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精选(九篇)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

第1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需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从供给侧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为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会存在差别。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随着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并逐步完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于货币政策框架做出规定,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并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具体规定。我国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保留了上述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规定。

在“十三五”及以后,由于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行,高速经济增长不宜作为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有必要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将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速目标定位于中高速,同时增强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物价波动加大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需以防通缩为重点,协调汇率政策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来看,就1960年以来的追赶经济体而言,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迈过了高收入经济门槛,完成了追赶任务。其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最具代表性。具体而言,这三个经济体的规模大致相当。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台湾为2300万人、韩国5000万人,日本为1.3亿人。从人均GDP水平来看,2014年中国台湾人均GDP为2.26万美元,韩国和日本分别为2.79万和3.61万美元。并且这三个经济体均在战后实现经济起飞,在20世纪70―90年代实现了经济换挡。这三个经济体大约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左右时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降,由之前的8%以上降至5%~6%的增长区间;而当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时,经济增速降至3%~4%的增长区间(见图2至图4),逐渐与美国、欧洲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靠拢。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未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参考,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下行首先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要相应下调,货币政策不能再以高速经济增长为目标,需要适应中低速经济增长,同时增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内外经济平衡等目标的权重,重视货币政策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完整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供给侧的货币政策不仅需要明确货币政策目标,还需要建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以及建立明确的货币政策规则。

(一)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调降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资产日益多元化,也增大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运用的难度。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程度会有所减弱,建议将汇率、利率、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指标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范畴。

(二)在操作目标方面,逐步确立价格型操作目标

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价格型操作目标,如货币市场利率;另一类是数量型操作目标,如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一般多采用价格型操作目标,比如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选择主导再融资利率,英格兰银行选择14天期限的国债回购利率。

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其对操作目标的确定几经反复,历经近三十年才最终走向成熟。以美国为例,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联邦基金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贴现窗口、最终回到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曲折过程。美联储确定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过程如此曲折,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战后的利率管制刺激了金融创新,使得利率管制趋于无效,货币政策不得不转向更为市场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数量型的操作目标往往导致利率较大幅度波动,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会对其国内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调控最终成为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见表1)。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兼顾了数量型和价格型指标,以数量型指标为主,价格型指标的调控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基准利率以及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合理定价提供了参考,但我国的基准利率体系仍需完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可由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兼顾转为更多向价格型指标过渡。需要继续夯实Shibor的交易基础,推动国债一级、二级市场的发展,完善基准利率体系,实现通过调节基准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等其他利率,进而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信贷行为来间接调控宏观经济。

(三)形成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

从货币经济学角度来看,货币政策转型理论的主要内容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建立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框架不仅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还包括实现该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即货币政策运用的规则以及调控模式等。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框架(见表2),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从之前追求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逐渐转向价格稳定的单一目标,即使对于仍追求多目标的美联储而言,稳定物价也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二是从货币政策内容和中介目标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各国纷纷放弃货币数量的中介目标,转向对通货膨胀、货币信贷增速等更多宏观经济变量的监测;同时,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通过短期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中央银行宣布的基准利率运行,从而影响长期利率、汇率以及货币信贷增速等中介指标,最终实现调控经济主体的生产支出活动;三是欧美国家的货币当局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以定期货币政策报告、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记录和投票情况,以及通过国会听证等途径就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与公众进行充分的政策沟通(Bofinger, 2001;Bain and Howells, 2009)。

从货币政策转型结果来看,英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由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最终转型为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通货膨胀目标制仍有相机抉择的成分,但其强调了货币政策的执行规则,并保证了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独立性。美联储虽然缺乏明确的货币政策框架,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参考了泰勒规则,在规则性和透明度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欧美央行还定期公布货币政策报告以便及时同公众进行政策沟通,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对于货币政策执行结果的偏离也引入了问责机制。

货币政策框架是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其选择和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必须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当前阶段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的重点在于进一步确立货币政策规则。建议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中逐渐增强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同时继续增加与公众的政策沟通渠道,注重引导政策预期,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

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来调节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从而实现信贷和货币规模的调控,是典型的需求侧调控政策。笔者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的方式来更多地突出其供给侧职能。

(一)供给侧的货币政策需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

未来供给侧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需重点发挥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一方面,通过影响资金使用成本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充分协调利率与汇率,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

具体而言,利率调控手段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一利率调控模式,通过改变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利率,如美联储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二是多利率调控模式,即通过多种利率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就后者而言,中央银行往往可通过调节利率的上下限就可以达到稳定市场利率的预期目标,而不需要再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这不仅简化了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过程,而且降低了操作成本。更重要的是,与单一调控模式相比,多利率调控模式无需依赖高度成熟的国债市场。

就各国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或融资便利)和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但在政策实践中,各国央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各有侧重。比如美联储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贴现窗口操作向各银行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动性支持。欧洲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经常性融资便利(standing facilities)实施货币政策,其中经常性融资便利主要用来调节同业市场的隔夜流动性。同时欧洲央行还以回购再融资方式实施公开市场操作,近年来以主导再融资操作(MRO)和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为主。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极少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见表3)。

(二)供给侧的货币政策需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预调微调的效果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已进行了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工具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货币政策对于市场流动性的预调微调以及短期利率引导的功能不断加强。

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同时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LF)对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从两者的执行情况来看,2013年以来,常备借贷便利在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过其实现的货币净投放规模一度超越同期公开市场业务实现的货币投放规模。在运行中,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利率水平则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因此更有利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

建议未来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创新出更多方便、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流动性,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实现预调微调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2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如何认识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在宏观调控中选择何种手段、何种政策。需要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状况来决定。土地政策是一定经济发展时期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手段

