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精选(九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低年级;新课改

新课程教育改革是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不断输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反复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渐成长为适合当下快节奏信息化时代所需求的全能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片面重视文化课程,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依旧是应试教育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累积的心理压力与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课程改革不仅是文化课的改革,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现实理论意义

近年来,学生因承受心理压力较大、打架事件屡见报端,而出现这种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或有极端倾向思维,归根究底,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忽视,致使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当下教育事业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强调,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被广泛关注。当应试教育随着历史的车轮被逐渐淘汰,素质教育登上教育事业的舞台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应该被作为学生心理调节、加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心理疏导意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自行疏导,不断调节自己的内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成长为祖国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在文化上,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劳动上,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德育方面,学生对于是非观念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和判断标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疏忽,则使得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教育上出现了问题,学生对于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存在误区,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的课程。由此可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实际基础意义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为提高学校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的个人负担,并占据学生本应该有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应被认为“不重要”的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适应学校环境、逃避学习的现象,甚至在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下,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倾向。这其中有一部分心理问题是暂时的,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被遗忘或纠正,而有些心理问题却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调试心理来应对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基础意义。

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都尚不完全,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逃避、厌恶学习的现象,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开导,不仅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断下降,不愿与人沟通,学习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走极端。在与人交往方面,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学生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良莠不齐的信息,形成自私自利的尖锐性格,无法正常与人交往,尤其是当下的独生子女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除此之外,小学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很容易产生愤怒、嫉妒、仇视、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开导,很容易引发后续矛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存在极大的威胁。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得到预防和缓解,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缓解和解惑的过程,不断自我调节,最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思维。

三、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小学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不同环境,不同程度地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积极地开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各种能够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征开展不同的活动,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与此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家庭等多方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开导,及时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培养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课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价值与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现在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是健康的,但是反映道德问题的情况和现象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同时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所以,为了促使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心理健康的内容。心理健康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调节、发挥最大的心理效能为主要目标,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健康生活,逐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及有效地为社会和人们做出最大贡献;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标是预防人们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有规划、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进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目前中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就是厌学。受应试教育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学校、社会、家长和个人都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样的校园教育和社会形势之下,学生面对非常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抵制情绪,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出现不正常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是在所难免的。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利用一定方式进行交流、接触,从而在行为上或者心理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感情、思想和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交流,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最根本的内容,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人们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学校人际交往问题表现最集中的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是伙伴之间关系紧张,本来学生都是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是亲密无间的同学、伙伴,但是由于不了解交往的知识和礼仪,学生之间缺乏尊重,恶作剧,捉弄同学,鼓励同学的情况经常出现。

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青春期心理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这个阶段产生心理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青春期心理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情绪问题,中学生情绪不稳定,情感比较丰富,容易冲动。二是意志力与耐受力比较薄弱,不能承受太大的挫折和打击,遇到学习、生活上的论难表现为恐惧、逃避和灰心丧气,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坚持以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构建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它是以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利用教学,使学生获取比较丰富的心理知识,体会心理问题的困扰,认识其危害,学会分析和处理心理问题,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构建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为自身发展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思想和人格

在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塑造人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和疾病,还可以使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以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重要意义。

结语: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政策。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标准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理念,也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根据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标准,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它为健全学生的心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建英.论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1)

[2] 朱孝花.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3(12)

[3] 王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有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4] 刘月春.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堂教学 高校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现在社会上对80后的大学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草莓一族。具体而言,就是说外表光鲜,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而内部却苍白绵软,缺乏内涵,不堪压力,稍有挫折,就会成为一团稀泥。这种状态就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边面面对的是被冠之以“草莓族”称号的大学生,另一边面对的是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覆盖面广,受众学生人数多。因此,探讨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的原则

