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

第1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1 通识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与时展要求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过弱的文化底子、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学理工科的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学文科的学生对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不多;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缺乏独立性、开拓性和创造性;有些学生专业知识不错,但思想道德却不高;一些人个人主义思想膨胀,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走不出市侩的圈子,甚至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①我国的教育多年来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业务轻思想的倾向,人们的整体道德水平下滑,整个社会文化素质滑坡的倾向令人担忧,高等学校不可避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②高等学校学生文化素质有先天缺陷,中等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实施的是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③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之后至今仍存在文理分割、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学科结构和教育质量上都有大的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本科教育目标仍存在定的过专、过高等弊端。这样,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雄厚扎实,宏观思路不开阔,不仅专业知识面太窄,将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后劲也会不足;④高等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较普遍的存在有重专业知识教育,轻综合素质训练,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的片面性。

1.2 通识教育顺应了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当代通识教育的发展,同样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二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这种综合不仅发生在自然科学内部,而且发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众多的事实也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在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在现代科技的成千上万个学科中,有80%属于交叉和综合学科。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高等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2 成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内容

依照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通识教育大体应该包含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2.1 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必要知识。这是通识教育的基础部分,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2.2 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提高知识。这可以使学生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一定专业工作的能力。

2.3 必要的工具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例如写作、应用数学、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文献检索等知识,以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数量分析与计算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

2.4 实践性知识。主要指业务实习、社会调查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独立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技能教育过去只局限于职业训练方面的考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过去的专门技能已经普及到各种工作与生活领域,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现代通讯、记录与计量、检测工具的使用、电气常识等等。并不等于说这些知识都需要列入教学计划并为此开设课程,但是,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技能知识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语言和文字表达、礼仪常识等等,也同样是成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范畴。

3 成人高等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加强成人通识教育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其途径与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强化专业课教学。加强基础课,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也有利于专业变换,还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基础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致使“根深叶茂”、“源远流长”。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原苏联等国都多次进行课程改革,增加基础课,削减专业课。东京大学专设基础学院,低年级本科生在这里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日本工科大学生的教育计划中,一般教育(人文、社会系科目)约占25%,基础教育(自然科学科目)约占30%,专业教育约占50%。而目我国高等院校中,基础课所占比例在40-60%,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我国在加强基础课教学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3.2 重视学科的结构渗透。适应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选修制、学分制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文、理、工课程相互结合,进行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全面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普遍为文科学生开设计算机、统计学等课程。在麻省理工学院,文科学生必须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实验课共108学分,占本科生学分的30%;其中自然科学必修课(微积分、物理、生物与化学)60学分;选修自然科学分类必修课36学分。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文科毕业生的水准。

第2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一线教师的意见,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基本要求》从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能力素质需求的基本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评估五个方面,详尽、透彻地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阐述了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必须认识和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基本要求》还按理工类、医药类和农林(水)类,分别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并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各知识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实验单元所包含的技能点。《基本要求》是新形式下规范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基本要求》建立的背景

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阶段,21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55号文件),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等五门课程及其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和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155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例如:确立“4领域×3层次”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划分为“一般”和“较高”两个层次,以及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典型核心课程等。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经过前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相对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三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指出:面对大学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的现实,面对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极大期望,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与梯队建设、教学测评与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呈现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信息素养”的特点。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基本要求》指出:一门能够凝聚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并有效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发展的关注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会逐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意见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提出了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 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规划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 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视与相关专业的沟通与融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后继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

(3) 加强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体系。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4) 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实践教学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

(5) 统筹全校教师资源,加强高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个关键。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统筹全校教师的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研究的教师团队。

(6)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及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需要有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7) 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各校应建立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高校的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关注并检查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考虑到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要求》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所涉及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归纳为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以此为依据,针对理工、医药、农林等类别各设计了一组基础核心课程,作为构建不同专业类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的选择依据。为加强指导的可操作性,还给出一些典型类别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的四个领域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以及“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领域的内容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密切相关,而“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领域主要涉及解决专业问题的所需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则涉及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需要掌握四个领域所涉及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也有所不同。

