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拉萨古城范文

拉萨古城精选(九篇)

第1篇:拉萨古城范文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自治区文物局文管所袁所长表示。

拉萨所谓“遗产”,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于布达拉宫、大昭寺与罗布林卡“一处三点”的描述。布达拉宫于1994年1 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4),后来又加入了大昭寺和罗布林卡(2001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象征着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建造于公元18世纪的罗布林卡,也是艺术的杰作。”

有关大昭寺,评价中仅提到“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据经典《五部遗教王者遗教》记载,“大昭寺是以天竺嘎摩罗寺为模式。嘎摩罗寺是天竺大寺。”这里的嘎摩罗寺就是印度“超岩寺”,此寺的遗址还未发掘,据称其建制与印度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佛学院那烂陀寺十分相近,故由那烂陀寺可大致推想大昭寺最初的形制。尤其大昭寺的中心佛殿与那烂陀寺遗址的建筑形制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宿白先生的《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中,谈及大昭寺的木质门框和廊柱时这样写道:“以上遍体雕饰之木质框、柱等之形制与风格,均为所罕见,而流行于印度6世纪开凿的石窟,其中与大昭寺雕饰最接近的是阿旃陀第1.27号两僧窟……”这些廊柱与木雕是大昭寺现存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对大昭寺底层木柱采样作过14C同位素测年,所获数据证明其确为唐代的遗物。

保护原则的确立

“一处三点”成为拉萨保护的核心词汇。

袁所长介绍,在城市整体景观上,拉萨城的保护以“一处三点”为中心设立了“建设控制地带”。在规划中,设立了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和建设控制三级。比如大昭寺围墙内属重点控制区域,而则应根据历史遗存来设定。控制区域并非机械的数据值,比如,依袁所长的看法,大昭寺北的控制线应该一直划到北京中路上。而“三点之间的关系应该统一考虑”,袁所长甚至认为,拉萨的发展应该远离古城,设新区来应对城市发展。

的确,在上世纪后期的发展中,拉萨城并未完整地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因素,“建设控制”并未完全落实,但随着新的保护方案的出炉未来拉萨应当在发展中逐渐消除失控的部分。使整个古城纳入“一处三点”的保护范畴中去。挪威人克纳德拉森在《拉萨历史地图集》中,集中分析了拉萨城市景观设计与控制方向。其分析基于传统拉萨老城的节奏,特别是拉萨老城与布达拉宫、药王山、磨盘山及周边群山在视线与景观上互动,分析之细微,令人称叹,可以作为未来拉萨保护的参考范本。

事实上,我们今天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多半来自于西方考古与文化领域,在对古建筑保护影响深远的《论修复》一文中,作者维奥莱拉迪克(Viollet-le-duc)也表示:“自从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只有我们这个时代,在谈到历史时,才对过去采用了一种很是不同的态度。我们这个时代总愿意分析过去,归纳过去,比较过去,用一步步的前进和进步,以及人性的不同变化阶段,去为过去书写完整的历史。”也是在这篇文章中,维奥莱一拉一迪克提出了文物修复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认为,一栋建筑的修复应该用一种适于它自身整体性的方式进行。”这与自治区“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或“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是一致的,但更精微、恰当。

“阿叔”的经验

阿叔原名阿旺洛珠,只因德高望重,文物局的人都称他“阿叔”,真名倒不大提了。

1961年阿叔就到罗布林卡参加古建筑的维修与保护工作了,半个世纪来,他参加了自治区30多处重大工程的维修,经验丰富。

在阿叔这些从过去走过来的人身上,现代与过去的“断裂感”相对轻微。因为他们继承了过去的财富,而不是“遗产”。阿叔了解过去传统的古建维修的技术和流程维修的“工程师”是有“钦莫”头衔的高级木工,他也是总工程的设计师。在给主持工作的官员“提案”时,他要做出一个微缩的木制模型来。即使对于不懂图纸的官员,也一目了然,阿叔说,在罗布林卡新宫维修时,“钦莫”就做了两个模型,听说被放弃的那另一个是仿照萨迦寺的样式。由“钦莫”领导的小组设有两个“乌穹”,各带几个木工,分别负责选材和雕刻等。其他工种,如石匠、铜匠,皮匠等都在木工的指挥下工作,每一类工种的匠人都必须专精一项,心思不能旁骛,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了解传统,才能保护和修复。阿叔说,各地的建筑都是依据本地气候、地理、原料条件而各有不同,比如拉萨一般用石头砌墙(多为花岗石),而日喀则一带多用土,山南桑耶和朗色林庄园则采用本地常见的火山灰石片,布达拉的地垅是用石砌的,古格的就是土质的。再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用来彩绘的石青、石绿等颜料大都来自尼木县,地方政府采完后封闭;边玛草来自墨竹工卡县。算上边玛草,用于建材的树种共有108个品种,各有各的用处。如白杨木用于雕刻,黑杨木用于建筑的建重受力。比起河边的木材来说,山上的木材更坚实。在建筑制式上,也有等级的规定,比如,历代达赖喇嘛的角楼可以开窗,其他人是不允许的,还有过去寺庙里不允许安装玻璃。

总结起来,老拉萨城的建筑形式带有拉萨河谷居民建筑的典型特征,即: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石和木料,房屋外墙用石砌,中间填以渣土,并夯筑而成,这种夯土墙从基部向上渐渐收紧,从外面看带有微微的倾角,带来稳定而高大的感觉。当一片街区都是这样倾斜的外墙时,显得富于变化,深入其中又有一种丛林的自然归属感。外墙一般开出很多长方形的窗框,顶部用小石片修出遮雨檐,窗格四周的外墙上画上梯形的黑框,这样与外墙的倾角形成微妙的呼应。

在形容传统藏式砌墙工艺时

阿叔用了一句极富诗意的古语:“羽毛一样,石头相叠。”让我想起另一句话:“建筑就像人,安于某种习惯”,因而,“在改动建筑之前,必须好好地研究它们、理解它们”(《论修复》)。

八廓街的古建院

查齐夏门口钉着蓝色的牌子,注明“古建保护大院”的字样。

这样的老院子已被纳入拉萨老城区第一批挂牌保护院共有93处。查齐夏一楼是一问无名茶馆,总是很热闹。我们打了一壶茶,上了查齐夏的屋顶。和八廓街的大多数房子一样,顶楼屋外的晒台上总是放着长椅或沙发,总是有人坐在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喝茶、喝青稞酒,或是顺手干点手工活儿。而屋顶往往在傍晚阳光不是太强烈的时候,才会被追着阳光晒的人们充分利用起来。在巨大的黑框内的窗台上盛开着鲜花,使整个街区充盈着一种乡愁。这巨大黑框中的鲜花如此具有感染力――克纳德・拉森这样赞叹:“藏式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其大规模的优雅的而富有韵律的自由搭配:大面积的‘空白’表面与小块面积形成对比,而这个小块面积常常用令人震惊的冲击力和丰富度把形式和色彩最大限度地集结在一起,”

从查齐夏屋顶看去,南边就是大昭寺,东边是曲赤康,以前是大昭寺放法器的地方。我们的朋友黄晓林和巴桑老人都曾经参加了这些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对它们了如指掌。黄晓林知晓八廓街屋顶上的秘道那是一条通过屋顶跳跃――或者用更时髦的术语“跑酷”――获得自由的道路。

巴桑老人带我们去另一片老房子较集中的地方,于是我们穿街过巷、下楼上楼又爬上了木如宁巴的屋顶。木如宁巴四周一圈几乎都是老房子,达东夏、果热夏、群巴、容扎。巴桑参加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达东夏(藏语,意为“胡桃木住宅”)的维修,修复工程包括结构的修理与加固、更换新地板、更换破损的窗户,把小窗户加大、用传统藏式设计装潢内外部以及在屋顶打阿嘎等一系列最传统的藏式建筑工艺,

在这片街区,广泛分布着各类藏式建筑的精华种类十分齐全,重要的大致有贡巴(寺庙)、森厦(贵族府第)、勒空,颇章、拉让及各类民居等――其类型几乎囊括了藏式建筑的精华,堪称藏式建筑的博物馆。伴随着老房子的不仅是建筑学的价值,还有一份精神文化与艺术。比如阿嘎土的地面,坚实平滑似水泥,却比水泥多了一份弹性和土质的温和。但同时,打阿嘎不仅是一项劳动,天性能歌善舞的藏族人也把它变成歌舞。因而老城区的保护,成为综合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拉萨市老城区古建院及文物古迹调查情况汇报》中写道:“众多的藏族传统民居体现了拉萨城市发展的过程,老城区有血有肉的承载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它也是拉萨这一方水土的一个独特的创造。”今天,如何保护拉萨老城受到了国际关注。

“老城区作减法,新城区作加法”拉萨市城市规划局宋玉璋局长说。在他的办公室里,整整一面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拉萨市卫星图。图上的老城区显得十分微小,而新扩建的城区占据了拉萨河谷的绝大多数可开发面积。但这1.3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却是拉萨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宋玉璋说,老城区内古建院的具体保护措施是:“在外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改造。”改造的资金来自拉萨市政府,城关区政府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三方面。不足部分,政府期望通过引进民间资本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模式比较成功的“样板”是平康大院,这是贵族亚H家庭平措康桑的宅院。在改造过程中,成功地引进民间资本。宋玉璋认为,这将是未来古建院保护与发展的方向。

第2篇:拉萨古城范文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角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 新闻大楼、拉萨饭店、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 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 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角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市现辖城关区、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县七县一区。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一号”蚕豆更是饮誉中外的良种。拉萨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堆龙德庆县的曲桑温泉、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

