱会,演员全部由戏剧系舞台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诙谐幽默的《媒公调》《卖杂货调》,展现刘海与狐仙爱情绝唱的《中秋调》和《比古调》,表现陈世美复杂矛盾心情的《新编老辞店调》,《祖国的好河山寸土不让》《木马调》《巴山古渡觅尚林》《蝶恋花・答李淑一》《瓜子红》《洗菜心》《野》等让现场的观众沉醉于戏曲表演的无穷魅力中。

从2009年至今,依托戏曲表演专业,在剧目创作创新中,学院成功创排、参演现代花鼓戏《五十二家别墅》、《潇湘红叶》,以及全景式戏剧歌舞史诗《花鼓春秋》,新型湘剧《白兔记2012》,魔幻音乐剧《刘海砍樵》和话剧《永不凋谢的姊妹花》等一批获全省、全国大奖的精品剧目。201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中,学院花鼓戏表演专业成功入选,成为首批示范专业点之一。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戏曲表演专业生源紧张、没有好的学生苗子和毕业学生就业不景气的的现状,学院以传承戏曲精髓为基点,结合学生的就业导向,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以湖南演艺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深入行企业,论证调整,合理制定戏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本专业培养的是熟悉戏曲表演的基础理论、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能、熟悉表演综合体现的基本规律,具有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拥有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创造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艺术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5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第6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摘要:湘绣非遗保护需要创新传承模式,湘绣专业的建设要适应并促进湘绣的传承创新。深化湘绣专业的建设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创新湘绣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的需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高职衔接等均是深化湘绣专业建设,创新湘绣传承模式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湘绣;专业建设

以往,湘绣的传承主要是以师徒传承、家族宗族传承、或是以工作室或企业进行的职前培训等为主的社会传承。2006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以正规教育的方式肩负起传承与保护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了非遗传承的典范。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可见,新形势下对非遗传承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非遗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非遗传承创新与湘绣专业建设的关系

非遗保护需要创新传承模式,非遗牵手高效,开设非遗专业,已经成为我国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途径,并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湘绣专业的开设创新了湘绣传承模式,但应处理好非遗传承创新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努力适应湘绣传承创新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

(一)湘绣专业的建设影响湘绣传承创新

传承人是非遗的灵魂,非遗工作的最大难点是解决项目传承人问题[1]。湘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几千年来湘绣艺人绣艺的精髓,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可湘绣曾几度面临人才缺乏,陷入传承困境。湘绣专业的建设着力于湘绣人才的培养,因此,其建设的程度与好坏直接影响着湘绣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关系到能否很好地解决湘绣传承创新的窘境。

(二)湘绣传承创新要以湘绣人才培养为持续的推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化崛起的重要话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中之重在于其文化内容的延续,延续的载体则是人,必须依托人才的培养。因此,湘绣人才培养对湘绣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延续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湘绣非遗传承创新要以人才培养作为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湘绣专业的建设要适应并促进湘绣非遗传承创新

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对工业化生产起促进作用,又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2]。因此,湘绣专业的建设必须围绕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湘绣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湘绣人才,适应并促进湘绣的传承创新。

二、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培育专业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确保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开办以来,湘绣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十一五”省级精品专业、“十二五”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全国100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之一。刘爱云湘绣大师工作室、湘绣设计研发中心被省厅挂牌为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湘绣设计与工艺实习实训基地已建成为湖南省职业院校“优秀”重点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等等。目前,湘绣专业的建设无论是在企业行业还是社会上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有了极大的知名度。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非遗传承保护的推进以及湘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湘绣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如何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抓内涵、练内功、求实效,深化改革,努力培养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增长点,培育专业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确保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湘绣专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的需要

在“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湘绣专业已经培育出数届毕业生,学生进入湘绣企业后,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加速了企业新老员工的交替。目前,有些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但也出现了少数毕生难于适应湘绣企业工作岗位的现象。同时,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中分析得出企业需要刺绣人才,但同时更需要湘绣设计人才及既懂刺绣工艺又懂营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的建设。因此,必须深化湘绣专业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保证专业的优质“产出”,促进非遗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湘绣传承创新的需要

众所周知,对技法、技艺的继承是相对容易的,能否让艺术作品真正表达其文化价值才是继承关键[3]。湘绣进一步的传承创新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为湘绣艺术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并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相联系,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探索

在传统刺绣手工艺的保护问题上,既不能使原生态手工艺失去特色,又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因此,基于湘绣传承创新,进一步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途径有:

