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第1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数学专业教学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5-02

在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中职业数学教育因为种种的问题呈现出发展的滞后性,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数学人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广大的中职教育数学教师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调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教育数学专业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许多问题

首先,在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础知识薄弱。比如:对于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记忆不清或者是运用不当,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科学严谨的运算能力。第二,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进行听讲、没有积极的思考问题、完成的作业非常的马虎,不注重知识的总结和实际运用等。第三,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相比较于前面的两个问题,没有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才是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学生最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和方法不正确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方法的改进,而缺乏刻苦认真的精神是无论采用怎样的其它措施也学不好数学的。

2.教师无法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学教师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中专职业数学的教育始终在传统的教育氛围中进行徘徊[1]。

二、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更新职业数学教育的理念

首先,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更新职业数学教育的理念。比如:第一,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第二,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养成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用努力的钻研与韧劲进行专业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让学生积极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重视起数学。第四,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要掌握笛е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和习惯[2]。

2.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

其次,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比如:基础数学知识、基础的数学解题技巧等。同时,教师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要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强调个性化教学。除此之外,经常的开展换位思考和换位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讲解。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努力的提升自己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何种手段和方法努力的进行教学手段的改进,最后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关键在学生自身。如果许多学生不进行积极的培养,还是像过去一样,那么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养成对于数学问题钻研的习惯、积极进行数学重点知识的思考、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讨论等,活跃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当代还要把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进行网络数学题目模型的构建,进行数学问题立体化的分析、运用模拟形态进行题目的探究式解答等等[3]。

4.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最后,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全面的提升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水平。进行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离不开强大的教学资金和专业的教师队伍。所以,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于中专数学教育的资金及专业人才扶持力度。比如:利用大量的资金进行具有现代化教学器具的购买、聘请到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积极开展校外数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活动、专业数学模型竞赛的开展等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和专业教师队伍的组织[4]。

三、结论

对中专职业数学教育进行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不仅会提高中专数学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对中专其它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顾松. 对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认识与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178.

[2]张晓芳. 中专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第2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实施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和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一些成绩也存在不足,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和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17-04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XIE Jing

(Deans Office,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eijiang 641100,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collectivized schooling;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Dual System

Abstract: The perf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Germany and its dual-system are efficient, which accelerates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promotes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suc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dual system. Tak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law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glomerac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近年来,国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主要是对德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描述。前不久,笔者有幸到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学习期间,还有幸到一些企业参观,使笔者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体制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德国政府、企业、学校、协会以及学生在职业培训体系中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长期萦绕在脑中的疑惑由此得到了解决,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等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实行12年制(幼儿园3年、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2年)义务教育,其中将进行三次分流。而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三次分流时,学生可选择进入5年制综合大学、3~4年制专科大学或3年制职业学院。由于德国不存在我国的“普高热”、“学历热”,所以有70%的学生会选择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德国法律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且两者呈“H”型互通,即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两年后,其生源可以互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转入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文化知识,为今后上大学做准备。

在德国,人们最看重的是“工作资格”,而绝大多数人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工作梦想的,所以家长都乐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目前德国有2000多所双元制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明显地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并与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这一教育合作体系中,企业承担着首要责任,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

2.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及保障

德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保障法》、各个职业的《职业培训条例》,以及各协会制定的《考试条例》等法律法规。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规定,凡从业人员超过10人的企业,若其接受的培训学员不到从业人员的7%,则必须交纳“培训税”,凡提供的培训人员超过7%且全部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则将得到相应的经费补偿。行业协会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具有监督企业职业教育运行的职能。而德国联邦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行会的地位,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负责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证书发放以及企业培训资格的认定。

3.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存在企业和学校两种培训机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教学纲要和培训条例。三是围绕综合素质培养设计了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四是企业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品格好(指未违犯职业教育法)、业务精(指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考试,有该职业实践经验),并通过相应考试(如技师考试)。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进门难、学历和资历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具有硕士学位证、实习证、职业教师资格证。五是两种培训身份,受训者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六是要参加两类考试,受训者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七是要具有两类证书,受训者最后应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布的世界认可的资格证书和由学校与企业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

4.集团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独特之处。从办学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集团内成员的人才培养和一些技术合作;从办学特点来看,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调控管理,多元主体联盟;从办学模式来看,主要有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是以政府、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组成的联合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多个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这些中心通常依托学校实行企业化运作,为企业特别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1〕。

5.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期间,经历了该集团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开展企业基础经营模拟实训,让学生体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列举企业倒闭、企业股票上市等真实案例,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资本运营等等。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机构为适应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等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还建立了近千家商务模拟公司,形成了一个模拟市场,实施仿真式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和在现实工作岗位上一样的训练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谈话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了师生的双向互动。如爱科特教育集团在教学实践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能力本位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把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突出了“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驱动”三个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型、社会服务功能和校企合作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为改变该状况,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这导致了教育结构整体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理念和教育行政制度等的影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渗透比较困难、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紧密,这些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协调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3〕。

因此,要健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把终身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性和通融性,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必须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目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多元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制定与教育体制、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还需加强执法监督,以改变单一的行政办学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初开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推动下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立法的完整性不够,缺乏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不明确,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责任不清等;现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应该健全和完善。

