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化学专业的好处精选(九篇)

化学专业的好处

第1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专业 课程 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着眼于培养操作技能实用型人才,学校立足于“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否就业,关键是学生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发展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培养社会实际需要的学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以职业教育新观念确定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和实用为宗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立足点调整课程设置,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与社会要求存在着很大距离

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跟不上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人们从传统的手写已越来越青睐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从单一的文字处理变成丰富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从最基本的办公软件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如:机关、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网站的建立。这一切社会的变化都要求着学校对应改变专业及思考专业课程内容的重新设置,但是一些学校依然还在沿用几年前的专业及课程,如有的学校还一直沿用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课程内容还局限于打字练习。专业课仅有《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再加一些枯燥、单调而又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大量编程语言。甚至还在开设《C语言》《QBASIC语言》,并用一些基础文化课占用大量的学生时间。这样专业设置和课程的设置难以跟上社会的需要。

二、面对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都处于两难的困惑,作为担负培养人才的重任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该如何思考

(一)首先应定位好专业:我觉得中职学校应该是育人的地方,就得首先定位好育什么样的人,其依据应来自于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计算机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行业化方向发展,那我们的专业就不能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上,比如社会上对网络管理人才有很大需求,我们就应开设网络专业;对设计人才的需要,我们就应开设相应的广告设计专业;其它为满足社会需要的还很多,如动漫专业、多媒体专业、影视专业等等,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应下功夫,应有长期的、战略的眼光。明确而不含混的专业设置,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准确定位好自己应在哪一领域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二)其次在定位好专业后,就在定位好课程。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需要很多时间反复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我觉得中职学生要以培养技能为主,就要:

1、文化基础课能不安排就尽量不安排

2、专业课程的安排要以专业定位为前提:比如计算机网络专业,重点在网络,因此除学习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更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建设,它必然要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硬件――即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软件――即制作软件如网页图像处理软件FIREWORKS、多媒体动画设计软件FLASH、网页制作布局DREAMWEAVER软件等;为了能真正架构网络,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习数据库、网络设计语言(包括客户端如JAVASCRIPT等,网络服务器如PHP、ASP等)故此专业定位好,课程设置准,培养学生就能很明确。所有课程设置内容应该具有相关性。学生学习之后能在某一应用领域得心应手,这才是关键。

3、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到学校的师资条件,教学设施、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有的学校要么一个专业或课程内容长久不变,要么就别有有什么就开设什么,结果教师教学跟不上,学校硬件跟不上,比如多媒体设计专业,要求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后期处理软件等对计算机要求配置相对比较高,传统用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配置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选准选对开设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及专业数。

总之在专业的划分和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考虑职业的需求。按计算机专业专业化、行业化设置的设想,对不同的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进行取舍,注重社会实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注重开设实用的应用软件课程,除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外,减少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课程和一些被淘汰和将被淘汰的理论和软件课程的开设,以减轻学生、教师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按各应用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选择和讲授各专业计算机相关的应用软件,这样“ 学生就有一技之长 ”。从而真正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第2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图像处理;电子商务专业;改革

职高的电子商务专业是在互联网发展后兴起的新专业,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展的前期,由于部分教师对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并不了解,造成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虽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了电子商务的大部分课程,但是在电子商务课程当中,图像处理课程的相关内容较为普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应当根据社会的走向定位电子商务专业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方向。本文将对当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问题,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电子商务专业《图像处理》课程改革的探索和研究进行阐述。

1 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分析

1.1 专业岗位分工更精细

电子商务课程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依据国家社会的发展形式,根据社会产业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特点,将电子商务岗位进行细分,包括电子商务技术、营销和管理等,而图像处理课程属于电子商务技术类中的课程。

1.2 岗位职能要求更专业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单纯的营销方法不能够吸引购买者。针对在电子商务销售中出现的这种问题,就需要电子商务技术类中的图像处理辅助进行,同时图像处理可以将电子销售过程中的产品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现在购买者面前,并且利用图形图像处理的优势,更好的将电子商务销售中的产品面貌更好的呈现在购买者面前,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促进销售率的提升。而在图形图像处理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处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针对拍摄的商品照片中出现色差、光线不足等情况,应当在相对真实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保证完成的商品与实际的商品之间差距较小,保证一定的真实性。

2 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 现代岗位人才观

对于现阶段岗位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其专业水平中一定的真实性,通过实际应用中发现,对于图形图像的处理应当在保留一定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工作,而不是仅仅依靠图像吸引顾客,应当处理好图像与实际商品之间的差距问题。

2.2 当前职高图像处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一直以来的电子商务教学当中,理论课程的发展较为顺利,而图像处理课程,在部分学生毕业后对于图像处理实际应用的后发现,图像处理教学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经过对相关问题的整合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2.2.1 图像处理主要针对相关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针对图像中存在的一定的问题进行处理,但是在现阶段的图像处理的素材缺乏一定的实际性,例如教师一般选用水果或是人体来进行一定的处理,并且拍摄照片使用的相机自身就具备一定的美化功能,在学生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缺乏一定困难度,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专业水平停滞的情况发生。同时处理的照片的内容较为单一,对于不同照片的内容以及所需要处理的程度,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应用的需要。

