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精选(九篇)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1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传统村镇,旅游发展,研究历程,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周庄、宏村和同里等一些传统村镇旅游的名声鹊起,目前中国传统村镇旅游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年历程,相关研究也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扩展加深。

1 概念界定与研究概况

1.1概念界定

(1)古村(镇)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古村(镇)就是那些上朔源头在明清之前、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聚落。但学术界却对此存在异议研究历程,争议的焦点即是在如何定义“古”字上。刘沛林(1997)[1]认为古村(镇)是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的村(镇);丁怀堂(2007)[2]认为只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村(镇)即为村(镇):一要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被记忆在这个村庄里面;二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个遗存包括物质的,还包括非物质的;三要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四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历史文化名村(镇)

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设置的一种保护制度,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村镇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又对此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认为历史文化村镇是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论文提纲格式。

(3)传统村镇

刘沛林(1997)[1]将古村镇与传统村镇进行对比,他认为二者基本是等同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陆林(2006)[3] 认为传统村镇是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研究历程,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的村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镇在概念上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传统村镇可以涵盖所有历史时期中保存完好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从众多传统村镇中评选出来的被专家认定为具有重大保护和纪念意义的传统村(镇)。古村落在时间上有一个区间限制,即明清之前的传统村(镇)。如图1-1所示:

 

图1—1

第2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城镇;协调发展

0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共754处,分布在129个国家。中国已经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共29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4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遗产21处。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国情、当地文化教育、历史传统、经济条件的发展与保护模式。

我国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高速发展,不断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黟县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南山区的腹地,县域面积858km2,至2005年底总人口9.85万人,城镇化水平28.8%,县城人口lI98万人。早在公元前600多年(西周时期)皖南山区就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22年(秦代)统一一中国(距今2200年前),就已设置黟县,是中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留下了乍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堪称“文物之乡”,199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1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有精良的建筑艺术遗存,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有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为人类研究乡土建筑、乡村建设史、地域历史、文化、艺术、经济提供r宝贵的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并于2001年5月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2月4日又被国家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学技术部等六部公布为中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黟县正从安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2众多文化遗产同绕黟县县城分布,形成组群古村落空间结构

除了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之外,伞县还有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距县城10km范围内的4个古村落——南屏村、关麓村、屏山村和碧山村。这些古村落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

1.3名村古镇紧密相依,空间结构既独立义联系

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名村、古镇和县城,既独立义紧密联系,相距在1Okm左右。从面、点卜看,名村古镇之问协调发展,相互补充。西递、宏村古村落叉与西递镇、宏村镇紧密相依,功能上瓦相融合,既有相对独立的占村落部分,又有镇的管理服务功能。镇的发展对古村落的保护形成一定的压力,然而古村落的保护对城镇的礼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4名城名村依山傍水,显现桃源意境

皖南古村落的选址建设,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利用,这既符合村落建设中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是保护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需求。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有祠堂、书院、牌坊、水口园林等,文化氛嗣浓郁。建筑风格和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组合丰富多彩,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木结构为主,以砖墙围合的木构架建筑。名镇名村座落在234kmz的盆地里,镇村四面环山,漳河等水系自西向东贯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显现了桃源意境。

2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面临拆建和破坏的压力,细化落实保护政策

古村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量的居民,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有许多不满意,古民居面临着被拆毁和改造的压力,对遗产原貌的真实性造成了影响。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改、扩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现代风格、或改变原有结构;少数古民居改变用途,破墙开窗用作旅游商业用房。与传统风貌很不协调,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风貌。保护好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必须进一步落实好古民居的新建和改扩建的保护规定,疏解和控制古村落新的建设。

2.2面临环境压力。内部环境整合与外部生态环境融合有待进一步强化

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来人口的环境压力和内部人口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不仅在其奉身,更重要的是它与自然环境的相结合,这就要求既要对占村落内部环境进行整治,保持原有风貌,又要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如古村落内部要注重对供电线路老化等各种管线的综合,注重防灾。

同时要注重对古村落大的环境背景进行保护,不断拓展旅游环境容量,注重外部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树木的砍伐造成的山体植被逐渐减少和水土流失。由于赖以生存的水溪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提高。古代村落的水系原形逐渐萎缩,对村落产生一定的影响。

2.3城镇、名村及一般古村落互相协调发展尚未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

城镇、名村和一般古村落协调发展框架尚未形成系统,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在有限的地域单元内。要维系原有的城、村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要注重环境容量的控制,明确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从宏观着眼,探索出一条适合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

2.4在经济发展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尚待进一步加快

2005年,黟县生产总值7.46亿元,人均内生产总值7200元。财政总收入6043万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7:35:38。2005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12.3万人次,直接收入7008万元,旅游总收入1.6亿元,经济发展呈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如何将范围小、人口少的黟县发展成为经济强县,必须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结合黟县文化遗产资源大县的特点,进行理念创新,构架新的产业优化升级模式,实现经济总量的腾飞。

3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对策

3.1坚持区域协同发展,融入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建成国内,至国际知名的文化及生态旅游胜地

安徽省委、省政府2001年提出了将“两山一湖”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两山一湖”地区是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面积约1万km,黟县是皖南旅游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山一湖”旅游区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负盛名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集中、密度高、品位优。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黟县应该紧紧围绕融人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构架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皖南旅游区域二级旅游地系统,成为黄金旅游线上的主要亮点之一。

3.2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坚持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就是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合理划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并划分不同等级、类型保护区,明确相应的保护管制措施和发展政策的要求。

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首先确定总体保护地区,并根据保护的对象相应确定分级保护范围。提出不同的管制措施,达到满足管理刚性的要求。根据黟县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和县城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区范同,将黟县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相对集中的地区划定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并与县城总体规划一致,进行整体保护。这样管理法定主体明确。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又能从全县范围完整地保护好古村落和大量的名胜古迹,保护好黟县古城的历史文化圈。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范嗣包括碧阳、西递、宏村、西武、碧山、龙江、泗溪7个乡,面积为374km2。其中古村落分布的盆地面积占234km(以山脊线为界划定)。在空间布局上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的用地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县城建设区、村镇建设区、生态敏感区。针对各功能区特征.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3.3一持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处理好古村落、历史街区保护与新区开发建设的关系

城镇建设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使文化遗产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网络。处理好古村落、历史街保护和新区开发的关系。

黟县县城建设要注重加强县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体现生态环境观,坚持“精巧、雅致、生态、徽韵”的原则,突出黟县特色。

坚持集聚发展策略,将下一级城镇的旅游服务功能,成规模地集中在县城布置,以减少镇的开发强度和对古村落环境的破坏。同时,不断提升县城的服务功能和核心带动作用,提升县城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品质。对东南人口开阔的田园风光,严格控制建设,以维系桃花源所描述的豁然开朗的意境。占村落新增配套完善补充的生活功能区应在古村落建设控制区以外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地点建设。

第3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古村落遗产旅游为现代人展现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古韵,带给人们一种与城市迥异的乡村生活旅游体验,因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和有效保护古村落遗产旅游,是当前亟需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给古村落遗产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建设目标。大部分建设目标,都与古村落遗址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赋予古村落遗址旅游新的使命,?槠浯?来新的生机。

首先是古村落遗产旅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需要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目前靠山靠水或有地上地下资源的地方,大部分都不再是农村。特别是古村落遗址多位于偏僻的乡村,很多属于老少边穷的贫困地区,发展古村落遗址旅游经济,能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因而,成为当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是机遇大好,前景广阔。