要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必须健全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健全和完善现行《职业教育法》,使其内容更全面,更符合我国国情。如在职业资格鉴定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双师队伍建设以及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应尽快完善;应建立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以地方和部门立法为补充的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加大《职业教育法》的执行力度。

3.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职业院校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创建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如:“海南模式”、“河南模式”、“天津模式”等①。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办学体制、机制还缺乏活力。为此,应加大政府的协调与监督力度,使行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集团化办学中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重要环节就在于学校与企业的成功合作。我国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把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加强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校企互动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在集团内组建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机衔接,构建有层次重延续的学制系统,并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认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方式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还需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等措施,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际合作、跨区域合作,使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辐射带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提高集团整体办学效益,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连锁互动、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4.注重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场所不足、实践机会有限、引进和稳定“双师型”教师难等问题。因此,“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目前教师实践技能较差的现状,出台一些激励机制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办法,如可派专任教师利用假期到一些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对口企业或生产第一线单位定期顶岗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吸引行业企业优秀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建立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双师”队伍素质。

5.把握高职课程改革方向,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原则,那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重理轻实的课程结构和以书面形式反映评估结果的课程评价等都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今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三是要注重“五导向”的统一,即导向职业岗位(群)而非学科体系、导向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而非逻辑推导、导向理实一体化而非理实分离、导向学生主体而非教师主体。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根据工作任务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以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注释:

①参见教职成〔200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网址:。

参考文献:

〔1〕匡 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3):38.

第3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机遇

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任务。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和根本之策。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的技术型劳动者,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既存在一定的问题,也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及时抓住机遇,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职业教育经过80年代的蓬勃发展之后,到了90年代以后发展步伐逐渐变慢,到现在已到了几乎停步不前的地步。不管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农村职业教育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各地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长期来一直关注初中升普通高中的升学率,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放到重点名校和示范校建设上去了,各中学本身也只重视学生考取省重点和市、县重点中学,忽视甚至轻视农村职业教育,这都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轻视状态,导致了农民普遍不认识、不理解、不信任职业教育,学生也将职业技术学校视为二流学校,有的学生宁愿弃学,也不愿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二)经费投入不足

从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所用经费应比普通教育高。但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职业中学的实际经费支出比普通中学都少,而农村职业学校就更少,有的地方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经费短缺导致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无力购置,实验基地无法开发,甚至出现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

(三)机制运转不活

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与市场关系关联度最高的。可以这么说,市场的需要决定着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学科不健全、专业设置单一,与市场对技术工人巨大需求明显不适应。同时,一些地区的师资往往是来自中、小学校,理论水平尚可,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二、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必将惠及千千万万中国农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必须培养大量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非常不适应。在天津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提出,新农村的建设人才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

(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不断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重要机遇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仅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9400万,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到2020年至少将有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既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提高农民的各项技能,是劳动力转移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关键。

(三)随着WTO对我国农业影响的逐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以后,受到其他国家有关农业方面的起诉骤增。在这些起诉案件中,又往往以我方的败诉结束,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其中的法律条文,更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WTO所制定的法律条文去做。所以作为农民教育主阵地的农村职业教育,要对相关农民进行WTO方面培训,以确保我国农民享受世贸组织规则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做到知彼知己,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与主要贸易国达成的协议,中国关税最迟在5~10年内减至或接近零。为防止国外农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农业造成冲击,必须加快我国农业产品的产业升级步伐,构筑民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高地,而这也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提高我国农民在对外贸易中的职业素质。

三、对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005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定位,把职业教育提升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更应受到重视。只有农民的全面小康才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只有农村的稳定才有全国的稳定。不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农民,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二)加大投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责任主体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目前职业教育在经费、师资、设施等方面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农村职业教育得到较好发展。首先是投入额度要有较大增长,不能像撒胡椒粉一样,不痛不痒地“恩赐”一点,而应该像对待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加大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其次在投入渠道上要有所创新。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应通过政策引导,多渠道、多方面吸引其他方面的投入,如民间资金、企业资金等的投入。

(三)创新机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在功能定位上,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技术推广的平台,还应是科学实验的基地,技术咨询的窗口,经营服务的主力军。在办学模式上,要改变教育部门独家办学模式,实行教育部门主管,产业部门参与的联合办学体制,广泛吸引各类办学主体参与办学,以便解决师资、经费、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等办学困难,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在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上,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学制,灵活设置专业,灵活招收学生。既办二年或三年时间的长学制班,也要积极举办时间短、见效快的各种实用技术短训班,实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2]农民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设置什么专业;农民最喜欢哪种学习方式,就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跟上时展和形势需要。

参考文献

第4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17-02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有序进行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而这些弊端的存在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并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果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几项重要文件正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的修正,同时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 职业教育的开展以服务市场需求与实现就业为导向