每个领域的知识又涉及不同的层次,主要是三个层次: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相关专业应用。其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应用”与专业类别直接相关,更可能成为专业课程的内容;“技术与方法”层次则界于两者之间。

4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

根据国内外计算机教学状况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知识结构的分类分层的体系。

为了规范和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体系,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体系涉及与知识体系同样的四个领域,包含了操作性基础、综合性技能、专业性应用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1) 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向理工、农林、医药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与本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密切结合的,因此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理工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值计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潜在的软硬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医药农林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科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应该分层次培养。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由若干实验领域组成,每个实验领域包含若干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技能点。根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能力,将实验体系划分成四个领域,分别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S)、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 (P) 、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D)、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A)。每个领域又分三个层次,分别是:

① 操作性基础(B):常用软硬件基本操作,基本原理的验证。

② 综合性技能(S):技术与方法的实现。

③ 专业性应用(A):涉及专业的应用技能,有关的专业软件应用等。

(2) 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领域和层次组成,实验单元列在由领域组成行由层次组成列的表格中,它是计算机实验的基础单位。实验单元由“技能点”构成。

5 理工类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举例

为了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理工、农林(水)、医药等不同的专业类别,分别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同时针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供学校选择和参考。

下面,以理工类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1) 核心课程

《基本要求》建议理工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核心课程有六门,即: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涉及上面四个领域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该课程应该类似于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其他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稳定、规范和系统。与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较,“大学计算机基础”更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原课程中一些工具的使用与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验课完成。

“程序设计基础”是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建议作为大多数专业(特别是技术类院系)的必修课。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程序设计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例如从课程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选取:

①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

②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

③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另外,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 (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开发应用程序。

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领域中两门典型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知识领域的内容。

(2) 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 + 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下面,从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议方案。其中X部分没有分必修或选修,可自行选定。

① 电子信息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等。

② 科学计算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和(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③ 信息管理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分析与决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④ 辅助设计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⑤ 基本应用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分析与决策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常用软件的应用”(如办公应用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内容与名称根据专业实际要求确定) 。

以上类别是根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进行分类的。大部分专业可以直接参照某种类别,选择对应课程;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能会涉及多个类别,请各校根据相应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参考各相关类的课程建议方案自行选择合适的课程。

6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加深远的计算机教育。回顾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是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带有普及性质),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更具大学教育特征和专业应用特征)。

(1) 在《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指委、许多知名院校和一些出版社等组织不少资深教学专家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工作。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课程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共享这样重要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而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受益于广大学生,值得我们思考,值得学校领导费心关注。

(2)《基本要求》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也是资深教师编写好的课程教材的重要依据,在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者应该首先积极领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涵。

《基本要求》提出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① 对于重点核心课程的教材,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以及计算机专业类教材。

② 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而不要再讲一些过时的概念和实用价值不高的技术。

③ 要鼓励专业课教师(或与基础课教师协作)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

④ 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要能适应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⑤ 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鉴于上机实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应做到主教材和上机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内容合理分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本要求》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开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全新局面。

第3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50-04

我国的高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以其鲜明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市场紧密结合等特征,昭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部分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的认识偏差,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削减公共基础课,在实际工作中轻视公共基础课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渗透,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严重背离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对高职院校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问题进行认真探讨是有益的。

一、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高职教育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时,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衔接不够;二是只重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实用工具类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从而轻视公共基础课程,把它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上述两种片面的倾向都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因为,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必然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理论、轻能力;在培养方式上,重统一的规格要求,轻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而过分强调职业岗位当前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来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势必导致公共基础课程的杂乱无章,最终影响公共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

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这是因为高职教育在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专业类课程能独立做到的,还要依赖公共基础课程才得以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使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人格修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职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20多年,但由于受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过分强调课程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以课程为中心的倾向明显,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高职教育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实施规范,更加大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难度。我们既要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又要着眼于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新型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这一新型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既要突破普通高校着重学科建设、强调理论体系的“学科本位”观念,又要避免职业教育片面针对职业岗位技术,单纯强调能力培养的“能力本位”思想。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局限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丰富内涵,认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从而自觉地从旧的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高职院校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的倾向

