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广播电视研究方法

第1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摘 要:广播电视学科的发展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本文以如何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学”“术”并重为切入点,从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及研究比重三方面提出对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解与思考,认为广播电视学科应注重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学科体系,注重加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并重视对广播领域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科;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广播研究

作者简介:汪丽,女,黑龙江鸡西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媒介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研究的日臻丰富、成熟,其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也备受关注,人们注意到,广播电视学科正努力从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下属分支走向独立。然而,同新闻学的有无“学”“术”之争一样,广播电视学科的“学”与“术”问题,也历来颇有争议。尤其在业界,始终不乏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支持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广播电视研究脱离实践,有“学”无“术”。对此,本文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是有“学”有“术”的,如何做到“学”“术”并重?以下结合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问题谈个人的三点思考。

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之思

广播电视是否有“学”,如何使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学”?从根本而言,这涉及广播电视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但目前,广播电视学科在此方面仍有若干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其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究竟应如何建设?一般认为,广播电视要建构起相对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并被广泛认可,首先应做到两点,即:厘清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使学科外延与内涵得以清晰界定;关注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类实践,使“学”、“术”得以有机结合。这是建设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正确思路,但在现实中,这两个问题并未得到较好的处理:一方面,广播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过多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并形成分支学科,这看似丰富了学科内涵,实则却模糊了其外延,难以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尚不够成熟的当下,广播电视研究对“术”的关注似乎过度,以致缺乏在学理层面的积淀,这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研究议题的频繁转换上,如“超女”火热就同质化地研究选秀节目,“非诚勿扰”火爆就转而研究相亲节目等,这看似与时俱进,实则是一种浮躁跟风的现象,最终只会导致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论研究成为“术”的尾巴,难以成“学”。

针对这一学科建设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在此,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现状,本文阐释个人较为认可的一种建构模型,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鼎新教授的“两大领域、三大模块”。[ 1](见图1)

图1:谢鼎新教授提出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架构图

在该结构图中,广播电视学科体系被分为理论研究和活动(现象)研究两大领域,涉及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及独特内涵三大模块,层次清晰、分支合理,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体现该学科体系的逻辑性,且对与该学科体系建设相关的交叉综合问题保持必要的张力”[2]。因此,个人认为该模型能够做到前文所言的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应做到的两点,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其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应被纳入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语境中。当今的时代已不可与传统广播电视时代同日而语,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介的融合成为现实乃至大势所趋,因此,需以发展的眼光,置身媒介融合的视野及语境中,来探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首先,广播电视研究应正视并重视出现于该领域的融合活动,以透过实践层面的归因分析与经验总结,从学理上为“学”的建立打下基础;其次,当广播电视领域在媒介融合时代出现了新的现象时,原有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构思路及方法必须更新,即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等都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对媒介融合这一现实的关照,将不仅利于避免书斋学问,更能在新的语境下为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更为合理的研究范式。

总之,对于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上述理解与思考,旨在建立一个基于“术”又与“术”和谐统一的“学”。

二、广播电视学科研究生培养之思

如果说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可有力反击“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言论,那么对于广播电视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反思则旨在反击“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的说法。

广播电视学科的建设发展与高校教育密切相关。之所以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缘于该学科的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大都脱离广播电视实践,这一问题尤其存在于研究生培养中。由于大多数开设广播电视学科的高校均只招收该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其研究又常与广播电视实践活动脱钩,如此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广播电视研究则难免会被认为有“学”无“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理解与思考在于,要证明或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有“学”有“术”,除了理论研究要紧密结合广播电视实践这一基本要求外,广播电视学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设置与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为例,除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外,该院系于2009年底成功申请到广播电视(电视编导)专业这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开设资格并自2010年起招生。该专业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则更注重培养此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使理论涵养在与实践操作的互动中得以提升。从长远来看,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设置对于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尚不成熟的广播电视学科而言,此举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摆脱有“学”无“术”的批判,从而向着更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迈进。

当然,需强调的是,无论学术型还是专业型,都要在研究中兼顾学理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广播电视学科“学”“术”并重。而对二者加以区分,旨在有所侧重地为该学科的不同分支培养人才。

三、广播研究缺失之思

事实上,上述两点思考已基本可反映出笔者对如何使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有“术”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此外,就广播电视学科的相关研究而言,笔者的思考还在于广播研究较之电视研究的缺失问题。

这一点在数字中显而易见。通过中国知网,以“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分别有34851条、100549条、11453条记录,进而可得出,仅关注广播领域和仅关注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有22598个、89096个,后者几乎是前者的4倍,可见,广播研究缺失严重。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广播媒体,还是处于媒介融合浪潮中的现代广播,都应被给予同电视一样的重视。若将研究焦点如此偏颇地聚在电视领域,那么广播电视学科就无所谓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继而“学”“术”问题便无从谈起。

可以说,在“学”“术”并重的发展道路上,广播电视学科任重道远。

注释:

1.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7-48页

2.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8页

第2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我国内地的电视新闻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兴盛起来的。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样本;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阵地大幅度增加,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陆续设立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大为丰富,为国内广播电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阵地;广播电视研究刊物逐渐增加,1984年底全国已有地方性广播电视研究刊物54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新闻期刊也辟有电视专栏。本文以各阶段出版的学术论著为线索,简单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特点,并试图对电视新闻研究的未来提出展望。

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研究开始起步

电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媒介,它在我国内地广泛普及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实践对于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时期开始体现出来,这个阶段有关电视和电视新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出版的一些论著把主要篇幅用于介绍基础性的知识,如叶家铮的《电视传播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该书主要章节包括:电视具有大众传播的共性,电视传播的特性,电视观众的“角色”心理,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元,电视节目编排的艺术,电视传播优势,防止耗损排除噪音提高传播效益,努力缩短电视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等。从其篇章结构中人们不难感觉到,这部论著更强调向读者传递电视的有关常识,帮助人们理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

1986年10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北京成立,该学会成立后确立的一项重点课题,便是编纂《中国广播电视学》,1990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阎玉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学》。该书力求从理论上阐述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注重在科学性、学术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实践性上突出特色。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自律维权部主任赵德全后来撰文高度评价此书:“从内容上看,该书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既有传播者研究,又有受众研究……可以说,《中国广播电视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广播电视学的理论专著,是广播电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之作。”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还有许多,北京广播学院有关系所主编的第一代原创性广播电视教材于1986年推出,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辞典也在1989年问世,由北京广播学院、广电部政研室主编的首卷《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年版)于1987年出版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在分析我国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时,曾将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1949年前为“缓慢起步”阶段,而1949―1978年则是“曲折前进”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恢复成长”阶段。①其实,按照赵玉明教授列举的相关数据和事实,广播电视学作为独立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被社会认可的,而且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学基础及应用理论类论著均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版的。此外,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的主要阵地《现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声屏世界》等广播电视学术期刊的创刊时间均在改革开放以后。根据这些实际情形,笔者认为将这一时期定为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应该更为确切。

20世纪90年代:电视新闻研究初步成熟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内地电视新闻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阶段,国内开始出现一批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意识进行细分的学者,这些研究者的工作促使电视新闻研究从基础性知识介绍逐渐进展到专业化的理论体系建构层面。

