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微型课基本要求精选(九篇)

微型课基本要求

第1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传统党课 教学方式 有机结合 教学情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64-01

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特征不同,不仅仅体现在基本教学方式上,同时也体现在主体上。下文将针对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从而最大程度上寻求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有机结合的途径,以教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将党员教育落在实处,综合提升党员的基本政治素养。

一、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基本特征

党课作为党组织对于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与基本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党员们的基本政治知识,同时培养党员的政治素养与政治感觉,提升党员们的综合素质,明确我党的发展理念与远大理想。传统的党课形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采取单向互动的教育形式,党课教师进行授课,党员单方面进行教学,虽然更加具有集中性,但是缺少相应的灵活性,党员在实际的党课教学进行之中其课堂参与度较低,不能够真正融入到目前的党员教育之中,另外传统性党课出于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经常采取大班授课的教学管理机制,不能够兼顾到每一名党员的实际学习需求[1]。

而微型党课作为近些年新兴的党课教学形式,是一种我党进行基本党员教育形式的尝试,在拓宽基本形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了党组织向学习型建设方向进行转变。更强调其灵活性与个体性的突出。在这种教育新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之中,需要根据教育要求的三个方向“针对性方向”“互动性方向”以及“实效性方向”进行转变[2]。但是同样微型党课也具有其相应的弊端,即形式主义大于实用主义,很多微型党课过于注重微型形式,而使得真正的党课教学流于表面,不能够切实有效的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所以只有从多个角度了解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基本特征,才能够更好地将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目前党员教育的进行与开展。

二、将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有机结合的具体建议

1.合理进行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基本配置

合理安排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课时安排是基础,因为传统党课基本是以党员教育的理论知识为核心,所以可以利用传统党课的基本特性,开展理论教育,微型党课时间较为灵活,可以较少进行课时配置,因为党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去进行相应的学习,所以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践教育。

除此之外也要促进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因为我党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的,所以在学习传统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之中,也要注重对于目前时事热点的学习[3],提升党员的分析能力与基本素养,促进目前党课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党员理论知识的分析能力。改变目前党课内容大而无物、与现实相脱节的基本现状,由浅入深。

所以在目前党课进行过程之中,我党对于其党课的质量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利用相应的模范资源,注重党课课件设计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除了通俗易懂之外,也要能够体现目前社会时展的具体要求,从而以合理进行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基本配置的方式,来将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有机结合起来。

2.突出党课主体的实际地位

在传统党课进行的过程之中,会邀请各大基层的党组织书记进行党课的教学,这能够为党员们提供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另外为了更加突出党课主体地位,可以在保留传统党课的教学主讲人的同时利用微型党课的形式,开辟新的讲党课的途径:党员们都可以进行党课讲解,这样不仅仅拓宽了基本教学的教学途径,也能够实现自上而下全方位多角度的党员教育,促进了党员教育的落实与普及,提升了党员的综合素养。

党员不再是被动学习的一方,而上升成为教学者的一方,教学身份的变化除了能够带动起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之外,也为目前的h课建设与党员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地可能性。所以在突出党课主体的实际地位的过程也是在实现多项互动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党课教师进行单向教学,党员被动学习,而是建立起多向的活动形式,党课教师与党员们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4],党员与党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这不仅仅能够提升党课质量,也有利于增强党内的和谐建设,促进党组织的完善与发展。

3.完善党课的评价与考核环节

目前党课教学进行之中,其考核与评价环节还不足以体现党员的实际教育水平以及基本政治素养,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完善党课的评价与考核环节,从而促进党员教育的进步。在考核方式的改进上,不应该仅仅注重理论知识层面上的考核,同时也要注重党员们基本政治素养的培养以及我党基本活动中党员的表现,要将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党员们相对客观并且公正的评价。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党员们的监督与约束,避免出现不符合我党对于党员的基本作风要求行为出现。

拓宽监督平台与监督渠道,从我党内部到社会外界各个阶层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党员综合发展,树立良好的党员作风,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作出相应的贡献,明确我党的发展理念。

结语

在目前党员教育进行过程之中,党课是实现党员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微型党课的出现能够弥补传统党课的弊端,但是传统党课也是无法被微型党课所进行替代的。所以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将微型党课与传统党课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合理进行传统党课与微型党课的基本配置、突出党课主体的实际地位以及完善党课的评价与考核环节等方式,促进目前党课的发展,综合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以及人文素养,以党课建设的完善促进我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总目录[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6):193-200.

[2]王传辉,刘飞,廖仲明. 微型党课在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中探索与实践[J]. 巢湖学院学报,2014(01):35-37.

第2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微型课题;特征;质量;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5-0030-03

作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微型课题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和欢迎。微型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向校本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认识与分析,是促进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微型课题研究的特性

微型课题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运用确当的思维和方法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细小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实践性教育研究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所指向的问题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教学中的细节表现出来,具有“真”、“实”、“小”的特点,因而它是一种典型的小问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简便易行,可以吸引众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因而微型课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从研究的实施与达成的结果来看,微型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实践为主线

微型课题的实质是研究者在“以校为本”理念指导下确定的教育教学问题。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都是从教师实际、学校实际出发来进行的。实践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归宿点,实践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一般说来,微型课题选择的切入点非常小,常常产生于教师所遭遇的教育教学事件、面临的教育教学困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与教师的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境中,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操作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研究的重点,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并具体表现为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对教育事件的反思、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与改造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场境中进行,既追求解决现实问题,又力图探寻、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规律。

(二)教师为主体

“教师是研究者”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微型课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它是与教师的本职工作、个人兴趣与特长相结合的,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真正发现者,是课题的提出者,是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整个研究过程教师自始至终都是深度地介入其中的,并通过自己对研究活动的判断与反思来对研究进程加以调节。从具体的研究活动来看说,确定研究题目、设计研究方案、反思研究进程、调控研究进程、收集研究成果、物化研究成效等工作均依靠教师自己完成。同时,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立足于研究的现实需要,主动地通过同事、同行之间的互助、互动来获取对课题研究有益的信息,对同事、同行提出的参考意见作出取舍;研究成果则由研究者与同事、同行共享。因此,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群众性科研活动。

(三)成效高关联

“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微型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追求问题的高效解决,这两个目标在微型课题研究中是高度整合在一起的。微型课题的研究是一个“边研究、边实践、边调整、边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使得承载问题的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和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研究成果的形成是在研究效果的达成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验证。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掌握相应的技能。离开了具体的效果,成果就失去了基本的事实证明,就不存在任何实在价值。

