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土壤的形态特征精选(九篇)

土壤的形态特征

第1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保;土保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经常以同义词形式出现,但他们有着不同含义。水土流失包含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流域水土流失是土流失与水流失的总称,这里的土流失指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也就含有土壤保持与水保持,即人们经常说的土保与水保。人们在研究水土保持过程中经常会重点研究土壤侵蚀,忽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差别,所以,要更好地研究水蚀流域内水土流失,必须深层研究土保和水保间的关系。

1.水流失的定义

1.1水流失导致水资源的结构发生变化

水蚀流域水流失会使原有水资源分布不均更加严重,即:汛期水流量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枯水期水的径流量会减少很多,流域水流失对水资源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人类在地面对自然植被进行的破坏行为也导致水土流失,加上河道内输沙量通常都很高,致使植物生态吸水量显著下降,对水资源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水土流失加剧,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流量增加会致使一些水资源在汛期用潜在资源水和灾害水形式从流域内输出,一些水资源原本能够利用,但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2分析水资源结构

水资源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成生态环境水、资源水和灾害水。生态环境水是能满足使河流正常运行的水量,资源水对河流系统没有危害作用且可以给河流运转带来的水量,资源水含有消耗资源水与潜在资源水。通常而言,生态环境水要从湖泊、河道、植被、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需水量来进行考虑。因为小流域河流中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很少,分析小流域的水资源结构就可以在植被与河道系统进行分析。

1.3水保持与水流失的关系

结合水资源转换看,水流失可以理解为生态水资源中灾害水与潜在资源水间的转化过程。之所以出现水流失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够均衡,生态环境水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或其他自然因素的破坏,致使流域内生态水出现退化或者被污染。生态水退化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具有破坏性影响,当水流失比较严重时,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给社会的正常用水带来危害。水保持是为解决流域内发生水流失现象,以保障生态环境水可以正常运行,确保水资源分布合理。

2.土壤侵蚀的特征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形、土、降雨、植被及人类活动,都会给土壤侵蚀带来一定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最大,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改变水流域下方垫面的状态,从而导致水土侵蚀现象出现。降雨及地形因素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很小。植被主要通过改变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率改变土壤侵蚀状态。所以,可以运用水特征指标分析特定流域,土壤侵蚀情况主要受土地结构变化和结构利用两方面影响,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如果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土地运用类型里土壤侵蚀特征存有差异。所以,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应用类型给土壤侵蚀带来的影响,进而得出运用土地的结构特征指标,以此表示土壤侵蚀量,具体表征公式是SI=∑wi×(Ai÷A),∑wi表示第i类土地运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权重,Ai表示第i类可以利用的土地的面积,流域土壤侵蚀和田间是反比例关系,流域土壤的侵蚀会随着田值增大而变得更轻。

3.水流失的危害及其特点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具有破坏性作用,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主要表现为它会带走土壤中的微生物及营养物质,使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土层也会渐渐变薄,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最后降低农作物产量。当农作物产量较低时,人们会通过施加更多农药及化肥以促进作物生长,较多的农药及化肥会加速土壤退化速度。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侵蚀土壤,使土壤生产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单位土地面积粮食生产量降低,人们为了提升产量,会加大土地开垦力度,扩大土地开垦,会加重水土流失问题,恶化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对基础设施的作用及影响主要是会冲毁道路、建筑物或桥梁等,使人们受到经济方面损失,严重时也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水流失特征主要是生态环境水发生流失,我国各地区水流失的特征存有不同,分析水流失特征时一定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建立生态环境用水指标,用指标来反映水流程度,具体可以运用权重公式或者面积公式来反映生态系统对生态用水的贡献。权重公式是:EWUI=∑ei×(si÷s),∑ei是生态用水重要性的权重,这一权重值通常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EWUI是流域生态环境用水,s是流域面积;si是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生态系统面积是计算流域范围内土地的覆盖面积所得到的,流域生态用水和水流失是反比关系,生态用水值越大,水流失就更严重。

4.土保和水保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里的水流动导致水沙移动,水沙移动致使土壤被侵蚀,水流失量越大,土壤侵蚀程度就越严重。因此,土壤侵蚀和水流失有着紧密联系。站在水土保持角度考虑,要保持水土需要一定水资源,通过遏制流域水发生流失,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面积的扩大。特别是水流失十分严重时,牺牲部分水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土壤。然而利用水资源也会给流域水资源应用带来一些影响,所以,运用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改善土壤结构,不断提升土壤抗腐蚀性,进而才能实现土保和水保。

第2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子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陶春 高明 徐畅 慈恩 (336)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氮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王亮 朱建国 曾青 谢祖彬 刘钢 (344)

烟气脱硫废弃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李凤霞 杨涓 许兴 杨建国 郑国琦 肖红燕 (352)

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微生物降解研究任路路 胡艳芳 颜冬云 徐绍辉 徐振 (358)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张继光 秦江涛 要文倩 周睿 张斌 (364)

土壤食细菌线虫对菲降解的影响井永苹 赵莉 陈小云 刘满强 胡锋 李辉信 (372)

三七设施栽培根际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研究官会林 杨建忠 陈煜君 崔秀明 王勇 张云峰 (378)

菲、芘在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不同老化阶段的提取率及其生物有效性张静 马丽丽 焦加国 刘满强 胡锋 李辉信 (385)

太湖地区高效除氮浮萍品种的筛选及其除氮机理的初步研究周影茹 袁晓燕 王俊儒 包涛芳 施卫明 (390)

绿萍对太湖地区稻田氮磷及水绵生长的影响蒋云芳 田玉华 尹斌 (398)

噬氨副球菌HPD-2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刘增俊 滕应 骆永明 赵静 李振高 (404)

一株产高温蛋白酶耐热菌BY25的产酶条件与酶学性质研究彭素萍 林先贵 王一明 (410)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长期施肥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陈吉 赵炳梓 张佳宝 沈林林 王芳 钦绳武 (415)

采样点数量对长三角典型地区土壤肥力指标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王志刚 赵永存 黄标 Darilek Jeremy Land (421)

区域土壤质地层次三维空间分布的地统计模拟方法比较贺勇 胡克林 李保国 黄元仿 Dell Chen (429)

预测天然文岩渠流域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土壤转换函数方法比较研究李慧霞 刘建立 朱安宁 张均华 (438)

不同生境下锌镉在伴矿景天不同叶龄叶中的富集与分布特征李思亮 李娜 徐礼生 谭维娜 周守标 吴龙华 骆永明 (446)

南洞庭湖洲垸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董萌 赵运林 雷存喜 彭晓赟 (453)

脐橙品质与自然土壤中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汪振立 邓通德 胡正义 徐明 胡堪东 幸青明 (459)

江西进贤水田长期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要文倩 秦江涛 张继光 周睿 张斌 (467)

湖北省两个生态区水稻施钾效果及农田钾素平衡研究王亚艺 鲁剑巍 肖荣英 李小坤 (473)

pH、离子强度和介电常数对低分子量有机酸在红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喻艳红 张桃林 李清曼 王兴祥 (479)

厌氧池-潜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杨文婷 王德建 纪荣平 (485)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王亚坤 周生路 张红富 吴绍华 (492)

土壤中总铬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王小琳 栾桂云 管泽民 袁天佑 (497)

不同品种和栽培措施下红壤旱地秋播粟米产量研究刘晓利 周静 崔键 (502)

施肥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马静 徐华 蔡祖聪 (153)

植物钾效率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王利 陈防 万开元 (164)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肖艳平 尹睿 沈生元 陈玉成 邢赜 陈雪民 (171)

尿素施用对稻田土壤甲烷产生、氧化及排放的影响张广斌 马静 马二登 徐华 蔡祖聪 (178)

金塔绿洲近20年来农业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对策研究马亚兰 刘普幸 王枫叶 (18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三江平原东北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布规律王书伟 颜晓元 林静慧 夏永秋 孙磊 胡玉婷 廖千家骅 (190)

湖北省棉花磷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李银水 鲁剑巍 李小坤 鲁明星 刘光文 张耀学 徐维明 (200)

氧化还原条件下红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及需磷量探讨邵兴华 张建忠 毛勇 王中敏 (207)

不同水分条件下化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马强 宇万太 姜子绍 周桦 (213)

25年来两类植蔗土壤肥力演变及原因分析——以云南陇川农场为例郭家文 刘少春 王龙 张跃彬 崔雄维 (219)

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乔木和灌木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的比较王新洲 胡忠良 杜有新 刘永卓 李恋卿 潘根兴 (224)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魏媛 张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飞 (230)

华北潮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动物丰富度与多样性朱强根 朱安宁 张佳宝 张焕朝 黄平 张丛志 (236)

FACE条件下休闲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麦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周仕栋 谢祖彬 朱建国 刘钢 孙会峰 卑其成 刘金山 (24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邱现奎 董元杰 万勇善 胡国庆 王艳华 (249)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Fenton试剂化学修复效应李秀华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 (256)

黄土高原南部人工植被作用下的土壤水分研究杜娟 赵景波 (262)

利用MATLAB拟合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研究杨改强 霍丽娟 杨国义 李一菲 钱天伟 (268)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土壤的表面电化学性质及其演变姜军 徐仁扣 赵安珍 (275)

线性和非线性方法估计单宁酸共存下形成的无定形铝氧化物上菲的吸附等温线参数比较王涛 余贵芬 王芳 卞永荣 王聪颖 蒋新 (280)

施用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包膜有机肥对几种水稻田土表水层pH的影响蔡树美 蔡玉琪 李广水 孙伟 钱晓晴 (288)

滨海盐渍区海水养殖废水利用与减蒸抑盐措施研究赵耕毛 刘兆普 张博 李杰 (292)

土壤薄片中石英颗粒分布的分形特征周虎 李保国 吕贻忠 郑金玉 刘武仁 (297)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董莉丽 郑粉莉 (302)

利用马尔柯夫过程预测蒙阴县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常成 刘霞 张光灿 姚孝友 张荣华 张荣 (309)

基于系统动力学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李志 周生路 陆长林 李达 王晓瑞 (314)

长期试验的水稻土上藻类培养生长状况的研究铁文霞 贺发云 田玉华 尹斌 朱兆良 (319)

竺可桢与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龚子同 张甘霖 (323)

《土壤》征稿简则 (328)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及其与连作障碍的关系邱立友 戚元成 王明道 贾新成 (1)

施氮量对皖南砂壤土烤烟碳氮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李志 史宏志 刘国顺 王道支 祖朝龙 杨永锋 (8)

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韩富根 沈铮 李元实 朴洪伟 彭丽丽 董祥洲 王初亮 (14)

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张春华 张正杨 刘国顺 王新中 郝伟宏 李延涛 贾保顺 (20)

皖南土壤和烟叶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烟叶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关系祖朝龙 季学军 马称心 杨超 刘国顺 邱立友 (26)

延边烟区不同土壤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韩富根 宋鹏飞 董祥洲 王初亮 王校辉 沈铮 (33)

烤烟不同生育期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张友杰 刘国顺 叶协锋 李琰琰 何川 李伟 孟颖梅 (39)

皖南烤烟根际微生物与焦甜香特色风格形成的关系邱立友 祖朝龙 杨超 马称心 刘国顺 (45)

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吴风光 王豹祥 汪健 张朝辉 席淑雅 邱立友 (53)

氨基酸和壳聚糖对烤烟生理特性及香味品质的影响宫长荣 张学伟 景延秋 余金恒 高远 (59)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韩富根 彭丽丽 马永建 宋鹏飞 白海群 张凤侠 沈铮 (65)

CO2浓度升高与增施钾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袁会敏 周健民 段增强 王火焰 (71)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董锡文 张晓珂 姜思维 蒋德明 汪景宽 (76)

不同种源枫香磷响应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冷华妮 段红平 陈益泰 孙海菁 胡韵雪 (82)

有色稻与常规稻富硒能力比较及其机理初探陈秋香 施卫明 王校常 (88)

苏北沿海滩涂盐肥对油葵生长及离子分布效应研究 罗以筛 隆小华 黄增荣 刘玲 李青 李洪燕 孙磊 (95)

不同浓度牛蒡提取液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董亮 张玉凤 杨力 陈广思 田叶 (101)

丛枝菌根作用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残留及形态研究曾跃春 李秋玲 高彦征 凌婉婷 肖敏 (106)

