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精选(九篇)

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

第1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炎炎夏日,谁都享有规避风险的权利。武汉作为全国有名的“火炉”,夏季气温偏高,进行一下作息时间的调整本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公共服务者,其应坚持“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基本原则,其作息时间的调整应当遵循规则底线,否则就会异化为一种隐利和特权。

第一,作息时间的调整涉及公共利益,应当经过必要的民意程序,至少要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力的宣传让社会知晓,避免因为作息时间调整而造成办事上的时间冲突;第二,在公共服务上,谁先谁后是一个权力伦理问题。在公共区域“午休清场”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公职人员因为“挤公交一来一去汗流浃背的”,便可以享受作息时间调整,甚至减少工作时间,那么公众的感受谁来顾及,他们的权利又由谁来保障?第三,作息时间调整顶多给公众办事带来不便,但若是缩短工作时间,却可能带来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是作息时间有着统一的规定,以及约定俗定的习惯,如果轻易调整就可能让办事者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位置偏远的人来说,由于信息不畅通,加上路途遥远,若未能“搭上末班车”,失望就只能转化为愤怒。

更重要的是,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人人都会受之于炎热的煎熬。相比于坐在空调中的公职人员来说,那些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民工,那些还在路上奔跑的出租车司机,甚至那些在流水线上的一线工人,在田间劳动的农民,他们的作息时间又由谁来调整?他们应当获得的清凉权利又由谁来保障?在城市的一些角落,还有很多低保户,因为用不起电购不起空调,还在长期忍受炎热之苦;还有很多的外来民工,因为没有权利救济,还在高温之下劳作,连最基本的防暑降温设备都没有。就在不久前,武汉两名农民工在户外作业时重症中暑,送到医院急诊科时,体温高达42℃。

第2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升学生兴趣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信息技术的载体———多媒体,也能在语文课堂上以更为直观、有趣的形式创设出情境,为学生展现语文知识。学生通过感官体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为有利。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师可搜集的资料量增多,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也便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授《秋天》一文时,通过观赏秋天的风景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改变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课堂中,可以使储存的教学信息得以重新再现。在《,你在哪里》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以此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比如:都做了哪些事情呢?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为什么去世了?诗人想通过此事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当学生的思维活跃,问题如井喷一般的时候,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得到提高。

(三)节约教学时间,加大课堂密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离生活实际以及这个时代较远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很大的精力,借助信息技术就能有效讲解这方面的内容。譬如,在《石头书》这一课中,涉及很多关于“化石”和“煤炭”形成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影像资料,这样就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这些知识内容。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科学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再只通过教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等。所以,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好的指导,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先进的小学语文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广泛吸收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和信息;经常利用网络观摩学习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优质课;养成凭借网络发表作文、论文的好习惯。

(二)做好备课工作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难点,树立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语文课。虽说信息技术具有最佳的表达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也越来越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再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而是将多媒体中的相关内容照搬入课堂。这样不仅发挥不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反而会使课堂质量下降,得不偿失。

(三)注意师生间的互动性

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确实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到学生的反馈和交流,这样只是变“人灌”为“机灌”而已,跟传统教学并无差别。教师若能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并进行及时交流与反馈,就能让学生产生受重视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要想真正运用好信息技术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还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才有利于整个语文教育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作者:张永忠 赵引弟 单位:静宁县阿阳小学

参考文献:

[1]农民强.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135-136.

第3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关键词:课务管理系统;时效性;算法步骤;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224-03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它包括课务管理、考务管理等多个管理单元。课务管理主要包括开课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课表、教学校历的制定以及学生选课、上课有关的其他业务工作。[1]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和教师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教与学过程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各种信息量也成倍的增长,迫切需要课务管理系统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做到管理的规范、科学和快速。从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还为学生注册和选课等提供了便利。

当前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集中在学生选课过程的研究[2],对课务管理系统本身构成重视不够,造成管理环节脱节;同时对过程管理中的时效性及时序限制考虑不足。该文接下来对课务管理系统模块进行设计,并对其中的时效性需求进行分析;接下来讨论其实现的流程及算法步骤。

1 课务管理系统设计

1.1 结构设计

本文高校课务管理系统设计为5个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课程管块模块、选课管理模块以及调课管理模块,构成一个有机体,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进行。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

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用户及其属性、权限进行管理。包括设置系统管理员、院系教务员,进行教师、学生的基本信息及角色的设置管理:比如设置用户默认密码,添加、删除用户权限等等。

2)班级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班级静态信息及动态变化的整体管理。包括以院系为单位实现班级的编号,管理班级学生总数、专业等属性静态信息;以及班委、班主任变化等动态信息的管理和统计等功能。

3)课程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课程静态信息的管理。包括课程的分类管理,如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基本信息描述、开课计划、以及课程大纲和周历的管理等。

4)选课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学生选课和教师开课、选课确认等过程管理。包括教师开课计划、类别的管理,学生选课确认及选课信息调整等过程管理;学生交互选课过程管理及选课的实时统计功能。

5)调课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实现教师调课、学生调课或者学校调课等调课事由的管理,调课的时间和地点管理以及调课统计管理等功能。

用户管理、班级办理、课程管理模块侧重静态信息管理,是选课管理和调课管理的基础;选课管理和调课管理侧重过程管理,需要考虑其时序及时效性。

1.2 时效性需求

通过系统调查与分析,课务过程管理涉及学校及院系的教务员、教师、学生三个角色,其动态过程管理主要包括选课及调课过程管理,有着严格的时序及时效性限制。

1.2.1 选课过程时效性需求

理想的选课系统,能够组织好教师、课程、学生三者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可以方便的选课、加课、退课;对教师而言,可以实时的了解自己所承担的任课情况和选修的学生人数;对教务而言,可以随时查看课程的备选情况,以及调整课程和老师的相关信息。其选课过程中的时效性需求及角色关系如图2所示。

其时序关系概述如下:

1)教务员首先设置教师开课、学生选课、选课调整等工作的时间段;并对其过程进行监督和通告。

2)教师收到教务员的设置通告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课工作;通知学生可以选课,并接收学生选课信息的提交通知。

3)学生收到教务员通告和教师开课完成通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初选工作;并等待教务员和教师的选课反馈通知。

1.2.2 调课过程时效性需求

教师、学生、教务员都可以申请调课,但必须不得擅自调课,比如需要提前2周提出申请,且有正当的调课理由等;才能确保正常的教学次序。在调课过程中的时效性需求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以教师申请调课为例,其时序关系概述如下:

1)管理员首先设置允许调课的时间段;并对调课过程进行监督和通告。

2)教师提出调课申请,若在允许时间段内,调课管理做出教室和时间安排。

3)初步调课安排通知学生,学生是否有活动冲突,做出反馈相应。

4)若学生不存在冲突,则教务员受理此次调课。

2 系统实现

以选课为中心的课务管理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该文针对其中选课管理和调课管理的时序性需求,探讨其工作流程和算法步骤;整体过程的实时性可以通过手机短信[3]、邮件、qq等多种方式实现即时通知。

2.1 选课管理

选课过程管理其工作流程设计如图4所示,其算法主要步骤如下:

1)判断是否在处于学生选课的有效时间段内,如超出有效时间段,则不允许选课,否则执行步骤2)。

2)若存在可选课程,学生完成课程的初选工作(在教师未审核前,可以多次选择、重复提交);否则执行7)。

3)学生提交初步选课结果,若课程人数受限,执行步骤4),否则步骤7)。

4)学生填写申诉原因,如有正常原因,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5)。

5)教物员受理,如果不通过,则执行2),否则执行6)。

6)教师依据意见,及时作出课程调整,通知学生选课成功。

7)选课结束。

2.2 调课管理

调课过程管理其工作流程设计如图5所示,其算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判断是否在处于调课的有效时间段内,如超出有效时间段,则不允许选课,否则执行步骤(2)。

2) 若存在可选课程,学生完成课程的初选工作(在教师未审核前,可以多次选择、重复提交);否则执行7)。

3) 学生提交初步选课结果,若课程人数受限,执行步骤4),否则步骤7)。

4) 学生填写申诉原因,如有正常原因,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5)。

5) 教物员受理,如果不通过,则执行2),否则执行6)。

6) 教师依据意见,及时作出课程调整,通知学生选课成功。

7) 选课结束。

3 小结

本文设计了一个课务管理系统,并针对其中的时效性特征,讨论了关键技术和算法步骤;能够保证教务管理系统的及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明江.优化课务管理过程的研究与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125.

第4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摘要: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要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必须调整图书馆组织结构,合理规划与整合馆藏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3-0089-03

本文系2012年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政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研究”(项目编号:RWSZ201224)的研究成果之一。[FQ)]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用户已越来越少地利用图书馆,[1]使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图书馆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调整图书馆组织结构、合理规划与整合馆藏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服务理念,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

1信息资源价值与图书馆价值

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价值行为的过程。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是通过信息机制以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来完成的,信息资源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信息功能的发挥,从而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2]。

图书馆的价值通过馆藏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出来。图书馆收藏、整理、发掘信息资源,目的就是促使馆藏信息资源在社会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和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具有多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客观性。当信息资源的客观价值属性与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不同的价值含义;当信息资源尚未与用户的需求发生联系时,其价值只是潜藏在客体内部,不依赖用户的需求而客观存在;[3]当信息资源作用于主体信息能力时,其价值便体现出来,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信息资源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活动中体现其真正价值,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存贮场所和服务基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必须在调整图书馆组织结构、合理规划与整合馆藏信息资源条件下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图书馆员的知识劳动才能实现,在馆员付出知识劳动之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只是一种潜在价值。图书馆员的知识劳动是创造性地将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向信息用户转移的过程。

3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

31调整图书馆组织结构

调整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及其权责关系,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发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对图书馆原来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工作流程,建立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共同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这一终极目标;业务流程的改变带来了权责关系的变化,明晰的权责关系更有利于馆员对信息资源价值的开发。由于当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创新的日益重要以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图书馆必须定期审视和调整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才能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不断挖掘馆藏信息资源价值,实现信息资源价值创造。图书馆在审视和调整组织结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相关影响因素,比如组织结构的合理性、集权与分权的界定及其比例、整体组织架构对信息资源价值创造的适用性等。图书馆要深化服务内容,满足读者日益多变且具有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还可考虑成立跨部门或跨职能的工作小组,[4]由图书馆内具有各方面专长的馆员组成,可以针对特定的需求、特定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个性化定制。这样的工作组由于是根据项目需要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才都是有备而来的,相互沟通与融合较好,能把自己的工作同图书馆整体工作联系起来,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献计献策,有利于工作组顺利完成任务。图书馆还可根据需要,在固定的组织结构基础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服务管理,可随时进行灵活的组合排列,提高工作能力。

32合理规划馆藏信息资源

合理规划馆藏信息资源是指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职能及服务目标等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规划。合理规划馆藏信息资源的目的是深入揭示馆藏信息资源,充分显示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使馆藏资源得到有效增值,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能得到长足发展。图书馆合理规划信息资源,既要对现有信息资源的维护、更新和集成进行规划,又要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等进行规划;既要通过规划调动图书馆的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以适应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又要通过规划突出在既定环境下各种资源的增值优势[1]。比如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规模、学科设置、科研方向以及馆藏文献特色、服务目标等,合理规划文献资源采购、加工、组织、知识重构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有的放矢,真正发挥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另外,还可以考虑馆际间的资源共享,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大学城共有10所高校,但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却各自为政。例如在电子资源方面,大多数图书馆配置了Elsevier SD、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l Inter Science等数据库,而一些重要的数据库却没有配置或配置较少,如Oxfod Journals Collection、Taylor and Francis Online、AGU等尚未配置。这就造成一些资源重复而另一些资源紧缺。如果大学城各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能从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的话,就必须首先做好资源的整体规划,确立发展目标,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满足用户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把握资源合作建设的方向,逐步实现用户的需求[5]。

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不仅取决于图书馆拥有或控制的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还取决于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科学规划能力。可以说,图书馆将信息资源与规划能力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的源泉。

33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主体,应当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模式使图书馆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传统的文献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构建图书馆与用户、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的图书馆“坐等读者”的陈旧观念,在图书馆日常业务联系环节中,充分考虑和尊重读者的需求,一切服务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各种需求,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服务的方式、方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6]。

建立图书馆与用户的双向交流模式,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开拓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空间。利用Web20技术,建立图书馆与用户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开辟图书馆与用户的信息合作空间,改变以往图书馆信息和用户信息反馈不对称的局面。在馆藏信息资源服务中,适当地融入Blog、Tag和RSS技术,使馆员与用户可以进行即时沟通,使图书馆及时获取用户的反馈信息,便于图书馆进一步开发馆藏信息资源的价值。