(四)多维灵活性

在遵循中小学教育科研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微型课题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突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在研究的选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物化与表现等多个环节和方面。从选题来看,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或研究能力的强弱,确定课题的大小,设定研究的周期,选择研究所作用的对象,预设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单独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统计法、个案法等,也可以综合地、灵活地采用其中的两种或多种方法。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单独一人承担研究任务,也可以是志同道合的几人或按年级组、教研组等不同的形式组成课题组来承担研究任务。在研究的调控上,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的达成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研究周期。在立项与管理上,可以是教师的自主研究,也可以是各级立项研究。在发展方向上,可以始终定位于小课题研究,也可以随着课题的价值的发掘与研究领域的拓展,使课题研究从小课题向大课题方向发展。在成果表现方式上,可以表现为调查报告、教学方案、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或报告等文字形式,也可以借助于直接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再现或叙述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学具、教具等作品来表现。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判断

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是由其选题与设计、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共同构成的。选题的契合度、设计的准确性、实施的实践性、结果的实效性是判断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选题的契合性

选题的契合度是指课题的基本定位、课题的大小与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相关支持条件的吻合程度。一般来说,微型课题是与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相联系的真问题、小问题,它应当是研究者凭借自身力量能够完成的,其解决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场境中借助具体的操作实践进行的,而且解决问题的周期短、见效快。选题的契合度是判断课题是否是微型课题的首要标准。通过选题的契合度的判断,可以预测课题的未来走向,可以判断课题在通常情况下能否顺利地完成及其达到的结果。一旦选题脱离了研究者的能力与相关条件的支持,那么,它实质上就变成了其他性质的研究,就不宜用微型课题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了。

(二)设计的准确性

设计的准确性是指研究者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的明晰程度。研究设计反映了研究的基本蓝图。对于微型课题来说,判断研究设计的准确性就是要了解研究者对于解决问题的设想是否符合课题的基本定位,能否围绕和突出课题的核心问题,有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对达到的结果是否有明确的规定。问题明、周期短、操作灵是微型课题研究设计准确性的重要体现。设计的准确程度是制约研究的结果实现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为微型课题研究可以很快完成、不需要事先设计,那么,极可能使研究变得无序、随意,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三)实施的实践性

实施的实践性就是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是否是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的实施过程就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实践性的判断关键是看“教师是研究者”这一理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现程度。具体地说,就是要看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是不是教师,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教师采取的研究行动是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工作是否依靠教师的力量来完成。如果不能够以教师为主体来实施研究,那么,这样的研究是难以完成对教育实践的改造和优化的。

(四)结果的实效性

结果的实效性包括效果和成果的达成度两个方面。从效果来看,主要是表现为参与研究的实践主体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积极变化。这包括研究实践的实施者和作用对象两个主体的变化。研究实践的实施者的变化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作用对象的变化主要是指学生的发展变化。从成果来看,主要表现为引发参研主体发生变化的认识与技术。效果和成果都是研究产生的结果。从效果来看,它应当是积极的、可测的。从成果来看,它应当是可以提炼、概括出来的,是可以应用于解决同类问题或对于解决同类问题具有参考价值的。如果研究的结果缺乏实效性,那么,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实在的价值。

三、微型课题研究策略

(一)树立求精求深的目标追求

微型课题是研究者对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梳理、筛选和提炼。虽然这些问题是小问题,但其中也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因此,求精求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追求。求精求深的关键是要做到以小见大。实践中,可以根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对课题进行深刻地挖掘,并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尽可能地把每一步骤涉及的相关因素考虑得周详一些,把自己的新认识、新策略融入其中,增强研究的预设性、创新性,以求及时有效地处置研究中的意外情况,揭示小问题中蕴含的大道理。如果缺少求精求深的目标追求,就常常会不自觉地降低研究的质量。

(二)明确研究的特殊定位

微型课题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每一个课题都有其特殊的定位,研究者要善于从自己选题的原始冲动中梳理出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最后要取得什么结果,分析课题在其所涉及的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多角度的论证,从而确定恰当的研究题目,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使之引领研究实践。微型课题研究要抓住一点,深挖细研,而忌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因此,研究者要结合个人所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研究取向,从特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改造,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课题确定的逻辑框架内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者对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要坚持“唯我所用”的原则进行取舍,切忌与别的研究进行盲目的攀比或对理论的无限引入。否则,研究过程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扩大或缩小课题的内涵,导致偏离研究的初衷,不仅难以形成特色,而且可能会因为失去基本的线索而变得杂乱无章。

(三)全程扎根于实践

微型课题研究必须树立全程的“实践意识”。以实践引领研究,以实践展示研究,是对微型课题研究的一个客观要求。在确定课题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使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在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后,要从实践中物化出相应的成果。如果脱离了实践,微型课题研究就失去了其作为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坚持包容与开放的心态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灵活性、自主性,是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但是这种自主性并不是封闭性,也不是排它性。相反,微型课题研究更强调研究的开放性,强调研究者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他们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智慧。可以说,研究者的心态越开放,越能包容不同的见解,那么,研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研究就会越高效。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切忌固步自封,排斥外来的指导,而是要充分利用外来的指导,不断开拓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与实践,提升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五)力求成果表现多样化

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表现为文字,也可以表现为学具或教具,还可以借助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表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要抓住成果的核心,就可以把对问题的基本认识、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与策略、达到的实际效果等囊括其中,从而整体地、全面地反映成果的面目。研究者要善于从课题本身的特点和自身的特长出发来选择适合的成果表现方式,展现研究的特色与个性。

第3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 微课 应用型本科院校 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普通高等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龚震伟[1]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操作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对传统本科教育的反思,在传统本科教育中,教师教的多,学生理论知识足够,但脱离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调整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主体,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堂上教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接受,且大学扩招以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大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看视频。教学内容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且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对学生的评价也只限于平时的考勤和期末的考试,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微课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短,适合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微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微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促进作用

虽然目前微课在中小学和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微课在本科院校教学中更具优势。因为本科学生相比中小学生和高职学生自觉性更强,且自由学习的时间比较多,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在线视频学习。本科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更高,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在微课建设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微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1 微课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围绕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开展教学,并采用图文音并茂的表现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兴趣爱好及学科需求选择微课视频,进行灵活自主的学习,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2.2 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n在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外,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微课为高校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一个受同行关注和学生喜爱的微课视频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超高的视频制作技术、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教育理念,重塑专业意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科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