耐盐碱细菌与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刘彩霞 黄为一 (111)

一株溶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研究孙珊 黄星 范宁杰 冯昭中 李会会 李顺鹏 (117)

基于SRTM数据的中国1:100万SOTER地形体的构建吴运金 赵玉国 张甘霖 (123)

基于GIS与模糊数学的县级耕地地力质量评价研究王良杰 赵玉国 郭敏 张甘霖 (131)

近15年台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彭冬梅 赵成义 孙栋元 闫映宇 李菊艳 魏恒 李子良 (136)

城市地表灰尘的分形特性分析张志明 方凤满 杨丁 陈文娟 (142)

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中自体诱导物分子结构的鉴定赵家星 杨梦华 曹慧娟 周蕾 杨瑞馥 钟增涛 朱军 (148)

《土壤》征稿简则 (152)

水分管理影响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李香兰 徐华 蔡祖聪 (1)

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张长波 罗启仕 付融冰 李小平 李青青 刘芳 (8)

植物氨基酸多元素肥料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袁伟 董元华 王辉 (16)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研究进展宋春 韩晓增 (21)

硫在稻根微域中化学行为及其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机理胡正义 夏旭 吴丛杨慧 樊建凌 (27)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大冶市耕地变化及其调控对策研究陈勇 曾向阳 (32)

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丛源 陈岳龙 杨忠芳 侯青叶 胡省英 郭莉 (37)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杨玉峰 黄标 齐雁冰 赵永存 孙维侠 黄耀 (42)

海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及pH的相关性李福燕 李许明 吴鹏飞 陈柳燕 郭彬 漆智平 (49)

盐基离子(NO3-、SO4^2-、SiO3^2-)对小白菜铬污染毒性的调控机制徐胜光 周建民 毕得 陈能场 谢志宜 徐燕玲 (54)

发育于石英岩之上的表土磁学性质及其环境磁学意义李勇 李海燕 白凌燕 秦炎福 官邦贵 吕跃凤 (60)

外源AHL对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作用的初步研究徐翔 郑会明 杜寒春 钟增涛 朱军 (67)

石灰性土壤肥际磷酸-钙的转化及肥料磷的迁移金亮 周健民 王火焰 陈小琴 杜昌文 (72)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有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王道中 郭熙盛 (79)

不同利用方式和开垦年限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养分变化研究刘晓利 何园球 (84)

石灰岩区土壤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张治伟 傅瓦利 朱章雄 张洪 文志林 李芹 (90)

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陈小红 段争虎 何洪泽 (97)

兰州北山侧柏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研究马维伟 王辉 连树清 (102)

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物理变化及其减流减沙效应研究彭熙 李安定 李苇洁 卢兰 (107)

不同水分条件下粗砂土剖面中目标物的GPR图像特征及其解译刘恒柏 朱安宁 张佳宝 刘建立 信秀丽 (112)

不同有机物添加方式下水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夏扬 秦江涛 朱晓军 胡锋 张斌 李辉信 (118)

苏北海涂围垦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及其协同克立格估值姚荣江 杨劲松 邹平 陈小兵 余世鹏 李晓明 (126)

超声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斜发沸石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六六六的吸附许敏 章钢娅 (133)

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新高梨品质的影响闫广轩 曹小艳 李百健 杨剑波 聂影 刘德辉 (139)

江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及预测张素娟 赵先贵 任桂镇 董林林 耿海波 (142)

大沽河流域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特征廖凯华 徐绍辉 程桂福 (147)

《土壤》征稿简则 (152)

外源铜在土壤中的老化研究进展周世伟 徐明岗 马义兵 韦东普 (153)

淹水还原条件下土壤铁氧化物对镉活性制约机理的研究进展李义纯 葛滢 (160)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研究进展程谊 蔡祖聪 张金波 (165)

AM真菌与地上草食动物的互作及其对宿主植物的影响王昶 王晓娟 侯扶江 常生华 陕海平 朱彩玲 金樑 (172)

离子交换树脂联合提取土壤有效养分技术杨国江 丁峰 何江勇 马鄂超 (180)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农田钾素养分收支平衡研究方玉东 胡业翠 封志明 李新举 吴佩林 (185)

我国酸性土壤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实践中的修改建议——以铅、镍和镉的标准研究为例万洪富 周建民 陈能场 杨国义 (192)

三江平原白浆土中Fe、Mn、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研究田秀平 李玉梅 (196)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黄光明 周康民 汤志云 王亚平 高孝礼 肖灵 江冶 (201)

施用磷、钙对红壤上胡枝子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孙清斌 董晓英 沈仁芳 (206)

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钾素肥力变化及其对不同测钾方法的响应孙海霞 王火焰 周健民 杜昌文 陈小琴 钦绳武 (212)

生菜、菠菜和番茄幼苗利用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差异研究伊晓云 陈志长 梁林洲 赵学强 沈仁芳 (218)

贵阳市东郊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特性对微生物功能的影响李世朋 蔡祖聪 杨浩 (224)

气候对旱地紫色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长期影响李云 孙波 李忠佩 (230)

红壤水分条件对柑橘叶片质膜透性以及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周静 汪天 崔键 梁家妮 胡锋 (236)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梁艳玲 骆永明 刘五星 王纯利 李振高 (243)

生物复混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赵兰凤 李华兴 缑武龙 张丽娟 胡伟 李永涛 (248)

不同腐熟程度麦秸堆肥在温室番茄栽培中应用效果研究高新昊 刘兆辉 张志斌 江丽华 (253)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土壤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陈茜 梁成华 杜立宇 陈新之 王峰 (258)

坡度和坡向对低山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黄平 李廷轩 张佳宝 廖桂堂 (264)

土壤中胡敏酸的光化学降解及其对苯并[α]芘结合性质的影响汪学军 楼涛 徐绍辉 (269)

黄淮海平原封丘县土壤肥力变异与农田生产力相关研究孙叶林 刘勤 (274)

温室辣椒水肥耦合效应研究杨彬 陈修斌 鄂利锋 许耀照 (278)

昆明市植烟土壤2002-2006年养分状况变化动态分析许龙 李忠环 陈荣平 赵正雄 徐天养 (282)

基于城市分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曹银贵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288)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罗文光 丛艳静 邢世和 (295)

用Cs-137示踪法研究浙江天台县典型坡面的土壤侵蚀规律聂国辉 叶永棋 叶碎高 开美玲 (303)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评价——以原位稳定/固化技术和异位填埋技术为例李青青 罗启仕 郑伟 李小平 (308)

广西宜州市甘蔗低产原因的调查 杨艳芳 李德成 赵玉国 张甘霖 陈留美 马光军 李山泉 (315)

2008年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王华良 何小卫 (320)

稻-麦轮作制度中磷肥后效研究侯庆山 (324)

第3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除草剂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杨敏 李岩 王红斌 那艳蕊 保艳敏 (1380)

黑土中乙草胺残留和微生物变化的时间特征研究武叶叶 何红波 冯慧敏 张明 张旭东 (1384)

土壤中硝化抑制剂DMPP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房娜娜 武志杰 陈利军 陈光 史云峰 (138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土壤中有效硅陈丽芳 周萍 马欣 卢思桥 何超君 (139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影响侯雪莹 韩晓增 (1237)

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胀缩特征的实验研究黄传琴 邵明安 (1243)

宁夏南部山区秸秆覆盖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鲁向晖 高鹏 王飞 隋艳艳 穆兴民 (1248)

冬小麦冬前旺长及资源损耗现象分析郭海英 万信 杨兴国 黄斌 (1252)

重庆岩溶地区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王子芳 李阳兵 高明 屈双容 魏朝富 谢德体 (1256)

美国高尔夫球场果岭建造的最新标准方法崔建宇 张小清 刘亚佳 慕康国 胡林 (1264)

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刑事立法研究刘斌 (1269)

大城市郊区耕地种植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张琳 张凤荣 孔祥斌 王茹 (1272)

哈尔滨市辖区黑土速效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张少良 张兴义 于同艳 隋跃宇 高崇升 (1277)

海南万宁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李福燕 李许明 陈柳燕 郭彬 漆智平 (1284)

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化作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陈盈 闫颖 张满利 何红波 解宏图 张旭东 朱平 (1288)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耿海波 孙虎 葛淼 李根明 杨英 (1293)

氮肥和羊粪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多糖含量及组成的影响郑海霞 齐莎 Kolbl Angelika 赵小蓉 李贵桐 (1298)

江河源区高寒嵩草草甸土壤氨基酸成分和含量特征分析鲁子豫 王文颖 王启基 (1302)

不同有机物料及其配施对潮棕壤轻组有机碳的动态影响宇万太 柳敏 赵鑫 姜子绍 周桦 (1307)

有机物料及其配施在潮土中的残留特点周桦 柳敏 宇万太 (1311)

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养分的吸附特性研究杨苞梅 姚丽贤 李国度 何兆桓 周修冲 周昌敏 涂仕华 (1315)

基于SPOT5影像的稻田土壤养分的Co—kriging插值研究祝锦霞 许红卫 周斌 高玉蓉 (1321)

磷营养胁迫对冬小麦冠层光谱的影响任红艳 庄大方 潘剑君 邱冬生 张佳宝 (1326)

硫代硫酸铵对尿素氮形态转化的影响隽英华 陈利军 武志杰 (1331)

盐分胁迫对菠菜生长和吸氮量的影响郭淑霞 龚元石 (1335)

重庆地区水稻土胶膜及基质的研究王林学 杨义 杨剑虹 (1339)

樱桃根际土壤特征及其评价吕德国 秦嗣军 刘国成 于翠 马怀宇 (1343)

地形和土壤属性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郑海峰 赵新峰 马岩 (1348)

土壤Nmin在南疆棉花氮肥推荐中的应用研究周洪华 陈亚宁 李卫红 (1353)

河西走廊灌漠土不同肥力水平下制种玉米氮素适宜用量的研究肖占文 秦嘉海 周俊 侯德民 顾万东 (1358)

石灰性土壤上三种磷肥不同用量的磷肥利用率及其缓效率王少仁 夏培桢 (1363)

苯磺隆除草剂对农田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李淑梅 盛东峰 许俊丽 (1369)

苯磺隆和2,4-D胁迫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杜慧玲 郭震宇 胡学峰 郭平毅 (1372)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赵先丽 周广胜 周莉 吕国红 贾庆宇 谢艳兵 (1376)

前期含水量对坡面降雨产流和土壤化学物质流失影响研究孔刚 王全九 樊军 陈建刚 (1395)

坡面侵蚀土壤磁化率变化机理的研究董元杰 马玉增 陈为峰 史衍玺 (1400)

皖南烟叶香气成分因子及关联度分析刘国顺 杨超 祖朝龙 王芳 马称心 (1404)

山东省花生田和花生籽仁镉含量及其与施肥关系研究王才斌 成波 郑亚萍 吴正锋 初长江 万书波 (1410)

原位土壤中乙草胺降解迁移规律研究冯慧敏 何红波 武叶叶 张明 张旭东 (1414)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及影响因素马云龙 曾清如 胡浩 潘杰 刘小燕 廖柏寒 (1419)

溶解性有机质对紫色土中锌形态分布的影响唐晓东 屈明 陈燕霞 唐海明 (1424)

镉胁迫下磷供应对芥菜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刘亮 王桂萍 沈振国 陈亚华 (1429)

冻融作用对黑土重金属Zn形态转化的影响王洋 刘景双 王国平 王金达 (1436)

尿素施用对砷污染土壤pH值及砷活性的影响刘小燕 曾清如 周细红 蒋朝辉 廖柏寒 (1441)

新疆奎屯垦区土壤砷污染现状评价余艳华 蒋平安 罗艳丽 郑春霞 张贵彬 仵红鑫 (1445)

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SOC)空间格局研究的主要方法李欣宇 宇万太 (1449)

作物残体去向与利用及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丁雪丽 何红波 白震 解宏图 李晓波 郑立臣 张明 (1454)

湿地土壤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孙志高 刘景双 (1462)

土壤蛋白酶和芳香氨基酶的研究进展张威 张明 张旭东 张乐 李维福 (1468)

PLFAs稳定同位素技术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宋斗妍 白震 何红波 张旭东 解宏图 郑立臣 (1475)

人工梭梭林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刘乃君 (1480)

