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会计实务课程范文

会计实务课程全文(5篇)

会计实务课程

第1篇:会计实务课程范文

关键词:业财融合;课程开发;会计专业

2016年6月,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明确“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会计实务界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业财融合。基于此,本文以《基础会计实务》课程为例,将业财融合课程在重庆XX学院会计专业进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从业务的视角学习会计核算,提高学生专业课程理解力,为社会输送“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业财融合复合型财会人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业财融合的研究现状。为提供当前业财融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新视角,对理解和掌握业财融合发展的未来提供借鉴,2016年11月19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浪潮集团等共同举办了题为“管理会计:融合与创新”的高层论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郭永清认为:业财融合涉及财务转型,财务转型是从标准型到智能型、从消极型到积极型、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型;业财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科技挑战和人才挑战。(2)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20世纪初美国以博比特(J.F.Bobbitt)为代表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研究使课程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奠定了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围和取向。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很多研究者批判泰勒原理的同时提出了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汤慧琍认为随着课程开发理论不断完善,其实践也在不断进行,但在此过程中对课程开发的一些基本关系,缺乏充分的理论论述,课程开发的随意性比较大。(3)综述。当前实业界对业财融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其本质是要解决科技挑战,更要突破人才挑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财务人员,是职业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有所变革,课程开发应该根据学科中心、社会中心和学生中心关系,反映市场的需求。

(二)概念界定

(1)业财融合。业财融合,是指以业务活动为对象,围绕运营目标和价值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紧密耦合,对业务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等流程进行优化和数据共享,基于价值创造目标做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2)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恰当地综合处理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课程产品的过程。

二、业财融合理念下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基础会计实务》为例

(一)业财融合理念下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发——以《基础会计实务》为例

(1)基于业务视角重构课程内容。基于业财融合理念调整《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标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打破会计课程由“会计理论到会计实务”的传统章节体系,创新“业务-会计实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就是说先通过业务流程和沙盘实践了解企业业务,再学习会计核算,然后学习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最后进行实务操练。(2)基于“互联网+”教育技术数字化处理课程内容。按照会计实际工作项目及业务流程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将知识点进行细分,运用拍摄、后期动画等技术将细小知识点处理成教学小视频,形成整门课程的微视频;并将视频、课前测试等资源上传到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观看和学习。

(二)业财融合理念下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以《基础会计实务》为例

迎合实务界业财融合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实务有机融合,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与竞争力的专业人员的正确路径。同时,以“互联网+”教育技术为重要手段,改革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能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技术的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会计实务》业财融合课程开发完成后,基于蓝墨云平台,在XX高职学院会计专业部分班级开展了业财融合理念下会计专业课程试点。经过一学期学习后,对试点班级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分析发现业财融合理念下,以《基础会计实务》为例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上课积极性大幅提高,并且逐渐开始关注专业实务发展态势、业务流程。深入分析原因发现,业财融合理念下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具有以下创新点:(1)教学改革思路新。将业财融合理论融入到会计入门课程教学改革中,为社会培养具有业财融合理念的新型财会人才;(2)课程改革内容新。基于业务视角将会计类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创新“业务-会计实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的知识结构体系;(3)教育技术手段新。借助“互联网+”教育技术,将教学视频、动画等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呈现给学生。

三、研究结论

《基础会计实务》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业财融合课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为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改进及实践提供借鉴依据,同时提高学生专业课程理解力,为社会输送“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业财融合复合型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秀云.将业财融合理念融入管理会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8(12).

第2篇:会计实务课程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项目教学成本会计

一、引言

成本会计实务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与制造类中小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公式较多,有大量的核算,操作性较强。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以成本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融教、学、做为一体开展教学。笔者所在学院也对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开展了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重新梳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将课程分成4个项目,分别是项目一品种法,项目二分批法,项目三分步法及项目四分类法和定额法,然后对各项目再分子项目并确定每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以项目一为例,具体的工作任务见表1。但我们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发现,只简单地引入项目,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各子项目任务,会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早早做完项目任务,而基础欠佳、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只完成一部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部分完不成项目的学生会对课程失去兴趣和自信心,而每次都能又准又快完成项目的学生会感觉教学内容较简单。

二、分层教学概述

为了更好地促进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项目教学,可以将分层教学引入该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为前提,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各层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引入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同时也是可行的。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性较强,每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一个核算体系,在完成整个项目过程中需要单独或分组完成相应任务,对同一个项目的不同任务需要区分难易度,这样既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懂得学无止境。

