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第1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二年级 趣味数学学习法 趣味元素

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小学科学等科目相比,趣味性明显不足,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兴趣才是保持学习、探索的最大动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有目的地提高课堂氛围的趣味性,使学生充满学习的自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介绍

小学二年级数学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及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包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角的认识、简单的乘法运算及基础的统计知识等。数学中最枯燥乏味的不是数字的加减计算,而是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如何使学生以更主动的方式接触这些概念、理解这些概念是教师首先应当做的事。同时,二年级数学在一年级数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的难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抽象的数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吸引力十分有限,若教师一味采用施压的方式逼迫学生学习,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后续学习效果。

2.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学习法研究

小学二年级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入趣味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2.1借助游戏导入课堂教学。

游戏是孩童的天性,以游戏作为课堂导入环节是再好不过的方式。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保证游戏具备趣味性和教学性,两者要以适当比例存在,如果一味强调趣味性就可能会使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过分强调知识,又会导致游戏的趣味性不足以吸引学生。同时,游戏还需要具有诱导学生思考的功能,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将更容易展开新课教学。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写有数字的帽子和写有乘号的题板发给班内同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数字与其他同学结合,组成一个乘法公式,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简单的乘法运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更倾向于使用大脑进行快速计算,锻炼了理性的思考方式。

2.2在讲解过程中增加趣味元素。

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讲课过程中继续增加趣味元素,能够使学生继续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将走神的学生吸引回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题目增加一个故事作为背景,将题目隐藏在故事中,故事的设计应当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和理解能力,使他们易于明白。例如,小明的父母周末带小明去动物园玩,看到狮虎兽的园区旁管理员叔叔拿着水桶不知所措,小明是个热心肠的小朋友,就拉着父母上前询问,叔叔告诉小明:“我要给老虎准备食物,但是喂食的单子丢了,我不知道该准备多少肉了?”小明问:“叔叔,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老虎啊?它们每顿饭吃多少肉?”叔叔说:“现在一共有8只老虎,每一只要吃5块肉。”小明说:“叔叔,可以用5乘8来计算,应该是40块肉。”教师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既讲解了课堂内容,又向同学们传达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一个观念,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认识观。

2.3巧妙设计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讲,科学合理的课后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每一章节的后面均设置了练习,教师可以将这些题目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也可以作为课堂练习,但仅有这部分练习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当设置专门的练习课,提高练习强度,加强知识巩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学生为同桌出题,做完后互相改正,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在修改其他同学的题目时会发现其他潜在的错误,并引以为戒,使自己的知识基础更扎实。其次,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分成两组,写好题目放到暗箱里,让每一位同学上前抓取一个题目并解答,答对了得分,答错不得分,最后记录每一组的总得分并给予优胜方一定的奖励。这种带有鼓励性质的小游戏,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后复习环节中,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3.注重趣味元素添加的质量和数量,避免趣味教学误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课堂上使用游戏教学、引导教学等手段的教师越来越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深刻理解趣味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在课堂上融入过多低质量的趣味元素,尽管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弱化了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趣味教学时,为了避免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配趣味元素与数学元素的比重。趣味元素的设置应当点到为止,满足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不应过度在课堂使用趣味性元素,导致学生分不清什么是教学重点,模糊了学习和玩乐的差别。例如上述第二节中提出的三种趣味学习法在同一个章节的教学中不应当全部使用,教师还是需要适当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学习的印象。同时,过多地使用趣味教学法,也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导致教师可能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增加学生课后负担,因此总的来讲,教师教学在讲究趣味的同时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2)注重游戏或故事的品德教育。教师设置的游戏环节在兼具趣味性和教学性的同时,还要起到一定的品德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例如,应当适当降低游戏的竞争性,避免学生之间为了追求胜利产生矛盾;设计故事时要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好的品质,等等。

