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精选(九篇)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第1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素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国家教育的目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以文化知识灌输为核心,长期存在的僵化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学生片面、畸形发展,整体素质明显下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缩小差生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由于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亦有学校课程负担过重及教不得法的因素,造成了学生弃学、厌学现象大量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变和提高差生不能靠高压手段,不能用加重课业负担的方法,也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心理动因,用科学的心理分析的方法找出原因所在,才是治本的最好方法。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21世纪被人们称之为焦虑的世纪。据专家所作调查,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依赖、任性、退缩、孤独、懒惰、逆反等心理偏差现象,如果不及时很好地矫治,就会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导致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压力的不良诱因,起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需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们会以各种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但由于他们不成熟,世界观尚未形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常感到茫然、困惑和烦恼,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屡发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认识扭曲、行为偏激等问题,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与学生自身的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无关系。因此,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1.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且问题复杂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欠缺,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学生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学生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和自毁行为;有学生因不满现实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学生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学生中心理弱势群体已经形成。

2.专业人员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这样算来,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经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认证的更是寥寥无几。目前的形势是高校心理教师中,专业教师不足1/4,其余为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或离退休的老党员教师兼任。其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与心理学原则背道而驰的,已经开展的心理咨询偏重于教育和指导,心理活动课偏重于形式和书本化,缺乏整体构建,缺少预防性指导,师生关系很难做到尊重与平等。

3.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被动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咨询的必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如今,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持观望态度,觉得别人去我可以接受,但是我自己一定不会去。大多数学校仅仅是开始时热闹了一阵,而后慢慢平静下来,如今前去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门庭冷落,心理咨询室逐渐陷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心理咨询的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4.目标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优化个性品,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性质上理解,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性(弥补性)目标和积极性(发展性)目标,但一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消极性目标层次上,视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偏离心理健康育的主要目标,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没有完全、彻底地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第2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素质,特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素质-应激模型,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

分类号:B846

最近几十年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挑战或调节适应的要求。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当地应对这些快速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社会问题,那么他便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生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我国精神医学界称“精神障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心理疾病和适应不良。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07年全球有10亿人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据国家卫生部疾控中心2009年统计,我国有17.5%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这些资料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人的最为突出的健康问题。

在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下,如何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已经成为近30年来心理卫生界研究和实践的核心课题。目前,人们面临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的问题。从理论上看,需要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的本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在整体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和方法,以及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等问题。从实践上看。需要探索增进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有效策略、手段和方法等。

依据先进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理论模型,整体上看,心理健康/心理疾病是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里,影响或决定个体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心理因素,主要指个体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特别是人格特征。几年前,沈德立等(2004)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健康素质”这个术语的基础上,依据相关临床心理学研究引申提出“心理健康素质”这个概念,将心理健康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水平(沈德立,马惠霞,2004)。梁宝勇(2004)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心理素质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素质通常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按照心理健康问题的“素质一应激模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他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的决定因素: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并且经常有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感。因此,任何提高健康水平的努力(例如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应当以优化和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为最终的目标。

基于对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规律的研究。以沈德立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2004,2009)提出,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包括以下7个维度: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需要、价值观等)、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沈德立,马惠霞,2004)。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编制了《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并按照分层采样原则在全国7个行政区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选取51399名青少年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数据资料和创新性成果(沈德立,2009)。

本课题依据我国成年人人格发展的规律和社会文化特点,进一步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基本概念。确定我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并编制我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本文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开篇报告,目的是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我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并规划我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

1、几个基本概念的再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这里要探讨的基本概念包括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

1.1 素质

据考证,“素质”(diathesia)一词可以回溯到古希腊时代关于性情或倾向性(disposition)的看法。在古希腊,这个词同关于气质和疾病的体液理论相关联。19世纪,“素质”被引入精神病学后,便同精神疾病患病倾向性(predisposition)或脆弱易感性(vulnerabillty)联系起来,并且逐渐出现“精神病素质”的说法(Monroe&Simons,1991)。

