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精选(九篇)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

第1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1 艾叶油的抗炎免疫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艾叶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蒎烯、-蒎烯、-松油烯、-松油烯、桉叶素、异泽兰黄素、蒿酮、蒿醇、斯巴醇、2-环己烯-1-醇、樟脑、龙脑、4-松油醇、反式-石竹烯、丁子香酚、长叶薄荷酮等。其中桉叶素、樟脑、龙脑、长叶薄荷酮、斯巴醇、异泽兰黄素等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因此,在药理实验研究或临床上艾叶油可用于治疗多种炎性疾病。

1.1 艾叶油的抗炎作用

在炎症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早、中、晚期的特征各有不同,因此在进行药理研究时可应选择相应的早期渗出和肿胀模型、中期白细胞游走模型、晚期肉芽肿增生模型。蒋涵等研究发现蕲艾挥发油治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李波等通过早期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炎症模型,中期羧甲基纤维素(CMC)致白细胞游走炎症模型,晚期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研究发现艾叶油对炎症发生早、中、晚期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炎症早期的抗炎效果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液的渗出和降低肿胀程度;艾叶油的炎症早期抗炎机理为通过抑制PGE2的生成和释放、减少MDA的生成和抑制iNOS的活力实现。万毅等通过构建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感染构建豚鼠阴证疮疡和阳证疮疡模型研究艾叶挥发油的抗阳证疮疡和阴证疮疡作用;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可减少病变部位的组织脱落坏死、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减少炎细胞浸润,对阴证疮疡和阳证疮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1.2 艾叶油的抗过敏和免疫作用

蒋涵等研究发现,蕲艾挥发油可减轻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艾叶油中成分2-萜品稀醇、葛缕醇可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5-羟色胺引起的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强。杨红菊研究发现,艾叶挥发油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及参与并加重速发型变态反应疾病的Ⅲ型、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灌胃给药可抑制小鼠单核吞噬功能、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生长及小鼠体内抗体溶血素的生成。体外实验表明,艾叶油对Com-pound 48/80、钙离子载体金霉素、抗原马血清诱发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膜上Ca2+ -Mg2+-ATPase和Mg2+-ATPase的活力,抑制Ca2+ 的转运;结果提示,艾叶油不仅是过敏介质的阻释剂,也是过敏介质的拮抗剂,在速发型变态反应的主要环节作用明显。

2 艾灸的抗炎免疫作用

孙思邈《千金方》记载,艾灸治疗疔肿、火疮、发背等感染性疾病。艾灸法种类繁多,常用的灸法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其治疗根本原理为通经脉、调气血、以通为用,即其温热作用及艾的药性作用综合效应。临床实践证明,艾灸在改善情绪、增强免疫、促进代谢、延缓衰老及治疗神经衰弱、焦虑、失眠、抑郁、喘咳、感冒、炎症、疼痛、皮肤病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姜劲峰等认为,艾灸抗炎作用是其治疗疾病的主要效应途径,其温通效应对炎性反应的功能障碍、气血阻滞状态具有针对性疗效。艾灸疗法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对免疫分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红细胞免疫等具有调节作用。艾灸疗法的抗炎免疫作用为其防治各类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2.1 艾灸的抗炎作用

艾灸对大鼠右后足拓与关节肿胀的急性炎症、大鼠棉球性肉芽肿的亚急性炎症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其中对中期、后期炎症的抗炎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预防或减轻AA 大鼠迟发性及全身多发性关节炎,明显抑制炎性递质TNF、IL-1、5-HT、组胺等的释放,改善由炎症反应导致的自由基代谢紊乱情况,进而减轻由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细胞毒性和功能受损状态。艾灸治疗可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具有控制炎症的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提示艾灸可能通过抑制中枢海马MELIB受体,下调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促进抗炎因子IL-4分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NF-B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炎作用,阻止炎症发展。艾灸还可明显改善实验性RA 家兔全身状况、膝关节肿胀、关节滑膜炎症病理变化,具有明确的抗炎消肿、抑制滑膜炎症作用。

刘密等研究艾灸治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效果发现,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使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血清促炎因子IL-1、TNF-含量降低,抗炎因子IL-10含量升高,减轻炎症反应。吴焕淦等研究发现,艾灸疗法可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IL-1及IGFI的表达,消除UC大鼠肠道炎症,且可起到防治肠纤维化、肠道癌变的作用。赵琛等研究发现,艾灸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病理情况,通过下调结肠中KGF-l、KGF-2和IL-6蛋白的表达,起到治愈的效果。

王芸等研究发现艾灸可有效改善盆腔炎后遗症大鼠局部SIgA分泌不足、降低TNF-和IL-6的分泌,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盆腔的局部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显示,艾灸可起到延迟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有效降低AS兔血清中促炎因子SAA、IL-6、TNF-的含量,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促进AS兔主动脉内皮细胞PPAR的表达,抑制AS兔主动脉TLR4的表达。提示艾灸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激活PPAR的蛋白表达,抑制TLR4活性,起到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最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延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艾灸可降低腰神经根受压大鼠模型局部炎性因子含量;降低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含量,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程度;预先艾灸能够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预防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元。

2.2 艾灸的免疫调节作用

周峰等在豚鼠结核杆菌感染后以艾炷灸治疗,发现豚鼠腹腔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能力明显增高,成熟巨噬细胞增多,吞噬作用增强。唐照亮等采用氢化可的松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研究艾灸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艾灸可起到保护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增强及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纠正自由基代谢的紊乱,调整神经递质NE、5-HT、NO的失衡,促进内环境稳定。实验结果提示,外周交感神经参与艾灸对免疫的调节,部分作用通过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发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多环节、多靶点调节脏腑经络,平衡阴阳,稳定机体内环境,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罗玲通过D-半乳糖注射形成的亚急性衰老免疫低下模型和佐剂性关节炎免疫紊乱模型研究艾灸免疫调节作用的局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艾灸可纠正衰老低下的免疫状态,可能与艾灸施术部位的MHC-Ⅱ、IL-2、CD80及波形蛋白的皮肤免疫激活有关。艾灸可调整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紊乱的免疫功能,可能与下丘脑和穴位局部的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增强有关。艾灸对免疫调节的局部作用可能与神经免疫网络有关,形成皮肤-神经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2.3 艾灸抗炎免疫临床研究