菜园土壤蔬菜死苗原因初探钟攀 李建勇 张玉霞 王正银 向华辉 周长洪 (1483)

毒死蜱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周世萍 段昌群 余泽芬 赖巧玲 刘宏程 (1486)

沉积物磁性特征对物源指示作用的探讨周晶 戴雪荣 付苗苗 (1169)

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进展岳曼 常庆瑞 王飞 霍艾迪 (1173)

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率研究综述雷少刚 卞正富 (1179)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的可能影响马红亮 朱建国 谢祖彬 (1184)

陆地生态系统N2O排放源研究进展赵光影 刘景双 王洋 (1192)

兽药抗生素的残留状况与环境行为刘吉强 诸葛玉平 杨鹤 顾继光 (1198)

分子标志物参数在识别土壤多环芳烃(PAHs)来源中的应用卜庆伟 张枝焕 夏星辉 (1204)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和展望和莉莉 李冬枸 吴钢 (1210)

植物富集环境污染物的我国研究进展罗天雄 林淦 王高芳 黄升谋 刘华俊 (1217)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对黑土酸度的影响张喜林 周宝库 孙磊 高中超 (1221)

新乡市粮棉油料作物优化施肥决策的研究宋小顺 (1224)

加工型甜椒硝酸盐含量变异研究及遗传参数估算王勤礼 殷学责 陈修斌 鄂利峰 刘玉环 (1227)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蒋光月 郭熙盛 朱宏斌 何传龙 (1230)

PAM与PG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潘英华 雷廷武 赵军 (990)

不同灌溉方式下耕作土壤的分形特征研究淮态 庞奖励 文青 宋艳 (995)

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研究徐瑶 何政伟 陈涛 (999)

CTMAB对塿土表面的修饰机制孟昭福 杨亚提 龚宁 李荣华 张增强 张一平 (1002)

黄河下游三角洲盐渍区表层土壤积盐影响因子及其强度分析姚荣江 杨劲松 姜龙 (1115)

不同硫酸铝用量对苏打盐碱土磷素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李月芬 杨有德 赵兰坡 (1120)

秦皇岛市蔬菜大棚全盐及盐分组成离子变化的研究常连生 韩志卿 张电学 朱晓萍 (1126)

青岛崂山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贺行良 刘昌岭 任宏波 (1131)

耕地养分空间插值技术与合理采样密度的比较研究陈光 贺立源 詹向雯 (1007)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动态的影响高秀君 张仁陟 杨招弟 (1012)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其生态分布黄丽荣 张雪萍 (1017)

坡耕地黑土不同密度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申艳 张晓平 梁爱珍 方华军 杨学明 (1023)

吉林省农田黑土肥力变化趋势及评价李奇峰 陈阜 张海林 杨大成 (1042)

浙江省低丘红壤区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丁晓东 许红卫 高玉蓉 祝锦霞 王珂 (1045)

中国农户小麦施肥水平和效应的评价张卫峰 马文奇 王雁峰 张福锁 (1049)

陇东塬区周年水资源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郭海英 万信 杨兴国 黄斌 (977)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土壤水分诊断层研究袁大刚 刘世全 蒲光兰 张金龙 黄明勇 (982)

华南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薛立 梁丽丽 任向荣 曹鹤 王相蛾 谢腾芳 (986)

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估算张保华 张金萍 刘子亭 薛婷 (1030)

几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研究李强 马明东 刘跃建 刘闯 陈暮初 (1034)

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分布特征周永娟 侯彦林 李红英 王剑峰 (1038)

不同栽培措施对华大麦6号产量和净收益的模型研究朱毅华 刘铁梅 邹薇 朱晓燕 戴博文 刘铁芳 缪志敏 (1056)

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张祥明 郭熙盛 李泽福 陈周前 夏家发 王元垒 (1061)

不同氮形态配比对菠菜营养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赵建荣 秦改花 (1067)

不同生育期适度缺水对烤烟生长、水分利用和氮钾含量的影响莫江华 李伏生 李桂湘 吴花 欧清华 陈勇 (1071)

土壤养分类型与小麦最佳施肥比例及最大施肥量的关系褚清河 潘根兴 张旭辉 (1077)

施用高级脂肪酸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刘世亮 杨振民 化党领 刘芳 介晓磊 韩富根 (1081)

冀西北坝上菜区西芹硝酸盐积累状况及分析张洁瑕 张笑归 高如泰 杨志新 刘树庆 杨福存 霍习良 (1085)

坡耕地径流沉积物中磷素的富集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崔力拓 李志伟 (1088)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中速效磷变化规律研究方堃 陈效民 厌飞 吴华山 王荐婷 (1092)

植物源药肥对花生生长、害虫防效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毕军 夏光利 朱国梁 史桂芳 (1097)

不同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的磷淋溶特性的研究吴大付 杨雪芹 王旭东 张一平 何园球 (1102)

心土培肥改良白浆土的研究Ⅰ白浆土心土培肥的效果匡恩俊 刘峰 贾会彬 张玉龙 (1106)

长江河口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特点与区域土壤水盐调控研究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李冬顺 (1110)

四川成都经济区土壤腐殖质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研究杨志斌 杨忠芳 冯海艳 刘玉杰 王洪翠 (1135)

紫云英对水稻硒累积特征和糙米硒含量的影响张祥明 王允青 刘英 王静 江波 (1140)

锌铬复合污染对水稻根系氮代谢的影响朱雪梅 林立金 杨远祥 何传云 蒋小军 邵继荣 (1145)

绥满公路路侧典型植被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研究孙龙 韩丽君 穆立蔷 曹军 何东坡 姜利 (1149)

日本横滨市土壤各形态铅和蚯蚓体内铅的含量关系研究陕永杰 张美萍 金子信博 (1155)

氯嘧磺隆高效降解真菌F8的分离和鉴定滕春红 陶波 (1160)

郑州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李玲 吴克宁 张雷 吕巧灵 (1164)

施用废渣后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Ⅱ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与pH的关系杨丹 张玉龙 刘鸣达 虞娜 (726)

长期施肥对棕壤有机碳及各组分的影响韩晓日 苏俊峰 谢芳 高晓宁 杨劲峰 赖鸿雁 (73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周桦 宇万太 姜子绍 张璐 (734)

有机肥对棕壤不同粒级有机碳和氮的影响闫颖 何红波 白震 解宏图 张旭东 (738)

不同肥料配方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安景文 汪仁 包红静 解占军 华丽民 (874)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姜娟 李金凤 路颖 韩东 (878)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研究王立春 谢佳贵 秦裕波 尹彩侠 侯云鹏 (865)

辽宁省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初探刘顺国 邢岩 韩晓日 李金凤 赵斌 姜娟 郎家庆 (871)

辽河平原地区长期施肥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模拟的研究张玉玲 党秀丽 虞娜 姬景红 张玉龙 (761)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徐志强 代继光 于向华 徐铁男 路颖 关杰 李金凤 (766)

不同灌溉方法对不同氮肥在温室土壤-植株中的氮素分配影响孙文涛 娄春荣 王聪翔 董环 宫亮 (770)

施用废渣后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Ⅰ硅素释放与钙、镁、铁、铝的关系张玉龙 杨丹 刘鸣达 虞娜 (721)

连续施肥20年后棕壤团聚体分布和碳储量变化冷延慧 汪景宽 薛菁芳 (743)

沈阳市郊日光温室土壤有机碳组成特征研究樊德祥 依艳丽 贺忠科 贾振文 杜安军 (748)

长期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指标的影响王玲莉 娄翼来 石元亮 韩晓日 (752)

沈阳市郊玉米连作土壤有机质组成及其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张蕾 依艳丽 贺忠科 贾振文 杜安军 (756)

不同用量葡萄糖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张乐 何红波 章建新 张旭东 (775)

不同浓度葡萄糖添加对黑土氨基酸转化的影响侯松嵋 张乐 何红波 张旭东 白震 (779)

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秸秆降解初期碳素矿化及微生物量的影响丁雪丽 何红波 李小波 白震 解宏图 张旭东 (784)

不同施肥对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磷素状况的影响李延东 梁成华 杜立宇 陈新之 (789)

土壤水分与玉米种植密度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石元亮 秦裕波 孙毅 朱平 王晶 (792)

长期施肥条件下设施栽培土壤无机磷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特点杨丽娟 李天来 曲慧 张小燕 (797)

柠檬酸对三种人工合成氧化铁磷吸附特性的影响张璐 闫海丽 韩晓凯 颜丽 关连珠 (801)

长期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中全硫和有效硫的影响汪景宽 田晓婷 李双异 石岩 安婷婷 (804)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无机硫组分的影响杨劲峰 韩晓日 唐亮 战秀梅 谢芳 孙杉杉 (808)

连茬栽培对人工营养土理化性质及番茄产量的影响须晖 任美霖 李天来 唐鹏 刘镇东 武岩 (812)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交换性钾钠及盐基总量的影响张玉革 梁文举 姜勇 张玉龙 (816)

冻融作用下辽西风积土结构性变化贾宝新 于崇 张树光 (822)

冻融作用对土壤中重金属镉赋存形态的影响党秀丽 张玉玲 虞娜 张玉龙 (826)

辽宁省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邢月华 韩晓日 汪仁 华利民 包红静 丛日东 (831)

三江平原岗地白浆土水解酶活性和动力学特性对不同连作农作物的响应张玉兰 陈振华 陈利军 王俊宇 史云峰 隽英华 (835)

还原型谷胱苷肽(GSH)作用下土壤磷酸酶动力学特性研究房娜娜 武志杰 陈利军 (840)

长期施肥对棕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张丽莉 陈利军 武志杰 朱平 高洪军 (845)

施石灰对北方连作烟田土壤酸度调节及酶活性恢复研究于宁 关连珠 娄翼来 马莹 颜丽 (849)

东北风沙半干旱区雨水资源跨时调控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邹洪涛 张玉龙 黄毅 孙占祥 虞娜 左淑萍 李翠英 (852)

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其缓控释性能研究 秦裕波 唐树梅 谢佳贵 黄鹤丽 尹彩霞 候云鹏 王利辉 (855)

几种包膜缓控释肥粒养分释放特征的研究隋小慧 韩晓日 高鸣 唐亮 陈璐 宁晓韦 (858)

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肥料包膜与缓控释性能研究王亮 秦裕波 于阁杰 石元亮 (861)

膨胀珍珠岩对大棚设施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金兰淑 刘宪辉 董美娟 佟亚欧 (881)

不同施肥条件对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吸肥特性及根重变化的影响林国林 陶士博 金兰淑 周崇峻 (884)

不同施肥对春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的影响战秀梅 韩晓日 王帅 杨劲峰 姜琳琳 (887)

辽宁省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模型探讨娄春荣 董环 王秀娟 姜娟 (892)

NBPT与DMPP不同剂量组合对尿素氮转化的影响邢卫 陈利军 陈振华 武志杰 隽英华 史云峰 (896)

施用化学农药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张靖楠 梁文举 李琪 (900)

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树 汪景宽 李双异 (904)

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毕明丽 宇万太 马强 (908)

糖腈乙酰酯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水解性单糖张威 何红波 张明 张旭东 (913)

Mehlich3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相关性初步研究王永欢 陈洪斌 王丽 王帅 李金凤 程显海 (917)

不同土壤类型Mehlich3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相关性研究刘海涛 董旭 代继光 何琳 迟继胜 李杰 姜罡辉 (921)

辽宁地区古红土粘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学意义王秋兵 王慧强 韩春兰 刘素花 (924)

辽宁省粮食蔬菜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调查分析汪仁 解占军 华利民 宫亮 包红静 刘艳 牛世伟 (928)

辽河油田污染土壤石油总烃垂直分布特征韩德昌 姜思维 闻大中 (932)

沈阳南部沿城乡梯度土壤铅时空分布研究李风平 娄翼来 李琪 姜勇 梁文举 (935)

红透山铜尾矿重金属分布及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杜立宇 梁成华 刘桂琴 (938)

生物有机肥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作用的影响刘秀春 高艳敏 范业宏 王宝申 (942)

抚顺西露天矿大型煤矸石山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魏忠义 陆亮 王秋兵 (946)

吡嘧磺隆对土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张昀 可欣 查春梅 关连珠 (950)

