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资源节约利用精选(九篇)

资源节约利用

第1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英文名称:Resources Econom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河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许昌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3900

国内刊号:41-1169/N

邮发代号:36-17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59-02

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然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发展和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这样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问题在于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表现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地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而且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对耕地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人增地减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产出效率低

建设用地规模模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许多城市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上项目,导致结构失衡,投资强度和用地定额不能实现双向调控。许多城市“摊大饼”式地外延扩张,热衷于宽马路、大广场建设,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在广大农村,空闲住宅、空心村、闲散地大量存在,土地浪费严重。

(二)土地利用十分粗放,利用率不高

城镇规划范围内存在大量闲置和批而未供的土地,城市闲置地占5%,城市容积率低,还有40%属于低效用地,粗放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三)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近几年,全国建设用地的需求每年都在1 200万亩左右,但只能满足50%,“十一五”期间和今后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建设用地将进一步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和长期存在。

(四)耕地数量还在逐渐减少,建设可占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据统计,1996―2007年的11年间,我国净减耕地1.25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 230万亩。主要是建设用地增长过快,造成了耕地的大量流失,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国务院已作出决定,到2020年18亿亩耕地不能减少,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07年全国耕地是18.26亿亩,还剩2 600万亩,每年只能占用200万亩,仅占建设用地需求总量的1/6,这将直接威胁18亿亩耕地的红线。所以,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十分巨大的压力。

(五)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严重不足

据测算,我国土地开发潜力最大为1亿亩左右,土地整理潜力最大约8 000万亩,土地复垦潜力近1 400万亩,后备资源总潜力约为2亿亩。这只是潜力,而有些潜力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耕地资源。

(六)违规违法用地突出

一些地方为单纯追求GDP,盲目招商引资,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地”,不惜以违法违规为代价,闯红线、碰高压线。一是“以租”,用农用地搞非农业建设。二是突破开发区范围,擅自扩大开发区面积,有的还以各种名义新设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三是在没有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就擅自先征地、供地、施工建设。

二、我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一)要充分利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

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建设用地规模模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都是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和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好各类相关规划(城市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所确定的各类建设用地规模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作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实施规划的重要工具,在第三会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的特殊时期,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每个建设项目都做到合理的用地规模,合理的用地布局,合理的土地用途,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大力提倡集约用地水平。

规划的影响是长远的,而且很难改变,要想使土地能够适度利用,使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收益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将节约集约原则贯穿到规划当中,才能从源头上防止土地的浪费。

(二)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

节约集约用地,眼睛不能一味地向外,一搞建设就想到新占土地,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首先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让闲置土地无处藏身。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疏理,在分析找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现实情况,本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考虑历史因素,重在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从处置闲置土地的实践来看,采取收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强力措施,但收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督促开工,加快建设才是目的,只有让闲置土地动起来才能达到发挥土地效益的作用。

在对原有闲置土地进行处置的同时,要加大用地管理力度,加强批后监管措施,严防出现新的闲置土地。通过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报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及时掌握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状况,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和对项目单位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不再出现闲置现象。

(三)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我国的土地市场正处在由政府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中,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解决我国土地市场早期出现的总量失控,资产流失,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

通过土地储备,使政府掌握了土地的“统一收购权”,逐步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应,确保土地供应的合法性,减少违法用地、多头供地、越权批地等现象的发生,有效地调控土地供需市场,为逐步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土地市场打下了基础,并盘活了存量土地资产,有助于土地供应实现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为主”的转变。建立土地储备,也是推行招拍挂出让等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的现实需要。招拍挂出让土地的先决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有土地,土地出让要集中统一。多年来由于条件不具备,推行招拍挂出让受到极大的限制。土地储备制度的出现,为其创造了条件,我国市、县政府供地、管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即从多个部门分散供应“生地”和以协议出让为主,逐步转变为集中统一供应“净地”和以招拍挂出让为主。这样,城市政府既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又直接掌握着一定量的土地储备,可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适时适量供应土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大大提高。

(四)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要保障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必须确立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做到这一点,就要守住18亿亩耕地不能少。非农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把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落实到位,不仅要实现耕地的总量平衡,还要保证耕地质量上的占补平衡,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

切实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管理,把补充耕地的质量作为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强化验收工作,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相当。通过整理和复垦,改善农村和矿区的生态环境。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垦草场和破坏湿地等现象。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土地资源适宜性,因地制宜确定开发整理后土地的用途,使土地开发整理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五)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要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切实承担起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测,主要是做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土地变化状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对批多用少、占而不用的土地,坚决依法收回,重新配置。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化状况。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第3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关键词]节约用水 保护环境 开发利用

进入21世纪,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更令人堪忧:一是我国水资源相对数量严重短缺。二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水资源绝对数量西少东多,而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成两个反向递度分布。三是我国的水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节约用水,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也是我们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水资源是重要的环境资源,也是重要的能源