其次是古村落遗址旅游所独居的文化传承功能得到发扬光大。乡村文明建设也好,管理民主也好,都以村民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古村落遗址旅游文化,成为提升村民素质的重要载体。通过古村遗落旅游,将原本已逐渐消逝的农耕古老文明,依托住宅院落、宗祠寺庙等载体的修复并重现保存下来,增强了当地村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更进一步感受到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魅力,有助于村民自我约束,自我进步。

第三是促进了古村落遗址的修缮与保护。古村落遗址大部分年久失修,居住者个人又无力承担。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度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改善了古村落遗址的状况。

二、正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旅游经济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大幅推进,也使古村落遗产旅游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为破坏加剧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以及与其相关的旧村改造、道路动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古村落遗址的保护问题,轻则现代楼房乱建,造成与古村落遗址在格局上、风貌上的极不协调。重则盲目发展古村落旅游项目,拆掉真正的古建筑,去建仿古建筑、仿古街道,就连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也未能保留多少原来的古建筑。

(二)环境污染严重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对古村遗址的过度开发,导致出现两个严重影响环境污染的问题,一是开发本身打破了当地生态平衡,二是大量外地旅游者的集中涌入(以节假日最甚),结果很多旅游胜地变成污染重灾区。

(三)保护资金捉襟见肘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一般集中在新建商业项目和公共服务领域,现存古村落遗址因其修缮成本较大,单靠新农村建设所分配资金远远不够,只能对一些重要的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无法顾及其他。长此以往,大量的古村落遗址濒临灭绝,难以为继。

三、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遗产旅游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迅速推进,既为古村落遗址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求得发展,迎接挑战避免损失,关键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遗产旅游的关系。

(一)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融入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既包括翻两番等经济发展指标,也包括民主法治、民族素质等非经济指标,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居”,更是为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遗产旅游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要根据以上精神,把古村落遗址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保护贯穿始终。

(二)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进行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味的求大求样,重在体现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绝不能以损毁古村落遗址为代价,更不能盲目拆除。要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古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奠定新农村建设最坚实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石。

(三)辩证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合理安排开发利用项目,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又要有效保护好古村落遗址文化遗产,创造天人合一的和谐环境;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享受现代文明,又要整治好古村落格局风貌及其自然生态环境,延续历史的传承与记忆。

四、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完善保护古村落遗址的相关法规

目前,有关古村落遗址的保护的立法不多,仅有《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强化相关法规政策,重点要理清古村落遗址管理体制,着手解决文物国有化与古村落宅邸私有化的矛盾,清晰传统民居与公共空间产权定义,从根本上解决古村落遗址的保护问题。

(二)多方式筹集保护管理资金

各级政府要将古村落保护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建立“政府奖励基金”、“社会捐赠基金”,鼓励个人冠名出资建立相关公益基金,采取“发行”、互联网P2P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探索推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村民自筹、社会参与”的社会化保护运作方式,有效吸收民间资金,形成古村落保护资金筹措良性机制。

(三)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村民素质

着眼于古村落旅游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快旅游专业管理及其服务人才的的培养与引进。村民公约添加古村落遗址保护利用的各项规定,提高村民自觉保护意识,同时,把保护利用古村落遗址与维护村民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形成约束激励机制;鼓励村民借势发展自己的农家乐、民宿休闲、民居民俗和农业观光旅游,创造有利于古村落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4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小龙窝;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状分析

(一)村庄概况

小龙窝村村落占地面积约60.7公顷,核心保护范围面积5.59公顷,现有较完整的明清古院落45座,房屋800余间,公布认定的历史建筑157处。典型院落有田字院、品字院、吕字院、尚武院等;保存完整的有观音庙、三官庙、戏楼、宗祠等公共历史建筑,古建筑、古巷、古街道、古树、古井、古碾磨构成了古村落主要的物质文化遗存。龙窝传奇,名流诗赋,古村遗风,韩信假粮台、抗战石人洼,龙窝伏击战等非物遗产形成了名村重要的历史文化要素;村西龙窝寺为典型的摩崖石窟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省重点文保单位;村落布局,因山构筑,依势生变,错落有致,古朴素雅,院落毗连,街巷互通;村庄以层楼叠院、曲巷斜径为趣,以举架楼阁、碹石窑居为奇,石楼、石窑、石门柱、石巷、石道、石院面构成了不卑不亢,不陋不华的古村特色风貌,2008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

(二)历史文化特色

1、风貌完整的北方山地古村落

小龙窝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村落,村落因山构筑、随形生变,建筑籍山势之律使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势假建筑之韵彰显龙脉之气势,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村落风貌保存完整。不同层次和参差不齐的建筑,组成了一个个非几何的空间序列,一派原始古朴的农家建筑风貌,可谓山乡农居建筑的代表作。

2、气势宏伟的龙窝寺遗址

龙窝寺始建于北宋时期,原有山门、大殿、僧舍等建筑,到清咸丰年间已颇具规模。龙窝寺石窟不仅在中原地区,就是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既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摩崖石窟,又不是单一功能的佛寺。主殿山墙上的石刻佛龛造像,以圆雕、浮雕相结合,风格直追北魏,属于典型的摩崖造像龛。既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又有很强的历史价值。

3、富有地方特色的石建筑文化

小龙窝经历了900余年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部凝固的文化典籍,小龙窝人朝夕与石为伴,日积月累,代代相传,造就了这个规模宏大、特色独具的石头民俗文物群。石楼作品造型儒雅大方、庄重严谨、简洁有力,浑厚中有灵气,古朴中有典雅,平实古拙的石头农居,恢宏高大的石楼群;坚实古朴的古石窑,精雕细刻的石头门柱等。

4、历史街巷

村内较古老的大小街巷十余条,蜿蜒曲向、循环往复,如入迷宫,宽则不过一仞,窄则不抵十笏,街巷的铺装也是自然纯朴,多采用青石或卵石铺成。主要街巷有龙泉街、枣园巷、桥头巷、榆坪巷、槐岭巷、西场巷等六条古巷,总长1600余米。诸多支巷疏密有致地与主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村落的主要格局。

街巷两旁或是古式门楼,或是石头瓦房、石头窑洞、石头平房,古朴粗实的石墙石房与碎玉般的石街石巷相映成趣:房屋依高就低,顺势而建;街依房建,房与街齐;由近及远,呼应顾盼;虚实藏露,隐约其间。

5、宗族文化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

宗族文化的传统,即敬祖追宗。行为上表现为修宗谱、立宗祠、设义塾、举族合祭、重视血缘关系等。既体现了浓厚的宗族观念,也反映了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

立宗祠:现樊氏宗祠,建于清代,后多次重修与戏台对称而建。

义塾:义塾是保证宗族制度能够传诸久远的文化举措,樊家也是如此,他们筑堂为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为当地有名之庠,为宗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了文化上的保证。

风水思想:村落从选址到初具规模都带有风水思想的印记。小龙窝村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相对开敞、村落座实朝空,背阴包阳。河道由西向东,村中蜿蜒而过,秦皇古道顺河道而行,九条山脉延伸于村,势如群龙簇拥。村西龙窝寺,村东双龙桥(东桥),村西有“龙山桥”故称“龙窝村”。

