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社区文化问题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问题

第1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广义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一 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真正开展的历史并不长,因此新时期中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尽管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突出,这些问题主要凸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不少地方对社区文化建设仍存在畏难情绪,以缺资金、缺场馆、缺人才为由,被动观望,消极等待。同时,社区文化建设在其运作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认识上的一些偏差,诸如对社区文化内涵的片面理解,很多管理者将社区文化单纯理解为一般文艺娱乐活动,认为某个社区开展了影评、剧评、书评,成立了阅览室,进行了文艺、体育等比赛活动等等,就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搞好了。

(二)社区认同意识薄弱,居民参与度偏低

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然而,由于历史以及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疏离感,部分居民有一种不屑与社区其他居民来往的优越心态。他们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十分淡漠,从而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即行政权力的推动所造就的,这就使得城市社区的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

(三)社区资源规划和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不够

社区文化设施管理权归投资者,社区文化设施一般都是政府投资。在计划经济体制格局下,社区内的文化设施的投资和管理大多由文化局、教育局、体育局来负责。学校、机关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文化体育设施,虽然地处社区之内,但与社区没有组织关系。在社区工作体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管理运作方式,大量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操场、图书馆、文化活动室、会议室、广场绿地等,都不对社区居民开放。

(四)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

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是真正的系统工程。社区建设除去社区自身应努力外,还依赖法律、法规等制度条件的保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法规。在社区文化内容、组织结构、工作人员编制、经费、场地设施、群众文化组织合法地位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工作无头绪,统计无依据,考核无标准,管理不规范。在新时期,如果不能得到凝聚国家利益和人民意志的法律环境保护,没有适度倾斜政策的鼓励,那么,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文化机构很难会对社区给予各方面的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社区事务不足的局面势必要继续延续下去,社区文化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将难以制定和实施。

(五)社区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一定的专业文化人才,才能解决大量个性与共性交织混合的需求问题。也就是客观要求有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文化艺术等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入社区建设行列。然而现在在多数社区是由街道1-2位兼职工作人员领导协调社区文化工作,社区工作基本是按历史传统和政府计划惯性运转,少有专业人才支撑。专家的作用局限于讲座、报告、问题方面的指导。日常有针对性的精神、心理、文化服务基本上未成规模。

二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是80年代初被正式提出来的,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真正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还只是近几年的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大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那么,如何进一步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全面推进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解决动力问题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要有深刻的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激励大家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成员间的文明交往方式,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素质,形成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要全面加强社区意识的教育。要从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宣传部门做起,系统地灌输关注社区、建设社区、回馈社区、服务社区的思想;然后用传播知识的方式,持续开展全民社区文化教育的宣传活动。尽力让社区成员从看不上社区到参与社区、齐心协力回馈社区,树立起“社区文化全民义务,社区建设社会责任”的社区意识。

(二)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

增进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建设新社区。社区还应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等实际状况出发,形成具有个性的社区精神。同时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实现配置合理与资源共享

实行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与社区财政收入以一定的比例同步增加的机制。要建立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从社区文化产业税收中提出一部分,也可接受社会各方的资助。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需社区成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社区文化设施的配置要本着“突出重点、节约配置、内外协调、形式多样”的原则进行。就是要根据居民的喜爱程度对活动器材进行配置,就是在室外健身器材的配置上走节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就是在社区活动器材的配置上将室内器材与室外器材共同建设。就是指社区活动器材在配置上,既要照顾中、老年人活动需求,也要考虑青年、儿童的活动需求。

(四)理顺关系,制定相应政策与法规

理顺政府、市场、社区三方面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关系。设立政府与社区通畅的双向沟通渠道:社区民意的信息和需求反映到政府后,应予以及时办理。社区是市场各类供应商、服务商的必争之地,是城市文化消费链的终端。社区要为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留下空间,优势文化产业及演艺、娱乐、体育等机构要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产品、服务等。。政府要从全社会利益的角度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负责制定社区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及一些纲领性的文件,并不断修订,形成制定规则,执行规则、落实规则的一种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具备良好的政策和法规保障,使其能够顺利进行。

(五)专兼结合,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社区文化专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要结合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社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社区文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同时,要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并要通过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文化工作的需要。二是加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要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成立一些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组建社区教育宣讲队、科普队、文艺演出队、时装表演队、书画社等多种群众志愿参与的队伍。

参考文献:

[1]金永堂.关于建设社区文化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2.(6).