高职教育是中国社会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结果。高职院校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而高职教育由于它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特点,也使一些人误认为,高职教育既然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就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实践学习都要以技能学习为主。因此,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用技术的培养,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应该进行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切课程安排的原则是看其是否实用,实用则开,不实用少开甚至不开,存在严重的重技术教育而轻公共基础教育的倾向。在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学生往往关注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教育,而将一些操作性较弱且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在后一步考虑,甚至不作考虑。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水平尚可,但普遍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的高职教育,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教育政策、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实施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更有进一步被削弱的可能,这就迫切需要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才能确保技术教育与公共基础教育并重的问题。

2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脱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学生的实际,如上所述,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在培养方式上,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而过分强调职业岗位当前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来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势必导致公共基础课程的杂乱无章,最终影响公共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高职院校既要完成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又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这就必须研究公共基础课程的科学定位,探讨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依据,从而合理地调整、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更好地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3 师资队伍严重制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主动地学习,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成为自愿的学习者和自立的社会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要求、能力、兴趣爱好选修课

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开出大量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而能否开出一定质量和数量的选修课程的决定因素在教师。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公共基础课师资严重匮乏,只能开设数量十分有限的公共必修课,而不能开设足够数量的公共选修课,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对师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许多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能在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的科研中有所建树,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修课,而那些理论水平或者实践水平较低的教师将很难有立足之地。

三、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若干思考

1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坚持“必需、够用”原则

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制又短,因此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提高与课程设置、内容是成正比的。在这种思维惯性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也越来越庞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只有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考虑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才能走出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困境,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所谓“必需”,是指课程内容和知识的讲授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所谓“够用”,则是课程内容和知识的讲授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完整性,而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设置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模式,并非可以任意开设课程或删减课程内容拼凑而成,它应该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理论课程及教学内容,删除无用、少用、重复、过时的课程和知识点,确立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用,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2 公共基础课设程置要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技术变革的步伐加快,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变换次数和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单一的专业或职业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在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在人生的未来工作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职业能力非常宽泛,一般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等等,高职院校学生上述能力的提高和增强不是单纯靠专业课就能完成的,更多地要依赖如文史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语类课程、就业与创业课程、体育课程等公共基础性课程才得以完成。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突出能力本位,必须根据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分析和对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需要的能力调查,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各课程的特点,不断研究、组织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内容,开设一系列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用“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取代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3 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应采用“活模块”结构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平面型,实施立体性,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优化,既要重视一门课程的系统优化结构,更要重视各门课程之间的系统优化结构,形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活模块”。所谓“活模块”,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纵向知识的特殊需求所设的知识和能力单元。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总之,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整合,形成知识单元串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力迁移的作用。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程“活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其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能不断得到提高。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为适应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尤其要加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要让教师深入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获取前沿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采取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其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高校要想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促进教师一专多能、积极开拓新的相关学科领域,促使教师尽可能地多开课、开好课,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师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后,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每一个专业的教师队伍不可能是清一色的校内教师,必须要有大量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也不例外,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既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又具有教学能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和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既弥补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同时也使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熊贤君,金保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4,(4)

[3]胡旭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4]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5]刘红,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6]施新,高职院校完善学分制的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9)

[7]陈阳,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9)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4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有什么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

各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方面核心知识点,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技术与媒体、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过程追求感染力和灵活性,追求在视觉和听觉中获取知识。随着各地都在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争创现代化教学设施,纷纷设立语音室、计算机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而现有在职的老教师对这些新技术都很陌生,各类中小学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教育技术学成为教育学科的后起之秀,就业趋势逐年看好。

不过专业能力不好的毕业生进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教学和管理机房。由于该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科技含量比较高,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当教师的可以改行去电台、电视台、计算机软硬件公司等。毕业生可选择的行业幅面宽,就业单位除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外还会重点考察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实际操作水平,所以,那些图像处理技术过硬、计算机软件技术过硬的有真本事的毕业生,获得高薪也并不难。

拓展阅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1、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学习理论知识、教学与课程论知识、传播学知识、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等。

2、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试听媒体技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3、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视听媒体理论、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影视技术、音乐和美术的基础知识等。