从适应病谱分析发现,艾灸可有效治疗多种炎性疾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项目研究表明,艾灸对炎症性肠病、浅表性胃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艾瑞可研究发现,临床上采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增强体质,患者症状呈渐进性的快速改善。岳宝安等将35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7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隔药艾灸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辨证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痊愈96例,显效5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患者痊愈56例,显效46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81.40%。提示隔药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胡国胜等对3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采用艾灸治疗,结果显示,艾灸疗法可明显下降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KT4+/OKT8+ 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分泌甲状腺抗体TGA、MCA 的水平;研究认为,艾灸可能是通过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关系来抑制B淋巴细胞产生抗甲状腺抗体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施征等[33]采用艾灸治疗10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n=61)与隔麸灸组(n=48),6个疗程后,结果显示隔药灸组患者痊愈32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91.8%;隔麸灸组患者痊愈15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79.17%,隔药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隔麸灸治疗。治疗后,隔药灸组患者结肠黏膜组织的IL-8、ICAM-1表达明显降低,艾灸对UC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IL-8、ICAM-1的表达,从而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艾灸还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细胞的炎性应激,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有效降低复发率。

3 艾叶复方的临床应用

曾金香等将112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5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艾叶、生姜制剂热敷双乳,对照组患者给予温开水热敷,均辅以按摩。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痊愈56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痊愈1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43.6%。蔡志钢等采用前炎灵栓剂(野菊花、野艾叶、莲须等)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治疗1~2个疗程后,患者痊愈61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0%。采用艾叶制成注射液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慢性肝炎患者123例,其中迁延性肝炎患者39例,治愈28例,显效6例,好转5例;慢性肝炎患者46例,治愈21例,显效19例,好转6例;肝硬化患者15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4%。采用艾绒卷熏烫感染部位治疗钩蚴皮炎患者106例,24h内痒感消失者77例,仍有痒感者28例,奇痒者1例;对照组患者50例未加治疗,痒感持续时间短则3~4天,长则5~6天,少数皮炎进展为红肿,水泡或因抓破而溃烂;治疗组患者呼吸道症状(气急、咳嗽)发病率为1.88%,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采用艾叶复方(白及、桂枝、艾叶等)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患者36例,3周全部治愈。

4 其他应用

迄今,陆续有艾叶其他活性成分被发现有显著的抗炎免疫作用。如艾烟冷凝物可提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的吞噬功能;艾叶多糖可促进小鼠T、B细胞的增殖,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艾蒿的水溶性多糖N-乙酰基-D-葡糖胺(FAAP-02)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其存活时间,提高其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IL-2、IL-6、IL-12、TNF-水平和CD4+、CD8+ 脾T淋巴细胞数量,并能通过改善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免疫机能障碍达到协同抗肿瘤效果,说明其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改善宿主的免疫应答实现。艾蒿的倍半萜二聚体化合物DSF-5能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后分泌的多种炎症介质PGE2、TNF-、iNOS、COX-2、IL-1、GM-CSF、MIP-1,并能显著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通过抑制AKT/IB/NF-B、JNK/P38MAPKs和JAK2/STAT 3信号通路而起到抗炎作用。艾叶发酵物和水提物具有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可降低小鼠阴道白色念珠数,减轻阴道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炎症,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起到治愈的作用。

第2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关键词】艾灸;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护理

肛肠手术是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由于麻醉效应容易引发尿道括约肌麻痹痉挛,导致麻醉性尿潴留,传统治疗中患者多需要行导尿术对尿潴留进行缓解,而导尿术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临床并不推荐[1]。本文通过探讨艾灸治疗护理肛肠科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尿潴留提供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l2月108例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19例,女35例,年龄23-57岁,平均36.8岁;对照组54例患者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21-58岁,平均37.2岁,全部患者尿潴留诊断明确,且发生在肛肠术后,患者无高血压、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①准备齐全相关物品,医用消毒车携至床旁,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②取穴:选取三阴交、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以及膀胱俞穴,首先根据穴位定位用拇指按压穴位,根据患者反应进行穴位的准确定位,在穴位的皮肤表面放置薄姜片。③艾灸:点燃艾柱的一端,将点燃的艾柱放在姜片上(防止烫伤皮肤),灸15-30min。

1.2.2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治疗(每次0.5-1mg,遵医嘱)。

1.2.3护理措施:①向患者讲授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艾灸的重要作用及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手段的正确认识,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的积极性。②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嘱患者热敷、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10-30min。③艾灸时注意遮挡,尤其是为女性患者艾灸时,不要过分暴露,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冬天时应避免让患者着凉,加强保暖。④在施灸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灼痛感,防止烧伤;同时应及时收集艾灰,避免艾灰烧伤皮肤、烧坏衣物,施灸完毕后,应熄灭艾柱并且清洁局部皮肤(注意手法要轻柔),协助患者着衣,舒适卧位,嘱咐患者及时排尿。

1.3疗效判断标准参考文献报道进行疗效评价[2]①显效:患者能够自行排尿,且排尿通畅,腹胀明显减轻。②有效:患者能够自行排出少量尿液,腹胀略减轻,每次排尿前需艾灸或热敷治疗。③无效:患者仍然不能自行排尿,需行导尿术治疗。

1.4数据处理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当P

2结果

3讨论

尿潴留作为肛肠病手术治疗后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疾病多需要各种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直肠及其邻近组织容易被牵拉、挤压甚至切割,导致括约肌痉挛、疼痛、发生水肿,引发膀胱颈括约肌痉挛和反射性尿道。现代医学多采用新斯的明以及导尿术治疗,新斯的明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导尿术虽然能够及时缓解尿潴留症状,但是痛苦较大,患者多难以接受。

