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第1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素养 培养策略 高职英语专业 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20-02

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往往注重语言能力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能力外,尚未清醒地认识到有关别国的历史、政治、风俗习惯等非语言方面的知识所带来“文化逆差”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跨文化是与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网络国际化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广泛,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化本身,政治、经济合作以及民间交往均含有文化元素。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一切相互理解的基础。

一 背景与现状

中国开展各层次英语教学有许多年了,基于学生重语言能力忽视文化素养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许多学者意识到跨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据调查表明,中国对于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发表的该领域论文数量越来越多,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大部分的研究均仅限于跨文化交际领域,重心仍然在语言的交际手段方面。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正朝着意识培养、能力培养和跨文化教学手段方面发展。如1989年邓炎昌、刘润清的双语对照著作《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该书主要讨论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和非言语交际;1987年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从文化与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生动、深刻;1999年陈申的英文著作《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我们在外语教育中对文化教学的态度,又从国外对外文化教学态度的对比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外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等。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学仍然重视应试教育,轻视文化输入,特别是高职学院,由于入学门槛较低、学制较短、城乡教育差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显现出“快餐”式教育特点,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客观所形成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主观条件上的差异,对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当前针对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激发高职学生在课堂及课后进行自主跨文化素质的提升,将语言学家的习得理论用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的。如今电视、网络是大学生获取跨文化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高,也给跨文化的学习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跨文化素质的培养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有社会意义。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在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论的基础上,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克拉申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性质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途径。”而针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系统与具体的社会交际以及具体语境相脱节的现象,以拉波夫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通过对实际语言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脱离社会现实的语言研究即使不是误导性的也是非常片面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语言习得等方面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语用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文化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跨文化在这些方面有着许多迥异性。虽然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但只重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作用是不全面的。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等能力的综合体。充分了解、学习和具备跨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利用,而且对于培养健康的身心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 跨文化素质培养的策略

1.强化教师跨文化素质培养的理念

跨文化素质包括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语用与文化、非言语交际与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隐蔽”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文化又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跨文化在这些方面有着许多迥异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明确课程目标方面要求老师要有跨文化理念,在制定教学内容与进度时根据每章节的不同内容把相关的跨文化内容填写进去,使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做到目的明确,在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有意识地强化跨文化部分的内容。

2.搭建校园网精品课程平台

几年中,我们已搭建了英语精读、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和自主学习平台,其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英语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等课程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同时整合本专业各课程的教改成果和资源,建设课程网络平台,为教师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提供了时空便利,扩展了教学手段,给跨文化素质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3.成立实验班级

虽然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但只重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作用是不全面的。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传播等能力的综合体。充分了解、学习和具备跨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利用,而且对于培养健康的身心有积极的实际意义。在实施跨文化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中,我们把本校2011、2012级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在听说读写译、外贸英语函电、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等课程中加大跨文化部分的内容,课前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课中提问、课后组成学习小组撰写小论文等,还建设了课程网络作业平台,学生定期上网完成规定的相关作业。

4.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和手段

跨文化素质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进而是策略的制定、方法和手段的实施。高职教育学制短,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为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制定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方法及内容。把听说读写译、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从传统的考试形式改为上机考试,在考试内容中加进了一定比例的跨文化内容。在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课程的考试中,对学生以小论文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考核,这样可以考核和检查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情况。此外,在期末考试中还加进了各课程的技能测试,其中除考核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外,重点考核的是学生把语言技能与跨文化内容相结合的情况。

四 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客观上受到学制、学时、教室的局限等影响,在主观上受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较差、生源区域性产生的差异性等影响。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不断建设校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并丰富其内容,为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解决了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强化了网络和数字化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丰富,同时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也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合作式学习,解决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差、生源区域性差异等问题,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资源丰富、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平台,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与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的学习、培养与渗入。

五 结束语

本研究从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和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建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出发,揭示克拉申假说在中国背景下的不完整性,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与大量的目的语和母语接触中吸收语言材料,形成双语互动,从而造成了母语迁移现象及文化迁移现象。运用连接理论,强调语言知识和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运用丰富而有趣的网络资源,激发处于隐性不自觉学习状态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在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上建立显性连接,促使其建立跨文意识的培养、提高跨文化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素质的培养。

