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对制造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制造业的认识

第1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风电能源;风电设备制造业;知识产权

风电设备制造业是风电产业中的上游产业,其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着产业综合发展,并且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核心技术和创新问题,即知识产权问题。为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应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切实提高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1 风电产业研究

国外对于风电产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方面,包括分布式风力涡轮机的平滑效果研究、定速异步发电机故障后的改进方式以及风力故障的检测等方面。我国对于风电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以及风电产业链的研究,对风电产业技术的研究较少。

2 风电设备制造业研究

就国内对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研究情况来看,有学者基于产业链的角度对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从交易成本以及产业集聚等方面探析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滞后的实际原因,从风电国产化、加强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

有学者在研究中,基于自主创新理念指出,技术认知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以及整合创新能力是风电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要素,结合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不足之处,并提出提升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还有学者准确识别了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的具体特征,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对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握其空间分布的实际特点,指出在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和创造市场及产业需求上的具体作用,优化区域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实现风电产业空间的科学化集聚,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要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此种情况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比较严峻,缺乏品牌创新。

还有些学者对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实际进行深入分析,将产业技术创新方式科学分类,主要有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三种,并以此为依据绘制出我国主要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的基础能力演变图,分析实际所选用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及企业综合发展的实际影响,指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若想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应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全面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创建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自主知识品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现代化发展。

通过学者及研究人员的分析和研究可知,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在发展中仍存在多种不足,加强自主品牌创新并完善知识产权,是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 知识产权研究

就国外关于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大多集中于生物技术行业和新材料行业研究,而国内关于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研究大多集中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知识产权管理视角、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及产业竞争力的效用等方面,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在新材料领域,有学者研究得出了的新材料项目研发和产业化各阶段专利保护的一体化策略,包括材料结构专利、制备技术专利和设备装置专利等,并进一步提出了围绕产品开发链的三维专利保护模式。在企业内部,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研发强度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国内外技术差距的大小。还有人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服务贸易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有其他人也指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逐渐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反倾销措施不断加强的同时,美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贸易和知识产权限制更为严格的337条款作为保护其贸易的手段,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二是基于知识产权管理视角。有学者从微观企业角度出发,介绍了企业知识产权的生命周期,企业研发活动和知识产权的理想管理周期模型及知识产权(专利)的管理过程,旨在使企业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还有学者从中观产业角度,认为由于知识产权管理的不足,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面对跨国公司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壁垒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和话语权,同时也对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还有学者从宏观制度方面,认为完善协调机制,实行科学管理,确保高效运作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和瓶颈问题。

三是研究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效用。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有学者明确地解释了知识产权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机制-为创新企业提供短期垄断地位-短期垄断利润的存在使创新企业对新技术的投资变得合算。有学者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还有学者根据上海市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工业利润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数据,说明了知识产权的良好发展对科技进步活动以及经济效益增长的正面作用。有研究人员等利用中国1985-2005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还有研究人员通过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

结束语

总的来看,当前对于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的研究大多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视角出发,缺乏基于创造视角的研究,存在一定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应当继续加大对风电设备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并从知识产权创造的视角探讨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问题,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从整体上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丁慧敏,武瑶,储佩琳,解青.风电设备制造业知识产权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5(5):70-71.

第2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将认识论应用到高职教学中,《船舶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知识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但是每一个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不一样的,表现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与课程知识相对应的产品工艺分析、编制工艺文件、改进工艺路线等能力是精神的、主观存在的。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反复过程中,能力是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的。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忽视甚至忽略了实践教学,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属性完全背道而驰。事实上,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受众而言,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则是应该大力培养的。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笔者认为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具备能力的转变,而能力的具备和提升最终是为了能够适应企业需求、应用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提升行业竞争力。

2课程教学目标研究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后续一切教学资料整理的重要准则。通过对企业的调研走访、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研究、对技术知识的对比研究,确定了《船舶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在现代船舶机械生产和管理模式下,具备发动机及其他机械装配工、机械工艺设计员、数控操作员和生产管理员等一线岗位所必需的识读和编制船舶机械产品加工工艺文件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综合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结合产品工艺设计、产品生产制造,及工艺设备管理等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船舶机械制造的主要工作内容共制定了四条课程目标。

(1)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能对零件图纸进行工艺分析,合理选择加工时的定位基准;能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各工序余量、尺寸及公差,确定时间定额。

(2)能够根据机械加工设备,对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原始误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加工原始误差的影响规律,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加工误差。能够根据产品的冷热加工过程,分析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层质量的工艺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改善。