农田黑土中不同浓度乙草胺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武叶叶 何红波 冯慧敏 徐会娟 张旭东 (953)

乙草胺在四种不同土壤中吸附行为研究郭柏栋 何红波 张旭东 方志伟 (957)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2008年9月24~27日在北京召开 (755)

硝化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武志杰 史云峰 陈利军 (962)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陈振华 陈利军 武志杰 (971)

用温度变换日数法预测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率张玉玲 张玉龙 党秀丽 卫树银 朱利平 (582)

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光谱特征对叶绿素和氮素的响应研究张俊华 张佳宝 (586)

沿淮地区氮磷肥配合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詹其厚 陈杰 檀满枝 孙志英 王慎强 (593)

阿尔泰山南坡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徐华君 韩宝平 (465)

喀斯特山区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差异性分析董玲玲 何腾兵 刘元生 舒英格 罗海波 刘方 (471)

基于MAPGIS建立中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吴克宁 张雷 吕巧灵 李玲 杨阳 (475)

耕作方式对黄绵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李爱宗 张仁陟 王晶 (480)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瓦房店市北部5乡镇为例贾树海 韩璐 周德 陈锋 谭琪 尹同波 张红 (485)

灌水量对营养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产量的影响须晖 赵宏辉 李天来 唐鹏 李现伟 雷丽 (490)

膜下滴灌磁化水对棉田土壤的脱抑盐效果研究郑德明 姜益娟 柳维扬 王家强 奉文贵 王江林 (494)

富水条件下不同供氮水平对小麦光合作用与空气温湿度关系的影响李卫民 张佳宝 张俊华 (498)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组成与多样性分析黄丽荣 张雪萍 (502)

岩溶洼地土壤微生物指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何寻阳 王克林 陈志辉 杨刚 陈洪松 (509)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杨招弟 蔡立群 张仁陟 李爱宗 (514)

潮棕壤稻田不同氮磷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及生产力的影响张玉兰 陈振华 马星竹 陈利军 (518)

黄瓜有机营养土栽培中土壤酶活性、肥力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李现伟 何莉莉 张旭 宋涛 (524)

山东省主要土类的无机磷及其与磷酸化酶和解磷微生物的关系孟庆华 李根英 (528)

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损失量研究梁爱珍 张晓平 杨学明 方华军 申艳 李文凤 (533)

长期定位试验下施肥对潮棕壤活性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宇万太 赵鑫 马强 周桦 (539)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有机碳和氮的动态变化乔云发 苗淑杰 韩晓增 (545)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产量的影响李凤博 牛永志 高文玲 刘金根 卞新民 (549)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董全民 赵新全 马玉寿 (553)

氮肥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张祥明 郭熙盛 李泽福 王元垒 刘春盛 胡润 (576)

不同基因型大豆磷素吸收特性比较研究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 (607)

不同类型生态区稻-稻种植制度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廖育林 郑圣先 聂军 戴平安 (612)

连续三年定位施用硫酸钾镁肥对水稻效应的研究王飞 李昱 李清华 何春梅 林诚 林新坚 (619)

不同制样粒径对土壤有效养分测定结果的影响赵会娥 贺立源 吴照辉 杨建峰 刘艳飞 (623)

石灰性土壤上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杨习文 田霄鸿 保琼莉 买文选 陆欣春 (627)

基于GIS的县域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刘庆 王静 史衍玺 张衍毓 汪庆华 (634)

规模化猪场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影响评价分析黄治平 徐斌 (641)

广东省土壤铜环境背景值空间变异研究方元 吴志峰 杨春林 (647)

珠江三角洲城郊菜地耕层土壤中Cd、Pb赋存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孔国添 蒙辉远 李广豪 熊涛 柳勇 徐润生 吕业成 (652)

淮南粉煤灰处置场周围土壤中若干金属污染调查崔龙鹏 刘培陶 白建峰 颜事龙 严家平 唐修义 (660)

施污土壤与污泥中Cu、Pb、Cd、Zn的形态分布王喜艳 鄂勇 付春雷 胡振帮 (665)

铜、铅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鱼腥草吸收累积铜和铅的影响吴涛 伍钧 (670)

三种水稻土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谢学俭 陈晶中 汤莉莉 宋玉芝 (597)

不同基因型大豆生长和结瘤对羟基磷灰石的吸收利用苗淑杰 乔云发 韩晓增 (602)

不同施肥条件下婆婆纳、小花糖芥、离子草三种麦田杂草根际养分状况研究尹力初 (558)

北方旱作条件下玉米施用氮肥对氮吸收和淋溶的影响郭建华 赵春江 孟志军 王秀 马伟 (562)

钾肥、尿素与有机物料或双氰胺配施对菜园土壤中氮素分解转化特征的研究熊国华 林咸永 罗建庭 蒋卫兵 周永建 徐勇翔 (566)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日光温室人工营养基质肥力及番茄产量的影响梅丹娜 须晖 李天来 赵宏辉 唐鹏 (572)

蔬菜硝酸盐累积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朱美红 蔡妙珍 邢承华 刘鹏 徐根娣 吴韶辉 (694)

外源氮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刘德燕 宋长春 (675)

土壤无机磷分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丁怀香 宇万太 (68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雷秋良 张继宗 岳勇 罗春燕 孙福军 (687)

京郊耕地土壤有机质丰缺状况分析朱莉 李旭军 季卫 王立平 崔良满 (698)

辽宁昌图县玉米种植区棕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状况分析徐涛 张琳 徐志强 桑立君 申卓 刘丽丽 (700)

灌溉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姜东燕 于振文 (703)

秸秆还田与覆盖对植烟土壤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尚志强 (706)

石质褐土石榴园树盘不同覆盖效应的试验研究朱毅 李殿运 杜启兰 (709)

养分平衡法在黔东南州油菜测土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研究代勇 胡松 姚民英 刘业海 陈泽美 程红 (712)

糠醛渣全营养混合基质理化性质及对茄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闫治斌 秦嘉海 金自学 (715)

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原位测定方法高程达 孙向阳 栾亚宁 (718)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董秀茹 王秋兵 石水莲 (209)

农用地分等成果省级汇总技术研究赵寒冰 张永利 宁晓锋 王秋香 王振毅 孙伟杰 (214)

基于GIS的海涂围垦区土地资源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王繁 裘江海 周斌 徐建明 (218)

豫中黄土地区全新世土壤剖面成壤环境变化研究葛本伟 黄春长 庞奖励 李小平 李胜利 袁源 李燕 (223)

长江流域土壤水量平衡与植被旱度研究张伟东 肖莹 邰姗姗 王雪峰 (228)

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宋桂龙 韩烈保 李德颖 (233)

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杨小利 王劲松 (238)

不同风沙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苏里坦 宋郁东 陶辉 (244)

东北黑土活性有机碳、氮分布研究解宏图 李维福 郑立臣 (249)

不同施肥制度下冀东褐土肥力演化的主成分分析韩志卿 张电学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254)

云南省宜良县26年来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樊亚东 杨雪兰 杨清华 (260)

长期施肥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韩晓日 王玲莉 杨劲峰 战秀梅 刘小虎 王晔青 马玲玲 (266)

珠穆朗玛峰北坡土壤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初步研究唐学芳 孙辉 罗英 唐亚 祝其丽 (270)

河南南阳烟区土壤生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沈笑天 介晓磊 刘国顺 朱海滨 (27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宇万太 姜子绍 柳敏 赵鑫 (282)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区土壤微生物的立地条件效应靳正忠 雷加强 徐新文 李生宇 赵司峰 (287)

设施菜地土壤养分演变规律及对地下水威胁的研究刘兆辉 江丽华 张文君 郑福丽 王梅 林海涛 (293)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王娟 刘淑英 王平 吴银明 (299)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土壤酶活性孙权 王静芳 王振平 (304)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钾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王永东 李廷轩 张锡洲 冯娜娜 (309)

低分子有机酸/盐对森林暗棕壤铁的释放效应宋金凤 宋利臣 崔晓阳 王政权 (315)

施用稻草对酸性红壤活性铝的动态影响吕焕哲 王凯荣 谢小立 陈安磊 (321)

醋酸——醋酸铵缓冲体系中柠檬酸对高岭石的溶解特征胡华锋 王兴祥 介晓磊 李清曼 (325)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分析王激清 马文奇 江荣风 张福锁 (329)

有机-无机专用混配肥对烤烟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陆引罡 王家顺 赵承 谢永平 杨维富 (334)

不同钾肥对烤烟叶片钾和中性香气成分及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叶协锋 朱海滨 凌爱芬 喻奇伟 崔树毅 刘国顺 (338)

不同C/N有机物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杨振民 介晓磊 化党领 刘芳 刘世亮 韩富根 (344)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烟叶品质评价王子芳 秦建成 琴云云 高明 (349)

用蚕沙研制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试验研究周权锁 陈巍 沈小明 葛滢 刘美娟 (354)

淋洗法测试肥料氮素释放性能研究韩效钊 苏林 胡献国 陈敏 (360)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生理效应的研究任学坤 殷微微 胡远富 张合豫 刘梦红 赵姝 叶喜文 (364)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及其合理采样数的研究樊燕 刘洪斌 武伟 (369)

广东韩江三角洲南部农业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分析马瑾 周永章 窦磊 付善明 蔡立梅 (375)

黑土环境中乙草胺的微生物降解特征研究冯慧敏 何红波 武叶叶 张旭东 张明 (379)

氯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滕春红 陶波 (384)

茶园土壤中有机氯杀虫剂的残留状况研究史双昕 卢婉云 邵丁丁 黄业茹 (388)

土壤中恩诺沙星的吸附-解吸特性和生物学效应王丽平 章明奎 郑顺安 (393)

巢湖闸口区底泥重金属含量的研究张蓉 花日茂 孙凯 刘刚 (398)

洛川苹果园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郑国璋 岳乐平 (402)

线虫群落结构对外源添加不同浓度铜污染物的响应王世斌 张晓珂 李琪 (406)

安徽省主要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徐鸿志 常江 (411)

郑州市郊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变异及来源赵彦锋 孙志英 吴克宁 吕巧灵 (416)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及其研究进展杨成德 龙瑞军 陈秀蓉 薛莉 (421)

淹水土壤磷释放机理研究进展田娟 刘凌 董贵明 王桂凤 (426)

缓控释氮素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谷佳林 曹兵 李亚星 衣文平 杨宜斌 徐秋明 (431)

腹足纲土壤动物在监测和评价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孙雷 李武艳 胡玲 (435)

重金属在土壤载体中的行为和环境响应李其林 魏朝富 王定勇 吕家恪 谢德体 (441)

土壤中钒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矫旭东 滕彦国 (448)

甘肃中部地区砂田西瓜平衡施肥效应及效益研究李云祥 王光英 万兵全 刘谦 (453)

不同来源腐殖酸对土壤生化反应强度的影响贺婧 颜丽 (456)

第4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寒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生态适应性;群落演替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2)05-0083-07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生态屏障。青藏高原大部分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连片,面积辽阔,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8%,地带性草地为各类高寒草地,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漠更替分布。该地区草地水热条件差,生产力低,还有12%的草地目前难以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377-2003给出的定义,草地沙化是指不同气候带具沙质地表环境的草地受风蚀、水蚀、干旱、鼠虫害和人为不当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如长期超载过牧、不合理垦殖滥发樵采、滥挖药材等,使天然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土壤受侵蚀,土质变粗沙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物质流失,草地生产力减退,致使原非沙漠地区的草地,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的草地退化过程。沙化是引起青藏高寒草地持续退化和生产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我国广大草原区面临的一个重要生态问题,并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

1 土壤变化特征

1.1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1.1.1土壤机械组成 杨剑虹等提到,土壤颗粒是构成土壤结构的骨架,颗粒组成越复杂,越易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稳定性也就越高。齐雁冰在研究高寒草甸沙化土壤发生特性中表明,沙化导致土壤机械组成粗化,从淡栗钙土、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到流动风沙土,>0.05mm的砂粒增加,

