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非遗保护发展精选(九篇)

非遗保护发展

第1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县皮影;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218-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华县皮影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华县皮影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十三世纪左右传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国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甚称“国宝”。

2004年10月,华县人民政府命名柳枝镇梁堡村为“皮影专业村”;2005年1月,陕西省文化厅命名华县为“陕西省民间艺术・皮影之乡”;2005年7月授予“华县皮影・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5月20日,华县皮影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3月,“华县皮影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国家文化部分别授予华县及其皮影雕刻产业群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5月应邀于上海世博会,签约数月演出,炫人耳目。

二、华县皮影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皮影传承后继乏人。当年制作皮影和皮影表演的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后继乏人。许多传承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截至目前,华县皮影戏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现在仍能演出的剧目仅存大本戏百余部,折子戏50余部,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皮影艺人缺少政府和相关法规的支撑和保护,要想让他们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不够现实。

(二)皮影作品制作难度大、保存困难。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二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

(三)皮影生存环境恶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淡化或者彻底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空间,环境所赋予遗产的灵性就会消失。当前,社会对皮影的保护观念滞后,资金技术缺乏,对其价值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皮影在拯救的口号中渐渐脱离了它生生不息的民间社会,渐次蜕变了原本光鲜夺目的色彩。

(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不健全。由于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政府部门长期重视不够,普查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对遗产的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认识不清,缺乏深入和广泛的了解。皮影在进行产业化开发时存在开发过重的情况,导致皮影破坏严重。

三、华县皮影发展新思路

(一)加大对皮影价值的宣扬,积极的保存记录和传授教育。皮影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财物,我们应该积极的对此进行保存记录和传授教育,可以以地方政府牵头,建立皮影保护博物馆,保存皮影历史发展的实物记录,还可以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皮影戏技艺培训班,鼓励老艺人传、帮、带,培养更多的新人。

(二)建立完善的皮影管理体系。我国由于立法的滞后,致使许多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不能得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制度性因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很大,因此建立完善的皮影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三)皮影文化与经济、科技和谐发展。要做大做强华县皮影文化,发展皮影文化产业,就必须注重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和谐发展。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奖励政策;二要设立皮影产业发展扶持基金,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创新,鼓励和扶持发展皮影动漫产业与皮影创意文化产业,对演出班社、雕刻企业进行产业发展扶持。

(四)壮大皮影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海外传播。引导各类资源向皮影文化产业集中,利用华县皮影艺术的深厚积淀和皮影艺人汇集的优势加强皮影雕刻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地区生产专业化和服务专业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地区经济实力。着力建立统一的皮影雕刻产品标准,为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

走出去是皮影做大做强的有效措施,国家政策法规制度是遗产海外传播的强有力保障。国家应该加强遗产海外法律法规的建设,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遗产海外传播,在税收和进出口上给予政策倾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合作。

怀抱月琴,手挑皮影,在幕后的灯影里,用柔情的碗碗腔将人生的沧桑细细吟唱;吃碗面,抽口旱烟,在透亮的白幕上,用跳动的精灵将古朴的梦想释放得五彩缤纷。华县皮影,这种借光显影的艺术,穿越人生,穿越古今,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堪称是一颗秀美的珍珠,而今天的继承和保护,也必定会让她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梁志刚,王文章.关中皮影[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摘要: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强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构建“和谐河北”,实现河北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河北省人 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河北是非遗资源大省,散落在燕赵大地上,被历代河北人民创造出的耿村故事、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蔚县剪纸、井陉拉花等1万多项非遗项目,宛如一朵朵盛开在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民间奇葩,散发着燕赵泥土的芬芳,延续着燕赵大地的千年文脉。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生态的巨大冲击,非遗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大量非遗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技艺濒临消亡,保护法规不够健全,政策流于形式,保护经费匮乏,后备人才短缺等。

纵观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工作,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设置专门机构、划拨专项事业经费支持保护 2006年10月,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发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全国各省区市也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初步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随着国家保护类相关文件出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重视,相关政策和经费给予了极大支持,在非遗文化生态示范区、非遗博物馆、非遗研究传播基地等的建设和非遗传人传承保护等方面都设立了专项资金。

