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精选(九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第1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56-02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目标,分析和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该课程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课程的需要,我们组织全国十几所高职院校共同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为1:1(30/30),为配合该课程理论教学,我们临床教研室积极申报了校级教研项目: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光盘)制作。从而对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整体思路

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可分四部分:临床诊断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影像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每一部分内容要求从兽医临床实际出发,有选择的进行项目筛选,使之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要求;每一项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标准规范;配音语言简练准确;设备仪器使用要求先进实用,代表当代兽医临床诊疗水平和发展趋势;实验动物要求全面(马、牛、猪、羊、犬、猫),根据情况所有内容每种动物都应做一次,以利于实践教学需要;所有操作人员都要穿戴整齐,老师和学生穿白大褂;录像环境要求美观、整洁。努力使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制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的为兽医临床和教学服务。

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具体内容

(一)临床诊断技术部分

各项临床诊断技术按照本课程计划要求,将各项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内容在不同动物身上按照要求操作一遍,进行实时录像。

(二)实验室检验技术部分

以上五种实验室检验技术打破以往学生在实验室靠手工操作模式,考虑到实际临床需要,除少数项目外,一律采用实验室仪器操作,如血球自动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以便与临床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进入动物医院工作。

(三)影像学检查技术部分

影像学检查所有内容均在我校动物医院进行。

(四)临床诊疗技术部分

每一个临床诊疗技术操作项目整个过程要求内容完整、操作到位。

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后期制作及刻录光盘

以上四项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初步完成后,我们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临床教研室老师进行观看,征求大家意见,对一些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录,请有关专家进行剪辑和后期配音工作,最后刻录成光盘。这套光盘配合教材发给每位学生,配合理论教学进行观看学习。

第2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动物医学;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动物医学专业要求学生以成为兽医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是具有在兽医医疗兽医技术服务兽医教育等相关部门从事动物医疗检验检疫疫病防控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1]而临床教学正是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动物医学专业是吉林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近年来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如何通过完善动物医学临床教学进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达到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1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各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主要存在理论与实验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体系不规范和临床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等几方面问题[2-3]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现阶段学生的临床医疗虽然能够达到100%集中实习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学院临床教学动物医院规模小病例数相对较少临床医师数量少等一系列原因无法保障学生的临床医疗实践的需求而校外合作的动物医院由于距离管理经费和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接纳大批学生进行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践因此完善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管理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完善临床教学管理相关对策

2.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要要培养合格的兽医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动物保护与福利的相关理论知识等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疫病与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防控技术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技术兽药使用技术等根据以上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制定了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主要临床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实验和临床实习2个部分主要临床兽医学专业教育课实验包括动物尸体剖检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影像诊断技术及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实验等可以看出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临床类课程要求的实验学时比例增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诊断能力实验教学学时占临床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在实习实践环节增加了临床兽医全科训练和临床兽医大实验临床实习要求必须在动物医院或大型动物饲养场的兽医部门完成主要集中于校内或校外合作的动物医院从而达到培养兽医师的目标

2.2加大建设力度

校内临床教学的动物医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为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学校和学院应积极建设校内临床教学医院努力按照建成面积不小于1000m3至少配备10人以上的专职执业兽医师具备候诊诊疗处置化验检验取药手术等功能诊疗设施齐全设有动物住院部年门诊病例数与在校生数之比达到50颐1以上的临床教学医院的目标完善临床教学医院的规模设备和部门设置从而达到满足学生临床实验实习实践的需求符合兽医师的培养目标同时努力争取达到国内一流教学医院的标准面向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求集动物医疗动物福利等教研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基地在硬件设施上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现代化的操作和诊疗技术是首要条件曰在管理机制上参照医院企业管理模式和国外动物医院的管理模式结合校内临床教学医院自身特色是必经之路