(一)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如人际关系、学业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亲密关系、职业规划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缓解他们在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提高自我认同感,曾强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要立足于心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能够脱离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贯穿心理学理论,让学生在认知和理解层面上将知识系统化。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掌握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视频、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通过对一个案例(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现实性。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真实再现,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替代性。案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不是发生在学生中间,能够通过讨论案例来学生自身带来启示,是一种间接的、非创伤性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案例要贴近大学生实际。选择的案例,要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发大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讨。3.案例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念是发散式的,灵活的,存在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和引导,避免案例带给学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测量教学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在教学中常用的是心理量表和问卷,通过心理问卷和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的心理测验或问卷的科学性强,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真实的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时,心理测量也不能在教学中过多的使用,要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用,它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测量内容一般是由题目组成的,过量的使用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冷淡,教学效果下降,指导性不足。

(三)视频教学

在教学资源中,有很多的视频资料。视频通常的解释为“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桢(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比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心理访谈》、《社会广角》等心理类节目,有《心灵捕手》、《雨人》等心理影片。这些视频材料的内容丰富,表达信息全面,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等特点。

选择视频材料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性原则。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现实性原则。在选择视频材料时,要围绕课程主旨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使视频材料为教学目的服务。3.引导性原则。视频材料的使用一定要配合讲解、讨论等活动进行,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内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课堂讨论教学

课堂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课堂讨论式具有学生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易于为学生接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堂讨论,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在课堂讨论式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讨论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该是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每一位同学的思考,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2.教师要在讨论中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导向。在讨论中,既要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要化解因为观点不同而导致的感情上的伤害,使讨论存在观点层面,能够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把课堂讨论作为一个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窗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健梅.“草莓族”耐挫力培养三部曲.教育科学论坛,2008,8.

[2]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8,4:95-96.

[3]李静.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19-24.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尝试把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希望对改变这种困境能有所帮助。人本主义教学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贯彻与应用,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目标从“治疗和矫正”到“预防和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且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预防和发展性,而不仅仅是针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和矫正。

二、教学过程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突出学生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就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动态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情境或活动为中心,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动态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三、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

传统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教材编写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基于这种现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效教学应当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保留基本的、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增加与高职生生活、学习联系紧密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授课,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出现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评价从“教师说了算”到“多元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学习的程度和价值应由学习者自己来评价,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从操作上讲,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

此外,人本主义教学观还强调在教学中建立真诚、关注、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这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工作也是一个有益的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像朋友一样和学生相处,又像慈祥的长者一样耐心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真诚帮助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我们应该相信,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理念引入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对促进人的真正发展,促进教学的改革和模式的转变,将会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朝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2010(03).

[2]肖三蓉,王 挺,刘 颖.人本主义教学观对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启示[J].新课改研究(高等教育),2011(03).

[3]简福平,吴雪梅.当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其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课程标准;健康第一;激发兴趣;促进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的最新理念,上好小学体育课,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课的结构,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年龄特征,选择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如将安全、环保知识设计到游戏活动中,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完成对枯燥性知识内容的学习。

二、激发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锻炼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培养与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这是实现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如教师上课时的衣着打扮都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经常穿着运动服、运动鞋的体育教师一定会受学生欢迎,这小小的着装习惯看似简单,可恰恰会给学生一辈子的影响,很有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人生。

三、以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理念中,强调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十分关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出发,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及组织教学过程中,始终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参与意识,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只强调地区与个体差异,而置课程标准于不顾。所以,教师既要关注有特长的学生,在保证他们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引导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推选有特殊运动技能的学生担任运动小组“小教练”,口令洪亮、节奏感强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等;还要了解不喜欢活动的学生,通过谈话(必要时可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生活习惯,分析他们不喜欢运动的原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更应照顾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给他们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帮助他们积极完成。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练习超市”“快乐训练营”“挑战自我”等练习环节,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学习体育。如在学习蹲踞式跳远时,我们根据学生的体能将学生分成三到四组,对于体质相对较差的学生,缩短助跑距离,在沙坑前跳起就行,无需强调腾空高度。对于体质中等的学生,则适当拉长助跑距离,突出起跳有力。而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则提出较高的要求。

