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精选(九篇)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

第1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工业遗产;多元化;历史文化街区

1 工业遗产产生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了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中央采取一系列的方针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大搞工业建设,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当时国家的156个项目就有11个落户长春。如 国营第二二八厂 后来建设的拖拉机厂、柴油机厂、设备总厂等。

1.1 长春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意义

1.1.1 延续城市文脉

保留下来的这部分工业遗产,具有一定影响力,而且是那个年代的风格的建筑,有一定的时间性,比较独特,它们是这个城市的文脉。

1.1.2 具有保护历史的意义

旧建筑改造与新建筑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和优势就是其历史文化性,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旧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城市发展史关于工业时代的实物展品。

1.1.3 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将这里旧的工业厂房、仓库作为现存的环境资源开发再利用,不仅避免了因拆毁重建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垃圾及粉尘污染,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1.1.4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这些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建筑重建的费用,同时一些具有创意的改造设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这是其显性的经济效益;

2 长春工业遗产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1 特征:

2.1.1 建筑历史时间短,易于操作。

工业建筑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距今不过150多年,与古代建筑相比,存在的时间并不久远,而长春这样城市的工业建筑是在50年代建造的,距今不过几十年,因此在修复及改造过程中,房屋的安全质量较高,因此降低了房屋的安全隐患。

2.1.2 建筑形式具有自身特点,可识别性高。

这些旧工业多为一些大型的制造厂、设备厂、仓库、机械厂等遗留下来的建筑群体,其结构和形式,留有很多的工业痕迹,如废旧的铁皮、钢架结构等等,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有一定的场所感。

2.1.3 改造空间大,易于创新。

这些旧工业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相比,在空间结构、平面形式、立面造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改造优势。在空间结构上:工业建筑一般空间比较宽敞,不仅层高较高,跨度也大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如有些单跨厂房的跨度就有24m甚至更大,(如长春拖拉机厂厂房)而双跨、三跨的建筑空间则更大,这为以后的改造设计提供良好的空间条件。

总之这些工业厂房,其建筑空间大,大跨度的钢架梁柱、中性化的使用结构、宽大的楼层空间,都为空间的重塑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能,对一些创新形式的元素产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1.4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有明显优势

如前所述,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类型和特征为其改造成为多种民用建筑类型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和可能性。此外,旧工业建筑在基础设施、结构状况、区域位置、历史文化性以及建设周期等方面均具有改造利用的独特优势。

2.2 另外由于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淡薄而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

2.2.1 很多工业遗产的建筑物凌乱不整齐

2.2.2 环境脏、乱形成城市的死角

2.2.3 很多厂房被拆殆尽或进行毁灭性改造失去了应有的历史氛围

3 改造对策

3.1 首先要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调查,比如年限、改造前后的使用功能、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等。综合了其各方面条件,就要对建筑进行评估,比如说,如果其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那么就要对保护层面做得更多,以修复为主,尽量复原,同时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改善。另外还要考虑到一些基本原则的使用如:新旧肌体的对比原则、新旧对比指新机体采用当代材料、构成方式、美学特征与旧肌体形成鲜明对比。新旧对比可使人对旧肌体的历史文化氛围有更深刻、强烈而戏剧化的感受,这是一条简单的美学原理在建筑遗产再利用中的具体表现。

3.1.1 对旧机体重复原则

也就是把建筑风格与原始建筑相统一,复原史料的原真性、可读性及其历史文化风貌。

3.1.2 新旧交织原则

也就是处理二者空间关系。主要是指有新肌体应在旧肌体的什么地方,二者所占的比例关系等。这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合体的调配与把握。所以要对它们进行功能的调整,还应该注意两点:

(1)外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外部空间整治的目一是疏通交通,使这些建筑遗产更易到达,更易与社会生活无障碍地紧密联系,创造更为人性、富有个性、设施完备的城市空间,如绿地、街道等;二是使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氛围更为清晰、纯化。

(2)内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在对这些旧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等)进行改建的时候,为了满足其新的功能需求,就要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大体分为两种:一是不改动原有建筑结构,只对非承重墙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通过夹层,获得新的内部空间分隔,这种改造实施起来较容易,但由于受到原有建筑结构的限制,不能实现很大的变化。另一种是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有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

4 小结

这些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将成为长春市再生的一个契机,从深层意义上说旧厂房改造热表现出对现代城市问题的一种反思,表层意义上说它更表达了城市人的一种文化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艳峰 国外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再创造 2004年第一期

[2]侯凤武 周立琨等 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理念在析 2010年40卷第二期

[3]沈实现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 北京林业大学 2005年35卷第8期

[4]刘伯英 冯钟平著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2009年10月

第2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一、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技术高度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旧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地表现,城市老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旧城区衰落象。为了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城市旧城区进行有计划的改造。

一般来讲旧城改造又称城市再开发或城市更新。意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计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3个方面的内容:

城市再开发是指在布局混乱、城市功能完全丧失、城市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拓宽城市道路,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重新安排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彻底改变原有地区景观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这一类地区在我市占有一定数量。

修复是指在布局混乱、城市功能部分丧失、环境质量正在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不良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尚可使用或具有保留价值的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重新安排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部份改变原有城区景观的中等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

保护是指在现状良好,但将来可能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进行保护性修缮、强化城市功能、保护城市环境和原有地区景观的小规模城市改造建设。

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旧城区存在的各种城市问题,进行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说旧城改造是以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城市整体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计划地实施集再开发、修复和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

新区开发与城市再开发建设内容基本相同,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目前的各种类型的开发新区星罗密布,有大有小。它们都是对城市功能的补充、城市建设的扩展,亦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建新城区热的今天,正确认识开发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旧城问题的解决。它不是贪大求洋、铺滩子,不求实际盲目建设,浪费土地。应该有目的的、高标准分期分批实施。如我国的浦东新区建设,瞄准了世界先进国家和城市标准,城市建设全国堪称一流;大连的城市建设风景锦秀如画。这些都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典范。

二、__旧城改造特点与问题

长期以来,__的城市建设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城市建设规模一直很小,城市发展速度缓慢。八三年作为综合体制改造的试点城市后,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九六年成立直辖市以来,城市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很大,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用地紧张、布局混乱、环境质量恶化,城市功能难以发挥、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直辖市地位极为不相称,不能担负起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重担。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旧城改造任务繁重。旧城改造量大面广,主城区城市功能划分不明显。首先把旧城区改造成功能健全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再考虑城市用地向地区的发展自然是现阶段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在旧城区对土地、住宅、交通、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市中心进行重点改造,可以分成旧居住区改造、旧商业区改造、城市重要设施改造等。由于城市住宅问题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大事,又关系到社会安定的特殊性,所以城市旧商业区和城市设施改造通常是与居住区改造结合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市旧城改造是以旧居住区改造为主;从改造的方式来看,主要以成片改造和主要道路沿线改造等大规模拆迁改造为主。这种以城市旧居住区的大规模拆迁改造为主的旧城改造,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改造了城市居住条件,缓解了城市的住宅、用地、环境、交通等问题,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对于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旧城改造难度大,受地形、地势、江河影响,城市向外扩张困难,比其它城市的旧城改造成本大得多。本市属于典型山城城市,无论是住宅建设、楼房建设、交通建设等难度都大得多,犹其在资金紧张的时期建设难度更大,所以导致我市旧城改造欠帐更大。虽经改革开放以来大力进行旧城改造,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