在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应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利用网络教育教学手段并整合本专业各课程的教改成果和资源,更加丰富了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培养等内容,使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不局限于应用手段,更注重意识形态的建立与跨文化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扩展了横向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中外文学修养,以此帮助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还加强了网络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学习理论及网络教学设计,引导了教师验证教育理论采用及教学手段实施的正确性,帮助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探寻运用网络环境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初步跨文化学习与交际能力及跨文化素质培养可操作性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一、职高英语的跨文化理解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词汇,其至少有文化及教育、跨文化及教育、跨文化交际及教育等含义,跨文化教育应当是三者综合后的统称。具体到职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更多的具有一种职业指向,应当说这个领域还是有些冷门的,只有职业英语教育者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此,笔者的理解有三点:其一,英语教学的文化属性。英语是世界上的重要语言,而语言总是指向文化的,英语语言承载的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在用英语进行表达(也就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用”)的时候,既是在表达“意思”,也是在表达“意义”——前者是英语教学中所重视的,而后者则相对容易忽视。其二,职高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属性。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利用语言表达意思、交换意义。我们提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的需要,去教给、赋予学生以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让学生在对英语文化的感受中,获得一种职业认知,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就会超越“技术”层面,指向“素养”层面。其三,职高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双师型”需要,笔者理解当时提出这一口号的背景在于以教师自身的“双师”素养,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解。在当下的职高教学中,学生在多门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中有相当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面对这些英语内容是视而不见,还是悉心研究,反映着学生的英语素养,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在用英语语言的跨文化属性,来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理解,是可以让自己在英语教学中很好地实现跨文化教育的。

二、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

面向职高学生的技能素养提升需要,职高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是怎样的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在英语语言的累积中渗透文化性。职高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帮学生积累英语知识,教学经验表明,如果纯粹地帮学生积累英语语言知识,那效果是不彰的,反之如果用文化来滋润学生的英语学习,反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建构英语知识的大厦。第二,在英语“语用”中实现文化的交际应用。语言就是用来应用的,职中英语教学也需要克服“哑巴英语”的不足,真正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英语学科素养。但同样如上所说的那样,如果教师刻意营造所谓的英语运用情境而忽视了文化的交际性,那这种情境实际上是“伪情境”;反之,如果在“语用”中渗入文化因素,就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或类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生命力。第三,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寻找英语语言存在的意义。职高学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对口班的学生,还是技能学习的学生,其最终还是指向具体的专业技能的学习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更倾向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专业学习来建立英语语言的意义,而这也正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涵。事实证明,当前职高所设置的专业可以开发出许多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的学习情境,广告设计中英语呈现(如学生感兴趣的可口可乐的商标),机械、汽修专业的英语说明书翻译等。总的来说,跨文化教育要有“跨”的意蕴,要结合职高学生的特点,将知识累积与文化结合起来,将技能与英语文化结合起来,寻找教育契机实现“文化结合”,是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

三、英语老师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笔者的经验来看,这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当英语教师囿于教学传统的时候,要在传统教学思路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跨文化的意识,是很不容易的。而要让跨文化意识真正植根于教师心中,并能够在职高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挥方向性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多研究职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研究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在专业中或明或暗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身的广泛英语阅读,以设计出有效的“跨文化教育”的英语学习情境。当成功引导学生入境时,跨文化教育也就发生了!须知,当作为文化学科的英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技能素养时,就是英语教学植根学生的专业需要,发挥学科基础性作用,彰显学科价值的时候。

作者:程小凤 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3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政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方面,文化交际在国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做到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能培养大量英语人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语言是基础,要想教导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保证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的有效性。将这种文化意识合理的运用到英语教育中,才能更好的做到实质性教育。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跨文化培养意识。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与英国、美国之间仍旧存在着一定的语言文化交流差距。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是纯粹的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教学模式相对严谨,不够灵活,考试中的试题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与语法的应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不够活跃,从而导致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不到提高。

(二)缺乏大学的跨文化教材。大学的英语教材,一般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就导致教材与学生的兴趣以及生活相互脱离。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在遇到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时,会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也会降低,增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抵触心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及。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没有重点培养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训练与交流方面的能力,当学生英语词语或者句子发音不准时,也没有做到及时的纠正,所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限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政策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对于大学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有一个语言交流与实际运用的阶段阶段。英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也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内涵所在。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除了深厚的英语基础之后,也要加强自身的汉语文化能力,这样有足够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例如2017年潍坊学院举办“新一轮的大学英语分类分级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学科要求以及特点进行分类。从而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实行自主学习,既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又培养了大学生对英语的文化素养、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这也是适应学生对专业知识发展和参与国家交流能力的需要,完善了教学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实质性作用。

(二)英语教材的选取应科学配套。在英语教学前,必须要有足够科学合理的教材,如果每个大学所应用的教材都只是注重语言练习,没有突出口语训练,那么这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所以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与新闻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能够准确的反映中国与西方等国家的文化差异,教材配套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训练。教师在备课中,要格外注意各个国家之间的传统文化与人文思想,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为大学生的交流提供一定的基础。也是在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社会与国际竞争中,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

(三)教师作为引导,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种语言的交流,是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一个引导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用形式上可以开展多个英语跨文化的活动,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到英语交际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在英语口语训练与交流方面的能力,当遇到词语发音不准时,需要做到及时的纠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指引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外国语言。再结合本国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结语要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利用合理的教材与加强学生的主导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发展,完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不断地积累跨文化英语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1]龚金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121-122.