在传统心理学和医学中,关于素质的解释都强调它的生物学方面,将素质视作先天的、遗传决定的东西。在心理学中,素质被看作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感官器官、运动器官、身体的结构和机能特征”,“主要由遗传决定,亦受胎儿期母体内外环境的影响”(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医学则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待素质,不仅将素质看作是生物学的、遗传决定的东西,而且还将其视作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医学词典中将素质看作是由某些基因或基因组合构成的一些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个体对某种或某些疾病(包括心理疾病)具有体质上的易感倾向性(constitutional predisposition)。

近几十年间。素质概念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它的内涵的扩大,素质不再仅仅被看作一种生物学现象,而且包含各种心理或行为特质(trait)(James,Susan,&Jill,2004;邹涛,姚树桥,2006)。与素质内涵扩大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两种重要的发展,一个发展是素质不再被看作是仅仅由遗传决定的身心特质,环境因素在素质的形成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另一个重要发展是素质不都是负面的身心特质,有些特质对于个体维护身心健康、促进成长是有益的,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的内在的保护性因素。

Ingram等(1998,2005)提出,素质具有4个特点:稳定性、可变性、内生性和潜伏性。稳定性意味着素质一旦形成便会一直持续下去,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可变性意味着素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素质的特质或类特质(traitlike)性质决定了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稳定性不一定意味着持久性,稳定性是相对的。对于个人而言,素质是内生的东西,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素质的潜伏性特点,意味着在平常情况下素质不易识别,只有在受到某种形式的激发时(例如应激反应的激活),才显露出来(Ingram&Luxton,2005)。

无论是医学还是心理学,都应当重新界定素质的概念。基于对于素质概念发展情况的评述,本文将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或决定其健康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的、基本的身心特质。

1.2 心理素质

目前在我国,人们对于什么是心理素质有不尽相同的解释。肖汉仕(1994)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张大均(2003)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核心是人格,它从认知因素到个性因素,从人格基质到适应习惯,从基本人格要素到表现出的适应和健康的功能。

本文将心理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具有内在的和相对稳定的特点,潜在影响着个体的生活、工作、社会适应和健康。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其他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以人格特质为核心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智力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保证一个人有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且是一个人经常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条件。

1.3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1948)提出,健康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无病和不虚弱而已(Health is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or infirmity)。

按照这个官方定义,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可以说心理健康是心理上的完好状态(a state of complete mental well-be-ing)。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和心理不衰弱。扩展开来说,在心理完好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并具有积极的内心体验(subiective wellness)。

按照这个定义,心理健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人要不断地依据现实环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进而获得成长与发展,从而达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心理的完好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损害时,一个人便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和精神疾病状态。

国外的大多数心理健康专家强调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当事人有康宁感(subjective wellness,国内多译作“主观幸福感”)(Diener,Such,Lucas,&Smith,1999;Schwarz&Strack,1999)。本研究认为,仅仅拥有主观幸福感未必一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也应当包括一些客观的东西,例如社会适应状况和工作学习的有效性等。

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心理健康视作一种充满生命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适应环境并有积极的内心体验的心理完好状态。

1.4 心理健康素质

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心理健康素质(ps3,cho,logical health diathesis)界定为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个体的心理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2、关于素质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素质-应激模型及其发展

素质这个术语从它的出现开始,便一直同疾病连接在一起,以致于在人们的心目中“素质”等于“疾病素质”。直到今天,在心理病理学文献中,许多研究者仍然将“素质”和“疾病易感性”视作可以相互代替或变换使用的概念。研究者提出许多理论,用来解释素质的致病机制,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素质一应激模型(the diathesis-stress model)。