第3篇:拉萨古城范文

2、得名原因,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这样多的日照,称它为“日光城”并不过分。

3、拉萨海拔3658米,大气层薄而空气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中不像西北地区含尘量大,大气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阳光透过大气照射到拉萨,在大气层中被吸收、散射的量也就特别少。拉萨的天空晴朗,阳光特别灿烂而明亮,眺望远处的雪峰,清晰异常。由于大气稀薄,空气分子散射的蓝色光线已大大减弱,暗蓝色或蓝黑色的天空更加衬托出耀眼的太阳。

4、正因为拉萨太阳既强,日照又长,所以每年的太阳总辐射量高达846千焦耳(202.4千卡)。不仅比东部同纬度上的地区多70-150%,而且也普遍比西北干旱地区多。

5、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中心和历史名城。拉萨,藏语为“神佛居住的地方”,意为“圣地”。

6、地理位置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经过40多年的建设,拉萨城市面积已发展到约50平方公里(柑当于旧拉萨的15倍),城区人口1990年已发展到12.32万人,主要居民是藏族。

第4篇:拉萨古城范文

然而这是一种误读。在我们这个视觉中心时代,强势视觉符号主宰一切,包括重塑我们关于一座城市的基本印象。拉萨的真正原点其实是大昭寺和八廓街,那里地势低洼,商铺林立,宗教与市井气息交融,信徒与游客错杂。这是一处汇集了传统、时尚、佛像、信徒、朝拜、观光、交易、欺诈、神圣、敬畏、奉献、偷窃等等元素的场所,混乱,但生机勃勃。

如果说在传媒里,布达拉宫的所有照片其实都是一张:正面、仰拍,那么大昭寺的每张照片都是不同的,来自所有的角度。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布达拉宫已经成为世界眼中的拉萨标志。然而在藏族心中,尤其是那些从各地前来拉萨朝拜的虔诚信徒心中,大昭寺才是拉萨最神圣的建筑,因为那里有一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

“拉萨的灵魂是释迦牟尼佛,是大昭寺。过去,布达拉宫是拉萨城外的一个宫殿。”原自治区政协委员霍康・强巴丹达先生说。今年70岁的霍康老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在旧时代度过孩提时光,对和平解放前的拉萨仍有记忆,“民国以前,去布达拉宫朝拜的人很少,只有少数官员。当然外地来拉萨朝拜的信徒,好容易来一趟,拉萨20多座大小寺庙都要去转的。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转布达拉宫的人才比以前多起来。”

我就此问题向社科院宗教所所长古格・次仁加布老师请教。他人在昌都,遥远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藏语里的拉萨,意思是神的住所,指的就是大昭寺。拉萨老城就是大昭寺周边一小圈。布达拉宫不属于拉萨老城,它在拉萨老城之外。”停了一会儿,他又问:“你住在哪个酒店?”

我说:“宇拓路上的金谷饭店,就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之间。”

他笑道:“严格说,你住在拉萨老城之外了。1951年以前的拉萨老城很小,只有八廓街周围一小块,宇拓路那时是空地、沼泽。你要再往东走一百多米,过琉璃桥才算进了拉萨老城。十几年前,你站在路边打车说去拉萨老城,出租车就会把你送到大昭寺。”

这是我第二次下榻金谷饭店。上次住的房间朝北,推开窗子西望,夕阳下的布达拉宫跃入眼帘,洒满金黄的光辉。拉萨老城的房屋都很矮,百米高的布达拉宫耸入云霄,无所不在,走到哪里都能望见;大昭寺则相反,要走到大门前,你才能看到。这次住的房间面南,窗外遥对山顶积雪的南山,窗下是商铺林立的宇拓路步行街。我知道,出饭店往西几百米,是布达拉宫广场,往东走几百米是大昭寺广场。

冬天是拉萨旅游淡季,但趁冬闲来朝圣的外地农牧民增加了,三三两两,到处是手摇嘛呢轮的藏民。我向大昭寺的方向走去。宇拓路步道宽阔,行人不多,店铺都挂着专卖冬虫夏草、藏红花、牦牛肉的招牌。不久我就在街道南侧找到了琉璃桥。

我有点惊讶,高原之上居然出现了一座汉式风格的廊桥,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桥屋改成了一家商店。不过,如果你知道琉璃桥是清驻藏大臣衙门重建的,就能理解了。琉璃桥藏语称“宇拓桑巴”(“宇”指绿松石,“拓”指屋顶,“桑巴”即桥,大意为“绿松石屋顶的桥”),这显然也是“宇拓路”的来源。在清末民初的拉萨老照片里,歇山式屋顶的琉璃桥横跨小河,孤零零矗立在荒野上,是出拉萨通往布达拉宫的必经之路。眼前这座原地起建的古建筑,已经置身繁华闹市了。

八廓街与我上次来不大一样,街石重新铺过,整治了电线和下水道,增设了安检门,还将两三千个占道经营的摊点搬迁一空。大昭寺广场上,煨桑的火炉熊熊燃烧,香烟弥漫。大门前上百名信徒各就各位,朝向佛堂磕头朝拜,宛如大海的波浪,此起彼伏。少了出售旅游纪念品的路边摊位,八廓街变得整洁、宽敞和顺畅,宗教的肃穆气息更加浓厚。身穿藏袍、满脸沧桑、手摇转经筒、口诵“嘛呢叭咪”六字真言的信徒们步履匆匆,形成一道洪流;街道中间,留给了戴手套和裹膝的磕长头者,他们以身体的长度,缓慢地丈量着八廓街。我还看到了几位信徒面朝大昭寺磕头,起身,然后左移一个身位,继续磕头……他们是用身体的宽度转经!

拉萨老城的核心是大昭寺和八廓街。整片建筑群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自然生长起来的,八廓街不太圆,而且宽窄不一,向外辐射出许多隐秘的小巷。我在八廓街周边的藏式民居群里转了两三天,陷入了奇异的迷宫,完全失去方位感。它与迷宫的区别是,你一定走得出来,但总是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走出来。

拉萨文史专家甲日巴・洛桑朗杰告诉我,不但布达拉宫在老拉萨城外,小昭寺也在城外。他说:“雪村(布达拉宫脚下的村庄)人去大昭寺,都说我要去拉萨。现在的老拉萨人还这么说。我们这里还有句谚语:‘本来拉萨就够大了,还要加个热木切(小昭寺)。’这说明拉萨不包括小昭寺,只是八廓街周边街区。”

年过古稀的甲日巴・洛桑朗杰讲藏语,拉萨电视台的一位小伙子洛桑扎巴为我们翻译。他说,拉萨的四边有8座佛堂,这里面才叫拉萨。拉萨的四至为:东边在八朗学居委会,南边在林廓南路,西边的在琉璃桥边,北边就在吉崩岗居委会。我找出新版拉萨城区图,请洛桑扎巴在地图上勾勒出老拉萨的轮廓。绘出来的椭圆形仿佛一枚小小的鹌鹑蛋,搁在拉萨市的东南部,大昭寺就是其中的蛋黄。

这片1.3平方公里的卵形区域就是拉萨的历史原点,含英咀华,孕育千年,尔后当它脱胎而出,漫延拉萨河谷,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的拉萨城市面积超过了62平方公里,城关区人口28万(2010年底)。原来散落在城外的小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统统变成了市区,河南岸还在开发一个崭新的柳梧新区。

风水:吐蕃国都的山川意象

拉萨的冬天挺冷,零下十几度,半夜爬起来加盖一床被子。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拉萨一向没有供应暖气,城里有些人家像农村一样,围着铁皮炉烧牛粪取暖。“你看到处都在铺设暖气管道,很快就要供暖了。”司机洛桑丹巴说。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横亘在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之间,自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气候恶劣、空气稀薄,生存条件十分艰苦,幸好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冲积出许多宽阔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海拔较低,适合发展农业与牧业。一般认为,藏文明发祥于西部阿里和藏南谷地。

藏族很可能来源于古羌人,远古就散落在高原各地耕作游牧,史书称之为“十二列国”和“四十小邦”。纪元前高原上已经形成了三大部落联盟:山南河谷的雅砻部落、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拉萨河谷是苏毗部落的领地,古称吉雪沃唐。雅砻、象雄和苏毗等几大部落争斗近千年,最后雅砻部落胜出。雅砻部落发祥于山南河谷,第1代聂赤赞普建造的雍布拉康城堡,遗迹今天还在泽当镇的山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第32代赞普囊日论赞夺得拉萨河谷,建宫于上游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若干年后,他的儿子、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在这里出生。

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13岁即位,于公元633年建都吉雪卧唐(今拉萨),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原来默默无闻的拉萨,突然之间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个强大王朝的国都。松赞干布为什么建都拉萨?藏文史料所记,是一个宗教感应故事。按《王统记》的说法,松赞干布希望追随先王:“昔我祖拉托托日年赞,乃圣普贤之化身,曾住在拉萨红山(即布达拉宫所在处)顶上。我亦当履先王遗迹,在此吉祥之处,为众生谋事。”

松赞干布的决策,得到一位来自大唐皇室,精通汉地堪舆的公主的肯定。据《松赞干布遗训》记载:文成公主如此评论拉萨的地理,在环绕拉萨的群山背后,东面之山形似芙蓉争艳,南面之山仿佛珍宝璀璨,西面之山犹如宝塔林立,北面之山宛如瑞莲盛开。拉萨此地具足八功德,其地貌呈八瓣瑞莲状,其天象现八辐金轮样,周边还有吉祥八瑞相。这是雪域之地将广遍信奉世尊,光大弘扬佛法的象征。当然,凡有功德之地,都有地煞作祟,但这没多大关系,可以通过建塔造寺,镇妖伏魔。

文成公主的观点被后人反复使用,成为拉萨山川地理的基本文化意象,沉淀为拉萨人关于家园的集体无意识。拉萨民间歌谣自豪地唱道:拉萨啊,上天是八辐条的吉祥轮,大地是盛开的八瓣莲花,天地间一座永恒制胜的宝殿里,自现着八幅瑞相。