中医学将尿潴留划分到“癃闭”的范畴内,认为导致尿潴留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湿热蕴结,肾元亏虚,脾气不足以及肝郁气滞导致脾运化失司,气机失调,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引发闭症。《景岳全书・癃闭篇》中记载说:“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最危最急症也”。中医治疗尿潴留有药物、针刺以及艾灸等多种方法,内服药增加水分摄入,缓不解急,临床应用较少。艾灸作为热敏腧穴疗法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广泛。当人体发生疾病时,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腧穴处于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状态,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艾热刺激是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极易激发灸性感传而气至病所,调节系统功能,平衡生理紊乱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多项实验也表明,尿潴留的病位在膀胱,但脾、肺、肾以及三焦的水液代谢功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艾灸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等穴,能够有效减轻尿道痉挛、松弛膀胱颈括约肌,促进恢复排尿功能,且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无毒副作用,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疏肝益肾、健脾化湿的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气的作用;中极是膀胱募穴,俞募相配,疏通膀胱,气化以利小便;阴陵泉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诸穴相配,配以艾灸的热敏效果,益气扶正,通经活络,清利湿热,调和气血,气化膀胱,通利小便。综上所述,艾灸是肛肠科术后尿潴留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加以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尿潴留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桂荣.艾灸水道穴在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1):132-133.

第3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关键词】 肺癌;关元穴;艾灸;骨髓抑制;护理

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目前以化疗为主。但化疗后大多数患者易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患者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院从2005年5月起运用关元穴艾灸的方法,通过温经散寒、扶阳固托、益气生白达到提高肿瘤患者白细胞水平的目的,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5月~2006年3月在龙华医院肿瘤三科住院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40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化疗前为正常值,化疗后白细胞降至(2.0~3.0)×109/L,其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岁;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主症为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腰膝疼痛,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未使用集落刺激细胞因子等升白治疗药物者。

1.2方法采用艾灸关元穴,将鲜姜切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将姜片置于关元穴,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以皮肤潮红,皮不起泡为度,每次3炷,隔日1次,持续2周。

1.3疗效标准有效:血检白细胞比原来有显著上升或恢复正常水平。无效:白细胞没有上升或下降更低。

2结果

40例经艾灸关元穴后,2周有效为36例,2例无效,2例放弃。40例病人,18例艾灸关元穴1周(4次)后,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10例艾灸关元穴1周半(5次)后,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8例艾灸关元穴2周(7次)后,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2例艾灸关元穴2周后白细胞未恢复到正常范围。2例因艾灸后发生皮肤过敏停止使用。2周有效36例,有效率达到90%。

3讨论

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艾灸可以提高局部气血流量,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恢复失衡的机体;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体内,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除寒的效果。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动率,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1];艾灸治疗百病的机理是艾叶具有强烈的芳香药味,辛温走窜,入十二经络,能通达诸络,舒经通络。

隔姜灸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治疗咳喘症有显著疗法,肺癌病人化疗后免疫功能低落,预防和控制感染可以使化疗顺利进行。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联系,肺易受外邪侵袭和五脏六腑失调的干扰,引起肺失肃降。

关元穴归属于任脉,为小肠募穴,主治元气虚损病证,少腹疼痛等肠腑病证,有回阳、固本及强壮作用[2]。穴位在前中线上,脐下三寸。体位以平直,舒运而能持久,易于施灸为宜。一般10~15min为一炷,共30~45min。期间注意患者面色、体温、腰膝疼痛以及白细胞值。灸部皮肤要保持清洁无破损,注意保暖勿受凉;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灸部有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出现大水泡时采用无菌针筒抽吸后新洁尔灭酊涂抹,用纱布覆盖,防止感染,1周后自行愈合。皮肤过敏者禁用艾灸疗法。灸后未用完的艾条应投入灭火筒内灭火,以防复燃。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被。

其中有2例无效,其原因为肺癌化疗后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症,不能长期平卧而变换体位,缩短艾灸的时间,患者移动体位,肌肉的牵动而改变位置而影响了艾灸治疗效果。

艾灸关元穴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本、益气生白的作用,简单方便,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接受,尤其对于肺癌化疗后出现脾肾阳虚病症的患者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第4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84

在研制多功能艾灸治疗床(专利号ZL2010 2 02569888.8)时,从下向上施灸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灸法―薰灸疗法,临床上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有推广普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薰灸疗法意义

薰灸疗法是在运用艾灸治疗床从下向上施灸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灸法,包括传统悬灸疗法的温和灸和雀啄灸,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有推广普及价值。

传统灸法和薰灸疗法:《庄子》:“越人,熏之以艾”,此处的“熏之以艾”说的是传统灸的直接灸和间接灸,后者包括回旋灸、往返灸、温和灸、雀啄灸,这些大多从上向下灸或是侧向灸,同薰灸疗法不一样,薰灸疗法是从下往上灸,包含有薰蒸和艾灸概念。同传统悬灸疗法相比,运用艾灸治疗床进行薰灸疗法,从下向上施灸,灸疗面广,满足灸疗火足气到的要求,患者灸感明显,感觉舒适,除灸感外,没有其他不适;术者专业技术要求不太高,一般技师在医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操作,可同时操作几张床,服务几个患者,有时患者可以主动参与操作治疗。