目前,我市旧城改造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重视城市土地利用,忽视城市环境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在旧城改造时,常采用提高建筑密度和增加建筑高度的方法。城市建筑的高密度化和高层化虽然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状况,但同时引起了城市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中,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汽车排气量的大量增加,城市绿地的急剧减少,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此外,城市建筑,特别是住宅高度化和高层化不但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变,而且给城市地震、火灾、城市热岛效应等灾害的预防工作造成了潜在的隐患。城市环境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其次,重视城市再开发,忽视修复和保护。旧城改造是集开发、修复、保护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在主城区改造大都采取大规模拆迁改造的方法,对旧城区的建筑物,除古建筑外,基本上都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方针。这种大拆大迁的旧城改造拆除了相当一部分经过适当修缮仍可使用的城市设施,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所需费用十分庞大;旧城改造中的保护,除了对历史古建筑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保护外,对其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和街区,特别是近代建筑的保护不够重视,拆除了一些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造成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我市有许多反映政治历史变革的建筑物,都应保护下来。

再一是盲目追求城市现代化景观,忽视城市特色建设;盲目追求商业价值,忽视城市绿化。错误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城市景观,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已经使摩天厦失去高度优势,伦敦唯一的摩天大厦金丝雀码头大厦因造就和管理成本过高破产负债达11亿英镑。如果我们的决策思路仍停留在工业化时代,我们将走许多弯路。同时不能突出城市建设个性,山城特色突出不够,许多开发商只注重建筑容积率,最大化地追求商业价值和商业利润,忽视绿地建设,把城市建成一个大杂院,城市人口越改越密,城市交通越改越拥挤,城市标志性建设 不明显,这一现象在我市的卫星城镇表现也为突出。

三、旧城改造的综合经济效益

1.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根据土地利用集约化的收益递减规律,无限制地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是不可取的,由此而引起的人口和产业的过渡集中,将会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增加城市环境的治理成本,使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下降。因此,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必须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此外,城市高层住宅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不受欢迎,住宅建筑的低层化已成为住宅建设的基本趋势。短时期内为了缓解城市住宅紧张状态,可以适当修一些高层建筑,但从长远来看,我市高层住宅应当分地区、有控制地进行,并逐渐向中低层住宅建设过渡。在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中,必须从降低城市地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入手,将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由于旧城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普遍存在布局混乱,地域分异不明显,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混杂,相互干扰,严重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一些低级城市职能单位占用了区位条件优越的位置,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执行拆住宅还住宅、拆商店还商店的办法,使诸多城市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旧城改造时,对旧城区重新进行总体规划仍是旧城改造的一个重要课题。

2.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城市环境质量低下,主要表现在污染严重和安全性差。今天,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政府把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清洁、优美的都市环境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应当扩大绿地面积,这一点对山城来说更为重要;注意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严格控制房屋建设的容积率;合理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将各区功能明确下来,加快各组团外环路建设,进一步保护绿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由于我市主城区位于两江两岸,加强江岸环境整治,江岸环境的治理既可起到改善环境,改善城市交通,又可增加城市用地,还可增加旅游景点。所以,我市江岸的综合整治是一个一举多得的重要工程,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城市开发费用,与建新城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城市经济效益,对于发展中__城区建设来说是一条较好的旧城改造思路。

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大家应该看清: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城市环境恶化后,人们搬向郊区,再进行旧城改造,待旧城改造好后,人们又从郊区纷纷搬回城市。目前,西方国家许多有钱的人又挤向环境优美的大城市,城市的优越性得到了重新认识。我们完全可以不走西方国家的旧城改造的弯路,在城市环境还未恶化时,就把旧城改造与旧城再开发结合起来,把城市建成花园一样,这在交通不发达的中国是最适用的办法,这可以节约很多费用,符合中国国情,而且使城市建设一步到位。有的地区盲目地将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都开发出来修商城,有的把大片的树木砍了修商品房,它们只有一个目的----经济效益,但严重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不要待城市环境恶化到不可救药,再回过头来治理,那样或是治理成本之高、或是根本就不能治理。

3.保护山城历史建筑、注重山城特色建设。

第3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老旧楼房;改造;建筑节能;围护;室内系统;分户;计量

我们所处的是三线城市,目前负责供热的四个居民小区中,仍有三个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老旧楼房占总房数的70%之多,均属于非节能和无计量福利房。且室内系统没有改变,仍是共用立管的形式,实行的是按面积收费。近年来,这些楼房室温偏低的问题日益彰显出来,用户投诉较多,维修量大,对于我们采暖费的收缴也带来较大的困难。经过多次上门回访和调查,我们认为:造成低温的问题主要是老旧房屋的围护结构不合理、室内系统不匹配、管网锈蚀堵塞严重等房屋内在问题。虽然这几年,供热科技不断发展,我们对于热源和管网投入的比较大,现在这两块已不是主要问题,重点已经转移到用户末端。可是用户端涉及的部门太多,已不是我们供热一个单位所能解决的。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加大循环流量,提高供水温度,改造一小部分十分突出的室内系统等来暂时解决这些低温问题。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通过对老旧楼房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供暖系统改造,真正意义上地提高供暖温度。

一、老旧楼房改造的必要性

1、在设计供热系统时没有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2、老旧楼房当初设计的室内供暖系统不合理,无法计量,没有室温调控的手段。这些老旧楼房的室内系统普遍是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或者下供下回双管顺流式,共用立管,垂直失调严重,特别是底层和顶层特别突出,有时候室温能相差5~6℃。另外,有部分立管公称内径为DN15,原为蒸汽供暖设计使用的,现在改成热水供暖,已明显偏细。而且这些系统已使用有二三十年,内部锈蚀和堵塞比较厉害。通过分户改造,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可以达到一家一调控的目的,也能解决系统内部锈蚀和堵塞的问题。

二、老旧楼房改造的可行性

1、目前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已较成熟

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提上了工作日程。“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这段话出自2011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1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门窗: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2、带计量和温控的单户独立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新建住宅

改造老旧楼房的单管顺流式等采暖系统是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取暖条件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保证城市供热安全的需要。一方面室内采暖设施年久失修,另一方面单管顺流采暖系统制约了供热质量的提升,因此改造成带计量和温控的单户独立系统是一件用户、供热企业实现双赢的好事。改造时需要政府出资补助,牵头各个部门协作,用户配合,就能顺利完成改造。

三、具体实施

老旧楼房的改造主要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楼房内外墙和屋顶保温材料的使用、窗户上塑钢中空玻璃的使用、隔音防盗保温门的使用、一户一环室内系统的改造及热能分户计量表的使用。

