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米拉历险记范文

米拉历险记精选(九篇)

第1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对于繁杂而庞大的古代交通系统茶马古道而言,巴拉格宗只是其中一个非常细微的节点,细微到几乎被人遗忘。但这块与滇藏茶马古道若即若离,同时又通过一条细小的羊肠小道一头连接起滇藏茶马古道,一头连接起四川得荣的地域,带给我们的感受却是震撼的。

从香格里拉县上桥头村离开214国道进入巴拉格宗的那一刻起,就感觉进入到一幅山水画廊。从雪山流下来的水,经过层层林木和高山草甸的透滤,清透见底,水里盘根错节的树根、卵石和游鱼历历在目。

河的对岸,在险峭的山腰间,盘旋着一条细小的羊肠小道。没有人知道那条小道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在巴拉格宗被开发前,居住在这里的人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就是那条长达20多公里的险峻而细小的小道,有些路段甚至不能通过体形“庞大”的马匹或骡子,只能勉强供人和毛驴走过。因为有些开凿在山崖上的小道实在太窄,有些小道甚至只是峭壁上的一个凹槽而已。即便是在214国道修通后,巴拉村的人要想到县城去,也必须天不亮就带上干粮出发,沿着羊肠小道一直要到傍晚,才能走到214国道边搭车。

也因此,即便是对香格里拉的人来说,至少在五年前,巴拉格宗是遥远而陌生的。就是现在,这块有着176平方公里地域的地理标记,在众多新出版的地图上也是缺失的。这里所说的巴拉格宗,有着另外一个商业味十足的称谓――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

地平线真的消失了,在巴拉格宗。这是大自然的鸿篇巨制,从海拔5545米的主峰巴拉格宗雪山到海拔近2000米的河谷,峰谷间的落差竟达3600米。如果只是单有峡谷与河流,就没多少稀奇的了。至少在云南的许多地方,抬头是山,低头是谷。妙的是巴拉格宗3600米的垂直落差,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立体的地形、气候、生物空间,使其几乎囊括了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域,从干热河谷到现代冰川带所特有的自然垂直带立体生态类型及景观资源。

当我们从水庄出发,越野车沿新开挖的崎岖盘山公路向上攀爬。经过42道拐垂直而上700米后,一座白塔和玛尼堆出现在远处,旁边不远处是一座安静祥和的小村落。

这里就是巴拉村,位于壁立群山怀抱中一块稍为平整的坡地上,曾经是整个巴拉格宗范围内的唯一村庄,宛若一朵超凡脱俗的山花,绽放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巴”指巴塘,“拉”是到达的意思,村庄名字的本身,记录了一个族群、一个村落的迁徙历史。

据传1300多年前,巴塘地区的土司斯那多吉英勇善战,赢得了广泛的敬畏。然而连年征战,却让他的妻子仁称拉姆感到了疲惫和厌倦。一天,当荣胜而归的斯那多吉回到家中,却发现美丽善良的妻子拉姆不知所踪。老管家告诉他,部落中的老喇嘛来了,说了自己神奇的梦境,“那里山高,树绿,水清,有闪耀着祥光的雪山,还有宽阔的牧场”,拉姆听后就跟他走了。

拉姆的离开令斯那多吉痛苦万分,他决定带领部下去寻找那个神奇的梦境,寻找自己心爱的妻子。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后,在神的指引下,他们来到格宗神山脚下。老喇嘛神奇的梦境,就那么真实的呈现眼前,而斯那多吉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日思夜念的拉姆。从此,这个在巴塘地区显赫的家族,一个英雄的部落消失了,而在巴拉格宗雪山的脚下,出现了一个名为“巴拉”的小村庄,飘荡出袅袅炊烟。

斯那多吉的后裔们,一直恪守着祖先的理念,居住在这块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这个曾经有过60多户人家的村庄,现在只剩下十来座藏房,更是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还居住在这里,而且大多都是老人。更多的人家,都已经搬到谷底的水庄、那浪,或者是县城里去了。水庄和那浪以前是巴拉村季节性种植的地方,随着道路的修通,一些村民搬了下去,成为了有人定居的小村落。村子里显得异常的安静和祥和,一种摄人心魄的灵气总是飘忽在身边,若有若无地伴随着微风在流动。

一条坑坑洼洼的路,将我们从村尾引向村口。错落有致的房舍,歪歪斜斜的栅栏,码放整齐的柴垛,或是在某个角楼里恣意绽放的花丛,让这个古老的村庄显得更加的原始古朴。“吱呀”一声,一堵厚实土墙上的小窗打开了,一位大爷探出头来看我们,满脸慈祥而热情的笑,用藏语邀请我们进去喝茶。

村口的小山包上建有一座白塔。凡有重要事件,村民们就会在白塔旁升起藏香的烟雾,让它飘向西边那闪闪发光的神山――格宗雪山。白塔前不远处,就是险峻的大峡谷。在这里,村庄、白塔、神山构成了一条神奇的轴线,串起了村民们的生存、感情和信仰。白塔四周挂满了数不清的经幡,它们在风中飘扬,像是在诉说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梦想。

海拔5545米的格宗雪山是香格里拉的最高峰,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爬到峰顶。这座金字塔般挺立的神山,在古藏经中早有明确记载,是康巴地区的三大神山之一,现在还有来自康藏地区的成批信徒跋山涉水前来转山朝圣,他们相信转山会带来终生的幸福安宁。

第2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1乔治·马洛里 安德鲁·欧文

乔治·马洛里

1886年6月18日,出生于Mobberley, Cheshire, England。

1922年首次挑战珠峰。

1924年6月8日或9日,逝世(37岁)于珠穆朗玛峰北面。

安德鲁·欧文

1902年4月8日,出生于英格兰柴郡伯肯黑德。

1924年6月8日或9日,逝世(22岁)于珠穆朗玛峰北面。

自1921年起,马洛里曾经3次尝试攀登喜马拉雅山。1924年6月8日,马洛里和欧文在第三次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消失在茫茫雪峰上。他们是否登顶,成为珠峰历史上最大的谜题。

2希拉里

1919年7月20日,出生于新西兰奥克兰。

1953年5月29日,成功登顶珠峰。

1958年1月4日,率领英国南极探险队首次到达南极点。

1960年,再度回到喜马拉雅山区探险,并且开始建立学校、医院、修筑道路与桥梁,以及培训登山向导。

1990年,希拉里头像登上新西兰纸币。

2008年1月11日,因心脏病去世。

主要成就: 登顶珠峰 到达世界“三极”

1953年5月29日,在尼泊尔籍向导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 )协助下,成功登上喜马拉雅山珠峰,成为人类史上攀登珠峰第一人。消息传出,全世界为之轰动。4天之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伊丽莎白二世向希拉里授予她登基后的第一个爵位。

1955年到1958年之间,希拉里带领新西兰探险队完成了穿越南极的征程。1958年,为了支援一支英国科学考察队,希拉里驾驶改装过的农用拖拉机,首次通过陆路穿越南极洲,成为第一个驾车抵达南极的人。这期间,希拉里还不忘搭乘小飞机前往北极进行一次小小的冒险,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遍“三极”的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他还曾率领探险队抵达中国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头。

3丹增·诺尔盖

1914年出生在

1935年,开始做登山向导

1953年5月29日,诺尔盖和新西兰人希拉里一起登顶珠峰。

1986年,“雪山之虎”诺尔盖离开人世,享年72岁。

一个人与大自然越亲近,就越是容易对它产生敬畏之心。丹增曾经说:“站在顶峰我看到了以前所未见、今后也不会再见到的景象,这种感觉既美好又恐怖。”晚年的丹增极力反对后辈们继承他的事业。当他的儿子向父亲表示自己想登顶时,丹增这样回答:“我已经替你上去过了,你不必亲自登上峰顶。”

4梅斯纳尔

无氧登顶是延续阿尔卑斯式攀登的一种方式,通常指在高山的环境下,以个人或者两三个人的小队来登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补给;也不需要架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质,最终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折返。

阿尔卑斯登山方式因为最早在阿尔卑斯地区登山所采用,因故得名。其对个人的攀登技巧和自身力量要求更高,因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攀登类似珠穆朗玛这样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之后,逐渐被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所取代,在登山的过程中使用氧气,保证登山者的体能。

打破这一模式的是梅斯纳尔,他1948年出生在South Tyrol,5岁开始登山。20岁时,他和兄弟Gunter几乎爬遍西阿尔卑斯所有山峰。

梅斯纳尔是从1970年开始向14座世界最高峰挑战的,1978年,他和当时36岁的彼得·哈布勒同时无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5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

王富洲

河南西华人。生于1935年。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参加登山运动,登上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同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贡布

藏族,登山运动员,运动健将。聂拉木人。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1959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

屈银华

1958年参加中国登山队,曾先后登上苏联境内的列宁峰(海拔7,134米)、中国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山(海拔7,546米)和境内的念青唐古拉东北峰(海拔6,177米)。

刘连满

1958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59年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顶峰。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刘连满从北坡攀登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四人攻克重重难关,终于成功登上顶峰。突击队员刘连满在海拔8700米峭壁处连续托顶三位登顶队员,并冒着生命危险把仅有的氧气瓶留给冲击顶峰的队员。

6潘多

1939年出生,昌都地区德格县人。1958年参加登山运动。1959年7月7日登上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获破世界记录奖章一枚,被授予部级运动健将称号。1961年6月17日登上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获打破世界记录奖章一枚和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1975年5月27日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7仁那

地球上一共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独立山峰,它们全部分布于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上,登完所有14座高峰堪称登山界的“大满贯”,是所有登山家的“终极梦想”。以登山队为基础组建的探险队于1993年踏上征程,经过14年艰辛跋涉,终于在2007年完成了集体登顶14座高峰的目标,仁那就是其中一名优秀的队员。

仁那,登山队员,男。1966年8月出生。藏族,中国自治区谢通门县卡嘎乡人,国际级运动健将。1984年 参加登山训练;

