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非遗文化传承规划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规划全文(5篇)

非遗文化传承规划

第1篇:非遗文化传承规划范文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就是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只有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许多非遗文化的技术凝聚了前人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树立民族自信,加强民族凝聚力。但是,在实际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和继承工作时,还存在非遗文化与群众脱节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遗文化的传播。

一、分析非遗传承保护遇到的问题

(一)非遗工作的调查力度不够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实际进行的非遗工作普查来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由此可见,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非遗保护和宣传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这是因为在开展非遗宣传工作时,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够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被顺利地传承下去。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单一地定义它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人们的主观意愿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例如一些地方戏曲并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人们不会去对它进行研究和传承,这也就导致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被群众遗忘。

(二)对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和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够重视,也阻碍了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就政府方面来说,缺乏对非遗工作的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和政府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也不够完善,群众不能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导致非遗工作不能顺利展开。就群众方面来说,目前我国的非遗文化与群众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群众不能从主动地发现和重视非遗文化。许多人认为,能否传承非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毫无影响。并且,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导致群众对非遗文化并不感兴趣。

(三)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方式不够科学纵观我国目前非遗工作的开展,即使有些地方已经提高了对非遗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形式和方法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非遗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开展形式仍较为传统,工作内容也较为单一,并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也较为浅显,并不能结合人们现如今的生活来开展非遗的宣传工作。由于非遗文化宣传方式的长期滞后,新时代的群众并不能对非遗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导致他们对非遗文化失去了兴趣。

二、强化非遗传承与群众文化的结合的对策

(一)加强群众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认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人民群众,因此,要让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要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人民群众在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民族自豪感。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并且,通过推进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群众需要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开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非遗文化要贴合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普遍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工作时,要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流行趋势,对非遗文化的宣传方式进行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非遗宣传部门要合理地策划非遗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当下群众喜欢的流行文化,掌握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为非遗工作的宣传指明新的方向。非遗工作的宣传活动也要更加贴合大众生活,例如当地可以举办非遗文化晚会,在公开场合免费演出,让群众能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加深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喜爱。因此,非遗文化的宣传要更贴合群众,才能借助群众的力量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非遗宣传工作要摒弃传统宣传模式的缺点,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的特点,用新颖的形式让非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发扬光大。

(三)利用互联网完善非遗传承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发展时代,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实际的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中,可以将非遗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当地非遗文化的官方网站。可以将非遗文化拍摄成纪录片,纪录片要着重展现非遗文化背后的民族传统,通过短片加深人们对非遗文化内涵的感悟,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非遗文化相关信息整理成数据,这对后续的非遗文化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记录作用。非遗文化宣传工作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利用互联网来提高宣传效率。例如建立官方公众号,利用人们对微信等平台的高使用率,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符合群众生活习惯的宣传方式。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既可以增加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让群众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文化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宣传和继承非遗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四)科学传播保证非遗文化真实性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传承形式,更加注重非遗文化技能的传承,往往忽略了对非遗文化内涵的传承,久而久之造成某些非物质文化的真实内容缺失,严重影响了其传承的真实性。并且,由于非遗工作人员自身对非物质文化了解不够深刻、钻研程度不够,非遗文化得不到足够的宣传。因此,政府需要完善非遗文化传承体系,针对非遗文化如何调研、如何科学地展开研究和记录工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政府要做出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非遗文化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在各地建立文化馆,通过宣传和旅游的途径来加大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政府还要引进专业的非遗文化研究人员,加强对非遗工作人员的培训,让非遗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非遗文化的研究工作还可以采取和高校联合的形式,不仅可以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力量,还可以让高校内的学生有机会接触非遗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并以此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继承前人的智慧,更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同时,要想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就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立足于社会。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形式要不断创新,要更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非遗文化宣传工作的方式要与时俱进。还要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利用科学的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钻研,要不断地完善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体系,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传承和壮大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叶凌燕.浅议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大众文艺,2014(24):3.

[2]卢慕珍.“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1):195-197.

