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土壤剖面概念精选(九篇)

土壤剖面概念

第1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关键词] 都昌县 耕地 评价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64-01

1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

1.1 综合因素研究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原则

综合相关因素研究指的是地形、土壤理化性质、整体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和评价,以充分了解农田生产力的状态。主导因素是指耕地肥力,相对稳定和决定性因素,评价时应注重研究分析。

1.2 共性评价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原则

都昌县耕地利用存在多种类型,如菜地农田等,土壤理化性质、环境条件,理水平均不同,所以耕地地力水平有较大的差异。考虑县域内耕地地力的系统、可比性,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条件,应选择统一的共同评价指标和标准,即耕地地力的评价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利用类型。

1.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为了确保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尽可能使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定量评价因子,如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厚度根据数值计算;对非量化的定性因子,如土壤表层质地、土体构型等则进行量化处理,确定其相应的指数,并建立评价数据库,以计算机进行运算和处理,尽力避免人为随意性因素影响。

2 都昌县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2.1 地形地貌

都昌位于武山山脉南,主要由低山、丘陵及滨湖地貌组成。境内北高南低,以大港到汪墩皱褶隆起武山延支为轴心,呈脊状形向北面和东西两面倾斜,逐步形成由低山、丘陵和滨湖组成的阶梯形排列。小地形变化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延缓了县内土壤正常发育的过程,增加了土壤个体变异及其空间分布的复杂性。

2.2 气候

都昌县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季多干旱,四季分明。全县年平均气温17.1℃,年平均积温6135.2℃,无霜期平均264天,日照率为47%。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蒸发量为1177毫米。

2.3 土壤

全县境内共有7个土类,包括红壤、黄棕壤、紫色土、红色石灰土,湖州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下分13个亚类和47个土属,续分119个土种。

2.4 农业生产概况

至2016年末都昌县实有耕地面积619400亩,其中水田433615亩,旱地185785亩。水田占耕地面积的70.0%,旱地占耕地面积的30.0%。传统农业生产以“粮棉油猪”为主。近年来,特色产业异军突起,水产、果业、蔬菜、茶叶、药材发展势头强劲。

3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因素处理及结果

3.1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按照农业部的统一规程,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包含六大指标体系,因庀筇跫仅对全国的地力评价具有参考意义,对局部区域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作为都昌县地力评价的参考因素。经过多轮匿名征询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分析结论。最终确定了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状况、障碍因素、土壤管理等五个因素、14个评价指标作为具体的评价对象。

3.2 因素处理及结果

系统获取的评价资料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资料两大部分,为了采用定量化的评价方法和自动化的评价手段,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其中的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根据因素的级别状况赋予其相应的分值或数值。定性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质、剖面构型、土壤质地、土壤侵蚀程度、障碍层类型、灌溉保证率、排涝能力等。定量化指标主要有:坡度、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等。

3.3 确定评价单元

土壤类型划分到土种,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划分到二级利用类型,制图区界以都昌县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以保持行政界线的完整性为原则,将耕地图斑图、土壤图和行政区划图(村界)进行叠加形成评价单元,共2636个。

3.4 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

将收集好的资料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各评价因素进行整理入库。整理的标准按照数据字典的要求进行匹配,特别是将字段属性的描述、量纲按照数据字典的要求进行设置和整理。对评价单元赋评价因素属性值,共14个评价因素。整理完成后,运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建立都昌工作空间维护,进入空间数据维护,在图层库中设置好坐标系,再将矢量图层导入。

3.5 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方法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个因素按照相互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底的若干层次,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同一层次相对重要性相互比较的结果,决定层次各元素重要性先后次序。按照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将专家打分值录入到系统中,并最终通过了检验。

3.6 隶属度的确定

将选定的评价指标与耕地生产能力的关系分为戒上型函数、戒下型函数、峰型函数、直线型函数以及概念型5种类型的隶属函数。对于前四种类型,可以用特尔斐法对一组实测值评估出相应的一组隶属度。概念型指标其性状是定性的、综合性的,与耕地生产能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如成土母质、土壤剖面构型、质地、障碍层类型等。这类要素的评价则采用特尔菲法直接给出隶属度。

3.7 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在专题评价模块中选择耕地生产潜力评价,选择评价单元图,以评价单元编号为属性表关键字段,再选择建立好的都昌县耕地地力评价模型,最后选择隶属度函数模型,最后进行计算。

第2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因子;权重;隶属度

中图分类号 F3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80-02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1]。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化验、肥料效应试验、肥料校正试验、施肥示范等具体工作,其最后一步便是对耕地进行地力评价。耕地地力评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度,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通过拉萨市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评价因子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依据。

1 耕地地力评价因子总集

耕地地力评价因子全国指标共包括气候、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理化性状、耕层养分状况、障碍因素、土壤管理等7个大项。其中,气候包括≥0 ℃积温、≥10 ℃积温、年降水量、全年日照时数、光能幅射总量、无霜期、干燥度;立地条件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地貌类型、地形部位、坡度、坡向、成土母质、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程度、林地覆盖率、地面破碎情况、地表岩石露头状况、地表砾石度、田面坡度;障碍因素包括障碍层类型、障碍层出现位置、障碍层厚度、耕层含盐量、1 m土层含盐量、盐化类型、地下水矿化度;耕层养分状况(各营养物质含量)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锌、水溶态硼、有效钼、有效铜、有效硅、有效锰、有效铁、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土壤管理包括灌溉保证率、灌溉模数、抗旱能力、排涝能力、排涝模数、轮作制度、梯田化水平、设施类型(蔬菜地用);耕层理化性状包括耕层质地、容重、pH值、CEC;剖面性状包括剖面构型、质地构型、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田间持水量、旱季地下水位、潜水埋深、水型。

2 拉萨市地评价因子的确定

根据上述耕地地力评价因子总集,选取拉萨市耕地地力评价因子。选取的因子应对耕地地力有较大的影响,在评价区域内的变异较大,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子之间独立性较强。

拉萨市耕地地力评价因子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目标层为耕地地力;准则层包括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土壤管理;指标层包括海拔、剖面构型、耕层质地、pH值、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灌溉指数、抗旱能力。

2.1 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是影响耕地地力的各种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是由许多环境因子组合而成的。一是海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拉萨市是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农业区域位于藏南中部稍偏东南,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部及其支流拉萨河流域,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农业种植区域海拔在3 600~4 200 m[2-3],海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种植品种及作物产量,耕地地力等级差别较大。二是剖面构型。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各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也称为土体构型,是土壤剖面最重要特征。不同的剖面构型表现出较大的耕地地力差异。如良好土体构型土层深厚,无障碍层,为高产稳产土壤的土体构型;而极差的土体构型土层浅,漏水漏肥,作物产量很低。

2.2 理化性状

一是耕层质地。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的贮备和供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肥料的效应。一般而言,土壤质地越黏重,土壤养分贮量越大,但供应强度却相对较低[4]。如对磷肥,土壤质地越黏重,磷有效性越低,应适当增施磷肥;土壤越黏重,有效钾含量越高,应适当减少钾肥投入。二是pH值。pH值实际上是水溶液中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应用范围在0~14,当pH值=7时,呈中性;pH值<7时,呈酸性,pH值愈小,酸性愈大;当pH值>7时,水呈碱性,pH值愈大,碱性愈大。pH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作物种类、品种以及产业布局。