结语

将趣味元素引入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对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还要从多角度思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游戏环节,避免课堂仅存趣味而失去教学本身的目的,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第2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一、 趣味性教学的内涵和教学价值

所谓的趣味性教学,可以理解为实现教学活动的趣味化,就是让教学活动变得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趣味性教学具有显著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全身心投入进来。从当前教学实情来看,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参与度较低,对于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没有形成有效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就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往往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精力进行复习巩固,增大了教学压力。而趣味化的教学,就可以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地参与。

其次,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呈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对于数学知识的呈现较为理论化,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而通过一些趣味化的手段,让数学知识通过直观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加深入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

最后,趣味性教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很积极。通过趣味性教学,可以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多,关系也更加亲近,对于数学教学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趣味性教学的应用

由于趣味性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形成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将趣味性教学有效融入数学课堂当中。

(一) 利用趣味思考导入教学活动

教学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环节。做好课前导入,奠定学生的兴趣基础,那么就可以为整堂课开创良好的条件。因此,就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思考问题来导入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思考和求知的兴趣,这样教师再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就会高效很多。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对基本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已经对人民币有一定的接触。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趣味思考:小红有10元钱,去商店买铅笔,每支铅笔1元钱,小红了2支,售货员找给小红3元钱,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题目,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思考陷阱”,即小红有10元钱,并不一定就是一张10整钱,有可能是2张5元,或者是1张5元和5张1元。部分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想不到合理的答案。而有的学生则是经过思考,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等学生思考之后,教师便可以公布正确答案:即小红只付了一张5元的人民币,所以售货员找回了小红3元钱。

通过这样一个趣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对于人民币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产生了兴趣。然后教师再引入圆角分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甚至可以结合导入的趣味思考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 借助趣味游戏进行课堂教学

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游戏,借此进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的数学知识点,设计对应的课堂游戏,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增加一些和学生兴趣相符合的游戏元素,比如动漫元素,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游戏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卡通形象,创设一个“计算小能手”的趣味游戏。首先让学生给自己确定一个动画角色,如果有相同的,则分别编号为“××1号”“××2号”,如“喜羊羊1号”“喜羊羊2号”。然后教师随机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进行组合计算,得出对应的结果。例如教师给出3,8,12,6这样4个数字,再给出18这样一个结果,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合计算,比如3×8-12+6=18。对于最先计算出正确结果的3名学生,分别计分1分。然后教师再给出不同的数字组合,让学生进行快速计算。通过10个回合下来,就可以看出哪些学生得分最多,可以给予前三名一些小奖品。

通过?@样的趣味游戏,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可以促进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 通过趣味生活素材进行教学

要实现趣味性教学,丰富的生活素材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很多素材都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小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素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比如在教学面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入这样一个生活素材:一块三角形的比萨,和一块圆形的比萨,吃哪一块可以吃的更多?这个素材并没有指明哪块比萨的面积更大,所以无论学生选择哪一块,答案都不合理。因此,等学生做出自己的回答之后,教师就引导学生,需要对两块比萨的面积进行对比,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之后教师就可以针对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等展开教学,并结合比萨这个生活素材作出具体分析。如此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面积知识实现牢固掌握。

第3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实践探究;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26-01

创设趣味课堂,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努力方向。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巧妙导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好的开端往往先声夺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老师:“请同学们先听口令,如果能平均分,就用拍手的方法告诉大家。”生:“好!”师:“有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生拍手4下。师:“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生拍手2下。师:“现在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生没有人拍手。师:“同学们没有人拍手,为什么?”生:“一个桃子两只小猴没法分。”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个桃子怎么分?”从而引出分数的初步认识。本例子是教师运用小游戏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这种小游戏,不但简单易懂,而且师生互动,能很好地调动和组织课堂气氛,小学生特别感兴趣,更何况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认为桃子怎么分就能分对了。所以,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解决难题当中。以游戏互动的形式导入新课,正是符合了现在的新课改理念,在刚上课就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导入只是为一堂课拉开了序幕,要想让一节课充满趣味,整堂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光靠巧妙别致地导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上添光增彩,才能让学生的心时刻收在课堂上。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文具店”时,设计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同学们分别扮演着小售货员和小顾客。同学们都演得很逼真、很兴奋,整个课堂立刻活跃起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

