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微创的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微创的治疗方法

第1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15-02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特别是输尿管上段是结石的好发部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不断应用,由于微创技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很快得到患者及医生的好评,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也出现了不同的术式,为探讨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经皮肾镜取石组和后腹腔镜组各60例,其中经皮肾镜取石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5-45岁,平均38.2岁,左侧31例,右侧29例,结石大小:(12-22)mm×(5-12)mm,平均(8.1×16)mm,病程3周-1年,平均2.1个月;后腹腔镜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4-48岁,平均39.1岁,左侧32例,右侧28例,结石大小:(11-22)mm×(5-13)mm,平均(8.×16.3)mm,病程3周-1年,平均2.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发生部位、结石大小、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经皮肾镜取石术 先取截石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侧插人F7输尿管导管并固定于导尿管,将结石推入肾。改俯卧位,患侧肾区抬高,然后置入stroz肾镜[1],直视下经肾盂进入到输尿管结石嵌顿处,然后行气压弹道碎石,将结石取出。

1.2.2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采用stroz腹腔镜器械,经后腹腔途径,取患侧向上侧卧位,抬高腰桥。先沿腋后线第12肋缘下作平行肋缘的2cm切口,钝性分开各肌层、腰背筋膜,伸入手指推开后腹膜,置入自制囊,注水或空气400-600ml扩张建立后腹腔。在手指引导下分别建立髂嵴以上2cm处10mm曲卡、腋前线肋缘下5mm曲卡。缝合腋后线12肋缘下切口,置入10mm曲卡,持续注入CO2气体。以肾下极、腰大肌为标志,在其前方切开肾周筋膜,游离并找到肾盂、输尿管,纵行切开结石处及其近段输尿管,取出结石。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后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较慢,术后易出现腹胀、尿瘘等情况。腹胀主要与全麻及手术对后腹膜及腹腔内肠管的刺激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腹胀缓解需48-72h。尿瘘较多见,因为输尿管切口需逐渐愈合,愈合之前都可能出现尿瘘,一般多为4-7d,有的持续半个月以上[2]。出现尿瘘时均需留置尿管,防止尿液返流影响输尿管切口愈合。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肾内结石的方法,本组资料显示对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结石较大、嵌顿、停留时间长或肾功能严重受损、积水严重、合并同侧肾内结石等情况,可采用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术[3]。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后腹腔镜组显效54例,显效90.0%,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经皮肾镜取石组显效52例,显效86.7%,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后腹腔镜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廖凯.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32):69-70.

第2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鼻内镜; 微创止血; 顽固性鼻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65.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9-0166-02

鼻出血的致病因素可由鼻部疾病或是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症状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甚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1],儿童、青年人的鼻出血部位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Little’s区,中老年人鼻出血常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险,且止血难度较大;临床治疗鼻出血的方法有指压法、局部给予止血药物、烧灼法及鼻腔填塞术等[2],本文将烧灼法联合微创鼻腔填塞术应用于临床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12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男82例,女45例,年龄18~65岁,平均(45.4±3.1)岁,伴高血压患者41例,伴糖尿病患者22例,出血位于左侧鼻腔患者72例,右侧49例,双侧6例,出血部位位于黎氏区患者31例,下鼻道区37例,嗅裂鼻中隔面区24例,中鼻道区13例,其他它部位出血23例,出血时间1~24 h,有反复出血症状患者26例。

1.2 治疗方法

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是治疗鼻出血的关键,先缓慢抽出鼻腔填充物,并吸除鼻腔积血或是其他内容物,迅速寻找到出血点后用加入肾上腺素的丁卡因棉片填塞出血部位,行鼻腔黏膜收敛和表面麻醉[3],等出血量减少后将棉片抽出,在出血点采用双极射频针头在行止血术,将针头功率设为5~10 W,术后在鼻内镜下观察是否有明确出血点,无明显出血点患者采用浸透庆大霉素的明胶海绵,给予预防性填塞并保证局部形成一定压力;对于仍可见少量出血的患者,在其鼻腔内填入膨胀海绵材料,填塞后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保证膨胀海绵吸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以维持局部压力[4];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和止血药,用药7 d以上,并于术后2、4、6个月观察有无出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一次性治愈率及术后6个月内有无活动性出血。

