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高中课程改革全文(5篇)

高中课程改革

第1篇: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一、高中课程改革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1.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问题

由于教师已经适应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传统教学理念,所以致使大多数教师很难在短的时间内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有系统深刻的理解,因此可能导致教师对教学的不适应,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还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否真正做到这些是有待我们思考的。

2.新课改给学生带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

通过调查高中生对新课改的感受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认为高中的教材知识面广,新教材涉及很多知识,但却没有更深入的解释,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学过以后往往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而且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常常是还未完全理解,而下一课却又开始了。学生们还反映课本课后习题太少,没有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这不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而且最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教师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存在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在现代化技术运用上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媒体教学,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生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无疑将为新课改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1.从宏观层面分析。

首先,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课改落实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国家对课改方案只作粗线条的原则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其次,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校长、教师、家长难以对课程改革有全新的认识,在执行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很难得到改变,学生还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依旧是教师一人的舞台,所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资金的投入、教学设施、设备的扩充以及相关改革的推进,配套政策的出台等方面均跟不上高中新课改推进的步伐,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高中课程改革这种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作法,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2.从微观层面分析。

首先,在新课程计划中,要求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消失。导致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学生不能快速地适应自己是课堂中的主角这一事实,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长久以来家长与教师之间似乎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无论家长身居何等要职,好像没有不怕老师的,这就造成了家长与老师关系表面的和谐,实际的对立冲突。[3]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难以坐下来共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家长不善于合作,也是造成课程改革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最后,教育研究者的研究与教师的教育实践存在着分化与对立。专门研究课改的人把自己的思想推荐给教师,迫使教师要按照他们的意图去行动,以至于不少理论只写在纸上,许多建议不能落实,为此一些专家开始指责教师,认为他们没有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进而使教师与专家在课程改革上出现意见分歧,造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影响课程改革的进展。

三、解决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新课改中应师生协同,在合作中学习

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师生应平等对话,教师应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新课改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

在新课改中教师要转变单为学生升学服务的课程教学观。因为学生的使命不仅是考上好大学,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所以教师一定要树立兼顾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课程教学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3.新课改中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技术

第2篇: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2004年起到2014年,普通高中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整整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在落实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乱象,并已经成为阻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瓶颈问题,制约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1.课程实施不全面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15个科目,由必修课程、选修Ⅰ和选修Ⅱ三部分构成。许多学校不能开齐开足《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规定的课程,甚至连必修课程都不能开齐,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多数学校都不开设。而一些学校却不切实际地开设多门选修Ⅱ课程,如有的学校提供的学校课程超过了300门。

2.教育科研不严谨

学校层面、县域层面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脱离课程改革实际、脱离教学实际的现象。一些教师进行没有政策依据和科学依据的“假科研”,关注“伪问题”,开展“假研究”。如很多地方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研究”,并给每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冠以一个名称,以示特色,甚至有的教师进行“班本课程建设研究”。

3.教学管理不规范

教学管理未能很好地围绕科学实施新课程进行,甚至严重失范,出现了“三有三无”现象,即“有课表无课时,有教室无课堂,有活动无课程”,表现为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虽列入课表,却不安排课时,目的是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功能教室数量超标、设施一流,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教育教学活动很多,却未能使活动形式专题化、使专题活动课程化,往往是流于形式,未能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

4.课堂改革不科学

一些学校、教师不能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没有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内涵。不少学校、教师的教学改革,甚至是在一定区域内推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都是精于造词、流于形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二、问题之源:基于现状的归因分析

上述现象的产生绝非偶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正本清源,不廓清认识新课程改革将无法进一步深化。依据现象学有关理论,笔者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总结如下。

1.课程观缺失

课程是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精心选择人类文化的结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组成,由特定要素构成的一系列正式教育文本。它的要素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其核心是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课程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主要形式呈现,具有很强的目标性、计划性与政策性,是国家意志在教育上的体现。课程观是指对课程及其意义、价值的认识与看法。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15门科目,规范了普通高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之所以出现必修课程不能开齐开足、校本课程滥设和“三有三无”等情况,主要原因是课程管理者和实施者课程观缺失,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认识不到位,课程意识淡薄,对课程育人功能的理解缺乏高度,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缺乏深度,对课程三维目标的把握缺乏准度等。