为了实现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多种调控手段,具体化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等。选择何种手段、何种政策需要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状况来决定。土地政策是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参与宏观调控的。从近年来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土地政策的内容看,土地政策主要是行政手段。

1.土地政策是实现宏观调控目的可行的手段

由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市场主体要有灵敏的反应度,比如利率提高后,企业就会明显降低资金需求。但在我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不少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经常是不计成本的。另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有效性,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投资过热的形势下也并不明显。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或者说是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共同“制造”的,对于企业行为,采用财政或货币政策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规范政府行为,行政手段可能更奏效。所以在我国要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运用土地政策更合理。

其实,土地政策是在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已经相当严重。而各种相关经济手段没有明显奏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用的。因为没有土地,任何项目也不可能启动,所以对土地供应进行调控,能够获得比较高的调控效率。截止到2004年8月,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园区)6866个,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超过2003年底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3.25万平方公里。这一方面表明土地供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盲目投资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果。

应该看到,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一项优势。我国实行的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土地用途管制、农地转用、建设用地统一供应等制度,使政府对土地市场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可以通过调节土地供应总量、安排不同的土地用途来抑制或鼓励市场需求,有效地引导投资、消费的方向和强度,实现经济运行调控的目标。

因此,根本的问题是端正目的,明确目的。当前,宏观调控就是要抑制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要大目标、大方向正确,是围绕着宏观调控的目的,就应当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一切手段,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而不要纠缠于到底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还是行政手段?是宏观手段还是微观手段的无谓争论之中。

2.对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的辩证认识

目的与手段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手段,在另一条件下可能是目的。比如,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时,宏观调控是目的,而土地政策是手段。而为了达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宏观调控又成为了手段。另外,宏观调控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调整和控制劳务的总量和产出的总量。所以,土地资源本来就符合宏观调控的范畴,至于把土地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还是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灵活设定。

当前应该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运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有专家提出:首先应该对宏观经济形势有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是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认真研究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和重点,如:建设用地总量的调控;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控;对不同区域土地供应进行调控等。再次要准确把握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最后要建立适应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即要建立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机制。

总之,土地政策是在一定经济发展时期有针对性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宏观调控中又会出现新问题,针对新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新政策供宏观调控应用。新政策中可能包括土地政策,也可能不包括土地政策。所以,从制定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到针对调控中的新问题制定新政策进行新的宏观调控,反复循环,向前发展,确保达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就是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土地政策在不同阶段具体化为不同的手段,即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土地管理手段主要有三类,即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多采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但各类手段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相互之间有联系,并可以动态地相互转换。以下以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政策为例,简要分析土地政策在不同阶段作为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状况,以及两种手段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3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摘要:区域政策作为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内容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区域政策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旨在揭示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域政策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区域政策;西部地区区域政策

一、区域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及特征

区域政策(要指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根据区域的差异而指定的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方面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区域经济政策、结构政策、自然保护政策等。

区域政策的目的是让那些原本不会进入目标区域的资金和劳动力被吸引进去,不但包括了将资金引入到落后的区域使使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还包括了使落后区域通过内生发展来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区域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区域经济政策,下面我就从区域经济政策方面来做分析研究。

区域经济政策:“所谓区域经济政策又称为区域政策,是政府(主要指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用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

为了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制定区域经济政策。

在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一书中将特征归纳为两个方面

(1)积极的区域倾斜,即对选定的地域单元给予利益补助。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的政府支持和权力下放是区域政策存在的基础。

(2)高度的集中化,即区域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是由中央当局来进行的,是一个“来自上面”的策略。

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差异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阶段性。

综合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区域层面上的差别政策导向、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政策。

(二)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目标

根据以往各国的经验,区域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区域政策的基本概念,区域政策研究的发展过程,区域政策研究的地位等。

(2)区域政策的宏观和微观的理论基础研究。

(3)区域政策的战略、目标与实现途径的研究。

(4)区域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及其优缺点研究。

(5)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区域的分析性研究。

(6)区域经济政策好坏的评价方法研究。

(7)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手段的研究

图表1 区域经济政策子目标的宗旨和类型

区域政策子目标宗旨具体目标

经济目标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缩小区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经济空间的扩大和新区开发

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衰退地区的经济复兴

核心地区经济活动的扩散

提高衰退地区、落后地区就业率

降低衰退地区、落后地区迁移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会目标解决区域社会问题缩小区际生活质量的差异

缩小区际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善落后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状况

政治目标解决区域政治问题民族团结

国防安全

区域政治一体化

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生态目标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国土整治

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废”治理

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资料来源:丁四保:《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还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侧重点将会有所不同,但大体的内容有相通之处。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既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进行区域经济政策效益评价的基本依据。区域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子目标则根据实际的情况一般分解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政治目标、生态目标等。

(三)区域经济政策工具及效应评价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为了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需要采用一些政策工具的援助包括有直接援助(拨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间接援助(发展基础设施、发展工业与科技园区)。

区域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区域政策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的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者,区域政策评价又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根据评价时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事前评价、中期评价和事后评价。这里重点介绍事前、中期、事后评价。如下图所示:

图表2 评价与政策要素之间的关系

摘自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2005年版第385页

由图可知,对于区域经济政策结构而言,三中评价都很重要,但事后评价是最重要的。事前评价是一种用来改善新项目的质量的手段,可以帮助决策者判断区域政策方案的价值。中期评价则的目的是检查区域政策项目的实施进展和所使用的监督制度是否适用。事后评价则是确定资源是否有效利用,报告政策干预的效率与效果以及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政策

