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第1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基础会计 职业能力

一、引言

随着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与要求不断变化,具有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择才条件,这就迫使当前应用型高校对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基础会计》(也称《会计基础》或《会计学(原理)》,以下统称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良好会计职业能力是指财务管理人员遵守国家会计规范、恪守会计职业道德,能够将所掌握的会计理论和技能熟练应用于实务工作中的一项管理能力。为此,应用型高校有必要对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中不适应的、落后的内容进行改革,以使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市场需要。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就《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相关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总结起来主要围绕以财务会计相关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内容进行研究为主,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内容介绍顺序上通常是先概述会计职业和岗位,对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起到起点式教育从而发挥其在整个后续专业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并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让学习者了解或观看诸如专业背景相关知识(专业入门教育)与当前专业有关时事新闻来使其对专业有个整体框架认知,为后续专业课程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在国内,相关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体现为从财务管理人才职业特征出发,提出应用型高校如何根据专业特征来有效实施《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从而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起引导性和开创性作用,培养具有会计职业思维与职业操守,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邵瑞庆,2007)。二是从培养目标转变方式出发,要求培养出具有“管理型”财务管理人才;从具体培养内容上如强化师资力量、完善课程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角度对以《基础会计》课程为起点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裘益政,2008)。三是进入新世纪后,大部分学者和实践教学人员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式与手段、教材建设、师资教学水平提升方面提出提升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以突出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能力。

三、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教材、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

(一)所用教材内容结构不合理。纵观国内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所使用的相关优秀教材,内容的编排几乎是前三分之一是会计基本准则(如会计假设、职能、方法、要素、等式、核算基础及记账规则)的相关基础理论;中间部分为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具体经营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何进行相应的、简单的会计处理;余下为相应财务报告内容介绍及简单会计核算组织或程序介绍。归纳起来,最基础的内容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占据大部分课时,而财务报告和核算组织及信息化的内容往往在后续教学中由于课时不足未能深入的介绍和进一步操作。这就造成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讲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围绕会计做账等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而这些内容根本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应用型高校该专业师资大多是来自“学校―学校”招聘模式,具体到《基础会计》授课教师,理论水平能够胜任,但并没有过多的实务操作经验,由此导致在教学中涉及诸如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财务报告编制以及会计信息化相关软件操作过于理论和理想化,致使学习者学习了该课程后从事基础性财务会计工作时往往缺乏独立操作能力,甚至不知从何下手,不但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岗前专业培训成本,而且也影响了用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理论教学占主体。

1.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目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课本理论内容泛泛而讲居多,比如通过黑板或多媒体演示教学会计分录和简单证证、证账、账账之间的勾稽关系,很少展示实务中相应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账页格式和精美的账本,更没有涉及在具体填制凭证与登记入账过程中如何填写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2.实训教学内容单一。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别构成《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其中,实训内容通常安排在理论内容介绍之后进行,在具体实训课堂操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实训时间较短,长为一个月左右短则一周左右时间;另一方面,实训内容几乎是选择一套理想化设计好的例子编成的教材和相应凭证与账本供学习者进行手工操作,或者购买相应教学软件进行理想化操作来完成实训教学。

3.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规范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介绍笼统甚至缺失。在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整个教学中,教学和教材内容中几乎没有提到作为一个财务会计人员应当遵循哪些具体会计职业道德,甚至在后续的会计组织中涉及到相关内容亦是简单介绍。(2)会计信息规范介绍不够深入。对国家或者财政部颁布的相关会计信息规范法规内容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并没有进行重点介绍,致使学习者走上工作后不了解甚至不能熟练地、规范地进行操作。

四、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之建议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应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教学模式。

(一)“一中心”。是指以强化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会计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为了满足市场所需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应用型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既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使所学内容能够满足学习者对会计职业技能的训练学习与操作。为此,《基础会计》课程教材建设就成为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

为实现培养财务管理专业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目标,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材内容应按一定顺序合理编排包括专业导入、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等内容。

在专业导入内容方面,结合实际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会计职业和岗位、专业相关背景的导入来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促使其思考专业与课程相关问题。

在基本理论上,可以采用案例导入方式,从介绍实务例子的财务报告出发,首先,引导学习者能够初步对以财务报告中报表为主的内容产生整体框架认识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其次,教学中应逐步从实务实实在在的凭证与账簿中看到操作内容和相互勾稽关系,由此过渡到会计含义、职能、对象、要素、账户及记账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当完成上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后,通过介绍相应会计信息化规范和财务软件具体操作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边学边做,学做同步来强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二)“双轨制”。在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部分,应当建立“双轨制”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见下图)。该体系包括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及企业顶岗实习等四个环节,并且这些环节构成的整个过程既要对学习者手工处理能力进行训练,又要通过财务相关软件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学习者进行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

为了实现“双轨制”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高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

1.“走出去”方式。“走出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将校内教师外派到相关合作企业中进行锻炼(或挂职),通过一段时间实践操作后将考核合格的教师安排回校从事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将部分学习者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安排到相应实习单位实习,通过具体实务操作强化学习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引进来”方式。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将用人单位财务经理引入到课堂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或担任课程指导,将实际业务展现在课堂上并指导学习者如何操作。有条件的应用型高校还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达成在校内设置企业财务工作室的形式,让学习者不出校门就能够亲身观察或参加企业财务会计业务操作实习。

(三)“三注重”。 “三注重”主要包括注重基础性、注重开放性及注重实践性。

1.注重基础性。《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具有基础性,也为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

2.注重开放性。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要实现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学改革就必须与市场接轨,不仅要发挥校内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应和市场用人单位密切合作,以“双导师制”促进学习者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机制建立。

3.注重实践性。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来支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应当发挥应用型高校和市场联动效应,实行诸如“校企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到用人单位实际操作与“双导师制”指导,促进《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运用,以实现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在“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教学模式中,“双轨制”中的“基础技能实训”环节是“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同时《基础会计》课堂理论学习服务于后续“基础技能实训”环节;“三注重”中的注重基础性、注重实践性的首要环节是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因此,“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的人才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良好会计职业能力是否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从财务管理人才良好会计职业能力培养角度出发,通过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在教材、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为满足目前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需要对《基础会计》进行教学改革,应采取“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教学模式。J

参考文献:

1.王跃堂,赵娜,魏晓雁.美国财务业绩报告模式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6,(5):66-72.