二.生产节庆性保护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产开发潜质,这些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通过合理开发推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销售产业链,这种模式既便利于它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造福后代,活性传承的价值,比如曲阳石雕、衡水内画等。尤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吴桥杂技艺术节”等等,不仅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而且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观光旅游、主题公园建设的保护模式 采用政府或民间投资建设博物馆、主题文化公园,一方面使古代智慧受益大众,另一方面借助旅游收益,弥补非物质遗产的维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云南世博园等在传承建设上面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

但由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规模极其庞大,相应保护方式显得单一,同时公众保护意识、开发经验的匮乏以及保护经费的不足致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搭建保护传承的平台,有效地争取民间资源、采用创新的、灵活的手段、融入现代科技智慧创意因素,强化市场导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家公益事业的基础上运作成产业化开发的模式,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认知并合理利用祖辈智慧获得一定的市场收益,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其造血功能,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亟待解决的课题。这样不仅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生存的活态传承,而且能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效应。

充分利用我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契机,整合政府、民间各方政策、资本、人才等优势资源,倡导文化元素、创意思维以及创新手段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领域,以全新信息技术手段和前瞻的市场眼光,开创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探索与创新之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国家公益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而是充分盘活民间力量、市场手段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力量,做成一个既有公益性又有市场收益的全新可持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此,我们提出建立石家庄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议:

一.在园区建设投入方面,整合有效资源,实现优势对接

以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方式,调动政府、民间投资者、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几方面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势对接,打造成一个既能实现文化公益建设又能生产研发销售的文化产业名片、形象窗口。

二.在园区规划布局方面,融旅游观光、文物展览、洽谈交易、研发创新于一体,形成科学合理完整产业链。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部分工艺品及民间艺术已经基本实现活性传承的形态,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核心园区中建立窗口,能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的宣传推广交易平台,诸如磁州窑陶瓷,邢窑白瓷,曲阳石雕,秦皇岛贝雕画、人造琥珀,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衡水内画壶,涿州金丝挂毯,易县古砚,魏县麦秸秆工艺品,唐山皮影,承德木皮雕及木雕.固安柳编,景县仿古钟表,唐县佛像等等。同时还有一部分,尚不具备自身生存能力,或者已经失去了传承的生态环境,可以以观光旅游的形式,设立旅游区或博物馆。

三.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现代科技技术、全新市场营销理念创意打造出全新的产业链条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十分丰富和绚烂的资源潜质,为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现有传统产业基础上,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设计的版权开发、展览展示、高仿品和相关衍生品的产品策划设计、授权、制作、营销等环节,并以其为基础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收藏鉴赏和社会教育等价值展开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和市场开发拉动一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园区内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扩大化商业开发,更能逐渐形成以以非物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促进服务产业的良好产业链条模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政策、资金和智慧,但是我们坚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必然将会成为一项文化经济热点,只有在不断地完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其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①河北省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2006

第3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关键词】“非遗” 建水紫陶 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79-02

云南建水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两代文教昌盛,素有“滇南邹鲁”的美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孕育了曾享誉中国的“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因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共同参加了20世纪50年代初的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而盛名远扬。建水紫陶最具地域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残贴”装饰工艺和无釉刻填彩泥工艺,这让原本没有生命的陶土逐渐按艺人的创作意图得以嬗变,赋予了紫陶永恒的艺术生命。

建水紫陶源远流长,“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①,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现今在建水还残存龙窑残址100多座。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因体制和地域等多种因素束缚,建水紫陶发展缓慢。50年代初,云南建水紫陶曾与上述陶类齐名,但时隔半个世纪之后,宜兴、石湾、钦州陶声望不减,产业规模早已按亿计,而云南建水紫陶在这半个世纪的考验中,除了保留有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赞誉外,产品产量、品质工艺早已与其他三大名陶的名声相距甚远。②