水资源保护的目的和开发利用的产品很多,决不只是水能的利用所产生的电能产品;防洪、饮水、灌溉、航运、养殖、生态、旅游、替代能源、减排等“产品”效益甚至可能远远大于电力产品效益;当然,电能是目前最直接可以准确计量和交易的基础性产品。

水电开发是一项典型的具有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事业,水电建设和运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是一项成熟技术,包括环境风险在内的工程风险都可控。

水电是兼有一次与二次能源双重功能的优质能源;水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迄今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和最重要的替代能源;大水电、小水电都是自然的、清洁的,都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加速发展。国内外一些机构和人士坚决支持小水电,而坚决反对大水电,实际上这在科学道理上来讲是不通的。大水电也有可能是低坝,小水电也有可能是高坝,都要因地制宜,多方面兼顾并综合利用。

二、 建立和健全水资源保护

科学利用水资源必须同时兼顾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坚决制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尤其是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科学、全面规划,以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为切实目标,必须考虑多功能、跨区域的综合利用,坚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代价换取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程序的保障作用。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包括公约,尤其是关于水利和电力、能源和环境、水库和土地、移民等,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专业部门的协调性和连贯性,避免政策法规冲突,防止短期行为和本位主义。

无论是规划、设计要求,还是建设、运行规定,无论是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调控或市场机制导向,还是投资开发组织或运营机构职责,都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和考核指标,以便监督制约保证统筹兼顾。

把生态环保作为工程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全过程。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统筹兼顾,包括坝址、坝型选择,引水方式选择等。尽量减少淹没、减少地震、控制滑坡,保障生态流量和水体安全,并保证流域开发和运行统一、有序。

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与恢复,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尽量少明挖,并保证及时支护、恢复或改善。把环保工程与枢纽工程同等对待,概算要保证,使用要到位,效果要考核。

三、科学利用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按照系统工程要求,全方位加大力度,继续实施休牧(或轮牧)还草、返耕还(山、坡)林,营造湿地、草甸、林地、植被等,提高水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继续实施退田还湖、筑坝蓄水、疏浚河流,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以保护水体、控制调节水量,保障供水、防火减灾。

但是,各地在“退耕还林、还草”、“筑坝蓄水”中存在的问题、土地的承载能力问题和移民搬迁与安置的长期稳定问题、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的措施不足问题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具体配套措施不足的问题、各责任主体和责任目标的趋向与实施保障不足的矛盾等等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正好说明了其系统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艰巨性。

健全移民补偿和安置长效机制。对于因实施休牧还草、退耕还林的草原和山地移民和因兴修水利、筑坝蓄水的移民,为保证其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除及时、足量到位(一次性)失地补偿和迁移安置补偿费用外,移民后扶植发展,更需要长周期、稳定、透明以及直接和间接的政策措施到位,而不应只是制定一些短期(十年,再延十年)或不明期限的保障“政策”。

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经济功能指标和公益功能指标考核。科学确定工程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公共效益指标,不仅指导规划、建设可行性评价,也指导运行绩效考核。

制定流域生态、安全、经济调度统一机制。建立流域统一调度机制,统筹水情、电力、供水、水运、生态环境,保障“社会公益”和“多产品”功能。既要防止洪水灾害和水质污染,又要防止断流、断航,安全、优质、高效利用水资源。

明确水资源产品利益和税费分配机制。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游区域与下游区域,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投资收益、税收和资源费分成),包括相关循环产业(结构)支持机制,平衡当地和关联区域的损失和受惠。

四、全民教育加强节约用水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他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法制意识是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增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搞节水型农业,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是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新的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有一个有效的抗旱、防洪保安体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由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第4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在绿色施工中要求的节约材料、节水、节能、节地中对我们施工单位影响最大的是节约材料、节水和节能,材料和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以前的施工中都有成功的经验,而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以往都没有很强的意识。我们身处江南地区从来就没有对水源产生过危机意识,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发和全球温度的提高,我国也成为了缺水的国家,江南地区也受到波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水费价格的不断提高,从九十年代的0.18元/m3上涨到现在的3.5元/m3,上涨了近二十倍,而且水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对我们这些施工人都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一下在施工中如何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了。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江南地区地下水位都比较高,一般自然地面向下2米左右以后就有地下水了,在地下室施工中肯定要进行降水工序的,无论采用井点降水还是管井降水,出水量都比较大,而且周期较长。按照原先的做法,该部分水抽上来后就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井内了。现在这项资源我们就必须加以利用了。拿水墨江南二期工程为例,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纵三路之间,总建筑面积约10.5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2.0米,商业区延星湖街布置,该项目一层地下车库,车库面积在1.7万平方米左右,基础挖深在4.5米左右,基坑内降水采用管井降水结合明沟排水的方法,抽水周期要求为直至基础回土结束为止。在处于基坑降水阶段时,利用管井内的抽水和基坑周边明沟积水坑的排水作为混凝土养护用水及道路出入车辆的冲洗用水。主要措施为在工地北侧入口处设置一个砖砌蓄水池,尺寸为15米(长)×5米(宽)×4米(深),蓄水池分三格布置,从入水口处开始分别为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蓄水池,出水口设置在第三级蓄水池处,以保证抽出的水经过三级沉淀后可以达到合理利用的水质标准。在现场卫生间及生活区卫生间处设置一口管井,在管井边搭设一个钢管脚手架架子上面放置一个容积为2立方米的蓄水筒,作为厕所的冲洗用水。这样,在基础施工阶段现场的施工用水除了在办公区和休息区采用自来水作为饮用水位外,其它的施工用水和冲厕用水全部采用抽出的地下水,有效的节约了水源。