(一)中国西部概况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三大经济行政区划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包括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新疆共12个省、市、区。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538平方公里,占了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的人口数量约为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我国西部疆域辽阔但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发展潜力较大但发展困难很多,再加上西部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多聚居于此,因此需要更多的支援和关注。

(二)国家对西部的关注

中央政府多年来一直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推行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为了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得中国西部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是一直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1464738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85265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42%,高于全国964%的水平。

(三)西部的区域政策最新动态

在刚过去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实现一个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在最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区域政策对西部一样有所倾斜,其中不仅涉及到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并且把区域规划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上,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区域成功转型,外延扩张冲动的制度设计,要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需求制定新的制度安排。其中设立了(1)综合性课题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这项课题是确立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的基础。(2)专项课题研究。专项课题主要是对分行业、分区域经济转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3)专业课题的研究。

无论是“十一五”还是“十二五”规划,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区域政策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不仅引导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一个好的区域政策是尤为重要的。

(四)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政策

根据“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区域政策的实施表现在西部地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从宏观上和生态区位来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我国生态平衡的源头。从微观方面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所处地带一般生态环境脆弱,禁不起破坏。所以很多民族地区都被划为限制开发区即:“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专栏列出的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共22个,其中西部12省区(市)就有17个,占了77%,其中绝大多数属于西部民族地区。

图表3 西部地区的限制开发区空间分布限制开发区

空间分布限制开发区

东北地区1.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2.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

3.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功能区

东部地区1.苏北沿海湿地生态功能区

中部地区1.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

西部地区1.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区

2.秦巴生物多样区

3.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

4.新疆塔里木河荒漠生态功能区

5.新疆阿尔泰山地森林生态功能区

6.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7.新疆阿尔金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

8.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9.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

10.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11.川滇干河谷生态功能区

1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防治区

13.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

14.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

15.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

16.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

17.贵黔滇等卡斯特石漠化防治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区域政策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着对加强我国民族和谐,促进我国区域自治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区域经济政策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政策,但由于一般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有目的地考虑空间问题。完善区域政策是一种必然性,所以对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邓宏兵 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建廷 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3] 张可云 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4] 辛晓梅 著.《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哈维•阿姆斯特朗 吉姆•泰勒 著.《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 黄海峰 马宏毅.《区域层面经济转型的研究》

[7] 张复明.《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卷第4期

[8] 王进文.《资源依赖型小区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9] 杜辉.《区域“十二五”规划当以“经济转型"为主线》.博士论坛

第4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新古典综合派货币政策理论;货币学派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

一、 凯恩斯主义以前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

在凯恩斯之前,大致以1880年为界世界主要国家分别实行金银复本位和金本位。由于其所研究的问题过于简单,且在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操作手段方面和之后有重大区别,一般称为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在金银复本位下,货币政策就是确定金属铸币的成色、兑换比例等,保证金属铸币的顺利流通。随着银行的普遍建立,此时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货币本位问题。即何种材质的金属为主要货币,例如金币或者银币。货币政策除规定本位货币外,还要对不同材质、成色、规格、铸造方式的货币规定交换比例,以利于货币正常流通。二是规范银行券的发行及管理问题。在金本位下,黄金和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可以由私人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跨国转移,用于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制度一直运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是规定货币发行的名称、单位及流通规则等,主要目标为统一发行货币、维护汇率稳定、防止金融储备的流失及防止金融恐慌等。此时还没有系统的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实体经济的实践,所以说这个时期还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

二、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的《通论》,书中首次系统提出货币政策理论。

1. 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凯恩斯没有明确给出货币政策的概念,在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中,只提出“利息率的降低会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对货币数量的改变来控制经济制度”等。对于凯恩斯而言,减少非自愿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通论》中凯恩斯将货币需求划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前两项用L1表示,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第三项用L2表示,主要取决于利率。可用下式表示:

凯恩斯假设经济运行中只存在货币和证券两种资产,货币资产没有收益但证券可以有利息收益。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决定于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利率起重要作用,利率特别是中长期利率能够调节实体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并通过乘数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货币供给变化打破货币供求平衡利率变化投资变化就业和国民收入变化。从上面可以看到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凯恩斯偏重于利率作为重要的中介目标,这也是其理论上的一个缺陷。

3. 货币政策有效性。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工具上,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利率对投资有很大影响,同时认为由于财政政策的传导更加简单和直接,故在应对需求疲软时,该政策更加有效。除此之外,在经济严重萧条时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流动性需求,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会被吸收,利率难以下降,如果再考虑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无效。

4. 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评述。凯恩斯在《通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货币政策理论。但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不够深入全面。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强调降低失业率,而对于其他最终目标如价格稳定,经济增长等没有考虑。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上仅考虑了利率因素,而缺少了对如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等的考虑。在传导机制中没有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问题,只片面强调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政策使用,这其实是将货币政策放在了从属于财政政策的地位上。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凯恩斯的理论已实属先进。

三、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 完善了货币政策目标体系。20世纪40年代后期,针对战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原有凯恩斯提出的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外,该学派又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做法为“反经济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繁荣时实行经济紧缩,防止经济过热。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日本和欧洲的崛起,该学派认为除了反周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外,只要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就应当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经济刺激经实现经济增长。同时针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该学派提出应把国际收支平衡列入货币政策目标。最终形成了“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

2. 发展了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托宾纠正了凯恩斯只从货币和证券组成的金融资产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而把整个经济系统(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其核心内容为,由于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互相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间接地影响实体经济。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托宾q模型和PMS模型。托宾Q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

q=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重置成本 (2)

托宾指出只有当q>1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才能使实体经济投入真正增加,就业和收入才能增长。