2.2.2 电子商务的专业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电商类图像处理教师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他们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图像处理培训;另外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业务分析与案例开发能力不足,在教学中难以有效引导学生。

2.2.3 职业教育虽然有并不短暂的实习期,但现实中实习期即为脱离学校真正工作的开始;虽有校企合作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但真正受益的学生并不多。

2.2.4 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缺乏,自身又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对传统的学习模式很容易产生倦怠,难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3 多重支撑,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1 以“市场化、开放化”手段构建课程开发体系

电子商务在课程开设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贴近电商企业实际,致力提供优质的图像处理课程;与当地已具规模的电商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严谨的课程开发,提供相对开放的环境,让企业人员、专家学者、学校教师等各方面因素参与进来,保证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

3.2 教材紧跟发展,实例贴近专业

案例是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以往可用的教材往往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特色,过于侧重艺术加工,与实际所用出入较大。因此,收集更多符合专业特色,服务岗位需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教师严把教材关。通过网络与实体书店收集权威教材,让学生及时接触本领域最新最全的专业信息。

3.3 提升教师技能

针对教师专业经验不足,改进的方式有:鼓励老师参加专业培训;加入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运营;通过再学习提高教师跨专业的技能转换能力和水平。

3.3.1 调整教学案例,激发学习兴趣。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案例,但许多案例与学生的专业性和兴趣点相去甚远,不能有效引起学生关注。在备课过程中,把好案例素材关,把学生感兴趣的作为对象,学生通过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合成美观的图像,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

3.3.2 模拟就业环境,激发学习动力。根深蒂固的学校教育让学生深信,学习生涯的成败是以高考成绩来衡量;而越来越多的信息也告诉我们,工作生涯的成败是以就业质量来衡量,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一个优秀图像美工对整个营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思维的转变,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3.3.3 学科竞赛,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学校和地区就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竞赛。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充分了解电子商务课程的实际内容,并且对于图像处理课程而言,其涉及到美化、商品描述等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掌握更加实用的知识。

结束语

对于现阶段的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课程尤其是图像处理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实际生活工作的特点,对于处理素材的选择方面应当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特点,利用不同的素材进行处理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不同素材使用的实际需要,同时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增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图像与实际产品之间的差距,将图像处理更加真实化的展现。并且电子商务是根据时代特点衍生的一门课程,应当紧跟时展方向,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开展具有特色的、针对性的图像处理课程,为今后职高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0-0098-02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全国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但针对各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地域经济的差异,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情况也是五花八门,而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就更是方向迥异,从专业定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课程体系构建到教学模式改革,从实践条件建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都各不相同。笔者结合所在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情况,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进行了探索。

明确专业定位,做好专业就业岗位群分析

计算机应用专业具有应用范围广的特性,所涉及的应用方面较多,如果不做好专业定位,必将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核心技能。因此,在近几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专业教研室一直努力与校外企业、行业协会、兄弟院校进行积极联络,分析对比浙江省以及全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情况,结合温州及浙江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认真分析专业应用需求。从2005年开始,我们专业面向网络方向开设课程,定位网络系统集成和网站综合开发两个主要岗位群,做到专业定位明确。2011年以来,我们又进行专业方向化,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并认证,专业相继开设“网站建设与图像处理”与“网络系统管理”两个方向,对专业定位做出重大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例如,“网站建设与图像处理”方向专业定位就是在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网站建设、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践表明,从2012―2013年的专业招生数和报到率来看,“网站建设与图像处理”方向招生数都超过计划数,而报到率都达到了95%以上,均超过历年数据,学生录取分数也超出学院平均分数。

明确了专业定位,才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点要对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在实施时,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共同分析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和每个岗位的能力需求,深入公司企业进行调查,明确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例如,我们在“网站建设与图像处理”方向的“网站建设”和“图像处理”两个岗位群分析:主要从事网站规划与设计、网页制作、Web应用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维护、图像处理等岗位工作。有了这些具体岗位工作,进一步分析相应的能力规格和要素,就可以设置相应课程。

构建课程体系,引入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重构,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形成课程群,以课程群构建课程体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课程有一定主线,同时又要根据所需掌握的技能划分不同层次,按进阶实现教学。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符合高职特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体系化来构建整个专业课程,尤其提出以阶梯递进和螺旋上升方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成相应阶段和不同课程群。例如,可以将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等,将实践划分为校内外认识实训实习、核心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构后,因为专业的定位设置要通过调研并依托市场,所以必须深化对教学实践环节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的改革,落实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教学实践环节必须紧贴社会需求,将不同的技能要求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同时,保障学生所学技能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对接,我院建设了一批仿造公司生产环境与生产现场相同条件的校内实习实训室,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综合训练,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其次,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则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真正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近几年先后建立了一批校内外实训基地,如网络系统集成实训中心,是依托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与我院的校企合作共建的一个实训中心,包括了综合布线、网络组建、网络配置以及网络管理等校内实训室。系部及教研室也联络了一批计算机公司进行学生顶岗实习,通过近三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与好几家公司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另外还有若干新联系的校企合作公司,这样校外实训基地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顶岗实习得到了有力保障,学生也真正能到专业岗位就业工作。

