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地理课标的地理教师素养的要求

高中地理课标的地理教师素养的要求

摘要: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为了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教师需要完善学科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学知识,提升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评价与命题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坚定学科信念和增强自我信念。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信念

为了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教育部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作出较大修订的《课程标准(2017年版)》,势必对高中地理教师产生很大的挑战。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水平和执行能力。可以说,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那么,《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哪些突出的要求呢?明晰这一问题,有益于地理教师更充分地认识《课程标准(2017年版)》,审视自我,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向。

一、新课标对地理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一)完善学科知识

1.理解地理核心概念和地理知识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前言部分指出:“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1](P4)虽然《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没有以学科大概念来构建地理课程内容体系,但依然强调主要概念的重要性,如“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有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概念和关键能力展开”[2](P51)。地理教育界目前尚未对地理学科的主要概念展开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知网和读秀检索的结果显示,“地理的主要概念”一词较早见于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有: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3]笔者根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此句的英文原文,认为这里谈的主要概念就是核心概念。地理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的概念。它是组成地理学科课程的关键概念,是构成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节点。[4]地理教师不仅需要了解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核心概念都有哪些,理解这些地理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思考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这些地理核心概念的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如果地理教师能够基于地理核心概念搭建起中学地理的概念体系,就表明该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地理知识体系是由一系列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特征、地理因果关系、地理原理等内容组成的系统。地理教师需胜任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这一重要任务。《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采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框架,在课程类别上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并且强调“选择将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2](P7)由此,地理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必修课程内容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需要深入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认真研读地理教科书及其教师教学用书等文献,来构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能够清晰明了某个知识在整个地理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2.理解地理思想和方法《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重视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如在课程性质部分谈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P1),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中强调:“确定具体任务时要突出地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2](P45)可以说,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想和方法观察周遭环境和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地理思想和方法,才会对地理学科有更深的体悟。对此,地理教师首先要掌握地理思想和方法的相关知识,领悟地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价值,挖掘地理教科书中地理思想和方法的体现形态,探索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思想和方法的策略。

(二)更新学科课程与教学知识

1.熟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设计的。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处处都突出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程价值旨归。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能够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水平划分、作用,清楚地理课程内容中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要求,把握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若想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那么地理教师先要成为具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即能用地理视角观察和欣赏现实世界,能用地理思维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用地理语言表达和交流学习成果。[5]在四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任务对地理教师的挑战更大,因为一些地理教师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较低。若想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地理教师就得先通过开展或参与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逐渐掌握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法、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坚韧和勇于探究的意志品质。2.掌握地理专题教学方法知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三个模块变为两个模块,难度有所降低,旨在提供给学生“宽而浅”的必修课程内容。在此“宽而浅”的必修课程内容中,新增了“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等要求。《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了选择性必修课程这一类型,且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选修课程由之前的七个模块增加至九个模块,新增了“政治地理”和“地理野外实习”两个模块。可以说,《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课程结构设计到课程内容的具体学习要求,都有所变化。这些地理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变化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教师“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6]因此,地理教师需要掌握地理专题教学方法知识,针对某个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教学方法,以提高地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理专题教学方法是针对某一具体地理课题的教学方法。[7](P98)依据地理教学方法的教育功能,可将地理专题教学方法分为目标专题教学方法和内容专题教学方法。依据课题内容的性质,又可将内容专题教学方法分为普通内容专题教学方法和特定内容专题教学方法。普通内容专题教学方法既包括自然地理专题教学方法,如土壤教学方法、植被教学方法,又包括人文地理专题教学方法,如海洋权益教学方法。地理教师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认识“普通内容专题”的认知结构,因为理清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普通内容专题教学方法的关键。譬如,对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的教学,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地理学理论中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梳理出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的认知结构(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可以通过地形、气候、母质、生物和时间等来反映)。地理教师在把握此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内容因子,找寻和选择适当的地理一般教学方法。