薰灸疗法主要作用:本艾灸治疗床除可以实现传统悬灸疗法的温和灸和雀啄灸外,还创新实现了薰灸疗法,更利于艾燃烧生成物被人体吸收,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可附着在施灸部位皮肤上,通过灸热透皮吸收渗入经络穴位,发挥“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的作用。灸疗中起作用的一是艾绒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热效应(热能的物理作用),二是艾燃烧生成物对经络穴位的刺激(药物的化学作用),三是经络的特殊途径、穴位的特殊作用。艾燃烧生成物是一种挥发性物质,性轻随烟而动,透皮性好,被人体的经络穴位吸收后,具有发散风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和散结祛湿的作用,这大概就是传统灸材主要选艾绒而不选其他物质的原因。运用艾灸治疗床从下向上薰灸时,相对密闭箱体不但能聚热,而且能聚烟,防止艾燃烧生成物随烟到处扩散,增加艾燃烧生成物浓度,更有利于经络穴位的透皮吸收,能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用艾灸治疗床做完薰灸时,被灸的部位有一层褐色焦油样物质,患者衣物上有时也附有,这种物质就是艾燃烧生成物,初一闻是汗烟味中带有清香,3个小时后洗浴皮肤表面汗烟味没有了,留下淡淡的清香,1次治疗后可以余留好多天,随着灸疗的次数增多,这种清香味越浓,这种清香是不是透入皮肤的艾燃烧生成物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覆盖患者的浴巾,常规清洗后,室内晾干,浴巾上仍有艾燃烧生成物残留的艾烟味和清香味,而在太阳下晒干,却没有任何味道残留,是否是这种艾燃烧生成物残留的艾烟味和清香味中含有的挥发成分在太阳下暴晒更易于挥发。传统艾灸时空间是开放的,艾燃烧生成物随烟四处扩散,能被皮肤吸收的很低,灸疗部位很难有这种清香的体验,倒是患者和术者头发上、衣物上或治疗室里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能是艾燃烧生成物挥发到空气中,被头发和治疗室的墙壁、天花板或窗帘所吸收,残留下来的。

薰灸疗法主要意义:薰灸疗法通过艾灸治疗床从下向上施灸,火性炎上,热能集中,疗效明显;而烟性轻上,透皮吸附,利于吸收,这些是传统悬灸疗法无法达到的,临床上,运用艾灸治疗床薰灸治疗方可真正体会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标幽赋》)的深层含义。

临床运用

灸前准备:治疗室装有排气系统、空调设在28℃、艾灸治疗床3张(根据治疗规模配备)、大浴巾每人2条、酒精灯1盏、火机1个、Φ18mm×40mm左右五年陈艾热敏灸条无数(将1支Φ18mm×200mm的艾条折成5段)、温开水每人约350ml。

施灸部位:河车路、八阵穴。

施灸方法:薰灸疗法,术者取走艾灸部位移动垫板,通过手摇器将艾灸托盘调到适当高度,将艾条一头点燃,按一定的方阵纵行排放在艾灸托盘上。患者露施灸部位仰卧或俯卧于艾灸治疗床上进行薰灸治疗,身上盖一条浴巾防止漏烟,通过手摇器施艾灸手法。

施灸手法:主要为薰灸疗法,包括温和灸和雀啄灸。艾灸时艾燃烧生成物密闭在床体内可对患部实现薰灸、术者通过手摇器调节艾灸托盘的距离来实现温和灸、术者通过手摇器调节艾灸托盘一升一降来实现雀啄灸。

灸量、时间、疗程:局部温热偶有刺痛感为度,30分钟/次,5次1疗程。

灸后调理:擦干患者身上的汗,换掉汗湿的衣服,喝温开水约350ml,治疗后3小时方可温水浴,治疗期间工作同治疗前,禁食辛辣冷饮,禁凉茶,禁。

注意事项:治疗室可配清音乐,调节患者情绪,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空腹禁灸,女性经期禁灸,皮肤过敏者不宜灸,孕妇施灸遵医嘱。

从临床实践看,凡适合传统艾灸的一切适应症,应用多功能艾灸治疗床治疗都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而且疗效显著,现取3个典型病倒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56岁,五更泻30余年,约5次/早,便稀不成形,于2010年12月初来治疗。予五更泻(脾肾阳虚)诊断,行薰灸疗法,取河车膻阙段、河车阙极段进行薰灸治疗,点燃艾条以神阙为中心按4×3纵行排列后,患者俯卧于多功能艾灸治疗床上,敷上大浴巾密闭、保暖、蔽烟,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通过手摇器调节薰灸时的温度,以温和灸为主,必要时通过雀啄灸加强灸感,30分钟/次,1次/日,5次1疗程。治时约10分钟后全身微汗,25分钟后患者头部和小腿有温热感。治疗效果:第1次治疗后,第2天便成形,2次/早;第2~5次治疗后,便成形,1次/早。于12月15日出院,建议回家用艾条悬灸相同部位,每个月定期随访,前2月便成形,1~2次/早,第3个月后,偶成形,3~5次/早,自诉自己灸时灸感不强,偶有效果但不显。

例2:患者,女,30岁,产子后怕冷5年,近2年特别明显,工作时空调房中需着两条裤,夏天晚上睡觉开风扇时需着袜或膝及以下盖被,放可入睡;冬天双足凉,温水泡脚后仍久难入睡。于2010年三伏天来我科薰灸治疗,予恶寒(阳气虚)诊断,取河车膻阙段、河车阙极段、命门八阵、阳关八阵、腰俞八阵进行薰灸,先俯卧灸河车膻阙段、河车阙极段30分钟通腑气(艾条4×3纵形排列),再仰卧灸命门八阵、阳关八阵、腰俞八阵30分钟助阳气(艾条扇形阴阳交替排列)。共计60分钟/次,1次/10天,灸时约10分钟后全身微汗,50分钟后全身大汗,头顶百会和脚底涌泉有温热感,连灸3次,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011年7月14日初伏,患者又来艾灸,自诉上次艾灸后冬夏症状都明显改善。

例3:患者,女,25岁,胃寒呕吐1天,昨晚晚餐后出现呕吐,早餐后仍吐,现胃空无物,呕吐痰涎,时有呃逆声,有冷饮病史。于2011年7月21日下午来治疗,予胃寒呕吐(脾胃阳虚)诊断,取河车膻阙段、河车阙极段进行薰灸治疗,点燃艾条5×3纵行排列后,患者俯卧于多功能艾灸治疗床上,敷上大浴巾密闭、保暖、蔽烟,以温和灸为主,必要时通过雀啄灸加强灸感,30分钟/次。灸时约10分钟后全身微汗,呃逆声止,25分钟后患者颈项和足背有温热感,呕吐愈,自觉痰涎聚胸中,吞之不下,咳之不出。随访3天,无呕吐。