2.3 土壤养分

一是全氮。影响土壤全氮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和人类生产活动。气温最高、降水少的地方,其全氮含量较低;农户耕作较为精细,其全氮含量较高。二是速效钾。土壤速效钾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钾素,其含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季作物产量。农作物由低产向高产品种发展,高产品种面积不断扩大,耗钾素量不仅每年都有,而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导致土壤速效钾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三是有效磷。从作物营养和施肥的角度来看,土壤有效磷含量能比较全面地说明土壤磷素肥力的供应状况。土壤有效磷含量受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质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四是有机质。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人为生产活动对耕地土壤强烈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会产生较大差异。

2.4 土壤管理

一是灌溉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由于各年降雨量、蒸发量、气温、湿度等气象和水文条件的不同,水源供水量和灌溉用水量都有差异。全市保灌面积只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0%左右,比例并不大,因此这也是耕地地力评价的1个重要因子。二是抗旱能力。全市年平均气温7.8 ℃,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41.7 mm,是典型的高原河谷季风温凉半干旱气候区[3],且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这对于基本上属一年一熟制的作物正常生长影响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加,干旱灾害的发生可能会愈加频繁,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加严重。

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例如:确定土壤养分是耕地地力的基础,设其权重为1;再根据理化性状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可以确定理化性状权重为0.8;立地条件中,海拔高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其影响较土壤养分要大,可以考虑设权重为3;最后考虑到土壤管理比立地条件对耕地地力的影响稍弱,设其权重为1.5。对各因子的最后权重的确定,是通过对准则层和指标层2级分析来计算各指标在评价对象中的权重,具体层次分析结果见表1。而具体某个值产生的最终结果,还要由该值的隶属函数模型确定。

4 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对定性数据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相应的隶属度;对定量数据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将各评价因子的值代入隶属函数,计算相应的隶属度。耕地地力隶属函数及隶属度见表2。

5 结语

通过以上方法建立耕地地力评价因子以及确定权重、隶属度,可以根据各评价因子的空间分布图或属性数据库,将各评价因子数据赋值,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为1∶5万)、土壤图(比例尺为1∶5万)、农田水利分区图、行政区划图及其他相关图件叠加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可以形成与粮食生产能力相对应的地力等级图,根据地力等级图可以划分并确定中低产田类型、面积和主要分布区域,从而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资料。

6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1-7,73-84.

[2] 华南农业大学.地质学基础[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83.

第3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关键词:耕地;苹果;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5.017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Heyang Arable Land for Planting Apples

WANG Qiao—yun1, WANG Hui—ning2, SUN Feng2

(1. He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Heyang ,Shaanxi 715300,China; 2. Wein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Weinan,Shaanxi 714000,China)

Abstract: Apply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Farmland Assessment, based on Heyang Fertilization Project survey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de use of the County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and grad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pple cultivation of the county land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guide the county farming layout adjus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 509.99 hm2 of the Heyang arable land was highly suitable for apple cultivation of farmland, accounting for 6.29% of all farmland.

45 216.72 hm2 of the Heyang arable land was appropriate for apple cultivation of farmland, accounting for 51.62%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area. 26 301.75 hm2 of the Heyang arable land was barely suitable for apple cultivation of farmland, accounting for 30.02%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area. 10 574.72 hm2 of the Heyang arable land was not suitable for apple cultivation of farmland, accounting for 12.07% of the total area. Reasonable advices were proposed in respect of each class farmland.

Key words: arable land; apples; suitability

1 评价的意义

长期以来,合阳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其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较大。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苹果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由于耕地状况和农业措施不同,苹果的适宜性程度表现出较大差异。进行县域耕地苹果种植的适宜性评价,对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合阳县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价过程

2.1 确定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是苹果适宜性评价的最基本单位。它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和工作量的大小及评价结果的应用。本次耕地苹果适宜性评价采用土壤图与行政区划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产生的图斑作为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单元。土壤图划分到土种,土地利用现状图划分到二级利用类型,行政区划图划分到镇办,同一评价单元土种类型、利用方式及行政归属一致,不同评价单元之内既有差异性,又有可比性。

2.2 选择评价指标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综合考虑合阳土地资源的特点,结合该地实际情况,依据针对性、主导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运用专家经验法,最终选取15个评价指标:坡度、海拔、坡向、地貌类型、土壤质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耕层厚度、土壤结构、剖面构成、农田基础设施、灌溉能力。

