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第1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10kv 农网升级 改造 标准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53-01

现代农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与工程设计相关的设计、物资、工艺、材料等确保农网升级和改造中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在提高工程进度的同时改善工程的质量,同时降低农网建设的投资成本,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满足农村电网工程建设的标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农网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建设项目,重点分析了安装工艺的标准化实施过程,全面达到农网建设的标准,有效解决农村用电客户供电问题。

1.10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标准化建设

农网升级和改造过程中,提出了电网建设的标准化工程,基本上从规划设计、材料、安装以及档案资料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具体表现在:(1)标准化规划设计方面,必须要综合考虑整个工程的升级和改造项目,强化农网工程的方案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针对整个农网项目在明确了改造规格、范围以及配置方面要求之后,一般针对农网线路绝缘化改造和升级建设中,需要对台架与引线同时实施改造,依据相关配置要求具体实施建设,设计规划中,同时要注意农网升级图纸的质量,统一规范图纸说明、标注以及具体内容,严格审核图纸,确保农网升级改造规划设计图纸的标准化。(2)在材料方面。根据《辽宁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辽宁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设计手册》中相关规定,统一规范设备材料的选型,每种材料都有相应的物料编码,确保每个地区农网升级和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导线、电缆其型号要符合标准,一般情况下,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之后,才可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有助于提升材料使用的标准化。(3)针对安装工艺的标准化建设,必须要制定工艺改进方案,规范农网工程,提升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要对农网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该项工程的规范性,强化施工及管理人员安装工艺的标准化意识。(4)档案资料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针对《辽宁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档案范本》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要统一对农网工程竣工资料及其各种资料按照标准化进行管理,提高档案资料的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在填写相关施工跟踪记录时,根据该单位的隐蔽工程有影像资料,才能具体开展隐蔽工程的施工建设。同时要明确工程验收主体,根据施工项目建设组织参照相关文件来进行验收管理工作,一般根据一工程一档案的原则,对工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完善农网建设的档案管理。最后在档案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还要确保农网工程的准备、实施以及竣工资料全面记录,在格式方面要按照具体规范填写,针对农网中资料的格式、目录以及清单等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提高农网档案资料建设的标准化,同时为电网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提供了合理化以及规范化。

2.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安装工艺的规范化,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

为了促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呈现规范化,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农网工程安装工艺标准化建设,在质量方面体现了“安全、美观、可靠”确保电网工程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提高安装工艺水平,整个安装过程中,采用的是跟踪管理,针对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改造施工方案,全面推行农网工程,同时还在高低压杆型、接户线以及设备接点等方面提升安装工艺水平。整个安装过程中,对照《中低压配电网建设运行管理规范》,确保安装现场的图片以及文字科学合理,为农网工程配电线提供了安装工艺说明,与此同时,在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方面,提高其安装工艺的标准化意识,强化安装质量标准,实现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基于标准化的规划设计,标准化的设备材料,标准化的安装工艺以及标准化的档案资料管理建设中,全面实现了农网工程升级改造的标准化建设,在规划方案全面、合理的前提下,避免配网重复建设和改造,节约了资金成本,加快了农网工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同时标准化的安装工艺,减少了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提高了施工工艺水平以及技能标准,最后在标准化档案资料管理中,便于工程的结算及竣工档案资料的管理,提升了农网资料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电网建设,实现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标准化建设,满足电量需求不断增加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设备材料、标准化安装工艺以及标准化档案资料建设四个方面具体展开研究,有效解决了农村用电、供电问题,在农网升级和改造工程中,一切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确保规划设计合理,建设图纸符合规范,设备材料型号统一,安装工艺规范科学,档案管理合理有效,全面促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另外在提高农网改造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降低了电网投资成本,加强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实现我国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天勇,刘红霞,黄静.浅谈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前期管理工作[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18).

[2] 孙海燕,董大伟,姚新宁.浅析10KV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配电变压器选型与安装[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37).

[3] 吴国平,黄立新,赵群超.10kv及以下规格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8).

