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地理系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地理系就业方向

第1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多脱胎于一些传统专业———如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能源工程、农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等。在办学过程中,受母专业及师资的影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甚至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校际之间都有不少差别。为便于管理和衡量教学效果,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确定了新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和要求,制定了一些核心专业课程。但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加上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建设,导致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和庞杂性。如有的学校以土木类专业为主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就以此为基础,添加了许多该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的以化工类专业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化工;有的以农学为基础,结果课程体系偏重农学。当然,课程体系设置的多样性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各个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就业广开门路;但另一方面,若缺少了环境类的一些通用核心课程,使得专业不符合专业规范要求。笔者以为,应当以指导委的课程设置为基础,少量的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加以引导,通过设置专业特色方向等进行实施。为积极应对就业形势,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提出课程体系安排的一点想法。

面向就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群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专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严重影响本专业的生源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因此,在进行本专业的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就业的导向作用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便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为有效进行课程体系整合和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根据本专业就业的可能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多个支撑就业方向的课程群,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可能的就业方向,分设几个重点课程群,各位专业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加入相应的课程群中,形成课程组师资队伍,负责该门课程的建设。本文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4]要求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专业课这一部分进行课程群的一个划分。

1课程群建设目的

课程群建设是指围绕该专业的不同就业方向选取几门课程形成共同支撑作用;课程群中的课程相互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课程群是专业与具体课程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是建设师资队伍、制定培养计划和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如江苏大学依据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方向课程;每个课程群由3门以上课程组成,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5]。同时,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效果。

2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群

纵观环境工程的专业课设置,从环境要素角度可以分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和资源生态类控制工程。总结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环保部门或事业单位(选调生、公务员招考)、环保企业(公司)、报考研究生、跨专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根据上述就业去向划分为以下几类:工程设计实践类。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生态工程。未来就业去向:政府环保部门或事业单位、各类环境保护公司和厂矿企业,这一方向应是学生就业的主体和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需求的人才数量也大,而且以后可以进行环保工程师考试。环境监测类。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环境监测及其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分析化学和现代分析技术。该方向未来就业面向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如环境监测站)或企业中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环境评价。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评价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系统分析和清洁生产。主要从事环境评价和环境咨询服务工作,进行环评报告编制,进行环评工程师职业考试。而且随着环评机构、公司的增多,对于环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系统分析、环境数学模型、环境生态学、环境遥感和环境信息系统。上述的就业面向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企业的环境管理部门或高校、科研机构。特色类课程。在完成基本专业课程配置的基础上,为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特色,可增加该特色方向的一些课程作为未来就业的培育方向。例如:若学校的机械类专业较强,可以适当引导部分学生从事环保设备的开发研制或者进行环保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若学校土建类学科较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类课程,引导部分学生在该领域就业;若为农业类院校,可以引导环境与农学的交叉,吸纳部分学生就业;若为地质类院校,可以引导部分学生进入环境地质领域就业。这样,一方面保持了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各个学校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对于就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2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双面向;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76-03

所谓“双面向”就是既面向“行业”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它是S大学既服务水电行业,又服务三峡地区经济“双服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双面向”的专业改造、“双面向”的课程体系、“双面向”的队伍建设、“双面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双面向”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5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实施“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以来,S大学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行业特色鲜明,就业率逐年提升。

一、依照“双面向”实施专业改造

从2004年S大学经济与管理各专业按大类招生开始,通过设置专业模块方向课等方式,满足学生按市场需求选择专业方向;随后过渡到按照“专业建设成熟度+市场需求度+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度”来改造传统专业,增设专业方向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实施按专业方向招生和培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水电行业大中型企业每年均会主动到S大学招揽管理类人才,人才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专业模块方向设置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电力行业对电力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S大学在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涉水电类企业的好评,师资上通过引进、原有专业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实务训练、外聘兼职教授(教师)也已满足要求,并符合人才培养的定位,2009年改造成功,2010年顺利实现按电力市场营销方向进行招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每年定向培养100名左右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旅游职业经理人才,为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尤其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区域提供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利用专业改造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增设港口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工程类培养项目管理经理人方向进行改造等,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定位的目标。经过改造与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已于2010年度被S大学认定为“品牌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从2010年开始电力市场营销的招生工作,旅游管理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开始招生,物流管理的港口物流、财务管理的水电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向等均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构建“双面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为导向,辅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发展,实施“学科平台+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了“双面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强化厚基础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就业、兴趣等,在专业拓展上实行新跨越。平台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基础,分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平台,通过平台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专业拓展、个性发展提供保障;按专业特性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各专业的自由度,学科类下的各专业结合自身专业服务水电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实际,通过专业模块引导学生结合个人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或通过在原有课程中增加章节、案例教学来突出水电企业运营与管理相关知识,培养和引导学生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旅游管理专业适应旅游国际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发展的需要,增设国际旅游与导游模块、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模块。旅游管理专业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开设工程管理原理、工程财务与成本管理、施工单位会计和投资项目评价等模块课程,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项目的财务决策与管理能力训练。物流管理专业针对宜昌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上、下游物流联系的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增设港口物流、国际货运、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等课程。市场营销专业为了适应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增设电力市场营销方向,通过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供应与销售管理、电力产业政策与市场监管和电力客户服务管理等核心课程及实践,培养既懂电又懂营销的复合应用型成才,深受电网企业的欢迎,2010年第一次招生第一志愿率就达到了1∶10。

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按照“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专业改造与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工商管理类已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青年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等实务训练,高级职称教师积极参与水电企业科研合作等机制,培养教师的实务工作经验。如市场营销专业全体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宜昌供电公司顶岗挂职轮训,物流专业教师到宜昌市港务局、交通物流发展局进行实务训练,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师深入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大型水电企业进行培训和项目咨询等。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或曾经供职于企业,或在企业挂职过,或与水电企业合作开展过课题研究等,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达到95%。

四、探索了“双向互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

“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虽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执行中想要落到实处,其保障机制就异常重要。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优化,从战略合作层面突出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职责,满足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需要。走出去方式: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宜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水电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30余个,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请进来方式:聘请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三峡财务公司总经理、中国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宜昌超高压局党委书记、湖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多人为工商管理类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为本科生开办学术讲座、授课、毕业论文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等。

五、建立了“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及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设置均以“行业+区域”为主导,依托S大学服务水电、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加深水电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沟通、广泛了解,缩短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面向水电行业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拥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职业拓展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拥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到企业后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以及教学执行中一贯坚持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齐头并进,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注重模拟企业运营环境进行企业招聘、财务预算核算、物流配送、酒店管理、景区导游实务等技能训练;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岗位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熏陶。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校外基地与学校实验室明确分工,能够在校外基地解决的问题,就不带到校内实验室,同理,能在校内实验室解决的问题也不带到校外实践基地。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授(教师)有机结合:实行校内教师不定期到水电行业和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实务训练,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到校内主讲或合讲部分课程或开展学术讲座,对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践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等;校内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企业进行企业内训,提供管理咨询等,校外兼职教授(教师)到校内对专任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指导,相互合作,实现双赢。

六、“双面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稳步提升。近几年,工商管理类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稳步提高:2009年、2010年2011年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85%、86%、88%,在S大学名列前茅。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均能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和实习或工作单位选题,实证分析课题比例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系统梳理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如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权配置研究――以中国葛洲坝集团为例、湖北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福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分析、建设三峡航运物流中心的策略研究等近30余篇荣获省学士学位优秀论文。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工商管理类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5人次,省大学生挑战杯赛金奖4人次等,银奖10人次。工商管理类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3人次,发表科研论文14篇。

2.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尤其面向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大中型企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2014年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将全部面向省内按一本招生。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意见的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满意度很高。

3.建设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双面向”人才培养凝练的成果获得各类奖励,如《省属综合性大学跨门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S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面向水电行业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分制下大类培养模式研究与教学管理实践》荣获S大学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系列建设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对“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认可;另一方面,在教育界、用人单位涉及的行业中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巧慧,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50.