2.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第4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1氮循环概述 1.1氮循环概念 氮循环就是指氮气、无机氮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相互转化过程的总称[1-2],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以及有机氮化合物的合成等[3]。氮循环是可以循环往复、保持动态平衡的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但是由于人们不正当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氮饱和”现象,破坏了氮循环平衡,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形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由于施肥导致的氮素超标;二是除正常的氮输出外,由于自然条件(如降雨量、土壤性质)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破坏了氮循环的平衡。因此,研究氮循环中形成面源污染的原因,对治理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2氮循环过程 分子态、无机结合氮和有机结合氮这3种形式是自然界中氮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一方面通过各种固氮作用使氮素进入物质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反硝化作用、淋溶沉积等作用使氮素重返大气,从而使氮循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其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2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氮循环不仅是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最重要最活跃的过程。为总结氮素循坏过程氮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李志博等[4]对生态系统中氮的循环进了大量研究,发现我国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朱兆良等[5-7]提出我国旱地的氮肥损失很大,平均在45%左右。 氮素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Keeneyetal[8-9]研究表明,农作物主要吸收利用硝态氮和铵态氮,不同作物吸收的情况不同,若有机态、无机态及分子态氮素物质相互转化不能达到平衡,作物就会因缺氮抑制其生长。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素这一养分的循环与平衡过程是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我国各地的土壤性质各不相同,对于贫瘠、肥力低的土壤,无法提供足够的氮素使得作物更好地生长,必须人为地施用肥料以补充作物所需的氮素。但是不合理的施用氮肥,会导致氮肥的损失增加、利用率降低。这也是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会使参与再循环的氮素数量逐渐减少,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影响。据估计,我国农业中化肥氮的总损失可达到45%[5]。氮肥的损失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氮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活跃因素之一。农业生产过程中氮循环过程的氮素来源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生物固氮,即通过豆科作物和固氮生物固定空气中的氮;二是化学固氮,即通过化工厂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再制成各种氮肥供农业生产用。 2.1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输入 2.1.1大气中的氮沉降。以气态NO、N2O、NH3为主的干沉降和以NO3-和NH4+及少量可溶性有机氮为主的湿沉降是大气氮沉降的2种形态。除空气中自有的N2外,工业生产中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含氮化合物,增加氮沉降。如果氮沉降过多,在降雨、灌溉过程中会增加氮,而其他营养物质随水淋失,从而导致营养失衡等问题。 2.1.2化肥的施用。通过施化肥向农田输入的氮素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素主要以氨氮和硝态氮为主。此外,粪肥也是农业生态系统氮素主要来源。中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要保证人们的温饱问题必须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由于这一迫切需要,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不断增加。但是追加过多氮肥会引发诸多环境问题:一是施入过多氮肥,氮素进入土壤后经过反硝化过程会释放NO、N2O等温室气体。二是过量的氮素残留在土壤中,经雨水、灌溉冲洗后,流入河流、湖泊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且还降低了氮素的利用率。例如稻田超量施肥,其对氮的吸收不到10%,其余流失于河道、湖泊和近海,成为富营养化的暗流[10]。程波、左海军等[11-12]调查发现,在农业集约化较高的地区,氮素会通过径流和水土流失流入湖泊河流,使水体的营养程度提高,造成污染,例如太湖。这不仅造成了氮肥的极大浪费和损失,也出现了肥效递减现象。三是氮素输入过多会破坏营养平衡,降低其他营养元素吸收效果等。 2.1.3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将氮气转化为氨的过程,是农业生态系统里一个重要氮源,以豆科作物和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为主,其固氮量可占生物固氮量的1/2[13]。 2.1.4秸秆、农田废弃物堆肥。利用作物秸秆或农田废弃物堆腐,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堆腐后的秸秆和农田废弃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降低各方面的能耗,减少化肥的施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4-15],这也是未来农业资源化发展的趋势。 2.2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输出 淋失、流失、农田硝化反硝化等氮素损失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输出途径。 2.2.1淋失作用。氮淋失是一个累积过程,残留在土壤中的肥料氮素随水(雨水和灌溉水)移动到作物根系无法吸收的地方,造成损失(主要是硝态氮)。影响氮淋失的因素有降雨、灌溉、施肥、土壤特性以及农耕技术等。 2.2.2氮流失。能溶解的矿质氮或以无机态和有机态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氮随径流而流失的过程称为氮流失。影响氮流失的因素很多,如:径流、降雨、坡面坡度、植被覆盖情况、土壤结构与质地等。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降雨和径流是影响氮流失的决定性因素。当雨季到来时,长期的降雨或强度降雨均会导致过多的雨水量超过土壤所能承受的水分下渗量,此时就会产生地面径流,对土壤表层冲刷过程中造成氮流失[16]。我国对植被覆盖对营养元素流失及减少面源污染方面研究较为成熟。增大植被的覆盖度,能有效地降低水流速度,从而减少由径流造成的氮流失。 2.2.3农田硝化反硝化过程。农田生态系统中,由硝化转为反硝化过程中伴随着N2、NO、NO2、N2O等氮氧化合物气体的产生。熊正琴等[17]研究表明,N2O的增温效果是CO2的320倍、CH4的13倍,在平流层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NO造成臭氧层破坏。这就是农田中氮的主要流失途径。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氮损失量的多少取决于土壤温度和pH值(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硝化过程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分别需要在硝化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反应,不同的微生物菌群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否则就会影响其反应过程)、土壤的物理性质(质地、结构等)、施肥状况、耕作及种植方式、灌溉等因素。#p#分页标题#e# 3氮循环过程形成面源污染的原因及途径 3.1面源污染的概念 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指时间和空间上无法确定监测点,随机发生的污染物质通过不同途径以分散的形式污染受纳体。通过WolfemL、张维理等[18-19]对面源污染概念的解释,可总结面源污染有以下特点:不确定性、随机性、分散性、不易监测、空间异质性。 3.2氮循环过程形成面源污染的原因 3.2.1肥料的过度使用。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合成的氮肥,农民使用该肥料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农民的环境意识差,缺乏合理使用肥料的知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大量使用氮肥,这导致了多余的氮素在土壤中富集。大量研究表明,中国氮肥的利用率一般在30%~35%,而发达国家平均利用率达50%~60%,比我国高15~30个百分点[20]。由于土壤中的氮不断积累,降低了氮素的利用率。例如农田超量施肥,而作物的吸收量较低,大量的氮素流失于河道、湖泊和附近的海域,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肥料的过度施用不仅造成氮肥的极大浪费和损失,也出现了肥效越来越低的现象。此外,过量的氮肥进入环境会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向空气中排放出N2O、NH3等有害气体。 3.2.2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利用土地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农业生产)是直接导致土壤肥力变化的因素。在农业种植集中、氮磷肥大量施用的农业区中,农田土壤中氮磷的流失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此外,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形成面源污染[21]。 3.2.3农耕技术和种植模式。耕作和种植模式的不同会影响硝态氮的累积和流失情况。一般传统的耕作和单一种植模式,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比轮作种植多。因为轮作种植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从而促进养分循环。程杰等[22]指出,垄沟种植模式较地膜覆盖和传统种植模式硝态氮累积量低,说明该种植方式能有效地改善由于硝态氮流失形成面源污染的现象。 3.2.4污水灌溉。我国水资源缺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污水灌溉不仅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补充农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农民对污水处理及灌溉技术的知识了解较少,常直接以生活污水或附近工业废水作为灌溉水。但是,污水未经过处理就进行灌溉,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较高、灌溉后会使农田作物及地下水中的氮素等严重超标,形成面源污染[23-24]。而且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带入到农田中,造成灌溉区地下水、土壤及作物污染。 3.2.5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城市和农村乡镇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氮素,其中主要是氨态氮,其次是有机氮。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生活污水随意、长期排放,造成大量的含氮物质流入湖泊河流形成面源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排出。大多数工业(如石化、印染、制药、医院等)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氮素。如造纸业废水全氮含量超过20mg/L。有机氮、氨氮所占比例较大,此外还伴随着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3.3氮循环过程造成面源污染的途径 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是地表水和土壤表面稳定存在的氮污染物。这3种形态的氮污染物通过土壤下渗在土壤中富集,造成污染。在此过程中产生污染的途径如下:一是通过灌溉渗入。通过灌溉,氮污染物随水渗入到土壤下层,到达地下水,造成污染。当今越来越多地利用污水灌溉,这样不仅把残留在土壤中的含氮污染物冲入地下,也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带入了地下,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地表水下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流、湖泊,不仅污染地表水,还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降雨造成的淋失,使得含氮化合物随农田径流进入到地表水。进而地表水中的含氮化合物继续渗入到地下水,从而影响了地下水水质。 3.4氮循环过程中氮素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循环过程中氮的流失,导致再循环时可以提供给土壤和作物利用的氮素会出现逐次递减的现象,导致土壤肥力、农业生产水平、甚至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最终使得土壤有机质越来越贫乏,逐步形成土壤侵蚀等。其实氮素的流失主要来自于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过程。硝化作用是土壤为生物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在硝化过程中虽然有效减少了铵态氮的损失,但是硝态氮的含量却急剧增加,在淋失过程中造成过多的硝态氮被水分带走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污染,从而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生长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近年来,世界各地地下水中硝态氮的污染程度和范围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通过对中国北方、杭州市城区、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地下水测定表明,其硝酸盐含量超过WHO标准率分别为54.0%、40.5%、25.2%和34.1%[25-26],直接影响工业供水和人畜饮用水安全,给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带来威胁。我国是农业大国,几乎各地农田都有蔬菜种植地。研究发现[27],蔬菜地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较大,蔬菜收获后硝态氮大量残留于土壤剖面中,其中50%以上的氮素残留于0~1m的土壤剖面中。这也是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反硝化是将硝态氮转化为以NO、N2O、N2气态氮为主的过程,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污染,造成温室效应及酸雨等环境问题。 4氮流失造成面源污染的防控措施 4.1合理正确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人们长期采用最大产量施肥量进行农业生产,以求获得高产量。但是,过量的施用氮肥将会造成硝态氮大量淋溶和累积。因此,需要向农民推广科学的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农作物的需肥规律等进行合理施肥。如实施化肥和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有机配施,从而改善作物的营养环境,以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从而达到减少土壤氮素大量往深层土壤下移和进入水体的趋势。此外,正确选择氮肥种类也是至关重要的。硝酸铵最易增加径流中氮的含量,施用尿素较碳铵能显著降低径流中氮的流失量。在普通氮肥中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可明显延缓氮在土壤中的转化,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减轻硝态氮的流失[28]。#p#分页标题#e# 4.2发展和推广清洁无害农药 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淘汰高毒、不易降解的有机氯农药,减少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根据农药的特性,农药在农作物中的残留规律,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农作物的安全收获期和农药在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等。在改进农药的制剂类型及喷洒技术上,尽可能减少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挥发、漂移,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研究[29]。 4.3规范农用薄膜的使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地膜多为聚乙烯农膜,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容易造成土壤环境污染。一是采用“一膜多用”、旧膜反复利用的方法,生产可降解的薄膜,可在作物成熟或收获后能被光或生物降解成对土壤和作物无害的物质,不会造成污染。二是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天然产物和秸秆类纤维生产的农用薄膜来取代部分农用塑料薄膜。三是加强农田残膜回收,集中处置,实现农业生产农膜的清洁使用[30]。 4.4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对总氮含量高的城市污废水进行2~3级处理,采用适宜的处理技术进行除氮,使污废水中的有机氮氨化转化为氨氮,氨氮进行硝化作用转化为NO2、NO3,进而进行反硝化作用转化为N2和N2O而返回大气圈[31],将无法利用的污水进行处理,用于灌溉甚至可以用于水产养殖,合理并资源化的利用再循环水。近几年,国内较多地研究短膜生物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硝化菌或其他低温菌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等技术来处理污水。 5结语 在土壤受到侵蚀后,径流与泥沙带走了土壤中的养分。土壤养分流失不仅与灌溉方式、渗漏形式、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也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应增加地面覆盖,防止水土流失,进而对养分产生保蓄作用。在开荒过程中,由于破坏原有的植被覆盖,降低了地表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和保蓄土壤养分,改善植被是根本措施。应推行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发展新型技术、产品等来改善农业生产中的缺陷,从而减少农业污染物的产生,降低生产和服务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向农民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在原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中,找出问题所在,按照目标产量、不同作物需肥特性及吸收养分的特征合理的规划计算施肥量,达到在高效利用肥料的同时获得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第5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关键词]墨家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土壤;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G120;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2-0075-04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当然是在德国。就其“本源”来讲,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文化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实现中国化,之所以能够为中国人民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这当然是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的。事实上,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与产生在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相通之处,因而中国人民才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如此茁壮地生长。可见,要深入彻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然也就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土壤”。这样,中国的“文化土壤”便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换言之,要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土壤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必将无法深入下去。