我的目力有限,看不到天上地下那么多奇迹。站在高处,我望见两大山群南北夹峙,河谷宽阔,但几乎被城市填满。传说中散漫乱流的拉萨河,如今蜷缩身子,紧贴着南山脚流过,布达拉宫前后的遍地沼泽,早已失去踪影,唯余西北山脚一小片拉鲁湿地。

撇开神秘的风水堪舆,单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拉萨也是非常适合人居的一个盆地。木雅・曲吉建才是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建筑师,也是一位活佛,研究藏式建筑多年,著作等身。他说:“从自然条件看,拉萨比松赞干布的老家好得多,无论山南的泽当河谷,还是墨竹工卡的甲玛沟,都是南北走向,太阳出来迟,落山早。拉萨是东西向的河谷,太阳出山早,落山迟,拥有非常好的光照。拉萨的地形是背山面水,河从南边流过。北面的群山,也就是色拉寺、哲蚌寺的后山,都是岩石山体,没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靠山坚固;南面的山群后移,视线开阔,不影响光照,就像拉萨的院子。比较同样的海拔高度,拉萨的气候条件最好,高原反应最小。罗布林卡那里还有小气候,可以种竹子和一些花卉。”

我去过罗布林卡,看见几丛篁竹时颇为惊讶,没想到严酷的高原上还有南国物产。还记得前年夏初来到拉萨时,但见路边河流蜿蜒,绿柳成行,麦苗青青,几疑中原田园风光。事实上,拉萨河谷非常富饶,农业发达,是三大粮仓(另二者为年楚河谷和雅鲁藏布江山南地区干流谷地)之一。

松赞干布选择拉萨有许多理由,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山南位置较偏,而拉萨接近的地理中心,便于控制全藏,尤其是新开辟的辽阔的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从历史看,定都拉萨之后,吐蕃帝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像洪流一样泻下高原,锐不可当,拓边万里。一个人口如此稀少的民族,竟与强盛的大唐帝国争战两百多年,一度攻至长安!

佛像:公主的陪嫁

酥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橘黄色,充满暖意,仿佛一个个娇弱的心脏,成百上千盏排列在一起,就变成一支支绚丽的合唱队,在金碧辉煌的佛像前齐声礼赞。大昭寺是一个深邃的时空,让我感到自己也像酥油灯那样渺小。人流在回字形通道上缓缓转动,壁画中的佛传故事半隐半现,一尊尊塑像生动地迎面而来,药师佛、强巴佛、观世音、度母、唐东杰布、米拉日巴、莲花生、阿底峡、宗喀巴、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藏民族丰厚的历史和信仰,都凝聚在这一长串光辉的名字里。

众星拱月,大昭寺觉康佛殿供奉的最珍贵佛像,无疑是那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佛像头戴金冠,脸型饱满,神态祥和端庄。一位披着深红袈裟的喇嘛站在佛像边,一手端碗,一手执笔,正在细心地为佛像的胸膛刷金,佛身金光灿灿。传说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曾亲自为这尊佛像开光,见此佛像如睹佛祖本尊,功德无量。信徒们排着队,从后面绕过,轮流俯下身子,在佛像的膝头轻磕一个响头。为了这轻轻一磕,不少信徒赶了上千里路,在荒山野岭磕了十万个长头。

大昭寺是尼泊尔赤尊公主修建的,12岁等身佛像是唐朝文成公主带来的。事实上,赤尊公主还带来了一尊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像,如今供奉在小昭寺。两位公主都是松赞干布的妃子,也是松赞干布引佛教入藏的关键人物。

在藏民族历史中,宗教史或者说佛教史是主要部分。虽然松赞干布命大臣吐弥・桑布扎发明了藏文,但吐蕃灭亡后经历了长达一两百年的战乱,大量史籍被毁,因此,关于佛教前弘期的藏文记载充满神话传说,饶有趣味。

青藏高原最早流行苯教,一种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起源于西部阿里地区。许多学者认为,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时,文成公主与赤尊公主带入佛像佛经,标志佛教正式传入。按《松赞干布遗训》的说法,松赞干布是观世音的化身,赤尊公主是白度母化身,文成公主是绿度母化身。松赞干布负有在雪域高原传播佛教的使命,所以定都拉萨后,他便分派大臣向尼泊尔和唐朝提亲。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得到中尼两国的稀世佛像。传说佛祖涅前,曾让匠师制作了三尊塑像,分别是8岁、12岁和35岁等身像,并亲自开光。后来尼泊尔得到了8岁等身佛像,中国得到了12岁等身佛像,唯有35岁等身佛像还留在印度。如松赞干布所愿,两尊佛像作为中尼两位公主的陪嫁来到拉萨。他在红山建造宫殿居住,并为佛像建造佛堂。

传说赤尊公主建造佛堂时遇到了困难,总是白天建,晚上即毁。她派侍婢带了一升金沙向文成公主请教。根据五行八卦,文成公主推算出青藏高原犹如魔女仰天大卧,拉萨的卧塘湖是魔女心脏,红山与铁山(药王山)则是魔女坚挺的。要使拉萨甚至吐蕃全境吉祥平安,就要广建寺院,降服魔女。最关键是在魔女心脏卧塘湖建造一座释迦佛殿,把她牢牢钉住,在她的双乳上建造王宫;同时还要在各地修建降魔十二寺――包括降服魔女左右臂、左右足的镇边四大寺,降服左右肘、左右膝关节的镇节四大寺,降服左右手心、左右足心的镇翼四大寺。后来,雪域大地矗立起无数佛塔和寺院,彻底降服了魔女。

传说文成公主慷慨地让出卧塘湖这块宝地,指点赤尊公主用山羊驮土填湖,建造佛殿。这就是供奉释迦佛8岁等身像的大昭寺,大门西开,朝向赤尊公主的家乡尼泊尔。文成公主在龙神宫殿的位置建造了小昭寺,供奉12岁等身佛像,寺门东开,朝向故国中原。

两尊佛像此后又有一番奇特际遇。传说芒松芒赞时唐军攻入拉萨,准备抢回12岁等身佛像,藏人将它转移到大昭寺的密室里,筑墙封门。唐军找不到,就把8岁等身佛像带走,到了曲龙,佛像却突然重得无法搬运,因此留在曲龙被供奉多年。后来金城公主将12岁等身佛像取出,作为大昭寺的主供佛;再后来8岁等身佛像被移到了小昭寺。

小昭寺在大昭寺北面,距离很近,但规模较小,周围是密集的藏式传统民居。我去的时候已近黄昏,我走进去时,佛殿已经熄了灯准备关门,昏暗的酥油灯光里,8岁等身佛像仿佛从遥远的黑暗中浮现出来,面容纯净,金身闪耀。我并非佛教徒,但一想到自己看见了曾被两千多年前的佛陀凝视过的塑像,我们先后见证了同一事物,顿时产生一种遥接千古的感觉。

我所见到的小昭寺,是一幢典型的藏式建筑,并非原构。据记载,大昭寺是尼泊尔工匠建造的,具有尼泊尔风格;小昭寺是文成公主带来的汉地工匠建造的,属于汉式风格。如今的小昭寺显然系后来重建。我不解,为什么大昭寺比小昭寺地位更高?难道因为赤尊公主是正妃?

木雅・曲吉建才对我说:“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建造的小昭寺有个大院子,用了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藏民称之为‘加达热木切’,夸它像汉地老虎的毛皮一样漂亮,可见小昭寺建成时比大昭寺更大、更漂亮。文成公主还请了汉地和尚来看庙。我认为至少在松赞干布时,小昭寺比大昭寺更辉煌。”

“但是后来拉萨城围绕着大昭寺而建,并非围绕小昭寺而建。”我说。

他说:“文成公主死后,就有人把小昭寺烧了,和尚也被赶跑了。为什么唐蕃会盟碑不竖立在小昭寺前呢?因为小昭寺当时已经不存在了,布达拉宫也被雷火烧毁了。所以9世纪初赞普热巴巾之后,大昭寺就成了拉萨的中心。”

我这才明白,金城公主为什么将12岁等身佛像安置在大昭寺,原来他已经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事实上,最重要的并非佛殿,而是佛像。历史阴差阳错,让文成公主的佛像与赤尊公主的佛殿合为一体,穿越危机重重抵达今天,成为吐蕃时代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

坛城:藏传佛教的神奇空间

大昭寺的喇嘛尼玛次仁出版过一本小书,名叫《大昭寺,拉萨的坛城》。我喜欢这个名字,但书的内容无关坛城,而是关于大昭寺典故的问答。我向他请教:“为什么说大昭寺是一座坛城?”他说:“坛城总是以某点为中心。拉萨是藏文化的中心,藏传佛教的中心,这里全民信佛嘛,所以拉萨就是的坛城。拉萨的中心就在我们大昭寺,所以大昭寺是拉萨的坛城。而大昭寺的中心,当然就是那尊12岁等身佛像。每个坛城都有一个中心,围绕中心逐渐放大,形成不同的同心圆。”

坛城是佛教的一个概念,梵文音译为曼荼罗,后来影响到众多宗教,包括耆那教、印度教和佛教密宗。坛城相当于“道场”,修炼者为了防止魔众侵入,往往在地上划出一个圆圈,或修建一个圆形土坛,在上面描绘诸神画像,邀请他们聚集加持。古代宗教之所以青睐坛城,是因为坛城具有两大特点:首先它有一个中心,其次它是一个闭合圆形,有“轮圆具足”和“聚集”之意,是最圆满的图像。

坛城是佛教宇宙观的模型和象征。佛教的典籍说,世界是以须弥山为轴心的圆盘,围绕着须弥山的是四大洲和八小洲,最则有日月星辰环绕。四大洲中,位于南方的赡部洲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居所;其他三大洲也有“人”居住,但没有正法。这幅宇宙图景,仿佛一枚外圆内方的铜钱:中心是高大的须弥山,中间的方形是四大洲八小洲,日月星辰勾画出圆形边界。