(一)开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创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目前整个湘绣产业设计创新人才和营销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企业的员工目前主要为刺绣人员,专业营销人员稀少,而懂刺绣、懂设计的营销人员更是罕见,专门人才的缺乏使企业正遭遇着发展瓶颈。因此,针对企业人才的需求,湘绣专业正在试点现代学徒制,“量身打造”湘绣产业所需的专门人才。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的开办,能为湘绣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能有效解除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困境,提高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竞争力,促进湘绣非遗的活态传承。同时,通过在学校、企业交替完成学业,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优良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开展中高职衔接,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明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对职教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中高职教育脱节、职校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切入点就是“衔接”。因此,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任务。湘绣专业可以以此作为深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契机,深入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的整体思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优化湘绣传承人才的培B途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的非遗传承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任务的教师,制定一整套培养方案,并出台相关制度保证其落实运行,利用学校自身条件,如实践场所、校企合作企业等,增强教师的理论应用能力,并鼓励其接受更高级别培训,获取更高学位或承担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校级、省级课题等。同时,重点加强对刺绣、设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的方式,提高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在专业教学、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好地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以及湘绣创新工作,以提升教师团队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综合能力,扩大专业建设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钱益汇,黄Q.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05):132-137.

[2]姜小渊,吴海广.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工业技术教学[J].艺术探索,2011(10):89-91.

第7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一)专业讲座

主要依托于本区域非遗传承教学的各级各类专业学校及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的支持。在目前,地区通过校企合作形式的非遗传承项目教学开展较为普遍,均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效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院校专业教师对非遗的传承,也促进了非遗项目传承人对现代教学体制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体验。专业讲座讲授中的人的视频、物的视频、活动的视频,均以专业性极强的讲述讲解描述非遗项目,传达非遗精髓。以视频的形式来集合优质的非遗传承教育的案例,并通过视频形式的记载上传至网站,为公众所共享。这种形式是远程教育中最为常见、利用率最高的教育形式。

(二)名家授课

非遗项目本身具有典型的活态特征,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依赖于传承人的活动。所以,传承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活的资源、活的教材。他们的高超技艺技能具有极大的磁场,甚至是行业的标杆。名家的社会影响力在网络社会更是具有极大价值。非遗传承教育中名家授课可谓起点高、专业性强、号召力大、宣扬面广。名家授课这种形式,通过专业演示对普世教育来讲,更直观、更能接受消化。同时,名家授课既是个人才艺技能学识的展示,也是对自我项目的推广宣扬。此外,从组织方来看更具有专业性强以及权威性的特点。

(三)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包括了PPT、讲课音频、微课等类别。把非遗传承教育的教学课件共享于数字博物馆,可为公众自由下载。教学课件下载后,可以自我更改、补充、完善。这样的教学课件对于企业培训或是学校教学,有着更加明确的针对性,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课件页面设计可更加灵活多变。

(四)动画游戏

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受众分析中,学生群体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喜好、接受事物以兴趣为先导。动画游戏是远程教育中较为受欢迎的一种。由于其参与性强、体验感明显,历来受到学生的欢迎。趣味性、娱乐性、专业性合为一体,使得非遗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接受消化吸纳。

(五)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其他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形式丰富多彩,例如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育形式。以网络化的开发教育学为基础,与传统的学校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将分布于各个不同地方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非遗某个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非遗的传承打破了原有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模式,而将非遗传承、普及教学面向了普通的公众。

二、非遗数字博物馆教育的成果

(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中的古籍、图书、期刊、典章等所记录的知识,是传播继承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非遗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的最基本手段。通过现代影印技术和翻拍技术将其数字化,上传至网络,形成电子文献资料库,便于信息的保存、检索。

(二)科普视频

由于众多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地方性与独特性,一般不宜为公众所详知。普及性的非遗教育通过视频来以浅显的、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大众介绍非遗的科学知识或技艺技能价值所在。

(三)教案教材

在非遗传承中已经有很多院校积累了丰富的传承教学的优质资源。教案教材的编制为非遗教学在大众化的条件下,更显得通俗易懂,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更具有实战指导价值和参考价值。

(四)传承基地

非遗传承工作有多种形式,既有传承人工作室的师徒制,又有院校现代教育的课堂制,还有校企合作的传承基地模式。规模无论大或小,都是非遗传承的一种实践,但不可否定的是,传承基地的建设为非遗更好地培植公众土壤起到了更直接的影响,更深远的作用。

三、非遗数字博物馆教育的交流

(一)学术交流交流层面具有广泛性

浏览数字博物馆的人群本身具有较多的随机性,各色各样的人群都存在着可能。不同职业专业、不同行业部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技能专长的人们汇集在这里,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等,使得学术论坛的交流改变了以往严谨的面目,更多的是谈论、讨论、发表观点的平台,具有随意轻松的氛围。

(二)行情交流非遗文化也是行业,有企业、有院校、有民众的多方参与

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于自身价值在社会经济的价格体现。非遗产品的行情起落在很多关注非遗文化的人来讲无疑是重要的,因此交流内容定会涉及到行情价格问题。