近年来,很多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者都对中国的文化土壤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但笔者也注意到,以往学者对中国文化土壤的研究视线基本上都停留在甚至可以说局限在中国儒家身上,思路远远没有打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绝不限于儒家,其他流派的思想文化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例如,中国的墨家思想便是如此。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也绝不限于儒家和墨家这两家,其他各家各派的丰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土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限于篇幅只选取墨家来加以论述,其他各家各派当另作文详述之。而中国的墨家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庞大,当然不宜泛泛而谈。于是,本文只选取消费观作为“横截面”,着重分析马克思适度消费思想与中国墨家合理消费理念的内在一致性,意在说明中国墨家思想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土壤。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横截面”。然而,“窥一斑而知全豹”抑或是“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意在通过这样一个“横截面”透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墨家文化土壤亦是何其深厚。

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问题进行剖析和对资产阶级消费理论的批判中诞生的。尽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著作中并没用明确使用“适度消费观”的概念,但笔者认为,判断马克思是否具有“适度消费”的“思想”,问题并不在于其是否使用了“适度消费观”这一“概念”,关键是看他是否真正提出了包含“适度消费观思想”的论断(哪怕只是关于“适度消费”的“思想因子”),看他是否对“适度消费”这一“问题”有实质性的论证过程,以及看他是否对适度消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适度消费”的“思想因子”(或曰“思想元素”)。笔者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谈马克思主义“适度消费观”的。

笔者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发现,马克思主义适度消费观并不是什么“突发奇想”,一下子“冒”出来的,而是在批判两种极端消费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抑制消费的禁欲主义和奢侈浪费的过度消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的消费观,对于这样两种极端消费观,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是坚决反对的。进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这两种极端消费观的批判性分析中阐发其“适度消费”的观点的。

我们先来看马克思对抑制消费的禁欲主义的分析与批判。马克思首先明确区分了“禁欲”与“节约”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例如,马克思曾经这样精辟地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2]马克思认为,所谓节约首先意味着劳动时间的节约,因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发展消费资料的生产,从而扩展人们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数量,提高人们的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发展生产力与发展消费能力(同时亦是发展消费资料)具有同步性,但这与禁欲完全是两码事。禁欲绝不是发展经济的条件,禁欲非但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又例如,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这样说道:“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像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量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3]可见,发展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就是发展生产力。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增加新的消费种类,扩大消费量与消费面,并且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同时要求不断提升消费层次。而禁欲主义恰恰与此格格不入,它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反对“禁欲”的同时,也反对超过特定历史阶段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度消费”,在马克思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奢侈浪费。在对“过度消费”展开批判性分析时,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区分了“必要的需要”与“奢侈浪费”这两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必要的需要”与“奢侈浪费”之间是有着根本性区别的。马克思也好,恩格斯也好,对“必要的需要”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反对的仅仅是“过度消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奢侈”。例如,马克思这样说过:“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4]恩格斯也特别强调消费要与人类本性的自然需求相称、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恩格斯说:“在一种与人类本性相称的状态下,……社会应当考虑,靠它所支配的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生产力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多少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品。”[5]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均反对与人的“自然必要性”相对立的“奢侈消费”,认为这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言下之意,正确的消费观应该就是与人的“自然必要性”相称的,而这种与人的“自然必要性”相适应的消费观便是笔者所说的“适度消费”。通过上述分析(特别是恩格斯的表述),同时也可以看出,马恩对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过度生产”也是不赞成的,这实际上恰恰从侧面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适度生产观”。①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适度消费”与“适度生产”是相统一的,二者辩证地统一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②

如果认真研究中国著名文化典籍——《墨子》一书的话,便不难发现:其实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始祖墨翟就提出了合理消费的思想观点,这与马克思的适度消费思想实际上是内在相通的。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思想家中,主张勤俭节用的其实也并不稀罕。但像墨子那样作为一个学派的特征提出,却是难能可贵的。墨子是中国墨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以墨翟为主要代表的早期墨家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伦理原则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思想,不愧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瑰宝”。为简明起见,择其要而言之,墨子的合理消费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节葬”、“非乐”、“节用”三个方面。③

