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精选(九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第1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42

新课标强调小学阶段需要背诵古诗文160篇(段),可见古诗词学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默写就行了,忽略了其兴趣的培养。结果,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古诗词不得其法,另一方面也使古诗词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笔者结合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谈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激趣策略。

一、在预设过程中渗透趣味

相对而言,古诗文字数较少,内容有点深奥,如果直接讲解分析,学生不仅不感兴趣,反而会感到有点困难。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兴趣开始,通过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如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设置悬念,或者通过图片、视频乃至介绍诗人生平等方式导入,营造课堂轻松氛围。

比如《元日》这首诗,是北宋时代王安石写的。由于学生缺少时代背景认识和相应文化的理解,直接让他们接触这首诗,必然会使他们感到吃力。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导入阶段渗透趣味,在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理解古诗内容。为了让学生熟悉古诗,笔者一是通过视频播放了宋朝春节的风俗,如饮酒、放鞭炮等,为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奠定基础;二是播放王安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王安石的改革精神,明白他的抱负,从而为第三、第四句诗引申意义的理解做好铺垫。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阶段渗透趣味,表面上看着简单,却包含了教师对古诗文的深度解读,以及自己的一些个性化理解。教师只有自己理解透了,才能用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趣味渗透出来,才能为古诗文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做好铺垫。当然,这里教师还需要把握时间限制,要准确把握激趣的度,在导入阶段有效渗透趣味,为顺利进入下一环节营造氛围。

二、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趣味

相对而言,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意思,与现代语言习惯都有一定的差距,加之其内涵相对含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更有难度。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就会淡化,注意力就会转移。因而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捕捉信息,主动采用视频、图片以及音乐、活动等形式,扩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推动课堂的精彩生成。

比如教学《池上》这首五言古诗,笔者就曾通过画面的形式,先出示了“十里荷塘十里香”的景象。在学生惊叹的同时,画面上缓缓出现一只小船,上面有一个小孩在撑船,船舱里还有莲藕,船后面还有一条长长的水道。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对画面进行讨论、评价。学生兴致高涨,说了很多,有的还说起自己采摘荷花的经历,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在走道里做撑船的动作,让他们发表评论以及对这首诗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思维活跃了,兴趣也十分高涨,对小娃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学生生性好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抓住这一点,把游戏、视频、图片等尽可能地引入课堂中,并且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同时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人物性格的理解,最终生成课堂的精彩。

三、在总结过程中增添趣味

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总结并不是一节课的结束,而是学习古诗文的另一个开始。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需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后,一来巩固所学知识,二来培养学生的课后探究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复述古诗文、演绎古诗文、做手抄报、写想象文章等。

比如教学《江雪》这首诗,笔者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就曾用简单几笔,直接勾勒出山峰以及渔翁,突出那种寂静、孤独的感觉。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柳宗元内心,理解那份孤独。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藏头诗,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即“千万孤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这一类古诗探究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作者内心的解读。

总结过程中对古诗文教学进行增趣,目的是延伸学生兴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整合课外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从而为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提供帮助。但教师还需要进行跟踪,如组织制作手抄报,或者在辅导课上让学生谈谈收获等。只有跟踪到位,只有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学生才会有所收获。

第2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趣味性;古代文学课堂;策略;提升

大众化时代,使很多学生觉得古典文学的学习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还对现实的职业化没有太大的帮助,这样会无形中增加讲课的难度。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中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的古文学,仍然有众多的群众基础。据相关调查显示,有超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古文学中的唐宋文学比较感兴趣。而如何让这门课程在课堂上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主要。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思路,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一、引入情境,制造悬念

为了使古代文学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教师应善于在课堂引入情境、制造悬念。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基础,教师针对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名篇,应将作品鲜为人知的内涵更多的挖掘出来,将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入,并对更多的资料进行搜集,尽量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将学生原有的认识颠覆。如孟浩然的《春晓》,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围绕“落花”“风雨”的意向内涵,讲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究竟是表示喜悦,还是代表忧伤?和宋词相比较,区别究竟在哪里?通过这样的讲解,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的“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诗句,很多人都有争议,认为此句描写失真,谁人见得千里绿映红?谁人听得千里莺啼?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引出质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提出如何更好地理解该问题。这种如抖包袱的讲解方式,不但能将学生视野开阔,还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让陈旧的内容更加富有新意,将学生学习古文学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比单纯的讲解写作特点和对作品主旨的提问等,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变换角度,转变思维