总之,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学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还要学习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教法,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上好小学体育课,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肖川.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武

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现实基础;教师素养

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在具体分析,分析是非功过、廓清真实面貌的基础上,及时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保护和进一步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为此,我们需要从政策、理论、实践等多种层面着力解决。在此,主要从体育教育基本理论的角度做一点努力,希望体育学界同仁参考。

1.对指导思想的误解造成体育课现状困乱

本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健康第一”作为了指导思想,其意义无容置疑。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应该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1],还是体育、健康两门课程的合并?却值得商榷。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和《课程标准解读》中的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并不是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合科”,而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2]然而,在五条课程标准中则有三条明确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诸如“健康知识”,“良好的心理品质”,“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健康主线――学习领域目标中则有:“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而这三类目标的具体内容中,都包含了某些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在其课程内容标准中,更是明确地罗列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知识”、“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既然课程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身体练习”,其课标中的诸多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其内容能否通过以身体练习来达成?显然,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内容与其课程性质及其承载的使命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协调之处。

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多是合科课程,有的健康教育甚至是独立的学科课程,但它们都是分别有体育和健康的目标。在我国,给人们的理念好像是只要有了体育课就能把学生的健康问题解决好。诚然,上过体育课的人都知道,把健康作为一个目标是可以的,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获得健康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说去上了体育课就等于你全都健康了,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健康是多维度的,获得健康的手段不只是体育运动,运动只能解决体质问题却不能完全解决心理和其它方面的问题。由此,给体育课带来了一些麻烦:老师不知道上什么内容,是体育的还是健康课的?而且要在同一节课实现那么多的目标,让他们看花了眼。试问中小学都排有健康课,它们的功用难道不是解决健康问题的吗?在新旧理念交替与冲突中,体育课上技术学不好,技能没上去,健康知识也没有得到传授。

2.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基础不稳固

任何课程的改革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必须以其现实条件为依据,如果脱离了这一基本的前提,其课程改革必然收效甚微。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教育理念中充斥的各种“后现代主义”话语,让使用现代汉语思维的读者无法准确把握,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被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我国和世界体育课程的发展历史表明,其发展具有世界性与民族性并存的特点。但体育课程的世界性并没有出现国际贸易、经济活动中的“同国际接轨”的现象。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况且我们更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大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学校体育的整体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体育师资的水平良莠不齐。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条件下,简单的“拿来主义”恐难成功。因此,“拿来主义”必须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基础之上,必须使拿来的东西“本土化”,否则必然“水土不服”,脱离实际。有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学体育设施和师资、专业项目的结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项选择范围和兴趣培养[3]。北京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应该在全国属于较好的。北京市的情况如此,全国其它省市的情况就可想而知。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制约其权利得不到利用

这次课程改革,以目标统领教学,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利向学校下方,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新课标并没有提供多少“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范例,也没有提出“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方案,因此,“目标引领教材内容”还只停留在课程理念上,而把具体操作问题留给了第一线的体育教师[4]。目前在绝大多数教师对大纲教材仍然有着很高程度依赖的条件下,面对没有规定具体教材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他们真的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吗[5]?由于新课标没有像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那样非常明确、具体规定应教哪些内容,使得长期习惯传统大纲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教师的课程知识素养较为缺乏,目前尚不具备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组合教材的能力。更为困难的是,我国目前在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建树还非常有限,尚无可以用于教师培训的体育课程理论教材。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如何落到实处?如果在国家课程标准这个“天”和基层体育教学这个“地”之间不及时“建立地方性的体育课程指导方案”[6],其具体的课程教学难道完全由一线教师“摸着石头过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视和得不到解决,也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体育课异化现象还会更加严重。

其实,增进健康涉及的因素远比增强体质还要多而复杂,其健康目标的实现也较体质增强的实现更为艰巨。虽然体育课程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体育毕竟不是增进学生健康的唯一手段。增进学生健康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得到解决,并非《体育与健康》一门课程可以包打天下!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承担起超越自己系统能力的使命,何其沉重!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体育课程也许会因为如此艰巨的使命而不堪重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0.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56.