1.“节葬”思想。与“节葬”相对的当然就是“厚葬”了,墨子的“节葬”思想正是针对当时的“厚葬”提出来的,“厚葬”之风是先秦时期我们人类祖先的一种“习俗”。自夏商周三代以来,这种“厚葬”的“习俗”非常盛行,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在这种顽固的传统势力面前,墨子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旗帜鲜明地公开反对“厚葬”,他认为这种不可胜计的“辍民之事”、“靡民之财”,“其为毋用若此矣”(《墨子·节葬下》)。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等情况,他提倡一切从薄从简,认为“棺三寸”、“衣衾三领”、“足以覆恶”(《墨子·节葬下》)即可。墨子主张“节葬”不仅是向当时“厚葬”的习俗“宣战”,同时也是向当时顽固的传统势力“公然宣战”,这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赵武灵王由于“胡服骑射”的改革而被世人标榜为历史的英雄,一介书生墨子竟然敢于向顽固而强大的传统势力“公然宣战”,难道就不是一个英雄么?在我看来,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审视,他反对“厚葬”的主张对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也是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的。

2.“非乐”思想。墨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存在着一种社会现象,即王公大人过分追求音乐享受,不仅需要制造巨钟、鸣鼓、琴瑟和竽笙等乐器,而且还需要耳目聪明、体格健壮的人替他们演奏,客观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墨子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墨子看来,这不仅造成了物质财富的极大浪费,而且更严重的是,还影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墨子·非乐上》);另一方面,“农夫说(通“悦”)乐而听之,即必不能蚤(通“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妇人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非乐上》)。为此,墨子提出了“非乐”的思想主张。墨子针对当时王公贵族的腐朽奢侈生活和社会弊病,提出发展生产的有益主张,应该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当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墨子在这里把劳动人民的必要音乐欣赏与统治阶级的寻欢作乐混为一谈而加以贬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为如果按照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的观点,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情况下,适当的精神享受也是必要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之余,进行一些适当的音乐欣赏作为调剂,这也无可厚非,甚至是有益的。可是墨子却没有能够将劳动人民的必要音乐欣赏与统治阶级寻欢作乐很好地区分开来。实际上,这种区分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劳动人民必要的音乐欣赏理应持肯定态度,而对统治阶级寻欢作乐的靡靡之音则应当加以贬抑。遗憾的是,在这一问题上,墨子却没有坚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当然,墨子在当时的那个历史年代能够提出“非乐”的思想是很了不起的,也是需要巨大勇气的。我们当然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我想这也是我们评价古人应坚持的最基本的态度。

3.“节用”思想。我们应注意到,墨子“节用”的主张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物质生活资料还很匮乏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可以说,“节用”是墨子经济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墨子关于“节用”的具体论述又很多,例如,墨子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墨子认为,只有“节用”,才能防备不测天灾,促进社会稳定,才能求得百姓之温饱。当然,墨子尽管倡导节俭,但也并不是说越节约越好,而是以能够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水平为基准的。对此,墨子在吃、穿、住、行、用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加具体的主张。例如,在吃的方面,墨子主张“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墨子·节用中》);在穿的方面,主张“冬服绀緅(赤青芭和黑色带红的帛)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綌(细和粗的葛布)之衣,轻且清,则止”(《墨子·节用中》);在住的方面,主张“其旁可以围(御)风寒,上可以围雪霜雨露,其中蠲(明亮)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墨子·节用中》);在行的方面,主张“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舟楫“足以将(行)之,则止”(《墨子·节用中》);在用的方面,主张“足以奉给民用,则止”(《墨子·节用中》)。在这里,墨子尽管也没有明确使用“合理消费”这个“概念”,但“合理消费”的“理念”却清晰地蕴含在字里行间了。

实际上,在《墨子》这整部著作中,笔者并没发现墨子使用过“合理消费”这样的字眼,但其关于“合理消费”的“思想”却清楚明白地体现在《墨子》一书的文本中。我们在评价墨子是否具有某一种“思想”时,不宜简单地看他是否明确使用了某一“概念”,而更多地应仔细考察他是否对这一“思想”本身具有实质性的阐释。倘若对某思想具有实质性阐述,即便没有明确使用该“术语”或曰“概念指称”,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认为他具有该“思想”。在笔者看来,这是我们今天解读《墨子》这部经典应坚持的基本方法论。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深度剖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中国古代墨家的合理消费理念则是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伦理原则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主旨而提出来的。尽管二者“生长”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之中,是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各自得出的结论,然而马克思的适度消费观与中国墨家提出的合理消费理念从根本上讲却是内在相通的。

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并不是“为比较而比较”,将此二者进行细致比较的真正意图乃在于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发端于德国的思想文化,能够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扎下根基,并且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如此茁壮地生长起来,这显然是有深层次原因的。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恐怕还在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与马克思主义本身有着内在的贯通性,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遗憾的是,过去学者们对中国文化土壤的研究视域还往往局限在儒家,而对其他各家各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二者相通性的研究则很少涉及。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绝不限于哪一家,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本文只是以中国墨家为例,选取消费观上的一致性作为分析的“横截面”,探讨了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相通性,意在说明中国的各家各派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土壤。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性当然绝不仅限于儒家和墨家,其他各家各派亦都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也并不限于消费观,而是体现在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等各个领域。正如庞朴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人类性的成分。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永恒性寓于时代性之中,普遍性就寓于特殊性之中。”[6]正是因为中国文化土壤的博大精深,并且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如此众多的内在贯通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才能够如此茁壮生长、生机盎然。笔者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将不断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5.

第6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有人曾形象地指出,新近时期古气候环境的历史是藏在大自然用密码写就的一本本“秘笈”当中的,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解释和读懂三本这样的“秘笈”:一本是深海沉积,一本是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还有一本则是中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黄土高原?

首先,与极地和深海不同,黄土高原位于人类过去和正在居住的地球的陆地表面;另外,最近的研究还证实,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历时最长(约2200万年)、最完整的古气候记录的保存者。

中国的土地上拥有这样一本“秘笈”,而且已经读懂了一部分,这令我们深感幸运。当然,还有很多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解译。这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挑战。黄土高原秘密的不断发现,提示着地球科学一个新时期的到来,至少在亚洲大陆上是如此。

作为大自然打造的三个近代气候环境档案库之一,黄土高原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生活着上亿的人口。他们拥有百万年的历史;他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需要科学;他们需要认识自己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需要了解祖先和自身所经历的复杂的环境演化历史。

黄土高原是由黄土构成的。什么是黄土?形象地说,黄土就象人们常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沙尘暴”。2002年3月18日北京就出现过一次特大沙尘暴。近年来,人们对北方发生的沙尘暴非常注意。国家也已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由于不合理利用土地而产生的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地,以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沙尘暴的物质成分来看,它与黄土十分接近。黄土是一种风成沉积,主要由粒径为0.01~0.05mm的粉砂级颗粒组成,成分包括石英(约占60%)、长石、云母等和少量重矿物,富含碳酸钙(7%~30%)。黄土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

我国古代称沙尘暴类型的降尘为“雨土”,根据孙继敏和张明银的研究,自1966年到1999年,174个气象台站共记录了60次能见度在1公里以内、中等严重程度、持续2天以上的沙尘暴。最近40年来的降尘记录说明,中国黄土高原是亚洲风尘的一个沉降区,以兰州为中心,共发生过24次降尘。这与地质上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以兰州为最厚是一致的。中国大陆降尘的次数和厚度都是以兰州为中心的。

以近代沙尘暴作为黄土形成过程的参照来研究,黄土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实验室。黄土的发生和沉降记录表明,黄土高原是一个积累了至少2200万年、基本连续的实验数据的实验室,一个可供重建220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环境演变历史的实验室,可提供这个地区未来发展的情景(scenario)。

