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变形计作文范文

变形计作文精选(九篇)

变形计作文

第1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关键词: 汉字 字体设计 视觉传达 实用性

一、汉字设计在视觉传达领域中的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正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演进,不论是新的表现形式还是赋予它新的涵义,汉字本身都令人深深着迷。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视觉符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中华文化的有形载体,也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一般来说,汉字的外在“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它不但是被创造出来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且汉字在现代设计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视觉传达作用,主要表现在汉字设计在当代设计中应用极为广泛,特别在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既有优美的外形,更有深刻的内涵,但是当下对汉字设计的研究仍然仅停留在单纯表现汉字外在形式美的层面,汉字设计广袤的天地还远远没有被设计者深入发掘和展现,汉字设计在形式和内容的表现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现代汉字设计的原则

当今社会充斥大量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少地用手书写汉字,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电脑键盘打字进行交流,汉字渐渐成了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符号。现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汉字所扮演的角色有所转变,不能只作为一种静态抽象的传播方式,而应当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重要的传达载体。汉字的传播方式独特并具有意味,特别是以别具一格的字形传递信息,汉字的表意特性尽显无遗。汉字作为现代视觉传达中重要的元素,通过高度概括、简洁洗练的图形营造全新的视觉体验,信息传达更加迅速、新颖、独特,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汉字所传达的信息与意义,形成视觉效果与思想感情上的互动碰撞。现代汉字设计应把握的原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易于识别,便于应用。

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向受众准确迅速地传递信息是汉字的主要功能,汉字设计对整体诉求的效果有较高要求,以传形达意的形式表现清晰明了的视觉印象。汉字设计的字形富于形式美感固然重要,如果失去了文字的可辨识性、令人费解,达不到清晰的传达信息目的,那么设计是失败的。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和传统书法的诉求点不同,设计为主要商业服务,字体设计要求具有很强的商业性,满足商业活动中信息传达的实用需求;而书法则更多地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感,以艺术审美为目的,书法本身特别是草书对文字识别性的要求不高。汉字设计如果偏向复杂、难以应用、极度变形就容易引起歧义或者难以辨认,这种做法与现代传播的目的背道而驰,是信息传播当中的败笔。

2.形态流畅,结构紧凑。

汉字设计的美感与书法间有微妙的联系,都讲究文字的骨架结构,不仅在设计中要注意文字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还要讲究每个字符体量大小的匀称,每个字符之间需要关系和谐。讲究字体骨架和结构组合的美感在书法艺术中尤为重要,汉字设计也需要注意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形成优美流畅的整体感。结构相当于文字的骨架,不管怎样改变字体笔画的形态,都应当对文字结构的疏密进行仔细推敲。如同绘画人体一般,只有文字的骨架得到疏密得当、均衡舒展的处理,笔画的肌肉才能严谨合理地附着上去,从而形成优美流畅的文字造型。

3.简化,再简化。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心理学新论》中提道:“文字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把形象标准化和简化的要求,促使文字变成了某种具有简单明了的视觉外观和易于书写的样式。”①但是,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汉字虽然经过不断简化,但在形体中依然闪耀着汉字特有的图像意味。汉字最基本的特征是象形,这种象形不是对事物最真实的描绘,而是通过把握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用洗练浓缩的符号直接对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本质进行表现。汉字的象形对事物进行了简化和抽象的处理,在现代汉字设计中应将它们更进一步简化,以更简练的符号和形式挑战汉字的认知极限。

4.美观大方,富有情趣。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美有更苛刻的要求,一个不具美感的作品根本无法吸引大多数观众的眼球。如生活中的客观事实一样,对长相好看的人我们总是会多看几眼,在汉字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字形的美观,只有字体本身具备了现代审美的特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需求,才能在处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字体设计的对象是意象化或者较为抽象的汉字符号,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多用理性化的形式体现设计品位与情趣,对汉字对象的内在含义与外在形态进行理性化的分析,植入能引起观者情感共鸣的元素,结合在文字的态势、笔法或者结构当中。

三、现代汉字创作的表达与设计表现

1.从形态上入手——整体变化。

汉字的标准字体是方块状的,可以在创作时改变方形的形体。将汉字字形作拉长、压扁、倾斜、跷脚、轮廓变形等的改变。其中拉长就是把方形的字变成长方形,如汉字字体中的长宋河长美黑;压扁则为把字体进行垂直线上的压缩,如现代字体中的一些扁体字;倾斜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向左倾,二为向右倾。其中右倾是顺势,符合人的由左至右的视觉流程,产生具有动感和流畅感的效果,而左倾则是逆势,有悖于视线的流向,但是能创作出一种险峻雄奇的视觉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字体形式;跷脚的做法为在字体的水平线上(横轴)向上下进行倾斜移动;轮廓变形,即是改变字体的方形轮廓,由圆形扇形、甚至菱形等几何形态取代字体的方形轮廓,这种字体的写法可以由单个的汉字构成,也可以由字群集合构成,形成一套新型字体。

2.从笔画上入手——笔形变化。

汉字的形体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根据汉字书写的线路和笔势,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点、横、竖、撇、捺、提、折等最基本的类型。改变汉字笔画的形态和样式,变动调整笔画见的搭配关系都可以达到改变字体造型的目的。改变字体笔画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改变笔画的形体样式。比方说倾斜的笔画转变为弯曲的、弯曲的笔画变为垂直的、垂直的笔画则变化为弧形状态等;在汉字的起笔和收笔的笔画上做文章,改变它们原有的形状,变方、变圆、变弯曲等;使字体的整体形态与物象相融,突出汉字的象形特点;或者对字体的某些局部进行修改夸张,着重突出局部中的形象特点。二是改变笔画的大小和比例,或拉长缩短,或改变比例。三是笔画装饰,即用各种图案、绘画、其他物象等元素对笔画进行修饰,这些图形既可以对文字的笔画进行装饰,可以与字意本身进行结合,达到“形意合一”的艺术效果,又可以追求单纯的视觉感受和平衡。四是笔画本身质地的置换,不改变字体的原有面目,只是通过改变笔画原有的质地达到变化表意的目的,如保留笔画的轮廓线,笔画内部用其他元素进行置换。五是断笔和连笔,在字体设计中二者往往同时结合运用。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着重分析字体的内部笔画,既要考虑字体内部的连断笔,又要照顾每个汉字之间的连接,笔画之间要相互协调呼应,力求自然合理,摈弃牵强生硬、生搬硬套的设计做法。

