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矛盾观的知识精选(九篇)

矛盾观的知识

第1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钱广荣教授《逻辑悖论矛盾的误用与缺位》一文(以下简称为“钱文”),把《韩非子·难一》中所说“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的有关形式逻辑矛盾律的论述(或者说是有关形式逻辑“自相矛盾”的论述)曲解为逻辑悖论的自相矛盾,又把逻辑悖论的自相矛盾夸大为与形式逻辑矛盾、唯物辩证法矛盾并存的“与人类行为直接相关的普遍的客观存在”,并且以此为理论根据,进而提出要以逻辑悖论矛盾去“补位”(实际为“修正”)唯物辩证法,甚至认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而是需要运用逻辑悖论的矛盾分析方法。我们不同意“钱文”的观点。由于事关如何保持唯物辩证法的纯洁性以及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原则问题,特撰此文以与钱广荣教授商榷,并就正于国内学术界诸同仁。

一、《韩非子·难一》所论矛盾之说是有关形式逻辑

矛盾律的论述,而非有关逻辑悖论的论述

《韩非子·难一》所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的矛盾之说如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对于韩非的这一矛盾之说究竟应该如何看法,在我国逻辑界早有定论。试看温公颐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逻辑教材(中国逻辑史教程》中的如下内容:“从‘吾盾之坚,物莫能陷’,能推出:‘吾矛不能陷吾盾’。而从‘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则能推出:‘吾矛能陷吾盾’。显然。‘吾矛不能陷吾盾’与‘吾矛能陷吾盾’,便构成了矛盾关系的命题……由上所述,我们清楚看到,韩非明确指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这两个互相对立的不命题是不能同真的。这就准确地揭示了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形式逻辑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思想能同时都是真的。韩非的‘矛盾之说’所揭示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的矛盾律基本思想,与亚里士多德表述的有关矛盾律的基本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再看中国逻辑史著名专家孙中原教授《中国逻辑史》(先秦)一书中的如下内容:“在楚人称誉盾与矛的言辞中,包含着逻辑矛盾,把这个矛盾展开,即如下:(1)我的矛能刺破我的盾(从誉矛之说引出)。(2)我的矛不能刺破我的盾(从誉盾之说引出)。(3)我的盾能抵挡我的矛(从誉盾之说引出)。(4)我的盾不能抵挡我的矛(从誉矛之说引出)。这里(1)与(2)矛盾,(3)与(4)矛盾。韩非所谓‘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味着一个人既说自己的盾为‘不可陷’,又说自己的矛为‘无不陷’,这两种说法不能同时为真……韩非在这里用一个典型的事例揭示了形式逻辑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钱文”完全无视我国逻辑学界的上述看法(“钱文”对我国逻辑学界的上述看法未置一词),却断然肯定韩非的矛盾之说既不是形式逻辑的矛盾,也不是辩证逻辑(或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而是逻辑悖论的矛盾。什么是逻辑悖论的矛盾?“钱文”说:“张建军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应具备三个结构要素:在‘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的引导下,‘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而建立起来的‘矛盾等价式’(即a:非a和非a:a)。《韩非子,难一》的‘自相矛盾’大体上是符合这三个结构要素的悖论的:‘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即‘矛可攻盾,盾可挡矛’;“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即‘以子(‘物无不陷’)之矛陷子之盾’和‘以子(‘锐无不挡’)之盾挡子之矛’,均因不可能而‘弗能应也’却又处在同一种叙述结构之中,于是‘物无不陷’与‘锐无不挡’同时成立,建立起了一种‘矛盾等价式’。”我们知道,我国的逻辑悖论问题专家张建军教授曾经提出过逻辑悖论的如下定义:“逻辑悖论指谓这样一种理论事实或状况,在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下,可以合乎逻辑地建立两个矛盾语句相互推出的矛盾等价式。”⑦他又说:“‘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是构成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田我们认为,从普通思维①的角度看(或者说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张建军关于逻辑悖论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钱文”把韩非的矛盾之说曲解为逻辑悖论的矛盾。却是完全误解或歪曲了张建军的观点。第一,在韩非矛盾之说中作为前提的乃是“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而不是“钱文”所谓的“矛可攻盾,盾可挡矛”。“矛可攻盾,盾可挡矛”固然是公认正确的知识,但从这一命题出发是无法逻辑推导出“矛盾等价式”的。而实际上作为矛盾之说的前提的“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又决不是什么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凡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人都会认为它们是自相矛盾的)。第二,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吾矛不能陷吾盾”和“吾矛能陷吾盾”,而不是什么“物无不陷”与“锐无不挡”的同时成立。“物无不陷”、“锐无不挡”无非是“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的“缩略语句”,它们乃是矛盾之说的前提,而不是它的逻辑推导的结论。第三,矛盾之说的结论“吾矛不能陷吾盾”和“吾矛能陷吾盾”乃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而不是什么“矛盾等价式”。互相矛盾的命题是不能同真的,因此也是不可能互推的,而“矛盾等价式”则是同真同假的,它们是可以互推的。第四,所谓矛盾等价式,应该是两个矛盾命题的相互蕴涵形式,它的准确的公式应该是p<)司p,而不是a:非a和非a:a。

二、逻辑悖论矛盾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矛盾

“钱文”说:“形式逻辑的矛盾作为一种‘思想错误’或‘表达错误’,可以通过调整和改造思维加以纠正;辩证逻辑的矛盾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客观依据;而作为悖论逻辑的矛盾则既不是‘思想错误’或‘表达错误’(如果说是错误那也是‘正确的错误’一一因为‘做对了’,所以‘做错了’,反之亦是),也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主观见

之于客观的‘实践理性’的产物。”我们认为,如果从普通思维来看,逻辑悖论的矛盾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如上所说,构成悖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合乎逻辑地推出”和“两个矛盾命题的等价式”。而这三个要素中,最关键的当是“两个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因为,“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合逻辑地推出”并非是区别逻辑悖论和非逻辑悖论的根本因素,非悖论的推理通常也是从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和合乎逻辑地推出的。只有在从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合乎逻辑地推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价式”时,它才成为悖论。因此,长期以来,在一些权威著作中就把逻辑悖论视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如我国《辞海》中的悖论定义:“一命题b,如果承认b,可推得一t b(非b),反之,如果承认一t b,又可推得b,称命题b为一悖论。”④再如,冯契先生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中的悖论定义:“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恒假命题。它的标准形式是p廾下p。”①我在《关于悖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悖论是逻辑矛盾。第一,p<一>一t p蕴涵p八一t p,亦即悖论都蕴涵逻辑矛盾。蕴涵逻辑矛盾也就意味着包含有逻辑矛盾。第二,对于命题来说,真或假乃是它的一种规定性。悖论p<一>弋p断定一个命题的真和该命题的假等值,就是否定了该命题的规定性,因此,它本身也就是一种逻辑矛盾。第三,一个命题真,相应于某事物存在,一个命题假,相应于某事物不存在。一个命题真与该命题假等值,相应于某物存在等于它不存在,这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最严重的否定,因而也是一种最严重的逻辑矛盾。”(n)

