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高中专题研究精选(九篇)

高中专题研究

第1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知识;应用

一、图象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函数图象在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能准确绘出已知函数的图象或者根据图象得出函数的基本性质;二是能够应用函数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将函数图象与数学的解题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使数量关系和空间思维巧妙地结合,把抽象的数学语言用直观的图形来代替,从而更加简便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分类讨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照某个标准分类,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问题的答案。分类讨论,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它贯穿整个中学数学过程,有助于总结归纳数学知识,并且能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分类讨论思想在绝对值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数列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给解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三、类比与归纳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有位大数学家曾说:“在数学的王国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就是归纳和类比。”类比就是通过对两个研究对象的比较,根据它们某方面的相似之处,推出在其他方面类似的结论。高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公式、性质以及解题中类比思想无处不在,通过类比可以总结出许多的新知识、方法,寻求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找到一些解题的规律。类比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种推理的方式,不仅仅在高中数学的解题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简化了解题的过程和思路,而且这种推理的方式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主动地探索,让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四、函数与方程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方程函数思想是解决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思维方式。将数学中的问题转化成各种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答方式来求解。函数思想就是指构造函数继而利用函数的性质去处理问题。函数和方程思想可以使数学问题变得简洁、清晰,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函数和方程思想主要是在等式或者数学应用题中比较适用。

高中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专题知识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学会某些数学的思想也会拓宽我们的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教类专家;高等教育;贡献

作者简介:马文婷(1984-),女,山西太原人,天津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处,研究实习员。(天津 30022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09-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和研究人员来到我国从事教育与科学研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有480771名本科生学习过外国专家开设的课程,64385名硕士生、12197名博士生接受过外国专家的指导。

相对应于“外国技术类专家”,这些在中国境内的教育机构、新闻出版、科研、文化等部门服务的外籍专家被统一称为“外国文教类专家”,可细分为语言类和专业类。智力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高校而言,引进智力资源也应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校园国际化水平的基本政策。本文在总结外国文教类专家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贡献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在引智引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外国文教类专家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

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发展,其中外国文教专家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经过笔者在本校调研并阅读其他文献资料,将外国文教专家对于高校发展的贡献总结如下:

1.学生的外语水平得以提高

外国文教类专家对于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母语为所学外语的专家在教授语言类专业学生时,他们的语言具备双重作用:既是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接触到纯正真实的语言,同时又是很好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外籍专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真实语言样本,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在大量的真实语言及环境的促进下学生的外语得以巩固与练习。

2.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得以营造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与社会文化相辅相成。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的不应仅是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养成对于差异性文化的尊重,提高在面对多元文化时的交际能力。外国文教专家在校园内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他们在教学的潜移默化中给校园带来了多元文化,将英语学习相关的文化引入课堂,帮助学生适应了解不同的文化环境,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营造了校园内有利于语言习得的多元文化氛围。

3.大学课程及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得以提高

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2011~2012学年天津科技大学共聘请长期外国文教专家17名,主要集中在外语学院、国际学院及化工学院,共开设商科、管理、化学工程、造纸技术等领域内的诸多与国际课程体系接轨的课程,聘请的外国文教专家层次也在逐年提高。国际排名前列院校毕业的博士将自己的知识倾囊而出,国家“”学者为天津科技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学生讲解领域前沿知识,让大家受益匪浅。此外,在讲学的同时,他们还积极潜心科研,加入到实验室的项目研究中,推进科研与国际先进成果挂钩,协助教师解决科研项目难题。

4.中青年、骨干教师得以代培

高校系统聘请的外国文教专家不仅对学生有益,对于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方面,外国文教专家在课堂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譬如研讨会、课堂讨论等,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分析、总结以及说服他人等通用技巧。中国教师在借鉴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在科研方面,外国文教专家走进中国教师的实验室共同探讨合作,中国教师的视野得以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得以拓宽。与外籍教师的合作还有助于建立彼此长期的友好关系,推荐中国教师参与国际会议,提升学术地位和影响,跨入国际学术界,提升知名度。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国外专家引进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分析各大高校的引智情况后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外籍教师素质难以甄别

目前来华外国智力资源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其业务水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的鉴定和人才评价机制。从聘用外籍教师的源头谈起。首先,由于目前没有专家鉴定机制,也没有相应负责部门,聘用人员很难甄别外国人所提供的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是否有犯罪记录等信息的真实性;其次,聘用人员仅能通过国外人提供的简历、相关资质证书等了解其学术水平,其资质的真实性无法确认。并且,由此产生的认识也非常有限。有很多外国人没有相应资质,凭借母语为“英语”来华授课混生活,这样的外籍教师基本不具备聘请效益;再次,聘用人员与国外人的沟通交流有限,尤其是对于身在国外的人,只能通过邮件或电话交流,在签订合同之前很难真正做到面对面的面试,很难判断甄别面试者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善于交流、是否存在人格缺陷、是否适合本职工作等人格方面的素质。

2.外籍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造成人才流失

外籍教师工资待遇问题目前已成为所有学校在聘请外籍教师上的瓶颈,尤其是高校。由于国家投入不足,各大高校基本都是举债办学。在聘请高层次外国专家方面,高校不遗余力,投入了大量成本,但尽管如此,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依然不具备竞争力。在聘请普通语言类专家上的情况更为紧张。加之目前各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导致人才市场越来越无序。部分高校甚至哄抬物价、挖墙脚。个别海外优秀人才在某学校取得优厚的待遇并满足服务期限后,很可能被其他高校更为丰厚条件的吸引,连同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并转而加入其他学校或企业。