2.科研观失当

教育科研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的真相和性质,摸索和总结教育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研究活动过程,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终点都是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从教育活动中来,回到教育活动中去,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高效、科学地发展,最终达到培养人的教育目标。由于对教育科研的本质缺乏科学认知,致使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等问题成了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成为区域教育科研部门容易忽视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伪教育科研”的现象:或研究范围过于笼统,缺乏确切的含义,致使研究无从下手;或研究对象过于宽泛,抓不住中心,造成研究无法深入;或研究内容缺乏问题意识,关注的问题尽是一些假问题、伪问题,导致研究无法展开。例如前文提及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就是一个“伪研究”。因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科目安排、课时要求、学分认定等均有详细规定,学校无须再对国家课程进行规划,只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并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就可以了。不能将学校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这个课程管理的行为理解为课程规划活动。因为课程规划和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是不同性质的两种专业行为,不能混为一谈。

3.课堂观失误

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和场所。课堂是什么,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同形态和课程实施的不同向度。伦理学视角下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新课程视野中的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实践体验的特定环境。事实上,课堂被很多人狭义地理解为传授知识的场所。而这里的知识又被固化为来自教科书和考纲的内容。于是“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环境,简约地划归为特殊的认知活动,把它从学生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2]。就这样,“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大课堂观被以教室为空间的小课堂观所取代,本应内涵丰富、启迪智慧的精神家园,被异化为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满创造性的课堂变成了程式化的知识教授过程。其结果是课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导致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分离、学习与成长分离、教书与育人分离。

4.角色观失位

角色决定着职责和任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通过明确三级课程管理主体的权责来统筹多种改革角色的力量,进行各个层面的课程开发和管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不同管理层级职能部门的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内容和任务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互相联系、有所侧重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纲要》明确规定:“学校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在新课程建设中的职责首先(也是主要)是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其次才是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出现学校课程滥设等情况,除了科研观失当外,也与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定位不准、认识混乱、角色越位等角色观失位行为有关。

5.教育观功利

教育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系统、理性的认识,狭义的教育观是对人们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从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维度来观照的教育,应该是狭义的教育观。本文论及的教育观也定位为狭义的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教育作用是什么的问题、怎样发挥教育作用的问题和教育作用的结果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形成了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实践观和教育质量观[3],从而构成了狭义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归根结底是功利的教育观在作祟,即把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的教育,异化为以教科书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以高考为目标的知识教育,出现上文提及的必修课不能开齐、“三有三无”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过程,其本身就具有功利性。但是这种功利是正当的功利,而不是被异化了的功利性。

三、方法之镜:基于问题的对策研究

1.传播科学的课程观

课程价值是具有学科特质、表达学科追求、浓缩学科文化、体现学科精神的学科价值取向。它蕴含于教材内容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课程价值是课程文化、课程精神和课程伦理的集中体现,它影响着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每一门课程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全面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通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活动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课程。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走向。树立科学的课程观,领会课程的价值,新课程的实施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因此,学校和教研部门首先必须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积极传播课程价值,解剖课程精神,加深课程理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路径和方法,使广大教师充分把握课程价值的精髓,认识课程的育人功能,用科学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因为,没有思想上的正确引领就没有实践上的自觉选择[4]。

2.践行恰当的科研观

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对于推进课程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按照研究范围,教育科研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三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层单位和基本力量无疑是学校和基层教研、教育科研部门。因此,应该将学校或者县区的教育科研定位为中微观研究。从学校或县域出发的教育科研,应该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宏观要求,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围绕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解剖教学问题、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思想、提升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与过程。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然后分清问题类别,确定研究主题,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形式多样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为依托,通过行动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用以解决类似问题,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功能。