MPS模型明确地表明,货币政策通过财富效应、投资效应和信贷可获得性这三种效应影响产出。具体而言,利率降低导致证券价格上升,居民财富增加,消费增加。同时,利率下降刺激贷款消费和投资。由于利率水平的可测性、可控性较强及作用范围广等原因,所以,该学派强调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重要性。

3. 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出现滞涨。为解决滞涨问题,新古典综合派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搭配的主张,这实际上提高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打破了之前认为的货币政策从属与财政政策实施的认识。

4. 理论评述。该学派在继承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其学说。但也有些不足,如经济分析缺乏微观机理、对相机抉择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的副作用等研究不够等问题,这也是后来货币学派攻击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原因。

四、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 货币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与其他学派的观点不同,该学派主张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导性政策。弗里德曼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货币政策依附于财政政策或与财政政策处于相同地位的主张,提出“货币最重要”的命题。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应当保持稳定,以减少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干扰。

2. 货币政策的最终及中介目标。该学派认为保持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同时反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这是因为:首先,如果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则必须经常变动并及时公布,这样可能会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其次,不是所有的利率都可以观测的到。名义利率可以被观测但是实际利率是不能被准确测得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实际利率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因为其不可观测性,控制利率其实是无用的。最后,长期利率和短息利率对货币量变动的反应方向相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最初名义利率降低,但从长远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带来未来的物价上涨,而这又将推高利率。所以,“货币增长率的变化最初在一个方向上影响利率,然后在相反方向上影响利率”。

3. 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弗里德曼主张按“单一规划”执行货币政策,反对“相机抉择”的操作规则。“单一规则”即公开长期确定唯一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操作准则。

主要理由有三:(1)经济政策效应存在“时滞”: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再到实际控制变量变化影响经济运行,这是一个长时间过程。如果按“相机抉择”采取对策,由于当货币政策的效能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最终的货币政策效应可能适得其反。(2)“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实施时,可能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产生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如银行、建筑业和储户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不可能制定出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正确”的货币政策。(3)由于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再加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所以“相机抉择”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根据1870年~1960年的平均计算,提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略超过4%,其根据是国民收入长期年均增长率约为3%,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率约为1%。

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弗里德曼更加强调价格的作用,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物价上涨能够吸收过多的货币存量。同时认同资产结构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但是弗里德曼认为资产包括金融(货币和证券等)和实物资产(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等),而非凯恩斯认为的只有货币和证券资产。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影响人们在金融和实物资产间的选择,也能影响人们在各种金融资产间的选择,例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打破原有人们所持有的实物、货币、金融资产的平衡,使人们将过多的货币资产首先投向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一旦金融资产收益下降,则将转向实物资产,导致投资增加,从而能够刺激经济的增长。

五、 20世纪80年代后货币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1.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

(1)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提出的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观点,主张以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对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摈弃了传统凯恩斯学派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张,提出将利率和信贷配给量增长率作为中介目标。

(2)提出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一的理论。原有的货币政策强调利率在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于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信贷作为传导理机制之一的理论作为补充。信贷传导理论认为:由于贷款人在贷款中需要一定的抵押物,抵押资产净值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贷款人对于贷款的可获得性,而货币投放量能过影响贷款人的抵押物净值,从而决定了实体经济中借款人的银行信贷可获得性,最终决定了实体经济的投资。在实证方面,伯南克等(1992)对1953年~1985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呈下降趋势,而信贷量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呈上升趋势,并且于20世纪 70年代末,后者超过前者,这表明信贷传导机制之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应积极干预信贷市场,以消除信贷失灵,实现贷款最优配置,促进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3)对“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这两种货币政策规范或操作规则优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实际上,这两种货币政策都曾作为一些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这两种货币政策各有利弊。如“相机抉择”一方面在遇到宏观经济不利冲击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理性的公众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怀疑而可能采取利益最大化的对策,这最终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通胀率,存在着最优政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对“单一规则”而言,一方面,不利于清除不利的意外冲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明确,具有很高可信度。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应对最优政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解决方式,例如“声誉模型”的提出、“最优合约”的提出。“声誉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之一,该模型期望政策制定因珍惜其声誉而减弱违背最优政策的动机,保持最优政策的一致性。“最优合约”的思想是追求一种政府对中央银行提供最优合约,该合约既能够保证中央银行在应对经济形势变化时的灵活性,又能够保证不产生因中央银行违背最优政策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4)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和本质要求,构建市场基准利率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和英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就是市场基准利率构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辅相成的过程,即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构建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用市场基准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特点是发挥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可用图1表示。

这种情况下,构建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就成为能否运用货币政策影响最终目标的关键问题。

六、 货币政策理论的前沿问题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在中国新兴的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具有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数据丰富和信息处理较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对货币流通量、存贷款及投资活动有决定性影响,最终对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及操作规则都会有很大影响。例如,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利率传导效应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由于宏观数据的缺乏,对此类问题的研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 研究信贷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和途径。新形势下应从宏观方面研究利率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途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可用我国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汇率和信贷渠道影响企业行为。为政策制定者了解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适调政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偏重于利率的调整,而对数量型工具(如信贷规模,公开市场操作数量等)重视不足。金融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提供金融中介,但是在现实中,金融部门却囤积了大量的现金,导致货币政策无法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影子银行的出现导致对信贷问题研究更加复杂,所以为了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应当采取利率加其他工具特别的是信贷工具的政策组合,在保证宏观经济稳定的环境下逐步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3. 解决货币政策内生性问题。要从多方面研究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影响货币政策内生性问题的研究,例如使用央行会议记录,但这种方法目前适用于美国,无法在国内的学术研究中推广。

4. 加强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研究。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对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达成高度共识。但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怎样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如何构建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协调配合、互相补充的体制机制,以及中央银行除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传统的工具外,如何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王爱俭,王Z怡.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14,(4):17-30.