(3)根据机械制造的标准规范能够识读、编制船舶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据此合理实施车间计划、安排人员进行安全的工作生产、维护设备正常运转。

(4)根据机械制造的标准规范能够识读、编制船舶机械部件的装配工艺规程,并能严格按照技术文件对船舶机械零件、部件等项目进行检验。

3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现代知识分类理论将广义的知识分为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其中陈述性知识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等信息,是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记忆完成的;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是关于“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是通过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得到的;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结合前述《船舶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培养目标,本文提出改革后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将课程分为机械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三个部分,根据知识类别将每个部分都进行“打包”,“应知理论包”对应的是陈述性知识、“应会技能包”对应的是程序性知识、“能力应用考核包”对应的是策略性知识。应知理论包,就是以够用为度。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在教学中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中所用到的机床设备、工作原理、加工内容、运动形式、刀具、夹具的形式,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作以详细介绍。并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进行认真对比,掌握特点,使之有效地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应会技能包,就是突出技能。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企业生产的需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到注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按照特定的公式、经验程序等进行金属切削用量的计算,能够将加工精度的控制措施与加工精度原因一一对应,能够根据机械加工方式的不同判断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等。能力应用考核包,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给出生产实际中某个零件最终加工精度误差很大的实例,让学生找出引起该产品质量问题的工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科学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了描述新技术、新工艺的“开放性知识库”。既可以作为补充知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又可以方便学生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查阅参考。

4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知识只有在不断实践中被应用,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只有当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试探性地应用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才能实现新旧知识体系的建构、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过程,激活课堂组织的社会和文化资源,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因素。基于此,在进行《船舶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时,必须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案例。典型船机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职业活动具有典型的过程导向实践模式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形成编制典型船机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教学程序可设计成图2所示的行动教学程序。任务描述是明确任务,需要进行某种型号柴油机连杆的加工,生产企业的加工条件、生产模式等。任务分析是通过识读连杆零件图,明确加工精度,提出科学、先进、可行、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指出粗加工、精加工基准,计算切削用量等。任务实施是按照加工工艺路线,编写柴油机连杆的工艺卡片,设计工序加工中夹具结构。成果评价是在pro/E或者UG软件平台上,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模拟刀具轨迹路线,评价是否该加工工艺可以达到了图纸要求的加工精度,成本、时间是否合理等。学业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完成开放性项目案例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自学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认真严谨的态度等。

5结束语

第3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支撑某国制造背后的是一群人与一群培养这样的人的机制,前面的一群人代表了某国制造的当下水平,后面的机制是某国制造竞争力水平的保障。当然这种机制的功能不只是去培养人的技术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技术文化要求的培养。

毫无疑问日本制造在这两个方面做得是非常优秀的。从产品面去比较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与日本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你可以承认也可以不承认,但是两国制造所面对的市场会给出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差距作为一种结果会有自证。日经BP记者近冈裕在《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所描述的的问题我认为是客观的真实的,任何形式的情绪回应都是在回避问题,因为情绪不能代替方法。

此外,我们在比较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的时候不要把目光聚焦在现有的产品上,这样容易让我们的眼光固化。一国制造实际上是个过程的水平而不是一个结果的水平。客观的现实是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差距的距离依然很大。

我们不能从产品的表面繁荣上去判断中国制造的能力。

第4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教学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7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素质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在社会背景下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将教学质量摆在首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以最优的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好的人才,并提供最好的教学模式,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向国内品牌专业进军。在教学的前提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己任,注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同时,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实现将知识转换成动力,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专业知识的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探索与创新,为本专业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实现技能与现实的统一。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技术与知识都要求比较严格的专业,在教学中,教师秉承的是机电合一以及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常常会将社会高科技复合技术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渗透学习为主,技术指导为辅,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在对机电一体化研究的同时,强调分析应用能力,不仅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更是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因此,要做到很好的教学,使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首先,学科知识较抽象,学生缺乏空间感且动手能力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机械化制图时,上课时带来的都是实物模型,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研究与观摩,同时要是再将其全面的轮廓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投影到平面上,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对模型产生认知,最后再将这种立体投影展开,变成一个平面。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想象力对模型产生三种认知:具体模型的立体认知、模型投影的立体认知、平面模型的认知。这三种认知需要学生有立体感知力,并在平面图形中形成整体的立体图形思维,因此,在机械化绘图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的要求就很高,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读图能力,实现图形的立体化。

