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兽医个人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兽医个人工作计划

第1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提高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主要目标:以“防检统一、治疗放开、强化监督、搞活经营”为主要内容,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我县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做到“农民满意、政府放心、生产发展”。

二、科学设置机构,明确工作职能

(一)、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整合优化畜牧管理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年1月份我县就成立了“------畜牧局”,负责全县兽医、畜牧业所有行政管理工作。县畜牧局是政府组成机构,,正科级单位,局机关现有行政编制15个名额,其中设局长、副局长各一名。

2、畜牧局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动物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和计划;拟定本县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计划;监督和管理本地区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兽医医政和药政管理工作;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管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依法对下级兽医管理机构监督指导。

(二)、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及职能。

1、兽医执法机构设置。

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相关职能划分出来,增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重新核定编制,公开招录卫生监督员,归口县畜牧局管理。

2、单位主要职责。

(1)、兽医站主要职责: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疾病预防、本地区畜产品检疫与相关社会服务。

(2)、动物卫生督监所主要职责:承担畜牧产业规划与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防疫检疫组织协调、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与控制、兽药监管等职能。

(三)、技术支持机构及职能。

1、技术支持机构设置。

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合理布局”的原则,完善和加强兽医技术支持体系支持建设。整合现有兽医系统内部的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实验检验等机构的设备和资源,按照综合设置的原则,在我县设立“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核定相关编制,公开招录相关技术人员,归口县畜牧局管理。

2、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相关技术检测工作。做好与省州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工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兽医技术资源,通过充实力量、资格认可、安全监管,切实加强兽医实验室、诊断实验室的建设。

(四)、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及职能。

1、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设置。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乡镇设置站所,在全县设立15个畜牧兽医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实施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员派驻制度,派驻人员由县兽医站与疫病控制中心共同派驻。

(2)、各乡镇依据实际聘任或配备专职畜牧兽医管理人员,组建动物防疫员队伍,确保进行大规模防疫工作或是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能有效履行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性工作。其收入从防疫收费、政府补贴和诊疗服务收入等途径中解决。

2、单位主要职责:

负责本辖区内动物强制免疫监督工作的实施;依法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畜牧生产统计和技术推广、强制制免疫和疫情普查等工作。同时承担畜牧、饲料、草原等公益性职能。

三、编制、人员及相关配置

(一)、编制核定。

我局将按照各乡镇兽医工作机构所承担的兽医工作职责以及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需要、畜禽饲养密度、规模养殖比重、交通状况等差别,按不同指标参数测算,合理核定人员编制数量。并尽快会同机构编制部门、财政部门提出人员编制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人员录用。

变更后的各单位人员组成原则上以现在畜牧兽医工作机构的人员为基础,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考核录用,不足部分,按照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开招录。

(三)、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资格认定工作。

加快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的资格认定步伐,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考核考试取得证书。为进一步的人员分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四)、分流人员安置。

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对分流人员予以妥善安置,一是可由各乡镇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聘用为专职畜牧兽医人员,聘用期间其原有身份和待遇不变,人员经费由财政补助一部分,其承担相应的防疫任务后,可以从事经营活动。二是愿意自谋职业的,本人书面申请后,按规定发给安置费。三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纳入我县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参保的分流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其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四是鼓励和引导他们创办经营实体,从事经营性兽医服务活动。

(四)、经费保障。

会同发展改革(计划)、财政等部门,将整个畜牧系统的相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对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经费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费用,由财政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检疫等行政事业收费一律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

四、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完善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条件,加大建设各类实验室的力度,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

(二)、通过编制和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基本形成机构健全、权责明确、有效运转、保障有力的兽医工作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提高对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的监控能力,提高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追溯能力。

(三)、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2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推广畜牧技术和动物防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防止动物疫病传染的重要阵地,在我国动物疫病的长期规划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在乡镇畜牧兽医站中仍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才能发挥畜牧兽医站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1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的问题

1.1无法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

计划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生产的典型是小农经济,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畜牧兽医站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的体制下,专业、集中的生产方式成了社会主流。从畜牧业来看,专业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同时在农村养猪的个体化越来越少,这样的背景下,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作用越来越小,无法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相适应。