21世纪随着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建水紫陶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显现,云南各界开始加以重视。政府方面,成立了建水紫陶研究会;组织从业人员申评专业职称;组织当地厂商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易展销会,支持建水紫陶产业恢复重建;2008年6月,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云南紫陶网创建运作。专业人士方面,谢恒编著了《建水紫陶》画册,对建水紫陶的文化历史、工艺过程、鉴赏与收藏以及建水紫陶的名家与主要作品做了系统而简明扼要的介绍;向炳成作为建水紫陶的代表,参加了第41届美国史密森民俗文化节;谢恒、田波合作的紫陶作品“长联瑞鸟梅瓶”,被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云南省代表团选中赠送给北京国谊宾馆;马行云编著的《云南建水紫陶》公开发行;李春光等发起申报的《云南建水紫陶器皿地方标准》制订任务书,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市场方面,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产值逾8000万元。但60户企业(作坊)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上的只有不到10家。其中,建水紫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谢恒工作室、贝山陶庄、陶茶居等建水紫陶主要生产销售企业较为有名。

尽管近年来各方均做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2013年12月

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到建水县就紫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他提出要把建水紫陶放在全省、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中来统筹谋划,列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门类,从政策、宣传、营销、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要发挥省文产专项资金扶大扶强、扶精扶特的作用,打造一批建水紫陶龙头企业,带动全省陶瓷产业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说,建水紫陶产业与其他陶类产业相比,差距甚大,如江苏宜兴紫砂陶年销售300亿、广东石湾公仔陶年产值超过600亿。笔者认为,建水紫陶发展缓慢主要是云南产业发展滞后的大环境造成的。当前,要发展建水紫陶产业,最重要的是考虑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要素,即建水紫陶虽然是“非遗”,但其生产具有可持续性,加之自身的艺术品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开发潜力。因此笔者认为,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应遵循:(1)恒定的政府平台搭建和科学机制的建立健全;(2)装饰文化内涵的提升;(3)市场品牌和产业链的培养。

第一,恒定的政府平台搭建和科学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当说,近年来云南各级政府对建水紫陶产业的恢复和重建做了大量工作,除了组队参加各种展销会积极推介外,还邀请不少书画名家为紫陶作品挥毫泼墨,但是紫陶产业发展仍不见大的起色。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产业培育长效机制造成的,即政府做得不少,但临时性、应激性的行为多。比如,在引进名家提升紫陶内涵的问题上,这些名家均是“做客”式地到访,浮光掠影,造成了很多矛盾之处。首先,在对紫陶文化和历史缺乏研究的情况下,把紫陶装饰与一般绘画等同,通常所作书画与紫陶形态不能形成和谐之美;其次,临时的书画家与打磨师、刻填师缺乏交流,把书画与刻填、打磨截然分开,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艺术合力,刻填表现不出书画应有的意蕴,使装饰呆板僵硬。笔者认为建立恒定的政府平台,搭建科学的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紫陶书画院。通过此类专门研究机构,一方面组织、联络、协调全国顶级的知名陶瓷专家、书画家到建水进行专题研究、创作,探索一整套更适合紫陶艺术特性的陶瓷书画创作规律,使其“随陶赋意”;另一方面在陶瓷专家、书画家的直接参与下,培养一批具有艺术品位的设计艺人、打磨艺人和刻填艺人,多方合作使紫陶自身的艺术魅力与书画名家的艺术功力得到最大的交融与释放。(2)建立一整套引进名家、引导创作、收集精品、艺术研究、宣传推介的科学机制。例如:名家精品不仅要认真收集,还要形成规模,成立紫陶精品库,在重大节日或重大展览中集中展示;也可以收入各级博物馆,作为建水紫陶精品的永恒见证和象征。(3)出台扶植政策。当前,建水紫陶生产正处在私人作坊随意发展阶段,政府应进行产业规划引导和整合合理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并在产业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4)建立学习机构。与当地或其他省级相关艺术院校合作开办相关专业,普及建水紫陶文化、历史、工艺的同时,更可以以校企合作订单式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的专业设计师和专业手工艺人。