2 结果

127例患者中,一次治愈118例,比例为92.9%(118/127),二次治愈7例,比例为5.5%(7/127),三次治愈2例,比例为1.6%(2/127);治疗方法中单纯电凝术85例,比例为66.9%(85/127),电凝术+预防性填塞31例,比例为24.4%(31/127),电凝术+膨胀海绵填塞11例,比例为8.7%(11/127);6个月内发生活动性出血患者8例,比例为6.3%(8/127),其中5例患者再次行单纯电凝术治愈,3例患者行电凝术+预防性填塞治愈,8例患者再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未见活动性出血患者。

3 讨论

鼻出血的治疗中如何准确判断出血部位是治愈的关键和前提,判断出出血部位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常用的方法有指压法、局部给予止血药、填塞术及烧灼法等,对于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一般给予填塞术和烧灼法,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点隐匿的患者可采用动脉栓塞和血管结扎术,但以上两中术式对设备和医技水平的要求较高,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填塞术和烧灼法在临床应用中相对较为广泛,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成熟使用,其被逐步应用于鼻出血治疗中,特别是对于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应用鼻内镜技术能显著提高止血效果[5],这是由于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多处于鼻腔后部,并且反复发作,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无法有效止血,这是由于出血部位位于鼻腔后部,传统填塞难以有效覆盖至鼻腔后部和形成一定压力,为此在鼻内镜下迅速寻找鼻腔出血点,采用双机电凝术快速止血,该术式对组织黏膜损伤小,在鼻内镜辅助下对出血点判断准确,能快速达到止血目的,但对于出血较大患者单纯的电凝术难以完全有效止血,此时可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止血填塞术,如果电凝术后出血鼻内镜观察无明显出血点,可给予预防性填塞,填塞材料可选用可吸收性材料,并在填塞材料表面涂以止血药物或是抗生素类药物,如果电凝术后仍可见出血,则可给予膨胀海绵填塞,通常的填充材料使用可吸收的明胶海绵,将海绵压缩后填入出血部位,随后注入含抗生素或是止血药的生理盐水,使海绵吸水膨胀保持一定压力[6-7],待出血完全止住后,该材料可被吸收,避免取出造成再次损伤性出血;从本文的临床应用效果看,该治疗方案止血效果显著,并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再次出血率低,易为大多数患者所接收。

参考文献

[1]季俊峰,王秋萍,周玫,等.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难治匿性鼻出血[J].江苏医药,2009,35(9):1073-1075.

[2]Holzmann D,Kaufmann T,Pedrini P,et al.Posterior epistaxis:endonasal exposure and occlusion of the branches of the sphenopalatine arter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3,260(1):425-428.

[3]徐东旭,崔勇男.鼻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老年人鼻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85-4987.

[4]骆豫.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73-76.

[5]Seno S, Arikata M, Sakurai H,et al. Endoscopic ligation of the sphenopalatine artery and the m axillary artery for the treatm ent of intractable posterior epistaxis[J]. Am J Rhinol Allergy,2009,23(2):197-199.

[6]吕宗合,周光霞,张莉.鼻内镜下对难治性鼻出血的处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85-186.

第3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肿瘤;微创

1953年,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创立了经皮血管穿刺技术,开创了肿瘤微创技术的先河。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微创治疗在微创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中确定了在肿瘤医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肿瘤微创治疗的发展是发生在八十年代相继诞生的腔镜和内镜技术、微创介入技术的深入发展;进入21世纪,肿瘤微创治疗已发展为内镜及腔镜微创治疗、CT微创治疗、超声微创治疗、MRI微创治疗、DSA微创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新时代人文医学的要求,肿瘤微创治疗在21世纪已成为治疗肿瘤的方法中最活跃、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之一,并呈现出了一些新动向,今简述如下。

