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资料范文

非遗文化资料全文(5篇)

非遗文化资料

第1篇:非遗文化资料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传承人与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但传承人却不多,传承方式也较为单一。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承人许多都是无后代子孙的中老年人,缺少直系传承对象。加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层。其次,部分地区因地域风俗原因,传承方式太过封闭。以采茶戏为主的部分茶乡,规定戏曲演唱技法只传承本村女子。传承方式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最后,传承人的基数过小,无法在整体文化圈形成有机循环。综上,在现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发展中,还需政府和各类艺术院校助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元性及传承效果。

1.2二元互动物质传承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提高整体国民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文化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基于此,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的重点,开始从国际化的西方乐器转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大鼓、箜篌等。中国传统民俗乐器的教学,能够促进以采茶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雕塑、设计等专业,也开始致力于茶具、茶桌、茶楼的设计发展。从乐器、物件设计等物品,能够促进以茶文化为主的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承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艺术教育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元素的书籍、辅助教具、器具甚至含有传统元素的场所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与文化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二元互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有序进行、优质发展。

1.3理性理解精神传承

精神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只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作为文化保护的前驱动力,必须加深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目前,各类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致力于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教学。在音乐类艺术院校中,茶戏曲和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开始作为民族曲目类别进行教学。这类融合教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以音乐性的理性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类演唱技巧。高校内茶戏曲的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关注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了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

2茶文化类艺术教育办学影响分析

2.1传承基数分析

传承基数包括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以及传承基础的构建效果。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但传承人的扩大效率过慢,无法满足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因此,各类艺术院校开始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茶艺、茶器、茶戏曲等巡回艺术演出,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力。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传承基础从元素基础上升到主题基础,甚至有以茶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园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综上,非遗文化的传承基数正在不断扩大稳固。

2.2资源优势分析

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资源具有高度优势,对非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首先,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在文学、音乐、设计、美术等都有涉及。其茶元素能够有机融合到各个艺术类学科当中。加之目前在国家倡导下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重视度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政策资源、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茶文化非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参考和创新平台。其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其良好的国际平台对茶非遗文化来讲有巨大的平台资源优势。国际茶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的创办,也对茶非遗文化的艺术教育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意义。综上,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具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平台优势。茶非遗文化的复兴崛起,也同样是为其他非遗文化提供了高效传承平台。

2.3遗产收集与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管理,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护好各类文献资料,才能够做到有序传承、真实传承。在艺术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对教学时的研究参考资料做到有序收集与档案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保护了许多当地原始的文献、视频等资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内容加深,渗透范围扩大,其教研资料开始建立正式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山区茶乡的原始参考文献,也通过3D建模进行修复处理。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提高了非遗的传承受众度和传承教育方式,更是对非遗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保存。但介于艺术教育机构与高校艺术专业的分布密度较小,许多三四线茶乡城市的非遗艺术教育覆盖度低。因此,全国性的遗产资料联网收集还未能普及实现。

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教学的优化发展

3.1原生态下保护教学

针对非遗类艺术教育,必须在原生态下进行保护性的适当教学。首先,非遗的地点多在传统的偏远山区茶乡或县镇,当地的人与外界沟通较少,必须要在不打扰其基本生活和山区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教研资料的调查与学习。为保护山区茶乡的原生态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基地多建在离其较远的学区内。其次,为让学生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非遗产地的保存意识,教师会适当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拜访、采风等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停留时间较少,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在去年的河南高校茶乡采风活动中,学生便通过对采茶、制茶和茶农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了采茶戏的内涵。综上,在茶文化生态学下进行保护性教学,以不破坏非遗原始样貌的宗旨进行传播,才是非遗传承的正确路径。

3.2多元教学全民参与

艺术教育要具有多元化,多元教学促进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直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内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针对于艺术院系的学生。对于商学院、文学院等除艺术院系以外的学生,也要实现全面教育。一方面,在校内增加茶艺表演、茶戏曲演唱以及茶雕塑学习等多种选修课,让全校学生自行选择。在公共必修课上,也可以增加关于非遗文化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对非遗文化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跨院进行辅助学习,甚至安排其去茶乡进行调研学习。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3.3艺术教育地域覆盖

