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知识整合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12-01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相较于别的学科而言,初中历史更加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强调历史规律的作用。对比分析和总结的部分更加灵活。简而言之就是更需要根据史实基础进行思考和分析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因此,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很重要。结合我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勤耕不辍,功在平时

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作为世界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世界史上也是难得一见的。要想学好历史,就首先要学好中国历史。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中国历史也好,世界史也好,哪方面地学习都非是一时之功,这就要求学生务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任何一段不起眼的文字的描述,都是一段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学习来不得一丝骄傲和马虎。”即便是辉煌的成就如今天,将来载入史册的也就是那么一段不起眼的文字就概括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是最朴实无华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是前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史,任何一段都是不容有失的,任何知识漏洞的存在,都会是史学的一大憾事,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技巧就在于注意历史的连贯性,根据时间来记忆历史事件是防止出现知识漏洞最好的记忆方法。因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时间的先后可以帮助理解记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半辛劳一半才”只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扎实地打好基础,步步为营,重在积累,才能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温故知新,善于整合

孔子说“温故而知心,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知识重新进行归类和整合,可以从中得到某种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说历史知识的整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1. 纵向的知识整合。也就是按照我们学习的顺序把历史按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和中国现代史;把世界历史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分解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优点是把历史分解成了几个时间段,便于重点记忆其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几部分。缺点是如果不注意综合很容易出现记忆偏差。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史分离开来。要知道中国历史再怎么源远流长,也依旧是世界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纵向的知识整合可以瞻前顾后,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

2. 横向知识的整合。横向知识整合也就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合二为一,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事件。总的来说,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把世界各个国家所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性记忆。横向知识的整合的好处是可以从全局出发,左右逢源地概括统一历史时间段内的所有知识点,整体性比较强;但其缺点是横向的知识面太广,记忆难度增大,很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

三、与时俱进,巧用多媒体

如果说从前横向知识整合和纵向知识整合不能兼顾,给师生们带来了许多困扰的话。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资源的出现很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个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历史学习过程中“瞻前顾后”和“左右逢源”不能兼顾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科目都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平时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史实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罗列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进行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给世界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评析;“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学习世界史时,可利用影像资料详细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拉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情景;利用图示二战以后的世界格局……

复习阶段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系统的知识框架,把横向和纵向进行对比记忆,不仅可以加深记忆印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2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世界历史;难度;深入浅出世界历史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高中学生而言,普遍认为世界历史学起来有难度,主要表现在生、难、深、杂,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

世界历史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全新的,其难度是大量的国名、人名、地名,识记、理解起来有难度;世界历史不仅包含历史的基础知识,同时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也深奥难懂;世界历史教材是以编年为序,同时讲述不同地域的国家的历史,内容庞杂,线索难以理清。正因为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常会有很多困惑。

第一,深度难以把握。学生基础过于薄弱,深度把握不准,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事实上,只达到大纲的标准学生在高考中难以取得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历史高考内容不仅是知识上的,还要体现学生发散性思维,考题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活。

第二,弯度难以控制。世界历史有些问题有一定的弯度。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些名词很难懂,介绍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说说学生就能够理解,就能够掌握。比如世界近代史中“世界格局”、“沙文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等,都是应该既让学生掌握,又要让学生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深挖教材,把生涩难懂的历史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第三,年代跨越大的历史知识难以驾驭。世界历史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内容上下联系,有的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书中不可能在每一个阶段都提及到,这样就会出现断代,要做到上下知识贯通,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度。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

首先,对一些地名、人名等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比如在讲到历史上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吉尼亚、民主德国)的时候,可以用“南保波罗、捷匈阿德”,并解释为:波罗这个人很难保住,因为遇到的劫匪是阿德,同学在大笑中记住了东欧八国。

