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精选(九篇)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第1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在这里,我首先给科学精神一个界定。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行为观念层次)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它主要生发于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并在科学活动和科学建制中力行和发扬光大。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体现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是科学的根本、真诠和灵魂。通过科学传播、科学学习、科学训练、科学研究,它能够内化为人的科学心态即科学的心智框架、科学的心智习惯、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良心,外化为人的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与社会的科学心理风气。科学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优良传统、自主意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认知模式、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它是科学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是多数科学人事实上或多或少具有的精神,也是非科学人能够领悟和习得的精神。人们既能够从科学的成功、健康发展中洞悉科学精神,也能够从科学的遭劫、失败、挫折、异化、病态停滞中窥见科学精神。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毕竟是外在于人的,它怎么会具有“精神”呢?这是因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是人创造的,科学的探究活动是人参与的,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人建构的,自然而然地,科学便打上人的“精神”(spirit)的印记,从而具有波普尔所谓的“世界2”或“精神状态的世界”的品性。与此同时,科学正好处于“世界3”或“思想内容的世界”,它本身也蕴涵着并散发出固有的“时代精神、态度、活力”(spirit)。这样一来,人赋予科学的“精神”以及科学自身拥有的“精神”便水到渠成地合二而一了。于是,科学具有自己的“精神”即科学精神——这也是科学对自己的“自我意识”。

要对科学精神有所把握,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或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整体结构。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的和逻辑的起点,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逻辑起点则是由无意识的心智本能和朴素的求知欲望发展而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预设。于是,追求真理乃至“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成为科学精神的“原始公理”,也是科学精神的“绝对命令”。我们所谓的真理,当然是指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是近似的、暂定的真理,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万古不变的真理。

在科学中,通向真理的惟一道路是实证的和理性的道路:实验的严格检验和理性的无情审查。因为真理是已经或即将被实验或经验证实或确认的命题——已经被证实或确认的就成为我们所谓的相对真理,即将被证实或确认的可以称之为潜在真理;还因为真理是理性可接受性的理想化,是合理性的命题——不仅合乎人的理性,而且与其他合理性的理论相容。于是,由追求真理的逻辑起点水到渠成地导致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这两大支柱支撑着科学精神的整个规范结构,乃至支撑着科学的摩天大厦。

在科学中惟一不变的是,针对实在世界或实在世界的表象即人的经验衡量人的观念,具体地讲,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检验的最高标准。凡是不能通过实证这一关口的命题,都不能算做科学,都被暂时搁置或排除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因此,质而言之,科学即是实证科学。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证精神使科学有别于其他知识体系或观念形态。凡是科学家,无不坚持科学的经验原则,浸透实证精神。他们都明白科学的实证精神的真谛:实验是真理的惟一源泉,科学在结局和起源上都是实证的,基于事实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心智框架的特征。科学的实证本性或实证的方法、思维方式、心智框架等,构成科学的实证精神。

科学的理性精神与实证精神可谓“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像实证精神一样,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另一大支柱和根本要素。这是因为,科学具有两面性质:经验性质和理性性质。前者以可检验性和预言能力为表征,后者以抽象性和简单性为表征。这尤其是因为,科学是理性的代表或化身,理性方法的典范,理性精神的用武之地。科学生活质而言之是典型的理性生活,即按正确的理由和合理的根据而进行探究活动的生活形式。我们的科学知识前沿涉及的东西,像空间、时间、质量、相互作用、宇宙或自然的韵律和图式等等,都隐含在物质的深层结构中。这些对于感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理性或理智却至少可以部分地把握它们。理性在科学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更不必说感官提供给我们的假象要用理性鉴别和矫正了,更不必说感觉资料要用理性整理和诠释了。因此,科学是而且必须是理性的或合理性的。科学是理性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科学必须是理性的,是因为科学的追求是理性的追求,科学活动是理性人的有理性的活动,其结果是打上理性印记的融贯而系统的知识。理性精神促进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的成长又反过来发扬光大理性精神,并进而造就理性生活,使理性精神深入人心,乃至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价值和道德信念。科学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可以说是科学文化的特征和标识。

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各自代表了科学中的经验论和理性论的要素或倾向。它们虽然有所不同,乃至形成人的思维的两极,但是在科学中,二者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它们在科学中相互限定、彼此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彼此排斥——科学就是在二者必要的张力中不断进步的。由于科学的外部条件(尤其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约束,二者在科学中均未以、也不可能以激进的或极端的形式出现,却在某种实在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从而成为卓有成效的思维方式、时代精神乃至人的价值。