第2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社区 文化建设 社区建设

“社区”一词最初由欧洲流传过来,它的原意指在一定地域、一定规模的人群,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而社区文化由社区人群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感彩等一些因素所决定,它对社区居民的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不同于法律但能弥补法律以外的部分。高校社区的主要人员以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为主体,所以其社区文化与一般的社区相对不同,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要扎根于大学生,满足大学师生在新的时期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了各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

一、高校社区文化的分类与现状

高校社区文化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为社区文化的核心。

在精神文化方面,高校社区的精神文化相对丰富多彩,有各种社团组织各种活动。虽然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一直养尊处优精神相对脆弱,大学生主流文化认识模糊,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消极情绪。需要高校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做一些心理疏导的讲座和活动,提高大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大学生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获取信息,比如网络、手机短信或者广播等,但是大学生往往缺乏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高校社区需要专业人员来对社区大学生或者老年人对主流文化进行的长期性、系统性指导。

在物质文化方面,高校社区的硬件配备比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高校社区内部分建筑老旧,比如有些建筑属于70年代的产物配套设施难以跟上,成为社区的安全隐患,而且有些体育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需要扩建,难以满足社区内师生的需要。在交通和消防领域,由于高校社区内人车数量和十字路口较多,需要多配置一些交通警示牌和红路灯,社区内消防设施老旧,需要及时更换。

在制度文化方面,高校社区内有良好的制度文化。比如《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出入登记制度》、《张贴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虽然制度很多很全,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很多规章制度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施。

在行为文化方面,高校社区在行为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三月进行植树活动、重阳节举行老人趣味体育大赛,社区演讲比赛,英语角专门提供社区居民口语交流等等一些行为文化活动。

二、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仍然要注重主流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主要通过弘扬主旋律,宣传积极正面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在具体实施上选择新颖的形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参加,使众多的居民能受惠。只有深入到社区居民中具体的生活方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社区物质文化方面,不少高校社区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我们应该要从物质文化管理方向方面进行改进,比如在重视社区建筑物老旧设备更换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制定管理规则,比如定期卫生、消防、安全检查的制度,加强社区内学生公寓的组织建设,与校医院合作定期开展妇科疾病、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的检查与宣传工作。

在制度文化方面,重点强调在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上。用“严、实、快、新”四个字来改进执行力薄弱的问题。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提高执行力,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最后社区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创新能力,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执行性。

在行为文化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高校的丰富资源,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包括加强和图书馆的联系,每年举行图书节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读书的意识;组织社区居民成立社区消防安全护卫队,增加社区安全巡查中力度;联合音乐学院在社区内进行音乐表演,陶冶情操;邀请美术学院的师生在社区内开画展,提高社区居民的欣赏水平。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第3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3-02

社区是城市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型的城镇社区不断产生,大量的动迁农民进入到社区内生活与工作,而与城市居民相比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与动迁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做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探寻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社区及社区文化的内涵

社区是由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名为《共同体与社会一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著作时从“community”这一英文单词翻译过来的。我国社会学界在定义“社区”这一概念时,一般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文化与社区不可割裂

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

(二)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养、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求、活跃社区成员业余生活、增强社区成员情感归属感的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二、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却普遍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绝大多数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是由街道办事处这一乡镇政府的代表组织进行,社区文化机构也仅仅是在政府代表的指挥下行动,给予形式上的配合和参与,难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社区文化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不能深入有效地管理社区文化资源,造成社区文化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过于集中在某一个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企业单位。另一方面在资源的利用上缺乏搞活机制,对现有的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率高,对潜在的社区文化资源发掘较少,对物质文化资源较重视,对精神文化资源利用较少,对自身拥有的资源管理较多,各个资源拥有者之间协商搞活资源较少。

(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社区文化开展必不可少地需要一些文化设施硬件的支撑,目前,在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主要有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设施。他们都是社区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没有这些硬件设施,社区文化就难以开展,农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大大降低。由于经费不足,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着文化设施硬件建设严重落后的问题,已经投入建成的图书馆、影院等文化设施场所由于后续资金的不足,也无法得到正常的运转,以致很多文化设施成为“形象工程”。

(三)社区文化人才匮乏

社区文化人才紧缺虽然有市场经济的影响,社区文化站收益不好,工资低,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难以吸引新的优秀文化人才。主要还是社区文化建设不强,各级党委和镇政府在政策、资金、在职人员岗位编制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扶持,农村社区文化工作人员无法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四)农村社区成员参与意识不强