3.引进外籍教师的多样性有待加强

近年来,尽管不少国外专家、教师来华任教、讲学,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较而言,大多高校引进的外籍教师整体上还存在多样性较低的现象。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目前聘请的华人教师比例达到了28%,来自日本的教师占所有外籍教师比例的33%,来自加拿大的教师占28%。仅仅这三类教师就高达89%,外籍教师的文化多样性较难体现。此外,天津科技大学聘请的语言类教师中,仅有2名非华裔外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占外籍教师比例的11%,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61%。语言类教师的学历多样性较低。最后,非语言类外籍教师共5人,并且全部为华裔。也就是说,所有的非华裔外籍教师都是语言类教师,非华裔外籍教师学科范围缺乏多样性。为提高高校对外交流的有效性,真正将国外智力引进国门为我所用,应在诸方面有所加强。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

1.认真落实面试,严把聘用关口

聘请外籍专家的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了聘请效益。在招聘外籍教师的过程中,认真面试把好聘用的关口可以确保外籍教师在专业水平上、性格上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质量。

教育部文件规定,来华教学的外籍教师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且具有相应的专业职称和证书,具有2年专业工作经验”。在这样的指导下,在聘请时应切实执行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相关部门的规定,聘请前对应聘专家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邀请应聘教师本人来校。到校后的面试环节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面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问回答了解外国专家对华态度、是否有不良嗜好、对于教学的认识等;二是试讲,以此来了解外国专家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等。对于确实无法来校面试的应聘者应通过电话或视频谈话,争取能够对其语言水平和教学的基本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能力、人格是否健全以及性格是否和善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在本地其他高校转聘的外籍教师则一定要面谈,从而全面直观地了解其语言质量和教学素养,以保证聘用质量和聘请效益。

目前,虽然外国专家局执行了外籍教师推荐制度,并要求解聘单位为专家出具推荐信,但现在的状况是,推荐信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评价内容,对于新一任的聘请单位没有实际参考意义。因此,对于在国内工作过的转聘的外教同样不能忽视聘前面试环节。除了了解外籍教师个人素质、专业素质方面的能力,要同样重视转聘原因,杜绝聘用因种种原因被原单位辞退的外籍教师。

2.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目前高校在聘请外国专家时都面临着福利待遇偏低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再加上有些学校因地理位置偏远根本就聘不到外籍教师。但福利待遇的调整并不是个体学校行为。个体调高学校的工资待遇有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因此,对于普通教师,高校应通过建立实施外籍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外籍教师的贡献予以合理奖励的方式来留住优秀人才。

外籍教师的激励机制应以教学评估体系为基础,由学院专门人员负责,对外籍教师的出勤率、完成授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科研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并考核,同时,辅以其他教师和学生对于外籍教师的意见。以上情况通过表格打分形式进行测评并最终给出结果。这样的激励方式会促进外籍教师对待教学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对于其他外籍教师也树立了榜样模范作用。

除了通过物质方面的奖励,情感的联络也至关重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是教师对于学校最强的感情纽带。可组织学生评选“我最喜爱的外籍教师”、“最受欢迎的外籍教师”等类似活动,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选。这对于外籍教师来说,不仅是对教学的肯定,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肯定。

在学校聘请较高级的学术专业人才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人才的学术背景及研究能力,放眼世界,制订并实施高层次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建立完善符合国际人才流动规律的引才、用才机制,不拘泥于细节,取我所需,多引人才,引好人才。

3.拓宽聘请渠道,引进多样人才

外籍教师的多样性体现在背景多样性、学术领域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三个方面。马万华曾指出,我国高校中存在着大量近亲繁殖现象,而邀请更多非华裔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则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因此,高校应着力拓宽招聘渠道,从而增加引进人才的多样性。

目前高校招聘主要通过中介机构,也有的高校在网站上招聘信息,以此来招聘符合条件的外籍教师。除此之外,建立外籍教师档案信息库也是发挥长效辐射效应的好办法。聘用部门可与本校在职的外籍教师联系沟通,通过“一带一”了解现任外籍教师身边是否有愿意来校任教的教师情况,并建立不同国家外籍人员、不同专业外籍人员的信息库,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与已解聘回国外籍教师保持联系,适时宣传学校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情况,激发外教对学校和学生的眷恋之情。

除了外籍人士之间的“传帮带”,高校还应鼓励校内教师出国,加强本国教师的外派,通过他们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学术研讨、合作交流等来结交认识国外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友谊,并宣传本校情况,吸引外国专家来校任教。校内出访教师的专业领域越广泛,则他们结识交往的外国专家领域也会越多样,由此则更有可能引进多领域的外国专家来校任教。

四、结论

外籍专家作为一支高等教育中的生力军,不断地丰富着高等教育的方法、内容和层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国际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引进外国智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诸如福利待遇偏低、高校多样性较难提升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方法总比问题多,通过严格把好入口关、建立激励机制、拓宽聘请渠

道等有效的途径,有利于将外籍教师的聘请效益发挥得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国际交流处水平,助推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振军.影响我校国际化因素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09,(S1).

[2]全红,舒丹,吴江岚.外籍教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3]马万华,栾凤池,智力循环: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学术贡献与存在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2).

[4]熊文雯.提高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管理效益浅谈[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3).

第3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50)

摘要:市场机制下,高职外语专业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人才复合型趋势、现代职教体系建构等因素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师资与学生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高职外语专业的重要目标是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并提出了职业性、专业性、复合型等三大专业建设策略。