2.葛家澍.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J].会计研究,2004,(1):9-19.

第2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课程,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基础”课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成败,而其教学有无吸引力直接关系着“基础”课教学功能的发挥。从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广大学生对本课程的反映来看,本课程存在着教学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一、“基础”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存在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有些学生认为“基础”课与专业课不同,专业课是他们将来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不得不学,而“基础”课与个人今后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在学习上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认为“基础”课内容空洞,脱离社会实际,而且许多内容中学都曾学过,提不起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效率很低,是否听课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应付得过去就行了,因而普遍存在为修满学分而被动学习的现象。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

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理论的讲解上平铺直叙,不重视扩展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只是告诉学生理论“是什么”,不教他们分析“为什么”,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的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因此在讲课时难以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熟悉的就讲,不熟悉的就不讲,讲课缺乏逻辑结构,学生很难对“基础”课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极大降低了对“基础”课的兴趣。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面对沉闷的课堂,讲课提不起精神,自信心也受到严重打击,于是机械灌输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指明了方向。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中对人的认知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教学核心不是对学生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深化对学生的认识,科学地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确立大学生在“基础”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础”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思考不积极,学习不主动。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和重视学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开展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内心需要。了解学生是上好“基础”课的前提,只有研究学生,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路,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找到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关心学生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关注他们成长成才的需求。

最后,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学生的权利、学生的价值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作为现实社会中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和追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以寻找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其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在注重知识教育、行为引导的同时,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

(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转化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基础。

“基础”课教师要紧扣国家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创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转化。

首先,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这是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出发点。“基础”课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把握新教材的逻辑体系,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忠于教材,紧紧围绕教材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其次,加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基础”课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实际,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固然教材内容是“纲”,但由于它是原则性内容,因而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此,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从教材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思想问题。教师在讲解一些理论问题时,应该尽量选取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学生成长的实际相结合,让抽象的理论活起来,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转贴于  最后,坚持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基础”课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此,在构建“基础”课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每一章内容都必须努力把这两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用道德知识为法律素质的养成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用法律知识为道德素质的养成提供制度保障。避免在教学体系建构上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只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传授,忽视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要么只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传授。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增强高校“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基础”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着重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的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首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紧密地联系社会实际,用先进人物的光辉榜样和典型的法律案例来影响和教育学生。近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很好的范例。针对“基础”课的特点,根据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辩论会、论文答辩会、学生讨论会等教育教学新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经由互动可以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反省和批判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这种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基础”课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手段,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以丰富的音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问题、疑难问题,可有选择地放映一些优秀影片或文献资料片,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不拘小节的人》等影片,学生兴趣很浓厚,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最后,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为学生提供调查题目及调查规范和要求,让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相关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直面社会变迁,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中,也培养学生收集材料、观察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保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国情、世情的深入了解,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基础”课教师素质。既要提高“基础”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他们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功底,又要提高他们的人格素养,坚持严谨治学、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优良学风,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2]于林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新模式——论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第3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科 五年制 课程内容 职业化

[作者简介]杜凤岗(1968- ),男,河北泊头人,河北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安惠敏(1983-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河北 泊头 06215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47-02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关键在于严格幼儿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和考核机制,深化幼儿教师的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这要求幼儿师范类院校要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作为我国一线幼儿教师培养主要渠道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要紧紧围绕课程这一学校教育的核心,努力使课程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都能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其中,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是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现行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是由过去中等和高等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叠加而成,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门类众多,容量过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招收初中起点的学生,进行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了弥补学生高中文化的缺失,学校开设了大量的文化补偿和专科通识教育类学科;为了塑造学生从事学前教育的理念、技能、实践能力,开设了众多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类学科。虽然这种内容结构适应了幼儿教师“通才”教育的特殊性,但也造成了学科林立、内容繁杂、总量过大的问题。

(二)结构不合理,系统不科学

现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的内容体系采用必修课唯一、课堂教学主体、显性课程主导的形式,缺乏必要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忽视学生的选择和个性;文化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主要移植于高中和专科的课程内容,采用分科设置课程,体系庞大,挤压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空间;课程内容系统忽视横向的通联关系和纵向的领属关系,学科各自为战,内容彼此阻隔、互不贯通,没有达成一致的职业教育价值指向,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和“渐进式”梯度结构。这种“结构性”的问题淡化了职业教育的“色彩”,难以形成课程系统的整体教育合力,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三)内容陈旧,定位不准确