1.1.2土壤孔性 容重、三相率与孔隙度是土壤孔性的综合指标。随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容重不断增大,固相率也不断增高,而孔隙度远远低于正常的土壤。有诸多学者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沙化土壤做出了相关的研究,王辉相关试验得出,随沙化程度加剧,容重依次增大而孔隙度相应减小。与无沙化草甸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甸0~20cm土层土壤容重依次提高6.43%、9.29%、12.86%和12.14%,土壤孔隙度分别减小7.19%、10.43%、14.61%和13.91%,到重度、极重度沙化草甸阶段,20~40cm土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已发生了较为显著的不良变化。范圣库等研究发现同样的结果,沙化土壤的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容重与固相率远高于正常的土壤,土壤总孔隙度相对一般土壤明显偏低。王进等也有同样地结论,随着沙漠化的发展,沙地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土壤硬度明显下降。

1.1.3土壤水分 风蚀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如容重、孔隙度以及沙土的机械组成等直接影响土壤湿度,并且对降水的再分配起着重要作用。常兆丰等在研究甘肃民勤县沙化土壤特征中报道,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其持水能力越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强烈,相反,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持水力就弱,沙质土壤则易干裂、沙化、活化和风蚀。王辉试验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沙化对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的影响强度随沙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强,在7月中旬,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甸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无沙化草甸降低57.65%、43.95%、64.77%和60.84%,土壤储水量依次降低54.92%、38.73%、60.17%和55.98%,且表层的比下层的降低更为显著。李春桃等研究东部沙化区域得到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W)可以影响土壤的密度,尤其在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W越低,密度越小,受风蚀影响越大,导致沙化程度加剧。不同学者不同研究结果均表明,草地沙化对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的影响深度随沙化程度的加剧而加深,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的大小依次为:天然>轻度沙化>中度沙化>重度沙化。由此表明随沙化程度的加剧,无论是高寒草甸还是干旱、半干旱草原,其涵养水源功能都逐步减弱。

1.2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1.2.1土壤有机质 陈懂懂在研究中提出,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其中,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能促进土壤矿物质的风化和养分的释放,提高其有效性;同时,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对酸、碱及有毒物质的缓冲能力。常庆瑞等胡在研究沙化地区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沙化地区土壤有机质极为贫乏,无植被覆盖的流动沙丘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年限较长的固定沙丘也仅有厚度不超过1cm的结皮层,而其他剖面和层次的有机质含量均在2.93g/kg以下,不同剖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流动沙丘,并且这种差异主要在表层。上述结果表明,荒漠化地区随着植被恢复,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但是腐殖化作用局限在表层,对整个土壤剖面的影响较小。王辉在研究玛曲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随沙化程度增加而显著减少,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甸与无沙化草甸相比,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下降了70.85%、80.31%、82.27%和80.24%,活性有机质含量依次降低了82.50%、95.43%、93.63%和97.24%,以活性有机质的降低最为显著,而且表层比下层的降低更显著。

1.2.2土壤pH值 土壤酸碱性不仅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及土壤离子的交换、运动、迁移和转换有直接作用,而且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并可改变土壤可溶性养分的含量。常庆瑞等研究发现,沙化地区土壤剖面均呈现中性至微碱性反应,不同剖面差异不明显,土壤pH均介于7.47~8.65;同一剖面表面层pH较低,不超过7.9,随土层加深pH缓慢升高,均在8.0以上,呈现出下部高、上部较低的趋势。王辉试验得出同样的结果,沙化使高寒草甸的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王艳等在川西北草原退化试验中得出,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pH也有所增加。张芳等在研究不同沙漠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pH发现,0~10cm

1.2.3土壤养分 杨剑虹等研究攀西地区草地沙化土壤养分特征的结果表明,在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母质土壤砂粒含量偏高,粘粒易流失,而土壤颗粒的团聚度和主要养分水平与土壤粒级呈极显著正相关,沙化导致大颗粒比例增大,亦不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Ronggui Wu和Tiessen H在研究青藏高原土壤样品时得出,退化土壤总N含量下降了33.28%。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减少土壤粘粒的损失,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冲刷和沙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高寒地区,风蚀导致地表有机质、N、P、K等营养元素不断流失,使土地生产力不断降低。王辉得出N素含量随沙化程度增加而显著减少,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甸与无沙化草甸相比土壤速效N含量分别降低80.12%、81.95%、82.08%和86.75%;沙化对土壤P、K含量影响相对较轻,表现为随沙化程度的增加而小幅减小的态势,且以极重度沙化阶段的减小较为明显;沙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也随沙化程度的增强而加深。王艳等分析,在沙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表现为土壤的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都是呈下降趋势,各土壤在剖面上的分布是表层>亚表层>底层,全钾含量略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变化不大。有机质与全N、全P、有效P、全K、有效K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 草地植被变化特征

2.1草地植被变化特征

2.1.1群落组成 沙化分为流动、半流动、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4个阶段。陈永生研究得出,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根据群落演替规律也表现出,植被从一、二年生草本逐渐被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取代。赵丽娅等在研究中发现,沙化草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密度随着沙漠化程度增加而下降,但下降速率因沙漠化发展阶段不同而异,从固定到半固定沙地是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密度下降最快的时期。吕世海等在研究中发现,呼伦贝尔草原随草地沙化程度的不断加重,未沙化和潜在沙化草地,建群植物主要是多年生丛生禾草;轻度沙化和中度沙化草地,建群植物则演替成蒿类半灌木,如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褐沙蒿(A.campestris)等;到严重沙化草地,则完全被季节性一、二年生植物如猪毛菜(Salsoa collina)等所替代,构成半干旱草原区沙化草地特有植被景观。曹子龙研究发现,沙化草地草群盖度和叶层高度均明显降低,其中,草群总盖度是22年前的60.7%,草本、灌木叶层高度分别是22年前的59.8%和91.6%;同时,原有优势植物如赖草、白草等减少,退化指示植物如虫实、猪毛菜等增加。在沙化过程中,各个地区均表现出相同或者类似的特征,即禾本科、莎草科等优势植物被杂草、有毒植物所替代,产草量也明显降低。王艳等研究发现在川西北草原沙化地区杂类草成为群落中主要的建群物种,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的比例非常小。

2.1.2物种多样性 常学礼、邬建国等在分析内蒙古沙化地区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沙漠化首先导致特有物种的绝灭,其次,稀有种和普通种,在沙漠化过程中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王辉研究表明,在高寒草甸沙化进程中,植被中的嵩草类比例不断减少,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其他草类所代替,到重度、极重度沙化草甸阶段,群落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结构组成已彻底改变。草地沙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2.1.3生物量 诸多研究表明,沙化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沙化程度加剧而迅速减小,到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草甸植被严重退化,其放牧利用价值已基本丧失。

2.2草地植物生态适应性

高寒草地植被从不同的生理、生态特征体现其对青藏高原独特气候的适应性。胁迫是指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植物只有不断对非生物胁迫环境做出响应,增强其抗性才能维持生存。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常年无夏,霜雪不断,年均气温大都低于5℃,气温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同时,该区日照长、辐射强、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由于青藏高原寒冷、干旱等独特的气候,该区沙化草地植被具有适应高寒环境胁迫的各种生理生态适应性,包括对寒冷胁迫、干旱胁迫、强辐射UV-B、盐化、草地鼠虫害以及放牧强度等6个方面的生态适应性。

2.2.1寒冷胁迫 羌塘地区1月均温

2.2.2干旱胁迫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均降水量100~300mm,80%集中在7~9月。而蒸发量均在2500~3300mm。不论外界对植物施加的胁迫是大气、土壤干旱还是土壤高含盐量,植物的重要反应之一是植物水势相应的增高或降低。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细胞和组织需要较低的水势和渗透势,以便在干旱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分来满足自身的生理、生化需要。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的旱生型作物其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根系发达,针叶,短生或叶小,叶有厚的角质层或绒毛,叶肉细胞及其间隙小,细胞小,细胞液渗透浓度高,蒸腾效率高,遇旱时气孔关闭。水分胁迫是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此外,还表现在气体交换的日变化特征上,CO2的同化高峰出现在上午,而H2O的蒸腾速率高峰则出现在下午,水分利用率上午高于下午。在大气饱和差小的上午尽可能多地同化CO2,提高水分利用率,这也是对干旱的沙漠环境的适应,是有利的生存策略。

2.2.3强辐射UV-B 青藏高原日照多,辐射强,并由东向西渐增。年太阳辐射为4000~8000MJ/m2,年日照时数在1500~3500h。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他吸收大量对生物有害的太阳紫外射(UV-B,280~320nm),了解植物对UV-B辐射的忍受能力、敏感性及其适应机理,会提高人们准确估计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UV-B辐射发生改变后对植物的潜在效应。UV-B辐射对基因调节主要集中在光合基因和类黄酮生物合成有关编码蛋白基因。有些植物具有白色毛皮或密生白色绒毛,能反射强光避免受到灼伤。

2.2.4盐化 青藏高原境内有大量的湖泊,是沼泽草原与盐化草原形成的基础。沙化土壤层含盐度较高,在0.2%~1.0%,盐分组成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的钠盐为主。草皮层不发育,地表可见盐斑、盐霜,局部结盐皮。土壤为粒状、屑粒状结构,砾石含量低,主要为粉砂粒和粘粒,质地为粘壤土或壤粘土,腐殖质含量为4.0%。范秀艳等研究发现,盐生牧草主要通过积累脯氨酸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盐生植物可作为生物治碱的首选植物,沙生植物也可作为防风固沙的优质牧草。

2.2.5草地鼠虫害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鼠害主要有属兔、草原田鼠、喜马拉雅旱獭。草地虫害主要有草原毛虫、草地螟、蝗虫、叶蛾、地老虎、蚜虫等。天然草地以草原毛虫危害最大,人工草地则以地老虎破坏最厉害。病虫害使牧草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显降低,表现在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等营养成分降低。天然草地的病虫害的发病率比人工草地要低,牧草通过抗病基因的表达,抵御病虫害。从而达到提高大面积牧草抗病能力。

2.2.6放牧强度 过度放牧是青藏高原草地沙化的重要原因。牧草叶片是家畜采食植物的主要部分,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牧草的生长速率不仅取决于叶片光合能力,而且还取决于牧草的萌蘖能力。摘除茎叶或适度重牧有利于牧草茎部休眠状态的蘖的发育,从而使蘖的密度增加。但是放牧条件下,随着蘖密度的增加,株体变小、蘖和株体重量减轻,草地牧草现存量下降。重牧情况下,许多幼叶被家畜采除,植物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效率降低,叶片的生活力减弱。同一放牧强度下,根茎型禾草无芒雀麦的分蘖数显著低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或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可见,放牧草地上,放牧强度是影响牧草分蘖能力的外部因素,草种特性是影响牧草分蘖能力的内部因素。师玉环研究沙生植物发现重度干扰下第1优势种沙生针茅(Stipa plareosa)重要值迅速降低而被高原芥(Christolea crassi folia)取代,群落特征发生质的变化。中度干扰下群落多样性程度最高,重度干扰下最低。

3 土壤一植被相互作用

根据不同学者相关分析表明,高寒草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变化和化学性质变化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土壤全氮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砂粒含量、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质及N、P、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表层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及N、P、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pH与土壤养分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王辉、王春杰等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土壤含水量与有机C、全N和C:N均呈显著性相关,土壤黏粒、有机C和全N这3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植物和土壤C:N、土壤容重与其他各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王进等相关试验表明,土壤黏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

沙化草地的土壤退化和植被退化相互作用,并具有负反馈效应。沙化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N、P、K含量及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含量、土壤pH、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沙化草地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生物量锐减和生产力的下降是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4 讨论和结论

(1)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高寒草地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机械组成粗化,砂粒含量线性增加,而粘粒含量则不断减少,土壤结构不稳定,向不良方向发展。土壤容重、固相率不断增高,而孔隙度远远低于正常的土壤,土壤硬度明显下降。草地沙化使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明显降低,且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的大小依次为天然>轻度沙化>中度沙化>重度沙化。

(2)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高寒草地中的土壤有机质随沙化程度增加而显著减少,降低比率高达70.85%~97.24%。沙化地区土壤剖面pH均呈现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并呈现出上部较低、下部偏高的趋势。土壤养分变化表现为土壤的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都是呈下降趋势。

(3)植被群落及变化特征。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草群盖度和叶层高度均明显降低,禾本科、莎草科等优势植物在植物群落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其优势地位被杂草、毒草类植物所取代,土壤种子库明显下降,同时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植物在个体生理特征上表现出了对寒冷胁迫、干旱胁迫、强辐射UV-B、盐化、草地鼠虫害以及放牧强度等6个方面的生态适应性。