上文提到,在各大一线城市的高校内,艺术教育的成熟度较高。但三四线等山区茶乡的艺术教育机构覆盖较少,不利于形成全国性的网状教育结构。基于此,艺术教育应当因地制宜,在国家政策扶持在,在各地设立大小艺术教育试点机构。首先,在已成熟的艺术教育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并通过对现有学生的艺术评测结果进行筛选,培养大批后备艺术教师。其次,在各地设立试点非遗艺术教育基地,将教师分布在各地进行小范围教学。提高艺术教育院校的密度,增加受众扩散度,提高中小城市非遗文化的传播度。最后,通过各地的试点建立与教师教学,非遗艺术教学得以有序开展。其教学资料和教学进度,都可以通过全国非遗教育联网平台进行审核、收集与存档,促进非遗艺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综上,通过全国非遗艺术教育平台的建立完善,能够以此为例在各个地区进行复制建立,从而不断扩散非遗文化的现代影响力。

4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多元教学全民参与、增加艺术教育地域覆盖度以及提高教学的原生态性等各种措施下,茶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与非遗实现了有机融合。我国非遗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助力下,提高了传承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次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宇.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非遗保护的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11-112.

[2]孙靓.传承、融合、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探索[J].音乐时空,2015(03):128+138.

[3]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36-40.

第2篇:非遗文化资料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播创新

当前,媒介技术的进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平台。面对现代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变迁与冲击,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应立足地域特色,借助多种媒介形式,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播。

一、新媒体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意义

(一)丰富皮影艺术的传播内容与形式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是电视、报纸等某一种传统媒介方式的单一传播,而是集合3D技术、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新兴手段的“协同”传播。基于此,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更加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社交娱乐平台,兼具娱乐化与流行化的特征,可以为固化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创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表达形式。

(二)促进皮影艺术的交互化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向双向、多向传播转变,这使得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大大增强。皮影艺术的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接收信息,也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借助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对皮影艺术的内容报道进行讨论和反馈。

(三)推动皮影艺术信息的广泛传播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在这一前提下,非遗的传播可以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有望在更广阔的环境里被人们所知晓。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可见,我国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沟通平台已然变成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传播至世界各地,使其为更多的新媒体受众所知晓。

(四)培育多元化的传播主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资源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大众传播组织对传播资源和渠道的垄断,为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这也使得信息的制作、传播变得更加便利。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亦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主流媒体,包括传承人在内的每个个体均可发声,积极投身于皮影艺术的传播实践,这使得江汉平原皮影艺术有望重新活跃在大众视线之中。

二、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深度传播

随着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变化,传统的皮影艺术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文化距离。目前,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手段大多表现为传统剧目的现场演绎、报纸杂志对传承人展开专访、皮影艺术作品鉴赏、纪录片等,上述传统的传播内容及形式缺乏新意,对置身于新媒体环境的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此外,由于相关传承人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资源的整理缺乏系统性、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媒体传播者得不到足够的信息内容资源,因而对其难以形成整体的认识,最终导致传播者不能有效地完整地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呈现给受众。

(二)传播受众流失严重,存在代际失衡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通过生动的传播实践来实现,其存在和延续需要有受众的欣赏、分享。随着现代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皮影艺人恪守的传统表演规范与程式已经难以得到年轻受众的认同与接受,观众资源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此外,学校在非遗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方面的工作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缺乏了解,也加剧了非遗文化传播受众的代际失衡。

(三)传播主体各自为政,缺乏协同机制

现如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仍旧多依附于口耳相传与现场演绎,部分皮影艺术受众则借助新媒介以短视频、微博信息等形式进行自发传播,但由于缺乏协同机制和统一的规范引导,导致传播主体的力量分散。且由于传播者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传播的相关信息也大多从个人审美出发,加之传播内容杂乱,因而无法规范系统地反映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演绎、雕刻和唱腔的特色,传播效果不容乐观。

三、新媒体环境下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创新

(一)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江汉平原皮影戏的传播形式

1.将皮影声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传播者可以运用超清摄影、网络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信息内容进行数字化采集,把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化、可视化的资料,进而存储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云端,以供受众浏览欣赏。在对其进行影像化记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影像制作人员深入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承人群中去,围绕学艺、工序、作品、传承等不同方面对传承人进行采访和拍摄记录,近距离地感知传承技艺、皮影文化,用影像记录、还原真实的内容。与此同时,相关团队还要邀请、组织专业的研究人员将其由来、发展、流变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梳理,并使其内容符合大众文化的语境;在将相关音视频资料分类整理后,需要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以便实现对皮影艺术的数字化保存,以为其内容创新提供借鉴。2.搭建皮影文化艺术虚拟仿真平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建立仿真三维场景,将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制作或表演过程以及传承环境进行原样再现,实现受众与虚拟空间环境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建立体验式交互平台,将江汉平原皮影项目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受众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感受模拟真实环境的三维动画演示作品,通过模拟制作过程可以加深受众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了解,进而实现深度传播。