文件《决定》对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的开展以服务市场需求和实现就业为导向,并与我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相衔接,这意味着需要继续加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而产业结构的优化无疑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与其他的先进技术,因此,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求把握产业转型与升级趋势,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不只停留于固有的授课范围。事实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开办职业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准,而我国结构性失业现象日趋严重,这恰恰说明了职业教育成果的不尽人意,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如何让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如何切实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我们开展职业教育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无论是教育的市场导向还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都与教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文件《决定》中着重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对“双师”的理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有些人看作是“次等教育”,学生选择入学的实际情况似乎也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而这种观点导致的后果是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潜质的低估,而这种意识层面的低估又导致了部分教师忽视了对提升自身素质的追求以及局限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懈怠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学生应用能力的不足又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低估,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文件中倡导全社会为开展职业教育添砖加瓦,在笔者看来,要集合各方(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的)力量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转变包括教师与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与观念尤为重要。职业教育产生的根源在于产业发展需要,而不是对落榜生的一种教育形式上的安置。根源于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无疑将随着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而日益兴盛,因此,职业教育在学术研究上与普通教育必然存在差距,但在用能力上却更胜一筹。实际上,职业教育需要普通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开展理论教学,而普通教育同样需要职业教育的实践运用作为理论间就的基础,二者间并没有高下之分,反而相互促进。在此前提下,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师,理应具备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教育要高。文件中指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期盼。

3 加强校企合作

文件中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并提倡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与教师相比,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要高出许多,同时在企业的长期任职赋予了他们更强的市场洞悉能力,企业技术人员的兼职任教,无疑将大大增强职业教育的务实性与前瞻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以笔者所教授的礼仪课程为例,假设学校与礼仪服务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其派遣一名礼仪小姐为学生授课,她对于职业礼仪的认知与熟悉是毋庸置疑的,但能否做到深入浅出为学生所接受却是存在疑问的。教学的效果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以及习惯的把握是密不可分的,而这正是兼职讲师所缺乏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任务还是应由学校老师完成,而企业的技术人员则在授课过程中起顾问作用。当然,这只是针对理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在实践教学中理应担当主教的角色。企业历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展开的原因除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符合企业的需要以外,政策支持的缺位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文件中所做出的有关政策支持的规定有力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政策的支持,作为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企合作会发展越来越好。

4 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文件中提出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当前,我国不少职业院校与普通教育高等院校一样,追求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与全面,从而导致了职业教育缺乏特色,以及专业课程内容的职业性不强,而其造成的影响是职业院校吸引力的下降以及培养出的学生缺乏预期的就业能力。实际上,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博与全相比,专与精往往更具实用性,对于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增长以及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更有裨益。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繁多的现状,必然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压缩。

文件《规划》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目标做出了“两步走”的具体规划。纵观2015年与2020年的建设目标可以发现,2015年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对以制度为核心的基础的完善,而2020则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大幅度增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完成,而离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一段距离,这需要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协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国家通过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及通过舆论宣传转变个人观念来提供制度上、财政上以及思想上的保障,而社会则通过集合各方力量进一步为职业教育的开展创造物质条件与营造良好环境,而个人,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师传道授业,学生锐意进取,笃学不倦,最终完成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即输送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笔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同时也为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强力支持感到由衷的欣喜。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教师肩负着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人才的重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笔者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齐心努力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冯大奎.对职业发展教育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探索,2011(2):30-31.

第5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认知问题探究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教育部于2000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及服务等一线需求的全面发展型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重要教学基地。该文件指出,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需注重对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及基本技能等的教育及培养,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知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多只重视对一般性技能以及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高水平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规格认知,我国职业教育由职业学校完成、职业培训由部分企业完成的教育形式多由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所决定,我国现阶段职业学校可分为中职和高职院校, 因此针对此类情况,各职业院校应结合现展基础,在自身发展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坚持实现自身培养规格建设。

二、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开发问题探究

我国高职示范性专业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托于德国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该方案在具体应用中注重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发展,二者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链条。学习领域在开发过程中需控制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固定特征的结构。除此之外,还需注重对工作过程中与完成任务相关的职业及生活等的教学加工,最终实现对科学合理学习领域的构建及开发;需注重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对课程开发内容的提炼加工明显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各高职院校仅注重对工序的直接应用,并未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因此导致课程内容及程序多具有繁杂性及重复性,难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合理有效开发。故而我国高职教育应将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及内容范例性开发,选择典型案例开展科学教学,将客观事实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教学效率。

三、开展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第6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1.“知识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格局

职业教育的教与学仍然遵从书本知识,教学体系以“知识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往往是国家或省一级教育部门规定的学科类教材;在教学的取向上,追求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系统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输入”,通过传统的教与学对应的师生关系传递;教学评价则是就所学知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量的积累加以考核。这种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地位。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是教学的核心所在,这却忽视了知识的价值。知识只是学生成功与否的一个符号,而不是体现学生能力的利器。在这种“知识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格局中,并非是没有对实践的提法。教与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历来是统一的。只是在“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主导下,实践成了知识教学的装饰和知识掌握的工具。实践是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再生产的实践,而不是知识运用和输出的实践。实践被认同为知识在生产的工具和被牢记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在“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是被忽视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鲁洁教授指出,“引起当今学校教育重重危机的决不在于它承担了传授知识的任务,而在于它致力于塑造一种知识人。”[1]职业教育的这种知识生产目标指向的固守,一方面完全因循的是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承袭自凯洛夫教育学,其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学论已经在中国生根;另一方面则归咎于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隐性作用。