的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公认是按照坛城宇宙观建造的:乌孜大殿居于中心位置,象征须弥山;大殿周围建红、绿、黑、白四佛塔,更远处有四大殿八小殿,象征着四大洲八小洲;最外面的一圈是圆形的围墙,象征世界边缘的铁围山。也是一个外圆内方的图像。

坛城是很深奥的宗教术语,但我们也不妨去除其宗教内涵,谈论作为图式的坛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早就提炼出坛城的图式,命名为“曼荼罗式样”,认为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基本原型,他列举了花朵、十字、车轮等中心对称的图像。还有人把坛城当成一个隐喻,例如称人体是一座坛城,或城市是一座坛城。成书于13世纪的《汉藏史集》说,赡部洲主要有吐蕃、印度、格萨尔、汉地、大食等国,而吐蕃居于中央,四周与邻国以四座大碑为界。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坛城世界观。我们在汉民族的早期神话里也可以读到,古人告诉我们说:中国乃中央之国,居天下正中,蛮夷分居四边,再外面就是渺远的海外了。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有首名叫《坛子轶事》的诗,无意中表达了类似坛城的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诗只有短短三节,这是赵毅衡先生翻译的前两节:我把一只坛放在田纳西,它是圆的,置在山巅。它使凌乱的荒野,围着山峰排列。于是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再不荒莽。坛子圆圆地置在地上,高高屹立,巍峨庄严。

起句惊人,作者将一个极小的陶罐放在极大的空间――田纳西州,让我想起文成公主将一尊佛像放在了青藏高原,放置在神话地理的中心,魔女的心脏。于是发生了最神奇的事件:坛子变得高大巍峨,凌乱的山野围绕着它重新排列,匍匐臣服;同样,放置在拉萨的佛像也变得尊贵无比,让荒凉的青藏高原围绕自己重新整合,顶礼膜拜。

如果用坛城的概念来解读,作者在山巅放置一个坛子,就是建造起了一座小小的坛城,一个中心,化荒蛮为文明。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放在雪域魔女的心脏,创建了一座雄伟的坛城,正法之光普照,征服了整个雪域高原。

作为一个隐喻,坛城无所不在。拉萨的每座圣迹都是一座坛城。大昭寺是一个大坛城,而小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是较小的坛城,城内星罗棋布的佛塔、神殿、小庙和玛尼堆等,都曾被历代高僧大德加持过,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都是一座小小的坛城。而由无数个大小坛城构成的拉萨,本身就是一座硕大无朋的坛城,有四座圣山和八座吉祥山形包围,能量巨大,辐射全藏。

坛城观念创建了独特的建筑空间。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礼制,讲究方位,无论官署、寺院还是民居,多坐北朝南,建筑群落沿中轴线对称布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的紫禁城和四合院。轴线对称的最大特点是尊卑有序,皇宫或佛殿坐落在中轴线上,两侧是“左祖右社”或“左钟右鼓”等建筑,严格对称,等级森严。藏式建筑群落有中心,但不讲究方位和对称,仿佛一座座坛城。布达拉宫就是典型的非对称宫殿;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往往是围绕佛殿的一群散落建筑,缺乏明确的等级含义。八廓街为我们指示出作为圆心的大昭寺,但它本身仿佛一张大圆桌,谈不上哪个位置更重要。

中国的城市有两大类,一种是传统政治城市,城市空间围绕着权力――皇宫或官署――展开,例如北京、西安等;另一种是近代工商城市,围绕着经济――港口、市场和商务中心――展开,例如上海、汉口等。拉萨是罕见的信仰之城,以寺院为中心,并按宗教的宇宙观布局。从这个角度看,拉萨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原城市,还是精神上的高原城市,它关注灵魂,蔑视汉地城市所崇拜的政治权力(官署、行政中心)和经济财富(市场、金融中心)。它让我们明白,世界上还有不在乎权力和金钱的城市。

坛城是一种古老观念,蕴涵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你落下一枚棋子,就在棋盘上确立了一块领地;你创造一个中心,就会得到一个世界。《松赞干布遗训》记载说,佛祖释迦牟尼在为自己的塑像开光时宣称:“我的替身造像将与世长存,一如我释迦牟尼与世长在。外道邪说将被它镇伏,佛教正法将长盛不衰。造像所安立之处,便是世界的中央……”一千多年后,拥有这尊造像的拉萨,成了佛教世界的中央。

转经:囊廓、八廓和林廓

转经是许多拉萨居民的日常功课。霍康老人说得很有趣:“很多年轻人现在不转,他老了会转的。北京人老了遛鸟,我们转经。拉萨离佛很近。”他自称每天都要转,并连声称赞八廓街的整治工程,认为更方便人们转经。

一位名叫加央扎巴的年轻人告诉我,他的邻居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起来,和人结伴转林廓,再转布达拉宫两次,大昭寺三次,“差不多一整天都在转经”。

大昭寺广场太热闹了,很难找到位置,58岁的卓玛改到布达拉宫前朝拜。每天转完林廓和孜廓后,她就在广场水池旁的柳树下,安置好垫子,向布达拉宫磕长头。“在这里磕头和在大昭寺磕头,功德是一样的。”她说。还有十几位老太太和她一起朝拜。

围绕圣物转绕,或转经,是雪域民族最独特的一种祈祷仪式。在藏语里,转经就是“朝佛”,在旋转中信徒不断地接近佛,积累今生的功德。初次进藏时,遇到路边的嘛呢堆或佛塔,我往往径直从旁边穿过,这样一来就要站着等一会儿藏族导游,因为他们舍近求远,总是围着嘛呢堆或佛塔顺时针绕个大圈。我后来才知道,嘛呢堆是刻有六字真言、佛经和佛像的石板堆成的,佛塔里也藏有佛经和佛像,围着旋转一圈,其功德等于诵读了一遍经文。另外,寺院外的嘛呢桶,手摇的嘛呢轮,里面都藏着六字真言和经卷,转动一圈,也等于诵读了一遍经文。

转经其实就是诵经,以体力来替代脑力,对于不识字的信徒特别有用。过去文盲太多,藏民族还发明了许多利用自然力量诵经的办法:山野间到处飘扬的彩色风马旗,是利用风力诵经;有次我在一座寺院附近,看到几排嘛呢石整齐地铺在河底,原来那是利用水力诵经;据说还有火力诵经,方法是利用灯烛产生的热能推动经轮转动……凡此种种,皆有功德。

作为藏传佛教的绝对圣地,到八廓街转大昭寺,成为各地藏民一生的梦想。每天,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甘南、川西、滇西北和内蒙古,藏传佛教的信徒们源源不断地涌向拉萨,有些人花费数月或一两年时间,徒步甚至跪拜上千公里,形成世界上最艰苦卓绝、最令人动容的朝圣队伍。他们在佛像前反复叩拜,围绕着佛像无休无止地转经。

转经起源于何时何地,是个难解之谜。我们知道许多宗教都有跪拜、祷告、礼赞等祈祷仪轨,但转经,似乎只有藏民族信仰的两种宗教特有,它们的旋转方向恰好相反,苯教逆时针旋转,藏传佛教顺时针旋转。有一种观点认为,苯教早有转神山圣湖的传统,佛教传入后,接受了苯教的转经仪式,只是方向改为顺时针而已。另一种观点认为,转经是佛教固有的传统,印度佛教有转绕佛塔增加福报的观点,汉传佛教也有转轮藏的记载和实物,藏传佛教发明转经并不意外。

我觉得,转经还与坛城这个概念有关。我们知道一个坛城有中心有边缘,转经就是信徒自居边缘,自甘菲薄,通过一圈圈旋转,烘托和彰显出中心佛像的荣耀,从而建立一座无形的坛城,这和跪拜以彰显佛像的崇高是同样原理。反过来,在转经者创建的这座坛城中,因为不断接近佛,分享佛恩,信徒的修行于是功德倍增。因此,不但每尊佛像建立起一座坛城,每条转经道也建立起一座坛城。

尼玛次仁讲了一个典故,说有只苍蝇落在牛粪上,牛粪被水流推动绕着佛塔转了一周,这只苍蝇后来就转生为人。他接着说:“这故事是印度佛经里记载的。后来高僧大德就告诉信徒,你们看,一只苍蝇无意识转一圈佛塔的功德都这么大,你们如果有意识去转,功德就更不得了。应该说,印度佛教里原来就有这个观点,启发我们藏传佛教特别把转经发扬了。很多老百姓没文化,没办法像我们僧人读《大藏经》、辩经,但他们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去转山,来大昭寺磕头,转八廓街,一样有福报。”

拉萨城就是无数代转经者转出来的。来自各地的信徒围着大昭寺绕转,形成了最早的转经道。在近千年的时间里,转经道两侧逐渐增加了商店、茶馆、客栈、作坊、市场设施,为转经者提供服务,转经道遂变成八廓街。为了亲近佛像,早晚转经,不少信徒干脆在八廓街定居下来,和原住民一起形成了居民群落,这就是拉萨城的雏形。

围绕着大昭寺,形成了拉萨的最重要的三条转经道:囊廓、八廓和林廓。藏语“廓”,相当于“转”;“囊廓”即内转,“八廓”是中转,“林廓”指外转。内中外三条转经道,形成三个越来越大的同心圆。囊廓就是大昭寺内环绕主殿觉康的回形走廊,很窄,墙上绘有壁画,右手边一长排嘛呢桶,被无数双手摩挲得油光发亮。这条内转经道最接近觉沃佛,但空间有限,更多信徒还是选择中转经道――八廓街。八廓街全长约1公里,宽约9米多,围绕大昭寺等建筑形成一条环形街道,也是拉萨最古老、最热闹和最著名的转经道。如同一条潮汐涨落的河流,每天日出之前,转经的人流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八廓街开始涌动、澎湃、旋转,太阳落山后,人潮才逐渐消退。