收集循环使用雨水资源

苏州地区每年的降水量都是比较大的,春季每月要有10-12天的降水,夏季每月一般有7-9天地降雨,秋冬季节雨水较少每月也有3-5天地降水,综合起来苏州地区的年降水量要超过500mm,这时一个很大的资源,如何能够利用好这项资源,对我们施工中的节水非常重要。在水墨江南二期工程中,在开工时我们就考虑到了利用雨水资源这一点,在进行临时设施道路施工时道路两侧就设置了200×300的排水明沟,并在道路中适当埋设过路管。在基础施工回填土完成,沿建筑物的周边脚手架位置浇筑基础砼地坪时,在脚手架的外侧也设置一圈明沟,并且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个沉淀积水坑,并将积水坑与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接通,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中,提供施工现场的用水。雨水较多的季节,多余的雨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主体结构施工时的楼层用水是采用在室外地面架设一个蓄水箱,然后用增压泵将蓄水箱中的水输送到施工楼层,主要是作为砼养护使用,而每个单体蓄水箱中的水都是采用蓄水池中雨水加以利用的。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我们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工地南侧有一条河流,现场采用抽水泵将河水分别引入蓄水池作为施工用水,有效的补充了缺少雨水时期的施工用水量。装饰阶段利用在楼层顶层架设水箱(容积5立方米),利用蓄水池的水将水箱注满,采用水管从楼层内的管井中输送至各个楼层。这样在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施工用水基本上是采用收集的雨水结合河水加以利用,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生活区的节水布置

水墨江南二期项目由于体量较大,配套的工种较多,最高峰时工人数量超过1200人,所以生活区的用水量是非常大的。本项目的生活区与施工现场是分开独立布置的,在生活区临时设施施工时我们就考虑到要将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用两路管线布设。饮用水一路主要包括食堂、办公及职工的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非饮用水一路主要包括厕所、场地冲洗及浇灌绿化用水。非饮用水主要利用雨水收集,厕所利用管井使用地下水。

过程中的管理

水墨江南二期项目在节水方面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专项节水管理组织机构,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以施工工长为主要实施负责人,形成从上到下,人人负责,层层落实的节水管理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开工前即对施工区和生活区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对排水沟的布置走向及蓄水池的位置均予以明确,以利于在施工中的节水达到收集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排水沟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以保证排水通畅,同时定期(每月2次)进行蓄水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这样即清洁了水池又增加了蓄水的容量。安排专人(项目部专业电工)对各个水箱的水位进行日常巡查,水箱内水位不足的及时开泵进行补充,确保施工用水的充足供应。在雨水缺少季节,还应对蓄水池内的水位进行日常检查,发现不足应立即启动河水内抽水泵,及时对蓄水池进行补水。项目部的机操工定期对所有的水泵进行轮流保养,确保抽水设备能正常使用,电工每日对所有配电箱进行检查,确保用电的安全使用。上述所有的工作均应填写检查记录,以利于备案查询。

成本对照分析

第5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关键词] 节约矿产资源对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今后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加剧。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一、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中浪费现象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粗放,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从1949年~2004年间累计产煤约360亿吨,但所消耗的煤炭资源却高达1000亿吨,白白扔掉了640亿吨煤炭,按2004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计算,这些浪费的煤资源够我们使用38年。在矿产工业生产过程中,从1952年~1998年,我国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8.6倍,而能源、生铁和水泥消耗分别增长了16倍、26.3倍和54.8倍。由于技术原因,铁矿中的共生、伴生矿产资源无法回收利用,资源浪费严重。加之一些矿山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采矿过程中采富弃贫,使资源浪费现象更加严重。

2.矿产资源加工深度不够,回收率低。从现代化的工业技术水平看,原矿石只能算作半成品,而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使用价值,节约运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矿山企业在完成采矿的同时,还应进行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以煤矿为例,开采的原煤要由洗煤厂洗选加工,生产出精煤,精煤的质量好,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用煤的要求,从这一点上,煤矿就可以获得高出几倍于原煤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综合利用洗煤过程中的其它副产品(混煤、煤矸石),而我国大部分矿山只注重数量,不在乎质量,对开采的原矿石只进行简单的加工,就急于出手,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不能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不仅减少了本企业的收益,更主要是浪费了国家资源,污染了环境,给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所以在实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时,应注重提高技术含量,采用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技术。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例如有色金属45种主要组分仅可回收33种,综合利用率为33%,总回收率为30%左右,比国外低20%;黑色金属综合利用率为30%~40%。而在日本,综合利用率达76%~90%。