1.2技术水平不高

在新形势下,生产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规模化,因此畜牧业中禽畜发病的规律、病因等越来越多,因此在防治措施上与散养有着很大的不同,乡镇中的很多畜牧兽医都是习惯了一家一户的服务,没有新知识的补充,这样的服务方式无法适应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乡镇中,技术水平不高是影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需要畜牧兽医上门服务的情况,这对于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1.3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当前影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较少,国家给予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补贴没有落到实处,自收自支的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随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是因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方式较少,在服务模式上还沿用着传统的模式,主要是以一些生猪的出栏为主要服务内容,近几年生猪出栏的数量越来越少,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入也越来越低。

2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思路

2.1面向市场进行改革

面向市场,改变传统思想是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改革建设的首要任务,很多新问题在不断地出现,比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队伍素质较低,服务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与当前畜牧行业生产不相符,无法满足群众对畜牧兽医的要求,人员管理问题较多,经济基础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如若还沿用传统的思想和模式是很难解决当前畜牧兽医站中的问题的,因此需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改革思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

2.2明确服务内容和目标

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目标和内容,主要为畜牧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在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适应乡镇的生产需要,服务的手段也是较为落后,在服务的过程中有些人员只对畜牧大户进行服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我国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此外,还有很多畜牧服务没有开发,比如一些家禽疾病的防疫工作,人工授精等业务,如果将这些业务发展起来经济,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在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服务目标和内容,扩大服务方式,全方位的开拓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

2.3严格管理制度

国家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要求是防疫和检疫,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好,保证计划免疫工作,按照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管理制度,管理要禽畜的防疫工作,让规划到位,实现严格管理。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保护生产、发展生产的正常,通过自我发展和积累来壮大乡镇畜牧兽医站,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经济水平,为更好地为广大农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奠定基础。

2.4拓展服务方式和领域

想要在新形势下建设好乡镇畜牧兽医站就必须拓展畜牧兽医服务的方式和领域,通过开设一些新的经营项目来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入。在拓展畜牧服务领域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为农户提供一些服务,比如销售一些中草药、兽药器械、中草药等。其次可以利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一些优势来进行经营,对一些禽畜、商品猪的购销活动进行组织。第3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为广大农户提供服务,通过经营饲料加工、经营商品禽畜等活动来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总而言之应该通过更多的方式来为人民服务,拓展服务的方式,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优势和作用。

3结语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在兽医体制改革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我国农村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改变传统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服务和技术水平,才能满足乡镇畜牧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乡镇畜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金安.乡镇畜牧兽医站将何去何从[J].中国畜牧业,2010,(11):25-26.

第3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措施;江苏吴江

兽医实验室承担着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主要任务,是兽医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的重要技术保障和依托,而县级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监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轻重的作用[1-4]。近年来,国家对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农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兽医实验室。2008年以来年吴江市按照江苏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下达要求,共投资350多万元改建了吴江市(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和全市基层动物防疫站(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采样诊断室,实验室硬件设施、仪器设备以及人员素质均有较大提高,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科学规划,明确设计标准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吴江市积极探索发展以区域特色为重点的生态畜牧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畜禽产品加工业和以优良品种为先导的种源畜牧业,2009年全市出栏生猪20.6万头、家禽206.2羽、湖羊3.5万头,生产鲜蛋6 985 t,加工蛋品3.5亿枚,出孵苗禽2.4亿羽,畜牧业总收入达到10.924亿元。畜牧业是吴江市农业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原来的兽医实验室因面积小、设施少,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动物防疫工作需要,需要进行改建。为此,根据吴江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和各级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利用原有的一幢400 m2的小楼来改建兽医实验室。为确保实验室布局的科学合理,请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兽医实验室的专家帮助规划设计,由专业公司进行施工设计,要求实验室配备好准备室、解剖室、血清室、细菌室、病毒室、PCR室、精密仪器室、病料留样室、技术档案室等功能用房,并按照生物安全二级的要求进行装修,病毒室采用负压装置,洁净度10万级,细菌室配备了洁净度万级的无菌室,并在细菌培养操作区域安装百级层流罩,做到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确保各功能室的配置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5]。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并专门建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动物疫病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管理,吴江市畜牧兽医站按照领导部署和省实施方案要求,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坚持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要求、使用高效率,确保建设标准符合设计要求。