(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传播渠道

1.打造富有特色的网络服务平台政府部门或文化部门可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构建江汉平原皮影戏特色网络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适当整合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影像照片、音视频资料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珍贵文献与资料,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同时,还可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创意体验应用App,借此增强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满足用户活态体验需求。2.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普通大众提供、分享信息将日益便捷,社会公众在传播过程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团队应充分利用以微信公众号、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借助其个性化、交互性、碎片化的特点,建立起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的统一媒体账号,以H5、热门话题、动态长图等新兴表现形式同受众展开积极互动,以此提升个体用户投身文化宣传的主动性,从而孕育一批关心和热衷传承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的年轻群体。3.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当前,发展新媒体、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非遗文化在打造自身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同时,应紧跟媒体融合趋势,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所搭建的兼具公信力与新技术能量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近年来,依托媒体融合进行非遗文化宣传的节目层出不穷,如《国家宝藏》《传承者》等节目,通过电视频道的首播和各平台的分播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的相关传承传播工作者可参与到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宣传活动中去,结合时代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扩大皮影戏文化艺术影响力。

(三)实施跨界融合,推动江汉平原皮影戏产业发展

1.皮影+数字文创基于腾讯与故宫博物院跨界融合的成功示范,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相关团队也应根据年轻社群的文化心理和消费需求,在凸显传统精神文化内核基础上,凭借生动的数字创意形式吸引受众。现如今游戏、音乐、社交等文创业态的开发使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日趋多元化,相关团队可通过提取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典型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开发,挖掘、开发出生动的影人表情包、趣味方言唱腔语录、线上DIY“设计+定制”、皮影元素定制游戏皮肤、数字明信片、数字漫画等多元化的数字产品,实现皮影文化的数字化创新。2.皮影+影视一是相关团队可以致力于皮影题材的动画制作与推广。将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融合影人的形象特点,挖掘符合当下文化价值观的“新”产品,创造出符合现代受众审美需求的皮影动画产品。二是推动皮影艺术在影视领域的宣传推广。近年来,国产剧非常重视历史文化输出与转化,剧集中常常出现传统艺术的身影。如饱受赞誉的《清平乐》的片头、剧集中的剪纸艺术、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叙事中,广受观众喜爱。此类剧集的成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升,皮影艺术与电视剧的结合有望为大众喜闻乐见。

(四)加强教育宣传,培养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新兴消费市场

若要实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有效传播,需要培养一批新媒体传播方面的创意人才。一方面,传承人与相关从业者应主动接受新媒介,树立创新的传播意识。另一方面,广大数字用户也应该学习掌握数字技术,寻找与现代受众审美相契合的创意元素,进行高品质的皮影艺术内容创作。大学生新生代群体可以成为创意人才的重点培育对象。湖北省相关高校可开设江汉平原皮影戏相关课程,邀请传承人进入课堂开展现场教学,还可以使其前往潜江、天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掌握唱腔、设计方法,专注于专业设计,以此促进皮影戏艺术的创新与衍生。在信息化时代,为了实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相关团队应在保留其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多种渠道创新其传播方式,联合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探索出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的传播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天.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7,(07):55-56.

[2]汪沛.皮影艺术新媒体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吴俐磊.由休漠之“应该”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学理论,2012,(31):12-14.

[4]季贺鸣.数字时代手机媒体文化意义考量[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3篇:非遗文化资料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化教育资源;文创产品

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和商业化设计的起源都来自于西方国家,产品设计专业课的教学课堂本身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交汇的前沿阵地。因此,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被动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1]。设计本身是价值观的文化载体[2]。大学生在这种价值冲突中能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定立场,及时恰当地运用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手段,使之更高效地承载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文化自信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解决r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3]。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文化教育和思政元素,让教学模式更加完善,进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立足于“文化”二字,围绕产品开发设计的特征,从产品调研与文创产品开发的概念入手,穿插优秀设计案例,并从产品创新方法、设计评估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讲述。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按模块进行设计,分为“红色文化”模块和“非遗文化”模块。

1.红色文化模块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建设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进行积极的传播与推广。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该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把专彳k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本门课程的文化背景、思政点有效联系起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基础理论及设计探讨主要包括:红色文化概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创产品等模块内容。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基因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非遗文化模块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充分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优良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行深刻的文化剖析和设计拆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度和地位,从而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产品设计和3D技术、AR、VR、AI等数字技术相结合,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在实践教学方面,从行业与专业发展的角度结合企业、行业展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对行业和文化产业有所认知,对特定元素的文化有更深入地体会和理解,进一步加强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等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