有人会说,既然逻辑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如上文所说,韩非矛盾之说也是一种逻辑矛盾,是否也可以像“钱文”所说韩非矛盾之说也就是逻辑悖论矛盾呢?不能。逻辑悖论是逻辑矛盾,但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逻辑矛盾,它的特殊之点就在于它是以人们公认为正确的知识为前提,合逻辑地推出的逻辑矛盾。而一般的逻辑矛盾并非是从人们公认正确的前提推出的(上述的韩非矛盾之说就是如此)。应该说,逻辑矛盾和逻辑悖论矛盾乃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一任何逻辑悖论矛盾都是逻辑矛盾,但并非任何逻辑矛盾都是逻辑悖论矛盾。

“钱文”说,逻辑悖论矛盾并不是“思想错误”或“表达错误”造成的,甚至说什么“如果说是错误那也是‘正确的错误’一一因为‘做对了’,所以,做错了’,反之亦是”。究竟什么是“正确的错误”?何以“做对了”竟能推出“做错了”?真叫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逻辑悖论矛盾和其他逻辑矛盾一样,都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如所周知,就演绎推理来说,如果前提是真的,推理形式是合逻辑的,那么结论必然是真实的;反之,如果推理是合逻辑的,而结论却是假的,则前提一定有错误。逻辑悖论的推理是合逻輯的,而结论却是两个矛盾命题的等值式的恒假命题,由此可以断定,在逻辑悖论的前提中一定包含有错误。人们会问,悖论的前提不是公认正确的知识吗?不错,但公认正确的知识虽然往往是真实的,却未必就是真实的。实际上有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人们公认为正确的知识,却并非是真实的,或者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如某些科学理论系统中包含有错误的成份、因素),只是由于人们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未能认识到其中的错误而己。qd正因为如此,我在《再论悖论的几个问题》中,把悖论的定义表述为:“悖论就是从人们认为正确的前提或背景知识(实际上其中包含有人们尚未发现的谬误),通过有效的逻辑推导,得出两个互相矛盾命题的等值式。”四

“钱文”为了论证逻辑悖论矛盾既不属于逻辑矛盾,也不属于辩证矛盾,而是一种所谓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理性’的产物”的矛盾(马按:究竟什么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理性’的产物”,“钱文”并未说清楚)。“钱文”引用了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如下的话:“电视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报导:一位学雷锋的好心人义务为附近群众修理锅碗瓢盆,于是在他的面前排起了几十个人的长队,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破损待修的器皿……这几十个人完全不是来学雷锋做好事的,恰恰相反。他们是来拣便宜的。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大家为别人做好事,每培养出一名做好事的人,必然同时培养出几十名拣便宜的人。”然后作出结论说:“我们可以根据‘助人为乐’这个公认正确的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合乎逻辑地推导出那位学雷锋的好心人,在做善事的同时也做了恶事,他的行为就是一种特殊的矛盾一一逻辑悖论的矛盾。”咀我们认为,一个学雷锋的好心人为群众服务,并不必然在他面前排起几十人的长队,即使在他面前排起了几十人的长队,这几十人也不必然就是爱拣便宜的人;即使这几十人是爱拣便宜的,也不必然是每培养出一名做好事的人,必然培养出几十名爱拣便宜的人。因此,从一个学雷锋的好心人为群众服务,决不能逻辑必然地推出他既做了善事,又做了恶事。更不能一般地说:根据“助人为乐”这个公认正确的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可以逻辑地推导出一个人在做善事的同时也做了恶事。“钱文”的说法,其实是“善”、“恶”不分,“好人”和“坏人”莫辨的诡辩。

我们认为,像学雷锋做善事的人有时也可以引出恶的结果的事,完全可以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加以分析如下:“善”和“恶”乃是事物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善、恶是相互对立的,我们毋需多说。这里只说善、恶又具有统一性:善恶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社会上根本无所谓恶,也就无所谓善,反之,如果无所谓善,也就无所谓恶;善和恶的差别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有时善事也可能引起恶的结果,恶事也可能引起善的结果,并且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善事的(在武松的时代,杀死老虎是善事),在另一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是恶事(在现时代杀死老虎则成了恶事)。但是,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双方的转化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善毕竟是善,恶毕竟是恶。相应地,“助人为乐”毕竟是善事而不是恶事,“学雷锋的好心人”毕竟是好人而不是恶人。试问,这样的分析难道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

三、唯有唯物辩证法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

逻辑悖论的本质

如上所说,长期以来中外逻辑界把悖论的定义归结为以公认正确的知识为前提,合逻辑地推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值式,其公式则为p()、p。由于po、p乃是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恒假命题,因此,也就认为逻辑悖论的矛盾属于形式逻辑矛盾。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也是予以肯定的。但是,这种看法并不是完备的,也可以说它仅仅是普通思维(或形式逻辑)的看法。因为,这种看法仅仅认识到了悖论的一个方面,亦即人们“主观上认为的悖论”的方面。实际上悖论也还存在有另一方面,如上所说,悖论实际上都是从包含有错误的前提逻辑地推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值式的。因此,对于悖

论,我们既要看到它是从人们认为正确的前提出发的,又要看到它事实上是从包含有错误的前提出发的。只有这样,才是对悖沦本质的全面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我在《悖论的辩证逻辑公式及其他》一文中,根据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如下逻辑悖论的辩证逻辑定义及其公式:悖论是如下两个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是人们主观上认为的悖论;从正确的命题、理论系统及其相关背景知识出发,合逻辑地推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值式或两个矛盾命题的合取;另一方面是实际上的悖论:从其中包含有人们尚未发现其谬误的命题、理论系统及其相关背景知识出发,合逻辑地推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值式或两个矛盾命题的合取。(卜a寻((p+-~l p)v(p八一\p)))0(。a当((p~-+3 p)v(p八一1 p)))(“a”代表某一命题或某一理论系统及其背景知识;“卜a”代表人们认为a真,“司”代表合逻辑地推出,“p()一t p”代表两个矛盾命题的等值式,“p八一t p”代表两个矛盾命题的合取,“v”代表析取,“0”代表对立统一关系,“一a”代表“a”包含有谬误)。凹

