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课程改革重点精选(九篇)

课程改革重点

第1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

  

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第三,师资培训加力度。《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转变为现实的功效,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其次是已有教学习惯的挑战,再次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陈旧的知识、观念、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第四,教育评价换尺度。落实新课程标准,必须改革固有的评价机制,评分、评估、评语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摒弃以考试为唯一尺度的做法和唯分数论的评价。努力使语文教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客观化。

第2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关键词:重点课程建设 教学目标 分层次教学 网络化教学 信息素养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正在步入信息时代,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计算机教育、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变化,普及程度不断加深,使得不同时期刚进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都明显不一样;另外,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发展变化却相对滞后。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促使我们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育观念,运用更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系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任务的承担主体,于2003年成功申请了该门课程作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着重思考了如何更有效地整合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考试方式等问题。

2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叠

教育部在2000年11月下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具体阶段目标。随着初中、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部落实,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将会有显著提高,从近几年新入学的大学生中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在高中或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类似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大学第一层次的课程显然不能完全从“零起点”开始。

2.2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与高校师资、软硬件条件增长不足之间的矛盾

大规模扩招在教学上形成的压力主要是在基础课,特别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强调以实践为主,上机实习时间至少占教学学时的一半。学生大幅增加了,但教师和教室等教学资源都没有相应地增加,因而应付大规模扩招的办法是上大课,原来每班50~80人,现在是90~120人,甚至150多人。教学手段是普遍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的模式,大屏幕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也特别适合于计算机课程教学。它的优点在于:第一,学生可以得到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的教学信息,它将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第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集中众多老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第三,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它的不足在于:第一,多数学生高中时期没有接触这种教学方法,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作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最后,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如果没有适合的配套教材和充足的上机实习机会,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2.3上机辅导、作业批改和考试方法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实践尤为重要。教学计划中上机操作占总学时的1/2~2/3。理论教学可以上大课,而上机操作辅导和上机考试成为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上机实习由任课教师亲自指导的工作量很大。尽管课后作业大部分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或网上,但教师批改非常耗时,每次只能抽查一少部分,因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掌握。同时,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内容多,知识点比较分散,使用传统的笔试进行考核已不再适用,目前既要笔试又要上机考试。准备上机考试环境、组织考试和评分的工作量很大。上机考试分客观题和主观操作题两大类,客观题比较简单,目前的考试系统和试题库很多。但主观操作题自动判分比较困难,目前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还不成熟,组题比较呆板,受软件版本影响很大,如Word 97和Word 2000的文档格式不同,就无法自动阅卷,网络和Internet部分的操作考试更难以实行。

2.4 计算机给大学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授课、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料库等加速了人们的学习进程;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将世界各地的信息随时传递,完全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习惯。E-mail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几千年来的书信传递方式;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论坛、电脑游戏已经成为时尚,然而这些对学生的影响并非全是积极的,不少学生沉迷于这个虚拟的社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互联网上大量黄色信息就像一样腐蚀着学生的心灵。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3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

面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我们分析了当前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我院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即将网络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室教学有机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并重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明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目标,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与信息素养为中心,开辟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新路子。

3.1 明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总教学目标,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应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院学生在大学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课程建设中,为了及时跟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又保持教学课时的稳定性,注重处理好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的关系,不断更新、精选教学内容,兼并、压缩或者取消重复和陈旧的内容,同时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实修订教学大纲,并结合学生实际,修定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表等文件,以此保持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通过这些手段来规范教学行为,明确教学要求,使任课教师有章可循,保证不同的教师授课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要求不降低。

3.2按“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由于我院的大学生有不少来自相对比较贫穷的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又基本上是“零起点”,如果不加区分地跨越“零起点”进行教学,势必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好”,从而影响整体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通过计算机知识考查、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学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情况,然后以学生网络自愿填报为基础把学生分为“免修”、“免听”、“必修”三种层次。对于前两种学生,允许他们不来上课,但“免听”的学生必须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同时根据这两类学生所学专业,开办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培训班,如美术专业的学生补充介绍关于图片处理、界面设计、绘图软件等方面的内容,数学专业开设Matlab软件的教学,同时也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的认证考试,如等级考试、微软认证和教育部的ITAT认证等,以此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这一举措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对于“必修”班的学生,则完整地给他们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所有教学内容,其后也可以申请参加下一年级的“免修”班所开的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把不同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生同等对待的弊端,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3 实现多媒体教室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的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研究型学习、支持案例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在实现网络化教学方面,也已经有很多高校在尝试,并有较好的效果。但笔者发现有以下不足:(1)部分网络教学平台仅有“平台”,而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2)现在很多网络化教学平台由于没有教师的参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称之为网络化学习平台,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该平台上的学习很盲目,导致多媒体教室教学与网络化教学脱节。