关键词 :高职;外语;职业性;专业化;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52-04

作者简介:陈霞(1978—),女,江西吉安人,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育。

背景

与其他高职专业一样,高职外语①专业作为一种面向职业、具有显著产业属性的专业,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职外语专业内在发展需要这两大动因不断适应的过程。这两大动因在此种适应中不断塑造自身的样式,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新需求。这种态势主要有二:一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出现了对某种新型人才强烈而紧迫的需求,从而对高职外语专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外语以传统职业岗位为基向纵深拓展。大量传统和新兴的职业岗位开始涉及外语,并且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二是国际交流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了世界的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成为全球化企业。中国企业、中国员工已经走向世界,国内直接涉外服务和涉外交际不断增强。这表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普通本科外语教学再也无法垄断高等外语人才培养,市场为高职外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复合型人才趋势对高职外语专业提出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单一性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复杂、多元化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趋势。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与其他专业复合的意义更为显著,教育部门对此已有深刻认知。教育部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的基础技能型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高职外语体系优化趋势对高职外语专业形成的塑造。教育类型发展的一定阶段,必定产生体系优化的本能需要。首先,高职外语的规模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得到拓展;数量的增长导致质量的变动,从而形成分层分类的内在动力。其次,高职教育这种正在成长的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的理念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崛起而得以强化;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成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再次,市场机制下,竞争的压力迫使高职外语专业通过体系建构来促进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以上是高职外语发展面临的内部外部态势,凸显高职外语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需要、体系建构的各种需求,并在三者合力作用下产生预期的变动。这些态势所产生的强烈动力,引导着高职外语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外语专业所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和路径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最终决定高职外语专业的未来走向。

问题

高职外语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职高专英语类招生人数占高职高专招生总人数的5.28%;在1 168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 144所开设了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外语初步形成了商务、应用、旅游、外语教育四大类,衍生出空乘、会展、IT、物流、国际金融、国际会计等方向,涉及的职业岗位主要有销售代表、服务商、小学教师、文职人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客户服务代表等等。可以说,高职外语专业规模庞大,占据了高职教育专业相当大的份额且涵盖广泛,涉及众多职业岗位。

在以上外延式特征的表象下,高职外语专业也体现出若干重大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低水平、简单化、内涵浅,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价值低下。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以大专层次为主的高职外语专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提供的是较为简单的外语知识与技能,具有较低的附加值,以适应较低层次的职业岗位对外语能力的简单需要。在外语教育普及化趋势下,各种形式的外语教育边界上扬与延伸,普通本科外语、市场培训,甚至高中外语,均对高职外语专业发展形成了重大威胁。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存在课程被删减、课时被压缩、教师被转型现象,这正是这一危机最直接的反映。

第二,过于强调职业适应性,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语言的工具性与职业的指向性是高等外语学习的两大支撑。所谓普通本科外语与高职外语的差异正是在二者之间配以不同份额的产物。但在摆脱学术性窠臼、满足市场需求的口号下,高职外语专业矫枉过正,过于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试图以更灵活的方式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迅速变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专业设置上存在名称多、设置乱等问题,覆盖面宽窄随意,众多专业交叉重叠,呈现出盲目性与随意性,最终造成专业根基不稳定,并导致在培养环节、组织教学和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利于专业建设的长期积累和品牌的打造。

第三,内容与形式单一,专业化程度低。在内容设计方面,高职外语专业知识与技术来源单一,依旧以学科知识为主,缺乏对产业链中实践性知识的收集和整理;虽设计了不少学习情境,但最终依然归结为对语法的掌握;学习形式上仍是以“听说读写译”为主,缺乏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在具体操作方面,缺乏一套针对高职外语人才培养的操作框架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也没有设计出高职外语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标准体系,无法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进行准确、清晰的描述,导致质量考核不可操作。在实现手段方面,不少高职外语专业满足于课堂教学、班级授课的方式,缺少先进教育技术、设备的支持。

第四,师资与生源质素仍是较明显的短板。教师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虽然高职外语专业强调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但绝大部分教师接受普通本科外语教育,普遍缺乏企业经验。聘请的企业教师,虽然企业经验丰富,但往往缺乏外语背景,造成所谓“双师”两种能力严重脱节。学生是教育产品的原材料。长期以来,统一的招考制度使进入高职外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属于现行高考的失利者,外语基础薄弱,给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策略

除产业属性外,高职教育还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很难对高职外语专业发展设计出一套统一、通用的发展策略。但市场机制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始终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表现为质量、效率、效益、开放性、竞争等要素,推动高职外语专业将从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走向职业性、专业化、复合型。

(一)职业性

职业性就是学英语与用英语“办事”、“开展业务”紧密相连;衡量英语能力不再是单纯的“漂亮英语”、“地道英语”,而是“能顺利开展涉外日常和业务交际”的能力和本事。职业性对高职外语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深入挖掘职业岗位,开发其附加价值。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趋势,职业岗位的位置、地位、价值正在整合与重组。高职外语主要面向技术、管理、服务职业中具有技术性、高技能的岗位。这些岗位的内在价值长期遭到忽视。随着信息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使用,这些职业岗位必将获得进一步开发,价值获得进一步提升。高职外语专业应敏锐把握新机遇,通过对传统职业岗位的深入挖掘与深度开发不断提升其附加价值。

第二,要深入研究产业链的变动,根据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确定高职外语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产业链由无数相互联系的职业岗位联结而成。产业链条上的不同节点,有不同的市场价值和价值增值率。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在产业链中所能占据的节点。高职外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占据的均为产业链低端节点,这一事实使之与普通本科外语专业形成了事实上的层次差异。伴随着职业岗位变动带来的新机遇,高职外语应深入研究产业链发展趋势,勇于面对、积极谋划,延伸与拓展产业链,从对职业岗位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推动职业发展。

第三,应着眼于职业岗位标准,汲取技术标准,然后再转化为教学标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对接。校企之间永远存在差异。因为无论学校的教学内容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的最新知识、技术、工艺相比总有差距;不管学校的实训设施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的最新设备相比总有距离;不管学校的专业师资如何“双师型”,与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相比总有距离。标准体系则实现了二者的真正联接。

(二)专业化

专业化蕴含着较高的技术含量、较严密的组织架构、能够产生较高的市场价值,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专业化是教育从粗放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专业化的核心命题即在于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与编排,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有效的课程体系。