2.“知识认知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格局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逐步走出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放眼世界,对于西方的先进的教育理论采取了“拿来主义”举措。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的探索同样在进行。以“知识认知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在教学中的发展性在于其关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认知能力,这对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前进了一步。“知识认知为中心”的教学,“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使学生‘学会学习’”。[2]学生的认知性学习、“会学”能力的培养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知识之外的同知识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力、性格等得以重视。教育界逐步认识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双管齐下’,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有所保证。”[3]“知识认知为中心”的教学突破知识中心格局,转而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发展,这无疑是有深远意义的。首先,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革命。学生从被动地“学什么”到主动地“如何学”的思考。这对于学生的信息的吸收、知识的建构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这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需求,代表着一种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其次,它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从“教知识”到“教方法”,即“教”到“学”的转变。《学会生存》中即指出,“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4]“知识认知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目的仍然是希冀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更多、更牢地掌握知识,更有效地发展智力和认知能力。“把课堂教学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5]“知识认知为中心”的教学同样不能达到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的。

3.“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格局

“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点:学生的主体性和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实践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品质得以在知识生产中被重视,遵从个体对知识的能动建构性、个体对技能的能动性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先进之处在于学生不再停留于对知识的认知,更多地培养自己主动建构知识和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特性:(1)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成为评判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得是否得法,首先应看其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6];(2)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自觉性、选择性以及对知识加工运用的自主性、创造性”[7];(3)学生学习过程的转变:从探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和新观念的机制出发,强调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己有的知识结构和观念的调整,都有赖于个体的主动建构,“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8];(4)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单一、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多样性、主动地学习;(5)师生关系的转变:明确“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9],教师则起教练员、辅助作用。但是,就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终极目的来看,这些教学改革仍然是不到位的。虽然改革力度很大,教师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观得以改变。但是,根本的一点是对知识的认知尚未改观,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没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更没有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得以体现。这同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是相悖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知识生产遵从的应该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核心是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必然取向:趋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使人们开始思考人力资源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源的素质问题,从而开启了对于知识认知的质变性思考。随着对主体实践形态的变化以及认知领域研究的深入,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知识生产为大学和人们接受。职业教育更是认识到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同职业教育的目的的有效衔接。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是职业性院校培养学生的必要指向。

1.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要求

无论社会是否发展到现在的信息化社会,也无论这个时代是否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实践一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是“体能型实践”,依赖体能的支出和动手能力进行的操作性生产、生活实践;另一种是“智能型实践”,此种实践主要是基于系统知识的创新运用来进行的生产、生活实践。随着人类的发展,“智能型实践”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其卓越的地位,因为其与人类的智力创新、人的价值体现紧密联系。知识的智能化运用成了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知识社会的到来对于人力资源的社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知识性实践能力,也就是人才对于知识、信息的获取、建构、生产与再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等越来越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指向。“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工作”的“知识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比例却在不断上升[10]。“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从事制造或搬运的劳动人口,仍占全部劳动人口的绝大多数。到1990年,他们已经萎缩成占全部劳动人口的1/5。估计到2010年,他们的比例定不超过10%”[11]。从国际上人力资源发展的情况来看,人才的“体能型实践能力”转向“智能型实践能力”成为了必然。

2.“智能型实践能力”的基本特征

所谓“智能型实践能力”是指社会个体综合运用知识、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是指社会个体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据自身对系统知识的逻辑建构并结合相关经验,创造性地加以分析、解决所表现出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智能型实践能力”的显著特征如下:

第一,知识为基础。“智能型实践能力”与之前的“体能型实践能力”或者以感性经验为主导的实践能力不同之处,首要的就是其对知识的依赖。个体对系统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前人经验、知识认知、知识运用等针对某一问题的知识综合化能力的理性化思考和形成需要知识的积累。“智能型实践能力”完全涵盖了之前的“体能型实践能力”的肢体动作技能和运用以及个体感性经验为主导以感触情境而得的经验应对。“智能型实践能力”的体现融于二者之中,但绝对高于二者。它对问题解决中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运用有着更高的要求,更为强调知识在复杂的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知识的外化。“智能型实践能力”同认知能力有着共通的方面。一方面对知识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另一反面需要借助知识学习活动的帮助。但是,二者绝对性的区别就在于认知能力是“智能型实践能力”形成的关键一步。或者说,二者的绝对区别在于认知能力止步于知识的积累,因为认知活动强调的是知识以符号形式的个体输入和个体头脑的信息加工、逻辑思维、知识系统的建构;而“智能型实践能力”则起步于知识的积累,实现于知识价值的“实现”。“智能型实践能力”实现的是个体知识的创造性外化,它更为关注主体化知识、观念、思维的整合“输出”。“智能型实践能力”有着一个截然的中介:问题。只有面对问题才能体现出“智能型实践能力”的存在和价值。否则,知识只是以认知能力的增强为表现。

第三,知识的创造性特征。“智能型实践能力”是一个面对问题显现的个体头脑中知识的逻辑思辨、知识统整和系统建构以及及时调整的体现。它虽然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认知为基础,但是,是凌驾于知识、认知、经验三者基础之上的创造性“输出”。“智能型实践能力”的核心是“智能型”,强调了个体处理问题的心智作用。一方面,强调个体对于既定的知识或经验的了解和有效把握;另一方面,强调通过与实际运用情境的交互而进行的知识改造、转换、调整、重构等能力。因而,“智能型实践能力”是个体独有的基于知识的创造。