在这一逻辑悖论的辩证逻辑定义及其公式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探索谬误的悖论法”、“消除谬误的悖论法”和“悖论创新法”蛆。这样以来,两千年来长期困扰人类认识的逻辑悖论问题,由于运用唯物辩证法(也就是运用辩证思维)加以分析、认识,就转化为促进人类创新认识的科学方法了。四、唯物辩证法需要发展,但决不能用逻辑悖论的

矛盾去“修/e',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矛盾

“钱文”说:“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本性开放,主张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因此它自身也应当是开放的,发展的……将逻辑悖论的‘自相矛盾’补位到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是唯物辩证法当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说唯物辩证法本性是开放的,是应当发展的,这是正确的。但是,要用逻辑悖论的矛盾去补位到唯物辩证法中,则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这样做,决不会是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而只能是歪曲、“修正”唯物辩证法。

如上所说,所谓逻辑悖论的“自相矛盾“(从普通思维来看)都属于逻辑矛盾,而这种逻辑矛盾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错误(把包含有错误的命题、理论系统及其背景知识误认为是正确无误的)造成的。而唯物辩证法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其基本规律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乃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辩证规律的正确反映和总结。唯物辩证法所谓的辩证矛盾。乃是客观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列宁说过,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凹。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逻辑悖论的“矛盾”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把逻辑悖论的“矛盾”引入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系统中来,势必造成概念的混乱从而导致歪曲、“修正”唯物辩证法科学系统的恶果。

人们会说,上文不也说,用辩证思维看逻辑悖论,也可视之为“人们主观上认识的悖论”与“实际上的悖论”的对立统一体吗?这样岂不是又和唯物辩证法一致了吗?我们认为,第一,“钱文”所说的逻辑悖论的矛盾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普通思维所理解的逻辑悖论的矛盾,这由它引用张建军所讲的构成逻辑悖论的三要素可以证明。第二,我们说从辩证思维看逻辑悖论,可以把它视为“人们主观上认识的悖论”与“实际上的悖论”的对立统一体,只是证明唯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指导,才能加深对逻辑悖论的研究,才能真正解决这个两千多年来特别是“罗素悖论”发现以来的一百多年来众多哲学、逻辑学者要想解决而未能真正解决的逻辑哲学问题。但决不能证明必须把逻辑悖论的矛盾引入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系统中来。根据唯物辩证法。一切命题、理论都含有辩证法(列宁就说过:“伊凡是人,哈巴狗是狗等等。在这里…一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q9),都可以看作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它们的矛盾也就是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矛盾”。这就是说,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早已概括、包容了它们,根本就不存在再把它们引入到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中来的问题。逻辑悖论中所具有的对立统一的辩证矛盾当然也是如此。

“钱文”说:“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许多矛盾其实是以悖论方式存在的‘白相矛盾’,这就是社会选择所产生的‘悖论现象’。认识、阐明和把握这类‘矛盾’,仅依靠‘对立统一’的矛盾学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运用‘自相矛盾一一逻辑悖论矛盾’的方法,分清利弊得失并分析其成因,采取扬长避短的发展策略,才能在‘解悖’中逐步走出‘奇异的循环’,赢得新的发展。”对于“钱文”所说的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许多以悖论方式存在的‘自相矛盾’,“钱文”并未具体解释。而是仅举一例如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赢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又感受着它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得许多人的思维和心理处于‘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和谐状态。这种令人‘困惑’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正是客观存在的‘自相矛盾’……”对于这一所谓的“客观存在的‘自相矛盾”’何以是逻辑悖论矛盾,“钱文”亦未作任何解释(看来“钱文”也根本无法比照构成逻辑悖论的三要素对之进行具体的解释)。我们倒是认为,这样的矛盾恰恰唯有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矛盾学说才能对之解释清楚。试看下文:根据唯物辩证法,我国的改革开放也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一方面是能赢得丰硕的成果(可简称为“好的方面”),一方面则是能带来一定的弊端(可简称“坏的方面”)。而这两方面中,“好的方面”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坏的方面”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六个“为什么”一一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中说:“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凹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因此,改革开放乃是一项上好的国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进下去。至于要解决某些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这些人好好学习唯物辩证法(决不是让他们学习什么逻辑悖论的矛盾)。一旦他们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种情况也就自然而然地逐步减少乃至消失了。

“钱文”又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运用逻辑悖论的矛盾分析方法,包括道德悖论的分析方法来认识我们所面临

第2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矛盾;实践;认识;十大关系;人民内部矛盾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打响了全面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第一枪。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分别于7月和8月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并在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知行统一的认识论观点和关于对矛盾问题的认识和体会如两种宇宙观等一系列新观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同年里胜利召开。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写下了《论十大关系》,旨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次年,他又写下了著名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该文明确指出人民内部矛盾的种类、性质及处理办法,从而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为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虽然,这四篇文章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也大相径庭,但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实践认识与矛盾,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矛盾与十大关系,实践认识与十大关系和实践认识与人民内部矛盾这五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它们五者之间的联系着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及准确地把握和具体应用,不仅对于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来说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在理解十七大会议精神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方面更是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由我归纳出来的上述五种关系相互作用的图例。然后,我再做具体分析和详尽阐述。

矛盾是事物的最广阔的外延,是统领这个现实世界不断实现向前发展的总纲,矛盾包括一切,因此,它作为理解事物的最外层空间;实践认识、十大关系、人民内部矛盾本身就是矛盾体或矛盾体系,因而必须被包容于矛盾总纲之中,可以说这上述三者本身是矛盾的具体外化和表现形式,因而分别处于中层空间和内层空间;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体系,因而需要我们从主观上去认识并从具体实践中去把握,从而掌握其内在本质及规律,更好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从实践与认识两个层面上,去认识和理解并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关系。于是,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就被包含在实践与认识体系之内,作为最内层;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两者之间不存在谁包容谁谁包括在谁之中的问题,是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和回答怎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这个历史课题,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平行、并列式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因而,它们两者统一于最内层,而不是单独地被作为第四层出现。

关于矛盾的理解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既不可能消灭它,也不可能凭空臆造它。矛盾可以说是一个“鬼精灵”。而且矛盾是统领这个现实世界不断实现向前发展的总纲:任何事物总是在其自我斗争和同它物不断斗争进程中,通过优胜劣汰,然后达到某种点的和谐平衡,才最终完成自身向前迈进发展的。所谓的“有支持者就必然会有反对者”的说法恰恰是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不仅有普遍性,同时也有特殊性,我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具体办”就是这一性质的真实反映。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也就等于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理解并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也就等于把握了唯物方法论,即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在这里强调地是:承认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就等于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因为当你能够从一个具体问题的角度立场出发去分析一个问题时,那么你就等于承认了这个问题的存在,你所得出的结论也就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凡事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背景和环境去分析问题和归纳结论,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就会走向谬误。