[2]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现代教育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72-75.

第3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纵向关系;纵向一体化;交易成本;契约;产权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5-0039-05

一、引 言

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系指研究具有纵向生产和交易关系的企业如何就中间品进行交易(主要表现在订立相关的契约上),并进而引发相应的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如形成企业战略联盟、组建企业集团、完全一体化,另外还有形成纵向约束、纵向排斥和纵向分解等)结构演化的理论。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企业纵向交易关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纵向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另一部分就是纵向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变关系。在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相应的企业理论中,纵向关系(如煤、电产业纵向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传统的横向关系问题(例如企业横向兼并及相关的反垄断与规制政策)已不再属于前沿性问题。为此,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二、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现有的大量研究文献来看,纵向交易关系理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即源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源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和基于产权视角下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

(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对纵向交易关系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对纵向交易的主要形式――纵向一体化的分析上。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因素影响着企业之间的纵向一体化

首先,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技术因素影响着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意愿和行为。纵向一体化可能是受技术的可获得性、生产的不可分割性等技术因素的影响,如在炼钢过程中,炼铁和炼钢的一体化可以不必重新融化铁水,因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因此,对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缘于技术而产生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包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对纵向一体化最直观的解释。针对这一现象,Williamson认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然衔接的连续生产过程决定了某些确实有效的制造业结构。反过来,它们又被确认为具有共同所有的含义,这样的技术协作在流水线作业中(如冶金和化工等)可能比在部件可分离的制造业活动中更为重要[1]。Rey、Seabright和Tirole也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解释纵向一体化的原因,指出两个环节的两种产品的生产可能具有规模经济性,学习效应也可能从一个生产环节溢出到另一个生产环节[2]。从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技术因素推动的纵向一体化行为降低了纵向相邻的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促成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纵向一体化意味着作为一种生产函数的企业的规模扩大和市场支配能力的增强,从而免不了与垄断这类有损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失灵问题相联系[3-5]。可见,新古典经济学首先认为技术因素是导致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存在也是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原因之一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存在也是纵向一体化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垄断、不确定性与信息的不完全。从现有的文献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卖方垄断市场结构,即上游垄断企业介入下游竞争性产业,而下游竞争性产业可以用中间产品以可变的组合比例生产最终产品。Mckenzie最早讨论了由于要素投入比例可变而产生的纵向一体化的动机[6]。Vernon和Graham则讨论了在可变比例情况下,一体化的垄断者会引起福利增加还是产生福利损失[7]。他们的研究结论显示由于生产无效率而引起的福利损失可以以垄断者利润的形式得到一定的抵消。同时,垄断者的利润取决于生产的替代弹性。而一体化的企业可能会提高零售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其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又与需求价格弹性相关。为此,Schmalensee研究了当零售生产函数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需求价格弹性固定时,零售价格上升的情形[8];但Schmalensee并没有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在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垄断企业也有可能是出于希望对其下游企业进行价格歧视而有意进行纵向一体化。假设垄断的上游企业将其产品卖给竞争性市场结构中的下游的两个装配企业,其中一个下游企业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另一个的需求则是缺乏弹性的。如果上游的卖方垄断者纵向一体化了两个下游企业,他将会对缺乏弹性的下游企业减少供应,对富于弹性的企业增加供应。但是,卖方垄断企业还可以通过只一体化富于弹性的企业起到同样的效果,它会扩大富于弹性企业的供给,并提高缺乏弹性企业的供给价格。这样,卖方垄断者就可以有效地实施价格歧视了。不过如果上游卖方垄断企业只一体化缺乏弹性的下游企业,价格歧视就不可能实施。Perry讨论了这样一种情形,即下游有很多竞争性企业,他们可以从上游主导企业处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要素,也可以从竞争性上游小企业处获得[9]。这时,上游的主导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兼并一个最富有弹性的下游企业。McNicol提出了“数量歧视”这一概念,并指出对于与无弹性的下游生产企业进行部分一体化的垄断者,可以通过对独立的富有弹性的下游生产企业进行定量配给而增加利润。尽管制造企业无法对这些独立企业所需中间产品明确提高价格,但是可以通过定量配给提高这些企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格,这就是所谓的“数量歧视”。数量歧视意味着生产企业会对缺乏弹性的下游企业实行部分一体化,而价格歧视则是对富有弹性的下游企业实行一体化。数量歧视与价格歧视一样也同样会造成对独立的下游企业的“供给挤出”。尽管价格歧视是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动因,但是价格歧视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总福利,从而没有明确的政策涵义,是增加还是降低总福利则要取决于下游产业的需求情况。

垄断的另一种情形就是买方垄断。买方垄断企业通过后向一体化也可以起到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并保持垄断地位的作用。Bain最早讨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纵向一体化通过使竞争者必须进入两个阶段的生产,从而形成了资本的进入壁垒[10]。McGee 和Bassett研究了下游垄断企业对上游竞争性企业的后向一体化,他们认为后向一体化减少了买方垄断的无效率,提高了社会福利。Salop[11]和Scheffman[8]还认为买方垄断企业还会通过一体化提升竞争性对手的成本,即认为纵向一体化是实施“提高对手成本”的手段。例如,通过收购关键投入品对竞争对手进行圈定,从而使得竞争者由于缺乏投入品而无法扩大生产,也可能被剩下的供给者提高了中间品价格,或者不得不与供给者进行谈判而面临高的交易成本。Stigler还认为纵向一体化是设置进入壁垒,增加竞争对手成本,以减少竞争对手的手段。“纵向一体化可能通过增加从事几个类型的操作工序而不是依赖提供投入品的竞争对手或市场所需要的资本和知识,以增加新企业的进入障碍”[12]。也就是说,作为进入壁垒重要手段的纵向一体化实质上强化了企业的垄断能力,使其通过垄断价格更多地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垄断利润。另外,为了规避税收,企业也有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动力。当一个盈利的企业和一个亏损的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后,根据政府的规制政策,往往能够规避相应的税收。政府的规制政策事实上鼓励企业内部完成交易,结果促使企业将更多产品纳入内部生产,从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不完全竞争市场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正是由于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的存在,才产生了中间品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不确定。Carlton认为,纵向一体化的强烈动机源自于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能够高效率地自我满足中间品需求,将中间品的风险转嫁给其他企业。这种情形下的纵向一体化的原因又主要源自于追求回报的多元化、保证原材料供给和解决由于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委托―问题,等等[13]。

3市场范围对企业纵向交易关系的影响

Stigler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一文中提出了企业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的市场范围假说。Stigler把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归纳成四大类,即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递减的活动、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递增的活动、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先递减后递增的活动和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先递增后递减的活动。Stigler认为企业不进一步地利用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递减的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垄断的原因是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递增的活动将使得这样做的代价很高,从而使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有可能随企业规模的扩大递增。Stigler认为企业不放弃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递减的活动而让其他企业去专业化地从事这些活动的原因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相应的市场范围太小,从而足以支持其他企业去这样做。但是,随着产业的扩张,报酬递增的优势有可能变得很高以至足以支持其他企业专业化地从事生产。而且这个过程将会持续下去,直到该企业无利可图为止。Stigler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企业自己生产的平均成本低于其他企业专业化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将倾向于实行纵向一体化;反之,企业将倾向于实行纵向分解。企业自己生产的平均成本和其他企业专业化生产的平均成本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市场范围的大小。Stigler强调市场的大小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纵向分解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强调了生产成本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纵向分解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Coase的交易费用观点中忽视生产成本的决定作用的不足。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Stigler进一步提出了解释纵向交易关系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纵向一体化以及纵向分解)与产业的生命周期有关:在新兴产业中广泛存在后向一体化,因为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太小难以支持独立供应商的专用性投入;随着产业增长,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引致中间产品的需求扩张,递增的产品收益将导致产业的纵向分解;而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以后,产品需求减少将导致新的纵向一体化的趋势。总之,Stigler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的兴衰决定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沿着市场范围假说这一思路,Stigler认为在一个产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整个经济对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不熟悉,市场范围偏小,企业将不得不从事各种相关的活动,整个产业的一体化程度将较高;在产业快速发展期,市场范围的快速扩大将鼓励企业进行纵向分解,从而降低整个产业的一体化程度;到了产业的衰退期,市场范围的缩小又将鼓励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整个产业的一体化程度又将提高。