其次,比喻巧妙,通俗易懂。教材中有些内容晦涩难懂。比如讲世界近代史中的两级格局结束后,两虎相争,必不太平。苏联解体后,只剩一只了,世界又相对达到了新的平衡,相对太平了。但是,老虎还是要吃动物的,其他的动物也要有吃的,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天下还是有争斗,会出现新的不太平、新的争斗。在这样的比喻中,化解了知识的难点,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纵横捭阖,理清思路。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以编年顺序综述各国历史,包括了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发展史,学生感到庞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每个国家历史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并且在复习时,又要以教材为主线,把每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加以综合和归纳。

历史教学中的深入浅出,也体现了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总结和提炼。(作者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世立主编:《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第3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的必要性

(一)中国近现代史深受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纲要”课离不开对世界历史的阐述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针政策是深受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反映了这一要求: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帝国主义时期,垄断组织产生,推动着资本主义列强加强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因此,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试图把中国瓜分完毕。中国现代史是1949年以来的历史。新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其内政和外交都离不开国际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事件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都影响着中国政府的决策。如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公开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反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导致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呈现“一边倒”的形势。

(二)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纲要”课离不开与世界历史的比较

“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有助于更好地阐述中国特殊的现代化历程。而这些特殊性正是“纲要”课所要讲授的重点。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纲要”课教学中,把“三大选择”与世界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比较;首先,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历史的必然性,理解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事件本身的局限性和深刻意义(如民族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等)。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知道今天社会主义成就的来之不易,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对祖国建设和发展的责任感。其次,通过这一比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祖国未来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自信心。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历史观和世界观,“纲要”课离不开与世界历史的结合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不一定有正确的历史认识;要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依靠正确历史观的指导。科学历史观是正确厘清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的一把利器,只有采用科学的历史观,才能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用全面的而不是只局限于中国的片面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使大学生认知有深度,思维有广度,分析问题科学全面。况且新一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社会上各种思潮泛滥,文化日趋多元,且国际化程度已非往日可比拟,“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史观,具备放眼看世界的广阔视野。

二、“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的结合点

(一)背景分析结合同时期的世界背景,更好地解决“为什么”

背景分析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把中国的历史置身于世界历史背景下,有些很难理解的背景和原因就会明朗多了。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一章的背景介绍,就是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日渐衰落和西方资本主义日渐上升的比较,使大学生意识到当时中国是怎样落后,落后在哪里: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英国却在1640年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号称头号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在这个入侵活动中,英国走在了最前面。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认识马克思主义,并有很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法宝。在探究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原因的同时,应该结合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背景。因为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内忧外困的国情和中国非常相似。俄国曾经是欧洲强国,但在19世纪末叶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国力和提升国际地位,沙皇先后通过了彼得一世改革、叶卡捷琳娜改革和1861年改革等,逐步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直到20世纪初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即使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俄国,经济仍然落后,内忧外困的局面迫使先进知识分子再次寻找国家出路,最后在列宁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学习西方屡遭失败、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失望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看到了新的曙光:同样是封建压迫严重,同样是经济文化落后,既然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解放,中国的出路也就近在眼前。总之,将背景分析置身于世界历史背景下,能让大学生易于理解,思路更加清晰。

(二)阶级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相同阶级,更好地解决“是什么”

2007年,原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提到:“纲要”课老师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斗争的历程和经验教训;通过比较地主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让大学生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有三个阶级:农民、地主、民族资产阶级。对于这三个阶级以及他们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熟悉,再去详细地讲授其中的历史过程是无法与专业的历史类课程相区别的。况且“纲要”课程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更多地应该分析这三个阶级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阶级局限性,而把这一分析置于与世界相同阶级的比较中,更能体现这一局限在近代中国是无法克服的。例如,分析中国的资产阶级时,可以将辛亥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双方的相同点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武装起义的道路,矛头直指本国的封建主义;不同点可以从时代国情、领导力量、舆论准备、依靠力量、革命地点等方面入手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18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经过原始积累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这场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左、中、右三个阶层的资产阶级都参加;而不像中国只有革命派孤军奋战。舆论准备是声势浩大、响彻欧洲的启蒙思想,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况且革命地点首先是巴黎———法国的首都,政治心脏。以上内容给大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原因就一目了然。总之,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比较这三个阶级,结果或有一样的,或有不一样的,但都能使大学生在视野开阔的前提下更深刻地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原因。