二、新课标对地理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一)提升地理教学实施能力

《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突出重视地理教师开展问题式教学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2](P32)问题式教学注重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这些问题链条的设计要注重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且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为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发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素养,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条时可以参照如下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以地理的角度进行思考,即它在哪里?它是怎样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如何出现?它如何及为何改变?它带来什么影响?应如何管理它?[8]此外,《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比较重视地理教师的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提升地理教学评价与命题能力

1.具备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应用能力《课程标准(2017年版)》格外重视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过程,并提倡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思维结构进行评价。SOLO(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OLO分类评价理论立足学生学习结果在结构上的复杂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比格斯和科利斯将学生学习结果的表现由低到高分为五个水平,即前结构水平、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拓展抽象结构水平。[9](P23-28)为了评价学生思维结构的发展状况,地理教师应当具备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应用能力。该项能力要求地理教师做到如下几点:其一,明确关于学生思维结构的学习目标;其二,设计能够促使学生地理思维过程外显的开放式问题;其三,参考SOLO分类评价法,确定学生思维结构表现的指标,以此来判定学生所表现出的地理思维结构现状和个体差异;其四,地理教师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2.具备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命题能力《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新增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对地理教师命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命题能力。该项能力要求地理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在制定明确的测评目标时,要以地理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并对其进行细化,描述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其二,在选择测试内容时,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其三,确定具体任务时,重视突出地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运用,并注重将具体任务置于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之中;其四,提供结果反馈时,能够结合评分标准,提供给学生反映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层级表现的信息,为其指明进一步的学习方向。

(三)提升反思与发展能力

1.提升反思能力《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谈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需要教师反思日常教学”[2](P31)。地理教师不仅需要反思自身素质状况,比如,自身素质能否满足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哪些方面需要弥补或提升?而且应当反思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诊断,多途径收集和分析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进而提出教学改进策略,并付诸实践来检验。比如,这样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没有问题或改进的余地?除了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外,这节课还需要培养学生哪些知识或素养?这些知识或素养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什么关系?2.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指教师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综合考虑时代、社会的要求以及所在学校的发展目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预期性、系统性地设计与安排的能力。[10](P148-149)为了提高对《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解水平和实施能力,地理教师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内容包括:能够运用SWOT分析法,充分剖析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能够明确专业发展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能够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够选择适当的专业发展策略或措施将计划付诸于实践。

三、新课标对地理教师专业信念的要求

地理教师专业信念是指地理教师个体对学科、教学、学生和教师自身等方面所持有的信以为真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从地理教师专业信念的内容构成上可将其分为学科信念、教学信念、学生信念和自我信念等。这里结合《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对地理教师的学科信念和自我信念提出一些要求。

(一)坚定学科信念

地理教师的学科信念是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本质的认识,它会直接影响到地理教师的教学信念、学生信念和自我信念。《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具体谈到:“切实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在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在社会需求方面,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展示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2](P5)可知,《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强调地理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特点和育人价值。由此,地理教师要坚定学科信念,高度认同地理学科之于培养现代公民的独到价值,并将学科信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地理学科思想方法、体悟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二)增强自我信念

每一次地理课程标准的,都会对地理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实施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任务,高中地理教师难免会在理解新课标和新教科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压力。对此,地理教师要提高教学效能感,相信自己凭借积累的先进教学经验,再通过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一定能够胜任新的地理教学任务。由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加重视学科本质和学科独有的育人价值,每个地理教师也应当更加认同地理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当对地理学科的本质和育人价值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之后,地理教师才有可能将地理教师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成为拥有生命自觉的地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4).

[4]张家辉,袁孝亭.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核心概念:筛选、释义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5]张家辉,沈琰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2017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8(3).

[6]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2-09-13)[2018-05-02].

[7]曹琦.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地理课程指引(中一至中三)[EB/OL].(2011)[2018-05-03]

[9]BiggsJ,CollisK.EvaluatingtheQualityofLearning:TheSO⁃LOTaxonomy[M].NewYork:AcademicPress,1982.

[10]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张家辉 徐峰 邓若男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曲阜市教师教育中心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