3.坚持正确的课堂观

对课堂本质的理解即是课堂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作为课程实施载体的课堂具有三个本质属性,即课堂目标的发展性、课堂主体的交互性和课堂过程的动态性[5]。这说明,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知识的、文化的、灵动的、生成的、智慧的。所谓“教无定法”也就源于此。既然“教无定法”已成公理,那么“课无定型”也就成为“自然之理”了。因此,坚持正确的课堂观,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堂的本质属性,才能更好地实施课程,完成课程的三维目标,最终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错误课堂观的结果。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框架结构,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6]。教学模式的概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缺乏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是课堂观错误的典型表现。理由至少有二:一是教学模式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要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了不同课堂教学的个性;二是课堂教学形态不仅受制于教学目标,还受学科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个性(如专业素养、教学观念、对课程的理解等)及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有差异的多样性是课堂教学呈现百态的基本因素,无法用一种教学模式涵盖全校甚至全区所有学科的所有课堂。诚然,学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未止步。但是这类研究都是从某一维度出发,为了解决同质化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如传授基本技能、常识和知识的直接讲授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解决教学问题的探究模式以及交流观点、达成共识的冲突解决模式等[7]。

4.定位准确的角色观

根据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权限职责,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传播课程价值。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思想基础。二是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应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8]。三是开发学校课程。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四是建设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五是探索评价方法。致力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致力于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致力于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有效机制。

5.落实科学的教育观

落实科学的教育观首先要准确把握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观的核心问题,它决定着教育基本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教育实践的基本走向。对教育本质观的认识不科学,必然导致伪科学教育观的形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通过教育实践可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即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3]。其次是准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基本问题的逻辑关系,用科学的教育本质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实践观和教育质量观去指导教育实践。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必须要围绕培养人这一核心要素来进行。普通高中的教育实践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课改精神、规范实施课程,实现知识与文化的结合、读书与做人的结合、学习与成长的结合,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几组关系:不容忽视的认识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刻领会课程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把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尊重课程的基本原理,吃透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使命。因此,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1.处理好教材和课程的关系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创新动态过程的物化构成[9]。教材和课程的关系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多年前就有实施新课程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讨论,并形成了“用教材教”的基本共识。但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既“只教教材”和“不教教材”。前者表现为一些教师对课程价值的理解缺乏高度,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缺乏深度,对课程三维目标的把握缺乏准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地聚焦于教学参考书和教材,使课堂缺乏学科特质,使得学科教学往往停留于知识层面、技术层面,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对课程精神的汲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后者则表现为一些教师特别是教授“语言与文学”和“人文与社会”等学习领域科目的教师,割裂了教材与课程的关系,任意”拔高“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弱化了教材的媒介作用,导致学科教学常常游离于教材之外。这样的课堂同样也缺乏学科特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常常是”不见树木也不见森林“。而对此,一些教师却美其名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殊不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

2.处理好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国家课程体现国家对所有学生发展的共性要求,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学校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补充,三级课程构成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诚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很大的选择性。但这种选择性必须囿于一定的限度,而不能无原则地进行。以普通高中为例,国家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I构成,均由国家制定好并供学校和学生选择。普通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是通过三年学习达到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16学分,选修课程28学分。在选修课程学分中,选修II达到6学分即可,仅占总学分4.2%的比例。因此,普通高中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不能夸大学校课程的作用。在执行国家课程同时,应注重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的特色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处理好教育科研和课程管理的关系

第3篇: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课程改革;高中

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号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同时,报告也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此,教育专家李希贵解读如下:“创新不可能随意产生,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转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而创新的人格基础正是个性的成长……当学生能够在选择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志趣时,才有可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唤醒自我、发现自我,以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追求[1]。”过去五年,教育部通过调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高考制度改革,从过去将学生文理分科,变为学生自主选择,形成20多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客观上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了保障。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一个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思路。