实践认识与矛盾的关系

实践认识本身就是一对统一且又对立着的矛盾体。有实践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认识,但认识又有正确的和错误的认识之分。当实践与认识即知行相一致相符合时,就会表现为这一矛盾的统一性;反之,当实践与认识即知行不相一致不相符合时,就会表现为这一矛盾的对立性。有实践的人不一定就会得出真理性的认识,甚至会出现失误。比如,王明、陈独秀,他们身上都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但还是在关键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左”和“右”的错误。究其根源,就在于实践与认识本身就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但是一切真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前提。这又说明实践与认识又有统一的一面。否则,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无法揭开事物发展规律这层神秘的面纱。如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在具体实践及中国实际应用中被检验为正确的科学理论体系。但马克思主义又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所以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又必须同时具备这种品质,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发展。因此,看似绝对真理性认识其实质也是在同现实情况的相互融合适应以及不断斗争中而逐步丰富起来的,于是最终成为了相对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要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去加以认真地研究和正确地对待。

要正确对待和把握实践与认识的“两性”即对立性和统一性。比如,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根源在于他只看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性一面,但恰恰忽视其勾结帝国主义反人民的反动本性的另一面,也就是陈独秀只看到国共两党革命的统一性。其认识上的谬误导致其具体革命实践的指导上的重大失误,他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就必然会放弃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领导权。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以及1927年7月15日发动“七一五”反革命就是铁铮铮的客观例证。也由此宣告国内大革命的失败。同样,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于:城市中心论。他没有看到城市斗争与农村斗争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统一性。于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盲目地向大城市发动武装进攻的行为,就在这种错误且脱离具体实际的思想导向下应运而生了。他没有看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先要取得土地革命即新农民革命的胜利,从而以农村促进城市斗争革命工作的开展,以至最终夺取全国政权。他把城市进攻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严重对立起来,忽视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性,认为只要占领了大城市,就会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其实践结果就必然会将中国革命引入歧途。其表现为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因此,任何人忽视了一个事物的统一性或忽视了其对立性都必然会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指导下进行错误乃至荒唐的实践活动,也就是知与行出现了偏差,甚至是放弃其中一面,而更有甚者最终还会误党误国误军。反之,把握和坚持了实践与认识作为矛盾体的两性,就会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从而创造出人间奇迹。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在外国人特别是外军眼中就是一个军事奇迹。而且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具有力挽狂澜意义的一次伟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的军事指挥权,正是由于贯彻执行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最终把中国人民从三座大山的魔爪下一步步地解放出来,并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及与十大关系之间的关系

矛盾既然作为统领这个现实世界的总纲,那么它就有一种包容一切的品质。人民内部矛盾自然也就在其组成之中。无外乎在矛盾这个大名词之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而已,使之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即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专指在人民内部范围内出现的矛盾。一句话,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之间是一种包围与被包围的关系。

矛盾作为总纲且具有包容万物的品质,那么它与十大关系之间其实也是一种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

实践认识与十大关系之间的关系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的十种关系正是在三大改造已经完成且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总结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大关系的科学总结恰恰反映了当时我国在治党治国治政等各个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就是矛盾,因此,如何自上而下地认识好和解决好这十种关系就成为治国理政的关键。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报告共有十二个组成内容,其实质也就是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所提出的治国思想的新发展新完善新升华。在建国初期,根据当时具体情况撰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而在现阶段,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挑战便自然会将“十大关系”作进一步外延上的扩展和深化,从而更好地完成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因此,十大关系的提出正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基础上进行科学判断和理性认识及思考的结果。

实践认识与人民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

(一)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中国一直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阶级斗争已不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它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因为从外部矛盾看,民族矛盾随着八年抗战的胜利而不再占据主要地位;从内部矛盾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在国内反动势力和敌对势力已基本上被肃清。因此,在国家政权相对稳定的和平背景下,人民内部矛盾便上升为国内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矛盾能否有效地加以解决,关乎国家之发展和人民之根本利益实现与否。现阶段,这一矛盾体现得尤为明显。人民内部矛盾产生有两大原因:一是政治上原因。某些干部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严重腐蚀,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丧失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一步步堕落于各种腐败的泥潭之中,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严重败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某些地区,还一度出现了干群严重对立的局面。二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搞不好,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国家自然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的《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实践论》《矛盾论》四文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如何真正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如何更好地实现从“打江山”到“坐稳江山”这一过程的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特别将“民生”作为重点摆在12项主要内容之中,可见国家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这个问题是放在同等地位上去着眼去思考的。

(二)对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的具体实践

人民内部矛盾可以分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以及干部与干部之间的矛盾两种类型。

1,干群矛盾应如何解决。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工作作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满不满意,人民答不答应,人民同不同意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多下基层,多倾听群众呼声,不做表面文章,切实提高党的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机关,认真接待和解决群众,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2,干部与干部之间关系应如何处理。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的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务必从严的原则,认真开展“三讲”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在《论十大关系》中也着重提出了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以及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问题。十七大报告中也专门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而列举出来。这些都说明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治国治党治政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与思考。过去要讲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现在也讲要更好地更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加强对这一矛盾的实践解决的力度,只有提高对这一矛盾的实践解决的效度,只有拓展对这一矛盾的认识上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才能更好地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有效地扩大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从而完成人民所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第3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一)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思想特征。

第一,毛泽东提出“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思想的基础。毛泽东人学思想的萌芽,是在他幼年时代受传统教育,后受新式学堂教育环境而引发的。在当时的教育中,封建主义的气息十分浓厚,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毛泽东以切身体会,痛感封建主义制度给教育带来的危害,在湖南一师学习时,就明确提出“三育并重、身心并完”的人的发展观。1916年12月,他在给好友黎锦熙的信中讲到:“古称三达德,智、仁与勇并举。今之教育学者以为可配德、智、体之三言。”[1]把古代人的智、仁、勇的发展标准进行改造,提升为人的德、智、体发展的内容。到1917年4月2日,他又在《体育之研究》中,更加系统地阐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学思想。指出“夫知识则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动物者此耳”。“道德亦诚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2]他的这些早期的人学思想,随着他走向职业革命家道路的实践而不断深化,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德、智、体三者的内涵不断扩展并得到更高意义上的阐释。