暨南大学黄匡宇教授专注于研究电视新闻,尤其钟情于电视新闻语言,其第一部专著《电视新闻学》199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在我国内地率先将语言符号学引入电视学,设计出“语言符号叙述达义、非语言符号证实表意”的电视语言“双主体”结构理论。《电视新闻学》被《中国新闻年鉴》1991年版介绍为“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学术专著”。十年后,黄匡宇教授的又一力作《电视新闻语言学》推出,在此书中他对电视新闻语言符号构成系统进行了修正,将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系统分成抽象语言系统和具象语言系统两大类。由此,黄匡宇教授初步构建了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电视传播语言框架与模式。

北京广播学院陆锡初教授则推动了国内节目主持人的研究,其专著《节目主持人概论》除了介绍有关节目主持人的知识性资料外,还论述了主持人的策划创新能力、互动意识与互动主持、采访艺术、点评艺术、有声语言、体态语言、主持能力等方面的学理问题。1998年末,陆锡初教授承担的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研究专项任务――《节目主持艺术通论》一书再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侧重研究了新闻、专题、综艺板块和直播节目主持艺术的规律,对主持艺术的特性、美学内涵、节目策划和采访、评论、语言传播艺术等问题的论述有一定深度。播音是电视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认为,1994年10月,《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播音学》不仅明确了本身的学科定位,而且在理论、方法、指导思想和实践性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起点,初步建立起了中国播音学理论的严整体系。

在这个阶段,研究电视新闻的研究生论文也层出不穷,其中复旦大学陆晔博士的学位论文《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1994年答辩,199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就对新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勾勒,对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和现实矛盾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

21世纪初叶:电视新闻研究深入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内地电视新闻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学术研究走向深入,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学术研究更加深入细化,许多学术成果尤其是专著朝着“开口小、求深度”的方向发展。

北京广播学院叶子(叶凤英)所著的《电视新闻节目研究》,2004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对各类新闻性节目,各类新闻题材报道、创作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探讨,既有国内优秀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实例,又有国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参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特点,使该书既有扎实、系统的理论框架,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雷跃捷、张彩主编的《电视新闻频道研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该书对美、英、日三国的电视新闻频道及中国台湾、香港、福建等地的电视新闻频道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涉及了各家新闻频道开办的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结构、经费来源、频道特点、节目编排手法等内容。吴乐B、唐泽的《解构深度――中外电视调查性报道研究》,2007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起源及发展,亚洲的电视调查性报道,英美澳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外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等,其中突出分析了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等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并对我国电视调查性节目发展中遇到的阻力、电视调查性栏目如何参与重大突发事故报道、调查内容的创新和调查方式的探索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水仙的《电视新闻语体研究》把电视新闻语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语体系统明确地提出来,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研究。根据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主要从文本和有声语言表达两个部分,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望与建议:专业化与协作促进繁荣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实践活动蓬勃发展,我国内地电视新闻教育事业也迅速兴起。2002年,中国教育在线网上提供的“开设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名单”上只有36所高校,而2008年我国内地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剧增到132所,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壮大。如此局面,为我国内地电视新闻研究“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条件,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值得期待。

从过去的发展历程来看,学术研究的专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最初全面研究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逐步进展到对于节目、语言、频道等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学术研究的切入点迅速缩小,使得学术研究的深度得以不断提升。这是符合学术研究发展规律的事情,在今后我国内地的电视新闻研究活动中值得继续发扬,大而无当的“概述”、“导论”等理应逐步退出学术研究舞台,深刻阐释具体问题、有独特创见的论著应该大量涌现。

此外,随着学术研究队伍的迅速扩大,研究者之间的协作显得更加重要,就内地的研究现状而言,许多研究工作明显具有重复性。例如,“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材版本便非常多,仅复旦大学出版社就在过去几年里先后出版了多部同类型的著作,有张骏德主编的《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2001年)、吴信训的《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2006年)和蔡尚伟等著的《广播电视新闻学》(2006年)等。“电视新闻编辑”的教材也是屡见不鲜。大量学者密集地推出研究领域、读者对象均相同的教材,难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实,参与同一领域研究的学者多了,更应该强调学者们发挥其学术专长,各自分工展开研究,增强各自领域的理论积淀,促进电视新闻学术研究的深化。可以通过重大课题招标、系列教材和学术著作编纂等形式,促使各地学者联合起来,按照各自的学术专长,对某一两个具体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详尽的研究和探索。

第3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一、电视改革研究逐步推进,产业研究成为焦点。

当前,电视传媒的“二重属性”论,即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已经得到广泛承认,研究者也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改革方案,如建立公共电视体制与商业电视体制并存的方案,“的新闻媒体”和“非的新闻媒体”的双轨制方案等。也有研究者提出我国电视传媒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电视传媒的监管和规制。①中国电视的根本问题是必须有市场力量介入,所有改革方案的出台必须真正从产业规律、企业经营逻辑、市场经济要素上去推敲、透视、解析,才有变革的实际价值。②

但是有些学者对中国电视是否是产业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电视不是产业,至少不是市场条件下的产业,因为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完全不是同样的主体,运作规则和目标也各不相同,很难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③而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交易不公平,是造成到目前为止电视市场难以产生真正有实力的内容生产商的根本原因。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促进政策来修补市场机制,对市场格局及其发展方向做出制度性安排。④

关于电视改革的策略问题,学者对是否要搞制播分离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按照社会分工的原则,制播分离似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但是,按照产业效率、价值链整合的说法,关于节目制作是社会化还是制播合一,还需要新的判断指标。节目制作并不只是广电企业自己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而是更多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⑤制播分离不符合产业规律,当前世界传媒业制播倾向于整合。在中国的体制条件下,如果制作方剥离出去,虽然可以按照企业的方式经营,增加活力,但是播出方仍然是事业单位。在主体不对等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腐败、霸权,所以制播分离对于构建良好的产业市场没有多大意义。⑥

2006年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元年,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在对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充满期待的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反思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学者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策略是民族的创新意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应坚持鼓励创新、保护原创、鼓励竞争与融合,探索更好的把创意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途径与模式。⑦但当前我国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危机,一方面与低成本大规模复制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创意的重视不够,不仅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而且没有有效的利益回报机制。电视媒体同时承担着政治、服务、商业三种功能,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市场集聚能力,所以当务之急还是从调整中国电视制度入手,从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资本整合的条件开始。⑧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创新能力的激活与形成,主要的动力不仅是来自于政策资源和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由――包括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总体上看,中国广电产业将向法制化、规模化、社会化、地方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⑨

二、电视经营管理研究持续走高,节目营销、品牌化建设、电视评估体系成为研究热点。

节目营销研究。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以及受众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不断变化,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电视栏目的营销和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重视。有研究者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不同节目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认为这样才能延长品牌栏目的生命力。⑩

电视品牌建设研究。2006年,中央电视台提出“专业频道品牌化”的战略,标志着中国电视的频道建设开始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当前电视的品牌建设工程由栏目品牌化建设逐渐向频道品牌化建设和媒体品牌化建设转变。

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应该根据品牌创立阶段和品牌维持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11}构成电视媒体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有四个方面:频道设置(定位)、频道运行状况、频道传播效果和综合效益。电视媒介只有对市场、观众以及媒体自身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一套适合实际的品牌形象发展战略,才能培养观众的忠诚度。{12}但是,任何一个市场的品牌竞争,都处于“同一性的差异化”竞争过程中。中国电视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同一性”市场环境,产生了许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并制约着电视频道品牌化的市场环境,所以中国电视应当首先促进电视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熟和完善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13}