民俗活动:村中旧有戏楼2座,历史悠久的晋剧团,成员以小龙窝村民为主,组建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井陉有名的“戏窝子”,向人们展示着传统艺术曾经的灿烂与辉煌。

二、古村落保护问题分析

(一)近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保护意识不强 ,在村落的部分空间布局上没能很好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小部分现代建筑使得古村的历史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整体形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新建建筑和古村落的风格协调与村民的经济现状间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古村落风貌保护与村落建设之间的关系将是长期的问题。

(二)外部文化的进入,使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改变,纯朴的民风、民俗及地方文化能否得以延续便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与其他古村落一样, 小龙窝村下一步建设需要解决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古村落的价值并没有被居民完全的认识,拆除历史建筑,损坏其构件、雕刻、装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所以,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保护意识。另外,一些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已经被不法分子盗走, 村民们并没有防范意识,需要在今后加大普法力度,加强管理,更好得保护古村落的风貌。

(四)由于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根本解决,群众生活较为不便。尤其是旱厕,煤堆,垃圾以及原煤燃烧严 重影响了古村的环境卫生。

三、小龙窝村可持续发展探讨

古村落是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一种,它在历史、艺术、建筑、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小龙窝村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做好古村落保护规划

核心保护范围内集中了现存的大部分历史建筑,对其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宜区别对待,分别采用保存、保护、修缮、更新等措施予以整治。该区域最大限度地包含着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历史建(构)筑物,是体现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地段。在保护整治中, 要求“空间结构完整,传统风貌完好,视觉景观连续”。

重点保护点包括石楼局、礓礤顶大院、田字院、品字院、吕字院、尚武院等重要历史建筑、院落以及龙泉街、枣园巷、榆坪巷、西场巷、槐岭巷五条主要历史街巷。

(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古村落,很多地方只要一提到古村落,必提旅游发展,当然靠旅游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和方向,但不能都限制在旅游上。小龙窝地处形态西部山区,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旅游客流量,而且旅游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大资金量的投入,成本较高,资金回笼周期长。小龙窝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及资源优势指导村民发展柿子、苹果、桑葚、樱桃、蘑菇等项目的种植,利用荒山发展散养家畜、家禽等项目。这些项目也可以结合旅游举办乡村游、采摘节等。所以说小龙窝应该两个产业同时发展,一是发展种植、养殖业,同时系统的、逐步的发展旅游业,逐步的将小龙窝的历史文化保护同产业发展相协调起来。

(三)争取政府及社会资金

资金问题一直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在发展初期,各项维护、保护资金缺口较大,为做好小龙窝的保护与整治,在发展初期,应积极争取政府的专项保护资金,并广泛争取社会上的建设资金,用于各类建筑的保护、维修、整治、更新。同时鼓励居民自己维修住房,政府进行一部分资金补贴。待各项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可以成立村民入股的股份制公司管理体制,更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管理热情。

四、结语

小龙窝是典型的北方山区古村落的典型,它的建筑布局、形式、材料、结构、等具有很高的规划、建筑、艺术、文化的价值,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做好小龙窝的保护规划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需要。小龙窝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做好保护规划,发展产业规划,在稳健、平衡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2,14-16.

2、王平妤 黄耕.以旅游带动集镇发展的规划策略初探——以重庆黔江灈水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第5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石屏郑营古村落;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郑营村概况

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东南部,地处宝秀坝区;北边隔赤瑞湖与宝秀镇相望,南边紧靠郑家山麓,西边近邻张向寨、吴营,可眺望秀山,东边连接张本寨;距县城10余公里。国土面积4.44平方公里,耕地2080亩,总人口2976人,居住着汉、彝、傣、哈等民族。

郑营村是一个有着600余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旅游资源丰富。民居房屋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均由对称式严密单体结构组合而成,方位皆座南朝北。其历史文化主要通过民居建筑、宗祠、道观、学校及地理环境等自然景观反映,村内的宗祠、楼阁、学校和典型民居建筑,集宝塔古刹的巍峨壮观、宫殿寺庙的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的玲珑别致与古典园林的幽静淡雅。身入其境,使人感受到儒家文化浓厚的熏陶氛围、道德规范礼仪的严格约束和宗法制度的等级森严。1999年1月19日,石屏县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郑营村的旅游开发现状

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郑营村,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军营式古村落整体格局,有着明清滇南乡村特色风貌与传统社会人文环境的原生态特点,被称为“云南第一村”,是部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世界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

从21世纪开始,有关部门对郑营村进行开发,开发的基本现状如下:

一是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郑营古村落开发仅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把居民进行搬迁,然后把古村落开辟为景点进行售票。这种开发尚处于最原始的起步阶段。

二是村民对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由于缺乏对自身旅游资源的清晰认识,大部分村民尚未意识到郑营古村落开发将会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甚至于简单地认为旅游开发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

三是开发目前还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商的投资。如何把郑营这座六百多年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开发出来,实在是石屏县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既要做到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又要使旅游资源全方位得以开发,还要有充足的资金和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四是开发缺乏村民的参与。当前郑营古村落的开发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开发商还未介入,村民更没有参与其中。郑营村大部分的青壮年男女除了农忙都在外打工。也就是说,郑营古村落开发至今对于广大村民并无实质性的意义。

三、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独特的旅游资源

1.文化超强生命力的魅力

郑营古村落历经600余年而能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与同时代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村相比,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也足以吸引人们前来一探究竟,寻找答案。不但如此,郑营也是一座云南汉文化发展的缩影图,更是云南三大汉文化卷之一的石屏—建水文化圈的一块基石。它饱含着郑营人的勤劳和智慧及历尽沧桑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一切造就了郑营古村落在现代文明中独特的魅力。这种与现代文明形成强烈反差的独特吸引力对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里的人们更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2.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郑营是云南省公布第一个历史文化名村,也是第四批部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的村落不计其数,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并不多,在云南更是屈指可数。这就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的金字招牌。600多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一个有着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精神文化遗产的郑营。陈氏宗祠、陈氏民居、郑氏宗祠、司马第、秀山寺、长春玉皇阁、张一甲、张汉、陈均等这些郑营的独特的文化财富彰显着“云南第一村”的魅力。

(二)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潜力无可估量

当前郑营古村落的开发只是对古民居经过简单处理后就直接开门迎客,既没有对整个古村落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科学专业性的评估,又没有制定标准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案,更没有开发商与村民们的参与,因而旅游开发尚处于自发的原始简单卖门票阶段。所以郑营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郑营古村落在未来的云南旅游发展中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三)中国文化旅游热方兴未艾

2011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主题是“中华文化游”,这就意味着文化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国家旅游的火热卖点。对于郑营古村落开发而言,这将是很好的机遇。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强势反弹,已经预示着世界经济危机后中国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已经到来。世界旅游组织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旅游发展的看好,更加对中国旅游开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外部环境对郑营旅游开发十分有利的情况下,郑营更应该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四)新农村建设的强势东风

自从2005年10月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至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郑营的新农村建设如今也是成就显著。2006年,郑营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州级文明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完成323国道至郑营村3.1公里硬化路面工程,完成郑营西寨门至大田坝心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已修复张本寨至郑营的石板路。安全饮水工程已基本实现家家户户安装自来水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电视、电话已基本普及到户。由于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郑营村生态环境也相应有所改善。新农村建设这股强劲的东风,显然已经为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又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五)软环境优越