薰灸治疗通过多功能艾灸治疗床实施,选穴以河车路、八阵穴为主,疗效明确,灸感出现快,患者舒适易于接受,术者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有推广普及价值,临床上运用多功能艾灸治疗床实施薰灸治疗方可真正体会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的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第5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关键词】 艾灸;药物;幽门螺杆菌阳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3.108

胃炎、胃⒀竦鹊姆⑸、发展变化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密切相关性。西医的传统三联抗Hp疗法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也存在弊端, 如副作用较大、易产生耐药性、复发率较高等。艾灸治疗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而本文中针对艾灸与药物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进行了相关综述, 具体报告如下。

1 幽门螺杆菌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相当于中医疾病的“胃脘痛”范畴。从中医理论总结其病因如下。

1. 1 脾胃虚弱, 外感表邪入里 关于外邪(包括Hp感染), 传统经典理论有“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四季脾旺不受邪”等理论阐述。说明脾胃虚为本, 邪气实为标, 正虚为基础, 邪实为因素, 所以必须养正以驱邪。

1. 2 饮食调节不当伤及脾胃 辛辣寒凉刺激性食物及饮食不洁等皆可败脾胃之阳或耗伤脾胃阴液, 导致正虚, 出现胃脘嘈杂、反酸等不适。马锡金等[2] 认为饮食不节是“外邪(Hp)”入侵的途径。所以必须切断外邪入侵途径。

1. 3 劳逸失常, 脾胃受损 劳倦失调等是发病的外邪攻击因素。

1. 4 七情失和, 肝气郁结, 胃脘失和 马锡金等[2]亦认为情志内伤、禀赋不足等因素致病后能使 “外邪(Hp)”乘虚而入。上述内因、外因(包括Hp侵袭)共同作用, 皆可致中焦不利, 脾胃功能失调 [3], 使脾胃疾病缠绵难愈。李东垣有“内伤脾胃, 百病内生”的论述, 脾胃不能化津液, 不能上乘于肺, 致使肺热叶焦, 不能下输于肾, 导致肾水不足, 故中医认为脾胃内伤、脾失健运是各自疾病的的根本内因。

2 艾灸作用机制

艾叶, 药性:辛、苦, 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艾叶为灸材, 《名医别录》记载“ 艾味苦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 其描述艾叶灸之以疗百病, 去顽疴。《本草正》载:“艾叶, 能通十二经脉……善于温中、逐冷、除湿, 行血中之气, 气中之滞……可通经络”。艾叶, 易燃烧, 残渣少, 味芳香, 力温和透皮肤, 故易被广大人民欢迎及采纳。《伤寒论》指出: “少阴病吐利, 手足逆冷……脉不至者, 灸少阴七壮”[4, 5]。艾叶能通十二经脉, 艾之则透诸经而疗百邪, 善于温中、逐冷除湿, 行血中之气, 气中之滞。艾灸不仅善用于日常养生保健, 而且可以治疗急症, 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 再加上火本属阳, 两阳相得, 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垂救疾的目的[6]。古代用艾灸之法治疗急性呕吐、下利、手足厥冷、中风脱症等急症。阳气虚脱等危重患者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取得较好的效果[7]。中医如上, 西医认为艾灸适用于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等疾病, 可取得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艾灸能够调动人体内外积极性, 增加机体防卫抗病能力, 温阳细胞, 促进循环, 增强抗体能力, 改变血液成分, 调整组织器官能力有积极作用[8, 9]。而通过艾灸足三里可增加胃肠蠕动, 使之有力而规律, 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 增进食欲, 帮助消化。对足三里施灸时, 艾条距穴位约3 cm, 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 就固定不动, 灸10~15 min/次, 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 隔日施灸1次, 每个月灸10次即可。

3 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

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 药物能够治疗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等消化系统疾病[10]。通过药物治疗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增加胃血流量、保护胃黏膜等功能上有疗效。相关学者[11]认为艾灸能治疗胃溃疡, 促进溃疡愈合, 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功用。而艾灸与甲氰咪胍具有同样的效果。其可调节胃肠运动功能, 在增加动物体重、 缩小胃溃疡面积、促进胃溃疡愈合、增加胃黏膜中前列腺素(PG)含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4 小结

“Hp 感染”这一致病因素常归属于中医“邪气”的范畴, 且大多具有“毒” 的性质。当脾胃虚弱, Hp易缠绵不去, 病日久易导致脾胃湿热或气滞血瘀等兼症, 即 Hp 感染是在脾胃虚弱的病理基础上所致, 感染Hp后又易加重脾胃虚弱, 两者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后, 日久形成的气滞、血瘀、郁热、湿滞等病理变化, 这些病理变化又为Hp 附着、繁殖提供客观条件。而艾灸联合药物治疗对于症状的改善与治疗效果较显著, 与西药结合具有协同的效果, 其耐药症状少, 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低, 并且不容易复发, 价格也比较低, 推广应用的潜力大。

参考文献

[1] 李安振, 汤小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60 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20(32):335-336.

[2] 马锡金, 于世良, 陈萍, 等. 胃康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0 例临床研究 . 中医杂志, 2006, 47(3):187-189.

[3] 周宁, 吴琼, 孙健, 等. 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3):229-233.

[4] 王小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60例. 江苏中医药, 2011, 43(10):39.

[5] 王小辉, 黄慧芝, 葛来安.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12):41-42.

[6] 张闽光, 朱国曙. 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1):7-8 .

[7] 徐宓宓. 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72例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 22(11):674-674.

[8] 罗婷, 颜幸杰, 梁秀萍, 等. 穴位注射联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 2013(9):143-145.