外转经道林廓是个不规则的大椭圆型,全长约8公里左右,转完一圈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其路线为:从小昭寺路和林廓北路的丁字路口开始,先后经过林廓北路、林廓路、江苏路、金珠中路、德吉南路、德吉中路、北京中路、林廓西路、林廓北路,最后回到起点。事实上,林廓的大部分里程就是普通街巷的步行道,十分狭窄,最麻烦的是沿途要穿过许多路口,虽然搭建了天桥,但许多转经者宁愿横穿车水马龙的街道。有次我看到两位磕长头的信徒过马路,他们从容不迫地在街道中央起伏跪拜,缓慢移动,旁边一长排车辆停下来耐心等候。我敬佩司机的文明礼让,也为转经者的安全忧虑。作为一种朝圣空间,转经道与现代交通体系无法兼容,

应该各行其道。

林廓还包括了孜廓。孜廓是环绕布达拉宫的转经道,在红山脚下。从前转的人不多,近年来因为道路整修得宽阔平坦,沿途经过广场和公园,风景优美,吸引了许多信徒,形成声势浩大的转经人流。木雅・曲吉建才先生认为,林廓大约形成吐蕃时期,完善于清代顺治年间。在拉萨人看来,林廓内外的差别也许比城内外的差别更大。甲日巴・洛桑朗杰先生说,林廓就是拉萨河谷的坛城,得益于释迦佛和观世音的保佑,特别吉祥,所以民间谚语说:林廓内出生的人心地善良;还有一句谚语说:林廓内出生的孩子不会得麻风和癫痫。

林廓比物理意义上的拉萨老城大得多,百年前许多地方还是荒野水泽,但转经者的脚步改变了空间的属性,为拉萨创建出一座精神上的圣城:林廓以内,是佛祖特别福佑之境。

灵魂:世界之巅的恢弘神话

作为吐蕃首都,拉萨的城市发展揭开了序幕。吐蕃灭亡后,拉萨复归冷清。先是地方政权割据400年,接下来的800年,萨迦王朝的首府在后藏萨迦,帕木竹巴王朝的首府在山南乃东,藏巴第悉政权的首府是日喀则。远离政治权力的拉萨,依旧是民众心中的圣地,但宫殿坍塌,庙宇破败,不复当年气象。

拉萨的复兴与格鲁派的崛起有关。藏传佛教先后出现过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独立教派,其中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出现最迟。格鲁派以拉萨为根据地,在拉萨周边修建了著名的“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大昭寺举行盛大的祈愿大法会,扩大了圣城拉萨的影响。

拉萨再次成为的首府,已经是17世纪中叶的事,格鲁派的五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得到了重建,新添了夏宫罗布林卡。拉萨成为全藏的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拉萨城的历史情况是,1951年和平解放时,城区3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1975年,城区1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柳梧新区管委会的石文江书记简明地介绍。采访在他的办公室进行,窗外就是柳梧新区崭新的楼群和建筑工地。

没有谁比石文江更熟悉拉萨的城市建设了。从1994年至2006年,他先后从事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2年。2007年,他又受命在拉萨河南岸组建柳梧新区,目前累计投资100多亿元,是规模宏大的拉萨新城。他说:“我经历过拉萨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像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拉萨也面临着现代化过程中保护和建设的问题,过去的八角街没有下水道,没有厕所,污水横流。老百姓编有顺口溜:‘拉萨有多大,厕所有多大,到处拉,到处撒’,‘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等等。这种情况,整治势在必行。”

回忆当年整治老城区的情形,石文江不讳言说:“工作很难,得罪了很多人。”他很自豪自己任上做了第一个《拉萨市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但是他说:“人民是向往现代生活的,也有这种权利。八廓街的许多老建筑年久失修,老百姓住在危房里,人命关天,所以1995年改造了一批。当时要解决的首先是民生问题,改善危房、交通、电力和排水系统。文保级的街区和院落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的保护理念是学欧洲的,慎之又慎,50年以上的房子、大院都当成文物,修旧如旧。我们没有像其它城市那样大拆大建,古城才得以保存下来。当然,与全国一样,整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遗憾,但还能改善。”谈到境外有些媒体的攻击,他有些激动:“历史留下的拉萨老城区不到3平方公里,现在拉萨市具有历史价值的文保单位范围已经达到十几平方公里了,是老城区的几倍,包括了林廓路、天然草场和古城的天际轮廓线,说明政府是认真的。按照规划,我们要保护好一个老城,在河对岸建好一座新城,让人民也能享受现代生活。”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藏传佛教圣地,拉萨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海内外千千万万人的心。让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但保护老城,另建新城,的确是争议最小的方案。半个多世纪来,拉萨现代城市建设有过一些争议,例如有人批评笔直的北京路切割了老城,布达拉宫广场的水泥地面提高了布达拉宫的温度,太阳岛的开发破坏了拉萨河的湿地生态等等。但最重要的是,拉萨老城基本上保存下来了,而且比全国绝大多数古城保存得更完整。当然,仅仅保存是不够的,拉萨毕竟不是一个文物博物馆,而是一座生活着数十万居民的城市。新城越大,老城越小,传统藏式建筑可能被钢筋水泥森林窒息,新城也需要从古城移植灵魂,否则拉萨将逐渐失去特性,沦为千万座面目模糊的现代城市之一。

那么,拉萨的灵魂是什么?哪些因素让拉萨成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城市?如何通过城市空间表达出来?在拉萨期间,我脑海里始终萦绕着这些问题,不停地观察、请教、阅读和思考。我相信,拉萨是一座最接近天空的坛城,高原民族的虔诚信仰和祈祷仪式使这座城市与众不同,而那些古老的转经道,则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空间。

采访最后,我向石文江先生描述了自己的一个设想:把林廓从现代交通体系中剥离出来,结合健身理念,打造成一条宽阔的转经休闲步道,沿途既有煨桑炉、嘛呢堆、佛具店等宗教元素,又有座椅、公厕、绿地、公园、茶馆、餐饮、商店等休闲服务设施。为了保证林廓的完整,所有冲突的街道都从上空或地下避让。这条8公里长的林廓就像戴在拉萨古城脖子上的花环,既是藏传佛教的转经道,又是连接老城、古街、大院、名胜、河滨、商场的优美景观带,同时满足居民健身、游客观光的世俗需要。这样,拉萨古城的神圣空间,就被八廓、孜廓和林廓三条美丽的转经道勾勒出来,这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圣城。

他凝神听完我的建议后,说:“这个想法很好,有意思,把藏文化特色和现代性融合在一起。”现代性就是工具理性,横扫一切传统,但它终究要来。诚如石先生所说,拉萨人有权利追求现代文明,分享汽车、暖气、商场、超市、网络、高楼、酒吧、麦当劳带来的利弊。藏文化必须在现代性的狂风暴雨中转世,依旧保持自己的灵魂。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现代性也需要神话装饰天空。拉萨转经道建构的空间,就是一个不可解构的人间奇迹,一则书写于世界之巅的恢弘神话:它是最短的,拔腿就来到终点;它是最长的,许多人走了一生。它是最近的,目标就在眼前;它是最远的,永无抵达之日。它不通向任何地方;它每一步都接近神灵……

在荒凉冷漠的机械世界里,拉萨的神性传统尤其珍贵。今天,不仅因为海拔高度,更因为精神的高度,信仰坚定、灵魂饱满的拉萨已成为全世界的坛城,被那些渴望心灵慰藉、感受神圣的人视为精神家园。

初次见到贺中的时候,是在太阳岛上一家会所的巨大筵席上,他像一位国王端坐首席,高谈阔论,身边坐着一帮文人、艺术家、企业家、活佛、公务员。贺中个子高大,出生于甘肃,有蒙古族和藏族血统,1985年元月进藏,在他自己选择的“家乡”生活了近30年。他是放浪形骸的才子,“藏军崛起”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声称自己最喜欢的事是喝酒。

第5篇:拉萨古城范文

哈斯塔特村

哈斯塔特村是奥地利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年代,因此其是欧洲重要的考古遗迹之一。这个以世界“最古老盐矿”和“世界最古老管道”而着名的古镇,位于海拔511米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坐落于高山湖泊哈斯塔特湖西南侧,依山傍水,宛如仙境。

哈斯塔特名称中的“Hall”,源自古克尔特语的“盐”,得名于村庄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

登上哈斯塔特教堂后的山坡,可以远眺美丽的哈斯塔特湖和四周壮美的山峦,看到远处山峰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因其湖光山色得天独厚,风景如画,让人沉醉,哈斯塔特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1997年该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了奥地利的旅游胜地。

萨尔斯堡

萨尔斯堡(Salzburg)市位于奥地利西部,是奥地利萨尔斯堡州的首都,它的人口不过20万,是被阿尔卑斯连峰翠绿的丘陵所包围的古老城市,海拔四千一百五十四米,附近的高山都在三千米以上,在重山之间,有无数大小不一,星罗棋布的湖泊,真可称得上山明水秀。然而城市建筑非常整齐,风格多样。这里曾是大主教管区,后又成为枢机主教驻在地,建有彼得教堂和米拉贝拉教堂。萨尔斯堡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采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使萨尔斯堡被誉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

萨尔兹河横贯全城,全城分为新旧两部分。其主要经济来源为盐矿,对萨尔斯堡人民来,盐象征着财富与健康,因此萨尔斯堡又名盐城。现今的萨尔斯堡却以莫扎特的故乡吸引游客。老城面积仅有八十公顷,风景之妩媚令人目眩神迷。城中心为大主教府邸,山顶有1077年建的要塞,这古堡建了一千多年,敌人多次攻打,没有成功。从市内可远眺这座霍亨萨尔斯堡要塞,雪景很美。萨尔斯堡是奥地利另一个音乐中心和旅游中心。小小城市有60家旅馆,一年一度的萨尔斯堡音乐节,全市游人如织,充满音乐气氛。指挥大师卡拉扬也是萨尔斯堡人,他生前每年都来这里,市内有个广场就命名为卡拉扬广场。卡拉扬记忆力极强,他指挥乐队从不看谱,不论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指挥得出神入化。

沃尔夫冈湖

沃尔夫冈湖地处上奥地利州和萨尔茨堡州,是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最受游客喜爱的湖了。

沃尔夫冈湖畔最著名的小镇就是圣沃尔夫冈。

这座紧贴着险峻的斜坡和宁静的湖泊之间建造的湖畔小镇,以独特的哥特式屋顶的天主教堂和细尖塔的清教徒教堂为中心,散布着建于山坡斜面色彩斑斓的住宅、庭院以及花团锦蔟的露天咖啡厅,秀美山峦和清澈透底的高山湖泊,将这里装点成一个风景如画的仙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湖山风光使这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沃尔夫冈湖湖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隐约的雪山,天上朵朵的白云。各具特色的小木屋或临水而建,或隐于鲜花绿树丛中......