1990年5月,中、美、苏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登上顶峰。

1988年被授予部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并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05年5月27日,在巴基斯坦北部乘车进山途中,探险队遭遇滚石,主力队员仁那头部受重伤不幸罹难。

8阿帕夏尔巴

他真正的名字叫拉帕丹增,大约1960或者1962年出生于珠峰附近的一个小村子拓米,1985年,他被招入Ehardt Lretan的环安纳普尔纳穿越探险活动担任厨房帮工。

1990年5月10日,作为协作,他与其服务的团队第一次登顶珠峰,此后的12年间,他以向导和协作的身份,先后22次参加珠峰登山队,21次登顶,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阿帕也因此被称为登山界的“迈克尔·乔丹”。不过,这位创造登顶珠峰纪录的夏尔巴人实际上却一直痛恨登山。他说:“不论男女,夏尔巴人的工作都危险重重,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活下去——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必须挣钱养家糊口,送孩子上学。我们的薪水很少,背着比体重还要重的东西,每天都非常辛苦。每年我都有一些朋友死在登山的路上,我们真是拿命挣钱。”

9小扎西次仁

中国登顶次数最多记录保持者

1999-2002年,登山学校学员

高山向导,教练

2004年7月国家登山队教练,登顶慕士塔格峰

2004年7月清华大学登山队教练,登顶雀儿山

2008年5月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队员

1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10尼玛次仁

中国登山教父

生于1967年,盐井人。

1984至1988年,尼玛次仁进入体工队,成为了一名射箭运动员。

1989年调入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担任翻译及联络官,后担任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1998年开始筹划登山学校的建立,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

2001年成功组织第一届登山大会,以后每年一届,延续至今。

尼玛次仁在国内登山界属于“教父”级人物,他于1999年创立的登山学校,与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并称为“世界上仅有的两所登山学校”。

第3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丛林穿越,崖降,溯溪,溪降这一路,深山幽谷,溪水涔涔,基本保持原生态,自然风光是原始质朴的美.虽然已经被开辟为旅游线路,所幸人为因素算来不多,不显,就是在陡峻之处加了防护的铁链及助力的钢管.漂流艇出发前,教官嘱咐我们要爱护万泉河,保护生态.心里有记着,但玩得高兴也有忘乎所以的时候……

在坐船到探险区的一路上,几条船上的人就已经开战了.大家都在朝另外的船队泼水,一路下来,尽是湿碌碌的一身,个个活象落汤鸡,只是还乐开了花!接下来就是丛林穿越了,由于是上坡路,路时陡时细,导游还吓唬人说,这里的丛林里有"见血封喉",早闻其名,故心惊胆战,连这么稀有可怕的树都有,一会还不知道会不会窜出什么吓人的东西哩.

悬崖速降,在教练的指导与保护下,利用绳索由岩壁顶端下降,感受一步一步走向悬崖,走向生命的"边缘"的一刹那;感受高空坠落前的瞬间!队员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落点,以到达地面.速降并不需要严格的专业技巧,但只要开始下降,就无法退缩,必须克服恐惧与障碍,坚持到底.从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到超越自我,最终走向成功.站在悬崖顶端,依葫芦画瓢地系安全带,主腰扣,八字环……然后……跳下来……天空很高,丛林很密,人很小,坠落很容易,对生命很依恋.蜘蛛侠,功夫片,垂直极限.在危险中挑战与生俱来的恐惧感.速降的技术是:右手位于右腰后侧,握紧绳索就能让身体固定住,右手放松会在重力作用下匀速下降.其实开始我很害怕,特别是那条绳索,我怎么看就怎么象条蛇——这辈子最惧怕的动物,都不敢抓绳,看着剩下等待的同事不多了,就只能赶鸭子上架拉.没想到,很轻松的一蹦一蹦就下来拉,想想不过尔尔呀.

溯溪,顾名思义就是逆流而上.其特点与乐趣在于不断克服一个接一个的急流,瀑布,跌水,旋涡,急流勇进,逆水前行.当然专门的器械,技术不可少,更要依靠队友之间的倾力配合.由于自始至终在水中行进,时而淌,时而游,往往不长的一段溪谷也要历尽艰辛才能穿过.

溯溪是在峡谷溪流的上下游之间,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的一项探险运动.由于溯溪所涉及的地形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域须用不同的装备,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因而使得这项运动充满了各种变化和未知.溯溪极具挑战性,溯溪者需要去挑战急流险滩,深潭飞瀑,克服艰难险阻.它要求同伴之间密切配合,去完成艰难的攀登,对于溯行者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成就,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同伴,付出艰险更会等到满足.在与峡谷溪流搏击后,在激情与沉静交替间,沉醉于蓝天碧水.感受着生命的跃动与安宁.峡谷之美最引人入胜的魅力,莫过它的神秘气氛.两岸树木,古藤参差阴郁.峭壁飞瀑洋溢者原始的芬芳.溪谷中的宁静和凉爽感更是最高的享受.

这次溯溪的最大感受,就是团结的力量,不可否认,这溯溪路上,若没有男同伴,我们的路将走不下去.象我们这样的旱鸭子,一遇到踩不着底的深处,那种由衷的恐惧由内而发——尖叫.男同事们要一个个的把我们接到浅滩上,闯过一道道天然的障碍,辛苦你们了!

最有刺激,乐趣的是高崖跳水项目.在临近最后一个悬崖,底下有一个据说是神仙凿成的"跳水潭",深约十几米,从崖上到水面约有8米深.想起平素我们观看一些体育比赛,运动员在十来米高的跳台跳水时的优美动作,有几个同事心里痒痒的,也想过一把"跳水冠军瘾".可是我们女同伴就惨拉,站在那里磨蹭半天就是不敢往下跳,逼不得已,一狠心,闭上眼睛往下就跳,"扑通!"激起水柱丈把高.直呛得鼻子灌满了水,但一浮上水面时就会高兴得哈哈大笑.我开始也担心被呛水,不敢往下跳,但看到女同事们一个个都那么勇敢了,自己也壮胆往下跳,真爽.只是看着别人沉下去似乎不到一秒就浮上来了,可自己却是扑腾了好久才往上冒呢,溺水的感觉想起来还是怕怕的.

第4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腹地,有一块被中外考古探险家称为“世外桃源”的绿洲,因其与世隔绝而鲜为人知,这块绿洲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达里雅布依。这个被称为“塔克拉玛干的肚脐”的小小绿洲的神秘性,不仅在于它独立支撑在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心,几近千年来未见诸记载,完全与世隔绝,也在于无人知悉它和它的居民们究竟有怎样的来龙去脉,它曾有过一个地名叫“通古斯巴孜特”(意思是野猪吊死的地方)。虽然在目前使用的中国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名,然而,它在国际上,特别是地理、历史、考古界的知名度绝不亚于楼兰遗址、交河古城。它为世人所知,仅仅一个世纪之久。

1895年,享誉世界的瑞典籍西域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克里雅河北上,横穿沙漠,曾对通古斯巴孜特作过考察,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成功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发现了丹丹乌里克和喀拉敦古城。几年后,楼兰古城的发现,最终确立了斯文・赫定作为一个探险家的世界性声誉,他的第一部考察新疆著作《穿越亚洲》也使世人第一次知晓在塔克拉玛干这个死亡之海的中心,竟然有一个小小的绿洲,它的名字叫通古斯巴孜特,在这片绿洲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

几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籍探险家奥利尔・斯坦因踏着斯文・赫定的脚印,来到了通古斯巴孜特,在斯文・赫定发现的基础上,发掘了喀拉敦古城,而且通过对通古斯巴孜特的土著居民做的人种测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上世纪20年代末,一位名叫黄文弼的学者作为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一员,对喀拉墩古城作了考察,在通古斯巴孜特留下了中国科学家的足迹。

上世纪50年代,当新疆于田县政府得知在自己管辖的地盘内,竟还有一群人生活在沙漠深处不为人所知时,便派出工作组前往考察,询问当地居民这里是什么地方,老乡说,是达里雅(意为河流)布依(意为河岸),于是,通古斯巴孜特便有了一个新的地名:达里雅布依,俗称大河沿。

上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刘雨田的沙漠独行客来到于田,从达里雅布依出发,演绎了一出单人独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人生壮举,是淳朴的克里雅人把他从沙漠的绝境中救出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帮他实现了横穿的壮举。

进入新世纪,达里雅布依又一次向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据报导,2001年10月,中法克里雅联合补充考察队进驻达里雅布依,以这里为大本营,沿克里雅河下游对沙漠深处的园沙古城进行了发掘考察,为时一个月,发现了五处古墓葬,一处遗址,几处居民遗址,带回了5具千年干尸,以及马鞍型大型石磨盘等有价值的文物。这是新疆考古史上在沙漠腹地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个古城,这是新疆自己的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一个千年古城,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将使世人有可能对克里雅河下游生活过的千年古人有了新的了解,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新的光彩。

达里雅布依,你是那么遥远,那么神秘。遥远到千年古城,千年古人;神秘得密封千年,鲜为人知。

达里雅布依,你是那么耀眼,那么耳熟。一部百年西域探险史,总也躲不开你,连斯文・赫定、斯坦因这些举世公认的大探险家都为你记录、写书,使你名垂史册,流芳千古。

达里雅布依,你是中外探险家的一块福地,他们前赴后继,都曾在你的怀抱里休整、补充、给养、考察问路;从你这里起程、穿越、探险、发掘,于是人们认识了塔克拉玛干的真面目,记住了承载这千年秘密的古城――园沙、喀拉墩、丹丹乌里克……以及它们曾有过的千年辉煌。

克里雅河上游的普鲁村

为了考察克里雅河源头。我们驾车从于田出发,向南沿克里雅河向昆仑山驶去。昆仑山前山地带气候极其干燥,由于受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的影响,干燥的粉尘漂浮在天空、覆盖着贫瘠的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灰蒙蒙的世界。从于田到普鲁村约100公里路程,其中,进入昆仑山后有40公里简易公路是1950年进藏时所铺设的。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扩,大部分路面都被风沙掩埋,在这种极端恶劣的道路上,我们的吉普车凭着高底盘和大扭力的优势,压着黄沙中深深的车辙低速地向前行驶,最终,用4个多小时才到达了普鲁村。