1、近年来老旧楼房的建筑节能改造已在部分大城市陆续展开

(1)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完成1980年至1990年期间建成的3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呼和浩特市将投资2.9亿元,对市区225个老旧小区进行保暖、美化等综合改造,包括建筑外墙、门窗、屋面、地面及楼梯间等的节能改造,外墙加固保温层就是其中一项。近13万居民将从中受益;(3)太原市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对楼房等建筑物执行强制性节能改造,并设立了节能专项基金,对实行旧楼节能改造的,从节能专项基金中拿出资金予以资助;对新楼实行强制节能专项验收标准,通不过节能验收,整体就无法通过验收;(4)我所在的城市已于2013年计划对4个老旧小区整体实施综合节能改造,包括墙体保温、室内系统分户改造等。

长远来看,老旧楼房的综合改造对居民、供热企业都是有益的,对改善城市居民取暖条件,保障城市供热安全也是有益的。但是资金筹措困难是改造最大的难点,也决定了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按计划、分区域、循序渐进地进行实施。建议先对设施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区域进行小规模试点,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民意和媒体的反映,以便在下一步的改造过程中持续改进,推动改造的顺利进行。

2、三线及以下城市通过局部改造可以改善老旧楼房的低温问题

对于未来几年达不到综合改造条件的老旧楼房,我们已通过争取一些投资进行局部改造或者建议用户自行改造,可以暂时缓解老旧楼房的低温。

(1)对锈蚀堵塞严重的室内系统进行化学清洗,可达到去垢的目的,提高室内系统输送效率;(2)将单管顺流式系统改成单管跨越式系统,将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改成上供下回跨越式系统,解决其易集气和堵塞的问题;(3)建议居民自行对室内既有设施进行更换,如安装双层中空玻璃塑钢窗,或者往窗户上贴保温膜,更换户门,做好门窗的密封等。

四、效果检验

采取综合节能措施后,建筑外墙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增强了,室内采暖系统的可调性变得容易,老旧楼房的节能效果可提高65%以上。楼房内外层和屋顶保温材料的使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靠暖气取暖的房间,如果使用了保温材料,室内温度可以提高4℃到5℃,大大节约了能源。同时节能改造后,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至少延长10年,夏季室外的热量不易进入,冬季室内的热量不易出去,对事个供热系统来说节能又省电。

第4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老旧社区,文化建设,里弄建筑,三德里

1 绪论

1.1 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1.1.1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更新速度也逐步加快。城市的扩张不仅表现在向外部延伸,也表现在对于内部空间的更新,老旧社区的改造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是一本石头的大书,每个时期都在增添它新的一页。”(果戈里)城市是延续的,是有历史的,而这些历史形成了了城市的特色,而很多老旧社区都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老旧社区的改造不应盲目拆、建,而应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对于社区的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新的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武汉市汉口地区曾为租借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留下了以里弄建筑为代表的大量历史建筑。汉口人口密集、地价昂贵,旧城改造十分紧迫。过去的十几年里,很多里弄社区被拆毁,然而近年来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旧城改造的重视,加大对里弄建筑保护的补贴,并提出了“幸福社区”的概念,使旧城保护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1.1.2 概念界定

老旧社区: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旧城区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社区。

文化建设:在这里,社区文化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居委会组织的文娱活动,社区居民道德素质等,同时也包括社区呃历史文化遗存、传统邻里关系。

里弄建筑:里弄也称里分,这里主要指的是汉口的里弄建筑。里弄在中国的兴起时期大约在19世纪初,是有当时的民族资本家在租借区兴建的公寓建筑群,主要为二至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布局联排式毗连的紧凑式。

1.1.3 调研目的

(1)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查阅资料,了解汉口老城区的里弄社区的现状与历史文化;(2)结合调研结果,总结老旧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3)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和中外案例分析,探索老社区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传统邻里文化,并建设新的有活力的社区文化。

1.2 调研的方法及思路

1.2.1 调研区域确定

调研对象为:武汉市江岸区三德里。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北侧,车站街东侧。

选择理由:(1)三德里为武汉现存最为完好历史最为悠久的的里弄建筑群,里弄建筑风貌较为完整,同时三德里内有向警予故居,历史文化丰富;(2)三德里社区建设较好,道路宽阔,环境优美。每几年政府会组织维护,传统建筑保护意识较好;(3)三德里社区社区活动活跃,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1.2.2 调研技术路线

2 调研与分析

2.1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2.1.1 三德里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法租界的繁荣,民族资本家掀起了一场住宅建设的高潮。资本家刘氏三兄弟于1902年在今海寿街、友益街、中山大道围成的范围内,与德兴里之间设高墙分隔,合资建房成里。当时共有2层砖木楼房112栋。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细部构造带有地方传统做法;无分户厨房、厕所。

解放后,原业主迁至海外,三德里由政府部门代管,在承认原租户权益的基础上,安排了部分区、街属单位的职工居住。1967年三德里曾改名红光里,1972年复名。1962年和1983年房管部门曾对三德里进行过两次大修。

2.1.2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现状

(1)概况

1)总体外观保留。墙面整洁,里弄建筑特色浓厚。向警予故居外观保存完好;2)街道开阔整洁,规划有序。下水管道系统依旧沿用租借时代修建的系统,运作良好。

(2)存在的问题

1)房屋内部较老旧,原有功能布局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居民自建厕所浴室、门外设置洗手池的现象较多;2)线路规划混乱,乱拉电线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居民在道路上空拉设晾衣绳,对建筑外观破坏较严重;3)向警予故居仅在前两年于外墙挂上文物标志,内部已住入居民,原迹已被完全破坏。

2.1.3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1)政府政策

1)本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2)【武汉市立军令状保护老建筑】汉口英租界风貌区保护示范工程等一系列老建筑保护工作将启动。 据江岸区有关人士透露,准备实施腾退置换、整旧如故、景观改造、业态提升等四大工程。保护部门将依照“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则,对历史建筑分类整治,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建筑原貌。

――《长江日报》

(2)行动措施

1)三德社区里弄建筑大部分为公房,归江岸区房管局管理,负责日常维护;2)每四到五年政府统一为外墙进行粉刷;3)社区加强建筑保护宣传,居民自发进行建筑内部的维护。

(3)存在问题

1)政府虽有维修,但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只针对墙面进行粉刷,对物业管理、线路改造等投入不足(附政府投入资金饼状图);2)虽然建筑内部问题可向江岸区房管局进行报修,但居民普遍反映,房管局反映缓慢,往往需要居民自行解决问题;3)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居民的自建部分与建筑整体风格不匹配。出于居民需求和社区资金短缺的考虑,居委会只得默许这种行为;4)在建筑保护意识强化方面,仅仅靠道德约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给居委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小结

2.2 三德里社区邻里文化

2.2.1 三德里社区邻里关系概况

(1)社区总体邻里关系和谐,居民幸福感较强,对社区很是骄傲和热爱;(2)邻里关照氛围浓厚。邻居彼此知根知底,有互相帮助扶持老人照看小孩看护财务的优良传统;(3)邻里交往频繁。居民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打牌打麻将下棋。邻居之间经常串门。交往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心花坛和街道。