1 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

21世纪的肿瘤微创治疗是一种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现代肿瘤微创治疗从传统的肿瘤介入放射学发展为内窥镜微创治疗、CT微创治疗、超声微创治疗、MRI微创治疗、DSA微创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消融治疗、生物基因治疗的微创导入等多种治疗方法。目前,肿瘤微创治疗主要包括肿瘤血管及非血管性微创治疗两大类,血管性微创治疗包括血管内药物灌注、血管内栓塞、血管扩张成形、血管内支架植入、腔静脉内过滤器置入等微创治疗;非血管性微创治疗包括消融治疗(物理消融和化学消融)、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腔镜治疗(胸腔镜和腹腔镜技术)、内镜治疗、腔扩张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等。

2 微创治疗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确切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参与和基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变化发展趋势程度的位置,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取得最好的、最经济的治疗效果。

微创治疗与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各种肿瘤治疗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联合治疗对彻底的杀灭肿瘤病灶,达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进一步巩固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方法的疗效。举个例子来说,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可以通过对局部栓塞进行化疗治疗的方法使难以完全切除的肿瘤病灶缩小,更便于手术切除。目前在这种联合治疗中大肝癌的切除率最成功,以难以完全切除的大肝癌为例研究,首先以微创治疗联合其他学科的治疗以便缩小肿瘤的病变范围,然后再实施手术切除,显著提高了传统手术无法切除大肝癌的切除率,并由此创立了“肝癌Ⅱ期切除”的新概念。同样,对于恶性肿瘤的某些病例出现的复发和肿瘤残余的可能,利用现代精准的影响导向对局部残留肿瘤和复发部位进行消融治疗、组织间植入化学性或放射性粒子,直接杀灭病灶,序贯应用热化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手段,可以减低瘤负荷、减少肿瘤进一步发展、播散的机率,变复发、转移不可治的肿瘤为可治疗,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得到提高。

3 监控精确定位、精确治疗的全面性

21世纪肿瘤微创治疗的新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肿瘤病灶的精确定位和精确治疗,微创治疗肿瘤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监控设备在小病灶的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技术的改进,目的就是进一步的增强治疗的针对性和治疗癌症的功效,如腹腔镜下的射频消融可以实现子宫肌瘤消除的动态监测;MRI引导下聚焦超声(HIFU)治疗肿瘤坏死肿瘤功能实时监控,以指导治疗为主;微创治疗与高空间分辨率的功能成像和PET/CT导向的双重优势,为残存肿瘤病灶及转移性肿瘤具有更高的价值,高达89%~98%的准确率,在肿瘤的根治性治疗中,循证医学与肿瘤是否病变和转移性肿瘤以获得更好的支持和评价。

现代医学成像是肿瘤微创治疗精确定位的“窗口”,与各种成像设备和成像技术联合,能够及时监测和精确的定位,为定位手段提供有效的靶向治疗帮助,使肿瘤微创治疗日益趋向更加精确定位、更加精确治疗。

4 人文化、人性化治疗

第4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进展;评价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相关资料表明[1-2],我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占全国总死亡率的34%,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群不断呈现年轻化,使得该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幅度提升。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手术,尤其是进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本文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进展进行评价,期望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病情。

1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概述

1.1概念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指的是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是由脑内的动静脉、毛细血管破裂导致,使得脑实质内出现自发性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具有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故又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

1.2发病原因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很多,比如脑外伤、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等,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是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极易引发高血压脑出血,还对患者产生死亡危害最大[3]。因此,医生应当立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处理,进一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

1.3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常受到疾病的困扰,从而表现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是突然性头痛、嗜睡、躁动、昏迷等。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小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脑桥出血等。因此,需要针对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2 诊断

相关学者指出,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技术,有利于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医生需要采用造影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确定患者出血的准确部位,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除此之外,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发病史、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体征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在整个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4-5],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

3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方法,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脑中肿块,降低颅内压和解除脑疝,有利于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加快脑组织功能的恢复。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消除肿块彻底、解除脑受压等优势。非手术治疗主要指的是患者通过完全的卧床休息来保持镇静,稳定血压,减少出血量。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采用止血药、脱水药等进行治疗,从而保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还需要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增强患者免疫力,抵抗疾病。在进行具有针对性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当时刻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时刻注意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控制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便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是手术治疗方法,②是非手术治疗方式。但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时,尽管可以基本维持患者正常的身体指标和生命体征,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因此,若果患者没有手术禁忌症状,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微创手术主要指的是微小创伤类型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利用胸腔镜、腹腔镜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和器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进展