2.1 最初的素质一应激模型

Zubin和Spring(1977)在Meehl(1962,1972)所提出的精神分裂症整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初的素质一应激模型(图1)。该模型认为,某些异常的基因或基因的组合可以造成一种精神病素质,这种素质会引起大脑的异常和神经递质功能紊乱,从而使人容易罹患精神病;因此。这种素质类型便代表个体对精神病的一种体质上的易罹患倾向性(constitutional predisposition)。但在多数情况下,仅拥有疾病素质这一因素尚不足以造成疾病。如果具有这种疾病素质的人遭遇难以应对的应激事件,其遗传素质便使他易于作出剧烈的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从而他便很可能罹患像精神分裂症这样的精神病。

这个模型被提出后,许多研究者依据这个原理又提出其他心理障碍的素质一应激模型,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所有心理障碍的一般性的素质一应激模型(见图2),并一直应用到当前(Jeffrey,Nevid,&Rathus,2006)。

这类模型的最大优点是简约性,它明确地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素质因素,另一个是应激因素。但作为一个心理疾病的理论模型,它也有局限性:(1)将素质仅仅当作生物性质的,而且主要是遗传获得的,更没有说清楚素质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2)应激因素仅限于或包含早年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显示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没有引发疾病的近期的应激事件;(3)将应激源等同于应激,没有论及应激反应及其在应激源致病过程中的中介作用;(4)没有说明素质和应激因素间的关系,仅仅将心理障碍看作是素质和应激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之和的产物。

2.2 与应激有关的疾病的素质一应激模型

梁宝勇(1994,2007)在关于心理应激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中,修正了Braunstein(1981)提出的一个“与应激有关的疾病”的素质一应激模型(图3)。这里的“与应激有关的疾病”,主要指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这个模型扩展了素质的含义,将“心理结构”和“应对方式”这两种心理特质因素纳入“个人素质”内,较好地概括了疾病发生的路径和条件。但这个模型没有论及环境因素(应激源和社会支持)如何同个人素质因素相互作用(素质*应激源)引起疾病的发生,其本质仍然是“素质+应激源”式的理论模型。

2.3 Lazarus关于心理应激的相互作用模型

上面引用的模型虽然指出应激源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没有说明应激源和素质如何交互作用引起疾病的发生。也没有论及应对的作用。而这些对于建立一个疾病模型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了清楚阐明素质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及应对行为的影响,有必要引进Lazarus和Folkman(1984)关于心理应激的理论模型(图4)。

这个模型指出了评价过程在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素质因素和应激源间的交互作用引起应激反应和疾病寻找到一个重要的“接点”。此外,该模型较好地概括了参与应激现象的各个因素间的关系。该模型不足之处是,在影响初级评价的因素部分仅仅提及两种因素(信念和价值追求),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的作用,例如,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以及个人的认知风格、自我概念和人格特质或性格倾向等个体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因素的作用。这几种内在稳定的心理因素,属于心理特质或类特质(traitlike),可归入心理素质的范畴(梁宝勇,2005)。

2.4 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

近20年来,关于素质和应激与应对的研究都取得了大量成果。结构方程理论和统计分析技术的提出和大量应用,也为建立更加适当的素质一应激模型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依据。心理学研究中通常采用S-O-R范式,本研究依此提出一个新的素质一应激模型——“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图5)。在这个模型中,应激源和心理素质交互作用(从统计学上说,交互作用是两个变量的作用相乘而不是相加)产生应激反应和应对行为,它们互为调节变量。两类因素交互作用的“接点”是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是应激源和心理素质引发应激反应和后果的中介变量。后果变量包括疾病,也可以是适应和成长,这体现了积极心理学思想。后果是什么,取决于应激源的严重性、个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一生物学素质)和应对的成效,还取决于外界的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等。