深化课程教学,切实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真正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因此深化课程教学非常关键。深化课程教学首先应该落实好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通过规范化来保证教学质量,严格控制教什么和考什么,以及怎么考,尤其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应该细化具体技能操作,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保证学生具备相应技能操作能力。有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其次就应该进行教材建设,如引进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开发实训课程的教材,编写相应实训指导书。最后,深化课程教学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因为教师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课程教学的效果则要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课程教学应当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把专业核心课当成精品课来建设,先将精品课程的课程标准、考试标准、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等做好,这样专业目标定位的核心技能才可能达到标准,学生也才能到就业岗位群实习和工作。例如,我们把“Web网站开发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重点抓好几门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保证了专业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而“Web网站开发与设计”则确保了学生掌握专业的“网站建设”核心技能。

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过程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进行的,通过这样的改革,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经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改变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备了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较强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建设思路也非常清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过去几年里仍存一些问题,如由于计算机公司小而散,工学结合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钱明珠.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新思路及其实践的探析[J].电脑与技术,2013(05).

[2]邱清辉.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3]姚奇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题及其破解[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第4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一、用全新教育管理理念审视教导处建设

传统教育管理理念注重监督和管理教师,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及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规范性管理,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必须。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培养自我主体意识,在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教导处应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而不是只对教师进行监督、调控、管理,这样才能使教师们对本职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让教师在教学中、课堂管理上和科学研究以及职业发展方面有更大的空间,为了使教师从他律向自律并不断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需要学校建立有效和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努力成为“学习型”教师,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及良好氛围。社会和家庭以及学校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导处除了要对教师进行管理和服务外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师在与家长以及社会之间沟通和交流方面提出要求,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应该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注重转向教师的“自我更新”。依据教师的“自我更新”专业发展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以下五个阶段,分别是:“非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据此,提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四点建议:第一,经常进行系统化的自我反思;第二,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来分析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第三,对关键事件做好记录,及时与自身进行专业对话;第四,与其他教师共同合作与交流。我校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工作已经较有成效,具体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求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有所体会,做好阅读笔记以便于进行定期检查以及学科和年级组间的相互交流;第二,邀请市县教研室和其他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师到我校听课评课,互相沟通交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第三,与学校的年级教科室共同组织了“课程改革网络沙龙”,使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这一措施收效显著,受到广大教师的称赞,也得到了县教育局的好评。

三、转变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教师的同时,根据新程改要求在促进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多对教师采用发展性的评价。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向导性与指导性较多的面向未来教师的发展,能够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法

课改态度、业务素质的表现、教学常规方面、课堂教学如何、教育科研成果、教学质量好坏等是对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这六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及时而客观的、公正而恰当的评价,对促进其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2.在评价学生时主要展现两个思想

在评价学生时需注意的两个方面:在评价中反映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过程评价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原则;运用多元化的评价原则;使用个性化的评价原则。

四、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和配合

第5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调整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65-3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发展的核心目标已由扩大规模转变为提高质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标志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休戚相关,也与学科专业结构及建设水平密切相联。因此,明确高等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寻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基础, 处理好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五种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

1.扩招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结构上的不适应

从1998年到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数由340.88万人增加到1738.84万人,增长了4.10倍,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仅增长约1.3倍。经济增长远远低于高等教育的增长。因此高校扩招后,一方面,客观上存在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隐患;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但在劳动力结构上,容纳高学历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农村地区人口仍占人口总量的近60%,很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这也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2.满足公众受教育的需求考虑较多,高校准备不足

高校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学科专业发展出现结构问题,在专业安排上扩容现有专业和发展容易上马专业倾向。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就是,其一,延缓了学科专业调整的时间,使一些欲被淘汰或压缩的冷门专业得以继续发展乃至膨胀,新学科专业的数量和品种增长缓慢,出现了一些老化了的巨型专业。忽略了经济发展需求,有悖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市场法则;其二,加大了低水平重复办学现象,各学校纷纷通过设立一些短平快、低成本的通用专业来迅速应对规模的扩张,如文秘、管理、会计、法律、外语等专业在较低的水准上繁衍过快,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并引发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疑虑。另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一大批行业部委院校转由地方政府管理,产生出由为行业服务向为地方服务的转向间题,部分学校与产业的联系减少,专业特色弱化。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即期就业率连续徘徊在70%左右。一方面,知识经济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制造业大国对应用型人才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人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对尖端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就业主体过度拥挤在“中端”,也不愿或不敢下基层,产生就业难问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不适应现象。

3.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同型化倾向

一些高等学校随着发展的惯性,加上部分贷款还息的压力以及经济利益的冲动,盲目扩张,忽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跟风上了一些与学校传统难以整合的新增专业,一些社会需要的基础和艰苦行业类学科专业出现萎缩,而对另一些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却很少发展。片面追求规模和综合,高等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专业数越来越多,单科或多科学校向综合性迈进、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高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下降,课程结构的严谨性降低,实践环节减少,降低了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要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对的服务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政府机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人员的逐渐饱和,企业、尤其是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为接纳高等学校各个层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高等教育要考虑如何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及学位点调整等措施,适应和满足企业技术创新中主体地位建设的需要。各高等学校需要迅速转变发展观,抑制继续盲目扩张的冲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重需求,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影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学术发展。调整的过程和依据,首先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是尊重学校的自主办学,最后还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如对一些基础学科、紧缺学科和特色学科给予倾斜和支持。当前,有必要对支撑学科专业发展的办学理念与宏观思路进行梳理,以期进一步提高认识。