黄土高原这个天然实验室的内容是什么呢?是研究今天干旱化的环境及过去和未来的景象。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黄土和古土壤)可以直接指示其物质来源区的干旱化过程,风力搬运的动力学机制;沉积速率、粒度变化等气候指标还可以和其他两本“秘笈”中的章节相对应。它可以告诉我们黄土沉积的时空特征和规律,也就是它自己的“历史”,同时帮助我们解读其他两本“秘笈”。

二、黄土高原简介

黄土高原分布于北纬34°~35°之间(图1),总面积约380842平方公里,黄河贯穿其中。在同一纬度,欧洲和北美的黄土地带构成全球的小麦和玉米带,西方人称之为“面包篮子(BreadBasket)”。黄土高原占据了全国耕地面积的1/5,养活了全国1/5以上的人口。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通过黄河输出的泥沙为16亿吨,是尼罗河的30倍、密西西比河的90倍。

在地貌学上,黄土高原可称为一个巨地貌单元。长期的侵蚀和切割形成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最常见的为峁、墚和塬。

峁: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北部,为圆锥形丘陵,是一种发育在各种黄土堆积上的参丘;

墚:多分布于黄土高原中部,为长条形的脊状地形,是一种叠加的古侵蚀地形;

塬: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南部,为平台状地形,由多层叠覆的黄土/古土壤层构成。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安东南的蓝田县发现了110万年前的蓝田直立人(Homoerectuslantianensis)化石和石器。塬区的黄土地层最为完整和连续,因此地质工作多集中于塬区,以此为突破口来解释黄土高原这本“秘笈”并告诉人们它所经历的故事。在近代中国地质学家对黄土高原的研究中,共发生了6次较大规模的破译黄土高原密码的科学事件。

三、六次破译黄土高原的密码

(一)红色土地层的建立——第1次解译密码

黄土作为一个地质单元为早期来华工作的西方地质学家所注意,始自19世纪。庞培利、李希霍芬、奥勃鲁契夫、安特生等认为中国黄土系风力搬运并沉积于草原的产物。中国地质学家于1920年起开展黄土研究。1930年,德日进和杨钟健作了黄土地层与古生物研究,这一工作是开创性的。他们将黄土高原黄土划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部称马兰黄土,下部称红色土。这是一个以“观察地质”为主要工作方法的以分类定名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时代。他们第一次把中国黄土高原厚达300余米的黄土划分为马兰黄土,红色土A、B、C等四层,并按其中所含古脊动物化石定为现在仍延续使用的第四纪的早、中、晚期,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未分期)的一个突破。尽管囿于当时的认识没有解决红色土的成因问题,但他们严谨的古生物和地层划分工作已经成为后人典范。

(二)古土壤层的发现——第2次解译密码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土高原的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建筑工程的地基础工作和对人民群众各种疾病的防治等,对黄土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开始了黄土与环境研究的新阶段。20世纪50年代,土壤学家朱显谟、石元春等对黄土和黄土中古土壤层的研究表明,黄土层中所夹的红色条带,即德日进和杨钟健所称的红色土,实质上是一种褐色土型的古土壤层。在黄土高原的董志塬,洛川塬等地都可以发现多次黄土和古土壤相重叠产出的状况。

对黄土和古土壤序列的认识破译了红色土的红色条带之谜,使人们对黄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古土壤的确认对黄土成因问题的讨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黄土和古土壤都是在风力作用下、气候环境的变化下所形成的,但对黄土作为风力搬运的沉积的时间认识则由十多万年,向前推进到了260万年。认识了巨厚的黄土高原是260万年来风力以沙尘暴的形式所形成的;而干旱的沙尘暴时期中间又有多次气候变为温暖湿润的时期。

破译了红色条带为古土壤层之后,使我们对黄土、古土壤层序的认识,从单纯地质学研究范畴、从沉积与剥蚀的概念下解放出来,进一步把生物的地质作用与黄土沉积结合起来。受当时流行的4次冰期理论影响,对黄土的形成环境中分辨出干旱与湿润的存在和多次的旋回等现象,未能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虽然黄土/古土壤时间序列已经相当长,且沉积连续、代表气候变化清楚,比研究程度较高的欧洲、美洲和全球其他地区的黄土对全球变化的代表性都强,但还未能明确中国黄土的这一特点。

在这一时期,王挺梅、朱海之等发现黄土在空间分布上具

有颗粗细自西北而东南逐渐变细的特点,并把黄土高原的黄土划分为砂黄土、黄土、粘黄土带,这一划分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和黄河泥沙中粗砂的来源区以及黄河泥沙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黄土地区地基的湿陷性问题研究,也从黄土地层的划分和分布、年龄的新、老关系等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取得了新的进展。黄土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总结。中科院刘东生与前地质部张宗祜以《中国的黄土》为题,在1961年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的第六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60年代末期,对中国地方性疾病克山病的研究取得了成就。

附图

图1黄土分布图

(三)古地磁研究的发现——第3次破译密码

20世纪70年代,随着古地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新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认识黄土的手段不断进步,破译密码的能力不断加强。黄土的研究从肉眼观察形成概念阶段进入到观察与测量和实验相结合的阶段,这也是一个从实验数据形成概念的阶段。

黄土与古土壤层的磁化率,随黄土与古土壤中所含磁性矿物的种类和丰度而变化。测量结果显示,黄土与古土壤的磁化率可以用来作为反映地质作用、环境变化的气候要素的替代性指标(ProxyData)。这一进步促使我们将黄土高原沉积与深海沉积进行对比;冰芯的研究结果也与黄土高原进行了对比,是黄土高原研究从建立区域性特征到进行全球对比的起点。这一时期总结性的工作为《黄土与环境》一书的出版。

(四)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标志——第4次破译密码

认识到中国黄土与古土壤的磁化率作为古气候的代用指标以后,人们得到了大陆沉积和深海沉积这两本秘笈的对比。随之而来问题是:黄土为什么和怎样能够记录全球性古气候变化的问题。黄土和古土壤是通过什么机制把全球气候变化记录下来的?安芷生提出黄土和古土壤分别代表古气候环境的冬季风盛行和夏季风盛行的模式对了解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和解译其环境秘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气象观测告诉我们,中国的沙尘暴事件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有关;而黄土高原的降水则主要是受来自东南方向的夏季风的影响,同海水的温度和海洋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有关。

黄土高原的主要气候控制因素——冬季风和夏季风如实地把全球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状况传送到亚洲大陆内部形成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层则忠实地把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气候信息记录于自身的密码之中。

丁仲礼利用黄土和古土壤中粒径<2微米/>10微米(0.002毫米~0.010毫米)的颗粒含量的比值作为冬季风搬运尘颗粒的风力强弱的代用指标,讨论冰期和间冰期的环境的变化。他所得到的曲线,可以与深海沉积中同时期的氧同位素(δ[18]O)曲线进行对比,吻合情况较好(图2)。

宝鸡的黄土剖面有160多米厚,在260万年的时间内共有32次黄土与古土壤的配对。它们代表了32次由暖湿到冷干的变化。这一结果证明了大陆冰期和间冰期的多次性,丰富了以前认为大陆仅有四次冰期的理论。