4.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在发达国家,废钢铁、废铜、废橡胶回收利用率都达到了90%,而我国废钢铁回收利用率仅为45%,废铜回收利用率为30%,废橡胶回收利用率为40%。

二、我国资源浪费严重的原因

1.矿产资源产权不清。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国家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仍未能解决破坏、浪费资源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矿产资源的产权不清,国家所有权虚置,矿产资源名义上国家所有,实际上为占有者所有。矿产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来源于其有用性、稀缺性,这就决定了为满足社会对矿产品的需要,优等、中等和劣等条件的矿产资源都必须同时开采。由于资源稀缺性和所有权的存在,开采者要取得资源的开采权,就必须付给所有者一定的开采费用,作为对资源耗竭的补偿,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租金。在同一市场上,由于同等质量矿产品的价值是由供求平衡时开采劣等资源边际成本决定的,因此,开采中、优等资源与开采劣等资源相比,必然会有单位收益的增加,可以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效益的超额收益(即级差收益)。由于优等和中等资源相对稀缺和所有权的存在,开采者在取得开采优等和中等资源权利时,不得不把级差收益交给资源所有者,即资源的级差租金。矿产资源的价值等于资源的稀缺性租金和级差租金之和,它应该是资源所有者的收益。我国矿产资源长期无偿开采,实际上是资源的所有者放弃了资源资产的收益。矿山企业过度消耗国家的资源而自己却不受任何损失,并且还能增加经济效益,这就助长了开采者为争获超额收益而开采优等资源、放弃开采较差资源的行为,造成资源人为的严重浪费与破坏。因此,资源长期无偿占有、使用和产权关系不清,是导致矿产资源损失、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科技含量低。我国资源生产、消费等领域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十分落后,这是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如我国目前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除少数国有大型煤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低,装备差,效率低。特别是乡镇煤矿,主要是非机械化开采。

3.管理落后。矿业管理体制落后,矿产资源管理相对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的矿业行政管理权分散于11个产业部门,形成了“条条分割”,同时又归属于中央、省、市、甚至县级对国有、地方国有、乡镇集体和个体矿业企业管理形成“块块分割”,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摆脱产品经济旧模式的惯性和束缚,造成投资分散,部分矿山资金周转困难,甚至难于维持正常的简单再生产。地矿行政管理滞后,矿产资源管理相对薄弱,不能很好地执行事前管理,事中事后进行监督,致使有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混乱,采富弃贫,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统一规划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更难以研究制订统一的产业政策,因此不利于矿业的发展,更不利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统一和协调,也必然影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资源浪费的解决对策

1.推进矿业权的有偿使用。通过产权界定引导人们在更大程度上将外部性内在化,从而减少或消除外部性。根据我国的特点,实现矿产资源的产权界定可以通过实行有偿出让特定矿产资源的采矿权,即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对矿产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并据此原则进行税费改革,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产资源开采者为获取采矿权而支付给矿产资源发现权人,用以补偿矿产资源勘查费用,实现发现权权益的一种支出。矿产资源消耗储量即可采储量,是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乘以可采率而得的,以消耗储量为依据计征矿产资源补偿费可以引导矿山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资源补偿费,降低开采成本,来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避免按产量计征所造成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资源浪费现象。

2.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科技含量。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运用现代化的勘测技术,提高资源的开源能力。应用现代找矿方法和手段,提高找矿工作中的科技水平,把以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于地质勘查各环节,应用航测和卫星遥感方法,进行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2)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采、选,提高矿产的采、选回收率,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3)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所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采出矿石在选矿加工和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各种有价值成分和元素。

第6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关键词:高校;资源;循环利用;对策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网(),2006年3月16日)。将资源节约及其循环利用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章程中,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国内学者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构建资源节约型校园的课题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作为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基地的高校,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也是自由能源消费的大户。建立节约型校园、促进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也是高校完成其社会责任,发挥积极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实践,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借鉴其经验,总结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在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二、安徽省部分高校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现状调查情况

访谈和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管理委员会及学生群体组织,并对其部分资源的节约及循环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高等学校的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44份。问卷调查的方向具体有废旧衣物处理方面、电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电子产品再利用方面、水资源和粮食资源节约方面、固体废弃物和图书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相关内容。问卷的内容全面,划分细致,贴近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能够直观明确地看到学生们在资源利用情况和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意识。其中就水资源节约情况的调研结果如下:

此表是针对安徽省高校本科生的调研,由图1可以看出,44.6%的同学认为所在高校水资源浪费很严重,45.6%的同学认为浪费情况一般,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水资源浪费的紧迫性,既然有人认为浪费严重就更应该使他们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去,对宝贵而不可再生的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问题分析