新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还主要是依靠镇政府、村委会的引导号召,转变成社区居民之后还没能从思想上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传统农业思维文化中过于保守,缺乏激情和创作力,精力多集中在对物质生活和经济效益的追求之上,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渴望,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未能成为新农村中文化建设的主体。

(五)文化建设与农民的真实需求不足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侵入农村社区,但侵入又不彻底,照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情况时有发生,所谓的“文化建设”就是单纯地在小区空地上放置一些健身器材,买一些图书资料,设置室就算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但农民真正需要的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服务性咨询和专业性的辅导,改善农民收入,关注地方文化特色,保护传统文化,解决一方面社区文化参与不足,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无法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矛盾。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转变思想,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农民的社区意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维系良好融洽的社区关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城市化尚在起步阶段,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党和政府的领导推动能起到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一是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的变化,及时调整乡镇政府内部机构的改革。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具体的工作部门,形成由党政宣传部门带头,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机构的作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文化建设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施行,出现问题有人解决,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倡导社区文化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各种中介组织、文化团体的介入,完善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倡导和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志愿者,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使社区文化充满活力。

三是制定社区文化建设量化标准,加强考核与监督。如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指标体系中列入“社区文化建设”一项,提出包括社区文化活动情况、社区文化设施及其使用情况等具体标准,并尽可能列入对地区政府的经济社会考核体系中,以强制手段保证地方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确保农村社区文化的开展。

2.创新投入机制,完善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农民群众进行演艺活动、读书学习、健身交流都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器材。发展社区文化,一方面各级基层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确保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更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组织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开拓资金来源渠道。

3.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新文化建设的机制体制,采用聘任上岗制,发展和稳定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队伍,设定明确的权利职责,指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人员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健全专兼职文艺骨干继续再教育制度,创新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潜能。

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带头领导的作用,社区文化部门要切实把握工作重心,根据城市化地区自身的特点,把握好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社区,认真挖掘、总结、研究和推广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区成员的文化教育

人是客观世界的主体,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农村社区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发扬全体社区成员的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增加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为农民服务,以提高农村社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塑造与城市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的。教育是传承文明,普及文化,提高人的文化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农村社区居民大多是由农民转变而来,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上都保留着浓厚的农村习性,社区意识淡薄,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农迁居民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一方面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重视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破除“小农思想”和“农耕意识”,使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地投身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三)着眼传统,形成文化特色

农村城市化发展,并没有完全消除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就要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注意发挥地域特色,结合各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与农迁居民的自身特征,一方面丰富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如扭秧歌、玩龙灯、逛庙会等娱乐活动,提高群众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认同感,调动个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乡土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要赋予传统文化活动以新观念、新内容,宣传体现城市文明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使农村居民在活动中接受现代文明,形成农村社区独特的内在精神和实质内容,在社区民众的参与、选择、评价、认同的过程中,整合思想认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社区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对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本质认识的日益加深,城市发展从注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模和速度方面的“人口城市化阶段”逐步上升为“人的城市化”。而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性’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更是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只有抓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才能加快农村城市化,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使农民转变成真正意义的市民。

参考文献:

[1][德]F.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一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刘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孟固,白志刚.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第4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 社区文化 文化建设 现状 对策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大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营造高度文明的人文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找准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其主要特点和特殊功能,构建新时期完善的社区文化,使其成为传播实施先进文化的有效方式,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和任务。

社区文化建设既对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也是社区行政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从社区管理的角度来说,社区需要文化,它不但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增强社区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社区文化还能以多种形式直接物化到社区经济、社区服务中去,社区文化建设要用先进思想教育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来提高素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增强群众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性,才会转变群众观念,提高全民素质,搞好社区精神文明。

一、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一)社区文化发展迫切

在与社区文艺骨干和社区管理者座谈交流中发现,随着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明显更加迫切。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为社区文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改善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举办社区文化节庆活动,加强社区文化活动指导和经费投入等等。

(二)社区文化活动经费投入明显增加

在工作中了解到,每年社区管理者对社区文化活动都有相应经费的投入,一般约在6万元左右。一些地处镇区的部分社区,集体经济较好,平时除了在中心举办室内活动以外,还组织社区业余文艺团队,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并且每年为社区图书室增加新的图书等,年投入经费高达10余万元,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赞助、政府购买服务等。

(三)社区文艺骨干队伍逐渐壮大,素质普遍提高

近年来,在市、镇文化部门的积极指导下,涌现出一大批业余文艺骨干,在他们的带动下,参与人数万余人。这些文艺骨干有的文艺工作者和退休的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在组织化程度和文艺活动的策划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社区文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松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随着社区的不断扩大,已不再局限于原有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等都出现了大量居民小区,这些新型社区基本上配有社区服务中心、公共文化广场等。中心基本设有舞蹈排练室、室、健身房、书画室、展示厅和图书阅览室等,配置了电脑、书架、音响、宣传栏、阅览桌椅等设施。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