第2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08-01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大数据时间,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各行业和各领域中。我国企业也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冲击开始了改革。企业的管理也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逐渐被电子档案所替代,这也是企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效率的因素分析

2.1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

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是对档案管理服务理念的变革,但部分管理人员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提高单个部门的职能效率;二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方便档案的管理与查阅,有效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并为民众提供方便;三是有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提升组织效率。但部分人员由于未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阻碍了档案管理的变革,降低了档案管理能力,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因此,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是影响档案管理效率的因素之一。

2.2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企业想要在未来求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对企业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基础和指导。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此,应当加强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及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3 来自网络的威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也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网络的架构不完善、网络协议不够强大以及人为的原因等,使得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一些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比如计算机硬件受潮、电源断电或漏电、受到其他辐射或者干扰等,会使得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造成电子档案的丢失。另一方面,电子档案的开放利用中会出现人为的操作失误而造成安全漏洞,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发生瘫痪,电子档案信息受到威胁。而这些漏洞常常会使档案信息发生丢失或者篡改等情况,使得档案信息无法读取或者读取错误,严重影响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2.4 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滞后

近年来,在电子档案管理上,我国已经逐渐向信息化建设发展,有关的档案管理机构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数据库。然而,这些数据库的管理和规范没有统一标准,而且数据库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就给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问题。此外,网络安全的管理和发展也是制约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的一大因素,网络安全技术要不断进步,如果只是在出现信息安全问题以后,才进行技术的更新和改良,那信息安全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起不到真正的预防作用。在安全管理方面,电子档案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缺乏对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的认识,加之对一些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使得他们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不重视,工作态度缺乏严密性,直接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

3、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3.1 提高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者是电子档案安全工作的主体,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安全和管理效果。所以,要重点培养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定期对其进行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培训,使其数量掌握电子档案管理技g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提高其电子档案的安全意识。不仅如此,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者也要适应这种发现,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熟练操作新的设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适应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

3.2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计算机档案网络的建立,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到网络上,致使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至关重要。实践表明,通过电子文件的管理能够保存重要信息,使档案信息的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十分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管理电子信息与维护档案资源网络的技术部门,保证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专业化,从而增强电子文件的管理能力;二是做好电子文件的相关处理工作,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电子档案的接收、处理、保存以及文件格式的更改等工作,保证电子文件管理的有效性;三是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电子文件的形成时间短,能否长期储存缺乏验证,因此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对于长期储存的文件需要定期复制,避免出现档案信息丢失的情况。

3.3 加强互联网建设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因此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链接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必须培养互联网人才,利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开发相P的网络安全软件和系统,减少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威胁。及时备份数据,避免因硬件损坏造成信息丢失,从而可以补救电子档案信息。在现阶段,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有着滞后性,而这种滞后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档案信息备份和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能够避免信息丢失,使系统正常运转,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3.4 重视信息安全,确保企业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

首先,企业管理者和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更新观念,全面认识企业档案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档案的应用。同时,档案信息是档案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企业应当重视信息安全性和准确性。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都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企业档案信息的管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档案的应用价值也有所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面对着复杂的环境,网络安全成为威胁企业档案信息的重要因素。为此,企业应当加强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国家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为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责任,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档案安全管理隐患的排查,确保每个环节处于安全环境中。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和数据化体现得越来越突出,但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加之网络自身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使得档案信息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要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和互联网建设,对提高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梅龙.浅析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35-36.

[2] 陶建花.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思考[J].新疆石油科技,2013,(04):78-80.

第3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决定其发展进程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步伐越来越快,一定要统一认识,努力学习和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手段,掌握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

关键词 :档案;信息;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12-02

收稿日期:2015-02-06

收稿日期:杨庆军(1965-),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下,以现代化管理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目标,不断强化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业务建设、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取得了长足发展,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档案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档案现代化管理是在档案组织结构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档案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档案现代化管理是建设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是档案管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档案事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的利用,使档案的管理从传统纸质载体向数字化文件存储、查阅转变。实现档案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有利于进一步拓宽管理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管理力度,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

二、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及任务

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实现档案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完成档案工作由管理实体档案为主向管理实体档案和档案信息为主的转化,实施和完善文档一体化管理,构建公司档案信息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力争在公司系统形成一个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网络。

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主要任务: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扩大信息采集范围,推动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全面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

三、实现网络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核心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网络管理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树立档案信息化建设一盘棋思想,坚持“有序推进、统一标准、集中建设、引导示范、逐步展开”的基本原则,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统一档案数据的交换体系、档案信息数据库结构和数字化档案的格式,通过中间传递实现公司各单位档案信息互联互通。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异地查询的基础上,最终建成覆盖企业的档案信息网络。要树立档案管理归口部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与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同时制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规划,提出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逐步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

为了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必须建立严格、系统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在各个环节、各个工作程序中用制度进行规范和制约。企业在调整充实原有制度基础上,应根据国家和上级单位的有关规定,加快研究和制订电子文件归档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档案文件格式标准、电子档案利用制度、电子档案安全保护制度等。