(三)事件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相似事件,更好地解决“怎么样”

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相异,对于同类型事件的解决,各国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在分析“纲要”中涉及到的事件时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让大学生理解和体会事件处理的必然性。例如,在讲授中国怎样建立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就可以结合苏共二十大后,1956年“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来解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1956年6月28日,波兰波兹南市工人为减税和增加工资而举行了游行示威,示威群众与波兰执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派来镇压的军队发生了,酿成了震惊世界的“波兹南事件”。这一事件是1948-1953年间波兰模仿苏联模式所造成的恶果。1956年10月19日至21日,波兰顶住了苏联的压力,选举了主张走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搞个人崇拜和极权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于是,在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匈牙利发生了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称“匈牙利事件”。为了缓和矛盾和稳定局势,新上任的领导人纳吉在“告匈牙利人民书”中向人民承诺:政府“走符合我们民族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匈牙利道路”。总之,把对事件的分析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在同类事件中寻找恰当的例子来佐证,就比对单一事件的分析有更强的深度,得出的结论有更强的说服力。

三、“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止陷入讲授历史的误区

“纲要”课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讲“纲要”,是为了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所以,“纲要”课教师在选择世界历史内容时,要严格遵循为教材内容服务的原则,防止陷入讲授世界历史过程的误区。把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同阶段的比较作为教学内容是万万不可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作用等方面。

(二)防止喧宾夺主

喧宾夺主,这是“纲要”课教师在教学时切忌的一点。这里的“主”是“纲要”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这里的“宾”是世界历史。“纲要”课的教学结合世界历史背景会使大学生很容易理解一些单凭中国近代史无法深刻明白的道理。但是,一堂课上如果只详细讲述世界历史的相关部分,占去课时的大部分,把大学生的思路引到与本节内容无太大关系的细节上去,即使讲得很精彩,也注定是失败的。所以,“纲要”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协调好“主”和“宾”的关系,时刻切记“宾”是为“主”服务的,有些细节该省则省,不要一味地追求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三)既防止浅尝辄止又防止过犹不及

第4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字:高考;单元知识结构;模块知识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的规定,明确地提出了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应对高考的挑战,我校历史科组在广东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基于分层教学的“自主建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规划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三历史复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三个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复习。

一、单元知识结构构建。其要点是突出主题、关注细节,其目的是解决历史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问题,知识结构的构建宜细不宜粗,并通过记忆训练加强巩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必修课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只有政治文明史第三个专题“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没有列入广东省高考考试范围,其余皆为必考内容,因此高三复习在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时以这25个“学习专题”为基础,结合本校教材版本使用和学生平时学习实际,将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选修内容融到这些“学习专题”中,突出每个专题的主题特征和发展演变过程,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重大历史问题。

例如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涉及的教材内容皆是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专题依据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构建如下知识结构。

一个趋势:世界从相对孤立、分散日益联系成一个密切的整体。

两点反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和评价。

三个阶段: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①工业革命兴起背景条件;②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与主要成果;③工业革命的评价。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条件;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与主要成果;③第二次工业革命评价。

在这样的知识结构内,“一个趋势”突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专题主题;“两点反思”突出从整体上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三个阶段”突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趋势,并且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详细掌握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并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加以认识。

二、模块知识结构构建。其要点是定位时空、纵横关系,其目的是强化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立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联系,知识结构的构建宜粗不宜细,通过图表、知识树等比较形象直观的载体,让学生自我建构,将知识内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终要打破教材编写体例的藩篱,既要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脉络、规律,也要认识中外文明发展的关联与互动。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广东省高考文综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建立经济文明发展史、政治文明发展史、思想文化发展史(包括思想、科技、文艺、教育)三个模块的知识结构,选修模块的内容划归到必修模块相关单元中。