现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课程内容主要移植于过去中等和高等幼儿师范教育,未建立起具有“五年制”特色的教材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学科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不统一,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原理阐发、轻案例和实际运用”等问题严重,不利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框架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不同于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学前教育本科,它主要是面向幼儿园教育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这种特定的人才规格定位决定其课程内容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因此,其课程内容的构建必须确立“实践能力本位”的思想,采用职业教育的理念,讲求“工学结合”和与未来岗位的对接,打造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特色;必须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注重专业文化、理念、态度和专业技能能力的培养,打造课程内容的专业教育特色;必须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通才教育”的特殊要求,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和基础性,打造全面教育特色;必须体现其高等师范教育的属性,做到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两结合”,坚持学生人文和专业素质“双培养”,围绕着“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建设,打造素质教育特色。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在满足“ 广泛、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工具性和基础性;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以职业素养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理念化和实践性;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以幼教岗位实际需求为指向,突出语言、艺体、保育教育等职业核心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进行全面启蒙教育的要求,构建“文化奠基、理念引领、应用为本、技能先行”的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基于上述认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建设的框架应包括文化基础与应用课程、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三个课程板块,各板块由相互贯通学科集群组成,采用“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活动课程并存”的课程设置形式。

(一)文化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板块

此板块由三个学科集群构成。首先,需要对现行课程中的文化补偿和专科通识类课程内容进行压缩整合,由分科设课转化为综合学科设置,为专业课程开设预留更大的空间。其次,对文化学科内容进行专业化改造,嵌入职业教育功能,文化基础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并行开设,以发挥其文化奠基和专业教育的双重功能。

1.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集群。把高中文化补偿课程中人文类学科(历史、地理、政治等)和专科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类学科以及其他门类社科类知识压缩整合,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综合为“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与“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相互融合,横向贯通,并行开设,实现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在学前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集群。把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整合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与“幼儿园科学、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并行开设。

3.学生成长指导学科集群。把幼儿教师礼仪、就业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道德与认识、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学习方法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整合为“成长指导”学科,缩减周课时,拉长学程,伴随并指导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以上三个学科集群均为必修课程,应在后两年学程中适当添加文化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以及国学、文学名篇阅读等,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内容板块

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是实用型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志,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是核心课程。此板块构建要遵循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讲求内容的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必须提供技能训练的程序和原理性知识,必须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科内容结合,使学生明确每项技能“怎样做”“为何做”“怎样用”;要根据幼儿教师职业的需要,把语言、艺术、教育教学技能等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把综合教育技能渗透到一般专业技能训练中。本板块主要由六个学科集群组成:

1.汉语言学科集群。“文选与写作”“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幼儿文学” “听话与说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辅导”“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语言文学基础与应用主干学科依次全程开设。其中“文选与写作”放在在一、二年级,“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放在三年级,“幼儿文学”放在四年级,“听话与说话”放在前三个年级,“普通话等级证书辅导”放在四年级,“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放在五年级。同时,把“朗读、讲故事”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全程开设,使之形成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为主线的语言课程系统。

2.外国语学科集群。与上同理,本集群由“实用外语语法与语音”“外语基础”“外语阅读”“外语口语与听力训练”“少儿外语教学法”等主干学科组成。其中一年级开设实用外语语法与语音,二、三年级开设外语基础课,四年级开设外语阅读,五年级开设少儿外语教学法,口语与听力训练课全程开设,以突出外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3.音乐学科集群。围绕着幼师生音乐素质综合性要求和音乐素质生成的规律,音乐课程内容应由音乐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逐步过渡到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应用。开课的顺序大致为:一年级开设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形体与舞蹈基训;二年级开设声乐基训、和声与键盘、现代舞蹈;三年级开设歌曲演唱(儿童和美声、民族、通俗歌曲)、键盘器乐弹奏与合奏、民族与国外舞蹈;四年级开设童声合唱与指挥、键盘即兴伴奏、少儿舞蹈与创编,五年级开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音乐欣赏、小器乐演奏、非键盘乐器演奏、音乐编导、播音主持、晚会组织等作为音乐选修拓展课程。

4.美术学科集群。一年级开设美术基础(素描、水粉、速写)、书法;二年级开设图案、国画;三年级开设简笔画创作、手工制作;四年级开设手工美学与美术欣赏、幼儿园环境设计;五年级开设美术教学法。把摄影摄像、舞台设计、手工染绘、形象设计、服装设计课程作为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广度。

5.现代教育技术学科集群。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应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应用对接起来,在前四个年级依次开设计算机操作基础、课件制作、电脑美术、电脑音乐制作等学科。

6.体育学科集群。体育舞蹈、韵律操、体育游戏、器械类活动、幼儿园体育教学法等课程与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并行开设,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服务幼教职业的双向目标。

(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板块

学前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基础、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家庭教育学、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主干学科;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教育见实习、教育调查、教育模拟实践等活动类型。

塑造学生先进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是本集群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岗位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是理论学科教学与专业实践活动的高度融合,要将两个类别的学习内容穿行,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是: 学前心理学与幼儿心理观察测量、幼儿心理健康调查等实践活动穿插,幼儿卫生保健基础与卫生保健见实习活动穿插,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园教育见实习、幼儿教育调查、幼儿园参观等实践活动穿插,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学见实习、游戏见实习、模拟实践等活动穿插,幼儿园管理与幼儿园或班级管理见实习活动穿插,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定岗见实习结合,家庭教育学与家庭教育观察调查活动结合。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应大力开发校园合作课程、幼儿园特色教育课程、幼儿教育实践模拟课程、学前教育时事以及与职业资格证书匹配的教育训练课程。同时,应适当开设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统计与测量、当代幼教改革与实践等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邵长媛.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5).

[2]戴军.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杨丽华.建构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课程体系的思考[J].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报,2011(2).

[4]张富洪.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层级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导刊,2009(12).