第4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13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现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弱化现象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被弱化了,具体表现在:

语法和词汇教学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味进行语法、词汇的语言教学,对英语文化中的常用习语、行为规范、社交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多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相应的文化导入。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为只要学好语法、词汇,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能与外国人进行顺利的交流,而不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其实,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时,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外族人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方面上的错误,而异国文化的障碍和误解却往往会导致相互间的摩擦和隔阂,甚至造成最终的交际失败。因此,当语言运用能力上升到一定水平后,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愈显得重要。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师观念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采取高中英语教师集中培训、高中英语教师自我研修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切实转变观念,使全体高中英语教师意识到文化障碍的危害性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充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也是高中英语教师打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战役的主战场。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课堂这个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阵地,利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利用词汇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汇相关的拼写、词义、用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词汇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在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同时又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词汇鲜活、生动起来,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特别对一些表面相对应而文化含义不等值的词汇,教师应多从词汇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挖掘。例如,the knife and fork 这一短语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刀和叉。在中国文化中,这分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和工具。但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刀和叉已经是不可分离的用餐工具,因此 the knife and fork 作句子的主语时,谓语动词一律使用单数:The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iron .

2.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的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中,阅读活动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比重。而且阅读活动中所涉及的阅读材料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其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阅读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阅读应试技能,又对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2 Unit5的话题是 Music,在进行本课教学的同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美国门基乐队的成长历程以及美国乡村音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国家的常见音乐形式,深化对西方音乐的全面认识。

3.利用口语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实际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教师在英语的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创设现实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4 Unit4的话题是 Body Language,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创设一些诸如初次见面、上街购物等现实情景,让学生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现场的实际表演和交流,这样就能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的同时,又让他们亲身体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课外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辅助培养

高中英语的课外教学在整体的英语教学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采用放英文录像,看英文电影,网络搜索以及举办个人知识讲座,组织西方文化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辅助培养,使他们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从而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切实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5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商务交际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The Combination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HOU Jun[1], LU Shanshan[2]

([1]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Guangxi 545006;

[2]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0)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strengthens constantly.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demand of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who know bot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rules and can use English in foreign activities is rising,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learn business English courses. Therefore,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to join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as to let them participate in cross-cultural business activities smoothl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e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some related teaching advice.

Key wordsthe cross-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teaching strategy

0 引言

早在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对于文化一词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写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习得的一切的能力与习惯。”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E. Sapir ,1921 :221)随着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中西方因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会在实际的交际中出现文化“冲突”或“碰撞”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是一件好事,没有碰撞就不可能有灿烂的火花闪耀。但是,这种现象会导致交流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因此,充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以及社会规范,掌握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重要。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因习俗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际障碍或误解,才能使交际有效地进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是外企职员的未来主力军,对于这支主力军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的能力。Meyer(1991)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ICC)指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与异国文化之间的交流(Hinkel,1999)。Byram(1997)认为,具备ICC的人不仅能够胜任与外国人的交流,还能够克服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能够和来自异国文化背景的人互相达成妥协与理解,达到互惠双赢的结果。那么,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有什么重要性呢?英语教师又该怎样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呢?

1 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1)跨文化商务际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4月版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提出要求:“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大纲》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提出了明确详细的要求,这说明文化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三者缺一不可。

(2)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培养跨文化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彻底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东方人重辨证思维,讲究悟性,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文化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汉语句子主动句较多,反映了中国人长期以来以人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而英语中被动句较多,反映了讲英语民族重客观、重逻辑。明白了这种差异以后,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和翻译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向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去靠拢。

(3)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就业。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往往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进行跨国商务活动,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事实上,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后深感交流的困难,其原因不能完全归结为语言能力的因素,主要是文化能力的欠缺。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使用规则、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会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谈判的成功。在就业面试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如果能够与外方应聘者讨论外资管理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和文化冲突问题,他们就能在应聘大军中脱颖而出。因此,对学生进行商务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2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商务英语教学相结合