以必修二经济文明史为例,该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建议先按中国史和世界史分类,再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分类,将这8个学习专题归纳和总结如下。

(一)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

一个趋势:世界经济由孤立走向统一。

两个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三个阶段:十月革命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发展;十月革命至苏联解体期间两种性质经济体制并存发展和调整;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阶段(十月革命之前):①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②18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最终形成。

2、两种性质经济体制并存发展和调整阶段(1917-1991年):①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战前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形成)、二战后初期斯大林模式的推广、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阶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②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个主题:国家富强。

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3、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①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②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4、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①物质生活的变化;②社会习俗的变化;③大众传媒的变化。

见下表。

三、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其要点是阶段特征、融会贯通,其目的是解决提取历史信息不全、答题思路不清等问题,知识建构宜粗不宜细。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误区,认为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结构图进行叠加就完成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实则不然,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必须在三个模块知识结构叠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阶段特征和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阶段特征指学生在要掌握单元和模块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重要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有一个整体和全面的认识,实际上要求学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并强调中外关联。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阶段确定可长可短,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古代史部分,以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为基础,同时对比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分为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尤其是明朝中后期)8个阶段。近现代史部分以世界史的历史分期为基础,分为15-18世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后至苏联解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5个阶段。

例如对19世纪中后期这一阶段构建如下知识结构。

经济方面:

①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并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

②中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政治方面:

①世界:资本主义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殖民扩张加剧、国际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

②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思想方面:

①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②中国: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维新思想。

世界科技发展:19世纪中期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文艺发展: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后半期早期印象画派、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

融会贯通指学生在掌握模块内知识结构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史观、方法论培养与训练,能够按照不同的史观梳理历史发展的趋势、脉络、规律,能够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这需要在高考复习中加强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学习;加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基本原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根据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可以构建历史问题解决过程的知识结构,简要归纳成五步。

第一步,提取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现象),将事件归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艺中的某一领域;

第二步,从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结果(影响)三个层面分析事件;

第三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

第四步,运用判断、对比、归纳、概括、分析等思维方式探讨历史发展基本特点、规律;

第5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1教师要精心研究设计,抓好第一轮的复习主干、枝叶

通过高一至高三历史课的学习,学生能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已初步完成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构建。在此基础上的历史的第一轮复习,必须以考纲为依据,以现行高中教材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对全部高考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拓展升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要由厚变薄,去粗取精,做到要点系统准确、概括简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综观高一到高三所有历史内容,从整体、全局上构建复习的大小主干、枝叶。首先从宏观和整体上确定大主干知识,然后全盘地细致考究落实每一个小主干,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考情,精心地考究添枝加叶,给予阳光雨露。让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孤单的历史现象,而是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科学知识。例如构建《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大主干知识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大国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的嬗变等,大主干下再划分小主干,例如:大主干“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1)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2)社会主义改革:

(一)苏(俄)联的建设、改革:(1)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的措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新经济政策;(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5)农业集体化的方针;(6)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7)赫鲁晓夫的改革;(8)勃列日涅夫的改革;(9)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1)南斯拉夫;(2)波兰;(3)匈牙利;(4)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中国;(2)朝鲜;(3)越南;(4)蒙古(蒙古属于前社会主义国家)再联系、对比下面的改革进行讲解: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革:(1)美国;(2)西欧、联邦德国;(3)日本。

二战后的亚洲国家的改革:(1)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2)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3)南亚的印度;(4)西亚国家;(5)中国;(6)日本。