(一)资源节约行动落实难,大学生参与率低

通过调查分析,约有40.20%的高校大学生将旧衣物扔掉,有44.12%选择将其送人;约有34.80%的高校大学生在校园就餐剩余多,有12.75%没有剩余饭菜;约有44.61%的高校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有7.35%认为不严重。约有29.9%的高校设有固定的废旧衣物处理机构,69.12%没有设置相关机构。由于相应的激励与奖惩机制不完善,作为高校主要资源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也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宣传”节约理念,并未真正履行节约的实际行动。此外,尽管高校众多学生组织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或进一步举办了各种宣传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仅仅作为节约行动的“代言人”,其自身也没有更多地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的实际行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仅仅停留于理念的宣传上。意识上的薄弱导致大学生对此类现象的关注度不够,所表现的诸多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的行为或是为经济利益所驱使,或是为达成学校或院系强制下达的指标,缺乏自觉主动的行为约束意识。

(二)高校偏重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涉及较少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通过实地调研合肥地区几所代表高校发现,各高校后勤部门在开展环保工作时,都把重点投放在学校资源的节约上。但是,对于其资源的循环利用,各高校涉及的相关措施少之又少。通过对安徽大学的调研,该校学生增加近7000人,教育仪器办公设备投资增加近两千万。但是如此大的用电用水规模,该校用水情况从2005年的317万吨,到2006年的306万吨,到2007年的306万吨,到2008年的306万吨,到2009年的310万吨,到2010年的302万吨;用水量从2005年每平方米5.99吨到2010年的每平方米3.48吨。可见高校节水措施成果显著。但是调查发现,在固体废弃物、废旧衣物、废旧数码产品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高校却没有很好的重视,只是寄希望于高校社团,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三)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部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关注

目前,高校较为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主要是在如水、电、固体废弃物等,在该方面的回收处理机制较为完善,同学们的节约意识普遍强烈。然而,随着国家对“节约型校园”的积极倡导,节约的内涵更为丰富,渠道更加多样。高校着重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在实现多项服务的全环节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尚未被认知的新资源,而这类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将会带动整个高校资源的协同开发,推进高校整体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我们发现,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一些资源常被忽视。如办学规模扩大或新校区建设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粮食的浪费现象以及部分可再利用物品,如书籍、数码产品、生活用品等的循环使用还未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缺乏相应的处理方案。特别是数码产品,如今数码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所带来的废旧产品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加重。

四、对策建议

第7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情况,请予审议。

一、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取得进展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大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防洪与水资源保障,为解决粮食供给这个历史性难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把水资源问题摆到了突出位置,明确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水利工作方针。近年来,每年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都对水资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多次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治水思路,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一是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

二是加强农业节水。1998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社会和农民投入600多亿元,重点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全国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2亿亩,形成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近3亿亩农田中推广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从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

三是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于2000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先后了两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设备(产品)目录》,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

四是深化水价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达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进了节约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补偿。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水资源费,60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

五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了94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市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各项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减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下游生态修复的双赢。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九五”以来,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仅淮河流域1994年以来就先后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组织开展了“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东线工程沿线、北京市、环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共设置了760多个监测断面,组成了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到2003年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已完成32%,全国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662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为42.3%。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水法》规定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区定期公布水资源质量状况报告。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了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

三是采取积极措施,修复生态环境。从1999年起,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在连续5年来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干流不断流。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这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黑河连续几年向下游输水,干涸多年的终端湖泊东居延海出现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断流20多年的下游河道,从2001年起恢复过流,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最大达200多平方公里,两岸大片胡杨林复苏,两大沙漠中间的绿色走廊重现生机。实施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工程,缓解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组织实施了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察(察尔森水库)济向(向海湿地)、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等水资源调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组织开展了全国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强化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的治理。济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实现复涌。苏锡常等超采区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显著降低。

(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是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来,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90多亿元,累计解决了5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人民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是加强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甘肃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库、四川大桥水库、宁夏扶贫扬黄等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1998年以来,加强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全面加快了淮河灾后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点海堤、清淤疏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三是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据《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龙江、海南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先后9次实施引黄济津,2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连续5年干旱的京、津地区供水安全。针对近年来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了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抗旱工作,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2003年全国工业循环冷却海水利用量达33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年产量113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量每年达6亿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普遍加强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二、当前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的形势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水资源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亿亩左右,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北京、天津等许多城市供水频频告急。南方许多地区也因干旱遭受缺水困扰。2004年下半年,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面积干旱,许多城市用水告急,工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用水量持续增长。除农业用水保持基本稳定外,工业和生活用水都不断增加。1980年至2000年,我国用水总量增加了122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分别增长745亿立方米和24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和7.2%。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接近水资源可利用量。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直接导致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间争水矛盾突出,生态用水被挤占,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二)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趋势。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2/3,城镇生活污水占1/3),比1980年增加了2倍多。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趋恶化。

