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精选(九篇)

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第1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12岁左右矫正最佳

儿童进行牙颌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应该视具体病情而定。一般说,儿童在7~8岁这个阶段牙齿不整齐或牙缝宽,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儿童牙缝不是特别宽,就不需要进行牙齿矫正。否则,过早戴上牙套反而使牙根可能受到损害。而对于单纯的牙齿排列不齐来说,12岁左右是孩子牙齿矫正的合适年龄,这主要因为此时儿童口腔内恒牙大多已萌出,牙弓发育已基本完成,因此牙齿不齐的发展也已基本定型。

对于一些严重影响颌面部正常发育的牙颌畸形,如“地包天”、上颌前突、下颌偏斜、严重的牙齿拥挤等,需要在牙齿替换期甚至乳牙期即着手治疗。因此,家长应留心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专业大医院找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进行咨询,以免错过正畸的最佳时间。如果需要戴矫治器,则要注意矫治器的固定性和安全性。

每月口腔复查一次

现在的儿童课业负担重,经常有儿童因为多种原因而错过了复诊时间,致使牙齿出现异常不能被及时发现,有的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李国华提醒,在儿童矫治牙齿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督促孩子遵守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复诊。

通常,正畸儿童要每个月复诊一次。正畸期间牙齿处于“非常时期”,矫治器松动脱落不及时复诊等对治疗效果和进度有不良影响,而按时复诊不仅有助于医生调整矫正牙齿的进度,采取下一步矫正措施,而且还能对患儿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督导,帮患儿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

矫正后护理更重要

保持口腔清洁 牙齿矫正器靠粘结剂粘结在牙齿上,通过矫正器件给牙齿施力,来达到理想的牙齿移动。正畸疗程一般较长,有的患者要戴长达3年的矫正器。在此期间,患者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勤刷牙,一般要求每顿饭后立即刷牙,以去除遗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避免正畸期间出现龋齿等问题。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用小头软毛儿童牙刷或专用正畸牙刷刷牙,动作要轻柔,每次3~5分钟。

不吃过粘食物 对每天吃的食物也要注意。对肉类等须用刀切成或用手撕成小块再吃,不能用牙齿直接啃或撕咬;不能吃过粘的食物。如果进食时不加注意,往往会造成矫正器的脱落或损坏,增加治疗费用和复诊次数,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警惕,孩子也有“亚健康”

吕斌

什么是儿童“亚健康”

医学专家认为,其实孩子“亚健康”比成人“亚健康”的后果更严重,更不容易界定,也更接近于疾病状态。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均会导致儿童“亚健康”,易感冒发娆、抵抗力弱、生长缓慢、面色萎黄、厌食、偏食、哭闹易怒、多动不安等都是儿童“亚健康”的临床表现。

儿童肥胖也是一种“亚健康”。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在孩子饮食上常不吝成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的做法导致许多儿童养成了偏食、厌食的毛病。很多孩子摄入甜食、饮料及一些高热量食品太多,加上平时缺乏运动,就会导致儿童营养过剩、反应迟缓、身体肥胖。这些都是“亚健康”的表现。

宝宝营养不良也是“亚健康”。宝宝脱离母体6个月后,其在母体中吸收储存的营养消耗殆尽,而从母乳中吸收的营养又不足以维持生长发育,因此很容易导致营养“青黄不接”的状态。在此阶段,如果家长喂养不当,极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缺少维生素D和钙,导致孩子“亚健康”。其表现为易感冒、发烧、抵抗力弱、动辄出汗、哭闹易怒。特别是6个月至6岁的儿童身体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低,比一般儿童更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家长更要注意日常生活护理。

儿童“亚健康”有哪些危害

儿童“亚健康”的危害比成人“亚健康”更为深远。长期“亚健康”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儿童免疫力低、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影响其骨骼、神经和智力正常发育;其次,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致使儿童学习能力差;第三,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给孩子的性格发展、人格完善和成年后的品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儿童的睡眠、营养吸收和免疫力均会受到影响。因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儿童极易出现心理抑郁、身体抵抗力差、无心学业等情况。

如何防治儿童“亚健康”

第2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定义,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肥胖儿童发展趋势以及其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体育锻炼对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揭示了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和改善肥胖儿童心理健康,提出了关于促进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处方,以期为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肥胖儿童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儿童时期是身心健康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肥胖不仅给儿童的生理健康造成影响,而且还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将对儿童乃至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迄今,国外已经对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通过国内外关于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论述,以便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

心理健康涉及到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概念,至今仍无统一的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提出了10个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地估计;3)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4)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5)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6)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7)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8)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2]。我国学者朱永新则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六个方面:1)意志坚强可控;2)人际关系和谐;3)认知健全适应;4)个性和谐统一;5)情感饱满适度;6)杜绝心理异常。

三、肥胖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其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儿童肥胖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肥胖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儿童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美国于1963年开始研究儿童肥胖。目前,美国是儿童肥胖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3]。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发达国家,在过去20年中,儿童肥胖几乎增长了三倍[4]。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趋势快速上升。我国作为典型例子,儿童肥胖日趋严重。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上升了4-6倍,比发达国家早期流行更猛烈[5]。由此可见,儿童肥胖已经遍及全世界,并且将会扩散的更加广泛。我国大城市的儿童肥胖增长速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儿童肥胖率也在上升。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肥胖不仅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引发一些成年期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6]。对于如何控制儿童肥胖在我国的盛行,可以借鉴美国等高肥胖流行国家的干预手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于我国儿童肥胖的防治办法。

(二)肥胖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在国内又被译作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损害的状态。目前,众多研究表明,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健康问题:1)自卑感。由于体型肥胖不美,身材笨重,经常在公共场所或集体活动时受到取笑,被同伴取侮辱性的绰号,从而隐形地伤害到了肥胖儿童的自尊心,导致自信心不足、自卑。2)孤独感。肥胖儿童感到孤独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怕被取笑而不敢参与集体活动,长期被孤立。3)抑郁症。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对体型不满意程度与质量相关,质量越大,对体型的不满意程度越高,女孩表现尤为明显。儿童因为不满意自己的体型而产生心理压力,易引发抑郁症[7]。4)社交回避。肥胖儿童经常在公共场合或是集体活动中遭受嘲讽,因而惧怕社交场合,害怕和陌生人交流,慢慢产生回避、退宿和自卑心理。最终导致个性趋于内向、不稳定,回避社交。5)社会焦虑。肥胖儿童在生活中由于经常被孤立和取笑,导致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情绪起伏不定,容易脾气暴躁或是沉默不语,从而致使儿童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6)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研究显示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活动、社交及学习能力均较体质量正常儿童低下,且肥胖程度越重,社会适应能力越差[8]。