1.高等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办学的需求

我国在精英教育时代,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对单一。而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因为教育已经融入整个社会,不能再专为所谓的“精英”岗位服务,少量的“精英”岗位无法容纳众多的人才。教育要为社会的各行各业培养人才,他们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和多样的。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是旧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断产生新的教育形式的历史。美国在学习了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模式后,发展起了研究型大学和社区学院;法国在欧洲最古老大学之外,设立了新型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工程师学校;德国出现了与传统综合大学并驾齐驱的工业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英国存在着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与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的共同繁荣。高等学校除了综合化的发展道路外,还有专业化的道路。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办学最终体现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方向上,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专业面向不一样。高等学校的特色是由学科专业的特色来实现的,而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又会影响和指导其学科专业的设置结构和建设方向。

2.多样化和优质的教育质量观

多样化不代表教育质量标准的降低,而是规格要求的多样。高等教育扩招后,理论界提出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亦即多样化的质量观,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实践中过多地回避了统一水平的尺度,却没有使用好多元评价的尺度,使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成为一些学校治学不严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从事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活动,人民群众要求的是优质的高等教育,教育部提出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应该是业业有精英、行行出状元。在多样化同时还应该是优质的。每所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教育质量都应是优质的人才培养应关注专门人才市场中别人没做或是没做好的事情。各高等学校应努力通过多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探索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面向规模庞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全体,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提供各类优质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

3.加强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工作

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高等学校及其学科专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通过全国性的总体规划和地区性的定位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即通过规划的手段把发展的内驱力引向重特色、质量的内涵发展上来。在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统筹的基础上,促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提倡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美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的初期也曾经出现过定位不清的混乱。加利福尼亚州通过《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把相互竞争的不同类型大学和学院转变为一个有机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保持优异教育质量与维持巨大招生规模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就是:赋予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不同使命,分别承担不同学生群体的高等教育责任。社区学院设置遍布全州,面向全州所有高中毕业生招生;州立大学录取学习成绩排在前33%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设置硕士学位项目及和大学一起联合设立博士项目,开展以应用领域为主的研究;大学录取学习成绩排在前12.5%的高中毕业生,独享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其它硕士以上高级学位的授予权,主要从事基础研究。这种中学后教育制度设既做到宽松人学,又保持教学与科研的优异质量,不仅增加了加州几代人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因其他州的仿效而改变了整个美国公立高等教育。

4.避免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盲目扩张

高等教育的宏观学科专业结构要满足的是社会的整体需求,而高等学校的微观学科专业结构则要满足的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微观结构的合理并不完全代表宏观结构的合理。此外,由于微观结构容易受利益、舆论、心理(如从众、升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产生非“常态”的发展而进一步扭曲宏观的结构。因此,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规划的要求,同时也要与自己的传统特色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宏观、微观学科专业结构的和谐发展,进而保证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主干学科专业的拓展不能盲目,应该在办好优势或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协同,注重围绕优势或特色学科构建学科群,这样才能保证在学科相互促进的基础上维护学校的特色;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还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实践,即使是同一的学科专业也要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如在相同的名目下,既可以有基础理论方向,也可以有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应用方向,还可以有催生新兴、交叉、复合等学科产生的前沿领域,当然也还要有面向传统产业的技术应用和服务方向。不同学校的选择要有不同,要根据学校的定位来定,要能说明优于其它学校的所在或存在的理由。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应该处理好的五种关系

1.要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的关系

优势、特色专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占据本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和所培养的人才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 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一般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优势、特色专业直接影响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程度和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空间。所以,高等学校必须在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调整、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优势专业、特色专业。

2.要处理好基础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的关系

高等学校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要真正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确保其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问题在于,随着高等学校走出“象牙塔”而融入社会生活中,愈益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应用性人才的旺盛需求客观上促进了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同时,就高校这一办学主体自身而言,对应用型专业的举办也有着强烈的主观需要,因为它实际上是与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生源有保证,对高校来说,也就有了经济效益,有了生存发展的物质保障。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有些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一重一轻”、“一硬一软”的情况,甚至对基础型专业不管不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二者兼顾,同时克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应用型专业的现象。

3.要处理好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的关系

在专业结构体系中对那些有多年历史的老专业,要采取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调整层次和规模,做到少而精;通过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使传统学科专业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新专业的建设要审慎确定生长点,严把质量关,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专业一定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4.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学科是教授们成长和活动的土壤,一流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例如,美国1999年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而位居第一,主要是因为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世界顶尖的学科。因此,大学抓学科建设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本科教育着眼,必须同时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专业建设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一般也是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所在。因此,必须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一起来,避免出现就学科建设抓学科建设、就专业建设抓专业建设的情况。