2.3改革教学模式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5年制本科教学采用野2+2+1冶的教学模式[4]根据这一教学模式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的临床教学特点梳理临床实验和实习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各类课程的具体要求采取野先理论后实验再临床冶的三段培养模式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利用实时病例合理利用临床教学动物医院的教学条件针对门诊病例对学生进行现场实时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认症辩证的能力确立动物医学专业特色的校内校外实践方式一是校内实践通过确立实习制度和导师制度带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临床的常规技术训练课程实验综合大实验和医疗轮训等要求学生要在临床专业教师和执业兽医的指导下在动物医院的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或答辩二是校外实践即集中时间安排学生分批到校外合作实践基地进行临床和专业实习实践如动物疾控中心动物医院大型饲养场的兽医部门等进行疫病检测与防控医疗综合实习等实习完成后需要提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出具实习合格证明及反馈意见核算相应学分

2.4加强临床教师技能培训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议学校提供足够的职位保证临床教学团队的稳定和科学发展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临床教学先进的高校或动物医院进修学习不断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完善临床教师的技术能力提高临床教师和兽医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考评体系学院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冶或野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大赛冶曰临床兽医学系的新进青年教师需在临床教学医院进行医疗实习轮转3个月以上方可参与其他教学活动学院层面上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先进的动物医院兽药研发和动物疫病防控等部门的生产一线上进行实践锻炼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郝景锋李国江张秀峰等.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兽医杂志201551渊5院105-107.

[2]武军元.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渊3院322-333.

[3]王青蝶.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515渊9院971-972.

第3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二要有利于教师采取便捷但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扩大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不断掌握操作技能。重视小动物疾病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注重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同时,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例如将学校动物医院的临床病例作为教学材料,给学生直接演示诊断治疗过程,并安排学生跟踪观察病例的治疗全过程。制作临床病例资料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与教师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将目前国内外小动物疾病方面最先进的理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融入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如何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先进仪器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将教师在临床上接诊的新病例拍摄大量照片,尤其是涵盖某病例的完整的诊疗过程(诊断时、检查过程中、确诊依据、治疗中、手术照片、痊愈后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联系到临床实践,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展了一些新的实验课,比如课前教师制作犬的某几种疾病的病例模型,让学生自己诊断,并写出诊断过程及诊断结果。再由教师示范诊断检查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患病动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在下次课上统一分析。这样使学生更身临其境的掌握各种知识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开展该门课程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加深学生对疾病诊疗过程的感性认识与理性理解。学生自主地参与该课程的学习和对该学科的建设有迫切愿望,能够在客观上解决当前教学中出现学时不足的矛盾。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兽医临床知识竞赛、兽医手术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小动物外科手术室的开放试验项目例如一些创新的手术,临床前沿的手术方法,研究热点等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申报学校主办的挑战杯项目,例如:犬的脊髓造影技术、犬的皮肤移植术、犬的角膜移植术、犬的肾移植术等项目。此外,在课余通过组织开展学校动物医院外科病例讨论、创新手术等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该学科的建设,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第4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兽医 临床 不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畜禽养殖的巨大利益,纷纷加入。有的搞养殖,也有的从事兽医诊疗等活动。规模化的养殖场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规范科学,而以家庭为主的一些中小型养殖场由于技术、资金上的缺乏,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养殖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特别是在使用兽药上,更是一无所知。而基层兽医,由于技术不足或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用错药、乱用药的现象处处可见。通过对养殖场和基层兽医在临床用药的了解,发现存在有诸多的问题,本文对用药存在误区及对策进行阐述。

一、用药误区

1.诊断与用药不科学

不能及时准确诊断疾病,盲目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等。基层兽医缺乏诊疗设备和实验室诊断条件,往往凭习惯经验和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对病畜禽开展诊疗活动。基层兽医不论何种疾病都使用抗菌素、解热镇痛药和激素。滥用抗菌素不仅使致病菌耐药性增强、胃肠道菌群失调、热型混乱,掩盖疫病真相,甚至造成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等,造成药品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有的导致畜禽不良反应和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见泻就止,也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毒素。畜禽发热和腹泻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和排除体内毒素及有害物质,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2.对药物适应症不了解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性不了解,只能按药品标签说明书上的“病症”描述或凭自己的习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