2.1 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教师都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并且教师常常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首先要改变原先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其次,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目的语文化意识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E. Sapir ,1921 :221)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而传统的外语教学一直把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培养放在与语言技巧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当语言材料中出现文化现象或当文化因素干扰语言教学时,要及时进行文化讲解。文化教学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学阶段要以语言教学为主。到了高年级,应逐渐地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加强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师可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如关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经济贸易等各类书籍,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别国的文化。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2.3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课堂英语教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英国语言学家Malinowski (1923)说过:“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现实和该民族人民的习俗中,语言研究离不开这一宽泛的语言行为环境。要理解语言,归根到底要懂得说话人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如欣赏英美文学作品,原版电影电视剧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地道的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还能让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等,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学习西方的文化习俗和交际技巧,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2.4 积极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教学

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有利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在课下,要让学生常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书面文字,或者经常组织学生到“英语角”去练口语。尽量创造能让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思维活动的条件,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兴趣与能力,让学生重视英语思维的训练。

3 结语

跨国的商务活动,无论是从跨国公司的管理还是跨国公司的营销,从表面看是跨国经济活动,从实质看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跨文化交际交流的成败将决定跨文化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又有利于让学生在交流中检验自己的语言,然后在交流中改正,在不断改正中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华厚坤.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153-154.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宋莉.跨文化交际导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6.

[4]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

[5]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7):65-67.

[6]张晶,桑晓蕾.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探析[J].哈尔滨:黑龙江对外贸易,2007.8(6):121-123.

[7]张为.浅析跨文化商业交际差异[J].长沙: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第6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专业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英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交际,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因此,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语言的传授者,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讨论英语教师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1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文化。①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行为和价值准则、风俗习惯、等。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学习语言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才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②

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理解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如何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因素敏锐的感知。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灵活应对文化差异问题,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最终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深入交流打下基础。

中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英语思维,要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说英语。因为用汉语思维说英语或者进行英语写作,常常会让母语使用者产生误解,甚至听不懂或看不明白。所以只有用英语思维来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才能正确而地道地使用英语。

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得培养他们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欣赏、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如果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很容易滋生交际失误、甚至冲突。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差异,才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国际化的、高素质的新型专业人才。

2 跨文化意识与英语专业教学

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长达二十多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专业教学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地球村”,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频繁和密切。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矛盾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掌握中外文化沟通的必备知识。

离开文化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民族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英语专业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禁忌习俗、人际交往等。现代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语言能力转变成交际能力。我们需要在跨文化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有效交际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他们才有可能实现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 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笔者认为单独的一门或几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符合现代国际要求的新型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恰当的指导更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主要从听说、阅读、写作的课堂教学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这些专业课堂上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西方文化中。

3.1 听说课堂教学

听说课构建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并运用地道的日常交际用语、体态用语等,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提前通过讲座、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输入或让学生讨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接受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中西方的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比较重视的隐私权、个人主义等。了解这些可以在真正的交际中理解和尊重对方,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的误解。

听说课的素材必须要真实、地道,能够体现中西方差异,且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给学生设定真实的日常交际场景,让学生有开口说话的机会,通过模拟场景体验了解和熟悉日常交际用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关于美国人租房子的听说课时,先谈论没钱买房子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会选择和父母合住,而大部分美国人更喜欢租房子住,即使结婚也一样。这跟中国人的“三代同堂”的传统观念和美国人的独立自主、注重隐私是密切相关的。接着讨论租房子要考虑的因素,提及家具因素时告知学生美国人喜欢旅行,经常搬家,所以租房很看重家具。进而提及美国人性格中的“求动、求变”和中国人的“好静不好动”。给学生展示一套真实的公寓的分布图后播放了一段打电话询租的录音。这段真实地道的录音很好地反映了美国人租房考虑的因素。然后笔者给学生观看一段看房的视频。最后给学生发了几份美国的招租广告,学生有了前面的文化背景输入加上教师所创设的场景,就可以用正确而地道的英语模拟真实的电话询租情景对话和看房的角色扮演。

3.2 阅读课堂教学

阅读课堂应该是最有利于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因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考查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忽略或者没有时间兼顾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甚至也没有提醒学生课后去了解和关注。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这些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阅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找出母语与目标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③学生在快速阅读的速度总不够理想,这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文章的结构。在分析文章结构的时候,指导学生排除自身系统思维的干扰,重视西方人的分析,再运用中国人系统思维习惯去理解所阅读文章的主题及相关文化知识。此外,现在很多教材都有文化背景介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课堂,适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给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搜集或者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阅读相关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对比。