收视率及评估体系研究。2007年收视率仍然是电视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研究焦点由收视率作为节目评估体系是否合适发展到了如何处理收视率和其他评价标准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节目(或媒体)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有研究者提出“收视率分解法”,把收视率分解为节目质量收视率和环境设定收视率,认为必须消除环境设定因素对节目收视率的影响,才有可能从观众收视的角度对节目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14}

关于收视率与其他评价体系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从“收视率”到“影响力”,已经是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影响力是主打,在影响力的基础上努力把收视率做好。{15}有学者认为满意度评价体系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16}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收视份额点投入、点收入的新概念,建议采用“点”考核。{17}

总之,国内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发展到现在,评价指标越来越丰富,在理论设计上也日趋科学合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评价指标运用盲目性”和“评估节目操作机械性”,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段、不同频道的节目建立多元化标准和动态评估。{18}另外,我国收视率调查行业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审查制度,在媒介数据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调查程序不严谨、数据结果偏颇的问题。在国内收视率数据已渗透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成为重要的市场参考指数时,对媒介调查进行行业规范更显得不同寻常。{19}

三、电视类型节目研究成果丰富,娱乐节目首当其冲。

真人秀节目退烧。一方面是由于广电管理机构不断强调净化荧屏,反对低俗、庸俗、媚俗的节目。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大电视台争相开办选秀节目,使其供给过度,让观众审美疲劳,再加上缺乏本土创意,赛制雷同,拙劣炒作而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作了进一步阐释:所有的差异性都是因为稀缺而具有了存在的价值,选秀的席卷而来造成对“秀星”资源过度开发,过早地消耗了差异性,以至于变成了新的同质化。{20}

除娱乐节目以外,纪录片研究,电视剧研究也是电视类型节目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近年纪录片研究成果众多,既有对某个纪录片的解读,又有对某类纪录片的分析,而其中对纪录片本体特征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较以往推进了一步,对社区影像的研究也表现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特点。在当代语境中,“类型化”生产是中国影视剧艺术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对电视剧的研究也凸显出类型化的取向,如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电视剧、儿童电视剧、历史电视剧、戏曲电视剧等的研究成果众多,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看,有研究电视剧文本构成、叙事方法方面的,也有研究电视剧内容表现的。

另外,电视栏目剧、电视讲坛节目、方言电视节目、女性电视节目等都是比较受到关注的节目类型。

四、电视实务研究进一步深入,电视新闻娱乐化和节目编排成为研究热点。

电视实务研究是电视研究中数量最大的一部分,包括电视采编播的各个环节。以新闻节目为例,其研究集中在选题与策划、采访、故事化叙事、细节表达、镜头运用,节目包装等方面,涉及民生新闻、新闻娱乐化等多个议题。还有一些学术期刊开辟专栏,及时总结某些电视栏目、频道发展的经验。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出现了一些研究电视传播与奥运的论文。这类研究分布面广、数量大,在此,仅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和节目编排的研究状况作概述。

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方面,国内学界形成了某些似乎约定俗成的观点和理念,如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最重要的动因。有研究者从传播链角度和文化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认为传媒生产者的欲求、电视媒介特性、电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把关者的默许构成了传播链方面的原因,文化的变异和跨文化的冲击也对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21}有研究者认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是一个全球化的潮流,不能采用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为了能更好地在变化中求发展,必须把握好“度”,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寻求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22}

还有研究者对2000年以来国内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讨论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国内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新闻娱乐化涵义的界定、新闻娱乐化的时代背景、新闻娱乐化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及前景分析。{23}

节目编排研究。电视节目编排在电视生产各个环节之中处于一个十分敏感和关键的地位,对它的理论研究还显稚嫩,在具体的电视节目编排实践中,应该处理好编排和内容生产、媒体责任和经济利益、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成功的电视节目编排至少要考虑时间、节目、观众三个要素。近年来,“播出季”的编排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播出季”是海外电视市场成熟、成功的运营理念和体制。央视经济频道于2005年、重庆卫视于2006年、湖南卫视于2007年先后进行了各自不同的“播出季”的探索和实践。有研究者认为尝试季播模式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是中国电视界一次重大的编排改革。但是,他认为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季播,指出了适合季播的六类节目,警示美国季播模式不宜全盘照搬,要进一步探索季播规律,改进季播编排方式。{24}

五、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研究日益丰富。

截至2007年2月,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俗称手机电视牌照)。广电媒体已进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有文章从技术的角度勾勒了手机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也有文章研究了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认为从长远看手机电视业务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并形成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关键是制作机构能够适时推出一些适合手机电视播出的内容。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数字电视的讨论多侧重于技术标准、政府政策、发展概况等宏观论述。有研究者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情况,提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数字电视的采用具有直接影响。{25}有文章则对相关概念的使用提出质疑,认为应该使用“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而不要使用“广播电视数字化”。{26}

关于电视和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不但要注意“合”,即实现新闻资源与采编力量的联合;还要注意“融”,即电视台与网络要充分互动,取长补短,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加工与复合性使用。{27}总之,媒体融合这场深刻的变革正在传统的广电业中出现,国际竞争和产业利益是媒体融合的外在推力和内在推力,中国广电业的融合需要突破种种障碍,尤其是需要突破竖井式分割管理和突破媒体身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28}

六、电视媒体及从业者的社会责任研究备受关注。

2007年的“纸馅包子”虚假新闻引发出各种讨论,如关于宣传纪律、宣传管理体制、媒介公信力、媒介社会责任、媒介与国家形象等若干重要命题。有学者从记者社会角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纸馅包子”的报道者制造这一虚假新闻,有媒体整体浮躁的原因,有宣传把关不严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来自当事人急于完成一个预先申报的选题以换取个人生存的基本保障(如与所在媒体签订正式劳动合约)。文章认为,电视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从业者生存压力空前加大,急功近利的状况导致了不少电视传媒取向“泛娱乐化”乃至“低俗化”。

中国电视媒介的低俗化趋势引起学者的担忧。对此有学者认为一部分中国电视人文化身份迷失,必须强调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倡导文化自觉。有学者通过阐述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警示我国电视业应坚守社会责任。{29}

以上我们勾勒了近期电视研究的基本情况,除此以外,电视受众研究,电视文化研究,国外境外电视理论或经验研究等都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对象,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总体来看,近期电视研究体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首先,热点突出,电视媒体改革、品牌化经营、电视节目营销、娱乐节目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其次,研究更趋于理性化,反思性的文章较多,对推动电视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研究视野开阔,涉及面广,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对策性经验性总结性的文章偏多,研究的前瞻性不足,对电视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探讨的多,但对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研究的少,这些都是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注释:

①王永庆.《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夏骏,胡智锋.《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③⑥⑧{20}尹鸿,杨乘虎.《文化・创意・产业:中国电视的三维空间》.《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④王甫,吴丰军.《广电内容产业促进政策:中国问题与美英经验》.《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⑤朱春阳.《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机制的选择与演变》.《视听界》.2007年第5期

⑦哈艳秋等.《中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

⑨刘斌.《成本・收益・制度创新――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广电产业制度创新》.《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⑩林小勇,陈依依.《不同节目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5月上

{11}毛建国.《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策略》.《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2}段鹏.《电视媒介品牌的形象塑造策略》.《中国记者》.2007年第5期

{13}杨效宏.《中国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新闻界》.2007年第1期

{14}参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12期

{15}梁晓涛,靳智伟,胡智锋.《2006:中国电视忧思录》.《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6}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刍议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17}刘方平.《电视媒体的“点”考核》.《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3月(下)