3.从构字的空间上入手——虚实变化。

这种创作方法是通过改变单个汉字中的笔画空间分布及字群之间的空间位置达到的。主要分为:一是笔画的打散重构,即通过笔画之间的重合与交叠,形成大小、疏密、远近等层次,将平面的汉字纵深化。二是共用笔画,即利用字体间相通的笔画将字与字连成一体,形成一种连绵流畅的体势,改变原有的空间分割关系,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汉字笔画的繁冗。三是创造立体感,即利用人的视觉规律,把原有的平面化的字体造型转化为立体的形式,在视觉上把字体由二维空间带入三维空间。例如利用光学原理,将字体的投影或倒影表现出来,创造一定的层次与空间。又如利用透视规律,表现字体的纵深感,并通过强弱、深浅的变化形成近大远小等视觉效果。

4.从添加图像上入手——置换。

将文字和图形相结合,采用新的形式和介质能更有效地缩短设计与观众之间的视觉与知觉路程,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新概念能赋予图形一种特殊含义,有别于它们在未进行设计之前所传达的意思。将文字进行图形化的处理,把文字的形体作为图像看待,以文字的“意”作为进行创作时的主导,在造型上拓展强化“意”的表现,用文字之“意”限制规划字形的变化。以上做法都是代汉字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图像化表现的方式能丰富文字的内涵和图形特征,准确形象地传达信息,也能有效表达设计者的主观情感。

四、结语

汉字的形态与意义经历了从古至今的演变,浸透了无数创作者的心血和努力。科技的发展总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设计行业来说也不例外。电脑的普及运用,设计软件的大量出现,现代设计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设计者们利用电脑方便高速地制作设计作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视觉信息传达的速度,各种视觉化的信息充斥我们的眼球。未来的设计形态和趋势的走向必然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展望未来汉字设计的形态,有利于国人立足传统,在传统的文化中吸取灵感,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日益发展的科技文化,开创汉字设计的新路子。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大胆预测我国必将迎来一个字体设计的大时代,未来的汉字设计不仅是设计一种表意化的符号,更多的是对时代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化表现,汉字设计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传达出中国风韵,表现新时代中国人对美和传统的回归和重新演绎,展现东方神奇瑰丽的奇特魅力。

注释: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

参考文献:

[1]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荣宝斋出版社,2007.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

[4][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第2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三坊七巷;标志设计

1 福州三坊七巷的雕饰图形特点

福州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图案。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图案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图案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纹样也是丰富多样,有简单的几何图形、花鸟人物图形以及历史故事、汉字图案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工艺均反映出明清福州人民的文化生活景象。

2 运用福州传统文化雕刻图形的价值意义

(1)消费文化需求的满足感。现在,现代消费文化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一切商业行为的运作,标志设计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但在商业社会的特殊要求下,这种艺术文化内容需要更多的人得到满足。现代人是追求文化满足的人,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是令文化消退,而是使文化越发丰富多彩。由于这种转变,消费者对企业生产、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标志设计的文化性也油然而生,传统文化图形再一次被人们重视,并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来满足人们根深蒂固的文化需求。

(2)满足设计的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工业产品,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一些传统文化的传统雕刻图案的需求。在该类标志设计中,往往采用传统图案的流变形式作为表达方式。某些传统行业,如福建的茶、酒等有着自身的文化要求,从产品到企业的品牌都与传统雕刻图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

(3)彰显民族的特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化场景下,以民族精神的形式和话语作为表达,是区别于其他文化话语的最好方式。现在很多设计师都有意向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吸收创作的灵感。这种民族化的标志设计外国人觉得独特新奇,本国人觉得亲切自然,很好地解决了标志设计通俗个性的特质。

3 福州传统文化图形与标志设计的融合

(1)具象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再创造。将具象传统图形艺术糅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之中,是标志设计创意的第一个有效途径。传统的图形化建设方法主要侧重于装饰的形状;注重形与形之间呼应和穿插关系,在组合众多遵循整合和均齐的形式。简洁、直观、理性的具象标志形象是用鲜明、具体、感性的形象造型来塑造的,这种形象忠实于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是经过概括、提炼,乃至夸张,再结合一些现代构成手段。例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来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分解、转变和重构的元素重新和标志进行融合,最终形成新的标志形式。大量的具象图形如鱼纹、蛙纹、松菊鹤雁以及佛教神纹等各种人物、动植物图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审美意识,将它们的文化精髓和造型理念用于现代标志设计艺术,是标志艺术创意的途径。

(2)意象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具有美好寓意的意象图形也是福州传统图形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意象的传统图形糅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之中,主要是取其意,其次才是用其形。用这种方法进行标志设计,要求设计者在研究传统图形时摆脱其物化表面,深入其精神领域,再结合现代设计技法,才能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用意象图形的美好象征意义来象征企业机构、经营理念或产品时,通常会采用比喻、形容、暗示等方法来表达标志的设计意念。

(3)抽象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将抽象传统图案艺术用之于现代标志设计,也是标志设计艺术行之有效的审美创意之道。设计的表达形式应是多样的,单一的具象或意象表现势必会扼制设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抽象表现即以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达标志的含义,并以变形乃至写意的几何图形或符号为其表现形式。在这里,抽象造型虽源于自然形态,但经提炼后,却舍形而取神,表达的是某种抽象的意念与感觉,较之具象和意象形态更具艺术张力。

4 标志设计中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

(1)提取福州传统图形的形态。福州传统图形中的祥花、瑞草、回纹、凤龙纹、祥云等等在标志设计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在人们的眼中这些元素是非常熟悉的东西,它们根植于每个人的思维、观念和教育当中。因此,它具有亲切感、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要坚持设计的原创原则,在丰富的福州传统图形资料中,探求自己的原创图形,才是真正的借鉴和吸收。

(2)重构传统图形的造型。重构是一种先分解,再合成的方法,不断演变成各种形态。它是设计师自觉的转化,是在理念指导下的变异。它不是一种巧合,只有一个共同因素,不管是繁是简,原形变像或原形变异,都是为了“美化”。打散构成的原理,是强调了物质重新的组合作用。这种量变、质变、形变的“变异”,比原始的因素有用得多,它发挥的力量更大。“打散”从表面看是一种“破坏”,实质是一种提炼的方法。构成,也即是组合,两种形态组合后,原有的两种形态都会发生变化,如此标志就是利用构成组合,利用传统龙纹与茶壶设计巧妙的组合,使标志栩栩如生。

(3)延展传统图形的意蕴。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以“中”为核心。随着中心的展开、演进与丰富,文化发展史渐渐呈现出来。宇宙因“中”而能“和”,因“和”则“中”。所以,“统一”、“和谐”无一不寄托了人们对美的朴素愿望,就如同大家都向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与“和”成为中国人审美的基本法则,凝结着一种理性化的象征形式。

5 结论

福州传统的图形资源丰富多彩,它涉及、哲学观念、道德审美、吉祥观念等多个方面。只有文化的才是独特的。要彰显标志设计的独特性,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福州传统图形艺术与标志设计之间寻求审美融合,创作出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及独特性的标志作品。

参考文献:

[1] 戴之间.闽海民系民居建筑与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黄汉民.福建大观-福建传统民居[M].福建:鹭江出版社,1994.