第2篇:非遗文化传承规划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经济价值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彰显。不论是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角度还是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来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文化产业崛起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现代价值多元,是当下文创产品设计的宝贵财富。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的深化、拓展,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蓬勃生命力、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将是广大乡村地区守住乡村根基,加快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以手口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延续,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产生,系某一民族所特有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丰富的精神内涵及由此形成的多维度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沉淀,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文化的更迭,渗透着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特有的思想倾向、思维习惯及文化需求,通过艺术创造和一代代人创新、演绎得以流传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更是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成效已成为衡量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实现正向的积极的传承转化已刻不容缓。文化与创意的深度结合保持了文化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文化创意发展本质上是呈现个性需求的共性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的多元性得以展示。而文创产品则是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从多元视角切入将文化带入了不同领域,并生动、有形地呈现大众的爱好、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发设计非遗文传产品,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核,为其精神内核赋予时代性、创新性及现代生命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奠定经济基础,还能为不同地区找到可触可感的文化“新景观”,通过发展文创产业盘活乡村经济,带动乡村原有产业升级。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足见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亟待大展手脚。

首先需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缺乏针对性的规划,非遗文传产品设计创新缺乏良好氛围,表现突出的就是非遗文传产品呈现同质化发展态势。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时间、空间、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及积极意义,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仍经久不衰的稳定性及经过历史沉淀、继承创新后的活态流变性。不同地域应深入挖掘当地独特文化语境和民风民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坚持把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真性,找到非遗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并穿越时间与空间让创意传达美好意愿,启发人们的想象空间,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应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从不脱离人本思想,也不脱离审美与功能的统一,而是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实现创意与需求的契合,用设计元素和细节找到非遗文创产品的实现形式和物质载体。以刺绣文创产品为例。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绣、湘绣、粤绣及蜀绣。苏绣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发源于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的苏州一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更迭,饱蘸浓郁的民间色彩和江南水乡生活气息,它图案秀丽、色彩清雅,可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湘绣具有极高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绣品颜色饱满持久、质感强烈,且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是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粤绣起源于唐代,既富有传统特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布局饱满、大红大绿而著称,其绣品题材最具传统特色。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蜀绣有130余种针法,表现形式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各地在推动刺绣与文化创意结合时,不仅要贯穿刺绣的原生态,更要将刺绣产品置于现代语境中,分析、提取、重构刺绣的审美因素,促进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审美底蕴与现代产业接轨,借助成熟的设计框架体系将各自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

其次是促成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创造。非遗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深层探索非遗背后文化内涵和历史性的主体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化和完整延续奠定基础。同时,面对当前多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应积极推动非遗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开展多样化合作,整合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各自具备的生产性动力,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生成与现代元素融合,促使非遗文创产品打破时代束缚,不断完善和创新。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吸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智慧,一部分人已将其对技艺、材料、工艺的特性与表达内化为文化自觉和信仰,设计师可借助手工艺人找到与文传产品相契合的材料和表达形式,在延伸非遗文创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设计“外核+内核”双核心的文创优品。凉山彝族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设计师与非遗艺人跨界融合。当地的非遗文创产品运用时尚元素与非遗元素混搭手法重构产品视觉效果,并推出了独特的IP形象和衍生品,将彝族服饰中的经典配色和典型装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运用和功能延伸也实现了完美融合,既符合当代审美,也为当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注入了动力。

再次是尝试多路径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优秀的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文化品牌中融入观赏和体验元素,借助旅游产业打造精准的文创产品营销模式,能为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借助旅游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还能充分利用其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天然优势为非遗文创产品提供展现平台。非遗文化的市场潜力一旦被催生和发现,非遗文化就有了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更大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带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边界。因此,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拥抱现代、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3篇:非遗文化传承规划范文

关键词:地方课程;特殊教育;美术;校本课程;非遗传承

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项目引入特殊教育教学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出发,对非遗文化进校园、入课堂进行研究,打造出适合特教的美术校本课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

一、学校层面——引入非遗课程进校园

国内外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届全体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从学龄儿童开始,就应该了解城区的有关文化信息。世界上一些文化遗产教育先进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很早就创办了供儿童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班;意大利许多大学开设了修复技术、自然科学、绘画及雕刻技术、艺术史等的相关课程;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当成熟,他们把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独立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设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所等众多文化遗产专门性研究及教学机构。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引导,完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1]学校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编印中小学文化遗产目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传统,树立热爱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项目

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要遵循与地方的政策、与学生的生理特征相适应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时要有所侧重,要彰显区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我国“非遗”项目种类多,2021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95项。漳州市阳光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针对适龄学生的特点,学校选取5项适合残疾学生的美术类项目,即素三彩、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棉花画、水仙花雕刻,打造成系列课程。由于学校的课程开发具有连续性,课程安排合理、科学,因此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被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评为“市首批非遗传承校”。