二、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文化教育特色内容

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通过丰富的案例UI??解、课外参观体验、课内分组讨论等混合式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在思想和感情上产生共鸣,将思政元素以“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方式内化T受教者的思想行为习惯之中,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1.红色文化模块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1)从政治教育价值角度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红色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红色旧址、红色建筑、红色文献、红色器物、红色革命歌丨丨丨丨等,红色资源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是鲜活的W史教M,其感fi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2)从历史印证价值角度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通过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传输给受众。3)从文明传承价值角度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需求。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红色精神。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4)文化品牌开发价值角度红色文化资源其形式多样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角度,针对不同地域,打造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在设计实践中,可以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提取文化符号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而提升文创产品的价值。文创设计作品“雨花香薰盒”(图1),采用南京雨花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建筑的形象作为设计元素,象征红色精神的传承,该产品既实用又寓意深刻。

2.非遗文化模块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1)历史文化的角度非遗文化资源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并融合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及传承性。以南京为例,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美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作品“十二生肖”书签(图2),则提取“南京剪纸”这一非遗文化元素进行衍生产品设计,旨在为现阶段非遗文化的设计提供参考。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交互方式展示非遗文化,进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2)人文资源角度依托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拓展了产品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传承与创新,面向消费需求,强调作品的个性与时代感,从而设计出具有浓郁非遗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富有情感性的文创产品。

三、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授课方法

1.模块化案例教学

将课程内容专题化、模块化,通过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而突出课程的主题,根据章节内容以及培养目标,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选取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的案例,提升红色文化与专业理论教育之间的契合度,解决课程本身过于理论化、枯燥、不易理解的难题。课堂互动式:教学通过选题定位,运用头脑风暴法、5W1H法等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2.多媒体教学

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手段,多媒体承载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建立起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文化的自信。通过视频教学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专注度,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对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进行全线上教学辅助模式。在教学辅导中,借助腾讯课堂、云班课、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

3.体验式教学

参观、考察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博物馆、非遗馆与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互动式体验,使学生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产生浓以赛促学,通过将文创设计大赛引入课程的形式,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模式,使学生能将设计构思进行转换,

四、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教学成效与成果推广

通过理论内容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政课程建设更大的意义在于评价、推广与应用。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给本门课带来了更广阔的视域,审视设计、审视文化,传达正能量。

1.教学成效

使学生深入全面的了解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不仪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还大大提升文化自信和民通过相关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运用互联网M言息技术手段,通过文创课程郁的兴趣。通过实战环节验证所学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生的人文素养。方位的了解。媒介进行线上教学,多元化辅助课堂教学。族自信。作业线上展示,进一步宣传与推广红色文化、非遗文化。通过将文创设计大赛引入课程的形式,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课程模式。创新驱动发展使学生能将设计构思进行转换,通过实战环节验证所学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A显文化育人功能。

2.成果评价与推广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特别是具有思政教育话题感的视频资料等。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社团、研习所的建设与运作,借助学生社团的扩散力让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果获得最大转化,提升思政教学的影响力。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将设计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学科竞赛奖项。获奖作品“悬香”香插,以南京大报恩塔为设计原型,提取塔的外形元素,做减法设计。获奖作品“撑起了的世界”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坤舆万国图》,它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当伞撑开时便能欣赏地图全貌,让人仿佛看到了全世界的风景(图3、图4)。图3文化创意衍生品“悬香”香插借助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将课程的各类成果及时整理并进行展示,将设计成果转化。通过教与研的互动,将教学心得与学生作品成果转化为国家专利和论文,进一步加强师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获得感,将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推广并扩散到更多受众群体。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本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专业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形成学科思政体系。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将课程思政内容渗透到各个章节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铁球.浅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一以家居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设计,2020(01):32-33

[2]杨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31

第4篇:非遗文化资料范文

关键词:3D打印技术;滇西高校;非遗美育

一、3D打印与滇西高校非遗美育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陶瓷、塑料等可粘合高强度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势。欧美专家预言其即将颠覆全球传统制造产业,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1]。2015年9月23日参观美国微软总部,盖茨赠送3D打印“柳林海”号船模。10月21日访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赠纳米3D打印长城。11月15日,在土耳其G20峰会《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讲话中,特别强调3D打印技术的重大发展意义。2015年8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2016年1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政府将在新的一年里加快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其中会议内容之一就是3D打印技术,从此将会在国内掀起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浪潮[2]。美育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18世纪末提出的,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的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后,美育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由于课程设置等制约因素,目前高校美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悠久历史、体现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民族艺术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传承,201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对于边疆院校来说是一种珍贵的本土教育资源,能够让人重新认识本土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引领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以滇西部级非遗丽江纳西族东巴画、大理州级非遗白族甲马纸为例,尝试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3D打印这种全球革命性技术应用于高校美育教育。从新兴技术角度对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重新审视研究。在边疆开展非遗传承与前沿技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将非遗传承融入现代高校美育