建立网络级发现服务。网络级发现服务是指对来自异构资源的海量元数据及对象数据通过抽取、映射、收割、导入等手段进行收集,经过归并后映射到一个标准的表达式进行聚合,形成统一的元数据索引,通过搜索引擎向终端用户提供检索和服务。图书馆通过建立网络级发现服务,把馆藏信息资源整合进用户工作流,大幅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加快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进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传统参考咨询、图书借阅、简单信息检索等功能将逐步被抛弃,未来的服务模式如:移动服务、云服务、研究数据服务、出版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将会愈来愈受到重视[7],图书馆必须制定服务创新规划,转变服务模式,探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模式。

34提升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指图书馆为提升自身地位和增强本身市场竞争力,在原有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整合、技术开发和管理模式创新,产生新知识、新产品和新技术等成果。[8]提升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创新人员管理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和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人员管理制度是指在图书馆实行岗位选拔机制和聘任制,以便建立一支专业知识雄厚、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使各类馆员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创新薪酬分配制度是指建立以馆员的价值和产出为主要依据的分配激励制度,以便挖掘馆员创新潜力,推动馆员创新、创业;创新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中,从而提高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图书馆自主创新过程中,馆员的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组织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馆员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图书馆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图书馆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组织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其核心是把技术资源有机地融入到信息资源的组织活动中,以实现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过程中,图书馆必须开发和运用馆员的知识组织能力,促进各种资源的积累、协调、互动与组合,不断提高图书馆的自主创新水平。

4结语

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是信息时代各类型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图书馆实现业务创新的关键之一。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馆藏信息资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借助创新服务模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和加快图书馆对信息资源价值的创造。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使凝结在信息资源中的劳动价值得以实现,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创造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图书馆必须及时掌握和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调整组织结构及其职责,合理规划与整合馆藏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

参考文献:

[1][ZK(#]赵珊珊图书馆基于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9):5-8

[2]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3]谭晶,周全喜信息资源价值转化的辩证分析[J]情报杂志,2004(11):62-63

[4]孙晓明,张爱臣知识服务与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45-47

[5]李振华数字信息环境下大学城图书馆电子资源合作建设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6):33-38

[6]戴丽创新服务理念,延伸服务内涵——以南京图书馆延伸服务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2(12):47-49

[7]孔青青2011年国外图书馆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2(11):53-57

第5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学习;信息技术;水资源;初中地理

一、理论介绍

1.信息技术概念介绍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本次研究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在教学中常用到的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丰富教学课堂,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2.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介绍问题导向式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问题情景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旨在增强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习效果[1]。情景导学、自主学习、精讲点拨、应用创新、提炼升华是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应用流程(图1)。为提高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应用水平,教学者应当合理设置问题,保证学习者顺利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同时教学者还需要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深化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好在问题导向式学习活动中的角色,积极为学生设置富有逻辑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保障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图1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流程图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问题导向式学习中的应用优势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教学内容、播放教学内容。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的学习模式。将信息技术与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贯穿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知识。1.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信息技术未出现前,教师往往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地理知识。然而,部分地理知识抽象性强,难以被学生吸收理解,影响学生学习质量。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今,信息技术走进了教育领域,与教育工作进行了结合[2]。其中,初中地理教师就会应用信息技术展现关于地理知识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另外,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会进行教学提问。通过形象化教学内容,围绕着教学内容推进提问活动,有效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2.有助于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在信息时代,网络出现了诸多地理教学资源。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下载地理教学资源,丰富授课内容,满足学生地理学习需求,给予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体验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重根据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问题等选择合适的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问题与网络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有助于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以及教学提问,而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地理知识、探讨地理学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地理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实践探究—以初中地理人教版“水资源”课程为例

1.“水资源”课程介绍(1)教学内容分析。“水资源”内容位于初中地52202205(总第531期)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三节。教材内容突出人水关系,在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上,强调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带来的影响。主要内容: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方面,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年份水资源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影响。比如,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2)教学思路研究。从目前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并且人均占用量并不多。在此情况下,我国容易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充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必要合理管理水资源,防止发生水资源浪费现象,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其中科学调整水价有助于降低水资源浪费概率,保证水资源配置水平,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此,相关人员需要积极落实水价调整工作。合理上调水价有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水平。但是上调水价容易引起人们热议,甚至遭受人们反对。正因如此,应当谨慎对待水价调整工作。本次重点围绕着“水价调整”设置了“城市水价调整听证会”教学情景,同时围绕着“水价是否调整”这一重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便于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概念、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提高学生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现状的认识,使学生清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本次教学思路介绍如下:第一,初步探讨“水价是否需要大幅度调整”的问题。通过围绕着该问题进行探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水资源概念,清楚水资源的珍贵性。第二,研究水价高、水价低城市在空间上水资源分布特征。通过围绕着水价高低与城市在空间上水资源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第三,引导学生讨论“南方城市是否有必要上调水价”的问题。通过围绕着该问题开展讨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第四,探讨水价调整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之外造成的影响。通过开展此探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强化学生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一现实的认识。第五,再次探讨“水价是否需要大幅度调整”的问题。通过再次探讨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的理解,清楚水价调整对于保证水资源利用率的认识,使学生深刻认识水资源的珍贵之处,确保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行列之中。2.课程实践活动本次围绕着信息技术开展了基于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活动,旨在为以“水资源”教学工作提供指导。(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水问题”教学情景。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大禹治水”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由水引发的问题。其中,重点提出当代“水问题”,引发学生对“水问题”的思考。在提问后,学生需要仔细阅读与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资料,提高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认识。同时学生需要探讨“大禹治水”故事中包含的水问题以及当代“水问题”。为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水问题”关键词,了解更多的“水问题”,进一步增强对“水问题”的认识,获得解决“水问题”的思路[3]。(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水资源概念与价值认识。教师有必要提前准备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此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件上展现“水价调整”问题,为学生留出时间搜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确保学生高效解决问题。课件上展现的“水价调整”问题包括:我国的水价是否有必要调整?你们怎么看待有的城市大幅度上调水价,造成水价高的原因以及怎样看待有的城市并没有上调水价,水价并不高的问题?水价高与水价低城市水资源分布特征是什么?那么其水资源分布特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在此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探讨问题的时间。学生可以展开以下活动:学生可以借助网上搜索资料,便于科学探究“水价是否调整及原因”问题。可以在网上搜索“人类可以直接利用水”关键句,深刻了解水资源被人类利用的情况。同时学生需要按照自身理解对“水价是否调整”这一问题提出观点、看法,并与其他同学探讨、交流。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重归纳水资源的概念,分析水资源分布特征,以及更好地清楚水资源的珍贵之处。教师需要在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水资源的概念,特别强调这里主要指淡水资源,了解水资源的珍贵之处。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还可提供诸如福州、北京、新疆等地某年的年降水量图,总结提炼关于水资源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学习框架[4]。(3)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①了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教师有必要提前准备课程资料,提出关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南方水源丰富,还是北方水资源丰富”以及“东部水资源丰富,还是西部水资源丰富”?那么不同地区水价又是怎么样的?学生需要在网上搜索“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全国各城市水价”关键词,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应用课程资料。在整个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选择学生应用多媒体投屏功能,展示研究结论,并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以及完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清楚全国各城市水价不同的原因,使学生清楚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城市水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能力。②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究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为完成该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的年降水量图和部分地区如北京、福建的多年降水量变化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地方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相信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这一现实情况,基于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分布情况,你们认为南方地区城市是否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什么?另外,你们认为南方地区城市是否有必要上调水价?在提问后,学生需要在网上搜集与“南方地区是否缺水,是否有必要调整水价”问题相关的学习资料,科学分析这些问题,得出问题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学生就容易清楚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即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认识到南方地区部分城市也会存在缺水问题,正因如此,需要通过合理调整水价的方式,帮助人们培养节约意识,避免人们浪费水源。(4)利用信息技术,探究水资源现状及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尤其是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关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学习资料。此外,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探究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此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我国缺水的原因”,并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方法。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等。对于学生而言,其需要在网上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借助资料提炼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讨活动研究“我国缺水的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对人们生产生活等造成的影响”“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探究结论。(5)利用信息技术,反思“水价调整”问题。在水资源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水价调整”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树立学生水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水资源保护能力。其中,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形象展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资源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发展等产生影响涉及的资料。而学生则需要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的内容继续探讨“水价调整”问题,尝试应用本节课堂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以此更好建立完整的学习框架,提高对课程知识内容的认识。在本次提问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学生讨论内容,并合理完善总结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水平,保证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课堂。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系列问题,并为学生留出时间探究、讨论问题,以此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的学习印象。