第5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1.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注重学历而不讲究真才实学。虽然学生在中专或者大专阶段都接受过相关医学知识教育,但部分学生对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不够重视,或学习抓不住重点,死记硬背,忽略理解性记忆等,造成基础理论薄弱。成人继续医学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以取得学历或晋升职称为目的,而不注重真才实学,特别是对基础学科不重视。

1.2采用半脱产学习模式,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医学高等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多采取半脱产形式,即学生每学期在2星期内集中学习2~3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由于这些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学习,短期的集中学习时间难以全部保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1.3课程教学、评估体系陈旧,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教学安排时间紧凑,基本采用传统被动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上课很难了解学生的不足,教学内容可能并非是学生渴望获得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成人医学生已有一定医学基础,这样被动式教学效果很差。同时缺乏相应的教学监管制度,经常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等现象发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和积极性随之降低,进一步影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

2.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成效,真正达到增长学生基础医学知识,培养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在成人继续教育生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2.1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整合课程内容。成人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大多数同学期望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从事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但学习过程中却感觉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脱离,很难将基础知识指导临床工作,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与基础课程知识紧密联系。这样导致学生感到学无所用,以致学生出勤情况不理想、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因此,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应以生理学教材为根本,同时将临床病例整合到生理学教学内容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如讲解生理学内容前,先简短描述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再讲解本章学习重点与该病例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理论知识时密切联系相关临床案例,讲解相关内容时由学生解释病例中出现症状的可能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症状,进而推(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许奇丁睿解敏王烈成案例教学法在成人医学教育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点课程。成人继续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断可能产生的疾病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病例的可能发生原因,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为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2.2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多数已参加工作,曾系统学习过医学课程,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部分疾病的表现、处理都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关基础学科理论薄弱。教学前,可先收集这批学生有哪些理论内容缺乏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实施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自己分析讨论,避免“填鸭式”被动教学。教学实施时讲解内容要精简,注重知识点的连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抓住重点。讲解主要以临床病例为背景,把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过,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生理学知识对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不必太注重疾病治疗,避免把生理课讲解成内科学。

2.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多渠道学习。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集中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因此,除了新型多媒体教学外,还需要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率。网络通讯等快速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已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QQ、飞信、易信或微信账号等。借助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学习要点、相关临床病例等供同学提前预习、相互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学生可以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地讨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相关知识要点。

2.4建全继续教育评估、考核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传统成人教育生理学教学评估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对纯理论的掌握。但是,由于学生课时集中、课程任务重、部分学生出勤率低等原因,考试前教师只能对考试内容划定范围以提高考试通过率,造成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负面情况,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针对成人医学教育特点,可以将考核方式改为开卷考试,以理论与病例分析相结合,给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现象或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用生理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这样考试内容更注重实用性,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率,为临床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通过健全考核体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新教学方案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

第6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学科专业知识也是综合类院校教育教学的必需内容,但与教师教育教学相比,其不同之处是,“一般综合大学的专业内容都是向纵深和精细发展的,这与它特定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即培养专门的科研、技术、管理人才,精细纵深的专业内容是他们职业素质的直接组成部分”[5],是在“广与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专与精”[6]。而教师教育培养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是“在针对性(将来是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专门性(是属于文科,还是属于理科)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广与博”[6]。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新动态、新研究、新发展及新成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内容是教师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目标个性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教学内容是使教师“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养成必备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7]的内容,它包括教育科学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两方面。

教育科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教”的知识,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特殊性知识,也是教师职业知识区别于其他职业知识的关键,充分体现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背景与规律、学生心理变化及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能帮助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适度而有分寸的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并把有益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等等。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的工具。由此可知,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教学内容,既是实现教师教育个性化教学目标的保障,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要求,是教师教育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职前教师而言,它是职前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教育实践“对于他们(职前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和发展专业精神与信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独特内容,是教师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类人才实践活动的特点。以与医生的实践活动比较为例,教育实践是教师直接参与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教育活动,而医学实践是医生直接参与的、与医学临床活动或义诊等有关的活动。二者最鲜明的活动范围区别是:教师在学校进行实践活动,医生是在医院从事实践活动。教育实践的目的是培养教师“基本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操作和运用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10]等等。