四、体育锻炼对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肥胖儿童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成为胜任者的能力的确信。锻炼者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参与体育活动,对于锻炼的内容有足够的胜任力,在健身的同时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

(二)体育锻炼能培养肥胖儿童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其意志力

一般来说,肥胖儿童的运动能力较正常儿童差。体育锻炼既要克服客观困难,又要客服主观困难,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参与者要承受相当程度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可以磨练其意志。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培养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三)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肥胖儿童社会交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交流。因此可以借助体育锻炼增加个体的社会交往,它是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最好形式。肥胖儿童可以通过与其他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提高其交际能力。

(四)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肥胖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体育锻炼是锻炼者根据自己的需求积极、主动活动的一个过程。各锻炼项目在运动中都要求锻炼者能够对外界物体做出准确而又迅速的判断和感知,同时协调身体完成动作。因此,经常坚持运动可以促进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比如围棋和象棋,可以充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记忆能力。而体操、跳水、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可以对儿童感知和思维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体育锻炼可以发展人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其效果十分明显。

(五)体育锻炼能治疗肥胖儿童的某些心理疾病

根据Ryan(1983)的调查,1750名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手段;80%的人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儿童由于肥胖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将导致心理疾病。人的心理与身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孤立的。就目前来看,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原因以及体育锻炼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在国外,体育锻炼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但是,只有正确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才能有益于治疗心理疾病。有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可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情绪和提高自尊。

五、促进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处方

科学的身体锻练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不同的个体需要制定不同的运动处方,从而使身体活动产生最大的心理效益。它主要包括锻炼的方式、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1)锻炼方式。包括有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研究发现,有氧锻炼更适合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2)锻炼的强度。中等强度(最大心率60%-75%)的运动比较适于大众健身。3)锻炼的频率。每周进行2-4次锻炼可以降低抑郁水平[9],这也比较符合生理学运动处方的要求。4)锻炼时间。目前,关于每次锻炼持续多少时间才能产生最佳心理健康效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研究发现,锻炼的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效益就越好。

六、小结

(一)当前我国儿童肥胖现象蔓延趋势,势必引起了一系列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国外有关研究相对较多,国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对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干预方法还不够。研究表明:只有科学的进行长期的身体锻炼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抑制儿童肥胖发生率。

(二)针对肥胖儿童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卫生部门和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引导肥胖儿童参与锻炼,改变家长的观念,建立相关的心理辅导咨询室,对低龄儿童尤为重要。同时,政府和学校也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丛立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邢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一、音乐治疗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曾经说“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儿童的自发性音乐行为是儿童音乐天性的集中体现。当初生的婴儿听到欢快的音乐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并随着音乐“咿呀哼唱”,身体也跟着音乐舞动起来,有的甚至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节拍而作出规律性的肢体反应。有研究者认为,音乐在传达爱、情感交流、表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个月大的胎儿在母亲子宫里就能听到音乐,并对音乐作出反应[4]。此外,母亲在与婴儿的日常交流中所发出的亲切的富有音乐性的声音同样是婴儿感知爱获得爱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母亲对婴儿发出的表达爱和关心的信号有利于婴儿对母亲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而依恋关系则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5]。因此,富有音乐性的语言以及动听的音乐在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到了幼儿期,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自发性音乐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自发的音乐行为主要有模仿他人的歌唱旋律片段,自编歌词和旋律歌唱,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四肢、晃动身体,敲打桌椅、玩具、乐器,像唱歌一样声调起伏的说话等等。关于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功能,许卓娅老师在她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这种活动能够满足儿童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为儿童提供交往机会和交往手段,为儿童提供自己活动和自我满足的经验和观念,是一种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自我教育活动。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本能的缪斯》一书中,认为儿童自发性歌唱具有与说话相同的某些功能,但不完全相同。具体的功能是:情绪功能(表达心底深处的情感);治疗(为儿童增加安全感);交流信息与知识的功能;激发想象力的功能[6]。进入中小学阶段后,儿童的音乐行为则表现在他们对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音乐课程的喜爱以及更为丰富的音乐表现能力等。关于所有孩子都具有的创造声音、节奏以及对其他人的声音、节奏作出反应的能力,诺道夫和罗宾斯(“诺道夫-罗宾斯音乐治疗”的创立者)提出了“音乐儿童”的概念,即每个孩子天生的、个体化的音乐感,也即广泛的音乐敏感性[7]。这一概念的提出形象地概括了儿童与音乐的互动本能以及喜爱音乐的天性,也表明了音乐与儿童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通过音乐与儿童开展“心灵对话”将是十分必要又非常可行的。音乐治疗正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音乐活动来开启来访者的康复之路。与传统心理治疗以“语言”为媒介强调人的理性作用的观念不同,音乐治疗更强调“情绪决定认知”的观点,即通过音乐使人首先获得感性体验,然后再获得理性认识。成人由于成熟的思维和充足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可以更容易地通过理性认知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然而,由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不强,长期的“居无定所”和“歧视知觉”也使得流动儿童多形成内向的性格,在面对心理困境时常常既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又无法对他人讲的道理完全明白。因此,采用以儿童喜闻乐见的音乐为媒介,主张“由感性诱发理性”的音乐治疗形式来指导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将则非常合适。