3.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狠抓档案数字化工作标准化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建立数字化档案的支柱。我们要完成重要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分期分批对重要的和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以及重要的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努力实现当年产生的档案数据当年数字化,并逐步提高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比重。办公自动化及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应设立专门的电子档案信息收集模块,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并将其导入到档案信息系统。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档案数字化处理推荐采用支持XML语言格式的版式文件(双层PDF或CEB格式)。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技术完善、符合标准的档案数字化加工生产线,以保证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速度。

4.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

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要与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的档案工作相适应。档案信息系统应由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提供利用系统、全文检索系统、数据存储备份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构成,完成从业务信息系统到档案信息系统的数据转换、自动组合、编目、借阅、统计、查询分析、数据备份转换等功能。

5.强化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信息化程度越高,越要全面兼顾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企业要认真执行有关保密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从物理安全、信息资源安全和数据保密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严把档案利用审查关。严格执行“一套封存保管,一套异地保管,一套提供利用”的备份制度,要切实保证档案信息的异地保管。

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服务器安全、数据库安全、病毒防杀、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加密与认证、用户身份认证、用户访问控制、授权管理、安全审计等。

6.加强档案信息优质服务

要完善服务条件,拓展服务渠道,拓宽服务领域,以满足各方面利用档案的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方式,走开放型、网络型服务的道路。完成档案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功能配置,实行电子档案资料的网络借阅。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结合的档案查询系统,并在查全率、查准率以及检索速度上下工夫,努力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

7.全面落实文档一体化管理措施

各单位要形成文书、档案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协商,齐抓共管。树立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协调统一的管理理念,加强档案管理部门对文件的超前控制,定期对已进行逻辑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检查。建立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实现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和规范一体化。

8.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第4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基础就是档案的信息资源建设,它是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日益增长并不断变化的档案信息需求的一项长期工作。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不仅关系着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而且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涵盖了电子文件的处理与接收、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等内容。

1.馆(室)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规模的扩大将意味着档案利用基础的扩大。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在于馆藏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之处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在信息化的内容方面,我们应该建设数据库系统和安全系统。数据库系统关键是内容的填充,这里除了旧有档案的数字化加工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其他应用系统,尽可能大的把电子文件收集的范围扩大,让档案系统和其他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如,神东煤炭集团档案室是档案信息的主要来源机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只能在神东系统内进行档案目录的网络查询,却不能促使资源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共享。基于这一点,就要不断地强化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标准,促使档案目录的保存和输入等工作更加合理,从而形成开发性、规范性、服务性、共享性强大的档案信息网络系统。

2.电子文件的接收和采集,档案的电子化也即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将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看作是主要的物质对象,运用微机对相关文献和档案进行筛选、收集以及分层次加工,让其成为有价值的二次文件,以提高利用价值的过程。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档案部门所采用的计算机的规格、型号的不同,各自开发的软件的互不相同、技术条件的不足等原因。促使不能统一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工作,而且由于缺乏既可以满足文件检索又能直接用在管理档案信息上的软件系统,不能够比较快捷的将所编辑的信息成果进行出版,从而阻碍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步调。因此,要不断地强化电子文档资源的归档和管理工作,借助于扫描仪、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将纸质档转化成电子档,逐渐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从而提高查找和利用的效率。档案室的室藏档案的信息决定了其满足信息需求的层次和程度,档案室要从当前的、近期的及长远的用户需要部门出发,力求做到有限的信息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它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建设的效益和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

1.档案信息的收集,信息化技术的飞越发展给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但是,由于新一代的档案学还没出来,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着大量难题。档案信息的收集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如:档案管理系统要与文书、财务、劳资等其它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在整合中,存在着各方面的矛盾。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相关的各种问题。

2.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管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期,首先要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的纸质档案需要通过扫描仪等设备进行转化变成电子档案,目前我们多数单位使用平板扫描仪进行档案扫描,速度慢不能将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在短期内完成转化。档案的网络化能够做到资源共享,能够高效、快速、准确的定位到人们所需要的资源信息,快速的查询个人和团体的信息,并且通过一些加密措施可以将个人和团体的信息做到保密化,避免了泄密现象的发生,对个人的隐私保护起到保护作用。应用网络技术管理神东公司的档案信息做到了资源共享,致使神东档案室与其职能相关单位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档案信息网络,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最少资源管理最大的数据资源。