[2] 喻坤,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J].经济研究,2014,(5):106-120.

[3] 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3,(1):68-82.

[4] 拉古拉姆.竞争性宽松货币政策的担忧[J].中国金融,2014,(12):26-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融抑制、资源错配与中国消费需求”(项目号:71273289)。

第5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1.1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县域内当代人相互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公平、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和子孙后代的环境利益。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这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浪费源与自然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县域工业分布于县域内的各个角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县域工业要彻底摒弃先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改变仅依靠扩充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出的传统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2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的需要

目前,县域社会总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60%,县域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0%,与此同时县域工业却消耗了全国73%的煤炭、64%的粗钢、61%的木材和55%的水泥,其单位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20%。一方面,县域工业的发展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另一方面,县域资源、能源紧缺日益凸显。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同时存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使县域环境持续恶化,污染加剧。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县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该地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威胁,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粗放型经营手段,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好生产力配置,减轻县域环境压力,使县域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1.3是由具体县情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县域企业完成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与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域相比,资源较稀缺的县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更为迫切。这是因为随着竞争的升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县域工业依赖先前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的路径将不复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其唯一选择。另外,我国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县域,在经过初期探索积累经验后,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集约型增长道路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而中西部县域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但走集约型增长道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并没有因此改变。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2.1针对县域经济的评价考核系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适应

在以GDP为标准对县级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制度安排下,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换被排除在考核体系之外,县域经济往往“有增长,无发展”,“只求速度,不讲效益”。由于政绩考核标准的单一性地方政府官员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手中资源配置的权利去追求GDP增长速度,而非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导致速度与效益的严重割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片面加大投入而使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结果往往却是经济质量下降、结构失调、比例失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尤其是在低价格要素的支撑下,县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欲望远远比不上来自水平扩张的冲动。目前,只追求GDP增长速度而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系统已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极不适应。

2.2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缺失

产业结构政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而目前县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缺失正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正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本质所在。通过合理的竞争秩序与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县域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目前,正是由于能够使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县域产业组织政策的缺失,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竞争的压力来推动县域企业改进技术、提高效益;由于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政策缺失,因而不能利用规模经济建立能使产业生产成本降低的大批量生产体系。

2.3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弊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

首先,县级政府职能转换滞后。一是“越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权力下放,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与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但是地方政府却通过对本属企业权力的不正当截留,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决策。二是“错位”。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维护本地市场与本地企业的利益,往往对区际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商品贸易采取限制或禁止性措施,造成了地区封锁,分割了市场。三是“失位”。政府的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本应该使制度供给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然而县域政府却并未承担起制度供给的责任。其次,重要生产要素产权界定不清,县域资源难以有效配置。当前,县级政府仍通过行政干预来影响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降低资源有效配置的标准。另外,县域环境资源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这不仅不符合边际效用定律,而且较低的价格导致了微观市场主体对资源、能源的滥用及其总体效益的低下,同时也使得以高消耗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持续存在。

2.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制约

首先,科技进步政策缺失。要么没有形成与县域经济实际运行相配套、符合科技创新要求的宏观政策体系,要么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或这种外部政策导向与科技创新内在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科技创新工作与县域经济的市场经济属性、资源结构不能完全相适应而难以开展。其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其一,在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不具备自主创新的一般客观条件。其二,企业自主创新的途径不明确。在县域企业科研力量薄弱、R&D经费缺失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实现自主创新,如何结合县域企业的各种情况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环境准入制度缺失。由于空间环境准入制度的缺失,县域空间无法被划分成具有不同环境功能的单元,因而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分区内的经济结构。由于总量环境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不能对县域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评估,不利于排污交易市场建立。由于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的不规范,县域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多流于形式,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难以体现。二是清洁生产制度不完善。清洁生产很难被写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或区域环境规划,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既没有依据县情提出适合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方案或给予相关政策指导,也没有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落实责任。企业则普遍存在清洁生产技术匮乏、筹措资金困难、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

3低碳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对策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县级政府必须依据低碳发展理念和《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基本要求,采取具体措施,制定行动计划,树立低碳模式,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3.1推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1.1积极推行县域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县域产业结构。

强化县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重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使县域三次产业从主要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逐渐转变为依靠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采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扩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生产过程,不断降低物耗、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所投入资本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依靠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从主要依靠“简单铺摊子,立即上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为正确把握趋势与规律,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充实与改造。在产业政策实施方面,县级政府可以在国家经济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县情,并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与金融政策来影响本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使产业政策制定时所确立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得到扶持与发展。县级政府还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并提供相关服务,使县域企业的行为与产业政策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使县域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1.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创造条件,利用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为基础逐步加大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本选择。与县域其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极强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发展县域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该产业的优先增长产生引致投资,从而带动前向联系部门和后向联系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取得突破的客观选择。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只有突破生产要素的各种约束,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县域其他产业增长的不平衡战略,才能最终实现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3.2深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3.2.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从经济利益上影响并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之符合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改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落实企业自。转变政府职能,促使县级政府自觉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不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增强计划的弹性,以市场为基础,形成具有宏观性、方向性和政策性,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经济计划,并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发挥计划的指导管理作用。另外,在对微观主体进行约束方面,县域政府要承担起制度供给者的职责。

3.2.2创新县域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建立并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县域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放弃运用行政手段对重要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干预,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有利于县域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置具体目标,引导县域企业出现高效利用资源、能源的优势动机并使其按照特定的方式积极行动。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目的,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将高耗能、高耗材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与技术淘汰。建立有利于县域资源高效利用的补偿机制,依据县域企业的实际开发量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采取征收环境税或排污费的方式由政府组织对市场主体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