第二,装饰文化内涵的提升。在笔者看来,建水紫陶产业的突破不在于做大做强,特别是与宜兴紫砂陶的经营模式竞争,而是应着重挖掘其微观文化趣味,丰富装饰题材,走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特色之路。传统建水紫陶多以中国书画为主,梅兰竹菊、风景人物较多③,在保留其本质的基础上可以创新一些要素。融入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彝族的阿细跳月、哈尼族的长街宴等;融入趣味性绘画――星空、斗鱼等;融合不同的装饰文化――就像“残贴”的融合一样,可以根据紫陶装饰部位将蕉叶纹、鱼纹、缠枝花图案等不同纹样进行组合装饰。比如:谢恒彩填的以元阳梯田为题材的花瓶(图1),展现了点、线、面及与S形态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当代性、创造性及工艺性的艺术修养。刘也涵刻填的以“”内容为题材的碗(图2),展现了中国画写意手法与时代特征的结合,能勾起对生活的追忆与感动。

图1 图2

第三,市场品牌和产业链培养。一是树立个性的品牌理念。建水紫陶的发展并不如其他陶业已经名扬四海,仅是在云南红河、思茅、昆明等地有名,其他只有行内人士才知晓。因此,要扩大产业就要依托龙头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加大对外宣传,在考虑好紫陶文化、艺术和实用性等综合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企业识别系统,使建水紫陶品牌个性化理念得以推广。那么,个性化的理念应如何打造呢?据笔者考察,开发方向涵盖:(1)建水紫陶与普洱茶联合销售。普洱茶是云南极具地域性和民族特征的重要文化符号,而紫陶茶缸是存储普洱茶的最佳器具,用紫陶茶缸存放普洱茶不但能隔味、隔光、防潮、防串味,而且透气、保温、保质,能有效保证普洱茶在后发酵陈化过程中纯正的色、香、味。(2)低位收藏和礼品赠送。现今建水紫陶属于朝阳产业,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字画填刻和工艺的改革、造型方面,并且已经积淀了千年的历史,对爱好民间艺术品的人来说,正是投资与收藏的最佳时机。同时,紫陶产品中有一些与风水转运相关的器物,加上其文化气息,可以各取所需刻上喜爱的字句、图形,量身定制。④(3)适用领域的拓展。建水紫陶因其不怕日晒雨淋的材质特性,可以制作成为现代家居立体装饰、陶艺装饰或墙体地砖等装饰产品,在建筑装饰、家居装饰、园林小品等方面广泛应用。还要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全手工的制作方式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冲突,是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既要保持工艺价值又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要建立一条完整有序、分工明确的生产链,摒弃手工作坊一人完成所有工序的格局。像专业工厂一样,成立设计室、泥料处理车间、拉坯车间、修坯、打磨、填刻车间等,每一类专业人员只负责其中一道制作工序,使每一道工序能同时进行,减少个人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这方面景德镇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时,明确的分工能培养专业人才,使制作更加规范,也能通过技术要素形成更有效的分配机制,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注 释

①田丕鸿.云南旅游景点・建水临安:古迹荟萃的边陲重镇[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

②侯烨琦、李纶.从建水紫陶装饰看中国传统文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4)

第4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关键词:陈巴尔虎旗;非物质遗产;保护原则

2008年旗政府将《陈巴尔虎旗巴尔虎婚礼习俗》、《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族民族服饰》、《陈巴尔虎旗击牛骨游戏体育竞技》、《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木轴四轮车文化》、《陈巴尔虎旗巴尔虎索海固图勒》和2006年搜集整理的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陈巴尔虎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4项列入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苇连蒙古包民间手工技艺》已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也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渐的解决。在实施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之前对保护利用的原则尽心认知和分析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法律、法规保护原则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采取相应的行政、财政、技术等措施,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在我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前提条件之一。我旗应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建立的法律法规中应体现保护以积极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而不是片面单纯的保护。必须将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出发点从消极保护转变为积极的保存与利用。应当在立法中注意促进提高相关民众及社群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活动中来。

在立法指导思想中,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保存与合理利用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以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仅仅是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致消灭,而是更好、更积极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背景下保持世界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生产与生活有的作用和价值,使其服务与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

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就是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地尊重人,首先是尊重前人的创造成果,普查应尽量全面详实地记录其原始风貌,对遗产进行整体性呈现;同时尊重今人的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种死艺术,而是一种流变的艺术,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艺术,今天的传承人应对其进行创造发展,只有充分尊重艺人们或匠人们的创造力,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创新之源;保护还应尊重潜在的人群得利益,即后人和外部人群认知文化多样性的权利,只有具备这种意识,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具前瞻性和开放性。自始至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重在唤起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只有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与崇尚力,塑造保护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文关怀中得到最深切地保护。