纵向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是指教师教育系统内部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的特殊性,也是在“师范性”这一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这是由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决定的。在小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宽泛,如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这些内容一方面为小学教师奠定宽广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为小学教师承担两门以上学科教学提供保证。小学教师一般承担语文或数学再加一到两门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教学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更需要“通才”教师,更需要具有多科教学能力的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除扎实掌握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外,在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还需精通一到两门其他课程内容,以适应教学工作。中学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师教育相比,其综合性较强、内容较深,如哲学、文学、美学等,其目的是为教师从教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由是观之,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差异,包含着各自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方面,小学教师教育一般以语文、数学作为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以语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为主。中学教师教育较小学教师教育专业性强,专业内容划分细致。小学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内容在中学教师教育中,几乎每门课程单独设置为学科专业,且内容较小学教师教育广而深。此处暂且不论学科专业划分,仅从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明小学教师教育与中学教师教育在学科专业知识内容上相比较的特殊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按照人的心理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编排。从知识难易程度而言,中学的知识内容难于小学,因而中学教师应掌握高于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由此可推知,在教师教育的教学中,中学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之难度高于小学教师教育,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逐级提高,这是由各自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等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在各自培养目标层次上的特殊性。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工具与条件。无论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要掌握一定程度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他们除掌握反映共性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学规律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内容外,还需掌握反映各自从教对象与从教阶段特殊性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如,小学教师应侧重掌握反映小学生心理特点与小学教学规律的小学生心理学与小学教育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或小学数学教学法等学科教学法,以及测量与评价小学教学活动的知识与技能等等,这些是小学教学活动顺利达标的保证。而中学教师应掌握反映中学生心理特点与中学教学规律的中学生心理学与中学教育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指导中学学科教学的学科教学法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与技能等等。因此,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需根据培养不同层次教师的目标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知识,便于教师根据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无论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之间,都展现出鲜明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不仅为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保证了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付丽和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第7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1-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教育类型,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教学”是在借鉴国外有效教学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当下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进行的积极反思,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从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发展至今,学界对“有效教学”内涵的阐释也是不断地深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有效教学的看法是随着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比如,60年代人们关注的是教师的品质,70年代则强调教学行为,80年代关注教学活动,90年代则更多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而到21世纪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知识增长、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三个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可见,教学是否有效,核心是看学生是否取得了学习进步,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考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指标,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然而,根据这一标准来衡量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依然普遍存在。根据“有效教学”提出的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以此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的必要性

教育部于2006年12月正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认识不到位,轻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必须增强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必要性的认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1.公共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基础课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其智力、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打好基础。公共基础课是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虽然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这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也是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本质区别。

3.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今后适应科技发展和职业转换提供必要基础。当今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升级变化迅速,职业的综合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职业岗位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学好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将来进行职业迁移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4.公共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形成公民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等基本素养,培养其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等职业道德,可提升其道德修养,升华其人生境界。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的探索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8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在中学基础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已经由单学科性向综合化发展,目前,对于生物教师的职前教育和中学基础教育还有着一定的脱节现象,但在通识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1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目标分离

从现行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生物科学专业在形式上增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也增设一些选修课,但实际上能够真正体现通识教育本质的课程并不太多。目前大学通识事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无法全面覆盖到通识教育目标要求上。由于通识课程内容零散杂乱,缺乏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因而导致了通识教育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也缺乏系统性。从课程内容看,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都一样,就是通识性不足,知识层面多数停留在介绍上,较少涉及到其思想深度上,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关注不够,很难达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宽广综合的基础平台的目的。

1.2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基础课

过去,不少高校曾将通识教育当作高等教育里为专业教育打基础的基础教育。然而,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基础教育其实是一种误解,通识教育不直接与专业相联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虽然存在基础性的一方面,却不能将其等同为基础教育。事实上,基础教育可以看作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中间环节,具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的一些特性。