二、音乐治疗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调适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在带给流动儿童新鲜感的同时,更多的是给这些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儿童的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的苦恼、压力对他们造成的诸如焦虑、忧郁、孤独、不安全感等消极情绪经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合理的疏导和宣泄,长此下去,势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社交等造成不利影响,而被称为“情感的语言”的音乐对于人们宣泄身心压力、摆脱消极情绪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很多音乐治疗领域,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来控制和改变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在相互尊重的、和谐的、愉快的、安全的音乐治疗关系中,儿童可以通过聆听音乐、尽情歌唱、打鼓以及跳舞等音乐行为来释放、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消极的情绪得到释放后,治疗师可以对团队成员的情绪进行正面引导,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己成功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和经验,最终在这样一种互相支持的温暖氛围中获得精神的支撑和慰藉。(二)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其建立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每个社会人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活内容。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同伴关系是其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部分,也是其生活中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儿童不良的同伴关系常常伴随着被孤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感、焦虑、嫉妒等心理问题或者厌学、沉溺网络、易攻击等不良行为。同时,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校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同龄孩子数量的减少也使他们缺少同伴交往的经验,导致入学之后的人际沟通出现挫折。音乐治疗中的团体辅导就是以团体关系为主要治疗动力和资源,而团体的互动必然形成一个人际交往的学习机会。“合唱”作为由多人协作完成的音乐活动,要求个人既要保持自身角色的个性特点,又要与人相互配合,学会接纳,适应其他个体以及整个集体的角色特点,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这就是“合唱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儿童在走入更大的人际关系圈时应该学会的合作、包容的处事精神。(三)增加流动儿童的积极体验,提高其自信心,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在众多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中,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歧视知觉”往往会使儿童的自信心降低,对自我的评价不良,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音乐治疗所设计的一系列音乐活动对于帮助流动儿童积累成功经验,提高其自尊、自信是非常有效的。音乐治疗的目标不在于使儿童获得高水平的音乐技能,而在于使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精神体验,并最终获得身心良性改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并不会对儿童在音乐方面的表现给予“对”与“错”的评价,而只是对其目前的情绪、行为给予充分的尊重。此外,音乐治疗的活动内容通常比较简单,儿童易于操作。因此,在这样一个无强制、无压力的安全的氛围中,儿童很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因此充分地肯定自我的价值。(四)改善流动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其他普通儿童,学习都是其重要的活动内容。音乐的诱发力和亲和力可以激发流动儿童的参与欲望,有利于他们将这种学习热情泛化到对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不仅如此,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音乐活动还可以改善流动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8]。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治疗师常常将提高注意力作为发展儿童其他各种心理能力的切入点。由于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中使用的音乐刺激大多具有新异性,在音乐活动中强调“口、眼、手、腿、脚”全面地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无论是“节奏声势”训练或者“随音乐律动”都能达到很大的刺激强度[9]。因此,通过利用有趣的音乐治疗活动训练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品质非常合适。(五)促进流动儿童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完善人格古人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民风的好坏依赖于个人品行素养的优劣,而好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儿童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视为是培养儿童积极个性和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由于流动儿童大多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佳,家长和学校大多也不重视儿童的艺术需求,导致儿童的艺术熏陶比较缺乏。而音乐治疗不仅可以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有辅导作用,还有利于流动儿童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完善人格。例如,通过聆听、歌唱《摇篮曲》、《跪羊图》、《父亲》等表达亲情的歌曲,可以让流动儿童感受到爱的力量和温暖,并促使其形成爱的品质,提高爱的能力;聆听《二泉映月》等悲苦的音乐不仅能发展儿童的移情能力,更能让儿童在感受他人痛苦的同时更懂得珍惜自己生活中细微的幸福;聆听、演唱《阳光总在风雨后》、《隐形的翅膀》等关于勇气的励志歌曲则可以让流动儿童更加坚强、乐观地面对当下不利的生活处境;通过合唱训练或者乐器合奏的过程能促使流动儿童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有也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总之,音乐治疗可以带给流动儿童心灵上的滋养,促进积极个性心理的形成,塑造完善的人格。

三、音乐治疗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目的根据流动儿童及其社会支持资源特点设计出一套针对流动儿童社会支持领悟能力的音乐治疗方案,通过对其实施干预,研究音乐治疗的有效性,最终为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思路。(二)实验方法实验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干预群体进行初步测验,筛选出40名8~14岁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偏低的流动儿童,再根据量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将40人分成社会支持领悟总分及维度分基本一致的两组,其中对照组20人(男13,女7),实验组(男11,女9)。实验器材:钢琴、葫芦丝、音箱、音乐资料若干、相机。测评工具:本次研究采用Zimet等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测评。该量表是一个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共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为了使该量表更适用于本次研究对象,笔者对问卷中第1、2、5、10道题中的“领导、亲戚、同学”改为“老师、亲戚、同学”。实验内容:本次研究以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形式呈现。课程名称为“心乐课”,意为“用音乐让心快乐的课”。音乐治疗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亲情梳理、同伴友谊、寻找身边的爱、积极自我四个方面。首先,亲情梳理。通过哼唱表达爱的儿童歌曲、聆听表达爱的音乐、开展情感测验“生命挚爱的取舍”(以器乐曲《往事回想》为背景)、回忆关于亲情的话题(音乐回忆)等音乐活动,促进流动儿童对父母亲情的理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务工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教养方式的原因而给自己造成的“爸妈不爱我”的假象,使其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爱。其次,同伴友谊。同伴关系是学龄儿童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流动儿童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通过聆听学唱关于友谊的歌曲,开展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游戏,感受“拥抱的力量”,最终起到激发交往意识、增强交往动机的目的。再次,寻找身边的爱。该环节旨在扩大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资源范围,通过学习发出“轻、柔、缓”的充满爱和温暖的声音,讨论关于“爱”和“感恩”的话题,使流动儿童感受到来自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关爱和陪伴。最后,积极自我。本环节是属于社会支持以外的自我支持。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有助于流动儿童形成高自尊的人格。通过观赏、聆听动画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讨论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每个角色的特点,主动发现自己以及同伴的优点,引导流动儿童对自我的形象以及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形象有一个更加积极的认识。实验结果及分析:由表1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音乐治疗干预前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为了更准确地反映音乐治疗干预的有效性,我们进一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领悟社会支持变化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家庭支持变化量、朋友支持变化量、其他支持变化量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变化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干预前后变化量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即实验组受干预影响产生较大变化,而对照组未加干预,前后测值变化较小。由以上结果可以证明:音乐治疗干预对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第4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留守儿童监护类型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1)隔代(祖辈)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监护;2)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即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监护;3)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来监护;4)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监护型,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或由哥哥姐姐来照顾自己。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国内外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2-4],行为问题发生率高[5-6],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