2.营建体现“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非遗展览室,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校园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定期制作相关课程的非遗文化介绍展板,定期聘请漳州艺术馆的非遗传承人、洪树德陶瓷馆以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到学校给学生授课。非遗传承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央视频、新浪网也对学校的非遗课程进行了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也都进行了学校非遗课程的深入报道。非遗文化教育环境的搭建在美术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不同门类的非遗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传统文化,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在学习中继承、创新非遗文化。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阳光微课堂,上传非遗相关课时内容,布置课后延时服务的学业内容;录制相关非遗视频上传微课堂,方便学生在课后更快捷地学习;拓展了学生视野,潜移默化地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墙,在学校楼道、观赏柱等休闲空间展示具有非遗文化元素的学生作品。学生优秀的非遗作品展示,对特教学生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学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非遗课堂形式,学生参与非遗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还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对校园的优秀做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开设非遗文化讲座,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学生讲解、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同时学习谋生的技术。非遗大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颖的理念,如木版年画传承人为学生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作品,作品图案采用木版年画,设计后可作为纹样,印在T恤、杯子、贺卡、明信片上,或制成学生用书签,还可印在学习用具、宣传海报上。学校通过开展非遗知识竞赛、网络问答、剪纸比赛、木版年画技术大赛、水仙花雕刻展等活动进行作品展示,以赛促学,充分营造学习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二、专业层面——培养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1.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特教学生能够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重要。特教学校要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象,规划人才培训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要确立地方特色非遗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教育理念,设置非遗课程考核体系。通过非遗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非遗制作专项技能。进行可视化的成果展示后,可请专业非遗传承人对教师、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专业评价,展现学习效果。

2.以非遗项目为纽带促进美术课程融合建设

美术教育课程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培养特殊教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素三彩瓷为例,其制作工艺在历史发展中几近失传,但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教师通过研究,还原了素三彩瓷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素三彩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全国陶瓷展览中荣获金奖。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将素三彩引入陶瓷艺术学院,引入特殊教育,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素三彩相结合,给作品注入了活力。漂亮的素三彩瓷可作为装饰品放于各展览馆、酒店、家居,点缀生活。基于市场需要,特教学校可开设设计、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基于“非遗”项目构建的美术课程包括:素三彩,陶瓷雕塑艺术课程;木版年画,图样设计、文创作品开发与研究;漳浦剪纸,色彩构成、包装设计课程;棉花画,立体构成、成品展示;水仙花雕刻,到水仙花基地调研。作为美术非遗传承学校,要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编写美术校本教材,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设置课程。在特教教材中增加非遗知识,将美育渗透到各个环节。践行知行合一,打造基础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医教结合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为学生提供软硬件设施,在美育实施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实践,带学生走进文创园,走进非遗相关的手工坊、展览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充实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人生规划、需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与美术相关的高考或非遗文化专业,定制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必修和选修课,普及非遗文化教育。制定完善的以师带徒、师资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学科专业优势,设置相关非遗课程,推动地方美术与非遗学习的融合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非遗专业、非遗文化研究所,以培养专业人才。

三、课程层面——多元非遗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在筛选出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非遗美术课程之后,要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要在课程层面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除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完善的方案外,还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进程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可以在美术学科中对非遗相关的教学内容、平台、项目、活动形式、线上线下课程等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非遗美术课程为核心,构建非遗课程群,围绕这些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要打破课程边界限制,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创新性,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讲授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如,素三彩的陶瓷艺术遵循了作品外形古朴的特点,但在造型及颜料上有所创新;木版年画艺术在图形设计、地方特色元素设计上均有所创新;漳浦剪纸融合区域艺术特点,采用单色或套色等形式在色彩构成及纹样设计运用上有所创新;棉花画在棉花材质上进行改良创新;水仙花雕刻在雕刻工具及样式上有所创新。特教学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及具体的时间流程图,为多元非遗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好铺垫。采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课、实地观摩、课题报告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为每一个非遗文化项目建立班级群,双师授课,将文化更好地传递给特殊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美育成果进行可视化评价,在评价中悟出道理,在改革创新中进行提升。建立非遗项目工作室课程实践平台,学校与相关的普校、传承人及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建立教研联系,将非遗文化课程项目作为一个专项课题、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交流、研讨,制定美育细则。带领学生到传承人的基地研学,如:龙江颂文创馆、洪树德陶艺馆等实践基地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美术非遗课程的观摩与学习;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团队的培养,充分挖掘多元的非遗课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四、开发资源——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研究更多的是请进来,但是要转化为成果,就需要走出去。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经济价值,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外数字文化遗产建设项目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争取多方财政支持、注重沟通与协作、打造新技术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2]省、市党委和政府都高度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为培养特教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开发各种资源给予指导与帮助,以大数据为导向挖掘其新的价值。非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政府、学校在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为筛选适合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非遗文化课程耗费了很多资源,因此这些课程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成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大众的、可调取的、可视化的课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特教学生随时有机会去学习这门传统课程。特殊教育学生对全面开放的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资源云空间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校应当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组织联手,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机构的优势,增强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畏。社会要为志愿者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大众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非遗技艺传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断层。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将非遗课程引进校园,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进行保护、积累和传承,搭建数字化平台,推进“非遗”美术课程进校园、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更能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美术的教育功能,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提升、就业探索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模.国外文化遗产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16-17.