三、政府协调,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人民大众之中,同时,人民大众也是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使民众积极参与进来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表现。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再一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烟头会上指出:从根本意义上说,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的保护,同时也有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

政府在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处理好政府同商业开发部门、专家学者、当地民众等民众各层次的相互关系。政府的职能除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采纳专家学者的理念和建议,制定保护开发规划,指导规范企业经营,借助学者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了解当地的文化模式,寻找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管理框架。也就是通过行政立法和政策制定来营造社会大环境;通过培训教育,或者社会舆论来规范或限制经营企业和当地居民短期利益行为;鼓励合理健康的商业开发,防止开发者打着保护的旗号,单方面地未获得经济利益获取社会资源和政府支持,而使文化遗产遭受破坏。

四、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1、妥善保护只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一个方面。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封存起来,而是为了利用和发展。古老的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进程相协调像一只才是有意义的,才具备了进一步改造、创新并最终获得发展的条件,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才能继续传承下去。对精华的部分要加以继承和弘扬,还要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加工改造,使之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韵味的基础之上得到提高,并且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标准。

第5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本文以铜鼓舞发源地――贵州雷山县掌坳村为例,重点探讨了经济发展对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发展

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传统和现代、封闭和开放的两类因素共同作用下,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当一部分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已经消失,还有相当多的正濒临灭绝。经济发展到底在哪些方面给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影响?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掌坳村为例。该村被誉为“铜鼓舞的发源地”,是典型的苗族村庄。近些年来,随着与外界开放程度的增加,该村一些传统民俗及民间艺术也受到冲击。

一、现代化经济发展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大量缺失

一方面打工潮会造成传承主体大量流失。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边远的民族地区还处于未脱贫状态。经济落后、人多地少、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促成了年青人大量外流。打工已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以掌坳村为例,全村一共688人,165户。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至少一个人外出打工,留在村寨里多是老人和儿童。据了解,这些外出打工的主要是去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工厂做简单体力劳动。由于全村土地一共才400多亩,山林2218亩,传统的农业生产一方面造成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很难应付现代化的生活。因此外出打工成为掌坳村青年改变现有生活状态的重要途径。然而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相当多的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另一方面现在的年青人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因为既有的生活模式正迅速发生变化,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与陈旧的村寨形成强烈反差,大多数年青人还是向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从内心对传统艺术就有排斥心理。其次,由于没有深入挖掘传统艺术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另外,传统艺术传承人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和肯定,他们的生活状态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导致年青人的传承缺乏激励。

最后去学校接受教育也会使一部分民间艺术的传承主体消失。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民族地区的儿童基本上都上学。而有一部分民间技艺是需要从小就学,比如说苗族的刺绣。从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正是女孩学习刺绣等手艺的主要时期,但读书已使她们无暇顾及手工活动。等到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能读高中的比较少),年轻姑娘又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鉴于以上几个原因,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大量缺失。在掌坳村,不乏有技术精湛的吊脚楼建筑师,刺绣艺人,歌师,铜鼓舞、芦笙舞表演艺人等等。然而就这些难得的技艺普遍感到后继无人。他们的下一代,处于传承链下端20岁上下的年青人,大都不屑继承传统文化,许多难得的民间手艺到此戛然而止。而这一代人正是承上启下,位于传承链上关键的一环,这一环一旦断开,传承链便无法延续。

二、现代生活方式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某一民族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交通、通讯和市场经济以及日益开放的倾向,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相对孤立封闭的生存环境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忽视甚至消失。在掌坳村,一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处于这样的险境。拿苗族的飞歌为例。苗族在古代是一个没有系统文字的民族,是通过传唱的歌让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下来。在苗族歌海中,飞歌被专家学者称为苗歌中的瑰宝。在以前,通常在迎宾送客、劝客人喝酒、互能通婚的青年男女在山坡上见面以及人们春暖花开中踏青游坡的时候唱飞歌。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在礼节上的简化以及男女青年恋爱方式的变化使得飞歌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三、加快经济发展可能会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扭曲

近些年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由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使得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扭曲,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损害。比如一些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护意识和实际措施都远未到位。一些旅游景点日复一日地为游客表演婚礼仪式、生活习俗,正剧变成了闹剧,让原本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了味。还有的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如此的传承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亵渎。因此,不能一味强调经济效益而失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内涵的保护。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确实给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能更好地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5).