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两大支柱并非孤立地耸立在那里,其上还支撑着其他次生精神或衍生精神,比如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进取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等。怀疑批判精神使科学和人保持青春活力,平权多元精神使科学和人祛除惟我独尊,创新冒险精神使科学和人永远求索前进,纠错臻美精神使科学和人不断精益求精,谦逊宽容精神使科学和人永生虚怀若谷。这一切精神要素最终把科学和人导向最终归宿——自由。

第2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认知科学就是一个以专门研究“心”(心智或心灵)为己任的学科,我相信通过提供一整套全新的概念、模型和实验方法,认知科学将在一个全景性研究的水平上超越早期心理学和哲学的探索,为人类提供有关心智的全面和严格的知识体系。与探索物理、化学和生理现象的学科相比,认知科学的历史是相对短暂的。心智现象之所以相对较晚才进入科学的视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它比其他自然现象更复杂、更多样,特别是当认知科学开始介入意识现象时,心智似乎变得尤为神秘了,譬如在哲学中探讨已久的身-心问题至今没有获得很好的理解和解决,在当代意识的科学研究中,这个问题又进一步演变为“脑中神经细胞的电化学活动如何产生精神(一种非物理的有意识的主观体验)?如何才能沟通物理(脑)与心智(我们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之间的鸿沟呢?”这个所谓的“难问题”或“解释鸿沟”。

我们看到,心智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认知科学在酝酿和创立的初期就表现出鲜明的多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特色。相关的学科既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又进行着广泛的会聚和合作。就学科的独立性来说,心智哲学偏重于心的存在方式、心身关系这类形而上学问题;心理学偏重于研究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想象、情绪、情感、感受、欲望、驱力、动机、决策、意志、人格等一切心理和行为现象;脑科学和神经病理学则希望发现一切心智能力的神经机制,它想解决脑是如何工作的这个自然演化中的宏大之谜;人工智能则专注于心智能力的人工实现和扩展;语言是心智的窗口,语言学关注思维与语言、语言与意义、语法-语义-语用等广泛的问题;教育学则希望借助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改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学科的合作而言,在认知科学中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尤其是神经科学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如神经哲学、神经现象学、神经伦理学、神经美学、神经宗教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力图在新的科学水平上来理解心智的社会和人文现象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此外,就认知科学的发展而言,我认为有如下四个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第一,认知神经科学在心智现象研究的所有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力图揭示心智的神经关联;第二,对心智的具身性和社会性强调日益增强,因为富有心智的有机体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他栖居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中,生物的心智能力是在与环境的适应性活动中展示出来的;第三,关于脑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性理论的研究正在加速发展;第四,意识现象日益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当然,它也是人类理性面临的最奇异的问题。

从科学研究的整个趋势来看,21世纪很可能是一个“心学”的世纪,一个研究心的本性的世纪。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将在21世纪引领“第四次科学革命”,对脑活动之谜的破解和新的神经技术的巨大发展势必带来改造人性(即humannature)本身的力量,这场革命将会在很多方面重塑人类的生命、社会和文化。在国家科学思想库“未来10年中国科学发展战略”这套丛书中,就有专门一本论述“脑与认知科学”。可以预见,认知科学将在全新的意义上改变人对自身的看法,它不但有助于实现“认识你自己”这个古老的哲学梦想,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改造你自己”以及人类向何处演化这类更严峻的问题。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在成立的7年中一直在努力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中心重点在两个大的研究方向积聚力量。一个是,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目前黄华新教授在该领域领衔主持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另一个是,意识的哲学-科学研究。意识研究是当前认知科学中最困难也最活跃的领域,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介入这个曾经令他们畏葸不前的问题,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希望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断积聚研究人员。此外,为了因应当前心智和意识研究中日益活跃的认知科学与东方“心学”特别是佛教的对话,中心还与杭州佛学院合作专门成立了“意识科学与东方传统研究中心”。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希望与国内学者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认知科学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我很高兴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能为国内来自这些不同学科的学者提供一个交叉互通的平台。最后,预祝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圆满成功!