三、精心设计活动,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果说导入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奏,探究新课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发展,那么,练习巩固就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高潮。要把这个趣味性推向高潮,就要设计一些新奇刺激的练习巩固活动。我在进行教学“测量”的练习巩固时,设计成自己动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有颜色的纸条,由学生量一量。找一找“你的身体各部分有多长”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结果,二年级学生不仅认识了整厘米,而且,理解了不是整厘米的长度,为以后的长度测量打下基础。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七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讲小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行至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来诓骗唐僧,却都被孙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孙悟空识破,不顾唐僧念咒阻止,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假老丈击毙。”通过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口诀记忆犹新。故事、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内容于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反应快,学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向更高潮。

四、教师用语幽默风趣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性格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就能深深的吸引孩子们,使课堂重买充满生机与活力趣味无穷。如我在教学时,发现有个别同学听课不认真,我就说:“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在想酸奶( 国家补给农村学生的营养餐)了,我们现在开始来发酸奶,好不好?”此时,全班哄堂大笑,笑声把这些开小差的学生引入课堂,又让他们感觉不到老师直面的批评,避免产生抵触的情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们还可以说一些顺口溜、儿歌,谜语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幽默性。

五、适度运用多媒体设备,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第4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学;趣味课堂;有效教学;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98-01

学生在课堂上有无兴趣,兴趣是否高涨,都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涨、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变,是能否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构建数学趣味化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加其实用性

数学知识枯燥和乏味,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能增加课堂的实用性,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如果单纯给出加减算式,让学生反复计算、反复练习,学生会感到乏味,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如果用脑筋急转弯等生活化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思考题: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时每根绳子长1米,那么绳子全长是几米?如果学生能说出对折一次绳子变成了2根,再对折变成了4根,再对折变成了8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用数学游戏增加其趣味性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尤其是小学生对游戏更是情有独钟。他们爱玩、好动、爱表现,这些都决定了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融入数学游戏,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1)猜谜语游戏。如教师说出谜面“一加一不是一”,让学生猜一个字(二、王),然后,教师给出相应的解析,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教师再给出谜面“一减一不是零”,也让学生打一个字,这时,学生们有了“一加一不是一”的解题思路,多数学生会很自然想到“一减一不是零”的谜底是“三”,有的学生说出是“工”,还有的学生说出是字母“H”。对于“0”这个数字,教师可以给出谜面“像个蛋,不是蛋,成千上万连成串”,chant化的歌谣式谜面,让学生爱不释口,犹感有趣有味。

(2)趣味闯关游戏。闯关游戏,相较于一般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习“公倍数和公约数”后,教师可以设置关卡,每一个关卡都学生判断对错,看看哪位同学最先闯全关。第一关,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3是约数。第二关,2和9都是18的质因数。第三关,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都是它本身。第四关,两个相邻的自然数都是互质数。第五关,两个素数的积一定还是素数。第六关,互质数一定是素数。第七关,20的最小公倍数是20。第八关,17和51是互质数。这关卡,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约数、公倍数等的感念全部涵盖其中。这个闯关游戏,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游戏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数学课堂既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基础,又彰显了趣味性。