第6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世界上的众多团体和个人,他们常常为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忙碌,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和实践活动,将已经失传的或者有此趋势的传统技艺向周边展示,随着他们所处环境的不断变迁,手中的技艺和传统文化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得到了关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而有的依旧离开了我们。

二、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也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角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促进我国文化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要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尤其是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在实际保护工作上的方法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最具特色的“貌合神离”的工作方式应该尽快转变。同时,我国从上到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分关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化划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工作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文化认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为今天的和谐社会也作出了贡献,它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性质有一定的统一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实现国家现阶段整体目标。要切实建设和谐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一定要进行到底,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有众多利于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系,它可以从规范、思想、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向我们灌输营养,使我们的社会在文化当中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

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与有形的文化遗产相比,它关系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一旦濒临危险,就将会带给我们无法挽回的遗憾。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急剧流失,当年的敦煌文书最完整的资料流失到日本,楼兰古城的资料也被锁在大英博物馆中,湖南滩头年画也被日本和德国收藏,所以我国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措施极力换回和保护这些珍贵遗产。

(二)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险状况,一定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保护工作实施的过程当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随着生态文化的改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即将逝去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危险,加之现在的保护工作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一定要提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时刻有种紧迫感。

(三)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

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的原则和方式是紧密相连的,在不改变发展规律的同时又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在紧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基础上寻觅更好的保护手段。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个项目才会在交互规律的影响中得到发展。

四、结论

第7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模式;创意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非遗”是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非物资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元素的创意与创新为基础,再经过现代技术的加工形成的创意与文化相结合的产品,从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且较为有潜力的产业。

1 从抢救带生产:“非遗”保护的实践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和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在2004年加入这个《公约》。该《公约》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不再只是历史文物与历史遗迹了,还增加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在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使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目标以及基准原则得到了明确,且使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逐渐形成,2006年,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这些措施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三种保护模式,分别是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

1.1 抢救性保护

我国最主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是抢救性保护。国家的财政投入会偏向那些濒临灭绝的项目,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得到保护,我国推行了文物保护的方式。经济全球化日渐发展,工业画、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使得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实行了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这几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逐渐加大,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制订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制度,同时“非遗”博物馆也开始兴起。

1.2 整体性保护

说到最专业、最科学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那就不能不提整体性保护这一模式了。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慢慢认识到“非遗”不存在于空中,而是在其本身发源起来的土地上,“非遗”一旦离开它自己的发源地和发展环境,那么想再对“非遗”进行保护就难上加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性保护应运而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要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载体,之前都是对“非遗”进行单独保护,现在还需要对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保护模式是非常科学并且有效的。

1.3 生产性保护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积极探索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在对生产性保护模式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整个工作的核心是保护“非遗”的真实性与传承性,在保证可以传承“非遗”的这个大前提下,借用流通、销售等渠道,把“非遗”包装成文化产品的形式进行保护。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领域实施的都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国家文化部在2011年公布了41个部级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对于展示我国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成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2 从遗产到资源:“非遗”开发的理论支点

我国一直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模式比较好,结合人类的实践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就生产性保护这个概念而言,理论界仍然有一些人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没有清楚的认识,不明白对“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理论依据。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人文资源这一个概念了,所谓的人文资源就是指人类在经过文化创造之后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人类从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如果只是静态不动的或者是存在于博物馆中的,与人类没有联系、没有互动,就只能成为遗产,只有当这些遗产与现实生活挂钩,并且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这才能称之为资源。可以这么说,人文资源与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画等号,当它故步自封,不与外界联系时,就变成了过去社会的遗留物,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当社会生活与之联系起来时,在具备了可以被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价值时,就转变成了资源,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源”。