对上述每一个小主干都必须掌握它的基本枝叶,如:时间、背景、过程或措施、结果、影响等,然后对革命和改革进行总结、比较,找出规律、获得启发。至于对小主干进一步的添枝加叶,则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因材施教,史论结合,拓宽和深化知识,纵向和横行联系,讲、练、评结合,融会贯通了。此外,复习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文史常识,关注热点问题等。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历史复习阶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即“满堂灌”或“放羊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是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是主体积极性。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求备考复习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导学、督学、激学、评学上,主要是教会学生动脑获得知识,动脑运用知识。“学而不思则惘”,积极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形成质疑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转向“探索----转化----创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以致用、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归纳、提炼、综合讲评,加强解答技巧与规范答题的指导

第6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我把历史学科能力分为四个发展层次。

首先是基础知识层次,也叫平面层次,就是《考纲》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知识,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决不放松对基本史实的记忆和理解,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总是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即使是解答某些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性问答题,如果没有相关历史知识全面准确的理解掌握,其答案也只能是一堆毫无血肉的僵尸”。如某年高考历史题: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面对此题,如果连基本史实如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用姚崇、宋景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都掌握不了,就根本谈不上能力的运用,谈不上经验教训的总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源,无树之林。

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次,也叫建构体系层次,是建立网络化的立体知识系统。它要求从横向、纵向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在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上,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基础上吃透教材、掌握章节知识结构,建立一个符合历史要求的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以按照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等组织起一个网状系统,使各个章节的内容成为这个网状系统的一个点。中国近代史可以按照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等构建网络,同时联系世界史相关内容,构建网络化的中外历史结合的知识体系。世界近代史可以按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战胜封建主义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或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三条线索,也可以按前期资本主义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蒸气时代的资本主义和电气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四个阶段特征来建立起网络化知识结构。世界现代史可以按照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三条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点”,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是体系中的“线”。点、线、面构成完整的立体知识体系。

第7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历史试题与去年相比,总体来看是稳中有变,并呈现出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要求的命题趋势。

1.从题型来看,与去年基本一致,以材料构题,试题模式稳定。选择题与去年一样,没有逆向设问题,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材料由分散的段式材料变成一段单独完整的材料,主题化趋势更加明显。第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选做题依然脱离教材本身,命题模式不变。

2.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2012年试题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史的考查力度。全卷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三个必修模块。在必做部分的85分中,思想文化科技史分值49分,占57.6%,而政治史(16分)和经济史(20分)所占分值大体相当,从而改变了近几年高考偏重政治和经济,经济史过热的现象。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践看,试题只有相对均衡三个模块的知识点分布,才能充分体现每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价值。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联系、交汇以至模糊其界限的特征较明显,强调历史各层面交叉渗透、相互联系、综合认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3.从试题涉及中外历史和断代史知识点的构成比例看,试卷偏重中国史,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部分。

总分值85分的历史必修部分,中国史52分(去年为57分),占61.2%(去年为67.1%)。其中中国古代史24分(去年为27分),分别是:24题,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必修一·政治史)4分;25题,宋代市民文化(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明清商品经济(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7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8题,明清政治体制(必修一·政治史)4分;29题,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必修二·政治史)4分。中国近代史20分(去年为22分),分别是:30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1题,思想的形成(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12分。中国现代史8分(去年也是8分),分别是:32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化运动(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3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世界史共33分(去年为28分),占38.8%(去年为32.9%)。世界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4分(去年也为4分),世界近现代史29分(去年为24分)。分别是:34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古罗马的法律(必修一·政治史)4分;35题,世界贸易·经济重心的转移(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25分。

选修部分4道题共60分,其中中国古代史15分,中国近代史30分,世界现代史15分(与去年基本一致)。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中国现代史与去年一样仍然有两道选择题,且涉及到50~90年代的经济。世界古代史仍然保持一道选择题,去年考查古希腊思想,今年考查古罗马法。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中涉及到经济全球化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的非选择题命题频率相对较高。