第6篇:拉萨古城范文

60年代,一首在全国广为传唱的歌曲《逛新城》,反映了刚刚获得翻身解放的藏族人民,对拉萨这座古城发生巨大变化的欣喜之情。如今,拉萨与当年歌中唱到的"电线杆子行对行,纳金日夜发电忙……"这些简单的变化相比,更是今非昔比。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催生下,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崛起在世界屋脊。拉萨,今天正如其藏语含意"圣地"一样,真正成为藏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老阿爸迷路了!

5年没有到过拉萨的日喀则农民平措,在藏历新年前来拉萨走亲戚,令老阿爸感到难堪的是,过去去亲戚家轻车熟路,今天却颇走了几遭冤枉路,最后还是在多次打听下才找到亲戚家。平措感慨地说:"拉萨发展之快超过了我的想象!"

问路人多起来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变化。

一些年岁大一点的拉萨人都记得,过去拉萨城仅在八廓街周围一带,除此便是杂草丛生的荒地,一到冬季沙尘蔽日,而在夏日雨季又是遍地泥泞。据拉萨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资料显示:和平解放前,拉萨城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万。直到50年代末,拉萨市除了寺庙、官邸有一定的发展外,没有一项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建设与发展。

今年6O岁的藏族老阿妈扎桑的父母,在1959年年民主改革前,还在为拉萨一庄园主当差役,当时全家8口人挤在一间从庄园主那里租来的低矮潮湿的约9平方米的小屋。她说:"相比之下,我们家还不是最糟的,因为当时有许多人就没有房子住,只能露宿街头。"此后拉萨的变化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拉萨的发展就像做梦一样,拿自己来说,从低矮的旧房搬进藏式楼房,最近已是第三次搬家了。

据拉萨市城建部门介绍,和平解放50年来,特别是80年代后,拉萨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设计、规划、施工,同时注重保持高原民族特色,新建和改建了20多条道路,对居民住宅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目前拉萨城东、北、西三大新兴城区迅速崛起,城市面积已经发展到52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5万。

牛羊不见了,"的士"满街跑

过去的拉萨街上车辆很少,反倒是牛羊在街上漫步的场面随处可见。有时牛羊站在街道中间一动不动,司机形象地称之为遇上了"红灯"。

这种情况到80年代后就基本消失了。今天,一条条大街宽阔整洁,车如长龙,井然有序。特别是作为都市一大特征的出租车业发展十分迅猛,方便了高原人的出行。"没想到拉萨打的那么方便,站在街头不要一分钟,就可以打上一辆的士。"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勇惊奇地说。

一位曾在拉萨做副食生意的西安人,看到开出租车挺能挣钱,3年前就毅然改行,买了一辆夏利车,在拉萨跑起了"的士"。他告诉记者,近几年,到拉萨旅游的人增加了很多,他们的生意也比较好做,不到一年半,买车的本钱就赚回来了。

据交通部门介绍,拉萨出租车的出现还是近十年的事。80年代初拉萨的城市交通还很不方便,道路多是土路,而且很狭窄,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到80年代中期,拉萨开始有了两条公交线路。进入90年代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拉萨城市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但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而且加长加宽了,随着的改革开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知名度越来越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登山探险,拉萨市的出租车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了。从80年代末只有几辆出租车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200多辆。

许多拉萨人也开起了出租车。索朗就是拉萨市郊的一位农民,两个月前他开始替人开出租车,一天毛收入300多元,一个月可以拿到900多元的工资。他的老板是哲蚌寺下一个小村庄的藏族村民巴桑旺堆,他自己拥有4辆桑塔纳,年收入相当可观,一家的生活水平在全村数一数二。

身在拉萨,坐吃大江南北

令土登记忆犹新的是,20年前拉萨市场上能买到的蔬菜只有萝卜、白菜、土豆等不到10种,屈指可数的餐馆经营着简单的几种菜肴。人每次出门到内地,返藏时总要带回大包小包的蔬菜,送给亲朋好友。

"如今,拉萨也能吃到全国各地的菜肴。拉萨人真是口福不浅。"谈起日趋繁荣的拉萨饮食业,67岁的藏族老人土登更登感慨万千。

一家家饮食店如繁星洒落在拉萨街头,世代以糌粑和牛羊肉为主食的藏民族,今天不仅能吃上各种风味菜肴,也能品尝到鲜虾活蟹的美味。

青年路上熙熙攘攘的夜市,新疆马葡萄晶莹剔透,陕西的肉夹馍香气袭人,成都、广东的鲜虾活蟹令人垂涎……再加上青海的烤羊腿、四川的田螺等,这里简直就象个小型的食品博览会。而在水果摊上,海南的香蕉、成都的雪梨、山西的猕猴桃,以及美国的葡萄、越南的龙眼、新西兰的橘子、泰国的榴连等国内外的各种水果供人们选购。

夜市上,一对青年藏族男女正围着滚烫的火锅津津有味地吃着,看着他们愉快的表情,记者上去与他们攀谈起来。名叫格桑的男子告诉记者:"自己不会做菜,工作又很忙。现在拉萨各种口味的菜肴都有,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大饱口福。"他说,我和妻子都喜欢来这里逛一逛,品尝风味小吃。

据介绍,目前拉萨市拥有上千家饮食店,全市餐饮批零贸易的商家达9OOO多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偏居一隅的也开始融入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商品充足市场兴旺,最高兴的是拉萨市民。自治区卫生厅卓嘎女士高兴地说:"一搞市场经济,拉萨离内地更近了,各种新产品越来越丰富,价格也不断下调,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了。"

高原古城联通世界

今年春节、藏历年期间,高原古城拉萨街头的一间间小"网吧"迎来送往,热闹非凡,许多人在网上发送贺卡或互致问候,畅叙亲情。

记者走进位于布达拉宫东侧的一间网吧,只见几十台电脑前座无虚席,王悦从网上几十张贺卡中挑选了一张有善财童子和倒写"福"字的大红贺卡,再敲上几句温馨的祝福,鼠标轻点,他远在广州的朋友就收到了这份来自雪域的新年祝福。王悦说,一些平时很少联系的同学收到来自的贺卡和电子信件后,都惊奇地打来电话说感到和近在咫尺。

毕业于广东省邮电学校的王悦,两年前选择到祖国西南边陲的工作,当时是想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一下自己,但事实上,要比想象中好得多。

"上网"、"下载"、"电子邮件"……这些两年前在拉萨还属新鲜的词汇,如今已挂在寻常市民的嘴边。据自治区邮电通信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祖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省区,近年来实施了邮电通信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各地区相继开通了光缆,基本上实现了县县通电话,并进入长途自动交换网。目前仅拉萨市就有网吧38家。

据自治区档案馆资料记载,1959年,民主改革前,全仅有10门磁石电话,主要集中在拉萨少数达官贵族家中,如今不仅县县通程控电话,很多农牧民家也有了直拨全国各地的程控电话。据悉日喀则、山南等地也正积极筹备开通互联网。

第7篇:拉萨古城范文

摩洛哥是一个具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国家。它北部扼守地中海人大西洋的门户,南部和东部接壤撒哈拉沙漠,中部则是北非的最高峰阿特拉斯山脉。横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高温,使得摩洛哥气候不至于过分炎热。

多种不同的地质地貌、灿烂的伊斯兰文化,使得这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游客充满神秘的吸引力。

一切浪漫的传说,都留在卡萨布兰卡

即使你不知道摩洛哥这个国家,你也一定会知道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它的名气远远大过摩洛哥。那部拍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好莱坞著名电影《卡萨布兰卡》,让这个城市名声大噪。在电影的演绎下,卡萨布兰卡几乎就是浪漫城市的代表。

几乎一下飞机,我就爱上了这座大西洋边的城市。一出机场大门,满眼的热带植物,耳边传来清脆迷人的鸟鸣,还有大西洋的海风带来的清凉……

清晨,我来到卡萨布兰卡的旧城区,有些陈旧的建筑、略显破旧的街道,使得这里更多地具有了一些沧桑感。晨光斜照在麦地那(Medina)(当地人将老城区称为“麦地那”)的城墙和城塔上,昏黄而温暖。在这里,见不到大都市那种喧闹的早晨,见不到匆忙上班的人们,有的,只是偶尔经过的汽车和悠然的行人。

清晨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广场上空无一人。举头望去,高大的宣理塔,在晨曦中熠熠生辉。与破败的老城区相比,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干净的广场、奢华的寺门、漂亮的喷泉。哈桑二世清真寺,堪称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清真寺,这一点足以让摩洛哥人引以为豪。