从遗传转变为文化资源,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根据。人们渐渐意识到“非遗资源”不只是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还具备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民间社会中早已开始了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赚取了钱财。并且,“非遗”具备一般资源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非遗”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地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3 创意性保护:“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完美结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非常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十个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我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地方基于对民俗与节日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二是对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的保护。是否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区别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最好办法,然而仅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开发与利用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特别是如今刚刚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发展活力十足,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给“非遗”带来了第二春,让它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即源于个体创意、技能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有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有广告、工艺、设计、休闲软件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其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即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对创造力的理解以及创新一个新事物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意,不能抄袭,必须是原创的、有价值的。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对彼此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二者相辅相成,为彼此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首先是“非遗”。“非遗”走进社会和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主要在于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点主要用于“非遗”很难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于人们来说其可有可无,导致活态传承不能很好地进行。然而“非遗”的文化魅力被河南平顶山的少林寺展现在人们面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让“非遗”走向大众生活,不再无路可走,打开了通向现代世界、新世界的一扇大门。

其次是文化创意产业。“非遗”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资源与素材得到了丰富。在我国河南流传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员。被国内的影视公司加以改编拍成电视剧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与此同时也给该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碰撞产生的结果,也是两者相结合、开发利用彼此资源的成功典型案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这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

笔者认为,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这三个保护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保护模式,即创意性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这一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意把“非遗”融入如今的社会生活。创意性保护的宗旨是以创意为手段,激活“非遗”的生命力,这是整个“非遗”保护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新产物。创意性保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改良型,即适应大众的审美习惯及趋势;二是创造型,令“非遗”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原创创意的这个大前提下,创造全新的文化产品;三是融入型,即经过设计等途径,把“非遗”的关键特点与现今社会中的产品结合起来,如服装设计等。

4 结语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归根结底,产业追求的是利润,是如何使效益最大化,如果“非遗”过度的商业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对“非遗”保护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设立“文化预警”机制,即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利用之前,相关的部门要先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出现过度或者破男缘目发,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使“非遗”受到较小的破坏,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非遗”保护的新模式作出了一定探讨与分析,但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探索这个新模式,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久玲,林宪生.“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04).

[3] 陈思琦.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2).

第8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原州区;现状;对策

1 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原州区开展“非遗保护”已经20年,20世纪80年代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凭着一腔热情搞成了民间文学三项集成:《固原民间故事》、《六盘山花儿两千首》、《固原民间剪纸》。但时至今日,本区非遗保护已经落在全区之后。

1.1 思想解放不够,不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非遗保护。除经济不发达之外,思想观念应该是最大的问题。从全国来说,“非遗保护”做的最好的就是江浙地区,人家经济发达是一个方面,思想观念的解放更为重要。原州区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跟上,有多大的力量办多大的事情,总比只喊口号不做实事强得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非遗保护”,将“非遗保护”作为弘扬本区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作为利区利民的文化惠民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促进本区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落实工作不够,不能用实际行动支持非遗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由于保护工作刚刚开始,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应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足以说明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州区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要摒弃只对“非遗”做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抓一抓的观念与工作作风。要从心底里认识“非遗”的保护与整个原州区城市建设的文化内在脉络联系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积极地用实际行动支持“非遗保护”,这是进行对“非遗”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名片的现代,通过保护“非遗”,把“非遗”中的传统风俗与现实生活、文化创新积极灵活地融通,才能以本区的“非遗”文化特色为依据,为创建和谐城市奠定文化根基。

1.3 “普”而不“保”,“保”而不“实”。“非遗保护”是普查在先保护在后,没有前期的普查很难说保护是有效的。因为保护的目的是发现了“非遗”的价值,是要让她传承下去的。原州区目前“非遗保护”是零乱的,没有章法的。大多数的非遗项目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普查而没有进入保护阶段,有的保护项目也是不扎实的。“非遗保护”是保护其生命力、创造力、所处环境以及项目整体定位,这样才能保护好一个有价值的非遗产物。当然,这也和目前本区非遗保护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关系。我们需要在不断提高保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能够全面扎实的进行普查和保护,这样保护才不会流于形式,不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1.4 吃老本导致欠账越积越多。原州区非遗保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固原民间故事》、《六盘山花儿两千首》等民间文学集成。他们已经成为本区的文化名片。但这已是20多年前的成果,时至今日,本区鲜见能拿得出手的“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过了就连还得机会都没有,就会成为永久的遗憾。