[3] 孙建峰.论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7.

[4] 李林森.现代标志设计中传统图形文化意境的再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

[5] 苏金成.标志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兼论标志设计的要素与原则[J].艺术百家,2005.

作者简介:章嘉磊(1993―),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11级学生。

第3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字的形式与用途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它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无论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自古以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创造出一些特别的符号和信息,这些符号和信息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创作出了人类所常用的一种形式――文字。

文字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符号,无论是在有声还是无声的世界里,文字的表达形式都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媒介方式。如果说口语的表达是一种相对非正式、轻松的活动,它在交谈过程中很少或根本不强调语言使用的频率,说话人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书面文字却要以一种更正式的语言来表达所传递的信息,它要求我们高效地使用语言,有逻辑、有系统地表达。俨然,文字的书写形式就变得尤为重要,它对文字的形、结构、笔画的造型规律、视觉规律都有严格的规范性,每种字体都在展现着它独有的形式,与其说设计赋予了文字独有的魅力,不如说文字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得更加富有内涵。因此想要了解文字的根本原理,我们必须还要通晓和理解语言及其在各种社会语境下的应用方法。

从文字的演变史上来看。首先,符号删繁为简的发展趋势,象形文字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从单一的语言沟通演变成图画性质的书写形式。在这期间文字经历了各种时期的改变,如今它俨然成为了一种设计形式。其次,内容到形式美观的发展趋势,文字不再仅仅作为一种阅读和书写的形式,它更多地以多元化的方式出现。最后,形象向内涵的发展趋势,让我们了解到形象作为一种气质,内涵才是决定本质的关键。

从文字的原则性来看,识别性是文字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关系到文字能否在传达中的实用功能,只有当实用功能具备时,视觉效果和视觉形式才能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获得较高的平面视觉表达。其次,艺术手段和方法也是字体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环节之一,它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形式与工学相结合,使之成为有特色的视觉语言。而当所有的形式都能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内涵的体现就尤为重要,文字是人类思想的视觉表现形式,本身就富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我们设计字体时,首先要注意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从其内容出发,使之设计主题与形式相统一,内涵更丰富。因此无论是字体还是图形,在设计时,它都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来加以运用,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信息传达的手段,也是构成视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文字在整个设计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当今字体不再仅仅是一种文字书写。它更多地发展成一种形式,没有局限,没有冲突,自由地发挥着它独有的魅力,表现形式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它不再受传统思维的限制,更加有创造性艺术性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种创造性的字体表达是其他设计元素和设计方式所不可替代的,无论是从信息化、视觉化、还是艺术化的视角来审视,都可以领略到它独具魅力的设计效应。当它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时候,灵活多变的设计语言和视觉形式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它把这种表现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和方法,给人以美的感受,影响着所有人的情感,从而把这种观赏性与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文字在审美中的作用。

因此想要把握整体文字的节奏与思维,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构思模式来加以渲染和表现。文字本身也是这样,在掌握了基本的设计规律的同时,创造出多元化、立体化、形象化的形式,让本身不具有特色的文字变得丰富而有趣起来。那么首先要选择从文字本身的内容出发,以原始的象形、甲骨等一系列具有图形符号来加以创作,使之达到图形转换文字的手段。与此同时,当文字不再具有表达内容之意时,可以选择把文字转换成图形来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可以很好地体现文字在视觉中的多样性。

因此,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艺术中,作为一种形象元素,它承担着整体的形式与内涵、识别与传达、感知与意识的结合,它把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感官用一种具象的表现形式充分地表达出来,让观者能够体验到文字在不同场合、不同形式上的表达。它需要达到视觉审美的目的,而不再是只满足识别这么简单的问题。它需要的是创造与被创造的结合。根据整体设计的脉络,来加以设计与改良。这样文字设计的本质才不会被更改,就像设计大师保罗・兰德说过:“好的字体设计是信息与灵感,昨天与今天,现实与幻想,工作与娱乐,工艺与艺术,意识与无意识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董小龙.字体设计[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第4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平面设计;色彩;图形;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U212.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35-01

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们生存环境、视觉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而中的平面设计艺术在观念上,功能上和形式表现上,都备受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以往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世纪的里程碑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为平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需求。设计的变革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今天各类设计思潮的变革,无不引导设计走向更自然、更合理和更人性化,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造空间是平面设计师前进的目标。一件设计作品,一般包括三个元素:色彩、图形、文字[1]。

1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1色彩服务于设计: 平面设计是由色彩、图形、文案三大要素构成的,而图形和文案都离不开色彩的表现,所以色彩传达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第一位的。色彩不仅在画面中起着美化画面、均衡构图的作用,还传达着不同的色彩语言,释放着不同的色彩情感。一个好的设计,首先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人们最先受到刺激的因素就是用色。有没有充分有效地应用色彩手段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渲染、烘托广告的内容是鉴定一个平面广告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许多令人难忘的成功设计作品都与色彩的作用密不可分。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是设计视觉化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尽管生活在色彩的环境中,有着和色彩相关联的情感活动,但设计色彩由于受到设计作品的主题、作品特色、创意策略、消费对象等的制约,其表现出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是色彩服务于设计的前提下[2]。

1.2色彩在设计中的点缀、强化、突出设计精神: 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一种美德熏陶。色彩是表现设计作品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像人们提供和传递着设计内容的某种信息。色彩在设计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一件彩色的设计作品首先要比单色作品更能增加别人的注意力。例如在两幅相同的图片中,第一张为单色风景照,第二张为彩色图,两张相同的图片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首先注意到的便是第二张彩色风景照,其后才是第一张单色照。色彩在其中起到了突出作品本身的作用。而在第三张中,大片的灰紫色中出现一条条的白色闪电,在其中仅占了整张图1/3的白色闪电却成了这张作品的主题,第一时间将人们的视觉吸引过去。白色闪电在在其中就起到了点缀,突出整张作品的作用,不用很多颜色,也不用很大地占有面积,利用了两色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主题。色彩能更加真实的表达设计者想通过设计向人们传达的某种意义,能够真实的反映在人们眼前,通过色彩的作用可以刺激人们的视觉,从而刺激心理,达到设计者设计作品想到达的目的。设计中所应用的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色彩的心理因素。设计作品的色彩对人们有着一定的诱导作用,对人们的感情产生深刻的影响。