2.1国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留守儿童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研究,但从对应的概念“亲属抚养”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儿童福利联合会(CWLA)将亲属抚养定义为由亲属、种族部落成员、养父母或者其他与儿童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对儿童提供的照顾、抚养以及监管(UNICEF、InternationalSocialService,2004)。LUYao[7]利用来自印尼1997年和2000年纵向数据,得出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抑郁症风险的结论;HWendy等[8]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THeather[9]指出:“2/3的健康儿童进入寄养会表现出行为、心理或社会能力等问题”;JenniferEhrleandRobGeen(2002)指出:11%的6~17岁亲属抚养儿童在行为或者心理上有严重问题(比如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这一比例远远大于正常儿童;JSDana等[10]指出: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2.2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纵观以往国内的研究,众多研究表明:留守中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更差,表现出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11-12]。具体表现在:1)在情绪方面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李晓敏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情绪、人际交往和自卑等方面,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冷漠、自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王淑芳等[14]指出: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2)人际关系方面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冷漠性和攻击性,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15]。此外,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也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16],后者更容易表现出孤僻、对人抱有敌意、与环境不能很好相处等特点。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法是指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引发出被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的手段。目前,已有几百种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及局限性。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它是在EPI基础上加另一个分量表即P(Psychoticism,精神质)而成,分儿童(7~15岁)及成人(16岁以上)两式,有男女的年龄常模。在我国已有EPQ的修订本,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各式的项目由原版分别为97和107项筛选成88及88项,结果分析方法上发展了T分表和各维度的分级方法。此方法适用于7~15岁儿童。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时可应用这个问卷,该问卷是从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该问卷适用于学龄期儿童,以区别其有无精神病,所出现的问题是情绪问题还是行为问题[17-18]。4)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时可应用该量表,儿童的社交焦虑不仅包括了主观上的担心、紧张,而且还包括了社交回避和害怕否定。该量表主要用于儿童社交困难的评估,当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时常结合其它的焦虑评定量表和抑郁评定量表共同使用。上述种种研究方法和工具都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4.1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打工,他们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19]。其次,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认为父母外出辛苦打工都是为了自己能生活得好一点,一旦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容易缺乏自信,进而回避一些活动,使自己孤立起来。有研究发现:缺乏父亲教养的家庭中的子女比正常家庭的子女孤独感强,而父母均外出对儿童带来的孤独感就更突出[21]。

第5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素质。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以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青少年儿童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约1/5有抑郁倾向,自闭自私,沟通交流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问题。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70%的家庭教育不合格,但80%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疾患未被重视。根据有关报道发现:我国多个城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分析幼儿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家长过分重视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一旦受挫,或考试失败就一蹶不振,甚至轻生,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心理。有的家庭对孩子严格过分压制,使孩子心理长期处于抑制健康发展状态。一旦爆发或者发泄,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2.学校教育 学校受社会竞争压力影响,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让孩子超负荷学习,增加压力。而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的甚至造成适得其反。

3.社会因素影响 社会的竞争压力造成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贫富差距,竞争压力,等社会环境影响,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冲击与刺激。

4.自身的原因 有的孩子眼高手低,一味攀比,追求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物质,受挫后自己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走向极端。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心理教育的意义

1.幼儿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人格或心理品质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品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分,但他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人格结构来看,道德品质是人格的一部分。通过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个人认可和同化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并根据这些规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但是。传统学校教育偏重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认识的灌输,未将道德品质当作一种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使不少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要克服儿童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进行德育改革,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在这一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利地促进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各地幼儿园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正确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有利于幼儿的自身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多方面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方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3.不应该把幼儿心理问题单独局限于儿童自身。心理问题的考虑需要考虑到他们与别人的关系,而不应该把问题单独局限于儿童自身。—美国学者,为了探知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自己父母、家庭 究竟有哪些要求,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1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儿童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孩子们对父母和家庭放在首位的要求并非是经济和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穿、用、玩的东西似乎不太在意,相反却很注意自己家庭的精神生活,如以下类型的家庭就严重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1)关系紧张型;(2)放纵型;(3)过分保护型;(4)过分严厉型。

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注重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培养,首先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年龄差异,注重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创设,这样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活动。 其次,幼儿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素质的基础。正 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更应为幼儿营造健康的心理而做准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请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游戏性、渗透性、成功性、持久性、日常性原则,更多地考虑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注重儿童认知、情感、语言等方面的整体环境因素,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活动的空间以无穷多样的艺术活动,陶冶儿童的情操。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动手以及思考能力的发展,为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2.学会欣赏;成人对孩子的鼓励与赏识可以使孩子变得积极、自信、乐观。

3.要让孩子们学会与同伴交往,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我们经常鼓励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谦让、积极合作,这样容易取得同伴的信任和获得成功。

4.让孩子们学会承担起贵任,培养幼儿健全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包办代替,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困难,坚持到底,直到成功。培养他们做事的坚持性和自制性。

5.创设良好环境,为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拓展的空间;心里学家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改变幼儿的不良健康心理。

6.健全教师自身人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育。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6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游戏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把游戏方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能。换言之,作为一种集娱乐性、自主性、探索性、活动性于一身的教学方式,数学游戏式教学的合理使用是维护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数学素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启动于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迄今为止已经迈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中,新课程的演变过程可以说出乎人们的意料。从社会舆论上看,实验之初,支持、赞誉之声可谓不绝于耳,新课程实验似乎相当顺利;然而,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批评、指责声音开始涌现,改革态势急转直下。