1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教育家雷斯尼克针对当时传统的教育方式指出,现行教学实践关注的是知识的获得,造成了知与行的分离和惰性知识的产生[2]。显然,这与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新型教育理念提出:学习者是在探索、理解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学习者是意义的制定者,教师则是认知的引导者和支撑者。这种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对当代教育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研究者对学习的认识,从教师是信息的施与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的简单化结论,转变为充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3-4]。普通高中很多科目的《课程标准》都提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品质。《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基于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相应的知识,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行为,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然而,《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在现实中经常遇到以下困难:(1)缺乏顶层设计,改革成果难以为继。目前大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形式改革都由单学科授课教师独立主导,缺乏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年级教学组层面的统筹管理。即使课程形式改变,但课程时间和任务、考核模式安排没有与改革相匹配,导致学时安排不科学、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等问题,打击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高考指挥棒”下,进行课改的教师往往在短暂的改革后放弃新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明显优势,回归传统。(2)缺乏资源投入,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单一学科的课程模式改革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这对于一直超负荷工作的教师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均是建立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基础上,而基础教育投入有限。此外,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初步调研结果也显示,基层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亟待更新。

2建构主义理论下主动学习模式的创建

针对以上问题,汕头大学医学院教育研究团队联合汕头市第二中学团队,提出运用高校教育研究资源和经验,与基础教育管理层共同进行顶层设计、共同推行课程改革,建立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和改革路径的思路。该项目旨在通过加强对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推行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现已付诸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动学习课程改革模式与路径探讨见图1。在研究过程中,汕头大学医学院基于2015年以来“主动学习”教育研究的成果,与第二中学教育管理层共同进行顶层设计,在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培训之后,逐层推进“自主学习”的课程改革,从而建立有效的主动学习模式和路径(图2)。具体的改革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2.1建立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探究自主学习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实现学习的自主化、多维化和社会化。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让他们自主探索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这样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督促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与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单一个人的学习,而是一种集多种能力于一体的社会性交流。典型学习任务包括让学生自己准备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并寻找知识掌握的弱点、让学生就上课内容主动提出疑问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等。

2.2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模式

个人学习与协作学习是两种互补的学习方式。在个人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自身能力和互联网资源来掌握课程知识,易受到已有知识构架的限制,不利于创新思考。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集思广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个体的学习变得社会化和情境化,学习的过程更加有趣与真实,也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典型的学习任务包括课后的共同备课、准备课件,课堂的小组讨论、互改作业等。

2.3支持和促进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展示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有更多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这是基础教育值得学习之处。要鼓励学生分享与交流学习心得,定期举办学习成果交流分享会。交流和展示能加深学生对知识脉络和体系的认识,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新想法的产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典型的学习任务包括轮流授课、学习疑难点讨论、学习方法交流会等。

3推行主动学习课程模式的挑战

在普通高中实行上述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必然会遇到很多挑战。一是制度层面的挑战。任课老师需要严格按照课程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进行教学,因此在课堂中融入多种主动学习的任务时,经常面临时间不足的难题。二是观念层面的挑战。任课教师经过培训和教学,能够意识到主动学习模式的优点,但学生家长往往不认同,对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甚至备课等做法不能理解,甚至误解为老师“偷懒”或“推卸责任”。面临这些挑战,学校管理层必须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给任课老师更多的支持,使主动学习课程模式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验证其有效性。

4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是在探索理解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突出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主动学习课程模式的改革,可以解决基础教育中学生的知识转化、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从党的报告中寻找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力量[EB/OL].2017.

[2]刘华初.杜威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J].教育评论,2009(2):144-147.

[3]曲爽,于海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启示[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9,37(4):18-19.

第4篇: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Michalell.Posner)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著名论断。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最早认为,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对于教师来讲,反思非常重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者认真反思如此重大的教育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

(一)教学模块概念的运用

生物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称全一册、上下册,而是分成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这样易于教师设定明晰的教学目标,整合相应的教育资源。既便于学校进行课程安排和管理,又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进行选择,增强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高中生物六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有学科内的逻辑联系,开设顺序也可选择,方便了教和学。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都有学分认定的过程,学分认定兼顾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从课程层面来看,教材各模块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要素体现完整。

(二)三维目标意识的加强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提高了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如明晰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根本区别、知道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确立了以生为本的目标理念、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等。教师的教学的三维目标意识进一步加强,改变了过去那样只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和生物学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还关注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以及生物学学习应掌握的一些学习方法,并注重学生对一些生物学科思想、生命价值情感、生产生活价值的感悟和积累等,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化、立体化。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