普鲁村现有1030口人,都是清一色的维吾尔族人,集中分布在克里雅上游狭长的河谷地带。源于昆仑山的克里雅河谷蕴藏沙黄金,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主要以淘金和放牧为生,因而得名于普鲁――维吾尔语意为“钱”。在历史上,普鲁村是进入的门户,也是多种文化宗教的交汇处。从普鲁村至的邦达错有一条高原秘道,几个世纪以来,这条高原秘道曾在军事、商务和民间交往等方面发挥过独特的作用。这条秘道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唐蕃古道。唐朝时期,吐蕃两次入侵西域,并在唐朝中期后统治塔里木盆地达百余年之久,当时走的就是这条通道。克里雅山口以北3公里残存的阿塔木帕夏遗址是公元982年,喀拉汗军队经过近百年的拉锯战后灭掉的于阗国,由于喀拉汗推行伊斯兰教,信仰佛教的于阗人被迫经普鲁村翻越昆仑山逃入吐蕃。

但普鲁人的祖先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舍去水草丰盛的平原地带来到荒芜贫瘠的昆仑山中?关于普鲁人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一是说普鲁人是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火,他们翻越昆仑山,进入了克里雅河谷;另一种说法是普鲁人原本是克里雅下游的土著民族,由于宗教战争,他们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园,沿克里雅河逃到了昆仑山中。据现代考古发现,克里雅河的发源地阿什库勒盆地和普鲁村附近有多处距今10000年―3300年的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这一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正是由于进出普鲁村的交通极为不便,这里的人们几乎很少与外界联系,他们依山傍水过着悠闲安详的生活,在他们身上还能看到古老的宗教和文化的痕迹。

普鲁在历史上因编织氆氇毯而出名,特别受吐蕃人的青睐。今天,这种传统的工艺受市场的影响渐渐地在消失,在普鲁村很少有人会编织这种地毯了。在普鲁村每家都有一个小煤窑,只满足自己家庭用煤,男人除了放羊和挖煤外几乎不干任何家务,休闲时大都集中在村委会门前晒太阳和聊天。而女人是普鲁村的顶梁柱,地位也是相当显赫,穿戴也很独特,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头戴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状似杯盏,直径不足10厘米,维吾尔语称之为“坦力拜克”的头饰。这种小花帽作为当地妇女独特的头饰,闻名于世。帽顶部用彩色绸缎做面,下沿用羊羔皮做成,做工十分讲究,妇女们把帽子用针别在头巾的右侧,近看似帽,远看宛如一朵花,样子十分别致。克里雅河流域的妇女的小花帽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帽子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在重大礼仪场合,还常可以看到身穿“七箭服”的妇女,这套服饰维吾尔语叫“派里间”,是沿袭古代狩猎人穿着的猎装而缝制的,胸前两侧带尖头的7条天蓝色缀饰,原为猎人的箭袋符号,后来渐渐演绎成衣服上的装饰图案,所以也叫“箭服”。这些奇特的服饰是怎么由来的,现在也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克里雅地区多种宗教文化交织的产物。这种奇特的服饰塑造了于田克里雅女人的典雅、高贵和神秘。

克里雅河下游的达里雅布依

2000多年前,克里雅河是一条水势很大的河流,它曾经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注入了塔里木河,河流的贯通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中道和南道的通道,这条沙漠通道连接着古代西域的龟兹国和弥国。后来,因为气候的变迁,克里雅河水量日趋减小,最后消失在沙漠腹地。就在这克里雅河消失的地方孕育出了一片被考古探险家称作“世外桃源”的绿洲,它就是达里雅布依。在这里有一个很小的维吾尔部落,他们以火相伴,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直到近代,随着国内外沙漠探险者的涉入,才使这里的情况曝光于国内外。

达里雅布依人之所以过着封闭的生活,缘于进入达里雅布依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从于田县到达里雅布依有230公里,其中有210公里在沙丘和沙山上穿行,全程共有9个平均高度有40米-50米的沙山,这让许多最高档的越野车纷纷败下阵来,早年进入达里雅布依全凭骆驼和毛驴车,进出一趟需要1个多月时间。2006年,自治区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给达里雅布依乡政府送了一辆东风牌沙漠运输车,成为乡里的交通和运送生活物资的惟一工具。

于田县享有探险之乡的美誉,达里雅布依是于田县的主要探险地。关于达里雅布依和达里雅人的传说实在是太多,甚至一些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还炮制出了克里雅野人的故事。出于对神秘的达里雅布依的好奇和向往,2007年春节我们一行12人驾车离开了乌鲁木齐,两天后到达了于田。虽然我们开的也是越野车,但要想翻越高大的沙丘进入达里雅布依,困难和危险是不可预测的,很有可能把车丢弃在沙漠之中。当我们到达于田县宾馆时,一眼就看到了我们预定的沙漠车和达里雅布依乡的王书记。王书记是从部队转业的干部,今年不到40岁,他一直在基层工作,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他任达里雅布依乡的书记已有6个年头了。他见了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欢迎你们,达里雅布依第一批游客。”为了我们这次沙漠之行,他给我们做了精心的安排,沙漠车上放了许多食品、蔬菜和矿泉水。

我们匆忙爬上了沙漠车的大厢,计划天黑前赶到达里雅布依乡。沙漠车驶出于田县10多公里后乡间公路就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沙丘。我们的沙漠车沿着隐约可辨的车辙轰鸣着向前行驶,虽说是沙漠车,但在起伏的沙丘上行使,速度慢的像只蜗牛,时速只有10来公里。

沙漠车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行驶,宛如大海中的一条小船,剧烈的颠簸摇晃使一些队员都发生了晕车现象,但这并没有减弱我们的兴致,随着沙漠车的漂泊,似乎透过沙尘的阳光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跳跃,克里雅河蜿蜒如一条玉石带穿梭在红柳和胡杨之间,河两岸婆娑的芦苇,河床上散落的羊群,芦苇丛中的驼队,都让我们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克里雅河属昆仑山北坡第三大河流,河床宽60米―150米,水面宽约20米,河流水情变化大,一般在7月―9月的洪水期,才有少量水流到达达里雅布依。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水渗入沙漠后形成的沙漠中的绿洲长廊,以前地图上把这一地带叫做大河沿,因为,达里雅布依在维吾尔语言中意为大河沿,是于田当地人对克里雅河下游两岸的统称。达里雅布依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仅17毫米,蒸发量达3500毫米,属典型暖温带极旱荒漠。在这宽阔的砂质泛滥的平原区,有众多的河湾、洼地与河滩地,有浓阴蔽日、芳草繁茂、古木参天的胡杨林、红柳、芦苇、骆驼刺等植被,形成达里雅布依绿洲。

进入沙漠两个多小时后,在一个长满芦苇的河床边遇到了两辆挂北京牌照的路虎越野车,他们是在我们前一天进入沙漠的,才走了不到50公里,其中一辆车就出了毛病,他们在沙漠中等了一晚上。等与我们相遇后,王书记用卫星电话给他们联系了一辆石油勘探用的大型沙漠车,只有用这种车才能把出毛病的车驮出沙漠,据说救援的费用也是4位数的。

下午4点,我们在沙漠中不停地颠簸了近7个小时后,看到了一家住户,王书记告诉我们,这就是达里雅布依的沙漠驿站,通常到达里雅布依乡要走两天时间,中途一般都在这里休息。

达里雅布依住户的房屋建筑零星地点缀在广阔的绿洲地带,分散性特强,一般相隔5公里―10公里才有一家住户,沿河两岸的房屋建筑为适应干旱沙漠环境,多用胡杨木做成房屋的支撑,再以红柳枝等编成围墙,围墙上再覆盖上河泥,屋内几乎没什么家具摆设,以沙垒成较高的台地,台地上覆地毯便成了床。

到驿站后,王书记告诉我们,我们简单在这里吃点东西,争取在晚上10点到达乡上。他还特意叮咛我们,让我们不要给这个驿站的主人送任何礼品,以免破坏了这里固有的淳朴民风。据说以前达里雅布依的人非常好客,只要客人进了门,主人必定要杀羊来款待客人,但现在随着一批批探险者的造访,这里的民风也发生了变化。

达雅布依乡位于克里雅河的尾闾,乡政府正好坐落在两个河汊子之间,要到乡政府必须要过一条小河,这条河在夏季和洪水期间有水,冬天被冰覆盖,春节期间正是塔克拉玛干地区冰雪消融的时期,这条河陷过无数车辆,在我们来之前,一个大切诺基车队就在这个小河里全军覆没,其中一辆车完全报废。在我们从乡政府返回的时候,我们的沙漠车也被陷了进去,沙漠车巨大的车轮被泥沙完全淹没,好在我们租用的是乡政府的车,在乡长和书记的指挥下,50多个护林员奋斗了6个小时,在小河的上游打了一个拦水坝,掏干了河水,连挖带拖终于把车拖了出来。

我们到达乡政府已是凌晨一点,220公里的路程我们的沙漠车整整跑了12个小时。当晚,达里雅布依的买乡长把我们一行人安排在一个乡干部的家中。

和买乡长交谈中得知,达里雅布依以前叫大河沿,这里几百年前就有人居住,达里雅布依周围有很多古代人类活动遗址。著名的有喀拉墩、马坚里克、丹丹乌里克和圆沙古城等。汉唐时“丝绸之路”的南道就是由此通行,盛极一时。在近代的探险史上,斯坦因、斯文・赫定等探险家多次造访过这里。解放后这里也是所辖的一个小村子,一直吃政府的回销粮,开始后,大河沿与失去了联系,这个沙漠中的部落也逐渐地被人们所忘记,他们开始过着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直到1982年,一支石油勘探队在离乡政府以北4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衣不遮体、攀在胡杨树上的牧童。而从没见过汽车的孩子被吓坏了,从树上跳下来,拔腿就跑,消失在树丛之中。这一偶然的发现被后来的媒体大肆渲染,什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克里雅野人等等消息也就不胫而走。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人开始在乡政府附近溜达,达里雅布依人都很和蔼,我们每到一家都受到热情的接待,这里民风古朴,习俗原始,住林间木屋,他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乡派出所所长告诉我们,这里的民警30年没办过一起刑事案件,他的工作是最清闲的。