3.档案信息的利用,我们通过档案的开发利用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档案信息充分地开发出来,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手段,运用各种恰当的先进设备,加快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从而更好地为各个用户提供服务,满足各个用户的需求。目前神东已将先进的现代技术运用在档案管理中,实现了档案全文查询、电脑查询、网络查询为用户提供快捷、便利、准确的信息服务。由于技术问题,要全面做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4.档案信息安全,一方面,电子文件的保管条件、保管期限要求档案馆(室)要严格按照特殊载体档案的保护要求进行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我国档案管理体系是分散管理,应用系统不能标准化管理,档案的立法比较缺乏。在现代的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缺陷没有相应的内部措施加以管理,随时会产生黑客入侵、病毒的侵扰,硬件资源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受到病毒的侵扰和毁坏。防止这些问题的侵害,就需要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从档案的授权层次访问和档案的存储安全两个方面搞好档案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随着信息规模、档案利用基础的扩大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就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的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三、标准规范建设

是针对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描述、传输、交换以及管理、电子文件的形成等方面,所作出的规范化的说明,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过程。档案工作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工作规范和标准,从而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做好铺垫。通过馆(室)藏档案数字化接收电子文件,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法规,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传递和保管等工作才能更加规范化、秩序化和标准化,以减少重复建设、互不兼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相当于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在促进网络安全运行以及档案信息建设的顺利等方面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四、人才队伍建设

第5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石家庄市档案局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在综合分析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电子政务技术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数字档案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区域性数字档案数据中心》项目,被河北省档案局确立为2014年度河北省档案科技项目,并列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目前系统开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开展《区域性数字档案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完善政府网络工程体系,拓宽档案信息利用渠道的必然选择。项目构建灵活、方便、大容量的数字档案智慧平台,以实现全市区域性档案数据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和跨馆查档为目标,拓展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方式,促进档案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为市、县两级档案馆和市直机关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网上利用和相互查阅服务,实现档案管理方式和档案价值的全面提升。

一、提升融合,建设区域性数据中心

近年来,石家庄市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电子化形式的记录越来越多,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正成为新生档案的主体。但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各单位普遍存在“重纸质轻电子”的现象,对电子文件归档重视程度不高,难以独立实现归档电子文件的专业化管理;由于电子文件存在易更改、易流失、非直读等多方面的缺陷,使其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机关无纸化办公和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需要借助系统平台及时归档成为电子档案,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查询、利用服务。另一方面,电子文件归档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依托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数字档案数据中心,在线移交和接收各单位需归档的电子文件,实现电子档案采集、海量存储、查询利用等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区域共享、社会共享。从而解决电子文件及时归档和安全管理问题,改变电子文件的无序管理和自然消失的现状,及时、有效地接收立档单位每年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保障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与存储安全,促进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统一接收和集中管理各类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记忆的长久留存。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工作。石家庄市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利用率高、涉及民生的74个全宗档案的数字化任务,建立了机读目录数据库和原文数据库,录入文书档案、照片档案、图书资料等目录200多万条,扫描原文1000余万幅,数字档案资源日益丰富。要实现全部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目标,档案馆不但要解决资金短缺、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等现实问题,而且要面对每年新接收入馆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巨大压力。为此石家庄市档案馆在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的同时,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思路,积极推进原生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工作。2012年10月,中共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意见别提出“从2013年起,市直各部门、市属各单位在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同时移交纸质、电子两种档案。这就需要一套能够集成档案管理、在线移交、资源共享、安全存储等多功能的数字档案综合管理系统,为电子档案网上 “落户”档案馆搭建平台。

《区域性数字档案数据中心》项目有助于加快档案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共享化、检索便捷化,充分发挥档案的公益性信息服务作用,是提高档案部门管理效率,增强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石家庄市档案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建设、集中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从抓好馆藏资源数字化入手,大力加强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但是,各单位档案室和各县(市)区档案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软件管理不统一等因素,导致档案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缺乏全市范围内的数字档案网络化综合管理和应用,致使档案信息化价值无法充分显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依托电子政务内网整合全市档案信息资源,形成规范化、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借助网络化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数字档案数据总库,进行档案数据的上传、移交和查询,增强数据存储备份的安全性,实现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促进档案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网上查阅利用服务,全面提高查档和办公的效率。

二、找准定位,明确项目建设任务目标

《区域性数字档案数据中心》项目以实用为目的,依托电子政务网研发一套综合管理系统,解决网上数字档案采集、各种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数字档案云存储、档案在线利用、档案数据移交接收等关键问题,实现在线移交、接收和管理各单位需归档的电子文件。档案馆通过系统平台可以要求和控制接收各单位的档案类别,对数据移交后进行编目整理和数据质检,确保接收的准确性,最终实现电子档案的网络应用。同时建设同一平台下包括市直各单位电子文件(档案)原文和市、县两级档案馆文件级机读目录在内的数据中心,借助应用系统进行档案数据的上传、移交和查询,切实增强大数据存储备份的安全性,拓宽档案信息利用渠道,实现跨馆查档和全市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