4.从试题难度来看,今年的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的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下降,尤其是客观题,延续了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来考查考生基础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欧美思维方式的长句,材料难度接近中等水平,表述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考查内容仍集中在一些长效热点上,如制度的变革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现代化与科技进步、近现代中外关系、经济全球化等。主观题中的第40题和第41题,文字的阅读量较去年明显减少,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问题也不难理解,只要能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正确作答。第41题难度的降低还表现在题干本身已经给出了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在括号内还有所提示(无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而且相关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考生能有效组织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即可。从考试分数来看,今年高考历史科全省人均分较去年有明显增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今年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命题视野开阔,依托教材、立足基础,凸显学科主干知识。今年考题涉及的基本都是历史主干知识,中国史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等;世界史方面,主要考查了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等。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由“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转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试题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非教材,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学科能力,考查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使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如第41题,要求考生运用史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自己的观点。关注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突出时代性。试题突出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第40题渗透整体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注重考查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相互碰撞与交汇,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如第41题,就涉及近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汇。

6.从试题考查方向来看,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主干知识,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1)从选择题命题来看,无论是材料还是题干都体现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延展,虽然试题围绕某一阶段、某一部分历史知识、某一个或几个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但要求考生能把握历史各层面及其联系,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深层次分析,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试题题干均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的形式呈现,每一道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设问类型多是“反映出……”“说明了……”“据此可知……”等,“反映出……”的设问方式占大多数,可见选择题非常重视对历史本质认识的考查。

(2)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问题主题化趋势明显,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如40题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由单独完整的一段材料创设问题,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设问角度看,仍然重视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和历史影响的认识,要求考生紧扣教材,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彰显。第41题与去年相比命题方向基本一致,渗透新史观,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问题涉及中国近代史模式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该题要求考生有基本的史观意识、通史线索与史实掌握,重在考查学生阐述和评析观点、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选修试题相对简单,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完整深入理解材料内涵,获取信息是关键。今年选修四个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查改变了原来完全脱离三个必修模块和四本选修教材的做法,考查的王莽改制、国民政府的、凯恩斯与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光皇帝的禁烟措施等,这些内容多少都与必修教材有联系。可见对整体历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熟悉在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在选修课复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扣课本章节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是不明智的。

7.不回避社会热点,凸显时代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回避不追随,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强调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如第26题、第30题实际都涉及到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观念变化的关系,这实际上与我国当今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相关。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这些社会热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第33题对“下海潮”现象的考查。第34题与法制有关。第35题可以联系到中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崛起。第40题涉及到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等,该题实际上是在映射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第41题涉及近代化模式,与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关联,该题以历史材料隐性考查学生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关注,如辛亥革命、等,而且此题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交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崇高志向,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选修题45题考查币制改革,可能与今天的中国金融货币问题有一定关系。

8.彰显新课程理念。这突出表现在:(1)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点向课外延伸。新课程高考强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理念,也就是说高考命题要从“以教材为依据”转向“以课程为依据”,即“脱教材考”。综观2012年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基本都是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如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简单再认再现的试题。材料新颖,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材料,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解答这种试题,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知识死记硬背的桎梏,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如第32题,该题通过西方人的评估考查1960年前后中国的时代特征。此题新颖别致。新课标教材都只讲建设总路线、、化运动,未讲“二五”计划,此题正好弥补这一缺陷。新课标教材只讲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此题偏偏涉及50年代后期的中苏关系。做好此题必须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以及选项进行综合分析。(2)突出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能力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继续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概括和评价能力等。选择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非选择题综合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如第41题要求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该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考查研究性学习落实情况,考查了学生论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对史学理论掌握的情况。

总之,今年的历史试题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史实”(创设情景)、“学科能力”(能力测试的四个层次)、“史观”(史学研究范式)、“现实”(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的有机结合,这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二、备考启示

研究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命题规律,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复习备考至少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1.适应新高考需要,更新史学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应多关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问题以及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在重视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应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整体史观。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中国近代化历程、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一不是学科主干知识,而且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应该将其作为复习的重点。如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及重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中外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的对比联系等。在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新材料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科能力。