[9] 刘小燕. 艾灸疗法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护理与疗效观察. 医药前沿, 2013(19):303-304.

[10] 安贺军, 朱宏, 张波, 等.172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电阻测试分析.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11):41-43.

第6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中图分类号:R245.8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阐述有关艾灸疗法临床要领的一种新观点,通过以腧穴热敏化现象为切入点,以腧穴热敏化规律为新灸法创立依据。以临床灸疗疗效为检验标准,探讨艾灸能否像针刺一样激发经脉感传及艾灸是否必须激发经脉感传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艾灸确能像针刺一样高效激发经脉感传;艾灸必须激发经脉感传才能提高疗效。说明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

[主题词] 灸法;气至病所;循经感传

针刺疗法的精髓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训:“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近30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感传活动是人体经气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针刺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刺疗效也愈好,采用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灸之要,是什么?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动感传,气至病所?艾灸是否必须发动感传,才能提高疗效?乃至得到特效、高效、速效和长效?如果能,如果是,这就意味着艾灸的疗效大有发掘之潜能!

1 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动经脉感传?

1.1 腧穴热敏化现象

在临床灸疗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非局部和/或表面的热感,甚至非热感(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笔者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热敏化腧穴对艾热的反应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10%,而对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胃动力障碍、肠激惹综合征、男性障碍、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过敏性鼻炎等2。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1.2 腧穴热敏化艾灸与经脉感传现象

笔者对540例患者艾灸热敏化腧穴激发灸性感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发动经脉感传,出现率达94.0%;而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为23.5%。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病种的热敏化腧穴之间的灸性感传激发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由此可知,艾灸确能像针刺一样发动感传,气至病所!

2 艾灸是否必须发动感传,才能提高疗效?

在以上腧穴热敏化新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创立了腧穴热敏化悬灸新疗法,该项新灸法的核心技术是辨“敏”取穴与艾灸激发经脉感传技术,操作关键有4点:①调定灸态;②确定灸位;③选择灸法;④施足灸量。近10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悬灸新疗法对下列病症大幅度提高疗效:如:风湿性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感冒、面瘫、三叉神经痛、胃动力障碍、肠激惹综合征、男性障碍、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支气管哮喘、中风、过敏性鼻炎等,近年来,笔者又对以下3种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样本观察。

2.1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合针刺治疗组(腧穴热敏化艾灸组)和辨证取穴灸合针刺对照组(对照组),其中腧穴热敏化艾灸组36例患者、对照组34例患者。2组均20天为一疗程(包括不足20天痊愈者),共治疗1个疗程。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临床症状评分表为观察指标,在疗程结束后分别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生活能力、总分进行计分。根据治疗前后的积分来衡量治疗效果,观察以上2种不同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结果:2组治疗前后分别在客观体征、总分积分差值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主观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差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2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治疗组(腧穴热敏化艾灸组)、辨证取穴艾灸对照组(辨证取穴艾灸组)、西药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腧穴热敏化艾灸组、辨证取穴艾灸组均加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抗炎、平喘、化痰止咳治疗),西药组仅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3组均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并以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为观察指标,各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FEV1、FEV1/FVC、FEV1%值,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肺功能变化,观察以上3种不同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肺功能差异尤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之间比较,腧穴热敏化艾灸组与西药组之间FEVI、FEVl/FVC、FEV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辨证取穴艾灸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腧穴热敏化艾灸组与辨证取穴艾灸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腧穴热敏化艾灸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3,7%(11例)和56.7%(17例);辨证取穴艾灸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3%(7例)和66.7%(20例);西药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3例)和73.3%(22例)。3组之间显效率经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的疗效优于辨证取穴灸疗法(P<0.05)及西医常规基础疗法(P<0.01)。

2.3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治疗排卵障碍型不孕症

选取符合条件的7l例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治疗组37例(腧穴热敏化艾灸组)和辨证取穴艾灸对照组34例(辨证取穴艾灸组)。2组均结合中药定坤育子汤及针刺相同穴位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1个月开始,每月监测基础体温(BBT),排卵期间采用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并记录其数据,同时记录中医肾虚症状的积分、行经前1周空腹血清孕酮值、半年的妊娠病例数,以观察2种方法对卵巢功能失调所致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

第7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针刺;艾灸

中图分类号:R7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53-02

中枢性面瘫是指由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所引起面部瘫痪为症状的疾病,表现为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发现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脑梗死所致中枢性面瘫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1 d;对照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1 d。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脑梗死标准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1.2.2中枢性面瘫诊断标准参考《现代面神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1]后自拟标准,临床表现:在脑梗死的基础上,静止位时表现为双侧额纹对称等深,双侧眉毛高度、睑裂大小相等;不同程度的单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或歪斜。动态观察时闭眼、抬额、皱眉正常;耸鼻、鼓腮不对称;示齿、降下唇口角歪斜、不能吹口哨。

2治疗方法

对照组:(1)一般药物对症治疗,如口服维生素C、甲钴胺、地巴唑等。(2)面神经功能的训练,如示齿、鼓腮和手法按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加艾灸疗法。取穴:颊车、地仓、迎香、颧、下关、(均取患侧),合谷(对侧),足三里(双侧),百会,承浆。针刺治疗:嘱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选取0.25×40 mm毫针,快速进针法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隔10 min用捻转手法行针1次,操作完出针。艾灸治疗:每次针刺治疗后开始熏灸。点燃艾条的一端,将其对准穴位,距2~3 cm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4 min至皮肤红晕为度。针刺配合艾灸每天1次,6次1个疗程,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所有症状消失,两侧鼻唇沟对称,可吹口哨,鼓腮正常,无漏水及颊部存食;好转:大部分症状消失,两侧鼻唇沟基本对称,可吹口哨,鼓腮正常,偶有漏水及颊部存食;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