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对于作家作品的讲解,需要不断变换角度、转换思维。如李白、白居易、李清照等作家,都是学生非常喜爱和熟悉的,这样教师讲课会比较轻松。但对于一些不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了解的,如韩愈和杜甫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非常的突出。这就需要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转换角度,对作品中的特征进行挖掘,以此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很多学生对李白的仙风道骨和潇洒飘逸非常崇拜,而认为杜甫总是悲悲戚戚、让人伤感,所以,对杜甫的诗歌不喜欢。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效引导,而不应该仅仅是局限于杜甫诗歌的政治性和那种忧国忧民的诗史,通过围绕杜甫“情圣”的特点,对其热爱国家、人民和妻儿的真挚情感进行分析,并和李白进行比较,分析两个人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对亲朋的态度,这样会使学生对杜甫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进而对杜甫人格、品行更加尊重。在对韩愈诗歌的研究中,学生也难认同其诗歌中古怪的意向,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可独辟蹊径,从诗歌创作的动机出发,对作者矛盾的心理和躁动的性格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作者的心理,而对诗歌外在表象的成因更好地掌握,进而对作者的诗歌和人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变换常规的角度,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才能使教学更有新意,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的同时,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要使古典文学的教学更加富有生活化气息

在古典文学教学时,应有机结合现代生活和古典文化,通过总结文学现象,并且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阐述,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唐诗教学中,为了能对李白诗歌的夸张与想象进行形象的阐述,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芜湖天门山和庐山瀑布的图片,使学生真正的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波澜壮阔,并且能更深地领悟,在诗仙眼中“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奇妙。在对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进行讲解时,可比较大历史时期同题诗。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是面对同一景象,诗人却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和胸襟气魄,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境界。通过对这类古文学的学习,启发学生要加强自我的修养,待人处事时要襟怀宽广,只有不沉湎于自己预设的狭小空间,永远心怀美好,才不会形成抑郁心理。学生通过正确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意蕴和作家心理,可帮助自身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学习古典文学时,教师应适当介绍作家的生平,如陈子昂、李商隐等,尽管满腹才华,却备受打击,但他们在挫折面前却敢于面对、勇于承受。这样的感性认识,对学生所起到的效果,甚至高过思想政治课的说教。学生可通过学习唐宋文学而寻找到心灵寄托的净土,并找到摆脱烦恼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四、要实现古典文学的学以致用

准确和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是唐诗宋词的魅力所在。同时,用精妙的语言对古今人类所经历的情感和事件进行传达,更是它的魅力所在。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并且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信手拈来,熟练地运用,不单单能够提高个人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能增添古诗词的魅力,并且使个人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心胸开阔是一种境界,妙笔生花是一种才华,出口成章是一种修养,教师应通过古典文学的学习,而使学生成为有才华、有修养、有境界的人。因此,通过欣赏古典文学,培养学生的审美,并且在运用中不断思考,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唐诗宋词活学活用》这本书中,将唐诗宋词分为九大类,即为人处世、理想抱负、思念情怀、恋情爱意等。先通过赏析诗词,再对其写作和口才运用进行举例说明,最后对心灵的启发进行探讨。在唐宋文学教学中,完全可以应用这种模式,不单单是介绍文学知识、解读文本,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发散思维,从诗词中获得联想和启发,进而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看似枯燥乏味,但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趣和生动的教学方法,依然会使这门课程生趣盎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机地结合现代生活和古典文学,准确、细致地解读文本。并以此为基础,围绕作家和作品创设教学情境,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不丧失必要的学术性,使古典文学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并且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标与高等师范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高等师范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放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2]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3]王丽芬.传道、授业、解惑:浅析古代文学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功能定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

[4]郑海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03).