其次,学校安排课程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较分散。大学课程的教学比较分散,常常在第一学期的时候,学校教授的大多是比较基础的课程,比如制图等,也没有学习专业的软件。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学习英语、计算机、维修等课程,也没有学习实质的专业课程。当第三学期真正学习软件的时候,由于时间相隔就,第一学期学习的画图等知识,学生已经遗忘,这样的教学形式完全不合理,无法真正学习到知识,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中,学校可以将软件的学习与机械化制图飞学习放在一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直接实践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理论知识,将知识在实践中融化,真正做到复合型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提供的相应对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要更好的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形式,以最优的教学模式来教导学生,促进教学培养最好的学生。

首先,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科技三维造型软件来辅助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学生的立体感不强,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用现存的道具来辅助教学。比如让学生多进行立体模型制作的比赛以及对模型的模拟比赛。比如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想象的东西,或者教师给定一定的模型标准,让学生对比制作,增加学生的空间感与设计感,帮助学生解决立体感不强的问题。同时,可以运用社会上存在的科技手段来教学,比如运用三维、二维软件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中,运用绘图软件,将课本上以及资料上的二维图形,按照模具显示,直接绘制。同时根据投影的成像,进行转换、改变角度,进行修改与设计,并进行真实的模具制作。通过这些软件以及亲自制作,让学生感受到三维空间的乐趣,并感知三维空间的具体形态,理解三维空间的形成,实现制图等的精确性。

其次,多组织实践活动,制定学习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最终是在社会上培养与之对应的技术人才,需要的是可以实干的人才。因此,这些人才必须有过硬的机械化理论知识为支撑,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学校时,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朝这个方向前进,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具体的操作中熟悉并理解理论知识,避免盲目化,提高学习的效率,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设定到四年的教学流程,尽量不浪费时间,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充实,重视实验课与实训课。实验课分为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的实践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并确保实验原理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更好的学习这门课,成为专业性人才。

3 结论

在现代教学中,科学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元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必须不断的进步,本专业的教学也是一样,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与进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上遇到很多难题,很多人也在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多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也期待更多的人投入进来研究与分析,寻求更好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不断进步,让学生的学习也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将会学得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志坚,陈关龙,马培苏.机械工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7-8.

[2] 郑夕健,罗继曼,袁从启.基于项目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33-36.

第5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e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enterprises to acquire knowledg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cre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n we put forward six hypothetic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at we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end, we pointed out that enterprises need to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absorbing knowledge and creating knowledge, further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关键词: 社会资本;吸收能力;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绩效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cre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15-02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利用知识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关系的国家,从知识产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人际互动因素探讨在中国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网络状态会显著影响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得、转移、整合及利用。企业要想成功的进行产品的创新,必须寻求与产品创新模式相匹配的社会资本。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几乎都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并没有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少数探索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但是,企业获取知识以后,还应整合内部拥有的资源和外部获取的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前文献对于知识创造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实证研究依然少见。基于此,本文引入吸收能力、知识创造这两个变量,从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技术创新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机制又起到什么作用?

1研究现状

1.1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还有学者从能力角度、功能角度、网络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研究者的定义中一般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词:“网络”、“信任”、“合作”、“规范”。社会资本的研究维度以Nahapiet与Ghoshal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影响最广,他们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结构维度主要研究影响信息共享、合作行为和决策形成的既定的社会角色、网络、规则、程序。关系维度指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包括信任、规范、认可等属性。认知维度指表征双方之间可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形成于企业的内部员工之间。本文借鉴这一研究,使用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来衡量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上,按照张方华(2003)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划分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

1.2 知识创造知识创造的定义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认为组织知识创造是指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将知识区分为隐性和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知识创造以螺旋的形式向前发展,这一过程一般称为知识创造的Spiral-SECI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他们提出 “场”(Ba)的概念来解释SECI四种知识转化过程。他们认为“场”可2共享的空间或知识创造的基础,为个人或团体提供了知识创造平台。启动场、互动场、网络场和训练场分别对应前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本文按照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对知识创造的定义,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部化四个环节。

1.3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大部分是根据Nahapiet & Ghoshal(1998)提出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大多数观点(Yli-Renko,Autio & Sapienza、张方华等)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如谢洪明等(2007,2008)对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内部社会资本虽然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但同时有少数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不确定的关系,或者说呈现出的是有条件的正相关。如Morten T.Hansen,Joel M.Podolny和Jeffrey Pfeffer(2001)对研发分类为探索性研发和利用性研发,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的作用需要根据研发特点的不同而有差别地看待,即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探索性研究,而对利用性研究的作用并不显著。总结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少量的研究虽然探索了知识获取、资源获取等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但是社会资本在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变量以及这些变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