有些人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模糊,主要存在三种错误观念:第一,认为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道德风尚自然会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无关紧要。第二,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任务繁重,产生的直接经济利益不大,搞社区文化建设又会分散精力,是一种工作上的包袱。第三,社区内城乡居民构成复杂,素质⒉畈黄耄对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志不理解、不支持,造成部分社区工作者有委屈感和失落感,从而逐渐对社区文化工作缺乏热情,失去信心。

(二)社区文化发展不均衡

在数年前行政村合并中,部分村的行政面积增加了不少,但文化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村府附近,造成社区偏远地区文化设施建设落后。

(三)创建经费缺乏

部分社区的广场设施、文体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需要,部分社区缺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随着社区文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和经费保障,而政府财力有限,导致有些社区创建工作难以积极有效地开展。此外,社区组织一般也没有经济实体,致使社区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制约。

(四)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和认识不足

调研中明显感觉到,有个别社区老干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定位不准。有些基层领导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社区居民的休闲和健身娱乐,没有予以应有重视。

(五)急需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文化队伍人才不稳定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目前社区服务与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还有差距,服务内容仍然单一、分散,服务人员未经培训,服务手段还比较原始、落后,服务层次较低。由于文化人才制约,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足,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一是社区文化工作管理人员不足,居民文化活动缺少有效的组织、协调、指导;二是专业人才“缺乏”。舞蹈、曲艺、书画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由于没有专业文化人才的辅导,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三是群众文化热情高涨与社区文化作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

三、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社区文化总体发展势头虽然是喜人的,但是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是有差距。如何使社区文化起到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满足社区成员精神要求,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体现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宗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和办法。

(一)加强组织,提高思想认识

面对当前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举办社区活动,培养社区意识。如文化艺术活动、各种娱乐活动等,这些活动无形中提供居民互动的机会,凝聚民众的向心力;二是提供充分信息,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从态度的改变历程来看,如果要增强一个人的社区意识,必先改变其对社区的知觉,然后才能激发其社区参与的行动。三是通过社区教育,加强社区意识。社区教育应该开设社区居民成长的课程及支持社区发展所需的人才。让居民认识、了解社区、改变其对社区的态度与看法,进而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

(二)因地制宜,形成特色

一个社区的文化越有特色,就越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社区的文化特色是社区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体现,由于各个社区的人口素质和文化传统不同,每个居民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社区文化。如三社社区的飘色、横档村的麒麟、鳌山、镇一的龙舟等特色文化活动。

(三)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

对在市级以上文化体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文化活动大赛中获奖的,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文化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文化艺术院团的专业人才参加社区文化建设。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定期、定点,面对面地指导基层文化活动,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繁荣社区文化事业,丰富社区业余文化生活内容

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和当地企业的组织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菜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创造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提高文化工作者素质

社区专业文化队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培养人才,壮大队伍。应重视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对社区文化工作者,要创造各种专业培训机会,逐步造就出一支政治素质高、有业务专长、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专兼职文化工作者队伍,使社区群体队伍得到壮大发展。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利用开发社区资源

首先采取切实行之有效的手段,走出一条快捷实效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路子。把新建一批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作为加快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将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与居民新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要尽量设立在方便市民随时参加活动的区域,对一些远离居民小区的文化活动场所,要通过置换等方式进行调整。所有驻社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单位的非经营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资源将全部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渐趋完善,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需求会得多更多的满足,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加快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满足社区人民群人对文化的迫切需求,更是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发展的急切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群众道德文化修B的提高,优良的群从文化将会在社区的经济、民生等领域起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思柳.浅析粤西群众文化建设.神州民俗,2013(8);

第5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89;C9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1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既能够提升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也是加强农村社区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有繁荣的农村社区文化与之相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概念的界定。张天学[1]认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在农村社区用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市场不能或不能完全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周晓丽等[2]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二是关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研究。贾康等[3]指出,虽然我国民营资本有较大发展,但是缺乏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渠道,造成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现状。在供给客体方面,作为社区居民的客体,在接受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时,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参与表达机制。三是关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研究。李少惠等[4]在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部路径、内部路径和双向路径三种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吴理财[5]在对各地农村文化服务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部门供给模式、以钱养事模式、以县为主模式三种类型。应该说,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涉及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许多层面,对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已有的实际情况和个案,缺乏根据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前瞻性的探讨,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或者是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城乡结合部,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在对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治理理论,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以期对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起到启发和推动作用。