项目开发为了满足目前档案管理需要,采用新技术,着眼于今后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信息化和档案行业相关标准。以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眼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构建先进、实用、严谨、高效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针对性强,采用便于操作的程序模块,积木式构造档案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可以集成管理,也可以独立使用。诸多子系统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力求界面直观、可视性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三、精心设计,开发功能实用的系统平台

项目设计先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数据加工系统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设计,为加工质量提供了保障。网络平台、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及设备采用主流成熟适用的技术和产品。

项目具有全方位解决档案管理中各种信息处理的能力,易于维护、易管理、易操作,便于扩充和升级。系统支持分库定义、门类定义、工作流定义、报表定义。依托市电子政务网,采用VPN加密技术做到数据安全、保密性好,系统具有相当的容错能力,具有监控功能,对在线用户进行有效监控,实行分级管理,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系统支持分级管理,可以针对不同的系统设置多级系统管理员。下载数据支持加密,保证系统的安全。查询速度快,对海量数据具有快速查询响应能力,没有等待感觉。系统利用全文检索(包括数据库自带全文检索和文本全文检索)对模糊检索进行特殊处理,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采用积木式设计,可拼装使用,也可分散单独使用。支撑平台各核心模块可以任意组合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具有备份、冗余、故障恢复等技术和功能,采用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仓库技术,满足未来海量数据增加的需要,使系统安全可靠。

系统模块功能强大。主要功能模块有:电子文件在线登记、电子文件在线接收、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等。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全宗号、用户名、用户密码验证后登录到《区域性数字档案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具有数据著录、数据报送、统计、报表打印功能,能进行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排序、检索;在数据著录和扫描完成后能够直接上传到相应的数据接收库中;能够按年度、保管期限、实体分类分别统计在线登记的各类档案条目数量、电子原文数量和电子原文大小,从而实现各立档单位需报送档案的在线登记。综合档案馆可在线接收各立档单位通过在线登记系统报送的电子数据。用户登录后,系统能通过立档单位全宗号自动识别相应的数据表,并将条目数据和电子原文数据自动转入接收数据库中。各单位能够查看已上报的数据,包括条目数据和电子原文。所有已上报数据不允许删除,所有记录的修改都有日志记录。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数字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移交、数据整理、系统设置、全宗单位及信息门类定义、系统维护。

第6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 信息安全防护 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058-03

该课题研究解决方案典型方案以电力公司为主要对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裁剪,原则应满足安全防护建设要求,主要包括安全控制措施如何部署,而不提出确定型号的安全产品,且以单位进行全新安全防护系统建设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公司安全建设现状,考虑对现有安全措施的复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系统选型并制定安全系统实施方案。

1 案例分析

某省电力公司构建信息网络,已经稳定运行的有: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国际合作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同时在建有ERP等系统,网络和信息系统情况复杂,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设,实现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2)对服务器、工作站、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边界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

(3)防止非授权的用户非法接入、非法窃听和信息篡改。

(4)对信息系统的接口实施认证和加密等手段,确保应用安全。

2 方案设计

(1)边界防护如表1所示。

(2)网络防护如表2所示。

(3)主机防护在主机层面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表3所示。

(4)应用防护内容如表4所示。

3 结语

该课题对电力公司信息安全典型解决方案的研究,对现有安全措施的复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系统选型并制定了安全系统实施方案,有效地将信息安全总体方案进行贯彻执行。该课题典型方案以网省公司为主要对象,各网省、地市等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以该方案为模板进行修改,原则应满足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武,游文霞,王先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0):140-147.

[2] 胡炎,董名垂,韩英铎.电力工业信息安全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7):1-4.

[3] 李文武,王先培,孟波,等.电力行业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初探[J].中国电力,2002,35(5):76-79.

第7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结合宁夏电力公司档案信息化工作,介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1前言

与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具有技术含量高、更新快、相关因素多,关联度高等特点,因此电子档案对记录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信息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与各个不同的专业信息系统的数据都有密切联系,例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就是利用各个不同专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实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近年来,宁夏电力公司顺利完成了从机关到地市、县级供电局3~t-i-I-39家单位联网系统的部署工作,使企业内部档案借助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电网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了档案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2基本情况