2.1 企业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1.1 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周小虎,陈传明(2004)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①通过信任、规范、义务等关系性嵌入影响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具有较高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行动者就使得他人具备了与其合作的动机,也就为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②通过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有的故事等社会资本的认知嵌入来影响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为相互间的协作提供良好的前提。还有一种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企业内部良好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企业成员之间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成员可以接触到更多其他成员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显而易见,这种良好的内部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成员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共享来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社会化)、通过隐性的知识创造显性知识(外部化)、通过显性知识创造出更为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组合化)、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隐性知识(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H1a: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1.2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形成于企业外部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企业之间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影响非常大。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是已有的知识,对另一企业来说可能还是新知识。Cohen与Levinthal(1990)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完全照搬技术供方所转移的技术,而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隐含着组织通过外部知识来创造组织自身的知识。具有不易编码、不易传播、难以模仿特征的默示知识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能使企业吸收更多的关于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加速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有利于知识创造。而企业与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R&D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施加有利的影响。另外,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约占到全国总量的62%,在人才、信息、技术、研究设备等方面也都拥有突出的优势。毫无疑问,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本文认为:H2a: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2 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关于吸收能力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Cohen和Levinthal于1990年在《管理科学季刊》上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关于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对吸收能力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Midgley & Devinney(2004)认为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导致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新的知识。林筠(2009)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掌握能力也就越高,就越能辨别外界有用信息的价值,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企业所需的知识的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取目标客户与需求与其他关乎自身发展的信息。企业获取和消化知识之后,其中有多少知识被用来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而为创造新事物提供知识基础,这是由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决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因此,本文认为:H3a:组织的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2.3 企业的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概念由熊彼特在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的过程”。当前很多研究中存在对知识创造与创新混淆使用的现象,樊治平、李慎杰(2006)对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创造注重的是新知识的产生,而知识创新注重的是新知识的实际应用,经过知识创造产生的新知识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创新。因此,可以认为知识创造是创新的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来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中,技术知识交换与整合得越好的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因此,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与整合知识,有助于企业R&D活动,进一步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认为:H4a:知识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

2.4 吸收能力、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当前绝大部分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都把吸收能力当作自变量来处理,关于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的深入研究不多。Nieto& Quevedo(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技术机会和创新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本文借鉴这一研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不同来源的信息交流从而加强资源的获取,为企业提供发现机会、新产品观念测试以及相关资源获取的可能性,但是消化和吸收这些信息和知识却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将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用于知识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认为:H5a:吸收能力能促进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H5b:吸收能力能促进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5 模型框架根据上述对社会资本、知识创造、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四者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表示,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知识创造,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另外,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内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且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创造。

3结论

正如Moran(2005)等学者指出的社会资本不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那样容易让渡,也不像人力资本那样容易流动,而是与企业紧密相连,因而可以说是组织优势的最持久来源。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和创造用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吸收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的理论模型和一些假设理论对于深入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从实证方面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谢洪明.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中国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150-158.

[3]张方华.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

[4]张明,江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2008,26(4).

第6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 预算管理 现状

一、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现状审视

工程造价预算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定额标准、工程建设成本定额以及工程设计图纸预先确定整个工程项目总体造价的财务处理过程,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工程造价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精确合理的造价预算是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至为重要。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尚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解决。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企业严重缺乏造价管理意识,对造价预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从而忽视工程造价预算工作。2.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难以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成本管理及造价管理。有的企业编制造价预算仅为了满足投标需求,并未如实反映建筑工程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有的企业由于缺少对建筑工程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使得所制定出来的预算编制出现缺项、漏项等差错,无法真实和全面的反映工程施工费用,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丧失了应有的预测功能和指导价值。3.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受到环境与市场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造价预算是工程实施前的一种超前预测,而工程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不仅给造价预算带来困难,也影响预算的准确性。4.施工阶段工程预算控制不严格,超预算成为普遍现象。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会对造价预算产生影响,因此工程变更必须得到严格控制。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变更管理过于忽视,随意允许工程变更情况出现,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很难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5.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集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于一体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工作人员熟稔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熟悉了解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工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但目前多数造价预算人员的素质尚未达到上述要求,亟待提升。

二、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举措

(一)树立工程造价管理意识,促进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工程造价的预算是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管理的过程,通过造价预算,弄清楚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费用,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以达到整体工程效益最佳的目的。企业经营管理层应树立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工程造价预算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作用,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给予足够支持,促进企业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是一项要求细致、规范标准较高的工作。要切实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细致、认真地完成造价预算中各项工作内容,积累知识,认真编制。首先要准确了解施工现场的相关情况,结合现场,认清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施工特点。其次认真核对施工图,将工程实际情况与图纸结合起来,通过当地的施工标准和定额单价,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第三,针对建设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预算不精确,预算人员应理性客观地分析市场因素,对价差调整留有余地,并建立动态预算管理机制。