3.没有掌握治疗剂量和疗程

有些基层兽医不认真或不会计算用药量,也不懂药物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者用药量不足,结果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产生、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等,加重动物病情或加快患畜死亡,反之,则因用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有些药物给药1次即可奏效,如解热镇痛药,但大多数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多次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抗菌素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绝不可给药1~2次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例如:抗生素一般要求2~3d为一疗程,磺胺药则3~5d为一疗程。有的基层兽医在疫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导致治疗失败,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造成病情反复,甚至转为慢性病。在有些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导致延误最佳控制时期,严重的造成疫情扩散蔓延。

4.给药途径错误或操作方法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内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灌注等。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一般来说,给药途径取决于药物的剂型,如注射剂须作注射,片剂作内服。不同的给药途径,由于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和数量均有不同,产生药效的快慢和强度也有很大差别,甚至产生质的差别,如硫酸镁内服起下泻作用,若作静注则起抑制中枢作用。另外内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受动物种属影响较大,如单胃动物内服容易吸收,反刍动物则吸收很少,许多药物可在瘤胃分解破坏。家禽由于集约化饲养、群体给药时,为方便给药多采用混饮或混饲的给药方式,但要根据不同气候、疾病发生过程及动物吃入饲料或饮水量不同,适当调整药物浓度。

5.不合理联合用药

有些基层兽医在临床上常发生盲目联合用药,以致出现颉抗作用及配伍禁忌,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例如在静滴酸性药液中加入磺胺嘧啶钠(SD)注射液,SD在PH值降低时便可析出结晶,引起药效降低及不良反应;青霉素和四环素合用出现颉抗,在四环素的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抑制,细菌停止生长繁殖,青霉素便不能发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6.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没有分类管理,违规使用违禁药物

为了保证动物性产品的安全,近年来,各国都对食品动物禁用药品种作了明确规定,我国兽药管理部门也规定了禁用药品清单。但一部分兽医和动物饲养场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使用违禁药物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未遵循休药期规定,标签外用药等造成动物产品的兽药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安全。

二、对策

养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畜禽健康成长,少投入,多收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养殖重在养,而不在于治。把精力重点放在饲养管理上,多考虑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没有疾病,也就无需用药了。有这样一个疾病控制理念很不错的,那就是:一个畜禽养殖场在疾病控制上,需要花50%的精力做好环境控制,30%的精力做好畜禽保健、免疫和预防,20%的精力做好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在发现动物有患病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隔离病畜禽,及时调查病因,确定病情,大群没发病畜禽对病用药进行预防,发病畜禽隔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来诊断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疗程、给药时间以及药物的剂量,同时考虑药物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配伍禁忌;在用药的时候要防止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做一个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注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动物如发生急性肠胃炎,除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还要用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体液,以及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平衡等。

总之,在动物防治疾病过程中,要求用药者不但要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毒理、药性、适应症以及用法、剂量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问题,而且使用兽药时应遵循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对人体无害的原则。才能避免进入用药误区,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李细牯.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其联合用药[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4):32-36.

[3]梁金平,张洪友.兽医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7,12(1):14-15.

第5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1传统讲授法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首先应长期参与兽医临床诊疗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同时,不断更新疾病进展,了解动物内科疾病研究前沿,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成为动物内科疾病诊疗的专家。

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接受知识以及运用于实践尤为重要。目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较多包括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但目前主流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是将理论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将教师多年对该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凝练成一节课的时间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认知该病,使其在诊治及临床实践中少走弯路,面对临床疾病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所以,传统的讲授法尤为重要,但传统讲授法的前提是授课教师拥有对相关疾病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能利用恰当的方式对该病进行透彻的讲解。由于目前高校教师的教研任务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临床阅历少无法达到对所讲的每个疾病都能深入的研究,但可以通过重点精讲,包括教材中经典的疾病、各个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以及自己所研究的疾病进行精讲,使学生通过精讲内容掌握内科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对临床病例的实践、深研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板书在传统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板书应尽量精简、提纲挈领、系统性的将整节课的内容贯彻,使学生便于记录,并能随时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但即便如此,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接触临床病例,践行理论,也不能较好地消化相关理论知识。而多数学生只为强行记忆应付考试,毕业后对疾病相关记忆的几乎一片模糊,遇到疾病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书,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记住部分兽医内科学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只是大篇幅背诵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考试后也会很快忘记。故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研人员高度凝练相关知识,例如本专业教研室通过奶牛酮病的教研经验总结酮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语句,让学生记忆“酮病本是温饱病,高产厌食把病犯,各中曲由肝中见,酮粉血酮便可断。个个剩料又减产,神经酮味却少见,产后二周糖源灌,分娩一周需护肝”。通过课堂精讲,并贯穿该语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病。学生通过背诵、理解,可加深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如果参加作后仍能记住部分相关词句,则有利于解决临床疾病问题。