高职外语目前尚未达到专业化程度。表现为知识总量不足、体系松散、内容落后、脱离产业实践。专业性不强,对职业能力影响很大。如在职业岗位招聘中,外语水平高的毕业生往往优先。这并非一种教育歧视,而是招聘者根据经验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即拥有日常英语沟通能力均可满足职业技能需求,但从和客户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着想,外语程度高有利于和客户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从而建立起个人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在于依据职业岗位需求,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过程,对所蕴含的知识、技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再根据这些知识的内在特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科学整合,从而锻造出新型的知识体系;并在此体系基础上建构起教育教学体系。高职外语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技术、服务、管理一线,蕴含着广泛、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构成职业岗位的重要要素,且往往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高职外语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托,对深藏于职业岗位内部的知识进行挖掘和整理,最大限度开发出这些知识的价值。但是这种知识来自产业链,在工作实践中产生,具有非学术性(语言、文化)、程序性(非陈述性)、隐性(缄默性)等特征。很难进行系统地收集、归纳、整理、甄别。这是当前高职外语专业面临的一大难点。

(三)复合型

复合型人才是人才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实现两种专业的“复合”,从而实现系统1+1大于2的效能。根据普通本科的经验,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有外语+专业型、专业+外语型、复语型、主辅修型、外语+方向型等模式。在高职外语专业中,复合型人才表现为三种:一是学习两种外语语言。来自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客商即使拥有很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但他们还是更偏爱用母语交流,此种交流方式更有效且易形成牢固的客户关系。现在形势已不同于以往,需要中国外贸企业走出去,去各个目标市场行销,因此,必须要掌握当地语言,否则寸步难行。二是即使不能掌握两门外语,也可以选择在教会学生标准语音之外,让学生尽早接触不同口音的外语,特别是来自非母语国家的口音。这样与非母语国家的客户交流起来更为顺畅,更有亲切感,同样有利于建立起更好的关系。三是拿到双学位。各外贸行业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不能如同以往依靠某个业务人员单打独斗,而是要靠不同的岗位员工团队作战,拥有诸如管理、会计、IT等双学位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宽广。

前两种复合发生在语言内部层面,较为简单。相比之下,跨越不同专业的内在规律性进行整合打造成为一门新专业则面临着技术上的难度。其一,“复合”过程并非简单表现为开设各种相关课程,以及把课程加以简单叠加,而是需要专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以及长期的积淀。其二,语言具有很强的内在规律,与其他专业之间存在很强的异质性。而且,不同专业在复合过程中,往往存在激烈博弈。如在外贸领域,语言专业的背景超越了国际贸易专业背景。因为根据经验,非国贸专业毕业生虽然上手比国贸专业毕业生要慢,但其上手后的发展有可能因为语言的优势而反超。同样,在有的专业也可能超越语言背景,使语言专业毕业生边缘化,结果取决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因此,高职外语不应被其他专业吞并,而是可以走出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结语

职业性、专业化、复合型并非是简单的命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正确的发展模式,以及合理的技术路径等等要素。当前,高职外语专业在这三个问题上尚处于浅层发展状态,导致了该专业市场价值低端的现实。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将面临着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有关领导同志表示,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改革完成后,中国现有的近2 500所高等院校中将有1 600~1 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表明,高职教育包括高职外语专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的调节机制将进一步确定其主导地位,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分化更为明显,相当数量的院校和专业将面临招生不足最终被淘汰的命运。高职外语专业只有进一步打造出独特性,创建品牌,解决好职业性、专业化、复合型三个基本问题,才可能在与普通本科外语、市场外语培训,甚至高中外语的竞争中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体现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奠定自身在人才市场中的地位。

注释:

①与高职其他专业一样,高职外语并非一个专业术语。该概念往往与“普通本科外语”相对应而存在,构成一种奇特的对照。二者有无可比性以及具有何种本质性的区别,目前仍存在争议。相对于其他专业,高职外语与普通本科外语之间具有更高的语言同质性。总体而言,目前仍以大专为主的高职外语是作为普通本科外语的一种补充而存在,构成事实上的层次区别。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王晓娜,吴艳红.关于高职外语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

第4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

作者简介:鲜于丽(197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副教授。

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规范标准的护理服务的关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但目前我国多数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多按生物医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缺乏学科的融合和衔接,导致课程教授出现重复、脱节和遗漏[1]。因此,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对接,尤其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是提高中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也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本课题组拟通过调研护理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有效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从事医学教学和临床护理工作的96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基础医学教师16名、临床护理教学教师22名、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58名,具有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50名,初级职称7名。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1)调查湖北省部分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调查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内容在护理专业课教学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3)调查各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和比重。

1.2.2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湖北省某高专院校2014年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计划,让被调查人员对调查表中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按自身工作使用情况分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进行评价。问卷多次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预调查,反复修改而成,其中Cronbach’α为0.884。

1.2.3调查方法

(1)统计部分中高职院校2014年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发放调查问卷前,先进行填表相关情况说明,发放96份,收回96份,收回率100%,收回问卷均为有效问卷。(3)整理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共8套,请具有高级职称从事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6名(每门2名),分析各课程在试卷考题所占分值。

1.2.4资料处理方法

(1)统计每门课程授课内容分别被评价为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的次数及占总评价次数的百分比。如人体解剖学共106学时,53次课,96名被调查者给予评价,评价总次数为53×96=5088次,其中“很常用”的评价次数为1788次,1788÷5088×100%=35.14%,从而得出人体解剖学“很常用”知识占授课内容的百分比。(2)统计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中涉及各基础医学课程的分值,通过求百分比来了解各课程在试卷中所占比重。所有数据应用Excel2007和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部分中高职院校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学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数据显示,传统中职与高职的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基本相似,虽然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高职规划教材,但从教材内容、授课学期、理论及实验学时分配比较,中职与高职均有较多的雷同之处。这种课程设置使中职护生升高职后,在知识、技能、素质3人方面没有显著提升,不适合各阶段人才培养需求,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2.2统计7门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

表2统计数据显示:基础医学课程中很常用和常用知识所占比例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临床很少用的知识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遗传与优生、生物化学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排名居中。评价药理学中抗菌药物、病理生理学中发热、缺氧、休克等为很常用的知识的人数均超过80名以上,将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核酸的结构等内容被评价为很少用的人数均达到88名以上。由此可见,基础医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在后续课程学习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确实很少用到。如何优化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删除很少用且偏深偏难的学科知识,是进行中高职课程内容对接的重要方面。

