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趣味教学法的概念精选(九篇)

趣味教学法的概念

第1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1.营造趣味性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味性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营造好良好的课堂氛围。沉闷的课堂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对学习知识产生抵触的感觉,更不利于知识的学习。相反,倘若教师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置身其中感到高兴,那么,他自然就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就达到趣味化教学的第一层目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关键点还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决定着课堂氛围。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诸如幽默化语言教学、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以及经常与学生互动等方式。

2.实践化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这里所说的实例化教学的意思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穿插一些可以有学生们一起完成的实践或实验。学生在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听众,他们也可以成为授课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会让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例如:教师在讲解音色、振幅等概念时,这些概念都与声音相关,学生经常会混淆。尤其是“音色”这个概念。音色,简单理解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人们可以通过音色区别出不同的人的身份。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个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选出十个同学到教室外,然后一个一个走进教室,在进入教室之前每个同学都要说相同的一句话,而坐在班内的同学要根据他们的嗓音判断出即将进来的同学的名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可以在枯燥的概念讲解中为学生开启另外一种知识学习的方法。他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的意义。

3.趣味化讲解题目,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题目的讲解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现如今学生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也可以明白老师讲解的例题的思路。然而,在自己做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导致他们理解知识却不会做题。这是现代教学很尴尬的一个局面。在物理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例题讲解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尽量全方位地为学生讲解。必要时,可以采取让同学们小组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出的问题答案,学生们的记忆也比较深刻。例如:有如下例题“悬吊在丝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用一个带电体去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相信他们讨论出的结果会与正确答案相差无几。正确答案是:“小球先被吸引,与带电体接触后又立即就被带电体推开。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先被带电体吸引。小球与带电体接触后小球带上与原带电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所以小球立即被带电体排斥而分开。”之后,教师也要对学生们的合作给予高度的评价与鼓励。

二、初中物理趣味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切忌笼统教学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由于很多同学对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会很快出现有些同学对于物理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的情况。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且正确引导。以更适合他们的方式为其梳理他们不明白的知识。每个同学都有其独自的特点,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位同学,找到最适合班内同学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总的来说,教师要能够把握好半晌每位同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第2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1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 夯实基础知识

核心概念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教师通过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以及公式、原理和定理的应用法则,为他们的物理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完善知识结构

核心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教师通过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水平由感性向理性、由直观向抽象、由分散向系统的转变,使他们更好的理清物理知识脉络,完善物理知识结构.

1.3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核心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物理知识的联想与迁移,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

2.1 实施趣味教学 营造良好氛围

在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导致核心概念知识讲解死板抽象,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尝试开展趣味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时候,教师没有采取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讲解模式,而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反映“牛顿第三定律”的动画视频,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视频内容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变机械讲解为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2 实施启发教学 引发学生思考

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也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求,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要本着启发性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来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体验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例如,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师如果直接给出“动量守恒”的概念及条件,则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无法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相反,如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并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动量守恒”的概念及条件,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核心概念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核心概念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3 实施迁移教学 发现内在联系

高中物理的不同模块之间看似彼此独立,实则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迁移教学,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模块的核心概念和普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实现知识迁移,利用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新的核心概念,使学生发现和总结物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之前学过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将三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实施迁移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和复习旧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的奥妙与规律.

2.4 实施生活教学 拓宽学习渠道

第3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学生 数学学习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45

老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三尺讲台也是神圣的,不管哪个老师只要站在讲台上都不能忘记自己神圣的职责,老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教书育人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很多高中学生谈数学而色变,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实际上学生觉得高中数学难学也很正常,因为高中数学不仅知识点多,而且还很抽象,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一道数学题有时会牵涉好几个知识点,如果学生不能牢固掌握知识点并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的话,那么学生很难顺利的解出答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老师应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老师要进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老师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思想解放。老师转变思想观念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比较中得出答案。

传统教学中,老师以应试教育理念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老师从自身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采用带有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因此,学生进行的学习多不是出于兴趣爱好,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学习效率底下,而且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学习真的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而现代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的学习,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广大数学老师要进行一次思想解放运用,彻底清除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学习。

二、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每一道数学题都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可见,想要学好高中数学,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在一定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数学题目有效结合起来。