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目标转向的必要性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曾说,“一个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寻找新的土地,而是获得新的目光”[12]。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目标转向为“智能型实践能力”正是基于一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向,定位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现实目的和核心任务。

1.转向“智能型实践能力”,走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认知误区

长期以来,关于学生知识运用的讨论从未间断,但是,一直未能触及本质,人为造成了学生思维发展和操作技能训练的断裂。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对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看待都是知识和能力的理论上的一体化,行动中的“并行线”。在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无一不是一种动手操作技能训练的再生产。并美其名曰实践要完全依据岗位需求,进行实际场景下的“真实”训练。然而,正是这种岗位“真实性”、“体验式”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等同于岗位游戏或者动手操作的训练。职业教育场域下的学生同职业培训、技校的学生的区别如何?还不如技校生、岗位培训学徒工的操作到位!毕竟这只是一种“游戏体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有效性,而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产品必须体现出其知识同实践间的综合效果。“智能型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在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才可能有意识地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和训练,“教、学、做一体化”才可能实现,“知”与“行”才能合一。

2.转向“智能型实践能力”,有助于职业教育培养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被混为其他教育的一方面,那么职业教育就永远不能成功。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观的认知、自我特色的彰显。职业教育的知识生产落实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是明确的两条线: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平行”关系、“交叉”关系还是“一体”关系,这完全取决于教师对于教学的认知。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教育的职业性,这一点所有的职业教育的院校、教师都能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能设身处地地加以“职业性”思考和运用。职业教育中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体化”融合、以技能培养带动相关知识学习,这是职业教育院校教学的着眼点与关键点。但是,长期以来,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平行的”,这一点不可否认。因为,职业院校的学制、学时、课程安排、实践资源等没有一个职业化的认知。各个院校、专业教师却都是在“单纯”地进行着自己的改革,以至于相形渐远。“智能型实践能力”的提出,可以使得职业教育的培养路径统整知识和实践为“复杂”的认知。有意识将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计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将职业教育的学制、学时、课程安排等等弹性化;将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大并葆有效能。职业教育的培养路径在各方力量的集中“复杂化”过程中指向学生“智能型实践能力”的培养。

3.转向“智能型实践能力”,“焊接”学生的认知脱节

当前,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已经很高,但是,因为没有同实践紧密地结合,因此,有趋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认知取向严重偏离职业化目标。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面对职业岗位,表现出认知脱节的困扰:所学知识一时无从下手取用。这可能是因为所学知识真的并非实践所需,抑或者是所学知识一时不能得以在实践认知,因而不能奏效。职业院校学生在认知脱节上的表现主要有(1)不能学以致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概念、规则、原理等)不能应用于实践,知识和实践存在断裂感;(2)不能动手操作。学习中的知识完全是理论化的,“纸上谈兵”尚可,对实践一无所知;(3)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实践能够匹配,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自如,遇事“卡壳”现象严重。“智能型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这一目标的提出完全可以使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牢牢地“焊接”。拥有“智能型实践能力”的学生身上体现的是能够以自我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出自己的知识认知力和实践创新力。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在学校、教师的引领下以实践为前提,佐以知识的学习、深化,将知识同实践融为一体。明其然,亦明其所以然,更能做到超然于外。这样,学生在“智能型实践能力”的熏陶下的学习才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根本目的所在。“智能型实践能力”的学生才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合格产品。

结语

第7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 职业认同感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地方高校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510722629);咸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5Z003)。

引 言

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小学教师具有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国家2012年颁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地方师范高校应主动履行培养合格乃至卓越的小学教师的任务。

职业认同感是指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职业应具有起码的心理品质。[1]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是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的综合。[2]小学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能使学生产生对其专业价值的认同,产生接纳本专业的情感态度与思想行为,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专业发展、学业成功等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依据问卷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影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和就业有所指导和促进。

研究方法

笔者在查阅资料和前期访谈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测试修改,问卷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个人基本情况、职业认可、职业能力、职业期望。于2016年6月对咸阳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2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为24人,女生为195人。与此同时,笔者还抽取了部分被试者进行个别访谈。

调查结果

1.个人基本情况

(1)性别差异

调查显示受访对象中男生占11%,女生占89%,男女性别差异较明显。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衡会进一步加剧目前小学教师结构中男女比例的失衡。

(2)地域差异

调查表明小教专业学生中农村和乡镇生源占73%,城市生源只占27%,有意向成为小学教师的学生中农村和乡镇的生源占绝大多数。

2.职业认可

(1)外界评价

外界评价包括小学教师职业的受人尊敬程度和值得羡慕程度两个项目。表1和表2显示:对小学教师职业持中性评价的占大多数,且更倾向于有偏高的评价,这显示小教专业学生多数较认可自己的职业。

(2)就业情况

在表3中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是否会成为小学教师没有明确的专业意愿,这显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有待加强。

(3)职业效能

职业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与教师职业是否匹配的认知评价。94%的受调查学生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力都有一定认可,这种职业效能的自信会极大推动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