[3]张振明,胡晓琛.北京市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118―121.

[4]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6):50.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05-1

一、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高考竞争的影响,使高中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的心理压力之下,有些学生由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即便最后考上大学,也不能坚持完成学业,个别学生还由于心理问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要求其心理以及其他方面都健康。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增进身体健康。能够提高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身体健康的有关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锻炼提高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起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从近几年健康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指标,尤其是学生的心肺功能、力量等,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从高中学生中招收飞行员,体检过关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健康教育专题规定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必修内容,就是为了让高中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获得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持与增进健康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的再认识

要提高思想认识。高中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模糊,认为四肢健全和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为此,我国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对课程标准也进行了修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教师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加入健康教育的内容

1.兴趣引导。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功体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适宜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学好体育课的前提。尤其是对于高中的学生,兴趣的产生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要理解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体育课要上得生动活泼,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幻灯片进行实例讲解。

(1)在平时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想了解健康知识的愿望很强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学生会问我们体育老师为什么要进行体育达标测试,为什么要跑800米、1000米;上课时为什么要进行热身运动,为什么要压韧带,跑步时肚子痛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关系,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只有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才会更有兴趣进行体育课学习。

(2)全面讲解体育课对健康的作用,体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各种活动的基础。以此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理解健康和体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动力和需要。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 高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88-03

[作者简介]黄安云,廖卫红,谭碧,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当前,全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需要加强建设与改革。在后现代视野下,对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探究,是促进大学生个人及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课程观

(一)后现代主义

从20世纪6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掀起后,分别出现在绘画、建筑、电视、文学、摇滚乐和网络文化等领域。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非理性主义、后人道主义、反基础主义、去中心化、批判与解构主义、后现代视角主义、多元方法论、后现代哲学史编纂学、建构主义、反美学等方面。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西方课程学家把后现代主义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了解、认可并实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他们提倡“倾听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建立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体现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整体论思想。

(二)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观点遵循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课程把那些与课程有关联的事物都作为有生命的个体,把课程视作有机整体,将各种各样的事物置于这个整体的生命圈之中,形成一体的局面。其主要特点是:(1)以认识论或重建的范式框架或理论建构的转换为逻辑起点;(2)强调师生及课程的对话互作用;(3)主张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有机性及开放性;(4)主张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强调教师的支持与促进作用;(5)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后现代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暂时性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提出了知识的价值性,更关注缄默性知识的重要性,体现知识的多元化。它将本土化知识、缄默性知识和个体化知识纳入知识体系当中,丰富了课程内容;它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不断建构与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知识,体现了情境性、社会性和差异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形成。后现代课程观中存在两类主要观点:解构主义课程观与建设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观饱含人本主义情怀、积极达观的心态及和谐的整体观,尊重个体、重视整体教育,重视教师角色重建、体验学习、民主化、多元化、生态型教育、全球教育、灵性教育等。其整体生态课程观能够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资源。

二、后现代视野中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一)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块茎结构模式

Deleuze与Guattari在《千高原》中首次提出的带有隐喻性的茎块理论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茎块”是植物学中的一个概念,这一隐喻与后现代主义课程的反基础、去中心化、开放性、自组织、解构性的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生动地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评价体系、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课程的生成性特征③。如图1。

该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系统,课程结构的各部分都充满了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该模式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生成性、过程性及创造性。运用块茎结构课程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建构中,课程内部各部分都会因教师与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的不同类型而成为课程生成与建构的起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随着课程的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相互作用。课程的目标也会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诠释。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兴奋点不断涌现,课程目标也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1.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整体性与独特性,以敞开的胸怀、适度的好奇心、强烈及真实的在场意识,与学生协商建构课程的价值,促进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本体性知识,培养学生自身的反思能力,提升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及和谐融洽的整体观,渐渐达到身、心、灵的平衡统一。