3.2.3建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体系。

将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引入考核指标体系,使县域投入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具体考核内容。另外,要将县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经济质量的提升引入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在具体考核中增加经济稳定运行、总体效益水平、环境与生态平衡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等相关内容。

3.3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3.1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

在技术开发政策方面,县级政府要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确保县、乡、镇3级科研机构R&D费的及时到位。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推广政策方面,要做好科技推广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工作,使科学技术能够被快速地应用到县域经济活动中。在技术交易政策方面,应积极筹措,建立并完善县域技术市场,发挥县域技术市场管理者的作用。在技术引进政策方面,要制定技术引进政策,提高县域科技水平,并注重技术引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人才开发政策方面,要整合现有人力资本资源,大力改善就业条件,构建促使其作用有效发挥的激励机制;要加大对县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并完善县域人力资本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人才流入本地。

3.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要依靠自有科研力量将新知识引入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使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法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此外,企业要通过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在利用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的同时完成技术创新,使“利用—改造—创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促使企业能够高起点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准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使技术创新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

3.4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优化经济增长

3.4.1构建环境准入制度。

在空间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要依据县域自然条件,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按照不同功能区的环境特点,对开发建设活动作出准入规定。在空间环境准入制度下,县域空间被划分成为禁止准入区域(脆弱区)、限制准入区域(缓冲区)和优化准入区域(良好区)等3个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都有明确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目标及严格的准入措施。在总量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应对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分配,健全排放申报登记、总量审核和排放许可证制度。在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应逐步完善环境预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竣工验收审批制度。

3.4.2完善清洁生产制度。

一是转变观念,将清洁生产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势下促进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二是将清洁生产纳入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或具体环境规划。三是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定期考核。四是加大政府的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选择使用无害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建立循环生产圈。制定清洁生产技能培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将清洁生产纳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中,使技术改造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紧密结合。最后,在清洁生产实践中协调处理好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关系,使清洁生产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器。

4结语

第6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论文摘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动力源泉;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具体目标是促进研发和技术扩散,促进区域人力资源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其政策工具包括直接的财政金融政策和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间接政策;我国区域创新政策现在主要依靠科技部门实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

一、从区域政策到区域创新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简单地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推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互动关系更加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1992年英国经济学家库克(PhilipCooke)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解,学术界已有一些基本的共识,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但又有别于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以反映地区创新需要为主旨,突出产业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区域内的国家科研机构、区域政府、科技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等构成,也包括区域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国政府对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都极为重视,如欧盟委员会专门设立了区域委员会,专门研究其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及创新等问题。我国政府在1995年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地也随后提出了“科教兴市(区)”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如何建立和健全一个区域的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该如何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政策体系,本文试图做些初步的探讨。

二、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目标体系

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推进区域经济增长,使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创新的形成和扩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领域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使科技能够融入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中间目标。

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研发与技术扩散自19世纪末,随着新兴的化学和电技术的兴起,西方国家扩大了其科学技术活动范围,这是国家对研发活动资助的开始。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研究与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区域的创新能力。同时,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通过技术扩散效应,创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超过了它的发明者的单个经济效益。

2促进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有丰富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促进区域人力发展就是要为区域创新主体提供高技能的劳动力,形成区域人才的聚集。这主要依靠区域内的研究型大学以及适合技术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来完成。大学还提供技术和科学方面的信息及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3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处于很低的水平,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阶段到实际应用产品的二次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很大。要改变这一局面,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共同努力。从政府的政策角度来说,要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投入,引导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

4促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内有利于创新的、实物与非实物因素的集合。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经营文化、社会网络等软性因素,也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区域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在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着片面地理解区域发展环境的倾向,过分强调物质基础设施和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没有将创新环境的优化放到应有的地位。

三、区域创新政策的政策工具体系

直接鼓励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两个方面,直接鼓励政策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区域创新行为进行物质鼓励。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来进行;间接支持手段则是通过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除直接对创新活动进行补贴等政策外,更应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如使区域内拥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使供应商之间相互接近同时也接近新客户和新市场,区域内拥有大学及科研机构,有善于接受新知识的群体,有宜人的居住环境及有辅助支持作用的服务业等。

1直接鼓励政策直接鼓励政策就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对区域内创新活动进行扶持。财税政策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直接支持技术创新的一种手段,主要表现为政府财政对科技方面的行政投入,包括各级政府预算安排的科技经费支出和政府采取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

金融政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活动进行支持,一方面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创新活动的风险分担问题。作为区域创新活动中坚力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来自技术、市场、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巨大风险,而且在创建阶段往往存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赢利记录、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商业银行贷款的标准,更无法通过股市来进行直接融资。金融方面的支持,除在经常性的贷款项目中要对创新有所倾斜之外,要特别注意建设风险投资机制。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投人大,风险高,因此仅靠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展风险投资这种融资形式。风险投资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方面的作用已被普遍承认。风险资本应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提供给企业的建立、扩张和收购活动,以分担企业创业和创新的风险。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基金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支持,一种形式是对创新项目给予无息或低息优惠贷款,另一种形式是对创新项目的商业贷款进行担保。

2间接支持政策政府对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主要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

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中政府主导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促进各类经济主体主动和高效地进行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诸如信息网络、数据库、图书馆、大学、职业培训机构、企业、重点实验室、开发园区等,既是技术创新所必要的基本条件,也是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