3.职业能力

(1)专业知识技能

数据显示,67%的学生意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有作用,这说明多数学生能对自己职业所需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有基本的认识。

(2)教育教学技能

数据显示,经过教育实习后58%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至少能达到合格,这表明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后,专业能力有了提高。

(3)其他能力

对于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所需一系列能力的排序,大部分学生认为沟通能力最重要,其次是教学技能水平和影响小学生情感、性格等的知识与能力,最后是教育心理知识。而对于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最重要素质的选择,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职业道德,这符合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要求“师德为先”的要求。

4.职业期望

(1)工资收入

在当下“就业难”社会背景下,多数人认为教师编制的激烈竞争及自身教学素养的不足可能是其成为一名教师较大的阻力,同时收入不高也成为他们在从教之后面临的最大困境[3]。

(2)职业情感

职业情感指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喜爱程度以及为当一名小学教师而感到快乐的程度。仅有43%的学生选择了“感觉快乐”,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关注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繁琐程度和教师的精神疲劳。

(3)职业动机

职业动机的调查从学生认为当小学教师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点来进行探查。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当小学教师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说明有较多学生的价值观与自身职业期望匹配值不高。

讨论与分析

1.学生自身

(1)专业认识不够,职业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在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初期甚至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学习后,仍对其专业培养目标认识不够,不知道大学期间要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培养哪些能力,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在充斥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就业压力的当下,学生比较关注的是学术上的成就和各种专业证书。[4]能力发展也只是停于表面,有所欠缺。

(2)就业前景不佳,职业情感不足

社会就业压力大的大背景,加上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实行后非师范生对师范生就业造成冲击,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就业状况不理想。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招教”考试和“事业单位教师岗”考试的竞争压力都比较大,“特岗”考试因为所服务地区较偏远而竞争压力较之前两项稍小一些,但是报考人数、考核要求也在逐年提高。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导致部分小学教育毕业生毕业后多暂时选择在私人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工作。

(3)性别差异较明显

多数小学教师队伍女性化,有的学校男女教师比例达到了1∶10以下。“地位偏低,待遇不高,工作上升空间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男性对小学教育专业的选择与认同,现实中反映为此专业男生报考率低,录取后调换专业概率大以及就业后不从事小学教师这一职业。

2.高校方面

(1)欠缺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课程和课外活动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偏向学科本位,重视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情感和态度等的培养。高校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但是目前多数学校的社团活动是在团委等机构领导下学生自己组织,缺乏更高层次的引导,和专业相关的实践较少,学生参与活动后职业认识和职业能力提升不够。

(2)就业指导工作宽泛,职业规划及职业定位不清晰

高校均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职业规划课程,但多数学校的就业指Чぷ魅韵缘媒衔宏观和理论化,较难结合就业实际对师范生进行职业定位教育和清晰的个性化职业规划,地方师范院校召开的就业招聘会对师范生的就业吸引力越来越小,学生多数仍将就业希望寄托在政府公开的教师招聘考试。

3.政府方面

(1)教师岗位缺失,人员编制不合理

在陕西省,尽管有“招教”“特岗教师”“振兴计划”和“事业单位教师岗”等考试为学生提供可以入编的机会,但总体来看教师岗位还很缺乏,每年都会出现几十乃至数百人竞争同一岗位的情况。另外,通过对部分小学校长的访谈和调研发现,很多城镇小学缺少上课的教师,但是学校人员编制却超额,导致“学校缺老师,毕业生进不去学校”这种怪现象。

(2)教师待遇有待提高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高,教师工作精力付出多而物质回报少,其职业角色转换的频繁性和日常工作的琐碎性,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

结论与建议

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个人、职业认可、职业能力和职业期望等。在提高小学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工作中,个人、高校、社会均要有所作为,方能利于此专业的成长和优秀小学师资的培养。

1.学生方面

在校期间,师范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了解学学期间要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多参加相关教育活动,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职业情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认同感。

同时,男生应正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提高职业认同度,充分认识到男性的自身优势,摆脱传统思想的约束,为小学生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5]

2.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要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突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为学生呈现完整的小学教师工作全貌,增进他们对职业的理解。同时,在课程实践部分,加大见习和实习力度,如实习前尽可能多邀请小学教育领域的名师到学校进行讲座和公开课;在学生参加教育实习和见习时,组织引导学生与优秀的小学教师结为师徒,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6]

良好的就业会极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地方高校应尽可能多召开招聘会和就业指导说明会,多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实践。同时,高校应对积极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帮助的教师实行表彰奖励,鼓励教师对学生就业时给予专业指导、帮助,树立教师员工均应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3.政府方面

根据2016年9月12日教师节重要讲话的精神,应重视并引导全社会明确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条件,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政府应加强对教师岗位的调控,尽快改善“学校缺老师,师范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同时,积极提高落实教师相关待遇,对于那些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到农村和西部的大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强制性优惠政策保障。此外,在一些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小学部分要明确规定“可以招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再对小学教育专业有所限制。[7]

参考文献:

[1]腾媛、王路芳:《国内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5期。

[2]刘淑红、李艳红、高文娟:《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第4期,第92页。

[3]张少良:《小教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4,第36页。

[4]李章巍⒒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其提高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两所师范院校为例》,《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第1期,第35页。