三、分层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生分层。我院成本会计实务

课程设置在大二第一学期,学生经过大一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实训等课程的知识积累,对学习该课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操技能。根据大一学年学生专业课程的平均成绩,与班主任、大一任课教师的沟通,适当考虑学生情况,将班级学生分成A层、B层、C层3个层次,专业知识学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较浓、学习较主动或勤奋的学生属于A层;专业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属于B层;专业知识掌握欠佳、学习困难较大、学习积极不够的学生属于C层。在确定层次时,教师不在班级学生面前公布,以免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学的开展,针对学生选择和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层次确定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对每一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A层次学生,其学习能力和自主性较强,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不断深入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更独立、灵活地去完成项目任务,当然可以适当增加其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等,要求学生在掌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要学会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有一定成本管理能力,偏向会计技能竞赛方向培养。对于B层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上具备一定上进心,但是有时不能及时掌握项目任务的要领,需要教师在一旁多点拨,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要求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成本分析等能力,对较难的知识点只需一般掌握就可以。对于C层的学生,其学习兴趣不够,更多地要培养其对该课程的兴趣,引导其掌握最基本的项目任务知识点和技能,完成基本任务,为今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定基础。

(三)项目任务分层

教师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结合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按项目任务难易程度分层,或按项目任务数量分层。以项目一品种法之子项目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为例(见上页表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任务难易度及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对C层学生下达子项目时,要求学生明确相应任务,主要完成的子项目任务是:(1)计算并分析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资料,归集辅助生产成本;(2)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3)审核并填制记账凭证;(4)登记有关明细分类账。直接分配法是一种计算相对简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让C层学生来做难易程度刚好。对B层学生的要求是在C层的基础上,会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要求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增加了一定的计算工作量。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在B层的基础上会用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或增加辅助生产车间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A层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辅助生产成本的不同分配方法,从计算工作量上增加对其的理解与掌握。

(四)项目实施分层

以项目一品种法之子项目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为例,要求每个层次实施流程是一致的。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同一项目,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层次的项目任务,积极引导各层次学生完成相应层次的项目任务。选择同一难度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每组4人为宜,多出来学生可以3人或5人为一组,每个小组设置项目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本小组内成员工作任务的确定与分配。然后各组确定子项目的工作任务,可以让小组成员按岗位要求开展,依次是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数据并计算数据→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并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由小组成员分别完成。在不同子项目实践中可以让学生适时轮岗,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各岗位的知识和技能。A层学生学习自主性强,教师只需进行适当引导,让其独立完成各项目任务。B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比如在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时,有些学生不会计算对外分配中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辅助生产成本,这时教师要鼓励其自主解决困难,当然必要时进行一定的辅导。C层学生学习动力不够,教师要时时督促,多指导。教师在巡查指导过程中要对普遍容易做错的地方不断提醒。

(五)项目评价分层

在完成项目后进行分层评价,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评价要求。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每个层次学生的评价都以自评、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整个学习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不仅要对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还要结合课堂问答、学习态度、总结陈述等方式。教师要用发展的思维来看待每一层的学生,在完成不同项目任务时,有些B层、C层的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应使其上升到高一层次,这样会让每个层次学生均感受到幸福快乐从而产生学习动力。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学生的层次,达到隐性动态分层。

四、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设计项目任务的难易度时,要把握好度,对于C层学生,主要会模仿教材实训项目基础性任务,对B层和A层学生,要求在此基础上逐级加大难度,但难度不能超过A层学生的接受范围,太复杂的项目任务尽量少涉及。其次,为了避免有些学生放弃较难的项目任务而选择相对简单的,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选择相应层次的项目任务,以加分的形式让A层、B层学生选择有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最后,教师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外,还要课外多进行答疑辅导,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深入观察,避免将个别同学定错了层次。在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项目实践中引入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层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促进各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发展和社会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海燕.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3,(14):120-122.

第3篇:会计实务课程范文

[关键词]会计基础实训;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移动互联

0引言

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对一流本科课程“金课”的建设内容和要求做了更明确的阐述,要求体现“两性一度”原则,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自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近些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普及,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财务管理本科的实训课程穿插在各个学期,懂会计才能懂管理,因此会计基础实训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实训课,是第一门专业实训课,也是后续学习专业课程的敲门砖。基于教育部“金课”课程建设的高质量要求和移动互联时代的特征,结合会计基础实训课程的重要作用,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及实践,将对提高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基础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环境的变化,使得各高校专业课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师们利用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智慧教育工具有声有色地开展了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混合式教学。中国知网数据显示,大多数的教师注重专业理论课的改革,而利用移动智慧教学工具对实训课程的开展还很少。目前财务管理本科的会计基础实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比较传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目标不完善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会计基础实训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要求系统地掌握工业企业核算的基本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熟悉会计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技能目标要求掌握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素质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诚信、遵纪守法等精神。但目前的素质目标涵盖范围较窄,仅仅概括性地提到了素质目标,没有体现出素质目标,更没有系统化地体现思政育人的目标[1]。