总之,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主要是从规模经济、市场势力、市场范围和产业生命周期等角度而没有从交易费用和产权等角度来研究企业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而这又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交易费用为零是直接相关的。

(二)源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

交易费用是由Coase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Coase指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其中包括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主要是搜集有关交易对象和市场价格的确定信息必须付出的费用。二是达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同、执行契约并付诸法律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三是由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而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Coase从企业和市场的交易成本优势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发生纵向交易从而导致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决定因素。Coase认为,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市场上资源配置由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而在企业内部,相同的工作则是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完成[20]。张五常也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企业与市场是合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的出现是用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市场交易的是产品,企业交易的是要素。企业的出现之所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是因为企业本身也是一种合约形式[15]。它是由产品生产者和要素所有者共同选择的一种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的合约形式。张五常还认为交易费用应该包括:寻价、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考核、贡献测度、讨价还价以及使用仲裁机构等活动的费用。

在Coase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Williamson对企业纵向交易关系理论作出了较大的贡献。Williamson的企业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的交易费用观点主要包含在他的1971年和1981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在1971年发表的《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方面的原因》一文中,Williamson分析了企业的三种可供选择的供给安排:一次性的长期合同、一系列短期合同和纵向一体化。他的结论是,为避免合约某一方机会主义地利用合约条款的含糊性,需要尽可能清楚地界定合约,但他也认为这样做的交易费用太高。为此,可考虑依靠一系列短期合约,但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如短期合同并不利于供应商进行保证有效供给所需要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也难以避免供应商机会主义地利用其获得的先发优势。所以,纵向一体化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纵向一体化还有许多较之于市场的优势,如激励优势、控制优势等。

现实中处于纵向生产关系中的企业除了纵向一体化这一可能的纵向交易关系外,更多的企业在更多的时候还是会以契约的形式来保持他们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的。是以一系列的短期合同还是以长期合同来保持他们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资产专用性、一体化的成本收益等等。

总之,交易费用视角下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主要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和契约(纵向约束)的不完备性等角度对企业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进行了分析,这显然比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的分析更前进了一步。

(三)基于产权视角下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

企业纵向交易(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的所有权理论是由Grossman 和 Hart在1986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交易费用理论没有真正把握纵向一体化的本质。

产权理论将企业理解为一个自己所有(或控制的)资产集[16]。纵向一体化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企业为了获得剩余控制权而购买其供应商的资产所有权。所谓剩余控制权指的是那些由于交易费用或不对称信息的存在而未在合约中清楚界定的对资产的权力。重要的是当一方购买另一方的资产的所有权时,另一方就失去了这些权利,结果,得到所有权的一方的投资会倾向于过多,而失去所有权的一方的投资会倾向于过少。所有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会通过影响事后剩余的分割而影响各方的事前投资决策。尽管重新谈判和签约可能导致事后有效率的配置,但谈判和签约的高成本常常会使这一过程进展缓慢。因此,相关各方应当努力以使事前投资扭曲最小化的方式配置所有权。也就是说在一体化的成本(由一体化引起的专用性投资扭曲所导致的价值损失)和收益(由一体化引起的获得所有权的一方的激励强化所产生的价值上升)之间进行权衡。Grossman 和 Hart揭示了由企业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所引起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重构问题和由此所产生的激励问题,但他们没有具体说明所有权(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指派给什么人。因为在某种情形下所有权的最优指派比激励方案的设计更重要。与交易费用理论一样,产权理论也认为纵向交易(纵向一体化)是减少不完全契约中机会主义和“敲竹杠”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纵向一体化的标准,即“一体化时甲方可以有选择性地解雇企业的工人(包括乙方),而非一体化时甲方只能解雇(终止交易)整个企业,包括乙方、工人及企业资产。”[17]在交易双方信息对称和无成本讨价还价的假定下,产权理论利用正式的G-H-M模型论证了不同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包括非一体化、甲方控制的一体化和乙方控制的一体化)对事前专用性投资激励的影响。并指出,虽然任何一种纵向一体化模式在事后总是有效率的,但都会对事前的投资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这种扭曲又表现为谁在纵向一体化后的企业中拥有控制权谁就会出现投资过剩,而处于被控制的一方则会投资不足。因而,纵向一体化的必要性取决于所有权的配置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扭曲,只有当拥有控制权的一方提高的生产率超过被控制方损失的生产率,从而能增加总剩余时,纵向一体化才有意义。

三、结 语

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来看,企业之间的纵向交易关系丰富而复杂,很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具体的体现,如近些年出现的煤、电冲突就是一个有待于借助上述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进行实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于立、刘劲松从实践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中国煤、电关系的架构取向,指出通过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兼并重组,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应该是缓解煤、电冲突的可能途径,这与基于产权视角下的纵向交易关系理论是吻合的[18]。于立宏、郁义鸿从产业链纵向关系、需求波动等角度研究了中国煤、电纵向关系安排与政府规制措施,他们指出,基于厂商私人激励的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安排是在一个连续谱中进行的选择,其中现货市场契约是一个极端,纵向一体化是另一个极端,而其他契约安排则是中间可选择方案。对于中国煤电产业链而言,需求波动和政府规制政策是影响厂商纵向安排选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19]。杨惠馨、纪玉俊、吕萍把分工和产业链纵向关系放在一起进行了研究,指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决定分工制度安排选择的主要因素,成本与收益的变化又决定了分工制度安排的进一步整合。通过实施不同的产业链纵向关系可以实现不同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与整合,等等。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O.E.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9,(22):233-262

[2] Rey, P., P.Seabright& J. Tirole. The Activities of A Monopoly Firm in Adjacent Competitive Markets:Economic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ompetition Policy[R].IDEI Working Paper,2001.

[3] Aghion & Bolton. Contracts as a Barrier to Entr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1987,77(3):388-401.

[4] Alchian A. & H. Demsetz.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62): 777-795

[5] Bain,J. 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New York,John wiley,1959

[6] McKenzie,L.W.Ideal Output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Firms[J].Economic Journal,1951,(61):785-803.

[7] Vernon,J.M and D.A.Graham.Profitability of Monopolization by Vertic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1,79(4):924-925.

[8] Schmalensee R. A Note on the Theory of Vertical Integrati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2):441-449.

[9] Perry,M.K.Vertical integration:the monopsony Cas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8,68(4):561-570.

[10] Bain,J.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1956.

[11] Salop S.C. & D.T. Scheffman.Raising rivals’ cos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2):267-271.

[12] Stigler, G.J.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1,59(3): 185-193

[13] McNicol,D.L.The Two Price System in the Copper Industry[J].Bell Journal,1975,(1):50-73.

[14] Carlton,D.W.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Competitive Market under Uncertainty[J].The Journal ofIndustrial Economics,1979,27(3):189-209.

[15] 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C]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6] Grossman, S. & O. 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4): 691-719.

[17] Hart, O. & J. Moore.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6): 1119-1158.