通过上述观点也可联系到所用的教科书排版,如第一部分用简短的篇幅以易于记忆的词句高度概括重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诊断、治疗,并要求学生背诵;第二部分对疾病的相关词句以教科书形式进行全面的展开讲解;此外,再建立一个对应的网络版的典型病例库。这样,学生只需要背诵第一部分,加上课堂讲解、课下阅读,较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和记忆,当面对临床病例以及步人工作岗位后也会有据可依,有利于进一步入手临床疾病的诊治。因此,从事教研工作的教师有必要凝练兽医内科学内容,并让学生熟练背诵,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带着更多的知识去面对社会。

2多媒体和临床病例在传统讲授法中的运用

目前,多媒体教学巳经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而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它在兽医内科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更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效果。多媒体是学生们可以更进一步认知疾病的一个窗口,通过较为典型的图片和短片,能够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直观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作为兽医临床学科,实践教学则是整个兽医内科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验证书本理论,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由于招生人数多,多数地区存在实习经费少、实验条件差、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学生无法学习和了解各种动物常见疾病的诊疗过程及最新诊断技术的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完整病例的引入,如通过给予学生动物疾病的品种、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等基本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进行现场分析,做出诊疗方案,再通过对实际病例的诊疗措施及转归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内科知识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第6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石膏;兽医;临床

中图分类号:S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219-1

近几年来,我国的兽医行业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而逐渐兴盛,石膏这种中药也在兽医的临床应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兽医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石膏在兽医临床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以促进石膏运用的科学化合理化。

1 石膏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现状

1.1 应用意识不强

石膏虽然在兽医的临床运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要问题就是石膏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意识不强,一方面,兽医在给牲畜诊治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记得要使用石膏这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药材;另一方面,广大养殖用户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也没有重视石膏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得石膏的应用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应用意识不强,兽医也没有对石膏的功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这就限制了石膏运用技术的提高。

1.2 应用方法不当

石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然而其应用方法却是非常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的运用石膏就必须要对石膏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可是,目前有些兽医就没有合理的掌握石膏的运用方法。一方面,兽医在具体应用石膏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彻底的了解石膏的药性,这就使得石膏在具体的运用中,难以有针对性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另一方面,兽医在对牲畜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过于相信自己的临床经验,这就会在出现新问题、新病情的情况下,会因为误诊而难以解决。

1.3 应用市场狭窄

石膏这种药材的功效虽然非常的好,但是其应用市场却非常狭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开拓应用市场。市场狭窄主要体现在石膏不仅可以应用于养殖的牲畜的治疗中,对于一些宠物诊所来说石膏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可是一些兽医本身在对牲畜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就忽视了石膏在临床运用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宠物作为动物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而这些疾病也需要一些药物来进行诊治。可是一些兽医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就使得其应用市场狭窄。

2 石膏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1 配药治疗疑难杂症

石膏作为一种中药可以用来配药以治疗牲畜的疾病。“三黄石膏汤”就是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药品。其在兽医临床运用中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内科狂症、热毒瘟疫和暑湿症等。其对于牛流行热和流行性感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因为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再配合其他药材疏通经脉护脾养胃的作用就可以比较好的治疗这些疾病了。