例如,对于当时实验区数学课堂教学,不少学者公开表明了否定态度,认为“只见活动不见数学”“弱化甚至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越来越花里胡哨”“一味地取悦学生或迎合学生的需要”“表面上是快乐了,但学习质量却下降了”等等。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指责,数学教师开始感到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于是,放弃某些改革尝试、重拾以前的习惯性做法就成了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其中,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实践正好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那么,为什么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未能摆脱这种在教育改革中颇为常见的“钟摆现象”呢?为什么许多数学教师会放弃这种把游戏形式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融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改革尝试呢?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除了某些专家的批评显得有些草率、有点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到位,或者不能合理、恰当地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游戏与数学学习以及儿童全面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游戏是儿童天性,是儿童特有的生活方式或认识世界的方式。譬如,Froebel就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有益活动”。“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仅仅意味着‘玩’,甚至也不仅仅是儿童用以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手段,它实际上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展现其生命的灵性、活力,确证了自己的生命存在以及那种积极、主动追寻自我超越的生命冲动,在享受到生命的自由与生活的欢乐的同时,认识世界,发展自己。可见,如果我们能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游戏形式有机地融合起来,那么,教学效能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对此,尽管也有一些研究者持怀疑态度,认为“学习与游戏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同一个活动过程”。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其实,游戏与课堂教学之间并不存在一道“天然的隔离墙”。换言之,在许多情况下,游戏与学习完全可以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游戏式教学。例如,就我们非常熟悉的数学解题比赛而言,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一种数学游戏。

由于数学游戏式教学集数学学习和娱乐于一身,融肢体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于一体,所以,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的长期实践可以使儿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的情趣,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提升数学素养、维护身心健康、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享受生活的幸福和童年的欢乐,是非常难得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方式。

三、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的价值

1.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1)维护儿童身体的健康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过于沉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损害了儿童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

譬如,听课和做作业时长时间久坐不动,常常会使儿童的脊椎和视力受损。我们知道,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机体和骨骼肌肉的发育,特别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的发育,在生理上要求儿童必须不断地变换活动。由于游戏式教学具有活动性等特征,如“动口”“动手”“动身”等。因此,该教学方式的运用正好可以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维护身体健康。换而言之,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儿童不仅有认知和情感参与,而且也有行为参与;不仅需要动脑思考,而且需要动手操作。这种“静”“动”结合的学习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儿童的发育和成长。因此,如果各门学科教学都能为儿童适当开展游戏式学习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那么,随着儿童的各种生理器官和系统的持续活动,他们的身体就会保持在一个健康发育的状态。

(2)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多年以来,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严格的纪律要求、大容量的书面作业、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厌烦不已,身心疲惫不堪。在这样一种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如同机器一样运行着,如同木偶一样控着,他们的抵触情绪有多强、心理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过度的焦虑和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仅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使儿童产生了诸多心理疾患:厌学、高度焦虑、抑郁症,甚至出现人格障碍或行为倾向。因此,把儿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就成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让儿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使儿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呢?就数学教学而言,适当渗透数学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数学游戏也是一种融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体验性、自主性于一体的学习方式,所以,它的介入可以让儿童领略数学和蔼可亲的一面,感受取得成功的喜悦和自由探索的乐趣,从而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让身心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毫无疑问,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学游戏的渗透和介入。游戏式教学在促进儿童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首先,数学游戏式教学是培养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儿童数学学习兴趣被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至多被认为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在这种教学观念支配下,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一派“严肃”的景象。于是,在这种“冰冷”的学习环境中,越来越多儿童逐渐远离数学、讨厌数学学习。调查数据显示,对数学学习有愉快体验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72%以上急剧下降至初中毕业班的27%。

近年来,随着改革经验的积累和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化,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终于进入数学教学目标体系。当然,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离不开数学游戏式教学的合理使用。

如前所述,游戏是一种集娱乐性、知识性与活动性于一身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因此,数学游戏式教学可以满足儿童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追寻快乐、自由、平等的天性。在数学游戏中,儿童往往会全身心融于其中,充分展示生命的潜能和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体验到挑战、竞争、成功、自我表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带来的自由、乐趣和轻松,这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对此,有学者指出,数学游戏的开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即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一种对数学经久不衰的兴趣”。亦即,如果儿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不会把刻苦学习数学当成负担,也就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或沉重的心理压力。

其次,数学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事实证明,顺应儿童的天性,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但是,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违背这一规律的现象相当普遍,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很多。其中,儿童不正确的数学观的形成就与此有关。调查显示,不少儿童对数学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数学就是解题”“学习数学除了应付考试外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等等。儿童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看法,与数学教学过分强调严谨、规范,远离生活实际、无视儿童的心理需要等有很大关系。因此,把游戏纳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娱人”功能,使儿童通过数学游戏认识到数学也有好玩或有趣的一面,也有可用或有用的一面,从而爱上数学,愿意亲近数学。

(2)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又回过来加强认知活动。”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四种基本功能:动力、维持调节、补偿和定型。这意味着,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却对智力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儿童游戏是激活儿童丰富情感活动的“强心剂”或“催化剂”,游戏的介入往往能激发儿童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智力游戏,游戏式学习不仅能够直接训练儿童的思维、开发儿童的智力,而且能够以间接的方式。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等,促进儿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达到完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首先,数学游戏式学习可以促进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数学游戏中,由于感官的参与度高,情绪高涨,心态轻松,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事实上,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积极的情感可以创造牢固的记忆。”数学游戏的内在特性,如趣味性、体验性等,决定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可以使儿童快乐、轻松的心态中;在手脑并用的状态中,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可能性”是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一个概念。在引出了这一概念后,教师可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向学生出示两个口袋并告诉他们里面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红色玻璃球和黄色玻璃球;尽管两者的总数一样,其中一个口袋中黄球较多,另一个口袋中则红球较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不用打开口袋就能知道哪个口袋装有较多的红球,哪个口袋装有较多的黄球?在抛出上述问题并在全班统一了认识之后,可以通过“摸球”的方法作出判断。让两名学生在前台公开操作,其余学生则记录摸取的次数以及红球、黄球出现的次数。摸取若干次以后,便让学生做出猜测,然后抽查几名学生让其解释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之后,可以换两名学生继续摸球,随着摸球活动的继续以及新数据的产生,可以允许学生不断对自己的猜测做出调整,直至全班最终得出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这样,教师便可十分顺利地引出所希望得出的结论。最后,打开口袋对猜测的正确性做出检验。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人或四人小组进行这种摸球游戏。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游戏性操作,学生对“可能性”的概念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其次,数学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掌握某些数学技能。数学游戏式学习常常可以把属于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从种种限制中解放出来,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既动脑又动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各项技能,如操作技能、表达技能、合作技能等都能得到训练。就合作技能的训练而言,由于数学游戏大都是两人甚至多人的游戏,为了使游戏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儿童必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经历和体验人际交往与互动以及履行个人职责的过程。这样,儿童就会逐步形成丰富的人际知觉,建立起公平、参与、自由、纪律、责任的观念或意识,形成合作技能和团队意识。

