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光伏产业发展情况精选(九篇)

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第1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两年前,光伏企业还是政府和投资者眼中的宠儿。如今,它们有些却成为了等待政府救助的对象。

曾经的光伏巨头——尚德、赛维LDK等深陷经营危机,濒临破产,而这只是光伏产业的冰山一角。伴随着欧债危机,整个产业内部积聚的矛盾开始逐个爆发。以欧美为首的针对中国企业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政策,更令国内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好消息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发展。9月,国家能源局接连《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和《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10月26日,国家电网正式《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光伏企业发展的信心。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整合的大幕已悄然开启,而且在一些企业的并购整合中,更出现了政府的身影。10月,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江西恒瑞)以2300万美元购买赛维LDK19.9%的股份。其中,江西省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江西恒瑞40%股权。

不过,这也让业内人士担心,光伏产业或将是另一个“国进民退”的例子,前景堪忧。 在与《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对话中,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严大洲认为,光伏产业正处于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启动国内市场是最有效的自救方式,但这仍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

转向市场

李强强:2008年以来,政府一直扶持光伏产业,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为什么会出现越扶持越衰落的现象?

严大洲:从国家战略上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是正确的。它属于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而能源战略是未来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最根本性战略,尤其是清洁能源。光伏是清洁能源里最有前景的。所以国家发展光伏产业是正确的,政府的支持也非常必要。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是这样做的,与美国、德国比较,中国政府对多晶硅和光伏生产的补贴是最少的。

光伏产业出现当下的困局,有外因也有内因。2008年至今,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深远,全球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导致依靠政府支持的光伏产业失去资金支持,尤其是中国光伏产品销售的还以欧美市场为主,生存就更加困难。

今年,全球几个大的经济体处于政府交替之际,尤其一些发达国家为谋求政治利益不惜打压、牺牲产业。美国自知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是两败俱伤的事情,但为了政治需要,也要把光伏产业作为打压重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将向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接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被中国抢占。因为中国光伏产业近几年在技术、产品、规模等各方面发展都很快,所以美国即便是自伤也要打压中国。

从企业自身来讲,前几年光伏市场效益太好,国内企业一哄而上,发展太快,而国内市场又没有启动。所以,欧美“双反”打的中国企业措手不及。

不过这让中国反思,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会引起美国的争议,为什么会引发实施“双反”?

过去,我们的产品都用于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及以后要用于国内市场,要让清洁能源在中国真正发挥作用。

李强强:你认为光伏产业是市场驱动型产业还是政策驱动型产业?

严大洲:任何一个产业尤其新产业的发展一般都离不开政策支持。因为这个阶段人们还没有看清趋势,很多新技术需要突破,投资需要冒风险,所以需要政府扶持。但是,一个产业要真正地成长和壮大,就一定要被市场接纳。两者兼而有之,阶段不同。

现在,光伏产业处在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未来50年~100年后,太阳能有可能占到能源利用的一半以上。太阳能发电与现有设备直接结合起来,具有天生的有利条件。

而且,大部分光伏产品采用硅作为原材料。硅是地球上除氧之外最丰富的元素,经过提纯以后,很容易成为制造光伏产品的原料,废料没有任何污染,产品寿命还很长。这就是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投资的原因。

再从成本上看,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逐渐减少。而未来能源价格上涨是必然的,现在做光伏,是对未来的投资。

现在整个产业发展难,主要难在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很多国家经济形势不好,没有多余的财力来投资未来的产业。

政府支持不可或缺

李强强:在行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政府应该出面整合,推动产业洗牌。但有学者认为,这将是另一个“国进民退”的例子。在这个新兴产业里,国有资本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与民营资本和谐共处?

严大洲: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确实存在有的企业两种资本相互争夺的现象。此前,在光伏产业中,民营资本占的份额相对比较大。当前处在行业发展低潮期,国有企业的后劲比较大,可以收购,但收购不是兼并,而是拯救,要在民营资本愿意的情况下去做。

这次光伏市场骤冷,让很多企业手足无措。从政府方面讲,在行业困难的时候,政府帮扶一些有良好技术基础和商业信誉的企业是必要的。毕竟光伏产业还是有前景的,很多企业只是由于财务状况难以为继。

大部分光伏老板不希望整合,也不希望政府施以援手。因为政府帮助的也只是特定对象,规模非常有限,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不公平、干扰市场的东西。

李强强:你的观点其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该扶持的要扶持,该推动行业整合的还是应该推动。

严大洲:任其自由发展的话,美国的目的就得逞了。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把中国核心企业打倒。利用多晶硅长单协议捆绑部分企业。此前,尚德用2亿多美元代价提前终止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签订的2006年到2016年的硅片供应协议。同时,美国又将原材料以低价输入国内市场,以打压国内刚刚兴起的多晶硅产业。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是有预谋的。2008年奥运会之前,美国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国内光伏企业的负面消息。这是为什么?中国光伏产业在2007年第一次超过美国和欧洲国家,成为世界老大。2007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实现量产,年产1130吨,其中洛阳中硅的产量是507吨,是当时产量最大的多晶硅企业。

现在看来,这完全是美国的一个战略性反应。先由媒体负面报道,影响政府,促使政府打压企业不给扶持,导致企业生存艰难。不过,美国没有达到目的,中国的光伏产业还是发展起来了。于是,市场化打压随即而来,动用财政政策、税收等手段,包括最近的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所以,这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如果中国企业没有国家战略支持的话,如何与美国抗衡?

李强强:也有很多企业人士认为,政府在具体做法上有待商榷。政府究竟应该从哪个环节上扶持,扶持到什么程度,存在争议。有些企业对政府一些政策不胜其扰,希望成立光伏示范区,不要政策过多干扰,任其自由发展。你是否赞成?

严大洲:中国地域广阔,地方条件差异特别大,阳光条件、用电情况差异都很大,应该是差异化对待。像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条件推广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因为这些地区电价较高,一度电的发电成本不超过1块钱,很多地区,高峰电价已超过1块钱。这时就具有市场投资动力。但是中西部情况不同,电价相对较低。唯一难点在于电力法规定,不允许随便发电、上网,实质上就是并网问题。

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国家电网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施措施。这是一个很好的动作,未来大部分市场应用可能就在于此。

国内市场是关键

李强强:从光伏产业开始发展到现在,并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国家电网也觉得很冤枉,认为这不是电网的问题,而是因为政策没有理顺。你怎么分析并网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严大洲:这是最受争议的一个问题。鉴于普遍不能上网的现实以及电网公司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人们将矛头指向国家电网也很正常。

光伏发电与电网的传统经营模式是相冲突的。传统经营模式是电网从发电厂买电卖给用户,传统电厂规模大,易调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小、数量多,调控困难,管理成本高,再加上地方电网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操作上确实存在困难,但这不能阻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有条件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为名还是图利,总得有动力来驱动。在政策配套上,政府还需要理顺、完善,而且电网公司处于垄断地位,更需要国家力量来推动。

李强强:你建议先从哪方面破解并网难题?