【参考文献】

[1]蔡海东.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问题导向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21(26).

[2]李艳丽,李玲玲,李嘉玲.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以衡阳县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25).

[3]刘小刚,杨金霞.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应用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0).

第6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随着模块化生产组织形式的推广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几十年内企业价值创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企业间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产品价值链内部分工的精细化使得原有基于生产流程组建的线性价值链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价值网络之中。在这种体现不同能力要素的价值模块所组成的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基于比较优势互补合作的日益增加使得企业间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另一方面,价值链形态的变化导致了价值链各环节利润分布的不均衡,价值链利润有向研发和销售两端转移的趋势。特别对于转型时期的我国企业而言,虽然多数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成功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其在设计规则及核心部件上的垄断力量,将我国制造模块或管道供应商置于代工――微利化――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循环路径(曹亮等,2008),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被锁定于价值链低端环节,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上述情况导致我国企业对价值管理的信息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管理会计模式下的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企业今天的战略管理和价值创新需求。为此,本文从演进理性视角分析了价值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系统演进的内在机制,构建了一个从单个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系统向企业间整合信息共享平台演进的三阶段模式,对构建价值网络环境下企业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企业价值管理逻辑演变

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由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构成的价值网络之中。价值网络的本质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和治理框架,让处于价值链上的不同企业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价值网络相较传统线性价值链而言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外部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的可能性,进而让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实现价值网络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和跳跃发展,帮助其实现单靠自身难以实现的预期市场目标。

事实上,价值网络的思想突破了传统价值链的线性思维和价值活动顺序分离的机械模式,也改变了原有单个企业环境下从熊彼特租金,到李嘉图租金,再到垄断租金的价值管理发展阶段(刘林青等,2008),而更多关注于企业间层面上分工协作产生的关系租金(罗珉、徐宏玲,2007),以及价值网络层面上资源配置优化而产生的网络租金(卢福财、波,2006)。网络租金视角下的价值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强调从价值网络整体的视角出发围绕顾客价值重构原有价值链,让价值链各个环节以及各不同主体按照整体价值最优的原则相互衔接融合以及动态互动,并通过企业间长期的组织合作关系形成跨越企业边界的稀有合作性资源,进而为价值网络整体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和特有竞争优势。

三、价值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系统变革内在机制

(一)构建理性与演进理性 哈耶克区分了两类理性:构建理性(Constructivist Rationality)和演进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哈耶克,1991)。其中前者强调计划秩序和契约论,认为制度的优化是通过理性的个体经由博弈计算做出的最优化决策选择,并需要依靠权威指令从上而下的强制执行;后者强调自发秩序和演进论,认为制度的优化是有限理性个体在自由环境下通过类似“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规律发生的自发演进过程,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作用而依靠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在共同价值规则的引导下自发完成(黄凯南,2009)。

与此同时,这两种理性思维范式也适用于不同的信息环境:构建理性的假设前提是变革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是完备的,并且这些信息能够被决策者所充分利用,最终可以依靠决策者的理性设计出最优化的变革方案和变革路径。因此构建理性适用于过程较为简单且封闭的制度演变环境;相反,演进理性的假设前提是变革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同时决策者本身也不具备完全的理性或能力来对现有信息进行分析利用,最终制度变革的力量来源于充分自由环境中个体受潜在规则(如文化道德、市场规律、治理机制等)所引导而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秩序。这种假定是与复杂、动态且开放的制度演变环境相符合的(刘圻,2008)。

(二)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变革机制在价值网络环境下的局限性 从哈耶克对于理性主义的两分法来看,以往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系统的演进过程更多体现出一种与企业内部科层制协调机制相符合的构建理性。这种构建理性下的变革机制在单个企业的价值管理环境下由于具备相对完备的信息条件和科层制组织结构的支持而能够得以实现,但却并不适用于价值网络环境下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的整体构建过程,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企业信息广度的扩展。在价值网络环境下,一个复杂产品的生产和装配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家模块供应商共同完成,一个销售渠道的拓展和延伸也往往需要物流配送、营销策划、系统支撑、外包服务等多方协作,由此带来的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传递节点的高度分散化和数量倍增使得管理会计系统所面临的系统环境由原来的封闭、静态变为开放、动态,最终导致价值网络环境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特征。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采用整体建构的系统设计方式,一旦信息需求或数据口径发生变化,管理会计系统往往不能够适时调整系统中各种信息的采集方式及处理过程,进而影响价值网络中各类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造成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时效、口径差异,降低价值网络整体经营管理活动的运作效率。