最后,数学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一种平等、自由、充满想象和活力的主体性活动,数学游戏式教学正好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究愿望的平台。儿童在这种“以自己为主角”的活动中,可以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自由发挥和尽情释放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一个属于他们的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

总之,数学游戏式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绝不限于以上几种。善待童年、呵护童心、顺应儿童喜好游戏的天性,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享受童年的幸福与欢乐的过程中获得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第7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关键词】偏食;肥胖症;非病理治疗;对策

挑食、偏食、厌食、拒食以及由此衍生的心身不适与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现象,令家长深感头痛。反之,又有那么一些孩子在大吃大喝中很快发胖,变成不那么讨人喜爱的“胖墩儿”,或者因之而体内营养过剩、失衡,引发各种疾病。如此看来,现代儿童饮食中的紊乱现象,已是一个不可视忽的问题了。

1 儿童偏食现状与问题

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习惯。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 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

这种不良的摄食习惯,开始多发生在幼儿及儿童时期。偏食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因为人的生命活动、发育、成长都要依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如果孩子因偏食而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缺少,则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正常发育、成长、又容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大脑和智能的发育成长。又如缺少维生素会导致各种疾病,维生素A的缺乏易引起夜盲症,维生素D的缺少易引起得软骨病,长久偏食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成长带来危害。

另外,儿童偏食,或缺乏体育锻炼、运动量不足使儿童发胖,血压随体质量增加而升高,这是发生高血压的一种潜在因素。据调查,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是非肥胖儿童的3倍。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日本的研究人员一直强调,孩子从幼儿期到学龄期,智力发生了一个飞跃,由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某些部分逐渐独立,思维也发生一些改变,在吃的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一时期,儿童的空腹感与食欲的关系不再是必然,而是显得十分复杂了。因为,在这两个生理环节之间,已参与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可能是空腹时不一定想吃,或是在吃得很饱后对所喜食物继续吃。他们的吃,不再是生理性食欲,而是经验性、能动性食欲。所以,孩子的食欲,除其生理本能之外,还需作后天培养。

2 偏食引起肥胖症的原因与危害

现代人的肥胖症的主要原因是过食,摄取的热量超过需要量,多余的热能转化为甘油三酸脂储存体内。而且平时很少运动,有些人甚至不运动。此外,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受经济条件影响,经济条件好的多肥胖。

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偏食导致儿童的肥胖症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的摄入也开始增大,儿童由于缺乏进食选择的判断,会钟情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食物,而对其他食物缺乏兴趣和胃口,长期由于偏食,导致部分营养成分过剩,累积产生脂肪。可以说营养的摄入不均衡和单一性,导致了肥胖的各种症状。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儿童少年肥胖发生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肥胖的危害:儿童肥胖者,成年后高血压与心脏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体质量者明显增高。据国外文献报道,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早在10~20岁时就可有高血压。10~13岁的肥胖儿童中,有19.7%舒张压增高,长期可使心脏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儿童期肥胖,有80%到青年期仍肥胖;婴儿肥胖则行走较晚,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还可导致糖尿病;血清胰岛素增高及高血脂;由于生长发育快,青春期可能提早,身体矮胖,常有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肥胖病儿童一般不好动,性情孤僻,有自卑感。

3 肥胖症的非病理治疗

对儿童因偏食导致的肥胖,可以通过病理治疗和非病理治疗来解决。

病理治疗,即药物治疗(包括非中枢性减肥药和非中枢性减肥药)和手术治疗等手段为主方法。

非病理治疗,是通过习惯纠正、饮食调节、体育锻炼等手段来进行减肥、保证健康、保持健康的方法。

由于儿童的身体机能和成长的特点来看,运用非病理治疗的思路和方法解决肥胖,比病理性治疗要更加安全,效果也更明显,更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从以下几个非病理治疗来预防偏食引起的儿童肥胖症:

3.1 搭配营养,纠正儿童偏食 因为自然界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是完全包括了人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成分的。偏食某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厌恶某一种食物都有可能失去补充机体必需成分的来源。因此,偏食是一种对机体极为有害的不良行为,必须加以纠正。纠正偏食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充分认识偏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使家长和孩子本身能从主观上去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进食要多样化,在喜爱吃的食物中夹杂不喜欢吃的食物,将某种不喜欢吃的食物的色、香、味加以调整,或设法改变这种食物的形态后再食用,这样也许可能纠正对某些食物的偏恶心理。

有的孩子因对某种食物过敏而厌食,对于这种情况则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去纠正,不是特别重要的主食,可以不予纠正。如对米面之类的主粮过敏,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自己不可强行纠正,以免发生过敏性疾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萝卜、韭菜、青椒、莴苣叶、香蕉、柑橘、玉米、红薯和动物肝脏等。而在豆类食品、米糠、贝类、瘦猪肉、蛋类和五谷杂粮等食品中,多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在体内不能合成,也不易贮存,所以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最好的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叶蔬菜、西红柿、大枣和柑橘等。

3.2 饮食调节,从心理和行为影响上纠正偏食 首先,父母在心理上不能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家长,尤其是母亲,在儿童早期就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卫生环境,在言语、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避免在儿童摄食行为方面有任何不良的言、行、态度。父母对各种蔬菜、食品都不应挑肥拣瘦,要带头品尝,对孩子偏食不能无原则地百依百顺。

从心理影响上着手纠正偏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身作则。大约有90%左右的偏食儿童其父母也偏食。因此,纠治孩子偏食,首先应从父母做起。如果父母确实偏食,就必须先改正,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营养全面,健康成长。

此外,父母可能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偏食心理。随着味觉的变化,儿童对某些食物可出现偏爱的倾向。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吃得多一点,明知偏食不好,还要投孩子所好。 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偏食倾向。