水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劣五类水质占30%,属严重污染,基本丧失使用功能。按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是:珠江、长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和海河。对全国52个主要湖泊评价的成果显示,5个受到污染,26个严重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滇池、巢湖、太湖最为严重。滇池五类水质占总面积的69%,劣五类水质占总面积的31%。不少湖泊出现藻类爆发,有的藻类产生毒素,长期饮用将影响人体健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总体水质尚未出现大的变化,但部分支流曾出现“水华”现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和东线水污染防治任务也很艰巨。地下水水质恶化,平原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目前,全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其中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

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的趋势。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而且直接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人民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三)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部分地区用水量已大大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超采。一些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问题,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据统计,全国有包括黄河、辽河等大江大河在内的90多条河流发生过断流,河流功能衰减,部分河段功能甚至基本消失。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相比,全国湖泊面积减少15%,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26%。湖泊和天然湿地的减少和丧失,导致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河流水质的恶化。

全国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达到19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已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现象。全国地面沉降面积已达到6.4万平方公里,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仅长江三角洲以南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间接损失近3500亿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水资源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等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2。受季风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457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近20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进一步减少。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2%,年径流量减少17%。其中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25%,年径流量减少41%。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是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我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用水浪费。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单方水粮食增产量不足1公斤,发达国家已达1.6~1.8公斤。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6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85%。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以上。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三是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不够,人水矛盾尖锐。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约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树立起珍惜水、爱惜水的社会风尚。一些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如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2002年高耗水工业取水占工业取水量的比例高达99%(不含火电直流冷却用水)。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盲目建设大都市和城市群,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和高耗水种植业。我国工业的结构性污染突出,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物耗大,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城市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较低,由于政策和投入不到位、管网不配套等原因,全国大部分城市兴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治理工作滞后,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的供需矛盾。在淮河流域,由于对治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业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十年来虽然各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但总体进展仍滞后于水污染防治要求。多年来形成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存在重点治污工程前期工作不充分,配套资金不落实,重点治污项目进展不快,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计划进度要求,生态环境用水考虑不足等问题。

四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既造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无序竞争,也使得水资源保护缺乏责任和利益上的主体。《水法》确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形成。在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存在诸多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自发的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一边是大量投资建设水源工程、治理水污染,另一边是浪费水资源、肆意污染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薄弱。

可见,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们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三、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水资源是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一是目前我国总体用水效率不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通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可以将社会需水量控制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限度内。

二是通过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抑制需求的不合理增长,可缓解和改善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是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修复和保护水环境,使得部分已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质量得到改善,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可增加可用水量。

四是开源还有一定的潜力。2000年全国供水量中的一次性供水量相当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46%,还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或接近其可开发利用的极限,但部分河流还有可供进一步开发的水量。

五是再生水、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水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城市废污水处理回用率仅为20%,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增加可用水量的潜力很大。雨水集蓄利用、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微咸水改造也有相当的潜力。

总体上看,经过努力,我国水资源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但任务十分艰巨,难度也非常大,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法制、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

我国水资源条件十分复杂,改革开放以来,水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制新时期水资源规划,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急迫的任务。编制水资源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重视非传统水源的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当前要抓紧完成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八部委共同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优化配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继续编制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二)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通过制度建设,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要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通过制定水资源规划,要逐级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生产技术。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三)加强污染治理,做好水资源保护。

当前要全面推进水功能区制度的实施,合理确定河流水体的纳污总量,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的总量控制。重点加强行政区界、主要江河湖库引排水口、入河排污口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统一监测,对用水和排污进行有效监控,加强对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的管理。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保护区内的各项开发活动,严禁一切排污行为,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建立河流生态健康指标,制订不同阶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水应急机制,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要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启动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保护工程,控制超采、防止污染。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搞好水生态建设,美化城镇人居环境。

保护好水资源,控制污染是关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污染问题。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防治。在重点流域和地区,实行最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措施,逐年削减排污总量,不断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工业企业实行达标排放。逐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深度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改水改厕,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按照科学的水资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水水质不合格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抓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建成并发挥效益,有效缓解京、津、冀和胶东半岛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继续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全国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到2010年实现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500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供水标准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鼓励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湿地、河流和改善水环境的生态用水。继续加快防洪体系建设,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对已建水利工程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价,调整一些功能差、效益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程设施。新建项目要从立项、规划、建设全过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选比,慎重决策,降低不利影响。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农业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五)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快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规体系建设,抓紧开展节约用水、流域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起草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订的前期工作。完善《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的配套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省际水事矛盾预防和协调,完善突发性水事应急机制。坚决关闭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的严重污染企业,严格监督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场的污染排放,积极化解由于水环境污染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矛盾。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浪费水资源、破坏水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水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关系,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由中央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政府组成,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议事决策机制和高效执行机制。推进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统一管理。

第8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人多地少,保障与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还远没有结束,长期的发展需要土地来做支撑。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保证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而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7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40%,粮食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确保耕地红线不动摇。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必须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

2. 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我国又是人口大国,人均下来,就变成了资源相对贫国,人均耕地只有1.37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人均耕地将会更少,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将会越来越突出。