(2)企业信息深度的加深。价值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价值创造更多体现在对创新知识以及市场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深入加工,而这类知识信息管理需求带来的信息深度的增加要求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并能够用基于云端的共享信息平台来汇总和挖掘来自价值网络中大量市场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和可孵化商机。但除了标准财务信息之外,企业面临的大量非财务数据之间往往缺乏统一标准结构而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构,这就使得企业需要整合多种管理会计和统计分析工具来进行信息处理。这些因素要求价值网络中的企业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对管理会计工具不断进行调整和整合,使得构建理性下的变革机制缺乏效率:管理层出于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往往在事前并不能准确把握管理会计分析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补充关系(王斌等,2004),造成实务中企业要么盲目引进多种管理会计工具致使内部管理流程混乱,要么片面强调某一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排斥了其他工具的补充使用(高晨、汤谷良,2007),反而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降低。

(3)企业间认知和管理水平的差异。构建理性下的单个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变革过程是由中心向边缘、由上至下的,即通过管理层的权威关系来对整个系统变革进行目标分解和过程控制,因而是一种高度集权化的系统变革机制。而价值网络中的各企业可能在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时,如采用构建理性下由上至下的系统变革方式就可能导致“目标置换效应”,即价值网络中各企业可能都因核心企业的主导引入了新的管理会计体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认知和技术支撑,其往往会认为新模式和方法增加了企业个体的学习负担和适应成本,进而有意无意间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在此过程中,其他企业便会仅满足于完成表面的目标任务而忽视在变革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经验交流,使得整个管理会计系统变革虽然带来了形式上的变化却难以提升各成员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以及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从而难以在实质上改变整个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模式,也不能帮助价值网络中的众多小型企业突破价值创新上的路径依赖性。

(三)价值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系统内在机制转变 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的动态关系和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加大了构建理性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需要具备一定自下向上的自发适时调整能力,原来构建理性下命令和突变式的变革机制就需要部分被演进理性下互动和渐进式的变革机制所部分替代,以一种“范式变革”来应对价值网络带来的企业租金获取方式的转变和信息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而价值网络内部各成员间的信息协调机制也更多体现为自发秩序下的演进理性主义:从信息广度来看,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范围从企业个体层面的资源分配,到企业间层面的分工协作,再到价值网络层面的战略协同,管理会计信息的动态性不断增加,最终体现为企业个体层面的成本管理活动向组织间成本管理和价值网络成本管理的方向拓展(傅代国、田小刚,2008);从信息深度来看,企业的信息管理需求从以财务数据为主的交易层信息,到以作业信息为主的物质层信息,再到以隐性知识和创新元素为主的知识层信息,其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企业的预算控制方法也就从传统预算模式逐渐开始向改进预算、超越预算的模式转变(冯巧根,2005;冯雪莲、汤小青,2006);而从总体上看,随着管理会计系统的信息对象扩展至价值网络和企业知识层范围,身处价值网络之中且重视创新和资源利用的小型企业也会主动转变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模式,参与到上下游整体信息链的构建过程之中,管理会计系统变革过程中的演进理性机制也就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可见,价值网络中企业所面临的信息环境特征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系统变革的内在机制由构建理性部分向演进理性转变。演进理性下的管理会计系统构建方式和信息协调机制在开放、动态的信息环境中更能发挥出更高的效率,并且能提高信息系统对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为价值网络中网络租金和熊彼得租金的创造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开放信息渠道和柔性制度环境。

四、价值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系统演进路径

哈耶克认为要实现一种演进理性下的自发秩序,需要系统环境满足三方面的条件:(1)自由化,即保证演进单元个体不受外界力量的限制,从系统的整体约束中解脱出来,这是演进理性发挥作用的前提;(2)协同化,即通过长期合作来形成一种共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惯例,这是演进理性得以实现的内在治理机制;(3)价值化,即通过各成员的自发秩序和对价值的共同追求使系统整体具备了一种潜在的“理性”,能够向价值最大化的方向演进,这是演进理性下系统变革的最终目标,也是演进理性不同于自由放任的显著特征(哈耶克,1997)。从以上三点出发,本文构建了一个价值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三阶段演进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价值网络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演进模式

(一)自由化阶段 价值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演进起于现阶段独立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要完成管理会计系统变革机制从构建理性向演进理性的范式转变,首先需要价值网络中各个成员企业将原有自身内部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按其功能、对象和逻辑的异质性进行解构,进而形成数据口径、系统接口一致但又相互独立的信息模块来完成演进单元的自由化。这里信息模块是指一套能够单独运作并提供企业某一价值链维度信息的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解构为信息模块的过程类似于将一条整合的产品生产线按加工步骤细分为独立的生产模块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信息演进单元从信息系统整体中分离出来,而成为可以自由发挥作用的单独个体,例如:对一般零售企业而言,交易层信息模块主要包括末梢业务受理系统、POS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业务统计稽核系统、酬金结算系统、渠道管理系统以及经营预算系统等;物质层信息模块主要包括链接上下游供应商的物资采购系统、链接企业内部各仓库的存货调拨系统、设备维护系统、能耗监控系统以及在其之上的成本预算系统等;知识层信息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系统、产品管理系统以及投资预算系统等。

(二)协同化阶段 此阶段需要企业在长期合作中产生的知识信息惯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价值网络中各个企业同质的信息模块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特定服务对象和功能的信息共享平台,对跨组织和企业间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挖掘加工,形成供价值网络成员企业共同享有使用的知识平台和沟通渠道。对于一般企业,主要包括了客户关系信息共享平台、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产品研发信息共享平台。

(1)客户关系信息共享平台由交易层信息模块的相互连接而成,主要实现价值网络整体的经营收入预算分析和管理工作,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客户偏好分析以及各网点、区域的产品销售情况反馈等相关信息,目的是为了精确定位市场需求,减少产业链整体对于市场的反应时间,让企业根据区域经营销售情况差异及时调整分配营销资源,为企业节约销售及客服成本。

