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中心理教育范文

高中心理教育全文(5篇)

高中心理教育

第1篇:高中心理教育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中

应试教育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素质教育推进缓慢,德育与智育长期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重分数、轻能力”仍是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调查显示: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中学生自杀事件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在中学中进行多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课程标准也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定为三维目标之一,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是指内心体验、情操陶冶;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也是指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国外教育中,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国在中小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将历史事实与道德规范相印证,日本在公民课和安全课中把法制意识和互助精神相融合,同时融入大量的儒家思想,俄罗斯在数学教学的任务任务之一是造就学生的理性思维。进一步说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是必要的、可行的。综合大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智力正常,有创造力。2、人格完整,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具有接纳自我的良好心态和意识。3、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交流,善于结友,乐于助人。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5、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勇于承担责任。6、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感和道德观。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课程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即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地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阶段,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地理学科的知识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丰富性,可以充分利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课堂听讲、交流、发言、完成学习任务中不会感觉到有负担,培育学生活跃的开放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学习“后进生”要多加鼓励,帮助学生突破自我,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也可通过控制语调的轻重缓急、板书的颜色和节奏来营造课堂氛围,学生会充分感到心理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觉得老师是亲切的“自己人”,就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带来的后果,实现心理的自由和开放。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地理学科包罗万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与内容,这些都可以对学生学习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有选择性的放弃没有必要深入的地理知识点,精讲细讲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过程和意义,使学生对学习才生兴趣与激情,体会成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中探讨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频发和臭氧空洞等气象灾害,学生在经过本课的学习后了解到这些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长期使用,容易使学生学习产生怠倦,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尤其是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可在教学中多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实验活动环节,使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地理观测、野外考察等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的感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程中的不同角色对同一地理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对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采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地理事物、过程和结果。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素养,学识出众、品德高尚,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这样有助于发挥地理教师的心理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创造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乐于交流,也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情、共鸣、共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消除教学中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减少和缓解学生的过度紧张、焦虑和烦恼,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巧妙运用心理技巧

第2篇:高中心理教育范文

随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对于高中生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心理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新形势下,采用幽默心理学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十分明显。本文对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幽默心理学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的高中生在高考的压力和繁重的课业的逼迫下,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高中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能让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能够接受学校的心理教育,很多学校开展了幽默心理学教育。

1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强,使得部分高中生心理压力过大,同时,学校和家长的过度否定又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高中校园中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应用,能够让高中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并逐渐走出心理阴影,让高中生能够乐观、积极地进行生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1.2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始逐渐增强。当前形势下,部分高中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采用幽默心理学教育方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力疏导,并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1.3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使他们盲目地去追求个性,喜欢冲动。因此,当代的大部分高中生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将幽默心理学应用其中,能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别人,进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2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幽默心理学的具体措施

2.1帮助高中生正确理解幽默的含义

对于“幽默”,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幽默要适度,恰到好处的幽默可能会打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僵局,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而过度的幽默和调侃就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使人际关系变得恶化。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幽默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幽默并理解幽默的含义。一方面,要区分“幽默”和“贫嘴”,一个幽默的人必然是有品位且宽容大度的人,而不是一个喜欢遇事钻牛角尖的人;另一方面,幽默是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的外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对“幽默”二字的理解,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其中,并将最终答案告诉他们,加深学生对幽默含义的深刻理解。

2.2在教会学生幽默技巧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社会生活中的幽默总体来说有着不同的种类,运用幽默心理学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幽默技巧,正确掌握幽默的各种形式。首先,幽默可以是社会性的幽默,掌握社会幽默的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定特定的场景,鼓励学生用幽默的方式彼此进行交流。其次,自励性幽默就是鼓励学生处在尴尬的环境中,要利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将窘迫的局面进行化解,这样通常能够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例如:某校一学生由于成绩下滑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教师鼓励该学生采用自嘲的方式鼓励自己,找到问题所在,使学生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不仅整个人变得非常开朗,而且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再次,幽默种类中有一种不值得鼓励的幽默就是“敌对性幽默”,这种幽默方式是利用他人的弱点进行人身攻击,容易让别人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某校一班级学生之间经常开伤害对方的玩笑,班级学生将这种行为当作幽默的一种,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间的这种幽默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幽默是不可取的,促进了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回弹性的幽默是在面对别人的攻击时做出的回应,但是这种回应往往不是具有攻击性的,而是用睿智来进行回击,幽默感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防御,它能够让人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使紧张的心情最大程度的放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幽默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幽默教育的渗透,可以建立相应的“幽默室”,让学生学会用幽默的心态去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压力,这样不仅能够使高中生变得越来越独立,还能有效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让当代的高中生能够掌握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