2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1变异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除了运用写实图形﹑变形图形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还常常运用变异图形这一比较特殊的构形手法来表达自己独具匠心的设计意图。

变异图形由于其反传统的思维方法、超常规的构形方式,往往能从大量司空见惯的平庸图形中脱颖而出,特别引人注目和深思,也越来越普遍地得到观者的欢迎。

2.2规则及不规则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不规则图形是和规则图形即严格的几何图形相对的图形。一般而言,在平面设计中,规则和不规则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有着心理学上的深层依据。规则的图形倾向于稳定、静止、秩序,但一味规则也很容易导致单调和刻板;不规则的图形显得活泼、生动,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秩序感”是人们审美知觉活动的一条基本心理学原则,在这种知觉过程中,太单调的图像引不起人的知觉兴趣,太杂乱的图像又使人茫然,因此装饰艺术的审美要求就建立在这种简单与复杂、规则与不规则之间。

当然,不规则图形在平面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方式,例如,规则图形的不规则排列可以取得活泼的效果;采用挪用、拼贴手法的一些设计作品也不可能按照严格的几何图形来制作,因而就打破了单一图形的局限。各种形象素材和字体的随机排列已经形成一种重要的视觉文化现象。从广告、招贴到书籍装帧、网页设计乃至服装图案,我们都可以看到不规则图形的影子。

3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1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

3.2文字的位置要符合整体要求: 文字在画面中的安排要考虑到全局的因素,不能有视觉上的冲突。否则在画面上主次不分,很容易引起视觉顺序的混乱。而且作品的整个含义和气氛都可能会被破坏,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需要去体会。细节的地方也一定要注意。比如,在安排文字和图形之间的交叉错合时,一定要注意既不要影响图形的观看,也不能影响文字的阅览,不要让文字和边线没有距离,适当的调整距离会舒服点。有时候一个象素的差距有时候会改变整个作品的味道。

4结论

总之,在视觉传媒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质量、高水平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对于一名平面设计者而言,不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创新。面对一个平面设计标的物,要想达到一个好的视觉设计效果的时候,不仅仅把注意力置放在创意与色彩、图形以及文字设计等方面,还要将三者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平面设计的当代审美标准,从而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在平面设计领域,按照东西方地域对文字的使用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西方文字以古希腊的文字为代表;在东方,中国文字是很好的典范。中国汉字沉淀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国内想要成为一名知名的设计师,首先就要充分理解中国汉字的内涵,并能以此作为设计基础,不断发挥想象空间,创造出个性化又不脱离社会文化基础的全新艺术作品。不可否认,在艺术设计领域,充分考虑对文字的创造性使用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欧洲西部及北部地区就掀起了新的文字艺术创作浪潮,从最初模糊的“纳吉体”、“拜耶体”到最终逐渐形成清晰的文字表达,为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的文字创造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艺术设计者甚至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大胆地通过改变文字的构造使其形成图形化的效果,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就采用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该设计对北京的“京”进行艺术创造后,使之幻化成了一个快乐奔跑的小人,不仅表达了“舞动北京”的奥运理念,还表达出中国软笔书法的博大精深,是一件相当成功的艺术创造品。虽然中国在艺术创作领域对文字变形使用发展较晚,但由于中国汉字拥有明显的文化底蕴优势,从拼音构成到文字的形态都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2文字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

2.1将文字拆分或进行结构调换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原有文字进行拆分后提取能够表达主题的部分直接使用,也可以提取有效部分通过对其创新与大胆想象后形成新的创作理念,还可以从文字构成激发新的创作理念,在创作过程升华形成新的艺术作品。

2.2将文字拆散后再进行重新组合

拆散后文字的重新组合方式:是将文字的构成部分重新组合,二是提取有价值意义的文字构成部分进行重新组合。重新组合的方法是,采用移动位置或者就是单纯拿掉文字的某一部分,构成艺术设计作品。与文字拆分或进行结构调换的设计理念不同,该设计方法需要设计者进行空间思维的想象,是一个重新设计文字图形的过程。

2.3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增添构件

此种设计方法是通过对原有文字合理添加组成部分,使其形成一种新的表达设计。可以说,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增添构成部分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要求设计者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否则将会导致“画蛇添足”的效果。

2.4对文字的基本结构进行调整

此种设计方法不以文字的构成为设计基础,充分展开空间想象力,而是通过对文字形象的再造,在不改变主体形象的前提下将文字形象进行调整,以赋予文字更多的内涵,留给观赏者欣赏。

2.5让文字产生“异形同构”的改变

就是通过改变文字的组合方式,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具体实现过程是,通过对文字基本构成部分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产生新的文字组合方式。但仍然保留文字的基本内涵。

3文字视觉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3.1通过改变局部来完成强弱关系的表达

在一幅成功的平面艺术作品中,设计者要求文字不仅能完成传统的叙述作用,而且还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其他构成元素的表达意义,以吸引欣赏者的眼球。如高桥善丸在其代表设计作品中对文字的运用效果就非常夺人眼球,其设计理念即是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对文字的远近设计来完成对强弱关系的表达。其作品中形成的文字图形化语言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使表达的主题更为鲜明,营造出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3.2通过个性化字体的设计增强表达效果

在实际艺术创作过程中,即使是相同的文字在经过不同的段落处理后,通过空间位置的改变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官效果。成功的艺术设计作品会使人产生视觉共鸣,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受。例如,耐克品牌的平面广告设计即充分利用了这一设计理念,通过对文字版式的不同设计,使欣赏者形成一种全新的观赏感受,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还能更好地表达广告的传播作用。这是表达设计者创作理念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也是促成设计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3.3充分运用文字排版的能动性

文字的能动性很强,艺术化处理后的文字要远远高于图形、数字的表达效果。在文字排版过程中充分运用这一特点,能显著提高设计作品的能动价值。

4结语

第6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关键词:抗震性能化设计,格构柱剪切变形,折减系数,性能指标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山东某重型数控压力机制造联合厂房钢结构工程,为重钢结构厂房,最大吊车起重吨位为200t。其中A、B、C轴线为H型钢柱,D、E、F轴线为双圆管钢混结构柱。本工程建筑面积35474.9,主厂房纵向长度264.580米,横向长度132米,共5跨,各跨跨度由南至北依次为24m、24m、27m、27m、30m。 南四跨的最大吊车吨位由南至北依次为10t、32t、50t、75t。北一跨, 1~13轴为100t,13~23轴线间为200t(吊车使用过程中,200t吊车严禁运行到使用范围外)。厂房内景照片见图1。

图1 厂房内实物图

75t门式刚架厂房设计已超过《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设计主刚架、吊车梁及制动桁架时,可通过《钢结构设计规范》来控制刚架柱侧移及吊车梁变形,刚架梁和围护结构变形仍可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进行设计[1]。