2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为了推进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吴江市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又自筹资金增加投入,促进兽医实验室的提档升级。一是增加基建投入。按照江苏省要求,县级兽医实验室面积不小于200 m2,但考虑到建设的长远利益,吴江市尽量提高建设起点,投资71.7万元,用于兽医实验室400 m2的土建改造和净化装修工程,保证实验室分区科学、功能配套、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畜牧业和疫病防控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增加设施投入。在配足省规定的县级兽医实验室应配备的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为提升吴江市兽医实验室的档次,还自筹资金15万元,添置了1台PCR仪、1套凝胶成像系统、2台生物安全柜,增强了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扩大了检测项目,并在保护实验人员、保障生物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吴江市的兽医实验室可以进行细菌、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寄生虫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等,开展抗体监测、疫情监测和疫病诊断,为促进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3规范管理,严格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兽医实验室的操作水平,在完善仪器设备配套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做到规范管理,严格操作。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实验室要求,先后制定了《吴江市兽医实验室工作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操作程序与规范》《吴江市兽医实验室工作流程图》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记录归档,并做好制度落实工作,定期组织试验室人员开展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培训和研讨,使每个实验室人员熟悉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报告审核、流程,强化实验室档案管理,完善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管理,促进实验室有序运转。二是完善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认真落实实验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册,定期开展保养维护和校验,并及时做好维护和使用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性能。三是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充分发挥生物安全柜的作用,做好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的学习和防护措施的落实,严格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做到安全运行,不留隐患[6]。

4积极运转,及时发挥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大力支持。一是配足技术力量。吴江市兽医实验室在已拥有4名硕士的基础上,2009年又引进了1名博士,并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检测技术。二是配足检测资金。近年来,吴江市财政每年安排实验室检测经费不少于10万元,其中2009年安排了15万元,保障了检测试剂和其他易耗品购买,促进了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转。每年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吴江市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实验室监测计划,加强疫情和免疫监测,在做好春防、夏季补免和秋防三大突击行动免疫监测的同时,加大平时的抽样监测力度,搞好奶牛“两病”监测,对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原因,找出不足,及时改进。2009年,实验室在抗体监测方面共完成禽血样635份,猪血样327份,牛羊血样54份,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镇站,对不合格的场(户)及时排查原因,督促补免,跟踪监测,确保抗体保护率达到80%以上。同时,平时注重采样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采样工作和检验操作的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发挥更大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 张险朋,朱燕秋,王健青,等.浅谈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0):117-118.

[2] 农业部不断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2):50.

[3] 项玉燕,王世清,胡晓青.浅议加强县(市)级兽医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J].浙江畜牧兽医,2001(3):26.

[4] 张海燕.基层对兽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养殖技术顾问,2009(1):139.

第4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15号)的精神,提高我省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现就全省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畜牧兽医工作关系到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省现行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尤其是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晰、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因此,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改革我省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提高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三)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增强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我省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建立健全畜牧兽医工作体系

(四)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各市、县(区)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当地政府结合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设置,并按程序报批。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有关畜牧、兽医、饲料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标准规范;负责畜产资源、草地资源保护和监督管理;指导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畜牧业科技兴牧;负责种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医医政和药政管理工作;拟定本地区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计划;监督管理本地区的动物防疫、检疫和动物产品的安全工作;负责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的管理以及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

(五)建立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县(区)人民政府可在对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所,归口同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主要职责是:依法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有关设区市或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管理和监督。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的具体指导,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

(六)建立健全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省级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市、县(区)人民政府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畜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和资源,按照综合设置的原则,设立畜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专业人员比例不低于80%。畜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动物疫病、饲料和兽药的监测、预警、预报;负责动物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畜牧兽医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工作。

(七)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乡镇畜牧兽医站根据乡镇大小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至4名,区域性畜牧兽医站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畜牧兽医站人员,原则上以原有的畜牧兽医站人员为基础,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择优聘用,不足部分,按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开招聘。畜牧兽医站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种畜禽管理、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畜牧生产和疫情调查统计等职能,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动物免疫和疫病扑灭等组织工作。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