第5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围场;植被恢复;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01

前言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1]。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当中,超过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2]。我国河北省北部超过60万人口,经境内贫困人口众多,而且集中,人口的逐渐增长与土地利用面积减少的矛盾逐渐凸显。当地在极端暴雨或干旱天气下极易造成泥沙流或沙尘暴,造成植被破坏,侵蚀土壤,导致薄土层全部流失,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水分、养分调蓄能力迅速降低[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冀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大生态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冀北地区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荒漠化治理实践,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严重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科学支撑,导致荒漠化治理成效不明显,存在荒漠化治理后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抵抗力弱,治理成果难以维系等一系列问题[4]。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诸多生态过程的载体,是植物群落更新演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5-8]。通过对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地上与地下相互作用关系及机理,进而为实现人工调控草原更新演替的进程提供科学依据[9-12]。但到目前为止,尽管对冀北地区生态系统单一生态过程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冀北地区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缺乏深入研究,其时空分异及其对荒漠化演替过程的响应尚无研究; 荒漠化环境经过人工更新演替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变化趋势如何,人工植被演替又怎样影响地下土壤的演变,以及构建怎样的草原植被才有利于该区域土壤性质的改善等问题,尚缺乏研究[13-18]。为此,本研究以冀北地区围场满族自治县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荒漠化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响应机制,以期为冀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草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卡伦后沟牧场,牧场中心坐标N41°56’8.78”,E116°45’45.09”,平均海拔高度1021m,处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山地的交接带、冀北山地森林与内蒙古草原的过渡带。研究区夏短冬长,盛行偏南风,属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寒温带向中温带过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多年平均降水373mm,其中6―8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80%,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28.7℃,多年平均气温5.1℃,全年日照时数为2704h,平均冻土深度90.2cm,土壤以山地棕壤、褐土为主,兼有少量的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灰色森林土、沼泽土,研究区位置图如下图1所示:

1.2 样方设置

在对研究区详细踏查的基础上,选取恢复治理荒漠化过程中的5个植被恢复措施为研究ο螅分别为空白区(对照)、水区(用洒水车洒水)、藻区(用洒水车对藻液进行喷洒)、草区(撒播苜蓿和沙打旺)和藻草区(用洒水车对藻液进行喷洒并撒播苜蓿和沙打旺)。针对这5个不同的植被恢复处理,分别在每个处理按照坡上、坡中、坡下进行样方设置,共设立了5×3个研究样方,每个样方的面积为20 m × 20 m,样方的详细情况见表1。

1.3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1.3.1 土壤样品采集

在各样地中心按蛇形方式选3个采样点,各点间距在5m之内。在各样点按照0~5cm、5~10cm和10~20cm的层次收集土壤样品,每个土壤层3次重复,均匀混合组成待测土样。荒漠化区域土壤很薄,部分仅有15cm左右,因此以0~20 cm土壤层中作为研究对象。

1.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容重、自然含水量采用环刀法和烘干法[19]; pH值采用2.5:1的水土比,用电位计法测定; 水解N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20]; 速效P采用碳酸氢钠浸提为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1]; 速效K采用中性乙酸铵提取为火焰光度计法测定[22];以上分析方法见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23]。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绘图,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 检验、多重比较(Duncan检验) 、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不同处理土壤的pH、容重、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如表2所示,不同处理土壤的pH、容重和土壤含水量不同,处理内的不同坡位的土壤pH、容重及含水量也不同。在同一区域内,坡上的土壤pH要大于坡中及坡下部位,即坡上部位的土壤更为碱性些。从土壤容重来看,有撒播草种的区域,其土壤容重要大于未撒播的,这可能与植物根系对土壤性质的改良作用有关。5个区域中的土壤含水量,空白区和洒水区域呈现典型的冀北干旱特征,其有些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不足1%,但喷洒藻种的藻区,其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不足草区和藻草区的含水量大,这说明草区和藻草区对改善当地土壤环境具有显著作用。

2.2 不同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的变化特征

如图2所示,不同处理的各层土壤速效氮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来说,空白区和只洒水的区域中,速效氮的含量要显著低于藻区、草区和藻草区(P

如图3所示,同处理的各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来说,5个处理区域的速效磷含量并无相差太大,有撒草种的草区及藻草区内速效磷含量要显著低于其它3区域(P0.05),根据以上特征变化可以得出,有草种的区域生长的植被较为丰富,可能对土壤速效磷的吸收更为强烈[26],因此在检测的土壤样品中含有的速效磷较少,而水区、空白区域及藻区内的植被种类和盖度几乎一样,该区植被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吸收也一样[27],并能维持较高的水平。

如图4所示,同处理的各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来说,空白区和水区内的速效钾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3个区域(P草区>藻草区,根据研究区内的植被生长状况可以看出,藻草区的植被盖度和多样性最好,草区次之,藻区最差,植被生长良好和旺盛的区域对钾肥的吸收利用率更高,所以造成钾肥的含量呈现这样的梯度变化。

3 结论

总的来说,围场荒漠区土壤理化性质总体变化特征:土壤pH为6.06~7.39,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0.21%~6.32%,土壤速效氮0.3~34.64mg/kg,速效磷0.08~0.8mg/kg,速效钾10.9~34.9mg/kg。此场荒漠^的土壤理化性质随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说,草区和藻草区的土壤容重和速效氮含量要高于其它区域,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要低于其它区域,土壤pH的含量在5个处理区域内无显著差异。撒播草种的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含水量要比未散播的区域好,增加降水对改善和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藻液区和空白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同,这是由于藻液喷洒后的时间段尚未完全发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本研究尚未对土壤有机质进行分析处理,再接下来的研究可以综合前几年的土壤理化性质对荒漠区植被恢复模式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张云峰,张红强,卞惠瑛. 基于遥感的矿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及驱动机制[J]. 煤炭学报,2016(08):2063-2070.

[2]彭华,闫罗彬,陈智,Scott SIMONSON,罗谷松. 中国南方湿润区红层荒漠化问题[J]. 地理学报,2015(11):1699-1707.

[3]王新军,赵成义,杨瑞红,李君.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化过程演变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5(06):1213-1225.

[4]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向茂西,刘海南,张云峰. 陕西省榆林市榆神府矿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变化[J]. 灾害学,2015(04):126-129.

[5]金远亮,彭华,闫罗彬,项跃武,王翔宇. 中国南方湿润区“荒漠化”问题讨论[J]. 地理科学进展,2015(06):772-780.

[6]郭瑞霞,管晓丹,张艳婷. 我国荒漠化主要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2015(03):505-513.

[7]李春兰,朝鲁门,包玉海,银山,张继权,阿拉腾图雅,包刚,胡日查,罗娟. 21世纪初期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5(03):556-564.

[8]吕爱锋,周磊,朱文彬. 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05):803-811.

[9]陈翔舜,高斌斌,王小军,张灿辉.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动态[J]. 中国沙漠,2014(04):970-974.

[10]韦振锋,任志远,张,张嘉琪. 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荒漠化空间特征[J]. 中国沙漠,2014(05):1230-1236.

[11]周建秀,谷雨,达来,刘志宁. 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遥感监测及动态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01):126-130.

[12]闫峰,吴波. 近40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3(06):987-996.

[13]陈芳淼. 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14]王涛,刘树林. 中国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纲要)[J]. 中国沙漠,2013(04):959-966.

[15]王占军,邱新华,唐志海,石海霞,赵婧婧. 宁夏1999―2009年土地荒漠化演变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沙漠,2013(02): 325-333.

[16]何磊,王超,别强,赵传燕. 利用MOD13Q1产品监测肯尼亚2001―2010年荒漠化动态[J]. 中国沙漠,2013(01): 46-52.

[17]郑伟,朱进忠. 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J]. 草业科学,2012(09):1340-1351.

[18]康蕾,张红旗. 新疆伊犁新垦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评价[J]. 资源科学,2012(05):896-902.

[19]孙建国,王涛,颜长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榆林市荒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J]. 中国沙漠,2012(03):625-630.

[20]李磊,李向义,林丽莎,王迎菊,薛伟.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玉米对不同荒漠化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J]. 生态学报,2012(02):578-587.

[21]崔夺,李玉霖,王新源,赵学勇,张铜会. 北方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沙漠,2011(04):868-872.

[22]殷贺,李正国,王仰麟,蔡福.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J]. 地理学报,2011(05):653-661.

[23]丁金枝,来利明,赵学春,朱林海,姜联合,郑元润. 荒漠化对毛乌素沙地土壤呼吸及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1(06):1594-1603.

[24]殷贺,李正国,王仰麟.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2011(03):345-352.

[25]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张小由,李玉霖,刘立超.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J]. 中国沙漠,2011(01):1-8.

[26]李玉霖,毛伟,赵学勇,张铜会.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2010(08):1716-1725.

第6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1.1实验材料

1.1.1采样点位布设参考中国东北地区土壤图[36],按照西辽河流域风沙土的地理分布,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样地,设置样方。在西辽河流域共设置样方5个,按上、中、下游划分,其中上游1个样品(哈拉道口镇),中游3个样品(东风镇、治安镇、余粮堡镇),下游1个样品(角干镇)。

1.1.2土壤样品的采集样方面积为60m×100m=6000m2,在样方内采用蛇形布点方法,采集0~20cm耕层土壤,取小样50~60个,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3~5kg,带回室内备用。

1.1.3土壤样品制备采用相对密度分组法和熊毅-傅积平改进的结合态腐殖质分组法[37-40]。轻组样品:称取样品10g,置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相对密度1.8的重液(溴仿与氯仿按1︰3.35配制)50mL,超声波分散10min,轻组有机物悬浮于重液上部,过滤后收集备用,重组部分沉于管底,重复3次,至样品中无轻组有机物为止,分离后的轻组用φ=95%乙醇冲洗3~5次,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5次,风干备用。重组样品:将用重液分离过程中沉于管底的重组样品用φ=95%乙醇冲洗3~5次,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5次,风干备用。此样品中含有松结态腐殖质(HⅠ)、稳结态腐殖质(HⅡ)和紧结态腐殖质(HⅢ)。稳结态腐殖质(HⅡ)和+紧结态腐殖质(HⅢ)样品:称取重组样品5g,置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0.1mol•L–1氢氧化钠50mL,连续提取3次,至提取液无色,提取出松结态腐殖质(HⅠ)。样品中剩有稳结态腐殖质(HⅡ)和紧结态腐殖质(HⅢ),复酸,提取后样品再加入0.1mol•L–1硫酸溶液50mL,使提取过程中被氢氧化钠破坏的腐殖质恢复原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风干备用。紧结态腐殖质(HⅢ)样品:称取重组样品5g,置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0.1mol•L–1氢氧化钠、0.1mol•L–1焦磷酸钠混合液50mL,连续提取3次,至提取液无色,提取出松结态腐殖质(HⅠ)和稳结态腐殖质(HⅡ),样品中仅剩有紧结态腐殖质(HⅢ),复酸,提取后样品再加入0.1mol•L–1硫酸溶液50mL,使提取过程中被氢氧化钠、焦磷酸钠破坏的腐殖质恢复原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风干备用。全去除腐殖质(H0)样品[41-42]:称取重组样品5g,置于100mL离心管中,加少量去离子水使之湿润,然后加入φ=30%过氧化氢10mL,连续加入2次,超声波分散10min,使有机无机复合体充分分散,再加入φ=30%过氧化氢10mL,至样品不再产生气泡。过量的过氧化氢用煮沸法去除。

1.2实验设计采用先吸附、后解吸的方法研究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的氨氮解吸特征。

1.2.1吸附实验设计称取制备样品2.5g,置于100mL聚乙烯塑料离心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氨氮标准溶液(用氯化铵(分析纯)配制,初始氨氮标准溶液浓度序列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mg•L–1)25mL。振荡吸附24h,静止平衡2h,上清液通过0.45μm微孔滤膜后,测定氨氮浓度,由初始氨氮浓度与平衡溶液氨氮浓度差值计算得出样品对氨氮的吸附量。每个样品设置3次重复。

1.2.2解吸实验设计[32]样品对氨氮达饱和吸附后,再加入0.02mg•L–1的KCl溶液25mL解吸,振荡解吸24h,静止平衡2h,上清液通过0.45μm微孔滤膜后,测定氨氮浓度,由此计算氨氮解吸量。每个样品设置3次重复。

1.3测试方法①平衡液中氨氮浓度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43];②沉积物有机组成采用相对密度分组法和熊毅-傅积平改进的结合态腐殖质分组法测定[37-40];③有机质含量采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37]。1.4计算方法

1.4.1吸附量计算方法由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与平衡溶液氨氮质量浓度的差值计算得出样品对氨氮的吸附量。计算公式如下:中:C0为初始氨氮质量浓度(mg•L–1);Ce为吸附平衡时氨氮质量浓度(mg•L–1);V为平衡溶液体积(mL);W为供试样品质量(g);eΓ为吸附平衡时吸附量(mg•kg–1).