第4篇:非遗文化传承规划范文

关键词: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

一、引言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其他民族44个,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孕育着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且集中的地区,广西在保护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广西文化旅游部门联合体育部门,科学地开发当地体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发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群众关注体育文化遗产,了解创意旅游产品,在保护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实现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带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将体育非遗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现存体育非遗项目多达150余项,集体育休闲和运动为一体,不但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还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在我国非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借鉴国内外体育非遗保护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在广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促进体育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融合发展,形成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经济、文化价值开发出来,把资源转化成为产品。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角度,打造合适的体育旅游产品,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推向市场,是当前体育非遗保护的新思路。广西体育非遗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性特征,它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又侧面反映着广西地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特点、民俗风情、价值取向等。这些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可使旅游产品更具有民俗色彩和审美情趣。然而,作为有着丰富体育文化资源的地区,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非遗文化融入不合理的问题,造成部分天然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针对这类问题,需要抓住二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利用广西地区已有的旅游资源,对体育非遗文化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保护,并推出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地区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能够关注地区体育文化,转化体育文化价值为经济价值,形成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广西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及体育非遗保护知识,促进广西地区民众观念的转变。群众作为感受文化和文化传承的主体,要想实现体育非遗文化在地区旅游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民众的思想观念,使更多民众明确体育文化对他们生活的意义。受到当地经济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当地大多数民众对于体育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很难花费精力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再加上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特色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使得部分体育文化遗产无法发挥其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动能。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不但在思想上进行培养,还需要在经济层面,使更多群众获得实惠,增强人民的经济收入,使其成为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利益拥有者,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神层面,要扩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积极转变地区民众传统的观念,认识到构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其意义不仅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和动力,而且还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与合作,各民族在保护与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达成共识,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符合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进而提升对其的保护力度。在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双重作用下,提高体育非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潜力,并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体育旅游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三、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对策

(一)针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域,大力开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针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域,大力开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首先应依托区域已有的良好基础,以重点核心旅游区域为开发中心,积极建立以“舞蹈、舞龙、麒麟、武术、赛会、龙舟”等分类主题的体育非遗旅游公园,集中展示出广西体育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与旅游价值。同时,还可携同周边城市共同开发体育非遗体验性旅游产品,让游客充分感受广西体育非遗文化遗产旅游的魅力。其次,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开发创意旅游资源,还应坚持走“精品”发展路线,可通过重点挖掘当地部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相关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其他地区可挖掘、利用的旅游资源项目,对精品体育非遗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辅助,“以点带面”地带动广西体育非遗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旅游区,大力开发特色全民健身活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是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广西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文件和大众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广西新时期大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活动进行有效融合,再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提高其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带动全民参与其中,则更有助于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促使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二)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实行区域联动,进一步完善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顶层设计。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创意旅游资源过程中,首先,应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方针,协同政府部门组织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深度合作,统一思想。要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之前全面整体地对体育非遗文化资源进行考察评估、实施总体规划,并为体育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多的智能与技术信息支持。明确职责,准确把握创意旅游资源开发在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价值与优势,并理清各部门在开发创意旅游资源中的关系和工作职责,从体制上消除部门间存在的障碍问题,为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顶层设计的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还应结合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需求,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建立配套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开发广西体育创意旅游文化资源。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该资源个性、特色、等多方面的凸显与整合,注重保留创意旅游资源特色,以便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旅游资源。此外,还可通过在广西区域间协同打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地,并搭建开放性、关联性极强的旅游资源共享网站,实施面向广西的大旅游观念,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自身行业竞争力与经济实力。最后,还应加强与广西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定期与周边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展联系,通过与周边地区经常性、稳定性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创意旅游资源开发途径,组织联合促销活动等,将各自旅游线路向周边地区延伸,从而完善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