第3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关键词:教育神经学 体育教育 思考启发

教育神经科学的概念解析将脑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学整合起来的这门新兴学科非常复杂,其复杂性甚至体现在其名称的界定上。目前,世界上的不同组织机构与研究人员较多地运用“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神经教育学”与“学习科学”这些术语来指代这个新兴的领域。[1]心智、脑与教育以及教育神经科学旨在将生物学、认知科学和发展科学联系起来,为教育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并加深人们对教与学的理解。

教育神经科学概念最早可追溯到肖尔和莫斯基的研究,他们在1978年首次提出教育神经科学的概念。2003年召开的“心理、脑与教育”研讨会以及“国际心理、脑与教育学会”在哈佛大学的成立,标志着这门基于实证的新兴学科――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2007 年,《心理、脑与教育》杂志成为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第一本专业期刊,以连接心理、大脑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神经科学有了自己的国际组织与期刊。与此同时,教育神经科学的专业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教育神经科学中心”、德国乌尔姆大学的“神经科学与学习转化中心”、加拿大弗雷泽大学的“数学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室”、中国中央教科所的“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下,心智、脑与教育的整合研究以及新兴学科教育神经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目前国际形成了几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分别是脑结构及功能与学习机制研究、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研究、环境与脑学习机制研究、阅读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研究、数学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研究等。[6]

教育神经科学也研究面临着挑战。因此深入探究文化、脑与教育之间的复杂联系也将成为教育神经科学领域长期而艰巨的挑战。[5]

1.教育神经科学概论

1.1教育神经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提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践行科学的教育实践的、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3]最主要的特点为将心智、脑与教育连结起来,互相借鉴理论与应用,共同应用与教育之上,大大拓宽了教育领域的研究范围,提出了一系列范式。

1.2心智、脑与教育

心智是指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

脑作为整体,是由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的相互作用构成的,而脑的结构又通过胼胝体分为左右两个脑半球。覆盖两个脑半球的大脑皮层也含有大量神经元,大脑皮层包括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脑叶,主要负责脑的高级功能。[4]

教育一直为大家所关注研究的重点领域,此前很少将其与脑、心智想联系,更多的是探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1986年出版的《脑、认知与教育》一书中第一次将脑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学这三个领域整合在一起,体现出“心智、脑与教育”这个新兴研究领域的核心思想。[7]

2.教育神经科学对教育学发展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教育学的填鸭式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带给教育学的是一种循证的思维模式,要用脑科学研究成果来支撑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神经科学所遵循的“循证”发展思路,提升了传统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目前已有的关于脑结构及功能与学习机制研究、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研究、环境与脑学习机制研究、阅读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研究、数学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研究等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已经为我们展现了教育神经科学的巨大发展潜力。[8]

3.教育神经科学对体育教育现状的影响及革新

目前的客观现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增高,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中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体质水平明显下降。很多学生和教师对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现状表示忧虑。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健康,学习和记忆机制研究表示无论主动运动和被动强制运动都可以有益于学习、记忆,体育锻炼时间越长对学习和记忆过程的促进越明显,通过锻炼可以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青少年儿童处在大脑发育的飞跃期,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可影响成年期的神经功能和改变脑衰老的进程。体育课堂为学生的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运动,这样可抑制由缺血引起的动物海马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的存活,从而增加脑对损伤的抵抗力,维持脑功能,延缓脑衰老。

4.思考建议

放眼如今的学校体育课程,课程形式单调乏味:热身和准备活动、动作的示范和讲解、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往往一堂体育课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对于锻炼的兴趣,可以预测,许多的学生对于原本可以在自然中好好放松身心的体育课产生了厌倦和抵触的情绪,甚至于课余的生活对运动失去兴趣。就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来说,我认为应该将体育课程和积极情绪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有机联系起来[9]。

4.1课堂形式的转变

课堂形式不能拘泥与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输出,无论是心理学还是教育学都不能赞同教师对学生的完全掌控。一堂体育课,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教师主导、学生主导以及双方互动,并在其中增加开发脑、智力和记忆力的体育游戏,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文化课的学习。需要将机械的身体运动转化为丰富的脑力、协调性以及灵活性运动有助于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4.2课堂环境的转变

体育课堂也应该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发展,这里的“环境”单单指代操场或者教室的教学环境,更多的意味着教学氛围。积极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积极的反应和认同。

4.3课堂内容的转变

体育课中不单单是运动技能的展示和讲解、练习,如果如此那么目标就是单调的“学会动作”,一堂45分钟的体育课中往往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真正掌握技能显然很困难,所以,体育课堂的真正目标应该转变为对一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这就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体育教师要清楚的了解如何通过游戏、项目的进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到成就,从而激发动机。

4.4课堂评价的转变

关于评价,应该是建立在良好情绪上的客观评价。情绪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基本情绪脑环路、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情绪障碍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情绪神经科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教育的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建构课程情感教育目标、评价和教育内容。采用积极教育理念,加强情绪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双向交流,将脑科学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无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all,J.S& Mirsky,A.F.(1978).Education and the Brai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377

[2]董奇,张红川,周新林.数学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的领域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

[4]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的演进与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12

[5]徐亨屹,黄文英.技术健身体育教学思想与新体育课标教学思想之比较[J].新余高专学报,2006,11.