(三)建立严格的造价调整审批机制,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编制预算时依据的是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来计算的有关施工费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常常出现由于施工条件及方式发生变化,导致与其相关的费用需要按实际情况和合同规定做出调整。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工程实际运行结果和预算目标之间的偏差。对此,应建立严格的造价调整审批机制,强化变更管理。对变更部分必须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尽量缩小因项目变更引起的费用超支,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四)加强工程造价审计

造价预算的编制与实施如果缺乏必要的审计监督,则其效果很难保证。通过预算审计工作,促使企业必须注重造价预算编制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确保预算编制中各项成本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同时,通过开展施工图预算审计,促使企业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控制,有效避免工程建设施工中随意进行变更以增加工程量等情况的出现。

(五)提高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开展有赖于高素质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因此,提高造价预算人员的素质应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应积极拓宽造价预算人员再培训、再提升的途径,对现有预算管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不仅要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训,还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其管理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均得到提升。一方面,注重人才引进。从高校和社会上引进企业急需的高素质造价预算人才。此外,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自身也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注意经验与知识积累,为造价预算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预算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至为重要。企业经营管理层应树立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工程造价预算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作用,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给予足够支持,促进企业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世怀.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5)

第7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现受政府委托代管、管理行业的专业性协(学)会48家、事业单位19家,承担着行业信息统计、科技、质量、标准、机电产品进出口及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协调服务等业务职能。

10年来,中机联秉承着“以振兴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会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植根行业、惠及会员,按照有为有位、创造精品的工作要求,在服务政府、引导行业、反映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努力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连续两届被评为民政部先进社会组织,并荣获5A级行业协会资质认证。

几年来,在原人事部、人社部的直接领导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协助政府在现代制造领域开展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做了一定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将“653工程”纳入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工作,予以重视

2005年,受原国家人事部委托,中机联承担了组织实施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简称“653工程”)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在职培训,更新、补充专业技术人才的现代制造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创新能力,适应时展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6年培训40万人(含轻工5万人)的任务目标。

接到委托任务后,中机联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研究,一致认为:实现机械工业的振兴发展,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基础,国家组织实施“653工程”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长远大计,是推进行业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委托中机联承担此项任务,是对我们的信任,应站在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高度加深理解和认识。作为行业唯一的综合性行业协会,承担着引导行业、服务行业、实现振兴的光荣使命,发挥行业管理的支撑作用责无旁贷。

尽管面临无经验、无经费、无专职人员和无工作手段渠道等种种困难,但观念认识的统一和提高,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一致决定,从大局出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千方百计破解难题,确保任务完成。

二、夯实基础,将“653工程”纳入规范化运作轨道

“653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从长计议,要有组织保证,责任到人。

我会从建立组织、落实责任入手,成立了会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组建了由10个专业协、学会、7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技术咨询、项目指南以及教学大纲、教材、课件的审定等职能;明确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服务。

三层组织机构及责任的落实,成为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同时,注重健全机制,形成制度。针对工程程序严格、涉及面宽、组织量大的特点,我会首先根据整体工作部署,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地方人事部门、行业组织进行了沟通与协调,先后在京、津、沪、黑、吉、辽、湘、鄂、苏、浙等地区建立了地区组织机构,确立了由省级人事部门牵头,地方机械组织或行业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其次与原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了《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正式启动了“653~2程”各项工作。

接着制定了《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工作体系、分工、申报、审核及批准程序与备案、、证书发放、登记等管理流程,为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认真组织,将“653工程”作为服务振兴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遵循做好服务的根本宗旨,本着创造精品的工作要求,我会始终将“653”工程作为中机联的重点工作。

首先是打造声势,营造氛围。为广泛宣传“653工程”的目的意义,吸引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关注、参与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工程的重要意义。行业网站专门设立了栏目和服务平台,中机联会刊、主要领导的讲话等,都成了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使工程实施的有关信息和工作情况,得以及时向社会和行业,既扩大了宣传又实施了服务。

其次是深入发动,加强引导。我会于2007年组织召开了“653工程”工作会议,相关行业协(学)会、省市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及院校约100多名代表出席。

会长致信祝贺,提出希望;戴光前理事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中机联主管会领导做了《工作报告》,总结了阶段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新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组织了专题讨论,听取了工作意见和建议。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上下同心加快实施的预期效果。

同时,注重精选项目、确保实效。

我会于2008年年初,组织召开了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并通过了现代制造领域“653工程”培训指标分解方案,会后下发了《关于分解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培训指标的通知》。