2.3 微课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校企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学生零距离上岗,因此,必须强化岗位实践训练,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一般设置160-18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占了较大的比重,一般高于25%。韦嘉嘉认为将微课应用于高校实践教学,可以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实践操作细节,帮助学生领悟操作要领。微课还可展示操作流程,让教师按照流程开展教学,在创设的实践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增加直观感。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微课建设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微课资源要不断地优化、完善和丰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积极倡导微课教学,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微课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微课教学资源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第二,微课设计方面,由于本科院校教师刚接触微课,不熟悉微课的教学设计,导致微课选题过大,主题不突出,没有特色。第三,微课视频制作比较粗造,有些高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录播教室,视频录制条件很差,仅靠普通摄像机等设备录制;有些高校虽然建设了高大上的录播教室,但教师录完之后,不会做后期处理,也没有技术人员帮助剪辑,导致视频制作效果不理想,要么声音小,要么画面不清晰,要么没有字幕提示,难以制作出优质的微课教学视频。第五,微课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一些微课是因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而建设,并没有实质去应用;一些微课是因为教学比赛需要而建设,其主体是教师,没有在学生中推广,没有为学生所用。第六,部分本科院校没有建立微课平台,一些院校虽然已经建设了网络课程平台,但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没有为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建设原则

4.1 “微课”建设应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特色

“微课”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学资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课”开发与建设应该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特点。柳友荣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开发与建设,要以此为出发点,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岗位需求分析工作任务,安排学习内容,设计制作微课。

4.2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本科教育一直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学得多一点。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就是给学生灌输知识,通过填鸭式传授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微课模式下,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本科生的特点,转变自己的角色,由教学主角转变为教学辅助者,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3 教师团队协同开发原则

优质的微课资源是主题突出、视频精美、设计科学的,这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但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牵头建立协同开发机制,团结协作,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微课信息平台,促进微课的开发和应用。

4.4 强调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原则

微课不能仅为建设而建设,要考虑微课的实际应用,要将微课真正用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微课可作为混合学习的重要资源,如慕课、翻转课堂都可使用微课视频。微课只有在应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不断优化完善,以用促建是高校微课建设的基本原则。

5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应用的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大力开发应用微课,将微课建设纳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

5.1 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的管理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建立相关的“微课”管理机制,以规范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学校管理层从顶层设计层面,支持和鼓励微课的开发,提供网络课程平台,组织微课制作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在院系层面,应以学科为依托,推动专业发展,分析专业特色,确定微课的主题。就具体课程而言,重点关注该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将其制成微课。高校教师应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建设需要进行微课教学,充分发挥微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5.2 齐心协力推动微课资源开发,提升微课应用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有效开展与应用微课,发挥教师的专长,建设高质量的微课资源,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微课为常规教学提供了网络课程空间,突破了教学的时空局限,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但是,很多高校在微课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管理层推动不够,仅靠教师个人单打独斗,微课建设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规模化,微课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和应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建设微课。

5.3 加强微课的设计

本科院校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微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微课的设计。教师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规格和要求,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视频。微课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媒体设计、PPT 设计、教学视频的设计及微课的教案设计等。

5.4 构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

金燕提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本质在于优质微课资源的共享,认为强化微课资源应用和推广是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是推进微n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微课资源共享的有力保障。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微课资源只有上传到网络共享平台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微课平台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还要辅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和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刘建华等提出建设“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架和方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构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时要进行整体规划,避免盲目上微课,避免微课资源的浪费。

微课是网络环境下教育领域的产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延伸课堂教学,辅助传统教学,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和应用微课来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震伟.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J].江南论坛,1998(3):41.

[2] 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J].南京: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 韦嘉嘉.基于微课的高校实践教学设计初探[J].高教论坛,2015(2):122-125.

第4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微型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教师实际能力、学校现有的资源配套和社会性的需求(也不排除高考考试的需求)来设计开发的,但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是为“人”量身定做的,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往往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课程内容“旧”、“滞后”、“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显得实在而又有实效。

语文微型课程具有使语文课程及其知能始终处于易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使语文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微型课程就可以任意设置,随意处置。微型课程的开发必须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计划水准、实施水准和效应水准,必须依据语文学习的培养目标,使之成为对受教育者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部分,要把握开发的领域,遵循开发的一般原则,使其既能以专题学习或活动的形式灵活开展,又不陷入以往那些随意性形式化的小组活动、自我探究的滥觞,真正达成促进学生知能共进、素养素质齐升的目标。

1.必须根据四方面的情况确立需要开发的语文微型课程的主题,进而做好内容的有效选择与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四个方面是:①学生的兴趣,已有的语文知能水平、经验以及由主观意愿与社会客观现实(升学,就业,实际)所决定的语文方向的需求。②语文课程学习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及分步推进的阶段目标。③前人的或现实生活发展所产生的可选择利用的微观课程开发的资源。④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兴趣。

2.语文微型课程开发时须注意其课程目标要具体清晰,切合学生实际,其根本要求是面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满足他们的语文知能与人文品质提升的需要,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效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境界,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

3.开发微型课程时需注意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能让平等对话取代强迫灌溉,应具有问题引导的特质。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情景,一种“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即刻知道这种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转换的障碍。”(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课程内容具有的这种差距的存在和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成功转换的召唤,能吸引师生、生生之间和人与内容文本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行为,提升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解析”的能力,实现语文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充满生命活力,获得较全面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过程。

4.开发微型课程要处理好与已有教学文本的关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虽然“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教学文本毕竟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这是不可偏废的,我们提倡的只是在精讲精练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删除与整合,能够调节出部分学习时间实施微型课程的教学,只是把它作为教科书文本的有机、有益、有效的补充,而不是功利的、浮躁的、形式主义的。

第5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微型写作;写作教学;写作主题

 

一、问题的提出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王荣生教授曾指出,“在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这句话道出了我国小学写作教学最大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是在写作前和写作后,写作中的教学几乎是不存在的,教师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很少。那么到底该如何教学生写作,近年来小学写作教学已经走上了打破传统教学的道路,寻求更活跃更活泼更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其中,微型写作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笔者将基于对微型写作教学的理解,探索适合我国小学写作的微型课堂教学。