第4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45-03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相关方案的规定,全面落实了2006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新方案。在新方案中,将以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新方案的贯彻实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科学,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也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先进性,对于实现和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要把握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基础”课教材是由中央审定、国内知名专家辛苦编写而成,凝聚了专家学者的心力,在国内属最高水平的教材。教师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需要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好这本优秀教材的作用。

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依托和载体,它承载了教学的思想、目的、内容等等。通常,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逻辑有直接性的联系。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而生成,如果偏离教材内容编写的体系和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变动,则会使教材设计的初衷不能达到,教学体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教学内容应当是在对教材内容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超越和升华,而不是依据“基础”课的书本内容照本宣科。再者,由于教师上课风格不一,所以,教材在进入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解读,赋予教学知识点鲜活的生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其能接纳所教授的知识点并转化为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并不只是对教材内容简单的复制,而是对教材内容设计加工生成的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基础”课教师要把教材作为基础,把大纲作为标准,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清苦,提炼教材内容,为达到教学实效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要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基础”课的教学有没有实效性,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学生走进课堂,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系统性专业知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路径。除此之外,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二者放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导烘托课堂的情感氛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蕴含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维、情感与心灵的交流、共识与疏通,在师生之间能够达到共境共情、交互作用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管遇到多大的不幸和多么不公正的待遇,都不能把这种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教学中传递或发泄于学生,以致学生情绪和课堂氛围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所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我们的课堂氛围是轻松自如、融洽和谐的。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基础”课的“人格”魅力,需要我们的教师既要主导自己的情绪,又要掌控学生和课堂的情绪,营造一种轻松、愉快与和谐的氛围。

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关系中,体现为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教育,既需要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又需要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才能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得到发挥,首先,要做到的是“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问题、接受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主导知识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倾向,帮助学生对当下一些社会价值观进行理性分析、科学的判断和正确选择;第三,在学习方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基础”课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要把握好正面教育与负面剖析相结合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会有两种极端的教法:一是这些教师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也为了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一些社会上出现的消极现象只字不提,仅对学生展示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只进行正面教育。殊不知,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都是可以及时知晓的。当前,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联网,可某些网站出于某种目的,专以揭露人性的丑恶和曝光社会的阴暗面为主。这些负面的社会问题,也时常成为学生谈论的焦点问题。因此,如果教师不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而只是一味地从正面展示宣讲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必然会使学生当然地认为“基础”课的说教是虚伪的,是远离现实且枯燥乏味的,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二是由于个别教师自身存在对社会的诸多不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现实问题进行过多的“揭丑”,并且找出各种证据来过分地渲染和夸大社会的负面现象,认为这就是“科学”、这就是“唯实”。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是这些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需要去迫切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在教学中对负面现象过多地“揭丑”,又不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正面的引导,这种教法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只会弊大于利。学生会对人生失去信心,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会质疑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与“基础”课设置的初衷是相悖的,也是不科学的。

由此可见,在“基础”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持有坚定不移和坚信不疑的态度。一是在“基础”课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领悟并实现人生的价值,让学生明白何谓真善美、何谓假恶丑,同时还要树立法制观念,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二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全面准确地宣讲,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有关国家政治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既是将来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同时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要推卸避而不谈,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使其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得以澄清。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白,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不断持续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要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出正面积极的回应,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基础”课具有政治性与思想性鲜明、理论性较强、实践性突出的特征。所以,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一不可,且与其他课程相较而言,“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更有难度也更为特殊。在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时,根据高等学校的教学规律,教师应当贯彻“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准则。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理论课教学,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获取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辅助完成理论教学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不同的时间形式,丰富时间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进教材、进课堂,更深深进入学生的头脑。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基础”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强调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现实问题,通过不同主题实践活动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接近生活、更贴近学生、更通俗易懂。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一不可,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需要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相关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够真正的感悟到“基础”课的内涵实质,达到教学实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践项目化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参与意识,以“精彩案例鉴赏”、“模拟社会情境”、“社会调查”、“活动主题”等实践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的、有意识地去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从而加深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注重理论运用,达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实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检验理论知识,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效果。

五、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要把握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第5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摘要]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护理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

[关键词] 专业认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44-03

Study on the reform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ZHAO Wanhong ZHU Ming'an YAN Hongchun ZHU Kegang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guarantee of higher education external quality.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demand for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summarizes the five following aspect of reforms: taking the content of recombinant education, making education reform by selecting organs as the center; reducing the time of classroom lecture, improving the time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outstanding heuristic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medicine; enhanc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ll these reforms can make nursing be through the authentication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ursing tal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rnationla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015)。

[作者简介] 赵万红(1970-),男,陕西宝鸡人,医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及医学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是核心,外部的质量保障也不可或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20世纪末,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以及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被引入我国[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其中,《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9年初步制定,并于2010年首先在吉林大学进行护理专业认证。截至目前,有6所高校的护理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护理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护理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注意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医学基础课程,鼓励开设包括基础各学科内容的创新性、整合性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呼吸系统模块:呼吸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8]。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5]。

现行护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在25~30之间,平均每天5~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学生自由的可学可不学,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护理学院(系)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改革,关注沟通协调能力的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5]。2009年,教育部、原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千百年来,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护理人员也不是简单的分发药品、换药和打针,还要指导患者就医治疗全过程,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良好的护理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resources-based learning)、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research-based learning)、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等[9-10]。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适合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和期望,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标准》课程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在主要课程中对护理专业实践做了具体的要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必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护理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5]。

在以往的课程计划中,对基础医学实践课的要求与临床专业相似,安排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学时也相似或略少,都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等。笔者认为,按照《标准》的要求,基础医学主要是为护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对实践要求不高;护理专业毕业人员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的人员几乎没有;在护理工作中,也很难用到与基础医学实践有关的技能。所以,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要求相比临床专业应大幅降低。当然,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角度来说,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也是必要的。但应该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同时兼顾学生的能力培养。减少实践教学时数,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或增加专业课的教学时数。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护理学院(系)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必须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或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开展具有护理特色,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科学研究活动[5]。这说明,《标准》主要要求学生多参加和护理专业课程有关的科研活动,而对于与基础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主要是提倡,而非必须。所以,应该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总之,专业认证是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护理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护理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护理人才[11]。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2] 袁东敏.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之路径选择—基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 12(4):86-89.