离开哈桑二世清真寺,沿着漂亮的滨海路,一路向安法(Anfa)海滩走去。Anfa海滩是卡萨布兰卡不能错过的风景。因为它漂亮的大西洋风景,更因为这里曾经是卡萨布兰卡的起源地。

Anfa,曾经是柏柏尔人的小渔村,后来才在小渔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了后来的卡萨布兰卡。如今的Anfa是富人居住区,有深宅大院、漂亮的海滩、奢华酒店、高级餐馆以及棕榈大道等。

走在Anfa漂亮的棕榈大道上,看逆光中有些迷蒙的航标塔、哈桑二世宣理塔,阳光先是温暖、继而灼热地照在肩头。大西洋的海浪,不时拍打着沙滩以及岸上的岩石。这样好的天气和阳光,会不时遇到晨练的人,迎面给你一个比阳光更灿烂的微笑。

卡萨布兰卡最浪漫的部分,当然属于瑞克咖啡馆。

很多人都知道Rick’s cafe……可是,不是人人都知道,电影《北非谍影》其实一个镜头都没在卡萨布兰卡拍过。真实的电影,都是在好莱坞的摄影棚里完成的。而现实版的Rick’scare,是一位酷爱电影的美国人,仿照电影场景而建造的。

在卡萨,你只要叫辆出租车,跟司机说Rick’s cafe,就会顺利找到瑞克咖啡馆。这里每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咖啡馆一个小厅里,不停地放映着电影《卡萨布兰卡》以及电影的主题曲《时光飞逝(As time goesby)》。

再一次穿过卡萨布兰卡城区,回到火车站,我要出发去马拉喀什了(marrakech)。就让一切关于浪漫的传说,都留在卡萨布兰卡吧。

红色马拉喀什,迷失在老城的房前屋后

在摩洛哥,马拉喀什(marrakech)是座无法错过的城市,由于它连接南北东西的重要地理位置,更缘于它古老和现代共存的城市风格,这里有众多的古迹、花园,举世闻名的老城(Medina)以及不夜广场Djemaa el Fna……

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太多的广场。可像Djemaa el Fna这样如此光怪陆离的广场,还是让我目瞪口呆!虽然正值穆斯林的斋月,这里依旧热闹非凡,绝对是我们评书里的描写的景象:卖水的、卖药的、卖鱼卖肉的,敲鼓的、刷蛇的、打把势卖艺的,说书的、算命的、倒卖香料的,长袍加身的当地人、穿着时髦的游客,蒙头遮面的穆斯林女人、短打扮的欧洲女游客……应有尽有。这哪里是广场,简直就是中国的庙会!

入夜时分,Djemaa el Fna广场比白天更加热闹。斋戒了一天的人们,纷纷走向广场中心。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混杂的味道,一切都笼罩在烧烤摊的烟雾缭绕中。杂耍的音乐声、商贩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夹杂着马车的铃铛声,强烈地冲击着你的耳鼓。

Djemaa el Fna就是一个鲜活的舞台。你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当地人日复一日的生活状态,他们就像活着的历史教科书。马拉喀什,因为Djemaa el Fna广场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另一种生存。

清晨的马拉喀什,是另一个世界。喧嚣的Djemaa el Fna广场此时安静得出奇。被当地人统称为“麦地那”的老城区,也在沉睡之中。我更喜欢这个时候的老城。趁着大家都没起床,我走进了“麦地那”。

在“麦地那”,地图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你始终都会迷路,不如索性抛开地图,就让自己迷失在马拉喀什红色的老城之中。

不知道在老城里转了多久,我走到了褐红的城墙边。长十几公里的城墙,将马拉喀什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墙外,是一座现代都市,墙内,是千年古城。而马拉喀什人,每日穿梭在城墙内外,就如往来于千年之间。

马拉喀什的魅力似乎就藏在老城的房前屋后、城内墙外。在晨光和夕阳下,整个马拉喀什,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古城菲斯,流逝的五彩时光

菲斯是摩洛哥最古老的一座皇城。它的历史,几乎就是摩洛哥的历史。

菲斯的老城区,有很多密密麻麻、狭窄细长、百转千回的小巷。而老城区里的店铺,传说多达9000个。走在千年古巷中,与牵着毛驴的当地人擦肩而过,闻着皮革的味道、看着五光十色的店面和行人,耳边不时传来石匠铺的凿击声、铜铺里清脆的叮当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样的时光,菲斯人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却历久弥新。

在老城区众多的手工艺中,皮革业绝对是菲斯最为著名的行业。

走近古城Place as-Seffarine广场,就会有奇怪的味道考验你的嗅觉,循着这刺鼻的味道走去,就到了皮革染坊。

走进一家店铺,老板贴心地送我一支薄荷,用来驱散刺鼻的皮革味儿。沿着狭窄的楼梯走到天台,那一片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染缸,伴着气味,立时出现在眼前。在一片老屋的包围中,那些五颜六色的染缸矩阵排列。而劳作的工人,赤脚在染缸中,有的侵染皮革、有的挥刀修理皮毛、有的搅拌染料……在摩洛哥灼热的阳光下,他们不仅需要辛苦工作,还要忍受染缸散发着的刺鼻气味。

菲斯是世界上极少数保持传统皮革染色方法的地区之一。当地人用驴子将皮革运送到染厂,将皮革修理干 净,放入染缸中浸泡、软化,然后清洗、染色,晾干后送到加工厂加工成各种皮革制品。

从前,皮革染色用的都是天然的染料。比如绿色是薄荷、咖啡色是指甲花。不过现在,很多作坊都改用化学染料了。

1981年,菲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说古城的染缸为菲斯加分不少。现如今,菲斯的染坊,则越来越多地承载了旅游的重任,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情迷撒哈拉,那个三毛流浪的地方

到了摩洛哥,怎么能错过撒哈拉呢?当我第一眼看到窗外的沙漠时,翻越阿特拉斯山的舟车劳顿顿时烟消云散。

一个柏柏尔人,牵着一群骆驼在沙漠中慢慢前行,柏柏尔人的蓝,撒哈拉的金黄,远处的沙丘,近处的骆驼,一切就如优美的画卷,浑然天成。

这就是撒哈拉么?那些赋予了撒哈拉生命的沙,远远看去,时而如舞动的绸缎、时而如浓滑的巧克力,在我刚刚接触到它的那一瞬,就给了我强烈的视觉震撼。

当我们一行人骑上骆驼,行走在沙漠时,太阳几乎已经落下,晚霞映红了天际,一望无际的沙漠,也变成完全的红色。每个人的脸上,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驼队中的英国游客,激动地跳下骆驼,在沙漠中尽情地打滚,尖叫、大笑!

夜的撒哈拉,神秘得有些恐怖。天空与沙丘,此时似乎完全融为一体,黑暗中无法分清彼此,微风吹过,你甚至可以听到流沙的声音。枕着沙涛,仰望星空,我无法入眠,想起了三毛,那个为了梦想流浪到撒哈拉的长发女子。

天边刚有一丝蒙蒙亮,我们的柏柏尔人向导就跪在沙漠上做晨礼了。之后他带领我们去看日出。在晨光的照耀下,一行人的斜影,悄然印在流动的沙漠上。

撒哈拉,永远具有无尽的魅力。

写在后面:我的摩洛哥印象

摩洛哥就是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国度。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与欧洲文化有着太多的交融和碰撞。大多数摩洛哥人都可以讲西班牙语或法语。

摩洛哥仿佛是欧洲的后花园,你不仅可以看到大批的欧洲游客,更有充满欧洲风情的花园、建筑。这里的建筑大多融合了伊斯兰和欧洲的风格。

位于马拉喀什,曾经为著名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所拥有的Majorelle花园,更是整个摩洛哥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即便在欧洲,你也很难找到能与之媲美的花园。但是,摩洛哥毕竟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看似非常开放,面纱下却是一个严格恪守伊斯兰教规的国度。

在摩洛哥,除了哈桑二世等非常个别的几个清真寺外,全国绝大部分清真寺都拒绝非穆斯林进入参观。即便是男子,对于游人的相机也会保持十二分的警惕,你要么征得他们的同意,要么将你的照片删除或曝光。

这样的做法,多少有点让人感到沮丧。我想或许是在纷繁的世界中,摩洛哥人只是希望保持自己纯粹的生活传统,而拒绝各种方式的文化猎奇吧。

旅游攻略

签证信息

摩洛哥使馆给予中国公民个人旅游签证。需要资料:1、1寸彩色照片,背景无要求;2、3个月的银行账户往来信息;3、护照原件、复印;4、工作职位证明(主要的信息包括职位、工资、服务年限、保证按时回国等);5、往返机票订单;6、申请表(可在使馆领取填写)。

语言、货币及其他

摩洛哥使用阿拉伯语,全国通行法语,部分地区可讲西班牙语,说英语的人不多。摩洛哥货币为迪拉姆(Dhs),1美元约兑换8迪拉姆。

如何前往

国内目前没有直航摩洛哥,须经欧洲或中东转机。

当地交通

摩洛哥的大城市之间,火车还算发达。从卡萨布兰卡有火车开往马拉喀什以及菲斯古城。去其它小地方,就只有依靠大巴车或出租车。城市内的交通,需要依靠出租车。摩洛哥的出租车分为大型和小型,价格不同。上车之前,要么跟司机谈好价格,要么要求司机打表。

宗教

摩洛哥是伊斯兰教国家。除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外,其他清真寺拒绝非穆斯林参观。当地人对拍照敏感,拍摄时,最好先经过其同意,即使男同胞也不例外。另外,斋月期间,最好不在公众场合吃东西。

住宿

在摩洛哥旅行,至少要住一晚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riad,一种摩尔风格的庭院。四周都是建筑,中庭是个小花园,一般中间有喷泉,四周摆满鲜花。在中庭里,与民宿主人聊聊家常,打发掉中午炎热的时光,是件很睡意的事儿。

第8篇:拉萨古城范文

路线2:昆明—楚雄—大理—临沧—思茅—玉溪—曲靖—昆明

路线3:昆明—楚雄—大理—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玉溪—曲靖—昆明

1. 昆明:可游览翠湖、金马碧鸡坊、大观楼以及世博园。

2. 大理—丽江:丽江观音峡风景区内秀丽的峡谷风光,古朴美丽的纳西风情,被誉为丽江第一景。古朴别致的木家别院是当年丽江土皇帝木土司在此设的查税所,体现纳西的建筑风格,内设的纳西古乐让您领略纳西人的艺术魅力。而后抵丽江古城、四方街让您感受“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杨赛江南”的丽江古城风韵!