2.1 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用地问题突出

粗放利用土地用地还很突出。部分城市在编制规划时,缺乏科学合理的预测,确定城市发展规模过大,缺少有效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土地财政问题突出,城市的税收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因此,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缺少考虑投资强度、用地定额、容积率、土地利用率等限制指标,粗放供地,造成城市规划区内存在大量闲置和批而未供的土地,土地严重浪费。

2.2 土地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毁坏耕地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矿山、电厂、公路等的尾矿库、弃渣场、取土场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很大一部分尾矿库、弃渣场的防护能力较差,给周边土地造成危害。如轰动全国的紫金矿业尾矿库污染事件,另外,工业的废水排放等得不到有效治理,每年约9000万亩的耕地受到毁坏。

2.3 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的发展是与土地的供给正相关,经济发展越快,对土地的需求也越大。近几年,全国建设用地的需求每年都在12000--15000万亩左右,而实际供给只有600--680万亩。“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土地需求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将更高,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和长期存在。

2.4 违规违法用地问题仍很突出

2008年通过对全国172个大中城市的监测,违法用地比2007年虽然下降了约14%。但全国违法用地仍占到总用地的14.4%,其中有16个城市违法用地超过了15%。

3. 我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

3.1 科学编制规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利用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的人员技术优势,编制适合当地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既要符合发展要求,也要科学利用现有资源,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整个规划,科学细化分区土地用途,合理用地布局,要从平面规划向立体规划转变。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和统筹协调功能,做好城市规划、行业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有计划的安排用地指标,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定效力,强化规划法定刚性,防止随意修改规划,保证规划期内的稳定。

3.2 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发挥土地最大效能

从我国现在土地利用现状看,走土地扩张发展的路已经不符合实际,应把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放在盘活存量土地上。多年来,由于新增用地价格比盘活存量土地价格低得多,因此,我们的发展大多依赖新增建设用地,而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上,做的工作有限。当前,我国城市中有较大50-60年的低矮建筑,容积很低,二次开发的空间大,盘活该部分建设用地,既可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又能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盘活存量土地要形成制度,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激励地方政府限制开发新增土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3.3 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完善建设用地收购储备制度。通过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配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解决土地供给中存在的总量失控、资产流失问题。形成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应,确保土地供应的合法性,减少违法用地、多头供地、越权批地等现象的发生,有效调控土地市场供需,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土地市场。实行土地储备制度,也是土地交易市场推行招拍挂等方式配置土地资源的现实需要。政府要根据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和市场对土地的需求情况,确定土地的投放量,科学安排用地。确实发挥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作用,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效遏制圈地、囤地、倒卖土地和私下交易土地的行为。逐步限制缩小划拨用地范围,最大限度的实行招拍挂出让土地,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提供保证,实现土地取得的公平和公正性。

3.4 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确保耕地红线

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必须确立粮食自给自足的战略方针。做到这一点,就要保护好耕地,守住耕地的红线。保护耕地,首先要将耕地占补平衡落到实处,不但要实现数量上的“占一补一”,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占补平衡。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补充耕地的质量作为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强化验收工作,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相当。保护耕地还应重视表土地剥离工作,通过建立表土储存场,成立表土保护专项资金等形式,确实将表土剥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保护好耕地的后备资源,禁止土地的无序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垦草场和破坏湿地等行为。

3.5 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节约集约用地,重要的是形成制度,要将监督检查落实到土地利用的始终。首先是做好审批核查,项目审批时要根据行业性质、投资规模和符合土地利用地总体规划情况,认真核定建筑系数、容积率、投资强度等用地指标,根据核定情况提供相应土地。二是对建设过程全程监督。供地后要督促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对不按规划设计进行建设的要马上责令整改,不按规定整改的要下达停建通知书;对达不到规定建设标准的,要进行综合分析,确实无法达要的,要对剩余土地进行收回,防止土地闲置。三是加大卫片执法监察力度和违法用地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违法用地不但要处理事,更要处理人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杜绝违法行为。

4. 结语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要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切实转变用地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在政府决策中,落实到各项建设中,科学规划用地,着力内涵挖潜,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资源节约利用范文

【关键词】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经验;存在问题

2012年至2014年,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完成了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广东省重要矿产资源“三率”(注:三率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是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指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完成该项工作过程中,作者总结了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1 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经验

广东省高度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为契机,积极引导和支持矿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的成效,经验如下。

1.1积极探索盘活低品位难采选矿石

广东省各矿山积极探索盘活低品位矿、难采难选矿石。例如,凡口铅锌矿充分利用原探采工程和坑内钻探来探明已作设计矿损处理但目前仍有利用价值的薄层小矿体。大宝山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通过边坡扩帮工程,回收土状矿、坡积矿等低品位矿。翁源红岭钨矿通过沿脉探矿探明低品位矿石、薄层矿体,回收民采遗弃低品位残矿、边角部位低品位矿石等措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年。另外,对低品位铁矿先进行干选抛废,既提高了品位,又抛去大量废石节约磨矿成本。广东省多个铁矿山应用此技术成功利用了低品位矿。