严大洲:从新能源产业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长期使命,是国家战略。有些事情是必须尽的义务,比如说,规定电网公司卖出的,10度电中必须有2度或者1度电来自新能源发电,将其与电网公司上下员工的考核挂钩。国家政策上有相应倾斜,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据我了解,电网接收新能源电的困难只在于利益分配,并不是技术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网虽然建设得晚,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技术水平几乎是全球领先的。中国比德国、美国更有条件接收新能源电。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唯一的原因就是没有动力,就是利益问题。

李强强:《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分布式能源展开,所有的新能源、传统能源交互转换、融合使用。这给分布式供电提供了理论支持。

严大洲:非常正确。南联盟战争时期,南联盟的指挥系统、导弹系统很快瘫痪,因为它的电网瘫痪了。中国的电网非常大,受到攻击的时候就非常脆弱。这种情况下,微网、局部网就变得很重要。

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全球的汽车发展的前景也是指向电动汽车发展,减少城市污染,中国有没有这个条件?国内高速公路、电网非常发达,在高速公路网周边建充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直接提供给电池,电动车可以在此充电或换电池。如果将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电网建设发展相结合,不再需要直流交流的变换,发电直接供给电动车,成本会更低,这个市场巨大,会带来新的革命,甚至包括我们用电电器。

李强强:从体制或者产业成熟度来看,实现分布式发电是否会是一场持久战?你认为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几年还是几十年?

严大洲:几年,我觉得太晚,最好几个月就能实现。电网公司已经出了支持光伏分布式发电上网的政策,我想至少应该有一些示范,甚至大量的示范。有资金实力的人或企业可以自己建电站,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但有前提条件,就是电网公司允许个人发电,允许上网。

目前应该是光伏产业突破国内应用的好时机。当中国能源结构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到美国着急的时候了。不管是军用设施还是民用设施,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供电。这时,中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李强强:现在光伏产业的市场正在由国外转向国内。你判断国内市场开发的时间和节奏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时候能支撑起产业发展?

第2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煤、石油、天然气大量消耗,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急剧短缺,同时也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日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短缺问题,发展可再生资源,优化能源的使用方式势在必行,由此可见,光伏产业的开发和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

1999年底,石油价格10美元一桶,2005年,升至大约50美元,到了2009年,升至约100美元。石油价格大幅度的增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供需失衡”。全球范围内面临着化石能源价格日益上涨的困境,所以可再生资源将扮演“拯救人类文明”的角色。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中长期的可再生能源及光伏行业发展的规划。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起步迟,与风力发电相较,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也较少。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扩张突出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存在非理性扩张的问题,例如江苏某太阳能生产企业,全盛时期的产业额高达13亿美元,但企业并没有把钱投资在太阳能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上,而是继续投资在产业的扩张上,一味地追求增加利润,导致产能大幅度扩张,产量急剧增加,出现产能过剩的早期预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是认为有足够的市场,接着扩大产能,结果市场上产能过剩,企业之间低价竞争加剧,形成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2.缺失核心技术

光伏产业是一个技术性要求较高的产业,目前,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才梯队。持续稳定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强大的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我国在该方面的人才培养速度已经跟不上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尤其是在高端领域,企业依靠海归和国外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缺乏核心技术人才是光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障碍。

3.政府干预过多

国家大力扶持光伏产业,无论在项目审批、税收、用地、信贷上都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这就给了投资商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只要进入光伏产业就能赚钱,使光伏产业急剧发展,产能大幅度扩张,致使产能过剩,越来越多的公司濒临破产。

三、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1.总结光伏产业的发展规律

国内光伏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放缓,经营效益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到了瓶颈期。在人口红利下,低廉劳动力成本促进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两头在外”的模式严重制约着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即原材料进口价格高和产品出口利润低,导致企业利润微薄,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深入总结和探寻光伏产业发展规律,针对风险采取一定手段和方法予以化解,并结合规律形成一整套的风险应对和发展体系,以真正推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开拓国内光伏市场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市场以海外为主,这样的经营和发展模式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却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环境的影响。比如,技术壁垒的出现直接造成国内光伏产业海外市场销售额急剧下滑,许多企业都濒临破产困境。对此,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之下,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市场至关重要。首先,国内光伏产业应积极开展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联系,结合政府优惠政策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对于西北、中部等城市和地区,在自然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可利用光伏电站满足地区电力能源需求。其次,国内光伏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研发适合于个人家庭的光伏产品,开拓全新消费市场,增强产业稳定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

首先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光伏产业应与国内研究院和高等院校加强联合,通过长效科研攻关机制实现技术工艺上的突破,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其次,除了从生产角度降低成本之外,同样可以从使用寿命和维护角度,提升电站的整体使用寿命和效果,这同样也是有效降低发电成本的方法。

4.落实各项帮扶政策

作为重要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能源短缺等危机都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光伏企业前期投入较高,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国家政府政策的大力帮扶和支持。

目前,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发展较为可观,其中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这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针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相机颁布和推行了一定的鼓励优惠政策,但是在力度上仍有所不足。对此,国家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光伏产业的关注,调整光伏产业战略地位,制定光伏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为光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为解决光伏产业所面临的资金瓶颈,国家政府也应该积极拓展资金获取途径,建设和开通全新的融资平台,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单位紧盯政策,盲目上马项目,利用国家补贴政策,贪图眼前利益,靠政府补贴生存等。因此,在项目的立项、审批上就要求相关部门加以甄别。

四、结语

我国光伏产业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必须要不断总结和吸取长期的发展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不断降低光伏产业成本,协调国内外光伏市场,全面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琦.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

第3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年发电量392亿千瓦时。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同比增长54%,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装机最大的国家和光伏第一大市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多晶硅产量超过16.5万吨,同比增长21%;组件全年产量超过43GW,同比增长20.8%。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产能过剩等问题接踵而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严重的弃光现象。国网能源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电网调度范围(不含蒙西)累计弃光电量为46.5亿千瓦时,弃光率12.62%,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四省区。

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光伏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尤其是制造端的电池、硅片等呈现出快速扩张状态,应当警惕短期行情上扬导致的大幅度扩产从而造成产能过剩。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光伏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尤其是制造端的电池、硅片等呈现出快速扩张状态应当警惕短期行情上扬导致的大幅度扩产从而造成产能过剩。