各地要加强对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的领导,防止固定资产被非法侵占和流失。切实做好原畜牧兽医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将分流人员依法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参保的分流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其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八)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协防队伍。村级动物防疫协防员由乡镇政府领导、村委会管理,并接受乡镇畜牧兽医站业务指导。原则上按大村2名、小村1名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协防员应从具有一定兽医知识的人员中选聘。村级动物防疫协防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畜牧兽医站开展免疫注射、疫情普查、疫情报告、产地检疫、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畜牧生产和疫情统计等公益。所需工作报酬,由县级财政适当补助。省政府文件

四、加强兽医队伍建设

(九)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兽医队伍。官方兽医是指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有权出具动物卫生证书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各地要按照国家官方兽医管理的要求,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对现有兽医工作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经资格认可、政府任命的办法,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各级畜牧兽医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财政和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定。

(十)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对所有从业兽医进行资格认证和注册管理。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组织的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十一)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技术推广、疫情测报等机构的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治监控工作。

五、建立完善畜牧兽医工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十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所需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对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经费和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以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等经费,由各级财政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检疫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十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完善各级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条件,建设各级各类兽医实验室、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加大对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按照国家和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本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建设项目纳入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六、加强对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

第5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部署,做好灾区畜牧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畜牧业损失降到最低,加大对受灾养殖户补栏、商品畜圈舍、种猪供精网点和受灾草地饲料的重建、修复支持力度,强化畜禽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年无大疫。

二、恢复重建项目及重建资金安排情况

我县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包括: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种猪恢复生产建设,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加固修复家畜圈舍,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五个项目,重建恢复资金共计63.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60万元,县级配套3.5万元)。

(一)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项目

主要以受灾严重的边远贫困重灾村寨为主,并辐射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和所有受灾村寨。同时,强化对疫情的监测。该项目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主要是以开展“W”病、“D”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牛出败、炭疽等防疫注射工作为主,确保防疫注射密度达100%。该项目计划安排救灾恢复资金15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受灾农户的防疫注射补助及防疫注射工作所需的物资准备等。

(二)种猪恢复生产建设项目

主要用于因低温雨雪冰冻灾损失较严重的村寨恢复种猪人工受精网点建设。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计划新建10个人工受精网点,每个点引进两头优良种公猪,每头5000元,安排救灾恢复资金10万元。

(三)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项目

主要用于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畜禽养殖生产,对因低温雨雪冰冻灾造成畜禽死亡损失严重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畜禽补栏补助。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计划扶持生猪补栏4*7头,每头补助20元,合计8.174万元;补栏牛200头,每头补助150元,合计3万元;补栏羊786只,每只补助30元,合计2.358万元;补栏鸡12340只,每只补助2元,合计2.468万元。共计畜禽补栏生产恢复资金16万元。

(四)加固修复家畜圈舍。

主要用于扶持因灾损失严重的家畜圈舍进行修复重建。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在11个乡(镇)500户养殖户中加固修复家畜圈舍1.2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10元,合计12.5万元。

(五)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

一是对受灾的农户进行牛、羊添砖补饲及受灾草地饲料的供应补种重建。计划对每户养牛农户按每头牛供应2块添砖,每5只羊供应1块添砖,计划补饲牛3000头、羊20000只,共提供添砖1万块,每块5元,合计5万元;二是对受灾而缺乏牧草的农户及种植3亩以上的农户及时免费提供优质牧草种子,计划补植补种牧草2500亩,每亩种植补助供应按20元优质牧草种子计,合计5万元。以上两项共需补助资金10万元。该项目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恢复重建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次重建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年3月10日至20*年3月15日)。及时召开全县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工作会议,安排布署恢复重建工作,讲授恢复重建的有关技术方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动员广大养殖户树立生产信心,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组织生产自救。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年3月16日至20*年5月30日)。组织人员深入养殖户(场)、兑现受灾养殖户畜禽补栏生产恢复资金补助;帮助倒塌圈舍的养殖户重建畜舍,大力动员受灾养殖户兴建标准化圈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养殖户开展防疫、检疫和防病治病工作,确保大灾后无大的疫情发生;统筹协调,积极帮助养殖户调运优质畜禽种苗,优质牧草、饲料等生产物质,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确保畜禽稳步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年6月1日至20*年6月6日)。由县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镇、各养殖户(场)、小区,对养殖户的畜舍重建、种畜的生产能力、商品畜(禽)的填槽补栏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抓住重点,提高认识