(三)打造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加大创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宣传与推广力度。适当开发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商业价值,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能提高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体育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首先,立足于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广西地区民族特色与现存的中华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地域民俗艺术品与乡村村落资源,将挖掘出来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融入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创意特色旅游平台中,进一步提高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其次,还可通过打造富有浓厚人文气息、较高游客参与度、价值链明显提升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有效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创意传承与利用,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意十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此外,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已打造出的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的基础上,还应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即广播、电视、电子报刊、微博、微信与网络技术等,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平台,扩大对广西体育非遗文化创意旅游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要为自然景观和非遗体育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的结合创造条件,积极宣传、造势,把一些优秀的原生态非遗体育文化展示出来,努力把本民族本区域体育非遗文化旅游打造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创意品牌,进一步增强对创意旅游品牌的线上、线下推广力度。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组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在该网站中设置创意旅游产品网站,开通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专题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在网站中制作播放相关的品牌视频,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密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整合,形成广西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体育非遗文化极具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在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优良的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吸引物,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又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到实处,使得旅游与遗产保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实践证明,将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特色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紧密结合,能够为广西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着相同的价值追求,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文化作用下的旅游产品更具体验性,满足更多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对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可促进更多类型产品和服务的形成,能够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广西应结合自身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强化广西的文化软实力、社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翟翠丽,周英,伍广津.“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宾阳炮龙节为个案的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03).

[2]王康锋,李荣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05).

[3]熊芮,芶燕婷,张玲瑜,易林杰,刘驿.市场经济下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探讨———基于对雅安市茶文化的调研[J].中国市场,2019(08).

[4]黄文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旅游融合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

[5]吴会蓉,燕朝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彭州桂花镇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06).

[6]古希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梧州南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J].文化用品与科技,2021(02).

[7]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3).

第5篇:非遗文化传承规划范文

[关键词]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因素;自媒体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但一味的传承仍旧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它不仅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继承,更需要让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中与时俱进,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1]。但随着现代化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优秀的民间智慧的产物却在逐渐被时代所遗弃,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也显得单薄无力,从而导致了青年传承人的大量流失,很难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因此,充分利用自媒体背景的时代特点,顺应信息化社会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数字科技和信息化理念,构建现代化的非遗传承体系,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徽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徽州主要指古徽州,位于今安徽省南部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富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自古以来,该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贸易经济,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温馨的摇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徽州地区的技艺逐渐发展并日臻完善,成为徽州独有的文化特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据统计,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2项,入选部级非遗名录24项,市级县级非遗名录均超过平均水平,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也为当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一)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徽州记忆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当地人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反应。徽州人自古尊崇和谐、善治、功效的核心思想,重视商贸活动,且具有较强的宗族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徽州非遗的诞生与发展,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例如,古徽州人为了满足自身对日常起居的需求,会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进行宅邸的规划和修建,徽州人的这种习俗推动了徽州三雕和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发展和完善,且其建筑风格和题材也是当时人民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成果的体现。除此之外,徽州人民的宗族文化也间接推动了祠堂祭祀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非遗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鲜明地表现了徽州地区地域性特征。2.徽州地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是一个相对来说非常稳定与完整的文化体系。徽州非遗的多样性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是难以分割的,古徽州地区地理位置较为闭塞,历史上战乱或自然天灾等因素罕有发生,这为当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使得那些独特的文化和技艺可以完整地保留至今。从徽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来说,它包含了传统音乐、美术、戏剧、医药、舞蹈、风俗习惯和曲艺等多个种类,从类别方面来说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3.徽州地区的商业较为发达,且在历史上出现了较为繁荣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尤其是徽州三雕以其精湛的技法,成为当时我国在建筑雕刻方面的代表。4.徽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的诞生是伴随着中原世家的迁徙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移民文化”性质,因此,对于外界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从而使得徽州非遗出现可塑的特点,在保持自身核心特点的同时,吸收外来移民文化的精髓,并在社会的变迁中吐故纳新[4]。