再次过剩已不远

上一轮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阴云并未消散太久。

得益于本世纪初全球对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中国光伏作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好景不长,从2011年开始欧美等国先后对中国光伏提起反补贴、反倾销的贸易诉讼,过度依赖外需的中国光伏行业全面跌入低谷,国内知名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遭受重创,最终走向了破产重组。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国内市场,2013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在利好政策推动下,2014年中国光伏产业全面复苏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在光伏装机量迅速攀升的同时,西部地区主要建设集中式地面电站,但因开局不合理、当地电力消纳能力不足、电网建设周期不同步、外送输电通道容量有限等原因,原本具有优势光照资源条件的地区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弃光。比如,2015年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弃光给光伏电站经营者带来严重的损失。2015年,仅国网公司调度范围(不含蒙西)累计弃光电量46.5亿千瓦时,损失折合人民币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补贴决定了光伏电站的生死。目前,光伏电站超过一半的收入依靠国家补贴。以甘肃为例,标杆电价为0.9元/千瓦,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电网以脱硫煤电价支付的0.2978元和来源于国家补贴的0.6022元。但近两年,大量的地面光伏电站只能收到电网以脱硫煤电标杆电价支付的电费,部分补贴款拖欠长达两年,光伏企业发展前景堪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国家征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不足以满足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是造成补贴拖欠的关键原因。

为缓解补贴拖欠问题,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至0.019元/千瓦时。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测算,按照现行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在能够应收尽收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将增加163亿元左右,但由于2015年两次下调煤电标杆电价导致可再生能源补贴需求增加149亿元。这意味着,提高的征收标准带来的基金净增加约10亿元,无法满足当前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需要,未来拖欠补贴或将成为常态。

在拖欠补贴短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部分光伏企业为了抢占资源、争取更高的上网电价,依然在西部布局大型电站,甚至不惜未批先建,会进一步加剧弃光现象。“由于下游电站建设过热,必然让上游制造端做出相对应扩大产能的反应,结果或将导致光伏制造端再次出现过剩的状况。”陈康平说。

抑制过剩的药方

业内人士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太阳能发电建设规模管理,规范太阳能发电市场投资开发秩序;根据并网消纳实际情况,适当控制具有明显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征的光伏发电的开发规模和节奏,避免过快发展加剧发电能力过剩,造成行业资产利用效率下降。

控制弃光限电地区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是首要任务,方法可参照治理弃风问题上的一些政策。2016年3月国家能源局的《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弃风严重地区各类电源建设节奏。在电力供应严重过剩且弃风严重的地区,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研究暂停或暂缓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核准建设的措施,避免弃风情况进一步恶化。其中,去年弃风较严重或弃风率增长较快的地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2016年度暂不安排新增常规风电项目建设规模。

对于光伏来说,这样的政策同样适用。如对在青海、宁夏等已出现弃光限电现象的区域投资光伏电站的企业予以警示并适当控制装机指标下达的节奏;对于弃光率超过20%的新疆、甘肃等地区,应结合当前及“十三五”期间电力消费增速减挡的实际,加强区域电网规划和电力需求预测,在弃光限电问题解决前,同样应该减少甚至停止扩大建设规模。

充分发挥市场在项目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采用竞争方式使上网电价进一步下降,促使光伏尽快平价上网缓解国家补贴压力也是方法之一。比如,2015年9月国家相关部门给予呼和浩特市20万千瓦竞争降价上网光伏指标,通过竞争上网电价最终确定为0.85元/千瓦时,提前一年实现了呼和浩特地区标杆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05元的目标,减少了补贴需求。

第4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区域产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浙江省现有光伏企业200余家,是全国光伏电池生产大省,产量约占全国的35%。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第一个省级光伏产业基地,现有光伏企业60余家,是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硅材料加工、光伏电池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量及价格受到巨大冲击。但从光伏应用市场来看,由于光伏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国家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的出台,给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前景。从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上看,2009年装机不到300MW,2010年装机约500MW,2011年装机约2.8GW。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每年装机容量将急剧增加,人才需求将非常短缺。根据以上调研情况,我院对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即重点培养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能力,能适应光伏电站建设和光伏产品生产等光伏企业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主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定位,我们对处于光伏产业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光伏应用产品企业展开了调研。

光伏电站建设工作岗位能力分析。从调研情况来看,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工作岗位有电站建设前期调研、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申报、工程施工、入网调试、电站运行维护与检修等,具体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光伏应用产品生产工作岗位能力分析从调研情况来看,光伏应用产品生产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单体电池检测、特种组件生产、组件检测、控制器制作、系统集成与检测、系统维护与技术服务等,具体能力要求如图2所示。

专业拓展能力调研分析。结合专业定位及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光伏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等相关企业从事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工、光伏系统集成工程师等相关岗位工作,经过1~3年后,可升为技术员,或转岗至管理岗位,如车间班长、车间主任等。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如图3所示。

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抓住区域产业、企业、学生三个要素,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大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不能仅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而是更应该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文化素质课程平台构建。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原属于文化素质课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改变以往课程模式,设置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在计算机文化课程中,应按照专业定位及要求,设置Word高级应用、Excel高级应用、PowerPoint高级应用等课程模板,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交叉学科能力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基于文化素质课平台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鉴赏等四大类素质拓展课程。

专业课程平台构建。专业课程平台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基础理论课程是为专业核心技术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光伏电子产品制作》、《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工程制图与CAD》、《电力系统基础》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应占50%以上,平时的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由于学生在学科系统理论学习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很有必要增设一门回顾总结性课程———《光伏发电技术》,使学生在“做”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本专业开设了《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光伏逆变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入网调试》、《光伏电气设备检修与电站维修》、《智能光伏产品制作》等6门职业核心课程。

第5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62-02

一、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定义与应用

产业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 mapping of industry)是指“以产业知识和洞见为基础的、关于产业前景的共识(consensus)”。它不仅包括路线图结果本身,还包括路线图的构建和调整过程;不仅考虑技术变量,还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量,综合考察产业发展规律和达致愿景的条件和最优路径。

与以往产业规划方法相比,产业技术路线图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分析理念不同,技术路线图不是以现有资源推动为动因,而是以未来市场拉动为动因,产业资源创新必须满足未来市场对产业的需求。二是驱动力不同,以往产业规划以目标驱动为动因,采取非竞争性资源利用战略;而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以市场拉动为动因,采取竞争性能力和机会发展规划。三是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集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和信息,提供了全景创意思维情景和方法。四是清晰的时间维度,以确保政策、技术、产品等产业要素协调演进。

技术路线图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摩托罗拉、通用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制定了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图,随后,技术路线图理论在产业布局及国家或地区中长期科技战略规划中得到高度重视,美国、日本、韩国等先后制定了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2008年,中国广东省科技厅最先在国内研究制定了基于地区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二、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重要意义

光伏产业是低能耗、微污染、高产出的朝阳产业,符合国际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光伏产业还是新兴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日趋紧缺,各国都特别重视光伏产业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发展战略和扶持计划。2004年西班牙实施《购电补偿法》,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光伏发电产业发展;2008年,德国下议院通过《上网电价法修正案》,刺激光伏发电企业的发展;美国自2005年起施行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中国也把光伏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新能源产业之一。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2009年8月,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金太阳工程”,这标志着中国大规模补贴光伏发电的开始。