在大陆上无论是何种冰川,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冰川和冰盖边缘的进退。一进一退,后者往往破坏了前者所保存的信息,所以在地球的大陆上几乎找不到冰川消长的完整物质记录,因而它的记录也很难与深海沉积所记录的冰期与间冰期的结果相比较;而反映气候变化的连续的黄土与古土壤层则弥补了冰川的这一缺陷。黄土高原这本“秘笈”不仅记录了冰期与间冰期这种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能显示更为微细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

郭正堂利用甘肃西峰镇和陕西长武黄土塬区的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的析出铁Fe[,2]O和全铁Fe[,2]O[,3]代表的风化强度比值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Fe[,2]O和Fe[,2]O[,3]比值的高低说明,夏季风强盛时期,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其风化程度加大,在黄土形成时期则相对的风化强度减弱。这一代用指标较常用的以磁化率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有其优点,也可以与深海δ[18]O同位素研究的结果对比。说明其具有全球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以磁化率作为气候的代用指标,到90年代以颗粒比值代表冬季风强度,以风化指数代表夏季风强度,中国黄土研究逐步跨入了多种代用指标并存的时代,亦即是用更多的方法解译黄土高原秘密的时代。这一工作为后来认识上新世红粘土为风成沉积开辟了新的途径。

附图

图2黄土粒度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

(五)米兰柯维奇周期的启示——第5次破译密码

当前关于驱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古气候变化的学说以米兰柯维奇的天文周期假说较为普及。地球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和岁差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总量和太阳能量在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分配。季节性的太阳光线在高纬度的变化,可以降低夏天的温度。假如夏天温度变凉,夏天的时间变短,则前一冬天的所积冰雪可以保持下来不被溶化。这样一个机制会导致冰川的增大,冰期的到来。轨道的变化在中纬度和高纬度会导致冷与暖的交替出现。Berger计算寒冷期的时间和第四纪冰川发展的冰期相吻合,所以他的结论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导致第四纪冰期的出现。

现代计算指出,仅是轨道变化本身不能导致冰川的前进或后退。轨道周期引起的地球系统的其他方面的变化则导致并增加这种变冷的情形;而这样一个相对较弱的初始的颤动可以被放大直到形成巨大的气候变化。有人研究认为,高纬度气候寒冷导致大面积森林消失,使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被反射,导致地球变冷;冰川因而加大再反射更多的太阳能,致使冰期出现。

全球冰量的增加,特别是北极地区冰量的增加会导致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这一增强可能会使得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黄土高原的形成可能更多地与此有关,而青藏高原的隆起也促进了干旱化的形成和黄土的沉积。

丁仲礼根据宝鸡黄土剖面研究了250万年来黄土与深海记录之间米兰柯维奇周期的比较,最近又详细而深入地对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的宝鸡、灵台、蒲县、平凉、泾川五地的黄土粒度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并发现,黄土与古土壤序列的变化自180万年以来,和深海的旋回几乎可以一一对比,并且都是在1百万~0.8百万年前以1.3万~4.1万年的周期为主;1百万~0.8百万年有一气候转型,此后以10万年周期为主。这一现象对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形成机制来说可能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这与全球冰量的变化有关。除大陆冰盖和海冰外,根据汪品先等对海岸带冰期时海水下降100米、暴露大片边缘海,增强了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的干旱化。丁氏认为华北与北半球的气候变化的耦合是从1.8百万年前开始加强。

黄土高原这本“秘笈”可能和深海那本“秘笈”一样都有一个形成过程“简单”的特点,不像河流、湖泊沉积等形成过程复杂,因而对再造古气候历史比较有利。受米兰柯维奇周期理论的启发,人们对于2.6百万年来、特别是1.8百万年来气候波动的历史和形成这种波动的原因、驱动力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和发现。

(六)青藏高原让风吹干了亚洲大陆——第6次破译密码

郭正堂等通过对董志塬的黄土和黄土下的上新世红粘土以及甘肃秦安的中新世晚期古黄土与古土壤序列(即以前称为甘肃系的地层)的研究,认为亚洲内陆荒

漠化起源于2200万年以前,由此到620万年之间为较稳定的干旱化和气候波动时期,形成了秦安的黄土。自620万年到500万年是一个干旱时期,500万年到360万年这段时间则是一个相对温暖湿润时期。360万年以后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到260万年这种再次增长加强,第四纪黄土大量沉积。

在这研究一阶段,以黄土作为干旱的象微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增长了近10倍。这在亚洲大陆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国内学者对中国干旱化历史的认识有两次大的突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把亚洲干旱的历史由13万年放大到260万年;一次是90年代到现在,把干旱的历史放大到600万~800万年(上新世红粘土的重新认识为黄土),再由600万年又放大到2200万年。(秦安古黄土与古土壤层的发现),其结果有三:一是说明亚洲内陆干旱化发展的历史与全球冰量的增加有很大的可比性,表明大约自2200万年以来北半球冰量的发展也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二是新的认识。对过去上新世红粘土层,即常说的三趾马红粘土,回归为风成黄土,或风尘沉积,对过去的中新世甘肃系(部分)回归为风成的黄土或风尘堆积。这样形成了自2200年来的一个陆地的“风尘堆积系”。大陆的“风尘堆积系”和深海中的深海沉积,构成的全方位的区域性对比,提示我们可能要重新认识新近纪(NEOCENE)或新第三纪亚洲大陆的历史。三是大面积古老风尘堆积的内因驱动力、干旱的发生发展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可能导致以往研究的结果,如360万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等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认识2200万年前开始的中国大陆北部的强烈的干旱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今后应当考虑的问题。

2200万年以来的一段时间虽然在几十亿年的地质时间表中不是很长的一段,但和人类的存在的时间相比较还是相当长的,即使从600万年起来算也有好几倍。这种持续的风力和今天环境中的风力同是地质营力。

第7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关键词】土壤资源 生态 改良

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总称,我们谓之土壤资源,其为人类生产、生活中最基本、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被认为是土地资源的核心内容,亦是地理环境的物质基础。

据其概念可知,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力的高低除了与其自然属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生产实践技术水平的认知和掌握。土壤种类及其性质的异同,对农、林、牧业均具有不同的适宜性,生态改良技术是人类合理利用和调控土壤适宜性的有效手段,即挖掘和提高土壤生产潜力的问题。可更新和可培育的两大原则是人类改造土壤资源的基础前提,对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有效掌握有助于人类应用先进技术促使其肥力不断提高,以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若采取不恰当的培育措施,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均会随之下降,甚至衰竭。

一、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

据悉,地球上无冰覆盖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3亿km2,其中可耕地面积占23.08%,而已耕地仅有1400万km2,比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0.77%,可见耕地面积是极为有限且分布不均的。从数据中可推算,仍有12.31%的可耕地有待开发,然而其中绝大多数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利用,例如沙漠、裸岩和陡坡山地等,真正肥沃且可耕种的土地大部分已被垦殖。

我国土壤资源比较丰富,类型也多种多样,拥有12个土纲60个土类,还具有世界上特有的青藏高原土壤,因此对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约100万km2,仅占世界同类耕地的7%,居世界第4位。人均耕地面积933.3m2,远低于世界人均2866.7m2的占有水平。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确保其永续利用,是我国针对土地资源面积逐年缩减、贫瘠进程日益加剧所提出的刚性任务。