(二)徽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非物质文化,是寄托在以人为本的技艺和经验中的文化,是无法脱离人类而独立存在的,这也就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与物质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采用传统的文字影像或文物的保护与保存的方式,而是要立足传承二字,将其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相结合,借助非遗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根本目的[5]。但就现阶段的非遗保护情况而言,我们尚未能正确地处理生产销售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方式进行有效的保护,而是更加注重作为个体的人对某项特定技艺的掌握和传承,这就更需要我们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传承人普遍高龄化,新一代青年传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非遗”并非静态的文化,是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传承人言传身教,以此得以生命的延续。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现阶段徽州非遗传承人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传统技艺无人继承成为非遗保护中最严重的也是最普遍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徽州非遗的部级传承人仅有39位,而其中70年代出生的仅有3位,而80或90年代出生则为0人,尤其在传统的戏剧、医药、民俗等方面,传承人高龄化的现象极为突出。此外,通过调查和走访一些大型非遗生产企业,我们发现,这些企业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难题,许多企业甚至连年无法招聘新的技术人员[6]。2.技艺类非遗所带动的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缺乏创新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重视以及徽州地区生产性保护,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受到资金、创新与科技等方面的限制,非遗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仍旧表现出无力的现象,且产品的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地创新性开发,无法带动经济效益。其生产项目主要集中在徽墨、徽州三雕和茶艺等方面,有许多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商业优势,非遗衍生品的创新设计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应用在旅游纪念品或非遗文创衍生品等开发和生产中。3.品牌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相应的运营管理机制虽然现阶段已经开发出一些与徽州非遗相关的艺术衍生品,但其在品牌营销与技术、产权维护等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缺乏相关投入与保护。许多非遗家庭生产作坊或小微型企业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且他们的产品大多数未能及时注册保护,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流向市场,败坏了市场风气,形成恶性的市场竞争,也影响到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非遗衍生品市场环境亟待改善。4.利用自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现阶段,许多非遗项目或保护组织,已经开始了利用自媒体平台对非遗宣传与保护的初步尝试,一些保护机构可以在微信或微博上开设相关栏目,以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与教育,但是各个机构在自媒体运营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仍有一定的差异,非遗栏目的整体阅读量和转发率并不可观[7]。

二、自媒体背景下非遗保护面临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人们了解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广泛,而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自媒体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和宣传则冲击了传统非遗保护的机制和方法,从下达资金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到利用网络宣传非遗文化,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统技艺的价值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拓宽了非遗保护的范围,开创了现代化的生存格局,为传统技艺传承的现代化发展铺设了道路。此外,利用自媒体对非遗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也成为促进非遗文化被人们所认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为视频设置跳转链接、直播带货、远程互动等多种方式可以促进电商与线下销售的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非遗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宣传销售,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三、自媒体时代徽州技艺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创新策略

(一)结合自媒体时代下的商业发展情况开发符合现代化需求的产品形态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调查对象对非遗工艺品与成熟品牌或商品开展合作持赞同意见。为了提高民族产品的形象,坚持非遗技艺的传承,就要确保非遗的品牌化发展,设计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民族产业走向世界舞台。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机遇,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推广数字博物馆展示开发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从多个角度宣传和打造非遗品牌,且针对不同形式的传统技艺要有不同的开发方式[8]。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讲,若产品的开发无法与现代化的生活相适应,只会加快人们对这项非遗产品的遗忘。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精准的定位,开发满足受众群体需要和审美需求的产品。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特点的同时,融入现代美学,确保开发出的产品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将传统技艺应用到女性服装服饰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复杂的花样或款式进行一系列的简化,既满足现代女生的喜好,又不失传统的优雅,并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现代化的营销和宣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传承。

(二)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

自媒体作为一种依托于数字技术的现代社会的产物,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多元化的视频元素,其所涉及到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度,满足非遗文化传播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传承人要不断提高自身数字化素养和自媒体意识,学习和了解受众的心理和自媒体平台运营的方式,可以通过与其他专业营销团队合作的方式设计多元化、高时效性的短片,实现产品营销和影视推广的目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现阶段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都是较为常用的自媒体平台,要想在短期内实现热度的增长,并推动大众长期参与就需要传承人加强对短视频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利用优质的视频内容,吸引平台为非遗相关视频进行引流,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热潮,从而实现文化产业链的打造与短视频制作的有机结合。

(三)培养多元化的非遗传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