5.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种数才能满足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数越多越好。一个学校专业数的设定应该综合考虑发展规模、市场需求、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根据需要,量力而行。同时应该不断地开展专业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避免只重视“量”的增长,忽视“质”的增强的状况,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专业和办学特色,避免学科专业的盲目扩张,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基础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马陆亭.关注学科专业调整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

[2]王先俊.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第6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摘要:教师成长中心因对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而被引进并推广。在推广和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教师成长中心本土化问题,重视其专业化建设,理顺与教务处和师资培训等机构的外在关系以及运作过程中“授”“受”双方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成长中心;本土化;专业化

对教师专业化的重视源自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其核心是教师专业成长,即由简单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成长为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能够自我提升的探索型和专家型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发端于美国二十世纪中期的教师成长中心,正是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而诞生。它专注于教师职业生涯中全面、系统、综合的持续性发展,旨在提高教师在科研、教学、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技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1]教师成长中心因此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职责,备受肯定和推崇。

直到近几年,教师成长中心的有关理念和机构设置才被引进我国。2012年,随着教育部出台《关于启动部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07号),各地高校的教师成长中心(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才如雨后春笋般设立,纷纷尝试以全新的师资培训理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随着我国教师成长中心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作,如何确保其拥有一个高效高质并可持续的发展前景,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真正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地关注和探讨。为此,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一、必须重视教师成长中心的本土化问题

(一)本土化是发挥教师成长中心最大作用的必然选择

本土化是指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环境而做的变化,即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是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过程,其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本地要求,又尽可能地保持其本质的积极意义。

只有结合国情和校情,合理整合校本资源,在保持教师成长中心原有精髓的前提下,巧妙地与本土的优良传统教育观念和价值观相融合,逐步克服因观念、习惯、制度和机构设置等不同而造成的排斥和冲突,才不至于使教师成长中心形同虚设,真正发挥其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教师成长中心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成长中心这个“舶来品”落地生根,顺利完成本土化,以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本土化进程中应正确对待的几个方面

1.处理好机构性质。教师成长中心是一个有着帮助教师专业化发展专长的业务机构,有其自身的定位、发展和独特的运作方式。在本土化进程中,应该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尤其在初期阶段,主动地去“呵护”都不为过。因此,应该努力使教师成长中心消减行政化,强调专业化,使其职能具备独立性而谨防机构设置的形式化。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安排好人员组成。教师成长中心的成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推手,应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首先是具备高尚的师德、热爱并胜任教学、深谙教育艺术的资深教育专家;其次是学历高、资历深的学科专家;再次,还要具有高超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善于引导,能使人信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充当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帮助者”、“引导者”和“发展标杆”。

3.注重工作方法方式。教师成长中心既开设多数人参加的培训班、讲习班和专题讲座,又有针对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及专业发展所需的“量身定做”式的个别辅导和交流。这决定了教师成长中心与教师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一方面,教师成长中心应深入了解教师个体,个性化地帮助教师定位并助其规划专业发展的路线。这既关乎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决定了教师成长中心的工作实效。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观念,多数教师在追求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忌讳暴露自身弱点,认为在教学中示弱会伤自尊,他们更愿意通过默默地努力和奋斗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应以人为本,保护教师的隐私和个人需求。这也应该是教师成长中心工作过程中所必须做到的。

4.解决好职效评估。教师成长中心既不同于教学管理行政部门,又不同于纯研究机构。应赋予其合理的职效评估指标,既要体现其科学合理性又要确保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具备“数量与质量、主观与客观”的双重标准。也就是说,这样的职效评估指标,不仅体现在培训的场次和人次以及专题专项等数量方面,更应该反映培训、服务的质量。既要重视来自于接受培训和服务的教师的反思和评价,也要考虑来自于教师成长中心培训专家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估。

二、必须重视教师成长中心的专业化问题

(一)专业化建设是教师成长中心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般来说,专业性强的机构和个人,其权威性就更高。重视教师成长中心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其服务教师的能力和实效,同时显示较高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可以获得更多教师的信赖。这既是其顺利本土化的前提,也是其发挥更大作用的根本要求。

(二)在专业化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1.明确宗旨,合理建构,确保各司其职。教师成长中心的宗旨应在于帮助学校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取得更大成功。无论是教师成长中心的成员,还是学校的教职员工,都必须明白这一点,既不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又应该明确其真正的职能。只有明确了建设目标,才能更好地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因此,在人员配备上,应立足于团队建设,合理建构,确保各司其职,不迷信行政权威或学术至上,以免迷失方向。

2.科学设计,合理运作,切实提高实效。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成长中心在开展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活动时,要充分显示其计划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和教龄、甚至不同性别的教师,力争培训时间恰当、培训内容中肯、培训方式合适,切忌随机性和随意性,真正体现教师成长中心的专业性,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工作实效。

3.克己奉献,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尊心。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教师即使愿意不断努力,借助外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不愿意轻易示弱。只有在他们没有顾忌的前提下,他们才更愿意正视自己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弱点。因此,教师成长中心服务教师时,应保持克己奉献的职业操守,营造宽松的氛围,让教师充分舒展自身个性,展现自身的专业结构及不足,进而找到专业发展最佳的方法方式,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这一角度看,保护教师的隐私,就意味着保护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尊心。其实质是保护教师的专业成长。“功夫在技外”,这其实是教师成长中心的专业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三、必须理顺教师成长中心与教学管理体系中其他职能机构的关系