光伏产业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拥有天威英利和河北晶龙集团两大光伏龙头企业,其在全国光伏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威英利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拥有从硅料生产到太阳能多晶硅电池的完整产业链;河北晶龙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其产品质量和性能都达到同行业最高水平。但是,两企业都面临着“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外销”的发展困境。由于未能掌握高纯硅料生产技术,两企业95%的太阳能硅料依赖进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生产的光伏电池95%依赖外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大幅缩减,多晶硅价格暴跌近70%,但由于国内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进口硅料的价格却不断攀高,光伏产品利润锐减。金融危机将河北省光伏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两头在外”的结构弊端暴露无遗,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实现河北省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战略课题。

在此情形下,我们认为,应用技术路线图理论研究和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必要而重要的。这是因为:其一,技术路线图理论在指导新兴产业发展上,具有其他产业规划理论不可比拟的优势,摩托罗拉、通用等知名企业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都已证明了这一点。光伏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技术、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初期,难免出现盲目发展的弊病。研究制定符合光伏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路线图,对于保持河北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其二,能源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要求必须密切结合市场需求,谋求产业未来发展。随着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兴能源产业得到更多支持和发展,谁能在新兴能源产业中占据主流尚未可知。在此情形下,河北省光伏产业必须抓住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及自己实际情况,精确定位未来发展愿景和产业技术路线图,理性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其三,河北省虽然拥有保威英利和晶龙集团两大光伏龙头企业,但由于未能掌握硅料制备技术,在光伏产业链上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尽快实现在硅料制备、光伏发电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是提高河北省光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而技术路线图理论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管理工具,对于寻找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口以及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最优路径具有指导作用。其四,正如广东省率先在国内制定区域性产业技术路线图那样,研究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于其他省以至全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借鉴价值,有利于提高中国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基本原则

第一,弹性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不是封闭的“黑箱系统”和僵化的教条,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既要遵循路线图制定的一般方法,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以适应特定的研究对象。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既要充分考虑光伏产业在河北发展的实际,又要考虑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和发展目标,还要充分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北光伏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和应对策略。第二,整合原则。如上文所述,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优势源于路线图的制定过程,而不仅仅是路线图本身。在这个过程中,聚集了不同领域的人,为信息和观点的共享创造了机会,并且提供了一个整体考虑问题和创意思维的方法。要充分实现路线图的好处,可能需要若干次反复过程,正是在路线图的不断整合优化过程中,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战略规划。第三,时间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不仅要标明实现产业发展愿景的关键路径,而且要清楚地表明实现路径的时间维度,从而确保政策、资金、技术、产品、服务等要素的协同发展,并及时反映产业发展环境的动态变化等。第四,协调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需要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多个部门或组织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统筹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与意愿,在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知识共享,达成并实现共同愿景,推进技术路线图工作健康发展。第五,保密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对特定范围特定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其中可能涉及到相关参与者的核心利益,因此,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应事先明确并签订保密协议,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及结果应根据事先协议在特定范围内公开和共享 [4]。

四、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主要步骤

组织制定技术路线图的主体和领域不同,绘制技术路线图的步骤也不尽相同,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可遵循如下步骤:

1.深入研究河北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在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时,不仅要充分把握国内外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要认真研究河北省光伏产业的现状。河北省的光伏产业起步较早,但河北省的光伏产业仍属后发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大差异和差距,需要针对特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正确选择河北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分析路径

根据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我们认为,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应遵循以下分析路径: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市场需求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分析产业关键要素项目研发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路径,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分析路径可包括以下内容:(1)光伏产业现状分析,包括国内外省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影响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等;(2)光伏产业市场需求分析,包括光伏产业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展趋势和发展动力、产业关联度、产业资源现状、未来产品市场等;(3)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分析,包括未来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相关产业目标要素、国家及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目标等;(4)光伏产业关键要素分析,包括影响产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政策、管理等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要素等;(5)项目研发需求分析,包括突破关键要素瓶颈需要培育和提升的能力、技术、政策和管理创新模式。

3.设计河北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流程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大致包括准备、开发和修正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选择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产业,界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制定技术路线图的参与者,成立课题组和组建工作团队,确定工作流程以及查阅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等。开发阶段的主要工作有: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召开头脑风暴系列研讨会,分析判断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目标、阻碍产业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等。修正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研发项目凝练,制定研发投资决策和行动计划,对产业技术路线图进行定期评估与更新等。

参考文献:

第6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关键词:高职;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40-02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区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由于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是一门新专业,而且各地区光伏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因此课程体系也存在差异。高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笔者拟从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区域产业特色、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探讨我院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坚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要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充分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并据此作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起点,使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既具有特色,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原则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企业(行业)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坚持能力与素质并重,知识、技能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以素能并重为原则,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素质、知识、能力整体设计协调发展。要从岗位工作任务或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进行整体设计,梳理工作逻辑,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课程结构,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等职业素质与关键能力教育,并将之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 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原则,单项技能实训回归课程,将仿真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融入课程中,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认识实习、情境式仿真实训、综合性生产实训、就业式顶岗实习等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

区域产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浙江省现有光伏企业200余家,是全国光伏电池生产大省,产量约占全国的35%。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第一个省级光伏产业基地,现有光伏企业60余家,是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硅材料加工、光伏电池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量及价格受到巨大冲击。但从光伏应用市场来看,由于光伏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国家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的出台,给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前景。从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上看,2009年装机不到300MW,2010年装机约500MW,2011年装机约2.8GW。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每年装机容量将急剧增加,人才需求将非常短缺。

根据以上调研情况,我院对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即重点培养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能力,能适应光伏电站建设和光伏产品生产等光伏企业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主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定位,我们对处于光伏产业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光伏应用产品企业展开了调研。

光伏电站建设工作岗位能力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工作岗位有电站建设前期调研、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申报、工程施工、入网调试、电站运行维护与检修等,具体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光伏应用产品生产工作岗位能力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光伏应用产品生产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单体电池检测、特种组件生产、组件检测、控制器制作、系统集成与检测、系统维护与技术服务等,具体能力要求如图2所示。

专业拓展能力调研分析 结合专业定位及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光伏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等相关企业从事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工、光伏系统集成工程师等相关岗位工作,经过1~3年后,可升为技术员,或转岗至管理岗位,如车间班长、车间主任等。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如图3所示。

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抓住区域产业、企业、学生三个要素,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大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不能仅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而是更应该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文化素质课程平台构建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原属于文化素质课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改变以往课程模式,设置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在计算机文化课程中,应按照专业定位及要求,设置Word高级应用、Excel高级应用、PowerPoint高级应用等课程模板,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交叉学科能力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基于文化素质课平台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鉴赏等四大类素质拓展课程。

专业课程平台构建 专业课程平台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基础理论课程是为专业核心技术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光伏电子产品制作》、《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工程制图与CAD》、《电力系统基础》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应占50%以上,平时的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由于学生在学科系统理论学习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很有必要增设一门回顾总结性课程——《光伏发电技术》,使学生在“做”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本专业开设了《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光伏逆变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入网调试》、《光伏电气设备检修与电站维修》、《智能光伏产品制作》等6门职业核心课程。

独立综合实训平台构建 独立综合实训课程是针对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训,不是对一门课程的实训。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上除了军事课、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外,还开设了《光伏认识实习》、《光伏电子产品生产综合实训》和《光伏电站安装与维护综合实训》等课程。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评价管理体系建设等内容都是决定专业服务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由于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是近两年刚兴起的新专业,专业建设需要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忠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张继媛.依托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2).