同时,经人社部批准,向社会公开了组织征集的7批118个教育项目。申报、审核批准了4批90家施教机构,确保了行业培训任务的有效进行。

几年来,在(原人事部)人社部的领导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在各省人事部门、行业地方、专业性协(学)会及施教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会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在电子制造、新材料、重大装备、精密仪器、汽车工程、系统集成等重点专业技术领域,先后举办9期高级研修班,邀请多名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学习。

通过大规模开展数控加工技术、汽车制造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绿色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活动,逐步丰富和完善现代制造领域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与地方和专业协会、大专院校合作,在信息化、机电一体化等面向现代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培训活动,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了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受到企业的欢迎。

2011年6月,我会已完成46万人次(含轻工5万人次)的培训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培训指标,相关工作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

近期,为适应“十二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行业振兴发展的需要,我会组织了行业人才状况的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组织制定了“十二五”机械行业人才培养规划,并于今年初在全行业印发;参与了国家工信部、能源局等部门有关行业人才规划的编写工作。

为持续推进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我会一方面从思想认识、内部管理、合作机制、课程设置、扩大规模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一方面主动启动了《现代制造领域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已完成课题

的编写,课题成果将广泛运用于下一步教育培训工作。

几年来,我会在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主要是: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尚需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广泛性仍需强化;工作的手段、条件以及外部环境还需改善。

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对工作关系的进一步理顺、对基层企业培训的新需求、效果反馈等,也需要进一步沟通、调研和加以改进。

四、几点体会及工作建议

(一)几点体会

行业协会组织受政府委托承担“653工程”教育培训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行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更新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奠定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是必须重视基本建设,从组织机构、工作体系、课程选配、教育效果等细节入手,不断促进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三是必须注重工程质量,精选项目、精选培训机构,更要注重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边干边总结边改进,努力将工程做成精品;

四是必须坚持从长计议,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确定方略,将更新工程纳入行业及协会发展的要务,抓紧抓好;

五是必须坚守有为有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贴近、积极作为,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认可。

(二)工作建议

1.进一步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工作体制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服务、施教机构支撑、企业主体的工作格局,建立一个在人社部直接领导下、由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牵头单位及相关方参加的工作指导委员会,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和作用,从源头,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以此建立起工作的长效机制,引领知识更新工程的持续开展。

2.重点解决好条块的作用发挥与有机结合问题

明确职责分工,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希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熟悉行业、了解企业、专业突出的优势,在参与制定行业知识更新工程基地的评估标准工作、专业培训基地的推荐、考核、评估与专业科目的设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5.积极改善现有的工作环境与条件

加大对知识更新工程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对强化继续教育,政府提出限定要求,协会推进,改变无强制力、约束力、只是软任务的现状。

同时,改变现有实施工作中支持政策软、指标硬、力度不够的状况,积极努力为各方创造更宽松、更有利的工作条件。

如开展工作经验交流、问题研讨,加强对承办方、牵头方工作的指导;建立国家专项基金,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对行业组织实行购买服务;制定激励政策,改变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调动积极性等。

4.加快知识更新工程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知识更新工程要进一步明确分工、流程、责任、要求。对委托单位实行有进有出、有奖有罚的动态管理。

在证书的管理上,纳入国家继续教育证书范围统一管理,由人社部统一监制、监管,按照授权由牵头单位负责发放。

第8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产制造业 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 问题

生产制造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全面预算在其整个经营过程中体现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全面预算涉及预与算两个具体内容,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的系统工程,要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对全面预算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一、生产制造业企业与全面预算

生产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国家加大重视对生产制造业推进力度,将我国建成创新生产、绿色生产、质量生产的生产制造业强国。由此,中国的生产制造业的地位将显著提高。但是,当前我国的生产制造业领域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仍在不断探索与解决过程当中,生产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及管理系统工程复杂多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分析。

企业的全面预算是一系列预算的综合,它包含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成本预算及投资预算等方面,其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加强对所包含各预算及各部门或单位的控制。全面预算机制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增加收入,企业控制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使企业的目标利润得以实现。另外,通过全面预算的方式有助于连接各个单位及个人间的对话与交流,使企业的资金状况与资源状况得到科学管理和更加有效利用,促进企业信息交流的畅通。

全面预算对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有重要作用。全面预算的整个过程包含企业内部各个环节,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全面预算来考量整个企业的发展状况。生产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是一种战略行的预算,全面考虑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经营的状况,有助于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另外,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及岗位得到有效控制,使整个企业预算中出现的不足与漏洞能被及时发现并纠正,最大程度降低了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二、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