1.2教学内容部分过时

教学内容的部分过时原因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政策更迭速度过快,另一方面是固有知识点已经和实际背离。具体来说,近些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法等财税政策不断变化,收入、租赁、金融资产、报表格式等企业会计准则不断修订,教材的内容没有同步跟进,导致现有的教学内容部分过时。而托收承付、信汇等实务中已经极少使用的业务在很多教材里依然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已经明显和实务脱节,导致教学内容部分过时。

1.3教学模式僵化

大多数财务管理本科会计基础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且僵化。教学模式陈旧体现在大多采用传统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或观看操作视频,之后进行实操。但实训课程重在实践,应强调以学生为主,目前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形式单一,课堂比较枯燥,授课效果差强人意[2]。移动互联时代,教学模式的僵化不只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还包括教学软件上。大多数会计基础实训课程利用“科云”“网中网”等教学软件并在实训室集中开展,但目前市面上已经涌现出了“柠檬云”“筋斗云”等移动互联实训APP,完全可以脱离传统的实训室,在实训地点、实训手段上更加便捷,更加有效。

1.4考核方式不严谨

近些年,各高校不断致力于教学改革,目前会计基础实训课程大多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学习态度、会计凭证阶段性实训成果等,综合性考核实训报告以及会计报表结果性实训成果等。虽然考核方式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考核方式并不严谨。究其原因,考核范围广泛,工作量几何级数大,但主要依据教师或助教的主观评判,所以考核方式不够严谨。

2优化会计基础实训课程教学的路径

2.1完善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本科会计基础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论、技能和素质目标。在素质目标的提炼中,不仅需要体现遵守职业道德和遵守法律基本要求,更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等大思政理念自然融入。具体融入思政理念时,首先要做好财务管理本科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确保和教育部的思政融入要求一致;其次要注意不同课程的思政教育侧重点,避免有些思政内容重复,而有些思政内容又没有提及;最后提炼单门课程的思政融入内容,单门课程系统化融入思政内容。通过这样的有序递进,完善教学目标。

2.2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内容,要体现财税政策、企业准则等新内容。具体来说,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体现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会计书写、凭证整理与装订等内容;新增增值税发票查询、企业工商信息查询、二维码结算等最新财会领域技能点;依据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政策,对增值税税率调整、发票印章变化、个税改革、会计报表模板更新等内容予以反映,拓宽企业微信、支付宝结算等高阶性业务内容,保证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大胆剔除实务中极少使用的内容,包括托收承付、信汇等业务,最终开发符合移动互联环境的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不仅提供整合后的主要教学内容(见表1),还提供丰富的二维码资源(如拓展知识介绍、教学视频、实操视频、会计软件账套备份等)及参考答案,学生可扫描二维码进行学习。

2.3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针对一些低阶的实训内容,例如会计书写、书写大小写金额及票据日期等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对一些高阶的实训内容,例如编制并审核原始凭证等实训内容,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重点学习。而不管是低阶还是高阶的实训内容,都要重视课后的巩固与反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体现创新性。教学方法上,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教学软件进行混合式教学,可以采用选人、投票等课堂活动,增加课程趣味性;也可采用小组任务、课堂讨论等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知识输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实训知识及技能。实训模式同样体现创新性,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情况,可以采用“纯手工”的实训模式,也可以采用“手工与会计信息化结合”的实训模式。“纯手工”的实训方式有利于系统化地锤炼财会思维,而“手工与会计信息化结合”的模式创造性地应用移动互联软件(柠檬云财务软件),既可以培养财会思维,又可以培养紧贴实务的实操能力。

2.4优化考核方式

可从多方着手优化考核方式,包括教师、助教、学生本人多主体考核,过程性和结果性综合考核,线上和线下结合考核。结合时代特征,超星学习通就可以助力优化考核方式,减少教师由于个人喜好等原因带来的偏差,降低教师个人的考核强度[3]。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确定每一项实训考核指标的内容及权重,例如签到占比10%,课堂活动占比20%,课堂作业占比20%,日常章节测验占比30%,考试占比20%;其次确定考核的主体,签到和课堂活动由学习通系统自动计算完成,课堂作业可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完成,及时巩固课堂知识,日常章节测验由教师或助教完成,考试由教师完成;最后,每一项考核明确考核的标准,严格按照考核要点给分。通过这样的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方式,最终在学习通上的考核成绩会以分值的形式体现,更加客观,摒弃了之前仅由教师主观考核的形式。

3结论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完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方式等改革路径综合提升会计基础实训课程的教学水平,提升实训效果。而会计基础实训课程的有效教学,既便于后续课程的展开,又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伶俐.“课程思政”视角下《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144-145.