第3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一、鉴水:讲究“水轻”“茶淡”

陆羽《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即“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曹雪芹在运用烹茶用水时不多言陆羽的“三水”。而唯独在雨雪上下工夫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雨雪水是“天泉”,是纯软水。而用软水泡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鲜爽,自然可贵。况且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红楼梦》中写到了妙玉煎茶用水的情节,她煎茶时非常讲究水质,请看第41回: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特意突出妙玉烹茶是用“隔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其意当然是为了让妙玉显示自己的高沽和不同流俗。同时也借妙玉表达自己在鉴水上的主张。刘姥姥认为雨水茶“淡”,宝玉则赞雪水烹茶“轻浮无比”。这里的“淡”和“轻”都是品茶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这不但需要味觉上的细腻,而且也需要精神上的契合,否则就不能体会。曹雪芹对水的见解代表着清代文人鉴水的倾向。

二、论器:崇尚古道(以古为美)

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具之美。在传统茶文化里,器与道是相通的,因此,历代的茶人对茶具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除了煎茶用水用了一番心思外,那就要算写茶具了。妙玉一口气拿出数种并不常见的珍贵茶具,有“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绿玉斗”、“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以及“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的“晋王恺珍玩”的“ban(左分右瓜)??小焙惋宰湃?龃怪樽?值摹暗阆?iao(上乔下皿)”。翻遍古今中外的茶具谱,我们还找不到一件茶具能与妙玉所用的茶具相媲美。贾府是国公爷的后代,宝钗是皇商的后代,见识广博,然而在妙玉面前论起茶具来,则显得知识贫乏得很。在《红楼梦》中。妙玉究竟给贾宝玉等三人泡了什么茶并没有说,可见作者的本意并不在茶而在器。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古就是一种美,用古器就是行古道。这正代表了清代文人对茶具的审美倾向。同时,它也表示着陆羽所创立的“因茶择器”原则到了清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了。

三、择境:注重美感

冯正卿在他的《芥茶笺·茶宜》提出了适宜品茶的十三项条件,如无事,俗务去身,悠闲自得;嘉客,志趣相投。主客两洽;幽坐,心地安逸,环境幽雅;吟诗,激发诗思等。

妙玉可以说是条条具备,四十一回中紧接着贾母饮茶后的着力描写:“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已茶呢……”’于是四人一并边说笑一边饮茶。因为是“知己”,妙玉不惜拿出了珍藏了五年的玄墓蟠香寺前,梅花上的雪水来招待。外边的贾母、刘姥姥等人均不在其列。而且因为刘姥姥的到来。妙玉甚至要打水洗地,还要叫提水的小斯将水放在门外。茶是至清至洁之灵物,当然讲究洁净。但妙玉的“洁”实际上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而这恰恰是清代文人茶文化的最为主要的特征。

四、品茗:追求幽趣(以茶示雅)

第4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味;味论;内涵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谈论饮食文化时,每每将中国誉为“烹饪王国”;而谈论到文学作品之时,又常常将中国喻为“诗的王国”。两个王国,一个是维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个是维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个平凡,一个高贵,看似泾渭分明。然而“泾水”和“渭水”在中国文化中汇合到了一处,味论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不能否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孕育、产生和形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厚土壤。从中国古代烹饪方法注重宏观把握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模糊性、体悟性、整体性的特征,从而造就一种内向型的心态。这种心态不大关心外在物质世界的构成形式,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往往凭借自己主观的感觉,甚至是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自我领悟,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传统,既以人为出发点,也以人为终结点。”在儒家看来,人的现实存在就是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不断的互动。人把客观对象人化(对自然界而言)或类化(对社会中的他人而言),他自身的自然也开始人化,他的创造性本质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得到确证,其人性和人格都得到升华。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味”论乐,一方面强调乐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指出主体需要有品味的能力。因此,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生命意识。道家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它早已嵌入“人”中,其目的是让人由“内圣”达到“外王”。老子“味无味”的观点,将其中一个“味”作为品味、体味、玩味的动词形式使用,强调了味的主体性、主观性的一面,启示人去追求和体验一种不受任何局限和束缚的、绝对自由的美感,同样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沿着伦理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以“礼”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据考证中国古代的礼制是始于饮食的。《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度,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而设置了一系列的饮食规范、仪式、制度。饮食与礼结合起来,从而使饮食不仅具有了文化意味,同时也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

味论的出现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对“美”字的训释中凝聚着以味为美思想。“美”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只指味道的美,亦即好吃。《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羊大则美。”这就是说,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根据许氏的说法得出结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的感受性。”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中国人一直未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所谓“和”,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它既指味道的调和,又指声音的谐调。