[6]黄文英.教育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15-16

[7]周加仙(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第4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1充沛的精力,健康强劲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素质结构体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其他各项素质的前提条件。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将很难胜任繁重的临床、教育和科研活动,更不能奢谈其他素质的提高[2]。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极其精细,时间长强度大;放射治疗(如伽马刀、神经介入)手术接触电离辐射,存在慢性损伤,并有累积效应。这都要求神经外科医生有强健的身体做后盾。因此神经外科各级教师都应该培养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保持健康强劲的身体素质,才能全身心地做好每项工作。

2深厚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并顺利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德、智、体各个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3]。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面对生命的特殊科学技术,以服务于人为目的。因此它比其它任何学科都更强调人文关怀,对医学工作者所具备人文精神的要求更为全面和迫切。祖国传统医学一贯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部件受损的机器,其医疗过程自始至终以病人为中心,贯穿着对病人的尊重、关怀,充分体现了“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西方医学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有具体而实际的要求,概括起来可以描述为: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其次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以及通晓医学知识的科学家。笔者认为,神经外科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文修养:尊重生命、富有爱心的慈悲之心,热爱生命、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诚信正直、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治学态度,以及团队合作、宽容大度的气质涵养,才能以身作则,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应该怎样提高人文素养呢?首先,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救死扶伤”的职业观和“实事求是”的道德观,用人类共识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在医疗过程中不守医德,在学术上弄虚作假。其次,教师要注重对个人人格魅力的培养。人格是个人的品格、格调、境界、道德水准以及自尊等内在素质的总和。人格魅力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上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外,神经外科教师在掌握神经外科这一复杂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应注重本学科以外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例如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兴趣。关心时事,了解国家及世界的发展动向,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魅力。

3沟通与表达能力

近年来我国神经外科发展突飞猛进,医疗仪器越来越先进,医生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医患矛盾却日益突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有体制问题,有舆论问题,其中原因之一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够。神经外科知识非常专业,是人类大脑的秘密,其他专业的医学生对此都不甚了解就遑论普通患者了。因此在知识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方法,消除患者困惑与疑虑,通过沟通建立信任感就非常重要。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是医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必然要面临与病人沟通的问题。由于医学生刚刚进入临床,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在与病人沟通的实践中,他们倍感困惑,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少经验,面对病人时常常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带教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神经外科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坚强的心理素质,在处理医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准确的分辨力和洞察力,因此教师更应该把自身实践中或者周围比较成功或理想的医疗处置方法以及医患关系沟通技巧传授给医学生们,使他们比较早的接触到临床专业知识以外的宝贵知识,建立健康、稳定、积极的心理适应能力,并树立时刻为患者服务的人生目标。具体地讲,神经外科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与患者沟通时避免用模糊、笼统或过于专业的语言。含混、不明确的语言信息会误导患者,过于专业的术语会让患者感到不知所云,拉大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夸大病情、诱导性的语言信息甚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医学高校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工作在临床一线,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比其他大学教师多,包括课堂讲授、带见习实习、出门诊和急诊工作以及手术指导等。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某些教师确实在临床工作中忽略了对自己语言能力的培训与锻炼。另外,有些临床带教老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但不会写文章,特别是不会写学术研究论文。他们的知识虽多,但不会运用,就象茶壶煮汤圆,倒不出来。这样的人缺少表达能力,很难成为优秀教师。实际上,医学知识的传授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身体力行,首先都需要教师用准确、专业、明白的语言讲述清楚。此外,作为医学教师要注重对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把临床工作经验和课题研究结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传播开来。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重要的学术交流方式。