1.4.2解吸量计算方法由解吸平衡溶液氨氮质量浓度计算得出样1.4.3解吸分配系数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的氨氮解吸附特征用Freundlich解吸方程来定量描述。Freundlich解吸方程为:式中:eD为解吸平衡时的解吸量(mg•kg–1);Ce为解吸平衡时液相中的吸附质浓度(mg•L–1);k为解吸分配系数,在一定平衡溶液质量浓度条件下,吸附质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比,可直观表征吸附剂对吸附质的解吸倾向的大小,k值越小,解吸倾向越大;n为解吸速率常数,表示随着吸附质溶液质量浓度的降低,解吸量增加的速度。式中:eD为解吸平衡时的解吸量(mg•kg–1);mD为最大解吸量(mg•kg–1),吸附质接近完全解吸时的解吸量;Ce为解吸平衡时液相中的吸附质质量浓度(mg•L–1);b为解吸作用的平衡常数,也叫做解吸系数(在一定温度下,mD和b对一定的吸附剂和吸附质来说是常数)。

1.4.3解吸迟滞性指数[45]描述吸附/解吸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吸附/解吸等温线都符合Freundlich拟合时,解吸迟滞性指数可以简化为(6)式。式中,ns和nd分别为吸附、解吸等温线Freundlich拟合的n值,TⅡ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0,解吸迟滞性越弱,解吸可逆性越强,反之,越接近1,解吸迟滞性越强,解吸可逆性越弱。

2结果与分析

2.1供试土壤样品有机组成特征供试土壤样品有机组成特征见表1。表1表明,风沙土中轻组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70%。但轻组在土壤中所占比例较小,平均为0.62%。轻组有机质仅占沙土有机质总量的1.43%。重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1%。重组有机质占沙土有机质总量的98.57%。重组中以紧结态腐殖质(相当于胡敏素)含量最高,占重组腐殖质的44.27%。其次为稳结态腐殖质,占重组腐殖质总量的35.01%。以松结态腐殖质含量最低,占重组腐殖质总量的20.72%。腐殖酸组成特征为:松结态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占松结态腐殖质总量的56.50%。稳结态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占稳结态腐殖质总量的69.25%。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HA/FA)为1.03。胡敏酸与富里酸加和与总有机碳比值((HA+FA)/TOC)为0.140,土壤有机质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所占的比例较小。

2.2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影响分别采用Freundlich解吸方程(式3)和Langmuir解吸方程(式4)对氨氮的解吸等温线进行拟合。拟合参数见表2。表2结果表明,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圴符合Langmuir解吸等温式,其R2在0.932~0.999之间。该解吸特征也符合Freundlich解吸等温式,其R2在0.898~0.999之间。不同有机组分的氨氮解吸比例(Dr)由大到小排序为轻组(0.94)>H0组(0.68)>重组(HⅠ+HⅡ+HⅢ)(0.58)>HⅡ+HⅢ组(0.33)>HⅢ组(0.23)。解吸迟滞性指系数(TⅡ)由大到小排序为HⅢ组(0.458)>HⅡ+HⅢ组(0.231)>重组HⅠ+HⅡ+HⅢ(0.067)>轻组(0.044)>H0组(0.021)。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研究[46]表明,沙土氨氮解吸比率Dr在0.44~0.99之间,平均为0.75,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在0.05~0.65之间,平均为0.29,全去除腐殖质的H0组的解吸比例接近于其平均值(0.75),重组(HⅠ+HⅡ+HⅢ)的解吸比例接近于其最小值(0.44)。HⅢ组和HⅡ+HⅢ组的解吸比例小于其最小值(0.44)。可见,轻组有机组分吸附的氨氮进入水体后重新释放的比例最大,对上覆水的环境风险最大,其次为全去除腐殖质的H0组;全去除腐殖质的H0组的解吸迟滞性指数最小,其次为轻组。重组有机组分吸附的氨氮进入水体后重新释放的比例较小,对上覆水的环境风险较小。

3讨论

3.1风沙土轻组有机组分氨氮解吸机理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轻组的化学成分发现[47-49],轻组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木质素二聚物、油脂、固醇、软木脂和脂肪酸。由此可以推断,轻组有机质除不同分解阶段的动植物残体外,还包括它们的分解产物可溶性的木质素二聚物、有机酸和脂肪酸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无定形的橡胶态有机组分。笔者研究证明,沙土中的轻组有机质是一类橡胶态胶体,氨氮在橡胶态组分区域内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橡胶态胶体对氨氮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氨氮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轻组有机组分携载的吸附态氨氮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4倍估算。

3.2风沙土重组有机组分氨氮解吸机理探讨研究表明,有机质是团聚体存在的胶结物质[50]。在团聚体的形成过程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氨氮在稳、紧结态腐殖质,特别是紧结态腐殖质的碳标化饱和吸附量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稳、紧结态腐殖质中存在孔隙填充方式的氨氮吸附。当前普遍认为导致吸附/解吸不可逆性的微观机理是吸附质在固体颗粒微孔隙中转变为亚稳态并造成吸附剂的不可逆形变[51]。氨氮在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颗粒微孔隙中的不可逆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降低的根本原因。一般认为,化合物解吸的滞后性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化合物与特殊吸附位点的结合不可逆[52],二是吸附到土壤有机质和无机矿物晶格中的化合物的解吸速度缓慢[53-54]。表2结果表明,HⅢ组(TⅡ=0.458)和HⅡ+HⅢ组(TⅡ=0.231)的氨氮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主要是腐殖质的作用,作为团聚体结构形成重要胶结物质的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对氨氮的解吸滞后性产生重要影响。重组有机组分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HⅡ+HⅢ组和HⅢ组携载的吸附态氨氮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58、0.33和0.23倍估算。

第7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脆的独特口感,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

    选择西充县香桃种植区,研究区内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的含量情况,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对香桃品质的影响,为开发香桃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嘉陵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属典型的紫色丘陵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研究区属中丘中谷,地形较宽展平缓,以丘陵、低山带坝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

    2 研究方法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DD2005201)、《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指南》(DD2005202)要求,利用国家标准地形图(1∶10万)的方里网,将工作区按0.25 km×0.25 km规格划分为网格状,野外调查时在基本网格内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采样密度为16个样/km2,采样深度均为20 cm表层土壤,在采样点周围20.0 m半径范围内采集5个点(放射状)的土柱组合为1件样品,各采样点的土壤类型和用地类型为单元内具有代表性的类型,以最大限度地代表基本网格内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样质量大于1.5 kg,样品经干燥、20目筛分后重量均大于或等于800 g。深度为桃树根系土的深度范围,采样深度为30~50 cm,区共采集了16件表层土壤样。

    按照不同成土母质和不同坡洪积区布置土壤垂向剖面采样点,垂向剖面深度为2.0 m,坡地以见到基岩为准,平坝区以见到地下水面为准。土壤分层显着的剖面,以腐殖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进行样品采集,分层不显着的剖面以1个样/20 cm等间距采样,揭露到基岩处采集了岩石样品。

    有机调查样,采样工具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挖泥铲。盛装样品的容器为聚乙烯自封袋,采样介质为20 cm土柱,每个采样点在设计点周围约50.0 m范围内相同土壤类型和用地类型中等量采集5个点组合为一件样品,样品重量约1 000 g,样品采集后即用聚乙烯自封袋盛装封存,贴上样品标签后再用自封袋封装,然后用布样袋套装,放入不透光的暗色样品箱中,低温保存,装箱的样品做到不随意搬动。

    表、深层土壤和剖面土壤样品均分析了砷、镉、汞、铅、铜、锌、铬和镍8个重金属元素,氮、磷、氧化钾3个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共12项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香桃种植的母本园区规模约13.33 hm2,采用加密采样,采集表层土壤样品8个,深层土壤样品8个,分析结果见表1.

    分析表1可知,香桃种植区表、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小,镉在表层土壤中平均含量略高于深层土壤,砷、铬、铜、镍、铅和锌在表层土壤中平均含量略低于深层土壤,说明本地区土壤受人为扰动较小,土壤环境基本保持原生状态,适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

    3.2 土壤营养元素与有机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表、深层土壤营养元素与有机质含量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营养元素氮、磷、钾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在表层土壤中丰富,在深层土壤中略贫,未出现较大差异。

    3.3 元素在垂向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在香桃种植区布设的两个垂向剖面分别编号为CM02、CM05,CM02深度2.5 m,垂直取样三个, CM05深度1.2 m,垂直取样四个,各剖面土壤中元素分布特征见图1~2.

    由图1可知,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镉、汞、铅含量明显高于母岩中的含量,大量元素氮、磷、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明显高于母岩。

    由图2可知,CM05剖面土壤由深层到表层,重金属元素镉、汞含量变化较明显,其他元素变化不明显,铬元素在表层含量较高;大量元素氮、磷表层比深层富集,钾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机质含量表层比深层明显富集,此种植区域曾施用有机肥。

    4 讨论

    1)香桃种植区域均为缓坡地带,管理均较精良,地质背景差异不大,土壤元素含量变化在表层50 cm以上变化不明显。

    2)土壤垂向剖面分析是土壤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识别自然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污染叠加影响,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微量元素在土壤垂向剖面上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趋势,即由地表向深处含量逐渐降低,从本文两个剖面元素分布特征来看,由地表至50 cm以下,元素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增减,一方面说明本区土壤受地质背景影响,土壤的成熟度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为影响的叠加扰动了土壤元素分布。

第8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 污染土壤 整治措施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使城市土壤受到侵蚀、酸化和硬化等,造成城市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城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使作物成为污染物被摄入人体,直接危及到城市市民的健康和安全,城市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将通过分析城市土壤污染的来源及特征、植物修复机理,提出城市园林绿化对策,以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一、城市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1.城市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废物(废渣、污水和垃圾等)的堆放以及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等,都有可能使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随之进入土壤。从土壤的自然属性角度考虑,引起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

(1)重金属污染。城市工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污泥浊水,加上在城市绿地中不断使用化肥,形成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当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即形成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难予彻底消除,可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积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2)化肥污染。在城市园林绿化和市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进入土壤后除一部分发挥作用之外,另一部分因其固有的稳定、不易分解特性被土壤固结而在土壤中累积,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超标,长此以往形成化肥土壤污染。同时由于施入过多的化肥,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雨水和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造成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及河流污染,导致环境污染。主要的化肥主要包括氮肥和磷肥。

(3)有机物污染。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作业中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及工业“三废”,形成洗涤剂、多氯联笨、酚、石油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旦进入土壤环境,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同时由于其独特的热稳定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和绝缘性能常造成严重的积累后果,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而且通过动植物转移到食物链中,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威胁。

(4)放射性污染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排泄、使用含放射性核素化肥、燃煤等产生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后危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安全,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有毒物质的分解进化能力,并且伴随着地表地质作用的进行,进入土壤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地表径流作用进入各种水源和大气环境中,危及地下水的饮用安全,造成放射性核素的扩散。

2.城市土壤污染特征

(1)污染隐蔽、表现滞后。各种有害物质在土壤中总是与土壤相结合,有的被土壤生物所分解或吸收,从而改变了其本来性质和特征,它们可被隐藏在土壤中或者以难以被识别发现的形式从土壤中排出,当土壤有害物质输送给农作物,再通过食物链损害人畜健康时,土壤本身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其生产能力,所以土壤污染往往较隐蔽。另外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出现问题会滞后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2)污染物容易被固定。在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中,多数是无机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都能与土壤有机质或矿物质相结合,长久地保存在土壤中,依靠稀释和自净化很难消除,无论它们如何转化,也很难离开土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成为顽固的环境污染问题。

