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市场卫生管理全文(5篇)

市场卫生管理

第1篇: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迅速,每天接受患者的人数也非常多,医疗机构的年收入巨大,正是这种收入不断增长使得医疗机构经济管理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财务、会计管理问题上,经济管理问题的出现对医疗机构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一、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问题

(一)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机构愈加激烈,尤其是私立医院的兴起,私立医院独特的服务态度及服务水平赢得巨大市场份额。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更新,当前的医疗市场在不断扩大,人们在治病的同时更趋向于医院接受身体养生,这种情形进一步导致医疗机构的竞争加剧,使得医院面临的市场压力不断增加。

(二)信息收集及会计工作没到位

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营中,往往经济管理松散,同时往往不会对内部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最终常常会出现收入同支出不平衡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具体的原因主要是财务监督工作常常难以落实,信息反馈的取代比较单一,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使得当前大多数的医疗机构仍旧应用传统的经济管理制度,这样使得经济问题越来越显著,医疗机构各项工作也不能科学有效开展。

(三)医疗机构成本管理问题凸显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没有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这样使得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往往不规范,成本管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影响医疗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医疗机构常常不能落实相应的责任,常常没有对医疗机构未来发展做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就进行盲目的规模化扩张,这样经常导致医疗机构的支出费用超标以及出现大量资产闲置的问题,这对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提升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四)经济管理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多为技术工作者,大部分管理工作者也并非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中,这些没有经济管理知识及经济管理经验的人员在实施经济管理过程,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人才缺失造成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这样必然会导致医疗卫生结构错过绝佳的发展时机。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措施

(一)加强成本管理

医疗机构经济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医疗机构成本管理不到位,就不能产出一定量的医疗服务,这样对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不利。同时科学合理的医疗收费标准的制定也需要以成本为基础,通过降低成本以减轻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负担,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成本管理上,首先要求医疗机构设置经济管理部门,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及经济运行程序,规范医疗机构经济行为,以培养出一大批懂业务、经济管理能力强的管理专家队伍,千方百计降低医疗机构经济成本,进而提升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比如医疗机构可对内部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强化医院支出计划性及效益性。其次需要避免各种不必要成本的产生。医疗成本中有些为必要劳动消耗,有些则为不必要的成本,对于这些不必要的成本,需要坚决避免。再次需要医院建立以节约成本降低消耗为主体的成本管理责任制,使成本管理落到各科室、岗位及个人,通过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最后要求医疗机构将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与卫生计划与卫生方案制定上,以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二)充分发挥医疗市场作用

医疗机构需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遵循卫生事业的自身规律。在实际的工作中,医疗机构需要明确医疗服务的具体内涵,了解医疗服务并不同于传统商品交易以及传统的服务行业,而是含有一定福利行为的公共性服务,且市场不可能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对医疗机构有正反面双重作用,其中正面作用主要表现为市场能够促进医疗技术进步及发展,主要是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同市场引进先进人才、先进技术装备、强大资金来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负面作用则是医疗机构往往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问题。针对市场对医疗机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合理进行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医院整体布局,加大医院先进医疗设备及基础设施扩建的拨款力度,应用医疗服务价格调控以提供各种医疗服务所系的卫生资源。

(三)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医院经济管理问题出现同医院监督管理缺失存在直接的联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语言需要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监督体系,遵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使得医院经济管理的手段合理。此外,还需要结合医院实际经济状况及资金使用特点,针对性的对医院进行高效的管理,具体需遵守下面几个基本的原则:首先是财务管理需要为提升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服务;其次是需要保证医院筹集的所有资金都能够得到最合理、恰当、有效的利用;最后是需要为医院经济管理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参考服务。

(四)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医疗机构竞争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医疗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人才对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医院管理过程中,要求医院应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给予经济管理人才良好的待遇及尊重,使得人才能够为医院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在实际的管理中,医院也需要意识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于已有的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以使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依据新的政策及条件,改善与优化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让医疗卫生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不败之地,需要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监管体制以创新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医疗市场作用及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钦蓉.新医改下如何加强经济管理提升医院双重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10):76.

[2]李树红.成本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A].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十届航天医学年会、第十三届航天护理年会暨第四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4:5.

[3]金鸿玮.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J].现代交际,2013,165(08):60+59.