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既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并让学生有效的进行交流。学生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十分活跃。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活跃的思维使学生想到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经过不断努力学生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解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变的更加活跃。

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在课下学生也应该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真正尝到数学学习的甜头,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将趣味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意义重大。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很多知识点学生通自学不能有效理解其含义,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讲解,老师大量的讲解往往会使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因此,老师只有运用幽默简捷的语言,并通过巧设悬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学生进行趣味教学,老师一定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不容易,需要老师有耐心、有爱心,还要求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例如:老师在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在不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情况下,老师只要对概念本身进行解释即可,但是,如果在学生能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就需要老师做更多的工作,老师可以把与概念相关的小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也可以把与概念相关的社会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老师要通过感情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由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与课堂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组成。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为了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而教学,而不投入任何的感情,那么这样的教学既是无趣的也是低效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投入真情实感。

高中学生的情感比较敏感,老师真情实感的投入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老师能够用自己的真情来帮助学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励,使学生充满学好数学学科的信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第4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法教学 工科教学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18-01

在工科实践教学中,教学模式多表现为老师讲,学生死记硬背,不重视概念。老师多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在教学中一味强调学生牢记公式,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忽视向学生讲解概念与公式之间的联系,导致一些学生不知道公式中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能明确具体的公式使用情况,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在计算具体的题目时,一旦出现差错,不能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大量习题练习。这种模式符合教学中常用的应试模式:例题―习题―解题分析―模拟考试―正式考试。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均比较熟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应试模式适合中学教学,用于应付高考。但在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工科教学,其效果不佳。工科教学的公式是众多学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实验结果得出的,同一概念在不同领域,所代表的意义也就不同。如果仅是按照死记硬背的方法,熟记应用条件,这样的工科教学相当无趣。实际上,理解这些公式产生概念,不需死记硬背。在电工学教学课程基础上,并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结合电工学毕业生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为概念法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水平质量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 提出概念法教学模式这一个概念

概念是直接反映对象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从一种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并抽象分析感知事物的本质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概念。概念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真正灵魂,是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支撑点。但受长期应试教学模式影响,基本概念教学概念比较模糊。尽管在具体的应用教学中,很多人了解到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仍是坚持采用应试模式。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需要完全贯彻实施概念法教学模式,重视概念教学,形成概念理解―概念分析―概念组合―概念对比―概念应用这一模式。将概念法教学模式应用到基础课程教学中,可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电工学教学中概念法教学具体方法

在初期进行电工学教学时,主要以内容为主线,并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课堂讲授内容。但在进行后面课程讲解时,若涉及前面的概念,学生不能理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在第一次出现概念时,应详细定义概念,并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并由此概念引申出具体的公式,同时在课堂进行测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将概念与公式贯穿在一起,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电工学电子电气工程教学中,串讲公式和概念,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能够区分不同电力情况用不同的数学公式表达。通过一个概念,进而扩张到多个概念知识,并引申出多个数学公式,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共性以及特异性,将独立的章节内容连贯起来进行阐述,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便于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概念法教学模式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并分析不同条件,结合概念,推导出不同的公式,让学生透彻理解公式产生的原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有效避免盲目套用公式,死搬硬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多数工科专业课程的公式以及概念比较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研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高讲课效率。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提问、探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革新发展,研究更适合现展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参考文献

[1]胡方、韩振铎、秦振杰等.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9(2):127~128

[2]孙始财.概念法教学模式在工科教学中实践与探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41~43

第5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一、高中政治课堂要有“人气味”

教师在讲台上拿着教材说个不停,点着课件翻得飞快;学生一手支着教材,一手托着下巴昏昏欲睡。这样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创建互动、开放、参与的课堂,让课堂充满“人气味”。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们在讲述“如何正确认识金钱”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主题辩论活动:金钱到底是不是万能的?学生分成两组,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代表总结。在辩论中,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因材施教,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另外,教师的语言要风趣幽默,肢体动作形象丰富,用有趣的游戏体验,让政治课堂充满趣味,人气高涨。例如,教师在执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可以采用抢答、必答模式,把课堂设计成知识竞赛模式,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兴趣自然高涨、受益匪浅,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二、高中政治课堂要有“生活味”