在高校原有教学管理体系中,教师成长中心属于“舶来品”,是“新生事物”,势必存在与固有体系及各种要素的磨合和互动的过程。就操作层面来说,将固有体系“推倒重来”,建设新的构架是不可能的。只有认真理顺教师成长中心与固有机构的各种关系,才能建立良好的协作互动,共同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一)正确处理教师成长中心与教务处的关系

教师成长中心和教务处均为服务于学校教学的主要机构,教学服务性是其根本性质。然而,两者又各具特点。教师成长中心属于专业技术机构,教务处则是行政业务机构。前者的服务侧重于教师教学专业指导,后者则主要体现于教学管理层面,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机构。基于这种具体情况,两者若能做到充分的协作互动,则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成长中心的作用。

1.发挥教务处的协助作用。从高校教学管理的现有构架看,要使教师成长中心有“用武之地”,必须发挥其与教务部门的协作作用。如协助教师成长中心了解并提供最新教师授课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督导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评课情况,同时协调解决教师在上课和参加培训等活动时的冲突,等等。

2.发挥教务处的导向作用。教务部门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包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改课题研究和各类研讨会以及给予的经费支持等,创造各种便利条件,提高教师参与教学及相关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主动向教师成长中心提出提高师资水平的具体设想和要求,从教学管理角度为教师成长中心发出导向性的信息。

3.实现两个机构的充分沟通和协作。教师成长中心借助教务处,充分了解本校教师情况、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以及教改情况,同时要就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政策等方面与教务处作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以便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和教龄阶段的教师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通过两个机构互相沟通、充分协作,将使教师成长中心的各种运作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正确处理教师成长中心与人事处师资培训机构(师培科)的关系

虽然教师成长中心和师培科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都致力于提高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但这两个机构的目标定位、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工作理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传统的师资培训机构是行政机构,主要通过教师的岗前培训、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等管理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一定的外力推动,其师资培训工作是一种行政安排,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教师成长中心则从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其专业的权威性来影响吸引教师,促使教师由里及外地主动接受并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和提升项目,从“内在”上起促进作用。只有这两者“里应外合”,才能相得益彰,造就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外合力。因此,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确保各司其职。

四、必须理顺教师成长中心工作中的各方面关系

教师成长中心在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属于距行政中心“远一点”的机构,也正因为消减了行政化,它才拥有更大的自主运作空间,同时又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因此更能进入教师成长的“内心”地带。在教师成长中心的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各种关系的处理,特别是涉及“人”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教师成长中心的“授”与“受”双方的关系

教师成长中心成员即“授”方是资深的教师、专家、学者,而接受培训的“受”方也是教师,这两者首先是同事、同行甚至是朋辈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既不存在行政体系中的“尊”与“从”关系,也不同于传统的“师”与“生”关系。然而,前者又体现其教师专业上的权威性和工作上的服务性,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引领、指导和评价的作用。这决定了教师成长中心运作中微妙而独特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成长中心的专家更应该充分尊重接受培训教师的隐私,顾及其自尊;而参加培训的教师则应尊重对方的劳动、智慧和经验。只有两者关系处理好,才可以更好发挥教师成长中心的作用。

(二)正确处理教师成长中心工作中的“目的期待”关系

教师成长中心运作中的“授”方和“受”方都对自身的行为存在“目的期待”。如何统筹兼顾双方的期望和需求也是必须考虑的命题。因此,应把教师得到进一步成长、专家得到进一步提升统摄成一个“目的期待”,在为接受培训教师提供成长营养的同时,不要忘记也为专家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和成果肯定,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真正全面的以人为本,真正形成共同成长的双赢。

第7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高职;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34-02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紧缺人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于2011年新增了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突出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该专业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解上海地区对高职层次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我校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对上海各郊县与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村镇、研究机构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以实地调查为主。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在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养殖场粪污处理运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有些只具备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由于他们文化基础程度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接受正规培训少,工作中凭经验多,靠科学知识少,工作成效及个人发展具有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上海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村基层环境保护人员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所需的农村环境保护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人员 由于农村污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大面积污水处理设施处于管理缺位、混乱或无人管理状态,存在污水处理工艺滤料更换和设备维护不及时,部分化粪池清理不及时,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不佳,处理效果不到位等问题。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废水和废弃物治理岗位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粪便一般用作堆肥,废水采用厌氧发酵处理,但废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沼气工程设施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人员,从业人员所学非本专业知识或学历较低,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

生态农业相关的环境保护人员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在谈到上海市农委“十二五”规划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农业的基础。目前,大力提倡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都需要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环保技术人员。

农村基层环境管理人员 由于目前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应的指导,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在农村基层需要相应的环境管理人员,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对农民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规范管理。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从目前的农村和农业环境岗位需求情况、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入手,对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了分析(见表1),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单项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三个部分。具体内容见表2。

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保障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应按自建和共享的思路来进行,既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校外企业进行沟通,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原则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已建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如表3所示。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实践教学需要,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本专业教师队伍较为年轻化,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条件,但真正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要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应多吸收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不同环节的兼职教师,并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同时,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责任心,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一方评价的方式,采取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课程考核方式公平、公正,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采用“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落实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将职业技能考证培训融入第五学期的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中,将考证通过情况作为实践考核的一部分。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是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其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上海“三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志.构建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思路与体会[J].中国建设教育,2008(4):48-50.