[18] 于立,刘劲松中国煤、电关系的架构取向[J]改革,2005,(2)

第4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改进高职学生评价目标、内容和方法,建立以人才类型为前提的高职学生评价标准,变单纯的学业评价为综合能力评价,走上以岗位能力为检验标准的改革之路,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学生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对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若干实践思考。

学生评价是指以学生为评价对象,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对其改善和发展给予指导的过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除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所以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应当体现高职教育的这些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目标、内容、标准和方法,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已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需要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与高职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评价观念落后。一些高职院校仍沿用原有的学生评价标准、内容、方法来衡量今天的高职学生,严重制约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二是评价方式单一。过多地注重学生成绩的定量检测,注重纸笔闭卷考试,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三是评价内容过多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将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标准。理论课考试不及格需重修或补考,而实践、实训课却鲜见有学生不及格补考,理论考试的结果被简单、机械、错误地使用,对学生的评价具有片面性。四是评价结果过于绝对化,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或分析。五是评价结构缺陷明显。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发言权:以考代评,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往往以学业成绩为主要的评价依据,且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常常以一、两次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

上述学生评价的弊端最终表现在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内在动机将丧失殆尽,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成为高分低能,以就业为导向就成为一句空话。

学生评价体系是影响教育模式最重要的因素。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改革现有的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是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本质要求

学生评价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是学生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和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向某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评价标准和内容对照:通过终点达标与否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调整,不断改善,并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二是学生评价可以影响教育教学实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必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产生重要作用三是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助于把握和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使“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职教信念转化为“人人都成才”的现实。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实现就业是高职学生评价的根本目标高职教育应把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自己办学的根本目标。学生评价的改革,应以上述目标作为切人点和着力点。为此,我们必须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核心理念,并将其内化为学校领导、师生的自觉行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技能的考核,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为用人单位追逐的焦点,从而成功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学生评价的本质要求与学科型和研究型人才不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多层次、多规格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因此,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评价.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基层岗位群接轨,彻底摆脱学科类型的人才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必须按照用人单位和就业部门的需要,科学地选择适当的评价内容和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引导学生从单纯注重学业成绩向以追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转变,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牢固的职业意识,以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实践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向。

树立正确的高职学生评价观尽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列入国家教育体系已有多年,但正确、科学的高职人才观却远未真正树立。正确的高职人才观就是要树立能力是根本的学生评价理念。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座次、比优劣,而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为毕业就业做准备。要从过分看重学业成绩的学生观向重知识、重技能、重潜力的学生观转变:从单凭考试分数来定高低、论英雄的传统的学生观向以“创新”为衡量标准,重过程、重综合、重全面的新型人才观转变;从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评优功能向倡导发展性评价功能转变;从以一竿“标尺”衡量所有学生这种单一化的学生观向以一把“尺子”量一个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生观转变。

学生评价标准必须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相一致现在一些单位用人日趋理性化.高学历、多证书已不再是求职成功的唯一敲门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看来.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更甚于学历。“关键看能力”这句话已越来越多地挂在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嘴上。如很多市场营销和管理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经理。还需要熟悉销售、公关、广告。甚至有时还要担当起一个部门客户经理的职责。所以.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必须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用人标准。使学生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与社会需要相一致,与职业岗位相一致。通过实施切合实践需要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自己有发展潜力的素质。关注自己的未来,从而全面提高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培育和发挥学生评价主体的功能.缩短学生自我定位与社会现实的差距必须让学生成为主要的评价主体之一。传统的学生评价中,教师是主要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必须让学生参与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现在一些高职学生就业难,其中目标缺失、不能正确自我定位、期望过高是原因之一。通过完善学生的评价主体功能,可以实现以下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客观评估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资历情况.并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二是可以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形成改进和发展的愿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三是在学会评价他人的同时,完善自我评价。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评价能力。所以,不仅要让学生自评,而且要让学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

在学生评价方向上,既能尊重学生智能上的差异性.又能体现学生素质的发展性“教育不仅仅是为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为此,高职学生的评价体系,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虽然在传统的目光里高职学生在高考的竞争中算不上佼佼者.但在学校有效的教育引导下,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可造之才。首先必须承认高职学生在多元智能上不均衡发展的事实,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其次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受到肯定、成功的心理体验;再次,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所以,用发展的标准要求学生,用发展的理念评价学生,不断地将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转化成现实,最终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理应成为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理念和行动。

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个人智能多元化、潜能发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以专业技能考核为核心,构建融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身心素质为一体的立体式学生评价体系。高职人才不是被简单机械地安排到某个固定岗位,一成不变地重复某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在具备就业与创业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上,能够很快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级蓝领。所以评价标准体系中应该涵盖以下内容:(1)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常规技术及新技术的掌握;(2)技术开发与实施、生产管理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沟通交流、信息处理和加工等相关能力;(3)勤业、乐业、敬业等良好的职业素质;(4)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特长能力。这是最能体现高职学生个人魅力和个性特点的方面,是高职学生求职制胜的“法宝”之一;(6)身心素质。这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健康的体魄.是胜任专业岗位的基础;良好的心态。是正确看待工作挫折和成绩的重要心理保障。

第5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专业认知调查及发展定位思考

收录日期:2013年3月18日

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而产生的一个新专业,近几年在国内迅速发展。随着专业布点快速增长,该专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作为适应政府管理改革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从设立伊始就面临专业理论定位与就业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若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受教与施教关系看成是教育产品的关系,那么高校便是这一市场的卖方,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则是该市场的买方产品。如果经过系统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就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设置与定位脱离了现实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迅速变化的知识环境和社会现实,在校大学生必须高效地掌握日新月异的各类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稍纵即逝的创新机会,这是确立其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每位大学生既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同样要求高校能够瞄准市场需求谋划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定位。因此,本文拟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通过在校生的专业认知度调查,分析该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与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这对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强化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成立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1、专业成立的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体制正在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显现。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在对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改革的现实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顺应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截至2012年,全国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突破500所,其中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

2、专业发展现状。由于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开办的高校类型不同,专业方向也差异巨大,如师范类、艺术类、农林类、医学类、体育类、工科类、财经类、政法类,分别对应着文教、艺术、农业、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专业方向,授予学位涉及到管理学、法学、医学、农学、教育学、工学、文学等。整体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像是一个融合了各类学科的“大杂烩”代名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专业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专业特色,严重影响了本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借鉴国外“第三管理部门”,并移植到国内而来的,所以缺乏有效的就业承载实体。针对“事业单位”和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就业目标的课程设置,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地方高校尤为突出。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缺乏公众认知度,以及专业定位不明确是其根本原因。本文试图在对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为专业特色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科学参考。

二、本科生专业认知度调查

1、基本信息分析。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度调查问卷表》,此次调查涉及到郑州轻工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本科生。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回收率90.5%,样本分布均匀,样本容量、样本代表性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本次调查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就业认知。

在181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数的38%,女生占总数的62%。全部样本的中共党员占12.7%,共青团员占85.1%,人民群众占2.2%;样本平均年龄为20.59岁,其中17岁到18岁的占6.6%,19岁到20岁和21岁到22岁各占总数的42%,23岁到24岁占9.4%;被调查学生中农村户口占76.8%,城市户口占23.2%。

2、专业认知度分析。十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蓬勃发展,但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与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的理论构想相左。这其中公共事业改革进程较慢是原因之一,但培养“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的就业目标,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渠道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优势和就业方向,高校和毕业生都没有给予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导致政府及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度整体偏低。在参加调查的有效样本中,自己选择的,且适合自己的只有28人,在选择依据中志愿调剂的有133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73.48%。说明大多数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性和被动性,也就导致了对专业不了解,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与规划。

关于是否喜欢目前所就读的专业方面:23.76%的学生表示喜欢,明确表明不喜欢的学生占据35.36%,32.04%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8.84%的学生则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喜欢;从性别来看,女生喜欢该专业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生中表示喜欢与不喜欢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5.66%和32.74%,而男生的这一比例为20.59%和39.71%,说明性别差异对专业的喜好度有显著影响;从年级分布来看,在大一学生中,有49.02%的学生不确定自己对本专业是否喜欢,随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专业的性质和方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在大四学生中,不确定的学生下降到14.29%,值得警惕的信号是,不喜欢该专业的学生由大一时的15.69%增加至大四的40.48%。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就业目标是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所以多数同学希望将来工作单位可以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根据调查,接近29.2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的工作是机关公务员。随着公务员招录需要统一考试,公共事业专业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小,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进入企业工作会比较容易,所以选择了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工作,说明本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不盲目,显得较为理性。选择去民营企业和自己创业的学生仅占样本总数的10.49%,说明学生既缺乏创业的基础平台,也缺乏创业的信心。可见,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其他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发展方向模糊等共性问题,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好专业的发展规划,并给予准确的发展定位。