(2)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由物质层信息模块的相互连接而成,目的是利用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云计算应用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的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流程监控、交通物流跟踪、仓储信息查询等功能,促进价值网络各企业之间的作业协同优化和跨组织成本管理工作,减少库存以及供应链上 “牛鞭效应”的影响。

(3)产品研发信息共享平台由知识层信息模块的相互连接而成,主要提供技术研发协同、产品设计方案的整体制定以及模块分解、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等相关信息,目的是让价值网络中的各企业通过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根据战略同盟需求改善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降低单独的研发成本,有助于帮助企业突破自身的资源、技术、人力瓶颈,并且避免企业在研发和发展战略上与价值网络整体发展趋势的偏离。

(三)价值化阶段 上述不同类型的信息共享平台在价值网络中各成员统一的价值追求和一致战略取向的基础上再次相互整合,形成覆盖价值网络各企业以及交易层、物质层以及知识层范围的整合管理会计信息。虽然价值网络的复杂性和内部各企业的不同信息需求会让整体的信息系统在初期需要不断地试错调整,但价值网络中的各成员企业对网络租金的共同追求会使系统整体具备一种潜在的“理性”:在模块化的信息系统结构和由下而上的构建机制之下,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自发的通过信息模块的替换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来适应价值网络形态和构成的不断演进,最终可以通过自发秩序来完成管理会计系统从企业内部向价值网络,从价值链交易层、物质层到知识层的多维度整合调整。而通过这一整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充分发挥价值网络在资源共享和动态适应能力上的优势,通过信息的及时传递分享,帮助企业突破单独企业发展时所面临的路径依赖,最终实现价值网络整体的价值增值。在此演进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1)信息模块的划分取决于企业的信息需求和具体价值网络的行业特征。在这里,只是将问题简化而将其分为了交易层、物质层和知识层三类信息模块以及对应的三类信息平台来代表一种一般性的情景,而实际中这些模块和平台之间可能具有交叉重叠关系,表现为图1中的虚线箭头。

(2)企业间信息共享程度的确定应随价值网络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合作信任关系的逐渐增加而逐步扩大,由此避免信息共享带来的企业竞争信息和核心技术知识的外溢风险。

(3)最终整合而形成的信息系统是与各成员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并行的一整套外部信息共享系统,并不与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和控制活动相互交叉,不影响企业的相对独立性。但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可以借由整合的系统进一步加强,预算的精准程度和动态反馈能力会优于原来企业内部的预算系统。

(4)在系统的整体构建过程中,第三方的管理咨询机构、软件设计商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商通常也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价值模块融入到价值网络体系之中。这一方面可以帮助价值网络中的中小企业克服企业间管理水平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差距带来的制度变革障碍和系统转换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价值网络中的小微企业提供了知识共享的渠道和发展创新的机遇,从而为其突破因知识结构造成的路径依赖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曹亮、汪海粟、陈硕颖:《论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二重性――兼论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2]傅代国、田小刚:《基于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个企业间的战略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3]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哈耶克著,刘戟锋等译:《致命的自负》,东方出版社年版。

[5]刘林青、谭力文、施冠群:《租金、力量和绩效――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对竞争优势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6]刘圻:《论企业财务秩序的自发性》,《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7]罗珉、徐宏玲:《组织间关系:价值界面与关系租金的获取》,《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期。

[8]卢福财、波:《网络租金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6期。

[9]黄凯南:《认知理性和演化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0]李志斌:《组织转型视角的预算管理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11]王斌、高晨:《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12]高晨、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

第7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第二、行政管理理念的重塑——行政管理思想、宗旨、意识的整合与超越。网络本身就是新的管理思想论文和管理模式的载体。在人——机——技术系统中,行政主体的管理理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从而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后果。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手段。从不同层面撞击和涤荡着行政管理不同层级的管理主体长期养成的管理理念。网络对行政管理能力局限的突破,管理主体应改变对自身和管理系统的认识;网络对管理时效和管理投入的影响,管理主体应改变对管理的时空观;网络对先进管理思想、模式和经验的传播,管理主体应改变管理学习的观念和行为。网络技术促使人们管理思想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和全面性,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直线性走向立体性,从孤立性走向协调性,从经验性走向理性,促使管理主体形成开放、超前、创新、科学的管理理念,确立知识化管理和管理人性化、柔性化观念,竞争与协同合作的观念,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相结合的观念,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的观念。要求主体必须注重网络理念的培植,创造有利于行政运行以及管理对象和国家公务员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行政主体形成网络技术管理时代所必须的网络价值观:网络法制行政观、网络行政道德观、网络政府职能观、网络行政环境观、网络行政效率观、网络行政行为观、网络行政技术观、网络行政组织观、网络行政信息观、网络行政调控观以及网络劳动观、网络生活观等等,以适应行政实践的变化和指导行政实践的变化