[3] 吴云,付丽.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07-209,220.

[4] 陈敏,邱伟华.美英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1):92-96.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试行)[S].2009.

[6] 沈杭丽,卢丹,罗东晓,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1-1062.

[7] 张萍,解玲.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4):381-382,384.

[8] 何云,周晓帆,郝嘉.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57-1059.

[9] 赵万红,龚应霞,蓝星莲,等.药理学PBL教学实践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997-1000.

[10] 蓝星莲,潘龙瑞,于龙顺,等.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7-29.

第6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模式;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门核心课程,肩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进行塑造的重要使命,除了系统的理论教学以外,其实践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学者都比较重视“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一下“基础”客场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模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模式

1.“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从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展开,树立大学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要在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课实践教学主要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涉及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第二部分是法律基础教育、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法规实践。这两部分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完成的理论系统,让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方面都得到提高。2.“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基础”课实践教学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课堂模式、校园模式和社会模式。(1)课堂模式主要是指在高校课堂内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有教师引导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演讲、辩论、讨论和案例分析,将“基础”课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的同时,掌握这些知识。演讲、辩论主要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立题目开展。讨论和案例分析可以结合使用,教师结合一些经典案例或者当今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再根据讨论情况,结合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总结,让学生在讨论中树立正确道德观和法律意识。(2)校园模式主要让学生在校园内结合大学生活,从生活中关心的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和法律。校园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开展问卷调查,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大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法律意识;二是制定校园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校园行为。同时开展文明校园建设,通过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培养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大学生活实践;三是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将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中重要的团体,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把“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之结合,能增加学生参与热情。(3)社会模式是将“基础”课实践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中,同时也是讲“基础”课实践教学成果回馈社会的过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德尔道德和法律修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社会模式既是教学模式,也是检验模式。社会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和法律普及问题展开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让学生明辨是非。同时可以开展职业道德调查,这可以上学生明白企业对学生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为今后工作提供帮助;二是参观学习,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或者参与法庭公开审判,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明确法律精神,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三是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宣传活动、去敬老院和社区为人民群众服务,组织义卖活动为社会底层人捐款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基础”课教学意义,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基础”课内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及提升过程,在长期坚持的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过于强调理论层面的问题,重视认知层面,但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认知,更要从实践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问题,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教师将道德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具备道德品质或是法律意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认知与领悟层面总是存在差距的,单方面地强调理论教学,认为只有理论教学才是基础课,是很难在教学层面取得突破的,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往往也因此得不到重视,将其视为是一种工具,可有可无,而未能将实践放在重要位置上看待。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少数,从领导到基层教师都有这种误区,这里面有资质颇深的专业课教师,也有学术精湛的理论基础课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是困扰基础课教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之间缺乏一种互动和交流,过于强调单方面的给予,而对学生的吸收与消化能力评估不够充分。这种情况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表现特别突出,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是无法亲身体会那些理论及知识的内涵,使得学生常对基础课表现出没有兴趣,甚至存在着一些抵触情绪,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对所学基础课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就理论知识、行为规范、法律条文等方面倒背如流,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将理论学习到的东西转化成实际中的思路,无法解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而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2.实践教学运作过程松散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系统而连贯,有指导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实践教学运作的过程较为松散。一方面,反映出实践教学的目标缺乏指导性,安排不够合理。另一方面,教学文件不够科学规范,随意性强,从教学实践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选择上大都是由教师自由发挥,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及具体规范进行指导,更缺乏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就是教学实践缺乏广泛性、组织性、协调性、实效性。3.组织经费等物质保障不足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考虑,组织经费等物质保障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层面,但是实际情况是实践教学未划入统一规划行列,实践教学的组织一般都是教师自行安排实践,如辩论会、研讨会等,一方面是时间上难以统一,另外课时难以保障,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基础课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就更加艰难,由于其不同于理工科教学,需要诸多如试验基地、实训设备等大规模的硬件设施投入,实际上基础课的投入并不多,但是就是这点少量的投入,也常常不能被满足,处于边缘化被忽略的境地。

三、完善“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实现目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础”课程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完善“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建议在“基础”实践课程中引入生涯规划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并通过设定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通过目标引导和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丰富“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自愿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理论,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提高“基础”课的实际效能。2.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所谓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将从“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研究型实践探究,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掌握。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调研的范围,在校内可以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校外,可以选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设定相关的调研问卷,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思考之后,完成相关的调研报告。教师可以对这些调研报告和学生的调研过程进行指导,学院可以组织评比,同时对于有优异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是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并思考,让思想道德与法律理论在学生心中深化,同时也提升了道德法律的认知与践行能力。同时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运作过程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3.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经费的投入,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完成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基地与实习经费的保障,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所以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组织开展。经费不足的院校尽量考虑本市的实践基地,同时可以借助学校的优势,联系本市的公、检、法机关,开展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最好能让公检法机关成为学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考虑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让他们提供帮助,让学生有机会在那里完成实践课程。经费比较充足的学校,可以考虑与外地学校与单位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和机会。无论怎样,学校都要重视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应该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只有通过量化的考核,才能不让教学流于形式,也才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掌控,也便于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关于考核的标准,可以以最终的实践结果以及过程,还有学生的态度、老师的参与等指标进行考核。总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在学生心中深化和固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遵纪守法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总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的实际效用。

作者:张慧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I]陈晓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融合性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7.