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当前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基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抓好恢复重建工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砚山县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及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分管畜牧兽医工作的副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畜牧兽医局,由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灾后恢复生产方案及资金物资使用方案的制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兑现到农户手中。

(三)加强管理,认真督查

一是县畜牧兽医局、各乡(镇)、场要制定合理的救灾资金物资分配办法,加强救灾物资资金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救灾物资分配工作;二是县畜牧兽医局要统筹协调,积极帮助养殖户调运优质畜禽种苗,优质牧草、饲料等生产物质,保证灾区所需疫苗、饲料等物资供应;三是县畜牧兽医局要加大技术服务力度,针对不同畜禽饲养品种、不同饲养模式,确定重点推广技术,进行分类指导。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帮助受灾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五、相关要求

(一)县财政局要加强对恢复生产及重建资金的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目标、重点和效益的跟踪督查,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农业和恢复生产方面,不得用于非农项目、不得用于行政事务开支、不得挤占、挪用、截留、虚报、冒领。

第6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思路

一、加快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立法进程

我国目前正处在人治向法制的过渡阶段,法制建设滞后,立法存在不少空白,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与动物疫病有关的法律有《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1992)、《动物防疫法》(1998)。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较为单一,法律条款规定过于原则,有关的实施细则未及时公布,不易操作。我国法律体系中还存在《兽医法》和《动物屠宰法》等法律的空白,仅有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属于行政处罚,约束力度弱。

在兽医立法的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同时,借鉴《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动植物检疫及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等国际兽医法典的有关立法程序及其内容,并将兽医管理制度和兽医官在国家动物疫病控制中的职能、权限明确规定下来。

二、加强和完善我国官方兽医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兽医队伍

1.根据WTO与OIE的有关要求,合理定位兽医工作。兽医是高技术和高品德的结晶,是社会的栋梁。在现代经济和生活中,兽医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保障动物的健康安全,包括养殖畜禽、伴侣动物保健和野生动物保护。(2)保障人的安全,主要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3)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对人食用的安全,控制兽药残留、食品中的有害毒物和微生物。(4)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建立垂直管理的官方兽医体制。现在农业部已设立国家兽医局和国家首席兽医官,各地方应尽快设立地方兽医官,并逐步实现垂直管理,农业部设立国家兽医局,在各省设立国家兽医局分局,省以下由分局派出垂直管理机构,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实行直接领导,下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完全负责,而不受当地政府的领导,从而规范兽医职业从业行为,代表国家行使兽医管理职能。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强化和完善我国基层兽医防疫体系。加强基层兽医部门的改革与建设,依法建立兽医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抓紧制定和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和防疫队伍建设规划,推进兽医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动物疫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批示精神,强化素质,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兽医资格认证,择优选择,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精简高效的官方兽医队伍,并达到国际认可。

三、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动物卫生地理信息系统(GIS)

疫情报告参照OIE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及《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进行改革,针对不同疫病进行分级、分类和区域化管理,并且按统一的格式进行报告。

动物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可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数字化和可视化的信息,包括养殖场的具置,动物种群分布的实际图片,动物疫病分布的实际图片,感染农场与其他农场的相对位置,政府设置的监测站的实际位置,以及疫病发生后设置的隔离带和缓冲区,不同的控制措施的作用区等。一旦发生疫情时,可以在GIS地图上找到发病村庄,在该村庄周围建立圆形的缓冲区,对缓冲区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统计,如果采取免疫控制措施,将根据统计的数量确定疫苗的用量,根据地图上显示的疫点位置,就近调配疫情控制物质。

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及养殖小区建设

1.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我国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国家选定一些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一定物力、财力和人力,加强基地设施设备建设,增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和控制能力,同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一些重点疫病,降低动物发病和死亡率,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2.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是我国养殖业的必由之路。养殖小区遵循统一规划,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种,人畜分离,集中建设,配套服务,规模生产的原则,达到安全、优质、高效、增收的目的。