[4]汪志媚.新市场背景下医院经济管理浅论[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4(03):185-186.

[5]郁志飞,夏琳,王志伟.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医院经济管理改革[J].经济师,2011,22(10):232+235.

第2篇: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1.1新医改对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出新期望

卫生管理类专业是伴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长而形成的一个新兴专业,卫生管理类专业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使其明显区别于其他医学类专业。作为促进和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专业和学科,卫生管理类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等涉及卫生管理及其管理队伍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和要求。这为卫生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新时期的医药卫生改革呼唤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管理专门人才。也为卫生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

1.2新形势对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出新挑战

在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7月的《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中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位于本省布点过多、连续两年(2012、2013年)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之中,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卫生管理类专业亦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同时,结合卫生管理专业招生实际,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同学中有部分是因为志愿服从等原因调剂进来,专业思想较不稳定;卫生管理类专业同学就业期望较高,就业率近年出现下滑的趋势,这些均对卫生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2对卫生管理类本科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2.1注重新时期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内涵研究

高等教学质量观是一定阶段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观念,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这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确立、新医改对卫生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这些均使新时期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理念和内涵产生了新的含义。因此,需要从理论上对新时期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内涵进行阐述和界定。卫生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其本科教学在培养人才的特质上应具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质量内涵;教学质量不能仅仅体现在“教”的“过程”中,更应反映出“教与学”相结合、“投入—过程—效果”相结合的质量内涵,逐步形成系统化的质量观、强调专业特色的质量观和发展的质量观。

2.2开展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卫生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教”一直占居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疏于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参与程度低,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缺少互动,应试倾向的学习策略表现突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缺失、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也直接导致处理卫生管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差。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知识蓄积型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探索与时俱进的卫生管理类专业新型教学方法。因此,应不断探索在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也要求卫生管理专业教师注重能力和角色的转换,变单一理论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师资。

2.3构建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标准是进行评价和管理的必要条件。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也是多样的,目前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由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卫生管理类专业应坚持在遵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标准与合格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尊重共性、注重个性,既要反映教学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卫生管理类教学的个性特色,建立多样化的、有特色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从标准的规范性上看,标准的内容和形态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制定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要广泛吸收卫生管理教育教学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听取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从而从程度上和内容上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规范性。

2.4完善卫生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对于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和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依据,是高校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蕴涵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对教学质量评价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加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及不同类型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呈现多样性特征,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及重点等方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操作规范。因此,需要结合卫生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和质量标准,并从质量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建立一套切合专业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要切实应用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克服“为评价而评价”的弊端,从而真正起到激励教师做好教学工作、促进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

2.5加强卫生管理类专业教学师资的培养

第3篇: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应急治理能力;国际合作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严重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财产安全,而且对各国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秩序稳定造成巨大影响,对各国公共卫生管理效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战中经受住了考验,但仍暴露了影响管理效能的一些不足,如应急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不健全、应急治理能力水平发挥不充分、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不平衡、应急管理技术配套更新不及时等。因此,后疫情时期我们更应当未雨绸缪,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实施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和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各级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快推进国家应急治理制度和能力的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多维审视

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共经历了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期间还出现了多次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频发的突发疫情过程中,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完善。

(一)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能力、水平现状分析

1、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相继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关于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试行)》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完善及法制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提高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效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在防控过程中先后出台了多部与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紧急措施,其中最显著的是2021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律是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对创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法治体系、引领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又出台了多项涉及各个领域的抗疫综合性措施。如,国务院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的通知》《应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复诊复检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交通运输部为保障客运场站和运输工具的安全,了《关于印发<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的通知(一至三版)》等。总体而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涵盖公共卫生管理应急预案编制、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制度建设、公共卫生管理人员构成及培训、公共卫生应急现场处置等相关内容的公共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2、我国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及水平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制度体系的架构大致划分为各级卫生系统和各级非卫生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各级卫生系统公共卫生体系是以卫生执法部门(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业化的公共卫生部门(主要包括传染病、遗传控制中心、卫生检测处等)、政府议事部门(如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医疗机构(疗养院、综合门诊部、卫生所等)、人民群众及其他社会团体等构成;而各级非卫生系统主要涵盖民政、环境保护、工会、妇联、残联和医药企业等。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实行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疫情爆发之初,迅速启动应急管理。在纵向管理上,由国家卫健委及其主持部门或由协助部门牵头主导,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卫健委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一至五版),将新冠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临床分型、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及医院感染控制告知各省市地区;在横向管理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辖区疫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协作,统筹计划、统一管理,避免出现因职权不清而导致各级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的情况。中国抗疫成功最大的经验在于广大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构公共卫生防控中固若金汤的坚固防线,为抗疫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定的群众力量。