1.2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部分矿山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例如,云浮硫铁矿通过应用浮选柱设备,对选矿进行技改,增加了S46%的硫精矿产量,提高硫铁矿的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并盘活了低品位矿。凡口铅锌矿采矿方面,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试验了无底柱充填联合采矿技术,获得回采率高、损失率低的效果。选矿方面,研发改进了选矿工艺流程,从铅锌矿选矿后的锌尾矿中选出高品质硫精矿,提高了综合利用水平。

1.3积极支持大中型矿山等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作

根据我省经验,相对于小型矿山,大中型矿山技术力量强、资金足,在技改方面较积极,技术改造进步大多数出自大中型矿山,而小型矿山因技术、资金不足,难有技术创新。通过大中型矿山技术改造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到小矿山。

2 广东省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省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小型矿床比例高,共(伴)生矿、贫矿、低品位矿及难选冶矿多。探明的中大型金属矿床一般共(伴)生组分多,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多金属矿、连平锯板坑钨锡多金属矿等,共伴生组分达9―22种,铁矿多伴生锡、硼、锌等,开展过一些分离回收试验,但分离回收困难,技术经济还不可行,综合利用的难度大,综合利用程度低。二是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控制程度较低。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结构中,资源量多,储量、基础储量少。经济可行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量少。三是矿山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全省大中型矿山仅占矿山总数的3.14%。大部分矿山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小、矿产品附加值低,部分优势矿产如稀土和重要非金属矿产缺乏深加工产品系列和完整产业链,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尤其是部分铁矿中资源储量大的伴生矿种如硼、锡、锌等长期不能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3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3.1部分矿山企业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部分矿山企业满足于现状,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认识不足,对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没有真正开展此项工作。

3.2部分矿山受限于经济及技术条件

一是部分小矿由于储量少,虽然含有可综合回收元素,但增加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导致没有回收。

二是部分矿山的共伴生元素综合回收在技术上有难度。如大顶铁矿伴生锡和锌,截至2011年底,该矿累计查明伴生锡金属资源量66070吨(相当于大型锡矿储量),保有伴生锡金属资源量23480吨(相当于中型锡矿储量);累计查明伴生锌金属资源量156083吨,2011年底保有锌金属量61848吨。因锡赋存状态问题(伴生锡主要以胶态锡的形式赋存于磁铁矿中,伴生锌以锌铁尖晶石片晶包含于磁铁矿中),锡、锌在选矿阶段难以与铁及脉石矿物分离,无法综合回收利用。曾在铁精矿冶炼中进行过锡烟尘回收试验,但经济上不划算。若解决这部分锡的回收问题,则我省锡的资源量将大大增加到50万吨左右。

三是部分矿山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研究深入程度不够。如凡口铅锌矿中稀散元素镓、铟、铊等储量不少,但目前没有深入研究其回收利用情况。其在精矿中富集情况如何、能否冶炼回收、回收效果如何等不清楚。

3.3尾矿综合利用较少

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由于经济成本和选矿技术等问题,我省多数矿山没有对其残余的可利用元素进行回收。尾矿用途目前多为铺路、回填、做制砖原料等。部分尾矿中含有有用元素,但暂时不能回收,只能在尾矿库中保护性堆存。

3.4低品位矿利用有政策风险

对低品位矿的利用,目前政策尚有政策风险。虽然国家大方向上鼓励矿山积极利用低品位矿,但具体操作上又未能解决矿山超规模生产的担心。要选出同样多的精矿,利用低品位矿将需要更多原矿量,故可能导致超出采矿许可证规模生产。在此问题上,需要国家出台这方面的指导措施,将低品位矿与工业矿分开管理,鼓励矿山利用低品位矿。

4 有关对策和建议

4.1建立奖惩机制

对部分矿山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应根据矿种、开采方式、矿体赋存状况、选矿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设定考核指标,高于考核指标的进行不同形式的奖励,如减免各种税费、给予资金奖励等。对低于考核指标的,应建立惩罚机制,如增加其资源补偿费。低于考核指标的,应限期达到要求,否则应更换具备技术资金条件的企业进行开采。

4.2国家资助技术攻关

目前综合利用技术上有难度的,矿山可联合有关科研院所等技术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对广泛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仅靠矿山自身技术与经济条件解决问题存在难度的,国家可组织技术攻关,进行资助。选择有代表性的矿山做为示范基地,国家财政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企业自筹一部分,加强低品位难选冶矿床的开采技术研究和应用,研发和推广多金属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方法新技术。

4.3保护尚不能利用的资源

对目前尚不能利用的部分资源,应进行保护,以待技术进步时利用。可将共伴生元素较多但目前难以利用的资源保护起来,暂不开采。对尾矿中尚含有暂时未能回收利用的有用元素的,应予以妥善堆存并进行保护。

4.4出台政策指导低品位矿利用问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