一、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公共财政仍是较多地投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农村社区

的投入虽也有所增加,但相对农村社区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经济发展而轻文化建设,造成了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供给认识片面

虽然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仍然不能排除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某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的认识:一是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轻精神生活的丰富;二是在供给的内容上重上级政策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轻意识观念;三是在供给的方式上认为主要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事情。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片面的认识,不仅在工作精力投入上偏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而且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偏沉,更有甚者,把一些过期的书籍、报刊和城市淘汰下来的落后的体育文化设施充作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给农村社区。

2.供给机制不科学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的单一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完全由政府包办,这既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原因,也与我国其他社会主体很少关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关,这种供给主体的单一性满足不了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单向性。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以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有效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他们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决策过程中,应该吸纳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供给什么公共文化产品,应依据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依据上级政府的偏好或主观愿望。

3.供给质量不高

与城市居民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比,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质”上表现为结构不合理,在“量”上表现为总量不足。“质”上的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供给比较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部地区则比较贫乏单调。“量”上的总量不足是指,与城市相比,占我国人口70%的广大农村社区,相关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较为低端,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各种文化活动也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实现网络供给模式的必要性

网络治理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广泛参与来提供公共服务。该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D・埃格斯提出的。我国公共管理学者陈振明[6]是较早关注网络治理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网络治理是指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彼此合作、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多元治理主体合理分权、共同参与是该治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它符合因治理环境复杂化和公民主体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公共管理提出新挑战的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将其引入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1.网络供给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区治理理念

该模式倡导通过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同解决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更好地调动供给主体的责任和社区公众的积极性,实现公共治理主体与社区公众共同负责的公共责任机制。同时,网络供给模式坚持以顾客为导向,依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并且以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可以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体现民主的治理理念,实现治理主体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

2.网络供给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

现行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大多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在供给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社区居民很少参与。其结果是,一方面为农村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级较多从而形成供给效率低下和供给成本较高的弊端。而网络供给模式强调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同时网络供给模式主张以网络化的组织方式引入多方主体参与,更多地关注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这既可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也可以激发社区居民对所供给公共文化产品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

3.网络供给模式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网络供给模式主张多元主体平等参与,这既可以体现供给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直接体现。网络供给模式坚持多元化主体平等协商的原则,可以使各主体相互依赖,平等协商,从而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7]。

三、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的对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逐步完善,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然而,与中共十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广大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相比,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还较低。要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理念

随着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社区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同时,伴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各级政府要真正树立城乡居民平等的观念,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和权利,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承担起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主体责任。要适应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新形势,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作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唯一主体的做法,更新管理理念,吸引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走合作共赢之路[8]。

2.创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

应依据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具体分类和不同属性,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分类,有学者根据其存在方式将其划分为静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和动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文化产品做了进一步划分,将静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分为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日用消费品和静态展现的文化艺术,将动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服务活动和动态展现的文化艺术两类[9]。这种划分虽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管理有指导意义,但对每种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缺乏清晰的界定。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我们应回归到公共物品的概念与分类上来,依据公共物品属性的分类,把公共文化产品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前者是指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后者是指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其目的是满足部分民众的文化需求。与此相适应,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这几个主体之间既有纵向上的领导或指导关系,也存在着横向上的合作关系,从而构成了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

3.改革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机制

应依据网络治理的运作机制,使构成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织的各主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目标,不存在终极性的垄断者;使各主体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各自掌握一定的资源,成为相对独立的决策分中心;要依赖其他主体的资源与配合,实现自己的目标,共同追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效用最大化。各供给主体应依据及时、高效的原则,综合协调各种资源,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首先,要确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应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政府独自决策的方式;充分尊重社区居民和其他供给主体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形成群策群力的合作局面。其次,要构建合作供给机制。应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沟通协调供给机制,使各供给主体依据各自的优势,各尽所能,共建美好和谐的文化社区。再次,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应成立由各供给主体代表、第三方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多元化评价组织,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确保合作供给网络的高效运行。最后,要设立规范约束机制。应依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及社区自治章程,设立网络供给的约束机制,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规范化。

4.探索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新的供给模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应依据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和地域特征,实行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10]。对纯公共文化产品,应由公共财政出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类供给,供给的方式可以是政府直接供给,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手段供给;对农村社区的准公共文化产品,可采用市场或者社会志愿等手段供给。周晓丽等[2]认为,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可以采取三种模式,即权威型供给、商业型供给和志愿型供给。权威型供给是指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须处于核心主体;商业型供给是指政府与市场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志愿型供给是指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发挥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天学.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0(6):84.