三、巧用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根据学生爱表现、喜欢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抢答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抢答内容可以是数学计算题,也可以是数学应用题,还可以是口算和笔算。将口算、笔算、应用题等以抢答的方式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数学课堂增添了魅力,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呈现以下口算题,看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准确率高。如3.7×2.5+6.3×2.5,7×125+125,25×16,138+456+62,675-450-75。教师如果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题的特点,采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就会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因此,竞争性的抢答游戏,除了能激活课堂氛围、增强趣味性之外,还能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讨新方法、新途径,自觉探讨和运用较为简便的方法。抢答活动促进了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运用“做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做中学”“学中做”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也倡导体验、探究和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实践环节,让“做数学”成为习惯,让“做数学”成为课堂的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建筑物表面构成的角、教室里物体构成的角、打开的课本、开启的门窗构成的角等。学生通过观察而体会“角”的概念和形状,便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两根线,固定其中的一根,转动另一根,从而得到不同的角――锐角、直角和钝角。

五、结束语

总之,构建富有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想学、乐学。教师要打造数学趣味化课堂,让数学课堂因趣味而有效,因有趣而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宏.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14(03).

第5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一、“玩”出动机――好奇引趣,诱导学生积极探究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练习设计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尽可能地转变常态的练习模式,将其设计成新颖的、具有诱发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趣玩中激活练习热情。

【教学片段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的奇偶性》

这堂课的练习目标是巩固“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的概念。为此,在教学完成以后,我并没有像常态课堂那样让学生进行做题运算练习,而是设计成趣味练习的方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中奇偶数的变化规律,现在老师要向你展示一下老师神奇的魔力,我可以猜出你们写的数!

课堂一下沸腾了,学生们都满怀期待地窃窃私语起来。

师:你们用左右手任意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按照“左手数乘3,右手数乘2”的口令,告诉我这两个数的和,我就能猜出你们哪只手写的是偶数,哪只手写是奇数。

学生们都觉得很好奇,开始跃跃欲试,认真计算起来。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好奇心做“引”,通过趣味好玩的练习,诱导学生积极探究,取得了很好的练习效果。

二、“玩”出智力――以问育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此理念,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教师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采用趣味的方式循循善诱的启发,起到水到渠成的练习成效。

【教学片段2】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这节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为此,我将课堂练习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一个游戏,叫作“给小动物找新家”。

生(兴致勃勃,满怀期待)

请三个学生到台上,分别戴上小狗、小熊和小猴的头饰,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每种动物对应的门牌号:小狗的算式是120÷30、小熊的算式是600÷20、小猴的算式是360÷60。

师:你们认为他们应该怎样才能找到新家呢?

生:算出他们的算式。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请这三个同学估算一下各自的号码,站到对应的门牌号图片下,表明这个小动物找到了新家。

台上的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做着“游戏”,台下的学生则高兴地提示着“是这个,是这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当这三个学生完成游戏以后,我开始提问:你们认为他们站得对吗?

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师:说不对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指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玩乐的方式进行练习,以问的方式层层引导,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引导下学会推理运算,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玩”出技能――玩味“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到学以致用上,以“玩”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富含生活味的练习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片段3】五年级下册《小数乘法》

对于小数乘法,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尤其是超市购物的时候,鉴于此,在教学完成以后,我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练习活动。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件(一些物品的单价):

牛奶 2.5元/袋 大米 3.8元/千克

味精 4.5元/袋 铅笔 0.8元/支 ……

然后将学生们按6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推选同学扮演售货员和买东西的客户,其余的则按照客户的购买要求来计算,然后由“售货员”判断正误。

第6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校园中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实施趣味化教学形式,并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良好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小学生后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组织与实践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年龄比较小,比较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所以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小学数学趣味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教师要以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形式,并优化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并不断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一、借助故事内容导入新课知识,提升学生整体学习兴趣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其内容包含很多抽象化知识,小学生年纪较小、生活阅历较浅,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全面理解和掌握抽象化的知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选择照本宣科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厌烦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故事内容来说,其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多种多样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带领学生进到学习状态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故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将教学内容与故事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新课导入形式,从而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二、利用游戏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丰富数学教学形式