[2]李志伟,崔力拓,陈丽文.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探索——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2):172-176.

[3]杨高英,雷兆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2-43.

[4]张新,沈占彬,王培强.高职环境治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1(4下):24-25.

[5]石光辉,刘学方,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5):30-32,80.

第8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XX年,成教处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文件的学习活动,全处的干部职工以学校事业为重,围绕学校党政总体工作计划和目标,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在成教规模大,管理任务重的情况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全处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完成年度招生录取和入学考试工作

组织完成了省招办委托的报考我校高职“3+2”及各类专升本专业考生的专业课入学考试工作,为了方便考生考试,除在学校设主考场外,还在外地设置分考场15个。认真完成了近12500人次的考试、阅卷和登分工作。通过精心组织,专业课考试的考风考纪良好。

二、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

本年度,学校成教在人才培养方面又取得了以下新成绩:

组织了专业证书后大专教育毕业生资格审查,经省教育厅审核验印,共有775名专业证书后大专教育学员取得大专毕业证书。专业证书后大专教育在校生6449人。

为65名取得第二专科学历教育证书的学员去省教育厅办理了《双专科毕业证明书》。

组织完成了省教育厅批准的XX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共15个项目的培训任务。共有381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了“四新”培训。

XX年,我校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共有805名学员获得毕业。

三、以迎接迎接省检查为契机,抓质量管理

成教处在工作中始终强调增强质量意识,XX年,为贯彻学校稳定规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成教办学思想,在具体管理上加大了力度。提出了10条质量管理意见;落实了成教听课制度;开展了全校成教管理人员业务工作培训;狠抓考风、考纪。在规范办班办学管理方面也采取了新的措施,为此专门下发了文件。

我处以迎接省教育厅、省人事厅专业证书及专业证书后教育的教学情况的专项检查与调研为契机,开展了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检查活动。下半年分别对各学院成人学历教育、专业证书教育以及专业证书后大专教育教学情况、教学质量进行了抽查。组织到学院进行成人教育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和教学管理的情况与经验的观摩与交流。通过本年度的教学检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促进了成教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增强了成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省专业证书及专业证书后教育的教学情况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

四、成教专业建设又有新进展

XX年,在认真建设“现代农业”、“烹饪教育”两个省级成教特色专业和第一批6个校级成教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经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委员会评审,初步确认法学、英语教育、物理学、化学、体育教育、土木工程、临床医学等7个专升本专业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3个专业为扬州大学第二批校级建设的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

本年度,我处组织申报了学校XX年成教新专业,经校成教教学委员会审议,省教育厅批准备案,新增了10个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函授:档案学(信息资源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教育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交通管理工程)、园林、金融学、市场营销,夜大:药学;1个高中起点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脱产);6个专科专业:函授:社会工作、证券投资,夜大:日语、药品营销,脱产:生物仪器应用与营销、高级护理。

第9篇: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欧阳华(1978-),女,湖北仙桃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钱美(1974-),男,江苏盐城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3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军工程大学2011年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54-02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数字计算机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为工具,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滤波、变换、估计等处理。[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已成为许多工科专业的共同基础。由于该课程特定的发展历史,该课程的体系结构、授课内容、成熟教材大部分是针对电子工程专业的,对于电气工程专业学员的知识体系结构来说并不适合。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没有“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先导,必须先给学员补充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另外,电气工程专业涉及的强电信号频率相对较低,信号幅值较高,而且多为缓变信号,信号处理的对象与方法与弱电略有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并建设适合电气工程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入门基础课程教材。

电气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专业建设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实验设计上作深入的探讨,并围绕课程改革进行了教材建设。

一、国内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开设“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无线电专业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教学中引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随后推广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涉及电力系统、电机系统、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等,具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自动化信息基础知识结合和专业面宽的特点。电气系统和自动化系统都广泛地涉及信号分析和处理技术。自动化系统中按一定的控制规则得出的控制信号、系统状态的估计,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确定、系统测量噪声的剔除,直至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等都通过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来实现。电机、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和诊断、电力系统的微机保护、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等更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直接应用例子。随着电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因此,信息科学学科的核心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也成为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电气工程学科该课程不能照搬作为信息科学专业基础的“数字信号处理”,而应根据培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要安排具体内容,既要补充“信号与系统”中信号与系统以及频谱的基本概念,又不能重复“电路原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内容;既要为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不能变成简单的专业知识介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开设“数字信号处理”应有它自己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各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越来越重视类似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建设。[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将“数字信号处理”列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列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包括科学技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专业基础课程,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也开设了“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4]2000年海军工程大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专业中新开设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5]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前述在电气工程学科开设“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目的及意义,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我们在相对稳定中追求变革,研究适合电气工程专业需要且与当代信息科学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要安排具体内容,补充“信号与系统”中信号与系统以及频谱的基本概念,将拉普拉斯变换原理与应用放在“电路原理”中讲授,将状态空间移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讲授。强调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课程框架设计上注重学员的能力培养,突出数字信号分析是基础,数字系统分析是桥梁,仿真分析为手段,实现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内容安排上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实验设置上紧贴专业应用背景,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在理论上研究如何以当代信息科学的观点讲授经典理论;在实践上研究如何突出工程应用软件的应用,如何突出信号处理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根据专业的特点精选内容,避免重复,注意衔接