2.2.2 三德里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原因分析

(1)传统:老社区有邻里交往关照的传统。很多原住民从小感受这种文化,并逐渐传播感染给后来者;(2)建筑:三德社区的建筑主要是二层单元小楼,小楼正门前的街道宽阔整洁,并有中央水池和花坛。宜人的建筑尺度和大量的交往空间为这种邻里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3)人口:居民老年人口居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4)设施:老社区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大。住户联系紧密,共用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为邻里关照奠定基础

2.2.3 对传统邻里关系与现代邻里关系的比较和思考

思考:由上表可以看出,传统社区宜人的建筑尺度、街巷式的布局方式,对密切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如何利用建筑设计和布局规划,来为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借鉴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实验的展望》,我认为现代的住宅区设计规划应该综合研究如下几点。(1)在布局方式上,借鉴传统里弄建筑的布局方式,进一步探索街坊构成的可能形式;(2)综合分析舒适宜人的程度、生理方面和美学方面的满足;(3)空间的结合方面(私密的与公共的、人工的与自然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在减少拥挤方面努力所取得的效果如何;(4)街坊建设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 三德里社区的社区活动

2.3.1 居委会引导下的社区活动

(1)社区活动设施

1)三德里社区面积较小,社区活动设施较少。社区内有专门的社区活动室,冬季供暖,提供乒乓球等室内运动场地。社区的一角有香港捐赠的运动器械,供老人小孩锻炼身体;2)三德里位于汉口中心地带,交通方便。可共享汉口市区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2)居委会引导下的社区活动概况

1)居委会在社区为老年人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书法等社区活动,有专门的社区活动室;2)居委会每隔一段时间会组织老党员外出春游参观;3)每逢节假日社区也会组织包饺子包粽子等社会性活动。

(3)小结

1)三德里社区规模小,社区活动设施不完善。且设施开放性不强;2)居委会组织了较为丰富的社区活动,大部分社区活动都是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十分平易近人,加上良好的社区邻里氛围,居民参与性很高。

2.3.2 居民自发的社区活动

(1)活动类型

1)由于社区邻里交流密切、活动区域多。居民经常自发在街边打牌打麻将,或在社区的体育器材处锻炼身体;2)三德社区位于汉口市中心,交通便利,外出方便。很多老年居民选择加入外面的舞蹈队太极队等,在江滩等公园参与活动

(2)活动范围

1)社区内:中心花坛,运动器械区,主要街道;2)社区外:江滩,中山公园。

2.3.3 三德里社区的特色活动――花卉展

(1)活动简介

三德里社区的花卉展是一个居委会引导同居民自发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它基于三德里的独特环境而产生(密切的邻里关系,开阔宜人的外部空间),得益于居委会的引导而发展成熟,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三德里社区的一项特色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活动发展历程:

1)全民绿化:最开始是由一小部分居民自发在门前养花,居委会发现这一行为后加以引导,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举办养花讲座和绿化培训,最终形成了全民绿化全民养花的特殊文化氛围。

2)花卉展:社区养花具有一定规模后,社区举办了花卉展,并评出了养花能手,并被武汉市政府授予了奖项。花卉展后所有花卉都赠送给了社区。

(3)活动特色:

1)自发和居委会引导相结合;2)娱乐自己的同时改善了社区环境;3)是三德里社区街道式空间布局和良好的邻里关系的产物。

(4)活动的成果及社会影响

“里内均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式样接近,排列整齐,巷道纵横。居民爱整洁,家家遍植盆花,户户伸绿吐红,巷道间置有花坛,夹竹桃、美人蕉、枝叶清脆、花香四溢。”在《武汉城市建设志》中用如此篇幅描述里弄生活面貌的,仅只三德里。

3 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研通过对里弄建筑保护、传统社区邻里关系、居委会引导和居民自发的社区活动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了三德里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

像三德里社区这种有大量传统建筑的老旧社区,在满足居民现实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传统建筑和传统邻里关系的保护和维持,在这方面,政府应有足够的重视,在政策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在维修保护方面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同时,这类老旧社区也应与时俱进,居委会可发挥引导作用,同居民自发行为相结合,发展社区活动,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2]《旧城区改造中的更新与延续_以京汉大道文化街车站路街区改造项目为例》盛洪涛.

[3]《旧城更新设计方法初探――三德里社区改造方案》熊拥军.

第5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规划设计

对旧城区采取改造,应当是基于保护历史、延续文脉,保护规划区内真实的载体和历史环境,对历史街区中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巷道等重要历史信息的载体进行保护。通过对其采取合理开发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因此对历史街区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做出有损于历史街区核心价值的行为,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1 城市中心区旧城更新改造

城市中心区旧城更新改造不止是采取现代技术手段翻新旧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更不是大规模改造重建旧城或者小规模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措施,其具备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人文乃至整个社会意义上的内涵。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的目标不着眼于某一单一的目标,远远超越于单纯提高物质需求,真正的改造意义着眼于整个社区的利益,创造更加广泛的人文关怀,将社会各个系统脉络统一为多维协调的战略规划。

旧城更新改造规划是一条线上的流程,其成功与否依赖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改造规划设计模式的前提。较为有效的旧城更新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应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科学的城市改造设计模式是全面纳入社区和主体参与的力量,继而制衡住改造中变化的公私权益,实现旧城更新改造的多维目标,统一公平和效率要求。以面向社区为改造沟通听证机制,建立行政复议、申诉和对话制度强化居民参与的深度,以改造对象真实需要为重点,避免激化社会矛盾,保障已有和谐的社会构成和群体网络。

2 实例分析

某老城区处于老城的核心位置,是一个具有相当历史文化底蕴与鲜明传统风貌特色的地区。片区内有多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还包括部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大量的明清古街道、店铺、建筑、民居宅第、民俗文物等,具有传统风貌特色的历史建筑,应充分利用,系统地展现当地的历史。通过对该老城区采取合理的改造,可为新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历史和借鉴,同时,增加旧城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游览价值,给旧城区赋以新的生命力。

3 旧城区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改造

3.1旧城区的功能发展

旧城区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城市新城代谢进程中维持特定文化风格和生活态度的责任。保护和利用风貌保护区,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改革,保存住并且重新焕发出生机。一方面要保证期物质层面上争取保留鲜明的特色,另一方面需要赋予更加合理全面的功能特性,基于城市全面发展的角度,以更加有效地手段及方法,促使新陈代谢更加合理科学,以文化和旅游为基础,维持并延续现有的功能。

3.2旧城区改造与再开发策略

对旧城区的分类对待,更新改造规划措施各异。(1)对历史建筑的改造及其开发。鉴于历史建筑是指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在旧城改造规划中除“保护建筑”以外,风貌有明显特色或人文历史价值突出的,建成30年以上,对本片区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建筑单体和群体。包括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和已列入市级优秀历史建筑推荐名单的建筑。针对位于历史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原则上不得拆除,应当予以维修和再利用。同时根据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本片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分为以下几类:①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②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③建筑的主要立面和建筑高度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④本片区内各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应当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保护规划中予以确认。