2.3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所占百分比见表3

表3显示,所有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资格考试中所占分值不超过30%,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所在比例最大,分析原因是这两门课程涉及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用药,其他基础课程如遗传与优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所占分值均很低。因此,中职删除部分基础医学课程,高职删除部分基础课程知识点,对中高职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以及对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影响不大。

3讨论

护理教育应注重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建立以护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观[16]。护理职业教育必须以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务引领教学实践,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学中[17]。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对接,应遵循“必需够用,工学结合”的原则,应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核心,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3个方面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3.1课程设置对接

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对接应摒弃传统思想,按工作需要创新和重构,以专业提升和从业需求为目标,进行一体化设置。中职基础医学教育应以护生获取护理执业资格证、中专升大专为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课程,并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18]。高职教育应以护生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和专科升本科为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加宽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充分将人文教育融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加强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培养[20]。具体对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创新设置见表4。

3.2课程标准对接

课程标准是学时标准、内容标准和结果标准的统一。目前我国尚无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国家应组织护理专家从宏观层面入手,以护理职业岗位任职能力为基础,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中高职课程目标。并遵循学生从中职到高职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课程标准与工作标准对接,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满足岗位工作基本知识需求和后续课程学习需求”的原则,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技能高考大纲、专升本考试大纲”确定课程标准[21]。中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密切联系临床初级护理需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轻理论重技能。知识目标应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2]。例如人体各系统重要器官的结构、功能与代谢;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发热、缺氧、休克等;护理用药的基本常识等。技能应侧重于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改革现有的技能教学方法,多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23]。例如找出人体的一些特殊体表标志;如何正确测量和判断人体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血压等;如何正确按医嘱给药等相关知识。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重知识亦重技能,重点学习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所需要的较深理论和较难技术。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免疫学,心、肝、肺、肾四大衰竭等中专未涉及的较难知识。并尽量避免与中职内容的重复,全面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3.3课程内容对接

第5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高美玲

摘 要:本文在对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分析了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自2010年以来,每年都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招生试点工作。中高职衔接包括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学制的衔接、教育体制的衔接和课程体系的衔接等,其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更好地开展文秘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工作,笔者对中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主要是课程体系方面的衔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1. 从中高职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

高职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某高职学院为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文秘基础知识、较强的写作、沟通协调、办公室事务管理等能力,从事总裁秘书、行政助理、办公室主管、文员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很多毕业生都没有找到对口的工作。中职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初、中级人才,但一般学校的定位都比较高,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文秘知识和技能的中级甚至中高级复合型人才。中职和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知识和能力没有体现出层次的不同,实际上也没有真正达到衔接水平。一般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可分为三类:就业、升学和就业兼升学。以学生直接就业作为培养目标的,注重文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偏重技能多的理论知识很难和高职的衔接;以升学作为培养目标的,培养的是理论专业知识强的人才,但技能方面又和高职的接不上。而兼顾“双重目标”的中职学校普遍的做法是:前两年统一制定教学计划,三年级按学生自身发展进行分流,想直接就业的就直接参加实训培训;想升学的学生不参加实训,由学校专门组织学习升学考试对应的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没有和高职的目标对接上。中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衔接,所以,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也就不太可能对接。

2. 从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看。

(1)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通过对中、高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以及对中职学生、高职学生及相关教师进行了调研、访谈,发现在中、高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专业理论课程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从课程内容上来看,部分课程内容也有较高的重合度。中职文秘专业开设的几门主干(核心)课程,与高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从课程标准来看,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大体相同。笔者将某中职学校和某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发现中职学校大部分课程高职院校都有开设,而且高职开设课程的量远远大于中职,知识点重复率较高,尤其是《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实务》《礼仪训练》等课程。高职学校从层次上讲要高于中职学校,但如果学生升学后却要再重新学一遍部分专业课程,这无疑是一种时间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2)专业课开设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增删专业课程。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的特色,这也往往体现在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中职有些学校培养商务秘书,开设了《基础会计》《商务策划》等经济管理类课程;有些学校培养文员、打字员,强调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的开设。而以法律为特色的高职学校,会设置较多法律方面的课程。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此专门把2011年度课题定为设计围绕“文秘专业规范研制”进行。这势必使中高职衔接的学校有很强的选择性,课程衔接内容有很大的变动性,课程衔接体系有很强的针对性,衔接学校只能一对一。一所高职院校如果同时与几所中职学校衔接,就要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这将会过多地占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成本。

3. 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不匹配,技能主线尚未贯穿始终。

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会重视技能培养,忽视理论教学和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以升学为培养目标就会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加大与高考科目符合的课程设置,重理论基础、轻实践实习的现象也会比较明显;二者兼顾的学校一般在二年级开设一些文秘相关的课程,在高三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由于中职学校在第三学年安排专门实训和实习,而高职招生考试也在这一期间,使得准备升学的学生往往失去了参加实训的机会。这可能会违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初衷。升入高职的中职文秘学生获得的大部分是计算机水平等级证书,很少取得相应的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职的有些学生连简单的复印、打印技能都不会操作,谈何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出现的若干问题,笔者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1. 统编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中高职课程设置的全面衔接。

广东省实行三二分段的中高职院校已经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但因为只是院校个体行为,而且涉及地域、资源、培养成本等问题考虑,衔接双方难免会根据各自的现有资源决定开设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而且不同的中高职学校具有不同的衔接课程,不利于中高职衔接的全面铺开。如果省教育厅组织牵头,由企业、行业和几十所中高职院校合作统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分层目标、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支撑的核心课程体系,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且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加强对中高职教材的统筹,课程设置要体现中、高层次差异。中高职课程名称可以相近相同,但同时要注意合理设计高职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出现高职教育内容炒冷饭的现象。