本课题研究聚焦于该模型中的“心理素质因素”。从模型的“心理素质因素”中选取那些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可以影响个体对应激源认知评价和应对的心理特质,构成本课题综合心理健康素质的框架。基于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几十年的研究工作积累(梁宝勇,2006),本文作者提出,这些心理特质包括关于自我的心理素质(如自尊、自我效能感),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如友善性一敌对性、亲仁性)。坚韧性特质(“抗压人格”),弹性特质(复原特质),情绪性特质(如愉悦性一抑郁性、情绪稳定性和表达性),社会期许性特质,生活和健康信念(合理性和可控性),以及“亚特质”认知风格和应对风格等。

3、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模型

在以往的研究中,《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沈德立,2008)几经讨论,曾经就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拟订了一个基本架构。该课题组认为,可以从以下7个侧面反映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状况:自我素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

参考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根据我国成年人的人格特点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下面的结构图,作为本课题研究所要编制的测评系统的总体框架(见图6)。在此图中,与其他8种心理特质或类特质相比较,认知风格和应对风格处于略低的位置,标示它们属于“亚特质”,是由居于上面一层的特质决定的。

4、中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研制规划

4.1 选编原则

(1)以“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为测评系统的理论基础。

(2)以已有研究为依据,选取那些已经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对心理健康有肯定影响的特质和结构作为本测评系统的候选成分。

(3)不求完全,但要保证主要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其维度务必包含在内。

(4)紧密联系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成年人人格特点,自编而不是改编或修订各个量表。

(5)各个量表和其维度一律正向命名、正面测量。

4.2 拟编制的10个量表

(1)中国成年人自我概念(self-concept)或自我心理素质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2)中国成年人人际素质(interpersonal diathe-sia)量表。由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3)中国成年人情绪性(emotionality)量表,由北京大学洪炜教授组织编制;

(4)中国成年人社会期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量表,由南开大学李强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5)中国成年人坚韧性(hardiness personali-ty)量表,由潍坊医学院卢国华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6)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resilience)量表,由天津师范大学梁宝勇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7)中国成年人生活信念(life belief)量表,由天津师范大学张秀阁副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8)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量表,由天津医科大学郝志红副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9)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s)量表,由天津大学杨丽副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10)中国成年人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量表,由天津师范大学梁宝勇教授负责组织编制。

社会赞许性量表除了用来测量社会赞许人格倾向性外,还将用于测评系统的效度考察和其他量表的分数校正。

4.3 量表编制的技术方面

(1)本测评系统的适用对象:具有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能够阅读和理解汉语的中国成年人(18岁以上)。

(2)本测评系统所编量表均为自评量表,项目统一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语句或无人称的短语。建议采用下列指导语:

“这是一份关于心理和行为的问卷,欢迎你来回答。问卷中没有不利于你的内容,回答无所谓对错,请你务必按照自己长期以来(例如半年至一年来)的真实情况如实回答每一个题目。回答时请先阅读题目,然后从题后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你自己实际情况的一项,并在相应的位置上划“√”。

(3)各个量表均只选取那些经已有研究证明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素质成分作为量表的维度,特质量表各维度均正向命名。那些单一维度带有两极性的特质,例如“敌对性-友善性”,也须正面命名(在这里,将“敌对性-友善性”称作“友善性”)。而且要统一采用正面计分方式(反向表述的项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意味着所测健康素质的负载量越大。

(4)计分方式:各个量表均采用l一4级计分方式,1=“几乎完全不符合”(“几乎从来不”或“几乎完全不赞成”);2=“不太符合”(“有时”或“不太赞成”);3=“比较符合”(“经常”或“比较赞成”);4=“几乎完全符合”(“几乎总是”或“几乎完全赞成”)。各个量表可以依据各自的特点,选用其中一种计分表述语。

(5)在编制中,要注意采用一些技巧以尽可能减少受测者的作答偏差,例如每个量表都应当包含适当数量的反向记分的项目以控制顺从性作答偏差。除社会赞许性量表外,其他量表在编写题目时要尽可能编写社会期许程度处于中性地位的题目,避免社会期许程度高的题目:在量表的编制和标准化阶段,宜采用匿名作答方式以控制社会期许性作答偏差。