(2)旧城区改造时,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应当符合本文化风貌区的特色及保护要求,且必须经过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对历史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时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且必须经过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对历史建筑外观改动的修缮(外墙粉刷、屋面材料及门窗更换等)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并且修缮方案必须经过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在历史建筑的周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和谐,不得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并且设计方案必须经过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3)对必须拆除的建筑采取拆除改造处理。针对片区中存在的危棚、简屋、违章建筑,通过改建的方式无法与风貌相协调的建筑,必须拆除,不得进行扩建和改建,在地块改建、市政和道路设施建设、绿地建设、地块整体开发及其它情况下,必须根据规划管理要求予以拆除,拆除后的空地应当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风貌保护街巷为传统风貌保存完好,包括原有街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街巷两侧界面和街道铺地保存较好的历史性街巷。

4旧城改造规划项目整体规划

4.1旧城改造总体布局

旧城区规划主要是加大对原有旧设施的治理,通过是以“治旧”为核心,深挖当地文化内涵,为开发赋予文化灵魂,保持自己文化活力的没有边界的原生态社区。以保护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为前提,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现有条件,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解决居民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和改善生活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重点,突出对传统建筑、历史性纪念意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改造和保护要求。将建筑质量较好的老街坊和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并使其融入到景观走廊中。将建筑质量较差的街区采取改建或拆建,并按景观视线走廊布置多层、高层建筑。功能结构分区主要包括:老街坊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商务中心区、高层住宅区、多层住宅区和保留建筑。规划采用“小区一组团(院落)”二级结构,规划有意识地模糊组团和院落的概念,淡化组团与院落空间,强化小区的公共和半公共空间,形成覆盖全区的“中心+带形”绿地系统,让每一个家庭都感受与体验社区生活的愉悦与欢欣。小区以中心广场为轴心展开形成各个组团。

综上所述,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旧城改造的任务艰巨而复杂,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创新的地方,不少城市制定并实行许多扶持和鼓励旧城改造的灵活政策。制订实行灵活的政策,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我们要继续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旧城改造之法。

本文通过结合某旧城实际规划案例,对旧城改造中应考虑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浅提了旧城改造规划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开发模式,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使得更多更好的经典案例、先进理念引入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中,使旧城改造的“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莫慎婷,旧城改造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

第6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北京798,城市的宽容

担忧也好,争议也罢,北京798到底还是驻留到了今天。误打误撞进安好的798街区,它的卓异映像,掺和了那日格外柔软的午后阳光,深刻地印入记忆。

798是个艺术区,其地界就是北京七星集团797、718、798、707、706等厂的联合厂区。厂区由前苏联和德国设计,兴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原为国有军工企业,八十年代开始衰落,九十年代人去楼空。

和国际上很多著名艺术区的诞生一样,行将被城市遗弃的工业旧厂房,其低成本租金吸引了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群进驻,798厂区从2002年起逐渐演变为艺术区。

阳光眷顾高耸的烟囱,细长的投影横斜在路面。路面平坦宽敞,两旁旧厂房一览无余。同时跳入眼帘的是那些夸张地铺盖在厂房外的硕大艺术海报,以及每个岔路口支着的色彩斑斓的路牌。初入,大工业的粗犷和个性艺术的出位张扬,瞬间虏获视觉。很快,观者就能更深领略798弥散出的独特气质艺术的放诞不羁,在粗犷的工业空间中自由舒展。

在798,参观的主体总在不断游移,从新鲜的艺术品到艺术展,到那些日渐让人感到陌生的“包豪斯”(德语Bauhaus译音,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建筑特点是简朴实用)工业建筑。斑驳的红砖墙上,混搭着各种风格迥异的涂鸦;高大厂房内朱漆的语录与绘画、雕塑等当代艺术形成强烈的时空反差……游走中慢慢体验整个街区的超现实感,这大概就是798的独特魅力。

单说“艺术区”,还不足以准确名状798的样态。和纯粹展演的场馆不同,也和纯粹创作的工坊不同,798通俗地讲是个前店后厂的艺术卖场。在杂糅了放诞不羁的艺术品性和工业空间的自由粗犷之外,798还将另类个性与商业通则一并杂糅,在这里,时尚与怀旧,精致与粗放,似乎处心积虑地纠合在一起,“贩卖”意图无处不在。看似安静的798,已经是一个火爆的艺术市场。

那次要去会晤的老友就住在798附近,出人意料的是竟对之充耳未闻、视而未见。事实上,文艺圈里的人大都知道798,但公众知道的,并不多。

这就是798,小众群体的边缘空间。尽管它已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最具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

798的“小众”、“边缘”,更深的含义在于,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地价越来越高,而798的驻留,却又未必能够最快得到现金回报。很显然,一个经营不景气的国有企业厂区,借低廉租金吸引并不富绰的租户群体进驻以维系生存,这种状态与城市区域规划和地产开发计划并不兼容。

但在拆与不拆的多重博弈间,798权且得以驻留。尽管要等待保留798艺术区最终决策的出炉,相信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看到了政府的慎重,在大量为798艺术区去留决策提供佐参的私访、讨论和实际论证中,我们看到了城市的宽容,看到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多元包容的可能性。

北京什么地儿?长城故宫颐和园,地坛天桥琉璃厂,燕莎赛特秀水街,工体后海三里屯旅行出差访友探亲,经年累月下来,那些地儿已经去得腻了歪。而现在,和798街区里随处都能见到的大管子一样,像我这样背着相机的游走者,也在街区里随处邂逅。无疑,这里已成为“知道分子”的又一个北京去处。

在无意中成为艺术区的过程中,798也在无意中成为了北京的城市新景。它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浸润的古城,展现出张力与活力。当这种张力和活力,出现在首都北京,其国际意义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广州信义会馆,被遗忘的后工业时光

某日偶闻好友闲侃“广州798”,刨根问底打听到了信义会馆所在地。来了才知道,下市直街往西,其实就是城中不少年轻“潮”人大都早已熟知的那条入夜后光怪陆离、风情万种的白鹅潭酒吧街。而下市直街往东,直抵信义路这片街区,包括信义会馆、几个尚未改造的旧厂区以及一座德国老教堂,却鲜有人知。事实上,这个有着特殊的历史沉淀和建筑的片区,已被纳入一个更庞大的文化街区改造的计划。而此行要造访的信义会馆,仅是这一计划的首期项目。

大江缓流,从容不迫。与旧城水系相濡以沫,相伴生息的濡染,似乎使信义会馆也有了这般相同静默的神情。会馆是个半开放的院子。有院门,而无完整院墙。免费进出,但设看守。自由参观,却谢绝自由拍照。这境况,跟北京798,上海M50那种全开放、纯自助式的自由参观约略不同。

这座脱胎于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施公司旧厂区的院子,本是承接大型机械施工工程的基地,于2004年4月停用,经过改造后以如今的面貌示人。半开放的院子像个庭院,散落的6座旧式工业建筑,大致由东往西分三列排开。楼间以大面积草地相连,填充楼间距上空的,是经年累月繁盛得擎天盖一般的硕大古榕。