五、坚持预防为主,把动物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坚持预防为主非常重要,预防主要包括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两个方面。

1.免疫接种是通过有计划地接种疫苗,使动物建立起持续时间较长的特异性免疫力,并通过重免注射使其强化和延长。该项工作是建立和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防止疫病流行的基础。

2.药物预防是防疫的一个较新途径,某些疫病在具有一定条件时采用此种方法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现在,动物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其中有些病目前已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还有不少病尚无疫苗可资利用,应用药物防治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影响防治效果,因此需要经常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防治。

六、完善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和快速的动物疫病紧急反应系统

动物疫病监测系统是调查和评价一个国家动物防疫工作状况的得力工具,是进行动物流行病学分析的数据支持系统之一。该系统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传感器”,也是评估某个国家或地区有无某种疾病的数据支持系统。在确定某种疫情暴发时,又是寻找疫源的“示踪器”。我国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动物疫情防控的需求,中央及地方政府仍需加大对动物疫病监测系统的投资力度,使之更有效地运行。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法律作保障,有先进科学技术作支撑,有健全的动物防疫体系和兽医管理机制作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护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梵.加入WTO后我国的动物疫病控制和食品安全控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2,38(3).

第7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14 年10 月26 日第五届中国兽医大会在青岛隆重举行,本次大会评选出了2014 年度中国十大杰出兽医,中国兽医协会自2012 年起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活动旨在树立行业形象楷模,加强模范效应,宣传中国杰出兽医的先进事迹,为兽医行业的积极、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强大而可靠的前进方向、发展蓝图与精神支持。今年的评选,特别关注基层兽医工作,经过各地推荐、评选委会员筛选、候选人公示与网络投票、协会常务理事审定后,公布了最终的评选结果。

陈 武,博士研究生、教授,工作于北京农学院,从事兽医行业30 年,倡导和实践中国特色中西结合诊疗,创建中西结合专家诊室和中西结合国际动物诊疗中心,通过中西结合诊治宠物疑难杂病上万例,效果显著,获社会和国内外同行高度好评,获北京市小动物诊疗行业突出贡献奖。创建“中国传统兽医学国际培训研究中心”,培训国内外兽医师,推广中兽医技术3000 余人次,为中兽医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贡献颇多。邀请国外专家举办诊疗新技术培训30 余次,培养青年兽医师2000 余人;连续多年派遣临床兽医研究生和青年兽医师50 余人赴日本进修学习,为提高兽医诊疗水平不遗余力。获科技发明专利3 项,为新型抗炎和促生长的绿色中兽药研究开展了有益的尝试,相关中药对猪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指导国内兽药企业成功研发宠物皮肤病和耳病专用新兽药,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企业重获生机。在教学方面主要负责《中兽医学》、《中西结合兽医临床技术》、《中兽医针灸及方剂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及“中国传统兽医学国际培训研究中心”留学进修人员的《小动物临床针灸和中药学》。在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 项,在中药抗炎和针灸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具领先水平。

潘庆山,高级兽医师,工作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从事兽医行业34 年,1980 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主要从事动物临床诊疗、兽医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讲授本科生犬猫疾病学、研究生的临床病例分析、高级外科手术学及兽医临床进展的部分教学课程,在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较高而全面的技术。特别是在外科疾病和外科手术方面是目前全国公认领头人物之一,在脊柱神经外科、各种骨科疾病手术、骨科整形手术、胸外科、腹腔外科、泌尿外科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自2003 年起受聘为北京市兽医总站宠物执业医师主考官,先后培训、考核15 期,628 人取得北京市执业医师资格;初级宠物执业医师培训、考核5 期,201 人取得初级执业医师资格。每年多次为全国同行业协会讲授课程传授技术,提高兽医的技术,缩小差距,并多次到全国小动物医院演示手术进行手把手的传授,让他们真正学到了正规的操作技术。1997 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 年获华中地区科学推广二等奖,2006年、2007 年获北京市兽医总站、北京宠物诊疗行业协会突出贡献奖,2010 年获台湾信元制药临床兽医园丁奖,2011 获东西部兽医师大会中国小动物临床医学杰出贡献奖。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文章85 篇,出版著作19 本。