4高、深、广、博的业务素质

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学教育是一项集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高深艺术。医学教师应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善于把握学科的最新进展,为适应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4]。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走在第一线的角色,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各类知识的储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其包括基础知识、教育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内容,同时还囊括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等附加知识。②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是教师在医、教、研工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它包括在医疗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知和通过操作产生的实践知识。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只有对于专业内和邻近专业的临床经验和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够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讲解透彻,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神经外科是临床医学外科学的三级学科,它包括不同的学组和研究方向,对它的研究越深入其分支便越细。神经外科学涵盖有关颅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和部分周围神经等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神经外科的诊疗技术日趋先进,包括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和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5]。随着我国神经外科的不断发展,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神经外科教师应掌握神经外科领域的全部知识,并且不断的更新知识,了解神经外科的新进展。关键是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色,把某项疾病或治疗方法深入研究,操作熟练。

5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神经外科教师同时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有些教师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承担着繁重的行政任务,他们面临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确很大。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能静下心搞科研做课题的教师越来越少。作为一名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临床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首都医科大学导师遴选标准中提出:临床学科博士生导师必须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在研的部级纵向课题,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在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纵向课题,并且对科研经费额度加以规定。在科研成果方面要求博士生导师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至少发表2篇SCI/EI收录的原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不低于6.0。硕士生导师至少发表2篇SCI/EI收录的原著论文。而且每年要求导师进行一次年报,监督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的情况。这都说明医学院校对临床教师科研素质的重视。

6教育研究素质

第5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关键词] 神经内科;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临床医学集中见习时间仅2~3月,神经内科又是内科系统最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现就此谈谈体会。

     

1 明确专科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神经内科是一门复杂、抽象、科学性强的学科,是内科学的难点。所谓“难”主要难在复杂抽象的神经解剖和逻辑性极强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见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神经内科具有专科独特性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要求更对学生搜集整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的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2 端正临床见习动机,培养严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神经内科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某些临床医学本科同学错误认为自己不做神经内科医生就对神经内科见习马虎、敷衍,作为带教老师有责任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帮助与教育,教育他们认识医学是一个整体,无论今后在那个医学领域从事工作,神经内科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要成为一个素质医学人才,必须知识全面,基础厚实。

     

3 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1 先进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神经解剖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1] ,然而许多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不能直视。现有的解剖图谱缺乏立体感,不便于理解邻近结构的相关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呢?我们的经验是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就注意对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保存,对有意义的病例的CT、MRI片用扫描仪扫描后保存。在见习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料,再结合简化的图象、实体解剖模型,网上下载专业资料上的彩图和手术中的照片、三维立体动画,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具有简明、扼要、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对神经系统解剖的理解和记忆[2] 。

3.2 开展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

     

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是见习带教的核心教学目的。病例讨论是最行之有效,也是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病例讨论前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病例讨论中尤为关键的环节。讨论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针对刚学完神经疾病理论知识但毫无临床经验的学生,选择较为典型和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基底节区梗塞、急性脊髓炎等较为适宜,尤其在刚开始的一、二个病例。象多发性硬化、遗传性疾病等较复杂的病例,往往会使初学的学生感到思维纷乱,不知从何处着手,而对病例讨论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在讨论前一两天,应将选择好的病案发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对相关解剖、病理生理知识进行复习。讨论前的准备越充分,讨论就越深入,学生积极性越高,讨论的效果就明显。

     

3.3 观摩新技术新进展,加速知识更新

     

医学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神经科,有很多新技术、新观念是本科教材所没有提及的或仅是简单描述。作为教师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时把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尤其是结合本科室的科研临床特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神经科都瞩目的新技术,是脑血管病治疗的焦点。我科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如股动脉封闭器、大脑中动脉支架等均属西部首例。在见习过程中,作为专题介绍给同学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医学知识。心理障碍以前鲜为国人接受,综合医院的医生对这一类疾病也认识不足。近几年,综合医院的情绪障碍的识别、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也是我科的一大医疗特色,并成立了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在见习过程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同学们对心理疾病尤其是躯体疾病伴发的情感障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改变了以往“心理疾病不是病”,忽视患者情绪情感的错误观念。

    

总之,神经内科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神经内科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华,郭峰,武成斌.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244-245.