(6)照顾到相互联系和区别。本测评系统所测量的10种健康特质中,有些特质问存在相互重叠或具有类似性的成分。例如,坚韧性和心理弹性,这两种人格特质便有相互交叉的特点。为了避免测评系统内的不适当重叠,在测评系统的规划中,已经对于这两种特质做了适当的区分。又如“控制”可能出现于几个量表中,甚至成为几个量表的共有维度。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控制”见于几个量表,但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要严格按照分工来编制各个量表,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遗漏或重复。

4.4 各个量表须提供并满足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1)特质量表各项目的标准化因子负荷不低于0.40。

(2)项目区分度:项目与所在维度平均分的相关系数大于0.40。

第3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

心理学;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 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4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 测评工具

2.2.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 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 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 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 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  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 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 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

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

   SD

  M

SD

   t

  p

创新意识

3.54

0.86

3.27

0.67

3.03**

.003

创新能力

3.42

0.92

3.28

0.76

1.41**

.159

竞争心

3.68

0.97

3.43

0.72

2.60**

.010

3.3.3 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 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

B

R[2]

Beta

t

p

创新意识

学习压力

-.183

.032

-.180 4.315

.000

创新能力

学习压力

-.210

.014

-.195 3.436

.001

适应不良

  .376

.055

  .306 5.534

.000

抑郁

-.185

.066

-.156 2.612

.009

竞争心

学习压力

-.242

.047

-.218 5.255

.000

4 讨论

4.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 结论

5.1 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 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 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 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 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 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第5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有效性

前 言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迅速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与飞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的,是存在一定滞后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严重不足,影响了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师资队伍本身的素质与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是息息相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备更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可以将原本以被动解决问题为主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分析问题,通过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和解决措施,从根源上消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帮助高职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其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引导,使得学生掌握心理压力的合理宣泄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改善,确保工作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1]。

(3)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格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其心理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起伏不定的情况。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强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就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薄弱,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有效满足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二是培训不足,虽然高职院校一直都在强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训,但是就实际效果看,与预期目标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三是缺乏保障,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师在薪资待遇方面较低,不会选择相应的岗位,加上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欠缺,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

(1)注重人才引进

对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人才急缺的问题,应该关注人才引进,对师资队伍进行拓展。高职院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吸收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或者毕业生,也可以与心理学专业的在校生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做好人才储备,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2]。

(2)强化岗位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应该加强专业素质的培训,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使得其能够不断接受最新的专业教育,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应该重视爱岗培训,确保专职教师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爱岗敬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师资队伍的长远健康发展。

(3)完善体系保障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教师薪资待遇差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完善相应的体系保障,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一方面,应该对保障体系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待遇,提升其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心理健康教师与专科教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升其对于自身工作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应该对激励机制进行健全,结合绩效考核机制,将心理健康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工作业绩结合在一起,激发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必须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初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3):76-78.

第6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高校 运动训练 心理健康

前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贯彻十六号文件精神的需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结合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旨在寻求引导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及和谐健康发展的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研究表明:在普通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中有10-30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对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二、研究方法

网络资料查询法、类比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三、调查分析

《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作为未来人才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受生物体育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省市大中小学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发展很不平衡,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许多学校从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到必要的条件还难以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二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处理好与德育、健康教育等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凸显出形式化、课程化、医学化、德育化等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它以心理保健为手段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它以心理适应为重点达到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它以心理发展为目标达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它直接关注学生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解决与此相应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烦恼和障碍,直接培养并训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教育学生自知、自助与助人以及培养学生耐挫、乐群、敬业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欧美发达国家关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认为体育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在体育运动中,对心理健康与其关系的研究已形成共识,即大多数处于发展中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水平相辅相成。那么,作为以体育运动为主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