4.1早期的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早在1987年,第一例微创手术是由法国一位医生偶然间完成的,至此以后,微创手术治疗的概念便逐渐形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6],为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缓解病痛起到了重大作用。在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早期的微创手术治疗的主要内容是医生利用胸腔镜、腹腔镜等现代化医疗器械和设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病情恢复,大大降低致残率。

4.2现代化的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治疗不断渗入各个外科手术领域中,大大提高了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有效率,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疼痛轻、出血少等优点。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其主要内容是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清理,包括剃头、清洁等操作,再利用颅椎刺破头皮,穿透颅骨,从而将血肿块的血抽出,彻底清除血肿,之后进行切口缝合操作,加压包扎,预防伤口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7]。手术结束后,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脱水治疗,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脏器功能,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及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和出血率,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手术,尤其是进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微创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高血压脑出血咋微创治疗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栾雁.继发性高血压引起脑出血53例采取保守治疗措施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

[2]何桂兰,赵庆红,王清峰.26例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3,(3).

[3]姜亚平,殷小平,高琼.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判断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02-104.

[4]杜鑫,朱榆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卒中杂志,2006,1:336-338.

[5]吴玉平,于洋,王宇.脑出血患者的血压调控以及经颅多普勒监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6):418-421.

第5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传统根管治疗术;急症发生率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072

根管治疗术是临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牙髓牙体疾病常用方法, 其是结合机械、化学方法清除根管中多数坏死、炎症物质, 并消毒和充填根管, 减轻对牙齿所造成的不良刺激, 以加速牙髓牙体疾病的痊愈, 减少患者痛苦, 改善其生活质量。根管治疗中的关键在于根管预备和根管填充两个环节[1]。传统根管治疗术常采取手用不锈钢K锉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填充方式, 而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则多采用镍钛锉+大锥度牙胶尖以及根管封闭剂进行光照固化, 为了对比两种根管治疗术中急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成功率和患者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接受根管治疗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现代微创组(33例)和传统组(32例)。所有患者均因急慢性根尖病或急慢性牙髓炎而就诊,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传统组男17例, 女15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2.61±8.36)岁;病程1 d~8个月, 平均病程(2.67±2.00)个月;其中急性根尖周炎5例, 急性牙髓炎7例, 慢性根尖周炎9例, 慢性牙髓炎11例。现代微创组男17例, 女16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2.24±9.31)岁。病程1 d~8个月, 平均病程(2.61±2.02)个月;其中急性根尖周炎5例, 急性牙髓炎8例, 慢性根尖周炎8例, 慢性牙髓炎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传统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术。采取手用不锈钢K锉进行冠向深入法预备根管, G钻扩大根管口, 贯穿大量化学药物冲洗根管, 试主尖, 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方法进行根管充填。

1. 2. 2 现代微创组采取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采取机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 配合大量反复化学根管冲洗剂冲洗, 确保根管达到相应的预备工作长度后, 试主尖, 向根管内注入封闭剂, 用大锥度牙胶尖填充, 后光照促使封闭剂固化[2]。两组患者均在约诊间或术后几小时或2~3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根尖周疼痛及肿胀感, 造成的痛苦较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工作、生活。上述操作由同一位医师完成。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红肿等急症发生率和治疗成功效果。成功标准[3]:①无不适症状, 叩诊无明显异常, 咀嚼功能正常, 对治疗结果、过程、患牙功能外形较满意;②X片显示:根尖区病变缩小或消失, 根管三维充填, 根充物距根尖0.5~2.0 m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红肿等急症发生情况比较 现代微创组术中疼痛及红肿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2. 2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情况比较 现代微创组治疗成功率高于传统组(P

3 讨论

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饮食结构改变, 牙髓牙体疾病发病率有所升高, 而临床上治疗牙髓牙体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根管治疗, 但不同根管治疗方法效果也存在差异[4]。