三、地方高校专业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思考

地方性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因而可以借助地域优势,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充分依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来设置专业特色及培养方向。

1、做好教育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事业单位、基层政府、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由于我国高层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而地方高校则要把培育基层公务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在教育体系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为此,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学生培养的就业目标。通过错位发展,建设区别于部属高校、名牌高校的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和规范化。

2、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立足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培养符合区域建设需求的优秀人才。目前,河南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历史时期,既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作为地方高校,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要主动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之中,将专业的建设与城市产业、城市公共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有关部门相结合做好扎实详细的人才培养措施与专业发展规划,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方向,进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

3、围绕专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是一个学科专业的优势所在,是一个学科专业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本着“横向可以移动,纵向可以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服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又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各门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形成有机整体,在体现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强调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上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分设方向模块:如城市管理类、规划设计类、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类、社会保障类等模块。同时,开设社会问题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实践性、研究性强的课程供学生必修或选修,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培养学生用专业视野与理论分析问题的习惯与能力。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和专业优势,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强化基础的同时,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学生关于规划设计方面课程的建设,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云淑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专业定位和重视就业的双重背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2.

[2]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

[3]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年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

[4]李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及思考[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1.1.1.

[5]吴小艳.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

第6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职位;社会需求;课群;体系;强适应性

1背景

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沿性工程,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着眼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需要,应与学生的未来前途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使得高校及其专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检验一所高校及其专业设置成败的关键因素。自从2000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被进一步放大。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折射出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缺陷,造成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使大学生培养的方向没有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为深化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9年6月初,我校决定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09级起开始实施。在此背景下,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学校《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际情况,启动了新一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本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是职业岗位的强适应性。根据强适应性的不同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群体系。课群是传授某方面知识、培养不同某种能力、训练某种素质以及面向一类职业岗位的逻辑紧密相关的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组合。课群体系是逻辑相关课群的组合。强适应性是不同课群要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大众教育环境下不同苗子的层次化、多元化。具体来说,培养方案从生源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归宿,遵照教育部1998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时俱进,瞄准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确定专业方向,再根据专业方向制定所需课群及课群体系,由课群细化到具体的课程。此外,我们也提供了应用技能型和应用创新型两种任意选修课程体系不同的学生选择,进一步增强课群体系的适应性。在此过程中,我们统筹处理了“文与理工”、“理论与实践”以及“通与专”三对关系。

2社会需求的职位与课群体系

通过网上调查最近三年招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的各单位对本专业的职位要求和具体描述,通过跟踪与分析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一次和二次就业岗位,通过与烟台市知名企业的多次对接,借鉴兄弟院校本专业的实践经验[1-4],我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中根据职业岗位设置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企业信息管理两个方向。

2.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职位与课群体系

Web为信息生产者提供了一种便捷、廉价的电子文档方式,因此它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实现全球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日益重要和最具有潜力的资源平台。据统计,Google目前能够搜索到的网页文档有数十亿之多,而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进行增长。就信息社会而言,各家企事业单位为了生存,首先要建立一个门户网站,用于在Internet环境下对外自己的信息,或管理客户信息,或进行网上销售等。因此,本专业的特色是培养与Web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直接相关的工程师,使得毕业生与时代同步。

基于Web的主流的管理信息系统由Web应用程序、业务层、数据库访问层和数据库四层构成。这里,业务层和数据库访问层的封装均采用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技术。除此之外,各层的开发工具或开发系统均采用主流的工具,使得学生毕业后所学的知识和开发工具也与时俱进,尽可能地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就能够直接上手,进而减少企业培训学生的成本,实现专业与社会的直接对接。依据Web管理信息系统纵向体系的四层结构以及横向的基础知识类、开发工具类、管理信息系统类三类课程,得出相应的课程体系配置如图1 所示。

图1所示基于Web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和基础知识类、开发工具类和管理信息系统类三类课程交叉产生的课群分别为软件基础群、管理业务基础群、数据库群、开发工具群、管理信息系统群。软件基础群为基础知识类与Web应用程序层的交叉课程。管理业务基础群为业务层与基础知识类的交叉课组。数据库群为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中型网络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2005)和大型网络数据库(Oracle 9i)4门课程。开发工具群由开发工具类中除去中型和大型网络数据库的课程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群为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群体系按照从左到右的四层和从上到下的四类横纵两条逻辑脉络展开。

在实际就业时,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Web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不同课群能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职位。如果毕业生不但具备扎实的管理业务基础和软件基础知识,而且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驾驭能力强,熟练应用一种前台应用开发工具和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或Oracle)开发过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实际开发经验,那么毕业生可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员、管理信息系统程序员甚至首席信息官(CIO),当然更胜任本方向所属的其他职位。如果毕业生熟练使用网页的制作与设计、JSP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那么毕业生适合Web应用程序员岗位;如果毕业生熟练运用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则当管理业务基础和软件基础扎实时可以从事面向对象的业务层程序的开发;熟悉数据库原理并且软件基础牢固时则从事面向对象的数据访问层程序的开发工作;毕业生数据库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较强时,即数据库原理基础扎实而又能熟练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或Oracle之一时,可从事数据库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基础,具有美术特长而且网页制作与设计比较熟练时,可进行网页的制作与设计工作,或者结合富客户端工具进行网站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制作;若毕业生编程能力较弱,而管理业务基础较强时,可运用现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工作。由此可见,这样设计的课群体系是适应不同能力、不同基础、不同爱好的学生,适应多元化培养的需要,使得不同特长毕业生有不同的工作岗位,能够适销对路,避免了职业岗位的同构性和单一性。

2.2企业信息管理方向的职位与课群体系

目前国内从事ERP实施项目的专业人才不足4000名,ERP实施顾问频频告急,其中具备ERP实施经验的高级人才不足千名。面对如此紧缺的人才需求,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设置了企业信息管理方向,以着力培养ERP实施顾问。ERP实施顾问主要在三个方面就业,一是到软件公司就职,从事软件实施工作,负责软件研发、测试、企业咨询实施等,职位有实施顾问师、售前顾问、软件工程师、技术支持等,属于“外部咨询”;二是到软件应用企业就职,提升用户的软件使用效益,如ERP应用企业的内部咨询人员等,被称为“内部咨询”;三是自己创办提供软件咨询实施服务的公司,充当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为此,该方向配置了如图2所示的基于Web的企业信息管理方向课群体系。它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课群体系有4处不同。一是增加了两类课群,分别是ERP类和信息管理类;二是管理业务基础群增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三是开发工具群减掉了客户端程序设计、Java开源框架、Visual C# 程序设计和软件建模工具4门课程;四是数据库群减掉了大型网路数据库和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两门课程。

由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不难看出,课群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两个方向的课群体系包含了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所包涵的核心课程,但又各有侧重,不是简单照抄照搬,而是围绕职业岗位服务。因此我们提出了课群和课群体系的概念,就是避免课程简单地拼盘,甚至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三个学科的核心课程简单地组合。本人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不是三个主干学科的简单组合,而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学科的课程分别构成了系统有机联系的部件,都是为管理提供业务支撑或技术支撑。