据达里雅布依的王书记说,很早以前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经几百年的繁衍,目前达里雅布依全乡共有1300口人,沿230公里的克里雅河分布。世代生活在这片沙漠仙境的达里雅布依人,因为他们沿克里雅河而居,故也常被人们称作克里雅人,虽经人种、人口、生理、伦理、社会、考古、遗传学家长达百年的考察研究,但对其来历,血统和成分尚无一个确切的定论。时至今日,在古老的达里雅布依人身上仍笼罩一层神秘的光环,社会各界对其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说法是罗布泊人西迁的后裔,另外一种说法是蒙古族、藏族人的子孙,还有人说是丁零人的血脉,但现在克里雅人都称为维吾尔人。

自从1982年克里雅河尾闾这一世外桃源被媒体披露后,引起了于田地方政府重视,组织政府各部门到达里雅布依访贫问苦。在自治区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怀下,达里雅布依于1989年成立了中共达里雅布依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下设派出所、兽医站、医院、学校、粮站和胡杨林管理站),从此在这片神秘之地上,标志着现代文明开始进入,达里雅布依的主人由游牧逐渐走向定居。

克里雅人沿河而居,靠放牧为生。随着人口的增长,给克里雅流域的生态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克里雅人是依赖胡杨树为生,他们住的房子都用胡杨树来建,放牧是把杨树的枝条砍下给羊吃树叶,枝条和树干被当作烧柴。目前政府为了保护克里雅流域这片绿洲,聘用了100多名护林员,沿河两岸设立了胡杨林保护区,即使这样,盗伐林木和猎杀野生动物的事件也时常发生。

在闲聊中,王书记还告诉我们,按照现在政府的财力完全有能力修一条公路到达达里雅布依,考虑到一旦公路通了,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一世外桃源,会有更多的人开着汽车或拖拉机来这里砍柴,势必对克里雅沿岸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更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公路的维护也是个问题,乡上没有能力维护这样一条沙漠公路。

其实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办法就是将沿河两岸的克里雅人迁移出来。但世代沿河而居的克里雅人根本不愿意离开达里雅布依这片故土。为了彻底保护这片绿洲,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原生态的达里雅布依,地方政府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我们到达达里雅布依的时候,也是买乡长和王书记最忙的时候,他们和教育局的领导正在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让所有该上中学的孩子到于田县去读书,吃住等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即使这样克里雅人也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达里雅布依。后来我们得知,在乡政府的努力下,达里雅布依乡的154名学生正式搬迁到县城寄宿制学校接受教育。乡上的领导私下告诉我们,政府的意思很明确,从现在开始让孩子都去县城上学,将来没有孩子愿意回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世纪以后这里的人就会自然消亡,那时这一地区的生态就会得到彻底的保护。

克里雅河领域探险旅游非常丰富,县、乡政府都通过各种途径推销这一旅游资源。克里雅河达里雅布依风景河段位于克里雅河下游的大河沿一带,全长约50公里,呈南北走向,河流年均流量每秒22.6立方米,年总径流量7.06亿立方米,具有林、水、沙漠为一体的奇丽景色;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

当天中午,我们在买乡长的引导下,骑着骆驼翻越了一个大沙山,来到了8公里外的一户人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克里雅人的民居,从房屋的建筑和摆设来看,这家人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据买乡长介绍,这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山羊育肥和倒卖大芸。大芸是生长在沙漠环境下的一种植物,是种名贵的中药材,特别是产自达里雅布依的野生大芸,在当地的收购价是每公斤40元,贩到于田县就能卖到60元,高额的利润导致了克里雅地区的大芸数量急剧减少,沙漠植被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第5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至6月19日,南方强降雨已经持续20余天,防汛形势骤然严峻。人们在汶川大地震后尚未松弛的神经更加绷紧。

5月26日以来,先后四雨袭击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其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九个省区。

暴雨又一次考验了国家的防汛抗洪体系。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6月18日,今年全国洪涝受灾人口已达到4300万人,因灾死亡176人,失踪52人,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且对秋粮收成造成影响。

随着雨带北移,北方地区也陆续进入紧张状态。

罕见强降雨

在湖南、江西等省份,此轮汛情比正常年份提早一周左右到来。总体看,各地降雨来势迅猛,且持续时间长,与往年同期相比雨量偏多。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高辉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日降雨量超过50毫米即为暴雨天气。此次广东大部分地区暴雨时间为两到三天,局部地区甚至超过四天。

广东、广西的降雨量创下历年同期新高。从6月1日到6月16日,广东省和广西东部的降雨量多达往年6月、7月、8月三个月总和的一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如深圳,总量超过800毫米,城市严重内涝,致使围墙倒塌和山体塌方。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南方九省区平均降雨量也比往年同期高六成。

受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水系6月中旬以来发生较大洪水。国家防总统计表明,此次洪水为1915年以来排位第七的流域性较大洪水,其中西江相当于20年一遇洪水,北江为10年一遇洪水,西江支流桂江、柳江支流洛清江等为超历史纪录的大洪水。

长江流域湘江上游和赣江亦经历了从较大洪水到回落的过程。6月14日10时40分,湘江上游永州老埠头水文站出现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4.76米,列1940年建站以来第二位,流量达20年一遇。长江支流赣江的上游发生超警戒洪水,14日15时,干流赣州水文站洪峰超过警戒水位1.36米。

暴雨之源

连日暴雨雨量虽大,但多位专家均向《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南方暴雨仍属正常范围,并非极端气候现象。不过,他们也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拉尼娜现象增强,亦是此轮降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全球变暖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和与之相反的拉尼娜现象,并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一系列极端天气。其中,拉尼娜现象通常发生在厄尔尼诺之后,表现为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雨量下降;而西部水温开始上升,降水量也明显偏多。这被学者普遍认为是1998年的长江流域洪水和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成因之一。

拉尼娜现象使得影响中国气候系统的因子增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姜彤表示,以前影响中国气候的影响因子通常只有一两个,而现在却有三四个,包括拉尼娜现象、副热带高压和南海季风等。高辉也同意,本雨是受拉尼娜现象、南海夏季风和副热带高压等因素共同作用。

据其分析,拉尼娜现象使西太平洋海温偏高,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活跃的对流。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沿着位置偏向西南的副高西北侧输送,与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华南交汇形成水汽汇合,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以对流性降雨为主的天气。

与此同时,通常5月中旬暴发的南海夏季风今年提前到5月初暴发。过早爆发的季风使西南水汽输送到华南的时间更长,从而使降雨时间更为持久。

随着影响气候因子的增多,天气的预测将更加复杂,反常的天气也较以往频繁。在姜彤看来,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在气温平均值升高的同时极端事件频发,干湿交替与温度升高同时发生。

他还分析,今年长江流域的情况亦符合上述趋势。整体而言,今年长江流域比较干旱。但长江流域部分支流如赣江和湘江却发生了洪涝灾害。这也是干湿交替与温度升高同时发生而导致。“极端事件频发,使得以往百年一遇的事情,现在就变成20年一遇了。”姜彤说。

防洪软肋

总体而言,今年国家和各地防汛应急措施启动比较及时。但即便如此,汛情仍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究其原因,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所长程晓陶分析说,以往中国主要将防洪的精力集中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对此做出巨大投入,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中国对山洪的预警和城市内涝的治理依然属于薄弱环节,这一块成为防洪工作的重大隐患。

山洪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是中国自然灾害当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根据水利部2008年1月的中国水旱灾情公报,2006年因灾死亡人数为2276人,其中因山洪死亡人数达1612人,占总死亡人数70.8%。

在农村地区,山洪成为主要的洪灾危险。统计资料表明,全国21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就有1500多个在山丘区,约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威胁。1950年至1990年,中国因山洪灾害死亡15.2万人,占同期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67.4%。

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比,今年以来有上升的趋势。国家防总信息处处长马涛告诉《财经》记者,此次因灾死亡的176人中,70%以上是由于山洪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致死的。

早在2006年5月9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共同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已明确各有关部委防范山洪的责任和目标。然而,由于山区多地质复杂、交通不便,防洪预警预测困难重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一直未能落在实处。

对此,程晓陶认为,应加强山区防洪,而山区防洪的重点在于加强山洪预警预防能力和保证中小型水库的安全。

目前中国对于汛情的中长期预报往往不容易十分准确,且易在实践中引起误解。程晓陶认为,应当主要加强短期的预警预报,令其准确及时地到位。但在山区,政府现有的预警预报系统并不完善,因此,应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群防群治。

同时,中国南方及西北、西南地区多为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中小河流之上往往密布中小水库,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病险水库。一旦连日暴雨,中小河流上涨很快,极易超过警戒线,给中小水库造成压力,因此需要提前检修、预防到位。

此外,本雨造成多个城市严重内涝,凸显城市防雨功能不足。不少专家指出,要改善城市内涝局面,必须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大排水系统改进力度。

未来防洪形势严峻

今年以来的四轮强降雨,仅仅是气象专家所说的前汛期。前汛期过后,紧接着将是梅雨期。

往年南方前汛期一般结束于6月中旬,此后雨带北移至江淮流域,从而进入梅雨期。但此轮降雨时间持久令华南地区前汛期向后顺延,延续时间长于往年,梅雨期于6月19日才开始,比往年推迟十天左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告诉《财经》记者,从6月19日起,大气环流开始调整,副热带高压开始控制华南,主要雨带将北抬,江淮地区转为多雨时段。其中,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出现强降雨,降雨量一般有40毫米至70毫米,部分地区降雨量有80毫米至130毫米,局部地区有18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随着前汛期水位下降,珠江流域暂时告别了洪水威胁。但是随着雨带的北移,洪水的“阴影”转移至江淮流域。太湖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此外,黄河流域也存在一定的洪涝风险。