2、优化思路

2.1 主构件基于性能设计的优化

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主刚架为“有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柱顶位移按照h/400控制;屋面无吊顶、吊挂等,则屋架挠度按照L/250控制;对于吊车梁 [2],竖向挠度限值取其跨度的1/1000,水平挠度取其跨度的1/2200。

基于刚架柱抗弯性能较高,刚架柱为双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而钢管混凝土时经典的钢-砼组合构件,其刚度大、变形能力强,受力性能以及性能如抗火性能等均优于纯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然而原设计没有使材料承载力得到很好发挥,经优化后,柱的应力控制在0.85以内。

根据钢梁弯矩包络图,将钢梁采用变截面形式,可充分发挥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基于腹板的屈曲后拉力场效应,采用薄腹截面焊接H形钢。钢梁的稳定可由檩条-拉条系统作为钢梁平面外的侧向约束,整体稳定可不用考虑,优化后钢梁应力控制0.9以内。

吊车梁吨位较大,其所用的用钢量不少,因此需精心设计,实现经济目标。经优化后主刚架减省用钢量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主刚架优化结果

2.2 次构件基于性能设计的优化

围护结构下列指标进行截面优化设计:参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檩条挠度≤L/150,墙梁挠度≤L/100,其他受压杆长细比≤180,吊车梁以下柱间支撑长细比≤300,其他受拉杆长细比≤350~400。

2.3、抗震性能化设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条文说明9.2.14规定,当构件的强度和稳定的承载力均满足高承载力――2倍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要求时,可采用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即C类;C类是指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按弹性准则设计时腹板不发生局部屈曲的情况,如双轴对称H形截面翼缘需满足,受弯构件腹板需满足,压弯构件腹板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式(5.4.2)的要求。本工程进行了2倍多遇地震作用验算,各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板件宽厚比及高厚比要求限值放宽,降低用钢量。

3、格构柱剪切变形影响

格构柱属于压弯构件,多用于厂房框架柱和独立柱,优点在于很好的节约材料;截面一般为型钢或钢板设计成双轴对称或单轴对称的截面。格构柱的突出力学性能优势使得其不仅作为承压构件还作为主要抗侧移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中[3]。本工程优化设计对于设有格构柱的厂房,目前设计手册建议对于格构柱的建模采用对惯性矩乘以0.9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具体格构柱的剪切变形影响有多大,已有少量报道论述过这个问题。童根树从稳定的角度研究格构柱的剪切变形影响,详见《格构柱的剪切变形对超重型厂房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4],提出了格构柱惯性矩的折减系数公式,

(1)

陈绍蕃在对上述论文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折减系数公式[5],。本文从强度的角度对格构柱剪切变形影响进行分析。

3.1、理论分析

对于轴心受压构格柱,当格构柱处于临界的微弯状态时,柱子的横截面将产生剪力;对于压弯格构柱,由弯矩产生剪力。横截面上的剪力将引起格构柱分肢之间的剪切变形,从而降低构件的承载力。因此,格构柱分肢之间的缀材用来抵抗这种横向变形,而缀条或缀板的截面尺寸主要按横向剪力来设计的[6]。

格构柱节间单元的抗侧刚度计算[7],计算简图见图2所示,在单位荷载下节间单元的变形为,

图2 节间抗侧刚度计算简图

,则抗剪刚度为,抗推刚度为;格构柱抗弯刚度,其中分肢截面面积都为,分肢形心间距,斜缀条截面面积,缀条间距,缀条与分肢夹角,钢材弹性模量,格构柱高度,绕虚轴长细比为(计算长度系数取1.0,为回转半径),缀条长度,缀条轴向力,分肢绕自身形心轴惯性矩为。下面按悬臂格构柱的不同荷载状态下计算剪切变形对强度的影响。

1)柱顶集中荷载情况

柱顶作用集中荷载,则变形为,若按三维建模格构柱,则可真实计算变形;若按单杆建模,则计算变形时需考虑等效抗弯刚度,变形为,使

,则,得到

,即格构柱惯性矩折减系数为 (2)

2)柱身均布荷载情况

柱身作用均布荷载,则变形[8]为,若按三维建模格构柱,则可真实计算变形;若按单杆建模,则计算变形时需考虑等效抗弯刚度,变形为,使,则,得到

,即格构柱惯性矩折减系数为(3)

3.2、算例验证

现对集中荷载作用下悬臂格构柱进行三维建模计算,与简化计算进行比较,分析折减系数情况与本文公式(2)的折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某格构柱,分肢截面面积都为,分肢形心间距,缀条间距,缀条与分肢夹角,钢材弹性模量,格构柱高度,绕虚轴长细比为,分肢绕自身形心轴惯性矩为。经计算得到下列表格2所示。

缀条面积 SAP2000三维计算顶点位移 不考虑剪切变形顶点位移 软件计算得折减系数 本文公式(2)

表2 集中荷载作用格构柱在变化缀条面积条件下折减系数对比情况

现对悬臂格构柱受均布荷载作用下进行三维建模计算,与简化计算进行比较,得到折减系数与本文公式(3)、童根树提出的公式(1)的折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经计算得到下列图3所示。

图3 均布荷载作用格构柱在变化缀条面积条件下折减系数对比情况

由表2、图3可知,本文提出的折减系数更加接近三维模型计算值。

3.3 考虑剪切变形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图4 计算简图

结构按二维平面模型计算,计算简图见图4所示,风荷载作用下顶层相对侧移为1/941,若考虑其中三根格构柱的剪切变形,结果将发生变化。在风荷载作用下,前三根钢柱为实腹式柱,无需折减,第4、5根格构柱惯性矩折减系数按式(2)计算(因柱身没有受风荷载,通过顶点集中传力),第6根根构柱惯性矩折减系数按式(3)计算(因风荷载沿柱身分布),求得系数分别为0.656,0.701,0.71,由软件三维建模计算得顶点相对侧移为1/683,即格构柱剪切变形对整榀刚架侧移影响折减系数为683/941=0.726,可见格构柱的剪切变形不可忽略,本工程在考虑剪切变形影响下相对侧移仍满足规范(1/400)要求。

4、小结

1)本文从性能指标和构件受力特性对重钢厂房构件截面进行优化设计,降低了用钢量。

2)本文从强度的角度分析格构柱剪切变形的影响,与童根树教授得出的折减系数稍有区别,原因是分析角度不同。通过对悬臂格构柱在不同荷载状态下的分析,得知不同荷载状态下折减系数公式不同,即折减系数随荷载状态而变化,且稳定分析与强度分析的折减系数又不同。