东边临江的12号楼,被玻璃幕墙包裹着,看上去蛮像时下的时尚建筑。不同的是,玻璃幕墙映衬着的,不是环绕周围的高楼大厦而是周遭老树繁密的枝叶。更不同的是,它只有两层半高,并在二楼与三层,分别拥有一个当下时尚建筑罕有的面江大露台。显然,这座穿着时尚小楼,是老建筑的骨架。贴近首层通透的落地玻璃,能看到里头游乐园般的办公空间。相中并成功进驻这幢小楼的,是奥美广州。诉求游戏般创意氛围的奥美,在这个新空间里搬进了旋转木马和色彩斑斓的办公桌椅,使老骨架的小楼由内而外流淌出几分活跃、开放和戏谑。

正西边与12号楼呼应的8号楼,是整个信义会馆的标志建筑,常在不同场合看到它代言信义会馆的形象。典型的“人”字屋顶、的墙体红砖、简约的两层中空结构。任何角度看,都透着怀旧的工业气质。不过,气质,总是需要空间去流淌。8号楼出众的气韵,在于它坐望三江水天空间的地势。因而,站在江畔的亲水木栈道上回看,8号楼仿佛有着风云际会的庞大背景。由此,楼边的老树和楼身攀缘的藤蔓,仿佛也不止是老建筑年份的见证,反倒更让它生出了灵动的新鲜。

12号和8号这两座最靠江边的建筑,在院子外头临街就能细细打量。总不时有文艺青年领着青涩的模特在老房子的墙根下取景。但吸引人往院子里走的,是院子正北门的硕大招贴“时尚演

绎工厂”。海报镶嵌在院子正中“人”字型结构厂房5号楼的外立面上。工业建筑的粗犷和海报视觉的冲击,瞬间撞击出心底的激情和冲动。厂房门虚掩,迈入后吃惊地发现,这座外观庞大的建筑竟然是座单层建筑。更叫绝的是70多米长、近20米宽、逾15米高的偌大厂房,中间竟无一根柱子。友人们提及的数度展览、会,就在这里举办。来时正好没有任何展会,空无一物的厂房一览无余,四面墙体都几乎排满了大窗,肆意投射进来的光线使整个空间畅达、透亮。这种没有任何羁绊的宽大空间,绝对会宠坏人们的视觉、创意和灵性。无怪乎城中的很多顶尖而个性的艺术、商业会展因为这座建筑而纷至沓来。

阳光被密匝匝的细叶榕过滤成星星点点的光斑,疏密不均地洒在老房子的身上、洒在院子里。细看,会发现这里并不像北京798那样的原色厂区,而是在保留建筑基本结构的同时,点缀着与环境契合的细节处理甚至重建;

保留了厂区内的所有老树和植被这类原生资源,新添了河石与枕木做装饰,保留了建筑的原有色彩,而抹去标语口号一类的陈年旧迹:保留了现存建筑的轮廓和外立面,但也推倒了原建筑群中与群体风格不相融的旧建筑,在建筑群总体的怀旧情结中注入对时代思辨的过滤与取舍……

相较于北京798的“无心插柳”模式,信义会馆的启动可归结为“筑巢引凤”式,即它是由地产开发商投资、设计、开发和运营的商业性项目。在信义会馆的宣传别册上,毫不讳言地标榜着“我们长年贩卖美”。

是的,眼前这个2.3万平方米的旧厂区,毫无悬念地吸引着商家资本青睐,却有点意外地做了个容积率仅有0.9的低密度项目。无疑,在信义会馆这一事件上,资本似乎暂别了其逐利的天性,做了一次实验性的选择。于是,我眼前的信义会馆建筑群,就这样伫立江畔安静地演绎着被遗忘的后工业时光。那些由旧厂房和仓库精心蜕变而来的工作室、展览厅、酒吧间、商务公寓……无一不在静待被成功贩卖的春天。

香港牛棚,寸土寸金中的奢侈

终于去了传说中的“香港798”――牛棚艺术村。

弹丸之地的香港,不消几次往返,几处巴掌大的地方就已熟络得轻车熟路,新鲜不再。因而,对因举办过一系列艺术节、书展而在创意产业圈内声名渐起的牛棚艺术村,倍觉好奇。

好奇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它那个“香港798”的别称。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北京798那样的艺术街区,它的存在已算“硕果仅存”的珍稀异数了。那么,立锥之地的香港,以寸土寸金闻名于世,这么一个同质空间的存在,简直无异于与虎谋皮。

我在九龙土瓜湾周遭高楼林立的环衬背景下,找到了这爿城市紧俏空间中的“幸存地”。

倘若真带着798的印象看“牛棚”,定会失落得一塌糊涂。总占地面积仅1.7公顷的艺术村,看上去只有两、三个足球场的拼合大小,充其量只是偌大798街区里的一个独门小院。红砖墙围合的院子里,整齐纵列着5排低矮的铺瓦红砖平房。试想从四面的摩天高楼上俯瞰,这个院子大概会像摩天大厦的公共天井。而在院子中抬头仰望,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深井之蛙。

院墙、铁栅和平房,分明与周围建筑断代隔世。这里原是建于1908年的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艺术村定名“牛棚”便由来于此。检疫站后因城市规划搬迁,但其百年的建筑风貌并未因此受损。透过紧闭的玻璃窗,还能看到平房内的天花雕梁,而屋外角落里依然安好地保留着饲料石槽。当然,特色鲜明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平房的铺瓦尖顶。特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已将其列为第三级历史建筑。

静谧的院子里只有被摩天大楼投影切割成的大面积几何阳光。一并迎接阳光的,还有墙上、门上张贴的各色热闹喧腾的艺术海报。在某一刻的细部定格,它流露出与北京798相似的神情――古旧和粗陋间飘荡着艺术气息。

与798最大的不同是,这里没流行时尚和国际艺术主流市场的人流以及热旺交易。我到访的下午艺术村内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扇打开的门。显然,牛棚艺术村里没有商业。

究其根本,与798艺术街区的区别在于,牛棚艺术村由香港特区政府产业署管理,以极低的象征性租金租给香港的艺术工作者及团体使用,而其日常维护管理经费,则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甚至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以资政府拨款佐参。

牛棚艺术村租金每平方英尺5港元左右,是周边其他商业楼宇租金的1/10-1/6,与中环商业区或香港艺术馆等地的场租相比,更是天壤之别。没有太大的租金压力,无需引入商业机制,这对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难得的优渥空间。由于有政府的廉租政策和扶持,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

依据门外的招贴海报粗略估算,这里进驻了“进念二十面体”、“前进进剧社”、“艺术公社”、“1A空间”、“CUTANDTRY”、“蛙王”等二十来个工作室和艺术社团。名人梁文道(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专栏作家),也因在此间主持“牛棚书院”而被誉为“街坊学者”。

不过,牛棚艺术村的安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艺术家们可以永乐无忧。此前,同样由政府以廉租方式租给艺术家的香港北角油街,前后仅一年多时间就因都市重建而被收回。或许,“香港第三级历史建筑”的身份,或多或少会让牛棚艺术村的命运有别于北角油街。不过,翻查香港的相关法规,第三级历史建筑物还不足以被列为古迹。也就是说,“香港第三级历史建筑”并非护身符。而在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租约可以续签。由此不难看出,作为目前的城市闲置空间,牛棚用于创意产业原创基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第7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

[1] [2] 

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结 语

第8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字:建筑;再利用;改造;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fixed number of year; Building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changing with time and change; Points ou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ackgrou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means, because its design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 and passive on the energy utilization, is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omestic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technical mean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old buildings redevelopment in recycled problem.