3. 丽江:游览丽江古城后可参观东巴大峡谷,东巴大峡谷是一片充满原生态魅力的湿地草原,在玉龙雪山脚下,大峡谷中的甘海子草原,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气,壮观的雪山,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感受峡谷的美丽与神奇。4. 香格里拉:带您去寻找消失的地平线—传说中的香格里拉,途中可游览自然奇观虎跳峡、远眺长江第一湾,可参加藏民家访,品尝青稞酒、酥油茶等特色风味小吃及欣赏藏族同胞歌舞晚会。

5. 大理:驾车赴大理,途中可游览大理古城、洋人街。后乘洱海中的游船游览如海一般烟波浩渺的洱海。在苍山静静屹立、白云缭绕及无限遐想中抵达位于洱海东岸的罗荃半岛游览,岛上“逸峰斜插水中东是水西是水,杰阁遥临天外上有天下有天”的天镜阁依山傍海,罗荃半岛和大理古城隔海相望。

云南驾车路况:

1. 重庆到昆明总耗时约10小时左右,建议大家还是用正常速度行驶,尤其是雨季时期。

2. 从香格里拉到飞来寺,其中有大约70公里的滩石路,为了车轱辘着想还是慢一点为好,并且这段道路的弯道较多,如果车上后排有人乘坐,请驾驶员在过弯道时还是注意一下乘坐人员的舒适度,以免造成乘客呕吐。

3. 雨季期间,通往香格里拉和泸沽湖方向的山路经常有塌方,建议各位驾车的朋友在出发之前在车上带好干粮,以免被困在路上,陷到泥塘里带来不必要麻烦。安排行程时间时一定要给自己留点余地,以免遇到特殊情况。

4. 通往香格里拉的路上一定要细心,路况不是很好,路边就是悬崖,应随时注意路况变化。

5. 进到云南境内的小村庄,驾车一定注意公路两旁来往的人和牲畜,一不小心就会从路边跳出个阿猫阿狗,过村寨时需多留意。

进藏线路推荐

目前进入的路线共有8条(包含从尼泊尔进入的中尼友谊公路)。从西向东顺时针依次是:新藏线、青藏线、唐蕃古道、川藏北线、川藏南线、滇藏线、丙察公路、中尼友谊公路。

新藏线

新藏线起点为新疆叶城,终点拉孜。全程走219国道,期间交会318国道。新藏线简要概况:新藏公路和其它进藏线路比起来最为艰难。

1. 新藏公路的很多路段都是没有修过的路基和荒滩,全线平均海拔比青藏线还高,路况极差,饭馆和食宿点更少,条件也差,但阿里的神山圣湖吸引着无数人踏上这条艰辛的道路。

2. 走新藏路最好有向导。因为很多岔路口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走错了往往会耽误很长时间,最关键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汽油。在新藏线加油都是从私人饭馆买高价油,价格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阿里的特色。

3. 新藏线最有挑战性的路段是从狮泉河到叶城。1060公里要经过几百公里的无人区,翻过7个大坡。荒凉辽阔的无人区使人感到震撼,但由于新藏线根本就没有长途车,走这条路的游客很少。

4. 叶城是一个纯正的南疆小县城,宽阔的街道,热闹的巴扎(集市),美丽的维族姑娘,一切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新藏线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条进藏路线,与其它三条路线比它没有秀美的风光,也没有迷人的风情,更没有平坦的路面,但却有神山圣湖的美景,古格王国的神秘以及喀喇昆仑的壮严。走一次新藏线会给人带来一生的回味。

新藏线里程路线:

叶城麻扎神岔口铁隆滩界山达坂多玛日土噶尔(狮泉河)门土马攸木拉仲巴萨嘎22道班昂仁拉孜日喀则曲水堆龙德庆拉萨全程约2793公里

川藏北线

川藏北线起点四川成都,终点拉萨。全程走317国道,期间交会213、214、109国道。

川藏北线简要概况:

从成都出发北上在映秀镇往西,穿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海拔4520米),经小金县,抵丹巴。进入甘孜后,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过岗嘎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 都、类乌齐、巴青、索县、那曲至拉萨。北线相对南线而言,所过地区多为牧区(如那曲地区),海拔更高,人口更为稀少,景色更为原始壮丽。

与南线新都桥至巴塘一段相比,川藏北线新都桥至德格一线,基本上是沿鲜水河、雅砻江而上,时有草场、峡谷、河水、河原等地形,不似南线那般高海拔和平缓。其中丹巴是嘉绒藏族的主要分布区,塔公草原(也称毛垭大草原)一带以风光和人文见长,道孚、炉霍等地民居冠绝康区乃至整个藏区,甘孜县河谷是康区优良的农区,寺院林立,而马尼干戈、新路海、雀儿山一带自然风光优美,德格是整个藏区的文化中心。沿途最高点是海拔4916米的雀儿山,景色奇丽,冰峰雪山美若云中仙子。石渠有康区最美的草原,如由石渠进入青海玉树州,经玛多、温泉,可至达青海省首府西宁或青海湖。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密布,极少有旅游者涉足,是越野探险者推崇的极品线路。

沿川藏线进出,每年的最佳时节是5月份和8月中旬到10月。5月份至8月份之间是西部的雨季,川藏线因泥石流和塌方频繁,此时进藏需安排较为宽裕的时间。

川藏北线里程路线:

成都丹巴道孚炉霍甘孜马尼干戈德格金沙江大桥江达昌都丁青巴青那曲当雄拉萨

全程约2140公里

去的注意事项

1. 高原反应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高原反应也没有那么严重,建议做火车以及驾车。火车是缓慢增加海拔的,格尔木到拉萨段火车里是弥散供氧的,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070米。对自己身体不是很有信心的建议进藏前一周服用红景天。

2. 感冒

感冒比高原反应可怕多了,如果你感冒了,建议不要去了。风险很大,呼吸道很容易感染,容易引起肺水肿。很多在内陆上学的藏胞因为感冒都会推迟回家的日期。

3. 穿衣

大家都会对穿衣比较迷茫,其实拉萨和内地基本都是一样的,看天气预报就够了,主要是注意防晒。但是拉萨周边的温度会稍低,如山南、日喀则、阿里等。要是在景区过夜的话建议带羽绒服,或者加绒的冲锋衣。裤子宽松的为好,不徒步的话牛仔裤也可以。鞋子尽量防滑。

4. 防晒

的紫外线很强,还没晒黑呢就会晒伤了……建议还是戴墨镜,大檐的遮阳帽,飞巾(口罩也行……),长袖长裤。戴墨镜绝不是装酷,而是必要。长时间在紫外线和强光下,容易得夜盲症。女孩子面膜要带足,拉萨不比内陆城市,东西少而且贵。

第9篇:拉萨古城范文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首都,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也是整个塞尔维亚最具游览意义的一座城市。美丽的萨瓦河从市区穿过,将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一边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降至-25℃,夏季最高气温40℃。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其余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

贝尔格莱德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关于“贝尔格莱德”这个名称的来历,当地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商人和游客乘船游玩,来到萨瓦河与多瑙河汇合的地方,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白色的房屋。于是,大家纷纷喊叫起来:“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贝尔”意为“白色”,“格莱德”意为“城堡”,“贝尔格莱德”就是“白色的城堡”或“白色之城”的意思。

萨瓦河口北岸是新市区,建筑群掩映在一片绿荫丛中。高楼耸入云天,笔直宽阔的马路,现代化住宅群,排列整齐、式样新颖。楼房的外墙涂着各种鲜艳的色彩。特别是房顶和阳台各具特色,雅而不俗。住宅楼的周围都统一规划,建有运动场、儿童游艺场、林荫道以及草坪和街心公园,使一座座高层大楼显得高大而不拥挤。萨瓦河口南岸是老市区。越过多瑙河与萨瓦河的汇合处,便进入了老城区,这里街道大都比较狭窄,而且随着地势而起伏。街上汽车川流不息,却显得宁静而有秩序,行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繁华的交叉路口,有地下通道同各路口相连。地道里很宽敞,灯火辉煌,设有小卖部、饮料店以及小型休息厅,每当行人路过时,总要停下来稍稍休息一会儿。

站在城市卡列梅格丹公园的古城堡上眺望,萨瓦河注入多瑙河的河口,清澈如画,尽收眼底。萨瓦河碧波清澈,多瑙河微呈浅黄色,两条河水的颜色分得清清楚楚,宛如艺术大师用不同颜色勾画而成的一幅自然风景画面。贝尔格莱德市空气清新,看不到烟囱冒烟,没有迷漫的尘沙,一座座建筑物衬托在万绿丛中。城市中心的广场上,耸立着雄伟的国家大剧院和国立博物馆,广场南面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尖塔式建筑,一座是东正教教堂,另一座是清真寺,反映出贝尔格莱德的宗教色彩。贝尔格莱德市容整洁,绿化卓有成效,按人均绿地统计,在欧洲各城市中名列前茅。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