伴随着降雨,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风险正在集聚。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6月18日上午,太湖流域已降雨176毫米以上;太湖下游地区,即东太湖地区已经超过警戒水位。据国家防总预测,太湖流域将持续降雨。自6月18日至21日,太湖流域每日将有10毫米至15毫米的降雨量。6月22日,降雨中心将南压,太湖流域将有50毫米的暴雨。

太湖极易形成内涝。由于东太湖周边的杭嘉湖平原(即杭州嘉兴湖州地区)海拔较低,杭嘉湖地区围区依靠蜘蛛状的河流串流排水进入太湖,一旦连日暴雨,太湖水位升高到河流水位以上,湖水倒灌便会造成内涝。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姜彤告诉《财经》记者,太湖地区目前的排涝能力可以应对每日50毫米的降雨量。但他也提醒,一旦连日降雨,内涝的风险不可忽视。国家防总亦表示,6月18日后一周内,太湖成为防汛的重点。

此外,雨带北移之后,淮河流域笼罩在梅雨之下。尽管淮河流域目前水位较浅,但是由于淮河河道较窄,地势低洼,一旦面临连日降雨,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

在长江流域,目前湘江和赣江的水位逐渐回落,但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内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旦发生强降雨,长江水位也存在超警戒危险。

此外,一旦长江上游和下游的水相叠加,便容易形成洪灾。7月中旬,长江上游将进入雨期。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如果长江中下游持续降雨至7月中旬,“到时上游的水和下游的水叠加,长江就会重现1998年时的险情。”姜彤说。

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也表示,今年长江防洪度汛形势不容乐观,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

6月15日,黄河也正式进入汛期。黄河水利委员会表示,汛期主要多雨带位于华南大部、华北中部至淮河流域一带,黄河中下游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加之“二级悬河”形势加剧,病险水库安全隐患更加突出,东平湖滞洪区运用几率大、风险高,麻痹懈怠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使得今年的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第6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它将是一次友谊之旅,检测自身团队互助能力,见证上海与汉堡26年的友好往来;

它将是一次文化之旅,悠久的中亚文明、深远的欧洲文化激情对撞,55天览遍欧亚九国;

将于今年5月开幕的2012年上海•汉堡自驾探险游,诚邀渴望体验欧洲古国(如希腊、意大利)文明的自驾爱好者参与,沿途访问一系列上海友好城市(如塔什干、伊斯坦布尔、雅典、米兰), 每站都有丰富多彩的庆典,终点站汉堡还将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盛情接待每一位抵达目的地的自驾英雄!

六年夙愿终实现

说起2012年上海•汉堡自驾探险游的缘起,还要追溯到6年前,彼时为了纪念汉堡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中国之旅”汉堡总公司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老爷车拉力赛”。50辆德国老爷车载着近百名德国车迷和长途越野爱好者,历时74天,跨越一万多公里的欧亚旅途,从德国一路驰骋至上海,“自驾探险”的旅行方式将两座城市连在了一起。

风尘仆仆的德国车队顺利到达上海后,造型考究且数量可观的老爷车车队受到了沿途市民及媒体的热烈欢迎。上海繁华街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海市领导对组办者提出一个美丽的愿望:希望不远的将来,中国人也能开着车从上海出发,用自驾游的方式回访汉堡。

2012年,美丽的愿望终将化为现实,精心筹备数年的“中德友谊回访自驾之旅”即将启程!

历年活动回顾

2006年 汉堡-上海 老爷车拉力赛

首次老爷车拉力赛,开启了两座城市之间的友谊访问。

2007年 杜塞尔多夫-上海 老爷车拉力赛

26辆老爷车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出发,历时45天抵达上海。

2009年 上海-汉堡 世博会宣传之旅

6 辆自驾车前往汉堡,并沿途为上海世博会宣传。

2010年 不来梅-上海 世博之旅

老爷车与自驾车组成的“混编队”由不来梅抵达上海,庆祝当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并参与世博会不来梅日活动。

全新线路无与伦比的美丽

2012年5月21日,上海•汉堡自驾探险游将在上海正式启动,全程历时55天,从大平洋到大西洋,途经9个国家、100多个城市,10800公里……7月14日,二十多辆自驾车按计划抵达德国美丽的港口城市――汉堡。

自驾车队行程横跨亚欧两块大陆,一路领略我国新疆及中亚地区大漠孤烟的壮观风景,穿越历史遗迹星罗棋布的土耳其,亲临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希腊,拜访曾沉睡千年的庞贝遗址,造访罗马、梵蒂冈、锡耶纳、圣吉米纳诺、威尼斯、米兰等历史名城,驱车由南自北穿越欧洲,最后抵达目的地汉堡。

这条自驾线路事先由主办方进行了精密策划,分为国内段、中亚段、欧洲段三大段,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瑞士等九国多个风格迥异的城市。活动公开向全国热爱自驾探险的“车友”发出邀请,希望五湖四海的自驾勇士一起踏上探索之旅,为此行再添光彩夺目的一笔。

活动网站:

报名方式:

1.电话:021-3255 1236

2.省略

行者无疆 勇者无畏

“欧亚新丝路”自驾线路概览

第一段 国内A段

上海-西安 5月21日至23日 1407 公里

国内B 段

西安-喀什 5月24日-5月31日 3900公里

途经城市

上海、西安、兰州、嘉裕关、吐鲁番、阿克苏、喀什

行程看点

张掖: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壮美风景得天独厚。这里有巍峨的崇山峻岭,也有广阔平坦的戈壁,动植物种类丰富。在此聚居的21个少数名族中,裕固族为全国独有,民族风俗独特。

嘉峪关:明代古长城的西起点,是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现今仍有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等长城文化遗留。黑山岩画及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生活,也揭示了悠久的西北民风。

鄯善:“鄯善”曾为西域古国名,至今西域风情浓郁,《西游记》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火焰山就有三分之二的主体在鄯善县境内。吐鲁番沙漠风景区距离县城2公里处,将大漠风光和江南秀色融为一体。

库尔勒:库尔勒市坐落于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市郊8公里处有人称“天下最后一关”的丝路要道――铁门关,眺望着古往今来的繁荣与落寞。

阿克苏:维语意为“白水城”,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西北少见的怡人景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大寺、龟兹古城遗址等人文景观展示独特的龟兹风情。

第二段 中亚段

伊宁-伊斯坦布尔 6月1日至6月24日 5841公里

途经国家及城市

吉尔吉斯斯坦:萨雷塔什、奥什、费尔干纳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基发、努库斯

哈萨克斯坦:库尔萨利、阿特劳

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埃利斯塔、克拉斯诺达尔、索契

土耳其: 特拉布宗、托卡特、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伊普沙拉

行程看点

费尔干纳:费尔干纳古称“大宛”,共有一百多个民族生活于此,政治及地域划分非常复杂,现在仍是一些宗教极端组织的活跃区,繁华一时的中亚名城浩罕坐落于此。

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拥有2500多年历史,在古阿拉伯文献中被称为“东方璀璨的明珠”。旧城里有11世纪的古城墙,帖木儿帝国时期建造的宫殿、陵寝,15世纪的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等古迹。

特拉布宗:特拉布宗位于美丽的黑海南岸,是古希腊人在东方的居所,这座历经3000年的港口小城生机勃勃,喧嚣的集市与清真寺比比皆是,特拉布宗帝国的繁荣依稀可见。

安卡拉: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处欧亚之交,是西亚著名的“雾都”。无论是罗马帝国建造的安卡拉城,还是建于公元10年的奥古斯托斯,抑或是建于3世纪,拥有冷水、温水、热水池的罗马澡堂遗址,都在昭示安卡拉的古城魅力。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地,历经东罗马、拜占庭与奥斯曼的三朝古都,精彩看点数不胜数,因身于这座横跨欧亚大陆的唯一城市,见到的都是风景,摸到的都是历史。

第三段 欧洲段

伊斯坦布尔-汉堡 6月27日至7月14日 4861公里

途经国家及城市:

希 腊:卡兰巴卡、雅典、奥林匹亚、帕特雷

意大利: 巴里、苏连托、卡步里岛、罗马、梵蒂冈、锡耶纳、圣吉米纳诺、威尼斯、米兰、奥地利

德 国:斯图加特、巴登-巴登、汉堡

行程看点:

奥林匹亚:作为众所周知的奥林匹克发源地,这里的古遗迹数不胜数,几十个神庙、祭坛和祠堂组成了体育场、健身房、会议厅、休息室等公众区域,以公平竞技为宗旨的奥利匹克精神今天仍在全球升华。

苏连托:因为一曲《重返苏连托》,这座意大利小镇得到了世界级的声誉,宁静悠闲的氛围适合全年度假,白色建筑、湛蓝海水,一物一景都浸润在暖人的阳光里。

锡耶纳:锡耶纳位于托斯卡纳中部,是一座保存得特别完好的古城,处处弥漫中世纪的味道,城内著名广场的赛马活动已持续300多年,即使二战时期也未停止。

第7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心率过快,易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马拉松赛是一项十分艰苦、需要坚强意志力的运动项目。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包括全程马拉松 (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 (21.0975公里);10公里跑和健身跑四种比赛项目。

对于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跑完马拉松全程是一项中、小强度的运动。但对于缺乏系统运动训练的普通百姓,这样的跑步速度就属于大强度运动。年轻的专业马拉松选手,比赛开始阶段心率在150~160次/分,到了比赛后期,其运动心率可达180次/分或更高。而缺乏系统运动训练的人,心率会更高。因此,对于缺乏运动健身经历且存在心血管系统病理性改变而不自知的人,跑马拉松易引发严重心血管系统事件,如猝死等。

体温升高,易造成内环境紊乱

马拉松比赛持续时间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加,散热量低于产热量,易导致选手体温急剧升高。有研究发现,优秀的马拉松选手在跑完马拉松全程后,体温可达42℃。体温升高可导致皮肤泌汗量增加,水和钠、钾、钙等多种离子的丢失,破坏机体内环境。