{18}邹霞,殷娟娟.《建立多元化动态性评价标准――对完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思考》.《新闻记者》.2007年第1期

{19}王锡苓.《议我国收视率调查行业规范和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

{21}毛浓华.《国内电视新闻泛娱乐化成因分析》.《新闻知识》.2007年第9期

{22}舒薇.《如何正确看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新闻天地》.2007年第4期

{23} 张莉.《当新闻遇上了娱乐,路在何方?――新闻娱乐化研究综述》.《声屏世界》.2007年第11期

{24}王云峰.《电视季播模式的认识与探索》.《中国记者》.2007年7月

{25}韦路,李贞芳.《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2期

{26}罗建辉.《试论数字化的中国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

{27}许颖.《浅谈电视与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3期

{28}石长顺,石永军.《融合与突破:对广电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3期

{29}时统宇.《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青年记者》.2007年7月(上)、8月(上)

第4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研发制胜

研发就是研究和开发的有机结合体。目前电视业的研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主要为电视机构提供发展战略规划定位和体制安排;在中观层面,提供运行机制、年度运营计划等方面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在微观层面,主要为一线采编播服务,重点进行节目内容的前瞻性研究和开发。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0%的省市级以上的电视机构设立了研发部门,其中70%属近几年设立,有的称:“发展研究部”、“发展研发中心”,有的称“规划发展部”、“发展战略研究部”等,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还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设立了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

这类机构的主要定位和职能逐渐转向“智囊团”、“参谋部”,研究与开发相结合,并已成为电视业整个链条的关键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3年央视研发部门完成了编排与管理改革方面的14个课题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的组织实施为央视带来约9亿元的经济效益。在2004年,CCTV-1改版方案的实施,为中央台创收7亿元。①

湖南电视节目创新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以研发为原动力。其内容研发的主要模式包括:(1)卫视频道模式。即专门成立一个与节目制作部门并行的机构推动节目创新工作。(2)娱乐频道模式。即专门成立一个节目或某项活动的策划团队,集中力量创意设计节目形式、活动内容,成熟的方案由相应的部门生产或运作。(3)经视频道模式。即在相关节目部门成立一两个小组进行活动策划并组织团队实施。为了从机制上保证节目研发投入及时到位,2006年湖南卫视频道开始启动1000万元内容创新资金,为创新小组新节目的研发提供条件;同时拿出500万元作为电视大片研发奖励基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节目主创人员。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电视业从其产业属性来说总体上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应规划先行、研发先行。山东的省市级电视机构目前非常有必要加快培育独立的、专业的研发机构,着力组建强大的、一流的研发队伍。这将大大有利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内容产品创新,提高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专业化水准以及节目和频道品质,培植山东电视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加快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包装推广

包装推广是电视业从研发到生产制作、节目播出,再到内容及广告销售整个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流程,就是一连串相关联的步骤或作业活动,在美国制造业有一个质量管理的94/6法则,该法则表明产品研发及制造等各项作业所发生的问题中,94%是流程造成的,只有6%是人员因素所致。流程的改进可大大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作业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创造竞争优势。③对于山东有些电视机构而言,包装推广属于整个流程中的薄弱环节,亟待改进和加强 ;按照生产管理流程理论,甚至可以说必须“流程再造”。

电视包装是指根据频道定位、节目内容、活动特点等,采用适合的又是新鲜的、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对观众及其他社会公众进行介绍、宣传及推广。一般而言,电视包装的形式包括: (1)在播包装。主要是借助电视特有的图像、音响、字幕等综合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法,对频道的台标、节目或栏目的片头、演播室布景等环节,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再提升。(2)离播包装,或称离线包装。包装的载体不是电视媒体,主要通过包括报刊、互联网站、办公用品、公关礼品、户外广告等,进行有效推介。(3)整合包装。是指以上各种表现手段和载体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形成整体宣传效益和集约化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各著名电视机构每年用于频道整体包装与品牌营销的投入,已经达到频道广告经营收益的5%~20%。④国内不少电视机构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包装工作室或通过合资合作组建包装公司,专职队伍、专项经费用于电视业的包装策划、宣传推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大量电视频道的宣传包装,由上海幻维数码影视有限公司负责。SMG希望采用合作的方式由专门的团队为频道提供专业的、有保障的服务。SMG对所属各频道提出“格式化播出”的要求,即通过更科学合理的编排播出方式和包装手法,主动处理好广告、节目内容及频道品牌形象推广的关系。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扩大观众流、提升媒体平台的口碑价值,以及广告的实际到达率。

在频道数量日益增多,频道内容同质化现象突出的竞争格局下,电视业的包装推广实质上是进一步健全和提升自身的形象识别体系。山东电视业通过不断强化包装、宣传、推广环节,将大大改善收视环境,提升受众注意力和认知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从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制播分离

2006年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提出,中央三台等国家广电总局直属单位,要根据广播电视的特点,积极探索制播分离改革,除新闻、社会访谈等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节目的市场招标采购。这意味着广播电视机构将逐步改变自己生产、自己制作、自己播出的“前店后厂”生产方式,提高节目制作领域的竞争水平,打破垄断性生产格局,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社会化,促进节目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真正形成。

实际上通过政府干预推动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也是许多国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重要手法。1990年英国电视广播法就明确规定,BBC(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必须分给独立制作单位25%的节目制作配额。从1990年以后,英国的大电视台均被要求从不属于它们自己或其他电视台的电视制作公司购买占它们节目产量1/4的节目。⑤目前不少电视机构与社会制作公司之间形成了委托制作、联合制作、协作制作、招标制作等合作方式。这些合作方式大大丰富了电视机构的节目资源,提高了节目质量,同时也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

山东电视业通过电影、电视剧以及二者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交易等形式,与社会制作力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同时还将部分制作力量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产业化运作。例如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满汉全席》节目就是青岛电视台控股的青岛广电央视文化有限公司独立制作的。省级广电在北京、上海投资建立了节目基地,并成功运作了大型娱乐选秀节目《天使任务》、《联盟歌会》等。但总体而言,由于山东省及市级电视机构整体制作力量较强,自制自播生产方式较为成熟稳定,与系统外制作力量合作深度、力度、广度和规范化程度,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电视机构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利用委托制作、联合制作等新型生产方式推进节目创新方面有待取得重大突破。

资源聚集

电视资源包括频道资源、电视剧及其他节目资源主持人及其他人力资源、广告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有机构成的品牌资源等。目前电视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栏目、节目竞争上升为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竞争,并且正在从单一的频道竞争演化成为广电集团之间的竞争,形成整体竞争实力的较量和“兵团作战”。因此,必须集中优势资源、打通被分割的资源,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发挥广电集团整体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高集约化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如果资源过于分散、资源开发利用的链条是间断的,就无法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与竞争对手抗衡。

以湖南电视台《快乐男声》为例,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整合运用了湖南广电企划、宣传、导演、推广、广告等几乎所有优势资源。同时,卫视频道,以及湖南广电旗下的经视、都市、娱乐等电视频道、广播、网站、报刊等所有传播渠道多向互动,形成整体效应。而2007《快乐男声》的1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广告收入)更是湖南电视台集中资源、整合营销的结果。该台广告部、总编室、节目生产部门、覆盖落地办四大部门密切配合,四轮驱动相互捆绑抓创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广告部门单一运作的生产营销模式。