政治课程虽然理论知识多,但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总结概括。一堂好的政治课,必须紧跟时代、贴近潮流、走进学生、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选用的事例要最贴近学生生活,探讨的问题必须是对学生有益的。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等方面的概念和方法,把基本的观点、原理融入生活事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这一本教材后,学生对储蓄的基本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举行模拟银行储蓄活动;并利用所学的储蓄知识,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学习了《政治生活》这本教材后,可以在班上进行民主选举班干部活动,让学生对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有深一步的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从而对政治生活更深入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课堂要有“学术味”

高中政治知识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结构庞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要求教师科学、正确、系统的把握课堂教学知识点,并能够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即深入浅出。学术的知识需要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形象的事例的传授。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

例如,在讲述“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对“多极化”这一概念作出解释,并对多极化形成的背景、原因要分析得头头是道。世界政治多极化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哪些国家最终能发展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现在还无法确定。西方国家很少用“格局”这个概念,传统使用“体系”或“秩序”来表述,如雅尔塔体系、冷战体系政治“秩序”、经济体系等。无论是“格局”还是“秩序”,都是一个综述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概念。教师对这些知识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四、高中政治课堂要有“思想味”

教师要率先示范、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思想的形成来自于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品味和觉悟。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厚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理性思考、理性看事、看人、看世界,真正地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之前,可推荐学生看一些哲学类的入门书籍,如《苏菲的世界》,让学生对中外哲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哲学产生兴趣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前,要求学生上台讲一个哲学生活小故事,让学生品味人生的哲理;也可以师生一起对某一事、某一种现象进行分析、解读,从中得到感悟与启发。

高中政治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度的道德修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高效教学。另外,教师还需要运用巧妙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第6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字:趣味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G633.6

1.前言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的过程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师生情感,老师都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课堂教学的应用,单一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近几年中职进行了课改,通过趣味数学选修课,发现学生上课兴趣很好,非常喜欢,参与积极。学生在趣味课堂上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比普通课堂高,在教学课堂上就应该创设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就根据趣味课堂的教学进行探讨。

2. 趣味数学课堂概述

2.1趣味课堂概念

所谓的趣味数学课堂就是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学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学生生活,源于学生好奇之事,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学生只有对教学感兴趣,才会养成具备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和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依据不同的途径进行探究学习,才能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

2.2授课主要内容简介

趣味课堂从与“学校数学”完全不同的视觉出发,通过猜谜题、做游戏、解趣味题等形式引出各类数学问题,内容包括一笔画、幻方、九宫格、火柴游戏、奇妙的数字、丢失的数字、数字填图、数学魔术等。

2.3课程亮点概述

趣味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有趣的活动才能吸引人,才会记忆深刻,因此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数学学科性质,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巧妙的解答,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引人入胜的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乐趣与数学的美,从而促进数学学科的学习。

3.趣味学习操作方法

老师要想更好地进行趣味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和生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努力构建一个趣味飞扬的数学课堂:

3.1设置问题情境 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的创设很重要,在进行选修课教学时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定,教师也要在学生进行研究时,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氛围,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鼓励和肯定,即使发现错误,也要用委婉的方式进行指导,对于一些没有用心或者不想动脑的学生不能进行指责,而是耐心的进行引导,并且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比如给学生奖品或者写到黑板上进行嘉奖等。

比如在讲解多边形外角和内角时,引入镶嵌问题情境创设,在讲课完成后,让学生研究多边形能不能镶嵌的原因,学生可能一时无从下手,无法产生兴趣,但是如果提前几天布置学生对公共建筑或者家中的建筑进行观察,采集信息,在课堂进行交流,这样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镶嵌,正五边形不能镶嵌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寻找多边形镶嵌规律。随着问题组不断进行推进,学生也就会一直有探究的欲望。

3.2转变观念,让真正意义的研究学习走入课堂

对于老师来说,课堂上需要讲的内容比较多,选修课虽然不是必修的课程,但是一堂课上需要讲授的东西也会很多,一些老师常常不重视选修课的讲授,一般是赶时间,赶进度,这样导致了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这样长期就会导致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老师也会觉得白费力气,吃力不讨好。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被动的接受学习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导致我们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师生容易出现倦怠,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也就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努力把趣味课堂进行融合渗透,真正的上一节趣味数学课,让学生和老师对数学有新的认识,激发起我们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