通过3D打印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教学体系,探讨运用快速成型立体化等直观形象的现代手段,开展原生态非遗传承和数字立体化技术传承研究。以艺术专业为骨干,以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突破口,组织形式多样的民间传习、业余竞赛、技艺交流和原生态展示,将3D打印与民艺传授相结合,在校内外全方位进行美育熏陶和非遗传承。运用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高校美育教育活动,组织各种艺术设计创意大赛,将3D打印技术与民间非遗文化的高校美育教育应用结合,以赛促学,积极创意,并赋予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新的时代气息。非遗文化资源是对主流知识体系的补充,有助于形成地域特色的教育模式,也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创新学术发展。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和前沿高新技术,纳入传统高校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增设民族非遗文化与3D打印教育特色课程。制定既能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又能实现创新技术转型的教育尝试,有助于构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同现代高新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非遗传承语境下,将美育教育与前沿科技相结合,培养为少数民族服务,为边疆地区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综合学科交叉研究非遗美育传承

依托滇西北边疆地区丰富的部级、省级、州级非遗资源优势,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与3D打印结合的特色课程实训教学研究,融入现代高校美育教育教学体系,同时传承开发民族本土文化艺术资源。以所在滇西北院校为例,通过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科研,以民族非遗文化与3D打印技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以点代面逐步展开研究,并分析其教育特点和培养特色。理论研究是在理论上的探讨,对教育理念、知识类型、培养目标等问题分析研究和概括总结。实践应用是在行动上贯彻执行,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并用实践检验理论,从而提高完善策略研究[3]。在理论上明确为少数民族服务,为边疆地区服务是边疆高校美育教育应该始终坚持的理念,在实践中传承民族非遗艺术,进行美育熏陶,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综合运用高等教育学、民族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高校美育教育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将民族非遗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与现代前沿技术相结合,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发现新的创新点和理论成果[4]。相关研究者应深入滇西北地区周边村寨拜访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了解其宗教文化、传统风格与技法沿袭;进而依托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大理州博物馆等当地科研资源优势,为平面绘画转化为立体艺术积累正确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期学术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打印模型时首先使用平面软件Photoshop分类抠图整理东巴画、甲马纸等非遗民间艺术品;之后使用三维软件3DSMAX制作基本简模;借助雕刻软件ZBrush配合Wacom数位板制作高精度细节模型,最后导入3D打印软件RepetierHost调整坐标规格后,使用3D打印机输出成型素模。打印完成后,应邀请东巴文化研究院、大理州博物馆等专家开展学术研讨咨询活动,就打印成品模型以及素模细节打磨与颜色搭配装饰等问题征求修改意见,之后将打印成品带入滇西北山区村寨,征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修改意见,避免与本土原生态传统艺术脱节。

四、前沿技术与非遗美育解决思路

高校美育教育、3D打印技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者之间的完美契合点是研究中的重点,前沿新兴技术与传统非遗文化之间的融合具有一定难度。滇西边疆高校90后大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新的美育教育,3D打印的现代工业化印迹是否会与原生态非遗文化脱节,老一辈非遗艺术家是否接受新形式的传承途径,这些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一种新技术的产生难免会伴随着不成熟的缺陷性,目前3D打印技术在国内外都存在着原材料局限性、打印精度细节、二维与三维再现难度等系列问题。主流打印材料是使用可再生植物(如玉米秆)制成的聚乳酸(PLA),类似于塑料材质,会显得档次偏低;而传统手工艺品常用的金属和陶瓷材料打印成本昂贵,如果批量制作产品会导致价格上升。目前成型技术是FDM熔融沉积,最高精度一般为0.1毫米,成型后粗糙的表面需要抛光处理,不适用于高级别工业要求;而最高精度的SLA光固化立体成型可达到0.025毫米,但是设备造价高昂,维护成本过高。传统非遗东巴画、甲马纸都是以二维的形式呈现,三维建模阶段就增加了相当难度,将会涉及到文化差异、宗教背景、绘画风格、民族配饰、比例透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复原。通过边疆高校教育平台,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能够顺利接受美育的途径;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与文化部门专家参与,讨论前沿科技是否会与传统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水土不服,老一辈非遗艺术家对于新形式的传承途径是否会有排斥心理。这些都需要老、中、青三代人来共同探讨高校美育教育、3D打印技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包国光,赵默典.3D打印技术的本质特征及产业化对策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11-117.