再譬如,电台的互动性比电视方便、迅捷,电视的覆盖面和视觉效果又是电台无法企及的。两个媒介平台各有优势,资源共享便可优势互补。上海文广新闻集团2006年将一档老牌的广播节目《相伴到黎明》,同时在电视生活频道和广播都市792频率每天午夜联合直播。通过资源整合,不仅节目的收视率和收听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电台和电视台实现了双赢。

目前山东省、市广播电视行业与全国广电行业的业态基本相同,大致包括电视、广播、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电视业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外,还应注重借助其他传播渠道的特色和影响力,客观上形成一种跨媒体传播的综合影响力。这实际上是一个媒介资源共享利用的问题。在同一家广电机构内部,电视台大量节目内容资源,可以在广播、报刊、网站上再传播,实现产品价值的再开发、再利用和增值。而广播、报刊、网站则可以依托电视资源来丰富自身的内容资源、降低制作成本。

同时,单就电视业而言,电视频道之间同样面临资源整合利用、共享共赢的问题。例如,电视频道定位互相呼应而不是互相重叠,电视节目内容互补、互动并且可以内部流通,节目主持人、名编辑记者的相互客串、交流,电视片库节目资源在不同频道之间相互开放,对重金购买的电视剧资源,不同频道之间通过内部核算等方式联合开发等等。目前的关键在于通过优化配置、打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此外,电视资源聚集还应包括拓展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空间,主要是扩张衍生产品的产业链。这是电视机构新的增长点,因而也成为新的竞争点(领域)。一方面电视资源的整合聚集加速,促进节目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另一方面产业链的形成也大大提升了电视资源的增值空间。例如,上海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加油!好男儿》不断深化节目资源开发,其衍生产品和延伸领域涉及唱片电视剧、印刷出版物、新媒体产品(彩铃、手机贴牌等)、演艺等。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发中心测算,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创智赢家》、《舞林大会》四档真人秀节目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直接参与者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预期累计超过14亿元。

注释:

①程宏:《研发制胜:中国电视业发展的呼唤》,央视国际省略,2005年6月24日。

②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59-360页。

③石长顺:《研发制胜: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

④向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内涵及走向》,《青年记者》,2004年第9期。

第5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29-01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给广播电视事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广播电视编辑需要随着广播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提升传媒信息质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渠道也逐步增加,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角度呈现多样化,促使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如何获得社会公众对广播电视的关注与青睐,是广播电视编辑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从广播电视编辑角度出发,探讨广播电视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变革,最后形成较为固定的发展模式。作为公众传播的主要媒介,广播电视行业必须达到与时俱进才能提升自身感染力与影响力。互联网信息的普及是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所面临的现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变革,提升自身传媒事业的竞争力。

(一)传统采访模式问题

作为广播电视编辑来说,需要对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敏锐性。传统采访还在沿用实地采访、专题跟踪模式。一方面来说,无法保证新闻题材的时效性,自然也无法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事件形成公众即时影响力,另一方面来说,传统固定采访模式造成新闻工作效率不高,新闻传播的质量也无从保证,不利于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组织结构问题

广播电视的组织结构决定着最终电视传媒信息的编辑合理性。电视行业是需要多人力、多资金、多装备、多消耗、多技术的行业。中央及省市级电视台可以多资金、多人力去投入成本。采访有记者胜任、编辑有编辑组撰写、播报稿交由节目播音员进行播报,并各部互相协调配合来完成整个电视节目效果。目前在广播电视编辑的职能划分及内容划分方面尚无法做到明确合理化,而广播电视编辑的职责分工直接影响到最终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完善组织结构是广播电视事业首要重视的问题。

(三)专业素质问题

对于广播电视编辑人员来说,具备一定的编辑素养才可以提升对传媒信息的灵敏度、认知度。通过采访环节理清新闻思路,通过明察秋毫保证新闻电视节目的播报真实、有力,使得广播传媒传播达到最大化效果,传媒信息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热点。

广播电视事业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长远发展。因此广播电视编辑面临众多的机遇与挑战。面对业务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多样、信息渠道的拓宽,广播电视编辑除了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突破与学习,使得自身知识面得以拓展,提升自身编辑能力素质与水平,从而制作出高水平的电视编辑节目,切合公众生活需求。

(二)满足群众需求

广播电视行业是社会民众较为关注的行业,也是造成公众热议与影响的行业。优秀的广播电视是切合公众生活需求的节目。因此广播电视编辑要确切了解到社会公众的喜好与关注点,才能使得编辑的电视节目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在进行节目策划时要做好市场调查数据。调查可选用问卷调查、公众采访、网络渠道议论等方式进行探讨,综合多方意见来了解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在数据依据上,针对公众对象来运用合理角度展开策划。以近期电视节目《跨界歌王》为例,一方面明星品牌是节目策划的主要噱头,另一方面明星的演员身份较为熟知,明星的歌唱给社会公众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增加社会公众对平台的了解,使得一些明星歌唱的魅力征服部分社会公众。而众多隐藏的演员歌手也对节目平台定位有所熟知,将此平台作为自身锻炼、素质提升的机会。《跨界歌王》的节目成功策划在于节目对象的定位、节目平台的建立,使得明星演员借助平台渐为人知,社会公众借助平台 了解众多演员的隐藏歌手潜力。因此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必然切合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只有切合社会公众生活才能使得节目符合大众审美,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

(三)加强互动环节

作为广播电视编辑,要做到与时俱进。目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仅依赖电视,还有微博、微信等等形式。因此,如何提升广播电视事业竞争力是广播电视编辑关注的问题。广播电视编辑可以在节目制作前在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集思广益创设符合大众审美的节目。或可以在节目中添加嘉宾与观众互动环节,增加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机会,一方面可拉近广播电视节目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可以活跃节目的气氛,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具有感染力与亲和力。

(四)采编播一体化

作为广播电视编辑来说,向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角色转变也是在电视节目的必然发展趋势。在采访方面,通过洞察整个新闻全貌去挖掘新闻背景后存在的深刻价值,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分析细节能力。在编辑方面,通过挖掘新闻深刻思想价值来取得高质量、高效果的新闻报道,要具备策划及创新思维能力。在播音方面,通过节目风格、自身特色对新闻稿件进行润色加工,最终提升节目现场意识,加强节目制作的效率及连贯性。

结语

在现代互联网科技时代,保证传媒信息的真实、客观、严肃特质,促使广播电视达成生动力、感染力、影响力效果,是广播电视事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社会公众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青睐要点。因此广播电视编辑应当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了解社会公众需求,才能提升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与公众生活的切合度,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宇,吴震.管窥广播电视编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09:350.

[2]杨光.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电子制作,2015,01:102.

[3]吴琼.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90.