3)本文折减系数公式(2)、(3)看起来与童根树老师从稳定性得出的式(1)不同,确实不同,因为本文从强度条件出发,式(2)、(3)中的长细比,即相当于计算长度系数取1.0,而式(1)中计算长度系数由梁、柱线刚度比值确定,对于悬臂柱取2.0。由此可见,稳定计算与强度计算格构柱的惯性矩折减系数是不同的,但作者认为,构件抗弯刚度与自身构造有关,不应该与考虑钢梁、钢柱线刚度比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有关,因此推荐采用强度推导得到的折减系数。

4)本工程刚架在风荷载作用下考虑格构柱剪切变形的侧移计算,得知格构柱的剪切变形不容忽视,值得工程设计重视。

参考文献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施刚,范浩等,某重型门式钢架钢结构厂房的优化设计[J],工业建筑2010增刊,1200-1205。

[4]童根树,王素俭等,格构柱的剪切变形对超重型厂房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8.10,10(5):1-4。

[5]陈绍蕃,《格构柱的剪切变形对超重型厂房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一文的讨论[J],建筑钢结构进展。

[6]张宇力,对《钢结构》教材中格构柱问题之商榷[J],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1997.6,5(1):76-78。

第7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关键词:团体操;队形;设计;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17-02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周莅(1978-),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团体操设计、编排研究。

前言

团体操的队形是依据体操的需要,将表演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巧妙而且有规律地安排在表演场上,所组成的各种队形和几何图形。团体操的队形变化是根据表演内容的需要,并根据场上的表演人数、基本队形的行数与列数、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科学巧妙的方法,不断地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各种美妙的队形与图案,用来表现其主题与风格特点。队形表演是团体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团体操的表演中,不论规模大小,都是由各种队形和图形所变换而成的,它们是反映主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各种动作造型、图案都是在队形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队形就是团体操的基本框架,而团体操则是队列图形的艺术升华。团体操中队形的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表演的效果,团体操队形创编、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排练效率、表演效果等其他一系列工作。队形在设计中如何省时、省力并对排练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是今后团体操创编人员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常用团体操队形设计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总结出常用的团体操队形的设计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假设绘制分析法,一种是实验绘制分析法。

假设绘制分析法是先在统一规格要求的座标纸上绘制团体操队形图,然后结合队形变化合理性、规律性、艺术性进行反复分析、推敲、验证,最终确定并绘制出团体操队形的大小和每一名表演者的最终位置的一种团体操队形的设计方法。

实验绘制分析法是先将所有或部分表演人员组织到现场上,采用固定人数手拉手自动变形成团体操来实际组成团体操队形,结合实际表演场地大小,通过反复调整,确定并测量出最佳团体操队形大小,再按比例绘制到统一规格的坐标纸上,然后结合队形变化合理性、规律性、艺术性进行分析,确定并绘制出每一名表演者的具体变化路线和位置的一种团体操队形的设计方法。

二、常用团体操队形设计程序

假设绘制分析法的具体程序是:第一步,绘制假设团体操队形图。即在统一规格要求的座标纸上根据人数或队形假设出团体操队形大小,并绘制出团体操队形图。第二步,检验假设员形队形图。通过在假设团体操队形图上确定人的位置和路线,同时分析每一名表演者是否有具体合适的位置和最终的团体操队形与表演场地的比例是否能达到艺术效果等。第三步,确定团体操队形图。通过对第二步出现的人数剩余或不足以及表演动作所需的间距等情况进行反复检验、修改,并按第二步的方法重新假设分析,直到合理分析出每一名表演者的具置,按照场地比例确定出团体操队形图的大小和位置。第四步,准确绘制。结合团体操队形变化的合理性、规律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按照就近原则或分段方法确定团体操队形中每名表演者的最佳具置和具有艺术效果的变化路线。具体设计程序(见下页图1)。

实验绘制分析法的具体程序是:第一步,围成团体操队形的实验。先将所有或部分的表演人员组织到场地实际围成团体操队形;第二步,确定团体操队形大小。即结合表演动作所需要的间距和总人数对围成的团体操队形进行反复调整,最后确定最佳的团体操队形大小和种类;第三步,测量计算。将第二步确定的团体操队形大小测量出来,并计算出与表演场地的比例。第四步,绘制团体操队形图。按第三步的比例在统一规格要求的座标纸上绘制出团体操队形图的大小,同时结合团体操队形变化的合理性、规律性、艺术性等方面要求,按照就近原则或分段方法确定团体操队形中每一名表演者的最佳具置和具有艺术效果的变化路线。

三、常用团体操队形变化方法和流程

(一)常用团体操队形变化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总结出团体操队形的三种变化方法,分别是分散法、汇聚直线法、合并法。

分散法,团体操队形的变化可以在“原有方阵或其他特定队形的基础上,使学生由中心逐渐向外移动扩散,并最终组成一队或多队的团体操队形,这种变化方法一般要求在排练前先在地上画好标志圈,使学生通过移动最终踩在标志圈上,形成团体操队形。

汇聚直线围成法,在总队行间首尾相连,走成团体操。学生可以采用蛇形进行的方式,在原地围成圆圈,或向某一地点围成圆圈的形式,一般要在地上事先画好标志圈或采用手拉手围成基本圆的形式来完成。

合并法是将各种分散的或小的队形,根据表演的需要,有规律地合并成相对集中的团体操队形。

(二)常用团体操队形变化流程

根据分散法、汇聚直线围成法和合并法三种常见的变化团体操队形的方法,归纳出团体操队形变化的流程图(见图2)。

图2所示,“按设计在地上画标志点”和“按设计自动寻找标志人”是团体操队形变化的关键步骤,“按设计在地上画标志点”是要确定团体操队形的大小,“按设计自动寻找标志人”也是在确定团体操队形大小的基础上设置的标志人。团体操队形变化流程是依据设所计的团体操队形的大小来变化团体操队形的过程,团体操队形的大小是变化团体操队形的关键,所以设计团体操队形就要以团体操队形为研究对象,并最终确定团体操队形的大小。

四、建议

(1)在团体操队形设计中,应多使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增加对队形的大小、种类、形状等因素的控制,使团体操的设计方法更具有科学性。(2)引用计算机,简化团体操队形的设计程序,缩短团体操队形设计时间。(3)向地方各级高校、企事业单位等普及团体操设计、编排的相关知识,科学普及团体操。(4)加强团体操单个队形的设计方法和编排方法的研究,提高团体操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夏环珍,彭庆文,于辉,等.论团体操表演中的队形及其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283-285.

[2] 郭瑞.对团体操动作和队形创编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88-91.

[3] 刘桂强.团体操队形的花样编排形式[J].中国学校体育,2008,(8):93.