新课程重视学生成长的发展性、过程性和生成性。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1〕。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设定。生物学科的教学的过程性学习非常重要,如生物学科的实验多、学习实践活动多、科学探索成功的例证多,要想学会必要的实验技能、掌握归纳分析演绎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就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在学习、内化中增强科学素养、领悟科学精神、涵养科学情怀;生物学的知识非常丰富,学生只有经历自主梳理、网路建构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为知识的应用打好基础。

(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遗传物质探索的过程、生长素的发现等事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对比、学会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染色体数目的最终确定、促胰液酶的发现等事例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创新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很好作用;遗传病的调查、生态模型的构建、微生物的培养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接触社会、关爱自然、学会观察进而探究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五)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生物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生命性,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习主体———学生的生命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目标的设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特别是生物学中的实验探究、科学研究的历程分析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并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高中生物适合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很多,除了实验探究之外,还有很多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也适合进行阅读分析探究,如分析能量流动规律的赛达伯格湖、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更多,分组、分工、让学生学会合作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精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学习节奏的把握及点评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必要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目标全面达成的关键。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适时适地地选择应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七)课程评价方式的完善

一是用学分管理课程,强调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内容的覆盖、学习过程的表现、学习质量的高低,体现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合格性和全面性。二是强化过程性评价〔2〕,关注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三是强调评价的即时性。四是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综合性。

(八)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

长期以来,生物教学使用的教材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种,没有其他的选择。课改后教材呈现多样化,有的地区选用苏教版,有的地区选用人教版,但无论选用哪一版本的教材,考试说明只有一个,而考试说明是遵循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时也都是遵循国家统一的学科课程标准,只是组织的素材、呈现的方式和设计的活动不同而已,在教学中,教师逐渐习惯于以一种版本的教材为主,并参考另一版本的教学素材,并且树立了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某种教材来教的观点,最核心的还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九)学科前沿知识的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生物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将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存在问题、引发的争论等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如《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的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胚胎干细胞、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等内容,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木村资生的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生态工程建设的模型、精准农业等知识的介绍,即便受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限制,有些新进展不在正文内陈述,会在后面的继续探究、知识海洋等栏目内介绍。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步,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十)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展现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和管理方式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教学的技术和手段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让一线的生物教师深感专业成长和发展是那么的紧迫、那么的急需、那么的重要,要自觉学习、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深化、在深化中超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困境

(一)教学深度难以把握

由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正文后面有不少拓宽和加深的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组织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生物教师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有较大的困难,如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的区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到底应讲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进行深度挖掘、是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隐患等很值得研究。

(二)探究活动难以落实

新课标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活动难以落实。如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材料鸡血的采集是一大困难,SARS后菜场禁止活禽宰杀,何来鸡血?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由于受超净工作台数量的限制,要想人人动手来完成此实验是需要很长的周期的;一些课题研究,限于时间、高考压力、评价导向等因素,很少有学生肯在这些方面有过多的投入。

(三)教学课时难以保证

生物教材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设定为36个课时,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和探究活动需要完成且比较费时,即使36课时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受生源质量、教学内容和作业处理等的制约,完成实验是非常紧张的,更何况现如今假期颇多且不允许补课,要高质量地完成模块教学任务是有很大难度的。

(四)课程评价难以实施

新课改评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由于学生的数量多(多数每班54人),生物实验时教师对那么多学生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多而繁琐,生物教师带的班多,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改、那么多的学生需要辅导,还要备课、准备实验等,过重的负担很难让教师坚持下去。

(五)课程选择难以自主

由于我国高中办学的体制和机制的限制,高考及选拔人才手段的单一,目前虽大力提倡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而实际学生选择的空间却有限。如选考生物的学生按照江苏省高考要求必须选选修一模块《生物技术与实践》、选修三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别无他选,因为高考除了考必修的三个模块的内容之外,还会考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没有选择性的内容。再者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均有限,学生也很难选到高质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六)课程理念难以深化