第三,知识管理是行政管理领域的新拓宽——软化管理翩然而至。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使全球各国从经济增长方式到行政管理及不同层面的管理发生着根本的转换。传统的行政管理比较重视对人、财、物等有形管理,而忽视无形的知识管理。政府的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对象的行政管理,是政府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管理过程,以满足政府未来和现在的需要,以确认和利用政府已有和新获取的知识资产,从而为政府管理拓展新的机遇。传统行政管理比较重视对有形的人、财、物等行政要素硬管理,而忽视无形知识性软的管理。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的积累这就存在着如下可能:知识可以通过溢散,从而在几乎不用额外投资的情况下重复利用,以减轻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给国家所带来的压力。表明,知识成为行政运行中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要素,伴随着知识性的技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相关科技的成长、繁衍,知识性工作成为行政效益、效率的基本来源,知识进入所追寻的行政目标的每一个环节。政府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政府系统知识和智慧的整合来提出政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之下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管理着力于组织调整和管理方法的探索,通过消除交流障碍来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同时,建立广泛的外部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转变成真正有竞争力的工具它要求,构建政府获取、开发、应用知识的管理系统和知识战略;组织协调好政府内外部人才和资源,实施政府的知识战略;有效利用知识,改善政府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知识的角度来检测行政管理的状况,不断提高政府的知识管理的行政能力。第四,网络技术促使行政组织管理平等性一一等级森严权威的“金字塔”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其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连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就从尖顶的“金字塔”型变为扁平的“矩阵型”,原有中层行政层次组织的传输的纵向职能受到很大挑战,分工细化的行政管理组织将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职能相近的行政组织的整合成为必然。同时也表明,网络推倒了传统管理砌就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级之间等级森严的“金字塔”,拆除了横隔在他们中间的妨碍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藩篱,还他们平等地位。通过网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瞬间直接沟通管理幅度原则为信息幅度原则所取代,因此,行政组织将发生三个巨大变化:一是扁平化。行政组织内部为提高沟通效率,信息沟通方式,就要进行改革,减少组织层次。利用网络,行政主体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强化控制的情况下,将组织建制设置得更合理、有序,可以让网络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通过网络交互服务功能,可简化行政办公活动,包括网络交互收取回执、获取在线资料、行政会见等。使行政组织的管理层和机构明显减少,使上下直接沟通,最高决策者通过网络能够迅速对各种决策后果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决策采取纠正行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服务,目标变了,机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如仍沿袭和维持层层上报、层层下达的机制,则许多机会将不复存在,将给有效竞争带来很大影响。二是分权化。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论是地方或部门都有了许多自主决策权。但在网络技术影响下,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使行政组织内部、各环节的信息传递可以直接进行,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将通过网络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在网络上,公务人员以知识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具有较大自,能够实施自主管理。网络促使行政组织扁平化,使每个人都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结点,使直接平等沟通成为可能。当发现问题时,自己可以当机立断的处理解决,也可以直接向有关高层管理者请示和咨询。自主性管理体现了公务员的尊严,有利于公务员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整个行政运行中的权力集中度还将进一步减弱,分权性还将进一步加强。行政控制主要是通过基层或部门承担必要的责任和制度化、规范化、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实现。三是虚拟化。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将通过计算机网络,纳入到联盟体系中,形成网络组织。虚拟行政机构,它是借助网络实现内部沟通并开放窗口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行政组织的核心是提供服务,以往必须在某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某人对某人的情况下服务才能实现,虚拟化取消了这种的繁琐,抽空时间、地点、对象,直接回归核心—服务。也就是行政运行可以实行虚拟运作,将现实的资源迅速整合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的临时性行政网络组织,实行相关行政资料的共享,优势互补,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行政对象变化的需求。虚拟行政运作产生虚拟行政管理,网络虚拟行政管理要求行政主体利用信息、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种协作关系,确保以最优的方式进行合作。行政组织内部也可实施虚拟管理,即借助外部力量,将一部分行政职能在有效、规范控制的前提条件下交给外部专业组织去处理。目前发达国家出现了虚拟办公室、虚拟工作小组、虚拟投票箱、虚拟议会等。

上述情况下,政府组织在精减人员和机构的基础上,要以服务对象为导向,以高效优化为原则,利用网络,建立以行政运行主要环节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行组织内的柔性化管理,繁捷化的决策,对行政组织内部机构职责、权限重新调整和设定,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信息交流网络。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如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监督监控机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等多种合理机制。

第五,精确性改变着行政管理载体工具——数字化管理的跃然出现。以往的交流,信息不是类比的就是实体的(尼葛洛庞帝谓之曰“原子的”)。而信息时代,信息以数字形式(即bit,位元)存在,一切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0与1,这样就实现了A(atom)到bit的转变。统一性、可压缩、光速传递、传输品质优良是数字化的突出特征。因此,行政组织内部在沟通上将由类比式(备忘录、报告书、打电话、图形图表、照片、模型、会议记录等等)转变为数字式。政府方案的实施和运作都将记入到浩渺的数字海洋之中。

在行政管理手段上,它将过去的人工模拟系统,发展成为数字神经系统,将复杂的事物都变成数据信息在网络上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快了行政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使信息资源可得到(上接第47页)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为行政决策等各行政管理环节提供相应数据。如利用决策支持软件,可以采集和保存数十年的历史数据,并在巨大规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决策参考方案。再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发展把报关、审单、征税、核销、查验、放行等进出口贸易通过海关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从管理模式上加以革新。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数字化工作的开发研究工作,科技部“九五”期间重点投资了“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分布式数据库共享系统”的专题研究,一大批科技文献数据库及信息服务系统(如ChinaInfo)已经投入使用。在行政管理领域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正在加快,逐步建成网络传递与沟通的平台与网络数据库。同时,数据仓库的开发研究,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完善,为行政管理的精减和效能提供了技术力量的支持。今天行政管理通过进入网站浏览资料获取信息,明天通过web来搜索数据仓库。网络技术将行政管理导入数字化的趋势昭示着行政管理精确化程度的加强,也将对国家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与素质提出更加规范和更高的要求。

第8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教学整合方法

引言:

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授基础课程内容,也需要将学生的思想水平与综合能力进行积极的指导,使得学生具备社会生存以及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模式,能将基础知识的利用率增加,并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所以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改变自己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学指导态度,从而在策略应用之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课程教学水平。

一、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来讲,良好的课程教学方法对课程学习任务完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各个科目教学期间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利用其拓展地理课程知识,将教学模式转变,能将新课程教学目标全面应用。由于新的社会背景下,地理课程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支撑,通过结合运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由于信息技术在课程中呈现往往都是需要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而多媒体的展示作用具备极强的演示功能,课程中的抽象化知识几乎都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所以地理教师需要结合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将图片、音频、音乐等内容结合利用,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多种感官调动下,了解地理环境或生态资源的复杂性,这样就能理清地理知识学习中的重点或难点的内容,深度的探究分析地理知识,并获得良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对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

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互相依存的。所以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之间的整合,其实也相当等于地理课程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通过对地理知识讲解,计算机能够展示相应的历史条件、环境背景、发展过程等基本的内容,结合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发展情况,教师也能利用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地理课程学习,也能为其它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条件,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性的存在,讲求课程讲解的单一性、针对性。地理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搜寻有关课程的内容,能够给学生建立一个跨学科的平台利用机会,拓展地理基础知识的宽度,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实现地理教学的延伸性开展。单纯的就地理知识来讲,开展立体的分析研究,能够将课程学习的最佳效果发挥,达到教师所预期资源整合的教学效果,尽管在两者进行整合期间,教师一旦把控不当就会将地理课程教学本末倒置,但是只要地理教师合理把控其它知识内容的融合教育程度,那么地理课程教学效果,依然具备增强以及提升空间。