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国语·晋语》:“人有甘言”。所谓“甘言”,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它虽然是个贬义词,然以“甘”说“言”,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其臭如兰。”谓同心之^所说的话,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更是以味来说“言”了。

春秋之后,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说文》:“牛马曰刍,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即便不是圣人的经书,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凡能使人优游涵濡者,人们亦以“味”言之。王充《论衡·别通篇》:“空器在厨,金银涂饰,其中无物益于饥,人不顾也;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飨之。古贤文之美善可甘,非徒器中之物也,读观有益,非徒膳食有补也。”他把古人的一切美文都比作“肴膳甘醢”,可视作是对孟子的比喻范围的一种扩大。

魏晋以后,玄学兴起,人们追求形上之理,耽于玄想之趣,在对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满足。发言议论,亦以耐人寻味为尚,故以“味”论文意、论赏文的风气中就更加普遍。最早以“味”论诗文的是东晋人夏侯湛。他在287年作的《张平子碑》中说:“《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欤!”当时“昧”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文学性的审美感受在内。不过,因为汉代的经学和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从“味”字的大量用例来看,它多指义理上的蕴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隽永。

迨至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颇多以“味”论文。表面上看,他的“味”,也是义理与情趣兼而有之,但他却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调动了文学手段的结果。换言之,在他看来,理论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并不在于其中所阐述的义理本身,而在于作者的表现手法。经典之所以有味,在于其在文体上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自然、单纯的文学手法,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条件。刘勰大量用“味”表述其美学思想,并赋予“味”多重含义。比如他在《情采》篇中,批评“为情而造闻”的诗文“繁采寡味,味之必厌”,从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对味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并不是玄学清谈家那样的“理”,而是“情”。而《明诗》篇称赞“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味之”、“可味”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感受,也是评价诗文的一项艺术标准,这是“味”的一重含义。在《体性》篇中,将司马相如的骄傲夸诞与扬雄的性情沉静相比较,批评长卿浮侈溢美的文章,而赞扬“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味深”较“可味”意思更进一层。其《宗经》篇则提出根深叶茂、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诗文“余味日新”,赋予了“味”另一重含义,就是文学艺术应有持久的艺术魅力。除以上所提到的“寡味”、“可味”、“味深”、“余味”外,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使用“遗味”、“滋味”、“辞味”、“义味”、“风味”等多种概念,用词不同,自然含义各异。虽然刘勰主要还是强调作品的内容,但从刘勰赋予“味”以审美体验、审美魅力、审美情趣、审美风格多种含义,说明“味”所具有内涵的开始扩展,同时反映了齐梁时代人们衡文的角度的改变和文学意识的增强。

几乎与刘勰同一时代另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钟嵘的理论则完全集中在“滋味说”,其理论是诗味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他看来,诗中的义理不仅不能造成“滋味”,而且适使诗歌“寡昧”。钟嵘按照诗中蕴含滋味的深浅,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使是一品的诗人的诗歌成就也不尽相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这是钟嵘对“滋味”的内涵最完美的概括。由此可见,钟嵘的“滋味”可分文、质两个层面:文是指有文采,就形式而言。在钟嵘看来,五言诗之“有滋味”,因为这种体裁“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质是指风力,就内容而言。这里的诗歌内容已不是儒家文艺学所理解的“事君事父”的伦理内容,而是被春风秋月、暑雨祈寒和“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那样的情景所感荡,或充满凄怨的丰富感情生活的内容。钟嵘提出要“体被文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钟嵘批评“理过其辞”、“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昧”;“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殆同书钞”的事类体缺乏“自然英旨”;而“巧辨宫商”,使文多拘忌的永明体有伤诗之“真美”。“滋味”这一审美境界,是诗人在生活感受中通过直觉形态的灵感“直寻”获致的。由此可见。钟嵘对“味”的探求比起刘勰更深入文学的本质,更干脆地排斥了义理的内容,使它成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味”的内涵。六朝之后,“味”也就成了专门评价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标准。

唐代司空图再一次的将“味”作为诗歌艺术的精髓,但司空图所说的“味”又不同于钟嵘的“滋味”,是一种“味外味”,一种更为内在,更加难以宣言和指称的“味”。他是这样说的:“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中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要知“味外味”需经过三个层次:首先,对某种具体的味的感知,恰如饮食中的酸味、咸味一样;第二层次是对调和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的体悟,它超越各种味之上;最高一层是在外在生理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类诗化深沉的内在精神领域,主体心灵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即品味人生真谛,领悟自然的奥秘,乃至用整个心怀去感受世界,此为味的极致。