郑营村6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潜移默化造就了郑营村温柔敦厚的古朴民风。笔者第一次和朋友到郑营,当时天色已晚却没有住宿的地方,又不知道宝秀镇的具体位置。后来多亏一家农家乐李大叔的帮助,他用矿灯把我和朋友送了好几里地,直到确定我们可以顺利到达宝秀镇才回。当时我和朋友对这位非亲非故的李大叔甚是感动,为郑营民风之淳朴赞叹不已。郑营淳朴的民风,正是开发旅游业最可宝贵的软环境实力。而这种软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甚至超出了旅游资源本身的吸引力。(备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石屏县旅游局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1]田里.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6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 破坏性建设 营建智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截止至2011年12月,根据中国社会蓝皮书的数字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有将近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随着旧城的扩张和新城的兴建,与之相适应的建造规划理念应运而生,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国家化大都市的口号,甚至出现了建设大西安、大沈阳、大广州这样超大型城市的宏伟蓝图,在拆旧建新,拆新建新的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之下,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正在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8个,近年来,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性建设屡见不鲜,如南京“老城南事件”,城市里原汁原味的民居古建和特色街巷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和简单粗糙的仿古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变成一种经济行为,表面上文化搭台,实际是经济唱戏,以“保护”的名义大兴土木,使得古城古风不存、新颜不靓,保护政策得不到落实,保护工程缺少文化质量验收的种种景象不得不让人们担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殊文物形式,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新与旧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是决定名城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座城市兴衰的重要条件,好比一个人肌体与精神的关系,健康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相互作用,焕发城市的生命力。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存在生态环境差、生活在旧城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等情况,一方面的原因是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整体下降,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名城保护的思路出现偏差,盲目的走现代化道路,城市建设的高速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忽视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发展原则。

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相较于其他城市所独有的优势,也是城市魅力所在,一些人把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看成是与现代化建设对立矛盾的方面, 把传统特色看作是落后的标志, 采取摒弃的态度,拆除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兴建商业步行街和仿古建筑,新建筑与老建筑风格相差迥异,例如在佛教圣地建音乐喷泉,这些假古董大部分从颜色、用料和结构各个方面都与史实向去甚远,虽达到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但经不起文化质量的考量,无论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蕴,都缺乏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文化是城市竞争的软实力,城市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离不开人的活动,建筑物在物质层面构筑了城市的外在风格,人情味却赋予了场所更多的可读性,与过去相比,现代化住宅小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居住形式,单位面积的容积率大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人与人在情感上却缺乏沟通而日渐疏远,城市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亦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传统特色和地域特色,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正在使历史文化名城呈现“千城一面”发展趋势。

二.古村落空间文化价值认定

“古村落”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含义。中国古村落的建造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与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环境中的反应,祖先在从事建造活动中将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将生活环境与生存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物质的有机循环和居住的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景观和建筑的意象表现为一定地域的人所创造的村落空间形象, 同时也通过各种村落形象来表达和反映着这些人的文化思想。

首先,古村落反映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态意象,受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村落从选址到布局无不 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形成“山―水―田―院”的村落布局, 《宅经》把大地看做是整体、有机的,认为选择良好居住地的前提是“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 为毛发”。因此,基本上古村落都以注重与自然山水 风光的融合为首要特征, 另外,祖先特别注意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建造屋舍,大多数民居都具有冬暖夏凉、不易损毁、节能减排等特点,值得现代建筑借鉴。

其次,古村落的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古村落的建筑风格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以陕西为例,处于黄土高原地带的陕北古村落以窑洞为主,土与石是建筑的基本材料, 样式为下方上圆的纵深式洞穴, 与周边的黄土地貌融为一体,形成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 ,处于秦巴山地的陕南古村落以板屋为主,木与石是建筑的主要材料, 木柱木梁,木板门面,样式简单, 加之依山伴水,青绿相间,很有一番江南味道。当然,在存在差异个性的同时,古村落的建 筑艺术也存在着巨大的共性,例如传统民居的“三雕”艺术,内容广泛,技艺精湛,充分体现了祖先“境由心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再次,古村落彰显民俗文化底蕴, 是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代表。古村落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独特的地面文物建筑,而且还因为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乡村文化伦理宗教资源。古村落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 说,有家族兴盛衰落的记载 ,有祖宗的遗训族规。古村落 是民俗文化的摇篮 ,它有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其内容根植于耕读、节庆、婚丧、方言、信仰,以及生活习 俗、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载体中。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村的 封建思想、宗法制度和族权观念,是我国古代自然村落封 建社会的缩影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成为村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

三.古村落与历史文名城保护的关系

古村落营建的生态智慧为可以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从村落选址来看,风水学说阐述了建筑与天象、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和选择,已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创造了适宜人们长期居住繁衍生息的良好生态环境。我国古村落民居就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典范”,其技术特征表现为充分的本土化、在经济方面具有成本低、建造技术简单、注重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回收,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哲学,在当今城市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灵感。

古村落内丰富的民居建筑形式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仿古建筑工程,仿古建筑是对传统建筑方式的延续,使祖先的优秀建筑智慧在今天得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建造之初就应秉承一份对后世子孙的责任,设计师应深入考察古村落内的建筑遗存,遵循传统建筑的材料、用色、结构、等级划分,从整体设计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区域内各个因素的平衡,创造出优秀的仿古建筑精品,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品位。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 和谐的人居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8:122.

第7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保护;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jiangxi dragon the ancient village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planning thought to explore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

Keywords: prote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对于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设计者往往过多关注古村现存的整体景观风貌、布局形态、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却忽略了古村内在成因、生长状态及历史价值的探究。此种保护规划下的古村,犹如失去了灵魂的生命体,难以发掘古村原有的特色及魅力。本文结合江西宁都东龙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实践,探索古村整体保护、有机保护的规划思路。一 东龙简介

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76年)的东龙古村,座落于江西省宁都县城东南40余公里处的一个山间盆地里。盆地中阡陌纵横、景如诗画,村中小巷幽径、古建错落有致,令人流连忘返。这座环境秀美、古蕴深厚的村落,是清初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李腾蛟的家乡,对于赣南客家文化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 现状概况

1.东龙古村自然环境优美,青山环绕,百塘似镜。

古村被青山环绕,双溪环抱,整体为 “以环境为本”的格局——平缓向阳地带用作农田,祠堂、民居多依山而建,其间有近百口大小池塘,给村落增添了“绿水倒映青山”的美景。

2.东龙古村传统聚落形态保存基本完整。

村落选址以山川形势为要素,地势险峻,具有极高的封闭性。结合山脊设置隘亭、寨堡及守护神庙共同构成了古村落的安全防线。

古村以宗祠、神庙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延续至今。位于村庄中轴北部,以李氏宗祠(分为上祠、下祠)为主的祖先祭祀空间;村庄中轴南部的玉皇宫、中轴北部胡公庙(凌霄胜阁)为主的神明祭祀空间;村东南部以房祠、民宅为主的人居空间,其中心的古巷道是东龙集会点。三个空间用阡陌、道路相连接,连同村西南的生态农田,被周边群山围合在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古村聚落。

3.水口景观明晰可辨。

村庄西部水口景观明晰而气势磅礴,在国内少有,极具保护价值。水口上跨古桥,旁依建于山顶的七层 “文峰塔”,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存约建于清初。