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清。制造业企业职工对“全面预算”的理解不到位,很多职工认为“全面预算”仅仅是企业对财务行为的预算,一些职工甚至认为全面预算就是指企业财务部门对资金的规划,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将财务部门看作是自己的战略伙伴,甚至有些业务部门将预算工作看作是影响自己工作正常运行的障碍,最终使预算工作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各部门若不能对预算有正确的认识,使自己的工作与预算相脱节,预算工作难以进行,使企业发展的目标不能预期实现。

全面预算规划存在问题。 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是有一定的编制的,所谓编制是指某一件事情完成需要的时间及怎样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这样的编制构成了全面预算规划。全面预算的编制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因此时间跨度过长,预算没有具体到季度、月份,所有的规划都是以年为单位,使预算的标准难以把握,即如要进行工作汇报或预算,得到的信息及数据往往是一整年的总体性,不能有效反映各阶段的实际标准,这样不断积累使企业对下一年的全面预算存在偏差,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企业的全面预算总是以总的预算为主,无法体分解到个部门,过于强调全面预算,使企业不能对各部门预算发挥控制作用。

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的标准不规范。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的预算具有可调整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预算往往滞后于市场,市场的变化是极其大的,而预算工作若不能紧跟市场变化的脚步,就不能有效的展现预算的功能及作用,长此发展下去,就会使预算失去其引导的作用,因此预算的标准要跟随市场变化的脚步不断地调整。在对预算进行调整时,要不断地补充预算,使其能适应市场发展,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在补充预算时,企业往往缺乏对预算影响因素的区分,造成预算的刚性不强,对全面预算的考核不够严肃;除了预算不标准外,企业全面预算考核部门的权责不够明确,考核的标准不够具体,使从事预算的部门缺少对预算控制作用,容易使预算缺乏具体标准。

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缺乏能动性。预算与预测相近,明显带有一种计划的性质,预算的时间及内容是一种指引未来的行为,未来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就会造成预算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导致不能与最初做的预算相符合,相反,有时预算过于具体,为预算工作点来巨大负担,相应的时间里不能完成预算的目标,当现实中的状况不能有效反映预算时,就无法灵活的对预算进行调整,而预算计划过于具体和全面时,反而造成与最终的预算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缺乏有效的能动性。

三、针对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的相关建议

针对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中所存在的现象及问题,现有以下建议:

第一,制定符合本企业的预算目标。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必须做到与企业自身发展想符合,特别对于制造业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产能、市场前景、技术水平等情况来制定预算,如果预算目标定的太高,使企业自身难以完成,会导致预算失去意义,甚至会对企业未来产生怀疑,如果企业预算目标太低,容易完成,失去了预算自身的意义,导致管理资源浪费。

第二,明确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各部门及单位将财务行为误认为是预算,对预算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预算的普及,让企业内部职员了解和认识预算及其作用。预算知识及技能的普及需要企业内部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预算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手段及活动,使其对全面预算的知识及技能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也加深企业各部门及单位对全面预算的认识。明确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仅有利于预算部门的在职人员对预算工作的实施,更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单位对预算工作的理解,由此可以促进预算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使企业的职员力向一处使,一同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的目标。

第三,理清全面预算的规划。全面预算的时间单位一般是以年来记的,预算规划的时间单位过长,没有落实到季度、月份等单位,预算在较大的时间跨度中进行,其预算往往达不到预计的目的,因此,全面预算要理清预算规划,将以年度为单位的预算具体到以半年、季度、月份的时间单位,缩小时间跨度,更有利于企业对预算的控制。另外,对预算制定的流程也要进行合理规划,全面预算的目标及预算进度,需要由企业高层具体提出,预算部门根据其目标制定出合理的预算方案,再将拟定好的预算方案呈报预算委员会进行审批,经过委员会的审查结果后预算部门与委员会进行协商沟通,共同拟定预算草案,再将预算草案下发到各部门收集相关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及意见征求,最终确定适合的预算方案。最终预算方案形成后,再交由企业最高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查,整个过程构成一套预算规划机制的形成。最高决策机构审查通过后,将最终的预算方案下放至各负责部门及单位,确立各个部门在全面预算中的职责。如此一套预算规划的实施将极大的促进全面预算的顺利运行。