第二,毛泽东根据国民素质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相适应的客观矛盾,对人的德、智、体素质结构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为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青少年更应该珍惜。因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均衡提高中的“德”就是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社会主义富强国家的奋斗精神。他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明确提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政治上都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他还认为,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智”就是具有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使各种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用所学知识创造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就是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僵化被动地发展。他针对学校教育课程太多,讲授和考试方法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现象,明确指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他还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而拓宽了他的“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的体育观的内涵。

第三,强调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素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如何,取决于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重视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他认为,“我们的同志,无论搞工业的,搞农业的,搞商业的,搞文教的,都要学一点技术和业务。……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他就如何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明确提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4]毛泽东1957年10月13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提出对知识分子素质结构的要求,即知识分子要同时是红的,又是专的。要红,就要下决心,彻底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显然,毛泽东对干部素质,要求在“红”的基础上,精通技术和业务,努力成为又红又专的全面发展的干部;对知识分子素质,强调在已具有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要彻底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需要提出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干部和知识分子素质均衡发展的论述,是基于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而提出的,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第四,从矛盾的普遍性角度,独辟蹊径地阐述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应首先分析矛盾的普遍性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问题,最后仍归到矛盾的普遍性问题。基于此,他赞同恩格斯关于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即人的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生命首先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同样,在思维的范围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人的内部无限的认识能力在个别人身上与实际的现实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在人类世代的无穷的――至少对于我们,实际上是无穷的――连续系列之中,是在无穷的前进运动中解决的。正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毛泽东指出:“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人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5]人人都有差异性,差异性就是矛盾,把人的差异性,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是矛盾的普遍性特征。这不能不认为是他人学思想的独到见解,具有创见性。

毛泽东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到1964年更有新的发展,也就是他提出了人的发展变化说,他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一文中,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论述,他从人自身的角度,阐述人的自然更新问 题,认为:“我们身体的各种细胞都不断地在更新,现在我们皮肤上的细胞就不是我们生下来时皮肤上的细胞了,中间不知换了多少次。”[6]世界上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人的发展也是如此,他举例说:孙中山是学医的,后来搞政治。郭沫若最初也是学医的,后来成为历史学家。鲁迅也是学医的,后来成为大文学家。对人的认识问题,说到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发展无不现实地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变革之中。

(二)

基于毛泽东所处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在他的社会观中,不可能明确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他提出的社会协调、平衡发展观,就明显地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思想。毛泽东的社会协调、平衡发展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和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基础。毛泽东的社会协调、平衡发展观也有一个历史形成的发展过程。五四运动时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传播,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并初步形成了他的中国社会发展观。他坚信“由强权而自由”必将是中国发展的方向;而实现“由强权而自由”的“根本主义”在于“平民主义”,根本方法则在于全国民众的大联合。[7]他所提出的“平民主义”,即民主主义、庶民主义、民本主义。“平民主义”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他以后的革命实践中,都有诸多体现。毛泽东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8]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就没有充分的自由,也没有条件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更没有真正意义的国民素质均衡提高,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深入,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发展观也愈具体明确。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明确认为中国的国家制度不应该是一个由大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的、封建的、法西斯的、反人民的国家制度,这是因为它已被历史证明是完全破产了的。应该是先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达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客观规律。

第二,社会调节发展性。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处在强大而又内部互相矛盾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统一性,“这就规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之极大的不平衡性”。但是,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当经过各阶级、各阶层同意,建立真正适合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要求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尽管存在着阶级矛盾和各阶层的不同要求,但通过调节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这种矛盾和这种不同的要求,可以获得调节。在这种调节下,这些阶级可以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项建设。”[9]他的这一观点,为他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平衡发展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平衡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们群众也非常需要有一个安定有序的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国家。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他说:“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还“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10]。所有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内部矛盾,是可以通过调节得到解决的。

第三,斗争实现性。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解决一个矛盾,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没有斗争,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平衡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它必须经过斗争才得以实现。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11]他认为,就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坏的东西存在,也必须通过斗争得到解决。同样,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也必须是通过与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得来的。

第四,社会发展平衡相对性。毛泽东在谈到经济计划时认为: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他在解释对立统一的关系时指出,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所谓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12]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着的事物,平衡是对不平衡来说的,没有不平衡,还有什么平衡可言?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因此有平衡的要求。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在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存在,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解决。但是,问题是这些领域的平衡和不平衡,“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衡和不平衡,在性质上不同”[13]。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14]。毛泽东这一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时提出,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有两 个方面不能忽略,一方面要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就此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他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绝对的。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总是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矛盾、斗争、分解是绝对的,统一、一致、团结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为此,他强调:“有了这样的观点,就能够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其他事物;没有这样的观点,认识就会停滞、僵化。”[15]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的不平衡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不断地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社会和谐的发展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第4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一是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缘故,而不能全面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认识,甚至曲解社会要求。

二是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社会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工作。

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通常还表现在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的不同和个性差异等方面。

根据对以上三个矛盾的特点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无道,何以授人以道?

教育者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教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规定与制约其他矛盾运动的基本矛盾。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矛盾表现出来的,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不平衡之中,并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化,是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学生所接触的周围人们的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和不相符。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实际与在校学习的理论不一致的状况,接触到大量违公德的人和事。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学生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可能表现为教育者提出的认识性的、劳动性的、实践性的和公益性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存在的不相一致,也可能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冲突。

第5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命题趋势:纵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以漫画、名言、诗句或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背景,从微观角度切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发展的概念、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等,这些知识点属于偶考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等,这些知识点属于常考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等,这些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加大了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的考查力度;非选择题多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否定等知识点。

应对策略:要从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一个实质与核心”“一个要求”上把握本专题的复习。“两个总特征”就是联系观、发展观;“一个实质与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一个要求”就是树立创新意识。

【重难点突破】

1.把握两个总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抓住一个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典型例题】

1.(2014・山东)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是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解析:由“不要因为是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可知,题干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A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C排除;题干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没有强调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D排除。

答案:B

2.(2014・浙江)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

①善与恶相互对立②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④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题中善与恶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对立,①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善与恶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生质变,说明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③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②排除;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④错误。

答案:C

3.(2014・江苏)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解析:材料中对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经常使用的‘温数据’”“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存储,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排除;题干不是强调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B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主次矛盾的转化,C排除。

答案:D

4.(2014・新课标全国Ⅱ)“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强调了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①符合题意;试点强调从特殊性概括出普遍性,②符合题意;矛盾的个性与共性没有优劣之分,③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