1.3缺乏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且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较为狭窄,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就体现为通识教育内容不够全面,课程设置专业性很强,而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通过办几场讲座、开几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缺乏一个课程体系能够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完整的融合。没有科学的课程和课程论便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因此,课程设置在教育体系中总是处于中心地位,如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主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教育无论在哪一阶段,都需要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1促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综合化

通识教育课程是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生都必须学习这类课程。通识性课程对于师范生来说,既不学习“教什么”,也不学习“如何教”,更不是专业的知识,但学习这些通识性课程,能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形成开阔的视野,为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当今社会,通才教育正替代专才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首先要具有广博的各科基础知识,用更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生物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对生物教师的各项知识都有挑战,因此就需要生物教师除了掌握过硬的生物学科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不同学科直接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生物教师只有全面的掌握相关学科内容,才能使生物教学更加完整的展开。通识教育与生物专业教育间的交叉和渗透,对于长期接受理科思维训练的生物科学学生来说,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直接思维、发散性思维方式,人文的力量与生物科学的力量以及艺术、思维力量等有效结合,才有助于生物专业方向的发展。为了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应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通识性课程所占的比例,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交叉与渗透;在课程结构上,要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打破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宽厚的知识;在课程内容上,要教给学生最基础性的知识,却能使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科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跟上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在课程形式上,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形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2.2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贯穿通识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能只依靠几门通识性课程,也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课程,而是要借助教师的力量把通识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要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实现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宣传引导;二是要通过政策激励;三是要通过加强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督促和约束。

2.3在第二课堂中体现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应仅仅体现在第一课堂上,要实现这二者更好的融合,就要由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活动融入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和做人的理念。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能使学生通过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和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另外,在第二课堂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课外读书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修养,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启发艺术灵感和哲学思考,将专业教育方式与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结语

第9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特点

与经济价值的间接性、外显性、迟效性、“线性”等特点不同,人文价值具有直接性、隐蔽性、长效性、渗透性等特点。

(一)直接性“人”、“文”是基础教育直接作用的对象,基础教育价值具有直接性。教育就是培养人、影响人的活动,它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过程,又是使人为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就是通过对人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直接传授,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能力,形成其基本态度和情感。没有基础教育对“人”、“文”的直接影响,就没有其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间接作用。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的直接价值,经济价值则其派生的、间接的价值。

(二)隐蔽性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不易被人们直观观察到,具有隐蔽性。尽管经济价值是基础教育的派生价值,但是,它的影响力是外显的、可量化、“可视”的、可言传的。与经济价值不同,基础教育对“人”、“文”的影响是内隐的、不可量化、不能完全“可视”、不能完全言传的。

(三)长效性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奠基工程,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它对传递与生产人类文化、培养人的活动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基础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人的素质的最终形成与还需要后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如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人”和“文”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但是,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它对“人”、“文”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具有明显的长效性。

(四)渗透性影响是某件辐射四方、自然流动的东西。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它隐含着人在另一个人面前的坦诚和开放性。〔3〕不同于对经济价值的“线性”影响,基础教育对“人”、“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常常渗透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辐射性、渗透力。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表征

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对人类精神文化和人类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自由、持久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促进真、善、美的和谐统一。〔4〕

(一)基础教育“人”的价值

1.促进人的全面、自由、持久发展人的价值的最高目标在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是确保人的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基础教育应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应当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其主体性、独特性,使受教育者能自主、自由地成长;它不仅要着眼于受教育者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增长,使其得到现实的发展,而且要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使其能可持续性发展。

2.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是客体的人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人的价值大小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就是献身于自我之外的某项事业的人,基础教育就是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基础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塑造、展示、实现自我的重要舞台,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发展,使其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与显现,使其从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变成一个成熟的个体,而且它能使教育者自身的才华得到展现,使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与生长。可以说,基础教育既是儿童、青少年、成人成长的场所,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展现自我的园地,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重要基地。

(二)基础教育“文”的价值

1.促进“真”的传递与生产基础教育是通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等来促进人类文化的生产与传递,可以说,知识价值是基础教育“真”的价值的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是每个人生的“四个知识支柱”。基础教育作为人生“四个知识支柱”的基石,增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固然是其重要任务,但是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则是基础教育的价值追寻。已有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似乎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作用,而对“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等能力则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基础教育的知识价值。因此,基础教育不但要传递真“知”,而且要生产真“知”、培养真“识”,“学会认知”、“学会创造”才是基础教育知识价值的归宿。