网络化教学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网络化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应将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纳入校园网建设的一部分。一方面应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诸如课件、参考资料、查询手册和联机帮助信息等多种教学资源,也为老师提供素材库、试题库等备课资源;另一方面重视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学生与教师同步或导步交流的平台。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网络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室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指明学习思路,而网络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的开展,突出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浏览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对不易理解的章节可以反复学习,不仅弥补了分层次教学带来的不足,而且也解决了同班学习接收知识速度快慢不一的学生的困难;可以进行网上测试,自评学习效果;还可通过E-mail,BBS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地交流,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两种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撑下的有机结合模块如图1所示。

3.4 加强教师主导作用

在网络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室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下,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将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注重“精讲多练”, 所谓“精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精辟讲解,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而不是要求在教学中面面俱到。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学生通过“练”,逐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将网络化学习的不足摒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反复学习,反复训练,并通过E-mail或BBS回答学生提问。积极组织开展网络社区讨论,使得教、学双方互相激励、互相促进,达到更好的效果。

3.5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引导

实践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大量的上机操作练习,才能熟悉各种操作环境,解决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得大量课堂上无法得到的操作知识和经验,并通过实践去理解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在头脑中建立起符合计算机特点的思维模式。要提高实践操作的质量,除保证实验学时与讲课学时之比不低于1∶1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3.5.1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把事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即任务)摆在学生面前,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把软件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明白各种操作的作用。比如在讲解Excel时,首先通过投影仪让学生看一张学生综合测评表,这张表中有某班全体学生一学年所学课程的成绩、总分、平均分,并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告诉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如何输入这张表,以及求出每个人的总分、平均分并排序。然后从启动Excel开始讲起,介绍Excel中的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如何输入数据、复制数据,如何使用公式,相对地址的使用以及排序完成后如何输入等差序列给每个学生添加一个名次。这样讲起来既生动,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很清楚每个操作的作用。学生练习也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并在练习的任务中适当加入一些没讲到的操作,让学生通过软件的帮助功能自己探索,这种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每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布置灵活多变的有针对性的上机作业。如Windows操作系统一章,教师应结合机房的资源给学生布置一些较系统的、有序的、逐步深入的上机作业,Word、Excel、PowerPoint等可以布置综合性的作业,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5.2 采用启发式实践教学法

上机实践环节的目的首先是印证对理论的理解,然后熟悉、掌握所学技能,最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知识获取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指导学生针对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规则,详细设计实践步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对学习的程序、工具及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在这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动灌输的对象。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当发现具有创意的作业后,就应该及时通过网络推荐给其他同学学习,或在授课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室演示给学生,也可让学生在BBS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讲解、邀请其他同学给予评论并提出改进方法,促使封闭学习向开放学习的转换。

3.5.3 注重第二课堂教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每年举办一系列全院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键盘录入大赛、课件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网络之星擂台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6 借助校园网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检索,发现有用的信息,并通过适当的处理,使其获取的信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方面的内容包括Internet应用、网络与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前景、用法和文献资料的使用,网上聊天、论坛等交流工具;同时也要求自觉遵守与信息相关的道德、法律和规范等方面的品德,这方面的内容包括网络道德、法律和习惯、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计算机信息素养的培养。

实践中,我们把涉及面广的信息相关内容合理分散,有些内容揉合到理论知识中去讲解,有些揉合到实践操作中去讲,做到有的放矢。借助校园网这个平台,从资源共享入手,在校园网上给学生提供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基于B/S的网络考试平台,供学生平时练习与学习测评;教会学生通过校园网主动收集信息并学会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同时也提供聊天室、论坛等工具,开展辅导答疑、协同学习等进行同步与异步的交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一些贴近实际并有前瞻性内容。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信息素养。