游戏在小学生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将游戏活动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化,就可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融入游戏内容,让学生通过游戏内容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丰富数学教学课堂,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更好地推动学生稳定发展。例如,在讲授“乘法口诀”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当中掌握数学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闯关游戏,通过将1~9的乘法口诀制定为9个不同等级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第一级的乘法口诀中开始答题,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标准后可以再升一级,以此类推让学生进行闯关。通过这样的升级游戏,不H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制定趣味实践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数学教材当中,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它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在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和重点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测量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之后再带领学生一同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正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本课知识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推动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校园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综合水平,教师要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趣味性,要在教学中运用新型的教学形式,不断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内容,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教学,更好地推动学生未来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虞娟.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4(33):38.

第7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学 趣味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48-02

与普通高中学校相比,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的基础也较为薄弱,尤其对于数学这一科目而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单一的课堂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作为中职教师,如何营造轻松、愉悦、充满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是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趣味的数学课堂离不开一个好的导入。中职教师如仍采用较为传统的谈话式导入新课程,如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这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在潜意识产生抵触心理,这会对课堂氛围和授课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导入是教师让学生进入到新课程情境的关键一步。

例如,在教学《概率》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法进行课程导入,在统计学当中,有一位天才少年找到了双色球的中奖号码规律,一共赢得了 156亿,预测中奖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这位天才少年是怎样知道中奖号码的呢?其实一点也不难,看似随机的中奖号码其实都有着一定的规律,这位少年计算出了其中的中奖号码概率,来提高自己的中奖率。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导入,使课堂更有趣味性,对所学内容《概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导入,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直观的展现到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曲线与方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出一段篮球视频,让学生观察这一段篮球视频中篮球的运动轨迹,再利用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为学生画出篮球在运动时的轨迹方程,从而引入到新课程当中。

通过趣味的形式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思维殿堂中,给学生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状态开始新的课程学习。

二、合理设问,激发兴趣

当有一个好的课程导入时,学生想要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已经被教师带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保持这种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呢?教师可通过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趣味课堂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梳理本堂课的重难点,列出相关的问题,从基础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用一则小故事来让学生进入到思维的情境中:从前有一个人在路边买了一匹白马给自己的儿子做生日礼物,花了 1560 元,但这位父亲把白马牵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喜欢白马,就要去退掉。这位父亲去退货时,卖家对他说:这样吧,这匹马你也不用退了,我就送给你了,但是你要把这匹马上的马钉买下来,这位父亲一听,只需要买钉子,那该有多便宜啊,就问店主这个钉子怎么卖呢?店主说,每个脚掌上都有 6 个钉子,一共有 24 枚钉子,第一个钉子我只卖给你一分钱,第二个钉子我卖你两分钱,以此类推,每一个钉子都是前面钉子的倍数。这位父亲一听,就同意了,说这样自己很划算。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们,认为父亲这样买划算吗?教师把认为划算的学生分为一组,认为不划算的学生分到另一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说说自己认为划算的理由,不划算又是在哪里呢?在学生经过计算之后会发现卖家给出的交易方式反而要让这位父亲花上更多的金钱,所以不如第一种划算。

通过一则趣味的小故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趣味悬疑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给学生带来了疑问,使学生想要在课堂当中一探究竟。在学生了解到第二种方式划算时,教师再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如此可以得到很好的成效。

三、设置关卡,总结提升

当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基础概念,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后,教师就要设置相应的随堂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下,教师让学生完成的随堂练习通常是课后的练习题或是练习册上的章节题目,这种方式较为乏味,难以让学生产生做题兴趣。此时,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方式来设计随堂练习,如关卡式的练习模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习题闯关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椭圆的定义与方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 5 道题目的关卡,由易到难,让全体学生来观看课件,可以对学生说:哪些学生可以成功闯过五关,就可以获得老师给的小奖品一份。物质的奖励会让学生更有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一章节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待学生完成后,再让学生给椭圆下定义,接着求出椭圆的方程......循序渐进,在完成不同题目时,答题失败的学生将被淘汰,最后坚持下来的学生,教师给予奖品。通过该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可以形成一N良性的竞争,给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促进学生快速的提升自己,这种趣味的闯关方式会让学生期待每一堂课的闯关环节,使课堂趣味性更加浓厚。