传统根管治疗术主要采用手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 因横断面呈方形且锥度小, G钻和手用锉的推拉及加压式扩大根管、对根尖区域碎屑去除和冲洗不利, 容易导致欠充或超充, 引发术后疼痛。另外, 冷牙胶侧方加压填充方式存在致密度不足的缺陷, 可导致根管封闭不佳, 导致根管渗漏而引发治疗失败[5, 6]。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则改变了传统手用不锈钢K锉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填充方式, 其采用的材料为镍钛锉, 具有良好抗疲劳性能和柔韧性, 有利于根管预备效率的提高以及其早期有效的根管成形和清理都可快速实现根尖区域碎屑去除和冲洗, 减少根管口碎屑堵塞的发生。另外, 经预备后, 其致密度明显提高, 有更佳的封闭性, 可预防渗漏发生。其采用大锥度牙胶尖以及根管封闭剂进行光照固化, 可增加根管封闭系统的严密性和充填的致密性, 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减轻患者疼痛感[7, 8]。

本研究传统组采取传统根管治疗术, 现代微创组采取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结果显示, 现代微创组术中疼痛及红肿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综上所述, 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治疗成功率更高, 充填效果更好, 患者术中疼痛等急症发生率更低,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萍.现代微创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的疗效比较.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17(32):6597, 6600.

[2] 朱静, 焦红卫.微创根管治疗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4):640-642.

[3] 蒋宏伟.以修复为导向的微创牙髓治疗:探索与实践.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5, 9(6):5.

[4] 刘鸿雁.传统根管治疗与现代根管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评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10):1441.

[5] 唐玉香, 王文梅. HY-CALMT氢氧化钙糊剂与传统根管消毒剂的临床疗效比较.口腔医学, 2010, 30(7):440-441.

[6] 李正猛.氢氧化钙糊剂与传统根管消毒剂用于根管消毒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2(34):149-150, 151.

[7] 郭f, 张婧.根管显微镜下磨牙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17(12):57-58.

第6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微创; 颅内血肿; 清除术; 高血压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保守内科治疗只可局部减轻出血部位的脑水肿,不能减缓血肿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疗效往往不佳[1]。传统开颅手术需行全麻,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及失血多的特点,使得死亡率较高[2]。近年来,微创手术方法发展迅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的特点,开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3]。本研究中笔者对在本院诊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49~69岁,平均(61.2±9.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SC):13~15分31例,9~12分49例,3~8分18例。出血量29~87 ml,平均(46.5±11.5)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血肿64例,脑叶血肿34例。98例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中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4]。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49例。微创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予以治疗,保守治疗组予以保守内科治疗。两组患者间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及OCS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组常规应用脱水剂、降压药,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细胞,并发症预防等治疗方法。微创治疗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CT确定血肿位置,选取最靠近颅骨及最大出血面积的CT层面为穿刺位点。肌注鲁米那和利多卡因局麻后,手动颅骨钻穿透颅骨,之后切开硬脑膜,用长度适宜的YL-1型穿刺针刺入血肿的中心,完成穿刺后抽吸血肿。随后向血肿腔内注入血肿液化剂,夹闭置管,4~6 h开发引流,2次/d,持续1~6 d,直到血肿消除80%以上后可拔掉引流管。

1.3 疗效评定 根据术后血肿消除的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来观察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爱丁堡与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来评分评定[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间ADL评价结果比较见表2。

2.3 微创治疗组吸取血肿后应用血肿液化剂,血肿清除的时间为(4.7±1.3)d,保守治疗组血肿清除的时间(15.9±2.3)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微创治疗组手术后6例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出现心脏改变,2例出现肺部感染,3例出现高热,发生率为28.6%;保守治疗组10例出现消化道出血,7例出现心脏改变,9例出现肺部感染,8例出现高热,发生率为69.3%;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因其占位明显,血量大,使颅内压快速升高,易导致脑疝形成[6]。保守内科治疗对于小的血肿有疗效,但对有大于30 ml血肿的患者,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原因可能是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损伤了神经功能。传统外科手术虽然能够清除血肿,但手术造成的创伤大,加重了患者的脑损伤,此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一般比较大,手术耐受能力低下,合并疾病多,这都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7-9]。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用于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很明显的优势:微创手术定位精确,损失脑组织和血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对患者全身的影响小,不受年龄和血肿大小限制,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且创伤很小,降低颅内压,使得血肿附近已经水肿脑组织的坏死情况减缓,减轻血肿占位引起的病理效应和脑组织破坏,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改善预后[10-11]。