第6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关键词:生殖;健康咨询;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健康或亚健康的育龄人群。因此,如何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内涵和拓展服务领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而我国从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相关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对服务对象的身心症状及时识别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这一交叉学科。现就构建该专业的意义、可行性、理论知讽体系、专业模式、相关的身心疾病的分类、诊断、咨询和治疗体系,技术服务平台的标准、技术服务常规和管理规范等进行探讨。

1 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意义

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成为健康的新标准。正是这一新标准的推动下,生殖健康作为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任务是为生育调节、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心理和行为及其他与生殖活动有关的各种躯体/精神亚健康状态或疾患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医疗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社会心理因素在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也日渐深入,促进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拓宽了服务领域,也将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在涉及为健康和亚健康育龄妇女的优质服务方面提供全面的医学信息支持。

2 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概念

生殖健康的概念: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框架内,生殖健康指的是,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相关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概念:运用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理论技术及与生殖健康相关学科知识,对生殖及相关活动中出现的身心反应或症状给予医掌心理咨询和综合干预治疗,改善心境体验、消除情绪症状、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以提高身心健康/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

3 构建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现论基础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应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精神卫生学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精神病学所覆盖的范围,例如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或抑郁症发作)、各种焦虑障碍(焦虑症、惊恐发作)、躯体化障碍(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失眠症)、适应不良(短暂抑郁反应)、应激相关障碍(心因性反应)等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轻性心理障碍给予高度重视。现代精神卫生学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依照精神(心理)症状学与生物学统一的观点,以感觉、心境、认知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为基础,使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精神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相),应用心理评估检测技术,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了标准化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理论认为,身心疾病患者常有特殊的生物易感性和心理社会易感性。从生物易感性来讲,不仅指躯俸免疫力下降,还包括遗传、发育和脑结构/功能(包括神经环路以及神经元突触、受体、递质等)的易感状态,并表现为感觉、心境和认知行为的异常现象。从心理易感性来讲,身心疾病的发生多由需要与动机的内心冲突和不良的认知模式所致。当外在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动机在实行过程中受挫时,就会出现内心冲突,导致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发生。在此过程中,负性认知模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易患身心疾病的人常常做出不现实的评估与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限度与频度,并与生物易感性结合,便会导致疾病。

4 已有的工作基础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是国家精神卫生重点学科,在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多年来,在计划生育领域开展了生殖健康与精神卫生学综合研究和实践,完成了国家计生委、卫生部等立项的“避孕节育身心反应的预测与诊治”等系列课题;研究发现:避孕节育药具的副作用或身心症状是一组在生理心理应激条件下,以躯体症状、躯体化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等临床表现为主的,并与感知觉、心境和认知障碍有关的多维临床相的身心症状谱。

5 已有的技术服务网络资源

中国政府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在全国的市、县、乡和城镇社区均有健全的计划生育网络及各级医学技术人员;各级组织和医疗技术人员已有20多年的从事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的医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国家计生委提倡和推行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和政策为学科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5.1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理论体系 依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大卫生观和大咨询观,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医学人文关怀。将现代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综合基础医学(生殖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和外科学、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儿科学、性医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社会学和伦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沦知识,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实践相结合形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治疗专业这一交叉学科。

5.2从专业学科理论基础来说,它由两方面组成

5.2.1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及身心医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卫生学知识主要包括脑科学与病因学、现象学和症状学、诊断学和治疗学基础理论知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心理评估技术、应激的应对机制与原理、认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形式、方法、原则和目的;身心医学中身心症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论等;此外,各种躯体和精神疾病及药物对生育、节育、和的影响。酒精、烟草、药物等物质滥用和其它不良行为对生殖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应的身心反应的研究和实践的知识。

5.2.2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的基础医学(生殖与遗传)和临床内科、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上的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妇幼保健、性医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第7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神经科学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

 

彭月平  秦军

(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6)

 

摘  要: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为军事领域应用提供了新的认识和方向,推动了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形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分析,介绍了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神经科学;认知;军事;应用

 