二、微型写作教学

微型写作教学重点在于“微”。“微”在哪里?“微”到什么程度?如何“微”?都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微”在哪里——首先“微”在主题,其次“微”在时间。主题是指写作教学的目标。微型化的写作教学,每一堂课只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说不存在课堂重点,课堂只有一个重点,或者说课堂上的都是重点,那就是写作教学的主题。也就是说将教学内容分割成多个可教的主题来进行。时间的“微”在美国微型教学的研究中是指5到15分钟 ,而笔者的“微”是指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任务,因为主题的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不同,或者5分钟,或者是5个课时,这里的“微”是视主题而定的。

“微”到什么程度——一是“微”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二是“微”到教师可教的程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学生可接受”是首先要考虑的。传统的写作教学讲究整体的结构和逻辑,但学生很难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接受,如果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就好接受多了。微型写作教学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每个课时只有一个主题,学生教容易接受,这样就达到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在保证学生可接受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考虑到是否可教。既然有可教,也就是说有的东西是不可教的,那什么样的东西是不可教的呢?通常情况下抽象、泛化的东西不可教;过于简单、学生自己可完成的任务不可教 。

如何“微”重点在于微型写作教学主题的确定。也就是说,如何将小学写作教学的主题微型化,是首要的、最关键的问题。主题的确定是一切教学的起点,也是难点。而要确定小学写作教学的主题,并不是盲目的只凭教师经验就可以确定,而是要依据各种标准和学生发展需要。

三、微型写作教学主题的来源与确定

选择和确定微型写作教学的主题是一个难点,不仅要考虑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更要考虑到主观因素的需求。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和确定微型写作教学的主题。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小学生的写作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方向。比如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学会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那么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的微型写作教学:看图写话——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下一张图画(动物图画较好),让小组同学相互讲解图画上的内容,并分享由图画联想到的内容,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在全班同学面前口头表达(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也可以集合大家的想法),分享之后让学生自由写作,写出经过看图和分享最想说的话。有的学生会从图画本身写,有的学生会写大家分享的过程,有的学生会从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方面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写,真正去写自己想写的,不要约束写作范围,这样我们会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惊喜。

(二)、课文延伸

语文教师的关注点通常在阅读教学上,既然改变不了阅读主导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教师该如何将课文分析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让写作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课文延伸无疑也是微型作文教学主题的来源之一。

生活是写作的来源,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有限,如果让他们仅从生活中去获取写作素材,你必然是有困难的。如果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的课文或者练习中发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课文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学生练习的写作主题,那么学生的写作无疑有了比较现成的参考模型或材料背景,解决了学生写作材料匮乏和写作结构模糊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发展

我们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设计和进行一切教学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微型写作教学的主题选择也不例外。其实不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还是对课文进行延伸,可供选择的主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应该选择哪些,哪个主题先进行,哪个主题后进行,哪个主题需要多长时间等等,这些都需要视学生的写作需要来定。

(四)、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课程和教学的设计如果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微型写作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善于迎合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比较广泛的。比如很多小孩对美术、音乐、或者舞蹈等感兴趣,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将这些兴趣与主题相结合,发掘既能促进学生发展又能满足学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在快乐地写作。

(五)、主题延伸

    主题延伸是指下一主题在这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发展。学生在每个作文主题的学习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成效或者问题,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等其它方法来发现学生在先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感兴趣、需要发展的写作主题。主题的延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和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

(六)、学科交叉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追求教师专业化,但是教师过度专业化导致各门学科相互分离,学生学习各门学科,忽视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微型写作教学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将各门学科相互联系,捕捉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内容,进行学科交叉,寻找主题,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享受乐趣,探索科学,接近自然,发展艺术,最后表达于作文纸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小学微型写作教学可以弥补传统序列化写作教学的弊端,改变我国小学几乎没有写作教学的困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最有效的写作方法和技能,让小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如何用文字来表达的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吴彤. 让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西藏日报,2013

于滢. 让语文书成为孩子最好的写作教材. 小学快乐作文,2012(3)

王荣生. 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2007

第6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微课;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5)23-0061-03

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受到了很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通过详细记录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完整教学过程,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现在我校多数教师开始尝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可见,基于微课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在注重学生探究和理解的物理学科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也十分值得关注。

一、微课应用于物理学科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学物理是人类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研究相互作用、运动现象、物质本质规律的学科,中学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注重概念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物理知识具有比较抽象的固有特性,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向学生直接陈述知识点和概念,思维过程不完整,学生难于理解,教师为了清楚阐释物理规律,有时需要借助实验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课堂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难以将物理现象的每个细节展示给学生,也很难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把物理知识通过微课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学生很容易在几分钟之内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这种传达方式更加直观具体,且听不懂还可以反复听,不受任何时空的制约。微课对于物理教学的价值优势体现在:一是微课一般只有5-8分钟,必然要求微课内容都是重点内容,是经过提炼的精华,具有显著的针对性;二是微课的核心内容通常只是一个知识点,进而提炼出重难点,补足学生学习的不到位,这体现了微课教学的高效性;三是微课内容集中,文件较小,知识点明确,便于学生注意力集中,使学生可便捷地学习,具有显著的便捷性。

二、微课变革物理教学

1.微课的加入,促进了教学形式的改变

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师的教学形式简单传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不好。现在将微课引入课堂,有效变革了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力的分解”知识时,可通过微课教学使教学目的更加具体明确,教学结构紧凑,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也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微课的加入,拓宽了教学的范围

微课使学生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支持了其课外知识的学习,而微课应用的不断普及及其资源的愈发丰富,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使学生知识面不断拓宽,并使学生明白知识学习重在运用而非仅仅应对考试。

3.微课的加入,可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教学

微课虽短小但内容丰富,可面向不同类型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以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展开,学生可个性化地选择微课,也可重复观看与学习,学生拥有对学习完全的主动权,可有效实现个性化教学,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理念。教师在备课和制作微课时,还应注重鼓励学生的参与。例如:哪个知识点没有学会、以怎样的讲授方式学生更喜欢、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技术等方面都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甚至把学生当作主讲,以至出现“物理达人”,学生的这种参与性必然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生的参与拓展了教学范围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物理微课的类型特征

微课可用于表征任何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然而尽管微课是课程,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不同,微课往往是根据某一教学需求而具有显著的针对性,这也促使了微课的种类繁多。从教法上,微课可分为问答类、讨论类、实验练习类,此类微课适合学生课上和课后的自学;从教学环节上,微课可分为复习类、知识导入类、知识理解类,此类微课可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正确选择微课类型对于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本型微课

基本型微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新授内容中的知识点、重难点作介绍,帮助学生预习的微课;另一种是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的微课。基本型微课为学生的课后复习提供了较大的方便。如微课《匀速圆周运动》以课件的形式展现了曲线运动的特点,展示速度、向心加速度、半径间的关系,据此进一步判断向心力的来源,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