2.课程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个体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工作、职业和事业,爱情、婚姻和家庭等。通过学习,要能处理好三层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及与他人的关系。其中“个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珍爱生命教育、主观幸福感的培养、潜能与开发;“工作、职业和事业”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应对;“爱情、婚姻和家庭”包括恋爱与性心理等。

3.课程实践途径与方法

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所谓隐喻是就是指在两个认知客体之间类比或联想,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助于打破现代课程实践中的“教师独白”和“强势推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正建立理解性、共生性、交互性、对话性等主体间性关系,师生是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的协商建构。隐喻的运用可引经据典、利用影音、文学作品等加以引申发挥,如在讲到“宽容”的原则时,可引用《菜根谭》中“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二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以此启迪学生待人要宽仁。

二是将“叙事”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叙事就是叙述一个或一连串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叙事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地理顺和重建与自我、他人、物及社会的关系。叙事往往与团体咨询、个体咨询、课外作业、故事分享等结合运用,应当鼓励学生在过往记忆中积极拾取一些闪光记忆,来重构自我认同,与他们交流分享“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生命之所以会出现消极倦怠是因为没有发现其生命的美丽”的深意。运用“叙事”对于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培养自信,引导其探索生命的意义,唤醒内在灵感很有帮助。

三是将“艺术欣赏与表达”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实施策略主要有阅读、冥想与心理电影赏析。冥想是指调整呼吸与姿势,回归内在体验,沉浸于音乐之中,自由想象,以激发心理潜能,使情绪情感得以宣泄,一些情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艺术性表达指心理治疗师通过激励与支持个体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来暴露内心的矛盾冲突,来激发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心理问题得到修复。艺术化表达方式主要有心理剧、心理画、手语歌、沙盘游戏、主题统觉测验、心理游戏等。

四是将“心理辅导”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学校心理辅导可分为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辅导是指在一种人际关系中,指导者运用专业技能,根据个体的需要提供帮助与服务,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确立有益的生活目标,消解成长中的障碍,开发潜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的心理咨询技术:如精神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交互分析疗法、现实疗法、森田疗法、完形疗法等为心理咨询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后现代主义主张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咨访关系,通过对话围绕中心问题建构更弹性恰当的叙事。

五是将多学科的视域融合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从后现代课程观“回归生活”的观点来看,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意味着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还须依托伦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各类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持。

六是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所谓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中医、儒、释及道的思想。例如,在讲授神经症和森田疗法时,教师可从佛学的角度阐述:执着妄念,不知物我一体,指出治疗神经症的途径在于“放下执着,活于当下”的悟道,树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人生哲学。

4.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构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作为后盾。学校领导要有去个性化的理念,要加大经费支持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授课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及课程内部各因素的自组织方式,需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丰富的教育教学及心理辅导经验、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后现代课程建构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消解自身的话语权威,将后现代思维方式融通于实践当中,教师需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热爱学生,接纳学生,灵活抓住恰当时机,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经多年探索和积累其建设初见成效,在教学宗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了应有的共识。但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规律和目标有其独特性,而从当前的具体实践看,存在着与其他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以及过分德育化、学科化、形式化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因此,为建设更具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优化其课程体系建设。

一、厘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是优化的前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是指其区别于其他人文公共课程的独有的属性和特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研究对象不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本人,而非学生本人的外部客观世界。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本人心理活动的直接经验而非外部客观世界的间接经验。这两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应是学生本人这一特点。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客体,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二)所属课程范畴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是一个广义课程的范畴。

(三)目标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学习过程解决的是认知关系,即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明辨是非,所以学习侧重点是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价值关系,即明确客观规律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意义,进行价值判断,完成意义建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解决价值判断问题与形成良好的态度。对此,要在授课过程中模拟现实生活来让学生体验并且感受心理活动的规律,并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1]。