[5][6]蔡志凌:《“90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第132-133页。

第8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思政理论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

一般认为,职业素质表征为人们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是人们对于职业的了解和适应情况的综合体现,它是人们在先天基础之上,通过自身努力与后天教化而形成的,具有稳定、发展的特征。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对职业素质的理解存在偏颇,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解为技能教育,致使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人文素质缺失;二是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证书重技能,缺乏职业伦理学习的自觉,导致学生自身发展潜力的缺失;三是社会特别是企业在参与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没有把企业文化的传承作为一种职业素质培养的手段。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到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从某种意义上也影响到了他们人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更是彰显了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思政理论教育在目标上追求学生基本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并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内容上涵盖了职业道德教育诸如敬业、创新、合作等方方面面的要素,这些都是职业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的方法手段上,也会用到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职业素质培养的方式,两者具有一致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可以在思政理论教育中找到答案。

2 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中的障碍分析

2.1 主观障碍

(1)高职学生自身对职业素质的内涵不了解。很多高职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不够深入,不明确未来就业应注重培养自身哪些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都存在浮躁心理,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证书等“硬件”,以及实效、能够直接给予帮助的人际关系。而对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思想品德、敬业精神、文化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职业素质的重视程度则居其次,没有意识到“就业竞争软实力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高职学生的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作用。”对职业素质认识上的偏差,让高职学生无法意识到思政理论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2)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作用认识不到位。思政理论教育究竟有什么用,现实中高职学生的认识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培养职业素质作用基本认可的同时,却认为思政理论教育难以在就业中发挥大作用;另外一方面,从整体上来看,真正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思政理论教育的高职学生还比较少,较多学生是因为学分要求等种种被动的原因才上思政课,甚少学生会把思政理论教育作为培养自身职业素质的手段。总的来说,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充分,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职业素质中的价值。

2.2 客观障碍

(1)思政理论教育内容存在的缺陷。联合国1975年对“发展(公民)教育”给出了定义,即“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可以看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培养个人自身职业素质(如创新、协作精神)的内容。但是从当前的思政理论教育的内容来看,与学生自身发展关系密切的公民教育内容缺失,致使高职学生难以认识到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职业素质中的作用。现实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政理论教育与职业素质之间关系的认识,还是对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评价,大都受到思政理论教育“泛政治化”影响,难以深刻认识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和提升职业素质中的价值。很多学生简单认为思政理论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其政治性特征决定了其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关系是微弱的。可见,公民教育内容缺失,高职学生抵触思政理论教育的政治特性,是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关系认识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2)思政理论教育与现实的脱节。思政理论教育作为人文教育课程,要解决的是人们的思想问题。而人们思想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因此思想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思政理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课形式和考试方式相对刻板一些,很多学生认为不能及时深刻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脱离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空对空,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学生逃课,甚至讨厌、厌烦也就不让人意外。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思政理论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3 发挥思政理论教育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作用的对策

3.1 思政理论教育主体要有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

要提高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主体必须更新观念,在思政理论教育中同时树立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首先,教师与学生都有必要对思政理论教育的任务进行再认识。思政理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它还担负着提高学生个体的品德、增强其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等功能。因此,在思政理论教育中,要正确处理思政理论教育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合理突出思政理论教育的个人价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择业、就业等困惑,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思政理论教育的意义,激发他们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在需求。其次,全社会包括学生、老师、用人单位都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体现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体现在其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法纪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真正的人才应当是德才兼备,高职学生如果只有专业技术而没有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甚至灾难。

3.2 思政理论教育内容要融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素

新颖、紧跟时代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思政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提升其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应做到巩固基础性内容,强化主导性内容,拓展时代性内容”,把新事物、新问题、新观点补充到思政理论教育中来,以实现思政理论教育内容的的具体化,增强其可感受性。根据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完善、更新思政教育内容要有“三贴近”理念,即: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兼顾思政理论教育的品德教育需要和高职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需求;贴近就业实际,兼顾思政理论教育的现实功效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工具作用;贴近生活实际,兼顾思政理论教育的的理论性和现实生活的鲜活性。

3.3 思政理论教育方法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衔接

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是促进思政理论教育发挥职业素质培养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思政理论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创新思政理论教育方法和模式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首先,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理论灌输是当前思政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在资讯封闭,教育者具有绝对权威时代具有其必然性、优越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通过“灌输”来完成教育任务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思维的发展的需要。启发式教育具有提升学生创造力,发挥其主动积极性的作用,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创新能力、主动精神的有力武器。因此,思政理论教育在方法上应对充分发挥启发式教育的作用。其次,加强思政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生命线’”,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思政理论教育应强化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

3.4 思政理论教育考核要体现对职业素质培养的导向

当前,要提高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首先,考核方法上要改变单纯的试卷考试形式,把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表现结合起来,使考核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真正发挥考核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其次,考试命题要突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考核设计上应当减少对知识点的考核,增加主观题的分量,通过案例、材料分析、辨析等题目突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最后,考核成绩评定上,要突出动态原则,避免以僵硬的标准化答案来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思维闪光点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对思政理论教育认识的深化,思政理论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的作用已被确证,它不仅仅是培养政治合格的人,还在浮躁、功利主义比较严重的社会现状中,为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精神食粮与实现途径,从而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妙荣.对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问题的探讨[J].前沿,2010(12):177.