[3]徐少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3).

[4]马中宝.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

第7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意见》决定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并对相关项目给予财政补贴,进行政策扶持。优先支持太阳能光伏组件应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一体化项目;优先支持并网式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优先支持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应用光电项目。

迈出关键一步

银河证券认为,各国推进太阳能应用无不从推进光电建筑应用开始。如德国、日本、西班牙和美国等都推出了自己的“太阳能屋顶计划”,推动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的结合,加快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在前期,中国在推动太阳能利用方面着重于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更经济实用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国和生产国,但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碍于其高昂的成本一直没用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去推动,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很重要的原因。

目前,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多晶硅供求发生逆转,价格大幅下降,从而带来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大规模应用有了经济上的可能性,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压力不减增加了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必要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国力极大加强,使通过补贴发展太阳能产业有了扎实的财政基础;全球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经济减速,增加在新能源领域投资是保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

外部条件的变化促使我国推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意见》的出台,向启动太阳能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太阳能光电技术首先在我国城乡建筑领域得到应用,将进一步促使我国太阳能光电技术的进步和发电成本的降低,最终迎来我国太阳能大规模并网发电时代的到来。

从《意见》具体内容看,这只是纲领性文件,更细化的实施规定和实施方案还有待推出。具体的政策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可能是: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等。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还是很高,需要高额的补贴,地方政府的财力、居民和地方政府环保意识或成制约《意见》实施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说,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方政府财力雄厚,政府和居民环保意识较强将成为推进比较快的地区。

中国光伏产业一度因西方国家需求萎缩而备受打击,现在《意见》的出台令人看到启动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希望。不同的光伏产品可能受益程度不同:晶体硅和薄膜电池是目前两种主流的光伏电池,但是由于薄膜电池更低廉的价格,更易于和建筑的结合而将成为《意见》实施的最大受益者。

国家有必要补贴光伏发电

招商证券认为,政策尽快细化与实施符合发展趋势,光伏发电应该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行业,补贴有必要。

在包括美国在内多个国家均以推广新能源发展经济的情况下,政府对于国内相关产业链特别是终端环节的支持符合未来国家经济增长且发展的大方针。

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补贴幅度相对合理。由于原材料下降及技术发展,晶体硅光伏发电成本已经由2006年超过4元/Kwh下降到2元/KWh。在系统补贴20元/Wp的情况下,发电成本将有望下降至1元/kWh水平,在考虑环境影响及合理的上网电价分摊政策下光伏发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009年光伏市场增速下滑考验国内企业,国内市场启动有望适度缓解压力。2008年光伏市场增长110%,年安装量5.95GWp,2009年市场需求增速预计下滑,中性预期增长5%。国内电池片生产已占全球市场44%,目前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内产能利用率急剧下滑情况下,国内市场启动有望部分缓解行业压力。

成熟应用产品包括薄膜及晶体硅电池,BIPV中薄膜电池最为受益。在BIPV实施中,薄膜电池由于其弱光响应以及性价比高将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成熟应用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将是国内BIPV推广计划的主要受益品种;在屋顶建设及示范工程中,晶体硅电池系统由于其转换效率相对较高、占地面积较小的原因,将成为安装主体,为主要受益者。

补贴细则将引爆国内需求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成为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两大推手。

通过对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幅度和趋势进行了再认识,可测算,扣除所有环节的利润,单位光伏系统的建造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不到14000元/kw的水平,远远低于此前25000元/kw的预期。而此时的多晶硅成本仅为44美元/每公斤,电池组件成本仅为1.31美元/w,敞开式光伏电场度电最低成本为0.73元,远低于市场此前1元的预期。考虑产业链合理利润后的上网电价为1.34元,也远低于此前1.5-2元的预期。

仅按20%屋顶装机计算,中国可安装100GWp,市场潜力大;从国际经验看,市场容易启动,补贴撬动效果好。而与敞开式相比,建筑物光伏具有不增加占地面积、可以就地上网以及降低建筑能耗等优点。

补贴方案的转化效率要求低于目前行业技术水平,补贴受益面大。2009年每瓦补贴20元,相当于晶体硅技术的合理成本。并高于薄膜硅约13元的安装成本。这意味着业主将有望以零成本进入,并享有光伏并网发电的收益,从而产生爆发式需求。

如此之低的补贴门槛和如此之高的补贴价格,将意味着国内光伏建筑应用市场将迅速启动。若政府拿出20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则2009年一年即可撬动超过至少100MW的需求。2010年以后,补贴门槛将逐步太高、补贴标准将逐步下降,从而反映政策将是持续的。

国内市场借此启动

东方证券认为,该政策为财政部与建设部共同出台,补贴比例也是按照70%:30%比例共同分摊,适用范围为光电建筑(即是所谓的BIPV),这有利于实施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加快光电在城乡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但该政策并不适用其他光伏项目,比如前期招标的敦煌10MW项目。(当然不排除将来补贴其他光伏项目的可能性)目前能够与建筑物结合的光伏技术中薄膜技术的优势更大,对薄膜电池的利好比晶体硅电池来的更直接。

该政策扶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二是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

产品效率应超过6%。转化效率的要求并不算高,基本上目前大部分产品均能达到,但有部分产品达不到要求将不能获得补贴。

直接的经济补贴主要有两部分: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和实施财政补贴等其他经济激励政策。两部分资金均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按照2厘/度来征收,2008年我国的总发电量为3.43万亿度,照比计算,我国每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为68亿元左右。之前只有风电获得补偿,2008年我国风电上网电量约为120亿KWh补贴额度约为20左右,如此,尚余40多亿资金补贴光伏行业。不排除未来继续增加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可能性。

《补助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中指出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适当调整。如果按照20元/Wp的补贴标准来计算,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可以补贴200MW的装机容量,该量仅相当于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的10%,但却是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安装量的5倍,国内光伏电池市场借此启动的说法并不为过,起码让人看到了契机。

目前国内电池组件的售价已经降到了14元/瓦,考虑其他直流柜、汇流箱、电缆和逆变器等其他成本支出,光伏电池总的系统安装成本约为24元/瓦,每瓦补贴20元的力度实际非常之大,相当于每瓦折算下来的单位造价成本仅为4元/瓦。当然安装量的扩张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短期内我国安装量的增加并不能带来行业价格和毛利的明显改善。

总体来看,此次政策看作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先兆,可以视为光伏行业的重大利好。