4讨论

中枢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与偏瘫同时出现,是由于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所引起,针对中枢性面瘫,西医多采取抗炎、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但是疗效欠佳。中医认为中枢性面瘫是中风范畴,因气血逆乱,上扰脑窍髓海而发病,中风的发病与瘀血有很大关系,本文病例均是急性脑缺血中风患者,其血液粘滞阻塞致瘀使脑海损伤,瘀血内停,气血不和、脉络不通。头为诸阳之会,取穴颊车、地仓、迎香、颧、下关、承浆即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又可激发阳明太阳经等诸阳之气。《针灸大成》曰:“面口合谷收”,兼手阳明大肠经在口唇部循行规律,所以取对侧合谷穴治疗中枢性面瘫。百会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为各经脉气汇聚之处,对于调解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视丘下部、双侧颞叶脑区的血流量增[2],说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解中枢神经系统。灸法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其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艾灸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重要的防治作用。蒋幼光等[3]艾灸中风恢复期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后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物明显降低且患者的甲皱循环显著加快。单秋华等[4]研究发现艾灸可使患者脑阻抗血流情况显著改善,流入容积速度加快。由此可见,针刺和艾灸对中枢性面瘫患者有疏通经络、祛瘀、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同样证明针刺配合艾灸对脑梗塞所致中枢性面瘫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林顺涨,孙爱华.现代面神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72.

[2]孙锦平,尹岭,金香兰,等.针刺足三里穴的脑功能成像及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2:41-43.

第8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关键词:背肌筋膜炎;酊剂;长蛇灸

Abstract:the target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back muscle fasciitis by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ncture and long snake moxibustion.methods choose two patients who conformed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the result two patients are healed.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ncture and long snake moxibustion have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e keyword: Back muscle fasciitis;tincture;Long snake moxibustion

背肌筋膜炎[1]是一种常见的背部慢性疼痛性病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等邪气或者各种损伤后治疗不够彻底,使背部肌肉与筋膜组织形成局部无菌性炎症,引发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最终导致局部粘连,进而形成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背部肌肉慢性痉挛、疼痛、硬化、活动障碍等症状。本病又称为背部肌肉风湿病、背部纤维织炎、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等。临床上多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拔罐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且疗效确切。

长蛇灸具有温经活血、祛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临床研究多用于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鲜有采用长蛇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报道,笔者所在小组尝试采用中药酊剂外用配合长蛇灸治疗顽固性、复发性背肌筋膜炎2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赵某,45岁,女性,公务员,因反复背部刺痛、紧束感2年就诊,2年前曾经中医走罐、刺络放血治疗后症状好转,约1月后复发,疼痛不明显,就诊时背部呈游走性刺痛,疼痛时轻时重,症状不典型。患者徐某,50岁,男性,体力劳动者,背部酸胀、不适感半年就诊,曾用中医推拿治疗后症状好转,之后反复发作,疼痛不明显,游走性疼痛,背部有时感觉发冷,症状不典型。

1.2 治疗方法

1.2.1器药准备:中药酊剂配制:生川乌,生草乌各90g,细辛,三棱,红花,天南星,桃仁,透骨草,独活,防风,稀莶草,千年健各60g,加入60%的乙醇4500ml内浸泡,密封半个月后,提取滤液备用;新鲜大蒜500g,去皮捣烂成泥,备用;优质纯艾绒;消毒医用纱布、龙胆紫药水。

1.2.2具体操作:脊柱穴区常规清洗后,嘱患者俯卧,暴露背部,将药液涂在患部,用擦法,揉法按摩10min,然后,背部涂上5cm宽、2.5cm高的蒜泥1条(大椎至腰俞),蒜泥条上铺3cm宽、2.5cm高的艾绒,下宽上尖,形成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长蛇形艾炷,周围以棉皮纸固封,点燃艾炷头、身、尾 3 点,让其自然烧灼。待艾炷燃尽后,再铺上艾绒复灸,每次灸 3 壮,完成后移去蒜泥,有温水冲洗患者施灸处,用纱布擦干皮肤,灸处按一般性烫伤处理,隔日1次涂以龙胆紫药水,直至结痂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根据患者情况隔3天1次,2次为1疗程,1疗程后需停灸,调养1月。

1.3治疗效果

患者赵某,运用中药酊剂外涂配合长蛇灸治疗1疗程后,背部游走性疼痛消失,背部仅有少许紧束感,嘱其休息1月,期间注意背部保暖,然后再行第二疗程,症状全部消失,至今已半年余,未再发作。患者徐某运用中药酊剂外涂配合长蛇灸治疗1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嘱其注意背部保暖,劳逸结合,预防再发,随访半年余,未再发作。

体会

长蛇灸又称铺灸、蒜泥铺灸,是流行于我国浙江地区一种灸疗方法。现代研究[2]表明长蛇灸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鲜有长蛇灸用于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报道,笔者所在小组对于复发性、顽固性背肌筋膜炎,尝试配合长蛇灸进行治疗,取穴用大椎至腰俞间段,因其灸疗时间最长、施灸范围最大,通过强大的火力渗透,达到温通气血、松解粘连、恢复背部肌肉生理功能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3]艾灸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调整体液代谢,促进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恢复。运用艾绒通经活络、祛除阴寒的功能,经督脉传导激发经气,促进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恢复的作用。

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振奋阳气、温阳祛寒、活血通络、扶正祛邪,针对这一病理机制笔者所在小组自制舒筋活络的中药酊剂,由祛风除湿的中草药乌头、防风、稀莶草、千年健、天南星等与活血化瘀的川芎、三棱、红花、透骨草等中草药组成,此酊剂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之功,外擦后辅以轻柔的手法,加强了药物的渗透性,迅速消除背部疼痛。中药酊剂配合长蛇灸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 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一种好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7.