“味外味”,前一个味是后一个味的铺垫和基础,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后一个味才能真正地深入诗心,接近诗歌主旨。前一个味具体可感,后一个味需要人们高度的想象力,具有虚空、无边无际的特点。具体可感的东西描绘多了,或者太细碎了,给人的感觉太粘滞,那么想象的空间不会大,也就影响到后一个味的体味。司空图论诗主要从味的两个层面论诗,除了具体可感的、容易体会到的味道之外,还有隐藏在这种“味”之后的更深层的味,主要突出后一个味,这完全不同于钟嵘的从文质两个层面论诗。司空图把诗的“味”提高到更深层次,有“意味性”地和主体发生联系。钟嵘虽然也提到了诗化的“味”,但主观灵性这种深层的开挖远未及司空图,他只是从咀嚼回味所感到的诗的味道的香醇来评判诗的质量。司空图的“味外味”吸收了先秦及魏晋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命题的哲学滋养,以及前代关于境、象理论的研究成果,使“味”这一审美概念得以更为深入的探讨。

受司空图“味外味”理论的影响,唐宋以后对诗味的追求开始向淡味、真味、余味发展。对淡味推崇的有宋代苏轼“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代查为仁“诗似澹而弥永”。对淡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将老子“味无味”思想发扬光大,反对矫情与虚情,人们往往希望在平淡中求得真味,因此真味的价值也得到众多名家的追捧。宋代欧阳修称赞梅饶臣的诗:“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愚精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严羽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清代王仕祯在与诗友谈诗时也说到“若学陶、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李贽把诗味、诗美与“真”联系起来,在《李氏焚书杂说》他明确指出那些单纯讲究偶对、结构、法度的作品不可能产生诗味(美感),他还强调指出:“岂其似真非真,所以人人心者不深耶!”“真味”说可以说是对味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而余味更是在淡味、真味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对“味”的超越,因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早在晋代的陆机就在《文赋》中谈到:“缺大羹之遗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宋代余味说与此观点一脉相承,表达了人们对淡而有味的文学理想的向往。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朱熹“叔通之诗,不为雕刻纂组之工,而其平易从容不费力处乃有余味”;清代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说到:“文章必有余味未尽才可谓高妙”。淡味、真味、余味是“味”模糊的文本意义的进一步演绎,虽强调重点不尽相同,实质上都是更为深入的开拓了味的内涵。

除对味的自身内涵的延伸和扩大外,还出现了将味与其它概念范畴相联系。从宋代开始,“意”与“味”开始被连接为一个词来使用,《伊川先生语》云:“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张戒《岁寒堂诗话》云:“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云烟,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可见宋人对“意味”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与现代汉语已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清代,联系的概念范畴更为广泛,出现“趣味”、“神味”等与味相关的词组。沈德潜《说诗啐语》曰:“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刘体仁《七颂唐词绎》云:“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沈昌直更为直接说:“乃有一种若隐若现之旨趣,悠然以长,穆然以远,津津焉流连于齿颊间,足以耐人咀嚼,使之历久不得忘者,此则刘彦和所谓‘馀味曲包’者也。味与神相去,实希微之间,故或有以神味并称者。”可以得知,古人已经看到“味”与“意”、“趣”、“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细微差别,概念的叠和更能扩展原有概念的内涵,彼此之间互释、互补,使“味”的更具有理论张力和弹性,不仅“味”中有“意”、“趣”和“神”,“意”、“趣”和“神”中也别有一番“味”。

第5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 文言文 教学方法 创新

文言文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博大精深,具有传承华夏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人格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积极作用。叶圣陶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能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1]因此,文言文理应世代传承。而现有高职文言文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串讲加翻译法,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枯燥单调,毫无生气与活力。要改变高职文言文教学这种尴尬的现状,激发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扬光大先哲们留给我们的瑰宝,就必须给现有的高职文言文教学注入“活力”,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本人认为可以采用故事激趣法、涵咏背诵法、课本剧表演法这三种不同寻常的教学方法来创新高职文言文教学方法。