[2]刘慧娟.“岗证赛”引领会计基础实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7(11):124-125.

第4篇:会计实务课程范文

关键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而最能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税务会计》,是一门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课程,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方式,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改革与创新。

一、《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税务会计》课程对学生实际纳税申报能力要求极高,这就要求在选取教材时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论性的知识要适量够用即可。同时本课程又是变化更新比较快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校学习内容与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接触运用的知识相比有一定的滞后,学校老师在选择教材时不能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目前,高职院校在选取《税务会计》课程教材时存在两种误区:一是选取理论知识占50%以上的教材,实践操作知识内容很少,类似本科院校税法专业教材,不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且有的法律条文已经发生变化也没有与时俱进。二是选取了较多的以实训操作为主要知识内容的教材,但实训操作案例不具有代表性,甚至有滞后的知识内容,不利于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2.教法单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综合性很强的《税务会计》课程不能“满堂灌”,但现实中很多教师仍沿用照搬高等专科学校或者本科院校的教法,以理论为主,教学大纲里实训学时远远少于理论学时,而且单一的实训内容,并没有按照工作需要的岗位来设置相关的实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如没有指定的税务会计实训大纲等,缺乏实际操作和模拟数据软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能力和教学效果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也降低了学生就业竞争的优势。

3.“双师”型教师知识技能不到位,考核方法单一。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现在有很多院校将“双师”作为教师晋升和加薪的条件,虽然这样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技能水平,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①没有足够认识到“双师”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只要考过专业职称证书即可以认定为“双师”,但这些教师并没有到企业一线参加过任何技能训练。②个别教师虽然到企业锻炼,但是力度不够,使得锻炼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③现在有许多高职院校由以前的中师、中职合并组成,虽然硬件设备建设一直在完善,但软件设施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资金的缺乏,不重视等原因导致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院的整体发展。

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基于会计工作岗位需要的教学内容方案设计。

高职课程教学应该模拟不同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模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有出纳岗位、往来账岗位、财产物资管理岗位、工资核算岗位、税务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税法会计》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在纳税申报过程当中涉及的会计处理,提高学生实际纳税申报的能力,对每个会计工作岗位的技能都得到锻炼。这些都决定了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突出每个工作岗位的任务,使其相互关联,如需要办理消费税的纳税申报就要知道消费税的纳税范围、哪些是从价征收、哪些是从量征收、具体应纳税额的计算等,这些知识可以融入学生的实际工作中,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多、照本宣科,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开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税务会计》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公认的课堂效果,这种方法要求经典案例的选取。因此,能否成功选取案例是关键,也是《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如判例式教学法则是继承了所有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知识,这种方法应用于讲授法律条文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老师乐意采用和需要创新之处。又因《税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集会计、法律和管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课程,在讲授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教法,如运用归谬教学法中的“逆推”和“归谬”,从反面逆思维逻辑推论法律知识案例,再归纳总结谬误之处,使学生在辨别真伪的场景中学习正确的知识。正所谓“学无定法,教无定式”,每种教法用在适合的地方就是好方法,因此,如何使每种教学方法用在正确的地方,发挥更大的效力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随着多样化的专业发展趋势,教育者们只有学会在继承传统教法优点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使教学质量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提高“双师”型教师团队教育质量。提高“双师”型教师团队教育质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担任《税务会计》课程的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必须遵循以下三点:一是教师要具有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不仅包括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知识的系统性,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会计专业最前沿的社会发展动态。只有充分掌握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动态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指导。二是教师要真正具备会计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即教师要真正在企业会计岗位上实践操作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技能才能真正运用于实践。三是教师要具有国家认可的专业职称证书且在不断地努力进取专业高端知识。会计专业课程尤其是《税务会计》课程中的法律条文随着国家形势而不断更改,纳税申报软件也不断更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4.改革《税务会计》课程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现行的高职教材没有一致的编订标准,在内容上也没有统一要求,理论知识多实训内容少成为高职教材的弊端,对学生并不合适。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选择一本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税务会计》教材由于会计相关知识更新较快、必须及时调整教材的内容,在案例选取方面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或者网络技术,增加税法相关知识的信息量,使之满足社会需求。