市民马拉松,怎样跑出精彩

有运动健身经历的年轻市民,至少应在马拉松比赛前6个月,开始进行系统的长跑训练和超长跑训练。训练可以从跑步距离5千米、速度8千米/小时开始(即38分钟跑完5千米),逐渐增加距离和提高速度,直至训练6个月后跑步距离接近马拉松全程、速度达到10~12千米/小时。

一、 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马拉松比赛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初春和深秋时节,环境温度一般低于20℃,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顺序是先热身,后拉伸,即先进行慢跑活动,感到微微出汗时,可以做一系列的拉伸练习。准备活动可以提高骨骼肌温度,提高肌细胞内代谢酶活性,有利于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的及时与充分,尤其有利于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能力及时提高,可以明显缩短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提早进入稳定状态。

二、 比赛中严格控制速度

运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速度,尤其是马拉松比赛开始阶段,由于运动场面容易引起兴奋,切记不能随意跟在他人后面狂奔。比赛开始后3~5分钟,会产生一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的感觉,称为极点。继续坚持几分钟后这些感觉就会逐渐消失,机体开始进入稳定状态。一旦机体进入稳定状态,应该保持匀速,不要随意超越他人。因为任何在稳定状态下的速度加快,都可以引发部分无氧供能系统参与供能,造成乳酸堆积,进而使后面长时间的运动无法进行,不得不中止运动。

三、 比赛中需少量多次饮水

马拉松比赛每5千米设有供水站,分为饮用水和淋身降温水两种。切忌运动前大量饮水,因为过多的水进入体内,短时间内就会使尿量增加。比赛过程中也应该少量多次饮水。

四、 比赛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

马拉松比赛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冲刺阶段,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依靠途中匀速运动的维持。跑完马拉松全程后应继续慢跑几分钟(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然后做放松练习,最后做一些拉伸练习。

TIPS

1. “全马”主力:身体健康、有长跑训练经历及参赛经验的年轻人。

2. 中老年人,尤其是60周岁以上、有规律健身运动者,可以参加5千米或10千米健身跑。

3. 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度以上肥胖症、肿瘤、肝肾疾病等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加如快走、广场舞、太极拳、新编五禽戏等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健身项目,严禁参加全程或半程马拉松比赛。

4. 年龄在40周岁以上,缺乏健身运动经历,肥胖或超重者,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或长跑训练前,必须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以确保自身的运动安全,证实不存在运动限制性疾病后才可参与。

陈文鹤

第8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追踪消失的王国

刘 玮

摄影/刘 玮 王汉冰

千年以前史籍明确记载了它的存在。近百年前探险家指定了它活动的范围。但今天,我们却很难在现实中发现有关它的任何踪迹。难道这个被称为“山国”的西域古国,真如随风而去的烟云,消失在大山的深处?

千年一遇的“土崩瓦解”――补全佛教东渐的缺环

在中国佛教史上,西域是最先聆听梵音释语的地方,作为丝绸之路的中段,又是佛学东渐的接力站。汉代,在塔里木盆地环生的西域三十六国,大都与佛教的盛行和传播密不可分。《汉书・西域传》记载着一个小国――山国,它虽然不像有佛国之称的于阗、龟兹那样昌盛、显赫,却由于地处楼兰古国所在的罗布洼地与车师古国所在的吐鲁番盆地之间,像一条纽带曾经把两个地理单元间的民族与城邦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北朝以后,山国却神秘地从人们的视野中隐去。

由于山国的消失,在研究佛教传播史时,专家们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疑问:在佛学东渐的路线图上,库车-焉耆-吐鲁番-哈密-庙儿沟-敦煌,基本是沿古丝路-站-站传播,但其中却有个缺环,缺环的阻断处,就是库鲁克塔格。

由于山国的踪迹始终没有发现,专家又提出一个设想:“古时丝绸之路上的行人不补充水源只能走45公里,50公里左右必须有井源。而走一周左右该有可以休息和朝拜的地方。”那么,以兴地沟为圆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必定有佛教遗址――10年前专家曾据此预言,10年后,正是从这个“缺环处”同时传来发现山国遗迹和佛教洞窟的消息,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为了解开疑谜,证实预言,2006年8月中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疆师大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新疆人民出版社《探险》杂志等单位的人员组成的探险考察队,进入库鲁克塔格。经过在戈壁荒滩起伏不平的道路上六个多小时的奔波,车队正午时分来到一片由山间洪积扇形成的崖壁谷地。一路上,大量的雅丹地貌,让几位初涉罗布荒原的人惊叹不已。但对有着多次考察经历的杨镰来说,观察到的变化,却让他忧心忡忡――原来寸草不生的荒原长出了茂密的芦苇,以鬼斧神工般的独特造型闻名于世的雅丹坍塌为零乱的土堆。说明近期罗布荒原降临了千年不遇的雨水。这意味着什么呢?

当考察队在酷热中进入谷地时,眼前的情景把所有人都惊呆了,路上的担心变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巨大的土垅倒塌在陡立的崖边,如同实施了定向爆破的废墟。失望中有人开了个苦涩的玩笑:这回可弄明白“土崩瓦解”的词义了。

据当地向导小李介绍,他几个月前曾来过,当时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佛窟建筑,内有窗户,星罗棋布的排列,比较整齐,墙面有加工的痕迹,周壁有打毛抹灰的痕迹,高有两米左右,一边各有一小洞,还有搁油灯的灯台,并且有被火熏过的痕迹。由于近来罗布泊地区雨水较多,间或有洪水冲刷,这个有明显标志的洞窟已被冲塌。但从残存的遗迹仔细观察,人工雕刻的痕迹依稀可辨。

揭开谜底,印证预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探查对面崖壁因风蚀塌落而刚刚露出端倪的一排洞穴。只要我们挖开表面的封土,就可能成为重要遗址的发现者。但是,我们还是作出了另一种选择――让一切保持原始状态。因为,“佛窟之行”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与其大海捞针般地找寻山国的遗址,不如理清枝蔓,直奔信息来源的主干。

荒漠驿站与干山下的桃源――乌塘村

由于在被称为太阳墓地的古遗址耽误了时间,上路时晚霞已映红了半边天。

夜幕中的戈壁荒原上,忽闪着车队的灯光,偶尔有野兔,野鼠一类的生物在灯光中穿梭跳跃,显得有些诡异。在没有路标的荒原夜行,很容易迷路,车队沿着石山小心行驶、跟进。隐约中前方空气渐变,湿气扑面,两边清晰可见灌木浓密的阴影,汽车冲过路面时,两旁水花四溅。在这裸岩环绕的干旱荒野,难道我们真的走进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当晨曦逐渐勾画出库鲁克塔格的轮廓时,也揭开了小山村神秘的面纱。

村庄四周,全都是岩石的山体与干旱荒芜的戈壁。而村庄却被生长茂密的植被围绕,掩映在葱翠的林木之中。清澈的溪水从村外潺潺流过――千年不干涸的清泉滋养了荒漠边缘的一方净土。这是罗布荒原特有的环境特征:泉水托起了生命。

著有《最后的罗布人》的杨镰解释说:乌塘,在罗布方言中是驿站的意思,这里原来的地名叫“苏盖提布拉克”,苏盖提,是一种西部特有的植物――河柳,布拉克,是泉水。所以又译作“柳树泉”。现在以乌塘为名,则突出了它曾在历史上居于交通要道的特点――从汉代至清代一直发挥着驿站作用。

今年整100岁的霍吉在这个村里岁数最大,他和五个女儿及一个儿子一起生活,从来不愿离开山里。他小时候的家在山的更深处,也就是说属于“山居之民”。至今,乌塘的不少人家都在山中放牧。其中一个叫买买提・塔格(塔格即维语大山)的牧羊人,人们习惯称他为买大山,几年前在山里放羊时发现了一片洞穴,据说还有人头骨。

这一切都与典籍中关于山国的记载以及山国在地域沟通中的作用相暗合,于是一个世代相传的故事与一个神秘失踪的王国被关联到一起。

大小头骨的传说――山国的秘密

在乌塘村,有一个世代流传的故事:一个村民在柳树沟的某个山头放牧,一天在山坡上小憩,迷朦中望见一个山洞里有两个头骨,他到近处观察时发现,大头骨的眼窝可以放进他的拳头,而小头骨却只有拳头大小。

乌塘村牧羊人买大山的“发现”,使这个古老的传说在库鲁克塔格的边缘,有了现实定位的依据。

在古西域三十六国中,有两个王国的命运与库鲁克塔格密切相关。一个是盛极一时,却又神秘消失的楼兰。据考证,王国解体后,部分楼兰人穿过库鲁克塔格进入鄯善。如今不论是在楼兰故地、吐鄯托盆地,还是哈密纳职城,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而另一个“山出铁,民山居”的山国,却完全消融在库鲁克塔格的深处,至今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因此也被称作“失踪的王国”。

上个世纪初英籍探险家斯坦因在库鲁克塔格一带调查时认为,库鲁克塔格的辛格尔绿洲就是山国活动的中心,他所提出的主要论据:地理学和气象学的特征完全适用于乌塘村。今天国内的研究者则有人将沟通罗布洼地和吐鲁番盆地的重要道路,称之为“墨山国之路”。其起点,被定位于距乌塘不远的营盘遗址。

巧合是时常发生的,但当所有巧合都集中到一点时,就会让人觉得离谜底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一步跨出的前点,就是乌塘附近的一个峡谷――柳树沟。

在买大山的向导下,考察队进入了一个植被茂密的U型谷地。崎岖不平的山路、陡峭的崖壁、乱石嶙峋的沟壑,不一会就让人有了体力透支的感觉。但是同行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宣传部部长德力夏提・肉孜的亲历故事,让大家一下振奋了精神:不久前,正是为了寻找村民中传 说的“大小头骨”,他曾带人在这里踏寻了十几个小时,在极度疲劳时靠山坡休息,猛然被眼前大小不一的山洞所吸引,这些洞穴不仅很像人工开凿,而且有些似乎隐约可现文字的标记,这会不会是古代山国人的居所?