1 故事激趣法

“故事激趣法”主要以“情感教学”和“愉快教育”为理论基础,即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趣中获知,知中得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因为高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课文大多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跌宕曲折,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教学中,教师若用心去挖掘文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采用故事激趣的方式导入课文,简介文章时代背景,演绎历史典故,演说文章内容,这些都可收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的讲述中精神振奋,兴趣倍增,愉悦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例如讲解《老子三章》,借助“老子出关”的故事,让高职学生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入境会意,真正理解老子“道”的真谛,明晓“上善若水”的人生境界。这样既生动形象,又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情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2 涵咏背诵法

朱熹说:“详缓看书,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而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2]朱老先生告诉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采用涵咏背诵法,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3]中涵咏文章的情感意蕴,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品味文章所蕴含的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真谛。具体如下:

2.1 听读。国内知名语言大师配乐录制了许多经典的文言诗文,其中倾注了他们的情感和对文言诗文的理解。如果让学生激荡在语言大师们抑扬顿挫而富有情感的优美旋律中,既培养了语感,又有助于理解课文,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2 范读。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范读,以声传情,“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4],有助于学生培养语感,涵咏文章的人文意蕴。

2.3 齐读。齐读犹如大合唱,气势恢宏,能迅速创设情境,振奋精神,形成强大的合力,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如果教师适当采用齐读的教学方式,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2.4 个读。个读能让学生依靠自我的体悟和情感共鸣,更好地涵咏品味文言文的精华,真正领略文言文的美感。

2.5 古诗新唱。文言文一般结构整齐,讲求骈散结合,韵律和谐。古人涵咏背诵文言诗文时,大多摇头晃脑地唱读,在唱读中涵咏文章的内蕴,体会文章的情感。同样,我们也可以借鉴古人的涵咏唱读法,把文言文谱成曲,古诗新唱,让学生在旋律的激荡中,涵咏文章的意蕴,品味文言文的美感。

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并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5]教师应真正领会涵咏背诵的精髓,把听读、范读、齐读、个读、唱读融入文言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还文言文课堂一片“琅琅读书声”,让学生在涵咏背诵的优美旋律中,感受文言文学习的愉悦,体会文言文的真正魅力,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语文素养。

3 课本剧表演法

高职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是古典文化艺术长廊中的一朵朵艳丽的奇葩。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教学中,应把文言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文言文,增强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真正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而课本剧表演法就是师生把文言文改编成课本剧,以一定的场景而表演的小品或小型话剧来表达文章内蕴,化枯涩为有趣,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文言文教学。具体如下:

3.1 导。课本剧表演常常会流入一种激情满满――迷茫无措――草草收场――不了了之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表演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观摩一些古代戏剧或电影,激之以趣、导之以法,有意识地去模仿和揣摩,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3.2 选。教师可选取一些人物形象生动、矛盾冲突跌宕起伏、情节一波三折的文章采用课本剧表演法,再现古人古事。

3.3 读。要表演成功,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涵咏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理顺故事情节,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品味课文内蕴,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编。改编课本剧时应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翻阅查找相关资料,揣摩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课文内蕴。当然,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删故事情节,但必须围绕故事情节发展与表现人物形象展开。

3.5 演。课本剧编好后,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协商选出编剧、导演、演员等,然后各司其职。这样,学生就会集思广益,在愉悦的演出中揣摩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蕴,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3.6 评。表演的目的,不只为热闹而热闹,还要揣摩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蕴,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因此,表演完后应进行适当点拨和小结,从而实现对文章内蕴的再认识,实现文言文素质的飞跃。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打开高职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的窗口,把文言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融知识性、娱乐性与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为一体,让学生以高涨的激情投入到热烈的文言文学习中,故事激趣、涵咏背诵,课本剧表演,寻觅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演绎多彩的生活,品味文言文的精华,展现自我的睿智,“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6]。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修订,引自大家国学[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8.

[2]朱熹.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M].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4]冯善亮.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J].中学语文教学,2005(8).

[5]李渔.笠翁偶集[M].