(一)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耕地面积锐减是世界性的话题,而我国人地矛盾更为突出,40多年来,开荒造田多达2500万hm2,但耕地减少量多达4000万hm2,每年新增1600万的人口更是雪上加霜,使得有效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土壤资源的质与量均可产生双重影响。

(二)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由于植被破坏、利用不当,土壤侵蚀现象愈发严重。据估计,世界约有1/4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目前全世界土壤流失量已增至254亿t/a,许多区域出现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世纪50年代初的116万km2扩增至190万km2,增长近63.8%。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1/3以上,水土流失涉及全国近1000个县。南方丘陵红壤侵蚀面积约为40万km2,估算全国土壤流失量每年50亿t,相当于氮、磷、钾肥4000万t的损失量,这些土壤流失的养分量,折合成化肥,相当于全国化肥的年产量。水土流失不仅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水利、交通及工矿等事业亦带来巨大危害。

(三)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

土壤侵蚀和垦殖利用的不合理,加速了其退化进程。李彦芳等认为耕地质量衰退造成的耕地隐性流失已严重影响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施以及耕地的可持续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土壤特性劣化的综合表征,即为土壤退化,具体表现为有机质下降、养分元素匮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碱化和沙化等诸多方面。其中,有机质下降是当前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也是极为普遍的,若不加以制止,土壤腐殖质(既为地球表面太阳能的主要累积器,也是确保生物圈生态稳定的土壤生产力的保护者)的损失可进一步加速生态危机的进程。

(四)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

世界各大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土分布,约占干旱区面积的39%,我国盐碱土总面积约为20万km2。另外,土壤沙化也是该气候条件下土壤资源的另一种退化现象。

二、土壤资源生态改良手段

生态改良手段主要是通过防止土壤侵蚀、防治土壤沙化、培肥土壤、改善生态系统,使土壤资源显现应有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防止土壤侵蚀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农林牧用地的适当比例。此外,采用等高耕作、深耕松土、适量施肥免耕法以及采用固沙剂等方法,均可起到防止土壤侵蚀的目的。

盐碱良必须是抗旱、治涝及治盐碱相结合,其主要措施有冲洗、排水和井机灌排等。在沙漠化治理上,应与区域性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此外,对洪、涝、旱、风、酸、粘、沙和贫瘠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低产田,可采取综合改良措施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优质农田。

另外,提高土壤质量还需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农田水质标准等来控制土壤污染源。发挥土壤资源优势必须制定周密合理规划,限制乱占农业用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农、林、牧业均衡发展,进而创造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附图 {图})

某地25°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上图回答:

(1)A地所属国家名称,B地山脉名称;(2)A地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3)A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列举剖面附近两种主要矿产_____。

学生从何处下手,方能命中题意?有没有这种能力?我认为:如果首先要找A国,有三路走到A国。[1]识记 。头脑要有清晰的七大洲四极点的经纬度数。[2]排除法来认定。此题无法从海陆位置认定,只能先从经度,后 由纬度,还要结合地形地势才能认定A国是纳米比亚。学生须具备灵活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分析习惯和冷静沉着 的思考能力。[3]从地形剖面入手。须知,七大洲中,西低东高的地势只有大洋洲和非洲,大洋洲跨经度广,非 洲南部跨经度少。当然,对非洲政区要熟悉。

但我认为,回答此题可以从(2)和(3)小题开始,因为在25°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均为热带沙漠气候。避 开(1)题不答是可以的。对(3)小题学生较难答全,除“副高”下沉气流外,容易遗忘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也是造成热带沙漠的因素。为什么不少学生不能答好这道题呢?自然是学生这个内因。但作为教师来说,不也 值得思考吗?

第一,地球、地图知识是基础,是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源泉,其核心是空间概念。如:东西经度的 判别,东西半球、南北半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公转和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等高线等的识图和判别 。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规律的起码知识,没有它,就无法学好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学生要库存这 些知识,全靠教师教好“举一”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学到“反三”的本领。

第二,利用学生的“双基”充分扩展知识领域。学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编写区域概况表,知识结构表等 ,让学生去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如列七大洲概况表,位置准确,才不至于闹“大陆漂移”的笑话。

第9篇:土壤剖面概念范文

关键词:谣言传播公式;谣言;生成土壤;遏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4—0101—06

所谓谣言,从根本上讲是指传播者主观捏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虚假信息。当下,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使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重组,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发展,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现。而在群体性冲突已成为体制转轨时期之必然的情况下,大量谣言的滋生和传播蔓延,无疑进一步催化了矛盾,激化了冲突,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谣言传播规律的公式,即R=i×a。其中,R(Rumor)指谣言,i(important)指重要性,a(ambiguous)指暧昧性。也就是说,谣言的流通量和问题对当事人的重要性以及证据的暧昧性成正比例发展,即谣言流通量=问题的严重性×证据的暧昧性。①运用这一公式分析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谣言的生成土壤和发展机理,对于有效遏制谣言的生成与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谣言传播公式中的谣言生成土壤分析

卡普费雷认为,谣言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它涉及一个群体,而且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群体中的某个个人,而是影响到整个圈子里的人。②正是因为谣言涉及受众面的广泛性,其产生的社会危害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冲击政府权威,极大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威胁着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改革发展。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的谣言传播公式,即通过分析谣言的社会流量和社会影响,以及它们与谣言生成根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信息提供量的模糊程度的正相比例发展的关联,给我们剖析和解读当下中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不断滋生蔓延和疯狂传播的谣言的生成土壤,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思路与框架。

1.利益相关:自身利益的重要性是谣言生成的物质土壤

(1)对自身利益关注储存了谣言生成的可能性土壤。群体传播是谣言产生“蝴蝶效应”的温床, 而群体中的“观众”则是传播的推动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③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根本关系,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冲突的根源,也是最容易滋生谣言、提升谣言可信度和形成谣言大范围传播可能性的物质土壤。在重庆万州事件、四川大竹事件、安徽池州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2009年湖北石首事件等大量社会冲突尤其是“无直接利益冲突”中,谣言之所以成为事态激化背后催化剂的根源因素,无一不与当地长期以来在移民安置、资源开发、征地补偿、建筑拆迁、吸毒、黑恶犯罪、分配不公、就业无源、医疗保障缺位、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和社会治安混乱等方面存在的大量民生矛盾密切关联。而谣言之所以能触发2003年“非典”中的抢药风波以及2011年日本地震后我国的抢盐风潮等突发事件,其根源也是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安全的高度关注。谣言是社会成员因自身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而生成的社会怨气在这些事件中的一种极端反应。

(2)相对利益被剥夺形成了谣言生成的社会土壤。美国社会学家格尔对社会结构改变在社会运动中的关键作用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期望(value expectation),但是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value capacity),而一旦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时,相对剥夺感就会在人们心中产生。不仅如此,相对剥夺感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破坏性也越强。④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和调整,在既得利益群体的推动下,不断将资源拥有的匮乏者抛到社会体制之外,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断裂使得社会财富不断在强势群体大量累积的同时,将改革的代价和转型的损失加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使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日益增强。对于体制的改革,获利和受损总是不能截然分离。所以,“复杂的利益结构和急剧的利益分化过程中,这种被剥夺感会转化为复杂的社会心态,形成负面情绪和社会心理失衡”⑤,谣言生成的社会土壤也就因此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