5.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加强校企合作建设。

高职教育以其突出职业能力要求而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开设《税务会计》课程时,突出动手能力的实训学时要远远多于理论学时,至少应占整个课程总数的2/3,同时,高职院校还需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课程的特点做到如下几点:(1)建立税务会计模拟实训室,积极购买模拟纳税软件,让学生扮演各种岗位角色,以纳税人的身份切实感受到纳税申报的整个过程。(2)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与企业相联合,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也可以引进企业专家到教室给学生传授实践知识,深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唐海风,陈暘.对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

[2]李建薪.对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2

[3]王亭喜.浅议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1

第5篇:会计实务课程范文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金课建设

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了培养具备良好品质、健全人格、较高职业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有必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讨。

一、OBE理念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一)“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实务”课程选用的是全国会计专业初级会计职称考证教材。该教材为会计资格考试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但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会计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不够[1]。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会计从业人员可直接报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在修订后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中,“会计职业道德”部分被弱化。然而,融道德于教材是西方会计教材编制的普遍做法。据调查,美国会计入门教材有近82%的章节包含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二是高校教学目标偏移[2]。教师往往以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作为会计教学的导向和目标,更注重教学的应用性及专业性,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忽视人文教育及会计人员的人格培养和价值塑造。这不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不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重要意义

OBE教育理念又称为成果导向型教育,是一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未来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3]。落实OBE教育理念就是要将人本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OBE教育理念下推行“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是实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现实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能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提高政治站位,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基于OBE理念的“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价值聚焦,进行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1.修订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标准是根据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教案编制及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了“初级会计实务”的课程标准,明确了该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2.开展“五观”教育,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结合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实际,“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从职业道德与公民素养、法律能力与社会能力出发,以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解为“五观”(法治观、道德观、发展观、改革观和自由观)教育,并将法治、发展与改革三条主线贯穿其中;从挖掘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契合点、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创新教学过程,实施“嵌入式”思政教育,搭建“三位一体、一课三融”育人体系(见图1)。

(二)深挖课程思政契合点,系统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通过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方面的统一,促进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课程组将“初级会计实务”课程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及财务报告五个模块,深入挖掘各模块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在课程素材选择、案例选择、活动安排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系统设计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内容(见表1)。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教学过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组运用Mooc、微信、微电影、微课等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创新教学过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扩大课堂教学资源的育人覆盖面,增强思政教学元素的渗透力。如: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录制融思政元素于一体的在线网络课程和微课小视频;课前,利用职教云等平台教学任务和教学资料,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课堂上,教师通过云平台发送课堂研讨主题,开展头脑风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教师通过云平台发送实时案例,推送拓展知识链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剖析案例,制作PPT或视频,并上传到云课堂。2.课内融入,课外实践教师将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家庭理财教育、诚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4],通过分组主题研讨、实时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最新经济案例、观看相关法制节目,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并定期组织财经案例辩论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提升法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OBE理念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优势互补,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的专业性,由“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会计行业专家、团学骨干、创业导师等组成专兼结合的“育人共同体”,形成全员育人的内生动力。其中:课程专任教师和思政教师能实现学科互补,找准“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思政契合点;会计行业专家精通专业实务,可实现能力互补;团学骨干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动态,协助专业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方法互补;创业导师更熟悉创业实践中的会计操作技能和素质要求,能针对创业团队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功能互补。

(二)“三位一体,一课三融”育人结构

1.以翻转课堂为抓手,思政融入。课前,教师学习任务,并从社会视角和人文视角出发,为学生提供前沿资料。学生则通过收集资料和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中,教师通过头脑风暴、模拟实训、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活动,强化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素养。课后,通过开展实景实训,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2.以会计服务为载体,理实融通。课程组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组织、相关企业等主动接洽,共享资源,共建校企合作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及大学生会计服务网络,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深度体验课程思政的内容,实现校内外协同育人。3.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产教融合。为了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专业支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课程组应积极配合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支持,实现优势互补。

四、结语

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教师应基于OBE教育理念,在课程思政和“金课”建设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实践,为打造“金课堂”营造良好生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铸魂与育才相融合。

参考文献:

[1]聂延庆,卢萌.职业资格与高职人才培养融合视域的教材改革———基于“初级会计实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2):236-237.

[2]章雁.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7):103-105.

[3]刘艳.专业认证视域下遵循OBE理念的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