(二)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成效。如何高效且高质量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对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在疫情爆发之时,政府及卫生管理部门及时下发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诊疗建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落实到位,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应急处理规定实施相应的措施,及时启动应急管理预案。我国政府在遏制疫情蔓延方面成效显著,由此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赏和支持。在疫情爆发后的5个月,全国各个地方先后复产复工,八方支援湖北省的经济运转,国内经济强力复苏。虽然当前的国际疫情态势仍旧严峻,但是在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获得了防疫和抗疫的阶段性胜利。2021年5月9日,国际世卫组织将国药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标志着国药新冠疫苗的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可及范围等已达到世卫组织的相关标准要求。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9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8,260.4万剂次。从大数据来看,各地的疫苗接种率迅速提高。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100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提供了12亿剂疫苗和原液。中国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

二、疫情防控视角下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效能存在的不足

(一)应急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不健全影响效能发挥。国家及地方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急管理法律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立法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相继的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预案标准等仍然存在着规范内容不清晰、具体操作不匹配、管理规则不完善以及法规修订不及时等问题,同时存在着地方政府应急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实施应急管理的水平较低等现实困境,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行政紧急权与公民私权间协调不畅。在政府部门职能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职权界定不科学、不清晰的问题,从纵向上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公共卫生管理权限明晰度不够;从横向上看,各部门内部的公共卫生综合管理体系与专项应急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协同作战能力不强,从而导致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期应急决策、信息上报下达、应急措施执行等环节的滞后与局部混乱,实质上影响到了公共卫生管理效能的提升。

(二)政府应急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影响效能达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以临时性应急预案和指挥中心为主、有关部门进行配合为辅的应急管理模式。但是,我国政府在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使用手段的前瞻性、科创性和实效性的欠缺,影响达成公共卫生管理治理效能。目前,我国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的综合协调平台和常设性工作机构建设的标准化程度不够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多方主体应急联动体系化及协同作战的能力不够强。特别是针对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常态化建设,总体上推进力度和程度仍需加强,在监测预警、舆情治理、物资保障、应急演练、队伍建设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空间。在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不少一线医务人员已经意识到风险,但并未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公共卫生应急系统未能及时充分响应,管理部门也未及时做出风险研判和预警,从而延误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

(三)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不平衡造成效能集聚、集约不足。我国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领域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覆盖面、供给质量与服务供给效率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层次人群之间的不平衡。特别是在西部农村地区,专业卫生机构数量、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防疫人员等指标明显滞后。这些卫生管理水平、资源的不平衡都造成了效能的集聚、集约不足。由于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不平衡,我国防疫工作的管理技术、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没有很好地提高公共卫生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四)应急管理技术滞后及技术系统集成不力影响效能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总体稀缺,尤其是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呈现人员学历层次不高、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低且下降明显、结构老化且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面对不断扩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每年5元的人均经费补助增长幅度相形见绌,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压力大、任务重、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主动评估、提前预防和迅速响应不力,导致了应急管理效能发挥不充分、不及时。

(五)运用创新手段和先进科技系统提升管理效能工作有待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科技,这是保持高效稳定的公共卫生管理效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方式并没有适用新科技、大数据技术,相当程度上依赖传统的“人海战术”和“手工操作”。例如,在疫情防控初期,各基层管理组织需要把握居民近期的行动轨迹,绝大部分地方采用的是工作人员上门登记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有可能增加工作人员与居民之间的感染几率;再如,在绝大部分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重点公共场所,多数工作都是由一线工作人员人工操作,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虽然这些问题在疫情抗击战中已经得到了纠正,但这个工作远远没有结束,科技防疫、智能防疫、创新防疫永远在路上。