[2] 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

[3]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60.

[4] 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

[5] 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0.

[6]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0.

[7] 姚引良.网络治理: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6.

[8] 刘悦.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10(2):89.

第6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建设和谐城市社区首先要解决社区管理体制的问题。我国的社区治理主体单一,政府组织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垄断社区所有的资源,这一问题在大多数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中都普遍存在着,其特征为行政主导、政府干预过多。但由于受“政社不分”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不明晰,这样就导致了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动力不足,社会组织很难正常发育。

(二)社区成员参与不足,自治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区自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二是社区成员缺乏自治意识,社区参与普遍不足,影响了社区自治工作的推进。这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成员和社区中介组织而言的。他们所参与的往往是一些由政府设计的项目,所谓参与也多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由于参与渠道不畅,社区成员的力量也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社区归属感较弱。

(三)社区服务主体单一,服务内容不能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

从整体上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服务主体单一。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其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基层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专业服务组织,还要有社区志愿者组织、社区中介组织及其他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但由于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资金、资源有限,整体实力不强,在参与社区服务时势单力薄,未能有效发挥服务主体的作用,导致城市社区服务主体单一。

(四)诸多因素制约社区文化建设

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阻碍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城市社区文化发展面临困境,甚至影响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另外,社区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也是社区文化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在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人才资源匮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克服当前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客观需要。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现有体制基础上,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多元治理

城市基层政府要转变职能,解决“越位”、“缺位”的现象。就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而言,政府应通过转变职能,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理顺与社区的关系,使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要明确街道、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责,政府部门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情管好,不推给社区。城市基层政府组织要将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工作(如社区保障、环卫清扫、计划生育、社区服务、群众文化等)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给社区去办。要淡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责任。要进一步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完善城市社区自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

要理顺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多指导、多协调、多服务,该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的工作不要推给居委会,以减轻居委会工作负担。社区居委会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上,增强社区自治能力。要坚持扩大基层民主,不断完善社区群众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居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激发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在文明社区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首先要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渠道,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居委会等组织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社区中介组织的存在有利于加强沟通,整合利益,促进居民参与。

(三)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在当前的社区管理中,要完善社区服务首先要促进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要大力培育社区中介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通过制订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非政府组织获得合法地位和法律支持。要为非政府组织从事社区服务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财政支持可以体现在资金、项目、场地、税收等方面,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政府也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的能力。要发挥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骨干作用,这是完善城市社区服务的重要保证。社区居委会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时应将重点放在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方面。

第7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许多学者就民族地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并且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围绕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民族地区全局的重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周建波[1]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发展民主政治,保障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必须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必须协调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关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胡清惠[2]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贯彻民主法治、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级别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彭谦[3]认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要从完善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确定自治条例的立法基础、完善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监督环境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龚力军[4]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其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调动各少数民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最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巩固了国土安全、祖国统一和人民民主的政权。

杨多才旦[5]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民主,推进了民族法制建设,贯穿着民主法治精神。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和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是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必须帮助少数民族优先发展,保障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李资源[6]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均衡与和谐的哲学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麻秀荣、安秀荣[7]认为,在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诸要素中,经济是首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使贫困地区脱贫,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丁玉芳[8]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西部民族地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民族和谐为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韩跃民[9]等认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包括广大宗教信徒在内的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一个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已成为各族人民包括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更要辅之以法律、经济、制度、道德、说服教育等手段来解决民族宗教问题。

关桂霞[10]认为,民族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对实现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进程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用健全的法律、良好的制度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把因对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林希玲[11]等认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双重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必然选择。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深层次相适应,必须着眼于宗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的适应,充分发挥宗教自身力量,逐步建立起宗教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自我完善的机制。

四、民族文化的整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王洪[12]等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根本特征的直接表现及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保护并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保障;和谐少数民族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王明东[13]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成为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系统之间、不同之间相互了解的潜在资源与内在动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产生内推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成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源泉和推动力,成为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蕴含的传统知识和智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张素云[14]认为,民族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思想导向、价值引领道德规范等作用,新时期发展民族文化应正确处理好发展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借鉴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与加强培养民族文化队伍等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五、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

殷宏晖[15]认为,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近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全球化进程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协调民族关系的干涉与影响,周边国家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的调整构成压力,以及国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对我国民族关系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要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树立“三个离不开”观念,实现各民族友爱合作、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各民族互助互利,实现社会对口支援、互动共进;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不良冲击和影响。

王存教[16]认为,甘肃民族地区由于各种社会稳定机制不成熟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草山边界纠纷、经济利益矛盾冲突还诱发了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宗教干扰基层政权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冲突也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社会矛盾、群体冲突和利益纠纷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加。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主政治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化和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稳定机制,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

吴述裕[17]指出,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演化为,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首先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其次要根据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新特点,建立和完善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三是要正确贯彻落实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民族团结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建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5(04).