3.3充分重视趣味数学问题研究的过程

课堂探究受到课堂时长的限制,而且也受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所以难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的内容研究。因此,在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对待这些结果和过程,根据课堂上时长和内容进行趣味授课。

1.备课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研究的问题,对于研究问题的趣味性进行思考,找到一个适合的趣味研究课题;2.还要关注学生进行趣味学习时如何使用探究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如何进行交流的,活动结束后要对探究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3.课堂上没有完成的趣味探究可以留到课下进行学习探究,并做好总结。

3.4结合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越碓娇萍蓟、多媒体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规律用更有趣更科学的方式展现出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学生能更直接地感知教学内容,也会获得更多的财富。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清晰的视角,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的演示,把书本中的知识用立体的方式进行展现,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也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书本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放视频片段,可以把数学内容引导入学生课题学习,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

4.总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随着趣味数学的研究深入发展,产生了一些关于趣味数学的优秀著作,同时趣味数学也受到了许多学生的青睐。因此,趣味数学作为我们学习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不管是当成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对素质能力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把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趣味数学问题引入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时间久了,会在趣味数学课堂上激发起大家的学习数学兴趣,也会有助于我们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静.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践行研究.教学方法

[2] 梁振娜.诌议构建趣味数学课堂的做法.新课程研究

第7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感情;兴趣;方法;创新;自学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在素质教育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学意识

若学生对祖国有深沉的爱,就会自觉开动脑筋去学好化学。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侯氏制碱法、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好化学。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才可能产生自学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用镁条的燃烧、爆炸实验等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诱导探究激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如在讲铁生锈的原因时,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研讨释疑增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此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

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答案:不能。这样步步设疑,步步点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最重要的知识是方法”。学习得法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自学能力。具体要求做到以下

几点:

1.课前预习,听课“四会”

预习是自学的一种形式,在上课前要将讲授的内容通读一

遍。听课是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要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即做到四会:

(1)会听。在听课中应使自己的思维跟上老师的思路,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等。

(2)会看。会看老师的演示实验,会看老师的板书。

(3)会记。勤动手,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4)会想。在看、听、记的基础上,还要多动脑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2.重视实验,掌握规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内容无比丰富,现象多姿多彩。对于实验要做到“三会”:

(1)会观察。观察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反应的条件,使用仪器和操作方法,反应中出现的现象(热、光、颜色、气味、沉淀等)。

(2)会分析。会分析实验的原理和依据,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

(3)会记。会记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对于化学实验的有关知识要寻找规律,增强记忆。

如凡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一般都是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药品)、定(固定装置)、收(收集气体)。

3.归纳总结,巧记活记

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知识较多,且难记易忘,

因此必须经常复习,且要注意归纳总结。如对化学概念的复习应注意以下三点:

(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3)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关键词是氧(而不是氧气),催化剂概念中的改变(不能说成是加速)。对于化学启蒙者来说,硬性记忆一些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但记忆化学知识也有不少巧妙的好办法。如用浓缩法记化合反应的概念“多变一”等。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宗彦.愉快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7):29.

[2]国家教育委员会.初中化学教材分析和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第8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记忆在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记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武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知识尽可能形象化、趣味化.有趣味的东西能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提高记忆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化学韵语、顺口溜、形象比喻等,可增加化学课堂语言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下面根据自己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积累,来谈一谈化学知识的趣味记忆法.

一、顺口溜记忆

针对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记忆效果提高,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顺口溜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例如,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可编成如下顺口溜:一价钾钠银氯氢;二价氧镁钡钙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怕;二三铁来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编成顺口溜.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记忆效果,使学生更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形象记忆

针对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与人们熟知的相关知识(生活常识等)形象地联系起来,能够使枯燥的、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形象化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有趣味性的内容学生就会乐意去学、去记.

例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体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体.我们可以联想到工作中有些人喜欢早出晚归,有些人总是喜欢迟到早退.因此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可形象地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三、谐音记忆

针对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跟日常生活中读音的相近或相同且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对于难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谐音来记忆,以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利用谐音记忆,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这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的记忆方法,能收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四、类比记忆

针对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与我们熟悉的事物进行生动、贴切地类比.把那些难记的概念或原理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实现记忆.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为了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将此与同学们调座位加以类比:在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性别不变(与原子的种类不变对应),人数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对应),每人的体重不变(与原子质量不变对应).