3结语

总而言之,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加以运用,能够让高中生在掌握幽默技巧的基础上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随着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从而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也带动了当代高中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宜艳.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学园,2013,(26).

[2]曾云靓.试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幽默心理学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7).

第3篇:高中心理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一、前言

高中生要面对因升学考试导致的多方面压力,心理压力负荷过重,这样的情况往往导致学生钻牛角尖,产生不好的后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基础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技术,针对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完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根本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设立心理咨询室

设立由专业的心理教师构建的心理咨询室。针对每一个新生建立一份入学心理档案,进行专业的心理普查,落实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对这份心理档案进行安全有效的保存,维护学生的隐私。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或是有点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进行细心、耐心的关怀与帮助,及时遏止恶化趋势。专业的心理教师还能针对学校特色,将心理咨询室于学校特色相结合,满足学生的需求,缓解学生心理咨询时的心理压力。如遇到问题相似的学生可对他们进行团体心里辅导,也可以开展同辈咨询,让有相关经历的学生自愿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者行列,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方便那些害羞或者不善言辞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心理教师表达他们内心的矛盾、疑惑或其他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学生能及时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2.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因此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心理课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重点在于向学生传递已有知识点,而心理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心理设计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去进行具有科学性的综合性教导。

3.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或者是心理健康月宣传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能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开阔自身视野,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同时还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以心理健康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优秀的主题和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认知,协调自己的人际关系,克服自身的弱点,挖掘自身潜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这些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各方都参与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避免许多因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1.专业人才的缺失

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缺失,很多方面起步较晚,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排在“德智体美劳”之后开展,这就导致了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学生得不到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

2.学校领导观念落后

学校领导作为决策者,尽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因为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学校开支等会导致招聘专业的心理教师时出现困难。有不少学校借着招聘心理教师的名义让教师去教授其他课程,也有部分学校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去兼职心理教师,并且限制心理咨询室所需的物品,这样便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表面工作,只为了应付检查。专业的心理教师往往因为苛刻的待遇选择离职,而学生得不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造成了条件上的限制。

3.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高中生学业重,任课教师往往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诸多实例证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任课教师更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临近考试期。任课教师每天都跟学生接触,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如果可以协助心理教师一同帮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事半功倍。总而言之,就是任课老师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开展教学目的,如果有发现学生有出现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厌学或者是交际困难等问题时应当协助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稳定情绪,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是现阶段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诸多事例提醒我们应当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展健康、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完善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与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学校和家庭方面应当为学生科普和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令学生们受到全面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如果有发现问题也应当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社会各界都应当了解和帮助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当为了一些落后的思想或者是不必要的条件阻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妮娜,崔显青,潘诗音.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反思[J].科技展望,2016,(05):349.

[2]奇萨日娜.实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4,(13):166.

第4篇:高中心理教育范文

高中学生在该学习阶段由于家庭、社会、学习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而教师在此时应该对学生做好心理教育工作。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与学生在教育与交流上形成一定的共鸣,以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因而,高中心理学教育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成为了眼前亟须探讨的问题。

2.教育心理学概述及其对现阶段高中生产生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便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心理活动的变化。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对教育质量、学生身心健康等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高中是一个繁忙的课程学习阶段,此时学生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因素施加的压力而变得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在此时进行及时的心理学教育,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改善教师自身教学方法,排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向身心健康发展的路线。