[2]胡清惠.民族区域自治与构建和谐社会[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08).

[3]彭谦.民族区域自治与和谐社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08).

[4]龚力军.民族区域自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9(01).

[5]杨多才旦.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辽宁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1).

[6]李资源.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民族研究,2006(03).

[7]麻秀荣,安秀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5(06).

[8]丁玉芳.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J].现代经济,2008(06).

[9]韩跃民,孔凡芝.民族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7).

[10]关桂霞.民族问题与构建和谐青海[J].攀登,2007(05).

[11]林希玲,聂阿山.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5).

[12]王洪,杨世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11).

[13]王明东.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以云南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14]张素云.发展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满族研究,2008(02).

[15]殷宏晖.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J].新疆社科论坛,2006(04).

[16]王存教.甘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与对策(之三)——体制和机制的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社科纵横,2008(01).

第8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俗话说“社区是汉堡包中间的馅,上有政府,下有百姓,最难为。”这反映出社区是一个上通下达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等都在社区的服务功能领域。社区工作简言之就是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并将各种分散的公共服务职能集中整合,“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虽然社区服务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问题

I、因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变动较频繁。社区工作非常细,上级机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任务主要靠社区工作者去落实,“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致使社区工作者感到工作和精神上疲于应付。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有技术特长的年轻工作者特别是男性社区工作者一旦有新的就业机会,便辞职走人,社区人员流动性大。2、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结构不平衡。表现在:部分社区工作者由于年纪轻,缺乏经验,工作能力不强,对社区工作的专业技能未较好地掌握;有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又不够安心工作,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开展;男性工作者偏少,对某些工作开展带来不利;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方式单一,参加人员缺乏全员性。3、社区工作者对关乎稳定等苗头问题,不能以敏锐的政治意识及早发现,更谈不上及时控制。部分社区工作者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致使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群众的亲和度大为下降。由于社区承担的任务重,而社区工作者工资少,收入与承担的责任不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既无法稳定现有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也不能更大地激发社区工作者的潜力。4、社区工作者来源庞杂,有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有社会招聘的、有下岗失业人员,他们许多人还是沿用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从事社区管理,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自治功能的要求尚存在差距。另外,部分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不高,知识更新较慢,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1、由于对社区文化的重视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2、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因此社区开展活动,很多都是社区居民自己掏钱做服装、租场地、购道具等。3、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但现实中,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面还不够宽广。这些与社区干部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社区文化专干缺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一些社区委员会中基本没有设文化专干,社区文化开展工作一般部是社区委员会其他干部凭借老一套经验或依靠社区中热心社区建设的文艺、体育人才等开展的,因此,形式略显单一。

(三)社区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1、行政部门对社区自主管理的过度干预,使社区居委会事实上扮演着政府下属行政机构的角色,社区的自治能力大大下降。影响和制约社区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未完全解决,社区具有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能未全面履行,条块分割、条块失衡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2、社区管理力量明显缺员,与实际管理需要很不适应,使得社区对环境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社区无固定经费来源,不能将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常年规划,难以对社区环境设施及时维护更新。3、社区居民环境意识仍旧淡薄,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出现宠物咬人、存在卫生死角、杂物阻塞楼梯、停车难、乱摆乱挂等现象。

(四)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存在问题

1、社区养老机构跟不上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不能在社区得到完全的解决,社区的老年康复中心基本上没有。另外,社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不足。2、为妇女儿童服务的设施,有的社区没有,有的社区建立了但是处在低水平上。3、下岗、失业和特困户在社区只能为他们解决一半“低保”问题。4、残疾人在社区没有自己的综合活动中心,社区基本上没有建立无障碍设施。