[2]李坚,许民,包文慧.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多元材料混合智造的3D打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06):1-9.

[3]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01):194-201.

第5篇:非遗文化资料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装饰;云参与;参与式文化

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是具有丰富种类及艺术表现力的传统技艺。在现代化发展中,由于传统建筑减少,传统建筑装饰需求也随之减少,而目前对于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保护多以制作工艺的保存和传承为主,工艺保护与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保护逐渐分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要求在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在一定历史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空间,以及人们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艺术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文化生态”[1]。因此,建筑装饰工艺使用环境的变化会对保护的整体性产生影响,如何解决工艺传承与文化分离的问题,促进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整体性保护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网络兴起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人们拥有了远程参与各种活动的便利手段,通过网络高效地获取信息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网络“云参与”传播快、受众范围广、参与便捷的特点,可以让人们通过网络更全面深入地参与到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中,因而对非遗保护的网络参与方式进行研究可以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整体性保护提供新思路。

1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保护现状

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精致的建筑装饰增添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在提供工作、休息、娱乐场所的同时也兼具艺术观赏性,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种类丰富样式繁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嵌瓷、石雕、砖塑、彩画等多种装饰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保护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保护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要保护文化的生存空间。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文化价值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地方传统建筑,因此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来说,作为装饰使用空间的传统建筑和装饰工艺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中国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以古建筑保存修复为主,城市化和现代化趋势不可避免地带来传统建筑数量不断减少的问题,对用于传统建筑装饰的建筑装饰工艺的需求也大幅减少。许多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变为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对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研究多为制作工艺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装饰中的运用,对工艺的保护和对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保护呈现明显的分离现象。整体性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当下对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保护缺乏整体性,只有完整保护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内容、形式、历史与文化背景,才能真正让这一文化得以传承。中国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方面,建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多所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以非遗的保存为主,无论是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博物馆或者地方博物馆,在传播方面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区和保护形式的局限,较难传播非遗文化以达到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的目的。许多非遗离开一定地区就鲜为人知,即使保存了非遗的档案和原生环境,也很难达到非遗的活态保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保留传统的用途和工艺,还是根据社会环境变化而作出改变的争议一直存在。适应社会的变革让非遗文化更能为现代人所接受,但技艺背后的历史文化也同样重要,在传承技艺和保护非遗原生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注重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网络时代让资料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储存和传播,这方便了信息的保存和分享,人们借助网络这一媒介高效便捷地互动交流。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传统性、整体性等特殊性质,简单的数字化存储通常忽视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特性[2]。而网络媒介拓宽了数字化应用的渠道,让人们得以通过更多渠道,以更丰富的形式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去。近年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征集创意、展示文化的各类活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些原本受到地域限制的地方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明显效果。利用网络保存和还原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生存环境能够用较低的维护成本保存传统建筑装饰的信息,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真实准确的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参与到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让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以更真实、更完整的状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

2基于参与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1参与式文化与云参与

参与式文化最初由亨利•詹金斯①在《文本盗猎者》中提出,用于描述电视媒体和粉丝自发性的参与活动,后来詹金斯将这一概念扩展为“围绕某些参与行为所构建的亚文化”[3]。随着时展,参与式文化通常被用于形容一种基于网络的媒介文化,网络在艺术表达和公共参与上为个人创作和分享提供强有力支持,人们通过网络将知识从经验丰富的群体传递给新手,使个人的贡献产生价值。网络的出现使得网民的媒介行为摆脱了孤立状态,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微妙的机制建立起相互间的联系[4]。与传统的参与行为相比,基于网络的参与行为传递信息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同时也让一些活动发起者能够通过适当引导获取大众参与创造的内容。岳改玲在研究中提出“参与式文化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这种新型媒介文化跨越了消费与内容制造的鸿沟,带来了文化权利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每个个体都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和表达观点;另一方面,媒介以低成本获取这些大众生产的文本,使其成为商业化生产的一部分,以吸引并维持更广泛的消费者。”[5]虽然参与式文化最初是粉丝自发的非营利性的创作,但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在适当引导下大众的网络参与活动也变成了一种文化传播和商业化生产的模式。当下许多以网络为主要开展平台的活动都体现了参与式文化,如“蚂蚁森林”用户通过运动、消费、社交互动等网络参与方式参与到“云公益”中;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造过程中人们通过观看施工现场24小时直播的方式“云监工”;博物馆通过线上语音讲解、VR视频讲解、三维文物展示等方式实现的“云逛展”体验。这些网络参与模式大大降低了活动原本的参与门槛,提升了活动参与度,相较传统参与方式,增加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也为人们的参与行为提供了一种比传统参与方式门槛更低的路径,让信息在用户的参与行为中更高效率、更准确地传播。根据对现有网络参与模式的总结,文章提出“云参与”的定义:一种用户借助网络媒介间接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达到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参与模式。云参与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传输;(2)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与的方式和程度;(3)用户的线上参与行为以间接的方式对活动产生影响。在“云参与”模式下,信息能够更快速、准确地传播,并被消费和运用于再创作。云参与模式是对线下活动参与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更多方式,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和创意的交流渠道。