第9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范文

[摘要] 目的 为探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及对照组(n=50)。治疗组给予基础保肝加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全部病例连续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乏力、肝肿大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ALT(32.15±8.01)U/L,对照组(62.32±20.50)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组AST(35.28±8.82)U/L,对照组(65.36±21.20)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TBiL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无创、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开创一条简单可行之路。

[关键词] 艾灸;肝俞穴;期门穴;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19-86-03

Clinical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on Ganshu(BL18) and Qimen(LR14)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HAN Xiuhua1WANG Yuanmin1SONG Shaojun2WANG Zhilei2LI Zhisen1

1.Laiyang Central Hospital,Laiyang 265200,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iyang 265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on Ganshu(BL18) and Qimen(LR14)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n=50) and control group(n=50). Basic hepatoprotectiv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on BL18 and LR14 were provided to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 single basic hepatoprotective method was offered to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treated for consecutive twelve weeks. Results The rate of clinical improvement,normalization of ALT,AST and TbiL,HbeAg negative and HBV-DNA negativ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on Ganshu(BL18) and Qimen(LR14) proves to be effective and saf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providing a simple but practicle 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with the integrative methods.

[Key words] Moxibustion;Ganshu point(BL18);Qimen point(LR14);Chronic hepatitis B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抗纤维化、对症治疗。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使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相同的基因型、相同的病毒载量、应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产生的疗效及预后也相差较大,这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免疫调节治疗比较常用的有胸腺肽α1,但其价格昂贵且疗效也不理想,故不能普及。艾灸能调节机体免疫已成定论,且其简单、经济、易行。我们以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力代替免疫调节剂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标准,通过对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诊断,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16~58岁,平均(36.00±1.05)岁。排除合并有心、肺、肾等脏器疾病患者、重症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HBsAg阳性、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其中轻度患者:治疗组10例,对照组11例;中度患者: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重度患者:治疗组14例,对照组13例;HBeAg阳性: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食欲不振: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100例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区叩痛、乏力78例(78.0%),腹胀62例(62.0%),肝脏肿大41例(41%),肝掌32例(32%)。TBiL(总胆红素)>50.0μmol者,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ALT(谷丙转氨酶)(420.46±375.26)U/L,AST(谷草转氨酶)(312.39±270.67)U/L;对照组ALT(423.35±377.80)U/L。AST(310.50±267.58)U/L,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以下综合治疗:休息、进易消化食物,应用水飞蓟素类、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肌苷、维生素等保肝药物。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艾灸治疗选穴为肝俞、期门穴。嘱患者俯卧位,取双侧肝俞穴,采用温和灸法,治疗20min;然后变仰卧位,取双侧期门穴,采用温和灸法,治疗20min。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2周。

1.3疗效观察

观察患者治疗结束时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乏力、肝肿大)变化、肝功指标中ALT和AST下降率、TBiL复常率、治疗结束12周时患者的HBeAg和HBV-DNA阴转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 SPSS11.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值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表现变化比较

100例入选患者中,有食欲不振症状者,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恶心,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呕吐,治疗组26例,对照组19例;腹胀,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乏力,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有肝肿大者,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后肝功指标中ALT和AST下降率、TBiL复常率比较

100例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ALT、AST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入选患者中TBiL>50.0μmol者,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3。

2.3治疗结束12周时患者的HBeAg、HBV-DNA阴转率情况

100例入选患者中HBeAg阳性者,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HBV-DNA阳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3讨论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1.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0%。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抗纤维化等,主要采取综合措施。现代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因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失调,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致使HBV(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病情不断发展[1]。而在免疫治疗方面,尚缺乏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针灸、艾灸作为我们祖国医学的瑰宝,能调节免疫早已得到了证实,针刺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已成定论[2]。有研究通过穴位注射中西药物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毒副反应小、疗效佳、用药量小等优点,同时对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HBV-DNA和HBeAg阴转率、保护肝细胞、控制肝炎肝硬化的炎症活动以及在远期疗效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3]。有研究结果显示,水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改善肝功能,促使HBsAg、HBeAg阴转和抗-HBe阳转均有较好疗效,提示本法可能有抑制HBV复制及清除HBV作用[4]。艾灸治疗慢性乙肝也有报道,“谢锡亮教授直接灸法举隅”中讲述,对一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用直接灸法,穴取双侧肝俞、脾俞,取得较好的疗效[5] 。艾灸治疗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调节作用[6]。灸法是中医强身健体常用疗法,具有较好的调控免疫作用,灸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可以改善肝功能,而且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具有一定的疗效,故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7]。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有效穴位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肝俞、期门、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太冲、章门、阳陵泉、肾俞、隔俞、中脘等。肝俞为肝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期门穴为肝的募穴,募穴为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部位接近脏腑所在。《针灸学简编》一书曾谓肝俞穴有疏肝利胆之作用,期门穴有疏肝理气之功能。慢性乙肝病位在肝,选用俞募配穴法,治疗肝脏相关疾病,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局部选穴原则[8],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行气活血等,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消瘀散结、益气升阳,并且艾灸可以调节免疫,故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治疗作用。

本组患者资料分析提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促进黄疸消退、促进肝脏炎症消退,有利于肝功恢复,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基础保肝组。加用艾灸治疗能促进患者的HBeAg、HBV-DNA阴转,应考虑与艾灸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有关。本组患者HBeAg、HBV-DNA阴转率并不理想,可能与治疗疗程较短有关,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长疗程与更远期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艾灸和针刺相比简单易行、安全,因肝俞及期门穴靠近脏腑,艾灸不会导致气胸或伤及临近脏器,同时减少交叉感染,还可以教会患者及家人在家中自灸,省时省钱。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无创、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开创一条简单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唐永良.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J].内科,2009,4(5):757-759.

[2] 王志宏,岳蓓,林兰意,等. 针刺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18(3):187.

[3] 陈玖.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67-68.

[4] 连维真. 水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 中医杂志,1990,31(9):38-39.

[5] 肖杰,王廷峰. 谢锡亮教授直接灸法举隅[J]. 中国针灸,2008,28(7):527-528.

[6] 张传英. 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概况[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60.

[7]彭长林. 灸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27.

[8] 王军,周红艳,王玉升,等.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花生四烯酸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中医研究,2007,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