(六)应急防疫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全球性突发公共事件来临之时,疫情防控不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任务,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美欧国家将防疫政治化,导致各国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密切的沟通关系,更没有专门的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导致各国之间及时研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不力、效果不佳。我国虽然围绕构建人民命运共同体目标,在我国取得疫情防控全面胜利的同时,主动积极为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贡献了最大力量,但由于西方个别国家的阻挠,应急防疫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后疫情时期提升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效能的路径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体系在应急管理、储备保障等方面已经相对完善,但现在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以及智能化程度上仍存在缺陷。一方面针对此次防控中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快健全公共卫生法规体系的步伐。对我国现已出台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评估,重新修订形式化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具体内涵,细化法律条文,减少模糊表达,提高法律法规的实用性。要明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将政府的紧急行政权与公民私权之间的优先性以及公民权利保障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和智能科技优势,采用“机器换人”策略进行高危险作业,开设线上发热门诊等方式进行网上诊疗,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导向,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未知性、危险性和传染性。

(二)不断强化政府公共卫生应急治理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建设。在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上,必须充分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并细化各级政府公共卫生管理的事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叠交叉,避免推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能。明确政府数据共享的流程与权限,协调政府间的横向关系,进一步突破现有“数据孤岛”和“数据鸿沟”的影响,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流通交互和互认共享。政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以及系统管理能力依靠的是人才、应急管理机制以及政府治理能力。在人才培养上,应鼓励各大高校开设专门的学院培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的专业性人才,为各级政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队伍储备专业化人才。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不平衡,应鼓励东部地区人才支援中西部地区,加大中西部的教育力度。组织政府公共卫生防控部门的人员参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短期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在应急管理机制上,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综合应急管理机构作为管理机制运行的核心环节,全面统筹应急管理工作,将预警作为主要的工作职责,制定各类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发现重大疫情处置上报规定;明确各级疾控机构权责划分;有效利用医院资源,同时政府应调征社会资源,发挥社区管理作用;对相关物资生产、储备、调配、运输等,进行统一管理。

(三)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科技支撑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实现灵活配合,提升应对能力的有效载体。高效稳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不仅需要制度支撑、信息共享、资源供给和人才参与,也需要创新型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技的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改变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实现有机联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横跨医学救治与药物研发、大数据分析、新兴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物流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新科技已成为突破政府、市场与社会联动制约的新动力。

(四)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模式完善智能化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政府治理手段空前丰富。单一、传统的治理手段在面临重大风险防控甚至日常管理时已经捉襟见肘,将科技与治理有机结合,是政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能化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大数据+网格化”模式主要通过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公开三个阶段实现。在信息采集阶段,要指定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进行公共卫生管理基础数据的报送汇总,同时在各级政府设立专门部门、专职人员进行平台管理,规范基础数据的具体报送流程,赋予基层工作人员有效使用的权限。但为了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可放宽数据报送主体的权限范围,同时通过明确各主体的责任,避免各主体的权益遭受侵犯。在信息共享阶段,根据政府有关公共卫生数据的不同性质,对其共享的条件进行区别化规定。另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下,获取数据读取使用权限的速度应当加快,条件应适当放宽。在信息公开阶段,需要明确公开个人信息的主体以及明确划分政府“数据公开”与“数据共享”的界限。在具体规定实施中还需注意在政府内部数据共享时,要保障涉及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用作其他用途。

(五)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国际合作的体制机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通力合作。我国要始终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坚决破除防疫政治化错误倾向,通过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官方沟通机制和国家政府支持的民间沟通机制两方面建立国家间防疫合作沟通机制。要依据世界各国优势,形成涵盖不同层次、涉及众多领域的协调机制。建构救灾物资和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减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相关国家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使得合作国有时间来应急协调相关事宜。通过合作平台随时更新信息,让合作国家之间快速掌握国外疫情情况,及时向本国人民发出疫情通报以及提供相关急需物资的援助。中国抗疫的全面胜利和中国成功经验使得中国具有推进公共卫生管理国际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的信心和决心,全球合作战胜新冠病毒必须吸取中国经验、彰显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继伟,徐丽君,王爽.加快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21(01).

[2]张星,翟绍果.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的发展变迁、现实约束与优化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21(01).

[3]袁刚,温圣军,赵晶晶,等.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需求、困境与关键进路[J].电子政务,2020(10).