历史知识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当下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以线带面,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专题,进而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注意做到:(1)抓“点”连“线”:“点”是指历史纵横联系的交叉点。如“世界市场形成”有四个点: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连“线”,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上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四个点就构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样一条“线”。(2)铺“面”织“网”:铺“面”即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巩固政权(抗美援朝、等)、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六个方面;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3.在文明史观统领下,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模块结合”。“古今贯通”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对现实问题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视角去分析理解,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学习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模块结合”就是注重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所反映的整体阶段特征。此外,注意宏观把握必修三本教材和选修四本教材,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有通史观念。适当加大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复习力度。

第8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历史教学;17、18世纪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按专题编写教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教材中体现的不明显,如何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成为复习中的一个难点。适当引入新的观念和新的提法,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对知识的升华及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根据近年的史学研究新成果,我认为把现代化范式运用到高中近现代历史的复习教学中是极有价值和值得提倡的。以下我以17、18世纪世界史为例谈谈如何运用现代化史观整合历史教学。

一、整体把握,理清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阶段

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北京大学罗荣渠和钱乘旦教授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人类从16世纪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其过程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过程,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是一系统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生态各个方面。

就世界历史教学而言,可将世界近现代史的体系作为近现代史教学的基本框架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自14、15世纪至17世纪,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自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启动阶段;第三个阶段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自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第五个阶段自20世纪以来的历史,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的时期。从中总结出现代化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的文明的演进,由此概括出现代化主要表现是:(1)政治上的民主化;(2)经济上的工业化;(3)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二、重新整合书本,梳理知识,建构结构图示

17、18世纪在以往的教材中被称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着重谈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及其特点。首先,列出书本相关知识。如,政治史(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史(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思想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经典力学。其次,理清此阶段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特征;即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的建立,但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思想上,人文精神进一步的发展,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最后,理论上升,整体提高。17、18世纪现代化的总体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主义,并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表现出来其发展的特征。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个阶段资本主义虽有了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在积蓄力量,世界整体仍以封建统治为主,资本主义战胜封建统治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历史飞跃的迹象本阶段已经显露。

三、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放在世界整体发展的角度去思考

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西方传来的,现代化的进程起步晚,发展艰难,而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将之与西方历史做比较、联系后,我们会发现:当14、15世纪西方现代化萌芽期,中国全面走向衰退,没有赶上历史前进的步伐;19世纪中叶,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现代化才姗姗来迟;20世纪当西方大国进行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飞跃之时,中国又一次错过良机,还在为独立、民主而斗争;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才是主动地参与现代化的发展。这些认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好地形成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综上所述,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尽管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现代化。我们考察过去几百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当然还有社会变化),无一不是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的。尤其在今天,高中教材对历史的发展阶段特征人为割裂,不利于学生全面思维发展,这时引入现代化史观整合复习知识就显得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冯宜.灌输史学新观念.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第9篇: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新课改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新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朝代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很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人文精神。这是旧教材所不具有的。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性特点。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和全球史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进一步溶入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随着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和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旧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从而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阿里改革”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一改旧教材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脱离之弊端,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政治化服务功能,还历史之本来面目,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从而更好的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历史追求的就是真实性,讲究思想和文化艺术的延续性,单纯的只讲政治斗争,不利于学生现代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正是新教材重点突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的目的。

二、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在原有的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尽快对新增知识体系熟悉掌握,并要据有大量的相关史料。尤其是新教材增加了文学艺术史内容的比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艺术门类和领域都要有广泛的涉猎。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要有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哪个是中心?首先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老师更多地要营造和谐、民主、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张扬其个性的空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积极探求、体验历史的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3)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一场思维角度的革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设和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新教材中比以前删减了政治性很强的内容,增加了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内容,这够使我们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学习情景机会,尽可能让学生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教师要精心设置,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质上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全新的历史教材和课程,教学反思就更加重要了。教师要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尽快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