4.现存古建筑保存完好。

东龙村内保留有近50座祠堂及三座神庙,尤以位于村庄中轴的宗祠、神庙为代表,且多处建筑有历史刻字可考证。建筑风格受福建、广东影响较多,无大规模毁坏过程,存在不同时期建筑风格叠加在同幢建筑的情况。

建筑外观庄重、分区明确、工艺精湛,能反映客家古建筑艺术水平。如“东里一望”为多年建成的客家围屋结构,独栋落于村庄西南,朝向东北;明代始建的“李氏下祠”,为府第式砖木框架结构,墀前建有一少见的拐弯照壁;升闻祠大门处有罕见的开口石狮装饰;现保存完好“育斋翁祠”小而精美,使用彩色木绘的半构架较为少见,极具保护价值。

5.东龙古村传统文化民俗流传至今。

东龙是显著的赣南客家古村落。李氏家谱400年无断代,其中记载有须严格遵守的封建等级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作为全村共同认可的存在方式。作为宁都九族之一,历代均有尊教重学之风,村中庙、水口、书院、义仓、塔等文化设备皆具。东龙全村李氏一个姓,但有两个分支,且各盖祠堂,国内较为罕见。

东龙其民俗活动非常活跃,主要有闹花灯、舞龙灯、搬桥梆灯、唱采茶戏、演傀儡戏、庙会、游神、拉藤等。

村内传统经济以封建经济为主,村民口粮多由外地佃农提供,村内土地多用以栽种白莲(曾用于上贡,又称“贡莲”)、泽泻(中药)、糯米、烟叶、大蒜、鮟鱼等经济作物。东龙地处宁、石边界,距离福建较近,民国以前,有不少村民常年在外从事农副产品方面的商业经营活动。

三 保护思路生成

1.浅层次保护:物质环境保护及精神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规划进行的初期,在对东龙古村建筑空间环境及人文民俗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保护框架。研究范围为周边山体围合的聚居空间,保护范围则确定为村庄建成区范围。保护规划以村庄聚落的物质环境保护为重点,其主要内容是:(1)保护历史文化古村的整体环境景观风貌。包括古村轮廓线、平面与空间总体格局、建筑群体的相互关系等;(2)保护街道、巷弄形成的历史布局聚落形态、建筑风格、空间尺度与结构;(3)保护文保单位建筑、保护建筑、一般历史建筑等文物古迹与历史环境要素;(4)保护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变革、民俗风情等。

这样的保护框架看似严格遵循保护规划规范,但极易使古村保护止于表面,流于形式,最终仅仅成为国内被保护的众多古村之一。

2.深层次:深入挖掘村庄的特色、有特殊价值的遗产,在此基础上对古村进行整体保护。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对东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而揭去面纱的东龙古村的魅力也初露端倪。中外专家学者赞誉曰: “中国江南第一宗祠”、 “宁都早期客家摇篮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东龙,一个有着清新空气、古隘、宗祠和美丽小山的村庄。”……东龙的美丽是否实至名归?古村魅力何在?于是深入挖掘村庄的特色、有特殊价值的遗产即成为我们保护规划中期研究的方向,而现存家谱、历史建筑碑记、旗杆石刻字等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历史依据。

经过多次专家座谈,保护规划对东龙古村的研究范围延伸到周边山脊起围合的整个东龙盆地,保护范围为盆地中央的村庄聚落。对东龙古村自身的魅力和特色进行发掘、对村庄进行准确定位,则成为研究重点。保护对象是东龙特色人文景观所依存的建筑格局及景观环境空间,重点保护独具东龙特色的非物质人文要素及物质空间环境。保护思路在于重点细致保护与合理运作相结合,达成整村的有机保护。

四. 规划定位及保护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定位主要考虑因素为古村地域的特色性及差异性。之于国内:村庄共同认可的自有的礼教制度、宗祠文化;之于江西:古村特有的客家聚落形态——风水格局、以环境为本的布局形态;之于村落:深入研究村庄历史、社会、人文特色,讲述东龙自己的故事。

1.东龙古村规划定位:集完整的相融于自然的古村落格局、严格遵守的传统礼制体系,独特的客家宗祠文化为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人文意义的客家历史文化名村。

2.保护规划指导思想:

(1)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保护好东龙地域内的文物古迹、古村聚落形态及生存环境,保护和延续古村的传统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传承和揭示东龙古村的历史文化传统。

(2)正确理解东龙古村的历史价值、保护的内涵和意义,以保护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形成传统古村格局的整体环境价值等。

(3) 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手段,采取积极保护的方法,在保护历史文化地域的同时,注意保持古村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历史文脉的延续。

(4)分级保护。在不破坏整体价值的前提下,根据其历史价值的重要性、保存现状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将古村划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次,另在增设环境协调区。对于重点保护建筑,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具体保护措施。

(5)做好对历史街巷、重要历史古迹及非物质文化的细致深层保护。对重要古迹进行统一登记、鉴定、建档;整理、挖掘、恢复东龙传统文化民俗,合理利用现存的建筑场所,展示民俗工艺、传统宗族礼制等文化。

(6)恢复东龙古村景观风貌,对古村及周边环境划定生态景观控制区。调整土地使用性质,完善公共及旅游服务设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及防灾体系的建设。

(7)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利用东龙村的现有有利条件,发展特色的赣南客家文化旅游,建设和谐新农村,促进古村落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8)分期实施规划目标。保护规划应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实施,分期落实,以求减少损失,追求最大限度的效益。

五.结束语

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不在少数,如何更好的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规划研究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第8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95-04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就已经开始,而真正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还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进入21世纪后,先后分五批将181个建制镇和169个村庄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虽然有了上述一些村落受到了保护,但比较起广大而丰富的乡村资源,保护的力度和数量远远不够,而且被作为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的许多地方大多关注了其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多,因此,许多的村落文化遗产遭受着因为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巨大破坏。中国广大的民间文化就存在于民间,村落几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最后屏障,如果村落没有了,那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继续生存下去是个严峻的问题。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失去对其生存空间的保护,本身也是不完善的。冯骥才先生早在2006年4月27日的《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一文中就指出:“古村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注入现代科技的生活含量,也需要改建甚至重建。新建和重建的关系主要是注意文脉上的联系,要注重原汁原味。我们讲原汁原味,实际就是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局限性就是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局限性就是历史的美。”他那时候已经看到了新农村运动可能对传统村落造成破坏,提出了保持乡村的历史真实性的问题。这对当时的村落保护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路。也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古村落保护在所有文化遗产里,“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古村落这个遗产是最大的。首先,它悠久而博大。历史地看,我们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从村庄式的小聚落发展起来的。第二,在农耕时代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一个文化的容器。第三,我们的古村落不仅有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价值、见证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多方面的价值,最重要的一个价值是它的精神价值。我必须大声说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文化的根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农村,少数民族的文化全部在农村。无论从规模、内涵还是价值来讲,古村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遗产”。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近10年的今天,行走在一线的保护工作者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非遗后时代”②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任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传统村落继续衰败下去,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在2006年和2007年的政协会议上,冯骥才先生先后提出两个提案:《关于规划新农村建设要提前注重文化保护问题的提案》和《关于建议重要的古村镇抓紧建立小型博物馆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已经前瞻性地意识到古村落或者传统村落可能遭受到的命运,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艰巨性。2011年9月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冯骥才先生关于紧急抢救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呼吁得到了总理的高度重视,2012年4月16日,国家三部一局《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