2.2基于云参与的非遗保护与传播模式研究

在非遗保护方面,根据现有的用户云参与非遗保护案例,总结出以下模式:(1)云参与非遗知识分享,个人或团体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分享知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和抖音等视频分享和直播平台让知识拥有者,如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传统文化研究学者等可以将非遗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并通过回复评论、转发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非遗+直播”的模式在当下已经成为非遗传播的一种热门方式,截至2019年4月,有1214项部级非遗代表项目在抖音有相关内容传播,播放总数超过1065亿次[6]。通过网络平台的云参与知识分享和交流让知识生产者拥有了能将知识分享给有兴趣的人,及时地获得知识接收者的反馈并通过网络交流讨论。(2)云参与非遗体验与创作,用户通过线上游戏、视频等方式体验非遗制作。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用户在线上体验手工艺制作、观看和体验非遗表演成为可能。《故宫•口袋工匠》《陶艺大师》《我的世界》等游戏让用户能根据非遗文化制作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作品,从体验和创作中了解工艺的历史和制作流程,从中获得进一步学习和传播非遗文化的动力。(3)云参与非遗传播,是通过网络平台分享非遗知识和文化的模式。网络社交平台让文化的传播对普通人来说更为简单,人们只需要点赞、转发、将链接分享给朋友或发到朋友圈,就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参与者。传播参与的低门槛带来了网络信息准确度低的问题,在让专业的非遗知识得以快速传播的同时也让人们接收到更多的错误信息,因此非遗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还需要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4)云参与非遗扶持,用户通过线上公益、购买非遗产品等方式间接参与非遗的扶持。“文物加”推出的守艺计划,通过扶持包含文化价值和手工技艺的产品进行销售,所得利润用于文化技艺的扶持和发展;“绝艺”“掌上非遗”等非遗产品线上销售平台让非遗传承人入驻线上平台进行非遗产品的销售。在这种模式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传承和保护非遗的支持,间接地参与到了非遗保护中。“云参与”让人们能更准确快捷地获得信息,更方便地与不同角色进行信息交换。这四种模式让无论是拥有专业知识储备、对传统建筑装饰知识有较高程度了解并能够向他人传授经验的专家用户,或是对相关知识了解很少,但愿意浏览其他用户生产内容并愿意学习的普通用户,都能够以“云参与”的方式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对引导大众参与非遗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3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云参与保护研究——以潮州嵌瓷为例

3.1嵌瓷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嵌瓷是在广东潮汕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与石雕、木雕两种建筑装饰艺术并称为潮汕古建筑“三绝”。嵌瓷工艺以绘画和雕塑为基础,用瓷片粘嵌出表现民俗、民间故事或表达祝福祈愿寓意的图案和塑像,装饰于潮汕传统庙宇、宗祠建筑的屋顶、墙壁等部分,工艺技术别具一格,作品色彩丰富形象生动且不易损坏。建筑装饰艺术是潮汕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作为潮汕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的嵌瓷,其价值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潮汕特色建筑得以体现。由于嵌瓷除民居装饰外多用于寺庙和宗祠装饰,作品的题材也与潮汕传统文化紧密关联。当下,嵌瓷工艺面临着建筑装饰需求由于潮汕传统建筑减少而减少的问题。传统建筑上的嵌瓷装饰制作耗时长,需要经过灰塑、绘画、镶嵌等多种工艺加工,在工艺传承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在的嵌瓷多以工艺品如嵌瓷画、嵌瓷屏风等形式发展,或是将传统嵌瓷装饰中使用的元素和意向运用到现代装饰中。这些发展模式扩展了嵌瓷工艺的应用范围,但同时也淡化了潮汕传统建筑和建筑装饰文化在嵌瓷作品中的体现,使嵌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渐分离。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在对潮州嵌瓷的保护和传承中,应该更多地将其艺术价值、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完整地展现出来。