二、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是优化的保证

(一)正向引导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心理迅速发展并且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个体智力虽然发展成熟,但同时个体情感又极其丰富;虽然自我意识正逐步走向成熟,但又对性和爱情充满好奇的探索,这些矛盾集中于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应坚持心理素质培养的原则,即从正面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加以引导。

(二)发展性原则

适应性和发展性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标准,其中发展性是适应性的最终目标,因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最终是为了实现学生自我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着重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角度进行构建,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克服不良情绪,促进自身发展。也就是说,必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使之成为一个心理健全、心智得到充分发展的角度,去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来指导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克服心理困扰,消化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性原则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系统心理学的讲授,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必须体现科学性,这就要求所讲授的心理学知识既要准确又要彰显心理学知识不断发展的前沿性。

(四)针对性原则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困扰,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困扰一般是发展性心理困扰,例如对大学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际环境等。另外,个人的情感问题、学业问题、就业压力等,也都是困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以此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扰。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并分类开展教学活动。只有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好所面对的适应性问题,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并且真正地敢于面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恰当地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驾驭自己的心理,在不断地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

(五)实效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效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具有实效性,就是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解决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我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问题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2]。

三、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是优化的核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心理调整的基本技能,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构建,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使课程的设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据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基础内容体系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作为建设依据。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特点以及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以及学生的整体情况来建设内容体系,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和心理健康概述。通过心理和心理健康概述,使学生对心理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掌握心理的本质、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等。2.环境适应教育。大学生刚刚结束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考入大学,不仅要面对新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人际环境发生的变化,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症状。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适应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发生的变化,学会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适应性问题。3.学习心理教育。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压力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4.情绪情感教育。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情绪还不是很稳定,情感体验比较敏感,还不能自行有效地自我调节。特别是一些大学生要面对谈恋爱带来的一些困惑并由此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情绪以及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合理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体察别人的情绪和情感,形成适当的情绪反应能力,避免情绪较大地波动,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疏导消极情绪。5.健全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就是要使大学生了解健全人格的特点和自我的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6.意志教育。意志力是衡量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现在一些大学生意志力薄弱,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加强大学生的意志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意志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果断、自制、坚持的意志品质。7.人际交往教育。大学生每个人都要面对大学全新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只有掌握好人际关系处理的规律,才能使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我的提升,充分展现自我能力。反之,则会带来因人际关系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掌握交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具有重要意义。8.性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处于后青春期阶段,有关性的话题是广大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敏感隐私话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恋爱和性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理智处理好爱情与性的问题,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和性心理观念,正确对待恋爱和性心理问题,学会自我保护。9.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经过大学学习必将走向工作岗位,然而大学就业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会由于就业的压力而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自我的价值。10.心理障碍及防治教育。大学生随着各方面压力的增大,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是小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各种途径及时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因此,了解心理障碍的种类、表现及一般的预防和治疗办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3]。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建设

受学生个体内在因素以及外在成长、教育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以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发育成熟度为基础,以针对不同特点学生的具体教育目标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学业问题、人际问题、个人情感问题、就业及考研压力等问题,进行有所侧重的教育和培养,制定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大学一年级,学生由于来到全新的环境,会出现各种由于不适应而引发的适应性问题。例如,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内容和方式、所追求的理想和兴趣爱好等等都发生了变化,由此也会引发学生心理的变化,因此而引发各种矛盾,这些都是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大一学生应以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变,逐渐培养自信心为重点。大二学生应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正确认识并且塑造自我为重点。大三学生应以正确引导性与爱情、情绪及情感为侧重点。大四学生应以职业生涯规划及择业心理指导、增强社会适应性、职业角色选择及转变为重点内容。

(三)采取多种授课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及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多种授课方式,包括开展理论课、学生团体训练、活动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关系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要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必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保障体系。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不仅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建设,还应建立负责心理健康课程的专门机构,通过参加培训、研讨等方式,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教师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宁,崔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手段的比较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9):7-9.

[2]徐娟,杨鑫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上: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