第7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课程群 广告学 设计基础 课程整合

在广告学专业中设计基础课程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基础造型训练、色彩训练、材料肌理训练等,以三大构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对稳定,是我国广告学专业开设以来一直沿用的教学内容设置模式。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覆盖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设计表现等不同层次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由五到六门课程组成。从课程群建构的角度来看,设计基础是广告美术基础与后续其他设计课程的过渡课程,也是设计类课程群中重要的核心基础课。本论文是在基于对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与探讨课程群内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对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一个综合设计方法,设计基础、设计表现等元素的多维度培养目标下的新型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课程群体系。

一、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设计基础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对课程体系进行更好的整合,以适应新的媒介形态下广告学专业对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要求。广告学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仅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还可以尽早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框架,以便学生明确自己的从业方向。

(一)教学内容设置单一,与后续专业课程割裂

广告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基本都是从艺术设计学科复制过来的,对课程设置经过一些删减形成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删减后的课程之间原来的开课顺序和逻辑关系都被割裂,成为孤岛,加之任课教师基本也都是毕业于艺术类院校,教学过程基本复制原来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致使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基础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意义。

从教学方法上看,各大院校的设计基础课仍沿袭十几年前的教学方式,典型的特点是手绘,技法,形式美法则与设计内容的分离。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讲解形式美法则理论、分析优秀案例、针对主题布置实训作业、作业情况反等馈这几个流程。单从教学程序上看没有什么问题,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分析同时也有学生作品反馈,并无不妥。可是从课程大的方向上看,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其他内容似乎毫无关联。在这种教学内容设置中,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就是局限当前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对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引导,设计基础会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统一的模式中,造成课程内容训练孤立存在,与后续课程难以衔接。将传统思维中重结果而轻过程的习惯带入教育思维中,并且课程越开越细,也越开越孤立,未能较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操作性,开放性,和限定性的课程平台,最终,使得缺乏正确基础训练的学生,难于学会如何整合设计。[1]探索教学改革要从构建一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训练的基础课程内容的角度出发,很好的解决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融合的问题。

(二)重技能轻创意

传统设计基础课程仍然采用手绘的形式,工具主要是水粉颜料、绘图笔、白卡纸等材料。学生借助绘图工具绘制表现构成相关主题的抽象图形,通过抽象的造型构成训练达到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和认知。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强调学生对于平面设计韵律以及色彩组合规律的培养理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生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手绘作业耗时长,对手上功夫要求高,学生也会随着老师对实训作品质量的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精细描绘上,反而忽视构成训练根本目的即创造性思维训练。设计基础往往课程局限于技术技巧的训练,忽视将创造性培养贯穿于这一设计素质塑造的初始阶段。[2]新媒体时代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在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侧重学生对于图形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二、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整合途径

广告学专业以三大构成为主体的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与模式已经不适于当下广告学专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进行课程改革。基于课程群理论,设计基础课程整合的内容从具体和实际方面看,主要包括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整合和课程实训教学方法整合两方面。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在广告学专业中设计基础包含了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由于课时量不充足,一直以来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在不同院校因课时多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取舍。虽然三大构成都是造型能力和形式美法则的教学内容,但一般院校很少进行三大构成之间的知识点整合,仍然是独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内容安排。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大胆设想在设计基础课程内部对三大构成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学改革。

第一个阶段是对理论知识点的整合。虽然三大构成是独立的课程,但内容确有密切联结,可以单独讲授每门课实用的经典知识,如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构成要素及形式美法则,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及色相对比、色彩心理、采集等;立体构成的点材、线材、面材、肌理表现等内容。然后对三门课程中关联性强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讲解,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有选择的布置实训作业。

第二个阶段是实训作业的整合。三大构成的作业都是手绘或者动手实训,对学生抽象造型能力、图形设计、绘制技能等各方面要求较高,花费时间长,这对于设计基础课时较少的广告学专业来说无法每个构成主题都进行实训,必须有所取舍整合。可以对三大构成间的内容两两整合,在一张实训作品中至少体现两个构成方面的训练目的。比如: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综合构成作业,传统表现形式就是黑白两色,现在可以整合色彩构成中的一些知识点去进行创作,在表现点线面综合构成的同时要有色彩的明度对比或者色相的近似色对比;立体构成中线材的构成整合色彩心理的训练内容。当然也不能对所有知识点勉强整合,只能选取内容上关联性比较强,有整合可能性的知识点进行尝试,形成几个教学模块,讲究知识点的融合与贯通,突出课程内容融合后的教学目标。

(二)整合多元主题性训练

广告学专业设计课程课时有限,无法像艺术设计学科一样把设计表现和设计方法课程都细致全面的开设,必须要在有限的几门课程和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安排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必然会涉及到对教学内容取舍,整合的问题,而如何整合成为问题的重点内容。设计基础是造型基础和设计表现的过渡性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上,必须围绕广告学专业方向来设计基础课程内容,避免仅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角度来设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安排,出现设计基础课与与其他课程难以衔接融合的情况。

课程内容的整合一个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取舍,另外一个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引入设计主题项目实训,让设计基础的形式美法则不再仅仅独立的练习,而是要成为把设计主题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配色原理等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的主题性项目教学模式。广告学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薄弱,造型能力差。在构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造型形象理解能力比较弱,具象思维禁锢抽象思维,学生对构成课程中纯粹的点、线、面的学习感觉太抽象,对知识点理解一知半解,实训作品存在抄袭以应付作业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主题性设计的引入教学。比如,结合实物进行食品包装色彩采集、书籍封面色彩观察等训练,实践内容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点、线、面、体的要素训练,而是将其与具体的设计项目结合,从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色彩原理等角度对设计成品进行分析,在学生用构成的思维来观察优秀设计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构成原理。通过在课程间整合多元主题性训练,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把三大构成间的知识点进行联结,为设计类课程群中设计表现类课程提供更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快速的刷新着人们的行为认知,我们的大学教育在大传媒大数据时代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广告学专业开设有三十多年历史,学者对教学改革的探索也从未停止,然而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社会发展和媒体更新的速度相比明显落后。新媒介形态下的广告行业对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学改革是必然。以广告学专业特色为基础,立足于与行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构建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新媒介形态下社会经济发展对设计专业的需要。