[4]朱荟,陆杰华.中国特色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的支撑条件和实践路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02).

[5]王淼.“大数据+网格化”模式的公共数据治理问题研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为视角[J].电子政务,2021(01).

第4篇: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医改带来的问题

市场机制单方面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效率,但公平性和宏观效率的降低,导致了消极的社会与经济后果,它不仅影响到国民的健康,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以及公众对改革的支持程度[7]。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改革的目标是“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围绕此目标,国家制定了医疗机构不论原隶属关系,不分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原则上采取“补需方“为主的投入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与调整医疗资源,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具有竞争活力的医疗产业结构[8]。有研究[8]总结了医改的“几个不满意”,即政府不满意,医院、医生不满意,病人不满意,城里人不满意,乡下人不满意,有钱人不满意,穷人也不满意。不满意突出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频发,医院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挑战。2011年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医改也有三个不满意地方,其中一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路线图还不是很清晰”,表明了公众有不满,需要改革,如何改革,尚不清晰。

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研究表明: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在于医疗卫生市场机制。医院必须有经济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获取经济效益超过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疗机构出现逐利倾向,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并引起广泛不满[9,10]。但还有研究认为:医疗行业不存在市场失灵,存在的是市场扭曲。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竞争不足而不是竞争过度造成的;是因为市场化还未真正建立,医疗仍属于垄断行业[11,12]。因此,把所有问题归咎于市场机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医患双方对医院职能认知不清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的职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从间接卫生筹资变为直接卫生筹资。公众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的医院职能转变认知错位[13]。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原来的职能是救死扶伤、护佑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后这个职能并没有改变,同时又增加了一个职能就是直接卫生筹资、发展医院、发展员工,应对入世以后外资医疗资源的冲击。医生给自身定位仍然是白衣天使。而患者心目中,医院变成了具有盈利性质的企业,患者是以消费者的心态来就医,视自己是上帝。同样是患者,往日是靠天使护佑的羔羊今天变成了上帝,医生们无论从心理活动还是从行为习惯都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医患双方对医院职能定位出现了错位。

2错位突显了管理理念和管理队伍落后

一方面,我国多数医院院长及其管理队伍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理论与知识培训,对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之甚少,只靠经验管理和粗放经营,导致不少医院管理效能低下,经营管理不善,运行成本较高,服务形象不佳,不能保证医院服务宗旨和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受人员编制和用人格局的限制,在综合性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专家教授、科室主任,技术骨干等专业人才担当管理者,时常被繁杂的行政事务所纠缠,使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中,既不能发挥专业人才的特长,又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效率。不能把医院形象塑造、就医流程重组、全过程质量管理、服务流程规范化、医患沟通标准化、消费者满意状况研究、工作效率和效益统一等卫生管理专业化的工作做到位。简言之,医院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医院改革、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9],已成为综合性医院持续性发展的障碍[14]。

3医患矛盾的根源是卫生人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些医院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观念。主要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医院仍然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不同专业、层次的人员都在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这种考核制度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有失公允的薪酬分配制度很难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1,13]。另一方面,部分医院为提高经济效益,对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但对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发展,对医院的公益性和赢利性不能准确把握,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第三方面,卫生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不清晰,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路线,缺乏可资借鉴的标杆医院,卫生管理人员培训无从下手,造成明显的管理效率低下,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15]。4.4激励措施重物质轻精神,忽略了医院的形象和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医院将物质当作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唯一手段或者最重要的手段,金钱往往成为医院激励员工的砝码,加薪成为解决人的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单一的物质激励改变了个人生理、心理状况,迫使工作者身心偏离正常运作状态,产生焦虑、沮丧耗竭与工作倦怠等。这些医院往往忽略了整体的环境建设、医院文化建设,人才对医院的认同感不足导致离职率居高不下[16]。

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公众,要尊重历史和现状,合理引导,提高认识。针对医院要立足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发展卫生人力资源,循序渐进,谋求发展。

1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医院职能和自身定位正确。社会要正确引导公众认识医院发展的历史和过程,正确认识当前医院的职能[1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入WTO是全体国人共同的选择。公众必须明白疾病的诊疗过程是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和疾病斗争的过程,是面对疾病求医问药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不是普通商品消费过程,不能把自己摆在上帝的位置上。