3.7 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试模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很多,其中大部分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单纯使用传统的笔试进行考核已不再适用。我系于2003年申报了重庆市教委科技资助课题――通用网络考试平台,该系统现已结题并在校园网投入使用。该系统基于Web平台,集考试、测验、单元练习于一体,具有智能完善的评判系统、全面而有效的考试评价体系、功能强大的信息反馈机制,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校园网内的任一台微机就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单元练习与自我测试,然后,根据自动评判系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压缩课时与增加教学内容的矛盾, 有效地减少了教师阅卷的工作量,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4结论

网络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室教学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实践操作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由于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与启发式实践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充分运用校园网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考试平台与高效、快捷的交流手段,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教师负担,而且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EB/OL]./20011219/3014655_2.shtml#44,2004,2.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3] 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2,13:24~29.

第3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作用;意义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部分

1.课程目标的改革

课程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而课程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课程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应该确立一个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进而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途径。而要确立课程目标,关键在于确立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改革

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制安排上有很大的改变,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更加方便。新课程结构编排的改变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对整篇文章也有了大体的认识。在学习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思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充分地展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优势。

3.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的改革

新课程的改革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同时使得老师使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作用

1.开拓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

在高中英语授课过程中,新课程改革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创新,对不一样的学科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突显学科的教学重点,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使得英语课程的训练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新课程依据英语教学的特殊性,编排相关的英语教学辅助练习,利用这些辅助练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说,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开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进而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热情。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看重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得学生在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快乐,进而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进而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热情,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英语,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3.设计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英语学习方式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设计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再感到无力,也不再觉得枯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听、说、写的能力,利用所有英语学习的技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英语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英语,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快乐。

三、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展现课程的改变,需要新的教学大纲的出现。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注重学生知识和实践、进程和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自身素质的展现。新课程对高中英语课程的特点、价值取向以及优势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展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新课程的内容中

新课程改革使得新课程不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十分看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它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对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及道德感十分有意义。新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改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使命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

3.选择辅助学生综合发展的知识以及技能

新课程改革符合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性质,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提高,积极改变英语教材中繁琐的部分,把英语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打破了教学大纲的枯燥无味,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课本上的字面意思,更可以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突破。它将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途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的新的教学方式;它把原本寂静无声的课堂转变为气氛活跃的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沟通;新课程改革还重视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当前我国教育不断创新与改革的条件下,我们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利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问题,实现教学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强.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J].聚焦新课程,2010.

第4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为何以近十年为时间蓝本,笔者想先从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划分谈起。课程改革划分的依据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考虑。宏观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观是指整个教育体系和国家教育的大政策方针;微观是指课程体系本身[1]。据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的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种阶段论。

一、宏观: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论

陈彩燕以1949年建国为时间起点,认为课程改革的历史阶段与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将我国课程改革划分为四大阶段:

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课程(1949—1957)。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更多地着眼于探索和构建比较系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中小学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为中小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75。

2•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课程(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的萌芽时期。1963年编订的课程体系充分反映了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一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大地增加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的教学时数,减少了历史和地理的课时;二是它突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单一必修课的规定,首先在高中增设选修课。20世纪60年代前期编订的课程不但没有打破学科体系,反而更加注重“双基”,强调系统知识的掌握,加重了学生负担[2]75。

3•“”时期的课程(1966—1976)。这时期的课程是在极左思想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和联系实际,推出所谓“工基”(工业基础知识)和“农基”(农业基础知识),搞工农兵教育。以语录为教材,以空洞的口号代替科学,严重破坏了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降低了教育质量[2]76。

4•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课程(1977年以后),对最后这个阶段又可以进行细分:1977—1984年,是拨乱反正恢复中小学课程秩序的时期。1977年恢复高考,同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编写全国统一通用的中小学教材,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肃清“”极左思想;1986—1992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开始向深度和广度进发。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改革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核心,实现了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管理上的重大突破,并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4—1997年,是适应性的课程调整时期;1998年至今,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虽然大多数学者将2001年作为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起点,但实际上,此次课程改革在1998年便开始孕育,为突出改革整个过程与前因后果,作者故作这样的时间段划分[2]76-77。