Keyword: architecture; Reuse; Modification;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老旧建筑改造的意义

城市是不断发展、活动的,城市也是不断变化的,保护城市个性不是意味着冻结其所在。城市个性是在对历史不断诠释的基础上建立的,这包括城市和社区环境不断更新和适应,还包括保护。

当我们谈到保护历史环境的基本理由时,我们经常提到 “文化”,文化暗示着一定程度和过去延续性和发展性,人们用“文化”来传达信息,发展和继续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认识。我们居住方式有着类似作用,让我们对环境的认知得到传达,发展和继续,这就是所谓的居住文化。

老城区居民也希望离开破旧的旧城区,迁入新城区。可是在感受迁入喜悦的同时,也又会感到一种无法表达的失落。以前的生活突然改变了。市民这种心态鲜明地反映了现在在我国城市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保护之间的相互冲突。

居住文化可以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留给子孙,还能使旧城历史气息得到发展和延伸,还能保留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这不仅仅使古城风貌的体现,也使民族感情得到了深刻的寄托。

2.老旧建筑怎么进行改造利用

在老旧的建筑改造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抱有尊重的原则,这里所谓的尊重是指设计原则,尊重原有建筑的空间和历史的逻辑关系。对于具备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的旧建筑的改造设计,尊重的原则处处体现在维持原有建筑的历史文化气息、形态、空间秩序,在老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中,让各种新旧元素通过相互整合进而成为一个整体,利用新旧元素弥合和重组,为新生体提供发展和注入新活力。新旧空间共生是老旧建筑改造中利用必要的前提,更是城市设计中新旧建筑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旧建筑内部的更新,还是旧建筑和新建筑之间,还是城市环境和新建筑之间,都应遵循新旧共存的原则。

从城市设计和建筑学角度关注废老旧建筑群改造,近代老旧建筑早期租金是相当便宜的。当然用旧建筑可以改造成为为创意无限的社区,不单纯利用了现有的建筑创造产业发展园区,还使历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老建筑、工业老厂房运用新的模式和设计进行改造,为历史注入了创意和时尚元素,使遗留老旧工业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独特新地标 ,是每个城市历史和未来承接的良好典范。

另外,因为历史原因比较多,很多老建筑都位于城市的中心,由于拆迁成本和土地成本越来越高,还有市区中心的区域土地供应稀缺性和局限性,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建筑所在的土地价值很高。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市中心必须要偶大量的酒店、宾馆、办公楼、健身中心等各种商业娱乐设施,就必须把原有的工业老建筑改造成商用建筑。

以下是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的厂房改建为例提出基于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几种方式:

2.1分割室内空间的变化

一些城市的建筑定位于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最终选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154号处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的厂房。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是1955年前苏联援建的 ,这是典型的前联式建筑,苏式建筑的典型两大特点是: 第一,是呈中轴左右对称,平面规矩,两边低,中间高,主楼高耸,宽缓伸展的回廊。第二,“三段式”的结构,“三段”是指墙身、檐部、勒脚这三部分。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是一层框架结构水泥缓坡屋顶、砖外墙。使洛阳市涧西区难得一见的空间开阔、结构高大大规模工业建筑。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屋顶框架结构是高大连续的,所形成的节奏感、连续感和巨大空间的流动感给人体了很大的视觉冲击。中心改造方案的形成过程让这一特点充分的体现,让人们从不同高度、不同视角有交互流动空间的感觉。南面钢结构的空间增建了四层展示空间。还沿西边墙体保留114m长通天长廊,让参观者站在建筑最西端的四楼上面可以充分的体验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的古美与自然。

2.2在结合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空间

建筑的门窗选用玻璃门窗,这也就旧建筑物被给予新的生命,因为他是意味着一座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被给予许多的很活跃、很现代的功能,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延伸旧建筑的生命。首先,改造的第一步是围墙和拆掉屋顶,保留原有建筑的结构体系,让它们成为新的空间标志。这些建筑的所有新功能,都是按照内容进行了严格的功能划分,随后穿插于旧石廊之中以体块形式出现。体块的高低错落,形成了许多不同类型正负空间,为社会上那些光顾会所休闲运动的顾客们服务,既给他们提供了许多的室外屋顶花园,又给他们提供了可以很容易和下面其他的各种场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2.3改天花板高度的改变

老房子最好完好的被保留并加以利用,大屋顶形成新旧建筑和新增加部分的是共存和联系的,生成了许多新内容,和新空间,激发人们积极创造和参加的强烈的愿望。许多的老房子过去周围有一些周末俱乐部性质的休闲场所和娱乐中心,这其中主要包括舞厅、电影院、滑冰场等一些老的娱乐场所,房子是巨大坡屋顶红瓦房子建成的。设计者先前经过努力的思考设计,新的设计建筑包括多媒体教室、入口、影院、展厅、小影视工作室、酒吧、管理用房等许多的设施和内容。老旧建筑很显然已经不能符合新的生活使用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的组织内容,让其更符合现代的人们生活和发展的要求。比如说,增加用一个巨大金属屋面把整体建筑覆盖,这个的最大特点是在天花的高度被改变了,进而使新老建筑共存。可以创造出一个大的空间,站在这个巨大的瓦屋面和金属屋顶当中,这当中是通透明亮的空间,我们的视线穿过金属吊杆可以清楚地看见远处教堂的最尖顶。也就是不断在任务内容和研究基地的条件下进行构思,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舒适度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自己的平时经验,产生嘎然不同的创作构思,创作效果。

2.4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

在城市中有一些企业位于市中心,可是,随着企业的转型,生产规模不断的减小,厂房空置数量增加。许多厂方的想法是将部分旧工业厂房和建筑推倒,重新建设新的建筑,而外方则看中了这里良好厂区的环境。由于受到投资数额的限制, 投资方最终将厂房改造项目的方式确定为小规模的逐步开发,确定了以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的质量的方案,并保留以开发为主思想指导。开发地下空间是其重要改造手段,重新的来铺设内部的防水系统,把整栋大楼的地下部分作为内部管理和机电设备用房。

3.结语

老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给现代的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建筑意识的问题,这也就是建筑不再当作一个静止不动的,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非生命体,而是当作一个具有新生命的生命体。它可以通过自我更新来完成自身的调整、和自我发展,因此来适应外界新需求和新环境,解决在使用过程中的所面对的新问题。由此可知,老旧建筑是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阶段,不断进行更以利用和改,同样能使它充满新的活力。在全国的老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对待旧有的老旧建筑,开发老旧建筑有效在利用的途径,本文对老旧建筑改造中的再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建筑的再利用[J].世界建筑,1999(1):32-34.