家长应该带头品尝对于孩子不愿吃的某种食物,并要表现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以诱导孩子进食。 有的孩子对于吃某种食物有恐惧心理,如有的孩子怕吃鱼,是因为怕被鱼骨刺伤。因此,家长应让孩子吃少刺的鱼。父母还应变换花样给偏食厌食儿童进行纠正,如有的孩子煮鸡蛋吃厌了,家长可以炒鸡蛋、做荷包蛋、做蛋汤,不断更新烹饪方法,引起孩子进食的兴趣。又如孩子吃红烧肉吃厌了,不愿再吃肉,家长可以把肉做成馅儿,包馄饨、水饺、包子给孩子吃。可在孩子的食物中逐渐掺入其它不喜欢吃的食物成分。如对不吃鱼的儿童,先在烧汤时放入少量鱼片,或在做丸子时放入鱼末,逐量增多,直到孩子对鱼的味道习惯了,就不会再拒绝吃鱼了。

另外,对孩子进行教育,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进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偏食的原因,反复讲明偏食对健康带来的后果。这样也是一种很好的非病理治疗方法。

3.3 把握好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针对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其预防的重点是维持能量摄入和输出的“平衡”。①将能量摄入控制在合理水平;②通过额外的体力活动增加能量的消耗;③综合前二者,在控制摄能的同时,增加耗能。但热能是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儿童少年的热能除维持正常代谢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采用节制饮食的方法控制体质量应慎重。

对婴儿应讲究科学喂养,如3个月内不喂固体食物;4~5个月时已发生肥胖,则应避免摄入更多热量;6~8个月时肥胖应减少食奶量,辅以水果、蔬菜。幼儿时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能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对大龄儿童适当控制高糖与高脂肪食物,多食瘦肉、鱼、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

体育运动不仅可消耗多余的热能,还可促进儿童少年心、肺及运动系统功能发育。父母亲患有肥胖,其子女更注意锻炼和合理饮食,以减轻遗传因素的影响。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体质量作用,它可以使主要产热营养脂肪和糖类消耗增加,有助于减少皮下脂肪的过多蓄积,使儿童少年得以协调匀称的发育。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应同步进行。

第8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和娱乐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影响着儿童的智力,社会性,情绪情感以及运动兴趣等身心发展因素。体育游戏作为体育锻炼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仅促进了身体活动、提高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倡导通过体育游戏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游戏;儿童;心理健康

1.前言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悦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游戏方法[1]。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活动中还可以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协调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的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既要使得孩子的身体健康,又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是现在社会的焦点问题,让孩子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也能使其在心理方面得到积极影响,为孩子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2.1体育游戏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何为“心智”?心智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理和智力,是其两者的表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内心需求与智力实现。心理学认为心智有三种功能:认知,思维,情感。那么体育游戏对儿童来说,获得了内心需要的乐趣、运动知识和成功的喜悦,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新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这就是对儿童心智的培养。在体育游戏中,指导者要正确的引导儿童发现新事物,新规律,积极探索,每一个游戏都有不同的取胜办法,使儿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儿童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和经验不断扩大,通过已有知识的储备,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活动有效地扩大和丰富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如基础的物理知识、安全知识、颜色的辨别、空间方位的知觉、数字概念和词汇等发展,认知能力不断的得到提

高[2]。心智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思维,体育游戏形式活泼,类型多种多样,指导者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指导者可以在原有的体育游戏规则上稍作改动,或者让儿童自己编创一些小游戏,这样儿童必须开拓思维和想象力,去掌握游戏中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合理利用体有游戏也是对儿童思维的较量。心智的第三个功能则是情感,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使身体得到锻炼,它可以陶冶思想感情,给儿童一种美的熏陶。体育游戏都会设定在一个情境中,或者有着故事情节,客观上可能会有场地的布置和各式各样的教具。主观上,儿童会情不自禁的融入到情境中去,或有一些活泼可爱的动作亦或有一些甜美的语言等等,这些都给儿童带来了美的享受,使儿童情绪愉悦,心胸开阔。

2.2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角度看,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于社会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等)相互作用,掌握一定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的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3]。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有指导者和儿童,或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同伴的态度,其中有商讨,分享,妥协,谦让等一些社会交往的礼貌。在规则的制约下,儿童会自觉地与同伴合作,并且自己协调其中的关系,在体育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及意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这就逐步的让孩子形成以为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要转变成社会性自我意识。对于儿童进行的体育游戏来说,大多具有情节性,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需要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其角色。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的角色要求孩子要执着,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只有靠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鸡妈妈的角色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后面的小鸡仔们就要听从指挥,团结一致,保护同伴。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就能让孩子明白,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责任,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勇敢坚强的精神。在体育游戏中都需要协作配合,这时,儿童就会选择他们的合作者,他们也是为了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取得成功。这样就能使儿童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或者发展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由此看来,体育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3体育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使其有一个端正乐观的心态面向未来的发展。儿童对于室外的活动显然比室内的要感兴趣,并且也显得更积极更兴奋。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参与者感受到快乐,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游戏。体育游戏的游戏特性即假象情景给予儿童一个安全、温暖和接受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包括失败的令人沮丧的体验,当然也包括对于自己成功带来的愉快和愉快重复的体验,这实际上是培养了儿童主动积极的社会行为及自信心,消除了孤僻、畏缩的行为[4]。在游戏中,很容易激发出孩子的潜力,当他们得到肯定时,自信心会大幅增加。也有一些儿童性格上比较内向,他们在参与游戏时,如果一旦失败,可能就会造成一种心理阴影,在做其他动作时总担心失败,这就会产生自卑感、消极、紧张、不安全感等等一些负面情绪。在指导者的正确引导下,如果儿童可以顺利的完成游戏的任务,并且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这时他们那些消极的情绪慢慢就会被消除,使儿童更乐观,更开朗。由于体育游戏多种多样,这给儿童带来了不断的新鲜感和刺激,使儿童一直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去探索新知,心理便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要让他们体会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在参与过程中,指导者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参与的欲望会增强,保持每个孩子情感的稳定。所以,体育游戏使得儿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激发孩子的探索求知精神,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2.4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儿童体育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