二、中观:课程权利主体划分论

黄忠敬以1977年为起点,从课程的权利主体来审视,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1•“国家”模式阶段(1977—1985)。这一阶段是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初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酝酿期或准备期。期间,全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各地学制混乱,中小学教材被全盘否定,盲目上马的教材质量低劣且十分混乱。“”结束后,我国教育就面临着恢复和重建的问题。因此,此阶段的课程政策采取的是“国家”权力模式,课程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课程几乎完全由国家决定,地方和学校都没有课程决策的权力,只能执行国家的决定[3]22。

2•“国家+地方”模式阶段(1985—1999)。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走向深入,国家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不断地下放权力,主要到地方层次,学校层次仍然没有多少课程权力。当时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范围内,都有一小部分权力安排的地方课程或者说乡土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3]22-23。

3•“国家+地方+学校”模式阶段(20世纪末至今)。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不失时机地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在“扩大学校自”和“教育松绑”的呼声下,我国课程的部分权力进一步由地方下放到学校。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课程模式,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一个标志[3]23-24。

三、微观:成长历程划分论

赵昌木、徐继存以1978年为起点,按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长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8—1985)。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研究的起步阶段。翻译、评价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本阶段我国学者研究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之一[4]3。

2•拓展阶段(1986—1993)。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标志推行义务教育,加快了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课程教材的时代性、乡土性及农村课程改革等问题也得到初步探讨。综合课程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围绕着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综合课程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综合化等问题[4]4。

第5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74-02

近几年学校课程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许多教师早已投身到改革的第一线积极实践课改。学校的课程改革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探索、探讨、交流和评价。笔者面对新一轮课改也并非无动于衷,于是在此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学校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看到,它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了基础,新课程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增设综合实践课,注重开发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改革还改变了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的课程还重新注释了课堂评价的内涵,它不再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纵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目标定位等,各方面都能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人,或者说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培养只得到某一方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改革突显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以成为广大教师以及热心课改的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教师如何在课改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对课改尤为重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它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改变。课程改革使教师成为主力军,特别是一线教师。课程改革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每门课每周开几节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开发的主体往往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教师几乎没有发言权,处于课程开发的。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这样便导致大多数教师不关注课程,缺乏课程意识,更不关心课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也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和技能,根本就不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旨意,结果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而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特别是提出开发校本课程,目的就是在于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它开始关注活生生的教师,把一线教师纳入课改中,这样一线教师的理论缺位也可得以缓解,新课改它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利。教师应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学校层面上,要开发校本课程,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改中去。此时教师不是去模仿一套技术,而是深入理解课程原理,从实践及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中去建构新概念。不是立刻学习他人所传授的方法,而是明晰课程改革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改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这样做等,能够做到自我反思,这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你就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水平。把开发课程资源作为自身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其次要对课程资源有所了解,把学校内部外部的一些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素材都可以看作是课程资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正确认识,包括教师自身学识其实也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这样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也必将促进课程改革的成效。

三、课程改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自主性

第6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它与千百万个家庭的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休戚相关,与全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教育从来都是在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运行的。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目前,课程改革虽然已在中小学广泛实施,并已在许多地区和学校初见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撼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传统的功利主义观念,未能深刻影响社会、家长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取向和准则,应试、升学的价值取向有增无减,致使择校之风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愈趋加重,以致部分学校无所适从,在既抓课程改革、又忙于应试中困顿不堪,使教育的功能严重扭曲。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指出,“从总体上看,受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各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评价、管理制度不配套;课程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2〕。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视课程改革的现状,对困难与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寻求新的突破,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社会重大动荡转折之时,总是会英雄辈出。历史的发展催生了英雄们在历史转折重要关头能辨识时务,以大无畏之勇气,提出与时俱进之理念,行改革创新之举,能率先打破僵局,并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激活并动员起整个社会的改革力量,破解时展之困局,推动社会的巨大变革。安徽小岗村“大包干”之创举对于中国农村巨大变迁的意义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之变迁也充分证明了在不同时段率先进行改革、试验的地区与学校对于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具有的样本意义,其所产生的影响与推力不可低估。