2.2 临床中的药理作用

石膏对人工发热动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最为明显。石膏浸液静脉注射的剂量不同会对家兔、猫的呼吸、血压及血流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会使得这些动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石膏对平滑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会使小鼠尿排出量增加使其小肠推进功能减慢还会增加大鼠和猫的胆汁排泄。

3 如何更好的在兽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石膏的作用

3.1 增强应用意识

促进石膏在兽医临床运用中的科学化和普及化就必须要增强运用意识。只有增强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石膏在兽医临床运用中的作用。为此应该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解决。兽医应该要认识到石膏的独特药性并能够充分的向人们介绍其实用性和高效性。这就可以极大的增强人们运用石膏的意识。作为养殖户更应该要认识到石膏对于促进牲畜健康成长和提高疾病预防能力的重要性。石膏是一种比较好的中药,其清热降火的功效可以非常好的治疗牲畜的各种热性疾病。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增强这方面的应用意识。

3.2 改善应用方法

石膏在兽医的临床运用中往往还会存在着应用方法不当的问题,这就要求兽医要积极寻求更好的方法运用石膏来诊治牲畜。为此,兽医应该要从传统的兽医诊治方法束缚中解脱出来。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石膏在临床运用中的作用。石膏不仅可以外敷也可以内服,这就要求兽医要对石膏运用的形式有十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要理解石膏不同的搭配和药材之间的不同组合的效果。

3.3 开拓应用市场

石膏虽然有着非常好的药效,也非常具有实用性,但是其运用市场并不广泛。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石膏的应用前景。为了开拓应用市场,应该从养殖行业和宠物养殖户这些方面开拓应用市场。为此,相关人员应该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广大群众了解到石膏对于治疗动物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开拓其应用市场的必然要求。

4 总结

总而言之,石膏在兽医的临床应用中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使我国的牲畜养殖业和宠物饲养得到顺利的发展,相关人员应该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兽医行业本身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应该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石膏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鲁厚芳.杂质对石膏――碳酸铵转化过程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2.

第7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1.3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1.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对策 一是用药要有针对性。畜禽发生疫病后,有条件的最好先做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药物。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和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二是用药剂量要适宜。在使用药物时用量一定要科学,不能随意增大剂量。三是保证用药疗程。用药时间,一般3~5d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2次药,以巩固疗效。四是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一般能口服的药物不作肌肉注射,以减少由于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对家畜而言,肌注、静注效果更为可靠。五是提高基层兽医的技术水平。基层兽医人员应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多阅读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可浏览专业网站上的文章,及时取得相关的最新知识。

3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体系法制化建设思想

第8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1.1基层兽医技术水平不过硬

目前,基层兽医队伍结构较为复杂,具有全日制大学兽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多,拥有执业兽医师资格更是凤毛麟角,有的是畜牧兽医大、中专毕业生,有的是畜牧专业改行做兽医,有的是畜牧兽医部门的退休职工,有的是乡(镇)兽医站兼职人员,甚至有的是未经过畜牧兽医学习培训的养殖场(户)主自己做兽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兽医专业知识学习,只是在兽医实践中掌握粗浅的临床知识,在全局上难以做到防控措施科学合理,在个案上无法对疑难病症做出正确诊断,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1.2缺少必要的诊疗设备

很多养殖场(户、小区)兽医室条件简单、设备简陋,只有简单的临床用具,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检验化验设备更是寥寥无几。兽医只能凭借自己的实践经验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使一些疾病诊断缺乏有效依据,容易误诊、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用药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

基层兽医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抗菌素使用泛滥。有的基层兽医对畜禽疾病缺乏系统检查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目的不明,靠药物试治诊断,盲目使用抗菌素,有的为了预防疾病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造成某些病菌产生抗药性,治疗难度增大。二是药物配合错误。有的基层兽医不明药性,将某些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造成药效不良或引起毒副作用,使病情加重。三是大剂量用药。有的基层兽医的用药误区是无论什么药物,都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统统加倍,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用药,以为这样做可以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其实这种做法极不科学,不但会因过量使用药物使病原产生耐药性,还会引起药物中毒,重者甚至造成发病动物死亡。四是片面强调药物的治疗作用,忽视动物机体的内在作用。五是用人药治疗动物疾病。有些基层兽医认为人用药物比兽用药物疗效好,其实这种认识很不科学,人药与兽药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药性差异,人用药物给动物使用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而且有些效果相对较弱的人用药物给动物使用,可能根本就不起作用。