2 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2.1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步伐。原州区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该加快非遗保护的步伐,把已经有的非遗作品在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把已经确立需要保护的抓紧实施,不要错过保护时间;把还没有挖掘整理出来的,加快挖掘整理,不要让其消失在我们的手里。政府、宣传以及文化部门要积极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增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居民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存续发展和弘扬,从而振奋本区民族精神,增加原州区文化软实力,维护本区历史文化多样性,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2.2 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收集整理保存那些文字、实物以及数字影像资料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教育手段使之在个体、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要注重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培养和资助,他们是非遗保护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了“非遗”存在的意义。所以要做好对他们的一些有必要的培训和资助,让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享受到他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尊重被保护者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和特殊情感。

2.3 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繁琐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

第9篇:非遗保护发展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鞍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通常是指非遗项目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纯朴性、真实性、完整性及传承性,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形态的产品,以便于保存、保护的方式。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些项目有些有一定的经费保护,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说,经费保护只是保护环节中的一环,要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久的进行下去,让这些独具鞍山特色的宝贵的遗产世代相传,就要注重非遗资源的生产性保护,让非遗项目活起来。在对鞍山的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的不断提升,是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鞍山的非遗项目如岫岩农民画、岫岩剪纸、海城馅饼等这些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自身的价值、文化内涵等都是依靠生产工艺的环节来展现的。人们要想感受这些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魅力,主要是通过它们的技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来实现的,像岫岩农民画、剪纸、海城馅饼等传统美术、技艺类非遗项目,只有将技术物态化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展示自身魅力。因此,对它们的保护与传承也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开展这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它们传统工艺流程、核心技艺这一重要性质,不断提升传承能力,这是开展此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鼓励支持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恢复技艺的生产,是实现活态传承的根本

同其他地区一样,鞍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开展,首先要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像岫岩剪纸、岫岩玉雕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它们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有技艺的人通过自身的劳动生产。没有了这些技艺的传承人,实物产品无从产生,生产性保护也无从谈起。所以要鼓励具备技艺的传承人动起来,恢复生产技艺,将自身的技艺通过手中的物品实现,并将技艺通过带徒等方式加以传承,实现活态持续传承机制。

当然对于鞍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也要“因项目而异”,不能操之过急,搞一刀切。对于适合生产性保护的濒危代表性项目,像岫岩县流传近400年的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流传已有300余年之久的岫岩皮影等项目,因为无人传承,面临即将消失的危险。对于这样的非遗项目我们要首先采取抢救与扶持措施,整理、保存、保护相关资料,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历史的印记,鲜活人们的眼球,并逐步引导其恢复生产,而不能上来便开展生产性保护;对那些有市场潜力的但生产力量分散的代表性项目,像岫岩农民画、海城馅饼等项目我们要鼓励采取整合等模式恢复其生产。

三、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是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根本

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关系,这不仅是鞍山地区也是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不断在探讨、实践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实际的开发利用中要谨慎处理。一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活起来,成为活的文化记忆,达到‘自己养活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原则,开发要以保护为前提,要服从保护工作的需要。非遗工作者要明确开发的最终目的不是去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涵,而是要去开发市场,让非遗的内涵为更多人理解。所以我们的开发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项目本身。

四、具有强烈的自觉传承保护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区别于其他保护形式的标志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单位、企业和个人,必须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具有高度的自觉传承保护的意识。国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条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室)和传习所,同时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保护设施的建设。近年来,鞍山地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企业、单位都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了规范的传习基地。鞍山的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取得突破。

在近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岫岩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非遗保护中心,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非遗博物馆,从组织、硬件设施上奠定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在保护工作中,他们积极探索实践一些符合本县非遗项目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特别是对岫岩玉雕素活工艺采取了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有效保护。

鞍山地区部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了“自我造血”的功能,生命活力不断提高,令人振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