光伏应用市场破冰启航

海通证券认为,目前国内太阳能总装机容量为40兆瓦,相对于8.2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相比于风电装机,也仅为0.3%左右。太阳能光伏应用作为最为最重要的新能源,目前的国内市场几乎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按照5%的新能源配比计算,未来光伏市场潜力巨大。财政部推出的意见和办法,可以理解为光伏应用的破冰之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09年的补贴上限为20元/Wp,意味着国内目前的补贴方式不是根据终端电价给予的补贴,而是集中在50千瓦以上的大型光伏项目的建造成本上。

按照目前多晶硅组件2.5美元/瓦和薄膜组件2美元/瓦的销售价格计算,这一最高上限基本上给予了每瓦太阳能系统造价的50%,从而使光伏系统项目的平均发电成本在0.9-1.2元/度左右。而如果考虑到西北地区良好的光照条件,发电等效时间可比平均等效时间高出一倍,那么这一发电成本可能降低到0.45-0.60元/度左右,这样的造价对于投建光伏发电厂的投资商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益,足以推动光伏示范工程的建设。而这一情景假设是建立在目前的多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的销售价格和系统转化率上的。考虑多晶硅原材料的继续下降和薄膜组件的转化率提高等因素,补贴政策足以打开光伏应用市场的大门。

由于政策补贴直指光伏系统初始投入,这一政策最大的受益人是光伏项目的投资者和设备制造商,特别是薄膜组件的生产商。就目前的初始投入来看,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的销售价格差基本在20%左右,而系统的整体造价薄膜略高。薄膜太阳能电池比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日发电量多10%左右。由于薄膜电池更适用与光伏一体化建筑和大型并网电站项目,而示范工程的适用范围基本为50千瓦以上的大型示范工程,特别是光伏一体化建筑和公共建筑等,并且补贴初始投资,则业主可能更容易倾向薄膜电池。

太阳能光伏应用破冰启航,对整个太阳能产业链都是巨大的利好。但短期内,由于市场启动需要时间,因此直接收益的可能是薄膜和光伏组件公司。而对于目前众多的参与多晶硅生产制造的企业来说,相对收益是间接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启动,多晶硅价格的暴跌速度可能会放缓,短期面临的价格压力会减小,但这一过程可能是相对平缓的,并且多晶硅价格还要考虑新增供给的释放速度和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短期内多晶硅厂仍然面临考验。但无论如何,光伏市场启动,是整个光伏产业的重大利好,产业长期看好。

重点在于示范推广

中投证券认为,补贴重点在于城乡建筑领域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BIPV的应用将得以推广。政策指出“在发展初期采取示范工程的方式,实施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加快光电在城乡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财政补助资金优先支持太阳能光伏组件应用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一体化项目及并网式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BIPV的应用将得到快速推进,对于建筑领域普及新装光伏及标准制定具有特殊意义。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中国并网光伏发电未来20年中在增长速度和总容量方面前途最大的是光伏建筑并网发电,占国内市场光伏累计装机份额由目前的10%不到上升到2020年的60%以上,增长空间巨大。

资金来源为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扣除已确定的风电补贴,实际2009年可补贴的太阳能光电建筑的装机总量最多为170MW。目前可再生能源附加电价余额为0.002元/度电,按照2008年全国发电量34334亿度电来计算,2008年提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约为68亿元,考虑其中50%用于风电补贴,那么用来补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为34亿元,则2009年的太阳能光电建筑的装机总量最多为170MW。按照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光伏发电中远期发展预测,2010年光伏建筑并网发电累计安装达到50MW,所以,虽然补贴有限,但是已经达到推动原有规划提升的效果。政府补贴是太阳能能够在国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我们认为在此政策的刺激下,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开始启动。

太阳能光电建筑扶持政策的出台只是开始,中国对新能源领域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从今年年初政府不断出台政策不断强调,从长期看,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太阳能发电成本最低至0.2元/度

国金证券认为,国内首次大范围对太阳能行业进行补贴,其政策意义是实质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根据目前的组件价格和其他成本价格以及维护成本,计算得目前总投资为30元/w,补贴20元/w后投资仅为10元/w,按照20年折旧,每瓦每年成本仅为0.5元。

根据各省不同的日照时间,若使用倾斜角度日照条件下的日照

时间,发电成本最低的为,成本为0.2元/kwh,潜力较大的江苏、上海、广东太阳能电价分别为0.34、0.35和0.37元/kwh,均低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对于普遍关注的补贴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问题,除了可再生能源基金外,政府很可能会追加补贴资金,根据目前的补贴力度。200亿元能够补贴1000MW的装机,在2010年有可能到这一水平。

国内目前可再生能源基金为不到80亿元/年,从之前年份的情况看均有结余,去年规模在30亿元左右,可以支持200row左右;政府增加补贴或者增加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力度的可能性均存在。

带动光伏产业走出国内市场低谷

宏源证券认为,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2007年光伏电池生产量达1.1GW,占世界总产量的27%,初步统计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1.6Gw以上。然而由于没有实施《上网电价法》,相关光伏项目的立项、补贴等审批也一直很严格,因此光伏市场的成长远跟不上产业的发展,2007年新增光伏系统装机容量20Mw,只占世界的0.71%,累计装机容量不到100MW。

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只有依靠海外的欧美市场来维持和发展,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制于海外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008年四季度,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欧洲光伏市场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萎缩,芯片及组件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各主要光伏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2008年四季度营业收入平均环比下降35%以上,平均毛利率大幅下降,成本与售价形成倒挂,行业普遍亏损,整个产业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实施意见》和《暂行办法》的颁布,无疑为光复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此将打开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补贴力度大,吸引力强

《暂行办法》规定,200g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这样的补贴力度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2004年,德国政府启动上网电价法,即著名的EEG法案,最初的上网电价为3倍的零售电价或者8倍的工业电价。2006年美国加州实施的上网电价法,也只有每度电0.39美元,维持5年,逐年降低。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上网电价法。

我国由于并网光伏规模小,成本高,所需上网电价较高。2008年7月21日国家发改委核定,内蒙古鄂尔多斯255KW光伏项目和上海崇明岛1Mw光伏项目的上网电价为4元/度,按0.5元的市价计算,相当于每度电补贴3.5元。我国光伏系统全年发电的平均有效日照时间约为2000小时,按此计算,每瓦光伏系统一年发电量约为2度,20元/Wp的补助相当于一次性给予3年的补贴。在目前整体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多晶硅原料价格下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情况下,这样力度的补贴政策无疑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

目前国际市场光伏组件的价格最低在3美元/Wp左右,晶体硅电池的价格在2.5美元/Wp左右,根据发达国家并网光伏系统成本分析,电池成本约占整个系统的66%左右。可以算出整个系统平均每瓦的安装成本低于人民币30元,而就能获得20元的补助,相当于政府出钱购买芯片组件,用户只需自己负担配套设备及人工费用即可,这无疑将极大的带动整个市场的需求。

门槛不高,适用性强

《暂行办法》规定,项目规模的最小限度为50kWp,这个标准不是很高。一般的光伏建筑应该能够达到。按单晶硅16%的转换效率计算,平均每平方米面积的光伏电池功率为160W,则50kWp只需313m2即可达到,即使是按非晶硅6%的转换效率计算,也只需833m2。这对于大型建筑物的屋顶、玻璃幕墙来讲都是可以达到的。因此该政策对于市场方面没有太大的限制。