宁夏电力公司从机关到地区级供电局、分公司,再到县级供电企业共计39家单位。系统部属前,公司机关与少数地区级供电局档案信息管理仅有单机版管理软件,实现条目级管理,其余单位均无软件,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落后。针对此情况,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公司考虑到系统局域网的可支持性,经济性技术论证于2007年及时向国家电网公司申报并获得同意,并作为5家试点单位部署实施。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完成公司机关部署并验收。2009年5月至年底已完成l3家地市级供电局、分公司和25家县级供电局的部署工作并投^运行。

3系统的建设日标、部署模式

3.1建设目标

建立宁夏电力公司档案信息管理统一平台,实现全公司上、下级单位档案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全公司3级单位统一业务规范;实现电子档案网上移交和网上互查;实现上级档案业务在线监管和查看;将电网建设参建单位纳入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有效整合各种档案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功能,推动公司信息现代化建设和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

3.2部署模式

公司采用服务器组和存储设备大集中的集群部署模式,建立档案数据中心,为各所属单位提供数据集中存储和应用服务。数据库采用ORACLE10G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wEBLOGIC9.2。系统硬件部署如图1所示。

4系统具备主要功能

4.1档案管理

系统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进行建模,并在此模型的基础集成了宁夏电力公司业务标准,允许公司所属各单位在此业务模型上进行全宗的个性化定制,以达到总体统一、兼顾个性的要求。该系统对文件收集、整编、编目、移交、归档、利用、鉴定、统计、编研等一系列操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可针对不同档案类型定义不同的整理规则、管理方式,以达到系统适应业务变化的要求。

4.2档案检索

可直接检索目录也可进行全文检索,可对档案目录、正文、附件进行检索,并且可对下属单位进行全宗数据检索,主要有普通检索、卡片检索、跨全宗检索以及全文检索。

4.3个人待办

可提醒用户目前有哪些事情需要处理。主要通过在主页上显示和进入相应模块进行操作。

4.4权限管理

主要定义各档案类型的开放权限以及可使用档案系统的用户。定义用户的角色、权限以及是否是专兼职档案员等。权限管理模块还细分为永久权限和临时权限,并可对档案原文的控制进行细化,具体分为浏览权限和下载权限,以满足不同的利用。

4.5标准业务定制

结合宁夏电力公司本部以及下属各单位实际,统一定制了档案类型、供电企业标准分类表、各档案类型的整理规则以及统一的报表样式,下属各单位均依此标准进行全宗档案管理工作。

4.6业务设置

此模块主要是在宁夏电力公司设置的标准业务基础上进行各全宗的个性化定制工作,主要可以进行各全宗的档案类型定制、分类表定制、代码表定制,以及各种显示界面的设置。以适应各全宗的个性化要求。

5系统在公司的应用

作为宁夏电力公司3级统一档案管理信息平台,该系统制定了适合全省业务应用的统一档案管理标准;实现了与宁夏电力公司目录、门户、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的无缝集成;电子文件实时物理归档;网络信息采集、信息整合、数据处理、及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各种档案类型的数字化管理;档案全文信息网络检索与共享;数字档案光盘存储的自动打包,脱离系统、跨平台的目录检索及原文调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各全宗单位可跨全宗移交档案、网上数据报送,使其档案信息不再存在信息“孤岛”。

宁夏电力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平台自实施以来,完成了系统部署、配置、数据迁移、培训、运行等工作。目前系统内共有11种档案类型,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生产调度、科研、基建、设备)、照片档案、实物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人事档案,能够满足宁夏电力公司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求。通过档案系统平台进行档案网上利用的人次数愈来愈多。文档通过协同办公自动化模块实现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保管、利用;工程档案通过在线系统、离线客户端进行了多个项目的收集、编目等工作,目前已应用到750kV银川东变电站、330kV太阳山变电站、220kV西夏变电站等工程档案管理中,满足工程档案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打印、移交、借阅和利用等一整套功能。照片档案、实物档案部分数字化后通过该系统生成了缩略图供本部用户进行网上借阅和利用。

6系统投入运行取得的效益

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宁夏电力公司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业务信息与档案信息的一体化和档案管理业务自动化,同时为统一管理全公司电力档案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了档案工作人员重复工作量,降低了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成本,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

从档案利用角度看,由于档案利用者可直接、快速、方便地在网上查找档案资源,大大提高了查档效率。如果实现异地查档,其累积节约的费用及时间将更为可观。

7通过系统实施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7.1室藏档案数字化、网络信息一体化管理

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实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企业信息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通过设置网络专业信息档案属性,以及网络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使档案工作超前介入到信息形成阶段,实现了电子文件信息与电子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即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全程自动化管理。

7.2对档案资源的定义与接口实现

在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实施中论证了通过对XML格式的档案元数据的定制,能够统一规范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并且能够对档案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快速实时地在线校验提示。