答案:A

5.(2013・江苏)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题干的关键句“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A正确;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错误;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D错误。

答案:A

6.(2012・浙江)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务,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题干中“全民”可看为整体,“困难群众”可看作部分,①正确;题干中“基本公共服务”可看作共性,“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可看作个性,③正确;题干不涉及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问题,②排除;题干没有提到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排除。

答案:B

7.(2012・江苏)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水与酒、山与民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其联系具有客观性,D正确、B排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A错误;题干内容未涉及联系的多样性,C排除。

答案:D

8.(2012・江苏)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C正确;事物发展过程中有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A中观点只说出了量变这一种状态,错误;B、D的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C

9.(2014・海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以我国一些中小学开展的“一校一品”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答题所需的知识范围――矛盾特殊性;而后围绕“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展开阐述即可。

参考答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要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学校的情况、学生成长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前提。各校根据具体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

10.(2013・安徽)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解析:本题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做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一要明确知识范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二要把握答题角度,围绕“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展开。

参考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11.(2014・安徽)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 书法陶冶情操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学生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

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

解析:本题以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为背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答题所需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然后分析材料和设问,材料中没有出现毛笔优势的信息,可以从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设书法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可以结合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毛笔的优点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的,可以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去解答;最后,把握答题角度,围绕少数学生认为“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的想法展开阐述。

参考答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它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书法自身的特殊性来认识学习书法的必要性,而不是简单地用“键盘”否定“毛笔”。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看,“毛笔”的优点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的。所以,学习书法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看相知命是不可取的。从联系的观点看,这是因为

A.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不可能独立于联系之外而孤立存在

B.联系具有必然性,人类活动不能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联系具有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联系具有多样性,间接联系对事物的影响是暂时的

2.我国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下列诗句与材料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②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④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4年4月15日,国家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启示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14年6月27日,记者从江西省国资委获悉,江西省将积极有序,分类别、分步骤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量变到质变具有渐进性③矛盾具有特殊性④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点燃两根木柴,并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木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木柴才相互辉映,直至全部化为灰烬。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温热有隙效应”。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过犹不及,把握火候和分寸

C.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D.事物在排列顺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6.下列成语与之对应的哲理正确的是

①揠苗助长――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②管中窥豹――整体与部分关系③舍卒保车――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④好事多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最恰当的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具有同一性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8.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9.2014年7月1日起,未来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以房养老”商业保险正式开闸。下列选项与此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近年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发展迅速,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虽然微文化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可能存在弊端而遭到某些质疑。然而,微文化因其简单快捷易操作、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文化的热情,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对此,我们应当

A.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1.中国金融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需考虑自身的特点。这启示我们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7月9至10日,主席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与贝拉克・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本轮对话期间,中关双方强调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双方表明将采取进一步具体措施支持强劲的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提升国际规制和全球经济治理,支持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对话期间,美方重申往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有关承诺,继续支持转向以更高的投资和国民储蓄为特点的增长方式,包括削减联邦预算赤字、向促进劳动力附着效应的教育和培训领域投资、采取措施避免信贷滥用和出台增加雇主和私人储蓄的政策。中方继续致力于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并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为此,中方将实施目标性财政和结构性政策统筹增加居民收入等措施。

(1)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最终要靠消费推动,只要扩大消费,就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

14.2014年8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山东文博会威海分会场・2014中韩(威海)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简称“文交会”)在威海拉开帷幕。本届文交会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威海对韩开放的区位、产业、文化等优势,进一步搭建文化交流展示和交易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贸易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中韩文化会展知名品牌,打造中韩文化交流“桥头堡”,助推中韩(威海)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威海举办“文交会”的必要性。

(2)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就威海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看相知命是指将个人命运同个人相貌联系在一起,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C符合题意;看相知命是主观臆造联系的表现,A、B、D均认为其有联系,错误。

2.A题中诗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①中“花相似”“人不同”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当选;②的意思是春风把暖洋洋的暖气送人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当选;③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选;④的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不太够,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它有多难,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选。

3.B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可知,强调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①正确;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可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整体对部分具有统率的作用,而不是部分统率整体,②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飞跃的意思,④排除。

4.C由题中的“有序”“分步骤”可知,量变到质变具有渐进性,②正确;由题中的“分类别”可知,矛盾具有特殊性,③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①排除;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④错误。

5.B题干强调的是点燃的两根木柴间隙要适中,才能相互辉映,直至全部化为灰烬,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所以在办事过程中要把握火候和分寸,坚持适度原则,B符合题意;A强调量变,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C强调质变,与题意不符;D强调排列次序,不是强调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排除。

6.D“揠苗助长”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①错误;“管中窥豹”体现了整体与部分关系,②正确;“舍卒保车”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③错误;“好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的,“多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正确。

7.C嘲笑,在坚强的人那里可以从“拦路虎”变成“垫脚石”,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A、B不符合漫画主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错误。

8.C由题中“关键在党”可知,题意强调的是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正确;A、B与题干主旨无关;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错误。

9.A题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①②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③体现的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④体现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选A。

10.D微文化因其遭到质疑,但因其优点而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对微文化要看到利、弊两个方面,坚持两点论,同时因其得到更多的是肯定,所以要坚持重点论,故选D。

11.D由“中国金融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需考虑自身的特点”可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正确;A、B与题干主旨无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错误。

12.B题干强调的是否定的重要性,B正确;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应吸收而不应扬弃,A错误;辩证的否定既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肯定一切,C、D错误。

13.(1)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题中的观点看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其合理性。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经济的发展除了受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外,还受到投资需求和对外出口的影响。而且只有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才能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经济的发展是消费、投资和出口有机统一、合力推动的结果。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坚持两分法。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应注意中美之间存在的各自利益,积极寻找共同利益。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应妥善处理分歧。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应积极寻找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对话合作;同时也要注意到中美之间存在各自的利益,应正确处理中美之间存在的摩擦冲突。

第6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课堂留白;学习矛盾;知识矛盾

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快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展开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这个思考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一、课堂留白是解决学习矛盾的最好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学生是没有分歧的,然而在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上,一个或几个学生的观点很难说服大多数同学,这样就产生了学习矛盾,在这样的学习矛盾中,就要有课堂留白。面对学习矛盾,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引导,要给学生留下分析和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去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在学生自己的时间里,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已有观点,再结合其他同学的观点,参照教师详细分析的知识点,自己立论后再经过自己的思维来将错误观点打破,自己来分析,自己推理,自己判断。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是最具课堂效果的学习成果。