2.纠错型微课

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懂了不等于会操作,知识应用较难,有时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如:下沉物体的浮力小于上浮物体所受浮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目的地制作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的微课,改善学生物理过程中的固有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3.归纳型微课

这类微课侧重对某一段或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梳理,使知识点串联,生成知识网络,便于形成技能。

4.辅导型微课

该类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制作的具有学习辅导功能的微课。

5.演示型微课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有些实验不容易得到较明显的实验效果,而操作演示型微课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优势显著。教师可以将3-4人组成实验小组,并辅以详细的实验指导以获得明显的实验效果,教师录制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从而形成的微课可供全班学生使用,增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认知和理解。

四、物理教学应用微课应注意的问题

1.微课制作中的问题

教师制作微课可提前写好微课脚本并进行演练,微课脚本应注重其教学内容的主次,而在录制微课过程中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所录制视频的分辨率要足够高,录制时采用正常语速,在重点时段注意放慢速度,加入的字幕要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2.微课的内容及时间问题

第7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技术类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习元;微视频;JiTT;Flash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24-06

一 研究背景

目前高校针对本科生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还主要采取的是“案例示范操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主要采取对全班学生面对面现场讲授和示范操作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被动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出现课上记住、课后遗忘的现象。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教育的全国普及,很多大学生都逐渐具备了开展网络学习的相关技术和硬件基础,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经调查发现,基本每个学生都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并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习的经验和基础,这对基础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来说,既说明了打破传统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为构建体现网络和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实施基础。

基于此,本研究做如下思考:对于高校的基础技术类学习课程,如何打破原有偏重课堂示范演示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以及网络的优势,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 相关文献综述

1 JiTT教学

很多学者提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指的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其中,网络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堂内扩展到了课堂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而纵观各种体现混合式学习(教学)思想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与“课外教学整合模式”,Just-in-TimeTeaching(JiTT)对于本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教学模式构建的参考。

JiTT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web-based study assignment)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active learner classroom)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它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准备和课堂活动组成的反馈循环,并且课堂活动是由课外准备决定的,它的目标主要是利用学生反馈引导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动机。具体而言,就是在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预习相关学习内容,并就指定预习内容提交学习反馈,教师再据此调整课堂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上,教师作为课程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讨论、辩论、实验或实际的动手操作等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这对本研究的启示为,在开展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借鉴JiTT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仅仅发生在“课堂”中的局限,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的优势,将教学延伸到课前,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安排,在碎片式的时间中随时随地开展课前预习和互动,教师在课上根据课前反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则偏重基于任务的技术操作、相关作品设计与分享,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学习

对于技术类课程而言,在开展JiTT学习时,传统以文本+图片的方式来呈现课程内容的形式相对比较单调、可模仿性也较弱,而视频资源有着文字、图片、动画等一般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视频教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结构化、片段化的教学视频将课堂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组织,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在反思调控下开展,从而提高学习活动质量。为了适应人们碎片式学习的需求,基于微视频的学习和教学也应运而生。交互式微视频一般指播放时长介于5~20分钟的视频,微视频概念的提出者优酷网总裁古永锵认为“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最大的特点”,而基于微视频的学习也可以视为一种微型学习,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Lindner)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基于微视频的微型学习能更好地适应成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随时随地地泛在学习。在基础教育中,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教学都是其典型应用模式。

开展基于微视频的JiTT学习,一方面要根据其教学内容关注微视频本身的设计与制作,如国内学者就提出对学习内容按照“问、教、测、引”的编排形式进行组织。另一方面,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自我检测及其相关协作交流等。如“TED-Ed”网站尝试将TED演讲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希望通过网络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及热情。针对每个学习微视频,网站中包含“观看视频(Watch)”、“思考题(Think)”、“深入学习(BigDeeper)”、“翻转”、“联系制作者(MeetTheCreators)”及其他辅助功能。

这对本研究的启示为,学习微型化、利用微视频让学生随时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解决技术学习遗忘率高、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能更好地支持JiTT教学的实施。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微视频本身的设计和制作,另一方面更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支撑环境,利用“技术”支持学习者围绕微视频资源开展有意义的学习,需要突破学习内容对象的范围,从活动的层面提供支持,促进学生对微视频的意义建构和深层次交互。

3 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支撑——学习元平台

网络平台的发展体现了学习理念的演变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随着新理念与新技术快速地进化与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经历了从CMS(内容管理系统)、LMS(学习管理系统)、LCMS(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一直到PLE(个人化学习环境)的过程。对于本研究而言,JiTT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就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任何终端获取学习资源,针对学习资源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体现了泛在学习的特点。学习元平台0因其具有生成性、开放性、联通性、可进化发展、智能性、内聚性、自跟1学习元平台,http://lcell.bnu.edu.ca/踪、微型化等基本特征,可以实现学习者群体智慧的共享和学习工具的共享,是泛在学习实现的基石。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学习元平台作为基于微视频JiTT教学的网络支撑,其对本研究的具体支持作用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学习元平台在课前能够支持学生开展自我检测、完成自主建构和协作建构活动,教师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资源推荐;在课上则能够支持学生、分享学习作品,优秀作品还可以纳为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荐给其他学习者,这体现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师生共建共生的特点。

三 研究设计

1 课程背景及其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课程中利用Flash进行连线题的制作为例,该学习内容的学习共需要2个学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连线题制作,掌握相关ActionScript3.0语句的应用。所授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56位大二本科生。学生硬件配备完善,人手一台笔记本,具有一定的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和交流的相关经验基础,能熟练借助学习元平台开展学习。

2 技术工具

在本研究中,除了学习元网络平台支撑以外,微视频的制作主要采取Camtasia Studio软件,同时录制技术操作的视频界面和教师的讲解音频。

3 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

本研究采取图1中所示开展基于微视频的JiTT相关教学。其中包括课前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课前基于学习元的微视频学习、课中基于学习元的教学以及课后评价和小结这4个主要阶段。

(1)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

本次课建立的学习单元,共了三段Flash技术操作微视频,每个微视频形成一个学习内容相对独立的微单元,时间长度略有差异,分别为8~9分钟,总学习时间为26分28秒。在设计、制作微视频时,主要包括4个主要环节。

新知导入,告知目标。在每段微视频的起始,告知本段微视频的主要目标,并简要说明本段微视频和已学内容的联系、在整个知识脉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等。帮助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针对新学习的内容建立心理倾向。