(三)活动交流作为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8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保护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及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一)人才培养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态的教育管理论文,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3]根据这一特点,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而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这些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有可能选择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添砖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问题时,一般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其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在相近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课程,培养能够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其二,开设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

另外,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广大的学生到民间采风,积极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现实馆藏外,还有虚拟馆藏,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通讯设备共享馆外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图书馆拥有的场地、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传的平台。

(三)科研创新优势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也是高素质人才的云集之地,长期以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直笔耕不辍,申报科研项目,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其他部门难以媲美的。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无形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地方高校经费稳定,组织有序,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有一定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同时也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级别,已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潮州市可以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城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文化的灵魂。潮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歌册、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枫溪瓷烧制技艺、茶艺、潮州剪纸……,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项目后继乏人,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紧迫。韩山师范学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拥有其它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作者拟以此高校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韩山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置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枫溪瓷烧制技艺)、雕塑艺术设计(潮州木雕)、服装设计(潮绣)、烹饪工艺与营养(潮州菜烹饪技艺)。其中前三个是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最后一个是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专业的设置以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基础,针对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缺乏的状况,学院在师资力量充足、各种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置这几个专业,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方案”申报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举措,不仅是为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文化产业教育管理论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的有效途径。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山师范学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很早就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潮州剪纸》、《潮州木雕》等课程;音乐学专业开设《潮州音乐》、《潮剧欣赏》等课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开设《潮菜制作技术》、《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课程;同时还开设《潮汕历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受学生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从而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机构,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潮学研究所”,定位为学校直属科研机构。2008年,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学研究院”,并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创建的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民间学术团体)合办了大型学术刊物——《潮学研究》。可以说,韩山师范学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如《潮汕民间剪纸的普查和抢救》、《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正字戏文献抢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从事潮汕民间剪纸、正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大批相关的论文及著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例如:2003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2006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几十年来,韩山师范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发挥社团作用,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山师范学院的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于1987年创建的潮风学社,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经常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义教、民俗征文比赛等活动教育管理论文,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平台;茶艺表演队成立于2008年,社团虽然年轻,但是表现不俗。2010年,我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老师的带领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上为世界各地来宾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艺服务等,展现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剧”是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它将潮剧与动漫完美结合,为潮剧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剧,喜爱潮剧。后在此基础上成立潮动画工作室,现在仍孜孜不倦地为潮剧和潮州童谣的传播作努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应该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力量,同时,也不断地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百年院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第9篇: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人类社会之初,手工艺技术的起点是为了制作满足自身需要的器物。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原初性在于通过材料、工具、劳动,以及人的经验、技能、技法甚至审美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在人类不断用技术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技术的含义也从手工衍生到了双手以外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1〕。单纯传统手工艺技术的要素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发生嬗变,技术借助智能化使人的双手出现各种形式的延伸,智能技术将人类带入了21世纪,技术的社会学内涵呈现出“泛技术”的特质。基于此,我们对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深入开展了研究分析。

一、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中形成了工匠精神。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我国古籍对工匠和传统制作技艺早有记载,工匠一直被认为是农耕社会中手艺超群的人,他们以一技之长满足在特定生活范围内人们的需求。为此,工匠们在手工技艺领域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工艺,对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这种工匠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工匠精神。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略有差异。在古代,工匠精神通常用以指称手工艺人对技艺本身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至善至美的价值追求和理念,是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到了现代,随着机器化生产与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丰富且多元,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更多现代化元素,体现破旧立新、鼎故革新的创新精神〔2〕。透过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对技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和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

技艺是手工艺的一个基本属性,对技艺的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原点”〔3〕。当今非遗项目的手工艺技术基本上都具有“绝技”的特点,是数代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钻研,粗制滥造和简单模仿难以进行有效传承〔4〕。到了现代社会,精益求精更成为各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共同追求。德国的制造业举世闻名,产生了西门子、蒂森、拜尔等很多国际品牌,其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能够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也必须大力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一些技艺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非遗项目,如紫砂制作、歙砚制作等,由于其制作资源有限且换成其他载体无法发挥其技艺,更应强调精益求精,从而节约资源并有效延续其传承时间,更好地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

职业是农耕时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延续数代,所依靠的不仅是外在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匠心”,即工匠们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精神动力。再加上口传心授不只限于技艺本身,还包括行规信仰、天人合一理念等,被传授者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解、领会能力,还要内化生成一种职业信仰和职业文化,从而才能达到“道济合一”,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就像韦伯所主张的那样,职业不单单是谋生的工具,从根本上应属于信仰的范畴,所以,个人在世俗职业生活中应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6〕。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的质量之魂在于匠心,要培养工匠文化,恪守职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文明的国际品牌。