二、课堂留白是解决知识矛盾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个体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学生在找资料的时候,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使他们很难得到一致而统一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知识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一定需要时间去整理这些繁琐的材料。在这种知识矛盾出现的情况下,学生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固然是必要的,但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要在讨论和引导之后,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反省他们自己。在反省的过程中,他们在知识的理解上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留下更多时间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面对学习矛盾和知识矛盾的时候,课堂上的留白则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网络构建】

【核心讲解】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内涵: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世界观原理:①相互区别:第一,性质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第二,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相互联系:第一,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第二,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2)方法论意义: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要求: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四、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原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五、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前途光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道路曲折――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意义

(1)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六、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方法论意义

(1)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作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①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②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b.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c.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③方法论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八、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2)要求: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③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要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九、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征:①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②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实质:“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观点: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事物的变化。

(2)特点:或简单地肯定一切,或简单地否定一切。

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①辩证的否定观。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具体要求: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②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考向预测】

一、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统一整体,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哲学性质的问题。坚持“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社会的关系,用系统优化的观点看问题。以此为背景,考查联系的观点是高考出题的重要方向。

二、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从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党的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以此为背景,考查唯物辩证法中关于发展的观点,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

三、美与丑、善与恶……2013年有太多的道德追问

从哲学上看,道德的冲突是矛盾的具体体现。对道德的追问,体现出矛盾的对立性,也预示着社会道德的发展,彰显着矛盾的转化。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运用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等各种现象及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是高考中常见的切入角度。

四、辩证的否定是有肯定、有否定,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的因素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善于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同时,对待传统文化还要有创新意识,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在高考中,通常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和《生活与哲学》知识考查“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点。

【备考建议】

本单元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从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主要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全面观、矛盾观。

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很多,难度较大,命题主要集中在联系的特点、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矛盾分析法、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的作用等方面。命题趋势呈现“一不变、三上升”的特点。“一不变”就是将矛盾作为重点考查对象不变;“三上升”就是对系统优化方法、发展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的考查呈上升趋势。试题主要以寓言、漫画和自然科技及文化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中,要从整体上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理解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世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是革命的、批判的,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条件推动矛盾双方的转变,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实现更好的发展。

备考时,要狠抓常考知识点,对每一具体的辩证法原理既要表述准确、理解全面,又要联系社会热点,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方面的热点,尝试用哲学原理解读热点材料,从而提高能力、举一反三。

综合知识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网络构建】

【核心讲解】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含义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从性质上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从过程上说,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从时间上说,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从性质上说,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①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②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③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含义: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与作用:①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②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四、人生价值

1.价值和价值观

(1)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①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②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①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②实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性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表现: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五、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客观依据

(1)原因: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求: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1)表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2)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4.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1)表现: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就不同。

(2)处理办法: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持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价值的实现方式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③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正确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2.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1)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2)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理想的作用: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考向预测】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结合党的十等社会热点进行考查

党的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与任务,到深圳和广东视察、重走邓小平南巡路线,“用改革红利激发内需潜力”的讲话,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考试题的切入点,同学们要给予足够重视。

三、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罗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其人生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四、结合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考查

在高考中,很容易以此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结合《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考查开展这些活动的理论依据、重大文化意义以及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等知识点。

【备考建议】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第8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

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

2.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 )

A.区别性

B.整体性

C.合理性

D.联系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运动变化的科学

B.事物矛盾的科学

C.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

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因果的必然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与变化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6.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9.发展的本质是( )

A.事物质的变化

B.一切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肯定到否定

10.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

A.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

1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12.系统科学产生的意义在于它( )

A.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B.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C.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D.高于唯物辩证法

1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式前进运动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15.可能性是指( )

A.头脑中的构造物

B.已经存在着的事物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失去必然性的东西

16.内容与形式存在矛盾的根据是( )

A.内容总是落后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与形式

D.形式活跃易变,内容相对稳定

17.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知识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1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有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19.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

2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参考答案

1. A .B 3.C 4.B 5.D

6.C 7.D 8.C 9.C 10.D

第9篇:矛盾观的知识范文

    但是自我矛盾性并非没有其积极作用。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之一认为在个体拥有相对明确、稳定的自我认识的前提下,少量的自我矛盾性能够带来积极的作用。

   (1)个体内层面    

在个体内层面上,自我矛盾性对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知觉均可能带来影响。首先,个体意识到自我矛盾的存在本身构成了对个体自我的挑战,这种挑战常常成为个体进一步自我整合的动力。发现自己的自我认识暂时无法解释自己的某些行为,或他人的反馈与自己的自我认识存在差异,人们会在一致性动机的推动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自我认识。在这一点上自我差异理论以及调节定向理论的思路非常类似:人们在面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的差异时,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区别.缺少自我矛盾性,可能使个体丧失自我改变、自我提高的动力,陷入能力和心态的“停滞”状态。因此,少量的自我矛盾性往往可能是自我成长的源头和动力。

    其次,自我矛盾的存在使得个体将自己目前相对稳定的自我认识视为处在变化过程中、正在逐渐变得更稳定,而不是觉得自我己经十分完满、自洽,未来不会再发生巨大变化,陷入“历史己经终结”的错觉。自我的诸多功能之中,心理时间穿越〔mental time ttavel)是很重要的一个功能(EpStude & Peetz, 2012)。人们因为有了自我,才能够将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联合成一个整体(EpStein,  1973),而很少担心“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即哲学中的“式修斯之舟”问题。但是人们心目中“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与人们对“当下的我”的认识一样,均是自我图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认知建构的产物,经常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在记忆中,自己过去的成就往往浓墨重彩,而自己的失误、责任往往轻描淡写((Swatm Jt, 2012)。对于未来的估计人们往往显得过分乐观(Buehlet, Gtiffin,&Peetz,2010; Epley & Dunning, 2006; WeinStein, 1980),在为自己做计划时高估自己的效率(Buehlet etal., 2010),低估自己的预算(Peetz & Buehlet, 2009).即便自己能力有限,人们也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感觉自己在未来可能获得成功,如虽然没有认真学习,但也觉得能顺利通过考试}g}&Dunning, 1999)0  

  最近,研究者进一步发现一项与之相关的效应,即人们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时,经常产生一种“历史终结错觉”,感到自己的自我虽然在过往的人生中体验了许多变化,但到今天为止自我己经相对稳定,以后不再会发生很大变化了(Quoidba(h, Gilbett, & WilSon, 2013)。通过六个研究19000多名被试,研究者发现身处各个年龄段的被试均觉得在过去十年中,自己的人格、爱好、价值观、喜爱的乐手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当估计自己未来十年的情况时,人们大多觉得可能与现在差不多.