2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主动地转变思想,重新定位,虽然患者不是上帝,但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医院应该大力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就医流程重组、服务流程规范化、医患沟通标准化、消费者满意状况研究等卫生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14,15],持续不断地改进,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5篇:市场卫生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制度

一、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概况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对环境公共卫生就十分的重视,它以环境整洁、优美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花园城市”。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或做法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某些管理方式或许有借鉴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加坡广泛而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新加坡的环境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完成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的目标,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了更好地管理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环境、提高管理效率,环境公共卫生署于1968年8月重组,这次重组给公共卫生官员提供了更多的权力。另外,新加坡政府还于1968年10月1日启动了“年度公共清洁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使新加坡成为该地区最洁净的国家外,它还旨在让每一个新加坡公民都参与进来并借此教育公众保持新加坡洁净的重要性。

二、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主要职责

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主要由环境与水资源部下属的两大法定机构之一国家环境局(NEA)履行。国家环境局致力于为新加坡改善和维持一个干净和绿色的环境。该局设有以下部门:环境公共卫生署(EPHD)、3P(People,PublicandPrivate)网络服务署(3PND)、企业服务和发展署(CSDD)(下设五个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HRD)、企业公关部门(CCD)、政策与规划部门(PPD)(下设四个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EPD)(下设四个小部门)、环境公共卫生部门(EPHD)(下设三个子部门)、新加坡气象局(SDTO)(下设三个子部门)、战略发展和改革办公室(SDTO)(下设一个子部门)、环境技术办公室(ETO)、产业发展和推广办公室(ID-PO)、小贩中心办公室(HCD)(下设3个子部门)、新加坡环境研究所(SEI)。负责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是以下部门。

(一)环境公共卫生署(EPHD)

环境公共卫生署通过综合的地面监测、研究和适当的防护性措施,来确保新加坡有一个高水准的公共卫生。同时,EPHD还负责新加坡的整体清洁以及确保食品零售行业有一个高标准的卫生水平。另外,EPHD在优化新加坡的人居环境上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一些项目(如小贩中心翻新计划、公共厕所清洁计划)来进行优化。EPHD有以下部门。1.环境卫生局(EHD):EHD旨在创建一个市民有环保责任心的社会,努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EHD工作的重点和焦点有两个:监测和社区参与。监测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综合的地面监测,根据监测所得到的实时数据来为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制定预防性措施和防护性措施;而社区参与则跟社区发展理事会、镇议会、基层组织和居民以及国家环境局下社的区域办公室的推动密切相关。2.环境卫生研究所(EHI):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传染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和汉坦病毒感染)和其他环境问题(如室内空气质量、军团杆菌病和真菌感染)。3.公共卫生局(DPC):将整个新加坡的公共场所的清洁由DPC统一领导,能有效提高服务的质量。这种将所有公共场所(如,道路、人行道、下水道)的清洁由一个机构单独管理的模式,解决了以往由几个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公共场所的清扫而出现的缺乏效率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也提高了清洁标准。通过从其他机构逐步接管现有的清洁合同,并对公众的反馈提供更快的响应能力,DPC在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公共场所清洁的管理能力,确保新加坡的干净与卫生。

(二)环境保护署(EPD)

EPD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新加坡的环境,确保新加坡人世世代代都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其主要职责有: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控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对新加坡本岛的四个垃圾焚化场(大士、大士南、乌鲁班丹、圣诺哥)和一个近海垃圾埋置场(实马高岛)进行管理;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和垃圾埋置空间,环保署也采取措施来减少废物产生,最大限度地回收垃圾和节约能源。EPD之下又设有以下四个部门。1.放射线保护与核科学部(RPNSD)主要是负责执行新加坡防辐射法的一系列许可。2.能源效率与节能部(EECD)EECD主要通过针对新加坡居民、工厂及公共部门而制定的策略和政策及规划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来促进能源效率的利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污染控制部(PCD)PCD通过监测新加坡的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水体的纯度来控制新加坡的空气和水污染。同时,新加坡有害物质和有毒工业废料的管理也是由PCD负责。另外,通过中央建筑计划单元(CBPU),PCD将环境因素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和建设中来。4.废品与资源管理部(WRMD)WRMD主要负责大士、大士南废物发电厂和实马高岛的垃圾埋置场以及大士海洋垃圾站的运营和维护。同时,WRMD还通过制定政策及实施规划,来提高废物的回收率尽可能的减少废弃物。这种从源头上减少到达废物发电厂和实马高岛垃圾埋置场废弃物数量的废物处置方式,对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而言不仅是具有成本效益的而且也是高效一种策略。