对于厂商方面,《暂行办法》规定,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我国的光伏电池生产技术达到时间先进水平,有众多大规模的国际性企业,他们的产品和技术经过了欧美市场的多年验证。对于单晶硅16%,多晶硅14%的转换效率,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基本标准,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能满足这一要求。对于非晶硅电池6%的转换效率的要求,目前国内只有部分企业能够达到,其余些生产薄膜电池的中小企业还有待于产品技术的提高。

市场规模巨大,为产业链带来利润

从世界各国实施光伏补贴政策的经验来看,政策推出后,都对本国的市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日本、德国、西班牙,都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成为当时全球的最大市场。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及各种基本情况不同,很难预测我国这次政策的推出,将会带来多大的市场规模。初步预计在20元/wp政策的激励下,2009年全年国内市场新增装机容量有可能达到500~1000MW,国家将为此拿出100~200亿的财政补贴,从而形成一个200~300亿的市场规模。这将为整个光伏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增长。

光大证券认为,这一政策将可能带动整个国内光伏产业走出目前的低谷。

保守估计,假定每省仅有10MW试点项目,则市场容量100亿元,加上大型并网系统,2009年国内市场应不少于200亿元。更重要的是,行业需求下滑的局面因此出现转机,估值水平有望提升。

第8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是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件,是中欧经贸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此前,欧委会宣布,欧盟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欧中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因为此次谈判结果对中欧双方意义重大。

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抑制产能盲目扩张。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了光伏产业扶持政策。7月15日,扶持政策细则出台,中国政府网正式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政策对光伏发电装机目标进行了大幅提高,有意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

“面对中欧光伏谈判关键期,欧盟即将决定是否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临时关税之际,此次《意见》的推出也恰好对中国光伏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吴晗瑄表示。

提升战略地位

《意见》提出六大支持政策,支持用户侧光伏应用、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改进补贴资金管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这是最近两年来国务院第一次以光伏为命题出台的正式文件,有助于提升光伏的战略地位。

电价和补贴政策是制约光伏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意见》首次明确提及“对光伏电站,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招标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发电企业按月全额结算;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立由电网企业按月转付补贴资金的制度”。并将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上调为20年。电价支付年限和支付模式的明确,有利于提高光伏电站投资收益模型的确定性和可靠性。

《意见》中提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企业研发费用符合有关条件的,可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等。企业符合条件的兼并重组,可以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也能吸引来更多追求资金进行光伏电站的投资和运营。者两项内容均有助于解决目前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所面临的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不足的两大难题。

《意见》还就开拓光伏应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完善并网管理和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针对上游制造环节,《意见》提出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在大幅提高装机目标的同时,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保持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理份额,有利于对外贸易和投融资的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引发积聚效应

在经历了2012年投资和上市情况的整体下滑后,新能源行业在2013年终于将有机会走出困顿已久的冬天。标杆电价、上网标准的确立,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多项政策的倾斜为新能源行业的寒冬带来了一丝暖意。值此,清科研究中心推出《2013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研究报告》,对新能源行业中的政策环境、产业链、市场现状、竞争格局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从多角度分析了2006- 2012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上市的市场情况,归纳预判了未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政策支持引发积聚效应,光伏、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吴晗瑄表示。近年来,在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希望通过新能源发展转变经济形态,中国政府也意图通过新能源弯道超车,陆续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从2005年到2010年,制定新能源发展目标或相关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就近乎翻番,且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多种激励政策。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政策环境正不断完善,已有的多项配套政策包括规划、价格、补贴、财税、产业指导等。

投资急速下滑

据全球高科技领域专业行业协会S E MI C hina的一份研究报告则预测,201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产能将过剩20%。亚洲光伏行业尤其是中国市场将加速整合。而2009年开始,发改委等部门推出《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表示风能制造业存在投资过热的现象。

上述《意见》指出,中国光伏产业仍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需要抑制产能盲目扩张,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加快淘汰能耗高、物料循环利用不完善、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产能,在电力净输入地区严格控制建设多晶硅项目。另外,此次《意见》并没有公布电价补贴细则,吴晗瑄预计光伏电价补贴政策有望在8月份出台。

“产能过剩现象持续,投资市场恐继续低谷运行。”吴晗瑄表示。从投资数量情况看,2006- 2012年,中国新能源领域已披露的投资案例累积272起。自2009年起,新能源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期,当年投资数量超过2006年全年投资数量的一倍。2010和2011年的投资数量更是维持在近几年投资热点的顶峰,达到在2007年新能源领域出现小幅增长的基础上再次翻番的热闹景象。但到了2012年,由于国家经济环境较为低迷,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热度也出现急速下滑现象,一举回落至2007年水平,降幅接近50%。

第9篇: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目前,我市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尤其在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的组件方面,*的企业已抢得先机,优势较为明显。现已集聚了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鑫美源工贸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光伏设备生产厂家,其中绝大多数厂家分布在海港区。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主要设备“层压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他还有一些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如:电池板组框机、玻璃、焊带、电池板接线盒、EVA胶片等多个厂家。

客观说,*光伏产业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在市、区的重点扶持下,企业得到了快速提升,产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陆续向光伏行业提供900多台各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设备,位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中国光伏前30家企业中,有27家使用奥瑞特设备。最近四年,企业每年实现产值翻一番。企业的快速成长,也带动了我市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目前以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已在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一定位置,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可以说目前全国光伏产业封装设备的主要基地就在*,并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已具雏形。2008年,全市光伏企业年总产值达2.5亿元,根据整个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对装备的需求,仅现有品种年递增将超过50%。

二、我市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却也并不尽如人意,整个光伏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幼稚期”。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把挑战转化成机遇,是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我市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规模不够大,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多数企业散、小、乱,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整体实力不强,规范化水平不高,产品单一,品牌零乱,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光伏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三高”——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是重要的产业特征,稳定的资金链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目前受大环境影响,在国际市场硅料、硅片和组件价格大幅下跌,资本市场骤然变冷时,多数光伏企业资金回笼难、流动资金短缺,资金链高度紧张,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腰板不硬”是我市光伏产业的一大弱点。在光伏产业链中,产业结构明显呈现金字塔形,最上游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电池片、电池组件等环节,越往下游技术和资金门槛越低,利润越薄,竞争力弱,受市场冲击就越大。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我市既没有上游产品做支撑,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基本也是空白,上、下游产业链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光伏企业间缺乏沟通与协调。目前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不多,市内各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各自为战,为了抢占市场,相互之间不能在技术上沟通,一味在价格或降低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竞争。而且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各家生产的设备规格不统一,用户在使用、配套消耗品选择、工艺系统配备等方面感到不便,甚至影响到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最终产品的质量。由于企业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协作与配套体系,使有限资源难以集中使用形成发展合力,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是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先发地区比,我市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态势及巨大的发展空间缺乏应有认识。在全市范围内认识、了解、研究光伏产业的人不多,既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没有在企业界引起共鸣。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差距明显,在光伏产业的政策、布局、人才和资金等方面还没有配套齐全,形成合力。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弱。虽然我市光伏设备制造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像奥瑞特一样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研发能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还太少。目前在光伏企业中也只有奥瑞特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大多数企业为近年成立的小型企业,自身处于艰难发展之中,无力投入资金研发,创新能力极其有限。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水平,技术攻关能力上明显不足,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为产业链中的“短板”。