[3]郝渊晓;张洁;周美莉;;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a];2009年

[4]陈帆,王驰.产业建筑遗存与转型住屋[j].武汉:2003.2

[5]傅瑶,刘文军,崔悦.国外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33-36.

第9篇: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老建筑;改造更新;利用;理性探索

Abstract: the old building of reform of the updat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must be solved in a problem, so this paper the renovation of the old buildings and use rationally exploration. Not only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reform, and also puts forward to transform the problems to be pay attention to, optimized renovation plan.

Keywords: old architecture; Transformation update; Use; Rational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模式,但是在城市的更新中并不是对所有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一些还具有利用价值或者存在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需要将其改造并充分利用,以理性的方式来建设城市。

1.建筑改造的必要性

对老建筑的改造利用首先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经历着不断新建――破坏――重建的建设史,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缺乏认识,特别是对历史地段的整体风貌、城市的原有肌理及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意识不足,成为历史风貌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改善居住环境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所生活的环境应具有内在意义和美感,市民对城市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建筑必须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最后是是城市经济潜力开发的需要,在当前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赋予其新的活力,是对建筑适应性潜力的再度开发,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旧建筑的改造更新及周边环境整治,能够进一步提升现存城市元素的价值。

2.改造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2.1多样性

对与老建筑的改造所要求的不仅是形式的多样,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多样。美国学者简•雅各布在1961年发表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了城市的多样性的理论。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那种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是有相互支持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些多样性又集中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是混合的土地利用。最好的城市建筑的利用应该是提供混合使用功能,具有多种活动内容和多种体验的环境,即把居住、工作、贸易、购物、游憩有机联系的混合场所。这也意味着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建筑物,可以吸引各种阶层的人群,在各种不同的时间,以各种需要来到这里。

2.2人本思想

对老建筑的改造必须要以人为中心,以建筑物的使用者为出发点来进行改造设计其理论、技术和方法必须要服务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建筑中优化个中基础设施的配置,如给排水管道的铺设,电力线路的优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使建筑的使用者更加方便,体现出该建筑的优势。

在改造中还要注意建筑周围环境的设计以及建筑采光的设计,做好建筑的采光,充分利用光照,使建筑更加现代化,更节能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另外还要使城市公民在这样的建筑中有一种场所感,正如诺•舒尔茨所说的“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只有人的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场地才能转变为有意义的“场所”。然而每一个场所都是独特的,各具特征,这种特征既包括各种物质属性,也包括文化联系和环境氛围。“如果事物变化太快了,历史就变得难以定形,因此,人们为了发展自身,发展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这种需要给形体空间带来情感上的重要内容就是所谓的“场所感”。由此可以得出,成功的场所设计应该是使社会和物质环境达到最小冲突,与特定城市地域中的背景条件同步。这对于目前的旧城滨水区改造更新设计具有相当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对老建筑的改造与利用

3.1滨水地区工业厂房和货运仓库的改建方法

一般来说,滨水地区工业厂房等这类建筑历史价值相对不高,但大都结构坚固且宽阔,其内部空间具有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进行诸如内部空间的功能替换,或对原有空间进行重组,从而为其找到新的合理可行的用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

加拿大多伦多市女王港仓库就是一个成功的旧建筑革新的实例。该仓库是加拿大具有历史价值的港口仓库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已失去了往日重要的工业用途,其形象也与新出现的高层建筑不相协调。改建后的建筑已成为多伦多市湖边最吸引人的景点之一。由于成功的改建,使历史性的旧建筑获得了新生,也使女王港重新恢复了活力。该建筑的改造之所以成功,其中之一就是通过这种综合使用功能的再创造,丰富的空间组合,视线及建筑细部处理,赋予旧港口一种城市生活的新概念,建筑除具有使用的功能性、商业性以外,还具有其融合各种活动和交往的社会性。此外,建筑师通过不同的手法,创造出了各种的公共空间,吸引步行的人流从建筑北入口进入,通过柱廊从而将人流引入南侧中庭,南侧的中庭是建筑内部各种活动的中心,把室外空间引入建筑的内部,形成一“灰色”室外过渡空间和东南角的一个主要建筑出入口。考虑到原有建筑结构为圆形柱帽,矩形承台无梁楼盖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为了获得自然采光,设计师将多层无梁楼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部的柱子有选择的去掉一部分,形成新的中央共享景观中庭。并且巧妙地利用了其结构的固有特性,恰到好处地把握和突出了其结构自身的表现力,有意保留了部分独立的立柱和蘑菇状的柱帽及承台,使之形成雕塑般的建筑元素。同时还利用仓库原有设计荷载远大于商厦的优势,在建筑顶部增建了4层高级公寓,开辟专门楼梯、电梯直通屋顶,并设计屋顶景观庭院、玻璃温室、温室游泳池等活动设施,这样不仅满足了开发商尽可能提高利润的要求,也使整个综合体更为丰富,增加了活力。

3.2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的改造

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使城市面貌发生着极大的转变。工业时期留下的大量的工厂、设施、相关建筑物和街道,随着岁月的涤荡渐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而史无前例的工业方式连同它的物质载体因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而形成了社会共同的历史记忆。对这些衰败的工业街区和厂房建筑进行有计划的保留和复兴,意味着保存其所处区位的外观格局,保存城市区位的公共识别性和认同感,保存城市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足迹,在城市历史和社会层面上有着持久而深远的意义。

对于老厂房的改造,总体上可以考虑分为两大主要类型厂房,一种为历史性保护厂房建筑,第二种为可再利用性厂房建筑,对前者可实施局部更新改造措施,对后者可实施整体更新改造措施。

对其改造在外墙上可以采取改变其颜色和热传导性的方式。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关键在于增加热阻值,应选择质轻导热系数低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厂房外墙可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在窗户的节能改造上不仅要改善窗户保温性能,增加窗户的热阻,而且还要减少冷风渗透和控制窗墙面积比。

3.3保障老建筑改造利用

建筑布局是影响建筑形态的前提因素,也是从城市角度体现建筑形态是否整体的重要因素,建筑形态设计首先要有适合的建筑布局,在敏感区域(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城市入口广场以及重要的市民广场、步行街和旅游线路及景点周边)的建筑形态设计必须要在城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

将建筑形态按照区域划分为保护区、控制区、协调区、发展区。在建筑形态保护区的紫线范围内,建筑外观、自然绿化、市政设施等都要进行保护,不得擅自改动。控制区是临近保护区的范围,应保持原有路网结构和城市肌理,分层次控制好建筑形态,使历史文化能够得到保护和延续。协调区内要协调好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关系,使城市新老区内的建筑形态有秩序、有层次地过渡,并形成理性衔接。发展区应提倡运用新理念,使用新材料,发展新建筑,带动具有创新性的建筑形态发展,体现出新时代建筑气息。

总结

老建筑的改造与利用要突出建筑的特性,在城市中具有特性,使城市公民能够对此建筑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在更新改造中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给施工单位以明确的指导,施工项目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梦斯;一座房子的旧岁与新年[J];缤纷;2010年06期

[2]李光梓;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与更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