中介服务体系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重要纽带。为建设区域最佳的科技产业环境,建立适合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就应该建设和完善区域内科研服务、人力资源、科技创业投资、信息、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立基于科技研发、鼓励创业创新的区域性的研发基地,建设区域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和成长的实验苗圃,培育区域科技创新和创业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能够创建高新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孵化器,着力加强专业化孵化服务能力建设;向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技术交易、融资和人力资源等服务,完善科技产业集聚为发展目标的企业服务体系。

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诞生了,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的法律措施。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一种全新的鼓励发明人的创新活动的激励制度。区域地方政府应该实施专利战略。大力推进专利战略,注意研究和采用科学、有效的战略保护区域内的专利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充分调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提供了环境,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使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更好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的合作与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创新人才的聚集。区域政府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引导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科技服务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使各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具体来说,要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内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建立集群共享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质量监测机构、人才机构: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产业集群与科研机构的联合提供媒介。

四、结语

第7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产业政策对产业未来指向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操作性作用。调节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二是可以促进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规模和技术体系,有效的参与国际分工,以“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三是可以弥补单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节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的滞后和缺陷,把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全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四是可以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时,趋利避害,为本国谋求最大的利益。因此,目前形势下研究产业政策对于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局、总公司和省级局、省级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局领导最近几次强调指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政策研究作为基本功,高度重视政策研究工作,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产业政策的研究。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57号文件,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国家局领导高屋建瓴及时提出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对于行业上下理清思路、把握全局、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抓住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行业积极研究探讨如何走出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新路子、加快提高中国烟草的竞争实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方向和实施操作都要受到政策层面不同于其它行业的调控。产业政策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手段和重要的政策工具,烟草行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就是与产业有关的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各种政策的总和。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以来,就引起经济学家们强烈兴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美国、英国都成功地运用产业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产业政策这个概念,1988年国务院授权国家计委(现发改委)成立产业政策司,形成了研究、组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组织体系,并颁布了产业政策要点和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从实施“七五”计划开始运用产业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般来讲,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全球化政策,产业现代化政策等内容构成,这些政策之间又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从产业的演变和各国实施的产业政策来看,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模式:(1)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结构政策和组织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组织的合理化,通过扶持、倾斜等措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2)以形成产业自我调节为主要目标、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完善市场机制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重点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社会资源向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方向合理流动有效配置。适合较发达的国家。(3)以结构变化为主要目标、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是行政干预实现资源增量的重点配置,促进社会资源增量的调整。但在使用这种模式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密切关注新形势下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调整各自的产业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我国烟草行业自1983年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国家财政积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行业“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在坚持完善《烟草专卖法》和灵活适从“WTO和WHO规则”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新路子,在专卖体制框架内,以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引导和促进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8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2012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8%,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首次“破8”;其中二季度单季增长7.6%,连续第6个季度下滑,创三年来同比增速新低。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创2010年以来最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走势持续疲软。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20.4%)创近十年来最低水平;进出口累计同比增速(8%)也远远低于近五年来20%以上的年度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4.4%,为2007年2月以来的次低水平。经济增长的颓势也表现在发电量、钢材产量、水泥产量、工业企业利润等微观指标增速的明显回落上,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2012年以来持续为负增长。而基于以下考虑,我们认为未来经济下滑态势仍将持续。

首先,一些先行指标的走势预示经济增长动能仍在放缓。二季度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创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预示着消费难有明显起色;PMI新出口订单在4月短暂反弹后,5~6月又出现明显下滑,表明未来出口可能难以继续强势反弹。

其次,经济内生投资动力不足。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规律和现阶段发展特征,相当长的时期内投资拉动还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保证。而2012年以来,产能过剩现象已从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汽车四个行业扩展到焦炭、铁合金、纺织、化纤等十几个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快速下滑,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要远大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说明经济内生的投资动力不足,未来经济回升还有赖于政府的外部干预。

最后,目前来看原有的经济刺激机制已经发生了质变,政府外部干预效应很难快速产生效应。一是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已经消失。受国际形势影响,作为多年来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的外汇占款出现收缩。2012年上半年,外汇占款月均增长仅504亿元,远低于2006年至2011年间2500亿元以上的月度平均水平。二是中国实体经济也在去杠杆修复,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也由前五年80%左右的均值降至目前的34%,这说明当前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是整体性收缩的。那么在外部资金趋势性下降和实体经济去杠杆修复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即便当前采取2008年那样的货币刺激政策,政策效果也不会像当初那样立竿见影。三是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也不及以前。中国政府对于经济的直接拉动不容低估,其中主要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但随着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财政资金运用机制发生了变化,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杠杆率机制大大被削弱:2012年财政支出进度虽然快于2008~2011年的平均水平,前五个月财政支出累计达4.12万亿元,占全年12.43万亿元预算总量的33.12%,高出2008~2011年同期平均水平3.8%,但实际仅撬动了3.93万亿元信贷资金。因此,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拉动效应也将低于以前。

国家宏观政策已转向“实质性宽松”

投资依然是本轮财政刺激政策的着力点

从财政政策来看,2012年5月以来,国家发改委明显加大重大项目的审批速度,与项目相关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也提前下发,发改委要求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同时,出台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财政部5月24日宣布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计划,其中包括全面启动新一轮节能家电财政补贴政策,下拨265亿元财政补贴节能消费。此外,还一系列产业定向减税政策,包括软件集成电路行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政策延续、部分农产品行业试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等。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并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等20项重大工程。通过培育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形成产业化体系,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和15%。