第6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设音乐系、美术与设计系、舞蹈系和艺术实验中心,设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5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700多人,有专兼职教师5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0人。学院设有民族美术创作研究所、民族音乐表演研究所、民族音乐创作研究所、西南少数民族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所和书法文化研究所。学院教学条件完善,拥有适应专业发展、设备先进的标准专业录音棚、摄影棚、表演排练厅、琴房、独立音乐厅、艺术设计工作室、构造与模型实验室、装饰艺术品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实验场所。学院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多家文化机构、设计公司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艺术人才,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国内外大型文艺展演等艺术实践活动,屡创佳绩,成果丰硕。学生综合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在原有艺术类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2014年3月组建了传媒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编辑出版学、传播学4个本科专业和影视文艺理论与创作1个硕士点。现有在校生900多人,有专兼职教师5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5人。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校级重点学科,编辑出版学专业是学校十大特色专业。学院教学条件完善,建有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和新闻出版实验教学中心,设有电视演播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录音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传媒实验室和编辑出版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电视台等多个校外媒体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广西电视播音主持理论研究基地。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遍布中央电台电视台、各省市电台电视台及各大出版社、日报社等媒体单位。

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设计实践能力和项目开拓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面向各类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建筑装饰装修行业,从事环境项目设计、环境设计项目策划与管理、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等工作。主要课程:设计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工程制图与透视、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空间构成、建筑设计初步、居住空间设计、家具与陈计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构造与模型、材料与施工图、装饰装修工程预算等。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与策划、设计教学和设计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把握设计市场方向和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教育、出版行业、品牌形象设计行业、文化传媒公司、电视台等企事业机构从事企业形象设计、品牌形象包装、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产品市场推广与策划等相关工作,或从事设计研究、教学与设计管理等工作。主要课程:现代设计史、现代平面设计史、装饰造型、设计素描、装饰色彩、构成研究、设计应用软件、字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影视广告创意、标志与VI设计、设计项目策划、图形创意、摄影技术、民族民间元素与当代设计等。

美术学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掌握美术学的基本方法理论、知识和创作表达技能,能在文化艺术传播领域、美术教育领域、设计行业、出版行业、博物馆、文化馆等企事业机构,从事艺术管理、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现当代艺术研究、美术概论、造型基础、工笔画、水墨画研究、中国画创作、民间民族美术、材料技法研究、油画创作、摄影技术等。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声乐教育、表演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能在文艺团体、各类院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及文化宣传工作、音乐表演、群众艺术活动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演唱、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歌曲创作、形体表演、合唱与指挥常识、电脑音乐制作基础、中外音乐史等。

音乐表演(器乐方向)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器乐教育、表演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表演、专业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文艺团体、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演奏、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演奏、合奏(重奏)、室内乐、少数民族特色乐器演奏、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等。

舞蹈学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表演及编导、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知识等研究和艺术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中专学校、电视台及相关的艺术部门从事舞蹈表演、编导、艺术指导以及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课程: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赏析、舞蹈教学法、编舞技法、芭蕾舞、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东南亚舞蹈、舞蹈剧目课、拉丁舞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采用小班课堂教学模式、专业级设备、标准化演播室、特色化训练方式。培养目标: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能力。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艺术院校、影视部门、文艺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配音、文艺表演、新闻采编以及教学科研活动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节目主持人概论、文艺作品演播、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影视配音、影视表演、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编、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文学、演讲与辩论以及摄影摄像技术、形体训练、影视化妆等。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广播影视艺术策划编导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其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写、视听语言、摄影摄像技术与应用、非线性编辑技术与应用、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影视作品分析、影视文学创作、纪录片创作等。

2015年艺术类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一览表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拟招生

人数

学费

(元/年)

考试科目

招生地区

备注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60

12000

素描、色彩

 

广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

1.请考生务必注意我校在各省公布的校考考点和考试时间。

2.招生人数视招生省区报考的人数略有变化,以考生填报志愿时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3.学费以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视觉传达设计

60

12000

美术学

25

12000

音乐表演

(声乐方向)

20

12000

演唱曲目、视唱、听音模唱

广西、河北、河南、湖南、山西、山东

音乐表演

(器乐方向)

20

12000

演奏、视唱

舞蹈学

30

12000

剧目、基本功测试、舞蹈动作模仿

广西、河北、河南、湖南、山西、山东

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80

12000

普通话语音、

综合专业素质、

才艺展示

广西、河北、河南、山西、湖南、黑龙江

广播电视编导

80

12000

综合知识、故事写作、影视作品分析

广西、河北、河南、山西、湖南、黑龙江

合计

375

 

 

 

考试科目(校考)

一、美术设计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1.素描(时间3小时); 2.色彩(时间3小时)。满分200分,素描、色彩各100分。考试工具:铅笔、碳笔、颜料由考生自备,用八开纸(统一发放)。

二、音乐表演(声乐方向):1.演唱曲目(3分钟内);2.视唱(2分钟内);3. 听音模唱(2分钟内)。满分200分,其中:演唱曲目100分×1.4系数,视唱100分×0.3系数,听音模唱100分×0.3系数。

三、音乐表演(器乐方向):1.演奏(5分钟以内);2.视唱练耳(3分钟以内)。满分200分,其中:演奏100分×1.4系数,视唱练耳100分×0.6系数。考试用具:除钢琴以外,其余乐器自备。

四、舞蹈学:1.剧目(舞种不限,3分钟);2.基本功测试;3.舞蹈动作模仿。满分200分,其中:剧目100分×1.0系数,基本功测试100分×0.6系数,舞蹈动作模仿100分×0.4系数。考试用具:伴奏音乐、表演道具、演奏乐器(除钢琴)等自备。考场配备播放音乐的CD设备。

五、播音与主持艺术:1.普通话语音;2.综合专业素质;3.才艺展示。考试内容:自备稿件(3分钟内);指定稿件、即兴话题(3分钟内);才艺展示(如声乐、舞蹈、器乐、小品等,2分钟内)。满分750分,其中:普通话语音100分×2.5系数,综合专业素质100分×3.5系数,才艺展示100分×1.5系数。考试用具:才艺表演道具、音乐伴奏、乐器自备。考场配备播放音乐的CD设备。

六、广播电视编导:1.综合知识;2.故事写作;3.影视作品分析。满分300分,其中:综合知识100分×0.6系数,故事写作100分×1.2系数,影视作品分析100分×1.2系数。考试时间180分钟(影视作品分析90分钟,综合知识+故事写作90分钟)。

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校考各专业的合格标准,确定合格人数不超过我校在各省艺术类各专业招生计划的4倍。公布时间约在2015年4月,公布网址:zs.gxun.edu.cn/。

录取规则

一、2015年全国普通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各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二、2015年我校校考成绩合格,同时,有联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联考合格;

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声乐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舞蹈学专业,按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和专业素质;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校考成绩和全国普通高考文化成绩综合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校考成绩×70%+全国普通高考文化成绩×30%;

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校考成绩和全国普通高考文化成绩综合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校考成绩×60%+全国普通高考文化成绩×40%;

六、音乐表演(声乐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男性身高170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专业素质条件突出者可适当放宽身高要求。

七、无色盲、色弱、夜盲,考虑一定的男女比例。

招生咨询电话:0771-3260410(广西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招生科)

0771-3260759(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办公室)

0771-3267064(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办公室)

第7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闻语言;电视新闻语言;综述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35-02

电视新闻语言属于新闻语言的范畴,它具有一般新闻语言的特征,但是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与报刊、广播、网络新闻不同,因此电视新闻语言又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不同时代的电视新闻语言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风格都不同。当代电视新闻语言蓬勃发展,自我更新和吸纳能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而且变化速度很快。要使当代电视新闻语言朝着良性的,更有前途的方向前进,就必须对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的某些现象进行深度思考。

一、语言学界的研究

语言学界对电视新闻语言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其文本的研究,多从写作、修辞、语体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电视新闻语言写作与修辞研究