近年来,学科之间的发展呈现出综合与交叉特性。学科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其它学科进行融合,从而产生许多交叉学科;以神经科学为基础,相继产生了与之交叉的神经动力学、神经心理学、神经信息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神经营销学、神经决策学,以及神经金融学等许多新兴学科[1,2]。2009年5月,美国科学院发表了一份由美陆军资助的名为《Opportunities in Neuroscience for Future Army Applications》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不仅为学习、决策,以及应激条件下作业等传统军事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认识与方向,而且还开辟了认知适应、脑-机接口、士兵精神、神经状态生物标志物等许多新兴军事应用领域[3,4],这预示着神经科学与军事学正在相互渗透融合,孕育着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基于神经科学的军事学神经军事学。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调查分析,介绍神经科学(主要是认知神经科学),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一、神经科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人的行为来自于人脑的决定,人脑活动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神经科学(脑科学)的宗旨是研究人脑的结构、功能及功能的形成机理。它有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是微观结构方向。这个方向有两个关键层面:神经元层面及基于神经元的脑功能研究;比神经元层面更微观的,是基因层面上的与脑功能的关系的研究。神经科学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脑功能区域活动及脑功能形成机理的研究方向。对认知(知觉、注意、记忆、策划、语言) 、意识、情感、运动等的研究,是它的自然发展。认知科学作为神经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是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综合了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学科后形成的学科。其宗旨是研究人类认知机理、智能机理与规律,包括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语言理解、知识获得、注意、情感、运动控制等,但其主要的研究层面是认知的心理和认知的机理层面,少部分研究深入到脑生理层面。在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便应运而生了。它主要在脑神经层面上研究认知( 知觉、注意、记忆、策划、语言、意识等) 问题。

围绕神经科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对神经科学相关重大问题进行研究[2]。1990 年美国和欧洲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推出“脑的十年”计划;日本也于1996 年提出“脑科学时代”计划,其研究计划分为“认识脑”(思维研究) 、“保护脑”(治疗),以及“创造脑”(信息处理系统)三个阶段。目前还在执行的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的十二个焦点研究问题中,有四个与脑认知有关,即:知觉与认知、运动与行为、记忆与学习,以及语言与思维。1998 年,国际神经学工作组启动了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应的人类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旨在研究人脑功能,并建立人类脑功能信息库。2002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商务部(DOC)共同提出人类素质提高聚合技术计划(Convergent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该计划核心思想是以认知科学为先导,以纳米科技为制造基础,采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来实现,最后在信息技术上进行控制。

我国也非常重视神经科学的研究,从上世纪70 年代就已经开始应用ERP和fMRI等先进技术进行相关神经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许多跨学科的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机构不断出现。国家科技部2005 年批准建立了两个认知神经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作为八大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其中包括了“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这表明我国已将认知神经科学作为重大战略发展科技领域之一。目前,国内认知神经科学主要集中在视觉、注意、记忆、内隐认知、语言加工、数学认知等方面。与国际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许多具体交叉领域仍有大量优秀成果。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世界各国对神经科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关于人脑的关键问题,如思维、记忆,以及睡眠等一些与大脑息息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二、神经科学在军事领域的渗透及应用

    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对于人类了解自身神经精神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军事应用前景, 其迅速发展将可能推动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近年来,美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日本等世界军事强国对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十分关注,在军事领域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已经突破了惯常的战争样式。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其十分重视(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其军事应用, 从公开资料来看, 美军正在积极开展(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军事活动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美国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发表了《新出现的认知神经科学及相关技术》和《神经科学未来军事应用机遇》两本研究报告,指出了神经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目前,美军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增强自身战斗力, 包括提高军人认知与作业能力、预防与治疗军人的神经与精神系统伤病,以及实现武器装备的认知驱动等;第二类则是能够有效杀伤敌人, 重点开展包括镇静剂、神经失能剂等非致命武器的研究。此外,神经科学研究可能还包括导致识别和控制人类的认知、思想、行为、意图等不符合伦理学要求的精神活动。美军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主要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 项目多由地方科研机构及公司以合同形式承担。例如美军正在进行的“士兵转型”研究计划, 目的是将征召入伍的新兵迅速转变为高认知能力、高适应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强、精通各种语言的职业军人, 还希望老兵的战场经验(军人第六感觉)能够快速传授给新兵,要实现上述目标, 必须依靠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对传统的军事训练与教育方式进行革命。此外,美国“陆军行为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和“陆军研究实验室”近年来联合成立了“认知与神经工艺学技术协作联盟”, 该组织采取多种方法(遗传学、计算仿真、神经影像学等)优化武器系统与士兵间的信息传输,确定影响任务决策的精神状态和个体差异,以及开发军事环境下神经过程个性化分析技术等。

三、基于神经科学的军事学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技术和手段的发展,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打开新的广阔前景,也为军事应用提供了新的认识和方向,推动了军事领域的变革,深刻影响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形态,既包括军事训练、军事决策、军事作业能力等传统军事领域,也包括了战场环境认知适应、武器装备脑-机界面、军人精神神经生物基础等许多新兴领域[5]。