诸如湖南汨罗所进行的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上海青浦所进行的社区教育实验、江苏李吉林主持的情景教育实验、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所进行的主体教育实验、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实验等,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对课程改革的新探索,他们都以其“英雄”的品格———勇于冲破现状、敢为天下先的姿态和榜样的示范作用深深地触动和激发了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走向和整体进程。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呼唤“英雄”辈出,课程改革欲谋求新的突破,期待涌现出更多勇于冲破改革瓶颈的榜样和示范,期待着涌现出更多的“洋思”和“杜郎口”,能以大无畏之勇气,挣脱各种功利观念、世俗之风的纠缠,回归教育的本真,高举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的旗帜,打破目前僵局,冲破现有条框,坚定不移,执着追求,由局部突破带来整体变局,进而形成典型引路的“燎原之势”,以促进课程改革取得历史性的新进展。

二我国近10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证明,发现和推出课程改革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至关重要。典型引路是课程改革突破的依赖,也是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课程改革的艰辛历程表明,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既没有成功的个例及经验参照,又缺少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来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3〕。

对于理论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而言,课程改革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各个学科如何实施操作才算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理论工作者也不甚清晰,也需要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学习和效仿成功的榜样就成为实践的必须,追寻榜样的足迹、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就成为普遍的共识和共同的路径依赖。“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江苏省洋思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因其在课程改革上的重大突破而取得成效,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新课程的理念在一线校长、教师中已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认同,并表现出了空前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与素质存在明显的不足,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教师都还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新课程的实施任务。在经过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组织动员、培训学习之后,激发起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具体实施面前遇阻。如何对新课程进行组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等等,校长与教师们又感到茫然无从。另外,受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找到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改革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的实施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教师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才能更好地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才能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有效地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三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进行的整体改革,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政府作为改革的主体,始终处于绝对强势地位,政府的政策意志与行政主导力量对改革进程有着绝对的影响力。但是,因课程改革专业性极强,对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水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执政观念,转换管理职能,大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对课程改革形成很强的动员力,进而生成巨大的生产力。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激发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多元创新,必然对制度创新会给予更多的期待。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政府自身加大改革力度,在新的权利布局中重新定位,努力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实行管办分离,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形成更加有利于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环境和鼓励学校改革创新的外部氛围,促进学校更加自主多元地进行个性化办学探索,形成百舸争流、百花争艳的课程改革新局面,由此,一定会催生出更多课程改革的典型和榜样。

政府对课程改革的倡导往往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政府对典型的推出和倡导有着巨大的号召力。目前,自基层的对典型经验的组织学习热情高涨,而政府的行政主导则显得不够,滞后于火热的课程改革实践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善于发现和挖掘课程改革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他们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给予他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指导他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逐步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形成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会形成课程改革巨大的推动力量。

第7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课程教学改革 探索

[作者简介]贾历程(1976- ),男,湖北天门人,广西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韦化(1954- ),男,广西忻城人,广西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和高等教育管理;苏一丹(1962- ),男,湖南汨罗人,广西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和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D00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29-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国家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以来,高校人数迅速增加,到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近662万人,是1998年的6.13倍;高校在校人数近2232万人,毛入学率达26.5%。由于教育规模短期内迅速扩张,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学生整体素质出现下滑趋势,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党和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非常重视。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教学工作。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200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把“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会议的主题。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通过狠抓30条措施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012年3月23日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广西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一直思考如何在稳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组织分析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影响教育质量的主导因素。研究认为,课程教学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学校高层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在全校开展以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课改”)。

二、对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有两个问题需凸显,即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被严重忽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1.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被忽视。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教师方面。本科课程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包括课前准备(备课、编写教案、实验示范、实训准备、教具准备等)、授课、课后延伸工作(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四大基本环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不愿拿出时间、精力认真从事本科教学,部分教师的教学随意性过大,存在不备课、不整合教学内容、忽略答疑、不批改作业等问题。二是学生方面。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平时不自主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突出,学习以对付考试和考试拿高分为主要目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三是管理方面。高校课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课程的生成系统管理、课程的实施系统管理、课程的评价系统管理等,其中课程管理阶层与课程执行阶层较易脱节,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很难掌握全部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情况,很多时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教学督导员听课时偶然发现问题,或学生对某些教师的教学状态不满,处于事后干预状态。四是考试方面。考核形式单一,期末考试在学生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过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尚未建立。五是教学内容方面。部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够科学,课程内容老化,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2.教学方法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坚冰。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改革创新突破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尽管政府和高校一直强调教学方法改革,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学方法改革难以突破重围,效果一直不好,成为教学改革的坚冰。教学方法改革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表现在: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授课忽视对学生“怎么学”的考虑;一些教师讲课时不顾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就怕自己准备的东西讲不完,因而满堂灌,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不多,学习的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中国高等教育》概括描述的“三不”引发广泛议论,即不能享受先进教学方法的学生是可怜的;不善用好方法施教的教师是可悲的;不会激发大多数教师革新教学方法的高校教学难能生机勃发。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还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以此理论为指导,我校进行了以下探索:

1.明确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一是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学校明确提出教学过程的评价涉及作业、上课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十余个环节。教师要主动进行改革,学生要积极参与。对于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能够经历一个学习过程:自己经历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的真实的建构,并且注意到还存在着其他人的建构。二是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同于以往,学生上课学习仅仅带上耳朵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动地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依靠建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三是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

2.确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内容。确定课改主要内容为教改、学改、考改、管改。教改即狠抓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改;学改即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习惯;考改即建立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

3.采取五大措施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第一,建立课改激励机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改工作中来。学校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充分调动高学历高职称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实施课改。一是物质层面,增加课改补贴。设置课改补贴系数,在组织课内和课外小组讨论、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答疑、课程测验、写课程论文或做课程设计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为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现代版的照本宣科状况,取消多媒体上课补贴;实施责任教授制,规定申请专业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课改,并获得每月责任教授岗位津贴。二是精神层面,建立课改推广机制,让课改典型教师赢得尊严和好处。学校积极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和责任教授培训会议上,邀请典型做经验交流,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辟课改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积极营造课改氛围。

第二,实施研究生助教制,为课改课程配备研究生助教,通过“学校补助一点,学院自筹一点,导师资助一点”的工作思路,多方筹资,努力改善研究生助教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发放研究生助教酬劳,扩大助教岗位数量,优先安排课改教师的助教岗位。鼓励学院根据课改进展,提供配套经费投入。硕、博士生导师从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资助助教,安排研究生承担本科课程助教工作。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参与课改的教师人数达2674人次,配备研究生助教达2883人次,课程达1760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第三,建立课改培训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并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校教师队伍。我校多次邀请台湾著名学者和国内“985工程”高校学者进行课改讲学,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

第四,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多选择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动手寻找课堂重点、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结合点、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各学科课程均可采用精品觅食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应多采用激发想象法,鼓励逆向思维的教学法尤其适宜理工科课程,观点烹调法适合法、哲课程的教学,还可以推广个人魅力教学法。

第五,建立课改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包括学校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抽检;外部评价包括通过对学生发放、收集《满意度调查表》和召开会议的方式了解教学情况。改善学习课程内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增加平时成绩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和规范本科课程教学过程。学院制定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过程定期指导和管理,将课程建设工作纳入评价教研室教学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组织本科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将结果反馈给教师。

4.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六个步骤。一是学校高层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2009年学校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讨论并通过今后两年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在全校开展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二是调查研究,收集材料,制定政策。2007~2009年我校调研了四十多所国内高校;教务处副处长和处长分别在2007年、200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本科教学学习考察,走访了三十多所高校,掌握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学校相继出台《本科课程教学过程规范要点》《本科生课程研究生助教管理办法》,各学院出台《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三是全校动员,进行试点。我校在25个学院开展试点。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共有143门课程,290位教师参与,配备研究生助教127人。四是开展试点,取得经验。我校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在总结试点工作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入手,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从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已在全校展开。五是树立典型,营造氛围,请专家指导,增强信心。经过2009年一个学期的试点工作,学校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并在全校广泛宣传。六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1年、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慕名来我校取经,调研课改工作。2011年我校韦化副校长率团在合肥出席第四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并作了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课改推进情况,引起了会议代表的广泛共鸣。作为广西唯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我校重视在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随着我校课改的发展,自治区教育厅3次召开全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会议,介绍课改做法和经验,其他高校热烈响应,纷纷邀请作报告,指导课改工作,广西各高校的课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参考文献]

[1]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EB/OL]. ,2012-06-08.

[2]董洪亮,肖思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N].人民日报,2011-03-29.