   历史终结错觉的产生原因可能与人们的自我概念有紧密联系。依据自我验证理论、自我强化理论,拥有一个结构高度清晰,看上去极其合理,能够解释自我相关的一切信息的“自我”可能是出现“历史终结错觉”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丰富和富于变化的,自我可能体验到的感受往往很难被穷尽,但另一方面,一个高度整合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压制与自我不一致的信息,选择性加工与自我相符的信息,甚至影响人们社交对象的选择,以至于呈现给个体一幅“一切都符合自己的认识”的自我图景(Swatm Jt & BuhtmeStet, 2012a; Swann Jt 8tTead, 1981).这一过程抑制了个体对丰富的自我体验的感受:使用自我这一“信息处理系统”筛选出来的信息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判断,人们很容易感到未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凡是暗示自我可能会发生变化的信息最初己经被选择性忽视了。自我概念越清晰,人们越会进行自我验证,建构一个主观上一切都符合自我的世界图景,抵制、无视相反的信息(Swatm Jt, 1987;Swatm Jt, Pelham, & (hideStet, 1988),进而感到“自我的大厦己经建成,未来只剩小修小补而己”,自己的“历史已经终结”。历史终结错觉的负面作用:人们可能会低估自己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导致决策失误;主观感到缺少变化,丧失活力、老气横秋,感到“峥嵘岁月己经结束,剩下的只是波澜不惊的日子”。

   “历史终结”的感受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凡是当人们感到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按照这一理论形成了一套对历史的解释后,往往会感到“历史己经终结”,未来只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即可。典型的代表如19世纪末开尔文勋爵的“物理学的大厦己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的论断,以及《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Fukuyama, 1992)等著作.    虽然历史终结错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知觉偏差,但自我矛盾性高的个体,感受到自我概念对自己的解释与理解远未达到完备(包括自我与主观体验/自我觉知的冲突;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反馈、行为的冲突—以自我验证理论中常举的案例为例:如果觉得他人对自己不好,而自己确实也觉得自己真的应被如此对待,显然人们既不会寻求咨询,也不会改变),相对而言这一效应偏弱。对于自我矛盾性高的个体,自我概念并未变得过于清晰、有逻辑,因而个体会感到自我还有进一步丰富、改变的可能。

   第三,在相对稳定一致的自我认识基础上,意识到少量的自我矛盾信息的存在可以使个体的判断更审慎,不倾向于采用,’1卜黑即白”的认知模式。自我关联的信息常常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基础,高度矛盾的自我常会使人们感到世界丧失了确定性((Swatm Jt, Stein-SetouSSi, et al.,1992),按照这一思路,拥有高度自我一致的自我的个体眼中的世界则会显得极为清晰明确,因而可能导致绝对化、简单化的认知方式。这一模式在文化层面上也有体现,比如Uhlmann分析认为美国意识形态的高度自我确定性导致了美国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政治、社会规范最为保守,在许多问题上带有绝对主义的认知模式(Uhlmann, 2012),并且,Uhlmann认为这正是美国人心理孤立主义以及“美国例外论”的源泉(Uhlmann, 2012; Uhlmann, Poehlman, & Batgh, 2009)a对于自我一致性带来的绝对化认知模式,呈现少量的自我矛盾信息可能能够降低人们的绝对化倾向,甚至可以改变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看法。

   最后,意识到自我矛盾的存在,允许个体不受固定自我看法的束缚,探索丰富的自我体验,往往可能是创造力、艺术体验的源泉。

   (2)个体间层面

   在人际层面上,个体的自我矛盾性会影响到个体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从对人知觉的视角看,知觉对象的自我矛盾性反映了对象的一种状态,因而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觉线索.在清晰的自我概念基础上的中等程度矛盾是丰富的自我经历、体验和自我认识深刻的标志,暗示一个人曾经历过认真、真诚的自我探索,也暗示了人格开放性的存在。与之相反,在许多人看来,一个高度自我一致的人往往要么显得对内心世界不敏感,要么显得缺少阅历、单纯、天真。如果文艺作品中出现一个自我高度整合、人格高度一致的角色,人们会认为这一角色塑造完全失败了(HampSon, 1997, p. 249)。自我矛盾性的作用可以从矛盾性在态度说服领域中的线索作用中得到佐证。比如,有研究发现,同为可信度较高的人,与观点前后一致的人相比,当一个人发表的观点立场之间前后存在矛盾时,人们反而会更愿意相信后者的观点,因为观点的前后矛盾似乎暗示这个人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或者得到了更丰富全面的信息扭ei(h & Tonnala,2013)0  

  另外,矛盾性线索的作用也在广告领域中存在。广告中出现对产品正反两方面的介绍,哪怕广告本身内容不变,仅仅在形式上采用“优缺点”的框架(如专设一栏“产品缺点”,但该栏目保持空白),都足以提升人们对产品的信心,或使自己的态度更确定(Bohnet, Einwillet,Etb, & Sieblet, 2003; Tu(ket, Petty, & Btit3ol, 2008)。原因可能在于,人们在元认知的过程中,对于这类呈现正反两方面信息的广告,可能推测认为广告制作者或信息提供者的信息是在充分考虑优缺点两方面之后产生的,这使人产生“观点建立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之上”的认识,提高了态度的确定性(Tu(ket et al., 2008)0

   总体而言,人们在对人认知过程中,自我矛盾性可能是一种知觉线索,对于自我一致但存在自我矛盾性的个体,人们的评价会优于高度自我一致的个体。

   (3)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层面  

  个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矛盾性有利于人们进行自我改变,因而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能够适应变化中的环境。个体的自我与所处的人际关系网络与社会大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社会环境的变化会使得人们在过去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变得无法适应环境的要求。此时,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自我成为了自我改变的障碍。环境发生变化的程度越大、先前的自我一致性程度越高,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的难度也会变得越大。在和平时期,社会环境改变的最好的例子是移民带来的文化环境的变化毋enty, 1997; (toSS, 1995)。人们在一个文化中形成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隐含了大量该文化所特有的态度、价值、意识形态以及其他共享的社会表征,高度自我一致的个体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往往会经受更严重的文化冲击。如原生文化的元素内化比较彻底、对先前文化认同承诺较强的个体,很可能会经历更强的文化冲击,本身对本民族文化持有一些反思的个体,则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S(hwattz, Montgomety, & BtioneS, 2006)。比如,一项以华人移民的质化研究表明移民对原生文化的认同对其在新文化环境中的适应存在较大的影响(Liebet, (hin, Nihita, & Mink, 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