2. 改革考试制度,实行阶段考试与转段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考试是个指挥棒,考试考什么,教学就向什么倾斜。文秘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要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职业教育特色,就必须强调文秘职业领域的能力基础考核。在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的转段考试中,提高专业能力基础考试的权重,使其与文化基础考核具有同等重要性,以解决理论与技能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同时,由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就业和升学两种不同的需求,简单地以升学为导向,或者以就业为导向都会有损中职生的利益,也有悖于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如果将文秘专业各门文化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考试内化到中职教育的各个阶段,并加强每个阶段考试的监督管理,对学生的阶段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认证,实习实训也分散到各个阶段。这样中职生在毕业时就不必再参加统一考试,可以凭借其在中职阶段累计的各科考试成绩填报对口的高职院校,从而实现集中选拔性考试与学校平时考核相结合,考试内容要求与全面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相结合,从而促进中职教育升学与就业两个培养目标都能够更好地实现。

3. 实施弹性学分制管理和“以证代修”制度。

学分是对先前学习或经验的承认。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源,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免修部分课程,避免与中职课程重复,总学分达到毕业标准即可。中职生凭借获得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经过招生院校的认定,不仅可免试专业技能考核的部分内容,同时,也可以转换为高职院校的学分而予以承认,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不需再重复已学习过的内容。如中职生考取初级公关员(五级)证书,在高职文秘专业可免修对应的“公共关系”方面的课程。如果中高职学生根据个人目标定位考取了相关资格证书,学校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但可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只要修够毕业要求学分,选修课可以少选一门,精力可以更多地花在个人感兴趣的项目上。另外,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也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如果能提高认识,构建完善的中、高职沟通平台也将会大大促进中高职三二分段有效衔接。

总而言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最终目是架设一座相互贯通、上下层次衔接的“立交桥”,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的衔接只是其中的一个点,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合理的对接,必须依赖多方式、多方面的配合实施,这不仅是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也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

[本文系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度课题:广东中高职文秘专业三二分段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研究(YB2012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迪松.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

第6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 高校 散打运动 耐力训练

1目前散打专项耐力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明晰散打专项耐力的基础之上,以练习散打的同学为主要调查对象,并走访请教很多从事散打专项耐力训练的教练老,从中得到了宝贵资料和数据。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校散打专项训练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员不能正确区分专项耐力训练与一般耐力训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问及专项耐力和一般耐力的区别的时候,多数同学不能清除分别,对事物概念的认识模糊,势必导致训练中的盲目,进而影响训练效果。调查中很多同学对耐力的理解仅仅是耐力训练就是让自己在比赛中坚持更长时间,他们意识中的耐力仅仅和时间挂钩,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我们的学员很大一批自幼进行体育训练,对文化课的学习重视程度并不高,对一些相关知识概念更是不愿意去学习,他们认为只要听教练的指挥就能够训练好,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而不是教练,教练所起的仅仅是引导作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2 训练不能坚持长久的进行

在调查过程中问及“是否定期进行散打专项耐力训练?”时,多数的回答是散打专项耐力训练并没有专门定期进行,只是偶尔练习一下。任何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都非一日之功,没有长期的持续的训练,是不会有太大的收效,当然,我们的学生是不需要这样长期持续的专项耐力训练,但是至少他们要懂得散打专项耐力训练要长期持续的进行才能发挥功效,这样他才能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

1.3训练手段单一

在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散打耐力专项训练的训练手段过于单一,主要是进行重复数量多、密度大、高强度的练习,一些与散打技战术配合的专项耐力训练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使用,这样单调而枯燥的训练会使学员们渐渐失去训练兴趣,影响训练效果。另外,训练手段的单一也导致训练的不全面,比如呼吸节奏、有氧练习、无氧练习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也并不经常。

1.4忽视心理干预

对于散打专项耐力来说,我们不仅要重视运动员整体体能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比赛时的标准,更要着重运动员的心理辅导。调查显示,很少有同学得到过散打专项耐力训练方面的心理辅导。在散打比赛中技战术相当,体能相当的选手,一定是意志品质更坚强的那一个最后站在台上,散打比赛局势瞬息万变,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很难胜任,因此心理干预问题不能忽视。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提出训练时间不足,由于要进行文化课学习,并且文化科学习事关自己能否毕业,而散打练习与否并不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因此他们中一些人会将本该属于散打练习的时间用于学习文化课,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种同学还是相对较少。

2对策

2.1注重训练与放松的安排

运动员如果能做到在快速运动时具备协调肌肉和放松肌肉的能力,则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将技术和战术发挥的更准确。同时将这种能力运用的散打比赛中还可以更好的促进运动员的肌肉的血液循环,并在运动中给肌肉提供更多的氧,从而让肌肉收缩时产生高能物质的合成效果提高多倍。由此可见,运动员肌肉的协调和放松能力越好,就越能更经济地使用和尽快地大量补充能量物质,运动员快速运动的能力也越能持久。因此,这就要求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做到张弛有度,训练和放松同等重要。

2.2引进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

目前的散打运动乃至整个体育领域的发展都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仅仅凭经验来训练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关注并学习引进目前相对比较先进的训练方式来充实我们的训练,及时运用相对先进的设备观察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并加以改进创新,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加大科研投入,自己创造一种全新的更适合自己的散打专项耐力训练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强散打教练员的培养,由于散打运动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有新的发展,如果固步自封,必然会导致新的,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难以用于同学们的训练中,另外,还可以加大师资投入,制定竞争机制,引进优秀师资,这样教练员才更有训练带队的动力。

2.3加强心理干预

散打专项耐力素质是运动员参加散打竞赛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所以在散打训练中,教练员不仅要注重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耐力素质的训练,还应有意识的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及自觉刻苦的进行训练的作风,从而保证散打运动员专项素质耐力水平能够快速获得提升。心理干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一类是训练以后的心理干预。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主要由教练员来完成,在学生训练期间,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逐渐使其养成坚忍不拔、自觉刻苦的性格和训练作风。另一类训练后的心理干预主要是学校方面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对从事散打训练的同学予以特殊关注,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论文关键词:专升本班级,班级文化管理,班级人本管理,班级自主管理