[3]浩歌.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4]张翼星.为何出现大学生学习的“四多四少”现象[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第8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1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1.1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1)中小学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础教育。在我国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经过5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06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2)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国家教育部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

1.2 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依然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以及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育还很薄弱;实施素质教育有待突破,教育改革尚需深化,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自身和学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中小学择校、学生负担过重、农民工子女上学、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仍需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表现为教育资源不足与发展不均衡、教育理念有待更新、考试和评价体制不完善。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2)知识经济与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要求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出相应改革;(3)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述

2.2.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1)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2.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人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现代化;(4)倡导建构性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2.3 课程改革的特点

(1)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2)课程的继承与创新;(3)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2.3 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2.3.1 基本特点

(1)提倡课程类型多元化;(2)在重视基础知识课的同时,更注重开发以培养学生能力与智力为目的的课程;(3)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现代化与综合化;(4)未来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5)各国的课程改革正在朝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6)重视教师与社会力量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作用,注重师资队伍。

2.3.2 发展趋势

(1)课程目标上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全新的学生主动学习方式;(2)课程设置上注重多样性与弹性,课程内容上关注实用性与国际性,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综合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整合以及课程间的均衡性与衔接问题;(3)课程管理上注重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力求国家集权与地方或学校分权的整体协调与优化;(4)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加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5)课程评价上注重建立有利于教育的过程性与动态性的评价模式和包括能力、情感、态度、思维方法与知识等多元化的评价。 (下转第17页)(上接第7页)

3 我们如何应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3.1 我国建国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史

(1)“传统”的初建。这是新中国对旧中国形成的课程理论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造,制定实施新课程的阶段。(2)“师俄”取向的正规化建设。这是全面照搬苏联课程模式的阶段,即在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学习的背景下,教育和课程也全面学习苏联,并将苏联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课程形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模式全部照搬。(3)被政治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小学课程时间几乎完全受政治革命运动所左右。一方面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另一方面又由于“学苏”在实践中引起了大量严重的问题,所以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从全盘“苏化”转化为依靠本国的力量,相应地在课程改革上也就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而1966-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使教育和课程处于完全无政府状态。这一时期的课程,片面强调突出政治与联系实际,几乎全盘否定了原先的课程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4)迷途之后的重建与深化。这一阶段课程进入全面恢复时期,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走向正常,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2 我国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2.1 启动背景

(1)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和挑战;(2)全球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3)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存在问题。

3.2.2 主要内容

(1)制定全新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2)改革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与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

3.3 我们如何应对

3.3.1 呼唤理性的课程改革文化与实践

(1)课程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2)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3)在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实现社会与个人的价值整合。

3.3.2 用全新的理念迎接

(1)追求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2)追求学生主动地获得生动活动活泼的发展;(3)追求学生生命活力的展现;(4)沟通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3.3 结合实际

(1)顺应发展的潮流,借鉴国际上的优秀成果,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2)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发展;(3)提高教育总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4)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改革。

参考文献

[1]许仲林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彭泽平.嬗变与超越—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华龄出版社,2006.

[3]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第9篇:课程改革重点范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奠定基础。

主要目标任务:一是围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目标,开展基础教育各阶段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验,验证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为国家修订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提供依据。二是探索基础教育各学段新课程的实施办法和实现方式,为国家和我省全面实施新课标,推广新教材提供实践经验。三是探索三级课程管理工作新机制,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水平,探索校本课程发展机制,开发课程资源。四是探索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运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六是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体系,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借助课程改革实践,促使广大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实施“三名”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八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机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整个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

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性工作,是我市基础教育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发展和改革局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全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成立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指导小组,聘请专家对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学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各镇区要参照市的做法,成立相应机构。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各镇区、各部门要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建设教育强市、强镇(区)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市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专款用于新课程培训、专项研究和实验推进等各项工作。各镇区、各级学校要结合教育强市建设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配齐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制订政策激励措施,鼓励学校及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同时要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督导评估制度,将课改工作列为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校长教师工作绩效和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管理。市教育局要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规划,制订《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精心安排好全市课程改革工作。各镇区要制定相应工作方案,确保课程改革有序、有效推进。

(四)重点抓好几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实施全员培训。

二是加强对课程改革科学研究与业务指导,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实际需要,开展教育科研,进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