从语音、词汇、句式等的运用出发,关注电视新闻语言的修辞方式的运用研究,专著有:周胜林,尹德刚,梅懿的《当代新闻写作》;何日丹主编的《电视文字语言写作》;卡罗尔・里奇的《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等,对电视新闻文本的结构从写作的角度进行了勾勒式的总结。

对辞格的分析的文章更是不胜枚举,仅以新闻标题为例就有许多,比如:钱士宽的《新闻标题的修辞艺术》,姜海盐、柳延涛《略论新闻标题的修辞》,栾雪梅的《新闻标题中的拈连格》,彭朝丞的《新闻标题的辞格艺术――设问》,荣、朱晶晶的《新时期新闻标题的修辞艺术》,夏震霏《新闻标题的修辞》等等。还有硕博士论文对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做出系统研究的,比如复旦大学的朱婷玉的《新闻标题中的修辞现象研究》等等。

(二)电视新闻语言语体研究

对新闻语言语体的研究数量较多,论题也比较集中,多讨论新闻语言的语体特点、言语风格特征,最多的是和文学语言的对比,阐述新闻语言风格。比如:廖艳君的《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以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为指导。从新闻语篇的语体分类,消息语篇的话题结构衔接、语义信息衔接、语法衔接以及词汇衔接的主要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新闻报道语体进行了完整的语篇分析和研究。黄匡宇的《电视新闻语言学》以现代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这等基础学科为平台,针对中外电视新闻的传播现象,以及业内、业外人士对电视新闻语言构成的诸多认识,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分析与整合,科学地理顺了电视新闻语言诸因素的构成关系,为我国的电视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与启迪,填补了我国在电视新闻语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的空白。本书对电视、电影从业人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工作实践的学习、研究、探讨不无裨益。段业辉、李杰、杨娟编著的《新闻语言比较研究》以功能语法理论作为理论背景,具体说,以主位结构理论来分析新闻媒体语言的编码结构,以信息结构理论来分析新闻媒体语言的解码结构,并以此为切入点,比较分析四种媒体的新闻语言的异同。

论文的数量则更多,邓明以的《新闻语体的风格特点》一文从词语、句子、结构布局三个方面论述了狭义新闻语体的风格特征。云书勤《浅谈广播电视语言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趋于自然、平和的交流,主持人的传播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任晓红的《漫谈文学语言和新闻语言的美学色彩》认为文学语言的主要特色是再现性与表现性的高度统一、鲜明性与模糊性的和谐统一、语言气势与节奏变幻多姿,新闻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贴切、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新闻语言要以“准确”为核心。另外,基于和其他媒介比较的电视新闻语言研究,较代表性的有段业辉,杨娟《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语言的语境》指出新闻语言在语境上与日常会话有明显区别:在言语链上表现为单向与循环的差异,在交际场景上表现为虚拟与具体的对立,在交际范围上则表现为开放与封闭的不同。还对四种媒体新闻语言的受众比较最后得出各媒体的语境条件及受众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传播新闻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新闻的信息价值。

二、传播学界的研究

传播学界对电视新闻语言的关注,虽然也以电视新闻有声语言为研究对象,但大多是从播音学、传播学角度去探究,较少从语境层面涉及电视新闻语言样态研究。以张颂的《中国播音学》及其系列从书为代表,专门探讨如何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和创作。吴郁、侯寄南合编的《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一书则借鉴了表演与播音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论述了播音的基础知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艺术、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与形体语言、体态信息等问题。张政法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传播学角度对主体意识的激活、动态语言创作、生命活力增殖等方面提出了有益探索。孟伟的《声音传播―多媒介传播时代的广播听觉文本》以声音传播为研究原点,从广播内容的角度对广播声音符号、广播声音传播的特性、广播节目的建构原理,数字化时代广播媒介理念,以及广播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学术专著,是对广播听觉文本所做的专门研究。

三、学术界研究述评

由于篇幅问题本文不能穷尽所有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它们主要分别出自传播学界与语言学界两支队伍之手,不过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新闻语言研究,数量上是相当可观的,但研究的理论性、综合性、系统性都有待加强。

第一,从写作学视角对电视新闻语言研究,大多都为了新闻写作而研究新闻语言的,语言只是创作新闻而用的,在这些研究中,新闻语言只是新闻写作的技巧的一个部分。

第二,修辞学视角的研究多关注语言的艺术化问题,关注新闻作品中的遣词造句,运用的辞格等方面,可是对新闻语言的研究仅仅是对其作品的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吗?新闻语言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词汇的选择、句式的选择、修辞格的运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分析。

第三,语体学视角的研究是目前新闻语言研究中最注意语言因素本身的一种研究。由于它比较多地关注了新闻语言在整体上、每一类语言材料运用上的系统性倾向,因此,分析比较容易显得切实,从而获得了科学研究的可证伪性。11但这也使得对电视新闻语言的分析脱离了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

第四,不论是写作学视角、修辞学视角、语体学视角或者对比研究,都忽略了把电视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来进行研究,而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同样的事件,言说行为不同,在电视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因此,从语用学出发,把电视新闻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来研究。

以上问题的解决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新闻语言的研究同语用学研究结合起来,把新闻语言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将电视新闻语言和传播者、受众联系起来,从语境、预设、语用原则、关联等语用因素去加以考察,将更可能真正实现我们研究新闻语言的目的,提高对这一语言的解释力,我们热切期待着这类研究能够出现。

第8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反思:热门节目形态

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大体上是在模仿、借鉴、嫁接、孵化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展起来的。节目形态本土化改造、“变脸”所带来的“克隆热效应”,引起研究者广泛而深入的反思。如何以本土的文化内涵、社会心理去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乃至必看性,被视为当前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发展的关键点。

电视栏目剧。2007年电视栏目剧在中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段上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然而当下栏目剧的前景不容乐观,栏目剧的遍地开花引发的必然是优胜劣汰,电视栏目剧走低成本、低投入的路线将成过去。栏目剧如果一直固守此观点,并以低成本为荣,那就非常可悲、可怕。①与此同时,一些栏目剧因低俗化、粗糙化而污染电视荧屏,因本地化色彩较浓而在跨区域传播中面临局限,日播的形式使选题面临枯竭等问题,均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有研究者认为,栏目剧的品牌发展之路,第一需要的是有一个前期的选题库,广纳民间的故事,连接当地的报纸、网站等所有来自于民生一线的内容。因此,栏目剧协作联合体――“中国栏目剧”网的建立被视为是“功德无量”的。

讲坛类节目。面对“电视讲坛热”,一些研究者开始着力对这一电视文化景观进行“冷思考”。有研究者指出,讲坛类节目当前发展面临一些深层危机,诸如栏目定位的含混与游移、专家资源的抢占与争夺、选题开发的盲目与撞车、形态样式的单调与克隆等等。也有研究者认为,“找到一个途径,把精英文化在文明上的共识传递给工人阶级;找到一种方式,确保精英文化的价值不受由大众介入所带来的粗俗化的威胁”,这是“电视讲坛”类节目进一步深化拓展所面临的迫切现实和途径。②还有研究者提出,用媒介言说知识的同时,要警醒一些不良倾向;要防止“知识谬误”,严格把关专家登上讲坛的“入场资格”,除了学术建树、资历以外,更多地应该考虑其在公众面前言说知识的能力;要警惕学界和媒介“互搭梯子”的游戏,因为公共文化的传播是电视讲坛类节目品牌的灵魂,必须尽心维护。