3.高中心理学教育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3.1高中心理学教育对教育者自身的影响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教育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很重要的。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巧,作为大多数时间都与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的辅导者,更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故教师要先学好自身心理学,将心理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所谓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以及自我生活态度、情感交流等种种优良品质都是通过自身心理学感悟出来的,教师一旦在心理学上有所学识,则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就会使得原本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升华。善于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情感问题,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就是心理学教育作用最好的体现。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而言,掌握心理学知识是尤为重要的,关系到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问题。因为班主任除了任教其他制定课程外,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调节。可以说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形成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3.2高中心理学教育对教法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的基本是从心理出发,而心理恰恰又是教师与学生保持与建立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教师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恰当运用交流方式与其进行沟通,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帮助。在现阶段来说,许多高中生在个性发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而在平时的小于生活与学习当中,如果学生犯了小错误,教师在没有正确分析问题的产生与经过就对学生进行严重责罚,一味批评学生的过错,这样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还会使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行为产生厌恶与抵触,从而形成反叛的心理。但是如果是善于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该错误的形成原因以及学生犯错误后的心理,耐心倾听学生的解释与认错,然后正确教导学生,与学生友好沟通,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健康的心理。并且,教师懂得了心理学,那么在教学方法上也会根据学生心理选择合适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如此一来,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就大大提升了。

3.3高中心理学教育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

学生步入高中阶段,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多的学科,从前没有接触过的,或是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的学科都需要学习。而在这时,家庭压力就不由涌现了。父母对于儿女的学习要求严厉,监督儿女的学习,限制儿女的自由娱乐时间,使得高中生像是被紧紧困住一样得不到自由;在学校,面对繁多的课程,以及老师布置的重量级作业,更是使得自己感到身心疲惫。然而,不学习就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思想仍然被不断灌溉到学生的脑门中,随之就会使得学生在这样的大压力下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情绪压抑、不自信、缺乏生活热情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而心理学教育恰恰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的。高中心理学教育是针对高中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与判断,然后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心理疏导的一种教育方式。这不仅正确引导了学生走向正确的身心健康发展道路,还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有效的质量提升与显著的积极效果。

4.结语

第5篇:高中心理教育范文

关键词:县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当代社会,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尤为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新教育改革理念的提出,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研究。作者基于心理健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而提出本课题,主要研究分析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近两年,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关心指导、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众多教师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校课题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最终取得了可喜成果。[1]2016年9月-2019年6月,我们以我校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建立健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多渠道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定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同时,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全方位渗透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实践,总结经验,形成了以下成果:

1.“阳光心语”简报集锦。阳光心语简报自开办以来,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简报里的心理小知识,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消极心态,还纠正了他们之前对心理学的一些误解,让学生放开了思想包袱。学生再去个体咨询时,心态自然放松,不怕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挤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该校本教程凝结了众多教师的心血,是教师反复备课、磨课修改后,精心选取的12节心理课,也包含了对新生适应的班会课和和入学适应讲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方案等。今后,我们还会在磨课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完善校本教程。[2]

3.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集(以班为单位,一个班级一个档案盒)。每年九月,新生开学时,学校都会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且在新生中排查心理危机学生。在学生个体咨询时,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能够有效帮助心理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整体状况、家庭教养方式、自身气质性格等,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建档工作纷繁复杂,我们通过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健康,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孤独、敏感多疑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入学适应不良现象。[3]

4.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锦。负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另有几名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作为我校心理咨询室的兼职教师。心理教师根据值班制度,保证心理咨询室定期规范开放,并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困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不仅是面对面咨询,学校还安装了心理信箱,申请了心理咨询QQ,发挥了心理信箱和网络咨询的作用。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或家长不便前来当面咨询的,信箱、邮箱、QQ、微信等便成为他们个案咨询的有效方式。咨询的教师为学生做好记录存档。其中,“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个案咨询报告“获得2017年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4]课题的完成只是另一个新的开始,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还任重道远,要使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我们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校存在升学压力与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矛盾,而怎样找到解决此矛盾的平衡点,还需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5]

参考文献:

[1]晋海青.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J].学周刊,2020(1):175.

[2]杜玉霞,杨书丹.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18-19.

[3]许凌燕.关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59-60.

[4]王得祥.高中德育工作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9):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