案例分析,思路提炼。每段微视频都针对典型实例进行技术示范。在制作案例之前,先对其设计、制作思路进行说明,外化的设计思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整体理解、领会案例的设计思想和操作要点,从而避免学生在自主观摩学习过程中深陷到琐碎的技术操作环节中。

操作演示,重点提示。按照设计的思路,结合实例进行操作演示。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不要平铺直叙,对于重难点内容提示、提醒学习者,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对于概念、操作上的易混淆点,也要重点提醒学习者。

应用举例,操作小结。可结合更多相关案例对本知识点在课件制作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简要说明,并对本段微视频的操作要点进行简单梳理和小结。

(2)课前基于微视频的学习和交互

课前基于微视频的学习和交互阶段可分成两个主要环节。首先是教师录制完毕微视频,课前3天在学习元上相关微视频、Flash源文件和相关学习活动,如图2所示,并通知学生登陆平台自主观摩微视频,开展提前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的初步自主建构。学生可以对三段微视频进行批注和点评,并参与教师设置的讨论交流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提出个性化需求。教师则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交流,如图3所示。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缺乏相关学习基础,还可以根据其个性化需求个别推送相关学习资源。

(3)基于学习元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面授时,不仅要解决在线问题,也要帮助学生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及时迁移和应用,以学习任务形式让学生针对相关操作要点进行作品创作,并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如图4所示。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理解相关技术操作要点,固化、修正了相关知识的个体建构;学生作品的独立创作体现了对知识的外化和实践化的过程;而在全班进行分享和点评,则实现了知识的群体分享和协同建构过程,进而促进了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和发展。其中,学生在线优秀作品自身则已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已经进化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师生共建。

(4)课后评价和小结

根据相关主题需要,课后在学习元上学生完成、提交课后练习,开展在线的学习评价等。如图5所示,为学习元在线的自测题,帮助学生巩固相关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能对教师的微视频进行重复巩固学习。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课上的表现、学生的网络互动提问等进行持续个性化指导,提供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等,如图6所示。

四 相关数据分析

1 学生网络学习数据及其分析

本研究提取了学生的浏览学习量,共获取了137次学习记录,人均浏览学习量为2.45次。同时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一周、课后一周到课程结束对浏览学习访问量的分布进行统计,如图7所示,分别为45、24、55和13次。值得注意的是,对微视频的学习的高峰点并非是课前,而是课后一周内。由于硬件、网络时间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学生课前没能完成学习要求,因此应适当再延长课前学习时间。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学习存在有的学生倾向于课前自主学习,有的学生倾向于课后或课上开展学习的区别。国内一位学者的结论“学习者更倾向于在课堂讲授基础上再进行视频自学”也与此相似。而对微视频的学习一直延续到课程结束,说明学生会根据自身需求重复调用并学习微视频。这也说明微视频的确解决了课上记住、课后遗忘的传统课堂面授的普遍难题。

2 学生课前网络学习反馈分析

学生围绕着微视频进行提问和师生互动,共产生了58条帖子,如图8所示,其中学生发帖占62%(36条),教师反馈占33%(19条),学生间的交互占5%(3条),课前的生生交互较少。本研究分别对这58条帖子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共拆分成110个文本意义单位,主要集中在围绕着本主题内容的交互(学生23次,教师19次)、关于本课程其他相关内容的交互(学生9次,教师5次)、学生对于微视频的建议(学生15次,教师6次)、学生对于微视频的评价(学生30次,教师2次)。图9数据表明,师生互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内容疑难点上的问题,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主动建构和教师的个别化指导,而学生的建议和评价则为教师后续课上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3 学习效果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为了收集、了解学生对微视频使用效果的反馈,在Flash课程结束后,针对全班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针对利用微视频开展混合学习倾向的结果反馈

针对“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关注学习元上老师提供的Flash操作微视频,并进行学习”和“在提前观看技术操作微视频的过程中,碰到一些疑问时,我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和老师进行及时沟通”二题的反馈如图lO和图1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的确存有倾向的差异性,大部分学生(79.4%)的学习会倾向提前关注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并开展学习。而对于教师是否应该提供及时答疑和反馈,也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有79.5%的学生倾向在线学习期间,教师能针对自己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而仍然有20.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或者不同意,这和不倾向利用微视频开展课前学习的数据基本是保持一致的。

而对微视频的长度要求选项,学生的选择分布较为均衡,如图12所示,其中认为3~5分钟微视频长度较为合适的为33.3%,认为5~7分钟微视频长度较为合适的为33.3%,7~10分钟的为30.8%。这也证实了本论文研究中的平均视频长度设置基本上也是合理的。

(2)针对利用微视频开展混合式学习效果及态度反馈

学生对利用微视频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效果及态度反馈如下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92.3%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课前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课上则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94.8%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微视频能够帮助自己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92.3%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个人很好地完成了Flash该课时的目标;94.8%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提供微视频开展学习的方式;97.4%的学生愿意其他的技术课程采取本课程模式开展学习。从以上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利用微视频开展基于学习元的混合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对该学习方式也都持赞同态度。

五 小结及展望

在本研究中,通过让学生开展基于微视频的JiTT学习,总结出其一般教学实施模式,并证明该模式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这说明本文提出的利用教学微视频开展基于学习元的JiTT教学模式对于其他基础技术类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课上观察和后期数据分析,得出如下启示。

1 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本研究中,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建构和网络交流,课上偏重解决教学疑难点和作品的交流、分享,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转为“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迁移。教师成为微视频资源的设计、制作者,课前交流互动的发起者,课上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个别指导者等,学生则成为学习内容的主动建构者、活动的参与者、教学资源的共建者等。

2 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模式体现了泛在学习的特点,支持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在本研究中,学习元作为活动开展的支撑平台,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和学习喜好进行灵活安排,随时随地地开展基于微视频的自主建构式学习,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基于微视频内容和教师及其他学生开展交流和互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作品又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身衍变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围绕着课程目标,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相关学习资源的不断扩展、进化,更形成了围绕着学习资源的学生、教师的人力良好聚合,而正体现了泛在主义的学习特色。

3 基于微视频JiTT教学通过设计良好的交互学习活动,促进了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建构,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