叶得河,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工作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从事兽医行业25 年,从1984 年毕业后,一直在动物医院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工作,1984-1996 年期间主要从事大动物疾病诊疗,每年接诊临床病例2000 例以上;1997 年开始从事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得到了动物主人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在甘肃省边远高寒阴湿地区八县十七乡科级扶贫工作期间,主要承担兽医技术推广和应用,为农牧民传授牛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治的实用技术,举办培训讲座,使农牧民认识到畜禽疫病防治的重要性。2010-2011 年,对兰州市宠物猫、流浪猫、宠物狗、流浪狗的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兰州市犬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发表了2 篇sci 论文。先后赴西藏、昆明等地进行乡村兽医、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相关兽医培训,并取得良好效果。多次赴奶牛场、猪场、羊场、鸡场等养殖场参与和指导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科学制定免疫程序,举办兽医技术讲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参加兰州市动物园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洪 猛,高级兽医师,工作于贵州省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兽医行业27 年,1988 年7 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牧医系兽医专业,现任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级兽医师,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战役中,与同志们一道日夜奋战,成功阻击了家禽H7N9 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疫情,全市多年来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并主持实施了《规模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铜仁地区动物疫病普查》等项目,先后获得“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一项、省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二项、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担任《地区治·畜牧志》的副主编,负责动物疫病方面的编写工作,10 余篇。参加工作20 多年来一直战斗在动物疫控战线,跑遍全市10 个县区、169 个乡镇,总结上一年的防疫工作经验教训,组织实施并在集中防疫过程中带领有关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多方了解实际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担任铜仁市动物疫控中心主任以来,通过打造防疫、检测、应急三大体系,构建了有效的动物防疫屏障。

李德印,副教授,工作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康旭宠物医院,从事兽医行业25 年,自1985 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兽医临床工作,不间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从事过牛羊病、猪禽病、马属动物疾病及宠物疾病的诊疗,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培养了临床教研室多个专业教师的临床技能,在河南省范围内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知识系统、临床技能过硬的小动物临床医生,多年来组织了多次小动物临床医生专业培训班,为河南省的宠物诊疗行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办康旭宠物医院三家,目前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强的宠物医院之一。先后在CN 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六部,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厅科研成果二等奖两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现正在主持河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人畜共患病- 宠物弓形虫病诊疗方法的应用性研究”。

史会敏,研究员、高级兽医师,工作于大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从事兽医行业29 年,2003 年独自组建的大庆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后改名为大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曾多次接待国内外同行参观学习,在实验室建设及业务方面是黑龙江省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专家,在重点动物疫病防控和实验室管理检测等方面也是大庆市政府认可的专家。2004 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兽医专家参加农业部《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评审工作,并录入农业部专家库。2007 年带领职工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黑龙江省资质认定全部要求,并顺利通过了全国省资质认定。2010 年中心实验室在黑龙江省地级市第一个通过了全国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同年又顺利通过了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三年复审。主持编写了《大庆地区化验员使用手册》,每年对大庆市所辖县区兽医实验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出一批能胜任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队伍。带领大庆市动物疫控中心与八一农大、东北农大、哈兽研、兰州兽研建立了协作关系,成为东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2004-2006 年,组织研制了大庆地区小鹅瘟卵黄抗体制备,连续三年生产的小鹅瘟副粘病毒卵黄抗体,使全市小鹅成活率在90%以上,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认可,为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预防了小鹅瘟疫病发生,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丰收。