(3)污染不可逆。一些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很难通过自然过程将其从土壤中清除或稀释,对生物体的危害和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难以恢复,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

(4)污染物容易累积。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容易迁移,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被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5)危害性大。一些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以及建筑施工时产生的深层土,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大气环境中,导致城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物通过城市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不仅如此,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将通过食物链传导到人类,从而影响人类健康。

二、园林绿化对策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生态和景观的双重功能,对于城市中大量的污染土壤,园林绿化工作应根据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绿化原则,在园林绿化实践中首先考虑环境可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利用植物修复机理,从园林绿化设计绿化植物选择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统一部署,达到既能在污染土壤上种植植物使其长势旺盛,又能通过绿色植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1.植物修复污染土壤机理

污染土壤传统的修复方法如排土填埋法、稀释法、淋洗法等,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扰动大。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能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吸收、转运并积累从而去除土壤中有害物质(包括放射性物质),被誉为一种经济绿色扰动小非破坏型的修复方式。

(1)植物吸取。植物吸取是指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的金属吸收,富集并转移到植物根部和地上茎叶,然后收割离地处理的过程,连续种植该植物,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研究表明植物可以通过根部吸收石油烃,并将吸收的有机化合物不同程度地蓄积在植物的根和茎叶器官。

(2)植物降解。植物降解技术是利用植物体内产生的酶把污染物质降解为无毒或毒性低的产物,其修复途径包括污染物质在植物体内转化和分解及在植物根分泌物酶的作用下引起的降解。这一过程可以是通过植物根系分泌到土壤中的酶来催化、将污染物质吸收到植物体后再将解、植物通过向根际分泌氨基酸等低分子有机物而刺激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间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根际微生物降解等。

(3)植物稳定。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或超累积植物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重金属被淋洗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其机理主要是通过金属在根部的积累、沉淀或根表吸收来加强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如,植物根系分泌物能改变土壤根际环境,可使多价态的Cr、Hg、As的价态和形态发生改变,影响其毒性效应。植物的根毛可直接从土壤交换吸附重金属增加根表固定。

2.园林绿化对策

(1)筛选培育超积累植物由于植物修复周期较长,如何提高植物的吸收效果、缩短修复周期是当前最受关注的问题,而选育超积累植物、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则是改进植物修复的关键。为了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对植物种及其变种进行筛选、得到对某一具体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超级修复潜力的植物,然后进行在苗圃中培育和生产。

(2)在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选择修复污染植物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首先应对绿化土壤进行调查,了解土壤中所含污染物,然后本着先治污后美化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者应了解各种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种植地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壤植物修复成果,结合园林绿化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植物品种,在被污染土壤上营造出既能适应又能修复土壤,且景色宜人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3)在园林施工时增加环境质量监测由于城市土壤与自然土壤相比,土壤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已经被污染,在园林施工时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制定绿化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对绿化地整地栽植技术排水流向施工中地处理等方面做出规定,不仅要实行工程质量和进度监理,更主要的是要进行环境质量监测。

第9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宝坻区;土壤质量;元素背景值;重金属污染;特色农业区

中图分类号:S151.9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13

土壤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矿物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研究土壤化学演化、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研究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土壤环境质量的基础数据;土壤污染特征揭示了土壤重金属元素表生富集、农作物毒害性、生态化学污染及潜在的生态危险。在分析研究宝坻区农业土壤质量各项指标的基础上,为科学评价土壤质量现状、提高土壤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1∶5万综合地质调查区位于天津市北部宝坻区,南北长65 km,东西宽45 km,面积约1 510 km2。宝坻区地处“九河下梢”,历史上曾因众多河流携带大量冲积物的不断淤积,形成了土壤的主要物质。本区土壤类型为潮土,又可细分为普通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和盐化湿潮土4个亚类。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为查明宝坻区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在充分考虑土壤特征、成土母质、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基础上,系统采集了表层及深层土壤样品。表层土壤采样密度为1个・km-2,采样深度0~20 cm,按每4 km2 采集1个进行组合样品分析;深层土壤采样密度每4 km2采集1个,采样深度80~100 cm,采集50 cm的土柱,按每16 km2采集1个进行组合样品分析[1]。

1.2 样品分析方法

对所有样土进行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 值等常规化验;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依据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标准进行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法测定;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单元素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

2.1.1 土壤酸碱程度 宝坻区土壤大部分呈碱性和弱碱性。弱碱性土壤面积1 289.41 km2,占土壤总面积的83.42%;碱性土壤面积250.17 km2,占土壤总面积的16.58%,主要分布在新开口-口东地区。

2.1.2 盐渍化土壤分布特征 宝坻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大于0.1%的盐渍化土壤约占总面积的56.91%[2],盐渍化类型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盐渍土和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土(表1)。

2.2 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征及成因分析

2.2.1 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背景值对比 从表2看出,常量元素分布特征是表层土Si、Na元素背景值高于深层土;表层土中Fe、Ca、Mg、K等元素背景值低于深层土。微量元素含量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分带性,表层土中P、N、S、Se、Pb、Cl、Cd、Hg等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深层土;Mn、Mo、I等元素背景值明显低于深层土[4]。

出现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布特征的原因是:表层土中Si、Na元素高背景值,而深层土中Fe、Ca、Mg、K等元素高背景值的原因主要与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有关。与深层土相比,表层土的母质中含河流相沉积物偏多,长石、石英等机械颗粒含量相对偏高,粘土矿物含量偏低。长石、石英等机械颗粒富含Si、Na元素,粘土矿物富含Fe、Mg等元素。Ca元素在深层土偏高主要与碳酸盐淋溶沉积作用有关。

表层土的P、N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底层土,主要与农田施肥、使用农药有关,其次为“三废”排放的影响;S元素在表层土中富集因素包括农田施肥、SO2降尘、土壤盐渍化等,Se、Pb、Cd、Hg等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富集主要与“三废”污染物有关[5];Cl元素在表层土中富集主要与土壤盐渍化有关;深层土壤Mn元素背景值偏高主要与土壤潜育化有关;由于I元素容易富集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所以表层土壤中I元素含量高与表层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关系密切。

2.2.2 宝坻区土壤背景值与天津和全国背景值对比 将宝坻区土壤背景值与天津市及全国土壤背景值进行比较,宝坻区土壤中Ca、Mg、S、Cl、I、Cu、Mn、As、Hg等元素含量与天津市背景值相比偏低,这与本区地势比天津市大部分地区偏高有关;Fe、Na、Si、Co、Cr、Ni、Zn、P、Pb等元素比天津市背景值偏高,这与本区土壤母质富含元素的特征有关[6]。

宝坻区土壤中Si元素含量偏低,Fe、Mg、K、Na等常量元素和多数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其原因是宝坻区地处九河下梢,大部分地势低洼,粘土分布面积大。本区粘土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富含Fe、Mg、K等元素,而且强烈吸附多种微量元素;Mo元素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与Mo元素地表环境下化学特征有关,在北方碱性土壤中其背景值较低;本区Hg元素背景值明显低于全国[7],说明本区土壤Hg污染程度比全国要轻。

2.3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选择宝坻区污染程度相对较高,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As、Cd、Cr、Cu、Hg、Ni、Pb、Zn作为土壤污染评价因子,以国家环保局1995年颁发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15618-1995)作为土壤污染评价标准值[8]。

As元素在表层土壤中不存在污染,表层土壤中As元素背景值区主要分布在史各庄-新开口-王卜庄-大钟庄以南地区,以北为尚清洁区,总体表现南部As元素含量比北部偏低。

土壤中Cd元素大部分为背景区或尚清洁区,背景区集中在史各庄-王卜庄-林亭口-大钟庄以南地区,总面积1 400.61 km2,占宝坻区总面积的92.80%,轻度污染土壤只分布在高家庄镇,总面积100.34 km2,占宝坻区总面积的7.20%。

表层土壤中Cr分为背景区或尚清洁区,在牛道口-口东-周良以西为背景区,以东为尚清洁区。Cu元素分为背景区或尚清洁区,其中牛道口-口东-黄庄以东为尚清洁区,以西为背景区。Hg元素处于背景区或尚清洁区,其中尚清洁区集中在宝坻城关镇附近。Ni元素在宝坻城关镇附近为轻度污染区,其余地区属背景区或尚清洁区,其中尚清洁区集中在牛道口-口东-大白庄以东。Pb元素只在城关镇、高家庄镇零星地区存在轻度污染,其余地区为背景区或尚清洁区。Zn元素处于背景区或尚清洁区,其中背景区主要集中在牛道口-口东-牛家牌以西地区,以东属尚清洁区。

宝坻区土壤综合污染程度见宝坻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图1)和宝坻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统计(表3)。

2.4 特色农业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2.4.1 林亭口“三辣”产品种植区 辣椒、大蒜、大葱俗称“三辣”。辣椒对土壤质量要求不甚严格,砂质土、粘土和壤土均能生长,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为宜。大葱、大蒜适宜在质地松散的砂质土或含有机质丰富的粘土中种植。大葱、大蒜的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弱,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因此土壤要保持湿润、富含有机质[9]。

宝坻“三辣”主要分布在林亭口镇,土壤为灰黑色中-重壤质湿潮土,在20~60 cm深度夹一层腐殖质,可作为补充植物营养物质的备用库。土壤母质为冲积、湖积沙质粘土。

林亭口附近“三辣”产区土壤特征:土壤多种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土壤呈弱碱性,有效N∶P∶K=10∶2∶20,CaO∶MgO∶K2O=70∶100∶107;土壤阳离子代换量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后劲;箭杆河从西北向东南从该乡流过,地形在此变缓,从上游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在此沉积;地势低洼,土壤湿润;土壤无盐渍化;水质好,水源有保证。

2.4.2 牛道口绿色农产品种植区 牛道口乡土壤为潮白河、河冲洪积砂质土及沙质粘土,土壤无盐渍化,本区为淡水区,地下水丰富,水质好,以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为主,并种植少量蔬菜。

本种植区土壤pH值一般为7.8~8.8,呈弱碱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属中等水平。与宝坻区土壤元素平均含量比较,Na、Si、Pb、P等元素含量明显偏高;K、Zn、B、Mo、Fe、Ca、Mg、S等多种营养元素含量不足,土壤肥力水平偏低;土壤中Hg、Cd、Cr等污染元素含量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质量标准,可作为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2.4.3 王卜庄特色农产品种植区 本种植区土壤母质为冲积、湖沼积砂质粘土,低洼区为湖沼积粘土,本种植区为全淡水区,水源为河水和井水,排水条件较好,是“三辣”产品集中产区,也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本种植区土壤pH值8.0~8.8,为弱碱性-碱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高,为25~30 cmol・kg-1。土壤有机质、全N、全P丰富,K、Zn、Mo等微量元素不足,N、P、K等营养元素比例基本合理,有毒有害元素含量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4.4 黄庄水稻种植区 本种植区土壤母质为冲积、湖沼积粘质沙土,低洼区为湖沼积粘土,本区地势低洼,土壤为轻度-中度盐渍化。全区为淡水区,灌溉水源为河水,排水条件较好,以种植水稻为主。

本种植区土壤pH值8.0~8.4,为弱碱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高,为20~30 cmol・kg-1,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全N、全K、有效Fe含量中等,有效N、全P含量不足,肥力潜力较高,有毒有害元素含量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可作为天津市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 段喜贵,沈光银,贺学琴,等.1∶5万天津市宝坻区综合地质调查报告[R].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2011.

[2] 王立艳,潘洁,于彩虹,等.天津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40-43.

[3] 天津市地质调查院.天津市国土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报告[R].天津市地质调查院,2003.

[4] 张国新,王秀莲,刘艳辉,等.河北滨海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59-62.

[5] 刘全,刘增效,张学斌,等.1∶25万天津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天津市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地质调查院,2005.

[6] 高伟,朱静华,高宝岩,等.天津设施蔬菜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地下水养分特征[J].华北农学报,2010,25(2):206-211.

[7] 洪春来,贾艳博,杨肖娥,等.农业土壤中Hg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生态效应[J].土壤通报,2007,38(3):590-596.

[8] 刘文辉,吴永强,李春亮,等.兰州-白银地区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J].物探与化探,2011,35(3):38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