第6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一、补文互联一个词牌,明诗词之独特韵律

在目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关于诗词的特殊韵律的知识常常“缺席”,最常用的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和节奏感。《渔歌子》是小学课本中选录的仅有的三首词中的一首,相对于《如梦令》和《清平乐 村居》,学生更容易把它和诗混淆。“在中国文学中,词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文学样式”(叶嘉莹语),其语言除了讲究平仄、押韵外,还具有不同于诗的独特的节奏感、音韵美。如果,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关于词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独特的节奏、音韵后,再辅以反复诵读,更有利于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层面进行鉴赏,培养阅读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故而,《渔歌子》一词的教学中,特别要向学生强调的有关词的知识是词牌和长短句,它们有助于学生对这首词的节奏和音韵有所领悟。但单凭教师的讲述,无疑会显得枯燥、生硬,不易让初步接触词的小学生所接受。如果巧妙地运用“补文互联”的策略,无疑为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豁然开朗之感。教学中,教师依据“渔歌子”这一词牌,补文出示明代刘基以这一词牌填的另一首《渔歌子》,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主发现“渔歌子”这一词牌的特点。学生很快在浏览中发现第三句“三字断开”的特殊节奏,教师则可顺理成章地指出这就是“渔歌子”这一词牌所特有的节奏和长短句的特点,顺势介绍词牌名的特殊作用,并指出其中的“子”读第三声,为“曲”之意,“词”具有“歌”的特点。在学生能感受这首词的韵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诗词表现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默读、有声地读、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还可以带领学生欣赏《渔歌子》的吟唱版、歌唱版,甚至在学完后学着吟,学着唱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或更多的以“渔歌子”为词牌的词。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成功地“补文互联”另一首《渔歌子》进行结构上的对比,又引入吟唱和歌唱进行吟诵形式的突破,比较轻松地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词的基本知识,丰富了古诗词诵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创造了古诗词学习的特定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二、补文互联诗外传奇,见诗心之出世情怀

王国维曾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词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学中就须把作家的情感内容所产生审美趣味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效应。由于时空的交错,对当时情境的疏离,对诗人本身的陌生,使学生对诗真正意蕴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适度的古诗相关资料的补充、拓展,让学生实现时空的跨越,真实地走到诗人的身旁,懂其心、明其情,古诗词也就成为学生可亲可近的对话者,古诗词学习将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一首古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幅优美的画面、一种独特的心情。

三、补文互联渔翁形象,展垂钓之文化意蕴

第7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1.让校园的一草一木皆有诗语。我校的校园树木苍翠,花卉众多,灌木乔木参差成趣,红花绿草争奇斗艳。根据我校的校园特色,我们组织全体同学开展了“我为校园添诗韵”的活动,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诗语。要求同学们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配上古诗词,从而形成一种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举办形式多样的诗词咏唱、创作大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还必须有相应的一些措施来巩固强化。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古诗词的咏诵比赛、创作比赛。每天的早读时间,我们都安排有古诗词的吟诵,有时听录音,有时教师示范吟诵,有时学生彼此诵听;每周班级内举行一次诵诗会;每月年级内举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诵诗会,可以吟唱,形式多种多样。如此一来,年深日久,一种吟唱古诗词的浓浓氛围也就形成了。

二、了解常识,教给方法

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即了解作者,熟悉背景。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必须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包括诗人的兴趣爱好、风格志向、生活经历、为人处世、家庭境况……必须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军事、风俗、外交……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我首先就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2.教授诗词常识,锤炼古文化基本功。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诗歌鉴赏中的整体把握,将诗歌的“构架”有形化,让学生掌握古诗词构建音韵美、图画美、建筑美、人情美等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做到循法而入,破法而出。究竟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常识、感悟古诗词的美呢?

第8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历史并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它隐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现实性、情感性和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学科的这些特性。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乡土历史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04年,我在罗定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学。当时的情形是,罗定市的中考还不考历史,很多学校和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学生对学习历史也不怎么感兴趣。也正在2004年,我校被列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校。科长交给我的课程改革任务就是要摸索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利用乡土历史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开学第一节课时,我开展了一个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1)先让学生列举我市的历史名人,比一比哪个小组列举得多。(2)然后让各组派代表讲一位历史名人的事迹。(3)教师总结:历史就是人类过去的一切活动轨迹,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要了解更多的人物和历史知识就必须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这项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又如在讲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我也让学生了解我市的远古居民。远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罗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们居住在今天苹塘、金鸡等地的洞穴中,过着渔猎生活。距今四五千年前,罗定的泷江河、罗镜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类生活的踪迹。通过了解身边的乡土历史,学生对那些看似久远的历史就会觉得离我们很近,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了。