7.3档案信息利用模式

能够完成档案信息网络共享、电子文件的全文检索、内控档案网络调阅的电子审批等功能,并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全公司调用。

7.4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

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系统除采用标准的目录认证、门户登录等工程通用的安全防护外,通过公司本部的试用后,在通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权限控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细分,并在宁夏电力公司本部采用按部门、按级别以及特殊控制等多位一体的控制体系增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7.5永久、真实保存数字档案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档案信息的保管和维护与传统的方式截然不同,它的数字化特性决定了其保管的复杂性和安全维护的难度。电子文件的保管从保护载体(磁性介质)转为保护其内容信息,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跨平台的查阅,并通过拷贝与镜像技术、迁移技术,以加强对数据的研究与实践。

7.6解决了宁夏电网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难题

系统针对离线参建单位和在线参建单位两种模式进行管理,对工程目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电子文件和竣工图实现网上挂接,打印标准模式的案卷目录、备考表等,还可进行电子档案跨全宗向运行单位移交,使档案现代化建设满足工程验收达标创优需要。

8几点建议

宁夏电力公司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施以来,能够满足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需要。但从长远发展看,还需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8.1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

从一定程度讲,档案是可开放的信息资源。但员工对档案信息系统带来的服务没有分认识到位,还需加强宣传,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

8.2加强归档接口完善工作

加强档案系统与186业务应用系统的归档接口完善工作,按照国网公司要求,保证业务应用系统产生的归档电子文件能正常归档,确保电子文件归档的完整性。

8.3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建设

从信息系统角度和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方面,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结合电力公司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促进档案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

8.4加强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

从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讲,重点加强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系统使用和专业水平培训;从使用角度讲,需加强各单位、各部门的培训,便于更好地利用系统借阅档案。

8.5加强档案数据的安全管理

还需完善数据安全存储管理措施,增加数据存储备份,加强设备运行和维护,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

8.6加强馆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进程

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历史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作用。

第8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福建省档案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建设,将档案信息标准建设纳入档案事业发展的“十五”计划,组织力量、加强研究,以指导全省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2002年福建省第九届人大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档案条例》中规定:省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标准,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2002年11月,“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正式立项启动,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以省、设区市、县(市、区)94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对象,以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福建省分布式档案目录数据库”、“福建省分布式重要档案数据库”、“福建省馆藏多媒体档案数据库”三个全省性、规范化、可共享的基础数据库以及相配套的基础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实现全省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同时为接入全省政务信息网的各立档单位提供电子档案存放和调阅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作为一个子项目纳入了整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中,提出要“通过制定各项标准,确保档案数据的通用、共享与交换,确保在软、硬件环境变化时档案数据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几年来,结合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1、档案数据库建设标准与规范。近几年,福建省档案局为保证档案数字化的工作规范和数据产品质量,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有关档案数字化的标准与规范。

1998年,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启动建国后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制定了《福建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文件级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要求》和《福建省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前处理规范》,确保了档案目录数据库的质量。

2000年开始,省档案局组织实施对全省档案目录数据库的规范和检查,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和《福建省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操作规范》。

2002年3月,《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DB35/T161-2002)作为福建省地方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为馆室之间一体化档案信息数据移交、交换和共享打下了基础。

2003年,为配合“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制定了《照片档案扫描系统操作规范》与《照片档案扫描人员岗位职责及产品验收标准》与《缩微档案转换系统操作规范》、《缩微档案转换系统人员岗位职责及产品验收标准》《纸质档案扫描系统操作规范》与《纸质档案扫描系统人员岗位职责及产品验收标准》、《视音频档案转换系统操作规范与产品质量标准》等标准和规范,明确不同载体档案数据的采集要求,严格各种产品生产操作的程序。

2、档案信息管理标准与规范。电子档案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今后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明确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的要求以及规范电子档案的管理,是解决今后电子档案交换与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馆室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2003年5月,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由省档案局起草的《福建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为配合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平台―――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省档案局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基于XML在线应用平台数据交换规范(试行)》和《档案数据管理安全要求(试行)》,为在WEB环境下电子档案数据交换传递提供了先进、规范的应用方式和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

建立和健全档案信息日常管理标准与规范是完善档案信息标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2年,福建省档案馆、局局域网相继建成使用,为确保档案局域网和档案网站的正常管理和维护,相继制定了《福建省档案局(馆)计算机局域网及信息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福建省档案局(馆)计算机局域网管理使用暂行规定》,明确了档案局域网管理和使用要求。