 

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广大专科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设置了专科起点本科教育(简称“专升本”教育)。专升本教育从1987年的成人高校试办并逐渐扩大到普通高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专升本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本文所指地方高校专升本班级是指地方师范院校中将专升本的学生统一安排在一个独立班上课的班级,并不包括将专升本的学生插入同年级其他班级上课的班级。面对专升本教育的不断升温,笔者结合自身做专升本班级班主任的体会,探讨有效管理专升本班级的途径。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专升本学生是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经过三年专科学习,他们对大学课程有了一定了解,但相对于四年制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深度不够。他们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都很强,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消极心理等问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专升本学生已经接受过系统的大专学习,学会了比高中更为成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比普通本科生思维更成熟,对事物更具有自我判断能力。专升本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熟悉中国论文网,不再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和困惑,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专升本学生在经历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及实习阶段的锻炼,对自身专业和所要从事职业有了一定认识。在找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对将来的职业已初步规划好。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专升本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大专教育后,学习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认识,了解了大学的学习模式,掌握了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选择专升本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比普通本科生更了解学习目标,对知识有着更多的渴望。在经历了高考和升本考试后,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具自觉性。此外,本科学习上老师的要求会相对严格一点,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存在消极心理

“专升本”学生与同时入校的其他学生相比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专升本班级学生一进校就是大三的角色,再进行两年的学习就能完成本科学业。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在随后的就业及考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见。由于自身经历特殊和群体数量较少,在与同级同学一起生活时,专升本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自卑、浮躁、自负等失衡心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心理,思想上存在消极的一面。

二、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班主任作为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相对于普通的本科班级,担任专升本班级班主任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多数拥有干部经历,担任班干积极性不高

专升本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干部经历,对担任班干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自我意识强中国论文网,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班级团结性不够,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笔者所在的06、07、08三个年级194名专升本学生中,95%以上有过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其中有不少还是原来院系的主要学生干部。对他们而言,担任班干部和组织班级活动已经是辉煌的过去,对目前的班级或学院的课外活动不屑参加,在参加集体大型活动时,突显出活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此外,专升本学生平均年龄一般在22岁左右,思想上较为成熟,已熟悉大学生活,容易搞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影响班级团结,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多数专业的“专升本”考试的招生对象面向任何专业的应往届专科毕业生,这种对专业本身丝毫没有限制的情况,导致了许多跨专业考生的存在。以笔者所在学院教育学专业“专升本”学生为例,06级和07级136位学生中,专科所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很少,有40%的学生专科时为非师范专业,08级58位学生中也有34%是非师范专业的,其中不少学生来自物流管理、计算机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去甚远,且缺乏师范类专业中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

非师范类学生需要适应自己的师范生角色,在教师教学技能上需要从头学起,普通话、三笔字、教师技能技巧等的学习加重了他们不适应感。跨专业现象也导致专升本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加上地区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以及原大专学校层次的差异,不同院校的学习习惯和育人环境等不同,导致学生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心理压力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专升本学生的比例在普通本科生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导致他们经常因“专升本”的标签而困惑或不安,例如:“我们的毕业证是不是和普通本科生的不一样”、“一些单位用人时是不是限制招专升本的学生”以及“考研复试时需不需要加试”等。此外中国论文网,一年新生和一年毕业生共两年的学习生活也让专升本学生无所适存。刚适应环境又要背上考研或就业的压力,往往专升本的学生比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具有超负荷的心理压力。

专升本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会有很大的困惑,但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与专科所在院校、同学所讲述的大学及理想中的大学作比较,即专升本学生更容易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所在的大学。通过比较,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抑郁、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对班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三、做好专升本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构建班级文化管理,配备得力班干

前苏联学者弗阿法纳耶夫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1]。目前专升本群体发展迅速,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专升本学生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专升本班班主任需要强化责任心,构建班级文化管理。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2],是被绝大多数班级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班级文化管理的重点是人,着眼于人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人与工作的一体化。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会渗透于一切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时刻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 95-96。通过构建班级文化管理中国论文网,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情,配备得力班干,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强化班级人本管理,推动学风建设

《学记》强调: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班级管理中,涉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是班级发展的决定权在师生间的分配。优秀的班干是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能在班主任和班级同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想之下,班主任首先需要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班级人本管理。

学风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风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欲实现其对班级的有效领导,要具备完好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4] 21。班主任在选拔专升本班干时,要选择有责任心、有学习力、有心理力、领导力和沟通力的学生。未来学校间竞争实质上是教师学习力的竞争[5]。通过班干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桥梁作用和宣传作用,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提高本班同学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强化班级人本管理。

(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走向班级自主管理,提升团队精神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团队精神的传统。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6]。团队精神能使班级师生对班级目标和个人价值存有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一致。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因为这是素质教育所力求实现的一个目标中国论文网,而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形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层,而第三层就是指人有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专升本班级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管理意识。班主任下放权利,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班级中重大事件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集体共同决策,寻找解决方案,让学生自我决策、自我监督,从中形成自我监督的自动化操作系统。

总之,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致使班级管理中面临一定的挑战。班级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将班级团队与个体成员的发展融合起来,选拔优秀干部、推动学风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构建班级文化管理、强化班级人本管理,走向班级自主管理,促进专升本学生的和谐发展,实现专升本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月孙,赵敏主编.学校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6]余文森主编.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08.

[3]陈晓红.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全球教育展望,2008(1):95-96.

[4]尹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J].内江科技,2005(3):21.