在自动控制理论中对系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讲解,离散系统的基本知识和Z变换学生已经学过。所以在教学中仅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考虑到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对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中的一些模拟量进行处理,为此,适当增加数据采集和模拟信号转换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由连续信号分析过渡到离散信号分析,便于学生巩固和应用以前所学的知识。

2.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电气技术的结合

课程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认识和记忆了多少定义、定理的条文,而应注重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6]虽然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由传统的电气工程向电气工程扩展,但许多经典理论只需稍微补充、修正即可适用于电气工程领域。把握好这一原则将有利于在讲述传统内容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处理好经典理论的阐述与最新技术引进的相互融合。例如在建立“信号传输”概念时,可以从全球定位系统、个人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等实例引入,营造了当代信息科学飞速发展的浓厚气氛。同时,介绍信息流、能量流、管理流互动的智能电网的概念,实现电气电子的交叉融合。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不过分强调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例如讲解频谱分析时,介绍其在微机保护、故障诊断、频率跟踪检测方面的应用。

为了加强MATLAB实践环节训练,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在理论教学中随时渗透MATLAB的应用,不少例题在理论求解后给出MATLAB实现的结果,两相对照,既掌握了理论推导方法,也实现了计算机仿真设计和验证。MATLAB的应用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推导的良好习惯,又使学生深入理解必要的物理概念。课堂PPT中,大部分波形图均是由MATLAB绘制,尤其是讲授滤波器设计时,直接调用FDATool工具箱,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核心指标和方法。在作业中,也有一些MATLAB仿真小作业,这也是国内外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方法。

三、实验设计的改革

如何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问题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开课伊始就是理论与实验算法并重,其实验体系较为完善。我们在实验设计方面改革的基本思想是立足基础验证实验,注重综合设计实验。

MATLAB仿真软件使用简单、功能强大,兼有丰富的工具箱和软件包,因此首选MATLAB作为实验仿真工具。具体而言,实验内容分为五个:实验一——信号的时域分析。实验二——信号的频域分析。实验三——滤波器设计基础。这三个实验是基础实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MATLAB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采用该语言实现信号分析和系统设计。实验四——信号的抽样与恢复,该实验是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根据信号频谱分析得到的频率成分,实现模拟信号的抽样与恢复。实验五——信号滤波,该实验是自主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信号频谱分析和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知识,实现信号滤波。

此外,作为后续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课堂上给学员进行了LabVIEW虚拟实验演示。LabVIEW虚拟仪器和MATLAB仿真软件各有利弊。MATLAB编程过程类似于数学演算,并具有强大的命令集和信号处理工具箱,是目前数字信号处理的标准语言,对于训练学员信号处理的算法实现技巧、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极有裨益,但对图形支持不够,编程较为复杂。LabVIEW虚拟仪器使用独特的图形化编程技术,用软件代替仪器功能,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将其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使学生能直观地领会和理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分析方法和处理结果。但若作为本科实验程序设计语言,则由于学时和学员知识结构限制,实验内容将会限于演示验证实验,不利于培养学员综合利用DSP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是否在实验中引入LabVIEW虚拟仪器,是完全替代MATLAB还是两者互为补充,这个问题教研组还在进一步的考虑之中。

四、“数字信号处理”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教材为先。为体现数字信号处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需求,我们特编写了《数字信号处理》教材。教材内容丰富,强调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将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增设了相应的例题与习题,充分体现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解析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全书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有实例,便于自学。教材紧紧抓住数字信号这条主线,重点介绍信号处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补充“信号与系统”中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强调傅里叶变换、频谱和频率响应的概念。尽量避免与“自动控制原理”和“电路分析”的内容重叠,弱化拉普拉斯变换的地位。教材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将MATLAB这个工具在信号处理技术中的应用贯穿于全书,使学员在学习了基本概念、方法后能够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一方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一方面为后续毕业设计、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长期以来,学生感觉“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内容难学难用,主要原因是信号处理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成对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不深刻,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不灵活。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编写了“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指导书,作为内部讲义以供学员使用。实验指导书分为三个模块: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信号处理综合应用。

五、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电气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而又与时俱进的工作,其间总会产生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看法,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研究讨论,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奥本海姆,谢弗,巴克.离散时间信号处理[M].第2版.刘树棠,黄建国,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光宙,等.关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中信息课程的一点认识[C].全国高校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第三届研讨会论文集.武汉,1999:130-135.

[3]靳希,杨尔滨,赵玲.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赵光宙.信号分析与处理[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