2005年,我到高中部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的第一要务仍然是想办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我始终坚信,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会想办法学好这门学科。因此,我依然是利用乡土历史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上必修1政治史中的“抗日战争”这课前,我想到罗定出了一个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因此想把他的事迹引入本课的学习中去。蔡廷锴是广东罗定人,因在1932年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时率领驻守在淞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而闻名全国。1933年11月,蔡廷锴与十九路军其他爱国将领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逐步转向与共产党合作的立场。1946年,在广州与李济深等共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第四届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深受全国各界的尊重。罗定人民为了纪念他,建立了蔡廷锴中学、蔡廷锴小学,还把他的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在上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蔡廷锴的材料,然后在课上举行一个题为“弘扬蔡廷锴将军爱国精神”的演讲比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国爱家的情感教育,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必修2“古代的商业发展”这课时,我告诉学生,明清以来罗定商人遍布两广,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粤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这课时,我告诉学生,明末罗定的冶铁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上“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课时,我让学生调查近代罗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情况。活动中他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了解近代以来我市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影响近代我市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在上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个专题时,我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罗定市的古代建筑工程。罗定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市区内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有明代建筑三元宝塔、明代罗定州城墙、清代建筑罗定学宫(孔庙)、清代菁莪书院等。

第9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补偿矫正教学模式分三个环节:前置性训练、形成性检测和后续性矫正。补偿矫正教学法在古文阅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导之以法、激之以趣、促之以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提升他们的古文阅读能力,继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下面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导之以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古文阅读的最佳方式为反复诵读,但是,反复诵读并不是机械性的重复,真正意义上的反复诵读,是有计划、有目标、逐层深入的,每一次诵读都能发现自身的漏洞以及新感受。因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首先要解决文字障碍,逐步疏通文章的大意,再深入剖析文章的深层内涵,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阅读步骤,即仿读(逐字逐句顺读下来)、解读(分析字、词、句)、悟读(疏通文章大意)、品读(剖析深层内涵,包括思想情感)、美读(转化为自身的文化修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均要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参与者和指导者,负责监督、指导工作,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诗朗诵、与古人对话等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他们的感知,同时面对学生的疑惑,要及时给予指引,引导学生换种思考方式,重新解读。在适当的时机,教师设置提问、检测环节,及时掌握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回馈,及时补偿矫正学生的过错,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

如学习柳永的《蝶恋花》,其教学重点和难点均在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讲解,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其深层含义常常被学生所忽略。因此,教师需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品味这句话的意味(提供写作的文化背景、相关的情感知识等),由学生自主感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从而使得学生真正领会到文章的意境、情感和美。

二、激之以趣,丰富知识,延伸故事情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传统的古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兴趣实际上是心理需求的延伸,因此,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的另一大途径在于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扮演古文中的角色,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古文的魅力,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形成一种合作模式,将古文中的故事情节,利用现代表达方式演绎出来,即延伸故事情节,来加强学生对古文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因此,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整的复述)或指导学生改编成课本剧(有创新),教师负责旁白并根据情节的需要,担任知识难点的讲解员,通过重新演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组织古文知识小竞赛或者综合性测验活动来激活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富有新鲜感,无论形式怎么多变,都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本身。

如学习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老夫人、张生、莺莺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人物的说话语气、目的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加深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在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自身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对滕王阁的想象描述出来,且要力求逼真。除此之外,要求学生结合掌握的物理知识,用自己的话分析滕王阁的建构条件、优势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古文学习产生兴趣,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促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学生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促之以情,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古文学习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探讨模式,即将学生分为4个~6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以小组综合成绩作为考核标准,督促每个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保证不拉小组整体分。

如古文词句的翻译,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得出最佳答案,以小组总成绩来评出优胜小组,予以奖励,可以带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进来,与学生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与学习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对于小组的任何成员,都要一视同仁,给予平等的表现机会。

如在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示范性诵读一遍,接下来由学习小组的各个成员轮流读,同时可以为学生的朗读效果评分,其他学生也参与到评分环节,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可以把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为每个成员创造答题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等待人,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综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