2001年10月出台了《福建省档案网站管理办法(试行)》,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档案网站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建立了档案网站信息服务备案制度和年检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数据上网的审批程序。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制定了“网站信息采集制度”、“档案信息制度”、“栏目内容责任制度”、“网页更新制度”、“电子邮件与留言及时回复制度”等,以加强网站的规范管理。

3、档案信息安全标准与规范。档案信息安全的保护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需要通过更为规范严格的安全管理来弥补和解决。因此,通过制定档案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来加强档案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001年为了确保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下发了《福建省国家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安全要求》,要求各级综合档案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采取各项管理措施,确保系统环境、设备、档案载体等安全。

2002年,福建省档案局制定了《福建省档案局(馆)计算机局域网及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规定》,按照这一规定要求,相应制定了《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办法》、《档案机房管理制度》、《档案安全备份管理办法》《档案数据库安全管理办法》、《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网站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制度和岗位工作规范要求。

为了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防止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保障档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福建省档案局还专门制定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应急处置预案》,一旦事件发生,立即启动预案的处置程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确保档案网络和数据库的安全。

第9篇:电网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电子档案;信息安全

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子档案管理从电子档案的生成、采集、验证、归档到电子档案的利用等流程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平成,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人工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远程传输、资源共享,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等特征,网络所面临的破坏和攻击是多方面的,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内涵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是在计算机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探讨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电子档案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安全;二是电子档案作为信息保存的安全性;三是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保存、修改、传输和访问的安全。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档案应该具备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环境条件下电子档案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通过网络使用电子档案被看作是非授权访问,非授权访问主要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等。

(2)破坏数据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恶意添加或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情况。

(3)信息泄漏或丢失,指敏感、机密档案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露出去或丢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露以及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露,可以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方法窃取敏感信息等。

(4)利用网络传播病毒。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传播,其他因素还有黑客的攻击、软件的漏洞或“后门”等因素均会引起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

(5)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作业流程,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3.加强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安全性的方法

(1)构建高效、安全、系统、完整的电子档案数据库

运用现代数据库技术,结合档案归类、保密等级切实建设好电子档案数据库是保证电子档案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可采用分布式存储、灾备技术,及时对电子档案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实施异地保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自然灾害、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等,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提高远程访问的有效性,增强电子档案数据库系统的容错率。根据电子档案密级,设置访问电子档案的权限。对于密级较高、较重要的电子档案,要将其打印为纸质档案或缩微到胶片上进行保存,延长介质的寿命,并定期检查、复制电子档案。根据管理人员职责,分别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分配有效的操作权限,合理划分对电子档案数据访问的控制权限。对于每个电子档案文件,必须标示文件生成过程,以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2)创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一个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包括用户模块、分级管理人员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系统认证模块。用户为了获取相关档案的利用,必须将其身份信息与利用请求发送给系统,系统根据请求内容将用户信息和请求转发给相应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验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请求的合理性,利用远距离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证实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并与用户共享会话密钥。管理人员利用自主控制策略,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是一次性的,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管理人员生成用户访问管理系统的一次性密钥、用户身份、有效期和允许访问数据库的类型等,用管理人员的工作密钥对这些访问信息签密,然后用会话密钥加密传输给用户。用户解密后,获取签密文件,但是无法阅读签密文件,只可以验证其有效性。如果验证该文件确实是管理人员签发的,用户把签密文件转发送给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自动解密该文件,验证签名的有效性,获取访问消息,从而得知用户能够得到档案的类别及其范围限制等。管理人员的工作密钥和系统的密钥必须定时自动更新,以保障管理系统的前向安全性。如果通过验证,系统启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访问相应数据库,最后生成利用文件。根据利用文件内容、用户身份信息、管理人员身份等,自动产生认证签章,并且运用数字水印技术,在文件上生成防伪水印。系统自动完成档案利用的记录,包含利用者的身份信息、访问时间等,从而建立可靠、完整的档案利用记录。为了提高电子档案的保密性、可靠性,应实现分级审核和权限审核等功能。

(3)电子档案系统要配备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

电子档案系统要配备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来自网内外的非法入侵行为;安装的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病毒库,真正做到御(敌)于网外;加强电子档案系统的审计系统建设,设置自动启动的电子档案操作日志;从安全日志中分析入侵事件或非法访问,运用网络取证等手段有效遏制入侵、破坏电子档案系统的犯罪行为。

4.结语

总之,电子档案安全使档案馆数字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落实、电子档案数据库安全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安全运行和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结合运用的基础上,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才能得以保证。因此,必须尽快开发安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安全电子档案数据库,切实保证数字化档案馆的安全、高校运行,为进一步实现移动电子档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