在本研究中,在推送微视频基础上,通过开展课前网络答疑、课上作品交流、在线作业、个性化资源推荐等方式来逐步引导、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深度学习。教师在满足学生整体学习要求基础上,还应该注意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网络个性化指导和推荐个性化资源的方式,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第8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1.微课的概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微课定义为:“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1]。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微课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微型课程,它以数字媒体为主要载体,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某一知识点(教学环节)而展开的完整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辅之传统的教学设计、案例讨论、习题测试以及教学反馈等方法扩充教学内容。

2.微课的特点

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微”。微课时间约为8分钟,相对于传统课堂授课时间短;微课内容小而精,只要求完成对某一知识点(教学环节)的讲授;微课资源容量小,多为20MB左右,表现形式符合流媒体格式要求,可实现网络流畅播放和移动学习。第二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微课是在学科专业知识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专项课题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2],因而主题鲜明且教学目标相对独立;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讲授的内容更加具体。第三是泛在学习。微课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表现形式更加接近情景教学模式的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与沟通可实现即时互动,同行之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的发展要求;微课不仅适用于在校师生,同样也适用于社会学习者,可广泛运用于在职培训、社区教育等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微课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微课是传统课堂的发展和革新。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微课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微课通过互联网进行和共享,满足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需求,发挥了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其次,微课共享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微课不仅可以展示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和教学水平,更能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3];学生和其他教师借助微课可以对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方法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与反馈,在交流与反馈中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授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微课是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效果,而且实现了自由学习、情景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同步性。

高职微课教学分析

1.设计原则

结合微课特征,从高职教学实际出发,高职微课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高职教育的主体为在校学生,微课的设计和开发首先要尊重学生,以高职教育基本需求为导向,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发挥微课教学的效用。

(2)知识性原则

知识性是微课的最基本属性,是微课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微课选题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做成微课,从教学实际出发,寻找课程中适合做微课的知识点(教学环节);另外,主题鲜明是微课设计知识性原则的重要要求,以简明的方式突出核心内容。其次,实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包括引题、讲解、扩展、思考等内容。最后,微课讲授知识要有延伸性,学习的过程并非全是新知识的吸收,而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相互融合,因而微课内容要包括相近知识点的对比、交叉知识点的区分和学科前沿介绍等。

(3)整体性原则

正如前文所述,微课是对某一知识点而进行的完整教学活动,这里的“完整”应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包括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反馈评价等,附之习题练习与相关辅学资料。

(4)最优化原则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化、综合化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优化不等同于理想化和最好化,而是依据教学大纲,在充分考虑学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微课整体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

2.关键要素分析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差异主要是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制作的教学视频不受时空环境限制,可供学生自主、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3]。因而,对微课教学要素的把控则是关键。

(1)科学性要素

微课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全面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结构应涵盖讲授知识点的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和研究成果;讲授内容在突出重点知识的同时也应涉及相关知识链接;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2)技?g与艺术要素

微课画面绚丽固然能够吸引学生,但也会稀释教学内容,干扰教学节奏,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要坚持微课教学效果正面引导的原则,正确处理微课服务于教学的关系,避免出现因微课技术应用效应过炫而弱化教学效果的情况。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基本要素,它决定着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知识传递的顺畅性。微课的特征决定了它应比课堂教学赋有艺术性,微课的艺术性以科学性为统领服务于教学,同时又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3)情感要素

任何形式的教学过程都贯穿于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两条主线。微课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教学形象也会根植于学生内心,唯有将情感作为知识在移动互联网媒介中传递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扩充学生的感知接受。教师的个性特质因人而异,在满足基本教学要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有利于教学的个性特征与微课教学相融合,则会取得良好的微课教学效果。

(4)相对性关系

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录制和讲授均无学生参与,但教师应保持正常课堂授课状态。一是“有”与“无”的相对性,做到心中有学生,营造课堂气氛;二是“快”与“慢”的相对性,掌握授课节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消化时间;三是“多”与“少”的相对性,做到合理布控时间,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职微课教学设计

ADDIE模型属于培训课程开发模型之一,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学什么(学习目标)、如何去学(学习策略)、取得的学习效果(学习评价),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评估(Evaluate)五个环节来完成相关任务,如图1所示。ADDIE模型不仅清晰简单,而且具有系统性和发展性,能有效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情境相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微课教学设计的基础,目的是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4],进而保证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教学分析包括教学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与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教学需求分析,明确微课教学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课堂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学习内容分析,根据教学单元的知识结构,将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以确定微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特征分析,教师要多途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感兴趣、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利用碎片时间来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和选择制作工具与辅助资源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微课短小精悍,教学目标必须开明宗义,让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开展学习。同时,要对不同类型知识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概念和原理型知识目标强调领会,方法和技能型知识目标强调应用,情感和动作型知识目标强调感知。

第二,设计教学方案。微课的特点是“微”,重点仍是“课”,教学方案须具备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根据知识点设计教学流程,以精准的时间推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紧促生动,且不失内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前沿理论和教学拓展。完整的微课教学过程应遵循罗伯特?加涅提出的“九个教学事件”理论,特别强调的是指导反馈和小结,这是梳理思路、巩固知识及强化效果的最有效环节。

第三,选择制作工具与辅助教学资源。微课表现形式多样,制作工具也种类繁多,例如录屏软件、PPT、手写板等。辅助教学资源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知识链接等,以上资源在微课脚本的整合下与微视频共同形成完整开放、交互翻转的教学应用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开发是微课教学是否成功的关节环节,需要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脚本开发、微课录制三项内容。

第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结合高职微课教学关键要素,好的PPT 课件应该是内容丰富、逻辑结构清晰、外观风格统一简明,且具备一定交互性和启发性[5]。结合教材资源辅之相应教学素材或知识链接,生成具体的多媒体教学内容,突出交互性和启发性,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程脚本开发。课程脚本开发是微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表现方式的整体规划,是微课制作的依据。脚本开发内容包括屏幕编码、屏幕设计、布局说明、教学活动、素材使用、时间分配等。鉴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微课实践和应用中没有对微课脚本作出规范,建议参考较为成熟的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脚本设计模版或可汗学院模式微课程。

第三,微课录制。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载体,也是微课的核心部分,微视频的制作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制作精良的微视频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者产生积极的视听觉效应[6],因此微视频的录制是微课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利用录像设备录制视频,首先要布置好场景,空间相对封闭,避免无关因素干扰,光线充足且无强光,利用三脚架固定镜头,避免晃动。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不管采用哪一种录制方式,均需要授课教师还原课堂情景,既要有镜头感还要有对象感,语言表述生动准确,且具有亲和力。