真人秀节目。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真人秀理念和形式,制作出花样繁多的“新秀”,带来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繁荣。2007年9月,中国第一部以真人秀节目为研究对象的专著《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出版。作者谢耘耕、陈虹在长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以理论规律与操作细则相结合方式,阐述真人秀节目历史、节目类型、叙事策略、形态创新、节目营销的总体特征及具体样本,并对当前真人秀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创新方法和发展思路给出了独到的看法。他们认为,真人秀节目的内核就在于它的冲突性,冲突是维持真人秀节目有吸引力的关键和推动节目叙事过程的动力,并强调选手质量是电视真人秀节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节目策划时,必须对选手的质量有一个全面的预期,从人物价值、人物角色、人数结构上进行配置并设定可操作的标准,从而形成特定的选拔类型。

真人秀节目所弥漫的商业气息及其对传统伦理和道德底线的挑战等,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者注意到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在风格上正趋向沉静,即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挖掘题材的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并逐渐处于上风。③研究者认为,这种真人秀接近性强,品质更为沉静,易于深入开掘,节目发展空间巨大,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融合:新视听传播载体

在信息的网络传播时代,一个融合了多种视听传播载体的大广电的概念正在形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这些视听新媒体对传统广电媒体的继承、竞争、互补、共存受到广泛关注。2007年有研究者提出,电视的未来就是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各种移动终端共享信息内容的家庭数字处理中心。各种内容将通过这个处理器,成为能够适配于多渠道的、能够被各种终端共享的“信源”。

手机电视。随着中国移动通信技术从2.5G向3G的全面演进,手机被称为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充分发挥既有品牌优势,与手机新媒体在传播对象和内容等方面形成互补,实现节目内容在新媒体形态下的传播增值,这一问题吸引了诸多关注的目光。2007年研究者对手机电视的节目形态、内容制作、受众因素等问题均有展开分析。

有研究者提出,手机电视上内容可分化为两大类,一是以传递信息、观念为目的,简短资讯化的新闻、访谈类节目;二是以消遣为目的,简短娱乐化的综艺、影视剧类节目。把传统电视节目经过简单地剪辑就搬到手机上,不能发挥出手机媒体在信息获取即时性、信息体验多媒体性、信息交流互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必须综合手机媒体的特性,对节目内容、形态进行改进和重构。④也有研究者认为,内容制作商应重视出品速度的比拼,加大对直播类、互动类节目内容的开发和制作。

在传播政策层面,中国手机电视业务标准迟迟未能出台,研究者针对2007年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拟订的方案构想分别作了剖析,指出各自利弊所在。有观点认为,应在标准协调机制上借鉴美国在制定数字电视标准中采用大联盟的方式;在产业化推广上借鉴韩国发展手机电视的经验,通过政府的推动、运营商的主导、终端厂商的支持、内容供应商的参与、消费者的热情响应等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环境,尤为重要的是,尽快在手机电视发展过程中确立一个推广主体。⑤也有研究者通过综合考察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商所采用的主要商业运作模式,提出手机电视的发展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照搬传统广电媒体的运营模式,而应当结合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导入期、快速成长期、发展成熟期)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并认为运营商应当适时借用媒介营销手段,围绕手机电视的“比较优势”进行着力推广。⑥

网络电视。2007年,资金短缺、版权维护、色情内容和同质化竞争等四大障碍使国内网络电视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如何更加理性的为网络电视寻求有效的赢利模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面对2007年国内网络电视频频牵手传统电视业抢占内容“蓝海”,“电视2.0”的概念应运而生,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建构起“共赢”的视频产业合作链。有研究者提出,当前的重心在于把网络电视的价值链结构从“网民――网站――网民”转变为“企业――网站――网民”,网站通过内容与服务来连接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让企业为网站和用户买单才是网络电视的“钱”途所在。⑦也有研究者认为,新闻等专业类内容正在逐渐成为网络电视的主流。发展网络视频新闻对于提升传统电视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年轻受众,拓展覆盖范围都非常有利,传统电视业要尽早有所动作,抢占发展空间,寻求合作伙伴。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从传统的以台网为核心的中心辐射形传播,转变为以每一位观众为节点的互联式传播。⑧PPLive(上海聚力传媒)作为中国P2P流媒体网络电视的领跑者,其所形成的“直播+录播+独播”内容三者合一的“铁三角”播出模式,及其“贴片广告”的赢利模式,均引起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这种模式为传统媒体赋予了网络灵魂,真正地实现了媒体的新连纵。⑨

延伸:传统运营理念

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信息传播环境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受者权力的彰显,电视频道间的收视大战硝烟四起。积极转变传统运营理念、优化整合节目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当下中国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

播出季。2007年,湖南卫视、重庆卫视率先采用“季播形式”编排节目,使“播出季”概念走向电视实践的前沿。一些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按季播出电视节目与观众的收视习惯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是对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编播机制的全新挑战,很多课题需要从实践中及时总结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

研究者将“播出季”比作是商业上的一种限量发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超常规的动作获得一种超常规的品牌效益。可以给制作人员充分的创新空间,根据市场反映和运作实际,不断调整丰富改进节目。也有研究者通过从观众、电视台、广告主三方面比较中美电视市场“季”播的差异,将美国电视播出季命名为“映季”,而把我国电视目前这种编播季命名为“应季”,并指出所谓“应季”与“映季”区别在于被动应对,还是积极按规划引导。⑩研究者提出,各卫视频道从投入重量级的独家资源进行假期的特别编排,到逐步发展为横跨春夏两季甚至向全年扩展,依照传播规律和受众生活形态而按“季”编播节目,是培养观众的收视预期,塑造电视频道品牌的一个良好方法。

民营电视。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中国民营电视公司如何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在承担了许多风险和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逐步摆脱困境,成为一些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民营电视的现实困境,其根源在于民营电视本身,诸如低成本、小制作、产品准入门槛低;创新能力不足,无力跟进电视发展趋势;为求融资盲目扩张等等。也有研究者指出,当前困扰民营电视发展的难题主要在于地方电视台的垄断和制度上的缺失,所带来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利润分配不平衡,节目交流不畅通等等,制约了民营电视的发展。民营电视欲寻求出路,可以在节目类型、经营范围上做些新的尝试、新的扩展。但在传播政策层面,完善媒介产业市场化的政策规章,为民营电视公司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合理更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也是当务之急。{11}

注释:①张步中.《中国电视栏目剧现状及发展之我见》[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3

②陈力丹,闫伊默..《中国“电视讲坛”节目的生态分析》[J] .《现代传播》. 2007,3

③阚乃庆.《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趋势及启示》[J] .《现代视听》. 2007,7

④车佳桓.《手机电视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变革》[J] .《声屏世界》.2007,3

⑤《发展手机电视应该有新思路》[J] .《电视技术》.2007,6

⑥严三九,王 虎.《中国手机电视运营模式分析》[J].《新闻记者》. 2007,6

⑦吴辰光.《视频网站苦寻中国模式》[N] .《北京商报》.2007,4,5

⑧陈 怡.《视频新闻:新的传播通道》[J] .《视听界》. 2007,3

⑨《视频网站酝酿模式变革》.《北京商报》[N] .2007,5,23

⑩王永连.《从“编播季”到“播出季”:中国电视节目制播新趋势》[J] .《南方电视学刊》.2007,1

第9篇:广播电视研究方法范文

广电的全称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责任务是研究并拟定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影视创作并协调其题材规划;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并起草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制订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规章和事业的发展规划;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负责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并负责内容审核。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