3.3 写作课堂教学

通过写作教学课堂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并在写作训练与实践中有意识地降低其可能给母语阅读者带来的理解困扰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到具体,由大到小的“圆式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从具体到整体的“解析式的思维模式”。因此,学生按照中国人的语篇迂回式的思维模式写出来的英语文章,西方人可能会觉得重点不突出、比较松散、条理不清或没有逻辑性等。英语段落强调线性思路、直线式语篇及论证逻辑性。而中国学生写作文喜欢间接地从说,委婉、含蓄地说,喜欢绕弯子,避开主题,这样的文章可能会给西方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详细地跟学生讲解并说明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的区别,并逐步训练学生习惯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写作,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正的英语文章。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如教师在布置作文 “My College Life”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写完作文,教师除了点评学生作文,还要利用多媒体呈现西方国家的大学生活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大学校园生活的异同。如美国人不喜欢依赖父母,独立性很强,所以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是很普遍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西方国家大学生所写的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文化的差异,如文章的结构、词汇、句法等,从而使学生学会更为准确、地道地使用英语。

4 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主题讲座;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看电影和电视等;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后的学习、生活、西方节假日的文化活动以及各种各样英语课外文化活动中,如话剧表演、外语文化节等。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模式的构建(桂教高教[2007]165号,启动项目第31号;桂教高教[2007]109号,启动项目第7号)

注释

①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地域文化;国际文化意识;角色;作用

2010年,西安市政府提出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定位,西安将成为国际移民之城、会展之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1\]。国际大都市需要国际化人才,包括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本土人以及外国人。随着西安市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联合了《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对市民英语表达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计划通过实施外语口语培训,使80%的普通市民能对外国游客进行简单景点介绍,推广本地特色资源,以个体所能提升西安旅游、服务业形象与质量。在行为上,市民需要树立“我是国际人”的强烈意识,言行举止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尽管这个愿景能否实现仍有待讨论,但应对城市国际化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领域已经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尤其在培养青年人英语能力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本文以省属重点综合大学西北大学的做法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在西安国际文化意识建设中的角色与能动性。

一、国际文化意识培养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

1、国际文化意识的内涵

国际背景下的人才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包括:具备直接参与国际交往、合作和竞争所需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事务,通晓国际商务惯例,遵守国际礼仪,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具有较好文化素养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而言,各类国际交往要求交际者必须具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2\],有效沟通意味着能够理解对方的文化且介绍各自的文化,达到文化上的互相欣赏与包容尊重。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还非常普遍,而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地方文化行走世界的远近。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成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个体文化“使者”。

2、国际文化意识建设中外语的作用

全球化交往中,外语、尤其是英语语言交际起着决定作用。良好成功的沟通不仅离不开熟练的英语,更依赖于对文化的表达,外语教学在培养青年人的全球化意识与跨文化自觉方面具有学科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英语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英语综合素质。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就要重视如何启发和培养学生应有的跨文化素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引导学生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学什么和怎么学,思考什么和怎么思考,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的问题。

3、国际文化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跨文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在国际化人才英语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大学生英语水平逐年提高,大部分高校正在调整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学分。大学英语教学逐渐注重且增加了跨文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学时,把对跨文化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平台,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考察评估内容与方法上都应以国际化的思维考虑。国际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应有所了解,对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价值观也应有清楚的评价。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不仅要注重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与体验,还应注重对学生陕西地域文化英语表达的培养,实现学生跨文化英语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国际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

在西北大学英语教学具体的教改实践中,我们通过不同方式的跨文化导入,历经三年的实验教学观察与总结,形成了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西安国际文化意识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1、改革课程设置

学校从英语专业选修课、大学英语本科与研究生选修课、全校通识课四个课程层面同时入手,加大跨文化英语课程的比例,先后开设了《欧洲文化入门》、《西方文化试听》、《英美社会与文化》、《中国旅游对外传播》、《跨文化交际》、《欧美经典影视欣赏》、《陕西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等课程。这些课程不同程度上普及了全校学生跨文化知识,奠定了整个校园的跨文化学习氛围,还引导了学生国际文化意识的形成。我们课程结束后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非常满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西安的国际化发展规划与政策、陕西厚重的地域文化、西安自汉代以来的国际化交流史与地位,意识到作为西安高校的大学生所肩负的跨文化责任;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与外国人交流的技巧以及用英语传播文化的能力,在对外交际中“陕西文化失语”的现象明显好转。