1.4不重视隔离、清洁和卫生消毒工作

有的基层兽医不重视清洁和卫生消毒工作,不注重细节,缺乏无菌概念。兽医室物品乱堆乱放,药品存放不规范,注射器、针头等医疗用具消毒不严格,注射部位及手术部位消毒不严格,甚至不进行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反复使用。发生疫情时,不对发病动物进行隔离,也不对场地进行严格清污和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剖检动物尸体病料处理不当,从而导致或加快病原体的传播。

2如何提高基层兽医服务能力

要提高基层兽医的服务能力,必须把握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新特征,适应基层兽医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提高基层兽医服务能力,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动物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养殖效益稳定增加、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2.1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兽医水平

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要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素养的建设,优化提升队伍整体实力水平,创建专业、系统、多层次、高业务水平的基层兽医队伍。一是要提高基层兽医准入门槛,逐步达到规模化养殖场至少有一名执业兽医师,最终达到所有基层兽医必须有执业兽医资格;二是要加强对现有基层兽医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兽医的综合能力;三是要加强对基层兽医的管理,兽医卫生主管部门每年要定期对基层兽医进行考核,对经考核合格人员发放上岗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2.2加大政策扶持与投入,完善养殖场(户、小区)兽医室设施设备

政府要加大对养殖场(户、小区)兽医室建设的政策引导与扶持,鼓励养殖企业加大对兽医室建设的投入,按照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要求,完善兽医室医疗设施,购置必要的检验设备,达到能进行细菌学检验的要求。条件成熟时可把养殖场(户、小区)兽医室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作为种畜禽场申报、畜牧业相关项目扶持的必要条件之一。

2.3加速机制创新,引导建立社会化兽医服务体系

基层兽医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有些工作例如血液原虫和病原微生物分型鉴定、一些疑难病的确诊等光靠其自身条件难以完成,这时候就要借助政府、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和社会兽医服务机构来帮助其完成。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兽医实验室网络为养殖场(户、小区)提供实验室诊断服务,近年来,国家为加强兽医防疫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兽医实验室建设,建成了以部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区域性中心实验室为骨干、基层综合诊断室为基础的技术支撑网络,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室网络开展实验室诊断服务,既可以帮助养殖场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二是要引导建立社会化兽医服务机构和体系,利用其较好的条件和医疗设备为养殖场(户、小区)提供兽医技术服务,尤其是帮助基层兽医完成流行性疾病的确诊、病原微生物的分型鉴定以及高经济价值动物疑难病的诊治等仅靠其自身难以完成的工作,从而提高基层兽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2.4加快兽医技术创新,拓展基层兽医服务范围

第9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基层兽医 畜禽疾病 防治 误区 对策

赤峰市部分基层兽医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因而在基层兽医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了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1]。现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误区

1.盲目用药

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又缺乏临床经验[2]。他们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延误最佳控制时期,造成疫情蔓延。

2.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3]。一味按标签说明书上“病症”的描述,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凭自己的习惯用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不起作用时则胡乱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3.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对策

一是用药要有针对性。畜禽发生疫病后,有条件的最好先做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药物[4]。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和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二是用药剂量要适宜。在使用药物时用量一定要科学,不能随意增大剂量。三是保证用药疗程。用药时间,一般3~5d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2次药,以巩固疗效。四是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一般能口服的药物不作肌肉注射,以减少由于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对家畜而言,肌注、静注效果更为可靠。五是提高基层兽医的技术水平。基层兽医人员应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多阅读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可浏览专业网站上的文章,及时取得相关的最新知识。

参考文献

[1]任小如.对基层兽医防治禽病现状的调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2):12.

[2]陈克,李艳菊,王国超.基层兽医临床常见的错误疗法[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3):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