五、浓缩记忆

浓缩记忆法就是将需识记内容的精华进行高度的压缩或分解,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的字眼,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运用浓缩记忆法,简化了学生记忆的内容,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克服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病.

例如,在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可浓缩为:“写、配、注”.“写”指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配”指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指注明反应条件或生成物的状态.再如过滤的操作要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概括记忆

对所需记忆的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内容加以系统归纳和高度概括,使它变成简单、易记的符号. 概括是去芜存精,记忆内容相应减少,缩短学习时间,提高记忆效率.当然,在记忆中必须理解概括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实现真正记忆.

第9篇:趣味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有效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不想方设法地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启蒙性质,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理解、单纯的计算解题中解脱出来,使数学成为小学生喜欢、爱学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当适应低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深入发掘数学教材中的诸多趣味元素,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具、教学方法,打造趣味数学课堂,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1. 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是鼓励、动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前提. 任由学生停留在“师云亦云”的被动接受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不仅学生无法体会参与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课堂教学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了趣味故事,借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神奇童话故事,通过师生的编、讲、听,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预想的学习情境中,达到活化数学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有30个桃,4个猴,美猴王要怎样分配才公平呢?20个桃,5个猴呢?这个故事中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就是主人公――孙悟空,人物形象的熟悉和对故事情节的期待,瞬间激起了学生对问题的好奇. 当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被教师带动起来时,课堂教学就能得以顺利地推进. 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无需拘泥于故事内容或是故事主角的使用,不同的故事固然存在不同的教学预想作用,但其学习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角色转变.

2. 趣味游戏,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研究的精辟概述. 在新课程教学语境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快乐学习并从中汲取知识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共识. 游戏无疑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数学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学习,将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富于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尤其是在部分章节重难点的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很少或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趣味游戏过程中,必定能够在亲身体验中直观轻松地领悟知识规律,进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比如“10 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巩固练习阶段,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比一比谁摘的梨最多”的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事先在黑板上准备好一棵挂满“梨子”的大梨树,梨的背面是各种不同的 10 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游戏规则要求算式得数要与篮子里的号数相同,哪一组摘得又快又多,谁就是“摘梨冠军”. 在老师的鼓励下,班级里的学生积极踊跃参赛,很快“梨”就被摘光了. 通过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数学趣味游戏,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成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也能在这种兼具趣味性与自主学习性质的数学游戏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经验,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深化了数学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定时地组织一些易于操作的数学游戏,如组间口算、速算PK,抢答,夺红旗,等等.

当然,在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游戏不能仅采用竞赛形式,合作学习同样也很重要. 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操作机会,按照小组发给一套积木,让学生们搭出不同的形状. 活动结束后可以提问:“你们用积木搭出了什么形状?”此时,学生不仅能够活学活用,答出教材中所列举的几种形状,甚至可以超出教材要求,答出其他未教授过的图形来. 这样,学生就能在看似游戏的活动中复习、巩固了课本知识. 学生们也能在趣味游戏中获取合作交流的机会与体验学习的乐趣.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简单易行的趣味比赛,参与对象应当更多地倾向学习后进生,鼓励班级整体学生的参与,才能使课堂活起来,让数学课堂做到趣味横生.

3. 趣味儿歌,展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理解记忆能力较差,教师就可将难记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规律编成顺口溜、口诀等,不仅能够活跃课堂内外的数学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常记常背,逐步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 如我们在讲解“小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就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整理归纳出的快板式口诀,让学生诵读记忆:

小朋友,要记住,钟面数字12个.

两数之间有5格,一圈共有60格.

时针走一字是1小时,分针走一格是1分钟.

1小时等于60分,60分就是1小时.

要问走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一年级的10的加法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可以借用儿歌《娃哈哈》的旋律,在课堂教学中拟出这样的儿歌式数学口诀:“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鸭……”显然,借助于儿歌、顺口溜或快板形式的小学低年级教学,无疑比刻板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容易赢取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在背诵趣味儿歌的过程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新知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儿童阶段的心理特征,在课内外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研究数学的学习兴趣,使数学学习成为孩子们生活学习中的一件快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杨红梅.运用趣味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