(三)小贩中心(HCD)

主要是对新加坡的小贩中心进行管理,以确保新加坡人可以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享受到实惠的食物。同时,为了给公众和小贩带来最佳利益,HCD还负责制定、审核和实施有关小贩管理的政策。HCD设有以下部门及关键角色。1.政策和业务开发部主要是开发、检验、运营小贩政策和策略以及建立外部组织和政府机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新的混合管理模式。2.规划发展部小贩中心的规划和发展以及替换都由它负责。3.租赁管理部主要负责管理小贩中心的设施以及摊档的租期和租约等。另外,该部在日常运作中还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加强公众参与以及管理公众反馈和媒体查询等。

(四)3P网络部

3P(People,PublicandPrivate)网络部主要负责协调市民、企业及政府之间公共关系,对公众进行教育并引导参与社会管理。

二、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特点

首先,拥有一套完整的环境卫生政策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环境卫生执法系统也是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如此洁净重要原因。以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法》为例,它是更新新加坡卫生立法和改善公共卫生标准的一系列措施之一。目标也是把新加坡变成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由于新加坡的法律(Act)由国会通过,条例(Reg-ulation)由各部部长批准。而《环境公共卫生法》于1987年5月20日由国会通过,并于1987年6月10日由总统同意。该法旨在建立一套标准规范,以管理公共清洁服务、市场、摊贩、食品机构和一般环境的卫生相关事项。它还综合了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取代了1963年《地方政府综合条例》第4部分中载有维持公共卫生的规定。另外,该法是效仿英国的《公共卫生法案》、新西兰的《新西兰公共卫生法案》以及美国的《纽约市健康条例》等类似法规而制定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共卫生环境管理的复杂性,截至2018年1月,该法已历经20余次的修订。这使得该法的规定更加详实、细致,同时也更适应新加坡的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该法共有12部分,其中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和不适当的处理垃圾,如瓶子和食品容器,将会被处以罚款。对在公共场所存放建筑材料废物或在建造过程中未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危险的人,也受到处罚。该法还对食品机构及摊位的设立和游泳池、殡仪馆、墓地或火葬场设立、使用、管理、经营都有严格的规定。另外,还对违反该法的行为所应受到的罚款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次,新加坡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还得益于其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从垃圾的分类来看,新加坡的小区楼下会有大型可回收垃圾箱和社区发到每家每户的装可回收垃圾的塑料袋,每个月社区和承包商会上门回收这些垃圾。此外,社区还有废旧衣物和废旧书本回收项目。从垃圾的回收来看,新加坡的垃圾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承包商负责,每户居民每月定期缴纳垃圾处理费;另外一种是通过真空管道系统回收。从新加坡的垃圾焚化来说,由于新加坡是小国,没有土地去做填埋,现行的方式是先在四个垃圾发电厂焚化发电后将灰分送到离岛进行填埋。总体来说,这种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环境更加的洁净。最后,环保教育先行也是新加坡能够保持优良的公共卫生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文已经提到新加坡国家环境卫生局通过3P网络部门与社会基层组织密切合作,通过教育和宣传以及一些合作项目来鼓励民众参与各种环保教育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清洁和绿化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参加一些社团来引领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来保护和关心环境,主要是在以下方面:清洁环境、城市花园和水、节能和资源保护。新加坡通过全面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教育,从提升普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三、结语

新加坡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的理念,是新加坡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的一大特色。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要解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对良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新加坡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司林波,李雪婷.新加坡的生态问责制[J].东南亚纵横,2017(04).

[2]吴真,高慧霞.新加坡环境公共治理的实施逻辑与创新策略———以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三方合作为视角[J].环境保护,2016(23).

[3]秦海旭,刘海滨,谢轶嵩,朱小曼,卢宁川.新加坡环保经验对南京的借鉴[J].环境科技,2014(03).

[4]夏光.花园中的国度———新加坡环境优先的发展策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