课程改革之初的培训轰轰烈烈,但其后的学习提高要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相当多的教师因受艰巨的考试任务的限制很难去自觉学习和深化理解,以致对课改理念、方法的领会一知半解。例如,将合作学习简单理解成相互讨论、三维目标理解成三个目标;将生物教材中不适合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将过于简单的内容用来合作学习;只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将教案上写的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措施以及对目标的评价分离脱节,根本体现不出教、学、评的一致性;模块教学只关注教学的进度安排,而不从课程的高度来谋划教和学的安排,等等。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启示

(一)政府层面

1.措施要得当

课程改革既要传承又要发展,而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有些改革措施必须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如走班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个学校、年级、班级人数相比发达国家是很多的,在这种情况下选科走班无论是课程开设、教学场地安排、考试安排还是教学班级管理等,都会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如果采用小班化教学,走班的效果可能就会好些。

2.关系理顺当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理顺各种关系,统筹规划,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除了国家提供的课程之外,还要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几乎是分设的,有些课程开设的软件、硬件条件不同类型的学校互不具备,要考虑一定基础上的分流,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当前不少学校只教高考要考的知识,国家的课程方案得不到落实,配套的教育立法、督导工作应该及时跟进;要研究高考选拔与中学教学之间的衔接、过度和甄别,让高中教学和高校选拔都能得到良性发展。

(二)学科层面

1.要求具体化

学科三维教学目标的叙写和界定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困难的,课程专家要在研究中适当展开并加以明晰,以便给教师有一个参照;教师要明确生物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具体到每一节的内容,教学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学科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良好、优秀,学业水平测试各等级具体的要求到底怎样,事先了解到这些,不仅教学的评价有参照,考试的等级要求也明了,教学的针对性就增强了。再者,每一模块就是一门课程,其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具体内容需明晰,实施起来也要强调一致性。

2.关注可行性

学科教材活动的编排要关注可行性,特别是生物实验的材料、器具、场地等硬件条件的配备;过程性评价的项目设计要合理,既要突出重点、关注导向,又要关注评价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切不可脱离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也要符合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不能盲目追求宽、广、深,要充分考虑有效落实的各种因素;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等紧密结合起来,要强调有效果、有效益的课程改革。

(三)教师层面

1.善于做总结

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正确认识成绩与不足,正确分析原因与问题,只有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才能真正找出问题,才能改进不足,才能坚定改革的信心、激发改革的动力,从而才能让自己全心全意的、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改革大潮中来,做出应有的成绩,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使教育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勤于抓学习

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教师不仅要把上一轮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吃透、搞懂,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研究成果、掌握新的方法,不断让自己的思想、方法、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学习的深化离不开研究,要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生物学教学,从核心素养的高度去思考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去思考生物学教学的社会价值,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如粮食、人口、资源、污染、健康、医疗等问题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展现生物学科的巨大魅力等,这些都是值得重视、学习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

第5篇:高中课程改革范文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对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在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主动性较低,无法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和音乐的无限魅力。

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创新对策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完善音乐教学的设施等方式,带动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1、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整合音乐课程的结构

在高中音乐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大纲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要求,结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整合音乐课程的框架结构,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音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曲目背后的创作背景,使学生能够明确感受到柴可夫斯基甜蜜、忧伤、苦涩等情绪变化的原因。在明确创作背景的条件下,进行音乐学习。明确这首曲目教学的目标,在增加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音乐中的渐变的情绪和音乐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完善音乐教学的设施,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首先要做好高中音乐教学的基础准备活动。完善的音乐教学设施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亲身接触的过程中,增加对音乐的热爱程度。根据音乐器材,再现音乐曲调。这种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另外学校和学生家长也要加强对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校园中的音乐设施。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独特的民族风”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蒙古族的独特音乐器材“马头琴”、傣族的“葫芦丝”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演绎乐曲,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

3、运用多种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保证音乐的多样性,搭建自由化的音乐教学平台,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枯燥而乏味的教学氛围。在充分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例如在指导学生对《草原小姐妹》这首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直观展现草原上牧民们放牧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场。在学生产生一定的主观印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闭上眼睛,然后为学生播放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使学生能够结合画面,欣赏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学生对这首曲目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可以通过个人演唱竞技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之间竞技的方式进行比赛。在学生演唱完成之后,由学生评选出“最佳演唱奖”、“最佳台风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增加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乐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