第8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关键词:字体;汉字造型;装帧设计;构成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93-02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繁衍几千年的载体,承载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和记录,其本身的造型也颇具审美情趣。当世界上其它古文字经过了表形文字阶段向表音文字的道路上发展、且大多后来变为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时,只有汉字向着兼表形音的形声字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体系。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不但在对文化的记录、传播中处处展现极具个性的特点,也同样创造出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仅于出版传播的设计而言,不止是各种字体的变化对其作品的整体风格有所影响,每单个汉字结构造型本身的美感也传达着思想和感情的寄托。如何协调和统一个性与整体的关系?如何将汉字造型的特点有机融入出版物的设计?这一直是出版物设计者的挑战,同时也是汉字出版物设计中需重点讨论的话题。

一、汉字发展简要梳理

汉字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这三千年当中,汉字字体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虽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尉律: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秦书八体划分的标准虽然有两个,但是从应用的角度看,其实又是一个标准,即实用的各个方面。秦汉时的“尚书史”或“史”是各级政府的文书、秘书一类,专门负责抄写公文和一切文字工作。小篆和隶书是经常使用的字体。大篆是战国以前的文字,政府档案和古代典籍中多有保存,这是必须掌握的。刻符是用于符信上的文字。虫书是用于旗幡上的文字,因为字形屈折如鸟虫,所以叫虫书或者鸟虫书。摹印是用于印玺的文字。署书是封检题字所用的字体。殳书则是在兵器上刻的文字。所有这些方面,都用政府在文字使用中的适用范围,所以概括为八种字体。其实,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并不是因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新字体,这些实用性的文字大多数仍是篆书。历代兵器如戈、戟等的铭文,也多为篆书。殳书的艺术装饰性特别显著,如山西万荣县出土的“王子戈”,每个字的笔画都加以鸟形图饰,可以看做是一种美术字。可见秦汉时代实际上只有大篆、小篆、隶书三种书体。

从许慎《说文解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秦汉时代已将汉字赋予了各种装饰性的图案,根据文字应用的场合不同而表现形式不同,殳书刻在兵器上、虫书用于旗幡上……其实基本字体还是篆书,只是根据应用的场合不同而添加了各种装饰效果,出现了很多美术字式的表达方式。可见汉字独立的装饰性在那个时期就有着美妙的体现。

从汉字的字体演变来看,大篆演变为小篆,小篆演变为隶书,隶书演变为楷书(真书),以及期间所诞生草书、行书,基本都是因为传播需要而进行的简化笔画和提高速度的努力。这种改变都没有对汉字的本身特性伤筋动骨,反而将汉字的形体多样化存在了,现今我们还可以以楷书、行书等字体应用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书法爱好者仍在练习篆书、隶书、草书甚至甲骨文等。也就是说,对于汉字,装饰性也作为其传播属性的一种一直伴随着字体的演变和发展。

二、汉字造型的独特性

汉字不但在读写功能上传承文化,其本身的造型和变化也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渊源流传。“书法”这种艺术门类在中国得以长期传承,即说明汉字自身造型的变化所带来的魅力是多么强大。这种基于造型的改变已经不仅仅是当初为了书写方便,自身的艺术美感所带来的传播属性已经自成体系,可以通过视觉的造型组合深层次的传播内容。

以汉字为基础设计出版物,需要注意其独特的地方:

(一)汉字单体本身就具备视觉传播性――有人说每个汉字本身都是一幅画。即使不了解这个字的意思,很多时候也能从字体造型结构上感受到这个字的情绪。

(二)汉字字体的种类不够丰富:受汉字个体的造型影响,汉字字体在设计变化上有诸多束缚。如英文字体设计只需将26个字母单独设计,再综合考虑字母字距的搭配即可完成一套整体字体设计。并且其26个字母的笔画简单抽象,变换设计造型较容易,所以英语字体非常丰富。设计汉字字体则需要将每个字都设计到位,10余万汉字则都需要单独设计,每个字的结构、笔画不尽相同。并且所有字全部完成也只是完成了一个基础,还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调整字与字、行与行的搭配。所以近千年来,汉字出版物常用的字体不外乎黑体、宋体、楷体等,其它可经常用于出版物设计的字体基本都是在此基础上改良的。

(三)如何统一成篇文字和个体文字:汉字的单个个体的基本形状都是长方形,除隶书外大多是横窄竖长。并且每个字的笔画繁简都不一样,少到一笔多到二十几笔。这些字应用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配合,尤其在整篇的应用中如何统一效果也需要认真考虑。

相对于其它平面设计,出版物的设计首先要照顾到阅读的流畅性,要在保证阅读效率和美感的前提下统一造型。很多出版物设计者过于求新求异、导致阅读困难。这作为一种概念性设计尚可,但是作为大众阅读的读物而言则不可推荐。设计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到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等最基本的排版版式上来。

三、汉字造型在出版物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出版物的设计有着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而文字则是出版物的主体构成元素,汉字造型魅力的展现,完全关系着出版物的魅力展现。文字所展示的内容就是读者理解出版内容的基础,文字本身字体字号的形体直接与读者进行着碰撞,这能引起由人的情感直接反应所产生的种种情绪。汉字独特的富于冲击力的自身造型,身就具备了种种构成元素。将汉字设计应用在出版物时,要将汉字单体及其排列看待为点、线、面进行设计,而非仅仅作为能读出意义的文字设计到出版物中。

(一)汉字的字体选择对出版物的整体气质具有直接的影响

汉字的每种字体都有着独特的气质,有些字体很难应用于正文,如卡通及夸张造型的字体;有些字体形体很严谨,很难进行改变;有些字体则非常适合进行变形改造。针对出版物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封面基础字体和正文字体非常重要。基于汉字的特性,能用于正文的字体屈指可数,无外乎黑体、宋体、等线体及基于这几种字体的变形体。所以正文中关于文字版式的行间距、字间距等排版规则成为了设计重点。这些排版基础元素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出版物的情绪变化。

汉字本身的传播性非常强。每个汉字作为单独的图形都在传达着不同的情绪。在出版物的封面设计中,可能需要着力展现这种独立散发的情绪,让其最大化的发挥个性;而在正文设计中,则要尽量统一这些独立的情绪表达,以免影响一个页面整体的气质。

(二)封面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

日本著名的书籍设计家菊地信义曾说过:“封面装帧作为平面的设计,摆在书店的站台和书架上,首先要有引人注目、打动人心的感染力。”而作为出版物,书名(杂志名)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内容的认知,是整个封面设计的核心。汉字造型的破坏和重构,在封面字体的应用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根据出版物的内容及书名,汉字可以进行创意的空间很大。很多人文味道很重的书籍,多会采取书法字体或直接的书法用于表达;很多小说类书籍,会根据书名将字体解构,重新打散后图形化,其图形正是可以印合其内容的形状……