2、参与外宣翻译实践与跨文化研究

根据国际化定位与规划,为创建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西安政府加强了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形象塑造,其物馆、遗址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英文公示语的翻译成为西安国际化形象之一。学校教师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师的社会职能,参与了一些景区英文翻译规范的起草与制定,景区展板的具体翻译。教师的参与经验又直接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及时为学生引入中英对照的公示语这一丰富直接的跨文化交流介质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现实中该介质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增强了学生文化外宣翻译的国际化意识,还帮助学生理解了对外交流中如何看待与平衡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问题。

学校教师还积极承担社科项目,以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视角,研究西安国际化建设、国际化形象塑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等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我们所实施的教改为这些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基础,课题研究成果又深化了大学英语国际化改革走向。

3、搭建跨文化平台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靠课堂讲授与学习,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更需在现实的国际化交际才能真正提高。学校通过组织“外语文化节”、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建立志愿讲解员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英语演讲和法庭辩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用英语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渠道。多位学生在大赛中获奖,在博物馆英文讲解中锻炼了沟通和对外传播陕西文化的能力。学生的进步与成绩证明了我们跨文化系列改革措施的成效。

一流的大学把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作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英语人才的突破口,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展开大国形象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学校选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师从一流教授、专家,攻读学位、进修或参与重大前沿课题研究。另一方面,调入和接收有国外学习、研修或工作经历,能直接运用英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开设国际新闻、欧美历史、跨文化政策史等双语选修课程。通过积极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背景与学源结构,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开课水平显著提高,所开设的跨文化双语课程不仅增添了学校的跨文化学术氛围,更直接使学生受益。

三、大学英语教学在西安国际文化意识建设中的能动角色

上述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在西安国际文化意识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能动角色,对西方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相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国际化人才储备与培养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青年人国际文化意识的先锋,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角色与环节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在培养国际化人才外语语言能力上,更在跨文化知识普及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中国人才的外语表达能力是国际化大都市软环境的一个因子,直接影响国际人才和游客在西安的居住质量。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是潜在的未来国际化人才,也是未来城市人口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他们的外语水平与国际文化意识对整个西安市国际化文化意识建设尤其重要。

其次,大学英语师资是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正确理解西方文化与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双向互动中发挥着引领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西安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力度与广度,完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研究成果以服务社会。比如开展地方跨文化传播研究、地方跨文化交流史研究等,从理论上拓展提高西安国际化的学理水平。高校英语教师还应发挥他们在课堂之外的作用,充分体现他们的社会职能。他们可以西安高校联盟为桥梁,组织大学之间的中外学生跨文化演讲与交流活动。还可以走出校园,通过陕西图书馆、电视讲座等公开讲坛,为市民普及跨文化知识;与中小学教育联合,培训中小学教师跨文化教学的意识能力。

最后,大学英语教学在国际文化意识建设上的成果与部分做法对于市民英语培训具有启示意义。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息息相关,贯穿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之中。从长远而言,市民英语、行业英语培训应该遵循统一的标准。大学英语教育中所积累的城市国际文化研究经验与成果可以被创新引进到市民英语培训中,在标准制定、教材编写、考核等方面起示范作用。

未来十年是西安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在西安国际文化建设中任重而道远,希望本文观点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简介.

/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164.

\[2\] 杨国华. 国际化人才英语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

第8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研究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

全世界的研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培养这个话题的看法层出不穷,其中最出名的要属Hyme的跨文化交际学说。其他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如Ruben等,都热衷于讨论跨文化交际能力[1]。虽然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标准层见叠出,但言语行为的语法正确性和社交得体性被公认为重要内容。“跨”意味着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拥有相异的文化背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此次调查把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对各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调研采用网络化的问卷调查法,共12道选择题,从三个方面考察,分别是:英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调查选用无记名答卷的方式,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填写,调查结果相对客观可信。共收到150份问卷,其中含有有效卷142份,有效率为94.67%。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五个方面最强,其次是书写能力,听力能力排在第三位,口语居第四位,最差的是翻译能力。即使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情况下,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说、译能力仍然有待提高。首先,高考作为决定学生学习方向的“指挥棒”,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方向。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所占分值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很大精力放在语法、词汇方面,重视阅读能力,而忽视了听力,更别说在高考中不考的口语了。学生平时对听力和口语训练极少,因此在升入大学后基础薄弱,更对听力、口语提不起兴趣。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攻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的难关。调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测评,主要包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中西方习俗的差异掌握程度、与外国人交际的态度和心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掌握以及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这五个方面[2]。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在对跨文化知识了解程度方面,有超过一半(52.98%)的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在对中西方习俗差异掌握方面,有45.06%的学生表示“这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这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与外国人交际的态度和心理上,接近八成(77.35%)的学生有“害怕”“害羞”的心理,并且缺乏交往主动性;关于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掌握情况,有69.45%的学生认为自己“知识很少”;并且有67.08%的学生认为,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是“知识掌握不够”和“害羞心理”。