两个专业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向提供充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后,加强主流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侧重微观技术;而企业信息管理专业方向在提供充分必要的典型信息技术和工具和专业基础知识后,加强ERP的应用,侧重宏观管理业务知识。这样,两个不同的方向可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以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信息系统是把计算机这支箭射到管理这个靶子上,即管理信息系统从计算机的角度看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因此本专业的一部分毕业生也可从事软件分析师、软件设计师和中级程序员等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位。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开发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开发工具基础也是软件基础课群,为了简化表示,这里没有给出,只要我们在开设时保证课程间的先后关系即可。

3统筹处理三对关系

在本次修订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统筹地处理了“文与理工”、“理论与实践”、“通与专”三对辩证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基础扎实不是越厚越好,理论功底不是越深越好,要依据总体的就业岗位和多元化发展需要寻求两个最佳平衡点,一个是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要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另一个是管理理论基础和计算机软件基础要找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具体来说,要在四年的时间内,以学生总体能掌握为度,以最基本的概念、最典型的逻辑方法以及最典型的开发机制实现学生总体能彻底消化为度,以学生总体能形成一技之长顺利就业为度,以促使学生总体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实践与开展应用为度,以不影响部分优秀学生升学为度,以使学生总体具有近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限,以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有效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为度,以学生能够深谙管理业务基础运用信息技术顺利地开发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度。

我们在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本着两个基本原则。原则之一是基础不能过度削弱,实践教学创特色。只有具备必要的基础,毕业生才能有很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它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行基础。实践教学创特色是以社会需求的就业岗位为基础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原则之二是在保证基础和特色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教学内容,减少总学分,减少课程,减轻教与学的负荷,实现精讲多练,实现教学与训练的统一。

修订后本专业的毕业总学分由165分下降到154分。我们构建的本专业学科数学理论基础课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运筹学以及应用统计5门课程28学分,理论课每学分18学时,这样从数学理论功底角度保证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为加强实践技能,本专业的各门语言类和工具类课程是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成对出现,而且上机实践的1学分配置36学时,本专业的实践学分为30学分,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促进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吸收,即理论和实践是共生共栖关系。

4结语

实际统筹地处理文与理工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通与专的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人才培养的宏观纲领。为真正落实我院提出的应用型、技能型、交叉型和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还要进行微观设计。微观设计有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考点设计和选课指导三个方面。

(1) 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出发,切实做好各门课程的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之间的接口设计,避免授课的随意性。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与培养方案做配套的修订,教学大纲的修订要从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个角度突出各门课程的核心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机制和典型应用案例。

(2) 课程考点设计就是一门课程最基础、最核心和最关键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机制无论以何种题型出现,都必须要考,而且要明确考到哪个程度。

(3) 制定配套课程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分流指导方案的制定,以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殷晓永,杨帆,韩永胜. 优化信管专业课程设置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77-78.

[2] 倪庆萍,汪路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1):89-91.

[3] 刘青,贺远,谢京怡. 信息管理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 情报科学,2007(12):1902-1906.

[4] 史红霞. 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7(10):40-41.

Studies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daptable Job

LI Hong-bo, ZOU Hai-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第7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就业创业 双线并进 实践教学体系 连锁经营管理

1 构建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

1.1 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依据

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人,并且未来几年仍将维持高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5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35号),通知一方面要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1]因此,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构建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直面当前大学生就业现实问题,符合当前的政策导向,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2]因此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实践项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让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实践训练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3 依据系统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3]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4]

1.4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体现创业理论的思想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当前的创业理论主要关注创业过程与创业者的机会识别和搜索,基于技能、竞争力以及获取资源和协调稀缺资源的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如何围绕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创业理论的相关思想,培养学生利用专业技能进行创业的能力成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

2 高职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的探索――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5]因此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构建就业创业双线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满足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能力递进、工学交替、虚实结合”为特点的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

2.1 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以能力递进分层级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主要面向流通领域的商业零售行业,培养适应新型连锁商业模式发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的中高级“技术+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围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首先对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定位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大致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是面向初次就业的店员级,主要包括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仓管员、信息员、导购员、客服专员等;第二是作为发展岗位的店长级,主要包括小型连锁门店的店长、大型连锁企业的营运主管、处长等基层和中层管理岗位;第三为拓展岗位,尤其指从纵向进行拓展的加盟创业老板级,主要面向连锁企业进行加盟创业。

其次,从与职业发展相对应的专业能力培养角度来看,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及院校的教育专家,开展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等方法,总结归纳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从初次就业岗位到发展岗位和拓展岗位需要具备的连锁门店营运、店铺开发设计、商品采购、商业物流配送管理四大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技能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能力培养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等子目标,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过程中,将就业与创业课程引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在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结合连锁经营的专业特点,重点围绕培养学生的加盟创业能力进行拓展提升,从而构建出整个实践教学的能力目标体系。

最后,在引导学生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了学生能力提升的规律和高职教育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综合运用课堂训练、岗位实践、仿真模拟、技能竞赛、综合训练等多种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实操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潜质,为学生今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将来就业与创业的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2.2 以工学交替轮岗实习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探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与本地大型连锁企业合作,采用“前店后校、双师带徒”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前店后校”就是指前方是正常运营的门店,后面是理论培训的学校课堂。学生先在后台接受理论学习,课后马上就可以进入位于前方的店面,验证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具体安排上,将实习的学生每个班级分为若干梯队和小组,分小组到连锁企业店面进行轮流顶岗实习。顶岗上班时间定为周一到周四的晚上加上周五、周六和周日全天,具体排班情况见表1。与之相匹配,专业老师结合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讲授相应的理论内容,并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使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及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有机融合。“双师带徒”就是在进行前店后校的教学实践中,每位同学同时都有两类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学习,即负责课堂理论教学的老师和负责店内实践训练的教练师傅。在刚开始进行顶岗实习的几次上班过程中,由店长和正式店员作为教练师傅加以指导,以后的实习时间就需要同学把自己当成正式员工那样进行工作了。通过将课堂搬进企业,搬进店面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2.3 仿真模拟与真实岗位实践相互补充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仿真模拟实践与真实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简称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由于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特点看,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多采用到校内外的门店实习的方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门店现场操作能力。而连锁经营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是“连锁”,这需要站在连锁企业总部的角度去思考和训练,因此这是通过店面实际操作的实习项目所无法达到的。另一方面,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联合的《2008-2009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中,相对其他创业群体而言,是比较有能力去判断一个创业项目的好坏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组织管理能力,尤其缺乏进行整体运营一个企业的能力。[6]显然,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单靠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的真实岗位实践是很难有效提升的。因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通过借助企业经营管理仿真模拟ERP软件、仿真模拟连锁企业总部营运、卖场管理、物流配送管理、连锁加盟管理等内容的MIS系统,让学生可以全面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连锁企业总部和门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实际运作流程中涉及的各个细节,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经营全局意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方法能力。

3 高职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意义

3.1 就业创业双线并进符合当前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2004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7]

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个重要文件中反复强调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已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2010年,为贯彻落实党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见,开展就业创业双线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既符合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又适应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

3.2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从而满足其今后职业发展的需求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看,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不少学生抱着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拥有一技之长的目标进入到高职院校,期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在未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另有一部分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心理素质较好,抗风险意识较高,情商也比较高,对未来就业和创业的选择上,对创业更是情有独钟,甚至一些同学在校学习期间就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创业。因此,采用就业创业双线并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今后依托专业技能顺利就业甚至进行创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较全面地涵盖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3.3 能更好地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采用工学结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而要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使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因此,探索构建适合高职专业建设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兼顾学生对未来就业与创业的职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技术及管理人才,甚至成为创业企业家,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创新内容。

4 高职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层思考

在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等一系列变革,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共同有效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首先,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通过加大对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甚至个人参与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软硬件建设,力争实现校内实践设施设备与行业企业广泛使用的或最新使用的设备基本一致。

其次,学校需要探索建立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保证学校和企业合作各方的实际利益,才能有效确保实践教学活动能长期稳定有序地开展起来。

最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保障体系。就业创业双线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主导实践项目实施的师资队伍带来了新的挑战,专业实践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水平以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就业创业双线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兼具“能力递进、工学交替、虚实结合”等特点,因此在不同特点的实践项目的考核评价、各项目转换过程的有效衔接等方面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

总之,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了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大学生创业等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观,并且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路径需求,是可以应用到不同专业类型的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但该体系还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各院校和地方的实际不断提升和完善,而且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制定出可操作的、能有效监控的、可持续的实践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2013(5).