第9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政策调整; 美国; 中国; 日本; 欧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凯恩斯主义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各国都认为,市场经济总有失灵的时候,而且它的自我调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凯恩斯主义反映到经济政策上,则是各国都在实行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无论是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还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抑或1996年的日本楼市泡沫和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政府在面对泡沫破灭时的实体经济的下滑时,无疑不是拿起了凯恩斯主义的武器,积极地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危机中的各种情况,刺激经济,拉动增长。毫无疑问,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更是请出了凯恩斯主义这个至尊法宝,耍出了各式的武功秘籍。下面就着重看美国、中国、日本,欧盟是如何调整经济政策来救市的。

一、美国

与危机前相比,美国的经济政策中有很多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在2004年到2006年6月持续加息,并维持5.25%的高位,直到次贷危机发生后于2007年9月18日首次降50个基点。之后一直降息,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实行0~0.25%的零利率政策。在利率无法再降低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转向市场操作。美国政府决定直接购买不超过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

(二)财政政策――减免税

为刺激消费,美参议院通过一项新法案,规定多数购买新车的美国居民,都可享受“免税”待遇。

(三)贸易政策――自由贸易转向强硬贸易(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曾是自由贸易理论最卖力的推销者,贸易自由化也成为其进行贸易扩张的工具。但在本次危机中,美国本土企业遭受很大打击,为了帮助本土企业早日渡过难关,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则表示将重新审视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与韩国、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

(四)美国的救市手段呈现出新的特点

1、新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转变

新自由主义,是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反映在经济政策上,主要包括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国一直是市场经济的绝对倡导者,而此次的救市措施却显示出干预主义色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变市场规则,直接干预市场

2008年9月19日,美国证监会了一份紧急命令,暂时禁止对799家金融机构的股票做空;另外,美联储把高盛由投资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这种做法彻底改变了市场经济规则。

(2)政府出手援助企业,不再任其自由发展

美国政府计划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划出7.3亿美元,用于降低小企业借贷成本;并将小企业贷款的联邦担保额度从传统的50%~85%提高到90%。

(3)私营企业国有化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大房屋贷款融资机构,这种做法是史无前例;9月16日,美国政府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濒临破产的私营企业国有化成为本轮救市最突出的特点。

2、多边主义替代单边主义,由独立救市转向国际联合行动

美国一直奉行的是单边主义政策,尤其是小布什政府。而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的冲击,美联储先后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联合援助行动。

二、中国

(一)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主要依靠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最重要的目标。1978-2007年间,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1%。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增长速度迅速滑落,2008年11月份出现了新世纪首次负增长。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二)从“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谨慎”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中期,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后,次贷危机开始波及全球,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2、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三)促进消费的新政策

1、住房消费新政策:

(1)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2)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3)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4)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5)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6)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物配租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

2、 “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

由于出口萎缩,需要扩大内需。“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政策就是专门针对农村消费市场,是财政贸易政策上的创新突破。

此外,国家在今年年初已经为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每人100-150元;各地还推出了面额不等、种类繁多的消费券、抵值券,折扣券。

三、日本

(一)经济政策的长期优先目标的改变

日本央行副行长西村清彦2008年3月24日表示,经济政策的长期优先目标为提振个人消费,而2001年以来其经济政策的长期优先目标一直是结构调整改革。

(二)财政政策路线的转变

危机前日本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路线,计划2011财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2008年全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负0.7%。面对经济下滑的严峻态势,日本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2008年10月和12月日本政府分别推出27万亿和23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配套方案。

四、欧盟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盟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欧盟各成员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来刺激消费。

(一)放宽财政赤字限制

欧盟委员会在2008年11月底已公开表示将放宽财政赤字限制,鼓励成员国积极采取措施拯救实体经济。

(二)减税和提供补贴

一些成员国降低低工资群体的所得税,以增加其实际收入。意大利承诺减免800万低收入家庭的税收,为130万个低收入者提供每月40欧元的补助。法国经济刺激计划中也给予最低收入家庭一次性补助200欧元。英国为刺激消费,将增值税率由17.5%下调至15%。欧盟委员会出台政策减少劳动力密集度较高企业的增值税税率。

(三)大幅降息来缓解消费信贷的还款压力

在预期通胀率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与全球其它央行一道通过大幅降息来缓解金融市场的压力,减轻消费信贷者的还款负担,并希望重振消费信贷市场。

(四)重振房地产市场,减轻购房者负担

一些成员国对房地产交易税给予减让,帮助老年人改善居住环境。意大利将抵押贷款利率限制在4%以内;比利时则通过减少对新建房屋征收增值税和对能源账单进行折扣等措施来减轻消费者负担;法国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拿出18亿欧元,用于社会及住房支出。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使消费者把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五)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一些成员国通过改善道路、停车场和环境等方便消费者出行。欧盟还拟改善网络购物的消费环境。

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商品只有在流通领域通过居民的消费才能实现其价值,从而实现资本增殖。资本的不断增殖和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推动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而总结以上世界主要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时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其重点也都放在扩大消费的各种政策上。即在保证银行系统稳定性的条件下,短期内通过扩大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发放救济金等措施增加居民手中可以用来消费的现金;通过消费券、打折促销、“家电下乡”等手段吸引居民消费。在长期,逐步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增加就业,完善居民的福利保险制度,从而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解除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目前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还会发生很多新情况,这就需要全球同心协力,积极应对,根据新的变数迅速地对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财政刺激方案答疑[J],中国经济,2008,11

[2]国会通过定额补贴法 日本今起给民众发“红包”N],文汇报,2009-3-21

[3]武海峰,消费需求不足与我国消费需求调整[J],煤炭经济研究,2000,8

[4]看美国如何刺激消费[E],省略,2002-1-25

[5] 2008年9月以来全球主要危机应对措施[J],金融危机风险信息专刊,2008,17

[6]],中国谋篇布局应对金融危机[EB/OL],newsnet.省略,200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