李永刚,高级兽医师,工作于隆德县动物疾控中心,从事兽医行业33 年,在几十年的基层工作中,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先后开展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监测、诊断,牛O 型、亚洲I 型及A 型口蹄疫的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疫病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止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24 年来,共免疫接种牛口蹄疫28 万头次,猪口蹄疫35 万头次,鸡禽流感70 万只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检疫工作累计牲畜120 多万只次,同时,还充分利用下乡搞服务的时机进项调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志一起器材制定了《隆德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隆德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和方案》、《隆德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十四乡制度》、《隆德县规模养殖场消毒技术规程》、《隆德县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方案》、为促进全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陈世堂,高级兽医师,工作于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兽医行业34 年,1981 年毕业于青海涅源畜牧兽医学校,现为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家畜病院专业技术人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和科技推广服务工作,长年坚守在基层畜牧生产一线,立足岗位,服务“三农”,为青海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平均每年免费举办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几十次,年培训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 000 人次累计培训2 万余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基层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有力地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作为农牧服务热线(12316)的省级专家,经常通过热线电话或亲自上门认真解答和处理农牧民群众在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治方面的有关技术难题,年接听咨询电话1 000 余次,上门解决技术难题几十余次,收到了广大养殖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长年深入西宁、海东、海北、海南等地的规模养殖场和农牧民家中开展上门服务,对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疾病诊疗等进行技术指导,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养殖企业和农牧民群众在畜禽养殖、动物疫病诊疗防治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对重点场、户联点上门服务,有力促进了先进适用防疫技术的应用,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对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受到了基层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第8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大家好!今天,热烈欢迎你们不辞辛劳的莅临我县指导畜牧兽医工作。在此,我代表全县畜牧兽医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20*年全县畜牧生产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一些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足之处敬请督察组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批评和指正。

一、对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5月9日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见》(保政发〔20*〕6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县的动物防疫工作,我县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通过认真研究,并经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进一步完善了动物防疫保障机制。一是建立防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为切实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我县计划从20*年开始,建立县、乡(镇)级防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县级由县财政预算安排并拨付到县畜牧兽医局,乡镇则根据年初畜禽存栏数和当年强制免疫任务数,按照猪牛羊0.25元/头、禽0.05元/只计算安排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二是建立强制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每年按免疫总数万分之二的比例,以牛3000元/头、猪1500元/头、羊500元/只的标准纳入县、乡(镇)级财政预算调整,由县、乡(镇)各承担50%,建立强制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用于对由蓝耳病、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反应造成死亡的家畜按市值给予农户具实补偿,对于当年预算结余的结转下年使用。三是建立村级防疫员经费补贴机制。按照每村原则上聘用1名防疫员的标准,对地域较广、防疫工作任务艰巨的村由县畜牧兽医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可增设1名,防疫员补贴经费的补贴标准自20*年7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200元,经费全部由县级承担。

二、2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县2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发改农经〔20*〕1389号)于20*年9月下达,总投资363.7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60万元,自筹203.74万元。项目批复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是:计划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5个(补助25万元的4个,10万元的1个)、规模化养殖场5个(每个养殖场补助10万元)。改造圈舍15050平方米,配套建设粪尿处理池740立方米,购置自动饮水设备2720套,消毒室及兽医室9间180平方米,购置防疫设备9套。该项目于20*年2月10日全面启动,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其中:小区建设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有2个(*和*养殖小区),超过50%的1个(*养殖小区)。累计完成新建和改造圈舍7550平方米,建消毒室及兽医室2间50平方米;购置能繁母猪300余头;购置自动饮水设备1000余套,防疫及兽医设备1套,母猪产床100余套,限位栏150余套。累计完成总投资213.74万元,其中已拨付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3万元。项目初步预计到20*年10月底可全面实施完成并投入使用。

第9篇:兽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第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兽医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第六条国家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

(一)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的;

(二)取得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

(三)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连续5年以上的;

(四)经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

第七条申请乡村兽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

(二)学历证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者乡镇畜牧兽医站出具的从业年限证明;

(三)申请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乡村兽医登记证应当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

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续展。

第九条乡村兽医登记证格式由农业部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兽医登记,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登记的乡村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乡村兽医只能在本乡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不得在城区从业。

第十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有固定的从业场所和必要的兽医器械。

第十三条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第十四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处理使用过的兽医器械和医疗废弃物。

第十五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十六条发生突发动物疫情时,乡村兽医应当参加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乡村兽医培训规划,保证乡村兽医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兽医培训计划。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第十九条乡村兽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登记机关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不按照规定区域从业的;

(二)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第二十条乡村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登记机关应当收回、注销乡村兽医登记证: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中止兽医服务活动满二年的。

第二十一条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违法使用兽药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乡村兽医由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和监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