那么什么样的传统村落值得保护,该怎样保护,冯骥才先生经过长时间的田野考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关于古村落或者传统村落的标准有四条:第一,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都被村落记忆着;第二,应该有较完整的一个规划体系,比如较完整的村貌、建筑、街道以及庙宇、戏台、桥梁、水井、碑石等,应该是一个基本完整的体系;第三,应该有比较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包括各种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第四,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它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按这些标准确定是古村落了,就一定要保护,绝对不能破坏,这是原则。③这个标准基本上涵盖了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而且重要的是过去的古村落保护着重村落的文物保护价值,这次的传统村落扩大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也是为了防止在对村落进行保护中导致村落的“空巢化”现象。④因为,中国的传统村落千姿百态,要想对每一个地方的传统村落采用统一的保护方法是不科学的。所以,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要经常亲临现场,掌握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从而为当地规划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后沟古村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因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2005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的调查和奔走呼吁,特别是后沟古村被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唯一的古村落调查范本后,这里逐渐蜚声海内外。”⑤经过学者和政府的合力,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村落获得了新生,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后沟村保护的经验也同时启发我们,实地考察和科学规划的重要性。在对山西传统村落的走访中,冯骥才针对山西晋城地区的传统村落又给出了不同的思路。冯骥才在对晋城皇城相府、郭峪古城、上庄古城、砥洎城的现场进行考察后认为,皇城相府是通过一个传统村落进行开发利用的,它本是清代康熙年间名相、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廷敬的故居,当地政府在将原有村民迁出后,进行旅游景区的开发,充分挖掘这里原有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容,吸引了游客,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同时也让村民更加爱护自己的村落,热爱自己的文化,形成了全村人对自己村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这是一处保护和利用非常成功的传统村落。而且这里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传奇色彩,建筑大多是明清古建筑,石柱、石雕、砖雕、木雕、牌楼都保护完好,特别是豫楼、河山楼,无论文物价值还是其中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都非常高。皇城相府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自己祖先的遗产,也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上庄村是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的故居,同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村落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缺少方法,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损伤和危情。冯骥才先生认为,这类传统村落属于有很好的资源却缺乏保护方法和力度的一类。只要科学论证,全面整体规划,传统村落的价值会让更多的村民们受惠。他提出在发展旅游中,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与周边景区相衔接,相互搭台唱戏,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另一个传统村落可以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洞八岭村的谢家大院为例。冯骥才仔细察看了谢家大院珍贵的明清风格建筑,详细了解当地的民俗民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尽管当地的民间文化工作者满怀豪情想通过呼吁获得政府的关注和投资,恢复谢家大院过去的繁华,但大院里存留下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已经不多。谢家大院建于明末清初,过去,村中有19个古院建筑群落,形成一套严密的防御网络体系,各院都体现了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观念,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集古代传统民居、庙院宗祠、书院学堂、防御工事于一体,建筑风格独特。然而经过抗日战火,被破坏得很严重,已经无法修复,即便勉强修复也不可能复现原本的风貌,况且很多文物都已被文物贩子盗走,目前,村中也只剩下十户人家。针对这种曾经在历史上有过较大文化价值的遗存,冯骥才认为可以建立一所“古村落消亡博物馆”。“谢家大院几乎已成为废墟,但这废墟有一种苍凉美。可能很多人看不出这种苍凉美,只觉得是一堆破房子。可是破房子跟破房子是不一样的,有的东西残破得有历史感,就像断臂的维纳斯。谢家大院就有这样一种特别的美,而且它还有历史的见证意义。”⑥在以非常现代的建筑语言把谢家大院围起来,里面原封不动地保留其废墟状态,任其中的建筑在岁月中倒塌,让人们看到一个村落消失的过程和现场。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村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村镇历史文化遗迹处在放任自流状态,能自觉主动做保护规划的毕竟是少数,致使许多保护规划为申报而做,流于形式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诸多问题。

不关心村落中的人和他们的生存及相关民俗文化,是传统村落保护之一弊。“把关注焦点放在古村落的物质遗存上面,不关心与古村落物质遗存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关心古村落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发展利益等,这种兴趣和思路显然是有偏颇的,按这种思路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则是有严重缺陷的、不完善的,不能使古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也不能对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备的开发和展示。完善的古村落保护,不应只重视保护、修复古建筑的物质层面,也应该完整展示、合理传承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⑦学者在对著名传统村落浙江落苍坡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因为着力于对建筑本身的保护而忽视其中的人的生存以及整个村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保护工作的不利。

虽然有很好的文化遗产,但缺少持续不断的保护资金投入是保护工作第二大弊。本来作为传统村落保护成功典范的山西榆次后沟村 2011年仅参观的中外游客达8万多人次,后沟古村旅游有了收益,村民生活也有了改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每年文化遗产的维修费用没有着落。尽管政府分20%多的收益,个体老板有60%多,村里有10%多,但实际上村里拿不到。“政府如果不增加投入的话,就把开发古村落的初衷给忘了”。⑧

更有虽然挂了保护的门牌,却不加保护或者空置的村落,此为保护的第三弊。这实际上更是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渎职。比如“当前徽州古建筑情形最切实的描述就是人走楼空:随着居民的离去,房屋就丧失了其使用价值,建筑就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诚然,对于现代诸多快餐式或者火柴盒式的建筑,变换内部用途是经济、合理的利用途径;但是对于蕴涵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徽派建筑来说,任何不加保护地利用或空置,都是对古建筑原有价值的破坏。”⑨

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和科学规划,随便拆迁和重建导致传统村落面目全非,此为第四弊。过去因为穷,楠溪江古村落被保存了下来;但随着经济发展,当地人富了后开始拆旧屋建新屋,导致一些本来整齐划一的传统村落建筑中时常出现一些小洋楼和其他现代建筑,破坏了整个村落的格调和风格。另外,一些被拆除重建的房屋完全被设计师按照自己的理念规划,完全不考虑该建筑过去的风格和风貌,用个人的眼光取代历史。真正的传统村落保护应该是修旧如旧,是不断地加固,防止倒塌和继续破坏,不是制造假古董、假村落或者假的历史。

在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利益分配时,作为村落主体的村民和开放商等的矛盾也是保护之弊。“在开展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护压力。受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发展阶段,江西旅游发展在处理好古村落保护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时,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2011年7月,婺源以古村落文化和田园风光为主打的几个核心景点——李坑、江湾及汪口景区相继关闭,而更深层次的矛盾却来自长达数年之久的门票收入分红不公、账目不公开等问题,使旅游公司与地方利益纠葛不可调和并最终爆发。此事件的发生也是在旅游的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社区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日趋要求增权的一种表现方式。在这些古村落,古村落保护政策因限制村民原有权力的行使和部分权利的丧失,限制了村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引起村民与政府的冲突。古村落保护不仅没有带来村民的自豪感,反而使村民以古村落为障碍。由此,古村落,保护在实践中耗损了古建筑遗产、耗损了政府权威、耗损了村民的社区自豪感,造成了政府行政成本和村民建宅经济成本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村民的社会去权。”⑩由此可见,即使在一些已经开始成功运营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也时时会遇到新的困扰。这些困扰在保护工作之初会被各方的热情所掩盖,一旦到了利益分配的时刻,因为对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导致的各方较力,损伤的恐怕只有保护工作本身。所以,未雨绸缪地认识到一些问题,在保护之初就将可能出现的矛盾处理到最小,也许是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应该汲取的经验。