动力[5]。培养儿童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望。儿童在体育游戏中,是处于轻松快乐的条件下接受运动技能的学习,通过体育游戏的不同形式使儿童掌握跑、跳、投基本的运动技能,这样孩子不会感到乏味,而且会保持他们的参与欲望。他们喜欢过程中的刺激,欢快的气氛和所设定的故事情境,会因上次的愉快练习来激起对下次练习的欲望,并且抱有期待。男孩子喜欢冒险性的游戏,而女孩喜欢柔美,轻松的游戏,这需要指导者运用不同类型的游戏使每个孩子在练习中取得愉快的精神感受和身体感受。不仅如此,指导者要融入孩子中,做表率作用,成为他们的一员,这样在教授体育知识时,孩子更容易汲取,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在体育游戏中,指导者要有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此外,儿童的好奇心比较重,所以对好奇的事物都会感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游戏情景多变,儿童时时刻刻得到不同的外界刺激,让其身体锻炼和愉悦身心同时进行,这样孩子真正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3.结论与建议

在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儿童成长成才问题越来越被家长及教育者所重视,不仅要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发展也尤为重要。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体育游戏来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儿童在身体参与运动的同时,开发智力,促进心智发展,使其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和意志品质,以及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在学前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体育游戏在儿童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科学的运用体育游戏来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推陈出新,针对儿童编创更多的体育游戏。希望每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爱心与真诚,用您了解的和编创的体育游戏来为孩子营造健康体育,健康社会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孩子能快乐的成长,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颜世刚. 浅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贵州体育科技,2003.03.15。

[2]刘晓年. 幼儿体育游戏与心理发展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0.02。

[3]杨保健.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06。

[4]杨月敏. 试论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健康人格的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2005.08.25。

第9篇: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范文

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由于公众对零食认识存在误区,且孩子们对零食的选择与消费尚有不合理之处,由卫生部委托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经正式。这份《指南》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一、何为零食?适当吃零食有哪些好处?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零食作为一日三餐外的辅食,历来被视为孩子们的最爱,但大人往往持否定态度,认为吃零食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膳食,而且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其实,零食也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对零食的摄取,只要把握好品种的选择、进食量及进食的时机等环节,对促进健康还是有益的。

吃零食能够及时补充能量和营养素。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对要多,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能及时为身体发育补充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

零食携带方便,能充饥解渴。在特殊情况下,不能食用正餐或正餐质量不好,有零食在手,便可在课间和工作的间隙进食,起到临时充饥、保健作用;外出旅游,零食更是常备之物。

吃零食能养生防病、健齿美容。一般情况下,多数零食都耐嚼,通过吃零食能锻炼牙齿;吃零食细嚼慢咽(即慢食)对人体健康也很有好处,可健脑、抗衰、防病、美容。在休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当今社会,零食还能满足休闲时的一种口感需要。轻松进食,在亲切、自由和愉快的情感之中,体验那种特有的悠闲、惬意、美味,在“润物细无声”中,便起到了养生防病的效果。

吃零食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吃零食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消减内心压力。在手拿零食时,零食会通过手的接触和视觉,将一种美好松弛的感受传递到大脑中枢,产生一种难以替代的慰藉感,有利于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二、《指南》零食分为十大类、三个等级来推荐

《指南》根据零食类别与是否有利于健康作了扇面图。扇面分为10个部分,分别代表10类零食,并概括了零食的营养价值与特点。这10大类零食分别是:糖果类零食、肉类及蛋类零食、谷类零食、豆及豆制品零食、蔬菜水果类零食、奶及奶制品类零食、坚果类零食、薯类零食、饮料类零食、冷饮类零食。

根据每种零食的营养价值、特点与是否有利于健康,《指南》又将其分为三层,以绿色、橙色和红色分别表示3个推荐级,即: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

(1)可经常食用的零食: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是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品或饮料。这些食物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又避免摄取过量的脂肪、糖和盐分。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松子、榛子、红薯、土豆、西瓜汁、芹菜汁等。这些零食属于有益健康的零食,可每天食用。

(2)适当食用的零食: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是含有一定的脂肪、添加糖或盐等的食品或饮料。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料如山碴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咖啡等。这些零食以每周食1~2次为宜。

(3)限制食用的零食:营养价值低而且主要成分为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品或饮料,缺乏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素。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等。这些零食每周不超过1次为好。

《指南》将儿童、青少年分为“3岁~5岁儿童”、“6岁~12岁儿童”、“13岁~17岁青少年”三类,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提出了内容科学、通俗易懂的零食消费指导意见。(1)3岁~5岁:没有选择意识,需要老师家长指导。3岁~5岁学龄前儿童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常常模仿家长和老师。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食物,帮助他们建立有益健康的饮食行为。

指南建议: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类、坚果类等零食呛人气管。

(2)6岁~12岁:选择自主增强,饮食习惯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格、智力发育快速,运动能力、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已经可以接受和理解食物与健康的相关知识。由于他们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和家中,所以老师和家长有责任教导和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指南建议:学习了解不同零食的营养特点,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养成多喝白水的习惯,少喝含糖饮料;注意个人卫生和口腔清洁,少吃街头食品。

(3)13岁~17岁:进入发育高峰,零食为我所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一般都是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此年龄段女孩在12岁、男孩在14岁左右即进入生长发育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发育阶段。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大脑功能和心理发育进入高峰,身体活动消耗大,学习负担加重,接触社会增多。此期儿童青少年对食物选择和购买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强。家长和教师应及时予以监督管理、教育指导,使其掌握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保持平衡膳食以促进健康。

指南建议:认识零食的营养特点,学会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根据运动和学习需要,在正餐之间吃适量零食,但每天食用不要太频繁;在休闲聚会和电脑电视前,警惕无意识地吃零食过量;不要以吃零食的方式来减肥。

三、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零食

正餐是儿童青少年营养的主要来源,不能将零食当正餐。零食虽然有诸多好处,但由于零食所含的营养素远远不如正餐食物中的营养素均衡、全面,因此,尽管允许孩子吃零食,但不能以零食代替正餐,零食只能作为正餐的补充。

吃零食要有所节制,不可过量。食用零食应控制次数,不能打乱正常的进餐习惯,更不能偏嗜某些零食;儿童青少年可根据年龄特点与运动消耗量适当增补零食,但每天食用零食的次数应该控制在3次以下,且量不能过大,以不影响正餐食欲和食量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