我们跟随他在一人高的芨芨草丛中穿行,小心地避过草丛中隐藏的沟壑,沿着山间一侧攀爬,随着高度的增加,对面的山体上出现了分散的山洞,有的三四个成群,也有的十几个分散、大小不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明显的,但无法容纳人们群体生活,而且没有文化遗存。如果这是古代山国人的居所,难道他们已将所有的历史痕迹擦拭得干干净净,仅留下满目沧桑和无尽的猜想7这个难解的谜团成了考察队话题的焦点。但是几天后,央视播出的一段影像,列出了角度不同的解密公式:敦煌石窟遗址附近新发现一组供僧侣坐禅修行的窟穴,有的仅容一人曲膝而坐。把敦煌发现的洞窟与柳树沟的山洞相对比,二者在形制上如同翻版复制。

按新的公式重新解读,也许会走出密码的迷宫,但此时考察队已踏上了前往兴地的行程。

兴地,正是山国遗址的圆心点,也许正像它的另一个称谓――布沿图布拉克(吉祥的泉水),兴地将会为荒原密码的解读注入加速进程的甘泉。

兴地――探寻神秘甘泉的序篇

杨 镰

19~20世纪的探险家们都知道。只有找到“阿提米布拉克”,才能涉足罗布荒原。今天的研究者认为,这个荒漠甘泉是否存在,是一个物种能否延续的保证。而这一切,都与兴地――一个家庭构成的村庄相关联。

与探险家擦肩而过的秘境

库鲁克塔格,是罗布荒原的北方界山。

可以说,20世纪与罗布泊、楼兰有关的探险发现,都和库鲁克塔格有非同寻常的联系。库鲁克塔格与罗布荒原衔接部位的三个地名:苏盖提布拉克、兴地、辛格尔,从19世纪起就标注在世界权威性的中亚地图上了。在那个时候,民丰、尉犁、库尔勒、且末……还远未为世人所知。

库鲁克塔格,这隐秘的干山,一直是丝绸之路与西部文明未经探索的秘境。从19世纪后期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始,到科兹洛夫、斯文・赫定,斯坦因、橘瑞超、亨廷顿……半个世纪间前来罗布荒原的探险队相望于道。然而,也许是楼兰、罗布人、小河、罗布泊……太有魅力了,这一支支探险队都与库鲁克塔格擦肩而过,竟没有谁真正走进大山深处,去探索山中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再一次深入秘境,理清这里的千古谜团。

我们在乌塘沟与当地的居民共同生活了几天。在纵深百里的乌塘沟,那隐藏在大山皱褶中的山民聚落乌塘村,那些不明底蕴的悬崖洞窟,那些行者留在石壁上的记录――岩刻与岩画,那别具一格、险象环生的石板栈道,那刻意修成的台阶,那些世世代代与大山相依的牧民……使干山库鲁克塔格充满生机。这生机延续数千年,并且随着丝绸古道流贯东西。

离开山中的绿色村落乌塘,我们的目标是重访新疆探险史上著名的兴地“一家村”与兴地岩画,为重新抵达荒漠甘泉阿提米西布拉克,寻找路径。

由一家人延续的村庄

一道如同巨大城墙般的山岭,横亘在面前。它不但遮挡了外人探视的目光,也阻断了进出大山的道路。我们尽量贴近山岭,折向北方。山路越走越曲折,抵达一个制高点之后,才弄清楚自己的位置,看到了库鲁克塔格不为外人所知的一面:在两道大山之间是苍莽开阔的平川,平川草木繁盛,与山外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世界。一条激流奔涌的小河,大致以从西向东的走向,在平川划出了优美的曲线,一个山民宅院就驻守在河边,成了点睛之笔。可要想抵达这山中秘境,必须通过极其难行的山路,我们为这制高点临时起了个名字――老虎口,越过老虎口的道路,是我在新疆经历过的最险峻、最具刺激性的山路。不是因为山路盘桓,不是因为道路狭窄,也不是因为落差太大。刺激性来自当车辆、行人与山壁处于平行状态时,人很自然会产生的那种悬空感。它使我联想到乌塘沟纵深处的石板栈道。终于来到了两道山岭之间的河谷,就如同释然走出了梦境。

兴地为世人所知,有150年之久。实际上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兴地成了库鲁克塔格的标志性地点。正是因为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20世纪初对罗布荒原的实地测量,才使兴地、兴地“一家村”、居住在兴地的罗布猎人阿不都热依木,永远留在了新疆探险史上。

兴地在国际比国内更知名,这与著名的库鲁克塔格的居民阿赫迈德・帕万关系密切。几乎所有的早期探险家,都曾提到世代生活在库鲁克塔格中部辛格尔地方的帕万,以及他那人丁兴旺的家族。甚至有人说,在库鲁克塔格游牧的山民,都是出自同一个祖先,那就是帕万的远祖。据记载,1880年前后,帕万和他的四个儿子已经居住在辛格尔的水源边,除了他们一家人,附近没有别的常年居住的邻居。后来,帕万的长子阿不都热合曼、次子阿不都热依木,安家在辛格尔以西的兴地。一开始的一二十年间,兴地仅有三间低矮的土屋,可从此,开阔的兴地河谷,早晚就有了炊烟,而兴地村也是名副其实的一家村。至于兴地这个地名的含义,探险家们众口一词,说是出自汉语,就是“兴旺发达的地方”。据说这是山民们的说法。通过对新疆探险史的研究与实地考察,对此我并不认同。在汉语西部方言中,“兴旺发达的地方”简称为“旺地”更通俗些。实际上,兴地的来源无疑更古老,兴地的语源应该是INDIA。所谓兴地,在西域三十六国时期曾是库鲁克塔格的代名词。

帕万父子是库鲁克塔格与罗布荒原的活地图与百科全书。与罗布荒原有关的发现,从沙埋楼兰文明到著名的兴地岩画,都与这个家族有关。曾在帕万父子家中做客的探险家,数以十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在塔里木东端作探险考察的前提条件,是能够找到辛格尔与兴地,找到帕万,并由他的儿子作向导。他们知道这个缺水荒原与干涸之山的每一处井泉所在,他们认得经过大山前往天山南北以至河西、青海、、内外蒙古的每一条古道。特别是,帕万的儿子阿不都热依木几乎出现在20世纪前期的每一支探险队中,从俄国的科兹洛夫,到中国的黄文弼。

荒漠甘泉与“世纪婚礼”

著名的荒漠甘泉――阿提米希布拉克,就是阿不都热依木发现的。

阿不都热依木在罗布人之中普遍享有威信,主要因为他是能够猎获野骆驼的猎人。一次,在追踪一峰受了伤的野骆驼时,他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野骆驼的伊甸园。山前洪积扇涌出的丰沛水泉构成了一处野生动物的繁育栖息之地,在浓密的芦苇丛中,竟有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从未受到人为干扰的动物王国。罗布人习惯用计数词60形容比较多,用1000形容极多,在真正抵达之前,阿不都热依木曾听父辈说起过这个已经迷失所在的、名为阿提米希布拉克(含义是“60个泉水”)的地方,据说,那里的泉水具有神奇效应,生灵不管受了什么伤,只要来到阿提米希布拉克,就会自动痊愈。在19~20世纪之交,探险家们公认的事实就是:只有找到阿提米希布拉克,才有足够的淡水,才可以涉足罗布荒原,甚至完成 由北向南的穿越。1900~1901年,斯文・赫定能进行由北向南贯通罗布荒原的测量,就是明证。没有这次实地测量,便不会有楼兰古城的发现。

没有兴地的一家村,没有阿不都热依木,人们对楼兰、对野骆驼、对丝绸古道、对罗布荒原与库鲁克塔格的了解,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较晚来到兴地的外人,是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作为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成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曾两次在兴地停留。这期间他不但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兴地的岩画内容,还对库鲁克塔格的山民们做了人种学测量。同时,他是惟一真正融入兴地一家村生活的外来人。兴地的岩画成了他的《新疆考古记》之中的精彩内容,他的另一部通俗探险游记《考古探险手记》一书,则记述了1928年他在兴地参加的一个终生难忘的婚礼。婚礼上,阿不都热依木的哥哥阿不都热合曼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了他弟弟买力克阿洪的两个儿子;他哥哥的另两个儿子则同时娶了他弟弟的另外两个女儿。这四对表兄妹的“世纪婚礼”(百年来库鲁克塔格与罗布荒原最隆重热烈的婚礼),使一家村像节日般热闹,夜晚灯火通明,人流熙攘……在贝格曼笔下,古人镌刻在石壁上的岩画,成了兴地千年不变的布景,这不夜村的无遮之会,使兴地的盛夏凉爽宜人,宾至如归。一家村是库鲁克塔格的象征。

走近猎驼人的后代

在我们的考察队到来时,兴地一家村仅有的三间低矮土屋,被一个整洁的山民宅院取代。斯文・赫定来访,已经是108年以前的事了,斯坦因在此组建他的前往敦煌的驼队,也过去整整一个世纪,距贝格曼离去,有80年间隔。但炊烟仍然在兴地袅袅升起,小河边仍然有牛羊在徜徉,土屋前后仍然布满人的足迹。不复存在的是阿不都热依木兄弟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往事。

目前,兴地山民宅院的主人叫玉努斯。

玉努斯和他的家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里毕竟不常见到北京、乌鲁木齐、库尔勒的客人。午饭之后,我们聚在房前的绿荫中。我问玉努斯:你听说过这儿原来的主人阿不都热依木吗?玉努斯告诉我们,阿不都热依木是他的爷爷。

听了他的回答,我迟疑了片刻。阿不都热依木是维吾尔族常见的名字,如同汉族姓王或姓张。这并不能说明一切。我继续问:你爷爷兄弟几个?“四个。”我立时绷紧了心中的弦。这二三十年间我在罗布荒原以及附近的村落做过许多次调查。我知道,“爷爷叫阿不都热依木”有可能是将外来人的提问转换成的信息。但是,阿不都热依木是四兄弟,这很少有人了解。“阿不都热依木的兄弟叫什么?”“哥哥叫阿不都热合曼。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我匆忙从提包中拿出由我编写的《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在这部书中有阿不都热依木兄弟的合影,是1928年拍摄的。我翻到这一页,问:“这上面有你的爷爷吗?”玉努斯看了看,指点着说:“这是阿不都热依木,这是阿不都热合曼。那个不认识。”阿不都热依木,阿不都热合曼,他指认得都对。那个他不认识的,则是阿不都热依木的弟弟买力克阿洪,当年的民间乐师,他没有住在兴地,一直随帕万居住在辛格尔。玉努斯指着一幅为“世纪婚礼”的新郎新娘拍的相片补充说:“这个个子最高的,是我姑姑,叫帕塔姆汗。”不错,那是阿不都热合曼的长女帕塔姆汗。――这些内容不可能得自传闻。

接着,玉努斯告诉我们:阿不都热依木的坟还在,前些年被人盗挖了,他们又将其重新收敛入土安葬。

在玉努斯陪伴下,我们参观了他的家。场院上一个类似独木舟的巨大胡杨木用具(玉努斯称为“马槽”),使我联想到罗布泊还叫作蒲昌海的往昔岁月。宅院后墙脚下的一个古朴的马灯,难道那是“世纪婚礼”的见证?