从我校两百多名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资料了解到,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27.14%。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当中,第一位疾病是运动损伤;第二位就是心理疾病,如厌学、消极、忧郁、怪癖、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经常困惑学生。即使心理正常的人也可能有心态消极、感情伤损的情况。产生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对大学生活环境不适应

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患心理障碍问题尤为突出,具体原因:一是“荣誉”问题上的心理变态。据咨询,他们在小学至中学是佼佼者,是学校里的体育“尖子”,自幼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赞扬声中,形成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而到了大学,在运动训练专业里,人人都是体育“尖子”。一旦荣誉感未得到满足,便心理不平衡、泄气,精神上极端苦闷,对教师教练疏远,对学生工作、社会工作处冷漠状态。二是因考试和综合评分成绩进不到前几名,评“三好”落榜,便感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和压力大。

2.人际关系紧张中的矛盾

真诚友爱和谐的班集体其亲和力强,使人感受到自然和谐而有安全感,若环境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则易使人感到烦躁恐慌。有些学生行为不羁,常抽烟、酗酒,不按时作息,晚上十一二点钟还在闲聊侃大山,上网玩游戏,影响他人休息,群体不相容,互感压抑和紧张,寝室环境不和谐。

3.训练效果不理想

由于训练方法或者自身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体育运动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下降,失去众多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对体育学习和训练效果不满意,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4.激烈竞争之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对学校注入了竞争机制,择优奖励,竞选班干部,这样人与人之间、胜利与失败之间、理想与能力之间,均会产生各种对立心理,胜利者自傲,失败者悲观失望,甚至妒忌和不服气。

四、结论与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德育的范畴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独立一育。

体育类院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基地,我们应自发地成为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载体。中央的《决定》和体育活动、运动锻炼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作用,为学校体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

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而作为一个独立的院系,运动训练更是与体育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专业。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拓展体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教师的心理卫生意识、知识和相关理论水平。教师没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丰富的心理卫生知识是不可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

体育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标准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使之便于教师具体操作和检验。

学校中要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不同专业、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的检测和评量标准,需要研究者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教育发展研究,2001.

第7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正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越来越多地为广大学校所重视。我们认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正确的自主意识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等。可以说,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使思想政治课应当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精选素材,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原因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见,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基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认可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和思想模式,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目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从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学会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也是人格与品质的培养,强调激发教育对象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长远来看,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质、提升综合素质。目的的契合性使两者的融合有最终指向的归一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相互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和渗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提供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化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推动力。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推助。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到他的个性发展和整个心理面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这种互渗性又决定了教育过程的互渗性,使两者的融合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相互补充

目前许多学校有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任。一般来说,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专门课程(包括活动课程)或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与相关训练;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熟悉哲学、法学、社会发展史及时事政治,了解文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和现代方法论。这样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各种心理和问题进行立体的综合分析提供了理论可能。在其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其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必然涉及人的心理活动,受人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的制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除了具备合格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以外,更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知识储备上,除了掌握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有意识地通晓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成果,多收集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典型案例,并结合案例熟练地掌握、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好的心理素质,遵循心理活动的科学规律,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发展积极的个性心理,养成身心愉快、情绪稳定、气质优良、意志坚定、动机正确、行为端正的个人品质。

(二)“精炼内功”,以优秀的师表形象“阳光”学生的心理

新课程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关系。亲密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师生双方自尊自信,教和学成为一种乐事;反之,紧张冷漠的师生人际关系,则使师生双方心情压抑,视教学为畏途。心理学家科宁-邓普和里安等人提出:在学生群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施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做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捣乱、胡闹,以至产生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波纹效应”。有关调查证明,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因此,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人格,理解并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以便使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尊心以及卑微之感中解放出来。只有在师生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三)营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感。活动状态,主要有积极主动、健康活泼和消极被动、冷漠沉闷两种表现形式。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特征是,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平等的作风,课堂情景完全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