本研究中,笔者将9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微创治疗组血肿清除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评价结果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袁邦平,吴绍光,赵志明,等.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38-2640.

[2] 陈建华.微创血肿液化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90-1391.

[3] 郑友良,候增欣,王庭兵.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外引流治疗高血脑出血32例[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347-348.

[4] 张国栋,石建军.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58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7):4789-4790.

[5] 孟家眉.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1988,21(1):57.

[6] 黄永谊,郭奕浩,封铭恒.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70-3072.

[7] 付聪,孙秀英,万鹏,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470-1471.

[8] 卞林,陈炜毅,陈光烈,等.微创穿刺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69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99-1800.

[9] 董永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2):136-137.

[10] 高晨,周敏慧,刘耀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72-3974.

第7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YL―l型,微创,高龄,重症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04―02

通过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2009年06月一2012年06月收治的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79例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9例患者中,男52例,女27例,最小70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76.6岁,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含丘脑、尾状核头部出血),脑出血量30~105ml,平均脑出血量45.2ml,既往“高血压病”史70例,均有偏瘫,意识障碍者43例,脑疝31例,破入脑室50例,合并脑积水12例;共死亡26例。

1.2 方法

所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脑出血量按照日本多田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79例患者中,微创组28例、保守组25例和开颅手术组26例;微创及开颅手术患者均在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

1.2.1微创组:根据头颅CT定位,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的YL―l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微创治疗,术后均进入加护病房,每天1-2次2万U-6万U尿激酶液化血肿,夹管留置1-3小时后放开引流,术后3-7天拔管。

1.2.2 保守组:入院后即进入加护病房,采用脱水、降颅压、抗脑水肿、控制血压、脑保护、胃黏膜保护及营养支持治疗,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

1.2.3 手术组:全麻下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术后进入加护病房。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3 针对存活至30天以上的患者,微创组与保守组、开颅手术组在入院时、第14天、第30天的GCS评分、神经功能评价见表5、表6。

可见微创组分别与保守组、开颅手术组比较,入院时GCS评分及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第14天、第30天GC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当前脑出血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负担,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无疑效果很差。传统的开颅行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在以往的研究研究报道中,幕上血肿的外科治疗价值并不明确【2】。而颅内微创血肿术在在脑出血方面治疗优势逐渐得到认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王文志等[3]在全国脑血管病防治设计的方案中,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25~40ml)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通过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肿不增加病死率,并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病残率。在《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中[4】,显示CT引导血肿吸引术及小骨窗入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病死率、病残率及预后改善情况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组。在本资料显示:针对存活30天的患者,通过微创组分别与保守组及开颅手术组比较,三组治疗后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入院时平均GCS评分、平均NIH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于第14天、第30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提示,微创组患者第14天、第30天的神经功能改善速度和程度均好于保守组和开颅手术组。

重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的损伤较小,而且操作简便、迅速、能够节省抢救时间,早期有效地清除血肿,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及一些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扩大了手术适应症【3】.因为老年机体耐受性及各脏器功能下降更适合微创的治疗,针对高龄重型脑出血患者,通过采用YL―l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治疗,存在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创伤性小、降低手术费用、再出血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短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针对重症高龄患者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13

[2] 李志伟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诊治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报,2007,29(21):2107~2108.