通过这次考察证实,阿不都热依木和他的家族没有离开库鲁克塔格,没有离开兴地一家村。在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过程中,我们也在寻找家园的守望者,文明的传承者。罗布人很少有人丁兴旺的家庭,几代单传相当常见,这显然与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有关联。阿赫迈德・帕万则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人是新疆探险史的名人,十几个孙子,十几个孙女,至今他的子孙后代仍然生活在先民繁育生息之地,这个家族当之无愧成了库鲁克塔格与丝绸古道结合部的东道主,成了山民与大山和谐相处的典范。

回应千古之谜的新起点

离开兴地,踏上了归途。我凝望着一家村升起的炊烟,炊烟仿佛与我们挥手道别。我们此行暂时告一段落,但对库鲁克塔格、对罗布荒原与丝绸古道的考察并没有结束。

第9篇:米拉历险记范文

《圣经》里“挪亚方舟”的故事叙述了一场淹没整个世界的大洪水,这几乎也是世界各地古老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虽然对大洪水的说法不尽相同,但对传说中大洪水的敬畏和恐惧却如出一辙。甚至在那些住得离海很远的人群中间,如美国西南部的霍皮印第安人和秘鲁安第斯高山上的印加入中间,也有这样的传说:一场大洪水曾经覆盖了大地,淹没了群山之巅,它将地球上的生命完全淹没……

可是多少年来,有关大洪水的传说一直是《圣经》里颇具争议性的故事之一。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是以一个地区性的事件为依据的。也许是某条河流的泛滥或是一场强飓风或台风的袭击,后来在长期的转述中被夸张、渲染了传奇色彩,增加了具体细节,最后上升为令人敬畏的神话。

然而,近年来发现的很多证据似乎都在表明,《圣经》里的大洪水很可能确有其事。下面将要谈到,这个让人惊诧的结论,是由两支不同学科的人员经过独立探索分别得出的。一支是地质学家,他们研究了一种生活在11600年前洪水时期的微小海洋生物的甲壳;另一支是考古学家,他们辨认出了距上述年代约8000年后的人类书写的字迹。

惊人的巧合

我们先来看看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的工作始于尼尼微(即古亚述王国的首都)的遗迹。尼尼微遗址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今伊拉克境内),苏美尔古国(考古界公认的世界上距今最古老的文明社会,起源于5500多年前)就在它的附近。在《圣经》里该地区被斥为罪恶的地方。公元1850年,一位名叫亨利・莱亚德爵士的业余考古学家在尼尼微遗址挖出了数千片破碎的粘土书板。这些泥板随即被运送到了大英博物馆里进行研究。在那里,一些富有探索精神的学者开始翻译这种奇异的、刻写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其中有一位业余亚述学家――名叫乔治・史密斯的钞票镌刻师常常在晚上去大英博物馆,花上好几个钟头研究这种在外行看起来活像泥地上的鸟爪印的文字。1875年的一天晚上,他捡起一块刚刚清理好的泥板碎片,研读上面的古亚述文,他越看越兴奋,因为这竟然是一份关于大洪水时期的记载。史密斯看到的是巴比伦“版本”的大洪水故事,是一首题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长诗里的一段。诗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尤塔・纳皮提姆的人及其妻子建造了一条大船,因而得以在一场淹没全球的大洪水里侥幸逃生。

这和《圣经》里记载的“挪亚方舟”的故事惊人的相似,所有研究者都认为,二者应该记述的是同一事件,因为这简直不可能是巧合。由于古巴比伦王国在《圣经》其他一些故事里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很多学者也认为,这两个记载中所指的可能是同一个地区的大洪水,也许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泛滥?因为这两条大河均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之后注入波斯湾。但是有一些考古学家仍不相信古巴比伦人在泥板上记载的是真实的事件。

5年以后,即公元187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在办美尔古国尼波城遗址,他们进行了为时长达4年的考古挖掘,共出土泥制书板约5万件,直到今天,这些书板仍在被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不断地研究着。其中有一块距今3700年前的泥板碎片上也记录着长诗《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所说的那次大洪水的故事。

显微镜下的发现

到了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爵士开始在巴格达与波斯湾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沙漠里进行发掘。 座寺塔的残基标志着此地曾经是苏美尔古国主要城市吾珥城的所在地。伍利的发掘获得了重大发现――吾珥城的王族墓地。帝王贵族们的陪葬品中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珍品:头盔、乐器、刀剑以及其他用金银和各种宝石制作的工艺品。更有价值的是,他还发现了许多刻写在粘土书板上的历史记载,与那些引人注目的工艺珍品及高超的制作技艺交相辉映。

早在伍利开始挖掘之前,学者们就已得到了一份所谓“苏美尔历代帝王年表”,初步勾画出了苏美尔古国王室的历史概貌。但学者们却普遍不太相信年表上的记载。伍利在他的笔记中写道:“年表是从‘大洪水’前在位的那些国王开始的,八个君主统治的年代加起来竟达241200年!可见它是很荒谬的。”

现在伍利在吾珥城遗址发现了记载着一些和那份帝王年表里相同名字的文字记录,其中包括吾珥第一王朝创始人的名字。在此次发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该王朝是虚构的,而现在它已成为有史料支撑的史实了。根据那份帝王年表,苏美尔第一王朝应该建立于大洪水之后,这一时期苏美尔的许多国王似乎都统治了几代人之久。

伍利认为,“这一墓地是在苏美尔第一王朝建立之前不久刚刚开始建造的。”他相信在苏美尔第一王朝建立之前肯定就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但是除了那份帝王年表提及大洪水之前的王朝以外,没有别的物证揭示苏美尔人的来龙去脉,好像他们是沙漠中的种子,在一场雨后便突然发芽露头了。

伍利细细审视了发现的文物之后,决定从墓穴下面再向深处挖去。工人们挖去约一米厚的破砖、灰烬及碎陶片,“突然。这一切中断了。”伍利后来写道,“往下不再有陶片和灰烬,只剩下沉积而成的干净泥土。”

在坑下工作的当地挖掘工人告诉伍利说,以他们的经验,下面不可能再挖到什么东西了,最好是另寻别处。但伍利很固执,经他坚持,挖掘工作继续进行。挖去两米多厚的净粘土后,他们终于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的燧石工具和陶器碎片。伍利跳下大坑,察看粘土坑壁上的特殊“纹理”并作了重要记录,然后叫过他的两个助手,问了他们能否解释这一切。伍利后来记载道:“他们说不出所以然来。我又向妻子提了同样的问题,她转过身去,漫不经心地答道:‘这当然是那场大洪水的遗迹了。”伍利下结论说:“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显微镜下的分析表明,这一厚层干净的淤土确实是由于一场大得足以冲刷掉整个苏美尔古文明的大洪水而沉积下来的,因此它成了证明传说和口述文学中讲到的大洪水的无可争辩的地质证据。对学者们来说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起源于吾珥城,即亚伯拉罕率族移居的出发地,他带走了苏美尔人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吉尔伽美什史诗》与“挪亚方舟”的故事来源于同一个地方,它们通过美索不达米亚沙漠里的考古坑又联系在了一起。

全球性的大灾难

然而,无论是伍利还是科学界当时都认为,这仅仅是局部地区的一场灾难,即发生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毁灭性水灾。这一观点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有所突破。当时有两艘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好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里面裹着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浮游生物的甲壳。这种称为“有孔虫”的小生物在海面上生存,海水温度及咸度经化学作用表现在它们的甲壳上。当它们繁

殖时,甲壳就脱落沉入海底。这部分海底的横断面以沉积泥芯的形式被钻上来,上面记录有一亿多年以来的气候情况,每2.5厘米泥芯都代表着地球历史达1000年之久。

两艘考察船上的学者分别对这些泥芯进行了分析,这些人都是当时国际上海洋考古的权威,包括迈阿密大学的塞孔埃米列尼、罗得岛大学的詹姆斯,肯尼特和剑桥大学的尼古拉斯’沙克尔顿。几位专家的分析都显示出墨西哥湾的海水含盐量曾经有过巨大变化,提供了关于曾经有大量淡水涌入墨西哥湾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迈阿密大学的地球化学家杰里斯蒂普用放射性碳测定了全球性的大洪水发生在距今约11600年前。

发现“挪亚方舟”

根据传说,“大洪水”之后,“挪亚方舟”漂泊到了亚拉腊山的山顶上。《圣经・创世纪》中也记载:“方舟停在了亚拉腊山的群山之中。”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部,靠近伊朗,是一座海拔5065米的活火山,山顶终年被冰川所覆盖。这座山历史上就被当地居民尊奉为圣山。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