[5]曾桂英.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第8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我国高校加强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致力于满足国内、国际的社会需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这在鼓钇笠底呦蚴澜绲耐时,也对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民办本科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民办高校如何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公立高校中站稳脚跟并与之竞争,从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安徽三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获批的第一个本科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到现已有三届毕业生(2016)。

为专业建设实施来看,从2009开设至今,该专业为紧跟经济社会和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真实情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识别学院学生的能力体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该专业不间断地进行高校、企业和行业三方调研,同时积极开展教科研申报,全方位铺开整个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思路与模式

2009~2012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思路以铺设基本专业基础,稳步推进专业建设为导向。在“三大能力”的培养上,对国贸专业理论多强调以适用为主,更多侧重于对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现实经济贸易现象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方面则基本铺设“课程+软件”的主要训练模式。

从2012年至2016年,鉴于学校本科合格评估与其他单位专业建设的交流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该专业在原有应用能力培养之外,开始补充与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合作。先后开展了各项与专业有关的见习活动、校企专家交流活动、企业特色班建设。

2.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目标上,由“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向“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专业服务面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显细化。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学时下降的前提下,提高了实践学时的比重。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突出文理交融特色及实践教育模块、新增创新创业平台。与安徽省主要产业对应,将汽车类、服装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3.师资建设方面

从师资数量上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由2009年的7人,上升到2016年14人。职称结构上,2009年“哑铃型”结构突出,特别是体现在中青年讲师数量上,2016年此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双能型教师均有覆盖。同时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资队伍。

4.专业实践教学方面

2010~2012年,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以“课内实践+课程软件”形式开展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则以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为主。

2012~2016年,基于特色专业建设和振兴计划项目支持,专业实践形式日趋多样化,并新增实验室以丰富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目前,已基本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全覆盖。

三、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虽然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制度与保障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教学师资、办学经费、学生的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国内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其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1.专业建设成效与学生能力对应程度不够高

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民办高校可采取多种方法对应和充实“三大能力”,以期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目前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参与程度与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笔者通过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观测发现,学生欠缺自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表现是:毕业论文的指导难度偏大;实验室模拟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以完成实验课程流程为基本目标,实验室实验深度有待提高;不断线、全过程的专业英语教学并未显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水平不够高

民办高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专业教师队伍业已克服了初始办专业时较为畸形的师资结构,但仍然存在不合理性,例如,教师数量偏少,青年教师的比重过高等。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对专业发展的宏观把握程度不够好,前瞻性把握不足,教师队伍普遍教学能力偏弱,双师型师资参与教学改革的力度明显较低。

3.校企合作开展尚待深度开发

目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集中在企业专家讲学、专业见习、特色班建设上,但是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还相去甚远,部分高校甚至仅仅流于形式。

四、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新思考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为主动应对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挑战,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创新战略和政策主张。

作为民办高校,必须要主动从供给方主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补缺补差,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1.根据社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时刻强调社会需求,在遵照各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由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解构能力元素,充实到现有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中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实施高校专家与企业专家双导师配置,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上,发挥学校、院系和企业三方评价作用,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效果,注重全过程监控。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确保学生各方面的培养,民办高校必须要强化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如支持优秀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现有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活动中去,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创造各类型平台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邀有专业背景的高校专家和企业专家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支持学院教师参与到企业、其他高校的各类项目中去。大力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各种高水平学术会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突出技能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在兼顾课程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同时,推行模块化、项目和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实际,课程建设上秉持文理交融的理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也应吸收学校其他专业的优秀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在教材建设上,要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加大对高校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和教辅的鼓励力度,增强教材的实践性,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主动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

4.继续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

首先,在大力推进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根据中小企业人才需求能力结构,积极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类专业竞赛。继续参与各级各类校外专业比赛活动。

其次,深度开发校企合作基地。从学生角度看,这有利于尽可能缩短其适应未来职位的时间。从专业发展角度看,利于跟踪企业真实需求,利于专业建设各个方面。

最后,逐步构建由模拟实践向现实实践的转变,可采取以下一些方式:引进中小企业具体贸易平台的客户端,优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外贸业务的真实实践,争取一定的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孵化引入阿里巴巴、速卖通等国际B2B与B2C平台,形成真实小微企业,实现在线网络贸易,形成实际经济效益,以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苏 曼.新形势下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商贸,2014(9).

[2]竺杏月,周敏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3]文 珍.基于就业视角的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以琼州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2(10).

[4]王国庆.以校企合作为突破,促进专业建设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5(S2).

[5]刘旺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6]张建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第9篇:高中专题研究范文

近几年来,我开展了一些物理教学专题研究活动,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就教学专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1. 转变认识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专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有的教师课务很重,感到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专题研究是专门从事教研人员的事情;有的教师则对普通任课教师能否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信心;有的教师还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会分散精力,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花费时间,但研究成果未必就能在报刊上发表。因此,为了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扫除上述心理障碍。在实际中,若任课教师不搞教学专题研究,只凭教学经验,也许能把课勉强地讲下去,但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若能结合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就能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会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研制物理新教具就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前几年,笔者曾把它作为一项教学专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必做的演示实验逐个进行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找出现成的教学仪器的不足之处,从中确定几件重要的实验装置作为主攻对象,再根据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新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进一步改进,最终研制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全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器”、“电阻定律演示器”、“电流天平”、“自制光栅”等,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找准选题是关键 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种从教学实际中选题的方法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任课教师课务较重,很少有较多的时间去作纯学术性的大课题研究,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就物理教学而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物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应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是否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过,还存在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可避免重复性研究。例如,如何全面考查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只进行90分钟的闭卷笔试,它不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同两位青年教师就把它列为一个研究课题,专门研究改进的方法,并在高一物理期终考试中实施了我们研究的综合考试方法:采用标准化测验形式,闭卷考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再采用撰写物理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采用实验操作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考完以后,采用无记名的问卷形式,让学生发表对这次考试方法改革的看法,教师则对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综合考试法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反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的结论。

3. 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须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做保障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在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地逐个分析,找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考前指导。结果,这些学生在物理高考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