作者简介:刘春侠(1979-),女,黑龙江讷河人,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品牌传播。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3]223 号)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职业岗位标准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研究”(课题编号ZJC121405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8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基础教法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44-0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又是计算机技术,因此,普及计算机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计算机文化水平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的各个专业都有开设。这样一来,教师如何教好以及学生如何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就成为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师潜心探索的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前世”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作为基础课,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的特点,是中职生提高信息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石,只有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学好,才有兴趣把其它的信息综合应用课程学好、学精,因此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的转换已成为中职教育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架构。(1)计算机基础知识;(2)Windows XP操作系统;(3)Internet应用;(4)WORD应用;(5)EXCEL应用;(6)POWERPOINT应用;(7)多媒体软件的应用;(8)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9)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维护。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的中职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中专生,一部分是对口生。由于中专生要就业,我们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实践上。由于太重视实践,反而忽视了理论。反之,对于对口生来说,他们将要面对的第一个门槛是高考,为了更好的完成那份考卷,我们很自然的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上。与我们的教学相对应,我们的考试也很自然的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机试,这种考试主要是面向中专生的测试;另一种是笔试,这种考试则是面向对口生的测试。众所周知,机试的侧重点是操作,笔试的侧重点是理论。然而,无论是机试,还是笔试都是片面的,无法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动手能力的综合能力。因此,考试后反馈的信息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对口生笔试的成绩很高,但是他们的操作能力不强;大多数中专生操作的基本功很扎实,但在理论方面几乎是一无所知。这就是很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今生”

既然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如何摆脱现状,在教法和学法上进行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1.对教材内容进行“四舍五入”

上面我已经介绍了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架构,其中包括九项内容,我们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四舍五入”。何谓“四舍五入”呢?这里的“四”指的是因特网应用、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维护这四项内容,所谓“四舍”并不是把这四项内容舍去,而是要对这四项内容进行精讲,这样做的原因是这些内容会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出现,因此,在基础课中,我们主要是介绍就可以了;这里的“五”指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件应用这五项内容,而“五入”就是把这五项内容作为基础课中的重点,说的直白点就是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熟悉操作系统、提高打字速度、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论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一改以往机房上大课的模式,真正做到讲练结合。教师讲一个任务,学生完成一个任务。这种方式可以两种方法实现:方法一,把多媒体教室开设在机房旁边,教室在多媒体教室讲20分,学生马上到机房去练习,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教学内容的问题;方法二,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所有的课程都设置在机房,前提是机房一定要安装电子教室软件,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室掌握课程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2)灵活设置实训内容,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教师可以找一些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上机内容,练习的内容可以不是固定的(比方说给学生规定运用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等)。另外,对于授课内容要结合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讲,对于操作性的内容要练为主。

(3)增设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举行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等形式来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真正的掌握并升华课堂内容,增强动手能力。

3.活化考核方式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考试内容为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使用办公软件、因特网的基本技能,这些恰好是我们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因此,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参加一级考试。取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以考级的方式取而代之。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技能又获得了证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几点建议

1.自主学习法。我们都知道,中职生并不爱学习,以前都是被老师、家长逼着去学习,这种被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方法当然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重点还在于教师的引导。中职生必须去学习计算机基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需要。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没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根本无法适应现如今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为了自己的明天而努力”的想法,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观察法。要让学生处于真正的融入课堂,就不能一味的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这种老一套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我们在讲课时有些时候需要学会“只做不说”,让学生在教师的操作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把“说”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3.举一反三法。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就是举一反三。在课堂上,我们布置一些灵活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学生独立完成自己创作的某一作品后,教师要及时的用赞赏的口吻表扬学生,同时还要中肯的指出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对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与实战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自主学习、细心观察、举一反三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第9篇: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器官系统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48-02

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及医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国内外医学教育界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模式改革。目前已用于医学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以带徒培训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课程模式。随着对医学教育课程模式的深入探索,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认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basedCurriculumModel,OSBCM)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医学知识的兴趣,强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整体的临床思维能力,实现早期接触临床,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因此,OSBCM更有利于培养满足时代需要的医学人才,目前已成为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各医学院校纷纷开展“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OSBCM的整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心血管系统教学小组借鉴国内外相关教学改革教改经验,在2010至2011学年施行OSBCM整合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在此,以临床本科五年制的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为例,对该教改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进行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1.教学改革对象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心血管教学小组从2008年起研究OSBCM教改方案,经过2年的试点,反复修改方案,于2010至2011学年在心血管系统的内科学教学中全面施行OSBCM整合教学。教学对象涉及该学年的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五年制学生共183人。为便于教改前后的单因素比较,主要探讨以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心血管系统OSBCM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方法

(1)教学改革思路

以我国现行临床医学教学大纲为指导,参照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标准,以实际临床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将《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和《外科学》中有关心血管系统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通过调整授课顺序、集体备课和联合授课等形式,加强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剔减重复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对各学科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能学以致用。