二、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第一,当前,我国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积极与国外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市场广阔,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急需跨文化交际能力过硬的全球化人才。随着农业生产国际化、市场和销售国际化、投资和金融国际化,以及竞争国际化的加快,全球市场对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农业人才需求增大。农业院校应当扮演好农业人才培养摇篮的角色,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中,突出强调了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这一能力可以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能为我国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第二,中国积极活跃在世界舞台,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事业也逐渐繁荣。很多高校课程中已经增设了《跨文化交际》《国际文明礼仪》等课程。问题是,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点始终聚集在了解别国语言文化方面,在跨文化交际实践方面却轻描淡写。因此,要想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和语言知识[2]。从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来看,实践才是最终目的。重理论、轻实践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因此,跨文化交际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弊病,还需要及时发现并大胆改革,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三、农业院校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影响,教师以讲授为主,突出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的学习,把英语学习变成了学习基本的语言知识,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和交际功能,使得语言技能的培养变成了形式化明显的机械操作。而今,虽然教学观念转变了,但受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真实的语言环境缺乏和教学设备跟不上的影响,最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法真正进步。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较为集中地放在词汇、句型的理解上,或者在复杂的语法上钻牛角尖,而很少体会文章中体现的特殊的西方文化。如果教师没有给他们讲解单词、语法的话,他们会觉得学习没有收获,进而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而很多英语教师则认为讲解文化的任务应当留给上《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化入门》等专门传授文化知识课程的教师。但实际情况却是,只有很少一部分选修英语辅修课的学生有机会接触这些课程。而这些课程的教师往往也只是对课本中出现的文化知识蜻蜓点水般地一笔带过,对学生的理解吸收不做硬性要求。还有的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掌握得很好,但是对“跨文化”的理解不够,缺乏社交技能和实战经验,在遇到实际的跨文化交际难题时还是一筹莫展,最后以一场失败的跨文化交际告终。语言运用能力固然重要,但这只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我们必须了解文化差异、加强实践训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语用失误、文化误解而导致交际障碍的发生[3]。

四、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解决方案和教学设想

1.大学教育应注重自由选择和民主教育

在我国,对于高中生的教学大纲要求是全面发展,因此学生需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等多门课程。而大学教育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特定的专业,在某个领域深入学习,成为专门性人才。因此,针对部分学生由于高考调剂志愿专业,而就读于农业院校农林相关专业,但并无学习热情的现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转专业,并适当放松转专业的硬性要求。据调查,很多农业院校对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有硬性要求,例如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年专业绩点,才有转专业的资格。事实上,真正需要转专业、有潜力的学生,往往是目前在本专业领域成绩不够理想,但渴望在真正热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的学生。柏拉图曾说,国家应当进行一种公正的教育,对个人进行筛选,发掘个人优势,给每个人分配适合禀赋的工作[4]。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发现不同学生的长处,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给其提供成长的土壤,最终个人的才能将应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交际过程中展示的态度。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其次,要克服文化定式对学习的不利影响。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文化定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破坏性,要做到理解学生行为和信念背后的文化支撑,通过循循教导和耐心指导带领学生重新认识目标语文化,教会他们换位思考,真正设身处地地站在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以此促进更好的交流。另外,要积极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根本是来源于文化差异,因此只有提高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程度,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从基础的词汇和句型的背后探索文化的差异,还要注意不同民族的信仰、价值观、生活习俗、礼仪外交等方面的不同对语言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2.探索不同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方法

首先要选择适合实际教学环境的教学法。课堂教学方式要依实际情况而定,要将学生的差异、文化环境以及社会需要等因素纳入教学方式的选择。具体的环境对方法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充分认识到教学环境的不同,才能开展高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其次,教学内容应当结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失衡或有所取舍。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满足于对语言结构形式的理解、对复杂语法规则的把握,还要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差异的了解。第三,开展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深入研究。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反映,其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突出。英语教师不仅要研究意义本身,还要研究英语国家的文化,在教学中密切结合文化和语言。同时,教师也应当课下积极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比较英汉文化的不同,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收获更多。最关键的是要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应用能力。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同时举办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比赛,如:跨文化交际模拟大赛、异域风情导游大赛、文化背景PPT设计大赛等,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积极与国外名校联系,开设留学生项目、培养交换生,加强与国际交流学院的合作关系。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引起全球关注。通过国际合作深化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研究,2017年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等机构联合提出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5]。大学教育应该有一场革命。英语教师应当根据5C的要求设计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模式应从直接教学向指导实践转变。直接教学是以教师为导向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指导实践则意味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是以学生为导向的[6]。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长期实践,学生的审辨思维素养和创新素养将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应该平衡语言、文化和交际技能的教学。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文化是交际的背景[7]。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满足于对语言结构形式的理解、对复杂语法规则的把握,还要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差异的了解。只有把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取得成功。