[2]张蔚华.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4).

[3]曹琼.浅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系统观[J].时代经贸:下旬,2009(12).

[4]李定清.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7).

[6]2008-2009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R].2009(8).

[7]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2004

(4).

基金项目:

本文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六批(2013年)院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物流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企管沙盘实训室建设》(编号2013-A050)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刘轶宏。

第8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一、房地产行业绩效管理现状

房地产开发经营从土地获取、三通一平、设计与前期准备、建筑安装施工、销售实现以及物业管理等活动中,无一不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房地产业具有发展不平稳、易受经济波动影响、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变现难度大、风险高等行业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又明显具有社会责任重、环境影响程度高、受政府政策影响程度高、与相关行业联动性强等特点。而且,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多数是以项目型为主,牵涉专业多、工程节点多、预决算体系效率低、工程周期长、工程过程变化多、价值创造难评估、库存材料由于工程的原因计算难,造成成本评估困难,直接造成企业经营绩效难以衡量和把控。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发展年限比较短,成熟的标杆企业缺乏,上规模的企业都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公司预算体系不健全,财务核算不准确,绩效考核缺乏数据支持,造成绩效考核结果失真。缺少清晰的职务和职位体系,在绩效指标设计时,核心职能职责的来源就不清楚,岗位指标体系就可能存在缺失的现象,从而造成绩效考核的片面和失准;缺少规范的薪酬体系,在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时,缺乏统一的参照标准。再加上房地产的项目特性,使同一个人的不同时间任务不同,考核指标体系具有变化性和不确定性。目前房地产行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绩效管理和公司战略的关联度较低,基本上以公司业绩为基础而忽视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结构化不足,不同管理层次和专业职能的员工分类指标缺乏,对工程技术类、行政类、营销类人员以及不同管理层次员工绩效目标设计不到位;考核以工作计划为主,忽视根据部门核心职能和职位核心职责提取考核指标,绩效评估沟通反馈机制不尽完善,绩效结果强调与薪酬利益挂钩,在员工发展方面的应用不足,尤其是在追求绩效改进、培训设计方面不甚重视,等等。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各个房地产公司所处的区域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管理状况更是参差不齐, 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重视和应用程度、应用效果相互之间差异很大。相对发展比较成熟的公司,能够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实施绩效管理手段,比如:万科等公司采用先进的BSC(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方法,金地采用以计划考核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手段,更多的公司吸收应用了目标管理的办法。但是,众多的国内其他公司较重视员工的短期工作业绩,忽略工作潜能、态度等其他方面。在引入绩效管理手段的房地产公司里,绩效结果的应用大多在绩效奖金方面能够有所体现,而在更重要的人力资源分类开发方面的应用普遍不足。

二、有效提高房地产公司运营绩效管理水平的途径

房地产企业要以企业战略(产品、利润、客户)为导向结合具体的管控模式(投资、战略、运营),通过对组织、流程、绩效的管控,从而提高运营绩效管理水平(见图1)。如果管理基础还没有建好,不能直接向万科等看齐而采用BSC,就尽量从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比如工作分析)和预算管理开始做起,采用目标管理法MBO或者KPI等方法做考核。如果企业基础很好,预算体系比较完全,可以在多种方法中选择适合企业的办法,并且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固化考核。

企业战略就是要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性的重大筹划与谋略,是目标和实现目标路径的整合。目前,房地产公司主要有以产品为导向、以利润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三种战略,如金地公司的快速滚动开发战略,碧桂园公司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双快战略。其中,以客户为导向较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企业要关注整体客户体验,了解客户需求和价值,围绕客户体验和价值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建立客户服务品牌。对于房地产公司战略,就是要回答商业模式、资源能力和增长阶梯三个问题。商业模式中涉及到区域、产品和价值链三个主要方面,需要明确公司将要重点发展的区域、专注的产品线和重点关注价值链的哪些环节。资源整合能力主要有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公司要肯定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保障,规划好融资渠道,要明确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还是以基于项目需要为导向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评估出公司获取土地的策略和能力。增长阶段的规划主要是销售收入和利润收入等财务指标的规划。美国房地产知名企业pulte homes 独特的“客户全过程参与”就是值得国内房地产公司借鉴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实施策略。其独特的7步客户服务程序是:(1)举行开工前见面会,向购房者介绍建造团队,说明建造过程;(2)施工期间客户到施工现场检查房屋框架结构;(3)交付前按照公司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查;(4)交付前带领购房者熟悉了解房屋每个部分细节和功能;(5)交房后30天跟踪服务,检查和维修,开具工作清单;(6)3个月后续跟踪服务,对房屋进行质量检查;(7)11个月后后续跟踪服务,对属于一年保修期的问题进行维修。

管控模式是指集团对下属企业基于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具体由组织管控(people)、流程管控(process)和绩效管控(performance)三个方面支撑,不同的管控模式对应不同的组织架构、流程设计和绩效管理办法。常见的管控模式有投资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三种,三种管控模式中对下属公司授权越来越紧。投资管控型目标是通过投资业务组合的结构优化来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总部以财务指标对下属公司进行管理和考核,总部的核心职能是法律支持和企业并购,适用于多种不相关产业的投资运作。战略管控型目标是通过业务组合与优化,达到战略协同的效应,总部以战略规划对下属公司进行考核,拥有战略规划与控制和人事配置的权力,适用于相关型或单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运营管控型目标是各子公司经营行为的统一与优化,公司整体协调发展,其通过总部业务管理部门对下属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管理,负有财务控制、营销、设计开发、人力等职能,适用于单一产业领域内的运作,受地域性的局限。管控模式的选择受到组织战略、产品相关性、子公司地理位置和项目规模、公司发展阶段和公司核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专业房地产公司大多选择了运营管控型的模式,其主要原因有房地产行业决策风险高,生产组织方式复杂,企业自身管理不成熟。随着企业在业务成熟度高、管理一致性强和职业经理人文化成熟的背景下,相信房地产公司将具备战略管控型的条件。

组织管控,要以商业模式、发展目标、区域产品等战略因素为导向,清晰定位,本着与价值链匹配、渐进、可复制、精简低成本和风险制衡等原则来设计具体的组织结构。一般房地产公司负有战略和投资、财务与资金管理、运营监控、风险控制和技术支持五大职能。将投资策划、土地获取、项目策划、建筑设计、采购管理、工程管理、销售管理、售后服务、物业管理这条价值链分成前中后三段来分析,公司管控重点放在前期,即靠近价值链前段,经营操作风险越大,对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利润贡献越高,管控的重点关注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重点放在中段,即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区间,决定了利润的最终实现大小,管控重点关注质量和动态成本的控制;重点越是靠近价值链后端,经营操作风险越小,但对组织的品牌和客户价值产生的影响越大,管控重点关注服务与客户关系维护。房地产公司初创阶段大多是“总部与项目不分开”或者是松散的“总部和项目公司”模式,随着公司发展越来越强调专业化管理和资源集约管理,集权度较高,将总部与项目公司分开;为了适应管理幅度和多区域竞争,企业逐步形成区域中心、多利润中心,基于业务成熟度的提高,过渡到“总部、区域中心、城市公司”的三级管理模式,总部已经弱化价值链的管控,而区域中心成为业务管理的中心。