明白了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以人为本”应该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原则,应尊重村民权益,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保护传统村落要让村民们意识到,保护它是为村落今后的发展提供平台,会为未来村落发展带来收益。不仅能为当地村民开辟财源,同时也能使当地村民对传统村落资源的价值和资源保护有新的认识。只有让村民主动地参与到村落的保护行动中去,才是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发展的可能。目前,许多传统村落已经古旧,住房条件很差,村民们渴望改善生活条件,住上更为舒心的新房子,这样的情况普遍可见。但如果不进行合理规划,很有可能破坏过去的村落格局。如何能既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同时又能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建筑格局和风貌,浙江温州岩头镇的经验值得学习。这个镇经过多年摸索,村里实行“村外建新村,村内搞整饬”。“所谓整饬,就是将倾倒的扶正,将新的改‘旧’,将高的‘削矮’。如今,全镇岩头丽水街、芙蓉、苍坡三个古村落的安置新村,诸如对芙蓉古村、岩头镇试行的是股份制公司经营体制。”村与旅游局联合经营模式既保护古村的古典风韵,也保障了居民的住房现代化需求。11村民住在村落附近,同时成为村落风景区中的工作人员,照常生活、工作。这样不但人气没有散,当地的人文遗产也得到了延续。

另外,必须厘清一个概念。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并不相悖。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目前的村落在建设中有些地方已经成功地实行各项现代化建设,遵循适度、隐蔽、环保的指导原则,以不破坏原有的景观风貌为前提。山西平遥的经验就值得学习。

必须面对的是,当前许多的传统村落保护都或多或少地和旅游结合起来。当地政府和学者也都意识到,村民们是依靠自己的土地生存的,如果要保持村落原貌同时又不能让村落成为空巢就必须留住村民的心。否则,因为生计到处打工导致村落再度成为毫无生计的遗留物不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初衷。为此,需要各方从保护的角度同时为村民的未来做安排。提高村庄的知名度,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这是村落吸引人并能在未来带给村民利益的基本手段。王宁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增权(empowerment/empower),是指一定组织的个人或群体为了提高自身内在能力的确认和自立自强的行动,通过外部的干预或帮助充实或提升其权力或权能的过程,向获取权力的社会采取行动并导致社会改变。”将增权概念用到当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很有借鉴意义。保护是为了“增权”,是为了提高村落的知名度,借此提高村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因为在村落保护工作中,让村民们享受到保护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并从中获得实惠是很重要的。所以,“旅游增权的本质,就是为了探寻可增进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促进旅游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各种有效途径,而不是仅追求短视的表面繁荣景象。因此,考察权力与旅游的内在联系是任重道远的,需要广泛而深入的实践研究。适宜的改革与创新尝试,不是单纯用政府或市场替代社区,而是应当通过制度增权、社会增权和信息增权等具体可行性措施,增强古村落适应市场经济的社区能力,真正促进古村落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12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传统村落的文化文明继续传扬,为了让人类获得生存的尊严,所以,首先,要考虑到当地村民的利益。在保护他们村落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成为保护工作中积极的参与者,要多方征求村民的意见,不能让村民的村落成了知识分子或者政府想象中的样子。其次,在抢救和保护的同时,还要兼顾村民今后的生活出路,不能在挂牌和论证之后一走了之,那样的论证并不能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持续发展有任何作用。再次,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内心深处唤醒他们对自己文化的感情,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传播和保护生养自己土地的工作中,并成为常态。当然,仅仅是精神的唤醒还不够,还可以从旅游增权的角度,让村民在保护工作中看到村落今后美好的未来,这非常重要。

[注释]

①③冯骥才:《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这是2011年11月在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上,冯骥才面对媒体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近10年后的新时期,这个时期将面临着新农村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的强烈冲击。

④冯骥才在《文化空巢及其对策》一文中指出:在我们为那些不知不觉就会被推土机推去的古村落与城市的历史街区心怀忧患之时,是否知道它们已经出现了可怕的“文化空巢”?这些历史形态犹存的村落与街区,远远看去,似是不错,古建筑一幢幢优美地立在那里,可是如果穿门入户就会发现,历史只是在它的躯壳上,并不在其中。里边的家具什物早都面目全非,看不到任何地域特色和文化细节。历史内含已然不存。

⑤⑧王学涛:《山西后沟古村:古村落保护的喜与忧》,《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3月26日。

⑥根据2012年4月5日岁冯骥才先生一同进行田野作业时的现场录音整理。

⑦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作者在文中指出:“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⑨杨乔伟、李保民:《徽州古村落保护的人本思考》,《工程与建设》,2010年第6期。

⑩陈庚:《以居民为核心主体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基于婺源李坑村的实证调查分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5期。

第9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都市古村落;保护;价值评估;宝安区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which from the view of the ethnic system culture, assessing the valua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by way of measurements, on this basis, it presents correspond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meanwhile the display region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Bao’an District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system culture. By discussing the mean to protect and regenerate the urban ancient villag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Bao’an District,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to ancient villages conservation in economy-developed district.

Key words:urban ancient village;conservation;assessment of valuation;Bao’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1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5-46(7)

“都市古村落”特指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近郊地带或位于建成区内部的历史年代较为久远、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村落(民国以前建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圳市宝安区的都市古村落面临着生活方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居民就业等多方面的转变与调整,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压力之下,多数沦为城中村或被整片拆建,如何实现古村的有效保护及功能再生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国内有关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已普遍展开。古村落保护研究侧重于技术层面,如:探讨旧城改造过程中历史遗存的保护办法[1],对古村景观格局的政策和技术层面研究[2],基于“愈合”理念的古村传统风貌的保护方法[3],以保护历史地标、再生民俗场景来提升古村文化价值的和延续传统生活方式的研究[4],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5]等。古村落利用研究则集中在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方面,如通过改造、更新及功能置换来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6]、古村落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7]、古村旅游开发与居民参与的关系[8]、基于“体验经济”概念的历史街区再利用[9]等。此外,有关古村开发利用的产权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原居民态度、经济学分析[10-14]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综观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文献,绝大多数是结合单个古村落的保护规划而做的实证分析,保护策略强调空间格局的控制及建筑单体的修缮,开发利用则着重探究古村旅游开发的利弊,对古村保护价值的评判也以定性描述为主。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现存古村落为例,着眼全局,从民系文化角度阐述古村落形制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性的保护策略和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建议。

1宝安古村落现状分析

1.1类型划分

根据广东省的文化区划,宝安位于广东省两大民系文化区――广府文化区与客家文化区的交汇处,两种特质不同的民系文化在宝安碰撞、交融,古村落的形制也体现了分异与融合的双重特点。宝安古村落形制的空间分布是与广府、客家两大民系的分布区域相对应的,可以在“西广府,东客家”的基础上细分为3个大的片区:西乡、福永、沙井、松岗街道为广府片区;观澜街道为客家片区;龙华、大浪、民治和石岩街道为广府、客家混合片区(图1)。相应地,宝安古村落的类型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广府式、客家式和混合式。广府式以排屋为主,客家式以围屋为主,混合式又可分为广府围屋和客家排屋两种[15](图2、图3、表1)。

1.2价值评估

宝安区现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共29座,村中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古村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及装饰、建筑技术等方面都集中反映了岭南地区广府、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系特色,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省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现存古村落保护状况不一,价值也不尽相同,故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宝安古村落进行总体的价值评估,为保护策略和开发利用模式的提出奠定基础。