3.2网络参与背景下的保护思路

嵌瓷作为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由于制作辛苦、传统建筑装饰需求减少,嵌瓷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脱离传统建筑装饰用途的工艺品,将嵌瓷画(屏风)、嵌瓷摆件作为传承的思路,嵌瓷制作工艺的发展和嵌瓷作为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逐渐分离,缺乏整体性保护和传播。嵌瓷的保护需要线上和线下的传播与保护相结合,线下的保护方式有利于已有作品和建筑的保存,能让参与的人更真实地感受到嵌瓷的魅力;而网络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作为线下参与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具有传播效率高、展示形式多样化的优势,应该更注重嵌瓷传统使用形式和文化价值的传播与保护。对嵌瓷的“云参与”保护思路中,将嵌瓷作为传统建筑装饰使用的文化知识和现有的云参与非遗保护模式相结合,提出符合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特点的云参与保护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公众“云参与”嵌瓷保护模式:(1)完善嵌瓷资料库。由政府和传承人、地方居民共同收集和完善嵌瓷相关资料,利用文字、图片、影像全方位记录嵌瓷工艺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于不同类别传统建筑装饰的嵌瓷资料。建立线上嵌瓷资料库,根据影像记录、历史和工艺、传承人和手工艺人、作品展示、相关研究五大类别分类整理嵌瓷资料,允许人们通过线上平台上传对应类别的资料,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后补充到资料库中。(2)建立嵌瓷传承保护网络平台,将嵌瓷知识文化的传播和嵌瓷的生产性保护相结合,将收集到的嵌瓷资料通过平台展示和传播,搭建以嵌瓷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为主、配合制作流程体验小游戏和嵌瓷工艺品商城等内容的线上平台,推动嵌瓷文化传播、知识交流和设计创意汇集。嵌瓷传承保护网络平台围绕知识学习、制作体验、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构建,形成政府、嵌瓷工艺人和传承人、公众交流互动的“云参与”网络平台(如图1)。知识学习部分以嵌瓷资料库为基础,通过嵌瓷资料库的开放展示、手工艺人直播或视频,展示嵌瓷作品和制作工艺、嵌瓷知识问答来全方位地向用户提供嵌瓷知识的学习和参考,促进嵌瓷文化的传播。制作体验部分参考传统建筑装饰中的嵌瓷作品资料,以虚拟制作体验游戏为主,结合资料库的嵌瓷相关资料,让用户可以在体验游戏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嵌瓷的知识。根据传统建筑的功能和嵌瓷用于建筑装饰的区域,将现有的嵌瓷建筑装饰简化为平面图案展现,制作可供用户体验制作流程的不同题材作品的嵌瓷作品模拟制作。用户在平台通过在知识学习区学习嵌瓷知识、观看嵌瓷相关视频或直播、挑战嵌瓷知识问答或在交流社区与他人交流分享嵌瓷知识和创意,或是通过商城购买嵌瓷工艺品获得可用于体验虚拟制作的“瓷片”,获得瓷片后用户可以根据每个项目提供的嵌瓷作品模板和参考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瓷片”镶嵌完成作品来完成项目(图2)。用户在平台完成项目或是自己使用瓷片创作虚拟嵌瓷作品后,可以通过分享作品传播嵌瓷文化。政府和传承人也可以将实际项目与虚拟制作体验结合,让用户获得更多参与感,从而进一步了解和传播嵌瓷文化。(3)引导利益相关者入驻平台,构建嵌瓷网络学习交流体系。一方面引导手工艺人、当地居民等对嵌瓷工艺了解的传播者人群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互动,让更多对嵌瓷感兴趣的人根据从平台中获得的嵌瓷知识进行交流、学习和创作。同时结合开展线下嵌瓷体验活动,让用户在线上学习和体验嵌瓷文化的同时有机会参与嵌瓷建筑装饰欣赏、制作流程参观、制作体验等线下活动,与陶瓷生产工厂、博物馆、传承人合作构建线上和线下参与体验结合的嵌瓷参与保护体系。

结语

对传统建筑装饰工艺而言,云参与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传播效率,原来较难体验到的工艺流程能通过网络使各地的人获得参与感。针对目前传统建筑装饰制作复杂导致传承困难、传统建筑装饰使用需求减少、传播度低、保护缺乏整体性等问题,文章参考“参与式文化”的理念,提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云参与”保护模式,引导用户通过网络学习,进行知识交流,体验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制作流程、使用场景,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以设计、制作、传播等不同的方式云参与到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保护中,使用户自发地学习、讨论和交流,促进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整体性保护。

参考文献:

[1]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05):1-12,157.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2):49-55.

[3]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周荣庭,管华骥.参与式文化: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J].新闻爱好者,2010(12):16-17.

[5]岳改玲.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