第8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软通道微创;神经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据许进昌[1]报道,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肿的占位效应、血肿分解产物及脑组织损害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等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局部血流量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等。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据杨光却端智[2]报道,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骨瓣或骨窗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以CT导向穿刺血肿抽吸术、锥颅血肿碎吸术、CT、MRI立体定向排空术、神经内镜手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B超引导下血肿清除术为代表的微侵袭手术;侧脑室引流术等。手术术式的选择必须合乎患者病情发展,需考虑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演变、意识障碍程度及是否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止血是否彻底,能否降低颅内压等,以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本研究采用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考褚维海[3]等的标准进行。选择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组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所有病例经临床表现,头颅CT等检查证实,颅内血肿25~45ml。患者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参考薛维[4]的方法进行,略有改动。给予胞二磷胆碱(1.0g静脉滴注,连用15d)等脑保护剂、脱水剂(每8h一次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及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治疗。

软通道微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CT片定位后行早期置入软通道引流管于血肿内,并定时给予液化剂。具体操作方法参考褚维海[3]的文献进行。

1.3主要结局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治疗后90d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治疗90d后BI>90分为痊愈,71~90分者为显效,41~70分者为有效,<40分者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相加计算总有效率。入院后24h到治疗后90d死亡人数占总患者人数的比率计算死亡率。

2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治疗组88.7%,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治疗前、治疗后30的差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90d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4例,死亡率为24.1%,治疗组死亡9例,死亡率6.3%,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表2两组BI评分比较

3讨论

截至目前为止,临床尚无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治疗方法。外科治疗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目前也无统一标准。大骨瓣或骨窗开颅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且脑组织损伤后水肿反应严重,术后以出现并发症。小骨窗开颅术对脑组织肿胀明显的情况尚不能有效减压。CT导向穿刺血肿抽吸术、锥颅血肿碎吸术、CT、MRI立体定向排空术为代表的微侵袭手术,对于脑内深部大面积出血,效果不理想且术中易诱发新的出血,有颅内感染及诱发局部再出血的可能。

本研究采用的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90d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进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0,21(5):118-121.

[2]杨光却端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术式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270-1271.

第9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石笋医师,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一新的治疗方式。

病例:33岁的王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白领,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导致她近两个月来腰腿经常疼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上了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医院的医生给出的治疗方式又不尽相同,有建议保守治疗的,也有建议做手术治疗的。王女士为此感到痛苦异常。

《养生杂志》:石老师,对于现在的椎间盘突出病症,您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建议吗?

石主任:我们医院通过10年来对颈腰椎疾病的重点攻关,总结出“能简单不复杂,能微创不手术”的椎间盘疾病治疗原则。

《养生杂志》:能具体讲讲“能简单不复杂,能微创不手术”是什么意思吗?

石主任:就是说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尽可能的采用简单和微创的方法来治疗。颈、腰椎间盘 突出症是当前社会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治疗。以前一般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随后多会选择开放手术治疗;但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针对病因的微创手术能够从根本解决治疗的问题,而且相对开放手术,微创治疗更安全、创伤更小,所以选择微创治疗是保守治疗无效后的最佳解决方案。我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张开放手术。也正是因为微创手术的兴起,据不完全统计,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例数,近十年国内外已呈较大的下降趋势,而微创手术正逐步受到医患双方的欢迎。微创手术也是目前外科系统治疗的必然趋势。

《养生杂志》: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微创技术?

石主任: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简称:PLDD)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将PLDD作为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在国内很多医院都在开展此项技术,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所以我院也引进了这项技术,为患者更加轻松解决颈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痛苦。除此之外,经过专家们长期经验累积证明,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臭氧的结合使用可以使治疗效果更加完善。我院为此也引进了臭氧设备,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会对患者追加臭氧治疗。

《养生杂志》:那是不是说微创治疗是患者最好的选择?

石主任:不能这样讲。再好的技术,再好的设备也有其对病症的选择性,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不是所有的椎间盘突出病症都适合此项技术。所以,为了更好解决大家的病痛,我院专家组会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微创治疗只要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就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所以我们又总结出了治疗方法的十六字原则,即“盘内消融、整体松解、康复理疗、配合药物”。也就是说,微创针对椎间盘因素,再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对脊柱相关环节进行针刀整体松解,调整力学平衡,并运用传统中医理疗方法促进机体恢复,适当运用药物解决诸如性期疼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