(五)就业服务存在问题

1、目前一些街道对社区创业促就业工作既无专项经费支持,又无专业人员进行创业指导;而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也无资金扶持,再加上此项工作目前没有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还有一些社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全市社区创业指导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2、社区居民、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创办社区服务经济实体,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包括扶持资金、技术指导、项目设计、场地落实等。3、从思想观念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业中的家政服务、钟点工、保洁工等存在种种偏见,再加上从事这些工作一是待遇明显偏低,二是脏苦累,所以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干。

二、相应的对策

(一)社区工作者建设方面

近年来,社区工作者队伍总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与新形势的要求和所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1、择优录用,综合考察。按照“年轻化、知识化、能服务、懂管理”的要求,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素质好、能力强、年纪轻、学历高、热爱社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圈盈唐山经济。

伍军人和下岗职工,保证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也可以内部录用一些经验丰富,工作方法独特的原有社区工作人员,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公开平等的原则,实行笔试、面试和综合考察,择优录用,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2、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各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考察、交流经验等方式,促使其改进工作方法,丰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升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3、有效激励,调动积极性。可以通过严格考评、年度表彰、奖励先进等措施,强化管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二)社区文化创新方面

1、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可以制作以刊登传统美德、格言警句、生活资讯或以廉政、科普、礼仪常识为主的生活版画,也可以举办书画、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形成具有民俗特点的社区文化。2、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社区可以组建合唱团、舞蹈队、书画沙龙、健身队、时装队、英语班、戏曲班等,也可以根据社区的文艺骨干特长,在街道门前广场和社区小广场设立了音乐角、流动电影、交谊舞会等文化活动点,为社区居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文化舞台。以“构建和谐社区、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鼓励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文艺汇演,还可以组织广大居民开展社区趣味动运会或举办少儿文艺展示会等活动。3、激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室。老年文化活动室根据不同群体的个性文化需求,开展心理健康、社交礼仪等主题教育,创建并形成具有不同群体特点的主旋律文化,着眼提升社区文化品味,举办歌唱舞蹈、朗诵、器乐演奏等不同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青少年文化活动室主要针对寒暑假期间青少年学生及团员青年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象棋友谊赛、参观党史教育基地等,结合廉政文化进社区,组织青少年及团员青年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4、贴近百姓生活,举办各种联办活动,突出社区“活动多、受众广、特色足、载体新”的鲜明特色,比如廉政文化谈心角、动漫演示讲座、社区画刊等新载体。

(三)社区居住环境方面

社区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舒适、方便和适于居住的空间,使社区成为了人居环境最佳社区。1、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可以开展“绿色社区”考评活动,创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或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培育法律环境;结合推进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将社区的综合治理渗透到每个角落。2、抓环境卫生,保居民健康。社区环境卫生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关系着居民的身心、身体健康。社区工作者要切实强化对社区日常卫生的检查指导,并将社区环境管理规范、环境问题投诉电话等环境管理制度公示上墙,并有环保记录、环境建设档案等种类环保档案,并指定人员负责。社区物业也要积极配合社区的工作,做到垃圾日产目清,公共设施及时维护,建立垃圾房,垃圾袋装化、拆违建绿。

(四)便民利民服务方面

街道社区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充分挖掘辖区内的各种资源优势,按照“项目化运作、市场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加大社区服务业市场管理力度,开发服务项目,采用房屋租赁、合作经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等多种方式,兴办小市场、小门点、小公司,使社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方式从分散经营、零星服务、个别活动逐步向产业化、实体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转变。1、社区居委会可以自筹资金成立便民复印店,话吧等便民服务点,这些看似规模小、不起眼的便民服务点,能帮居民解决不少难题,居民也就不用再东奔西跑了。2、社区也可开办社区家政服务公司,提供一些代办服务,如代买粮、菜、牛奶、日用品,代请医就诊,送孩子入托,或小型缝纫和服装加工服务,或小型修理业,如修电器、修表、修自行车等等。3、印制“爱心救助卡”,发放到困难家庭或老弱病残的手中,卡的正面要印有社区每个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工作职责及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卡的背面应印有服务项目,基本涵盖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能方便居民生活,又能转移居民的家务负担,缓解居民在衣、食、住、行以至学习、娱乐等各方面的难题,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从而形成覆盖大街小巷、满足居民需要的多方位、广角度的社区服务体系,在极大地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增加社区经济创收,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第9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

大家下午好!

我是07社工班的学生巩鲜妮,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区照顾理论的来源、相关概念、内涵及特点。旨在增加对该理论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现状。主要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日趋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1)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2)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3)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4)社区医疗有待加强(5)政策法制不健全(6)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社区养老的意识 2、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3、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社区医疗水平5、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6、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重庆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社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改进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