第9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职业体验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人生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择业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机性。2004年4月由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可见,很多学生由于对个人、社会、经济的需求认识不清晰,导致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以至于在职业道路上走不少弯路。如何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成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对所学专业接触较少或者只有肤浅的认识,对专业的选择往往具有盲目性、被动性。由于对所学专业的陌生,导致很多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感到迷茫,没有职业认同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成才的机会,没有不成功的行业,只有不成功的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和所学专业是每个学生成才的关键。在职业教育中正确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职业与社会的认识,综合评价自身主客观条件,对其合理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与职业目标,认真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生涯教育应具备的的功能

职业生涯教育是为了使个体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职业发展需要的教育。日本在《2004年综合调查研究协会会议报告书》中把职业生涯教育定义为: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教育,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合理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具有三方面功能。

1.教育引导功能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上的“用工荒”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校园内是大量青春时光不知如何度过的莘莘学子,校园外到处是为找工作而焦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学生在长期的求学过程中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不明白要学什么,更不清楚如何学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发挥咨询与指导的作用外,还应该起到指引与教育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职业理想、优势和特长,不同职业对人的知识经验、技能水平等因素也有不同的要求。职业生涯教育要引导学生寻找“人职”匹配的最佳结合点,使其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追逐生命的目标。墨子有言:“志不强者智不达”。人的主观态度将对其能力发展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学习观是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做事,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能够合理经营和管理自己的人生。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其认识职业与事业、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理想与现实等复杂的关系,对于其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确立个人职业目标有重要的作用。

2.专业指导功能

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就业方向的社会需求情况、岗位特征、素质要求,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提前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和目标。这些认识有助于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拓宽专业知识,丰富、完善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现有的许多职业生涯教育往往等同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工作,类似于一种短期促销式的就业培训。有人总结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是:“信息提供的多,观念教育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怎么办的少……仅在大四进行抱佛脚式的择业指导多,始终对大学生开展就业观念教育的少;每年重复的招聘会指导多,深入研讨改进就业指导的少。”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门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研究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目前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多为从事就业工作、辅导员等非专业人员,他们大多从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形势、心理学理论与测评技术、面试技巧与礼仪等普适性的层面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由于专业人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度较低,专业方面指导的缺乏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需求、所需职业能力、职业前景等方面的认识肤浅,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在专业领域发展的个体需求。

3.实践导向功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古诗充分揭示了亲身实践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职业实践逐步探索到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做好职前的准备工作,以便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只有亲身体验职场生活,根据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才能了解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结合自己的优势、特长、性格特征重新选择和确定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

实践是经验内化的途径。知识、技能只有经过人的身体力行、亲身尝试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因此,参加职业实践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在职场中的生存能力。

三、对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建议

1.注重观念的引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让学生对自己和社会进行全面综合的认识,去寻找发展前景比较好的职业或工作岗位。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务实的思想,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在生存的基础上去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再次,不要被专业所局限,要根据社会需求,善于创造条件抓住机遇,面对新的岗位和工作任务,要善于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最后要引导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去向,认真分析不同的区域、岗位、竞争程度和条件要求,避免好高骛远的选择给自己和家人未来生活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要引导学生树立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是否适合自己的工作的理念,要用长期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的工作和自己现有的水平,既要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又要有准确合理的人生定位,既要有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又要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有长远合理的人生规划。

2.整合教学内容,培养专业师职队伍

为使职业生涯教育走向专业化、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高校需要设置以职业指导为中心的部门和岗位,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统筹规划,全盘管理。职业生涯教育职能部门可与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相结合,按照不同院系、专业对现职人员进行全员化的专业培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可以结合心理学中的“自我意识”、“社会信念”、“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管理自己的情绪、合理规划自己的目标;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价值观”、“公民道德”、“基本法律规范”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目标、崇高的职业意识、职业领域必备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职业生涯教育应将心理学、思想政治等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增加课程内容的亲和力、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使严肃的理论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职业生涯教育要把学生的职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职业生涯教育不是毕业时的就业指导,而是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时的全程教育;不是单个专业教师的教育,而是从校长到每个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全员参与的教育;不只是课堂理论讲授的教育,而是融座谈、竞赛、演讲、情景模拟等于一体的多样化教育形式。不同职业院校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在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中坚持“教材校本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教育还要立足本专业,邀请行业专家、企事业相关代表、优秀毕业生开展系列讲座和座谈会,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使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和初步的职业目标,进而定下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方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去追逐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是让学生通过见习、实习、职业调查等形式对职场生活进行深入地认识与理解,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与职业、学习与工作、理想与现实等之间的关系。由于课堂生活的单一化、抽象化、概念化,远离了现实的职场生活,使学生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真实职业岗位的要求。加强职业体验,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知识、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锻炼,以便尽快适应职业的需要。学生的职业体验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使学校能够与各界人士进行广泛交流,从而有利于改革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通过学生的职业体验活动,还能够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选拔,使企业有机会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有机会考察和发现适合自己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