(2)整合课程教学小组,重新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打破原有的教研室及教学小组格局,重建心血管系统课程教学小组,在上述4门课程中各选取1~2名高年资骨干教师,整合成为新的课程教学团队,并选定负责人起统筹协调作用。团队各成员一起协商制定相关课程整合方案,提出各自学科的教学精髓,增减教学内容,查漏补缺,形成逻辑结构完整的功能模块,明确各成员承担的具体教学工作。以病种为课程主线,以每个病种为教学单元进行联席授课,为学生完整展现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成员集中备课,集体制作心血管系统OSBCM教学课件,并进行集中试讲,相互听课,不断修改完善教学内容及讲授方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力争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连续的教学体系。

(3)重组课程

教学改革前在临床理论课程学习期内有关心血管系统课程的教学安排为:《诊断学》(含心电图、胸部心肺检查和周围血管检查等)24学时,《内科学》(含总论、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血管疾病等)22学时,《外科学》(含先心病、冠脉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8学时,加上《医学影像学》中放射学部分的6学时和超声学部分的4学时,共計64学时。进行OSBCM教学改革后,将各学科的心血管系统相关内容,以某一特定病种为主线,按照《诊断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的先后顺序进行讲授,在讲授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插入《医学影像学》的相关内容。《诊断学》的内容最为基础,《内科学》对各种疾病的描述最为详细,可为《外科学》打下基础,而《医学影像学》是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以心脏瓣膜病为例,在教案中设计以心脏瓣膜病这个病种为主线的教学单元,教学小组各成员参照教案分别进行备课,在开课前1周召开该教学单元的“集中备课讨论会”,再次明确联席授课过程中各位教师的授课内容,以期强化衔接、杜绝重复、突出重点。首先讲授《诊断学》中的心脏体格检查部分,重点讲授各种心脏瓣膜病的心脏杂音听诊特点(1学时);再讲授《内科学》中各种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预后(2学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讲授中穿插《医学影像学》的相关内容(1学时);最后讲授《外科学》中各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重点讲授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1学时)。

(4)建立与新的课程模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了与课程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教学工作完成后,实施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所讲授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等,这也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二是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及内容。将心血管系统的OSBCM作为一门考试科目,强调整体临床思维,突出考核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两方面进行测试,教学小组成员进行集体命题、集中阅卷。

3.参照对象

本次教学改革研究以未接受OSBCM教学的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共162人作为参照对象。

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两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考试成绩进行two-wayANOVA和student’s-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1.实施OSBCM教学的学生满意度更高

OSBCM教学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2个年级共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345份(2007级162份,2008级183份),回收有效问卷345份,有效回收率达100%。实行教学改革的2008级学生对教学的平均满意率较2007级学生明显提高[2007级(91.2±2.5)%VS2008级(98.5±1.7)%,P<0.05]。

2.实施OSBCM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实施行OSBCM教学的2008级学生平均考试成绩显著高于2007级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2008级(79.1±5.8)分VS.2007级(68.7±4.9)分,P<0.05],2008级学生考试成绩的优秀率(考试成绩>80分)较高(2007级优秀率25.7%VS.2008级优秀率41.2%,P<0.05)。

3.实施OSBCM教学可显著缩短教学学时

心血管系统相关教学内容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共需要安排64学时,而实施OSBCM教学重组后的课程总学时仅为55学时,较传统教学模式缩短9学时。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OSBCM教学减少了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重叠,明显缩短总学时数,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资源。

三、讨论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存在显著不足。第一,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不足,偏重讲授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是已知疾病,讲授其临床特征,而临床工作中则是根据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疾病的诊断,进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第二,传统教学设置为不同科目分别进行教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沟通较少,相互不知道对方讲授所讲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重叠,甚至出现把重叠的基础理论内容相互推诿的情况,导致形成教学死角。

2.OSBCM的优点与不足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basedCurriculumModel,OSBCM)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历史背景是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OSBCM是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重组,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课程单元,实现宏观和微观、形态和机能、正常和异常等多层次的结合。其目的在于减少DBCM中的不连贯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相互联系和协调。其课程有两种综合形式:①水平综合:即基础科学的综合,按人体的器官系统把不同学科的内容在正常异常的水平上作横向综合;②垂直综合:指有机结合基础与临床学科(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内科学),以基础学科知识为主,临床学科仅涉及病因、发病机理及简单诊断。在使用这一课程模式教学前,先用较少的学时讲授各学科的总论。

OSBCM的理论基础在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某一种疾病虽然临床症状仅仅表现在某一个器官,但其病理生理基础或将波及一个系统甚至全身。因此,在诊断治疗疾病时必须要有整体观念,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病情,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各部分各自的内容,还要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OSBCM的教学过程由3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为正常人类生物学;第二个阶段为医学原理—病理生理学;第三阶段为病人管理—临床医学。

OSBCM的优点在于: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②减少了学科种类,减轻了医学生的负担;③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知识在某一器官系统范围内综合起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④运用某些认知技能,可使医学生建立起临床上有用的知识基础,当其进行临床实践时,更易提取相关知识;⑤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其主要缺点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实施跨学科和围绕器官系统的连接与交错对插,不能等同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综合,学生综合学习内容的主要标志是能将所学到的知识成功地应用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去。

3.总结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心血管系统教学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实施OSBCM的实践证明,这项教学改革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取得显著成效。不仅证实OSBCM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还证明该方案在我国现行临床医学教育背景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当然,该教改方案也有其局限性。根據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中有关心血管系统的知识,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整合,这时就需要传统授课作为补充。同时,该教改方案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驾驭各学科相关的知识,能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设计教学方案;要求团队成员密切联系沟通,合理整合课程,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叶明等

参考文献:  

[1] 乔敏,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44-46. 

[2] 高音,姚丽杰,张春晶.浅谈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认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5):105. 

[3] 刘芝兰,潘小群.国内医学教育体系改革的热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l(7):8-9. 

[4] 高平蕊,曹聪云.以系统、器官为中心的理论培训效果评价[J].中等医学教育,200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