4.教学实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微课用于教学实践才能检验微课教学效果。高职微课教学中,在课前,教师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或微媒体将微课给学生,以满足学生课前学习的需求;在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来了解学生对微课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困惑点,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以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和即时指导来完成微课教学任务;在课后,以微课习题、学习交流、知识拓展等形式完成对微课教学知识的巩固。

另外,教师可以将微课于自己的微媒体、网易公开课等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开放性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也可在教育管理部门的资源平台上,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如陕西全民终身学习网、陕西社区教育网等。

5.微课评价

微课评价的目的是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因而涉及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各阶段。分析和设计阶段是前提,开发与实施阶段是核心,而评估阶段作为保证,彼此互为联系,密不可分[7]。微课评价将会随着微课的发展不断革新和改进,微课教学的设计和制作应始终围绕“应用教学”和“心怀学生”的初衷。分析阶段主要是评价微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是否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匹配。设计阶段主要是评价教学方案是否突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工具是否支持教学方案。开发阶段主要评价课件和脚本是否能实现教学效果,视频录制是否体现出教学重点与教学策略的一致性。实施阶段评价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自评,由制作教师自行评价,发现不足与缺陷,及时进行修改与完善。专家评价,聘请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技术专家等相关领域专家来评价,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再次对微课进行修改[8]。学生评价,学生是微课评价的主体,通过3名至5名学生对微课的学习,获取微课受众对教学效果实现程度的感知评价,可通过发放评价表和访谈的形式开展,以此来确定微课教学实施策略。

第9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电磁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89-02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它区别于前者教育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1-2]。在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需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毕业时具有该行业应有的灵敏度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及应用能力,为用人单位所青睐。本文通过对微波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对象进行探讨,通过对该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的解读,以及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当前,微波应用技术人才的就业领域包括:微波通信行业、国防军工、信息安全等部门从事微波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电磁场工程等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与生产、设备运行维护、科技管理和教学工作等。例如,通讯企业对高级微波工程师的要求包括:熟悉无线系统天线技术和前端滤波器结构;熟悉天线馈电网络技术等。只有充分了解了社会对微波技术应用型人才各方面的需求,我们才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好地探索,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深化实践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使之更加切合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专业思想教育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我们从大一开始即要求学生树立本专业的专业思想或专业观,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3]。在大一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时,需要着重使学生了解微波是当今社会作为能量传输手段和信息传递手段的重要手段,再结合大量的工程应用实例,使学生首先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由于电磁场与波等课程对数学基础知识要求极高,因而学生对微波工程、微波电子元器件设计等课程内容的学习开始有畏难情绪,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又产生了退缩情绪。因此,一开始帮助学生树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克服学生后续产生的这些畏难情绪。此外,在电磁场与波等课程的学习中,明确告诉学生虽然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公式需要推导,但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比公式推导本身更重要,至于微波场的计算今后并不需要太多的数学推导,取而代之的将是有很多电磁场计算软件,只要在物理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这些软件的建模和强大的计算功能,就可解决实际微波工程问题。但是,在大学课堂学习中必须掌握基本的物理思想和基本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公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加之开始帮助学生树立的专业兴趣,就比较容易使学生树立自信,坚定其专业信念和刻苦努力学习的动力。

二、不局限于传统专业课程,大胆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并非一蹴而就。通过高校四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我们到底想要给学生带来什么能力和知识体系值得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深思。电磁场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与电磁场有关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吸收当前电磁工程应用相关的知识体系,否则,容易造成专业知识面过于狭窄和观念落后的结果。因而,地方高校应该重新为电磁场、微波技术相关专业学生设置新的课程体系,从传统的电磁场与波等课程扩展到电磁工程应用、电磁医学等交叉学科的学科知识,重点加上微波实践课程的特色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课题组或网络上多多关注和学习与微波应用技术相关的工程知识,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电磁场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地方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加强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在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创新性以及就业的通用性[4]。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学科的特点来设计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在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就业率,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课程的设置还必须反映工程实践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有利于W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5]。我校电磁场相关的课程类型分为两类,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本校的学科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定向性、突出体现电磁场的应用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但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物理知识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领域,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电磁场与波这一学科基础课程学习中,学生受到电磁场基本原理的学习,而在微波器件设计实践课程中,通过对HFSS、CST等微波软件的学习及应用,使学生对微波工程实践也有了基本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按课堂学习打基础,按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就业后具有从事微波天线、微波电路和微波滤波器等电子元器件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电磁场与微波专业包括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性环节教学时数不少于25%。并且,在大四时的教学安排应尽量与实际应用接轨,毕业设计场地时间弹性处理,可利用大二、大三的暑假时间,把毕业设计场地延伸到产学研合作单位。实践教学安排包括:生产见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就业指导等,利用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与市场发展平行甚至超前的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在实践人才培养计划上,学校可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编制和修订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编制和修订实践教学教案、编写和完善实践教学项目任务书、编写符合学生特点的指导教材,使培养的人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6],培养适应通讯行业需求的射频工程师人才。在实践教学方法选择上,实践指导教师需要重点讲授研究和解决电磁场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为学生提供实验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相关阅读积极提出科学理论问题,然后再参与解决问题的集体讨论。通过实践和具体工程问题促进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消化,激发学生努力探求电磁学理论知识的兴趣。最终,通过实践教学能始终保持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点研究、分析和实际工程解决问题的兴奋点上,形成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学和科研就如飞机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说,对学生科学研究精神的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体,在进行科研工作中,通过安排学生参与其中,指导启发其创新方法,再通过言传身教, 使学生深刻了解一项科学研究从立项设计实施成果提交成果应用的全过程,并协助教师或独立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执著追求、勇于探索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此外,教师通过全面把握学科的国内外电磁学和微波技术的学术动态和发展前景,并积极将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毫无疑问会大大提高电磁场场和微波技术专业本科生学习电磁理论知识的兴趣,对于培养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工程实践能力也将事半功倍。例如,在当今无线通信领域,手机天线、滤波器和WIFI通讯器件等都有大量工程应用,如在电磁场与波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滤波器和小型化天线的设计和测试中来,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电磁场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说,只要善加引В必将使学生从枯燥的电磁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他们对学科专业的整体认知和掌控能力,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造就创新型和实践型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延松,刘君玲,对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 (4):68~69

[2]莫秋树,探索、创新、发展--构建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界,2014, (9):88~88

[3]陈岩,田利民,通过实习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29-31

[4]肖卫初,邓曙光,陈伟宏,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0, (6):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