四、善于表扬,提升自信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师创设的悬疑情境、关卡会充满成就感,此时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教师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更有信心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但教师也要明白,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创设趣味课堂的同时,要充分了解到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提升自信心。遇到学生答错的情况,教师也应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当表扬,对学习成绩落后但取得进步的学生也应给予肯定,尽量照顾到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增强集体凝聚力,助力学生共同进步。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不仅要在导入、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更要有一个好的课程总结,课堂总结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前,可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给学生一个自评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与交流本堂课的收获与疑问。最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后思考。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教师在最后给学生留下一幅立体图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是什么?

第8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兴趣;教学;数学

一、妙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开始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往往用几分钟时间的引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良好的热烈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必须设计出理想的导语,以极大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谜语等,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圆、角、分的认识”教学导入,教师出示形如大熊猫的储蓄盒,并摇动让学生听声音,问:“这里面的东西,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和作用吗?你们都想知道关于它的知识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以多种方式激发趣味

如果说导入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奏,探究新课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发展,那么,练习巩固就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高潮。要把这个趣味性推向高潮,就要设计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比如,在教“分数的除法”时,设计成模仿电视上经常出现的智力闯关竞赛,把全班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命名为“快男组”和“超女组”进行闯关竞赛。这样一设计,学生的兴趣就空前地提高了许多,每一组员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竞赛中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激励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作出肯定。当学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加以鼓励;当学生作业有改进时,加注评语给予肯定;当学生学习有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激励。对于“学困生”要善于发现错误中潜在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帮助、鼓励和激发,让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在教师的爱心中使其良性发展,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所有的激励,包括一份爱心、一份教导、一份表扬,都是点燃他们心灵火花的“催化剂”,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深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纪,在学习活动中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当主动地针对这样的需求,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数学教师难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学习积极性,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感,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趣味性教学手段应当被更多地体现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针对教学任务的要求来将数学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的教学趣味性得以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影响因素。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

数学本身作为一门有着极强理论性与逻辑性的教学科目,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如果机械式地依赖于书本内容,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进而带来学习成效的不足。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选择增加小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一方面,将会更加积极地思考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也能实现进一步发展。在新课改教学改革活动中,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应当更加注重于实际,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这也是开展数学教学游戏的良好基础。比如,在引导学生去认识“一元钱”的时候,数学教师不仅仅需要将书本中所涉及的教学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也要针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设计课堂游戏,组织学生分组参与游戏。可以是在超市购物情境下的零钱找零,也可以是在书店环境中的图书购置,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来使用一元钱,并在此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将游戏经历进行总结,形成学习认知。

二、开展互动增加趣味

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学组织活动的设计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将数学教学知识点的趣味性体现出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学习所需的纸板与小剪刀,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裁剪小三角形,进而引出“内角和”这一概念,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然后对自我认知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其的认识水平。

三、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只有加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活动,应当首先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促使学生可以眼见、耳听、口说、脑思考,最大限度地去将所学知识融入自我的知识认知中去,一方面,感受数学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要教学活动本身成为自我成长的积极影响因素。为此,数学教师应当让学生主动地上台去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效。比如,在讲解“正方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对所需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有的学生会在展示中,选择手工制作的形式来展示正方体;有的学生会结合教材内容来为同学们明确什么是正方体。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讲解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表现,能帮助学生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水平,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四、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当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将会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体现。同时,小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也会相应地对合作意识与合作方法有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当然,数学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设计更高质量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保证学生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确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成为创设有效教学环境的积极影响因素,进而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得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更具学习主动性。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