首先构建宝安区古村落价值评估的AHP(层次分析法)模型,评估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3个层次。准则层,参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价值评估的6项指标;方案层,针对每项因子,运用特尔菲法通过专家咨询,制定相应的评分方案,结合每座古村的实际情况赋予相应分值,从而得到原始数据(表2)。

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四次方最大化法(Quartimax)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因子荷载矩阵。从而计算出29座古村落的6项评价指标的因子分值以及各项因子权重,计算各古村的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最终得到宝安区29个古村落保护评价排序结果(表3)。

通过以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宝安区古村落的保护价值参差不齐,有14个古村的综合评价值在0以上,保护状况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历史建筑规模较大,风貌格局保存完好;共有15座古村综合评价值在平均水平以下(综合评价值为负数),相对而言,这些古村保护价值一般,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一项导致这些古村落单体建筑破损较为严重,历史风貌不完整。

2宝安区古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

2.1保护策略

在现状分析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将29座古村落分为重点古村落和一般古村落两类,施以不同的保护策略。

2.1.1重点古村落

综合评价值在0以上的14座古村保护价值高,可进行指定式的整体保护。采取分区保护的方式,划定古村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两级保护与控制。保护范围是将文物古迹或传统建筑比较集中、成片的地区连成一个整体,并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古村道路肌理及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环境边界等。保护范围是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区域所在,应将古村传统格局、空间尺度及古村内的房屋、路面、池塘、古树等历史要素作为保护重点;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一般沿保护范围外扩30米,并结合现状道路肌理和规划道路红线划定。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以外的“背景”地区,对该区域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与核心地段的古村风貌相协调(图4)。

对于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单体,采取分类保护的方式,根据各栋建筑的类别,分别采取修缮、维修、改善、整修、保留以及拆除这六类保护和整治方式(表4)。

2.1.2一般古村落

综合评价值在0以下的15座古村落,由于破损较为严重,且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土地级差地租的提高,整体保护成本加大,宜采用登录式的定点保护,采取“保留一点、改造一线、重建一片”的运作策略,针对村中遗存的文物价值较高的历史建(构)筑物,由文管部门做出标志性说明,并对其保护价值、年代、相关技术资料、现状使用情况、权属以及修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资料等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有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或专人管理。

2.2宝安区重点古村落再利用

2.2.1开发利用模式

从全局入手,以保护为前提,实现古村落的“功能再生”,使古村落与现代都市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都市古村落的出路问题。根据宝安古村落现状特点,以传统文化展示为主线,选取历史文化游览、都市游憩休闲、爱国主义教育、特色产业基地多个主题功能,提出以下几种开发利用模式。

(1)文化旅游型(凤凰、观澜古墟、新桥、新二、清平古墟、清湖)

宝安区的重点古村落,均有相当厚重的文化积淀,多数古村落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基础,可结合古村落保护开展古村文化游览项目,通过详尽的现状调研及价值评估,将其中最具价值特色、保存最为完好的6座古村作为宝安区历史文化游览线路的主要节点,与其他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建立结构性联系,在区域尺度上进行统筹开发。

(2)文史纪念馆型(燕川、鹅地吓)

这类开发利用模式适合于古村历史悠久,为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历史名人的出生地,村内拥有至少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保单位(点)或历史建筑,如燕川古村(东宝抗日督导处旧址、中共宝安县“一大”旧址)、鹅地吓古村(陈烟桥故居)。

(3)功能置换型(大水田、新围场)

通过改造和修缮,改变老房子的用途以做他用,赋予新的功能和作用,如作为特色商铺、客栈,主题酒吧、茶馆等。充分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优势,如观澜街道的大水田古村、新围场古村,现已开辟为深圳市版画基地,成为版画创作和集散之地,不但提升了古村落的文化层次,古村的历史风貌得到切实有效地保护,是目前宝安区古村落开发利用最为成功的案例,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型(浪心、贵湖塘老围)

此种开发模式以展示传统的广府及客家文化为主题,在保护的基础上引入一定的商业元素,如客家传统饮食文化、蚝文化、万丰粤剧、客家山歌及醒狮舞表演等,逐渐将古村落打造成宝安区乃至深圳市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这与宝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相辅相成。

(5)都市休闲型(马坜大屋、林屋)

对于城市建成区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可以考虑与城市相关规划相结合,将古村内部的流动人口全部迁出,在保护古村传统空间格局、修缮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增加内部休闲及文化设施,改善自然环境,将其改造为面向公众的小游园或文化活动中心,既是城市绿色休闲空间的组成部分,又能在都市化的生活氛围中增加历史文化要素。

2.2.2古村传统文化展示分区

以6座开发潜力最大的古村为节点,根据民系文化的空间分布,将宝安区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混合文化三个展示片区,形成一条传统文化展示路径,从而将古村落的旅游、休闲、教育、产业功能以及宝安重要单体文物古迹串联起来,既避免了古村开发的同质化问题,又可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应(表5、图5)。

3结语

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都市古村落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市场机制的引进,加速了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开发商片面强调投资回报,原住民的乡土观念逐渐迷失于土地级差地租、房屋出租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外来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剧了对古村落的破坏。实现“在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良性循环,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还需要政府、社区(原住民)、开发商三个利益主体之间协调与配合。以政府为主导,引进市场机制,通过分析论证,确定古村的开发利用模式以及投资主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处理好建筑产权、原住民就业等问题,发挥古村最大外部效应,将古村落打造成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通过政府引导,社区与发展商合作成立股份制公司,以发展商为投资主体对古村进行修缮和日常维护的形式,不仅避开建筑产权问题,原住民也可通过分红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原住民的就业问题;文史纪念馆型、功能置换型和都市休闲型三种开发模式则由政府作为古村保护与修缮的前期投资主体,在文管部门的监督下由社区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古村中的外来人口不必迁出,加强对外来人口及原住民的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既改善了古村居住环境,又增加了原住民的租金收入,同时也提升了市民文化品位,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一峰,叶冬青.旧城衰败片区高密度开发改造中的历史保存与延续[J].建筑学报,2008(12): 29-33.

[2] 钟国庆.肇庆广府古村落景观格局特点及其保护研究[J].城市规划,2009(4):92-96.

[3] 张鹰,申绍杰,陈小辉.基于愈合概念的浦源古村落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J].建筑学报,2008(12): 46-49.

[4] 常青,齐莹,朱宇辉.探索分图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2):77-82.

[5] 汤蕾,陈沧杰,姜劲松.苏州西山三个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2):22.

[6] 游小文,温莹蕾,边克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朱家峪村为例[J].规划师,2007(S1):16.

[7] 刘华领,莫鑫,杨辉.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井陉县于家石头村为例[J].规划师,2004(12):80-83.

[8] 李艳英.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54-56.

[9] 张艳华,卫明.“体验经济”与历史街区(建筑)再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2(3):72-74.

[10] 柳秋英.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产权问题[J].上海城市规划,2008(2):48-51.

[11] 张杰,刘烈雄.历史建筑产权量与使用效率的悖论解析――以浙江省古村落保护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8(1):21-26.

[12] 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案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4): 562-564.

[13] 唐文跃,张捷,罗浩,等.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10):21.

[14] 韩晶,张宇星.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规划师,2008,24(2):23-2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