三、信息技术有利地理相关知识搜集整理

网络资源有着大容量、大范围的特点,所以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之间的整合,对教学资源的拓展利用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能够将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教师在课件制作、教案编写等方面,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建立专门的课程资源收集库,那么每一个文件夹或网页中的内容都比较系统性。后期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资料进行调用,学生就能在多方面的地理知识搜集呈现的阶段,获得课程学习更加清晰、直观的印象。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注意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协调性,保证学生有效掌握基础地理学习内容。

第9篇: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16)01-0116-0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大众化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最难就业季”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因此,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外,学习与社会接轨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但是,作为公共课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目标,难以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真正的作用。如今,各个学科都在努力突破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与课程的整合也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被认为是当前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基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整合,是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困境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对于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其他类似公共课程的有效整合仍缺乏系统和细致地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实际的问卷调研,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整合策略,尝试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帮助择业期的大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能力等特点选择职业的专门工作,其主要任务在于利用心理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咨询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开展职业认知、职业定位、职业规划。[1]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教学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问题,导致就业指导课程面临发展困境,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其预期的定位。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为对制作简历、面试礼仪和就业政策及法规的简单了解。[2]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和单一,学生自己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手段获取,因而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教学内容陈旧,很少加以改进,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未能符合学生、社会发展和市场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较差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是学院的书记或辅导员,他们往往没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由此可见专业化程度不容乐观。此外,通常就业指导教师的行政工作较为繁忙,很少有时间参加有关就业指导课程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并且与人才市场和企业联系较少。他们虽然在日常上课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准确预测。因此,当前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水平整体不高,致使他们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等方面难以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由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精力有限,在有限的课时教学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通常采用同样的传统讲授法。然而,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讲授方法单一,缺乏生动直观性,使学生只能接受理论知识,而在实践应用时无从下手。同时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无法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性特点,从而也难以实现个性化指导这一目标。

(四)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大多数高校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由于对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高校没有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系统统筹考虑。[3]可见,授课教师与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兼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混学分、拿成绩。加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少课堂互动,缺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被调动起来,对课程及其相关知识并不在意,使得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欠佳,并没有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所欠缺的职业素养的实质作用。

(五)课程设置不规范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时间和课时设置不规范。部分高校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每学期4个学时,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四才开设。课程开设较晚的高校因为时间的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方面指导的需求,而课程开设较早的高校往往也只是对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简单概述,致使学生在真正求职时所用甚少。因此,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时间和课时长短,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真正使课程具有实用价值。

二、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性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趋势和优势,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需求,论证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以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解决当前课程出现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一方面,采用访谈法。笔者对四位河北高校就业指导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关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境以及就信息技术对就业指导课程所带来改革的看法和建议。另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者以河北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来自文理不同专业,涵盖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其中男生34人,女生46人,共发放问卷80份。主要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看法。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访谈和整理,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师生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较为不满意。在访谈过程中,一线教师大多反映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滞后、单一,且课程没有受到学校以及学生的重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简单的知识讲授为主,以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明显缺乏师生互动,且由于教师少而学生多,个性化指导的实现很有难度。一旦课程结束,就业指导也就随之结束,不会产生持续性的指导和对学生职业规划的不断修正。针对学生的问卷数据统计也反映出相同的问题。83%的学生认同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见图1),89%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不满意(见图2)。在上课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认为当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对自身职业素养和规划起到明显促进作用。2.师生对信息技术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持支持态度。针对授课现状,就业指导教师在努力寻求突破,以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使就业指导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基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时效性和应用性,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被一线教师所认可。教师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其与社会真正接轨,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参与性更强,更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持续性关注。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更是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持有积极态度。3.就业指导课程可从多方面与信息技术整合。通过访谈了解到,一线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有用武之地,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以及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对就业指导课程优化。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提出就业指导内容应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和实践性(见图3),教学方式应多样。如增加求职模拟训练、面对面咨询等环节,增强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见图4)。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较为认可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当前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讨论与建议

基于就业指导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业指导的课程资源

传统课堂采用的教材内容固定,很少更新,时效性差,因而较难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就业指导课程在内容方面应不断去糙取精,并发挥信息技术的检索与制作功能,在传统教学内容中融入与现实社会需求真正接轨的内容,如真实的人才市场与企业招聘要求、面试案例等,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满足社会需求,学有所用。教学内容除了文本形式的知识点外,教师可利用网络,将节目或影视视频资源、时下流行的图片等素材作为案例,使课程更加直观生动,契合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非你莫属》、《杜拉拉升职记》、《何以笙箫默》等视频中有许多面试着装、言谈举止方面的技巧,符合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此外,信息技术不应只限制为搜索工具,它所应用的网络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资源提供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开发,可以搭建就业指导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共享各高校的优质资源,从而使一成不变的教材成为灵活、时效性强的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以讲授的方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性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优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既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除了采用讲授法传授基础知识外,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促进师生讨论以及生生互动。例如,较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可由教师提供相关网站,或将网站以二维码等形式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招聘类等实践性强的内容可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模拟,若受到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可通过网络弥补,学生可在课下通过表演、数字故事、动画演绎等不同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对于制作简历等操作性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操作、美化、分享和评价。通过信息技术,突破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方式不拘泥于讲授,更易于优化教学过程,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网络平台的便捷,使个性化教学指导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的职业、性格等测评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模拟应聘、案例分析,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指导过程。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日益成熟的当下,可建立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跟踪学生的发展变化,提出更有针对性、持续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方式

一般的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为制作个人简历或撰写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论文。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只能获得分数和学分,却不能获取简历制作是否合理规范、自身职业素养如何的反馈。从总体来看,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常常受到学生数量多、课程重视程度低、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网上的客观题试卷完成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测试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出分数和反馈。对于过程性评价,通过主观题,如制作简历、看视频回答问题、录制小段模拟面试视频等多样化题型,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得以实现。在同伴互评实施中,教师要首先给出评价标准,然后学生随机互评主观题,并进行自评。评价标准可作为答案,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识记。通过评价他人作业,学生也可以实现自我反思。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更营造出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在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消失,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持续性指导。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背景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构建更为完整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从而更易于突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束缚,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共享资源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中,不仅可以学习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就业指导知识,还可以监控自身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培养自我监控和反思意识。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很好地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5]然而,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的整合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技术和专业方面不断进修,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应端正思想,认识到就业指导对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整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未来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深化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整合,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不仅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类似于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的其他课程,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经过系统的开发,也将发挥课程设置的真正作用,优化教学效果,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池忠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57-60.

[2]王建.CAI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14(8):22-25.

[3]雷树俊.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1):136-137.

[4]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