第8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突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离婚率的上升造成单亲家庭子女的增多,升学、择业的竞争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使得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自卑孤独、紧张恐惧、猜疑、忧郁、嫉妒、报复等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甚至出现离家出走、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实践证明,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就可以完全奏效的,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教育,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使德育智育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条件,互相补充,辩证统一,相得益彰。智力活动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过程,而且必然伴以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乃至理想、信念、价值观。前者是智力的因素,后者是非智力的因素,二者的结合才是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我们承认德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与智力的发展有关系,但不是完全正相关的关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对智力的发展具有完全的正相关的关系。

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青少年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青少年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的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愁,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又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精力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青少年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和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准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天慧科技,2007.05.

[2]张保文,李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02.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9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新世纪高等教育大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及心理压力。对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重新进行思考: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形成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加剧,我国精神疾病呈多发和上升态势。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6%,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5%,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相比,我国精神卫生资源却十分有限――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

可见,我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医师行业还有巨大的需求缺口,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卫生的需要。这些人才的培养,从传统意义来说,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由此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其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素养,而且在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内众多相关研究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为16%左右。虽说目前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有机会接受心理教育的只占小部分,学生受教育面较小,其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此外,选修课、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这不是几次讲座、咨询便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无疑是主阵地和主渠道。为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高其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需要

地方师范学院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师范类公共课程设置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而且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未来师资的需求,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从认知内容与程度方面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书籍、媒体、网络、日常交流、亲身经历和自我反思等途径,学生对心理健康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了“心理健康理论”。逐步走向独立和自省的大学生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已经具备的自我分析和指导的能力进行辩证分析和自我心理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理论也许是片面、肤浅和零乱的,他们的自我分析和指导也可能会有偏差,但这些都是出自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给以足够重视。

(二)从人才素质培养的模式来看,人的多种素质的培养,需要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训练计划。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完全同等重要的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处于同等并列的地位,要有与此对应的课程体系支持。在我国的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有整套相应的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支持。因此应在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与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同样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构想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门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各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他们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咨询过程紧密结合。结合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机制和反馈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的基本要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等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职业训练紧密结合。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他个人,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教育的学生和面对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是重视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此我有两种构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都统一在师大的培养目标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时数应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做到基本一致,以32―36学时为宜。根据1―4年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建议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模块进行。低年级教学模块,主要讲授艾滋病的防治和的预防教育;心理素质与成才的关系、新生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建议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高年级教学模块,内容重点放在心理素质的强化,危机干预与应对,如汶川地震、甲流、中学踩踏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敲响了危机预警知识与应激能力培养的警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有就业心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坐标,积极应对毕业工作或者继续读研学习,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二是面对就业压力,国家职业技能考试门类越来越多,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教育部、省属师范院校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以外,国内已有学校要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省级或部级的心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地方性师范院校没有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面对有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他们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也可以是必修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培养大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方性师范院校在师资、教学水平上没有问题,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可以为正在悄然兴起的心理咨询行业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国内有很多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也有许多的相关教材。不同类型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有全国性统编教材、有区域性教材、有高职类型教材、有专业性很强的教材、有普及性的教材等。教材的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要与中小学的健康常识课区别开,而且不能像心理学专业的教材那样细致,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实际,在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回答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能够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有很强指导性、操作性的各类相关教材。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起步较晚,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较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具备全面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从事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技巧,能够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发展问题,给予正确指导,纠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偏差。目前国内的咨询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接受培训、督导,才可能使专业发展处于持续状态,不至于落伍或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因此,高校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的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各高校在引进和培养师资时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既要根据需要积极引进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又要将那些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选派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期培训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为有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各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完整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报告,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另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尤其要建设好班级服务体系,构建动态监控、网状多向的“大学生心理防护系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社政司【2005】1号文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编写.心理咨询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2.

[3]韩延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7.

[4]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