(三)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工具是手功能的延伸,产品是人意志和情感的寄托,手工艺品是“心手合一”的产物,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作为产生于中国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并不是要简单、机械地挖掘、整理、记录和模仿,而是要在不忘初心中因势利导,主动对接现代需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陈出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存下来。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审美观念的提升,非遗传承的坚守固然重要,但绝不能走入博物馆保护的死胡同,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创新更为可贵。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遗传承人更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创新文化,从而使传统技艺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总之,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是匠气、匠心和匠魂的凝聚,是自古以来工匠们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术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精神追求〔7〕,是以德为先、德艺兼修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但工匠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学徒到工匠再到工匠精神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钻研、磨炼和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无不镌刻着学徒制的时代烙印。

二、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的耦合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学者赵志群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8〕。相对于传统学徒制,它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双元制”,即校企双主体和师生双身份。在传统学徒制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在师傅和徒弟二者之间展开,教学过程完全由师傅个人决定,这使得整个学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知识的系统性也相对缺乏。现代学徒制中,教育的管理者有学校还有企业,双方共同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控制。其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重企业文化育人,弘扬劳模精神。二是“双证融通”。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放养”,只要不违反行业规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师傅的教学水平和学徒的学习能力完全由时间来检验,学徒未来的发展以及技术传承具有不确定性。现代学徒制则推行“双证融通”,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可以考取更高层次的技术本科、研究生等。现代学徒制“双元制”和“双证融通”的两个特点,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价值取向一致,同时,体现了敬畏职业、执着工作以及对产品、服务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也体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技艺追求精湛的专业精神。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推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探索。2015年到2018年,教育部遴选了300多个单位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应以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生成和实现,并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非遗技艺培养的现代职教模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从非遗传承人培养目标的选择、培养模式的确定、教学组织方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建构到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等,都是校企双方的应然责任。

(一)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

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选择。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主要特质是具有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绝技绝艺,即“高技艺”;而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特质是既要有绝技绝活,又要有敬业、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高素质+高技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企业指导下,要把地方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以“高素质+高技艺”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时既要有反映“高技艺”的学历证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还要有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证,将学生的技艺培养和人格完善共同作为培养目标。在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依据学生成长规律与道德需求,重组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渗透特征使其成为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专题讲座及参观标志性建筑等形式,来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价值观渗透,从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打造符合新时展需要的非遗传承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

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为了实现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综合性培养目标,要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将“双元双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9〕。其中,“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德国,强调受教育者在职业院校中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企业。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成长为可用之才。“双元”可从三个维度上认知,即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教育者“教师和师傅”,受教育者“学生和学徒”,充分体现了现代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双创”则是指创新和创业,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双元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非遗传承中经常出现的重课堂、轻实践困境,能充分地将学生与教师、企业、匠人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组织方式:从“大班”到“小班”

从学校“大班”制到学徒制“小班”化,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学组织方式的再造。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但由于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等特点,导致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班级授课制虽可以解决成效问题,但因实际班级人数的不同而产生学习效果差异。其中,30或50人以上为大班,少于这些数目则为小班。从教学效果来看,小班制明显优于大班制,它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出新的灵感。因此,要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更适合的是小班制。我们可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小班的精英化教学,有效保证教师或师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言传身授,从而让学生既学到“匠气”,也感受到“匠心”并碰撞出“匠魂”。

(四)课程教学体系:从“1+1”到“1+1+1”

从“1+1”到“1+1+1”,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体系的再建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通过打破遮蔽、扬弃特质来回归“匠道”,而且需要将工匠精神嵌入课程以至传承〔10〕。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是由公共课、专业课组成的“1+1”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学校应根据地域特色、传统工艺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素养模块、现代设计模块、传统技艺模块,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强化核心技艺,鼓励交叉互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共享+岗位核心+岗位互选”的“1+1+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教师教学团队:从“双师”到“教学团队”

从“双师”到“教学团队”,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组建“大师—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强联合。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的教育资源。职业类院校以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通过拜师学艺提升教师传承创新能力,由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结对,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由行业大师担纲传授传统技艺,一对一地研习传统技术与工艺,打破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改变原来单纯强调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或者下厂锻炼的方式。同时,鼓励专业教师与大师、工匠合作,组建有理论素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师、工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从而达到多方联动、强强联手、共同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目标。综上分析,“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的培养,“匠气”“匠心”和“匠魂”是现代非遗传承人的特质。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类院校应坚持服务“传统手工艺复兴”的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以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工学结合为模式,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传承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从而充分展示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浩.本真与嬗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技术意义的再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7.

〔2〕高远,吕甜甜.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融通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2021,(4):98-101.

〔3〕刘自团,李齐,尤伟.“工匠精神”的要素谱系、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东南学术,2020,(4):80-87.

〔4〕张善柱.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100-101.

〔5〕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79.

〔6〕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0.

〔7〕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8〕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24):1.

〔9〕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