    2009年5月,美国科学院发表了一份名为《神经科学未来军事应用机遇》的报告,该报告确立了神经科学在军事领域未来研究的四个发展方向:(1) 发现和确证与士兵作业效能相关的神经状态标志物;(2) 重视个体差异优化部队整体能力;(3)认识神经科学发展的整合机会;(4) 洞悉敌方行为的新方法。提出了未来二十年内神经科学在军事领域的重点技术研究领域包括:(1) 战场神经生物标志物分析与提取;(2) 人-机界面头戴式脑电仪研制;(3) (无创伤)信号处理和生理测量技术;(4) 睡眠模型及生物标志物分析与建立;(5) 疲劳预测模型建立和疲劳行为测量技术研究;(6) 头部冲击保护的生物医学模型及标准分析与建立;(7) 军用MfRI、反向MRI,以及低磁场MRI技术研究;(8) 虚拟实境和增强现实技术研究;(9) 认知状态检测与威胁评估技术研究;(10) 信息负荷管理模型研究;(11) 脑-机界面系统研制;(12) 影像认知技术研究;(13) 神经药物学研究;(14) 模式网络系统及头盔式经颅磁刺激技术研究等[3,4]。

 

参考文献

  [1] 马庆国,王小毅.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经济学与神经管理学[J].管理世界,2006,10:139-149.

[2] 周晓宏,马庆国, 陈明亮.神经管理学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100-112.

[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pportunities in neuroscience for future army applications[M].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9.

[4] 楼铁柱,张音,高云华.认知神经科学的军事应用前景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34:101-104.

[5] 冯正直,张睿.军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20:2129-2133.

 

作者简介:彭月平(1974.02-),男,汉族,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发表需要信息:

[1]          作者姓名: 彭月平;

[2]          单位名称: 武警工程大学;

第8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科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确立的“解释学方法”已为自然科学所采用,自然科学正在经历“解释学转向”。这些表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趋同和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都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第9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神经外科;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eurosurg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ective Surgery Preoperative Anxiety/ZHAN He-mei,YAO Yu-l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6):065-068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ective surgery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Method:70 patients in neurosurgery for elective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neurosurgery routine nursing care,on the basi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self-evaluation of anxiety scale(SAS) score,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SDS)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After nursing,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Neurosurgery; Anxiety; Depress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Dalingshan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82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6.017

神外科疾病复杂,病情较重,对患者影响较大,在择期手术前主观上通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而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不良影响[1-2]。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脑出血患者心理障碍严重程度,还能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3-4]。笔者根据既往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按照专业的护理知识制定综合护理方案,并将其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在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以及减少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其中脑外伤20例,脑肿瘤7例,脑出血5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其中脑外伤22例,脑肿瘤6例,脑出血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神经外科手术指征患者;(2)年龄≤70岁。排除标准:(1)不符合神经外科手术指针患者;(2)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4)依从性差,不能完成本次研究。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减少患者痛苦,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莉萍,刘虎军.神经外科进行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J].河北t药,2016,38(23):3678-3680.

[2]李秀云.神经外科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2(8):246-247.

[3]殷秀玲.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41-42.

[4]王晓燕,刘秀红.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82-83.

[5]马欣.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1(6):215-216.

[6]皮静.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84-285.

[7]刘丽梅,赵萍丽,魏娟,等.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5):205-206.

[8]张鹤.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前应激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33-134.

[9]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3,223.

[10]成承,张丽萍.焦虑抑郁状态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2):131-133.

[11] Duffy J R,Kooken W C,Wolverton C L,et al.Evaluating patient centered care:feasibility of electronic data collection in hospitalized older adults[J].Nurs Care Qual,2012,27(4):307-315.

[12] Mukai T,Akiyoshi T,Ueno M,et al.Laparoscopic 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 with enbloc 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 therapy for advanced primary rectal cancer[J].Asian Endosc Surg,2013,6(4):314-317.

[13]窦光茜,高磊.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及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65-167.

[14]史瑞洁,王雅仙,李亚娟,等.军队医院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206-208.

[15]李树祥,杨鹏,司道文,等.心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焦虑和生命体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913-914.

[16]赵宏英,王西玲,曹文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内镜手术治疗神经外科经鼻蝶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0):1760-1762.

[17]玛尔哈巴・吾买尔,李维民,陈小红.青年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护理[J].护理杂志,2016,33(10):55-57.

[18]杨晓莉.轻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情绪分析及其心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7):128-131.

[19]龙洁,刘永珍,蔡焯基,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