(三)内文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

内文的文字编排一定要照顾到阅读效率,这是整个出版物所有内容的承载。所以一般内文字体都会选用易于识别的宋体及其变形字体。因为宋体横细竖粗、转折处、起笔处、收笔处等都有明显痕迹,距离略远也可能较容易的辨认。黑体用于正文时就显得有些笨重且辨识不易了。后来开发的等线体、雅黑等都是集合了宋体、黑体、楷体等特点,逐步的用于正文字体。

(四)在汉字横排时代如何能统一汉字整体和个体的美感

以汉字造型看,还是竖排的效果最理想。能顺应字体的基本的长方形(横窄竖长),使每列字能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竖排方式能给读者一种由上至下的线性美感,加之那时出版物基本都是左侧切口右侧钉口,其翻书方式也与竖排文字形成了有效配合。

但是随着阅读效率的提高和改进,人们更习惯于阅读横排文本。横排文本的方式与汉字的基本造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着一定的矛盾的。横排汉字行与行的区别不够明显,整篇文本看起来空间过满,不够轻灵。日常有些读者认为英文出版物看起来洋气漂亮,实际是因为英文字母横排构成了一行行的线性构图,其每个字母的笔画并不复杂,都能有效的统一在一行及一整篇文字之中。

如何能有效的统一汉字个体与全篇的关系,是每个出版物设计者都要面对的难题。汉字在横排时要想取得统一且不失个性的效果,需要在行距和字体形状上下功夫。一般而言将行距做到1.5倍左右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同时将文字宽度扩到105%至110%,这样总体上汉字横排时也会出现线状的版式。整篇布局不会显得太过饱满,同时也不会影响阅读效率。

当然,具体到每本书、每本杂志的设计,都还要考虑其本身定位和整体风格。例如儿童书籍的内文设计,则需要重点考虑文图比例和字体应用,行距、字距和字体宽度并不一定要做调整,还是要以最适合整个出版物内容的表达为设计出发点。

(五)出版物广告及软文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

在杂志、报纸等出版物中,夹杂了大量的软文和硬广。一般而言,软文和硬广都会要求较明显的区别于正文。而软文的文字量大、图片少,与正文比较接近,区分时不容易把握尺度。

从金石、毛笔、钢笔到计算机,工具的改变对汉字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时代,汉字字体造型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加强了。但是很多手写文字的韵味在逐步地失去,计算机设计出的字体的味道总是不如手写的字体。如何能把手工字体的韵味通过计算机体现出来,是一个长期的议题,需要设计师们在长期工作中的总结。一个汉字的解构重组都会变化出无数的创意,应用好汉字造型,将其有机的融入到画面和版式结构中,产生各种有趣味、有新意的形式,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这对出版物的设计将会是本质上的提升和改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第9篇:变形计作文范文

关键词:图案概念 图案变化 现代设计 融合

一、图案的基本概念

图案,顾名思义,图形的设计方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构图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非再现性的图形表现称作图案,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进行整理、加工、变化,使它更完美,更适合实际应用。

二、图案变化的手法

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夸张、取舍、概括为适合于装饰的图案纹样,具体的处理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提炼的手法。 提炼的手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把对象的整体或局部概括为几何形;把对象用线描构成的方法做块面处理;把对象的外形整体概括、内部提炼,只保留主要部分等方法,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2.夸张的手法。 夸张的手法是加强突出对象的特征,利用变形、变色使原有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生动、典型,富于装饰性,强调、突出自然物象中能够引起美感的主要部分。如梅花可将其五个圆形花瓣组成有规律的花型,菊花的夸张变化是要突出花瓣的细长、卷曲、秀丽的特色,使形象更具有生命力,给人以美感。

3.巧合的手法。 巧妙的构思组成新的图案,在设计中,选用某些典型的特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更富于联想、诗意和艺术魅力,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如设计形象中巧妙地共用局部的形或同一条轮廓线的正负形等等。

4.寓意象征法。寓意,是把特定的含义和美好愿望,寓于具体的图案形象之中,用以表达某种意念、理想和感情,表示对某种事物的赞颂和祝愿。寓意贵在含蓄和自然、合符情理而不牵强附会。意要寓于形,形要蕴含意,做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我国民间图案中广泛借物比物的寓意手法,传达思想,付诸吉祥。象征,是以某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非具体的概念本质特征的方法。象征和比喻往往是不可分的,而比喻又是包含在形象的寓意中,因此,作为图案变化三者也是密切联系的。以某种形象为对象,取其相似相近加以类比,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上述几种图案变化的手法在现代设计中可以综合运用。

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变化是通过创造意念、设计形态来表达的。它综合运用联想、比喻、象征等思维手法,成为介于文字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其“立象以尽意”的手法,追求的是简洁,虽短犹精,情真味浓。“任何国度的设计中,都应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图案变化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的指向方法,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灿烂文化,都钟情于自己血脉相融的本土文化,图案之美就是探索文化特色的源泉。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到处都能看到图案变化的作品,比喻暗示是工艺美术常用的一种象征手法。如今,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设计作品上,它们似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可见,图案中比喻暗示的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间图案作为创作素材,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上面,合理地从传统图案中汲取力量进行再创造,运用图案的表现手法展示独特的民族风格。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提到:“借鉴古人,借鉴外国,是提高自己图案创作水平的途径之一,要善于利用。”原始借鉴又称模仿,如:虔诚地模仿(敬畏他人)、竞争地模仿(超人一等)、忧虑地模仿(与别人相同而不落伍,过时)、三位一体地模仿:直接模仿(小孩模仿大人,猴子学吸烟)、间接模仿(积累、总结、比较、记忆等)、创造性模仿(取优创新、批叛的继承)。因此,我们要擅于模仿。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在《2007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中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其实图案的应用就是敢为人先的创造与发明,大胆设计、大胆改造、大胆实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的全过程。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在设计构思时,广开思路,广泛借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设计出高于前人的作品。例如日本,设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作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本身,图形化倾向一般比较明显。民间图案的应用,可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观者可以从中领悟作品深层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点。因此,在设计时离不开对周围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认识, 体现民俗观念是一种良好的创意设计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设计的内在支柱。在现代设计中因为民俗观念本身与广大受众的交融性,将有助于设计为众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设计中的民俗特征不应单单从造型的角度来理解,也应对其深层的民俗基因进行把握。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结束语

通过对图案变化的再创造再设计,一方面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设计的模仿和学习,形成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特色设计之路,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图案作为媒介的传播体,凭借方寸纸上的静态图像追求文化品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度表现,提高传播力度,强化观念,丰富视觉表现,使主题的引导及说服功能更具亲和力、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