流程管控就是指通过流程设计,不断提高组织绩效。房地产行业的关键流程特点是周期长、接口多、并行运作多,并且结果是一次性,房地产业卓越流程设计的原则是定框架、定思路、定内容、定方法,要基于价值链的系统性对框架进行系统性思考,自上而下地将主流程展开到子流程,重点关注关键流程与接口,同时借鉴标杆企业。遵循建立流程体系,理顺流程和接口,优化流程,再造流程四个步骤,考虑到跨专业配合,理顺接口,明晰权责,根据程序分解到作业指引的规范和标准,并以格式化表格和模板作为设计结果,就可以造就具有目标导向、结构系统、聚焦客户、专业协同、操作精细等特点的卓越企业流程。横向流程要以价值链中的战略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支持流程为主线进行设计。一个流程是否有价值不在于表达了多少活动,关键在于是否基于目标导向,是否清晰地表达了关键点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能够保证目标的达成以及具有可操作性。

房地产业绩效管控需要根据组织的管理状况、组织文化及内部能力进行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过渡。在建立绩效体系第一阶段以计划考核为主,重点考虑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在考核中对能力和行为方面重点关注与组织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相符。绩效管理体系要强调计划胜于评估,着重过程而非评价,寻求对问题的解决而非寻找错处,要体现结果与行为两个方面而非人力资源的程序,其根本目的是在于绩效的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是要以战略为导向自上而下地对指标进行分解,系统思考之后建立以目标结果为关注点的横向与纵向的内部联系,考核聚焦在驱动性的作用上,同时强调结果与过程、业绩与行为,综合运用MBO、BSC、KPI等管理工具。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适用各自企业的战略经营特点、业务需求和岗位匹配要求。

三、结论

房地产企业要以企业战略(产品、利润、客户)为导向结合具体的管控模式(投资管控型、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通过对组织、流程、绩效的管控,从横纵两个方向对公司运营管理做出规划,从而提高运营绩效管理水平,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3.杨绿汀.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运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第9篇:地理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创新

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更为艰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地方区域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

存在的主要弊端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不断推动下进行的,是直线性思维、行政性实践,而目前大多仅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主要表现为政策解说、信息、技巧指导三个方面,在时间的安排上也仅停留在双向选择时期的择业指导,这仅仅是解决学生双向选择时的一时问题而已,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说明就业指导还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对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发展规划与决策能力都无法涉及,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要求相对比,问题十分明显。

第一,就业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收集能力不足,容易“错失良机”。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等各种交流媒介的发展,信息传递出现了广泛、敏捷、虚实难辨等特点。而作为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院校知名度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大多都处于被动状态。据某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调查发现,有52.3%的大学生对学校以及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就业信息不满意或不清楚。同时,大部分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对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并不怎么了解,知之甚少。

第二,就业指导工作方法不当,既“劳民”又“耗时、伤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不得不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举行各类大型招聘会,但他们大多实行“全面撒网”,只求用人单位数量,不求质量及用人岗位的真实性,结果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致使一些毕业生反而因这些就业信息的虚假难辨、信息重复,遭受到各种“就业陷阱”。而对于地方院校毕业生而言,他们大多都来自农村,家庭经济贫困,如果在就业方面费用数额较大的话,几乎都难以接受。

第三,就业指导工作体制不够完善,道德规范缺乏自我约束,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诚信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就业过程中就业信息不对称,工作岗位单一,用人单位提供的用人信息不诚实,如虚假的招聘信息,随意更变用人要求、待遇条件等,致使毕业生增加了就业成本。

二、当前地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理念的创新

第一,责任意识。大学生就业过程一般要涉及到五个行为主体,即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所以学校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首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负责就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统筹协调各个就业环节,理顺各种就业关系,着实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相关职能部门要为就业工作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创造必要的就业条件,各院系也要相应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质量意识。地方院校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一是要坚持走市场化办学之路,要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取得学历证书,还能获得各种职业能力等级证书和各项专项证书,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全胜任国内各种人才市场的要求,要尽量把毕业生就业空间扩张到更高层次,要积极与港资台资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双向”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二是建立与地方人才市场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区域优势,建立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使毕业生能实践性地、高质量地适应自己适宜的工作岗位,确保毕业生生源质量。

第三,市场意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应及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情况,遵循人才市场规律,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沟通,在原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市场,扩大市场就业份额,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多方式就业。还可建立校方就业网站,通过网络建立无形的就业市场,给予毕业生更多的择业机会。这样不仅为毕业生开拓了就业市场,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可谓一举两得。

三、就业指导工作体制的创新

体制创新应是“以线带面”,即建立“以系为主体,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就业工作体制,其核心是建立“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就业管理和就业队伍”五维一体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一是高校应建立校、系两级管理模式,从学业、择业、创业和待业四个就业类别出发,强化“刚性基础,柔性方向”本科教育理念和“刚性基础,定向培养”的专科教育理念,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就业类别的学生,传授不同的知识技能,使就业工作的重心完成由“毕业生”到“全体在校生”的重大转变;二是各系创建精品就业模式,如靠学生创新能力在经济发达地区参加竞争的“能力——区域模式”,鼓励本科考取研究生“考研——深造模式”,建立专业实习期与就业试用期相统一的“实习——就业模式”等;三是各专业打造学生意向品牌,赢得求职的主动权,如通过理工科学生坚实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为突破口,打造学生就业品牌,就业风格等。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及早进行,使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这项工作应从学生进人大学开始抓起,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服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就业辅导必修课程体系,实施职业生涯个性化设计,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四、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原则

第一,全程性、全方位的整体性原则。要有所创薪首先就要突破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暂时性、局限性、片面性,而要切实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全程性就是要确立贯穿学生教育和管理全过程的指导,它不仅仅是在毕业生面临紧迫的求职时才有的单一事件,而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它要求有组织地从四个阶段开展,包括成才教育指导、素质教育指导、择业理念指导以及进行就业政策和择业技能、信息咨询、心理辅导。四者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全方位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涉及其心理素质、气质修养、人文知识等方面。这就要求指导工作超越以往,将学生的人格形成、专业引导等融入其中,同时改变过去的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代之以形式多样的引导方式,如咨询、讲座、社会实践等,以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系统。

第二,与时俱进的原则。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由于不能及时把握好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就业指导内容逐渐与时代脱节,呈现不平衡现象,存在着如就业信息提供的多,就业观念指导的少;为完成就业率而为学生找工作出路的多,发现和认真改革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的少等情况。且当前处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指导工作同样要与高科技接上轨,在传统形式指导的同时将卫星专网课程讲座,网络“人才—信息一市场”多维一体机制突显,使科技与就业指导课程、日常就业指导工作、职业测评等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第三,科学发展的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进程,就业指导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思想认识的创新、工作机制的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手段的创新、工作内容的创新。要抓住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义、核心,创建集指导、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管理等为一体的工作机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毕业生与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地方高校的就业工作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内容,即“四个指导、三个咨询、一个服务”。四个指导就是观念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三个咨询就是职业规划咨询、就业政策咨询和心理咨询;一个服务就是指就业信息服务。地方高校首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改善择业观念,要敢于寻找新时期就业选择的理性时机,如可以学会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创业。二是学业指导,地方高校要善于引导学生改变以往以学历为重点提升就业空间的就业思路,应积极引导学生就业观念要以能力的创新和内部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就业重点。三就是择业指导,择业指导就是指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咨询,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方法等。创业指导,就是要多加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解说分析,选择就业方向,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跟踪服务。职业规划主要是指学生对人生的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合理安排合理计划。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适应自身特点的职业类别方向,从而恰当地进行职业学习、职业选择和个人职业目标的调整,并力争使其在校期间的学业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为创业做准备。就业政策咨询就是各就业指导部门应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以及国家政府机构、各省级政府机构关于就业方面的积极政策,要让学生明知政策的实际作用,并落到实处。心理咨询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从而使自己能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现在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大学生因为某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而失去就业的机会。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这种现状,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要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在学校开办心理咨询活动,通过辅导老师和前来参加咨询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等心理,树立自信心,以达到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