第9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在课程任务和课程教学目标中已经明确地指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较,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服务于社会。它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现代化生产密切联系的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读写能力等要素,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标准。因此,中职阶段的英语教育成了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使他们具有专业技术人员所应有的英语基本素养,为他们以后就业、升学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在课内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是指在文化的知识、理解、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的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得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

2.正确运用语言的需要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通常能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这样才能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十分有必要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运用英语,拓宽知识面。

3.有助于开拓视野,更好地了解本族文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增进他们对英美文化理解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本族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比较,重新认识母语文化,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本族文化,增长民族自豪感,将本族文化发扬光大。同时,通过比较,也能让学生尊重和吸纳英美文化的精华,加强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融合。两种文化的比较还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理解和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的包容性和认同感。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修改组调研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 ;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同时,学生对单词与词汇的理解偏重于表面,而英语文化教育往往需要较高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薄弱的功底也造成了学生对语言文化不感兴趣。

2、现有教材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教学内容。

与传统的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的教材相比,现有的以交际法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材虽然包含了一些文化内容,但文化内容涉及层面狭窄,现有的教材多选用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文化内容,教材所包含文化信息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文化内容的来源单一,主要是英美国家的文化,不符合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需要;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不能紧密结合。

3、英语课堂文化教学时间有限,不注重课后活动教学。

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不及普高学生,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学生自身醒悟,希望继续升学的学生数目不断增加,这势必就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为了学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许多教师感到只讲授英语知识时间都已经很紧张,如果再增加文化知识,会造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同时,许多教师不太注重课后活动教学,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学习,失去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机会。

4、教师缺乏培训,对文化教学的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英语教师大都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他们对语法、词汇及语音的掌握较为娴熟,而对中西方文化缺乏洞察力,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较为薄弱,对文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同时,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教师为了给学生打好基础,大多采用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教学,课堂教学强调分析语法结构知识、词汇讲解与运用,忽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学习。

5、缺乏文化评价手段。

虽然英语教学大纲已明确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同时,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也开始认识到跨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评价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与文化教学相关的评价寥寥无几。即使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化教学,但文化教学很难在短期内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宁愿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中。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其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进行补偿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进行拓展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均学有所得。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基础普遍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词汇教学上下功夫,因为英语词汇源于深厚的社会背景,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学,传统习俗等的文化内涵。

2、以学生为中心,开发或选择适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教材。如果仅仅依靠教材进行课堂讲解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呆滞、师生互动少等问题。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一点兴趣都没有。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手段;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3、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利用好课堂内外进行教学,促进文化教育功能。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根据教学实践应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教学内容,一部分是课后辅助教学内容。由于大部分的英语教学在课堂完成,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知识,让学生置身其中,领略文化的魅力。在课堂上要把握好“必须”和“够用”的程度,因材施教,因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也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更加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进行辩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直观形象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课后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教师可根据中职学生特点选择难度较小但覆盖全面的文章、影片和歌曲、网络信息查找、在实训中接触英语人士等方式,增进学生对外语国家和其文化的理解。

4、增加教师的文化能力培训。教师自身要积极学习有效的教学理念,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且与时俱进,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大多数英语教师或多或少曾有过跨文化交际的经历,如:上过外教所授的课程,境外旅游,参与过有外籍人士的活动(如:英语角、中外派对等)。教师的文化能力则由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因此针对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的内容可以概括为:(1)比较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学习有关语境的知识,认识语境对交际过程的影响,补充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2)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欣赏的态度,消除偏见,培养文化相对论思想及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3)培养坦然面对文化冲突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风格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经常反思本族文化,善于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接受过文化培训的教师大都能克服时间有限的困难,文化教学培训能够帮助教师通过确定明确的文化教学目的,能够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教学材料和教案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优化教学过程。

5、 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标准。目前,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认识到跨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评价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关注教学结果,又关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作出评价。

总之,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巨大障碍,克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要而重要,通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以及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我们英语教师的殷切希望,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