第四,提高预算及相关部门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技能。全面预算是预算及相关部门在职人员主要负责的,在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之后,就要要求预算的质量与可行性,这意味着对预算部门及相关部门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有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或提升预算及相关部门的素质及技能,将成为较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企业在招聘相关在职人员时,对应聘者的素质及技能要严格要求,提高入职门槛是保证预算及相关部门职员素质与技能最便捷的手段,也是企业进行职工素质与技能控制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企业对已经在职的预算及相关部门的职员要进行相关素质的教育和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是一种职工素质与技能的二次筛选(第一次是指在入职时的筛选),是对第一次筛选的补充。定期的培训不仅可以使职工获得更多的职业素质,也有利于增强职员的社会素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更能为企业获得长期的利益作保障。提高预算及相关部门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有利于企业做好全面预算机制。

第五,使预算的考核更加规范。无论是以年度为单位,或是以季度、月份为单位,其具体的预算方案的实施要符合实际,整体与个体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即是预算相关因素在适应市场不断变化,也要确保其刚性。对预算的考核,要做到程序化,制定相应的流程引导预算的顺利进行。

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了使其更好的跻身于经济之林,我们在观望其前景时,也要深刻认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出问题的出处,将更有利益制造业企业的长青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1 教学认识

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好几届了,学生尽然说我带的课是他们所学的最难懂的课。我从自己的经历深深的反思了好久,回想自己当年学这些课时也觉得很难且不感兴趣,刚工作时也不感兴趣,而且觉得学校里什么也没学下。经过在工厂多年的工作,现在又回到学校教这门课,觉得对这些专业课很感兴趣,而且很容易理解;再想想学生的反应是有道理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内容太抽象且实践太少。大学的基础课都是在中学课程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所以不会觉得很难接受;而专业基础课也是在基础课的基础上介入了专业的知识,这些都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如果专业基础课没学好而要学专业课,这就很难了:既没有打下基础,也没有见过和实践过。

2 该课程的特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以前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柔和。就是拿到一套机器设计图纸,要将它转化成零件和装配成机器的过程中所牵扯的一切技术问题。这些内容和现代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代制造业复杂多样化,同一机器有很多的制造和装配方法,你必须优选出最优的制造方法,而仅依靠课堂讲授的方式来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制造技术的多样化决定了该课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了使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更加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复杂多样化,这就要依靠多媒体技术、实验、实践实训、课程设计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 教学方法探究

3.1 借助多媒体教学认识制造方法的多样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的实践性很强,若只是靠课堂讲授大都枯燥无味,而且很抽象;学生学后也没有深刻的影响,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运用UG、Solideworks、proE等软件模拟零件的加工过程和机器的装配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动画模拟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可以看到车、铣、刨、磨各种加工方法;同时还会牵扯到各种刀具的使用方法和切削过程;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零件制作的全过程。就会对刀具、切削原理、加工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再讲这些知识的时候就会兴趣。我也可以模拟机器的装配过程,可以看到机器装配的全过程。例如可以模拟主轴、变速箱的组装过程,这样可以理解零件、组件、部件的概念,认识装配的工艺过程。

我们也可以到工厂的制造现场实拍到许多实际的操作过程,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就更加深了感性认识而且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这些知识靠讲授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更加生动,也使学生在不走出课堂的情况下学到很多工厂的生产实践知识。

3.2 通过实验掌握其中的原理、理论方法

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的实验有工件的定位、典型夹具分析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工件的定位和典型夹具分析所用的设备是各种定位元件和夹具实物模型,通过实物观察加深学生对定位原理的理解,直观的认识什么是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熟悉常用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加深对常用定位元件结构功能的认识;了解常用夹具的构造和组成,增加对夹具的感性认识。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让学生应用外径千分尺和卡尺测量一批已加工销钉(50件)外圆尺寸,进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运用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统计零件的加工误差并计算合格率,掌握零件加工分析方法。

3.3 通过实习增加感性认识

实习是学完理论课程后到工厂加工现场进行观摩和操作练习。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是学生对机械制造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可以认识到机械制造的全过程:各种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过程;各种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各种机器、部件、组件的装配方法和装配过程。并对生产现场、生产过程和车间布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验证、巩固、深化和扩充课堂理论知识,为课程设计和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快适应环境和干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做好以下详细记录:选择一典型零件(轴类或者箱体等)记录:(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记录整个加工过程:工艺路线、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夹紧原理及夹紧方法、所用夹具、刀具、量具及设备,然后分析工艺方案、定位夹紧的合理性;(2)记录某一道工序的工序卡,分析各个量值的选用原则;(3)选择一夹具进行分析,画出专用夹具简图,指出各零件的名称和作用,对定位原件进行自由度分析,分析夹紧装置的类型及夹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4 通过课程设计消化所学知识、训练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不可缺少的练习和巩固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和所用夹具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2)拟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3)填写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设计指定工序专用夹具。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并能训练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