六是光伏产业人才短缺。我市有众多的光伏生产企业,显然要求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支撑,但由于我市尚无太阳能开发应用专业,适用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众多企业基本上是高薪聘请外地专家、高薪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加之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光伏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一些小企业为了生产,甚至相互“挖人”,有一技之长的工程技术人员频繁“跳槽”的也不在少数。

(二)当前我市光伏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金融危机给光伏产业的非理性成长踩了一脚“急刹车”,同时给管理者和投资者注射了一针“清醒剂”。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不进行产业规划,不扼制盲目投资,不引导结构调整,不重视技术研发,不加强人才培养,光伏产业就永远“长不大”。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战略布局阶段,主要板块和重点城市都面临洗牌压力,国内34个省市都在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明确提出发展光伏产业,大上光伏项目,把光伏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竞争十分激烈。今后一段时期,光伏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产业整合趋势将加快,具备资金、技术、品牌以及管理优势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将主导市场,而以代工、配套服务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市场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危险。

另一方面,近三年中国光伏产业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光伏产业产值已达1600亿元。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鼓励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这两个文件被称为“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二是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最高给予20元/瓦的补贴。4月15日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而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也早已启动。同时,在我国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行业占据重要角色,这些投资都为太阳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依据欧美国家的经验,一旦政府出台对商业化太阳能光伏利用的补贴,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将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每年将呈现100%的爆发式增长。

*是国内光伏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从近几年国内太阳能光伏设备销售情况看,2006年销售额为5.97亿元;2007年销售额为10.35亿元;2008年销售额为17.66亿元;2009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设备产业的市场需求会依然强劲,也将继续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当前,如果我市能够抢前一步,抓住机遇,以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就能逐步跻身光伏产业梯队前列。

三、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启示及思考

通过调研,突出感到,有些光伏产业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并不占优势,光伏产业起步也不比*早,但他们光伏产业的发展步伐、太阳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市加快发展光伏产业有诸多启示。

必须善于抢抓发展先机。可以说,资源优势不是经济优势,也不可能自然转化为发展优势,就看是否善于从国家发展全局和宏观政策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我市在光伏装备制造方面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应该敏锐把握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应用步伐对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诸方面的重大意义,感悟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抢抓发展先机,占领发展高地,培育壮大光伏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战略格局中确立一席之地。

必须注重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较早,但目前全市却没有一个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值得深思。要真正做大做强我市光伏产业,必须重视和研究产业自身特点,在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就把分散的产业节点联成产业链,使各链条有序衔接,同类相关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光伏企业的合作交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专业招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积极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互动是朝阳产业加速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市光伏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虽然有些优势,但若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强度不够,也难以在强手如林的光伏产业领域争取到发展先机,也就难有作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规划、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给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有效引导市场、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企业增加投资、加快发展的信心,形成促进光伏产业做大做强的合力,培育形成优势产业。

我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如若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把握,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给予扶持,以积极的姿态加以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就能在未来国内市场中占得先机。

四、加快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我市光伏产业应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环节实施“适时突破材料、发展电池组件、壮大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依托我市光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强化项目引进,打通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政府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在海港区建立光伏产业园,为我市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平台。由于我市80%的光伏生产企业集聚在海港区,要立足海港区现有基础,建立产业园实现产业集聚,短期内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有利于抢占国内光伏产业制高点。二是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对入驻产业园的光伏企业在投资、用地、税费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目前海港区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基地的若干政策规定》,但由于市、区管理权限不同,在用地、税费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建议在光伏产业政策制定上要实现市、区联动,市、区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切实提出对光伏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我市光伏产业整体发展。三是设立光伏产业发展基金,专项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市财政从每年增加的财力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统筹设立光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成立协调机构,强化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联动要求高,而且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离不开统一、高效、科学的组织引导。由于我市光伏产业尚无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不足,已经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太阳能光伏这一朝阳产业的加速发展。建议考虑实行由市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光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光伏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组织机构“光伏产业发展办公室”,加强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跟踪、关注光伏产业发展动态;引导市内外投资者来我市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要明确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分工负责、有机协调的工作机制,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我市现有光伏企业都在迅速扩大产能,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准备投资光伏领域,企业发展光伏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况,缺乏统一的引导。我市应尽快制定《*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要多听专家和企业意见。重点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保障措施作出明确的具有前瞻性的谋划,对太阳能推广应用的重点、目标、步骤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统一各方面的行动,促进部门分工职责的落实。这对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同时能够引导企业找准定位,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互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形成发展合力。

——注重产业的有序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链。目前,我市在光伏组件的组装设备(层压机)和组装材料(光伏焊带)方面已形成规模,具有国内知名度。但在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终端应用产品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方面还很薄弱,几乎没有企业在做。当前应着力破解产业链难题,根据我市情况,努力保持住光伏产业中游占据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结构上以做强中游为核心,加强与省内上游生产企业合作,在材料方面适时寻求突破,并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可按照“适时突破材料、壮大电池组件、发展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打造更趋合理的光伏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注重把握市内光伏产业的前后衔接及合理配套,引导企业投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作到资源共享,前道扶后道或后道扶前道,实现产能、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恶性竞争。

——培育强势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由于太阳能电池封装设备的制造是集机械、电子、真空、加热系统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其生产过程必然形成紧密联结的产业链,其规模化的分工协作,构筑了各资源、技术、成本等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其大规模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先发省市经验看,也是紧紧抓住龙头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支持,产业带动效果显著。无锡通过扶持尚德新能源、邢台扶持晶龙集团、保定扶持英利新能源等,均在本地形成百亿产值的光伏产业群。在我市现有光伏企业中,奥瑞特、博硕两家企业已在国内光伏能源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具备了较强龙头带动能力。所以,我市应积极扶持这两家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实现增量推动,提升产业水平,培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光伏产业发展优势。

——加大对光伏产业的宣传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要加大对光伏产业发展和产品推广应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光伏产业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共识,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意识,创造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同时,在产品推广应用方面,要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结合城市三年大变样和新农村建设,适当加快我市太阳能路灯、交通指挥灯、广告灯箱、太阳能广场照明、建筑亮化美化工程太阳能源的推广应用,加速新建公用设施和住宅小区太阳能集热采暖建筑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引导对既有建筑实施应用改造,形成太阳能应用的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全市城乡太阳能的规模应用,使太阳能应用成为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相关热门标签