2.促进“善”的传递与生产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除了“知识价值”以外,基础教育还能培养教育主体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人类的“善”得到发扬光大,可以说,基础教育也是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过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为儿童、青少年打好知识、智力基础,而且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没有基础教育为培养个体基本道德素养打基础,就没有人类高尚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承袭,基础教育就是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重要阵地。但是,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中小学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等现实警示我们,学校教育还没有完全成为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主阵地,基础教育的道德价值还没能充分显现。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道德价值的理论研究,改革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与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必将有助于基础教育“善”的价值的充分发挥与显现。#p#分页标题#e#

3.促进“美”的传递与生产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不仅能传递与生产“真”、“善”,而且能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操,培养其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来促进“美”的传递与生产,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美”的价值的实现。基础教育不仅能使人类之“美”世代相传、不断更新,而且能创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的世界。尽管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儿童、青少年获得基本的审美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审美教育不能局限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学科教学,它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美”应该充满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与校园;基础教育不仅能传递“美”,而且能生产“美”、创造“美”。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途径

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价值研究与实践,认为不但要关注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而且更应关注其人文价值。当前,我国不仅要加强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理论研究,而且要优化基础教育实践环境,促进基础教育“人”与“文”的价值的实现。

(一)凸显基础教育目标的人文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内涵不断丰富,经历了从最初的偏重“双基”(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强调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再到重视非智力因素、直到提倡“素质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5〕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凸显“人”的价值、再现人的发展性。

1.凸显“人”的价值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但这些自我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世界不只是我的,世界也是你的,世界是他的,世界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目标应是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社会本位”的目标取向是对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偏离,“个人本位”的目标取向是对基础教育社会价值的否定。但是,人的发展是基础教育的直接结果,社会进步最终是通过人才的培养间接达成的,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并使其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基础教育的“本体”目的,只重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甚至无视“人”的价值是本末倒置。“人是教育的对象”尽管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早已形成的共识,但在实际上,学术界仍然更多关注基础教育的对“社会”的价值、比较忽视其“人”的价值;更多关注基础教育对“经济”、“升学率”、“考试成绩”等显性的、功利的价值,而没有真正关注其对“人”的“能力”、“人格”、“个性”、“自我价值实现”等隐性的、深层的价值。因此,基础教育目标的确立不能忽视甚至无视“人”的存在,基础教育价值研究、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不能本末倒置。

2.凸显人的发展性教育是扩展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应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6〕它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自由人。〔7〕目前,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等理论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这无疑为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实现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发展的“全面”、“自由”、“可持续”等目标却没能真正的实现。由此可见,基础教育目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应以扩展“人”的“发展性”为旨归,不断探讨基础教育扩展人的价值与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方式方法,充分显现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目前,尽管我国在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基础教育目标改革中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但是,我国还应加强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研究、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基础教育“发展人”的目标的实现途径与方法,切实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的人文性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应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瞻性的结合,应贴近社会生活,应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我们认为回归基础性、关注生活与生命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途径。

1.回归“基础性”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坚持基础性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观念;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基础教育基础地位是不变的,所变化的只是如何确定基础的立场和具体的任务。〔8〕基础教育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本态度和情感生长的过程,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偏离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不能人为增加课程内容难度、密度,人为增加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负担。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对原有的课程内容应加以精减和整合,使其更切合受教育者、学校自身的实际。因此,回归基础性,就是要求基础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基础、人类文化的基础,而且能为儿童、青少年的成人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为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注生活与生命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并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9〕“超越科学世界的束缚,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意义之源,课程改革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寻求“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课程内容应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同时,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更要关注理想生活,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来赋予课程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课程内容应该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融于一体,使课程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成为再现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体。#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基础教育评价的人文性基础教育评价是对基础教育的价值判断,是对基础教育满足个体与社会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它应当以基础性为起点,以人文性为核心,以发展性为归宿。〔1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应该强化主体性、凸显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